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真正的成功读后感

真正的成功读后感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如果说,一本书就是一个台阶,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将有千万道台阶等着我们去跨越。阅读是人数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更好地从书中领悟出作者想表达的理念。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读后感记录下呢?根据你的需要,小编精心整理了《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其中有一篇文章《爱学生就等于爱自己》,读后,颇有感触,一名教师不光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别人的爱心(或是痛苦)的能力,进而才有可能把他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爱心的善良的人。如果我们的教育仅仅停留在讲课,听课,辅导,考试,选拔,从而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培养,那么,我想我们的教育是可怕的,危险的。爱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题。有爱的教育才是丰满的真正的教育,韩军的人文主义精神,教育在线中的朱永新教授高举的爱的旗帜的新教育实验;李镇西的“走进心灵”的教育,似乎无不凝聚着爱的核心,在留意身边的每一位优秀的教师的课堂,无不透漏着一个“爱”字,在爱的教育中,孩子们快乐的成长着。我想,一个真正的人也就是在这个爱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缺少爱的教育,结果是无法想象的。从教两年多来,我能时刻感受的爱在教育这个领域里的重要性,尤其教育对象面对的是未成年的儿童,更需要我们付出爱心。记得刚刚教二年级三班的时候,一位听课不认真的女生在课堂上用铅笔伤害了我,面对同学们的责怪,和我腿上流出的鲜血,她吓哭了。可是,在那一刻我没有责怪她,而是告诉她,老师不疼,我把她的行为划为了不是故意,并告戒大家平时要小心不要将笔尖冲着别人,我不知道我的用意她是否可以真正领会,但是我想至少她幼小的心灵会感到一丝安慰,并且在她的心中老师的形象不是斤斤计较,不可接近,而是和蔼,宽容的。在我受伤的下午,班上的学生陈一同同学主动敲开办公室的门问我:“Mi Liu,你的腿好点了吗?”只是一句孩子短短的问候,却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孩子的细腻和善良,我欣喜着这爱的回报。作为教师,她的每一言一行都在深深的影响着下面的每一个学生。只要我们在教育中真心的付出了我们的爱,我想收获的定是爱的果实,和未来社会上真正的人。
作为一名老师。在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发现了,比我的世界更动人的是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在那里如小石潭记中的潭水一样的清澈,在那里如桃花源记中的桃源一样的美丽;在那里像圣经里的天堂一样没有苦难只有关爱,在那里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样没有憎恨只有善良。你爱他们,他们也爱你。爱是永恒的!为了你的学生总有一天如你爱他一样能去爱别人,为了这世上的人彼此之间都能互相关爱,请你爱你的学生吧!因为爱他们也就是爱自己啊!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当你培养出具有爱心的孩子,他就会对教师的爱很敏感,并以好心还好心;而教师的爱,最重要的是为了学生获得知识,若是学生懂得了这些,自发向上,成绩自然就好,成绩好了,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也会感到更加快乐。期待着爱的气息包围着每一个学生,期待着爱的教育布满整个校园,期待着我们的世界成长起来的都是真真正正的人。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1000字


今天,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其中明白一条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爱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别人的爱心(或是痛苦)的能力,进而才有可能把他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爱心的善良的人。

爱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题。韩军的人文主义精神,教育在线中的 朱永新教授高举的爱的旗帜的新教育实验;李镇西的走进心灵的教育,似乎无不凝聚着爱的核心。

反思自我的成长经历,尤其是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所奉行的不也是爱的惟一原则吗?

记得,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就发誓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我要用我的善良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那时候,我在学校住宿,在同寝室中,我的人缘很好。因为,我当时做人的准则就是:无论是谁,只要有事求我,我就必须答应他;既然求我肯定就有难处,我要帮助每一个有困难的人。那时,我家里也不富裕,我吃和穿都很节省,可是只要有同学跟我借钱,只要我兜里还有钱我就一定会借。渐渐地,我发现我眼中的世界似乎变了,每天我都会有无穷的快乐,每当我躺在床上要入睡的那一刻,我似乎都能感受到明天又是一个灿烂辉煌的日子。

再后来,我当了一名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我首先教育孩子要学会关爱他人。关爱他人是现代社会中人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只有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人,才能把我融入到使周围的人都快乐的大我之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相互提高。学会帮助他人,也就学会了关爱自己。我给他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充分说明了关爱与合作对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上帝到天堂和地狱去考察,发现天堂里的人同地狱里的人一样都是围着一口锅,拿着两米长的勺子喝着相同的肉汤。但是,天堂里的人却精神焕发,满面红光,地狱里的人却萎靡不振,面容憔悴,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地狱里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手里拿着长勺子舀汤喝,勺柄太长,总是喝不上,而天堂里的人则相反,他们的心中有他人,手拿长勺子舀汤第一口总是先喂他人,然后再被别人喂。由于有了先己后人和先人后己之别,于是也就有了天堂地狱之分。在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发现了,比我的世界更动人的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在那里如小石潭记中的潭水一样的清澈,在那里如桃花源记中的桃源一样的美丽;在那里像圣经里的天堂一样没有苦难只有关爱,在那里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样没有憎恨只有善良。你爱他们,他们也爱你。

爱孩子们吧,即使他暂时不能理解你,终有一天,他会明白你的爱。爱是永恒的!为了你的学生总有一天如你爱他一样能去爱别人,为了这世上的人彼此之间都能互相关爱,请你爱你的学生吧!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有了爱,师生之间就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爱别人就等于爱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当你培养出具有爱心的孩子,他就会对教师的爱很敏感,并以好心还好心;而教师的爱,最重要的是为了学生获得知识,若是学生懂得了这些,自发向上,成绩自然就好,成绩好了,那作为老师的你不也会更加快乐了吗?

读《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有感——爱学生就等于


~-4-28 最近,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其中有一篇文章《爱学生就等于爱自己》,读后,颇有感触,一名教师不光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别人的爱心(或是痛苦)的能力,进而才有可能把他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爱心的善良的人。如果我们的教育仅仅停留在讲课,听课,辅导,考试,选拔,从而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培养,那么,我想我们的教育是可怕的,危险的。爱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题。有爱的教育才是丰满的真正的教育,韩军的人文主义精神,教育在线中的朱永新教授高举的爱的旗帜的新教育实验;李镇西的“走进心灵”的教育,似乎无不凝聚着爱的核心,在留意身边的每一位优秀的教师的课堂,无不透漏着一个“爱”字,在爱的教育中,孩子们快乐的成长着。我想,一个真正的人也就是在这个爱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 缺少爱的教育,结果是无法想象的。从教两年多来,我能时刻感受的爱在教育这个领域里的重要性,尤其教育对象面对的是未成年的儿童,更需要我们付出爱心。记得刚刚教二年级三班的时候,一位听课不认真的女生在课堂上用铅笔伤害了我,面对同学们的责怪,和我腿上流出的鲜血,她吓哭了。可是,在那一刻我没有责怪她,而是告诉她,老师不疼,我把她的行为划为了不是故意,并告戒大家平时要小心不要将笔尖冲着别人,我不知道我的用意她是否可以真正领会,但是我想至少她幼小的心灵会感到一丝安慰,并且在她的心中老师的形象不是斤斤计较,不可接近,而是和蔼,宽容的。在我受伤的下午,班上的学生陈一同同学主动敲开办公室的门问我:“miss liu ,你的腿好点了吗?”只是一句孩子短短的问候,却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孩子的细腻和善良,我欣喜着这爱的回报。作为教师,她的每一言一行都在深深的影响着下面的每一个学生。只要我们在教育中真心的付出了我们的爱,我想收获的定是爱的果实,和未来社会上真正的人。

作为一名老师。在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发现了,比我的世界更动人的是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在那里如小石潭记中的潭水一样的清澈,在那里如桃花源记中的桃源一样的美丽;在那里像圣经里的天堂一样没有苦难只有关爱,在那里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样没有憎恨只有善良。你爱他们,他们也爱你。爱是永恒的!为了你的学生总有一天如你爱他一样能去爱别人,为了这世上的人彼此之间都能互相关爱,请你爱你的学生吧!因为爱他们也就是爱自己啊!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当你培养出具有爱心的孩子,他就会对教师的爱很敏感,并以好心还好心;而教师的爱,最重要的是为了学生获得知识,若是学生懂得了这些,自发向上,成绩自然就好,成绩好了,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也会感到更加快乐。,期待着爱的气息包围着每一个学生,期待着爱的教育布满整个校园,期待着我们的世界成长起来的都是真真正正的人。

培养一个真正的人读后感


培养一个真正的人读后感

培养一个真正的人

暑期里我看了《培养一个真正的人》这本书,本书作者孙云晓是当代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曾以一篇《夏令营中的较量》震撼全国,他的一系列教育观点影响重大,如“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良好习惯是健康人生之基”等。《培养一个真正的人》集中展示了孙云晓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成果,具有实用性、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的特点,为我们培养和教育儿童成人成才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建议和参考,是一本非常适合广大父母和教师阅读的好书。

全世界的父母都爱孩子,但爱的方式五花八门,爱的结果千奇百怪。中国的父母为孩子织成的网精密程度在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与之相比,可这并不一定就是好事。有一个事例好多人都耳熟能详,即外国人的孩子摔倒了,都要自己爬起来,父母一般是不过来帮忙的。中国的孩子摔倒了,父母和爷爷奶奶会飞速赶来,心疼地把孩子抱起来。专家推测:中国青年至少比西方青年晚独立5到10年!此外,全中国的父母没有在一起开过会,但许多人却会说一句相似的话:“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显然,父母关心孩子的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健康,再次才是思想品德。

这是多么可怕的国民共识啊!教育专家孙云晓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依据所掌握的客观事实,得出一个深刻的结论,即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也就是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这是父母和老师的根本任务。

教育的核心是做人,而培养真正的人,应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开始。习惯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书中围绕着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这一主题,对习惯培养的内容和方法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不易改变。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从儿童教育来说,幼儿园和小学是一个人养成习惯的关键时刻,最佳时期。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习惯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础和有效途径。书中所强调的习惯主要是做人的习惯、做事的习惯、学习的习惯,其中做人的习惯起关键作用。健康人格的基础是需要基石搭建的,基石就是爱心、诚信、责任心、自信心。道理并不深奥,那就是:拥有爱心是做人的基础,因为爱,世界才存在;诚实守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全部道德的基础;是否具有责任心,是衡量一个人是不是现代人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少年儿童社会化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自信心是至关重要的,对孩子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为了让人们认识爱心、诚信、责任心、自信心的内涵,书中列举了许多生动的事例加以佐证,读起来简洁明了,容易入脑入心。

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机是少年儿童时代,是人生的春天。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就如同播下了春天的种子,播下人类的文明,播下世界的希望。只要培养了孩子的良好习惯,做人的问题就水到渠成地解决了。书中总结了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原则与方法。作者认为,培养习惯主要有四个原则与方法,即尊重儿童的权利;孩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重在培养人格化学习习惯;尊重规律,讲究方法。这四个原则与方法是有机的整体,互为条件,融会贯通,只要坚持去做了,定会有所收获。读到这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深深体会到肩上所负的责任之重大。长期以来,我都担任低段的班主任,低段学生正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纪律习惯、文明礼貌习惯等。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长期熏陶才能形成。我的具体做法是:首先要扎实细致,加强训练。比如说在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中,我又分为作业习惯、上课习惯、课外预习复习等习惯。对他们提出具体的要求,并在平时的教学中落实到位。其次是督促检查,表彰及时。比如在对纪律习惯的培养中,分为课堂常规的培养、课间活动的纪律、学校规章制度的遵守等方面。我利用“教师节、国庆节、老人节、妇女节、植树节”等一些重大节日,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保护环境、热爱祖国”的教育;利用学校大队部组织的各项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守法、敬业、奉献、明礼、诚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教育。我又经常在晨会课、班会课向学生反馈他们一天中的表现,谁表现好,我就及时在班级中进行表扬,并在表扬栏中为他们贴上小苹果,让这些学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培养一个真正的人”,这句话的份量究竟有多重,可能不同的人对这句话有着不一样的理解。曾几何时,追求分数的高低是我对教学的唯一追求;曾几何时,学生获得的奖项是我开展活动的唯一目的……如今,作为一名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将以什么样的标准要求自己? “培养一个真正的人!”这是对我的鞭策,我将以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与追求。只有培养出真正的人,从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做起,我们的学校才可能再上新台阶,我们的教育才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同,我们的民族才有发展壮大的希望。

读《真正的人》


记得在《真正的人》的《后记》里,曾经有过这样一段描写:

现在我在纽沦堡出席国际军事法鹰的公审。审问汉曼戈林的工作快要结束。被苏联公诉者的质问逼得紧贴着墙壁的德国第二号纳粹在铁证如山的重压下颤抖了,他不情愿地、勉强地向法庭上讲述着,以前所向无敌的法西斯主义的大军在我祖国的无垠的疆土上作战中怎样在红军的打击下溶化和瓦解。戈林为自己辩白的时候,抬起他那双晦暗的眼睛望着天说:这是天意如此。

您是否承认,你们不顾信义地袭击苏联而使德国沦于毁灭,这是犯了最大的罪行?苏联公诉人罗圣奋靳科问戈林说。

这不是罪行,这是宿命的错误,戈林阴郁地垂下眼睛,低声答复说。我只能承认,我们的举动太轻率了,因为在战争的过程中明白,有许多事情我们不知道,可是有许多事情我们根本没有法子猜想到。主要的是,我们不知道也不了解苏维埃俄罗斯人.他们过去是一个谜,现在仍旧还是一个谜。任何最优秀的间谍机关都无法揭露苏联真正的军事潜在力。我指的并不是大炮,飞机和坦克的数量。这一点是我们约略都知道的。我指的并不是工业的威力和动员力。我指的是人,俄罗斯人对外国人永远是一个谜。拿破仑也没有能了解他。我们不过是蹈了拿破仑的复辙。

我们怀着骄傲的心情听了关于谜样的俄罗斯人和关于我们祖国的未知的军事潜在力的迫不得已的坦白。你可以相信,在战争时期,其能力、才能、自我牺牲的精神和英勇使举世震惊的苏维埃人,对于所有的这些戈林之辈过去和现在部确实是一个宿命的谜。德愈志是统治种族这种可怜理论的发明者,他们哪里能够了解一个生长在社会主义国家里的人的灵魂和威力呢!

其实,岂只是法西斯匪徒戈林之流不能了解这种灵魂的威力,一切帝国主义者和迷信武器轻视人民斗争力量的人们,都是见物不见人的I当世界上核讹诈还甚嚣尘上的时候,《大后方》把人们带到这个燃烧着革命英雄主义烈火的精神境界里来,对于爱好和平、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革命人民,将是有益的。

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在知乎上就有这么一条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的提问,超过200个人回答了这个问题。

综合看比较突出的一条共论:家长需要身教。

马伯庸说,家长放下pAD和手机就可以了;

专家说,儿童喜欢模仿,要儿童喜欢读书,家长要先喜欢读书。

但是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打开pAD就能看到更多会动的会有声音的好玩的影像。

孩子一下就被吸引过去了,于是家长开始焦虑了。

有的妈妈说,我的孩子就不爱读书,就喜欢看电视玩IpAD,怎么教都不行。

而且感觉越教越痛苦,那些爱读书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只能羡慕羡慕,心里还是十分捉急。

樊登读书会的会长说,如果觉得教孩子读书痛苦,那不是孩子的问题,只能说明是方法错了。

就像我的朋友教孩子系鞋带,怎么教都不会。

她说孩子太笨怎么办,然后孩子奶奶一出手,一下就教会了。

所以不是孩子笨,是方法错了。

看到知乎几个分享案例,都可以看到。

孩子的阅读空间不是房间或书房的一个小角落。

这样就不会有限定框框的感觉。

对于孩子来说,读书不是一件任务一个作业。

而且一种家庭的生活方式,很平常的一个动作习惯。

一种方式客厅变书房,把自己的书和孩子的书都摆在客厅里。

有条件的可以四壁都是书,书的类型一定要非常丰富。

孩子的兴趣会有阶段性地变化,能让孩子在书海里翻到自己喜欢的书。

平时和孩子一起看书,为孩子朗读,制造亲密地阅读时间。

既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也可以扩大孩子的阅读量。

另一种方式家中处处可以拿到书,卧室、书房、客厅等等地方都会有几本书。

仿佛是融入在家庭生活里的书籍。

可能妈妈在厨房做菜,或者爸爸在旁边办公(千万别去玩游戏,言传身教还是很重要的)。

孩子就在旁边看绘本,时不时还能和小朋友互动讨论。

让孩子同样感受阅读的乐趣。

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凯瑟琳斯诺说,花上两分钟时间跟孩子谈论电视、杂志或你自己正在阅读的书籍上出现的某个话题,也能产生与大声朗读同样积极的效果。

幼儿在认知阶段,看图片有一种直观感受,可能觉得老鼠和牛一样大。

所以很多小朋友看到超出认知大小的动物会吓哭;

再怎么喜欢动画片里的唐老鸭、小猪佩奇,看到迪士尼里的真人版唐老鸭也会吓哭。

妈妈呀,这个世界好可怕呀,我只是个小豆丁!

所以更要让孩子延伸阅读,认知自然环境的可以外出采风,热爱科普类的可以做做手工小实验

外出与实践能帮助加深对书的内容印象。

很多小朋友即便重复看一本书,他也只是重复这个行为而已。

对书的内容本身其实并没有多少理解。

这就需要家长把阅读带出门,帮助小朋友一起在玩中学。

最后大家可以想想或者和孩子聊聊,我们可以有一个怎样的阅读角呢。

如果家中藏书不够多,也可以去书店和图书馆。

《怎样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读后感


《怎样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读后感

任素娟

李老师这样的写道:我们这里所说的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主要是说人与人之间人格的平等,努力使学生既尊重自己,同时又尊重他人。在日常生活中善于交往,善于发现,与人合作,这也是学生以后走向社会的立足之本。李镇西老师从以下四方面作出了很好的回答。

一、应积极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班级人文关系氛围。

同学之间能互相尊重、真诚友好、平等相处。同学们一起讨论问题,一起去游玩。课堂上一起交流、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体会到平等,品味到成功的快乐。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班级集体的温暖,我们班级体才有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才会有战斗力。

二、建立一种互相尊重、心灵相通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积极的培养互相尊重、心灵相通的新型师生关系。李老师这样说:1、我这里所说的的师生平等,主要是只是生在尊严上不分贵混蛋格上互相尊重,思想互相交流。2、师生的主客体关系并非是绝对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互相教育、互相影响、互相感染互相“征服”的关系。古人也曾这样说道:师不必贤于弟子。有了这些教育思想,我们就更应与学生之间互相沟通、互相学习,共同探究一些问题,这样的课堂怎么会不热闹,怎么会不平等呢?学生学习的积极怎么会不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张显和发挥呢?

新型的课堂应是与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在完成这一过程中,我们一定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甚至我们不能解决的困难。我们应与学生一起交流认识、探究问题、争鸣观点。此时的师生应是平等的,我们甚至可以大胆地说“我不会”,让学生感到老师也是人。( )这样就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把你当做知心朋友,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向心力,能达到一种水乳交融的最佳境界。

三、班级管理变“人治”为“法治”,纪律面前人人平等

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更为突出的是体现在我们的班级管理中。让学生民主推荐班干部;班会课是民主生活会,不是老师的一会堂;对班级学生的表扬与批评让学生收了算。这样我们的学生就感到了教育的公平,这样也才能培养学生的正义感责任心。学生有了平等意识,班级的氛围就和谐了。

四、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让学生常试参与社会事务

李老师这样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就是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一些班级以外的参与活动,不仅能使学生获得能力锻炼,而且会使学生把平等、民主这些初相的概念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例如,在进行队列队形比赛中,学生互相鼓励、互相约束、严格要求自己,把集体荣誉放在首位。最后效果很好。这样的活动使师生的关系融洽了,我们的教育教学任务也就跟顺利更出色的完成了。

读《英才是怎样培养的》有感300字


读完这本书,我突然觉得我过去实在太散漫了,虽然成绩还看得过去,但暴露的问题一天一天在增多,可以说,我以前一直不知道学习为何物,只知道跟着老师走,完成作业,简直算不得真正的学习。

书中的一位又一位优秀的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高效的学习方法。他们在成绩正是靠这日积月累才奋斗出来的。相比之下,我自己则显得被动得多,被作业挤压了全部时间,换来了表面上挺好看的成绩,我深知这其中的斤两。

从读完这本书的那刻起,我又好像再一次被启迪了心智。过去的所有虚华的成绩都变成了碎片。我决定重塑学习这座大厦!

我过去没有目标,没有理想,不懂得自主。现在不一样了,我想迈开自己的步伐,以老师为参考,自己奔向理想。

我过去难免有些骄傲,有些自满,现在我已根本没有资格再考虑如何炫耀。“人外有人”的世界已分明摆在我面前了!没有其它路可走,只有冲过去,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

我过去并未真正把学业重视起来,有时会稍稍放纵一下自己,但现在我已是悔恨那么多的时间都浪费。

太多太多的状况需要去改变了,从今天开始!

范文热搜:好孩子是怎样培养的读后感


一本好书就像沙漠中的一捧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灵,人类的成长,都是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在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以后,不禁为作者精湛的笔法所触动,这个时候就可以将我们感悟和体会用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怎么才能避免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根据大家的需求,小编特意准备了“范文热搜:好孩子是怎样培养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这些可以帮助到大家!

好孩子是怎样培养的读后感(篇1)

好孩子和坏孩子

什么是好孩子?什么是坏孩子?

大人们总是以学习成绩好坏来评论孩子。比如说:“你家的孩子考得真好,是个好孩子!”“我家的这……唉!”

难道成绩好的就一定是好孩子,成绩不好就不可能是好孩子吗?那我就给你们各举一个“好孩子”和“坏孩子”吧!

我邻居的一位大姐姐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是老师和同学公认的好孩子。但是她从来不做家务,反过来还要妈妈给她洗袜子,倒洗脚水。不满意了,还冲着她的爸爸妈妈叫骂。有一次,她家来了客人,妈妈叫她去给客人倒茶,她扭捏了半天,才不情愿地走到厨房里倒茶。把茶端出来时,又把茶泼到了客人的西装上。事后,她告诉我说,她是故意的。这样的孩子,还能说她“好”吗?

我以前的一位朋友,考试一直不合格,是大家公认的坏孩子。可是他每天都帮妈妈洗衣服,拖地,洗菜……有一次妈妈回家晚了,他一个人就把饭做好了。他在学校也一直帮助别人,值日也很仔细。这样的孩子,还能说他“坏”吗?

我觉得如果大家不要单以成绩来评论人,还要用品德,那样世界将会更美好。

好孩子是怎样培养的读后感(篇2)

《小屁孩日记·好孩子坏孩子》是一本爆笑的、又能学到英语的日记,书中的主要人物格雷是一个淘气的小孩,从他经历过的种种事情反映出现代小孩的性格特点。

有一篇写到:下雪了,格雷只好听从妈妈的吩咐,出去帮别人铲雪挣钱。格雷找了一个小时才找到一家需要铲雪的人家,他说:“我帮你铲掉私人车道上的雪,只收5美元。”屋主说成交。

格雷开始铲了,进度还不错,不过铲着铲着雪又下了起来。格雷铲得气喘吁吁了,就拿了奶奶家的铲草机来铲,铲草机很快就坏了。突然,他看见屋子旁连着屋里水管的庭院水龙头,灵机一动,打开了水龙头,雪遇水及融,他又把洒水器打开,很快就完工了。

屋主看到车道上一干二净,就付了格雷5美元。但是车道上的水很快就结成了冰,格雷只好花钱买了5大袋矿盐来给人家结冰的车道解冻,格雷不但没有挣到钱,还给自己添了个20美元的窟窿。

我从这本书得出的结论是:做事一定要经过大脑的思考再处理,不然就会做的一塌糊涂。

好孩子是怎样培养的读后感(篇3)

在上个星期天,爸爸帮我买了一本小屁孩日记。这本书很好看,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这本书是由一幅漫画一段文字的形式来写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杰夫·金尼。这本书同时收录了中文版和英文版,主人公是半大小子的格雷。他善良、诚实、聪明、爱玩满脑子的鬼点子。总会想出很多的新花样。有时他想帮大人们一点忙,却总是帮倒忙。有时他是一个好孩子,有时他却是一个坏孩子。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日记并非是要写每天的什么比较突出的事,日记其实就是从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写起。生活中要多动脑筋,我看了这本书才知道,日记并非只是文字,其实也可以是漫画。只要多动脑筋,生活中的一件件平常事就会会变成身边的一个个幽默的小笑话。而自己从中也可以得到一些深刻的体会。生活中还要跟爸爸妈妈多多交流,谈谈心。

有的时候要做一个好孩子,却不能一直做好孩子,如果没有一点的空间放松、宣泄和释放自我那也不是一个好孩子。有的时候又要做一个坏孩子,可是坏可不能太坏,否则闯大祸就不好了,所以又要好的一面去协调去中和。

人有两面,一个人不管有多坏,他肯定会有好的一面,一个人不管有多好,他总有坏的一面。

好孩子是怎样培养的读后感(篇4)

在一个很巧然的机会下,得到了一本《名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一本书,带着好奇的心情读了几页,感觉真的是受益匪浅,感触良多。从智慧妈妈杨澜到放任教育的潘长江,从霸气慈爱的陈道明到言传身教的徐子健,从以柔克刚的梁晓声到狠心爸爸李嘉诚,他们的育儿经验各有千秋,但都值得做妈妈的你去欣赏与感悟。

杨澜的教子经: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成长。大家都知道杨澜是着名节目主持人,每天的工作非常忙碌非常累,但她每天回家都能要求自己细心地听孩子为她讲学校里发生的每件微乎其微的小事,这就是身为一个智慧妈妈应该给予孩子的尊重。其实做妈妈的都一样,没有谁是天生的智慧妈妈,所谓智慧妈妈也是通过不断学习成长的。只要你不断学习,让自己的视野更广阔更深邃,让自己的心再细一点,你就会成为一个智慧妈妈,你的孩子会向着你期望的道路越走越顺。

梁晓声:以柔克刚,和风细雨润子心。顺其自然,物尽所能,是梁晓声对孩子成长的期望。这种辩证的观点不仅来自于他对事物认识的深刻性,更鲜明地反映了一位名作家的人生观和人才观。在一般人眼中,望子成龙是被家长们认为天经地义的事;以学分高低论英雄更为普通大众司空见惯。由此推断,一些人也会认为梁晓声是名人,他对孩子的期望值一定更高,会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一定更会看重高分、名校。梁晓声却不这样认为。他曾对孩子谈过: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对人的一生很重要,但不是绝对的,丘吉尔、巴尔扎克上中学时都不是成绩好的学生。关键是根据个人的条件选准人生的坐标,定好位,发挥自己所长。

梁晓声的教子方法,使我们不仅联想到鲁迅先生的一段话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但中国父母又有多少能真的做到呢?

在这本书中还讲了很多名人的教子经,不管你现在是不是一个妈妈,都值得仔细阅读。

好孩子是怎样培养的读后感(篇5)

我有幸读到了胡社功老师的《好孩子 好方法》一书,这本书深入浅出地给我们介绍了教育孩子的方法,让我受益匪浅,这部书给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爱但不溺爱。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这是人之常情,只有在父母伟大而无私的爱的浇灌下,子女的身心才能得到健全的发展,但爱要把握一个度,过度的爱就变成了溺爱,溺爱是无原则的,过分的爱,如在物质生活上,可以尽量满足孩子健康的需要,但对孩子的无理要求,不能处处迁就,应讲清楚道理,在你溺爱型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容易逐渐养成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任性、专横、执拗的坏脾气和不良习惯。 二、照顾孩子不过度。每个家长,都会细心地照顾自己的宝贝,比如像正常的日常生活料理,这些应该早些让孩子去体验,去学会。现在有好多家庭由老人带孩子,老人往往是从穿衣到吃饭基本全包,造成孩子的自理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差,也会摧残和压抑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剥夺了孩子坚定的信心,要学会让孩子亲所为有所为,孩子做的过程中一定会为自己的成功而兴奋,为自己的经历而感到骄傲。 三、注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教育子女的责任要有父母共同承担,哪一位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只有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力和谐互补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全面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四、与子女一起成长做子女的知心朋友,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有意识地与孩子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孩子平等相待,与孩子成为朋友。很多家长认为可能这样失去了家长的尊严,其实不然,如果尊重孩子的想法,支持孩子的做法,在不正确的地方加以引导,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在生活中教育,在游戏中引导。有时下班回家,与孩子做做游戏,在与孩子游戏的同时,就可以了解孩子的一些学习和生活的情况。对于孩子在认知上存在不对的、或者有偏差的就要及时纠正。

告诉他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需要怎样去改正等等,都要解释清楚,不能留有含糊的空间。当然,家长有时候也会让孩子抓住小辫子,这时候作为家长就要勇敢地面对,并主动地承认错误,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好孩子是怎样培养的读后感(篇6)

每个人的EQ都不是与生俱来就是完美的,成熟的。EQ是可经由后天的有意培养和训练来完善的,是在后天的环境与教育中逐步发展和提高的,即高EQ是可以培养的。

因此,情商的早期培养有着重大的意义,而最佳的培养时机是从0岁开始。在情商的早期培养过程中,家庭起着重要的作用。

05岁是培养孩子高EQ的关键时期。丹尼尔?戈尔曼强调,人们 EQ的形成开始得极早, 0岁时婴儿已经开始感受和学习,进而在整个童年期逐渐形成,建立我们已有的观念,孩子脑部的发展在0-5岁时是一生最快速的,特别在情感能力的学习方面。

l、培养孩子自知

自知,就是了解自己的情绪。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怒哀乐的不同情绪。父母每日抽点时间跟孩子交谈,引导孩子坦白说出自己的感受,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2、培养孩子自信

孩子的自信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建立起来,而是要靠长时间的培养和积累。当孩子学业有进步或其它表现良好时,父母可以给予适度的赞美,以此来鼓励孩子,令他更加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3、培养孩子自尊

要孩子尊重自己,父母要先尊重他们。如果孩子有一些令父母不满的行为或表现,父母也不宜对他作出无情的指责,而是应该耐心地给予他们引导,循循善诱,让他们感受到父母还是关心和爱护他们的。许多父母无意间在亲戚朋友面前责骂甚至体罚孩子,这样会令孩子自尊尽失,还会破坏亲子感情,更甚者会使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

4、培养孩子自控

假如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容易发怒、生气,这是EQ低的表现,这样不单会令人处事失去理智,不能冷静地做出正确的判断,久而久之,身体还会出现高血压和癌症等疾患。父母要孩子懂得控制愤怒和情绪的波动,自己也要懂得自控,控制怒气,要明白退一步海阔天空。

5、培养孩子自在

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潜能和天分,如运动、语言、音乐等,父母要协助孩子发掘他们究竟擅长哪一方面,并要好好培养,这样,让孩子发挥所长,能使他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进而自我激励,向更高目标迈进。不过,在用心培养孩子的同时,切忌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压力之下的孩子身心都很容易受伤害。父母要教导孩子能面对逆境和失败。

6、培养孩子自律

培养孩子自律,除了要教导孩子遵守家庭、学校的规矩外,还要培养他们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貌,因为这种能力将有助于他们将来踏入社会后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7、培养孩子自理

自理,就是孩子照顾自己的能力,如自己做功课、整理书包、收拾玩具。训练孩子自理,不单是孩子成长迈入独立自主阶段必经的过程,还是培养孩子建立自信的过程。孩子料理自己的能力愈高,对自己的信任就会愈大,便有足够的信心去克服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困难。

8、培养孩子欣赏自己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同。可是,并非每个孩子都懂得欣赏自己,有时候,用心去完成一件事情,非但不能得到别人的欣赏,反而还可能受到许多批评,令自己信心大失,所以,父母要指导孩子欣赏自己的长处和成功。

9、培养孩子负责

培养孩子学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任和承担后果,是父母们在培养孩子高 EQ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勇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是孩子理性、成熟的表现。孩子做错了事,父母不必大声叱责,令他觉得大伤自尊,而是应该给他分析错误所在和要改善的地方,好让他不会重蹈覆辙。

培养孩子有责任心,就要从小教育他们诚实,并且父母要做到始终如一地要求孩子。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诚实、责任心的理解会有所改变,但父母对孩子的标准不应有任何改变。

10、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同理心就是感同身受,这是基本的人际关系技巧。具有同理心的孩子有能力从细微的讯息去察觉他人的需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好孩子是怎样培养的读后感(篇7)

学会学习,做家长的不仅要学会提高自己的修养,自身努力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给孩子正确的爱,只有爱的对了,才能给孩子好的成长环境。

一本能改变你的家庭的书。第一次我如饥似渴的读完这本书,感觉这么多年来我心灵 的指导师终于出现了,书中提到的许多家长所犯的错误我几乎全犯过,同样的问题王老师处理的结果令我茅塞顿开,于是我第二次读的时候认真的做了笔记,把书中的案例及解决方法都整理出来,然后照着实施,效果果然不错,和孩子的沟通愉快了,孩子学习劲头也变高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感谢王老师的书,希望各位家长都能拜读一下,你会受益匪浅的!

以前我也很羡慕那些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的爸爸妈妈,也许是我个人的原因,总有做长辈的威严,所以对孩子总是要求很严格,尽量以一个严厉的角色来对待儿子,搞得我们之间的话题 越来越少,孩子看见我就犯怵,有什么 事情也是直接跟他爸爸说。前一段时间经朋友介绍,我才认识了王金战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得不承认,在教育孩子这个方面,我还真的做的很差劲。我现在也在按照王老师所说的这些告诉我们家长的招数里面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尽量去多表扬孩子,不再那么严肃地去和孩子交流,现在我们的母子关系也在慢慢改善,昨天晚饭的时候,儿子还竟然给我讲起了在学校里的趣事,说真的,我很感动。在找自己的缺点的同时我也在尝试慢慢改进,就想王老师说的那样,我们既然把孩子带到了人间,就有责任有义务把他教育好,给他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希望有一天我们也可以成为人人羡慕的母子。

从这本书我已经知道孩子学习教育方应该从什么地方着手。

看了这本书,我觉得未来在孩子学习教育方面应该从什么地方着手了。孩子没有所谓的好坏与优差之分,人为的划分,只会扼杀一个个有潜质的孩子,了解孩子,欣赏孩子,从孩子的角度和立场与孩子沟通,就可以跨越隔代之间的鸿沟。就可以将差生在短时间内转变为优等生。

好孩子是怎样培养的读后感(篇8)

美国着名作家马克吐温写的《好孩子的故事》是一部讲述一个好孩子雅各布的行为举止。

雅各布布利文斯是这本书的主人公,他对父母总是惟命是从,不管他们的话多么荒唐,多么不合情理。他是一个好孩子,他向来不撒谎,别的孩子谁也摸不清他的脾气,对他的行为感到费解。他读过日主学校的全部课本,这些书给他带了莫大的乐趣。雅各布怀有崇高的抱负,渴望自己被写进主日学校的课本里去。然而,不知怎的,这个好孩子老是倒霉。最后,这个力求进取的好孩子惨死了。

他的结局并不像课本中讲的那样好。除他之外,别的跟他一样努力的孩子都得到了成功。雅各布的下场确乎有些出人意料,这其中的原因恐永远也能不清楚。

最终雅各布的下场让人们替他感到惋惜。无法理解其中的缘由。

好孩子是怎样培养的读后感(篇9)

今年寒假,我看完了好几本课外书,其中一本叫《好孩子与坏孩子》,这本书很好看,我从这本书里学来了很多。好孩子与坏孩子里面的好孩子他写作业的时候非常的仔细,而那坏孩子做作业不但粗心,而且看到一道题写不来的时候,他就把这道题给涂掉。我看到一处最好笑的地方:有一天晚上那个坏孩子尿床了,三更半夜就醒来了,然后发现自己尿床了,他急忙想办法,然后想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点燃一支蜡烛,放在床上对着蜡烛晒一晒,过了不一会儿,好不容易快要晒干时一不小心把床烧了一个大洞。我长大了之后我一定要做一个好孩子,读好书,又要孝顺父母。可是绝对不能做个坏孩子,因为那坏孩子很粗心,我也很不喜欢。

好孩子是怎样培养的读后感(篇10)

大部分的孩子都想成为一个好孩子吧,可能很多人心中的好孩子的标准就是德智体美劳都尽量做到完美,但《我要做个好孩子》这本书会让你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我要做个好孩子》这本书的作者是黄蓓佳,书中主人公金铃的原型就是作者的女儿。所以我觉得这本书书写的金铃的生活是和我们自己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通过对金铃的描写,告诉我们怎样才是一个真正的好孩子。

本书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金铃对猫与老鼠的见解。说起猫与老鼠,大家应该会说:老鼠上街,人人喊打,老鼠多可恶,猫咪多可爱!可是金铃却偏偏喜欢老鼠。在一次联欢会中,金铃被他们班上的尖子生倪志伟捉弄,在小品排练中饰演猪八戒。倪志伟虽然学习成绩比金铃好很多,但他的品性却远远不如金铃。同样的还有他们班的好学生胡梅、刘娅如,他们每次考试都是数一数二,但有了好事就往自己身上揽,犯了错误却不敢承认。我想他们应该就是偏偏被人喜欢的猫,大人们眼中的好孩子。

金铃非常善良。幸幸的父母离异了,谁都不要她,与她相依为命的只有爸爸。但在一个傍晚,幸幸的爸爸因中风去世了,金铃就将幸幸带回了家。没过几天,幸幸就要搬去奶奶家住了,金铃得知这个消息后十分不舍,心理很悲伤。有一次,邢老师得了厌字症,一看见字就会头晕,只能躺在床上,金铃知道后主动去看望老师。从这些都可看出,金铃十分善良。

合上书本,我在想,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好孩子呢?金铃成绩不是特别好,那为什么邢老师称赞她为好孩子呢?我认为好孩子需要拥有好成绩,但品德高尚也是一个好孩子必备的要求。金铃虽然成绩不是一百分,但她的人品得了满分。

读了这本书,我也要做一个不仅是学习好的好孩子,还要做一个品学兼优的真正的好孩子。向金铃学习,朝着好孩子的方向不断迈进!

真正的英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真正的英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都说下雨天读书是最惬意的,今天,我捧起了早已预约好的“贵宾”——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页。

“什么才叫真正的英雄”,扉页上写着这几个字,把我激动的心弦更加绷紧了。

初读书名,我本肤浅地以为这本书是介绍一个打钢铁的的生意人,但是当我看完简介后,我才知道这里面是关于一个战士的故事,至于书题,我想等我看完这本书就会明白其含义的。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阅读了第一章。

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出生于一个乌克兰的工人家庭,在几十年的学习和斗争中,成为了一个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从小的诚实,质朴,以及对剥削阶级的刻苦仇恨,给他未来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战友面前,他要求上进,自我反省,将自己融入到人民大众中,工作时完全忘我;在敌人面前,他坚强不屈,奋勇杀敌,和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但是因为工作的劳累和战场上的受伤,使他的健康逐步恶化,但他仍忍受剧痛,不屈不挠地开始了另一个工作——文学创作。他就像初生的小草,不知疲惫的吮吸着甘露,以自己顽强的毅力,在文学的战线上继续为人民服务。

保尔柯察金有着纯洁高尚的道德品质,他渴望爱情,但有时又不够勇敢,不敢向所爱的人表达自己的爱意。正是因为这样,他才失去了一位很好的恋爱对象——丽达。

就是这样一位平凡而伟大的革命战士,感动了万千读者,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

“人最宝贵东西是生命。这生命,人只能得到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是保尔到烈士墓地,哀悼为革命牺牲的战友,而抒发的一段充满激情的内心独白。这不仅体现了保尔对生命价值的理解,而且这也是我们所有人追求的人生意义,我们应把这宝贵的生命用到正确的,有意义的事情上,而不是虚度年华,悔恨终生。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真正意义350字


从前,我有一个不小的缺点做事缺乏毅力,常常中途中打退堂鼓。比如刚学英语时,觉得挺新鲜的,还能天天早起拼读英文单词,不久,觉得记单词既枯燥又乏味,慢慢地就没劲了。爸爸见我像小猫钓鱼似地对待学习,就特意将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这一本书介绍给我看,并说这本书记的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希望我读完这本书能从中受到启发。
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工地上的磨难和病床上的痛苦等种种考验,使他具有了坚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战胜了艰难险阻,把自己铸成了一块 钢铁。是什么力量支配着他?是他对共产主义事业坚定不移的信念。
书看完了。然而,书上一幕幕感人、催人奋进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想到自己生活在祖国的怀抱里,条件如此优越,却怕苦怕累,不能持之以恒、发奋学习,真是太不应该了
我要感谢保尔柯察金,他使我懂得了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真正意义,激励我奋发向上,并不断攀登学习上的高峰。

读《司布真传》有感:真正学像主的人


真正学像主的人

——读《司布真传》有感

江舟 基督时报

《司布真传》买来后一直放置在我的案头,闲暇期间抚摸着书页,闻着淡淡的书香,我的思绪渐渐飘逝到了十九世纪那个阴郁多雨的英国。

司布真是清教徒的承继人,1834年6月19日出生于英国艾赛克斯郡的凯维敦。他的祖先是荷兰清教徒,1568年避难来到英国。司布真的祖父和父亲是英国独立教会的牧师,司布真继承了祖辈的事业,成为了基督教历史上大有能力的布道家。年幼的司布真3岁时就开始阅读约翰·班扬所著《天路历程》的插图版,6岁时,就可以熟练地阅读圣经,19岁时就以他的讲道震动整个伦敦。

读《司布真传》,感觉神真的赐予了司布真无穷的精力和智慧,让他毫不停歇地为主做工,带动万人归主,这需要何等的恩赐和福分。每周不单是主日讲道,还有每周不定期的分享,主持婚礼和葬礼,每周要写一篇讲章,还要写几篇书评(为《剑与铲》所写),还有众多书信的回复和著作的完成。一天的时间也就24小时,在他身上却能成就众多的事工,这效率让人真是令人惊叹。司布真不仅在讲台上取得伟大的成就,还有孤儿院、牧师学院等60多个机构在他的领导下运行。他们不仅是建立起来,而是良好的运作。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藉着一个患有严重痛风病的身体,他的能力真是不可想象。

而对照我们自己,经常说自己很忙,但是忙出了什么结果呢?我们每周做了什么,每月做了什么,每年做了什么……时间在飞快流逝,而我们在世间却感觉到一无所成,各种借口成为了我们推卸责任的理由。与司布真孱弱的身体相比,主给了我们健康的体魄,充足的精力,而我们却肆意浪费和挥霍神的恩赐,没有把健康的身体完全的献上。一次小感冒,就成为不参加聚会的借口;偶尔的心情不好,可以成为推诿服事的理由。司布真的殷勤,我们的借口和懒散,相比之下,高下立见。

3岁的司布真就会躲进家里古老幽暗的藏书室,津津有味地阅读插图版的《天路历程》,渐渐长大,祖父留下的藏书室中所有神学著作被司布真全部阅读了一遍,少年的他通过圣经和其它神学书籍尝到了主的滋味,神的奥妙。博览群书,让他和神的关系更加亲密无间。15岁的司布真在乡村教堂第一次讲道,就能让神的话语传递每个人的心中,不断地吸引人,让人得着造就。口才,胆量兼演讲技巧渐已娴熟,纯正的信息加上有能力的传讲直达人心,叫人倍觉神话语的甘甜。难道司布真的天才和能力仅仅就是神的赐予,难道不是司布真个人的努力与勤奋?想起现在的教会,愿意在信仰和知识上虔诚和努力的传道人和信徒,少得可怜。热心者缺乏心智,理性者心灵也冰冷。但愿主怜悯,更求主兴起。

传讲真理,捍卫真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司布真看到新神学、高等批判学对教会的冲击,毅然退出浸信会联会的举动,遭致那么多同工的误解、攻击,甚至永远地和一些人断绝了来往,失去了友谊。本可以迎来更大复兴的英伦教会,就这样被搅扰了。面对各种指责和辩论,司布真始终坚持真道,得体的举动,不带情绪的表达,这种谦和的性情若不是基督真理在生命中被真正的实践,谁能做到?当我们在教会服事中,常与人因意见不同而争得脸红耳赤,其实大多是一些鸡虫得失的"微末之事",可是大家都要争个面子,最后闹得鸡飞狗跳而两败俱伤,这和外邦人有什么区别?看到司布真的举止真是让人羞惭不已。求主将这样的谦和放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学主的样式——柔和谦卑。

1834及1892,这是司布真生与死的年份。生命的短暂,象鲜花之绚烂,灿烂地盛开,却快速的凋谢。痛风病让不到花甲的司布真过早地离开了人世。然而他一生的服侍,普通人几辈子都完成不了。若非神的恩典与保守,他肯定早就被工作拖垮了。他是工作狂吗?不,实在是太多的羊群需要牧养,太多的麦场需要收割。"生命不在于长短,乃在于内容。"他的人生再次诠释了这话的含义。

读到司布真的抑郁,让人感到真正的揪心。在一次重病中司布真写信给会众描述自己的状况:"自从上次为你们讲道之后,我的身体一直很虚弱;我的肉体忍受着疼痛的折磨,我的精神处于抑郁之中。"(华夏出版社《司布真传》160页)司布真被长期的病痛折磨,作为传达上帝声音的牧者,他也有软弱的时候,也常常处于精神疲惫之中,牧者有时候也是非常艰难的,牧者碰到的难题也许比普通信徒要多得多。信徒可以把苦处找牧者分享,但牧者碰到的痛苦向谁诉说?如果自己不刚强壮胆,不自我牧养,神的使命如何得到完成和成就?司布真在病痛折磨的严重抑郁之中,看见了天父伸出的手,把自己最后的一切完全交托在天父的手中 .

在司布真的葬礼上,皮尔逊博士做了讲道:"他离我们而去了,他的眼睛像黑暗中闪亮的星星,曾经给许多忧伤痛苦的心灵带来光明和喜乐,现在闭上了,永远失去了光彩。……我的弟兄啊,我们因你而赞美上帝,我们很高兴天堂更加富有了,尽管我们更加贫穷了;在这口棺木前,我们庄严保证,凭着上帝的恩典,我们要跟随你蒙福的脚步,就像你跟随可称颂的主那样!"(华夏出版社《司布真传》278页)

这是对神的儿女——司布真一生最好的总结。

《律师应是怎样的人》读后感1500字


《律师应是怎样的人》读后感1500字

brose 等红绿灯的鱼

朋友送的一本书《律师应是怎么样的人》,说写书的是他学弟赵青航,他买了一本同学送了他一本,有一本多顺道送我。我看着他的模样,想想他同学也比我大不了几岁,后来发现原来他还小我几岁,大学毕业从学校出来做律师,现在又返回学校读博士,已经出了几本书真的很牛叉。

律师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我有想过,但一直没想明白。

从我实习起,师傅好像也没想明白。

从我执业起,很多同行好像也没想明白。

我经常在想,还是没想太明白。

律师,首先是一种职业。律师应该是怎么样的人,也可以先想想我们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两个问题同时思考,职业会成就我们的人生,人生的定位与思考也会促进律师职业的定位。

初入律师行业的年轻律师,大部分都在为生计发愁。没有很多时间精力去思考,我要成为什么样的律师,或者思考我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有些在进入行业初期还怀揣着美好的梦想与期待,当被骨感的生活不断地压榨,便慢慢的会忘记了自己的初心。

当律师遇上被改判的案例

书本的第一章提到,一位律师当庭提供了一个刊登在最高法院所编《人民法院案例选》里一个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的类似案例。法官觉得该案非常具备可比性,准备参照此案。然而对方律师从上海高院了解到此案不久前经最高人民法院指令上海高院再审而改判,于是这位律师输掉了这场官司。碰到复杂案件我也会寻找案例提供主审法官,可是扪心自问如果我在茫茫案海中找到一个对己方有利的案例,也很难想到向终审法院了解、核实这个案件。细心、细心、再细心,真的受教!

当律师遇上群体性事件

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群里性事件的发生频率似乎也越来越高。电视、网络不断的向受众传送着这些群里性事件信息,上访、缠访、静坐等消息不断的出现在受众面前。记得我那会刚进入律师行业,如日中天的建筑行业伴随着诸多的拆迁户、钉子户、失土农民,经常会有这样的人来办公室咨询,有位律师有时会跟当事人说:“这样的事律师也无能为力,你去上访吧”。当时我很纳闷,各种上访事件层出不穷,多数没有结果,律师建议当事人上访是一个好的选择吗?有位律师说,这里有行政诉讼很大空间,关键在于你是否真的懂。

当律师实习期没有工资

我之前一直以为只有台州这种三线城市才有实习律师没有工资的事,那时候读大学有些负债,我完全没有办法想象没有工资生活如何能过得下去。所以毕业刚开始那几年一直在企业做法务,后来没有负债了才开始涉足律师行业,这个我内心向往的行业,尽管它铺满荆棘,我还是想继续走下去。内心对律师行业的憧憬,也只是来源于律政佳人。只是觉得律师都是很有力量的人,能帮助自己也能帮助别人。

当律师遇上专业化

之前说社会需要综合型人才,现在的趋势却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需要专业性人才。当我们还没解决温饱问题时,刚有了部分案源时,就要开始专业化,放弃部分本来就不多案源,我在想专业化到底是指什么呢?从何时考虑这个问题比较合适?每个人的起点不一样,接受现状,且心态平和的朝着自己内心的方向努力,专业化需要机遇与积累。而我现在就走在积累的道路上,等待好的机遇。

当律师喜欢写文字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要不然我今天也没有机会看到适合我这个阶段看的书籍,谢谢我朋友的赠送。人生道路上总是会遇到很多朋友、老师,志同道合、趣味相投的人,也正是因为有这些人的认可与支持,才让我们在跌跌撞撞中走到今天。文字可以传递经验、传递心情、传递爱,写多了我们的思路就会慢慢清晰,经验会变成精华。这是一个好习惯,我也要继续坚持。

这本书传递给我正能量,作者赵青航本人的思维方式,对人生的思考,也给我了我很多启发。让我相信,跟我一起走在这条路上的同伴有千千万万,跟我一起煎熬的人也不少,我,并不孤独。而我需要做的是,慢慢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并且一直心态平和的走下去。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读后感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讲的是小哥白尼的故事,以小哥白尼的所见所闻所感及学校同学的不同身份为主要线索,在小哥白尼舅舅透过现象深究本质的思维启发下,让我们从一件平淡的事件中感受到了哲理,引发了思考,此时读者的心灵也被点拨了。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英雄精神,可是什么样的英雄才值得被尊重呢?在那些被称为英雄或伟人的人中,只有推动了人类进步的人才真正值得我们尊敬。在他们非凡的事业中,只有顺应人类进步所做的事,才真正有价值。

最近在听百家讲坛《五百年来王阳明》、《永乐大帝》、《风雨张居正》等,这些人,确实是伟人,那他们为啥被称为伟人呢?一定是他们做对了什么,成就了什么?但是,我们用辩证的思维去分析他们,又会发现,这些伟人一旦做出了错误的决策,对整个社会的破坏力也是非常巨大的。伟人的功过是非,留待后人去评判。

拿破仑是伟人,他带领法国人民推翻了腐朽的封建制度,他还倾力鼓励学问和艺术的发展,在出征埃及时,让大批学者和艺术家与军队同行,以研究埃及文化,并召集学者,制定了著名的《拿破仑法典》,后来成为许多国家的立法典范。但后来,拿破仑却一意孤行,做出了远征俄罗斯,禁止与英国通商等决策,这严重违背了历史长河的发展,他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伟人始终是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特别是随着地位和权力的日益增长,难免会骄傲自满,从而做出错误的决策。所以,纵观历史长河,伟人在地位和权力的鼎盛时期,难免会犯一些错误。

如何才能避免伟人犯错误呢?我想这还是需要法律制度的健全,一个决断或者政策的落地,不是由一个人或一名权威的一句话而付诸于实施,而应有科学的依据。

喜欢《《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真正的成功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