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百年潮涌观后感

百年潮涌观后感

百年潮涌观后感700字。

读后感大全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百年潮涌观后感》,如何针对作品名写出优秀的观后感呢?不仅如此,心中经常还伴随着感动和见解。 观后感,就是在看完作品后,总结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的文字,你是否在为写作品名的观后感而苦恼,还请您收藏本文!

百年潮涌观后感 篇1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每当听见这首红歌,我便会想起许多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也会想起《百年潮涌·红星闪闪放光彩》这一本红书。

这是一本沉甸甸的书,它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百年内的光辉事迹,讲述了许多革命先烈的故事,如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嘉兴南湖上的红色航船、八-南昌的炮火连天、花山上的根据地和上甘岭上永不消逝的电波……自1921年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做了三件大事。1979年,让中国人民站了起来;2020年,让中国人民富了起来;今后,还要让中国人民强起来。这本书写出了百年内我们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弱变强,由贫到富的巨大变化。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重点呈现出了中华儿女永不向敌人屈服的精神。

书本中,记录了许许多多的红色故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陈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五四运动失败后,陈望道回到了义乌市分水塘村翻译《共产党宣言》。他把工作间安置在老宅旁边的柴屋内。这期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一天,他的母亲给他端来了粽子和红糖,让他蘸着吃。谁知他的母亲来收拾碗筷时,发现他满嘴墨汁,红糖一点儿也没动。原来陈望道太专心了,把墨汁当成了红糖蘸着吃掉了。陈望道先生在译制过程中是多么的专注,克服了多少困难呀!

看完这本书,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是多少红军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所以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它。“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从点滴做起,听党的话,做党的好少年!

百年潮涌观后感 篇2

人们都说: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可真幸福!看了《百年潮涌·红星闪闪放光彩》之后,我更加确信。是的,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真幸福!

我的家乡在义乌城西,那是一个充满甜味的地方。我们从小都是听着望道先生的故事长大的,望道先生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者。他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过于聚精会神,原本应蘸红糖吃的粽子,竟然蘸着墨汁吃掉了!留下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这句意义非凡的名言。在那低矮的柴房里,点亮了信仰的火种,真理的光芒。从此,让我们染上了“红色的血脉”,希望之光开启了新篇章,引领中国人民走向新时代!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在洪亮的歌声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从改革开放到全面小康、从一带一路到奔赴宇宙。虽然途中经历了风风雨雨,但红色精神却让祖国母亲,屹立于世界之巅!开学第一课,三位航天员带着我们遨游太空,给我们上了一堂特殊的课程。看到此情此景,我的内心多么激动,多么自豪!中国共产党带着新中国,走向了复兴强国路,我们迎来了强大的中国时代!

理想照亮未来,中国人是追梦人。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我们真幸福,生活在这个美好的时代。我们一定会牢记我们的使命,努力学习,让新中国跑向未来,再创中华之辉煌时代!

百年潮涌观后感 篇3

曹依然

传承红色血脉让闪闪红星永放光彩

“妈妈教我一支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总是听到奶奶哼唱这首歌,以至于我耳熟能详。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就一直有一个问题在我脑海中: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直到上学后,老师告诉我:1921年7月,南湖烟雨中,红船悠悠,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满目疮痍的旧中国中站了起来,托举其革命信念的火炬,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风霜雪雨中,与黑暗的搏击从未停歇,与旧社会的抗争从未退缩,汇聚了镰刀和锤子的力量,在人们心中燃起了烈火,那就是我们伟大的党,壮烈地谱写着辉煌篇章。

爸爸,一个社区党员,他告诉我说,中国共产党不仅领导建立了新中国,还使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改革开放,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战胜了新冠疫情,辽宁航母启航,蛟龙潜海,天宫翱翔,北斗定乾坤……,如今我们的祖国国泰民安,团结进步,中国是一张让世界竖起大拇指的名片!以我现在的学识和阅历,进入春芽实验学校,我在我们党百年华诞之际,党的历史、党的伟大滋养着我的心田。

今天当我读完《百年潮涌红星闪闪放光彩》,我不禁感慨,让我想起七一天安门广场,少先队代表的那句话: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我要从今天做起,好好学习,传承红色血脉,让闪闪的红星永放光彩。

百年潮涌观后感 篇4

当我轻轻翻开《百年潮涌红星闪闪放光彩》这本书,第一个映入眼帘的人物是革命烈士方志敏。

他有着一对八字胡,锃亮的头发,很精神,但他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36岁。方志敏在被捕的时候写下了《可爱的中国》,倾诉了他对祖国母亲的满腔热爱,读起来让人热泪盈眶。电影信仰者中方志敏说:我愿意为我的信仰而死。他口中的信仰就是中国共产党,就是为了人民的伟大梦想。最近热映的电影长津湖战役的亲历者周全弟在雪地埋伏三天三夜之后,手脚不能动弹,最后只能截肢。采访时候他说:我现在最大的遗憾是,没上战场,没打死美国鬼子,没给党和人民争光,就残废了。我听了之后感动得泪流满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个个的英雄人物又成就了今天的共产党。

作为党员很光荣,同时也要起带头模范作用。我的家里有两名共产党员,我的爷爷和我的妈妈。在疫情期间,爷爷肩负起了防疫的工作。他给村里宣传防疫抗疫,在村口拦过往车辆。在太阳的暴晒下,豆大的汗珠从爷爷额头滚下来。小队活动时,我的妈妈经常积极组织活动,她还是社区趣阅读故事会的公益老师呢!经常给社区的小朋友们讲故事做游戏,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她。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

回望征程,有多少革命烈士还没有留下姓名,就牺牲在创建新中国的道路上。我们现在拥有的美好生活,都是一个个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这些闪闪的红星须永远铭记心中。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作为少先队员只有刻苦学习,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美丽和富饶。

百年潮涌观后感 篇5

国庆节期间,我阅读了《百年潮涌—红星闪闪放光彩》这本书,里面主要讲的是共产党百年历程,以及其中的一些感人的名人事迹和重大事件,让我受到鼓舞。

书中的第一章主题为“从启明星到东方红”,其中在阅读时觉得有一个让我又好笑又有意思的故事,但我内心深处却留下一份深深感动的精神。那就是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用粽子蘸墨吃。他在翻译时因太投入就把墨汁当作红糖,还说够甜,够甜,这说明真理的味道很甜。1920年,这本《共产党宣言》在世界上问世,他的苦心终究没有白费,全国各地许多有志青年纷纷奔赴上海,拥抱黎明。

在阅读中,当我阅读到毛泽东爷爷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句话不光让全场30万人民激动万分,此时的我内心也非常的激动又骄傲。接下来,书中第二章主题为“神州大地换新颜”,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上甘岭永不消逝的电波”故事,看的我有些难受,眼泪却不知不觉得在我眼眶里打转。故事讲的是一个发生在朝鲜战场上的故事,主人公叫金耳世,他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某炮兵团三营九连的电话兵。在上甘岭征战中金耳世和李昌友都是电话兵,但敌人的手榴弹把电线给炸断了,金耳世就把电线装好,但在第二次电话机炸断了,金耳世马上带着李昌友跑到电话机前,但是李昌友被敌人打死了,他也被子弹打破了膝盖。他依旧爬着,等战友们找到他发现他接完电话后“便闭上了他的眼睛”这句话却在我们心中留下了一道永不消逝的电波。

这几个故事,都让我印象特别的深刻,让我强烈感受到我们现在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啊!都是革命先辈是用命和鲜血换回来的。回想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在家里,我们有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在学校,我们有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育;在生活中,我们不愁吃穿;在学习上,我们都有更好的设备和资料提供。这一切的美好,都来源于祖国的繁荣昌盛,社会的稳定,我们才有美好的家园。我也深深的明白,作为祖国的“花朵”,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学习,守好“红色根脉”,传承、弘扬“红船精神”,不怕困难,从身边小事做起,主动担责,主动学习,将来成为一名栋梁来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

百年潮涌观后感 篇6

当天空有一颗星星在夜晚放光芒时,在它的旁边就有无数的星星也在静静的绽放。

百年涌潮星星放光芒,当一个又一个星星在夜晚放光芒,后面就会有无数颗星星绽放,如同月亮般那样明亮。比如一个弱小的国家慢慢壮大,就和一栋高楼平地起,是我们工作的快乐,因为国家已经壮大,不和以前一样被欺负。当国家壮大时,没有一个国家敢欺负她,每当国家弱小时,没有几个国家愿意伸出援手帮助他。我们能生活在这样的国家而自豪。有句话叫少年强则国强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意思是少年强则瓜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国家独。

国家是人民团结的信心和坚定的意志,强大的国家和弱小的国家,是两个人民的骨气不同,世界上是公平的,强大的国家和弱小的国家是两个人民的骨气,世界上是公平的,但命运不公平,要努力改变命运的不公。以前炮火纷飞,一个又一个家庭被拆散,人们到处流浪,当子弹从枪口穿过时,就有一个人离去,回望着过去的历史,眼泪不停的流下来。那些为国牺牲的烈士们,我们已牢记在心,不让生命的最后一刻永不忘国,现在我们在国旗下安然地玩耍,敬礼,是烈士们用他们宝贵的生命换来的,今天的平安是宝贵的。

我们要好好学习,不断进步,守护着我们的祖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百年潮涌观后感 篇7

《百年潮涌》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历史。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春天的故事”到“新时代华章”,在这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于子三事件。在爱国民主运动中,他成长为一名坚强的学生运动领袖,却也成为国民党反动派的“眼中钉”。1947年10月25日,于子三到火车站去接校友,因时间太晚,一起投宿杭州的大同旅馆。26日凌晨,于子三被国民党特务逮捕。他们用尽酷刑,逼于子三供出党的秘密,说出全国学联的情况,但他始终保持革命者的高尚气节,忠贞不渝。10月29日,于子三在狱中被迫害致死,年仅23岁。

其实战争离我们从来都不远,在几十年前,先辈们放弃了他们的生命,才有我们这样和平的年代,生活在一个国泰民安的国家。

几十年来我们从食不果腹,到温饱到小康,我们已经从抗日的阶段到了民族复兴的阶段,实现了很多的梦想,飞天梦、奥运梦、诺奖梦、强国梦。作为祖国的新一代,中国梦就是我的梦!让我们一起做勇敢的追梦人。

百年潮涌观后感 篇8

1921到2021一百年的风雨兼程,在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人民走向了光明,走向了繁荣,走向了富强。看!红旗飘,锣鼓震,神州大地换新颜。

是的,新中国成立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如同施了法术一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的光芒照射着中国的每一个地方,也有我的家乡衢州。听爷爷说我们那里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三年一小旱,五年一大旱。我心想那岂不是没得饭吃。我查到白居易有诗: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简直骇人听闻。那时,衢州田地多沙,因为干旱农作物难以生长,周围是十里荒山,老百姓只能靠天吃饭。爷爷和我说那时家里真是揭不开锅啊,从爷爷的眼睛里我仿佛看到了那时苦难的日子。

幸好,在党的领导下,誓立愚公移山之精神,定叫山河换新颜,爷爷和乡人们在没有任何机械化设备的情况下,用他们勤劳的双手,推着独轮车,扛着镐、锹、铁锤和钢钎,开始了艰苦的筑坝战斗。他们不管晴天下雨,争分夺秒,最终建成了壮观的铜山源水库,据说把这些挖出的土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道路可南北横贯中国。铜山源水库建成以后,田地得到很好的灌溉,庄稼也长起来了。

春天,田地里一片生机盎然,举目远望,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田野,麦苗青青,菜花金黄,他们仿佛穿上盛装,在歌唱美好的今天。秋天,稻穗弯腰,又像给大地铺了一张金黄的地毯。乡人时而前来查看,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每到这时,爷爷也总比以往去的勤,又乐呵呵的回。

想起老师给我看《我和我的祖国》里,迎着21世纪的灿烂阳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原子弹发射成功,香港的回归,神舟11号成功着陆今日祖国大地上的变化,如浪潮般涌来,也可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读完《百年潮涌》,一幅幅画面仍在脑海中轮换,我激动极了,怀抱着未来的我,也想创造这样的奇迹,勇立潮头。我想,为此,我会不懈努力,刻苦读书,勇于创新,实现自己的追潮梦!

百年潮涌观后感 篇9

秋天即将来临,我们喜迎国庆,在这漫长的国庆假期里,我阅读了,百年潮涌红星闪闪放光彩这本书。如果没有党,我们怎能有现在的生活?如果没有党,我们哪来的良好环境?

如果没有党,我们怎么知道这么多的知识?是啊,如果没有党,我们的祖国母亲将被毁灭!

伟大的党们,总为我们的祖国着想。陈望道就是一个活例子。一天全忘悼母亲特意端来粽子和红糖,让他蘸着吃,补补身子。过了一会儿,母亲在屋外问他红糖够不够?要不要再添些?陈望道回答够了,够甜了。谁知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发现他的嘴里满是墨汁,红糖却一点儿也没动。原来,他专心译书把墨汁当作红糖蘸着吃,自己却全然不知。陈望道就是在这样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以平时译书五倍的工夫,完成了翻译工作。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事情了。19xx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望志路一幢老式石库门小楼里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他们的平均年龄是28岁,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会议举行期间,有个穿灰色长衫的陌生男人,从后门闯入,声称找错地方随即匆忙跑出,而负责会务的李达夫人王会悟,十分警惕,立即向代表们报告。仅仅十多分钟,法租界巡捕搜查了会议地点,而此时代表们已经疏散了。会议不能在上海继续进行,王会悟向代表们提议去她的家乡嘉兴。那里有个南湖,湖上有船,可以租用环境幽静,游人少,以游湖做养护,既安全又方便且据上海又近乘坐火车,当天可来回,按照事先确定的以一日之长开完大会的要求,会议从中午11点左右开始到傍晚顺利结束。依靠王会悟警惕与聪明才智,帮代表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向我们祖国敬礼,向我们的党致谢,谢谢您党!您是祖国最坚强的后盾!有了您才有了新中国,再次感谢您党!

百年潮涌观后感 篇10

这是一本沉甸甸的书,讲了许多革命先辈们的故事,也讲了许多重大的事件。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春天的故事到新时代的华章。在这100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历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

有一个故事是我笑着看完的。感触却无比的深刻,这个故事就是陈望道吃粽子。一天,陈望道的母亲给她端来一些红糖和粽子,让他补补身子,当母亲问他红糖够不够时,他说,够了,够甜的了。结果母亲进来收拾东西的时候,却发现他的嘴里全都是墨汁,红糖却一点儿也没有动。原来陈望道太专注翻译《共产党宣言》,竟然把墨汁当作红糖蘸着粽子吃掉了,自己却浑然不知。这真是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啊。

也有一个故事是我含泪看完的。这个故事就是关于抗美援朝的烈士金耳世的。金耳世是一个电话兵。1954年,上甘岭战争打响,指挥部通向前线阵地的电话线屡屡被炸断。但金耳世他们每次都能及时抢修。19日凌晨,电话线又被炸断了。金耳世和李昌友立刻跑去抢修,电话线通了后,战友们还不见他们回来,等战友们找到他们时。李昌友已经牺牲了,金耳世的左腿膝盖被炸断,昏了过去。在他身后,是一条绵延20多米的血路。没有人知道他是忍着怎样的剧痛,爬行了20多米;没有人知道他是以怎样的毅力,直至接好三处断线。当战友们含泪将她抬上担架时。还听他喃喃道:刚才接的线都通吗?这成了金耳世的遗言。金耳世在上甘岭,永远的闭上了眼睛,却在我们心中留下了一段永不消逝的电波。看到这里我不禁联想到这两天热播电影《长津湖》里的雷公,他为了保护战友,为了引诱美军的导弹发射方向,独自驾车载着美军的信号弹冒着枪林弹雨不顾一切的往敌军里冲。先是耳朵和侧脸被炸破了,鲜血直流,但他好像一点都感觉不到痛,加大油门继续往前冲。就在这时,车子被美军的导弹击中,炸翻了车子也把雷公的身体炸的血肉模糊,当战友赶到的时候,他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和金耳世一样,牺牲自己、保卫祖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无数个革命英雄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更加珍惜、永远铭记!

梁启超先生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也不要辜负革命先辈们的期望,争做共产主义接班人!

百年潮涌观后感 篇11

程冠烨

今天我阅读了《百年潮涌,红星闪闪放光彩》时,情不自禁的泪流满面!我恨不得立马回到那个年代,送给红军叔叔们应有尽有的物资。这样,当他们穿越草原时就不用吃草根、树皮、牛皮等,更不用杀了军马。

当我读到丰盛的“鱼汤宴”时,我一阵百感交集,心想:红军叔叔竟然连鱼骨头都吃了,这也太不可思议啦!要是我能把家里的米饭给他们吃,他们就不会瘦的皮包骨头像猴子一样了。当红军叔叔终于走出“吃人”的草地时,我不由的想起书中的那句话“红军战士们有勇气,有决心,彼此团结,相互扶持,最终战胜了这个敌人。”这是我们应该向红军叔叔学习的地方,有勇气面对所有的困难,不怕挫折。

有次我偶然读到了《半碗青稞面》这篇故事时,我感慨颇多!内容大概是这样的,红军叔叔为了战争的胜利,再一次面对可怕的草原。这时,他们身上的干粮已经所剩无几,于是周总理一次次把自己的青稞面分给战士们。所有的红军叔叔都感动的流泪,因为这不仅仅是半碗青稞面,这是总理的心意和生命啊!茫茫的草地上填饱了肚子,烤暖了心的红军叔叔接着踏上征程。最后他们穿过了草原,越过雪山。终于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的土地,解放全中国!

从长征胜利到现在已有80多年历史,我要缅怀革命先烈,用长征精神激励自己,珍惜我们现在所有的美好生活。勿忘国耻,努力地学习,做好社会主义接班人。

百年潮涌观后感 篇12

这几天,我们老师推荐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百年潮涌·红星闪闪放光彩》

这本书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个名叫陈道的人,他家里非常穷,一块木板子白天当桌子,晚上当床。有一次,陈道的母亲包了粽子,让他蘸红糖吃,过了一会儿,母亲问:“红糖够不够?”他回答:“够了,够了,非常甜。”这时,母亲过来收拾碗,发现盘子里的红糖原封不动的放在那里。原来陈道学习太认真了,连自己蘸的是墨水都不知道。这种忘我学习的精神,让我十分敬佩。而且这样的革命战士很多。正是因为革命战士们的付出,才会有我们今天这么美好的生活。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泰来”当我看到这句话时,让我想起了《长津湖》中那猛烈的战争,中国志愿军奋力对抗美国的钢铁洪流,付出了非常大的牺牲,就连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也光荣的牺牲了。那一个个战士都被冻成了“冰雕。”就连美国的军队指挥官也感叹道:“我们无法战胜这样的军队。”

我们现在美好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实在来之不易呀。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做个对国家有用之才,来回报祖国。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编辑推荐

百年情书观后感


篇一:百年情书观后感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中学时代便在课堂上所学的一篇课文《与妻书》,大学毕业后听的三首台湾流行音乐(齐豫唱的《觉》、童安格唱的《诀别》及李建复唱的《意映卿卿》),再到如今纪念广州起义一百周年的电影《百年情书》,恍如一段交织时空的爱情扑面而来,情缘魂梦系……

音乐缠绕:交错的爱情对话“意映卿卿,再一次呼唤你的名,今夜我的笔沾满你的情,然而我的肩却负担四万万个情,钟情如我,又怎能抵住此情,万万千千……”声音宽厚而凭借着一鸣惊人的李建复,深情款款的从林觉民的角度演绎这份生死之情,既有对于爱妻的苦苦爱恋与不舍,更有对于革命的决心;而童安格创作演唱的《诀别》,则进一步的以林觉民的口吻向爱妻表示那份爱与决心,“烽火泪,滴尽相思意,情缘魂梦相系,方寸心,只愿天下情侣,不再有泪如你”——犹记第一次听到这句“不再有泪如你”时,泪水在不知不觉里流洒。

不过,更加喜欢的是齐豫唱的那首《觉》,“觉:当我看见你的信,我竟然相信,刹那即永恒,再多的难舍和舍得,有时候不得不舍”,齐豫的带有丝丝缕缕忧伤的声音里,将意映的忧伤化为缕缕的歌声,爱与放手,又心有不甘的追问“你的不得不舍和遗弃都是守真情的坚持,我留守着数不完的夜和载沉载浮的凌迟,谁给你选择的权利,让你就这样地离去,谁把我无止境的付出,都化作纸上的一个名字”,可惜,成为了天问!

穿越百年的爱情,《百年情书》便是根据林觉民写给妻子的绝笔书改编的献礼广州起义100周年的作品,林觉民与意映之间的爱情故事,与林觉民被影响而参加革命,成为影片的两条并行不悖的线索,爱情因为战争、动乱、自我牺牲而升华,而牺牲又为爱情添色不少,即使是在梦里遥望,依然低低切切,无悔无怨。“结缡十五年,原约相守以死,我今背盟矣!手写此信,我尚为世间一人;君看此信,我已成阴曹一鬼,死生契阔,一复何言……”也想起谭嗣同就义前的这封写给爱妻的信。

"意映卿卿如晤……”,还记得上高一的时候,学校发了一本关于学文言文的书,当我独自一人翻阅到《与妻书》时(貌似比较靠后的),便被其中的情感所深深打动。至今我还记得开头的这一句,尽管其他的我都已经忘记。如今看《百年情书》仍给我的心灵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也为他们的那颗赤子之心而由衷敬佩,不禁怀起想年少的我也曾指点江山、壮怀激烈。儒家一直恪守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宗旨,我想那大概是天下太平时的一种理念。但如果生逢乱世的话,就只能独善其身了。而天下有识之士更是以救国存亡、民族大义等疾走奔呼,甚至抛头颅洒热血。“书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想这才是那一代读书人的真实写照,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书生意气,指点江山,慷慨激昂,或者心怀天下,投笔从戎,报效祖国。

在那个跌宕起伏、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每一位热血青年总是怀揣着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但他们读书并不像现在的我们那样,只是为了改变自身命运,为了将来能找份好工作,然后结婚生子,再终其一生。(何况在这场赌博中我们已经是以惨败落幕。)他们个个肩负道义,以大无畏的精神,前仆后继,恰似救世主一般只为解救天下苍生而来。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想这句话可以表达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心声!

或许曾经的我们也有过理想和抱负,尽管青春有过迷惘和无奈,但当面对那些激荡人心的人和事,我们总是不断地鞭策自己,要成就一番功业,甚至枕戈待旦、闻鸡起舞;抑或登临时,不知天高地厚地发出了“一朝剑在手,但使寰宇清”那样豪言壮语。尽管现在我们80后的一代已经渐渐成熟,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各自所学,俨然已成为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但是我更欣赏我们年少时的狂妄和不羁:目光炯炯地望着远方,时而微笑,时而凝神,手中的笔突然变得力重千钧,仿佛在指挥着千军万马,一副要征服世界的野心。那种目空一切,惟我独尊的孤傲,积极向上,意气风发的状态,就像一位豪气干云的大侠遗世独立……

如今的我们都已经走上社会,当年所有的雄心和壮志都已被这个现实消磨殆尽,曾经耀眼的星辉已然暗淡、被淹没在茫茫的夜空之中。于是我们回到了平庸的世俗生活,每日为生计奔波劳碌。那些热血的青春只能变成回忆珍藏心底,任岁月无声流逝!内心如一汪死水,经不起半点漪沦,再没有那种激情和冲动。但是,我时常梦见那一段青春的峥嵘岁月,那一段只属于我们的青春,我总是无限神往。每当我的记忆的缺口被不自觉地打开——因为那一页是我们无法或缺的故事。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十五州”?

影片的主题和情感基调很富于感染力,让观影者引起共鸣。其中交织着的儿女之情、手足之情和革命之情,看来不觉令人荡气回肠。看过的人都会为他们唏嘘不已,甚至拘一把同情之泪。在我心潮澎湃的同时,又感到我的心被最柔软的东西触动了,就像在读一首词一样兼具婉约与豪放之韵致,两者相得益彰。豪迈处,气壮山河;情深时,不能自己。终了四顾茫然,“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突然想到了裴多菲,那就到此为止吧,何况夜也深了: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顾,两者皆可抛!

谨以此来祭奠我那段逝去的青春岁月!

篇二:百年情书观后感

当历史的画卷再一次铺展开来,当昔日的英雄们再一次浮现在眼前,当人鬼情未了的《与妻书》再一次谱写时,我不禁潸然泪下,内心的爱国之情与感动之情便随着情节的发展而跌宕起伏了。《百年情书》,从题目上便可一目了然,它显然是一部讲述唯美爱情故事的电影。然而,出人意料且更令人敬佩的,却是主人公林觉民在爱国情与爱情之间的抉择。正是因为这个抉择,便产生了影响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爱国热情的《与妻书》。

《百年情书》,从字面上理解,可以说是一封历史久远的爱情信件,但就其中的内涵而言,《百年情书》无疑是一封赞扬一代革命勇士的篇章。这部电影以林觉民和陈意映的爱情悲剧为主线,衬托了一群广大青年为了广州起义的胜利,为了反抗封建桎梏,为了追求真理而表现出的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马关条约》的签订,国家国土的割让,使一群热血青年愤愤不平,忍无可忍,为了洗清国耻,为了与清廷政府对抗,一群英雄志士万死不辞。1911年,温生财刺杀广州将军孚琦事件的成功,更是引起了清廷的警惕。再加上林觉民等一群爱国青年的多次出击,清廷政府更是严加警戒。为了干一番大事业,林觉民毅然离开妻子和父亲,留学日本。在日本,他们始终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信念而坚持不懈地奋斗着,始终铭记“勿忘国耻”的教诲。最终,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壮烈牺牲,更是令人惨不忍睹,尤其当超骧,元栋被一箭双雕而打死时,林觉民悲痛欲绝,革命者们看着同伴依次惨死,更加拼命地攻击敌人。虽然他们牺牲了,但这种万死不辞,为国捐躯的精神却深深地影响着后人,使更多的中国人开始觉醒。

《百年情书》,可以说它既是一封情书,又是一封遗书,在细细地咀嚼其中的内涵之后才发现,这其中蕴含的哲理涉及面非常广。无论从爱情的角度或是亲情的角度亦或是友情的角度这三方面来说,都是塑造的非常成功并值得称赞的。

在爱情方面,影片中最令我感动的便是以林觉民和陈意映为主线展开的一场恋情。其中对我印象最深的便是觉民对意映说的一番话了:“与其让你先我而死,不如让我先你而死”,当意映问她为什么时,他却说:“因为你太柔弱了,所以我不想留你一个人承受所有的痛苦。”这出自肺腑的话语,这浓浓的情意,教人如何不感动,他们的相濡以沫,他们的相敬如宾,无不催人泪下,更是我们用言语无法形容出来的。他们的爱可以说是一种简单,一种清新。

林觉民与陈意映的爱情,产生于乱世中,好似一个童话故事,虽然不真实,但很美,很感人。这部电影虽说不上是一部传记,而且片段比较零散,但我更愿意称它为一部唯美的爱情片。在那个跌宕起伏,战火纷飞,为国效命,万死不辞的年代,这种真情有多难得,可想而知。还记得新婚之夜,当意映嘴唇上粘了一小块枣子皮时,觉民便温柔地笑着递给他一块手帕,两人便相视而笑。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总是相敬如宾。记得意映在觉察到自己的丈夫所做的事业危险性极大时,便常常拜佛求菩萨保佑觉民。在觉民闯祸时,意映处处为觉民隐瞒,并在觉民挨打被罚时偷偷送饭。记得影片中还有一个放风筝的画面,那是觉民准备偷偷跑去日本,可恰巧船票卖完了,最后意映找到了他,觉民就带着意映去海边放风筝,觉民手中握着线,风筝在另一头飞得很高。意映便说觉民就像这只风筝,想要飞多高就能飞多高。而觉民不语,默默地将手中的线递到意映手上,并郑重地说:“我飞得再高,但风筝的这一头始终攥在你的手里,”意映会心地笑了。这温馨的画面,只觉得暖暖的,很清新,又很惬意。

在觉民决定参加黄花岗起义的最后阶段,回了一趟家,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礼拜,但他明白,自己所剩的时日已经不多了,在这段期间,他常常喝得醉熏熏的来掩盖自己的罪过,而回家后意映也并没有抱怨,或许她也能感受到觉民内心的痛苦。看见妻子怀着他的第二个孩子,他何尝不想亲眼看见自己的子女出生,尽一个做父亲的责任。而他有更重大的任务在身,他必须舍小家以保大家。尽管有太多的无奈,尽管有太多的不舍,但他还是决绝地离开了。他的这种做法,我们都能理解,因为觉民在我们大家心中永远是伟大的。

在日本同盟会期间及一系列的活动中,觉民的表现尤为突出,这其中浓浓的兄弟情更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他们知道,此时,祖国大地正在痛苦的呻吟着,觉民明白,若想洗清国耻,实现梦想,便只有一条道路可选,即只有革命。即使头断血流,即使暴尸街头,他们也无怨无悔。大不了现实生活中少了一群英雄,黄泉路上多了一群鬼雄。在林觉民被捕入狱时,审判官对他的评价是“相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看他一表人才,劝他投降,而觉民宁死不屈。“吾等愿杀身成仁,唤醒国民觉醒”,在黄花岗起义之前,兄弟们纷纷报名参加敢死队;在战斗中,为了占领制高点,弟兄们一个个英勇牺牲;在最后的冲刺中,已经伤痕累累的觉民和伙伴多次尝试冲击。当看到同伴牺牲,他们更是拼了命地战斗。这种兄弟情,这种友情,更是令我们钦佩。

觉民在起义前曾说过,“吾辈此举,事必败,身必死”,“然吾辈身死之日,距光复期必不远矣”,他们明明知道这次起义凶多吉少,可他们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以换取国家的光复。黄兴说:“用我们的血去浇灌自由之花,让所有人都能够生活在民族,平等,自由,博爱的世界里。”这种伟大的理想可歌可泣,敢死队的英雄们,在告别了自己的亲人后,纷纷走上了不归路。子弹是不长眼睛的,一眨眼的功夫,当觉民再次呼唤新军里的兄弟们时,林文已经英勇牺牲了,就这样,他们生在一起,死在一起,在同生死共患难的誓言里勇往直前。

说起亲情,林觉民应该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运的。虽然幼小时丧母,但他有幸过继给了他的叔叔,叔叔将他视为珍宝,把觉民当作亲生儿子来抚养。从他的回忆中可知,觉民小时候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无论是诗书礼仪还是诸子百家,他总是过目不忘。在全家人一起吃最后一次团圆饭时,觉民的养父说起了一件觉民小时候去参加童子试时发生的事情,那时小小年纪的他就知道“少年不忘万户侯”了,可见他的志向有多远大。

最终,离别的前夜,意映连夜把平安符缝在了觉民的衣服里,虽然阻止不了他前行的道路,但她只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够平安归来。而那封“与妻书”,则是觉民在一个雨夜里悲痛欲绝地写下的。窗外的雨哗哗地下着,觉民流着热泪,纵有万般无奈,万般不舍,怎奈乱世之中,只能用一封信来了解自己此生的遗憾。

“意映卿卿如唔,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充吾爱汝之心……”默默地看着,深深地感触着,不知不觉,泪水已划过脸颊,百年的情书,情系百年,催人泪下的亲情、友情、爱情……

篇三:百年情书观后感

看完《百年情书》这部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曾经的记忆在脑海中再次被唤起。记得在高中时,我们学《与妻书》时,语文老师给我们读这篇文章时很有感情,读着读着她眼睛都泛起了泪珠,我们当时感觉很奇怪,为什么老师会有这样的反应呢?直到我那天晚上我在看《百年情书》的时候,看到林觉民写《与妻书》的画面,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才明白当时语文老师为什么会流泪。当时学习《与妻书》时,我们对当时的历史背景都不是很了解,很难想象当时情景是怎样的,也就根本体会不了作者当时想要表达的情感,但是《百年情书》这部电影把这封情书完全画面化在我面前,形成一种不能抗拒的情绪,好像让我回到了那个时代。

当我看到林觉民含泪给他妻子写信的那个情景时,我情不自禁的流泪了,明白了信中“吾爱汝至”到底有多深,也明白了为何“泪珠与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林觉民那种“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置生死于度外,抛却与爱妻的儿女情长而“勇于就死”,大义凛然、无所畏惧地积极投身到推翻清政府黑暗腐朽统治的武装起义中的革命精神让我佩服。爱情因为战争、动乱、自我牺牲而升华,而牺牲又为爱情添色不少,即使是在梦里遥望,依然低低切切,无悔无怨。他们的爱情故事实在让我感动,也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爱。虽然他们牺牲了自己的个人私爱却成全了大爱,这正是革命者才有的风范啊。

当我看到新婚的声洞执意要参加敢死队时,骁超与元栋双双就义时,元栋的眼镜被踩碎时,珺瑛在城门外留下了伤心的眼泪时,我的心中涌动着一种莫名的情素。他们当时的年龄就和我现在的年龄差不多,他们本可以像我一样享受这一年纪应该享受的事情:读书,谈恋爱……这些美好的事情,但他们却把这美好的一切都抛弃了,偷偷地背着自己的父母去做他们父母最不想他们干的事情,去承担了不是他们这年龄应该承担的事情。即使受到当时政府的严厉打压,即使受到生命危险他们都没有退缩,而是越挫越勇。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做那样的决定呢?是什么能够让他们这么无畏的牺牲呢?是爱国的力量支撑着他们做那样的决定,他们不想自己的国家任由别国欺负,任由别人蹂躏自己的同胞,所以他们要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打倒与列强同流合污压榨百姓的清朝统治者,推翻腐朽的封建清朝,建立民主,自由的中华民国。虽然起义失败了,但是他们的这一举动却唤醒了沉睡的国民,影响很大,激起了很多人勇敢的站起来反抗,才有了后来的辛亥革命,才有了后来的中华民国和新中国,才有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生活。是他们用他们的青春和血液浇灌了我们今天的幸福之花!

今天我们能享受这样安逸而幸福的生活,我们要感谢那些革命先辈们,是他们用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这一切。所我们在享受今天这美好的生活时,我们要不忘历史,不忘他们。同时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那种大无畏,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要关心时事和国情,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不断完善自己,努力成为“四有”公民,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百年情书》观后感


《百年情书》观后感

百年情书,是一份情书,也是一份遗书,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写给妻子的最后一封信。这部电影严格意义上说不上是一部传记,因为它只讲了主人公林觉民慷慨赴死前五年的事,而且还是很零散的片段,而我更愿意称它为爱情片,主人公林觉民和她的妻子之间的爱情贯穿了全剧,从片名就可以看出来。

这部电影不是什么大制作,这一点从它的制作单位是电影频道就可以看出。演员也清一色都是年轻的生面孔,戏中唯一撑得住场面的只有李雪健,这个老戏骨的演技没什么好说。不过其他年轻人的表演就完全没有亮点了。在这群年轻演员中,除了蒋梦婕我还认识之外,其他一概不识。不过这个林黛玉也称不上是什么大腕,演技更是略显稚嫩,我看着她还是不由自的想起红楼里弱不禁风的林妹妹,不过没办法,我对这一型的女生实在没有抵抗力,看着她,我就觉着心里舒服唯。

不过无所谓,我看了开头几分钟的戏就不指望演员的表演了,真正吸引我使我坚持看我的动力是它的故事和画面。简单,清新。尤其是林觉民与其妻子的爱情让我很是享受,在这乱世之中,就像童话一样,不真实,但很美。尤其是蒋梦婕扮演的妻子,让我流连忘返,这里我不是指她的演技,而单纯是指她扮演的这个形象,就是她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就站在那,我都觉得很美,唉!归根结底,我只是单纯喜欢这一类型的女孩子而已。

《百年乡情》观后感


《百年乡情》观后感

2014年,正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百周年整,势必会引起民族性的群体回忆,而BBC播出的《百年乡情》正是讲述了一百年来的德比郡小村中鲜活多样的人物故事,以回忆为线索,展现英伦乡村特色的百年风情画卷。

影视开头,满面沟壑的老人波特带着孩子般淘气兴奋的眼神,从紧紧怀抱的包中拿出一张张旧照片,将百年乡情娓娓道来。百年时光倏忽而逝,红颜白发,战士枯骨,曾经生活的小村,曾经爱恋的女孩,曾经尊敬的人,曾经惊心和怦然的经历都被时光掩埋,时光已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

二十世纪初,一战前夕,剧变前夜,老旧森严的等级制度根基破败,频临倒塌,新旧思想在此刻展开拉锯战,冲突之中闪耀着民主平等自由的火花,没落贵族惨淡经营,竭力维持体面的上流生活,靠土地牧场为生的农民依旧艰辛干活维持基本生活,工人阶级队伍日益壮大,女性正逐渐摆脱传统男权制度的束缚,在英国社会中扮演着愈加吃重的角色。

广袤的牧场,阴沉的天空,泥泞的道路,简陋的房屋,这些勾勒出英国农民当时的生存处境,而新来到小村的牧师女儿MarthaLane的出现,却调和了剧中的清冷。美丽青春的脸庞,笑颜明朗,落落大方,说着新奇的事物和想法,她不同于庄园小姐的傲慢冷艳、高高在上,也不同于农家妇女和女孩的羞赧或朴素,她的与众不同在于她是经历了新思想洗礼的传教士,主张不分等级待人和民主、平等、自由。她努力担任当地女性的领头人,带领她们争取民主平等自由独立,为此承受误解仍四处奔走呼号,她给小村传递而出的其实是外面世界的讯息与变化。

波特的哥哥Joe为获得自由选择去当兵,却被始料未及的惨烈战事造成身心创伤,仍是个因逃兵而枪决的下场。

波特的父亲John,为过去所累,用酒精麻痹自己,喝酒打老婆打小孩还不好好干活,让穷的叮当响的家每况愈下。一直被村里人所鄙视。

妻子Grace坚韧地守护着两个儿子和丈夫,保护儿子躲避丈夫的暴力,一心要让儿子Joe远离丈夫获得自由之身,不曾想却换得如此结局,痛心疾首却以坚强内心支撑着这个家庭,在风雨飘摇的年代中挺身站立绝不倒下,进工厂制鞋赚钱补贴家用,慢慢撑起了整个家庭。

教会波特用相机看世界,真实记录并坚守人生的Eyre老师因不愿杀人而以良心为由拒绝参军,因此带来牢狱之灾,这位优秀的灵魂导师因懦夫之名被村民唾弃和孤立。

I judge people by what they might be,not are, nor will be。Robert Browning

Eyre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的这句话正是他心中所想,是他期望他人评断自己时应遵循的原则。

波特的童年生活因哥哥被枪决而结束,曾经的仰望和依靠已不在,少年波特开始承担起属于他的家庭重担。

老人回忆往事时,说哥哥临走前让他照顾好家人。采访者问道,Did this make you feel responsible? 老人脸上闪过一丝难过。真叫人心疼。

第一季结尾,一战结束,137名参军的青壮年,归来时只有伤痕累累的25人,小村的纪念碑静静地矗立着,而纪念碑上的名字并不能让逝者安息,让生者不再悲痛。


百年奋斗观后感系列


怎样为自己喜爱的作品名写一份观后感呢?观后感要善于总结零碎和模糊的思想,找到其中具有突出性的进行描写,读后感大全为您搜集了一些主题相关内容:百年奋斗观后感,通过本文希望能帮助到您!

百年奋斗观后感 篇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作为基层党委书记,要全面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立足当下工作实际、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争取更大胜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干部理论学习也业务能力提升要求更加严格,立足新时代背景下要取得新作为,就必须不断进行自我革新。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提出一系列学习理论和治国理念,而要真正理解和读懂这些理论、理念,就必须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学习党的政策理论,坚持把政策、文件读深、读透。只有通过不断地理论学习和经验积累,才能更有效捕捉到最新的政治信息,从而促进政治敏锐性的不断提升。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得益于以下历史经验:一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二是始终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三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四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一名基层组工干部将解决抓好决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努力提高自身本领,不断在建强基层党组织、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上下功夫,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提高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百年奋斗观后感 篇2

每年的7月1日,是我们的建党节,党的光辉照我心,祝福党的生日快乐。

是的,党一百岁了,我们为党的历史之久而高兴,更为党在一百岁之际,依然干劲十足,依然蓬勃向上,依然前途无量而自豪。

党一百年的征程是一部奋斗史,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谁都不可能不知道我们的党出生在一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一开始就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谁都不可能不知道,就是这个成立初才一二十个人的中共真正携起了广大工农和各个正义之士的手,我们不可能不知道,是共产党带领我们走向一今天的社会主义,走进了幸福和民主……说起党的奋斗历程,总不会忘记想起那一句“枪杆子里出政权”。我一直认为南昌起义是党奋斗的真正的开始,因为从那一刻起,我们再也不是靠着几个人来掀些小小波澜了,我们有了自己的武装。

我们也总不会忘记说起二万五千里长征,特别是让中国共产党开始真正独立的遵义会议,艰苦的长征走出了共产党人宝贵的乐观奋斗精神,淘出了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播下了生命力顽强的革命火种;遵义会义更是开出了我们自己的个性。

改革开放年,全国上下都有了巨大的变化,我的家乡—鞍山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坐落在美丽富饶的辽东半岛中部,鞍山属于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物产丰富,世界第一玉佛就坐落在鞍山市区的东山风景区内。

改革开放前,下雨时,马路上坑坑洼洼,让人寸步难行,经过一次一次的翻新,马路也变宽了,现在是宽阔的柏油路,六车道变成十车道,汽车在上面来来往往顺畅的通行。道路两边盖起了一座座高层建筑。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也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听奶奶讲,以前一年下来就等着过年买上几斤肉改善,现在天天吃肉,真是天天过年呀!爸爸小的时候只有过年才能吃上饺子,现在可不一样了,饺子随时可以吃,什么馅都有。奶奶还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三十年前穿带补丁衣服的人多得是,衣服色彩也很单调,一件衣服兄妹几个轮着穿”,现在的衣服五颜六色,款式新颖,世界品牌、国际品牌都有。

听妈妈说,xx年前,几乎没有几家有电视机,如今电视机从黑白到彩色,每家都有一、两台,电磁炉、电脑、mp5等现代电器也走进了老百姓的家中。

在经济迅速繁荣的今天,我们也并不会忘记祖国成立初的荒凉破败,我们更不会忘记是党的改革号召将祖国人民从困苦中解救……党的历史也是一部挫折史。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的一样,新生事物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好的未来,我想说,少年爱党,刚党更强!

党一百岁了,做为一名党和祖国的接班人,唯愿党更好、更强!

百年奋斗观后感 篇3

我初中二年级时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那时起,我积极参加团的活动和学习,每一次学习都有收获。特别是这学期我带着憧憬走进团课的课堂,通过徐_等老师耐心细致的讲解,我更加清楚地认识了团,认识了团员的真正含义: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的共产主义的大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团的基本任务是坚定不移的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所谓使命,古指使者奉命出行,后引申为肩负重大的任务和责任。马克思曾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我们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无数革命先烈和前辈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打下的江山,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和保护,我们要继承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自觉把人生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努力学习。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给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地推动,科技文化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而我们当代大学生,理应成为科学技术大军中的一员,我们更应肩负起历史使命,肩负起增强我国科学技术的历史使命,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成才,把发展本国文化作为学习和奋斗目标,为增强科技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国力而学习不止、奋斗不止。

我们大学生身处校园这一特殊环境中,并未完全走向社会,我们接触的大多是同龄人和老师,所以在现阶段,学习是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我们必须努力完成好自己的学习任务,在完成好学习任务的条件下,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创造力,这样才可以打牢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为将来走上社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创造条件。同时,也为早日加入党组织、为党服务奠定思想基础和文化基础。

百年奋斗观后感 篇4

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在这颗蓝色的星球上,在古老的东方,有一个龙的国度,它叫中国。这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古老国度,秦兵马俑,万里长城,四大发明,这些都是它曾经强大的标志,从夏到秦,从奴隶制转向封建制,再由秦到唐宋,我国国力空前繁荣,唐宋之后国力逐渐衰弱,到了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我国国力迅速下降。

我们伟大的祖国饱经风霜,历经磨难;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年八国联军像强盗一般,对圆明园烧杀抢掠,那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使一个泱泱大国变成了任人宰割的肥羊。可恶的日本侵略者残忍地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正是这些事,中国人被激怒了,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被激怒了。他们知道,不能再坐以待毙了,于是孙中山发起了辛亥革命,封建社会迅速土崩瓦解。一些革命老前辈,他们用自己的身躯挡住外来的毒爪,为我国人民带来了安全。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畏牺牲,用自己的生命把各国的侵略者都赶出了中国,终于,在他们的努力下,祖国掀开了崭新的篇章。

过去屈辱的历史已成为事实,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永远不能忘记,我们做为一名中学生,虽然不曾驰骋沙场,去边疆为祖国母亲而战斗,但我们也要时时刻刻保持着一颗爱国的心,不能忘记其他国家对祖国的侵略,我们要努力学习,插上梦想的翅膀,攀登上知识的高峰,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我国现在虽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繁荣程度,但我国还只是个发展中国家,离发达国家的路还很漫长,我们是学生,我们要肩负起复兴中国的重任,努力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用实际行动来实现我们的美丽中国梦。

复兴中华,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看见地上有废纸,捡起来丢进垃圾桶,看见水龙头没关好,就去拧紧,每天都要谨记“节约水电,节约资源”。这就是我们复兴中华最直接不过的举动了。

爱国,不应只挂在嘴边,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我们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要为祖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复兴中华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沉甸甸的使命,我们要为中华之复兴而读书!

百年奋斗观后感 篇5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党历来高度注重总结历史经验。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

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概括了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这十条历史经验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深刻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深刻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深刻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深刻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党的经验是我们党在历经艰辛、饱经风雨的长期摸索中积累下来的,饱含着成败和得失,凝结着鲜血和汗水,充满着智慧和勇毅。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艰苦奋斗,越需要开拓创新,党领导人民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敢为天下先,走出了前人没有走出的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通过不断斗争取得的;团结就是力量,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决议》精辟概括的十条历史经验,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前进道路上,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就一定能够确保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向前进;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就一定能够领导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就永远不会得逞;只要我们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只要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既虚心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又坚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信邪、不怕压,就一定能够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始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只要我们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不依附别人,不掠夺别人,永远不称霸,就一定能够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只要我们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要求,勇于推进改革,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只要我们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只要我们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就一定能够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只要我们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就一定能够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胸怀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会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不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顽强奋斗、不懈奋斗,我们必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书写新的恢宏篇章,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百年奋斗观后感 篇6

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推动人类和平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从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到为国际维和贡献“关键力量”,从积极为国际社会抗疫提供各类援助,到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采取坚决行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不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达尼洛·图尔克说,中国提出的很多全球性的发展理念和倡议,都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胸怀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中国共产党将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高扬社会主义旗帜,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继续奋斗,创造新时代中国发展新辉煌,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护航我们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的“金钟罩”。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健全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当前,我们党仍然面临着“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危害党的肌体健康的“毒瘤”还未清除,必须保持“泾溪石险人兢慎”的警醒,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持续深入推进自我革命,持之以恒正风反腐肃贪,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永葆青春、永续奋斗。

百年奋斗观后感 篇7

72年前,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用“两个务必”,回答了“如何让党保持生命力”的问题: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013年,习近平同志在西柏坡考察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的时候,毛泽东同志说‘进京赶考’,并且豪迈地说‘不要退回来,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现在六十多年过去了,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习近平同志清醒地认识到,管党治党一度“宽松软”带来党内消极腐败现象蔓延,政治生态出现严重问题,党群干群关系受到损害,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受到削弱,党治国理政面临重大考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提出和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坚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从领导干部抓起,以上率下改进工作作风。

习近平同志强调:“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专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密集展开,引导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

一连串的行动,让整个世界清楚地看到,这场思想洗礼、作风建设,给中国共产党带来的变化。

腐败是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威胁。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打虎拍蝇”拉开序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工程向纵深发展。

2017年1月6日,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在北京举行。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同志面向全党、全国、全世界作出重大政治判断:经过全党共同努力,党的纪律建设全面加强,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党的制度建设,党内制定修订146部中央党内法规,占现行有效中央党内法规总数的69.5%。一张从严管党治党的制度网络越织越密,习近平同志形象地把它比喻成“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只要我们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就一定能够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百年情书观后感800字


高中的一天清晨,语文课堂上翻开了新的篇章,标题《与妻书》,作者林觉民。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当时的我虽然只是懵懂少年,不能完全读懂字中的缱绻与决绝、矛盾与苦痛,但心底却似一泉清水汩汩地涌出感动,有着撕心裂肺般的痛楚、悲怆,以至于这篇文章不用老师督促、自己就了然熟背。紧接着,便听到了齐豫的《觉》和童安格的《诀别》,不同的是齐豫以陈意映的口吻回复了丈夫的遗书谁给你选择的权利,让你就这样离去,而童安格则以林觉民的心境做了补充和说明愿天下情侣 ,不再有泪如你。两支歌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么多年来,《与妻书》深深铭记在我的心头,一直被我视为最至情至性、令人柔肠百折的悲文,每有触及,便不胜感慨!

2011年5月,傍晚,刚回家的我换着拖鞋,电视里传来电影《百年情书》首映报道,听得我心里一颤,可惜新闻结束,无法印证我的判断,事后百度一下,果然就是那篇文章的题材,想想今年是广州起义100周年,多好的题材,总算有人做了该做的事!只是又让我想起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想起林觉民和他的《与妻书》。

1911年4月24日,林觉民从广州来到香港,迎接从日本归来参加起义的同盟会战友,住在临江边的一幢小楼上。夜阑人静时,想到即将到来的残酷斗争以及自己的龙钟老父、弱妻稚子,他思绪翻涌,情不自禁,彻夜疾书,分别写下了给父亲和妻子的诀别书,天亮后交给一位朋友,说:我死,幸为转达。写《与妻书》时,林觉民满怀悲壮,已下定慷慨赴死的决心,义无反顾,因为举义之事已经被叛徒泄密,明知事必败,败必死,但抱着吾死以醒国人、以敲响鞑虏丧钟的信念,他泪珠与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心中滋味无以言表,再坚强的人也难免心碎肠折。所以文章字字泣血飘泪,感人肺腑。缠绵悱恻而又充满激情,凛然正气却又儿女情长,为国捐躯的激情与对爱妻的深情两相交融、相互辉映,令人断肠落泪 。倘若作者没有因为革命而牺牲,以他的文学修养和高尚情操,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想必会多出一朵璀璨的奇葩!

1911年4月27日,林觉民在广州英勇就义,年仅25岁!

消息传到家中,陈意映悲痛欲绝,度过了郁郁寡欢的一年后,终因思念林觉民过度而逝,在他们悲怆的故事中再添辛酸。

2011年5月13日,金舸导演的电影《百年情书》全国公映,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动容的情书时隔百年之后从教科书中走进影院。很想看,可是太悲剧,又不敢看,怕触动太深,走不出来

2011年6月17日夜,还是忍不住百度,有了,就看吧 。影片以林觉民与陈意映之间的爱情故事,林觉民投身革命参加起义,成为两条并行不悖的线索进行叙述,爱情因为国殇、因为自我牺牲而升华 ,即使是在梦里遥望,依然低低切切,无悔无怨。坦白说,这样真实的内容不用导演煽情,观众也会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遗憾的是我的理解里叙事有些紊乱 ,表演有些生硬 ,剪辑也不够紧凑,而且红色的标签非常明显。与其说电影的观后感,不如说是我对《与妻书》的又一次回忆与感触!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百年潮涌观后感7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百年潮涌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