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第九读书笔记

第九味读书笔记

第九读书笔记

2023-05-21

第九味读书笔记7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热爱阅读,是一个人成功的不二法宝,阅读相关作品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在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给记录下来,那么,你有没有收集优秀的读书笔记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上第九味读书笔记7篇,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九味读书笔记 篇1

看多了严歌苓老师那句句带着生活麻辣酸爽味儿的文字,再看那些无病呻吟,不痛不痒的文字就胜感寡淡无味,于是还是翻开书架中最后一本严歌苓的《第九个寡妇》……

寡妇门前是非多,王葡萄怕吗?不,任何时候,她眼里都未有过惧怕,她也从来不在意别人的目光……

为刘峰,为小曼,为多鹤,为小环,为焉识揪心,唯独没有为这个寡妇“王葡萄”心疼难过,再苦再难的日子都被她过得活色生香,她活的那么认真,活得那么性情,她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她从来不为别人而活,不在乎名利,她活出了我想活成的样子,她有令人羡慕的巧手,有直面生死的勇气,她有什么需要我心疼的呢?!对她我只有钦佩,甚至有一丝丝嫉妒,嫉妒有这么多男人掏心窝的对她好……

她是那个时代的强者,是那个时代的另类,我也真心爱着这个寡妇“王葡萄”……

第九味读书笔记 篇2

读一本书,体会一次别人的人生,在无什波澜的日子,精神经历了一翻沧桑。

从鬼子的枪把荡秋千的魏老婆儿打翻的时候开始,或者更早,老八做掉两个鬼子却未注意到顶上还有一个藏着的鬼子时,甚至更早,侵略者进入国土,保卫者与之开战之时,再追溯追溯,可能就要找到人类自我意识萌芽之时了……怎么这么多想法呢,怎么这么多欲望呢,怎么会想要爱呢,为什么会去恨呢?

葡萄真实,有欲望就是有欲望,想要生存就努力生存,想做的事情就去做,怕什么呢?怕什么寡妇门前是非多,她爱了就爱了,一对眼珠从来不变色;想要老爹活着,就去救,看着似活不下来了,仍尽力去让他活。日子熬着熬着就过去了,老爹看见了过去村民朋友对他反叛批斗也熬过了,看见了儿子的背叛也熬过了,看见了孙子被送走也熬过了,看见弹尽粮绝吃树皮的日子也熬过了,看见打来打去的日子也熬过了,熬着看到孙子长大生子了,熬着看见自己原谅了儿子,熬着看着两袋白面换来的葡萄一心一意的对他好,看着葡萄的爱与痛,看着人与人性。

怎么这么多想法呢,怎么这么多欲望呢,怎么还想要爱呢,为什么会去恨呢,为什么恨后会原谅呢,为什么背叛之后会想要弥补挽救呢,为什么幸灾乐祸之后会去同情帮助呢?人在过着必死的殊途,既然来了,就好好活下去,带着人性的善与恶,恶与善,活下去。

第九味读书笔记 篇3

严歌苓是有名气的华人海外作家,曾读过她的《归来》,当再次看到严歌苓这三个字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借来了这本《第九个寡妇》。这本书好就好在她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去描写当时发生的事,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写出了一个令人可信可爱可叹的农村妇女王葡萄的所作所为,一个讲良心干实事丰满的农村落后妇女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她不是高大全式的人物而是个有些有肉的有思想的人物。

小说中的王葡萄做寡妇时才十四岁,她是公公孙怀清(孙二大)花两袋面买回来的。当时才七岁当做童养媳买回来的,土改的时候王葡萄用她不屈不挠的精神,不可告人的目的,用一根筋脑子的思维,背回自己錯划恶霸地主的公公孙怀清(被枪毙漏网的死刑犯)藏在地窖里几十年伺候,这期间充满险恶困难,纠结,担惊受怕,不容易啊。

她为什么甘冒风险舍死救出她公公,是因为她公公与她有恩,她无父无母兄弟姐妹跟着人逃荒要饭到史村,七岁时被买回来养到十四岁与丈夫铁脑圆房,要不早就饿死了。公公是个能人,种着五十亩地开油炸铺做糕点,放债收粮,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拿着她當亲闺女养,做人要有良心,王葡萄就这么想的,所以她就以这个良心做人报答公公。从解放前的小康到解放后的被清算斗争,单干,互助组,人民公社她都经历过,她是童养媳出身,并没有与自己公公划清界线,反而藏匿于地窖伺候公公,这一点就不简单,难能可贵。

从单干单干,有米有面,到互助互助光喝糊糊,单干单干,油馍油面,互助互助补了又补,再到人民公社挨饿受冻差点饿死的经历,王葡萄还是用自己的生活理念自己的处世信念,用她自己一根筋的脑子思维,来看待各种各样运动,有必要吗?有意义吗?来一个运动打到一批人,来一个运动老百姓折腾一回,斗来斗去何时了,所以王葡萄永远是落后分子永远是跟不上形势的的人,她没有崇高的理想去解放全人类,她连自己都吃不饱连自己的公公都保护不好,哪有心去解放别人。正是这种落后思想才保持了做人要有良心的底线。

王葡萄用自己的信念自己的智慧自己的生活方式谱写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生活道路。王葡萄不是个完人,她有七情六欲,她不做烈女,而是寻找自己心爱的男人,但是美好姻缘总是与她擦肩而过让人惋惜,连她公公都惋惜,但她有个儿子还收养了一个知青留下的女儿,王葡萄还是好心有好报的。

第九味读书笔记 篇4

很喜欢严歌苓笔下的寡妇王葡萄

外在喜欢指数

最喜欢她那双勇敢无畏的眼睛

这是一双又大又黑又溜圆的眼,假如黄一些就是山猫的了。这双眼看着你,让你想到山里幼年野物,它自以为是占山为王的。它尚不知山里有虎有狮有熊,个个都比它有资格称王,它自在而威风,理直气壮,以为把世面都见了,什么都不在它话下。

内在喜欢指数

很喜欢她的勤劳朴实干脆利落

高级社成立,史冬喜让葡萄给社里喂猪,交给她十个猪娃,年底每口猪都是二百斤,肥膘两寸多厚,卖了以后社里添了两头骡驹,也把头一年欠的麦种钱还上了。后来人民公社盖了猪场,葡萄一人喂二十多头猪。她在猪栏边上一天做十二三个小时的活儿,连个帮手都不要。

最喜欢她的机智过人冷静坚强

她从来不拿什么主意,动作、脚步里全是主意。

葡萄用袖子抹一把泪。谁说会躲不过去?再有一会儿,二大就太平了,就全躲过去了,外头的事再变,人再变,他也全躲过去了。

喵继续啃严歌苓的作品~

第九味读书笔记 篇5

第一次读严歌苓的小说,感触颇深,特殊的历史背景了然清晰,笔下的人物形象棱角分明,个性十足,呈现的整个画面立体感强,且给人以丰富的想像空间,让人在领略其娴熟、流畅、俏皮的文笔外,还能让人重温被现代人渐已淡忘的历史故事。

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小说的主人公王葡萄,作者将该人物的性格特点刻画得既真实又丰满:中国农村妇女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在她身上沿袭,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热心助人,是个持家顾家的好手。而更耐人寻味的是她的死心眼与一根筋,用现代人的说法,就是执着,她认准的事儿肯定会闷头儿干下去,不管别人的说辞,别人也休想左右,尤其是她从死人堆里将地霸公公救出并藏于自家地窖后,任凭外界世道如何变迁,形势多么严峻难捱,她都坚信只要人活着,没有过不去的事,对公公不抛弃不放弃,且一藏就是20、30年。对于这样一个从小没有爹娘呵护、没有受过教育、大字不识几个、觉悟不高、思想落后的农村女性,能做出此等惊人之举着实出人意料,因为这是常人绝对不敢想更不敢为的事。我被主人公的人格魅力所感动,也为她的壮举所震撼

然而,人性是多面的,在美丽灵魂的背后,也有着难以掩饰的丑陋一面。作者对人性的揭露是毫不吝啬,也不避讳的。主人公纵有千好万好,也难逃男女之间苟且之事,更何况是个寡妇呢?原本寡妇门前事非多,不做这方面的点缀似乎有背事实。初看王葡萄的滥用感情,与多人乱来让我费解,直到读完,才有些许明白:作者如此不惜笔墨是对人无完人的多角度诠释,王葡萄也是普通人,她的年龄决定了她对生理需要有着正常人的极度渴求,此外有的行为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是寻求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无论真心还是假意,王葡萄的各种要求几乎都得到了满足。也许,这样描写出的人性才算更完整吧。

特殊历史时期的小人物的所作所为,所遭受的非人经历,都让人在作者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感受到了历史的残酷,艰难生活的无奈,同时为自己能够生活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和平年代而庆幸:铁脑在半夜三更被日军报销,少勇为了提干而要求政府枪毙自己的亲爹,葡萄为了掩人耳目,忍痛将自己的儿子丢弃给一群侏儒,史会计不忍因偷窃被扭送回史屯而上吊自杀,老虎也因偷玉米被抓感到颜面尽失而跳进坡水自尽,李秀梅的小儿子因饥饿难耐吞下滚烫的粉条而被生生烫死诸如此类,令人瞠目的事情一件件发生,读到这些地方时心情会不由得随剧情的起伏颤动。作者虽没流露出高涨的情绪,但可以相信作者很想通过文字传达这样一种愿望:大家不要忘记历史,更要珍惜现有美好生活。

第九味读书笔记 篇6

这是一个与历史的残酷性进行较量的故事,较量究竟是谁的生命更长久的故事。这更是一个写爱的故事。

故事的情节从葡萄以童养媳身份掩护公爹尽孝与作为寡妇以强烈情欲与不同男人偷欢之间的落差展开,写出了人性的灿烂,体现了民间大地的真正能量和本原。

这是四O八O年代流传在中原农村的一个真实的传奇故事。时间的流逝是通过门缝外的腿体现出来的。在那个天灾人祸的年代,葡萄常常是跪在地上,眼睛挤住门缝,透过门缝看世界。看到了什么呢?门缝外满是人腿,全打着布绑腿。也有穿马靴的。枪声也时而发生,一拔人把另一拔人打跑了,再过两天,又一拔人打回来,成了占领军。葡萄从门缝看出去,都是同样的人腿,不过是布绑腿不一样罢了。有时是灰色,有时是黄色,有时不灰不黄,和这里的泥土一个色。

而在这捉迷藏的几十年里,葡萄仿佛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这个社会的。她最常说的就是:真正愁人的事是没有的。躲一步是一步,这里什么事都发生过:兵荒、粮荒、虫荒、人荒,躲一躲就躲过去了。这就是葡萄,一个好赖都能活着的女人。

书中两个地方很让我感动。一处是葡萄把二大送下红薯窖的第一天:那天他两个直打虚的脚踩在窖子壁上掏出的脚蹬上觉得一阵子万念俱灰,他抬起头,见葡萄脸通红,两手紧抓住系在他腰上的绳子,绷紧嘴唇说:爹,脚可踩实!他不忍心说什么了。下到窖底,他喘一阵说:让我利索走了不挺美?他听见她在地窖上边愣住了。他从那愣怔中听出她的伤心来,爹这么不领情。

另一处是葡萄怀了二伯的孩子,可因为是他请求枪毙咱爹的,葡萄牺牲了自己的爱情。可二大看出了葡萄的身孕。有几次,他吃着饭,听葡萄扯麻线扯得气息长了,深了,马上要睡着了,他想说:孩子,你就和我闰女一样,啥事不能让你爹给你分担分担呢?不然你啥也不懂,活着老难呀!你连身孕闹瞌睡也不知道哩。

字里行间我看到的无非只有一个字爱。在这片饱受折腾的土地上,在这段沉重的历史中,他们爱的深沉。在那样难熬的日子里,没有这样美好的事物,人是撑不过来的。这不由让我想起了一部外国名著《飘》,想起另一个美好的人儿,郝思嘉,同样经历着战火与乱世,同样是男人眼里的尤物,不同的是《飘》里面还有一个能撑起一片天空的男人白瑞德,而我们的葡萄绝大多数时候是一个人坚忍的活着。而她们的爱是相同的,爱她们的土地,爱她们的家,爱她们的家人,虽然有时候为了保卫自己所认定的那个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会不择手段,但那些在爱的面前,显得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微不足道,那么的可以忽略不计。

这就是葡萄,强大而嚣张,坚忍而娇媚,浑然不分的仁爱与包容一切的宽厚使其超越了人世间一切利害之争。

第九味读书笔记 篇7

断断续续地拖了很长时间才看完这本书,首先是觉得很后悔,因为当初学现当代的时候被这个《第九个寡妇》的名字给“吓到了”,以为会是《青春之歌》那一类的小说,所以一直没去看,到了如今了解了严歌苓,看了她的几本书之后才下定决心来看,但是却总觉得有点相见恨晚的遗憾,却又觉得还有点开心,毕竟,这不,总归是遇见了。

我一直在想,该用什么来譬喻她才比较合适呢?水的柔,钢的硬,孩子的天真,成人的狡诈……王葡萄,一个永远保持着六七岁孩子那种无知无畏的眼神的女人,一个有别于多鹤那种像水一样温温柔柔的女人,她时而泼辣,时而温柔,时而聪明多智,时而莽撞天真,这许多的条件组成了一个矛盾体的王葡萄,一个在史屯里风风火火又悠哉悠哉得生活着的女人。

她说她的心分成了几瓣,给了史春喜,给了史冬喜,给了拉琴的,还给了写书的,她自己后面也疑惑为什么可以同时把心分成这么几份?大概是因为她太纯净了又太天真了。她的所欲所求,全都明明白白摆在脸上,摆在行动里,所以她可以很清楚地区分开这几份感情,可以不受其他纠缠的外界因素干扰,爱了就爱了,做了就做了,这又有什么打不了呢?!从来不知“怕”为何物的王葡萄,一生莽撞而爽快,不留遗憾,不后悔,赤子之心也有,“冷眼”看世界也有,这样的人,活得真好啊!

另外要说的就是孙怀清,即孙二大。看到后面很多人都提起了陈忠实的《白鹿原》,说起了严和陈之间的创作手法,叙事艺术以及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异同点,那我这里要说的就是孙二大跟白嘉轩的对比,当然,专业的也说不出来,只是谈谈感觉而已(我这个人好似最喜欢谈感觉)。怎么说呢,两个老头都叫我喜欢,但白嘉轩更像是某种象征,某种精神或者文化或者历史的象征,但二大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对象,一个被历史了的对象。我总是暗暗告诉自己要冷静要客观地去看待中国三四十年代到六七十年代的那段历史,但是每次看到具体作品才知道,再多的心里建设都没用,依旧悲愤,依旧痛苦,依旧感到不可思议和无可奈何。二大很让我心疼。满头白发和平静的面容好似要成仙?不存在的,但又或许是吧。当你跳出了历史长河,跳出了你所处的角色和位置,那才有可能是要真的“成仙”了,否则啊,只是内心的自我消化和闷着罢了。我觉着孙二大是游离其中的,哎,终究,还是一个哭苦了一辈子的老百姓呐!

另,严歌苓语言之妙真的不是我可以用言语描绘的,着实惊艳,一次两次……然后千百次之后,都还是如此。有的人的某一点让人惊艳,她则是处处使我惊艳,棒!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延伸读

水浒传第九回读书笔记


《水浒传》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浒传第九回读书笔记,欢迎阅读本文!

第九回梗概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林冲,林冲叫鲁智深不要打董薛二人,与鲁智深分别后,来到柴进庄上,受到柴进厚待。与洪教头比武取胜。

来到沧州,用钱买通差拨管营,又得柴大官人遗书信照看,免挨一百杀威棒,还开了枷,派去天王堂当看守,林冲深感“有钱可以通神。”

水浒传第九回读书笔记(一)

《水浒传》第九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

野猪林林冲被救后,鲁智深护送林冲渐近沧州,见林冲安全,鲁智深别去。酒店中得老板指点,林冲和二公差到了小旋风柴进庄上,得柴进热情接待。因洪教头不服,遂开枷比武,胜了洪教头,柴进更是殷勤。几日后才动身,柴进还写信给管营和差拨,叫照看林冲。到了沧州,遭差拨刁难,林冲暗送银两,将柴进写的信递上,才得到管营和差拨照应,派林冲去天王堂看守,柴进也时常送衣送物。林冲就在沧州安顿了下来。

这一回开始一段写鲁智深救了林冲并一路护送林冲直到安全的地方,再次说明鲁智深做事有始有终,看似鲁莽,实则精细。

接着柴大官人首次出场,我就觉得有点奇怪了,柴大官人结交江湖好汉、犯罪囚徒,他到底想干什么?仅仅是为了交朋友吗,恐怕未必。柴进对林冲很热情,但是你不要以为他真这么好客,洪教头按理来说应该也是柴大官人庄上的客人,只因为比武输给了林冲,灰溜溜地离开,柴大官人竟然丝毫不作挽留,可想而知,如果输的是人林冲,恐怕也是同样结局,可见柴大官人看重的是有本事的人,而不是为了交朋友而交朋友。再联想到柴大官人是前朝皇室后裔,我很怀疑他的动机,不过他量才结交,不是个有度量的人,成就终究有限。另外比武时柴进把银子扔在地上让林冲和洪教头抢,我不知道当时的习俗如何,在我看来根本就是对两人的侮辱,洪教头是个庸人就不说了,堂堂林教头沦落到像街头卖艺一样,真够可怜的,也可见柴进对这些人根本不是真心结交。

后半回写林冲在牢城营的遭遇,给钱前后差拨的态度如天壤之别,一段情节把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描写得活灵活现,可见当时大宋官场的黑暗,从中央到地方,没有几个是干净的,牢城营的贪官唯一的好处就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林冲也首次感觉到了钱的作用,有钱可以通神。不过看到一身本领的林冲这么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实在让人有些痛心。

《水浒传》里的鲁达,武艺高强,粗武钢勇,他的武器是两把斧子。而且他十分爱吃狗肉。甚至有一次,鲁达要镇关西把十斤精肉和十斤肥肉剁成肉末。十斤骨头斩成细末。镇关西明白鲁达来学自己晦气。不愿干,鲁达便把两包肉末朝镇关西砸了过去。镇关西恼羞成怒,抄起剔骨尖刀,刺向鲁达,鲁达逃到街上。镇关西追来,鲁达就顺势按住他的左脚把他踢倒。

鲁达踏住他胸脯骂道:“你一个操刀屠户,竟然称镇关西,欺侮金家父女!今叫你尝尝俺的拳头!”只一拳,就把镇关西打得出气没有进气了。

武松是一个硬汉,大家最熟悉他的故事,例如武松打老虎。这一天,武松摇摇晃晃上山,见一块大青石,便在那大石上休息了一会,这时忽有狂风刮来。武松心疑,又听得背后扑的一声,回头去却见一只吊眼白额大虫(老虎),已落在背后!武松急忙一闪,闪到了老虎背后。大虫见没扑着武松,便前爪一搭地下,猛吼一声,把虎尾一甩,武松又闪到了一边。武松等老虎再次吼时,双手抡起哨棒,尽全身力气一棒击去,不料打折了旁边的树杈,哨棒一截两半。大虫咆哮,再次扑来,武松丢了半截棒,赤手空拳就势按着虎头。武松把老虎头直往土里按,又举起拳头猛击“大虫”头部,终于把“大虫”打瘫了。

李逵是沂水县人,再戴宗手下当小牢子。《真假李逵》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李逵那天路过树林子,忽见有人涂黑了脸,拿了两把板斧喝令留下买路钱。李逵喝道:“你是什么人敢拦老爷去路?”那人说是“李逵”。李逵大笑,操起朴刀去战假李逵,假李逵挡不住想逃,屁股已挨了朴刀,李逵抢前一步踏住那老家伙胸脯说:“老爷才是黑旋风!”然后挺着胸脯走了。

读了《水浒传》这部长篇小说,我仿佛认识了108个梁山起义的绿林好汉。从中让我感受到了:我们一定要学那些正直、行善的人,不能学那些专横跋扈、欺善怕恶的人。刘备说得好:勿已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水浒传第九回读书笔记(二)

这一回开始一段写鲁智深救了林冲并一路护送林冲直到安全的地方,再次说明鲁智深做事有始有终,看似鲁莽,实则精细。

接着柴大官人首次出场,我就觉得有点奇怪了,柴大官人结交江湖好汉、犯罪囚徒,他到底想干什么?仅仅是为了交朋友吗,恐怕未必。柴进对林冲很热情,但是你不要以为他真这么好客,洪教头按理来说应该也是柴大官人庄上的客人,只因为比武输给了林冲,灰溜溜地离开,柴大官人竟然丝毫不作挽留,可想而知,如果输的是人林冲,恐怕也是同样结局,可见柴大官人看重的是有本事的人,而不是为了交朋友而交朋友。再联想到柴大官人是前朝皇室后裔,我很怀疑他的动机,不过他量才结交,不是个有度量的人,成就终究有限。出国留学网

另外比武时柴进把银子扔在地上让林冲和洪教头抢,我不知道当时的习俗如何,在我看来根本就是对两人的侮辱,洪教头是个庸人就不说了,堂堂林教头沦落到像街头卖艺一样,真够可怜的,也可见柴进对这些人根本不是真心结交。

后半回写林冲在牢城营的遭遇,给钱前后差拨的态度如天壤之别,一段情节把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描写得活灵活现,可见当时大宋官场的黑暗,从中央到地方,没有几个是干净的,牢城营的贪官唯一的好处就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林冲也首次感觉到了钱的作用,有钱可以通神。不过看到一身本领的林冲这么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实在让人有些痛心。

严歌苓作品之《第九个寡妇》读书笔记


严歌苓,海外最有影响力的华人作家之一,好莱坞专业编剧。1958年生于上海,1995年获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艺术学院文学硕士学位。长篇小说《扶桑》获台湾联合报长篇小说奖,《人寰》获中国时报第二届百万长篇奖。荣获国外国内文学奖十五项,电影奖三项。作品被翻译成英、日、法、荷、意、泰等多种文字。最近她以英文写作的长篇小说《赴宴者》已经在美国出版,中文长篇小说《第九个寡妇》正被重磅推荐。

小说的女主人公取名葡萄,以干燥的环境下生长出甜蜜多汁的果实,影射了主人公的女性体味,含有丰富的象征寓意。王葡萄是一个血肉丰满的农村妇女,她身上突出的特点是以女儿性与妻性来丰满其母性形象。前两种是作为女人的性格特征,而后一种则暗喻其作为地母之神的神性。小说的情节从葡萄以童养媳身份掩护公爹尽孝与作为寡妇以强烈情欲与不同男人偷欢之间的落差展开,写出了人性的灿烂。在葡萄的身上,作为儿媳爱护公爹与作为女性需要男人的爱两者是相统一的,都是出于生命的本原的需要,人类的爱的本能、正义的本能和伟大母性的自我牺牲的本能高度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民间大地的真正的能量和本质。

传奇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她公爹孙怀清是大地主。打倒土豪劣绅时被打倒了。他亲儿子,心肝上的亲儿子为了进步,把他卖了。后来,她从死人堆里把奄奄一息的公公拔了出来,背了回来,藏在地窖一藏就是20多年。直到最后,葡萄守着公公二大,看着他老死,葡萄的觉悟不低,只是她的想法最本真,她说爹没了,我就是没爹的娃儿了。最朴素的,是最长久的,是最真的。她心里没有啥运动,啥革命,啥打倒,她只认人。她在那个疯狂的时代里一直保持清醒,不是她有什么深刻思想、独到见解,是一种天赋,这种天赋说出来也不是啥高不可攀的,就是:真、纯、不贪、不惧。葡萄虽然是寡妇,可她从来不缺少男人的慰藉,她一点都不孤独。但她也绝不是滥交,她有她的底线和原则。她有父亲一样的二大,有儿子,有男人,一个女人需要的还有什么。寡妇的生活比媳妇还有滋有味,因为她从不追求那些虚伪的东西。她永远最直接,最现实。

在严歌苓的小说《第九个寡妇》里,时代背景是细若游丝的,日本鬼子来了,打土豪分田地了,***了,毛去世了,改革开放了这一切都是不着笔墨的描写,严歌苓用巧妙的过门儿一带,就带了过去,可却印记鲜明。清晰浮现的是一个人的命运,从古至今,改朝换代,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自然也好,人物也罢,在寡妇葡萄那里,没有过不去的鬼门关,也只有这样的她才可能把自己的公公藏过了走马灯一样变换的场景。她自己浑然不觉经年累月间她有着怎样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外人看她,是个疯狂的寡妇,她自己过着自己的日子。让公公活下来,让男人神魂颠倒,让自己快快活活,视常规礼教而不顾,我行我素,不食人间烟火。

王葡萄完整地体现了一种来自中国民间大地的民族的内在生命能量和艺术美的标准。她的浑然不分的仁爱与包容一切的宽厚,正是这一典型艺术形象的两大特点, 浑然不分表现为她的爱心超越了人世间一切利害之争,称得上真正的仁爱。包容一切隐喻了一种自我完善的力量,能凭着生命的自身能力,吸收各种外来的营养,转腐朽为神奇。我将这种奇异的能力称之谓藏污纳垢的能力,能将天下污垢转化为营养和生命的再生能力,使生命立于不死的状态。在王葡萄的身上,一切都来自生命本能,这就更加完善了藏污纳垢即生命原始状态的概念。

葡萄救公爹义举的前提是,公爹孙二大本来就是个清白的人,他足智多谋,心胸开阔,对日常生活充满智慧,对自然万物视为同胞,对历史荣辱漠然置之。在这漫长岁月中他与媳妇构成同谋来做一场游戏,共同与历史的残酷性进行较量究竟是谁的生命更长久。情节发展到最后,这场游戏卷入了整个村子的居民,大家似乎一起来掩护这个老人的存在,以民间的集体力量来参加这场大较量。这当然有严歌苓对于民间世界的充分信任和乐观主义态度,故事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表明了,这个村子的居民有一种仁爱超越亲情的道德传统,他们当年能用亲人的生命来掩护抗日的老八,今天也能担着血海似的干系来掩护一个死囚老人的生命。严歌苓的创作里总有浪漫主义的美好情愫,那些让人难忘的场景总在拓展民间的审美内涵,如老人与幼豹相濡以沫的感情交流,又如那群呼之即来挥之则去的侏儒,仿佛从大地深处钻出来的土行孙,受了天命来保护善良的人们。

严歌苓在这部小说中写以苦难,王葡萄的一生似乎始终伴随着苦难,她七岁时就死了父母,跟着逃黄水的人群逃到了史屯,才被孙家收为童养媳。但严歌苓不是启蒙主义者,甚至都不是人道主义者,她是以一种生活的乐观主义者的姿态进入写作的,她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和爱意。因此她的小说不以发现生活的意义为目的,而是把生活看作是上帝对人类的恩赐。即使面对苦难,她不去写人们如何被苦难所压倒,而是要写在苦难中磨砺得更加闪亮的韧性。她以快意的、鲜亮的语言讲述着王葡萄的故事。王葡萄是一个很有主见、也很聪明的女性,生活对她来说是残酷的,但她在生活面前始终是主人,表现出一种强悍的生存哲学。王葡萄十四岁就成了寡妇,但这并不妨碍她理直气壮地生活,也不妨碍她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性爱愿望。她的生存哲学是以民间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她的公公是她的最重要的老师,启蒙课就是从洗衣服开始的。公公教她有人要考她的德行,所以衣服里有什么东西都不能拿。还不懂事的王葡萄从这里不仅学到了德行,也学会了怎么应事,怎么做人。

作为小说家,严歌苓在《第九个寡妇》中为我们还原了中原大地上中国老百姓的一种活法,从古至今,这种肆无忌惮的活法其实一直香火未断。曾有知情回忆农村生活时描述过乡野旺盛的原始活力,道德伪面具被这些老百姓撕下,即便在最贫穷、最极端的年代,他们自有一派人生哲学,以不变应万变。祖祖辈辈,他们就是这么过来的,战乱与运动其实都没能改变他们苦日子里的这种活法,他们的韧性大到无法想像,就像那句歌词说的没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教师的第九个小时》


过完新年了,新学期也即将开始。教师们忙碌着布置活动室、备课、准备着细致有序的新工作内容。与此同时我们还收到了新学期最有精神价值的礼物,那就是园长朱小英为我们每个人准备的书籍《教师的第九个小时》。书的封面是淡淡的土黄色,上面还有一株挺拔的丁香花,给人一种轻松、悠闲和淡淡的美。翻开书映入眼帘的就是园长的签名:心灵的合拍,源自您对教育理想追求的共鸣。

粗粗阅读,才知这是教育论坛和教师博客上的精彩文章选集,是教师们丰富的教余生活情趣的叙述与展示,内容涉及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喜怒哀乐、烟酒茶饮、三朋四友、七姑八姨等。抚书阅读让人回忆往昔岁月,留恋逝去年华。全书共分为九个小主题,分别是:过往、那人、至情、师生、朋友、情爱、悦读、心情、行走。其中每一篇文章都很简短,轻松的描写、遥远的回忆、淡淡的思念和浓浓的情意让人徜徉在《教师的第九个小时》的时光隧道中,忘记了时间。

《过往》篇:感叹着《弹指间的岁月》的流失,《回忆我读初中的时光》的幸福,我《总是漂浮在家乡的心情里》,自己《一路追寻》那《生命中几个重要的年头》,想要《探寻年轮》的秘密,其实我真的不怕寂寞,我只想要《一棵树》。

《那人》篇:又一次打开《山里那扇窗》,读起了《故乡人物一二》,回想起《在成都的日子》,想起那人,感觉《这个老头真可爱》。

《至情》篇:当我点亮《母亲那盏灯》,仿佛来到《心灵偎依着那所叫作母亲的学校》想起和《哥哥》那时的不懂事,尤为惭愧。还是《相依最美》 ,耳边总回想起《父亲》的那句话《回来吧,孩子》

《怀念莫若相见》篇:那年我圆了父亲《五十年的心愿》,也像他一样成为了一名教师。父亲总谈起他自己的老师,虽然他的许多老师都已经不在人世,但是《怀念莫若相见》,《愿我的思念传到天国》,愿所有的老师都越来越快乐、幸福!

《朋友》篇:说起朋友,那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有《兄弟,你好!》里那样值得信赖的身边的朋友,也有《来自网络的真情》的遥远的朋友。朋友在一起也许会有矛盾,但也会带来《错出来的温馨 》,朋友也有从不吵架的,《那份情,淡如水,醇若酒》,朋友是生命里一页最美丽的风景《朋友,一生一起走》。

《情爱》篇:每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情感旅程,当《我打江南走过》在缘分的注定下《牵手》了我的他,经过风风雨雨我成了一个《平凡的妻》,柴米油盐冲淡了生活的激情,生活时而平静安逸、时而战火弥漫。《家有美玉玉生香》让我学会了一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夫妻关系相处方法,《感谢你,虎平》让我深刻体会到,应该多看到别人的优点,时刻感悟别人的给予和关怀,要身在福中而又能感受幸福。

《悦读》篇:要想成为一个好的教师一定要爱看书。每个爱看书的人都有自己的《书缘 书事 书情》,《一位乡村书迷的购书情结》让我深感羞愧,我也一样喜欢买书,一去书店五花八门的书总是看得我眼花缭乱,随便挑几本,买回来以后却总是没有耐下心来看它们,于是买书成了一种《渐渐消失的快感》。怀念曾经看书的心情,总《还记得,那一本破书》,喜欢《雨天的书》,那种在雨中湖畔、一杯咖啡、一本书,感觉就是《一个季节的诗》,在心中流淌。

《心情》篇:从《润身斋杂记》中走出,仿佛还带着满屋的书香,来到《门前的桂花树》下,聆听《拂过麦梢的声音 》,品一杯一向感觉苦苦的丁茶,竟然感觉《丁茶不苦》。闭眼倚树仿佛自己就是那《荷梦》中的莲子,置身于美丽的神话之中。

《行走》篇:说起旅游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从《 梦幻洛城 》到《隐梦长安 》再到《温州二景》始终没有走出梦境。心情也随之飘飘然,虽《约会乌镇》却《醉在石塘》。旅游心情婉如蓝色一样悠悠而宁静,大自然真的好神奇将《心被裹进蓝色》。

我没有完全读完《教师的第九个小时》,但已经被它文质兼美的内容深深吸引了。无论我们把教师当作一种职业还是一种事业,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业余生活。而读书是一个教师必不可少的业余享受,我还会慢慢品味和享受《教师的第九个小时》,再次穿梭于时光隧道中,学习他们那种对书的眷恋,对朋友的真诚,对亲人的挚爱,对生活美好追求的精神

亲爱的读者,以上由我们精心为您编辑整理的《第九味读书笔记7篇》读书笔记一文,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第九读书笔记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