读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明朝那些事儿的读后感200字

明朝那些事儿的读后感200字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200字。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小学生属于学习的最佳时期,多读读课外书籍是不错的。阅读陶冶了小学生的情操,有助于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在观看了优秀的书籍之后,心中都会感触颇多。小学生写好一篇读后感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2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明朝十六帝,276年的统治,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代最后皇帝明思宗朱由检,每位皇帝个性鲜明、性格迥异,其鲜明的个性和脾性承载历史不同的气数。他们的出场与落幕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更迭沉浮。

走进这套书才知道,原来,朝鲜国名是朱元璋赐名的;下西洋的郑和,原名马三宝且是名太监;了解了明代中期大师王守仁先生的平生、他的心学和他所提出的知行合一;末代皇帝崇祯一直是勤奋治国和节俭的,明朝灭亡并非因为他的无能和昏庸;明末徐宏祖,游历名川大山 踏遍大明朝的十三省,留下两百多万笔记,留存下来几十万字的笔记被称为《徐霞客游记》

特别喜欢文末作者的结束语: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nDH765.cOm更多精选小学生读后感阅读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700字


《明朝那些事儿》,网络上连载的中国明朝(1344年-1644年)历史故事,掀起了明朝热。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700字 ,欢迎阅读。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功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很多,并加入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被称为“迄今为止唯一全本白话正说明朝大历史”。这就是现代作家“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

这本书记叙了明朝的辉煌历史,从建国。到兴盛。到衰败。最后被清朝爱新觉罗氏取而代之。这期间,涌现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物:“奸臣”严嵩。魏忠贤。;“忠良”徐阶。张居正……他们扮演的角色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搞“厚黑学”,否则,你无法在官场“混”下去。

所谓“厚黑学”,就是在已有的“乌纱帽”上长久地保住。首先要拉帮结派,搞好“同事”关系,否则,你无法在这个黑暗而又不公平的朝廷“斗”下去,也就是看谁笑到最后。即使你再爱国,再忠心,也会被人暗地里“黑”了,“剐”了。最主要的是跟你的顶头上司——皇帝大人打好关系,否则,你叫李大人。张大人。王大人等哥们儿劝皇帝,说不定皇上会龙颜大怒,把他们也“剁”了呢。如果你是一品大员,但是在边境,说不定会让仇人花重金把皇上的亲信收买了,在背后插*一刀,轻则休了,罢官,回家种地,重则金瓜击顶,把你脑袋当夜壶使。

也有一些人(比如严大哥)最开始是抱着为国捐躯,赤胆忠心的心愿来官场的,后来为了“混”呀!只得苦练“厚黑学”。就连小太监们也学什么“葵花宝典”,坑七大妈八大姨的钱。

我看完《明朝那些事儿》后,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张居正,他的厚黑学那个牛,在人家徐阶面前装愣头青,等徐阶把严嵩搞下去,再和高拱搞关系把徐阶搞下去,再和兼笔太监冯保搞关系,斗倒了高拱,最后解决内阁,当上了唯一的内阁人士,首辅。甚至还坐32人抬的轿子,比万历皇帝的规模还大。

张居正如此,我为什么不可以如此?

记得一天傍晚,我在乒乓球桌上打球,恰巧李晨熙。吴竞泽也在场,此时我和李晨熙闹过几次矛盾,现在我们又和好了,原因就是吴竞泽在中间挑拨离间。所以吴竞泽叫我也不理睬,不屑地把手插在口袋。

那天风吹得大,我刚好打了个擦边球,没想到李晨熙却嘀咕了一句:“切!运气好!仅此而已。”我听了以后很不爽,冷冷地说:“运气也是要技术的!”

我当时也没多想,就打起了球。没想到旁边的吴竞泽冷笑了几声。然后李晨熙打赢了就说什么“好球”,说我烂,菜鸟之类的;打输了还装模作样地教,什么上转要往下压,还做手势。

结果,原本李晨熙是约我来打球的,经他这么花言巧语一哄,叫我时就说“他”。“这家伙”一类陌生的词语;又对吴竞泽说:“老吴,我请你x元。”然后天黑了和吴竞泽一起有说有笑地回家了,都不睬我一声。

我一个人,站在原地,寒风凛冽地吹着,我默默地收起了球拍,t贴上膜,两眼流露出愤怒的神情,心想:虚伪的家伙,平时和我说和吴竞泽玩是为了打球,都是借口。

回家后,我不经意间瞥了一眼爸爸书桌上的《明朝那些事儿》,心中想起了张居正的厚黑学,心理逐渐平静下来,想:不能这样便宜了吴竞泽,如果和李晨熙绝交,那就正中了他的下怀!

于是我发挥了我的智慧细胞,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第二天,我刚好看见了李晨熙,便强压心中的怒火,“得意洋洋”地对李晨熙说“昨天我表演得不错吧!”我还假惺惺地说:“要多在吴竞泽面前说我的好话哦!”

什么叫厚黑?这就叫厚黑!毫不经意间化解了一场危机,绝吧!

如果想在大家心中的印象好些,便和我学习厚黑学吧!在我这儿还有专门培训哦!学费不贵,事成之后30元就够了。什么?不值?值了!30元保你终生,你这条贱命不可能就值30元吧?要想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在为师眼中留个大富大贵的形象,便多加学费酬劳吧!(乃激将!坑人钱喽!)

其实,虽然张居正精通厚黑学,但在他斗倒了一代代“牛人”豪杰们后,还是为百姓们着想的,他深知平民百姓的疾苦,他憎恨一些贪官污吏,所以创立了“鞭法”,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改革(王安石可供参考),最后却落了个被贵族们抄家的凄惨。悲观的下场。

插个话外题,还得赞颂一下张居正的伟大贡献,所以今日赋词一首,表达我对张居正的敬意:

声声慢明贤

昏昏暗暗,兢兢业业,繁繁荣荣和和。正值罢手时候,告老还乡。太后苦苦相求,怎拒绝、体虚却旧。欲去也,正无奈,只是天命难违。北风呼吹啸也,憔悴损,高官俸碌奈何?独自支垮,已是无力回天!逝前遥望星空,忆往事、含笑而逝。这一生,怎一个凄字了得!

把酒叹崇祯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作文650字_初二读后感


江山如画,历经千年如故。昔日舞榭歌台灰飞烟灭,往日风流人物暗淡逝去。我翻开明朝的历史,品读临末朝亡的心酸。

他姓朱,名由检,庙号思宗,谥号烈皇,后世称崇祯皇帝。他是明朝的第十六代皇帝,也是明朝的亡国之君。当年,他身穿锦衣,俯看天下人家,叹一世悲欢离合,那时的大好时光犹在,他何曾不眷恋这纷扬繁华人世间?但这毕竟也是个乱世,先兄早逝,把大明王朝这个烂摊子丢在他的手中。他无奈地接过皇帝大印,穿上哀伤流淌过的龙袍,手握狼毫点江山。当他登上皇帝大位那一刻,他就已经下定决心重振大明,恢复江山。他勤于政务,清除乱世奸臣,平反冤狱,起用良臣猛将。但只可惜,大旱不断,数瘟疫接连爆发,外有强敌,内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纵横千里间,白骨满地,人烟断绝,状况惨不忍睹。但他不肯放弃,他知道大明不能没有他。

但命运已经倾倒而下,等待他的只是边关告急,将士投降。直到兵临池下、血溅白纱那一刻,他在宫中饮酒长叹:“苦我民尔!”忍心把爱女砍伤刺死,流泪叹息道:“为何生置帝王家?”但他没有逃,随后便登上万寿山,远望京城外战火连天不休,徘徊无语。最终吊上白绫,自缢而亡。那时,他才度过了三十三个春秋,仅此而已。但他临死前犹记百姓性命写道:“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黄泉之下的崇祯,还好吗?如果生命能够重选,我相信,你一定不会选择诞生于帝王家。只可惜你生来就处于勾心斗角的繁华宫廷处,无法逃脱束缚你的幽暗空间。势去时衰,零落如飘草,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只叹生不逢时处皇室,即便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你却再也看不到这般繁华景象。愿远在天际的你,能安息忘却尘世喧嚣。

《南明那些事儿》读后感500字


宋朝被金所驱赶,建立的南宋生存了152年。明朝被清军攻陷,南明却只维持了18年(有说39年的,以台湾郑成功后裔投降为终结)。

读了此书,我大概明白了原因。看着一次次内讧,一次次错失良机,真是郁闷到死。我想很偏激的说,朱元璋一脉的基因,真不是一般的差(有书友提醒我朱镕基总理是朱元璋一脉的。算了,我不改文字了。)。个中细节,不想说。

读此书的一些额外收获:

1.东林党。在我朝历史书中诸多正面描写。那副顾宪成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现在都能背下来。然而读此书,东林党却生动的阐述了书生误国可以到何种程度。我感觉南明的武将其实还是有些很不错的,然而文人基本都是垃圾,东林党人更是其中的翘楚,搞内战那叫一个溜。

2.史可法。在我朝历史书上很正面的角色。就气节而言,的确是不错。然而作为南明弘光政权的中流砥柱,其才能完全不匹配,误国误民。

3.郑成功。在我朝历史书上又是很正面的角色。不可否认他从荷兰手中夺回台湾的功绩。然而站在南明的角度,他的诸般作为实在是让人唾弃。另外,郑成功的母亲不是失败,而是田川松,日本人,因此郑成功从血统而言是不折不扣的半个日本人。

《稀缺》读后感200字


结论:稀缺这本书总的来说个体并没有实际性指导意义,更偏向组织层面的指导

1.内容赘述,找不到逻辑。文章三部分内容更多描述稀缺产生的原因,针对如何做的内容较少而且表达不够有深度也不具操作性。文章中很多例子都是关于组织层面的财富稀缺,管理稀缺,时间稀缺。对个体指导性意义较弱。

2.案例太多,篇幅太长,重现象,忽方法

结论:本书也要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1.运用大量心理学实验和专有名词,从心理学角度影响人们的认知。

2.在文章的最后点明如何阅读商业类书籍针对这类书籍最重要的是找到有用的篇幅,并加以练习。

3.阅读要学会,回想,做笔记,制作ppT和读后感。

《易经》读后感200字


国人的思维方式:实体式思维模式,关系式思维模式。

实体与关系,彼此不同,但又相互融合,万事万物拆开来是关系,合起来是实体。整个世界中所有的现象,归为八卦。

换算八卦,就可以了解宇宙中各种关系变化的可能性,这种变化,不是性质上进行分析,而是数理上进行计算机换算,很严密,很数理,很量化。

《易经》,是中国人关系式实体思维模式的体现,是中国人在用数学化的思维看世界。关系式实体思维模式,是《易经》的核心。

《勇气》读后感200字


我看了《勇气》这本书,知道了勇气是什么,勇气有很多种。

勇气是平平常常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比如:第一次骑自行车不用安全轮也不用别人扶,这就是勇气;还有,勇气就是有胆量去参加智力竞赛;有胆量一个人睡一个房间勇气就是大口大口地吃青菜;勇气也是认真地一页一页阅读小说。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勇气就是当和别人发生争吵后自己主动先去讲和,每当我和我的好朋发生矛盾了了,自己从来不主动找他讲和,心里还是生他的气。以后我要做一个有勇气的女孩子把自己的小气、自私统统删除,在朋友面前展现一个宽容、大度、乐观的我。

最后,我明白勇气就是给别人带来快乐、幸福!勇气也是人与人相互给予的东西!

一年级4班 林可钰

读后感《《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2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明朝那些事儿的读后感2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明朝那些事儿的读后感2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