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感动中国读后感

感动中国读后感

最新感动中国读后感12篇。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读书很重要,读一本好书更重要,而经典的书籍作品就是人们最适合读的书籍。每一个人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都会有所感受,对于这个作品,我们都需要写一篇读后感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呢?小编推荐你不妨读一下最新感动中国读后感12篇,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感动中国读后感【篇1】

在感动中国节目中,有带领科研团队实现氢弹研究突破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于敏;有放弃安逸生活坚持在贵州山区义务支教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有背井离乡、为南水北调做出巨大奉献的基层干部赵久富,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默默捐款20余年从不留真名,成为一座城市精神坐标的普通市民--张纪清。

2014年11月,在邮局突然晕倒的老人张纪清被送到医院。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好心人炎黄。

1987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1000元的捐款用于敬老院的建设,捐款人署名是“炎黄”。当时这笔捐款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工资。从此以后的27年间,无论是希望小学还是敬老院,或是地震灾区都曾收到过署名“炎黄”的捐款。27年间,江阴人一直在寻找“炎黄”这位好心人,当地甚至还建设了一个“炎黄陈列馆”。

2014年11月,这位好心人“炎黄”终于现身了,他就是张纪清。张纪清出生贫苦,改革开放后成了镇上首个万元户。手里有了些钱他就开始捐款。之后,他又干回了老本行会计,拿的是死工资,可是捐款却没有中断。张纪清在家里明确表态,钱会用到别人最需要的地方,子女的钱自己去挣。现在张纪清每月只有500多元的收入,当教师的老伴还有些退休金,两口子一直生活俭朴,现在还住着过去的老房子,但是依旧捐款。

张纪清坦言署名“炎黄”是不想让被帮助的人有负担,他说“我们做一点点小事情,就不能以恩人自居”。张纪清就是“炎黄”,这个秘密只有他的妻子知道,并一直支持着他。这份坚持27年的凡人善举成就了大爱,在这个冬天带给很多人温暖。

是他让我感受到了大爱深沉!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感动中国读后感【篇2】

吴天一是我国著名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专家、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也是我省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年在高原的奔波和实验室工作,曾让他全身14根骨头断裂、右耳鼓膜前后4次破裂、双眼在强烈的紫外线刺激下患白内障……他扎根高原,长期奔走在高海拔地区,为牧民群众送健康,被牧民亲切地称为“马背上的好曼巴”。

青藏铁路建设期间,他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创造了铁路建设工人无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迹,被称为“生命的保护神”。守护高原人民和建设者的生命健康,是吴天一的初心,六十多年来,他把自己的生命和激情都融进了广袤的青藏高原。如今,八十多岁的吴天一院士仍然坚守在青藏高原上,守护着高原人民的健康。

“有请吴天一!”伴随着悠扬的歌声和现场观众的掌声,吴天一院士步入了颁奖盛典现场。他的脚步虽迟缓,目光却坚定。“还有什么样的目标要去完成?”面对主持人白岩松的提问,这个曾经是14万“天路大军保护神”的医者表示,希望将自己高原医学研究的经验贡献到川藏铁路的建设中。

“哪个地方高,我就到哪个地方去。”

“十几年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地方工作,我跟青藏高原建立了血肉的联系,这种感情是非常深的,这也是我真正的事业上的幸福感。”

……

吴天一院士的语言朴实,充分展现了一名知识分子赤诚的家国情怀,彰显了一名科研工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饱含着他对高原人民的深情厚谊。

《感动中国》颁奖词中这样写道:“喝一口烧不开的水,咽一口化不开的糌粑,封存舍不下的亲情,是因为心里有放不下的梦。缺氧气,不缺志气!海拔高,目标更高。在高原上,你守望一条路,开辟了一条路。”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副院长王晋观看了颁奖盛典后,激动地说:“吴天一院士是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如今,他依然奋斗在高原医学研究一线,深刻体现出他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青藏高原的深厚感情。我们将以先进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奋斗,做好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的工作。”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体检中心主任更登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学习吴天一院士扎根高原、奉献高原的精神,从点滴做起,为建设健康青海作出贡献。”

“看了颁奖盛典后,我深受感动和鼓舞。吴天一院士是我省卫生健康系统的楷模,他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标杆与榜样,我们要向他学习,立足本职工作,为新青海建设作出更大贡献。”青海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孙斌说。

感动中国读后感【篇3】

伴随着寝室、操场、过道的灯亮起,一声声口哨传来,又是一个草原的早晨来临了。

学生们都穿戴好有序地洗漱着;厨房里,带着口罩的大叔正搅动着大锅里的粥;画面切换,大叔已拿着口哨在操场上指挥学生们做早操了。这位大叔就是,胡忠。

戴着一副无框眼镜,个子不高的他已鬓角微白,却还有着中气十足的声音,“老师,在哪里不是教书?不是育人?”朴实的语言却传达着最震撼人心的力量,正是这样的气魄才是为人师的表率。

短片进行到一半,他突然出发赶往一个地方,学生细心地为他围好围巾,他们知道他们又将多一位新成员。学校里共有143名学生,竟都是孤儿,在这样一座简陋却温暖的学校里生活着。墙上贴着每个孩子的照片,正中间写着“我们是一家人”,只这样最简单的一句话,却最让我感动。如果没有胡忠为这些孩子搭建这么一个学校,给他们一个家,那么此时,他们又该在哪里挨饿受冻,在哪里流浪?

已长达12年之久,担任这座学校的校长,胡忠却还是只是志愿者的身份,领着只要300元的收入养活了这一百多个孩子,也许正是这一百多个孩子给了他们支持下去的信心。他接回了一个小男孩,刚一回到学校还来不及抖落身上的风雪,就忙着给小男孩洗了个澡,给他穿上了自己的毛衣,还拿出一瓶别人送的护肤霜,满满的一看就知道没擦过几次。我甚至可以想象这一百多个孩子都曾被他这样温暖的父爱所包围,在饥寒交迫的时候,是他伸出了温暖而宽大的手掌。

来到草原,带着妻子儿女,最放心不下的是在城里相依为命的母亲和外婆,她们却用一句“满足”来更加坚定他的选择。让女儿抛弃城里的生活,来到草原,是为了让她亲眼见到父母是怎样做人,让她得到更好的教育;丢下年迈的亲人,是为了当更好地父母,当这一百多个孤儿的父母。

是他们,谢晓君和胡忠,正因为他们心中的爱和信念,他们才成为草原上的并蒂雪莲。在物质繁盛的当今社会,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精神无敌。

他们追随着白方礼的步伐,那位用自己血汗钱向我们诉说着慈善没有门槛的真道理的老人,和义使巴郎相牵着手,向我们诉说着挚爱永恒。

我相信,又有了这许许多多的白方礼们,即使风雪离你很近,寒冷也会离你很远。

感动中国读后感【篇4】

2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们分别是吴锦泉、张宝艳、秦艳友、郎平、屠呦呦、阎肃、徐立平、莫振高、官东、买买提江·吾买尔、王宽等。感动中国让我们明白,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感动中国让我们清楚,人的梦想该如何做。

最让我感动的是屠呦呦。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时,觉得这个名字很特别,后来看了她的事迹,更加感动。

20--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她的颁奖词是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人应该懂得关爱和感恩,懂得坚强和坚持;感动中国激励我们年轻人前行和进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愿好人一生平安,愿善良的人,收获福报,祝福您们健康长寿。

感动中国读后感【篇5】

俱往笑数风流人物,还有今朝。——毛泽东——题记

英雄,也许只是昙花一现,却留下凌人芬芳,英雄,也件只是一道闪电,却吼叫出震人心弦;英雄也许只是雨后彩虹,却放射七彩光泽;在我们这个时代,并不缺少英雄,他们在我们身边默默无闻,仅仅是一个短暂的瞬间,却因此感动了千万人民的心灵……

也许卖鸡蛋是个再普通不过的职业吧,一个名为吕保民的英雄,或者说是个鸡蛋贩,却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面对歹徒锋利的弹簧刀,他丝毫没有畏惧,单枪匹马、赤手空拳与歹徒进行了肉搏战。正如于少保所说“粉身碎骨魂不怕”,他身中五刀,依然追击着歹徒。这是什么?是信念,是保家卫国的信念,是含已为人的信念,也是“保民”的信念!保民说过“我永远是个兵”!可我却不这么认为,你是一个将,你是一个英勇的将,一个无畏的将!

这不禁让我想起我小学时的一件事:那天午,一个名为CDX的人正在操场上欺凌本班的LLA。我见了,不禁怒发冲冠,两个箭步冲了上去,死死地拉住那个人,将他甩了出去。可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已冲了上来,把我扼住……也许这并不代表什么,可是,我们要有一颗见义勇为的心,一颗舍身取义的心。

民间的英雄也不仅仅于此,还有把自己的心血投入于基层的人们,还有把乘客的安危放在第一位的机长……他们的言行。都是我们每个人的榜样:“自古英雄出少年”,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学习我们的前辈,努力学习,努力拼搏吧,为我们的祖国创造美好的明天!

感动中国读后感【篇6】

作为中国短跑第一人苏炳添,现年31岁的苏炳添(2021年8月29日即将年满32岁),虽然在很多人看来他已经度过了自己的巅峰年龄,但是在之前结束的2021年中国田径分区邀请赛上,苏炳添却跑出了出人意料的9秒98,以绝对优势拿到了第一名,领先第二名的谢震业足足有0.18秒,足以证明苏炳添的实力有多强,逆风的情况下苏炳添都能跑出这样出色的成绩,那么换成顺风,他的成绩可能还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苏炳添做到了!亚洲“飞人”苏炳添凭借着自己强悍的实力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速度,国人为之骄傲。

奥运会是一项家喻户晓的大型的受人欢迎的活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100多年来,奥运会在延续,奥运精神也流传至今,就像奥运圣火的火焰熊熊燃烧,生生不息,而世人的身上也都散发着拼搏的芳香。这次,我的思想主题则只有十六个字:“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砾志拼搏,走向成功。”

1928年奥运会之前的四个月,贝蒂·罗宾逊才第一次参加比赛。她在自己的第一个室外比赛中便创造了100米的世界纪录。100米跑正是在1928年成为奥运会历史上首个女子径赛项目的,罗宾逊以半米的优势赢得决赛,而那只是她第四次参加比赛。她还得到了一块4×100米接力的银牌。三年之后,罗宾逊在一次飞机失事事故中严重受伤。第一个发现她的人还以为她已经死了,将她装在汽车后备箱里直接送到了殡仪馆。整整七个星期,罗宾逊处于昏迷状态;随后的两年,她不能正常走路……但是,她活了下来。罗宾逊仍想重返短跑赛场,但是她的膝盖再也不能完全弯曲了,所以她无法再采取蹲踞式起跑的姿势。但是,她还能跑接力!1936年,贝蒂·罗宾逊作为美国4×100米接力队的一员赢得了她的第二块奥运会金牌。

然而,并非每一位奥运运动员都能获得奖牌。奥运史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金牌的闪光,更多的是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奥运精神:阿克瓦利,这位坦桑尼亚马拉松选手,当他带着伤痛最后一个跑过终点线时,整整花了3个半小时。在他们心中,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奥运精神,什么是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感动中国读后感【篇7】

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扁担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

为了改变山里娃儿的命运,托起大山的希望,张玉滚老师凭着内心的那份执着,扎根伏牛山深处黑虎庙村小学xx,打自己最美的青春年华,绽放在深山的教育事业上,一个人撑起了一所学校,先后教过500多名孩子,培养出16名大学生,xx来,张老师犹如大山深处的一湾明月守望者这片希望之花。

看着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和他们的英勇事迹介绍,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动,眼泪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他们的事迹,值得我去学习和深思,想到了感动中国十几年来伴随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可歌可泣的人们,他们崇高的人格,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和让人泪不能止的事迹都让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需要做的还有许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感动中国精神和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定笔直又开阔,是一条光明大道!

《感动中国》颁奖晚会结束了,但是它所展现的人性最高的精神境界不会结束,依旧闪耀着感动的力量,鼓舞着我们每一个人。

感动中国读后感【篇8】

看XX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有感李珉(11岁) 晚上,看着“XX年感动中国”,我不知不觉流下了眼泪,和那些人相比,我只能做一根纤维,而他们却是一座座陡峭挺拔的高山!而我认为最高的要数12岁小学生何钥了。在一个小村庄里,她即将小学毕业,却不幸被查出患有脑瘤晚期疾病。家里已经为她治疗欠下了10多万元,而他的病一直没有好转,她知道自己快死了,便叮嘱家人要无偿捐献器官,刚开始,因为这个想法,爸爸把他狠狠地骂了一顿,但她仍执著地劝告父母,最后,父母被说服了,自己也陷入,昏迷┉┉。最后,她的两个肾分别捐给了一个藏族小伙子,一个甘肃市民,肝被送到上海也被成功移植,后来,藏族小伙子一家人经历了许多周折,找到了何钥的父母,双方紧紧拥抱在一起,从此两家人成为了一家人,何钥的生命用另一种方式得到延续。我流泪了。一位生命垂危的病人,想到的并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如何去帮助别人!据说,师生为她捐的2千多元,她问爸爸:“这钱我可以支配吗?”爸爸点点头,没有想到的是,她却把这笔钱捐献了出去。这不只一次,汶川大地震时,她还捐出了自己所有积攒的零花钱,还要求父母也捐出一个月工钱!这是多么高尚的品格呀,我的零花钱全部存在在自己的信用卡,从来没有想到捐出去。何钥死亡的前一天晚上,她还唱着“五星红旗――”这首歌,我知道她是用尽了生命最后力气在唱,场面非常令人震撼,他没有哭,没有一滴眼泪,坚强地支撑着生命的分分秒秒,她也不愿放弃生命,但死神就这样像一把无情冰冷的利剑深深插入他的身体,将这个不幸又幸运的人折磨得不得动弹,只有歌声能帮他驱走黑暗,每一个音符都是一番苦痛的挣扎,她的头,在忍受极端的痛苦,若是别人或许早已发不出声音,眼里只有绝望。天空中,或许有一颗小小明亮的星星,正善意地眨着眼睛,看着被重获新生的病人会心一笑┉┉。

感动中国读后感【篇9】

昨天,我看了《感动中国》,里面的每个人物都很令我感动,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陶艳波女士。

陶女士的孩子杨乃斌很不幸,上帝给了他无声的世界,但陶女士并没有放弃教育他。于是,她选择了陪读。从杨乃斌上一年级起,他妈妈就开始当他的同桌,老师讲什么,陶女士就记下,细心地讲给小乃斌听。渐渐的,杨乃斌上了中学,他妈妈,依然是他的同桌,是他的耳朵。课程量加大,陶女士非常疲劳,可她知道,自己要教的是自己的孩子,她便又咬牙坚持。她说:“只要头疼脑热的,就忍着。”在陶女士这样的坚持下,努力的杨乃斌上了大学,陶女士也终于舒了口气。

为了孩子能像正常人一样学习、玩耍,陶女士费了多少心啊,我应该学习陶女士那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中国这个节目我每次都要看,它能让我学习到很多东西!

感动中国读后感【篇10】

2022年1月13日,以张顺东、李国秀夫妇为原型,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创作的院线电影《大地之上》在昆明召开研讨会。云南省残联、云南省委宣传部电影处、云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云南省广电传媒集团领导、文化艺术界的专家学者及爱心企业代表,携影片主创共同参加了研讨。

张顺东、李国秀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 “全国最美家庭” 、“云岭楷模”、“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为宣传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先进事迹,由云南省残疾人联合会发起,玖玖为功(云南)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院线电影《大地之上》。为做好电影前期准备工作,围绕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手足躬耕,相濡今生”的精神,通过“致敬榜样精神,发现大地力量”,对电影进行深入研讨。研讨会在中国首位盲人小提琴演奏家张哲源演奏《我爱你中国》中开始,省残联巡视员杨思旭同志致欢迎辞。

玖玖为功(云南)影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影片出品人、总制片人胡斌介绍,电影《大地之上》主题是大地和农民,立足于生生不息的精神表达,是一首写给根植于中国大地上普通农民的诗歌,一首读给全中国残疾人的情歌,也是一首唱给新时代的赞歌。

作为一部云南本土题材电影,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支持,更离不开各界同仁的共同参与。

歌手张思成先生和杨淋女士演唱的公益歌曲《因为有你》,著名书法家王其林先生现场书写片名《大地之上》,拉开了电影的研讨交流。影片艺术总监安兴伟先生介绍影片立意,数千年来,中国大地之上,每一个平凡的农民,朴朴实实,勤勤恳恳,生生不息。张顺东和李国秀是伟大而质朴的中国农民代表,他们身为残疾人,更增添了这份伟大的重量。《大地之上》是一部献给中国农民的影片,也是献给每一个普通人的影片,用无声传递民族力量,表达一份最伟大的承载,打造一部如水一般情真意切、朴实感人的影片。

影片导演贾小铁介绍了影片故事,《大地之上》讲述在云岭山下,红土地上,少年意外致残的顺东与天生残疾的国秀勤劳奋斗,努力撑起一个家.最终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过上幸福生活的动人故事,是一部关于普通人的史诗。

故事聚焦真实生活,时间跨度从九十年代初、香港回归、九九世博会、北京奥运会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近三十年,在大时代中讲述人物命运,在变迁中表达生命力量,同时又从人物命运中看到时代变化,真正做到“从最真实的生活出发,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影片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必然会引起广大观众的情感共鸣。我们要把电影拍成一部精品,冲击国际国内大奖的同时,力争在市场上也大获成功。

云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一级调研员何飞表示,自己已是第三次参加关于本片的研讨,对影片的认识逐步加深,前期工作比较充分,对影片很有信心,一是省残联的高度重视,二是影片题材的感人优势和主人公身上时代精神的宝贵,三是一批有爱心的主创团队做了扎实的投入。我们也会全程关注项目推进,并为影片的实施提供帮助,很期待影片的成功!

云南省委宣传部电影处副处长贾晓光表示,云南涌现出的杨善洲、高德荣、朱有勇等典型人物,需要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去支持创作出优秀的电影来。相信在省残联的指导下,这部影片一定会能令人共情,也能感受到主人公身上的精神,我们电影处一定全力支持。

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赵春明厂长畅谈了对于影片的感受,在多次谈论下与出品方达成共识,并在第四届澜湄国际电影周签约合作。2021年中国电影的成就之一就是“共情赢得观众,主流凸显品格”,电影行业的发展和观众已是世界第一,与《大地之上》同类型的主旋律电影《守岛人》赢得了观众,取得了很多成就。

我们的题材故事性强,具有触动人心的力量,有高度、有温度、有力度、有真情,具备好看、好口碑、好票房的光明前景,优秀的主创和制片团队、宣发团队,政府的高度关注,云南省残联的全力推动,加上电影市场对弱势群体励志故事的需求,所以我们对本片很有信心,云南电影制片厂一定全力投入到本片中来,力争创作一部充满真情的伟大作品。

▼《感动中国》观后感之江梦南10篇▼

感动中国读后感【篇11】

李桂林,陆建芳,二个普通的名字,两个不普通的人。

人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他们就在这天梯石栈相勾连小路上,为了彝族的未来,一起奋斗了18年。

试问人生有几个18年?又有谁能将18年的青春年华献给这座大山?每次回家四个小时,没有路,没有人,有的只是无边的植物,无边的石头。九十度的高梯上刻着岁月的痕迹,稍不留神就会粉身碎骨。且不说学校条件艰苦,单是看看这来回的路,就是让人惊叹万分。而他们硬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攀了18年。

每个星期一的凌晨,都有两位老师在天梯下等候,每个星期五的晚上,都有两位老师守候着一群孩子快乐地回到家中。18年来149名学生从这里走出大山,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看到了广阔的天空 。虽然只是小学生,虽然只是149名。但是他们改变了这里的现在和未来,带来了知识的种子。这些种子在他们的呵护下茁壮成长。

当登上感动中国的舞台时,他们盛装打扮。他们没出过远门,更没有上过这么大的舞台。站在舞台上他们略显羞涩。有点手足无措。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去看看《感动中国》,并留个影。当主持人问他们的工资时,陆建芳说:“我们刚来时才100多块,现在有200多块,我觉得很满足了。”多么朴实的话语,却震撼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弦。有人也许会问,为了200多块的工资,浪费了18 年的青春,这值得吗?他们却用自己的行动作出了最精彩的诠释。

在中国的大地上在偏远的山区,有多少个李桂林和陆建芳?他们无私地奉献。用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托起了教育的蓝天,民族的未来。

李桂林,陆建芳,了不起!

感动中国读后感【篇12】

爱是一种付出,一种幸福,爱是神圣不可分割的东西。爱有广泛的寓意。爱令人内心无比温暖。

爱是一种付出,在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评选中。有一位老人名叫林俊德,他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在医院的病床上,行动困难。可是他是一位制核人员,他有坚强的毅力,一种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令人叹服,他在临死前也要完成核试验。他说“我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我也要完成自己该做的我一定不能给后人留下麻烦”。这是他说的一番话,他的这番话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所有人都煽然落泪他是我们心中的制核英雄他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纵死终令汗竹香”

爱是一种幸福,有一种爱叫做幸福,有一种爱叫做母爱,有一种精神叫做坚持不懈,永不言弃。一位中学的语文教师,他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孝子,母亲心中的好儿子,他用他的坚持不懈一反无常的照顾一位老年痴呆症的母亲,他从没有叫苦叫累,他也没有因此而耽误他的工作,同样,他的这种精神也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孝更绝伦足可訡”

爱是神圣高尚的东西,有这么一位刚从北京大学毕业的大学生,被分到农村工作,他的职业是教书,他在这里用爱教会了孩子们该怎样去爱。原本二十八岁之前的她是她工作结束的时间,可是当她走到离教室不远的山坡上的时候,她的身后却发生了令她意想不到的事情,那就是动听的读书声,正是这悦耳的读书声把她的心彻底留在了这里,留在了这贫穷的山村。

此后,她与同学产生了一种亲如母女的关系,同时她用她的特有的一种精神拯救了她的学生,也让她在20xx年高位截瘫,他就是最美乡村女教师——张丽莉。她的这种精神被誉为“冰雪为容玉作胎。

他们都用自己的心点亮了别人,点亮了世界。奉献了自己,使全世界充满温暖。

蒲公英的生命在风中延续,荷叶的生命在爱中延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荐]最新《感动中国》读后感通用6篇


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书籍,对于网络推荐阅读作品,相信您在阅读之后会有专属自己的收获,此时就可以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其中所思所想写出来。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荐]最新《感动中国》读后感通用6篇”,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最新《感动中国》读后感【篇1】

每一年的开学,我们都会收看《感动中国》,这会让我们懂得很多,让我们知道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人物。

其中,最让我感受深刻的人物就是其美多吉。他是一位开邮车的`司机,邮车我们都知道,里面装满了邮件,报纸,可以让山区里的人也知道外面的生活。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不是汉族的,是的,他是藏族的。

藏族是一个地区危险的地方,尤其是在下雪天,山路特别难走,很容易滑倒。这辆邮车在艰难的行驶着,其美多吉要把全身的精力都投入到开车上,一旦出现危险,就会车毁人亡。再一次运送中,发生了雪崩,一个巨大的雪球与车身擦肩而过,这是多么危险。他们只能在风雪中吃饭,他们已经习惯了。20xx年的一次运送,途中遭到劫匪抢劫,他为了阻止劫匪,身上挨了整整17刀。当他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车有人守吗?”他已经这样了,心里想的还是邮车,可见他对邮车这种热爱是多么强烈啊!

说实话,我并不明白他为什么会那么热爱邮车,在这么艰险的环境下,他就不害怕吗?他就不担心自己的安慰吗?他就不感到害怕吗?我心中涌上来了种种问题,知道影片结束,我的问题还是不明白。或许,他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心里有个照应,因为这一车上满载了人们的期望,他不能把所有人的期望都毁灭。

每次观看《感动中国》,心中总有一种澎湃,总有一丝激动,当危险的音乐响起,我们的心也会随着影片紧张,当他们遇到了事情,我们也会热泪盈眶。20xx年致敬:改革先锋。

最新《感动中国》读后感【篇2】

她从小患上了脊骨髓血管瘤,动了3次大手术,她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一生。但她不抱怨老天对她不公平,也从不向病魔低头。她自学了4种外语,还创作了许多作品。张海迪就是这么一个坚强不屈、热爱生活的人。

霍金也是一个轮椅上的英雄。他在17岁以后患上了卢伽雷病。他想放弃了,但他又重拾信心,从挫折中站起来,勇敢地面对不幸,继续刻苦研究。终于,霍金发现了黑洞。

过了几年,他又得了肺炎而接受了穿气管手术。他从此再也不能说话,并且全身瘫痪。但他仍不屈服,继续坚持研究黑洞。虽然霍金身体残疾,但他有一颗健康向上的心,他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如果你在街上碰见那个老人佝偻着背,吃力地蹬着三轮车,也许你不会看他一眼,也许你会用同情的目光看他一眼。不,你错了,你应该用敬佩的目光看他。这个坚强的老人就是74岁的白芳礼。他这么一个普通的老人,却资助了300多名学生,捐资助学35万多元。

他的第一次捐款是在1986年,他把仅有的5000元养老金捐给了学校。然后,他又把每个月600元退休金和挣来的十几元捐掉。想想这35万是怎么来的?是一分一角凑起来的啊!我想老人在风雨中吃力地蹬着车,在烈日下他不时用毛巾擦去汗水。这35万对一掷千金的富豪来说根本不值一提,而对他来说却是一笔巨款啊!白芳礼默默地为社会奉献,真可敬啊!这本书里还有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

这些人好像活生生地站在我面前,一个个故事仿佛活了起来,让我流泪。相信这本书也能感动你,感动所有人。

最新《感动中国》读后感【篇3】

今天,我们看了《感动中国》,里面讲述了许多感动的事情,其中,让我最感动的就是救火的事了。

这件事情发生在一个小村庄里。一天晚上,让大家预料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因为电瓶车路面发生火灾。一位年轻人救出了自己一家人;他想到上面还有房东一家和十几个人,要不我上去把他们也救出来?就对他妻子说我去救人。这位年轻人说完便头也不回地走了。他不顾一切地跑进了火海,匆忙地敲着门。咚咚咚,转眼间房东和其他人都接二连三地跳了出来。那位自告奋勇的年轻人最后一个才跑出来,他踏过的脚印都是带着血的。他刚出来,所有人都惊呆了。满身乌黑乌黑的,跟焦碳差不多,他的头发一根也不剩,衣服被烧没了。这个时候,救护车和消防队员都赶到了,救护车将年轻人送到省里的一家大医院,可光靠这点医疗技术还不够,所以医务人员将他送到了首都——北京的好医院。经过几个小时的手术,年轻人也没有一点好转。医院提出来要捐献头皮,他的妻子第一个提出要捐献,并且表示,如果不够就捐献身上的皮肤。紧接着,又有许多有良心的群众赶来,也提出捐献头皮,还有许多慈善人士捐来了一袋袋的人民币。过了几天,年轻人的皮肤变黄了。可是让所有人都痛惜的是,病后106天,他不幸去世了。

他的妻子带着儿子含着悲伤的眼泪,拿着骨灰,坐上大巴回了老家。四面八方的人们都鼓励她。到了老家,婆婆抱着骨灰盒,遥望着天空嚎啕大哭。看到这里,我的眼眶都酸酸的,有一些同学都哭了。长大了我要学习年轻人高尚的品格,也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最新《感动中国》读后感【篇4】

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最西端,气候干燥,黄沙漫天,冬冷夏热。樊锦诗一天只吃两顿,喝的是盐碱水,住土房、睡土炕、用土桌。“每天这里拍拍,那里拍拍,都是土”,她拍拍左右胳膊,比划着当时的情景。

白天去洞窟,必须要爬蜈蚣梯。

什么是蜈蚣梯?就是一根棍子上分出不同的短叉,通过这些短叉上下的“梯子”。“我从没见过这样的‘梯子’,还那么高”,81岁的樊锦诗一边比划一边往脚下看,宛如当年站在梯子上那个心惊胆战的小姑娘。

因为害怕,樊锦诗每天都会在身上揣几个干馒头,尽量不喝水,少去厕所,以免攀上爬下。

现实生活如此艰苦,而洞窟里却宛若仙界。“完全是两个世界,陶醉、震惊、震撼,反正怎么形容都可以,简单说就是太美了!太好看了!内容太丰富了!”

当时,一些老画师在洞里临摹壁画,洞里没电,他们想出个土。早晨太阳从东边出来,洞窟坐西朝东,他们就拿一面镜子对着太阳,再拿一张白纸,靠反光来照明,就这么在洞里临摹,居然临出了许多艺术精品。

还有敦煌研究所带头人常书鸿、段文杰,都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物专家,却脚蹬布鞋,穿着打扮与当地农民无异。经过他们将近20年的整理,在几乎没什么经费的情况下,莫高窟初步有了个样子,看起来不那么破败了,樊锦诗心里很佩服他们。

从此,这位江南姑娘尽心尽力做起敦煌文化的供养者。

最新《感动中国》读后感【篇5】

张玉滚,和许多默默无闻的乡村教师一样,拿着最少的工资,干着最累的活。然而和那些普通教师不一样的是,他本就生长在这片大山里,在大学毕业后本可以去山外的世界闯荡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却只因校长的一句挽留放弃了自己的大好前途,回到自己曾就读过的小学当教师。

他,一个人扛着给学生们买的书走过崎岖的山路,一个人教五个年级的多门课。为了改善学生们的伙食,他让妻子辞去工作来学校食堂当义工。作为一名老师,他无疑是十分敬业的。更令我敬佩的是他敢于作出这个决定的勇气。哪一个人没有年轻气盛的时候,又有哪一个人没有自己一直想实现的理想?然而同样是很年轻的他,却在离自己的成功最接近的时候,选择暂时搁下自己长成参天大树的机会,去播撒更多希望的种子。

然而,在一次为学生送书的途中,意外的事故使他年幼的女儿夭折了。在失去至亲的巨大痛苦之下,他也坦言想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不想看到这里的一切。我想这座大山的确亏欠他太多了,即使他真的离开这里也没有人会责怪他的狠心。有哪一位父亲可以无视曾经夺走自己女儿生命的土地?可在村民们的安慰劝导下,他又一次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可能是想弥补自己对女儿的亏欠,他对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子女一样好。他用自己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承受了失去女儿的痛苦,用满腔的热情更无私地投入教学之中,即使提起女儿的过世仍是止不住泪水的流淌,仍是更坚定地握紧手中长长的教鞭。

艰苦的环境和忙碌的工作使岁月早早地在他的脸上留下痕迹,使他远不如那些同龄人看上去精神饱满的样子。可提及教学,他却又提起了精神,在现场唱起了自己在音乐课上教学生们的歌,简单的音节构成了最朴实、最美好的乐章。他希望自己可以做学生们十八弯山路上的一轮明月,引导他们走向成功之路。我想象到他在年轻时站在山顶,用渴望的目光眺望山外的模样;想象到他在深夜为女儿的过世撕心裂肺的哭喊,却苦苦纠结是否要离开大山的模样;又想象到他耐心地为学生讲解山中植物的知识,带领他们大声朗读课本的模样……再细细品味他说的话,的确,他为了帮助星星迎来曙光放弃了自己的白昼,在黑夜里做着一轮明亮的月,只要星星们抬起头,他便随时都在。

最新《感动中国》读后感【篇6】

很早以前,我的学校就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开学第一天,全体师生都要一起观看《感动中国》,今年也不例外。过去的200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我们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在这些事件中,我们经历了太多悲沧和喜悦,但是我们用坚忍、勇敢、智慧向中国和世界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获得2008年《感动中国》荣誉的人物是:奔忙在冰雪地震灾害前线的志愿者唐山十三农民;累死在救灾前线的青年战士武文斌;带领群众抗震救灾的北川县长经大忠;冒着生命危险在救灾前线抢险的消防队员李隆;维护奥运圣火尊严的残疾人火炬手金晶;把圣火送上地球最高点的藏族火炬手吉吉;成功实现中国首次太空行走“神舟七号”航天员团队;扎根悬崖小学18年的支教夫妻李桂林、陆建芬;照顾瘫痪女友34年的苏州市民韩惠民以及张艺谋奥运导演团队。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悬崖小学的支教夫妻李桂林、陆建芬。他们教学的地方在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村民上下绝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他们却义无反顾地在那里教书十九年。如果没有他们,二坪就不可能成为如今的"文化村";如果没有他们,149名学生就不可能看见世界的美;如果没有他们,中国就失去了一片希望;如果没有他们……

这是感动中国为他们所写的颁奖词:“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李桂林老师、陆建芬老师,你们用你们那赤诚的心,唤醒了多少迷茫,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催发了多少征帆。我崇拜伟人、名人,可是我更急切地想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两位普通的人,那就是老师你们啊!祝愿你们“桃李满天下”。

[荐]最新《感动中国》读后感精选


经过整理,读后感大全编辑为你呈上最新《感动中国》读后感,读了作品 之后,了解了这篇文章用朴素的文笔抒发了深厚的感情。从书中汲取本书的精髓,从而转化为自己思想,写成读后感,希望以下网页内容能给你帮助!

最新《感动中国》读后感 篇1

何玥,女,12岁,广西桂林人,小学生。

20××年4月,何玥即将小学毕业,却被查出患有高度恶一性一小脑胶质瘤,住院进行了第一次手术。9月初,病情突然复发二次入院,肿瘤已扩散至脑部组织。当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11月17日,小何玥脑死亡,父亲根据她的遗愿将她的两个肾和一个肝捐给了三个人。

在亲人眼里,何玥是个一爱一学一习一、有一爱一心的孩子。今年4月,做完手术第三天,她就回到学校上课了。她的家里满满一面墙都贴着她的“三好学生”之类的荣誉奖状。08年汶川地震时,她硬一逼一着父母捐出了一个月的工钱。她被查出脑瘤后,学校为她捐钱,她要父亲捐给更需要的人。

9月中旬,爸爸从广东打工回来,她第一句话就说:“爸爸,我想把自己的'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她说,她只剩下三个月的生命,她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给别人生的希望。由于是何玥最后的心愿,爸爸一妈一妈一奶一奶一叔叔婶婶最终同意了孩子的想法,决定帮助她完成遗愿。

11月17日凌晨零点10分,小何玥在医院里走完了自己短短12年的生命历程。凌晨4点,她的两个肾被送到解放军第181医院捐给了两名患者,其中一名是身患尿毒一症的18岁藏族小伙索朗旺青。

何玥因捐献器官被称为“最美一女孩”,她死前的这个愿望被称为“最美遗愿”。

最新《感动中国》读后感 篇2

她从小患上了脊骨髓血管瘤,动了3次大手术,她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一生。但她不抱怨老天对她不公平,也从不向病魔低头。她自学了4种外语,还创作了许多作品。张海迪就是这么一个坚强不屈、热爱生活的人。

霍金也是一个轮椅上的英雄。他在17岁以后患上了卢伽雷病。他想放弃了,但他又重拾信心,从挫折中站起来,勇敢地面对不幸,继续刻苦研究。终于,霍金发现了黑洞。

过了几年,他又得了肺炎而接受了穿气管手术。他从此再也不能说话,并且全身瘫痪。但他仍不屈服,继续坚持研究黑洞。虽然霍金身体残疾,但他有一颗健康向上的心,他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如果你在街上碰见那个老人佝偻着背,吃力地蹬着三轮车,也许你不会看他一眼,也许你会用同情的目光看他一眼。不,你错了,你应该用敬佩的目光看他。这个坚强的老人就是74岁的白芳礼。他这么一个普通的老人,却资助了300多名学生,捐资助学35万多元。

他的第一次捐款是在1986年,他把仅有的5000元养老金捐给了学校。然后,他又把每个月600元退休金和挣来的十几元捐掉。想想这35万是怎么来的?是一分一角凑起来的啊!我想老人在风雨中吃力地蹬着车,在烈日下他不时用毛巾擦去汗水。这35万对一掷千金的富豪来说根本不值一提,而对他来说却是一笔巨款啊!白芳礼默默地为社会奉献,真可敬啊!这本书里还有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

这些人好像活生生地站在我面前,一个个故事仿佛活了起来,让我流泪。相信这本书也能感动你,感动所有人。

最新《感动中国》读后感 篇3

一个小小的岛屿,20年的坚守,对心性的考验,对国家的忠诚,对责任的重视,成就了他——————感动中国2012年度获奖人物李文波。

李文波,一个朴实无华的名字,可是在它之下,却藏着一颗勇敢的心。

从他的言语中,我读出了他对永暑礁的感情,也是他对责任的重视。换了别人,在寂寞的煎熬下,在沉重的工作下,早就想尽办法离开了。可他,本可去更好岗位的李文波,选择了留下,这一点,他和辛弃疾是多么相像,他们都是那么的爱国!

他曾在惊涛骇浪中测量数据,尽管冒着生命的危险,因为只有那样,才能让数据更准确。我知道,在他心中,是责任。

他曾在房内阅读气象学直到12点,只因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认为,他一定在想,只有更多的学习,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尽点滴的一份力。

扪心自问,如果换了我,我做不到。这比上学可怕,远比上学、考试更加艰难。他能在如此困难的环境里坚持,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能把相对容易的学习做好?

据李文波说,曾经上岛的军犬未过几个月,都疯了。而人,需要多大的毅力才能坚持下去呢?更何况,还是足足20年!

难以理解,连他自己都说岛上烦闷无聊。可他,又为何对小岛如此眷念?我似乎又明白了什么,那是因为,忠诚重于山。

一个人,就是一条国境线。

如果再有一次选择,我想李文波仍会选择这条路。

最新《感动中国》读后感 篇4

今天上午,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里面的的许多人物都使我感动。

第一位出场的是卢永根爷爷,卢永根爷爷是一位老院长是香港人,他十九岁时香港沦陷,他毅然去报名参军,他把他一生的积蓄八百多万元都捐给了国家。自己的家里却很简陋,他和他的夫人都要去世后把自己的遗体无条件的捐献给医学事业。

第二位出场的是一对姐妹,她们是卓嘎和央宗。他们的爸爸却因为去放牧而牺牲,她们的妈妈在看病的路上意外去世,连他们的小妹妹也卡到冰封里死了。政府给了他们在城里的房子了,可是他们还是离不开他们脚下土地。

第三位出场的是刘锐,他是一名空军团长。他驾驶着战斗机“战神”冲破一个个的鬼门关。他上次被敌人包围了他还向敌人展示了中国人不怕死,用我的话就是“玩命”。

第四位出场的是黄大年,他在美国学了许多然后毅然回国,把他正在学习的女儿带回来了。他回国后每天晚上不睡,天天工作,最后光荣殉职,去世的那一天正好是他的小孙女出生的那一天。

第五位出场的是卢丽安,她是个台湾人,她爱台湾也爱中国大陆。选择了回中国大陆他的心愿是,希望两岸发展的更好。

第六位出场的是兰小草真名王珏他一直拖着病体给别人治病,他给医院捐款捐了三十三年,每年捐两万,儿子上大学找他要钱他只给了两百元。把所有的钱都捐献给了镇上的医院,村里的老人都喜欢他。

第七位出场的是黄大发,黄大发是他们村的村长,他立志让村民喝上干净的水,用了五年的时间才引发了水渠,这一条水渠长十公里。

第八位出场的是三代人,他们坚信的一句话是“如果没有树木,人类将会怎样?”

特别推荐: 幸福的我作文(幸福的我作文热门)、学校作文(学校作文最新)、圣诞礼物作文(圣诞礼物作文优秀)、包水饺作文(包水饺作文热门)、冬日的温暖作文(冬日的温暖作文实用) ,感谢查阅,欢迎交流!

最新《感动中国》读后感 篇5

今天看了感动中国,知道了有一位为了中国核潜艇隐姓埋名三十年的黄旭华老爷爷;知道了有一位为了兑现诺言,守墓十多年的陈俊贵;知道了有一位为了村民付出一切的段爱平等等为了别人不惜牺牲自己的青春、金钱和一切的伟大人民,我心中感慨万千,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个崇仁厚德、为了帮助贫困学生上学攒钱,而自己本身也十分贫困潦倒的九旬老人——刘盛兰。

刘盛兰,一个普通人民,孤寡老人,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十分普通的老人,却帮上百个贫困儿童搭出了一条属于他们人生自己的光辉道路:刘盛兰老人一直是孤身一人,虽说三十岁的时候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可是不久却又破碎了,老人一个人风里来雨里去,他一个人所经历的风霜艰辛全部都写在了他的脸与手背上。刘盛兰老人第一次捐助的时候虽然仅仅只是五十块钱,可是对于一月仅有三百元的他来说,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后来,他不断地资助那些贫困儿童,十块、二十块、三十块,他在尽着自己所有的力量资助儿童。可是偏偏天意弄人,不久,老人工作的工厂倒闭了,老人连每月三百也没有了,可是他并没有因此停止资助,而是改成捡垃圾换钱继续资助。后来,房子被毁、独自回到老家、捡不到垃圾、卖不出钱这些重重困难都没有绊倒老人资助贫困孩子的决心和脚布,也没有动摇他“生”的力量,那些孩子的回信就是他精神唯一的支柱,尽管他自己也是那么的贫穷,尽管有些孩子们连他的性别、身世背景都不知道······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里时,已经泪如泉涌,老人这种舍己为人的伟大事迹令我感动,他遇到困难仍然能够坚强向前,仿佛为了见证“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这两句话,让我明白了遇到困难,不仅不能放弃希望,默默等待奇迹降临,而要坚持不懈地向前,才可能获得成功。就算没能获得成功,那至少你努力过了,你问心无愧,你可以大声和大家说:“我做过了,就算没成功,至少我努力过了,我心甘情愿!”人并不是一定要像花儿一样绽放才是美丽的,因为就算是再美的花儿也迟早有一天是要凋谢的,一时威风八面又如何?像绿叶一样默默奉献一生让大家都快乐才是最美丽的。

比起不起眼的绿叶,当然是鲜花更受人欢迎,可是当鲜花凋谢的时候,又有几个人会去回忆它昔日的美丽呢?鲜花一直绽放着,供别人观赏,获得了不少的赞美,可是它为人们做了些什么呢?像那些明星们自然都是一朵朵娇艳的鲜花,受人追捧,可是真正提到帮助人们,他们又哪里及得上为人默默奉献的绿叶呢?他们只会工作,工作完了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去享受,可是有几个人会想到自己的今天是人们一路辛辛苦苦把他们“捧”上去的呢?唯有绿叶,才能是永恒的。绿叶也想鲜花一样,一直绽放着他们的光芒,却没有几个人可以注意到他们,可是他们也并没有因为人们一时的疏忽而气馁,而是选择坚持绽放下去,去帮助别人,尽管可能还是没有几个人会注意到他们。明星是鲜花,那些拍摄的工作人员是绿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是比起那散发出耀眼光芒的明星,我会选择去关心那些默默无闻的工作人员。

如果你问我,想当华丽的鲜花还是朴实无华的绿叶,我想明确地告诉你,我只愿当绿叶!

最新《感动中国》读后感 篇6

今天,我们的班会课是《感动中国》2013年度颁奖典礼,主持人是央视1套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和白岩松,他们依次介绍了每个人的故事,获奖人数共10人。其中有位名叫黄旭华的87岁老爷爷,听了他的故事让我非常感动,他曾用了30多年研制核潜艇,为我国的核潜艇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他对核潜艇事业无比热爱,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做核潜艇潜海试验,在经过无数次试验之后,终于研制成功,这项工作不但十分枯燥,而且非常危险、难度大。耗费了他一生的精力,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

晚会嘉宾阎肃老师曾这样评价他:“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磊落平生无限爱,尽付无言高歌,时代道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这正是对黄旭华爷爷一生的写照。

看完10位获奖人物的事迹之后,我无比感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不禁试问自己:“我又何以面对人生?”看完这期节目对我启迪很深,我以后做事情要持之以恒,有责任心,长大以后为祖国做更大的贡献!

最新《感动中国》读后感 篇7

为研究青藏高原藏族人群“高原低氧适应生理特征”这一主攻课题,精通英语、俄语、塔吉克语、汉语的吴天一,还学会了藏语。20多年的科研工作,吴天一走遍了青海、西藏、甘肃、四川4省区的大部分高海拔地区,诊治过上万名牧民群众,整理了大量的临床资料。藏族牧民亲切地称他为“马背上的好曼巴(好医生)”。

1991年,青海省高原医学研究所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高低压氧舱。吴天一成为第一个模拟试验者。气压从海拔5000米的高度开始下降,由于降速太快,瞬间,吴天一头疼欲裂,鼓膜被打穿……但他摸清了舱体运转的安全系数。

2001年,吴天一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时,青藏铁路开建,高寒缺氧对铁路建设者的身体健康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这是建设高原铁路的一大世界性难题,对高原医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吴天一多年的研究成果被立即运用于拯治青藏铁路建设者中的高原疾病上,他和同事们共同研制的抗缺氧药物、保健品发挥了作用,他主导开设的高原病科也为西进的建设者们提供了完善的抢救治疗环境,他撰写的《高原保健手册》和《高原疾病预防常识》被送到最前沿的施工者手中。他参与指导下,青藏铁路建设工程沿线建立了三级医疗机构,五年建设期间未发生一例因高原病死亡,创造了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

最新《感动中国》读后感 篇8

看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后,我几乎可以泪流满面了,一个个感动人物,一件件感动的事都涌现在我的脑海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崇高的又是具体的;是平凡的又中伟大的。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在我们每一个安然入睡的夜晚,在我们每一次尽情欢乐的节日,在我们每一次面临无情的灾难,都有消防战士、人民警察在彻夜不眠值班值守,在竭尽全力排除万难为我们保驾护航。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源自于他们的无私坚守和拼命付出。

请记住他们以生命赴使命。回顾以往奋战在洪涝火灾现场的消防战士,有徒手拎走起火煤气罐保护居民安全的,有被洪水打得上下浮沉仍不放弃救人的,也有牺牲时始终紧搂被救小孩的。此次在凉山火灾中牺牲的消防队员,大多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他们投身火海不犹豫、踏进洪涝不退缩,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座“安全长城”,为人民群众挡住了凶猛洪水和烈焰大火,真正践行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入党誓言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入团誓言。相较之下,我们反观当下、反省自身,你有珍惜现有的美好生活吗?有竭尽全力投入工作吗?有不折不扣为民服务吗?英雄的牺牲令人悲痛,更促使我们认真思考如何才能不辱使命、不负人民、不负时代、不负青春。

回顾历史,革命先烈们用他们的身躯和热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换来了我们的新生活。在当今社会,谁又能说敢忘记先烈,谁又不由衷地去崇敬先烈,而谁,又在用实际行动去效仿先烈,用他们的行动来谱写新时代华丽而又让人尊敬的篇章。

最新《感动中国》读后感 篇9

无私奉献是人类最纯洁、最崇高的道德品质。她像冰山雪莲,洁白无瑕;她像满山杜鹃,情暖人间。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最耀眼的是无私奉献的灿烂光辉,最感人的是无私奉献的杰出人物。屈原、司马迁、杜甫、孙中山等,他们之所以耀眼、感人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无私地奉献给了社会、国家和人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作了一个形象的诠释。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无私奉献的境界呢?

无私奉献,要确立自己的远大理想。理想就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也就是那种对人类和社会有较大意义的奋斗目标。人的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比只贪图享受的物质需要更具有驱动力。

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人的思想境界高一分,无私奉献的精神就会登上一个新阶梯。”

无私奉献,要坚持埋头苦干的务实态度。如果说“无私奉献”是我们思想修养追求的彼岸,那么“埋头苦干”则是抵达这一彼岸的桥梁。因为无私奉献不是凭口头怎么说,而是要看行动怎么做。就是说,无私奉献不仅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更重要的还要表现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作为教师,就应为培养国家更多的创新型人才默默耕耘;作为工人,就应为国家和人民多生产合格的产品;作为农民,就应为国家生产出更多的粮食;作为军人,就应为国家和人民坚守边疆、保家卫国;作为科学家,就应为国家和人民发明出更多的科研成果;作为学生,就应该努力学习成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让我们吸吮中华民族的精神营养,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真正无私奉献的人。

最新感动中国读后感1000字


常言道:“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有人热爱读书如同热爱生命,在读完一本书后老师会给学生们布置一篇作文,这样可以将我们阅读时的感触记录下,读后感需要重点写哪些方面呢?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最新感动中国读后感10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感动中国读后感【篇1】

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依旧趟过雷场。你听那嘹亮的歌声,是对英雄的赞礼!

在赞美声中,灯光聚在一起,一位身穿笔挺军装的军人在别人的搀扶下走了出来,他虽然失去双手,双目失灵,却依旧雄姿英发,光芒万丈。他就是让我们心灵与灵魂震撼的英雄---杜富国。他拥有着坚定地信念,一句你退后,让我来,把责任与风险全部抗在自己的肩上。无论是面对多么可怕的死神,还是恐惧的爆破现场,都用坚定的信仰支撑着自己,与战友们手拉手趟过一片片雷场,这不正是我们赞扬的英雄情怀,爱国情怀吗?

岁月静好的背后,正是如这些扫雷战士一样,坚守在各个岗位的军人的忠诚守卫。这些可爱的人把眼泪你会为力量,坚持自己的信念,把风华正茂、生命,无私地奉献给了我们,奉献给了伟大的祖国母亲。祖国有你们才安全,你们才是中国最坚固最安全的墙!再此,我要向所有的战士敬礼!

最新感动中国读后感【篇2】

今天下午第二节课,我们看了一期感动中国。第一个女孩叫张琪慧。

她三岁的时候,在一场车祸失去了双腿因此,她只能靠轮椅和两个小板凳“行走”。她虽然失去了双腿,但是,她上学从未迟到过。她6岁背起书包上学,9岁学习葫芦丝。还在一次全国表演中吹竖笛得了一等奖。

我被她感动的是:因为她不能体会到正常人走路的感觉,她虽然失去了双腿,但她对学习如此吃力,这也是值得我们佩服的。她无论做什么,都是自己做,从不对爸爸妈妈发火。每天起床后,包括背书包,挂竹笛子,一值都是自己做。一看到这,我感到特别惭愧。我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也不用功。我是一个四肢健康的人学习还那么不好。 第二个人叫黄珊娇,她今年仅有11岁。在她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因病去世了,她一直与爸爸相依为命。她爸爸原来是个煤矿工人。不料,在一次意外中,她爸爸失去了劳动能力,连生活都不能自力了。全靠她11岁的女儿全仅照顾他。他们俩人没有生活费,只有黄珊娇每天捡垃圾维持生计。他们夫女一顿两个人才吃一个包子,女儿让爸爸吃一大口,自己却吃一小口。黄珊娇爸爸的伤口还经常疼。这个时候,我又是一次惭愧:因为我经常说饭菜不好,有时菜好了,我会说不好吃,总之我能挑出事来。黄珊娇经常吃不饱,还吧挑事。哎,真对人 第三个人叫刘伟,他更是叫人感动。他失去了双臂,但他无论任何事情都不依靠家人,他还坚持游泳 ,还做一些简单的体育运动刘伟每天早上起床后自己穿衣服,自己叠被,虽然他失去了双臂,但他从来不依靠别人。可我发烧感冒就让妈妈喂我吃饭,刘伟却没有。我除了放假,上学时就没有一次是我自己折被,有时到上学的时间我起不来,还让妈妈帮我穿衣服。

今天看了这期感动中国,让我很惭愧,两个不靠别人的残疾人,一个11岁就照顾失去劳动能力的爸爸。我想以后我觉不挑食,不任何事情都依靠别人。

最新感动中国读后感【篇3】

看感动中国观后感昨天早晨坐在电视机前静静的看完《20xx打动中国》,看完栏目,心中忽然有种说不出的觉得,每次观后,总会给人以长持久久的思索与诘问:是什么样的情怀使他们培养了如此20xx打动中国观后感作文800字,高中作文800字:20xx打动中国观后感,“打动中国”节目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肉体史诗”,看感动中国观后感。

每一次观看《打动称心答案·昨天早晨坐在电视机前静静的看完《20xx打动中国》,看完栏目,心中忽然有种说不出的觉得,每次观后,总会给人以长持久久的思索与诘问:是什么样的情怀使他们培养了如此20xx打动中国十小人物观后感昨天下午,我们看了20xx年打动中国的录像,看完后,心中忽然有种说不出的觉得,总会给人以持久的思索与诘问:是什么样的情怀使他们成就了如此浩瀚宏阔的最佳答案·CCTV的“打动中国十小人物”这个节目曾经延续播出了几年.这些人的事迹使我们打动、流泪、振奋和佩服。

当我们看着那一幕幕令人难忘的片段和一件件感人的事迹,泪水模糊了20xx打动中国观后感_20xx打动中国观后感在这个社会上,总有一些不能改动的道理,观后感《看感动中国观后感》。

有私德心,并且协助过人们的人,总会被人所记住,并给予报答;但没有私德心,有损伤过人们的人,总会被20xx《打动中国十小人物》观后感-《打动中国十小人物》观后感八(6)班贾斌打动,如沁人心脾的甘泉。

畅饮甘泉,我们的内心变得澄澈而又亮堂。

打动,如熏人欲醉的海风。

感受海风引荐最新电影的影评,宣布电影评论,交流电影心得,中国最好的影评网站。

打动生命剧情引见,打动生命评论、图片、论坛名叫司马博铭(王志文饰)的男人是阳光医院响当当的心胸内科大夫,他医术拙劣,为人耿直,是医患可以信任和拜托的对象。

最新感动中国读后感【篇4】

今天晚上,我观看了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节目,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于敏老先生,当主持人宣读颁奖词,于老先生的儿子接过奖杯的那一刻,距离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3个月,前苏联用了6年3个月,英国用了4年7个月,法国用了8年6个月,中国人只用了2年8个月。朱光亚院士称,在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的过程中,"于敏发挥了关键作用"。

于老先生这一辈子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他这种为国家奉献一生的精神值得我学习,我要学习他那宽大的胸襟,坚持不懈的毅力,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在2015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感动我的有十人,他们分别是于敏,朱民才,孙丽娜,赵久富,张纪清,陶艳波,木拉提,西日普江,肖卿福,朱晓辉陇海大院,抗击埃博拉病毒中国援非医疗队。

我看的过程中流了很多泪同时心里又说不出的感动,以及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无限敬佩。如果没有这些默默为社会奉献的人,如果没有这些舍己为人的人,如果没有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为他人幸福的人,我们的社会将没有了生机,没有了希望。我在这里敬佩你们,谢谢你们,,我以后将以你们为榜样,向你们学习,做一个对全人类有用的人。

今天老师说让我们回家看感动中国并写一篇观后感,我非常开心,因为终于有一个“借口”可以看电视了,于是我在吃饭的时候就开始不安分起来,等啊等,终于到点了,我马上拿来了一盒奶开始看了起来,一开始觉得挺有意思,但是等到全部演完了就觉得非常感动。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同桌妈妈—陶艳波,因为每天从早到晚,几乎都要陪伴在儿子杨乃彬身边,和儿子一起学习,做儿子的老师、陪读。在杨乃彬一岁的时候,因为一次发烧导致耳膜出血,最终导致他失去了听说功能。于是她作出了一个难以让人理解的决定:辞职陪着孩子一起上学。看到这儿我就感动的快哭了。但是更催泪的还是主持人的颁奖词“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

我们的妈妈真伟大,我们要好好爱妈妈。

今天是我第一次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他们有的为了国家,有的是为了亲人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就是这样一群平凡的人,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我要想学习,做一个好人,一辈子的好人。

孙丽娜夫妇是一对退了休的人,应该在家里安享晚年,可是她们却去了山村去当支教。她们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一下就坚持了十年,为了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能收到更好的教育奉献了自己的晚年。她们用自己的事迹在教育着我们,感动着我们。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感动着我们,我要向他们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1987年,江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用于敬老院建设的捐款,捐款人署名“炎黄”,1000元的捐款金额几近于当时一个人一年的工资。此后27年间,贫困学生、希望小学、敬老院、地震灾区都陆续收到了署名“炎黄”的捐款。

“炎黄”究竟是谁?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试图见到“炎黄”本人,可惜却总是因“地址不存在”或“查无此人”而大失所望。直到2014年11月20日,张纪清在银行向鲁甸灾区汇款后,突发脑梗晕倒,身上三张署名为“炎黄”的汇款单暴露了这个善意的“秘密”,也让这个百姓感动和牵挂了27年的好心人第一次出现在了大家眼前。

“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你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你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你为我们点燃。”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给“炎黄”张纪清的颁奖词。

或许对于今天大多数习惯于功利、擅长于钻营的我们来说,张纪清很傻,傻到放弃自己致富的机会,把财富用来资助素不相识的人们。在这个文化越来越丰富的社会,我们的价值观也越来越多元,张纪清是凡人善举的少数,所以他能够感动中国。我在他身上看到的是改善世界的努力,哪怕力量微小,但坚守了27年。我们习惯于对社会发牢骚、对他人抱怨、也常常在对国家的指手画脚中和面对社会事件时那犀利的言辞中寻找存在感,但其实,社会不会因此而变得美好,它更需要我们付出实际行动。接受和付出都是喜悦的来源,但付出后的喜悦更持久。最近柴静自己出资拍摄的雾霾纪录片关注度很高,她充分利用自己的职业身份做到了让大家关注这个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这也是改变世界的实际行动。如果我们还没有张纪清心中那样的大爱,也没有柴静的职业和知名度带来的社会影响力,并不需要气馁。不是每个人都要那么高尚,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高尚。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和精力去主动行善、去改变世界,那么我们可以从不伤害、不破坏、不贱踏的行动开始,先做一个温暖的人。不要害怕被看做傻瓜,有时撇开功利和现实做一回傻瓜,心里会洒进更多阳光。

今天我观看了感动中国,他们都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岗位。也是值得我学习的人。我长大以后,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尤其是孙丽娜那一家。他们为了供山里的孩子,把别人捐给他的钱都捐给了山里的孩子,就是为了让他们上学,他做的这件事,非常值得我学习。

看了感动中国后,总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在2014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感动我的人有十个,有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有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quo t;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还记得那撼动心灵的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是他让我感受到了崇仁厚德!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吧!

最新感动中国读后感【篇5】

前天,我们全班一起观看了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评选,里面的许多人都让我记忆犹新。

感动中国人物格桑德吉老师,是她们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令人意外的是,她居然放弃了留在城市的机会,回到家乡,成为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全班四十多个同学,就她一个人去当了乡村教师。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格桑德吉老师还主动带领同学们走过悬崖,送他们回家,她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要知道,这山上只有一条一米宽的道路,走在上面都不敢往下看。下面是波涛汹涌的大江,掉下去连尸体都找不到。这种负责任值得人学习。

格桑德吉老师不仅是乡村学校的老师,还是我们大家的老师。她教会了我们不要怕困难,坚持自己的'梦想,一路向前。

除了格桑德吉老师,一位98岁高龄还坚持上医院上班,一心为病人着想的老医生胡佩兰奶奶,她的这种精神让我们不得不敬佩。

这十位感动中国的人物的伟大精神都会引导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前进!

最新感动中国读后感【篇6】

今年《感动中国》中最使我感动的是何玥姐姐。

当小何玥离开我们时,我潸然泪下,不为她的离去而痛心,而是为她的爱而感动。她未曾离去,她的爱融入了天地。她一直都在这里,带给我们力量,让我们勇敢前行。“何处春江无月明”是的,处处春江都有月明,你就是那明月,将爱融入清亮的月光,谱成一首动听的生命乐章,爱的乐章!在你身上,我们看到了那高悬头顶的大爱,从古至今,熠熠生辉,永放光芒。还有一个大孝子——陈斌强老师,他从小没了父亲,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姐姐。母亲把三个孩子养大,陈斌强长大后,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生活能力。妈妈,从我们出生,开始牙牙学语到长大成人,妈妈的关怀无微不至,妈妈的大爱,我们无以为报,能做的只有在生活中多关心她,呵护她,让她也能感受到我们爱。陈斌强说:“我们孩子可以等,但是父母等不了了。”没错,我们要想回报母爱,必须行动起来。从古至今,孝子数不胜数,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让温暖的亲情不断传递。我们要向何玥和陈斌强学习,我们要珍惜的学习环境,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处的人!

侯旭阳习作展爸爸的朋友星期天的早上,天气晴朗,爸爸和妈妈出去有点事,妈妈说:“小明你在家里好好呆着,不要给陌生人开门。”爸爸妈妈走后,小明觉得很无聊,就画了一张画,又做了作业。忽然,听见一阵敲门声,他就从房间跑出来问:“你是谁呀?”门外传来一位叔叔的声音,叔叔说:“我是你爸爸的朋友。”小明就搬来一把椅子,站在上面,通过猫眼,看到了那叔叔的样子。他身穿绿色的上衣,一条天蓝色的裤子,棕色的皮鞋,手里拿着本厚厚的书。小明想了想他是我爸爸的朋友,爸爸一定知道他是不是好人。小明说:“叔叔我有点事一会儿就回来。”叔叔说:“快点。”小明就打电话给爸爸说:“爸爸有没有你的朋友来我们家啊。”爸爸说:“有,你要好好的对待你这个叔叔啊。”小明听爸爸这么一说就大胆的放叔叔进来。小明让叔叔吃水果、看电视……叔叔要走了,爸爸妈妈也回来了。爸爸说:“我送送客人吧。”爸爸边送叔叔,叔叔说:“你儿子对我太好了,又是让我吃水果,又是看电视太好了。”

爸爸说:“应该的,对待客人就应该这样有礼貌,这么好。”

最新感动中国读后感【篇7】

今天,我看了感动中国。里面有许许多多社会上的好人。

给我印像最深刻的是最美教师——张莉丽。她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初三(3)班班主任。她曾经抚养过一个残疾的孩……

某天,一辆大型汽车上的驾驶员误碰操纵杆导致汽车朝着两个过马路的学生冲去。身后的张莉丽看到了这一幕,把身后两个准备过马路的学生往后一推,立刻扑向那两个马上要被撞的学生,用力一推,把两个学生推到了一边,自己却碾到了车下。在那一刻,她在学生的安全和自己的双腿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学生的安全。

接着,是主持人为她阅读颁奖词:

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

然后,那块石碑上就刻着七个醒目的红字:“冰雪为容玉作胎”,片刻宁静后,这七个大字便消失了,现在石碑上刻着的是她的名字。同时,两位小学生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出来,一个人捧着鲜花,一个人端着奖杯。坐在轮椅上的张莉丽阿姨接过来,一手捧着鲜花,一手端着奖杯向观众挥手。

最新感动中国读后感【篇8】

下午下了第二节课,十点的时候,我们看了感动中国,其中有几个故事,使我十分感动。

一个故事,是彻底感动了我,20xx年11月初的时候,每年都会大雪封山,所以中国政府就给他们搬了家,但别的人都走了,阿爸流了下来在这里放牧,巡山。每一粒食物都是来之不易,那里的土豆只有手指头那么大,小麦根本就是不会一长一粒子,又一次,阿妈在越雪山的去看病的时候,就冻死在雪山中了,小妹妹卡在冰里出不来就被活活的冻死了,因为在了里的生活都是很苦,因为这样的事情,在他家了他和他的孩子闹了好几次别扭,他告诉过他的两个女儿,守护这片山,就是守护祖国。在他的概念中祖国的土地一寸也是不能少的。有一次他用做衣服的布料,做了一面国旗,他女儿看见这个问它做了什么。他说是一面国旗。在他每次出去的时候,他都会在树枝挂上国旗,在他享年七十七,在他的时候,他把自己的做法传给女儿。

看了这个小短片,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爱国了。他们在这么艰辛的情况下,他们却还要坚持,他们本可以过上跟好的日子但是为了报答祖国,每天都会坚持巡山,他宁可自己的生活再苦他还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他临死的时候,照样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信念,照样也让自己的后代坚持了下去。

这一次看感动中国,还是以前一样我还是受益匪浅,这一次我懂得我们都要爱护祖国,爱护祖国也并不是全在那些大事中,也许生活的点点滴滴也是在爱护祖国,只是有些时候我们没有注意到了。不在嘴上行动,快点做起来吧!

最新少年中国说读后感12篇


世界上的书多若星辰,总有那么一些经典让人们不断地传阅。人类的进步,都是与读书相伴而行的。每一个人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都会有所感受,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作品读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最新少年中国说读后感12篇”,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篇1)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那个少年中国,看似离我们很远,其实离我们很近,很近。

一个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国家即为少年,少年中国需要的便是这样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在每一个“新来而与世界为缘”的少年人的心中。

中国智在年少。新中国以来的东方红,原子弹,改革开放等等,无一不是在外人惊叹的眼神中诞生,而这正是老一辈的中国人以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创造出来的。因此我们少年要做到智,继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而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积极上进。一个有智慧的人要学会审时度势,身体力行。很多时候,简单的一件事,每个人都能够完成,而有些人完成了只是松了一口气,觉得终于做到了,另一些人,做完后会仔细思考,看看哪里需要改进的地方。而这些人,便是少年中国所需要的少年,所需要的智。一切智都体现在所作所为中。因此我们要向这方面努力,要时刻把智,这根弦崩紧了!

少年富则中国慧。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在思想上解放了,那么就应该解放一下物质上的吧。

少年强则国强。强需要坚持,需要毅力。有些挫折,有些艰难,要相信挺一挺,努力去战胜,便能飞越那重重叠叠的障碍。强,也需要有实力。这里的实力便又体现在智了。当然,也不要忘记,自信是强的源泉,相信自己能够做到,甚至能够吓跑困难。我们应该迎接挑战,让自己的基础更加扎实。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独立很容易,一些能够办的到的,能独立;一些渴望办到的,更要独立地去尝试。多“独立”,发现独立并不难。当能够正确完成每一件事的时候,少年便独立了。国便独立了。独立的实力,来自于尝试??——而独立的这一天,一定不会让人等待很久。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独立便是自由的前提条件,独立了,再要自由,完成不困难,不过,自由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了走来这一步的每一步的不容易,保证那些精神依然永存心中。管理好一个国家需要它们。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人总是在不断学习的,但也有快慢之分,我记得我们家长以前到初中才学英语,而我们小学就开始了,那是因为时代的步伐加快了,这就需要我们以更多的努力来学习了,好让自己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源源不断的进步,需要一颗上进心和不断的动力。进步,让少年,让国家渐渐完善。智、富、强、独立、自由都是进步不可缺的条件。

少年胜则国胜。

少年雄由国雄。

因此少年才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肩上的担子还很重,各位,我们准备好了没?

上面的情形一定不难实现。在每个中国少年的努力下,进步着的中国便是少年中国!雄于地球的少年中国朝气蓬勃,自信自律,永远年轻,永远不败——中国少年们的努力,不会让人失望!

我们少年,让只属于中国的奇迹再次在世人惊讶的目光下诞生吧!

相信我们少年行!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篇2)

今天,我们的晨会令我印象深刻,受益匪浅。

我们来到操场,一开始,就是朱校长对开学新一天的要求:旧的一年过去了,我们也长大了一岁,我们已经是一个少年了,应该都懂事了,不会那么调皮了,应该负起国家的一部分责任……

朱校长讲完了后,五(一)班的同学上台来吟诵“中国少年说”,他们诵读得很有感情: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他们脸上非常地严肃,有时眉头皱得紧紧的,有时他们的手整齐地伸向远方。他们演完后,台下响起雷鸣似的掌声。

我听了这些同学富有激情地吟诵,他们整齐·高昂的声音感染了我。正好,今天,我们又学习了“少年”这一篇课文,作者臧克家形象地把少年比作“六七点钟的太阳” “万仞高山的源泉”“一株株嫩绿的小树”“小鹰初展新翅”“一只一只乳虎”和“刚磨好的刀刃”,这让我看到了少年的责任与希望,少年的希望是:作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中华崛起做贡献的人。那今天的少年怎样成为明天一个有希望的人呢?我认为只有用今天的努力,不断的奋勇向前,持之以恒的毅力,才能成为一个有希望的人。

新的学期第一次晨会结束了,我又长大了一岁,我已经成为了少年了,我知道身上的担子很重,可是我有信心实现我的目标—作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贡献的人。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篇3)

近期,我们学了梁启超写的《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学完之后,我沉思了很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这一句句振奋人心的呐喊,深深的刺进每一个青少年的骨子里,当然我也不例外。从前,旧中国是那么弱小,根本无法抵抗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特别是在清朝末年,中国内忧外患,中国的国门被撞开了。外国侵略者讽刺我们中国为“老大帝国、东亚病夫”,这是多么屈辱的名字啊!这时,梁启超站了出来。他代表我们全中国人的心声,愤怒的加以反驳。梁启超以奔放的热情,大声高呼,激励青少年奋发图强,救国家民族为水火之中。整篇文章读来,荡气回肠,富有极大的鼓励性和感染力。

学了《少年中国说》之后,我有了很大的启发。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但是,有人会这样想:反正我现在还小,学习不好也没关系。我想对有这样想法的人提出抗议,因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小做起。所以,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不浪费学习的大好时光。早上起来晨读,每天坚持阅读、练字,做一个勤学好问的优秀学生,长大以后报效祖国母亲。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篇4)

多次旅游,深知途中之寂寞难耐。本想打发时间,无意中却应了“开卷有益”那句古话,先是觉得难以释手,继而觉得难以释怀了!

——题记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合上书本,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有中国少年,所以有少年中国。

梁启超先生口中的那个中国少年,似乎离我们很远,其实离我们很近。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梁启超先生把复兴中国的伟大梦想,寄托在了我们中国少年的身上。而作为一名红领巾少先队员,我们应该怎样实现“强国梦”呢?中国智在少年。新中国以来的东方红、原子弹、改革开放等等,无一不是在外人惊叹的眼神中诞生,而这正是老一辈的中国人,以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创造出来的。

再看看如今的少年们,都在干些什么呢?玩手机,玩电脑,不认真学习。照这样下去,我们的少年中国能像梁起超先生所说的那样繁荣昌盛、幸福平安吗?

所以,为了“中国梦”,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做一优秀的少年接班人!

以上是小编精心帮大家整理的读少年中国说有感400字五年级精选6篇,供您参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篇5)

在认真读《少年中国说》以前,我对它的认识只有“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以前所理解的东西也仅限于字面意思,真正开始阅读之后,发现并不简单,全篇古语,像我这种处于碎片时代的学生来说,读起来十分费劲,但字里行间,却是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振奋人民的精神。

全文开篇便说:“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文章正是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先生表达了对中国少年热切的期望,希望中国站起来,如今,盛世应如先生所愿,但在高速的社会发展下,在安逸的生活中,少年们是否还如当年一样,铮铮铁骨,奋发突进呢?这是我选择阅读这篇文章的本意,想从中找到真正的自己。

少年智则国智,智,即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智慧的头脑,作为学生党员,更应该努力学习,积极上进。遇到问题,要学会多思考,不能随心所欲,冲动行事。即使是去做一件很小的事情,完成之后,也要学会去思考不足和改进的方法,我想这才是真正的“智”。

少年富则国富,富非并不是物质上的富裕,而是指思想和知识的储备达到了饱满的状态。学习,应该要涉及到方方面面,科学、法律、文化都应有一定的了解。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正是锻炼身体的时候,有强壮的体魄才能去拼搏和努力,同时,精神上也应强大,不能被小小的打击和挫折就打败认输,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强大,才能进步。

少年自由、少年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以上如果中国少年都能做到,那中国必将坚不可摧。

这篇文章非常激励人心,但读完之后,细细反思,又有多少人真正地做到了呢?在那样一个时代,中国少年必须站起来,否则,我们很有可能失去她,感谢当时的少年们,做到了,我们才有现在和平安乐的生活。但我们似乎在这样一种和平中,失去了自我,被新鲜事物完全地吸引了,毫无节制地玩游戏、玩手机,我们遗弃了课本,遗弃了身边一切美好的事物。百年前,梁启超先生曾用心呐喊:“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梁先生理想中的“少年中国”已经出现在我们面前。作为一个“少年中国”的少年,怎样做才不至愧对这光荣的称谓和这美好的时代呢?

我们现在正是大三,到了快毕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似乎什么都没有。不再坚持锻炼身体,考试不挂就行,曾经雄心勃勃想考到理想大学的那个自己好像已经很久远了。而现在我们需要做出选择,读研还是工作,是继续堕落甘于平庸还是重拾理想继续前进?那么作为“少年中国”的少年,同时又是一名学生党员,我们怎样做才不会愧对于这伟大而光荣的称谓呢?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说道:“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还说到:“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梁启超先生用《少年中国说》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家团结起来抵抗侵略,战争过后的中国遍体鳞伤,磕磕盼盼才走到今天,我们依然在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努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需要每一个人各司其职,学生努力学习,教师辛勤育人,工人认真工作。

回首过去,遗憾是自己的,立足现在,站在人生的转折点,做好自己的同时,希望能带动他人,给予自己的能量,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们不仅要深入的学习理论知识,更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须知“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不是个人而是群体,只有当我们这个群体的力量强大了,我们的祖国才会强大,我们的民族才会振兴。

《少年中国说》文末提到:“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下一秒转瞬即逝,找回那个真正的少年吧!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篇6)

作者:思雪彤

今天,我们学习了《少年中国说》(节选)这篇课文,学完这篇文章后,我的感受有很多。

第一自然段,我觉得作者写成少年…则国…"这样的句式,既让我们感受到了做为一个中国的少年,肩上的担子很重,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祖国满腔的热爱之情。并且,我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作者是在八国联合军散播无耻言论,而国内人民也无知地传播悲观想法,当时,在这种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作者为了激起祖国人民爱国的情怀就写下了这篇《少年中国说》。

第二自然段,每一个句子都有八个字,而且每一个末尾的字都很满分/压韵,韵角是ango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且这些句子都是比喻我们的少年中国巨大的前程,更表达了作者的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怀。

第三自然段是作者对少年中国的感慨,"美和“壮哉”这两个词更是能体现出,作者对中国的热爱与敬意。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篇7)

未来属于青年——读《少年中国说》有感1000字: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每每听到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说》中的这段话,我便会不由得生出一股豪气。也正是这段话,陪我度过了高中最煎熬的那段时光。高三每天下午上课前,所有同学都会起立宣誓,大声朗诵,为自己加油打气。

正巧党支部在假期开展了“书香支部,好书共读”活动,我借此机会深入了解了《少年中国说》一文,便深深的为梁启超先生的文笔所折服,为先生的民族大义所倾倒。

十九世纪末期,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部分中国人轻信八国联军关于中国是“老大帝国”,中国人是“东亚病夫”的言论,叫嚷列强不可战胜,散布悲观情绪。值此民族危亡之际,梁启超先生适时地写出这篇《少年中国说》,以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滥言,纠正国内一些人的奴性心理,唤起人民尤其是青年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

时境过迁,中国早已不是当年任人欺凌的“老大帝国”,但梁启超先生的热切期望与强烈信念,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近期朋友圈中出现一种“佛系青年”的说法,即不主动追求成绩,追求平和、淡然的生活方式的青年人。我认为这种“佛系青年”某种意义上并不是真正的青年,梁先生说:“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青年人和老年人的最重要差别是:青年人热情、富有朝气、锐意进取、勇于打破常规。未来必定属于青年。

梁启超先生说:“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先生的睿智:无论在哪个时期,老年腐朽者都会被时代淘汰,读后感.而青年始终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1919年5月4日,一场由青年学生为先锋和主体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而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而如今,从航空航天到生物工程,从硬件开发到软件设计,青年在各个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青年引领了国家科技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同梁先生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未来属于青年。身为青年学生的我们,将来必将肩负起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以及人民的幸福,我们要将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本领化作冲锋舟,不忘方向,谨守初心,大步前行。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篇8)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我们要尊老爱幼,帮助一些行为不便的人过马路。还要有礼貌,也要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我们班也会开展过几次捡垃圾的活动,每次捡回来都有几袋。

在强国梦的激励下,我国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人物,为我们的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是他制造出了核弹和氢弹,加强了我国的军事力量和国防力量。邓稼先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最后因为核辐射得了癌症而牺牲了,那年才六十二岁。还有袁隆平爷爷,他研究出了杂交水稻,解决了我国的温饱问题。

为了实现强国梦,我们还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所以,我们要好好锻炼,战胜困难,承受挫折。周末的时候,我们可以来跑一跑步,骑骑自行车。但最重要的是好好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为祖国做出贡献,这样才能报效祖国。

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外国人眼中的“东亚病夫”,而是强大的国家,我可以自豪地对世界说:“我是龙的传人——中国人!”国家落后就会挨打,中国的未来靠我们,所以我们要奋发图强,为实现自由、明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篇9)

读罢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一股暖流漾遍全身,祖国啊!我该用怎样的言语来形容呢?

居安思危,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之际,回顾我国悠久的历史,我们伟大的祖国历经沧桑先是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容分说。近代,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列强相继入侵中国,中国人民坠入了苦难的深渊。为了反抗帝国主义列强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最终,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遭到严重挫折的紧要关头打响了武装起义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铺展了中国历史的宏伟蓝图。

伟大的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很多磨难,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但中国是坚强的!最终,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隆重举行,从此解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自1949年至今,仅经过半个多世纪,祖国蓬勃发展快速,到处焕发着的精彩!1964年,中国自行研发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发,四年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又载着全中华儿女的希望升空。92年初,邓小平又带着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加快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21世纪的第一个春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消息从大洋彼岸传来,振奋人心;北京申奥成功又圆了中国人民百年的奥运之梦,举国欢庆;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的航天技术又迈入了个新的阶段。一份又一个的惊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或许又不是惊喜,因为这是必然,中国的必然!如今中国仍在高速的发展,身为中国人怎能不引以为傲?

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的确,这样伟大的国家,怎不让人敬爱?这种爱是情感,更是责任!

在祖国的怀抱里生活了近十八载,十八年里我感到了无比的温馨与欢乐,得宠思辱,居安思危,我记得祖国母亲的辛酸往事,但更多的还是我对祖国的热爱与崇敬。我深知祖国现如今的繁荣昌盛来之不易,身为90后的我会好好珍惜现在的一切。生活在时代发展的尖端,我相信这一代的青少年会将祖国发展得更加壮丽。正如梁启超所说的,少年强则中国强,从小就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定不负祖国母亲对我们的期望!

祖国母亲啊!在党的领导下,我们高举旗帜,迎接胜利的曙光,弥漫的硝烟早已散去,共和国的上空五星红旗随风飘扬,您看到了吗?当然也永远飘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里。

祖国母亲啊!在中国成立60年里的每一幕都展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你,用你的情感与智慧去诉说你的完美,编织着美好,徜徉在大家的脑海里,点点滴滴都凝聚着我们对祖国母亲深深地眷恋,那爱的涛声轰鸣着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灵深处。

红日初升,其光大道;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皇皇;与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愿我们伟大的祖国:前途似海,光辉万丈!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篇10)

激昂洒脱的文字如波涛一般涌入我心田,像是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初读《少年中国说》,我被那强劲有力的魅力所包裹起来,仿佛变成了一只有力的鹰。我的心是激动的,因为被赋予热情。《少年中国说》以一个弱者却不弱之势书写了中国少年的重任和希望。

今日的中国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发展着,到处都呈现出一派生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少年的是一个青春有活力的少年中国,也是梁启超先生理想中的少年中国,作为少年中国的少年,我们应挑起建设祖烟的重任。

少年应有进取心和创造力。少年的精力是旺盛的,他是初升的红日,他是才华发源的长河,他是团能燃烧自己的和全世界的烈火!当少年来到这个世界上,对所有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也总想靠自己的力量去改造它们,有时对一切都感到不满意,虽然有些目空一切,然而,这也正是中国少年所特有的性格——争强好胜,不断变强。

古人说:“时间如同东流水。”是的,时间过得很快,所以,作为“少年中国”的少年,我们要珍惜光阴,加倍努力。现在的中国,一切都在快节奏、高效率地行进。生活在这样一个飞跃的时代,我们少年更要做时间的主人,用掌握的知识实践和改造,去开拓生活。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篇11)

作者:杨荐博

读了《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我能感到作者梁启超对中国的希望,对中国少年的希望,对少年中国繁荣富强的期盼。

一轮红日刚刚升起,万道金光射向大地。黄河从地下涌出,一泻万里,奔腾浩荡。潜伏的东方巨龙从深渊中腾空而起,它的麟爪在云中舞动飞扬。小老虎在山谷里怒吼,成千上上万的野兽都吓得胆战心惊,四散奔逃。鹰隼展翅飞翔,掀起狂风,飞沙走石。神奇的花刚孕育蓓蕾,是那样的华美瑰丽,富丽堂皇。宝剑在磨刀石上磨出来,发出耀眼的光芒。少年中国像个巨人,屹立在东方,头顶着苍天,脚踏着黄土大地。少年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有无限广阔的疆域。他的前途像大海那样无边无际,未来的日子很长很长。

所以,只有今天的少年才是未来历史的主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篇12)

有中国少年,所以有少年中国。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那个少年中国,似乎离我们很远,其实离我们很近。

一个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国家即为少年,少年中国需要的便是这样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在每一个“新来而与世界为缘”的少年人的心中。

少年智则国智。我们少年要做到智,首先就应该好好学习,积极上进了。一个有智慧的人要学会多思考,多实践。很多时候,简单的一件事,每个人都能够完成,而有些人完成了只是松了一口气,觉得终于做到了,另一些人,则会从这件事中学到些什么。而这些人,便是少年中国所需要的少年,所需要的智。一切智都体现在所作所为中。

少年富则中独立。少年如何富足?让少年富足的有智,也有强。

少年强则国强。强需要坚持,需要毅力。有些挫折,有些艰难,要相信挺一挺,努力去战胜,便能飞越那重重叠叠的障碍。强,也需要有实力。这里的实力便又体现在智了。当然,也不要忘记,自信是强的源泉,相信自己能够做到,甚至能够吓跑困难。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独立很容易,一些能够办的到的,能独立;一些渴望办到的,更要独立地去尝试。多“独立”,发现独立并不难。当能够正确完成每一件事的时候,少年便独立了。国便独立了。独立的实力,来自于尝试——而独立的这一天,一定不会让人等待很久。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独立便是自由的前提条件,独立了,再要自由,完成不困难,不过,自由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了走来这一步的每一步的不容易,保证那些精神依然永存心中。管理好一个国家需要它们。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源源不断的进步,需要一颗上进心和不断的动力。进步,让少年,让国家渐渐完善。智、富、强、独立、自由都是进步不可缺的条件。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由国雄于地球。

上面的情形一定不难实现。在每个中国少年的努力下,进步着的中国便是少年中国!雄于地球的少年中国朝气蓬勃,自信自律,永远年轻,永远不败——中国少年们的努力,不会让人失望!

我们少年,从一点一滴开始创造少年中国的辉煌奇迹吧!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

观《感动中国》有感

用地一抹光线的纯净,为世界画一双眼睛;用第一朵花开的声音,为世界唱一首歌曲;用所有春天的消息,为你写下传奇;用初次看见你时,我的眼睛流下幸福的泪滴。这首歌不仅唱响了世界,还唱响了世间的真情。

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有一种力量让人创造奇迹,也有一种情谊让人改变世界

当我看着《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之际,泪水一次又一次忍不住地夺眶而出,那流出的不单是泪水更是无际的爱与感动,还有心灵的震撼与鞭策。

在《感动中国》中英雄般的人物,有的是从事国家高科技术研究工作的院士、工程师;有的是担负一方面工作或保卫一方的公仆;有的还是一些极不起眼的小人物,他们中有为国家、为人民与民族,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有的则是在看似波澜不惊的事情中获得了人们的尊重

纵死终令汗竹香林俊德

敬爱的林俊德院士,为了祖国的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现代化,呕心沥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得知自己患上癌症时,为了不影响工作,拒绝治疗,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觉得还有工作没有做完,尽管他病情很严重,但还是夜以继日地工作着。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院士,您为了国家核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壮大,倾尽一生、鞠躬尽瘁。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您渊博的学问,崇高的品德,都鼓舞着我们,好好学习、奋发向上。

何处春江无月明何玥

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何玥,如月儿般纯洁的女孩,因为肿瘤扩散至脑部,而悄然逝世。

在她听说自己的生命仅剩三个月时,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那天,她对刚打工回家的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是爸爸,我想把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吓了一大跳的父亲把何玥骂了一顿,因为老家桂林把这视为大逆不道的事。何玥哭着说:我只是想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最终,爸爸妈妈含泪答应了。

何玥她一直都是学校公认的好孩子,心地善良,为人诚恳。在汶川大地震时,她不仅把她自己的所有零花钱都捐出去了,还缠着父母捐上了他们一个月的工资。

她不仅向我们诠释了生命有限,精神无限的真谛,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新时期党培养下青少年的精神风貌。她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激励着人们去关爱他人、奉献社会。

人类最崇高的行为是奉献,人世间最温暖的力量是爱。但在当今社会中,与何玥事迹形成的反差之事有不少。

就像最近我们国家最近逮捕了国际贩毒分子糯康。糯康,让中国人愤怒的名字,为了抢劫船上物品,而杀死了13名中国船员。13条生命,就这么杀害了,怎么能不让中国人厌恶?为了个人利益,杀人抢劫、贩卖毒品,坏事做尽!简直是一群人渣。

希望何玥的事迹能唤起世人的良知,即使不去照亮别人,也设身处地的去为人着想,不要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了。

长使英雄泪满襟罗阳

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你听到了么?那战机的呼啸,没有悲伤,是为你奏响!

罗阳,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航空事业,他担任了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没有经验,也没有现成的关键技术可以借鉴。在航母上,罗阳坚持亲力亲为,与科研人员一起整理试验数据,观看每次起降过程,记录和分析飞机状态,出现身体不适,也没有中途下舰,甚至都没有去找医护人员,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把自己奉献给了国家、奉献给了航空。

他默默奉献、持续坚守,将国家发展化为个人使命,可以说他在不惑之年是一个与时间奔跑的人,他不幸在最辉煌的时刻他的生命完成绽放。

在过去的岁月里,为了祖国的进步与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许许多多的像罗阳一样的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的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

这些人与罗阳一样,可以为祖国的欣欣向荣、繁荣昌盛而付出生命,他们更激励着我们这些青少年拼搏向上、奋发图强,为中华的繁荣昌盛而努力、而奋斗、而读书!

无私奉献是他们让我感动的地方:一息尚存拼搏不止的林俊德院士、善良的何玥、默默奉献的罗阳他们的无私奉献,让我们敬佩、感动。

白云奉献给草场,绿叶奉献给大树,鸟儿奉献给蓝天,鱼儿奉献给河流这一颗颗奉献的心,孕育出的花朵儿,异常的美丽、异常的芬芳。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这世界有爱才转动当物欲的强光让人迷失,当财富与权力霸占一席之地,当社会价值取向被影响请静下心来听一听这首歌,它能让你我重拾感动与激情,拨动你我心中最柔软的那根弦。

七(15)班饶州

《感动中国》读后感


翻阅《教师感动中国》被其中每一位教师的事迹所感动。书中的他们,虽是一个个普通的乡村教师,但在灾难降临的那一刻,毅然选择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真正含义;他们感动着中国,感动着全人类。

掩卷沉思,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在我眼前浮现……

地震发生了,51岁的谭千秋老师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弓着身子,张开双臂趴在讲台上,用自己的身体死死护住4个学生,自己却没能再醒来。这个平时在学生眼里不苟言笑,一向威严的教导主任,危难时刻义无反顾、张开双臂,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用自己的身体守护了四个年少的生命,当搜救人员在坍塌的教学楼废墟中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最后一块水泥板时,所有抢险人员都被震撼、落泪。

被网友称为“美丽公主”的女教师袁文婷,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孩子们的伤亡,她一次又一次地冲进教室,用她柔弱的双手抱出了一个又一个孩子,教学楼轰然倒塌,水泥板压住了她柔弱的身躯,她的青春永远定格在26岁。

地震发生时,吴忠洪老师正在四楼第一间教室上课,面对即将倒塌的教学楼,在生死关头,他选择留下,去营救逃生掉队的学生,而他,却被无情地埋在了废墟之下…… 像这样用生命守护学生的老师,在地震中又何止这些。当我获悉老师们的这些英雄壮举时,就会感叹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程走得如此光辉灿烂,而生命又是如此的脆弱,就像那夜空中耀眼的流星,完美地划出一道道弧线后,转瞬间又消失了。他们的故事是那么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很多人会问,是什么原因促使老师们做出这样的壮举?在地震来临的那一刻在剧烈的晃动中,尽管他们都明白等待着自己的是可怕的危险,尽管他们已隐约感觉到死神正无情地拽住他们的手。可他们没有走,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留下,无怨无悔,这是为什么? 为救20多位小学生,头、颅、脸严重受伤,缝合9针的王敏老师是这么说的:“我和孩子们相处十分和谐,关键时刻冲上去救他们是我应该做的!我也只是尽了一个老师应尽的职责。”哦,我赫然明白,因为他们是老师,保护孩子是老师的职责。地震发生后,很多老师都是这样,在与家人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尽管内心倍受煎熬,却仍全力投入营救学生。他们坚守岗位,不停地鼓励学生;不停地用手刨砖块;不停地用塑料盆往外边运沙土,他们没有被失去亲人的伤痛击倒,反而是镇定自若,有条不紊地组织开展营救学生的工作。灾难面前,他们牢记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

在这场可怕的灾难中,无数师生倒下了,无数生命不在了,但我越发清晰地感觉到,有一种东西,一种平凡日子里似乎感觉不明显的东西,一种灵魂深处的东西,一种刻骨铭心的东西,正在我们人民教师的心中顽强地、蓬勃地生长着,那就是“师爱”,沉甸甸的师爱,就像学校里奇迹般屹立着迎风招展的红旗一样,大灾中巍然挺立,大灾中更显亮丽!

灾难无情地夺走了英雄教师们爱人的权利,相比之下,我是多么幸运,亲爱的老师们,当你有机会爱你的学生时,千万不要吝啬表达你的“爱”。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亲切的问候、……在孩子看来,那都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幸福。是的,师爱的付出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其实就是如此的简单,但对于孩子、对于家长,师爱就像沙漠里的一泓清泉、就像寒冬里的一束阳光,温暖着孩子,净化着我们自己,让我们无悔地付出吧!

感动中国读后感


我对田世国的印象最深,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也没有多大成就,但他却感动了许许多多的父母和儿女。在他母亲需要换肾时,他毫不犹豫的站了起来,把自己的子肾捐给了母亲,为了消除母亲的担心,他在和医护人员的帮助下,一直都没有让母亲知道是自己把肾捐给了她。老人家到现在还一直念叨着要亲眼见见那位捐肾者,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在他身体里的那个肾是自己大儿子的。看到这儿,我不禁热泪盈眶,想到自己平常对父母的态度,我很惭愧。别的家庭都是父母给儿女捐肾,而田世国却给父母捐肾,这怎么会不另人感动呢?平时我在家里是“小公主”,向来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偶尔会帮妈妈承担点家务,和田世国比起来,我简直太微不足道了。他那种尊敬父母的精神另我感动,我也一定会好好孝敬父母,回报父母的。

这11位获奖者中,我对刘翔的印象也很深,他在2004年8月28日凌晨创造了一个奇迹,12秒91,他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他像全世界证明了: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弱,亚洲人也不会输!刘翔那一个个跨栏动作会永远留在我的心中,那一历史时刻也会永远铭刻在心。我真想对刘翔说一声:“谢谢你!”

这11位获奖者将永远留在我心中,将永远感动着我。

实现社会主义化,科学技术是关键。有这样一个事例

梁万俊是一名试飞员。一次,一架新型战斗机诞生了,梁万俊接受了这个任务。

半路上,战斗机突然发生状况,飞机失控了!飞机帽出了黑烟这时的梁万俊完全可以打开降落伞跳机,但这样的话,人是保住了可飞机却会坠毁。梁万俊心里也很清楚,一旦他跳下去了,这个科学家们辛辛苦苦制作出来的新型飞机就会坠毁,将会成为一堆废铁。为了保全飞机,为了保全国家财产,梁万军毅然决定迫降。但这样很容易机毁人亡------虽然梁万俊心里知道这一点,但他依然没有动摇这个决心。总部以为迫降做好了准备,梁万俊小心翼翼的驾驶着飞机着陆了,飞机在停机场上划了好久才停下来。算算看的话,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就用了八分钟!这紧紧握着一条火热的生命的八分钟啊!你又孕育了一颗生命种子。

公共财物是国家的财产,这是由许许多多的人创造出来的。梁万俊把战斗机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他的不顾一切,感动了总部,感动了全中国人民,同时,也感动了——中国。【第一范文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像梁万俊这样的人还有许多,像孝敬父母的田世国;像热爱生命的贵希恩;像精忠报国的任长霞;像不畏艰苦的徐本禹------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人,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罢了。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竟争的社会,祖国是中华儿女成长的沃土,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祖国。五千年的历史、壮丽的山河、灿烂的文化,辉煌的成就、崇高忠贞的民族气节、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对!也需要充满爱心。人人献出一丝爱心,世界将变得更美好,灿烂的阳光洒满大地,芳香的鲜花开满人间。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最新感动中国读后感12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感动中国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