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

观看一部作品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好的作品能直击人心,给我们带来震撼的感受,在你看完《青年马克思》后,是不是感觉心里多了一丝东西?经过小编精心整理,推出《青年马克思》观后感 ,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 【篇1】

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xx年x月x日下午,xx区xx街道xx社区组织辖区党员、“两新组织”党员、在职党员等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网络课堂。

电影《青年马克思》讲述了年轻的马克思1844年在巴黎与恩格斯相识相知,因共同的理想信念,致力于彻底改变当时的世界,起草“正义者同盟”规章,改组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合作撰写《共产党宣言》的伟大历程。

观影后,大家纷纷表示此次观影让马克思主义这个神圣的名词渐渐在我们的脑海里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也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体会。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将会继续深入学习马克思理论,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虽然身体不年轻了,但是在学习上永远要保持年轻人的心态,争做新时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xx社区不断丰富阿主题党日活动内容、党课形式,开展有教育意义的、党员们喜爱的学习教育活动,学习党的先进性思想,增强爱国意识。从时代久远的经典篇目,到紧握时代脉搏的炫酷大片,永葆党员们“脚踩泥土,仰望星空”的情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 【篇2】

该片讲述了1844年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在巴黎与恩格斯相识,因共同的理想信念走到一起,合作撰写《共产党宣言》的故事。

影片开头的林木盗窃案,残暴杀戮的画面,纺织厂主对劳工的压迫,以及流落街头的难民充分反映了19世纪40年代君主专制下的欧洲饥荒肆虐、经济萧条,处处危机四伏历史背景,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很大一部分就来源于马克思对贫苦劳动人民的同情和他的恻隐之心。马克思敏锐的意识到德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就在他以笔为枪抨击普鲁士国王时,他的报社却因此被迫停刊而他本人也迁居巴黎,然而正是这段坎坷的经历让他与人生知己恩格斯相遇了。两人因卓越思想相遇,两因人共同信念相知,两位心怀伟大抱负的青年人也将共同完成一幅让世界风云变幻的波澜壮阔的崭新画卷!

影片对马克思的妻子珍妮刻画也十分到位。出身名门望族的她本可以养尊处优,享受荣华富贵,但她选择了马克思,即便婚后的生活再艰苦,她也没有向家里要一分钱。不仅如此,她还具有非凡的思想境界,对马克思的革命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始终和丈夫站在同一战线上,义无反顾的支持他的事业,影片淋漓尽致的展现出一个贤良妻子的人格魅力。

影片没有过多的描写宏大震撼的战争场面,但无产阶级革命基于“笔杆子”的力量,依旧能够推翻旧世界,开辟新天地,给观众心灵上的冲击。整个影片把马克思深刻的思想、曲折的人生经历结合在一起,用镜头和语言展现了他与恩格斯伟大事业的发展过程。

观影结束后,研习社社长刘建德和团工委书记孙靓分别对影片进行了总结,随后学员们纷纷阐述了自己的感受与看法。有学员表示通过电影看到了青年时代的马克思的真实生活,不同于以往印象中和蔼的老爷爷,还有学员从马克思身上看到了他对革命事业的无限热情,百折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品质在今天依然激励着广大青年人积极进取,为自己理想和追求不懈奋斗。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 【篇3】

这部电影完全是我想象中的模样,和命题一样沉重又诙谐。沉重,是因为这曾是历史的一部分;诙谐,是因为不曾想过伟人的很多面也像现在的我们。

w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就从没预期过任何一点波澜,仿佛它就应该是这样平铺直叙,平淡如水的。因为那是历史人物,是理论的代表。他们的生活细节,只帮助我们理解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另一面,但在脑海中不论看多少次生活琐事,还是无法忘记他们创作《共产党宣言》的力量。

有人会觉得枯燥乏味,甚至像是一本流水账。还有人调侃说可以直接用作马克思理论的课堂辅助教学,大家都晓得,这是认为无聊的意思。但伟大的理论诞生于此,也是源于平凡,却创造不平凡。

我曾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这部电影不叫青年马克思与恩格斯,而且海报上也只有马克思一人的侧面,大概是想告诉观众这部电影是想为大家展现另外一面的马克思。后来才发现,这部电影的核心只能有一个,那就是马克思和《共产党宣言》。其余,只是让我们更理解这个男人,而不是这个伟人。

比起现在什么都想拥有的我们,那时候的追求更纯粹。

可能是想的太多,我总感觉现在的人们太不容易被满足了。接纳事物的时候从不多面考虑,只一味看到它们的好与不好。从不考虑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别人做了多少妥协和忍让,只一味觉得自己失去了什么,丢了多少便宜。对可以让自己增长见闻的事情完全做到充耳不闻,对闲言闲语深信不疑。八卦是生活的全部,知识全是高考生才需要学的事儿。什么时候大家都对进步自己这件事这样缺少欲望了呢?

我不懂,但也懂。

因为选择上重大的责任只能择一,而很难兼顾。为了理想是否可以放弃儿女私情和美满家庭,这又是很多可以思考的方向。在某种层面来讨论,每个人都有无法兼顾的那一层。故而很多人选择了轻松,只是不想自己活得太累,又是一种解释罢了,每个人都如此。

然而我有点羡慕那个追求精神的时候,物质还未如此丰富,人们追求的是自我的提升和不是奢侈品包包价格的提升。电影里他们并没有被包装成完全与世隔绝的隐士,而是有血有肉像我们一样生活的普通人,但却创造着不普通的梦想。

可能我喜欢的不是这部电影本身,是里面确实存在的人物。有没有过多美化我不清楚,但他们确实伟大。同为青年,虽然我们一样普通,但我们没创造出他们的不普通。我们共同经历着生活的不易,但却没有他们那样的不容易。

一直觉得有种系列的电影是应该抛开电影本身去讨论的,因为不论剧情是什么,都能成为指引人生的灯塔。那是历史,是创造我们如今美好生活的基石。

不论到什么时刻,思想还是主宰的本身,这在历史上曾多次被验证,被经历,直到现在也是如此。

我没什么理由说这部电影不好看,我很喜欢。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 【篇4】

在他们的思想照亮人类精神的天空之前,他们也曾是踌躇满志的青年,提出了对当时社会而言惊世骇俗的观点;他们追求纯洁真挚的爱情,却也为生活的艰辛烦恼不已;他们意识到初期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背后理论的缺乏,与政论家及激进分子们唇枪舌剑……电影《青年马克思》讲述了从1844年青年马克思与恩格斯相遇,到1848年共同撰写《共产党宣言》的经历。

传奇友谊的开端,伟大思想的萌发,阶级斗争的新页,革命钟声的敲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青春故事穿越百年时空,依然让当代中国青年热血沸腾、向往不已。关于电影观众年龄的统计显示,二十至二十九岁的观众占据了近60%比例。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作为中华民族的未来,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当从电影《青年马克思》中获得怎样的启示呢?

立志奋斗担当,不负青春韶华。十七岁的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中表达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崇高理想,“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二十二岁的恩格斯深入观察工人阶级,以文字揭露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残酷剥削,为劳动者谋求解放的思想开始萌芽;在联手贡献出旷古烁今的《共产党宣言》时,两人不过是三十岁与二十八岁的年纪。青年时代是人的一生中最富有热情与创造力的阶段,在青年时代付出的每一分耕耘、收获的每一分成果都是无比珍贵、无可替代的。青春美好而短暂,新时代的青年人应珍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历史际遇,立鸿鹄志,践行一生,做实干家,永久奋斗。

缔结真挚友谊,追求纯粹爱情。马克思与恩格斯出于信仰与思想的趋同而惺惺相惜,成为终身挚友,一起成就光辉伟大的事业。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人的贡献,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智慧的结晶,可以说如果没有恩格斯的帮助,马克思不会成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马克思。燕妮与玛丽两位进步女性,也在毁灭旧世界的斗争中奋起,舍弃优越的生活,抵御金钱的诱惑,以灵魂伴侣的身份终生协助、支持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事业。由此可见,志同道合、真挚纯洁、超脱凡俗的友谊与爱情,对青年人精神世界的滋养是难以估量的,足以使人获益一生。奋斗是幸福的,与挚友和爱人为共同理想奋斗则更加幸福。

紧密联系实际,立足解决问题。影片中青年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欧洲无政府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甚嚣尘上——以“博爱”“正义”“平等”等抽象的伦理概念,煽动鼓励工人们追求解放,却提不出有建设性的纲领。如只知道批判与推翻,却没有务实计划与明确目标,任何理想也只是空中楼阁。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由哲学、法学转向经济学的研究,形成了对社会矛盾深刻、科学的认识。相对于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解释世界”的观点,马克思将自己所建立的新哲学的功能定位于“改造世界”,改造世界的观念贯穿于马克思实践观的始终。他不仅追求真理,还用创建出的理论体系为解放全人类找到了一种制度、一种道路。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在学习与工作中,应不仅将马克思主义视为解释世界的理论指南,更要把它作为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来运用。

融入人民群众,投身劳动实践。在电影中,青年时代的马克思与恩格斯,并不是一副清高不凡的学者模样,相反他们热情活跃,在生活、工作中与劳动阶级的联系极为密切。他们从原生家庭所处的阶级走了出来,实实在在地参与了那个时代的群众斗争,在革命运动中与无产阶级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习近平总书记也曾说过,“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社会主义的诞生正源自劳动人民改变不公平制度的革命诉求,今日的中国劳动人民肩负着创造美好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的神圣使命。这就需要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积极地、广泛地投身于社会实践中,与劳动人民接触,聆听他们的声音,熟悉他们的生活,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劳动中为他人贡献福利,与劳动群众一起成长和进步。

电影这样评价《共产党宣言》:“这是一部无法估量其价值的著作,资本论永不过时,随着其批判对象的发展而常读常新。”对于马克思主义,既要有初心不改的坚持,也要有与时俱进的发展,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有责任和使命去反复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在实践中不断探寻它的真谛。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 【篇5】

马克思出生于1818年5月5日,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伟人,德国及法国的电影制片公司联合创作了《青年马克思》这部影片。

电影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从相遇开始一直到他们最终创立《共产党宣言》,推动全球社会主义运动的过程,主要写的是马克思24岁之后一段时间的故事。马克思24岁时,由于没有当成大学教授,只能去《莱茵报》当主编。可是他的观点太激进了,受到政府的抵压,最终《莱茵报》解散了。后来,他遇到了恩格斯。恩格斯本来并不喜欢做一位资本家,但是为了支持马克思的工作,帮助马克思解决经济上的困难,他竟然还是当了很多年的资本家。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工人发声的过程中,当然遇到了非常多的阻力。当时工人运动中支持力度最大的两个战线都认为把工人组织起来,只要他们力量足够大,就足以推翻当时的反动政府,建立工人阶级的世界。而马克思、恩格斯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必须要为工人树立一个纲领,让他们能够内心非常服从地去参与到工人运动中去,这个纲领自然就是《共产党宣言》。

看完整部电影,更加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伟大而又平凡的评价。

马克思的伟大是逐步成长起来的,是在不断实践中成熟起来的。最初的马克思就职于一家报社,结果因为马克思的直言,报社被封,马克思被驱逐,从普鲁士到法国再到英国。正是这一次次的驱逐,为其日后思想的形成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这也正是马克思最为打动人的魅力所在。不怕困难,不惧危险,在一次又一次的阻挠挫折中仍然不放弃战斗的精神和姿态,不放弃对真理的探求和思索。他为谋求人类社会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心思始终如一!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十九大报告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要学习马克思这种不畏艰难的宝贵精神、始终如一的高贵品质,时刻把初心挂在心上,把使命记在心间,将初心坚持到最后,将使命完成到最好。

伟人也是人,也需要面对生活的琐碎。马克思的生活无疑是清贫的,清贫到连养育妻女都感觉到困难重重,他不得不到处找工作以维持家庭最基本的生活。但马克思又是幸运的,他有一个那么爱他,能够为他放弃优越家庭环境的美丽燕妮做妻子,即便是在如此清贫的生活中依然与他相亲相爱,荣辱与共,同甘共苦。真实的马克思有血有肉,不惧怕困难,更珍惜爱情,为我们树立了鲜活的榜样。

马克思伟大而又平凡,我们虽然平凡,但可以向着伟大前进!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 【篇6】

今年正值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为了向这位伟大的思想家致敬,有幸参加了党支部的《青年马克思》的观影活动。115分钟的电影,节选了1843年至1848年间马克思的生活片段,这5年多时间,是马克思主义日臻完善成型的重要阶段,也是整个欧洲矛盾四起、学说林立和迷茫困顿的特殊时期。

影片还原了《共产党宣言》诞生的艰辛过程,同时描绘了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动人友谊,以及马克思与燕妮之间的理想爱情。

十九世纪君主专制下欧洲饥荒肆虐,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影片开始为我们讲诉了一宗林木盗窃案,一群为了生计的穷人前往森林捡拾枯树枝,而法律规定森林属于资本家,捡拾树枝的行为属于盗窃,从而导致了一场屠杀,老人妇女儿童就这样死在了资本家爪牙们的屠刀之下,死在了资本家的权利之手,铺垫出后文的背景。

秉持博爱共产理念,工人组织陆续成立。两名德国青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将颠覆这些组织的乌托邦思想,改造他们的斗争及全世界的未来。

恩格斯的出现,于金钱、于学识,都大大支持了马克思的思想实践。尔后,两人受托起草「正义者同盟」规章,一同完成了经典政治文献《共产党宣言》。一位困苦拮据仍不改其志,一位含着金汤匙又满怀抱负。时代青年的聚首,将让全世界风云变色!

作为一名共产主义的坚定支持者,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在这个日新月异而又暗流涌动的国际形势之下,我们应该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认清形势,理解各项政策制定的基础,我们更应该像马克思那样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我们的社会主义世界奉献微薄之力。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 【篇7】

xx年x月x日下午我观看了电影《青年马克思》,让马克思主义这个神圣的名词渐渐在我的脑海里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也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体会。马克思主义归根结底就是为人类求解放。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理论。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的改变了世界,也深刻的改变了中国,是我们立党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要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不断证明其正确性和指导意义。

马克思给我们留下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坚定不移的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提出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未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那样对人类明文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要深入学习马克思理论,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并根据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 【篇8】

不知道最后放的纪录片什么意思,是为了平衡一下吗?

不过其他部分还是不错的。

我是不懂电影,单纯以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说一下。

早期的马克思是一个哲人,自由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但是当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时,我们知道,一切问题的焦点都在所有制结构和生产关系。电影正是展现了这个过程。

开篇是非常棒的,林木盗窃案,它好就好在一下子就暴露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视角。林木盗窃案问题在于,习惯了中世纪传统的农民并不知道他们现在面对的不再是只关心政治统治,战争和荣誉的封建领主,而是资产阶级化了的地主。罗马法赋予资产阶级明晰的,绝对的财产观念。产权既然归我,你就不能动分毫。既然我控制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权力,王朝也需要为我说话。

紧接着是欧门-恩格斯工厂,工人阶级破坏机器的反抗和资本对他们生杀予夺的权力。私有制当然不是资本主义的特产,但是私有制依然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私有制决定了无产者-私有制的局外人,只在纯粹理论上拥有和私有者同样的权利-随时有可能被从生产资料旁边拉开,抛到街上去。

私有制是一切商品交换的基础。

私有制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如果不谈这个,政治经济学批判就毫无意义。

因此,电影一开始就击中了全部问题的核心,只是不清楚这是有心还是无意。

接下去就是一段在多数人看起来可能很平淡乏味,但的确可以看到马克思思想轨迹转移的过程,从一个批评家转为革命家,从一个哲学转变为经济学家(但绝不是研究大家该怎么赚钱的那种经济学家,直到今天,资产阶级经济学依然在按自己的庸俗标准去衡量马克思)。

电影在细节上力图充填更多内容,燕妮和恩格斯的女伴,一个是有伟大精神的贵族,一个是觉醒的无产阶级。鲍威尔,巴枯宁,魏特林,蒲鲁东。一整幅历史画卷,同时马克思在与这些人决裂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对自己旧思想的告别。不过遗憾的是对每一种思想电影介绍都很不到位。

最重要的当然是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友谊,就我个人看来,恩格斯的确缺乏马克思那种卓越的天才,但是在1845-1848年这段时间,恩格斯却由于自身经历具有比马克思更高的认识,可以说这时候,他是马克思的引路人,当然,同时也是互补。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 【篇9】

马克思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位只存在于教科书和理论当中的伟人,我们熟知他的理论,但是我们并不知道他本人是多么伟岸,在当初他的思想是如何同时代进行对抗,最后碰撞出一系列改变时代的思想。在看完青年马克思这部电影之后,我不禁更加了解了马克思这一时代伟人和恩格斯的伟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他们也会有窘迫困难的时候,他们也会有犹豫不决的时候,但是他们会为了心中的理想坚定自己的信念,他们敢于挑战万恶的资本主义。

一、成为同盟领导者

在电影中有一幕,同盟内部思想活跃,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以及怎样实施公有制进行讨论。而在讨论过程中,马克思也对魏特林和他的“真正的社会主义”的观点进行了批判,因为他们甚至对革命和密谋的区别都弄不清楚。也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决心领导同盟者,在一次集会上,恩格斯进行发言,提出了关于维护无产者利益如何实施公有制进行暴力革命的著名的共产主义三原则,在他发言结束后,受到了同盟会员的热烈拥护,进而成为了同盟会的领导者。

倡导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普鲁东主义,认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互助制是最好的社会制度,仅仅强调物质生活条件及经济关系的改变,而不通过革命从根本上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反对暴力革命,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倡导无政府主义,反对一切国家与政权。但是这种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脱离了工人阶级的实践行动,不可能为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因而也不会为工人阶级所拥护。

二、发表《共产党宣言》

那么工人阶级最终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呢?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总是和工人阶级的革命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马克思能为工人阶级提供革命实践所需的科学理论指导,这正是当时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的。在1847年六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指导下,正义者同盟完成改组,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同盟,同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委托马克斯恩格斯起草同盟革命理论与实践纲领,1848年二月,该纲领在伦敦以单位本人出版发行,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的出版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此后,共产党宣言在世界和中国范围内都广为传播,影响深远,启发了一大批的革命领导人,而中国人民也因此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和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通过学习共产党宣言,从而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也正是在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中国人民找到了适合于自己国内发展的理论。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 【篇10】

《青年马克思》立足于19世纪的欧洲,君主专制下的欧洲饥荒肆虐、经济萧条,处处危机四伏。英国的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秩序,创造出新的无产阶级。秉持博爱共产理念,工人组织陆续成立。两名德国青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将颠覆这些组织的乌托邦思想,改造他们的斗争及全世界的未来。电影再现了马克思自大学毕业后,凭着犀利文笔与非凡思路迅速跃升《莱茵报》总编。然而,因他撰文抨击普鲁士国王导致报纸被迫停刊,随后,他带妻子迁居巴黎。在创办《德法年鉴》期间,马克思结识了家境富裕的德国同乡恩格斯。恩格斯在英国曼彻斯特经营纺织工厂,拥有卓越手腕与经济知识。他的出现,于金钱、于学识,都大大支持了马克思的思想实践。后来,两人受托起草“正义者同盟”规章,一同完成了经典政治文献《共产党宣言》。一位困苦拮据仍不改其志,一位含着金汤匙又满怀抱负。时代青年的聚首,即将让全世界风云变色。

除马克思、恩格斯之外,影片中的两个女性亦大放异彩。马克思的妻子燕妮既是一位社会学家,也是一个思想家,为获取真正的自由和解放,放弃优渥的资本主义家庭生活,选择马克思;恩格斯的妻子玛丽是无产阶级女性,贫穷没有限制她的想象,她心性通透,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坚定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思想永垂不朽。观影现场寂静无声,同学们沉浸在影片中,陷入深深的思考,思索影片背后潜藏的思想和内蕴。

观看完影片后,党员“1+1”学习班的学员们意犹未尽,针对影片进行了热烈讨论。工商管理162班的顾海英认为,马克思是伟大的革命导师,他与恩格斯的友谊是世界上任何友谊都无法比拟的。影片中,马克思身处社会危机四伏的德国。当时工人阶级受资本家的压榨,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乌托邦思想、无政府主义以及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兴起客观上都是人民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而发出的诉求。卡尔·马克思从阶级出发,以其前瞻性的视野和眼界提出了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唯物史观,揭露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学说,为世人留下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无愧为“千年思想家”。市场营销152班的廖楚楚提到,她中学时代就看过马克思在17岁时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并深深地记住了马克思说的一句话:“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他人而献身。”看了《青年马克思》,更强烈地感受到了马克思为人类谋幸福的高尚理想。同学们表示,我们现在大学生虽然与马克思当时所处的时代不一样,但是我们应该具有马克思的那种精神——一切从实践出发,解放思想。通过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也对得起马克思为我们谋求的幸福生活。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 【篇11】

由拉乌尔·佩克执导的传记影片《青年马克思》,于2018年5月5日在中国上映。影片讲述了从1844年青年马克思与恩格斯相遇,到1848年共同撰写政治经典文献《共产党宣言》的故事。

该片于2017年2月12日在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映,这次选择五四青年节后在中国公映,可谓是一次向中国青年们的献礼。

参考文化在观影中惊喜地发现,有许多年轻人前来观影:根据猫眼电影所提供的观众画像:年龄在20至29岁的观众高达58.4%(数据截至5月6日中午12时——本网注)。而且,男性和女性观众的数量基本持平。

两位惺惺相惜的年轻人

《青年马克思》讲的是两位年轻人的故事。在电影中,他们不仅是人们熟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更是卡尔和弗里德里希。

在我们心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家和社会学家,是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宣言》的创造者,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导师、精神领袖,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而在这部电影中,导演通过艺术手法展现给观众的是:先于这些身份,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两位满怀抱负的年轻人。

他们所处的阶级大相径庭:《莱茵报》因撰文抨击普鲁士被迫停刊后,马克思和妻女迁居巴黎,生活十分拮据:买烟时讨价还价,女儿生病却无钱医治,拖欠他的稿费也无法付清。

恩格斯则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富家公子,其父亲在英国拥有十余家大型纺织厂。但恩格斯作为父亲工厂的代理人,对父亲对工人阶级的剥削极其不满。被民主主义的政治思想所吸引的他,深入工人阶级以获得第一手资料。

他们对彼此的欣赏始于文字,始于思想。恩格斯熟读马克思的黑格尔哲学批判,马克思即便一开始“傲娇”地称恩格斯为“门外汉”,最后还是透露出他对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赞赏。

在困苦的日子里,马克思是依仗恩格斯的经济帮助才一次次渡过难关。他们是朋友,是革命同伴,是彼此的精神领袖,更是灵魂伴侣。

比姬·克里普斯在《青年马克思》中饰演燕妮

两段跨越阶级的爱情故事

《青年马克思》着了很多笔墨去描写马克思和恩格斯各自的爱情故事。

无独有偶,这两段爱情故事都跨越了金钱和阶级,可歌可泣。

出自德国名门望族的燕妮,义无反顾地爱上了马克思这个“无宗教信仰的犹太男孩”。即便婚后的生活再艰苦,燕妮也没有管家里要过一分钱。

家财万贯的恩格斯,却对父亲工厂中的爱尔兰青年纺织女工玛丽一见钟情。

这两段打破阶级壁垒的爱情故事,感动了很多在场的年轻女性观众。我们在银幕前看到的,不仅是爱情的可歌可泣,更是年轻人对于伴侣的理解和扶持。

燕妮并不是一个随波逐流的富家女,她的思想境界非同寻常。她曾给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取过一个名字:《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可见她对于马克思无产阶级事业的深刻理解。在马恩合著《共产党宣言》时,很多难以辨认的手稿都是她负责校对的。电影中马克思去邮局求职时,邮局人员对于其笔迹的否认也是一个小小的伏笔。

恩格斯在电影中是这样评价燕妮的:您真是一位非凡的女性。

而玛丽作为一个工人,也对恩格斯的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在布鲁塞尔帮助马恩与正义者联盟见面,在合著时点灯熬油,陪伴恩格斯。

如同《万物理论》不仅是史蒂芬·霍金,更是简·霍金的故事。《青年马克思》也是燕妮·马克思和玛丽·恩格斯的故事。

笔杆子下的无产阶级革命

很多关于革命主题的电影通常侧重刻画战争的激烈与血腥,希冀从视觉上让观众直观感受到革命的波澜。

而《青年马克思》中的无产阶级革命基于“笔杆子”的力量,并没有战争画面的冲击,却依旧让旧世界的推翻和新世界的建立跃然于胶片上。

如同马克思在片头所阐述的那样:我不要软绵绵的战争,我要大刀阔斧!马克思手中的笔杆,就是他的刀枪。这杆笔如同真枪真刀一样锃亮,犀利无比。

《共产党宣言》至今还在不断被翻译和影印,如同电影片尾所评价的那样:“这是一部无法估量其价值的著作,资本论永不过时,随着其批判对象的发展而常读常新。”

今天,马克思和恩格斯理想中的共产主义,仍然被人类不断追寻着。而我们,也有责任和使命去重读这段历史。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扩展阅读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受


在欣赏作品时我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那个世界,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我们对待生活的方式是丰富且多元化的,观赏影片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那么,你看完《青年马克思》有什么感悟呢?读后感大全花时间专门编辑了青年马克思观后感受,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受【篇1】

《青年马克思》讲述伟人卡尔·马克思在过去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而艰苦奋斗经历的电影在影院播出。为深度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精神,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长虹街团工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组织青年社工参与观影。

首先这部电影中的青年马克思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坚持不放弃,对事业、生活、朋友的热情,看准目标,砥砺前行,锲而不舍。其次这部电影十分真实,不是将马克思恩格斯推上神坛,而且从一个近乎平凡人的视角去讲述了最朴实的马克思和恩格斯。

片中的青年马克思积极奋斗,与资本主义势力对抗到底即使受到资本阶级的迫害,也不改初心。马克思也曾叛逆过、迷惘过、苦恼过,但他勤于读书、善于思考、坚持梦想、敢于批评、勇于实践、不畏苦难,一步一步朝着那个最初的梦想靠近。我想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更需要这种为幸福努力奋斗的精神。

而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理解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利于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更可以提高逻辑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辩能力,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认清当今形势和理解各项政策制定的基础。

作为青年社工应该有自己想法,提出自己的主张。前方尽管布满荆棘,但我们也要勇往直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受【篇2】

虽说目前本片已经有网络资源了,但基本上都是德语配音、中文字幕版本的,但其实这个德语配音版本并非影片的原音,影片的原音应该主要是法语和英语,所以网络资源的德语版本其实欣赏起来相当别扭。片中的英国戏份和英国角色,居然也都配成了德语!

而且,本片网络资源的字幕都做得比较一般,涉及大量政治、经济、哲学名词和历史名人的专有词汇,还是影院版的配音和字幕更标准、更靠谱,就拿我看过的本片网络资源里"FIX字幕组”制作的字幕来说吧,按说这个字幕组也是蛮有水准的字幕组了,在本片中也能把蒲鲁东、巴枯宁、魏特林这些历史名人的名字翻译得准确,但偏偏把马克思夫人的名字“燕妮”,翻成了“珍妮”,真是够让人无语的!

还有,能够看出"FIX字幕组”最后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很有心地在翻译时每一句都遵照了内地对于《共产党宣言》的官方中文译法,但是同样在翻译马克思的另一部经典著作《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的书名时,却翻译成了《对批判性评论的批判》。而目前影院放映的国配版,无疑都不会出现上述这些问题,翻译肯定更正规、更严谨,所以目前的网络资源并非观看本片的最佳选择,影院版才是!

我之所以强烈推荐大家去看国配版,首先因为我是一个国配支持者,感觉这些年国语配音被影迷过于“妖魔化”了,虽然有一些配音不佳的作品,但国配出色的作品同样也有很多,比如说所有的好莱坞动画片,国配都相当出色,《指环王》系列等一些好莱坞大片,国配也相当经典!更不用说像《青年马克思》之类的非英语片,国配相对于原声的优势就更强了,而且听国语配音也绝对要比看字幕更易于影迷们理解和欣赏一部影片!

其次,就《青年马克思》这部影片来说,国配也相当出色,将马克思、恩格斯、燕妮等主要角色的性格都配得十分鲜明,而且就像上面提到的,片中充满大量的专有名词的台词,以及政治观点碰撞的对白,只有看国配版本才能让人更好地理解剧情。

此外,《青年马克思》这部电影本身,也是具有一定水准、值得大家观看的一部影片。主要讲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情,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崛起之路以及共产党宣言的诞生。虽然中国人对这两位“伟大导师”都十分熟悉了,但对于他们经历和事迹,大部分恐怕还都是“历史小白”吧。可能很多普通人都会误以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都是马克思、恩格斯这两位“伟人”发明的,而这部影片就可以起到“历史扫盲”作用,告诉你当时社会主义学说众多,但要么是蒲鲁东式的空谈概念,要么是魏特林式的狂灌心灵鸡汤,没有人能为工人阶级指出一条奋斗的目标和明路。

而马克思主义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所提出的“阶级斗争”理念让工人阶级走上了勇敢抗争之路,《共产党宣言》更是为工人阶级提供了理论武器和奋斗目标。所以,最终马克思主义才能成为主流的社会主义学说。这些内容如果让大家看书,肯定大部分人都提不起兴趣,但通过观看《青年马克思》这部影片,就可以轻松地了解马克思的生活、爱情、友情,以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何乐而不为呢?

虽然充满许多政治内容,但《青年马克思》绝对不枯燥,主要角色都有非常生动鲜活的刻画,尤其是影片没有把戏份全都给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男性伟人,马克思的妻子燕妮和恩格斯的爱人玛丽这两位女性,在影片中同样有着鲜明的个性和魅力。此外,一些生活细节的描绘也很动人。比如说马克思穷困潦倒,去应聘个小职员,都因为字迹潦草而没有被录用。燕妮作为一名贵族小姐,跟马克思过着苦日子也能苦中作乐。影片的情绪情感也十分饱满,最后恩格斯激情演讲,将“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高潮戏,简直就是一出小人物的惊天逆袭的励志大戏,放射出昂扬的激情都把我给看哭了!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受【篇3】

我观看了一部电影――《青年马克思》它讲述伟人卡尔·马克思在青年时期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而艰苦奋斗的经历。

首先我认为这部电影中的青年马克思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中学生学习的——坚持不放弃,对事业、生活、朋友的热情,看准目标,砥砺前行,锲而不舍。其次这部电影十分真实,不是将马克思恩格斯推上神坛,而且从一个近乎平凡人的视角去讲述了最朴实的马克思以及他和恩格斯之间的伟大友谊。

影片中的青年马克思积极奋斗,与资本主义势力对抗到底即使受到资本阶级的迫害,也不改初心。马克思也曾叛逆过、迷惘过、苦恼过,但他勤于读书、善于思考、坚持梦想、敢于批评、勇于实践、不畏苦难,一步一步朝着那个最初的梦想靠近。我想在我们中学生的学习中更需要这种为我们自己的未来努力奋斗的精神。

而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理解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利于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更可以提高逻辑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辩能力,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这些在今后的学习中对我们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中学生应该有自己想法,提出自己的主张。前方尽管布满荆棘,但我们也要勇往直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加油努力。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受【篇4】

一直以来,马克思都被誉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千年第一思想家”。作为青年人,在观看《青年马克思》后,马克思主义这个名词在我脑海中更加清晰起来。作为这个时代的筑梦者,我们迫切需要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强化“七种能力”,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终身学习、殚精竭虑、不懈奋斗。

电影描述了1843年的欧洲社会以及青年马克思的生活片段,刻画了马克思在哲学和社会科学层面的不懈探索,还原了《共产党宣言》诞生的艰辛曲折,在政府查禁和社会阻力的双重掣肘之下,纠正了空想社会主义的错误指导,最终团结了各地工人运动的代表,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纲领地位。

每当想起马克思的事迹,我都深深的被他的精神折服。他曾经说过:“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他毕生的革命实践,是在对社会矛盾的亲身了解中探寻的一条能够推动社会前进的道路,他用自己结实的肩膀扛起了那个时代的重任,用自己的思想引领了一场社会变革,开创了崭新世界格局。今天的我们更应该传承其精神,为这个时代奉献自己的热血与激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任何工作都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落实在纸面上,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关键还是要看落实,口号喊得响、步子迈得轻的做法是万万要不得的,青年干部要以踏实的作风、务实的心态,勇于直面挑战,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与成长。作为编办干部,要切实认清机构编制工作对加强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建设、深化机构改革、优化党的执政资源配置方面的重要作用,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工作状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态度,积极融合“互联网+”思维,创新机构编制工作方法模式,为实现党的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强力支撑。

如今,马克思主义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名词,而更应该是一个动词。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我们应时刻谨记“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中国”,在新时代强劲有力的脉搏中,我们终将成为托举中国梦的强力支撑,这我们义不容辞。我们能做的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投身到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练就硬肩膀、敢挑重担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百姓的幸福生活、社会的和谐稳定付出自己的力量,做一个“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受【篇5】

时至今日,电影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学习的一种良好选择,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历数曾看过的与国家、与党有关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高山下的花环》、《我和我的家乡》等等,首先映入脑海的是《青年马克思》,记得是在医学部会议中心礼堂,和支部党员一起观看。

电影《青年马克思》讲述了从1844年青年马克思与恩格斯相遇,到1848年共同撰写《共产党宣言》的经历,描绘了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动人友谊,马克思与燕妮之间的理想爱情,以及恩格斯与与玛丽的志同道合。1843年,君主专制下的欧洲饥荒肆虐、经济萧条,处处危机四伏。英国的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秩序,创造出新的无产阶级。秉持博爱共产理念,工人组织陆续成立。两名德国青年,马克思与恩格斯,一位困苦拮据仍不改其志,一位家缠万贯但满怀抱负,他们意识到初期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背后理论的缺乏,与政论家及激进分子们唇枪舌剑,将颠覆这些组织的乌托邦思想,改造他们的斗争及全世界的未来。恩格斯的出现,于金钱、于学识,都大大支持了马克思的思想实践。尔后,两人受托起草《正义者同盟》规章,一同完成了经典政治文献《共产党宣言》。传奇友谊的开端,伟大思想的萌发,阶级斗争的新页,革命钟声的敲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青春友谊故事穿越百年时空,依然让当代共产党人热血沸腾、向往不已。

观影体会之一,就是志同道合、真挚纯洁、超脱凡俗的友谊与爱情,对青年人精神世界的滋养是难以估量的,足以使人获益一生。马克思与恩格斯出于信仰与思想的趋同而惺惺相惜,成为终身挚友,一起成就光辉伟大的事业。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人的贡献,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智慧的结晶,可以说如果没有恩格斯的帮助,马克思不会成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马克思。燕妮与玛丽两位进步女性,也在毁灭旧世界的斗争中奋起,舍弃优越的生活,抵御金钱的诱惑,以灵魂伴侣的身份终生协助、支持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事业。奋斗是幸福的,与挚友和爱人为共同理想奋斗则更加幸福。

观影体会之二就是紧密联系实际,立足解决问题。影片中青年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欧洲无政府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思潮泛滥—以“博爱”“正义”“平等”等抽象的伦理概念,煽动鼓励工人们追求解放,却提不出有建设性的纲领。如只知道批判与推翻,却没有务实计划与明确目标,任何理想也只是空中楼阁。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由哲学、法学转向经济学的研究,形成了对社会矛盾深刻、科学的认识。相对于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解释世界”的观点,马克思将自己所建立的新哲学的功能定位于“改造世界”,改造世界的观念贯穿于马克思实践观的始终。他不仅追求真理,还用创建出的理论体系为解放全人类找到了一种制度、一种道路。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在学习与工作中,应不仅将马克思主义视为解释世界的理论指南,更要把它作为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来运用。

观影体会之三就是融入人民群众,投身劳动实践。在电影中,青年时代的马克思与恩格斯,并不是一副清高不凡的学者模样,相反他们热情活跃,在生活、工作中与劳动阶级的联系极为密切。他们从原生家庭所处的阶级走了出来,实实在在地参与了那个时代的群众斗争,在革命运动中与无产阶级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就需要新时代的共产党人积极地、广泛地投身于社会实践中,与广大的劳动人民接触,聆听他们的声音,熟悉他们的生活,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劳动中为他人贡献福利。目前中国的扶贫攻坚战,走的就是这样的路线,党员干部到群众中去,深入一线,精准扶贫,真抓实干,让群众早日脱贫,享受幸福美好生活。

观影体会之四就是自己共运史政治知识储备不够,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起源,以及19世纪社会运动的相关知识储备不够,因此在观影过程中几个角色为什么争执、对立,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什么在同伴中显得那么特立独行,看得有些一头雾水。魏特林、蒲鲁东和巴枯宁,对这些角色各自代表的政治流派和立场,以及他们和马恩的关系,尤其在后半段批判魏特林、正义者同盟会议上,恩格斯举着马克思的文章主导与魏特林等人激烈争辩,正义者同盟改名共产主义同盟,魏特林等人出局,都需要一定程度的知识储备,才看得明白他们和马恩的激烈争执的原因。观影之后了解了影片里面出现的各派别历史人物,对理解马克思主义起源,相信会很有的引导作用。

马克思曾言:“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他的一生,践行了这句话。

这次观影让我们看到了鲜活的,感情充沛的,更令人尊敬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和他们伟大的友谊,看到了两个伟人背后的故事。马克思一生纵使颠沛流离、贫病交加,他仍是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马克思为我们留下了具有非常价值的思想理论体系,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了富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缅怀马克思,作为共产党员们,最好的行动就是认真地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提高逻辑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辩能力,提高自我先进性,传播正能量,更好地认清中国和当今世界形势,更深刻理解党的各项政策制定,在实践中引领身边的群众,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范文通用


在欣赏作品时我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那个世界,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优秀的作品,会让我们自己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想法,在你看完《青年马克思》后,是不是感觉心里多了一丝东西?为满足你的需求,读后感大全编辑特地编辑了“青年马克思观后感范文”,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范文 篇1

《青年马克思》立足于19世纪的欧洲,君主专制下的欧洲饥荒肆虐、经济萧条,处处危机四伏。英国的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秩序,创造出新的无产阶级。秉持博爱共产理念,工人组织陆续成立。两名德国青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将颠覆这些组织的乌托邦思想,改造他们的斗争及全世界的未来。电影再现了马克思自大学毕业后,凭着犀利文笔与非凡思路迅速跃升《莱茵报》总编。然而,因他撰文抨击普鲁士国王导致报纸被迫停刊,随后,他带妻子迁居巴黎。在创办《德法年鉴》期间,马克思结识了家境富裕的德国同乡恩格斯。恩格斯在英国曼彻斯特经营纺织工厂,拥有卓越手腕与经济知识。他的出现,于金钱、于学识,都大大支持了马克思的思想实践。后来,两人受托起草“正义者同盟”规章,一同完成了经典政治文献《共产党宣言》。一位困苦拮据仍不改其志,一位含着金汤匙又满怀抱负。时代青年的聚首,即将让全世界风云变色。

除马克思、恩格斯之外,影片中的两个女性亦大放异彩。马克思的妻子燕妮既是一位社会学家,也是一个思想家,为获取真正的自由和解放,放弃优渥的资本主义家庭生活,选择马克思;恩格斯的妻子玛丽是无产阶级女性,贫穷没有限制她的想象,她心性通透,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坚定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思想永垂不朽。观影现场寂静无声,同学们沉浸在影片中,陷入深深的思考,思索影片背后潜藏的思想和内蕴。

观看完影片后,党员“1+1”学习班的学员们意犹未尽,针对影片进行了热烈讨论。工商管理162班的顾海英认为,马克思是伟大的革命导师,他与恩格斯的友谊是世界上任何友谊都无法比拟的。影片中,马克思身处社会危机四伏的德国。当时工人阶级受资本家的压榨,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乌托邦思想、无政府主义以及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兴起客观上都是人民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而发出的诉求。卡尔·马克思从阶级出发,以其前瞻性的视野和眼界提出了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唯物史观,揭露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学说,为世人留下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无愧为“千年思想家”。市场营销152班的廖楚楚提到,她中学时代就看过马克思在17岁时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并深深地记住了马克思说的一句话:“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他人而献身。”看了《青年马克思》,更强烈地感受到了马克思为人类谋幸福的高尚理想。同学们表示,我们现在大学生虽然与马克思当时所处的时代不一样,但是我们应该具有马克思的那种精神——一切从实践出发,解放思想。通过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也对得起马克思为我们谋求的幸福生活。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范文 篇2

一生贫病交加、颠沛流离,却给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留下宝贵精神财富的马克思在逝世后,被安葬在了伦敦海格特公墓的僻静角落,没有豪华的坟茔和高大的墓碑,但马克思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人类历史的丰碑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说,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向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也是为了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恰逢钱老师在课上推荐了《青年马克思》的电影,为了缅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重温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我就在周末看完了这部电影。

电影《青年马克思》以君主专制下的欧洲为背景,以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奋斗为主线,讲述了马克思与恩格斯因共同的理想信念而相识相知,面对饥荒肆虐、经济萧条、危机四伏的欧洲大陆,面对无产阶级出现、工人组织陆续成立的现状,两位年轻人共同追求真理的过程。影片再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受托起草“正义者同盟”规章,改组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合作撰写《共产党宣言》的伟大历程。

影片中的马克思积极奋斗,与资本主义势力对抗到底,即使受到资产阶级的迫害,也不改初心,他以坚定的信念改变了世界,也成就了他辉煌的一生。他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写道,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共产主义的出现和传播让欧洲旧反动势力恐惧,共产主义席卷了欧洲、亚洲,蔓延至澳洲、美洲,共产党在六大洲相继建立,共产党人的坚定理想信念以摧枯拉朽之势让一切反动势力胆战心惊。

影片中有这样一句话,他们可以封了莱茵报,可以暂时堵住我们的嘴,但是他们无法扼制我们的思想。一个人的思想和信仰决定他的行为,一名共产党员,如果没有共产主义理想,没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坚定信仰,就会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违背。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拥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并且为之不断拼搏努力,应该通过理论学习、价值陶冶和实际行动催开“坚定理想信念”三色花。

通过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绽放飘香金桂花。理论学习始终是提升巩固思想意识和理想信念的重要基础。应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努力在正确理解并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上下工夫,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努力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在思想上有清醒的认识,在信念上有正确的坚守,绽放飘香金桂花,更好地影响身边人,凝聚更大的精神力量。

通过价值陶冶,坚定理想信念,绽放深谷空幽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加强道德修养,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辨是非善恶,追求健康情趣,不断向廉洁自律的高标准看齐,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守住底线、不碰高压线。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影响整个党的价值取向,只有党员干部一身正气、一心纯净,才能影响和带动广大党员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好的作风是人的立身之本,应该端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情操,坚定理想信念,绽放深谷空幽兰,不为豪华奢侈所动,不为灯红酒绿所迷,严以律己、恪尽职守。

通过实际行动,坚定理想信念,绽放热血红海棠。“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是青年马克思在他高中的毕业作文中写下的一段洋溢着崇高理想和奋斗热情的文字。我们作为年轻的党员,也应该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应该永葆进取之心,自觉把个人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共同奋斗中,自觉把个人梦想汇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中,坚定理想信念,绽放热血红海棠,积聚能量,为群众办实事。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一个人能成多大事都取决于他的理想信念。我们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信仰始终不渝,通过理论学习、价值陶冶和实际行动催开“坚定理想信念”三色花,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砥砺前行。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范文 篇3

在他们的思想照亮人类精神的天空之前,他们也曾是踌躇满志的青年,提出了对当时社会而言惊世骇俗的观点;他们追求纯洁真挚的爱情,却也为生活的艰辛烦恼不已;他们意识到初期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背后理论的缺乏,与政论家及激进分子们唇枪舌剑……电影《青年马克思》讲述了从1844年青年马克思与恩格斯相遇,到1848年共同撰写《共产党宣言》的经历。

传奇友谊的开端,伟大思想的萌发,阶级斗争的新页,革命钟声的敲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青春故事穿越百年时空,依然让当代中国青年热血沸腾、向往不已。关于电影观众年龄的统计显示,二十至二十九岁的观众占据了近60%比例。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作为中华民族的未来,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当从电影《青年马克思》中获得怎样的启示呢?

立志奋斗担当,不负青春韶华。十七岁的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中表达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崇高理想,“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二十二岁的恩格斯深入观察工人阶级,以文字揭露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残酷剥削,为劳动者谋求解放的思想开始萌芽;在联手贡献出旷古烁今的《共产党宣言》时,两人不过是三十岁与二十八岁的年纪。青年时代是人的一生中最富有热情与创造力的阶段,在青年时代付出的每一分耕耘、收获的每一分成果都是无比珍贵、无可替代的。青春美好而短暂,新时代的青年人应珍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历史际遇,立鸿鹄志,践行一生,做实干家,永久奋斗。

缔结真挚友谊,追求纯粹爱情。马克思与恩格斯出于信仰与思想的趋同而惺惺相惜,成为终身挚友,一起成就光辉伟大的事业。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人的贡献,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智慧的结晶,可以说如果没有恩格斯的帮助,马克思不会成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马克思。燕妮与玛丽两位进步女性,也在毁灭旧世界的斗争中奋起,舍弃优越的生活,抵御金钱的诱惑,以灵魂伴侣的身份终生协助、支持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事业。由此可见,志同道合、真挚纯洁、超脱凡俗的友谊与爱情,对青年人精神世界的滋养是难以估量的,足以使人获益一生。奋斗是幸福的,与挚友和爱人为共同理想奋斗则更加幸福。

紧密联系实际,立足解决问题。影片中青年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欧洲无政府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甚嚣尘上——以“博爱”“正义”“平等”等抽象的伦理概念,煽动鼓励工人们追求解放,却提不出有建设性的纲领。如只知道批判与推翻,却没有务实计划与明确目标,任何理想也只是空中楼阁。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由哲学、法学转向经济学的研究,形成了对社会矛盾深刻、科学的认识。相对于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解释世界”的观点,马克思将自己所建立的新哲学的功能定位于“改造世界”,改造世界的观念贯穿于马克思实践观的始终。他不仅追求真理,还用创建出的理论体系为解放全人类找到了一种制度、一种道路。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在学习与工作中,应不仅将马克思主义视为解释世界的理论指南,更要把它作为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来运用。

融入人民群众,投身劳动实践。在电影中,青年时代的马克思与恩格斯,并不是一副清高不凡的学者模样,相反他们热情活跃,在生活、工作中与劳动阶级的联系极为密切。他们从原生家庭所处的阶级走了出来,实实在在地参与了那个时代的群众斗争,在革命运动中与无产阶级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习近平总书记也曾说过,“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社会主义的诞生正源自劳动人民改变不公平制度的革命诉求,今日的中国劳动人民肩负着创造美好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的神圣使命。这就需要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积极地、广泛地投身于社会实践中,与劳动人民接触,聆听他们的声音,熟悉他们的生活,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劳动中为他人贡献福利,与劳动群众一起成长和进步。

电影这样评价《共产党宣言》:“这是一部无法估量其价值的著作,资本论永不过时,随着其批判对象的发展而常读常新。”对于马克思主义,既要有初心不改的坚持,也要有与时俱进的发展,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有责任和使命去反复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在实践中不断探寻它的真谛。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范文 篇4

虽说目前本片已经有网络资源了,但基本上都是德语配音、中文字幕版本的,但其实这个德语配音版本并非影片的原音,影片的原音应该主要是法语和英语,所以网络资源的德语版本其实欣赏起来相当别扭。片中的英国戏份和英国角色,居然也都配成了德语!

而且,本片网络资源的字幕都做得比较一般,涉及大量政治、经济、哲学名词和历史名人的专有词汇,还是影院版的配音和字幕更标准、更靠谱,就拿我看过的本片网络资源里"FIX字幕组”制作的字幕来说吧,按说这个字幕组也是蛮有水准的字幕组了,在本片中也能把蒲鲁东、巴枯宁、魏特林这些历史名人的名字翻译得准确,但偏偏把马克思夫人的名字“燕妮”,翻成了“珍妮”,真是够让人无语的!

还有,能够看出"FIX字幕组”最后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很有心地在翻译时每一句都遵照了内地对于《共产党宣言》的官方中文译法,但是同样在翻译马克思的另一部经典著作《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的书名时,却翻译成了《对批判性评论的批判》。而目前影院放映的国配版,无疑都不会出现上述这些问题,翻译肯定更正规、更严谨,所以目前的网络资源并非观看本片的最佳选择,影院版才是!

我之所以强烈推荐大家去看国配版,首先因为我是一个国配支持者,感觉这些年国语配音被影迷过于“妖魔化”了,虽然有一些配音不佳的作品,但国配出色的作品同样也有很多,比如说所有的好莱坞动画片,国配都相当出色,《指环王》系列等一些好莱坞大片,国配也相当经典!更不用说像《青年马克思》之类的非英语片,国配相对于原声的优势就更强了,而且听国语配音也绝对要比看字幕更易于影迷们理解和欣赏一部影片!

其次,就《青年马克思》这部影片来说,国配也相当出色,将马克思、恩格斯、燕妮等主要角色的性格都配得十分鲜明,而且就像上面提到的,片中充满大量的专有名词的台词,以及政治观点碰撞的对白,只有看国配版本才能让人更好地理解剧情。

此外,《青年马克思》这部电影本身,也是具有一定水准、值得大家观看的一部影片。主要讲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情,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崛起之路以及共产党宣言的诞生。虽然中国人对这两位“伟大导师”都十分熟悉了,但对于他们经历和事迹,大部分恐怕还都是“历史小白”吧。可能很多普通人都会误以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都是马克思、恩格斯这两位“伟人”发明的,而这部影片就可以起到“历史扫盲”作用,告诉你当时社会主义学说众多,但要么是蒲鲁东式的空谈概念,要么是魏特林式的狂灌心灵鸡汤,没有人能为工人阶级指出一条奋斗的目标和明路。

而马克思主义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所提出的“阶级斗争”理念让工人阶级走上了勇敢抗争之路,《共产党宣言》更是为工人阶级提供了理论武器和奋斗目标。所以,最终马克思主义才能成为主流的社会主义学说。这些内容如果让大家看书,肯定大部分人都提不起兴趣,但通过观看《青年马克思》这部影片,就可以轻松地了解马克思的生活、爱情、友情,以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何乐而不为呢?

虽然充满许多政治内容,但《青年马克思》绝对不枯燥,主要角色都有非常生动鲜活的刻画,尤其是影片没有把戏份全都给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男性伟人,马克思的妻子燕妮和恩格斯的爱人玛丽这两位女性,在影片中同样有着鲜明的个性和魅力。此外,一些生活细节的描绘也很动人。比如说马克思穷困潦倒,去应聘个小职员,都因为字迹潦草而没有被录用。燕妮作为一名贵族小姐,跟马克思过着苦日子也能苦中作乐。影片的情绪情感也十分饱满,最后恩格斯激情演讲,将“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高潮戏,简直就是一出小人物的惊天逆袭的励志大戏,放射出昂扬的激情都把我给看哭了!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范文 篇5

卡尔·马克思是全世界的人都耳熟能详的一个名字。他是时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社会学家,共产主义者,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历史上一个无产阶级领袖级人物。通过观看有关他的影视影片,我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他所处时代,他的生平事迹,他的精神及一代伟人的诞生。

通过相关视频可以得知,马克思出生于律师家庭,他很聪明,对于自己的理想目标及工作很明确。为了更好的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1936年,他来到了柏林大学。在这里,虽然他主修的是法律,但是他热爱的是哲学,没有人能阻止一颗热爱之心,所以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哲学研究上。他对哲学的研究是非常之重视,觉得哲学才是能够改变这个世界的工具,它值得他学习。

在学术上,不得不说,他是非常舍得下功夫的人。他刻苦钻研,爱思考问题,并虚心向新来的老师请教不懂之处,在新来老师的建议下去图书馆看关于黑格尔的书,然后自己再消化,认真思考,使之成为自己的思想沉淀。在图书馆里废寝忘食几天,直到把从黑格尔的书中领悟出思想,完成思想的沉淀。这是一种对学识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在这一期间,他加入博士俱乐部,与青年黑格尔派保持联系,并参加了许多学术交流会,这对于自身对哲学的研究也获得了一定的帮助。马克思是个理性的人。当青年黑格尔派失去了初心,他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这一切都不一样了,马克思指出错误,毅然决然与他们断了联系。这体现出了马克思的果敢。

在爱情上,不得不说,一代伟人身后,总会有一个给力的女人在支持着他,而燕妮,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燕妮,不束缚于世俗的等级观念,对于爱情与婚姻观,有着自己的想法与见解。而燕妮在面对哥哥对她与马克思婚姻的劝阻时,她说:真正的爱情不是物质上的门当户对,而是精神上的势均力敌。她爱他的是梦想与才华,我是自由的,我爱马克思。她与马克思是真正的是灵魂共鸣,他们是真正的自由人。显而易见,燕妮是个思想境界很深的人,懂得真正的自由和爱。她对于马克思而言,不仅仅是妻子,而且是思想上的知己,他们属于同一类人。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千金易求,知已难求”,得一知己,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就像我得到一个不二家的棒棒糖,吃的好,心情好,不亦乐乎。

在相关视频《领风者》中,在马克思的中学毕业演讲上,从一篇《青年在选择职业事多考虑》,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崇高理想:帮助穷苦人,实现全人类的幸福。无疑,马克思有一颗博爱的心。在马克思看来,哲学,是改变世界的有力工具,没有哲学,他就不能前进。从这里可以看出,为什么马克思会对哲学那么认真上心,全是因为,这可是一个可以改变全世界的工具,而这个工具将会用在全人类的幸福上,这是多么值得去学习的啊!他体谅同情穷苦百姓,为无产阶级努力奋斗,渴望有一个和平的世界。为什么马克思会有这样的的抱负与理想呢?我想,马克思的这一理想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实际情况密不可分。

当时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可以说是讲究等级,法律维护的仅仅是少部分人的权利,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法律是私有者对穷苦百姓施压的法宝,而穷苦人是受苦受累,不幸福的,这个时代可谓是少部分人的天堂,多数人的地狱。

在达官贵族享受真美味的大鱼大肉,山珍海味时,总会有一大批人在小口小口地吃着可能是最后一餐的食物。一边是达官显贵在软绵绵的床上,盖着厚厚的被子,进入梦乡,另一边的人却是在冷似铁的被窝里想着明天的食物去哪里找。这是一个贫富差距悬殊,动荡,混乱,一小部天堂,一大部地狱的时代,就像外表包装华丽,但里面却是一颗正在等待爆发的炸弹。资产阶级猖獗,对劳动人民无情的压榨,自由与平等成为空话,所处这样”一个时代的马克思,清醒地认识到改变现状的重要性。他开始与时代的不公反抗,我想,理想就是要从当前实际进行改变,才有所谓的未来。

1842年,马克思为《莱茵报》撰稿并成为该报编辑。他总是站在穷苦人的角度,去为他们发声,也为此遭到了普鲁士政府的报复。马克思可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面对枪口,没有其他人的惊慌,而是保持镇定,客观的分析事实,让来抓他的士兵无可奈何,生气离去。面对普鲁士政府的压迫,马克思拒绝向罪恶的资产阶级低头服从,从不畏惧,从不退缩。无奈,在1843年的时候,马克思被迫退出《莱菌报》编辑部,同年秋天,他与燕妮一同踏上了流亡之路,开始了他颠簸流离的巴黎生活。与卢格等人一起出版了《德国年鉴》杂志,并在这里,正式与恩格斯成为朋友。在这里,马克思与恩格斯开始强强联手,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研究,并在相处过程中,两人认可了彼此,达成了思想上的共鸣,成为一生挚友,结成牢不可破的友谊。恩格斯对马克思的帮助极大,若没有恩格斯无私的资助,马克思也许就不会全身心投入全人类解放事业。而是得不得不为现实的生计,吃穿保暖所顾虑。毕竟理想很滴,现实很骨感!在思想上,马克思是富有的,但在物质上是严重匮乏的。

后来,他们两个加入了正义者联盟,即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5年,他与马克思一起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

1848年,《共产党宜言》诞生,法国大革命像星火燎原般在欧洲蔓延开来。

法国大革命后,马克思的人生更加的颠沛流离。

在那个动乱的时代里,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换言之,我们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坚信的是马克思主义,我们新时代中国人应该怎样运用好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具有与时俱进性,不能生搬硬套。根据中国实际,我们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它使我们中国从弱小变得强大,从当初的一穷二白,到现在的富有强大。实践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全正确的选择。

对于我们新时代青年而言,我们也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精神,把它当成我们的一种习惯。

马克思,他首先是个革命家,然后才是马克思,他的英明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他,值得我们去学习。

有关于青年马克思观后感


欣赏好的作品,追求的是一种气质、亦是一种涵养,在繁忙的世界里我们的生活乏味而单一,观赏作品等于充实自己的生活,那么,你看完《青年马克思》后,有没有什么感悟呢?或许你需要"有关于青年马克思观后感"这样的内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有关于青年马克思观后感(篇1)

该片讲述了1844年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在巴黎与恩格斯相识,因共同的理想信念走到一起,合作撰写《共产党宣言》的故事。

影片开头的林木盗窃案,残暴杀戮的画面,纺织厂主对劳工的压迫,以及流落街头的难民充分反映了19世纪40年代君主专制下的欧洲饥荒肆虐、经济萧条,处处危机四伏历史背景,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很大一部分就来源于马克思对贫苦劳动人民的同情和他的恻隐之心。马克思敏锐的意识到德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就在他以笔为枪抨击普鲁士国王时,他的报社却因此被迫停刊而他本人也迁居巴黎,然而正是这段坎坷的经历让他与人生知己恩格斯相遇了。两人因卓越思想相遇,两因人共同信念相知,两位心怀伟大抱负的青年人也将共同完成一幅让世界风云变幻的波澜壮阔的崭新画卷!

影片对马克思的妻子珍妮刻画也十分到位。出身名门望族的她本可以养尊处优,享受荣华富贵,但她选择了马克思,即便婚后的生活再艰苦,她也没有向家里要一分钱。不仅如此,她还具有非凡的思想境界,对马克思的革命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始终和丈夫站在同一战线上,义无反顾的支持他的事业,影片淋漓尽致的展现出一个贤良妻子的人格魅力。

影片没有过多的描写宏大震撼的战争场面,但无产阶级革命基于“笔杆子”的力量,依旧能够推翻旧世界,开辟新天地,给观众心灵上的冲击。整个影片把马克思深刻的思想、曲折的人生经历结合在一起,用镜头和语言展现了他与恩格斯伟大事业的发展过程。

观影结束后,研习社社长刘建德和团工委书记孙靓分别对影片进行了总结,随后学员们纷纷阐述了自己的感受与看法。有学员表示通过电影看到了青年时代的马克思的真实生活,不同于以往印象中和蔼的老爷爷,还有学员从马克思身上看到了他对革命事业的无限热情,百折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品质在今天依然激励着广大青年人积极进取,为自己理想和追求不懈奋斗。

有关于青年马克思观后感(篇2)

x月x日晚,学校组织收看电影《青年马克思》,电影让我们重温了马克思崇高理想追求和顽强不屈的人生历程,重现了1843-1848这五年,从《莱茵报》被查封、马克思与恩格斯相遇相知,到《共产党宣言》出版的一段青年时光。

在我们心目中,马克思一直是一个符号、一种象征、一位冷峻深刻、凛然不可侵犯的思想家、革命家。电影让一个鲜活真实的马克思从书上走出来,呈现出一个热爱自由、追求真理、执著坚定的真实形象。电影贴近生活、贴近心灵和情感,伟人离我们这么近,马克思说“我只是个普通人”,他是和我们大家一样的人,他也有自己的感情和生活,也有自己年轻时的叛逆和迷茫;伟人离我们这么远,他在年轻时就有为全人类解放追逐真理的坚定理想,两位满怀抱负的年轻人,改变了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了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我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中青年干部,更要勇于做到:

永葆政治自信和定力。电影中的马克思有自己的方向,他要用理论去摧毁人们关于旧世界的认识,建立新世界的牢固地基,他要以阶级理论为武器,召唤工人阶级这个历史主体。影片一开始,马克思便批评《莱茵报》“都是一堆关于世界革命的胡话,一点也没有思想和纲领。”已经清晰可见他的追求,他对大量虚伪空洞的理论失望,对黑暗的现实社会痛恨,如果说青年时期的马克思是怀揣“不合时宜”学说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在此之后,他和青年告别,1846年前后,“马克思变成了一个共产主义者”,而立之年的马克思彻底抛弃了小布尔乔亚的生活,投入到组建工人政党搞地下斗争的浪潮之中,“直接与建立系统理论联系在一起”的愿望实现,《共产党宣言》问世。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说坚定道路自信,就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前进的指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实现我们党的最高理想。

始终把奋斗精神抗在肩上。从影片中可以看出,其实马克思和恩格斯都不是先知先觉的圣人,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残酷现实世界,不管是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的影响来看,他们都曾经接受过那个时代给予的唯心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但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下随处可见的压榨、剥削,以及广大劳动人民解放的呼声,他们立志想要改变这个社会,他们高起呐喊与反抗,并通过自己的英勇和孜孜不倦做到了,推动实现了从唯心到唯物,从革命到共产的伟大的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真谛,指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是担当者、奋斗者的时代,我们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我们要强化问题导向,敢于攻坚克难,努力把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工作需要、符合群众利益的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不断通过化解难题开创工作新局面,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

厚植站稳人民立场的公仆情怀。影片中展现了马克思有着熬夜、饮酒、不爱收拾整理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马克思艰难找工作、恩格斯与父母产生纠纷、养家糊口的艰苦等很多麻烦事情,这一“普通人形象”,说明了这些所谓的伟大人物,和绝大多数人一样,也就不过是普普通通、有爱有恨有怒、有血有肉的一般人罢了,但也正因如此,他们反而变得伟大了——在平凡人的生活里,他们活出了可以去安慰穷人、帮助他人和改变世界的不平凡生命。马克思说:“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让人民获得解放是马克思毕生的追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俯首甘为孺子牛”仍然应被党员领导干部视为座右铭,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为父老乡亲守护一方平安,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真正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唯有如此,我们的工作才有温度,生命才有厚度。

有关于青年马克思观后感(篇3)

就在前几天,观看了老师向我们推荐的一部传记电影《青年马克思》,讲的是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在1843年到1848年之间的一些经历及活动。总的来说,这部电影的确能让我们对马克思在这一段时期有一个具体的了解,但是从电影的水平来看却有一些欠缺的地方,下面我从两个角度说一下这部电影。

第一个是从内容方面来说,这部叙事的电影有两条条线。马克思和燕妮(家庭线),马克思和恩格斯(事业线)。先从马克思燕妮这条线说起,在这个时间段里,马克思自己文章触及了普鲁士王国的统治,四处流亡,而燕妮始终陪在马克思身边,始终支持着马克思的事业,并为他生下了第二个女儿劳拉.马克思。我们知道,燕妮是贵族的女儿,家境殷实,而马克思在这段时间可谓是穷困潦倒,稿费遭到拖欠,甚至冒着坐牢的危险。她肯放弃原来的家庭,跟着卡尔四处奔走,这就是爱情的力量。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真正的爱,在放弃个人的幸福之后才能产生。”燕妮正是为了爱情而牺牲了她个人的幸福。但她又是幸福的,因为她始终陪伴着自己心爱的丈夫,直到生命的最后。

恩格斯出生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一直在父亲的工厂里做代理人,然而恩格斯却憎恨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剥削,他同情工人,支持工人,并和女工玛丽相恋。1844年来,恩格斯到访巴黎,遇到了同在巴黎的马克思。二人在思想很快达成一致,并结下真挚的友谊。我记得电影里有个片段,燕妮对恩格斯说的一句话“你是卡尔第一个带到家里的人”。可见马克思对恩格斯有很高的认同感。后来,二人便投入到无产阶级革命的事业去,一起发表文章,支持工人革命,加入工人秘密组织正义者同盟,反对蒲鲁东主义,一起起草了《共产党宣言》。而在马克思贫困的时候,恩格斯毫不犹豫的伸出援手,接济马克思。这就是二人间钢铁一样的友谊,这就是友情的力量,坚不可摧。

这部电影中还有一个关键的点就是马克思思想的不断成熟。这可以通过两个批判来体现。电影一开始就是马克思与几名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家的争论,要知道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在宗教观上的批判上是有共鸣的,马克思后来也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但青年黑格尔派的一些成员比如施蒂纳,认为世界都是为我之物,这明显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青年黑格尔派这些观点的落后,不成熟正是马克思与这一派的决裂的原因。正如电影里马克思所说“我首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蒲鲁东在电影里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他是无政府主义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在当时也是十分收欢迎的。并出版了《贫困的哲学》一书,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这一书及其思想,发表了《哲学的贫困》一文,批评蒲鲁东的那种改良主义的思想。正如最后恩格斯所言“建立社会主义不能靠仁慈!而是流血的革命!”《哲学的贫困》也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人人皆兄弟”的口号也被“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所取代,一个科学的,纲领性的文献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形成,这影响着千千万万个共产党人。一直到今天也具有很价值意义。影片也在这里正式结束。

影片从传记叙事的角度来看,是比较符合真实历史的。但从电影本身来讲,不能算是一部特别好的电影。首先人物的形象的太模板化,其内心活动细腻的描写比较少。其次电影来源于生活,这种贴近生活画面这能让观影者们产生共鸣,这是电影最重要的价值意义。而这一部电影确实没有给我带来更多的感受,而是一种直白的叙事,书面的对话方式。可能传记电影都有这种感受吧。作为一名哲学专业的学生,特别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部电影里所提及几篇文章还是很值得我们结合当时的背景去反复去阅读的。

另外,传记电影有一部我觉得还是不错的,就是威尔.史密斯主演的《当幸福来敲门》,对人物的刻画细腻了很多。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看看。

有关于青年马克思观后感(篇4)

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xx年x月x日下午,xx区xx街道xx社区组织辖区党员、“两新组织”党员、在职党员等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网络课堂。

电影《青年马克思》讲述了年轻的马克思1844年在巴黎与恩格斯相识相知,因共同的理想信念,致力于彻底改变当时的世界,起草“正义者同盟”规章,改组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合作撰写《共产党宣言》的伟大历程。

观影后,大家纷纷表示此次观影让马克思主义这个神圣的名词渐渐在我们的脑海里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也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体会。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将会继续深入学习马克思理论,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虽然身体不年轻了,但是在学习上永远要保持年轻人的心态,争做新时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xx社区不断丰富阿主题党日活动内容、党课形式,开展有教育意义的、党员们喜爱的学习教育活动,学习党的先进性思想,增强爱国意识。从时代久远的经典篇目,到紧握时代脉搏的炫酷大片,永葆党员们“脚踩泥土,仰望星空”的情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有关于青年马克思观后感(篇5)

由拉乌尔·佩克执导的传记影片《青年马克思》,于2018年5月5日在中国上映。影片讲述了从1844年青年马克思与恩格斯相遇,到1848年共同撰写政治经典文献《共产党宣言》的故事。

该片于2017年2月12日在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映,这次选择五四青年节后在中国公映,可谓是一次向中国青年们的献礼。

参考文化在观影中惊喜地发现,有许多年轻人前来观影:根据猫眼电影所提供的观众画像:年龄在20至29岁的观众高达58.4%(数据截至5月6日中午12时——本网注)。而且,男性和女性观众的数量基本持平。

两位惺惺相惜的年轻人

《青年马克思》讲的是两位年轻人的故事。在电影中,他们不仅是人们熟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更是卡尔和弗里德里希。

在我们心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家和社会学家,是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宣言》的创造者,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导师、精神领袖,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而在这部电影中,导演通过艺术手法展现给观众的是:先于这些身份,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两位满怀抱负的年轻人。

他们所处的阶级大相径庭:《莱茵报》因撰文抨击普鲁士被迫停刊后,马克思和妻女迁居巴黎,生活十分拮据:买烟时讨价还价,女儿生病却无钱医治,拖欠他的稿费也无法付清。

恩格斯则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富家公子,其父亲在英国拥有十余家大型纺织厂。但恩格斯作为父亲工厂的代理人,对父亲对工人阶级的剥削极其不满。被民主主义的政治思想所吸引的他,深入工人阶级以获得第一手资料。

他们对彼此的欣赏始于文字,始于思想。恩格斯熟读马克思的黑格尔哲学批判,马克思即便一开始“傲娇”地称恩格斯为“门外汉”,最后还是透露出他对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赞赏。

在困苦的日子里,马克思是依仗恩格斯的经济帮助才一次次渡过难关。他们是朋友,是革命同伴,是彼此的精神领袖,更是灵魂伴侣。

比姬·克里普斯在《青年马克思》中饰演燕妮

两段跨越阶级的爱情故事

《青年马克思》着了很多笔墨去描写马克思和恩格斯各自的爱情故事。

无独有偶,这两段爱情故事都跨越了金钱和阶级,可歌可泣。

出自德国名门望族的燕妮,义无反顾地爱上了马克思这个“无宗教信仰的犹太男孩”。即便婚后的生活再艰苦,燕妮也没有管家里要过一分钱。

家财万贯的恩格斯,却对父亲工厂中的爱尔兰青年纺织女工玛丽一见钟情。

这两段打破阶级壁垒的爱情故事,感动了很多在场的年轻女性观众。我们在银幕前看到的,不仅是爱情的可歌可泣,更是年轻人对于伴侣的理解和扶持。

燕妮并不是一个随波逐流的富家女,她的思想境界非同寻常。她曾给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取过一个名字:《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可见她对于马克思无产阶级事业的深刻理解。在马恩合著《共产党宣言》时,很多难以辨认的手稿都是她负责校对的。电影中马克思去邮局求职时,邮局人员对于其笔迹的否认也是一个小小的伏笔。

恩格斯在电影中是这样评价燕妮的:您真是一位非凡的女性。

而玛丽作为一个工人,也对恩格斯的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在布鲁塞尔帮助马恩与正义者联盟见面,在合著时点灯熬油,陪伴恩格斯。

如同《万物理论》不仅是史蒂芬·霍金,更是简·霍金的故事。《青年马克思》也是燕妮·马克思和玛丽·恩格斯的故事。

笔杆子下的无产阶级革命

很多关于革命主题的电影通常侧重刻画战争的激烈与血腥,希冀从视觉上让观众直观感受到革命的波澜。

而《青年马克思》中的无产阶级革命基于“笔杆子”的力量,并没有战争画面的冲击,却依旧让旧世界的推翻和新世界的建立跃然于胶片上。

如同马克思在片头所阐述的那样:我不要软绵绵的战争,我要大刀阔斧!马克思手中的笔杆,就是他的刀枪。这杆笔如同真枪真刀一样锃亮,犀利无比。

《共产党宣言》至今还在不断被翻译和影印,如同电影片尾所评价的那样:“这是一部无法估量其价值的著作,资本论永不过时,随着其批判对象的发展而常读常新。”

今天,马克思和恩格斯理想中的共产主义,仍然被人类不断追寻着。而我们,也有责任和使命去重读这段历史。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300字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2018年6月4日下午单位组织观看电影《青年马克思》,电影主要讲述了伟人卡尔马克思在过去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而艰苦奋斗的经历。
首先这部电影中的马克思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坚持不放弃,对事业、生活、朋友、家人的热情,看准目标,锲而不舍。其次这部电影十分真实,不是把马克思和恩格斯推上神坛,而且从一个平凡的人的角度去讲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我不仅看到了马克思对信仰的执着,也看到了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经历,影片高度还原了《共产党宣言》诞生的曲折过程,同时也描绘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俩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马克思妻子甘愿放弃贵族的头衔,坚持和马克思一起追寻信仰。片中的马克思积极奋斗,与资本主义对抗到底即使受到资本主义的驱逐以及迫害, 也不改初心。马克思也曾叛逆过,迷茫过,但是他勤于思考,坚持梦想,身边有着妻子和挚友的无条件的支持,才一步一步的朝着梦想前进。
观看完影片后,受益颇多,一个人身处困境还能坚持自己的梦想,可以说是难能可贵的。现在是和平的年代,坚持自己梦想的路上的诱惑也越来越多了,希望我能做到不忘初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学习马克思的精神,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实践。

观青年马克思有感


一个人在观看一部作品之后都会有一些收获和体会,面对作品里的情节、人物,我们需要从相关的角度去分析它。那么,你在看完《青年马克思》后,有什么感想与感悟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观青年马克思有感”,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观青年马克思有感(篇1)

时至今日,电影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学习的一种良好选择,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历数曾看过的与国家、与党有关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高山下的花环》、《我和我的家乡》等等,首先映入脑海的是《青年马克思》,记得是在医学部会议中心礼堂,和支部党员一起观看。

电影《青年马克思》讲述了从1844年青年马克思与恩格斯相遇,到1848年共同撰写《共产党宣言》的经历,描绘了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动人友谊,马克思与燕妮之间的理想爱情,以及恩格斯与与玛丽的志同道合。1843年,君主专制下的欧洲饥荒肆虐、经济萧条,处处危机四伏。英国的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秩序,创造出新的无产阶级。秉持博爱共产理念,工人组织陆续成立。两名德国青年,马克思与恩格斯,一位困苦拮据仍不改其志,一位家缠万贯但满怀抱负,他们意识到初期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背后理论的缺乏,与政论家及激进分子们唇枪舌剑,将颠覆这些组织的乌托邦思想,改造他们的斗争及全世界的未来。恩格斯的出现,于金钱、于学识,都大大支持了马克思的思想实践。尔后,两人受托起草《正义者同盟》规章,一同完成了经典政治文献《共产党宣言》。传奇友谊的开端,伟大思想的萌发,阶级斗争的新页,革命钟声的敲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青春友谊故事穿越百年时空,依然让当代共产党人热血沸腾、向往不已。

观影体会之一,就是志同道合、真挚纯洁、超脱凡俗的友谊与爱情,对青年人精神世界的滋养是难以估量的,足以使人获益一生。马克思与恩格斯出于信仰与思想的趋同而惺惺相惜,成为终身挚友,一起成就光辉伟大的事业。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人的贡献,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智慧的结晶,可以说如果没有恩格斯的帮助,马克思不会成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马克思。燕妮与玛丽两位进步女性,也在毁灭旧世界的斗争中奋起,舍弃优越的生活,抵御金钱的诱惑,以灵魂伴侣的身份终生协助、支持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事业。奋斗是幸福的,与挚友和爱人为共同理想奋斗则更加幸福。

观影体会之二就是紧密联系实际,立足解决问题。影片中青年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欧洲无政府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思潮泛滥—以“博爱”“正义”“平等”等抽象的伦理概念,煽动鼓励工人们追求解放,却提不出有建设性的纲领。如只知道批判与推翻,却没有务实计划与明确目标,任何理想也只是空中楼阁。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由哲学、法学转向经济学的研究,形成了对社会矛盾深刻、科学的认识。相对于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解释世界”的观点,马克思将自己所建立的新哲学的功能定位于“改造世界”,改造世界的观念贯穿于马克思实践观的始终。他不仅追求真理,还用创建出的理论体系为解放全人类找到了一种制度、一种道路。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在学习与工作中,应不仅将马克思主义视为解释世界的理论指南,更要把它作为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来运用。

观影体会之三就是融入人民群众,投身劳动实践。在电影中,青年时代的马克思与恩格斯,并不是一副清高不凡的学者模样,相反他们热情活跃,在生活、工作中与劳动阶级的联系极为密切。他们从原生家庭所处的阶级走了出来,实实在在地参与了那个时代的群众斗争,在革命运动中与无产阶级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就需要新时代的共产党人积极地、广泛地投身于社会实践中,与广大的劳动人民接触,聆听他们的声音,熟悉他们的生活,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劳动中为他人贡献福利。目前中国的扶贫攻坚战,走的就是这样的路线,党员干部到群众中去,深入一线,精准扶贫,真抓实干,让群众早日脱贫,享受幸福美好生活。

观影体会之四就是自己共运史政治知识储备不够,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起源,以及19世纪社会运动的相关知识储备不够,因此在观影过程中几个角色为什么争执、对立,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什么在同伴中显得那么特立独行,看得有些一头雾水。魏特林、蒲鲁东和巴枯宁,对这些角色各自代表的政治流派和立场,以及他们和马恩的关系,尤其在后半段批判魏特林、正义者同盟会议上,恩格斯举着马克思的文章主导与魏特林等人激烈争辩,正义者同盟改名共产主义同盟,魏特林等人出局,都需要一定程度的知识储备,才看得明白他们和马恩的激烈争执的原因。观影之后了解了影片里面出现的各派别历史人物,对理解马克思主义起源,相信会很有的引导作用。

马克思曾言:“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他的一生,践行了这句话。

这次观影让我们看到了鲜活的,感情充沛的,更令人尊敬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和他们伟大的友谊,看到了两个伟人背后的故事。马克思一生纵使颠沛流离、贫病交加,他仍是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马克思为我们留下了具有非常价值的思想理论体系,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了富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缅怀马克思,作为共产党员们,最好的行动就是认真地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提高逻辑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辩能力,提高自我先进性,传播正能量,更好地认清中国和当今世界形势,更深刻理解党的各项政策制定,在实践中引领身边的群众,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观青年马克思有感(篇2)

青年马克思这部电影选取了一代伟人马克思青年时期的生活片段,讲述了他如何为了底层穷苦人民的崛起而奋斗的,可以说看完之后一直鼓舞着我,给了我莫大的信念,如果不是亲眼看着马克思一路走来,相信我很难想象他身处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苦,相比现在我们的生活已经好过千倍万倍了,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马克思和恩格斯,离不开他那本影响国家体系的巨著社会与共产体系的结晶。首先导演直击了劳苦人民的生活片段,不是生活在环境极其恶劣下,就是每天为了生计不得不在委曲求全。而且对于贵族的人员,看不惯劳苦人民,动不动就是对他们乱打一通,就是在这各种分工不明确的机制下,底层人民每天都在叫苦连天,这也是导致底层人民联合起来抗击这种不平等的直接原因。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看到这种不平等的现象和社会风气的变化,才坚持开创留于后世的巨著。作为一部人物的真实传记电影,剧情没有带有一丝夸张,高度的还原了马克思追求真理的真实故事情节。而剧中信念一词更是贯穿了全文,无论是马克思每一次深刻的演讲,还是他对于著作的不离不弃,信念总会在他心中不离不弃,让穷苦的人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这也是他们不可磨灭的口号,也是人民崛起的号召声,所以这可能就是伟人身上不可磨灭的一种魂,这也是间接性的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信念的强大之力,让我的内心受到了不少的鼓舞,相信在工作上我更能全力前行。哲学家在于改变现状,但是该片只截取了1843年到1848年这段生活来叙述。从这段的叙述中,我们能看到心系国家和人民的马克尔,无论做什么也都离不了燕妮的背后支持,,通过这部电影我深刻的认知到了爱情的伟大,燕妮和马克思正是给观众这种感觉,无论双方在多难的时候始终会紧紧的抓住对方的手。所以马克思和燕妮之间的情感更是让我觉得非常的羡慕,。改变现状一定要付出真实行动,并且无怨无悔的去在行动中风险一切,虽然马克思在创作这本历史巨著的时候也曾苦恼过,也曾对它充满了迷茫,最后仍然是和恩格斯想扶相持的走了过来。

观青年马克思有感(篇3)

x月x日上午,根据军训师总体安排,一团开展实弹射击训练。因伤病连无法参与,团部特组织其在紫金港校区东2教学楼101室统一观看电影《青年马克思》,带领同学们一起感受青年时期的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的伟大友谊,以及他们所怀有的理想、自信和担当,领悟共产主义“初心”。本次观影活动由一团政治处副主任马超老师主持。

一团希望求是学子一方面要勇于探索,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研究社会,另一方面也要有实践精神,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到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之中。

工业革命带来的固然是技术的飞跃,但人们对于利益的贪婪也被无限放大。“在你们,这叫利润。但对我,我叫它剥削。”这是马克思对于资产阶级残忍谋利的控诉与批判,是对广大工人阶级的同情与呐喊。尽管我们看到马克思一家被法国驱逐,生计都很困难,甚至一度想要放弃,但他与恩格斯从未被自己的困难打到,他们能真真切切体会到工人阶级受到的痛苦并为之斗争,他们的目光总能跨越自己的苦难而体察民心。此可谓真正的奋斗者。

影片中有一幕让人反思:“日夜工作不会危害健康。”“那只是不危害你们的健康,而不是那些童工。”碾碎了手指而被放逐的女工,日夜工作的童工,一张张痛苦呆滞的面庞。一个社会丧失了对他人最基础的人文关怀,无休止地把穷苦人民的身体与血泪压榨成利润,这是共产主义诞生的背景与原因。共产主义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理念与中国古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治国方针不谋而合,也正是这份对所有人民一视同仁的关怀使得共产主义的精神层面上升到了新的台阶,民心所向变得无可撼动。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奋斗者,与前辈的环境不同,但精神一脉相承。行者方致远,奋斗路正长。未来,为社会建设砥砺前行,我们在路上。

观青年马克思有感(篇4)

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xx年x月x日下午,xx区xx街道xx社区组织辖区党员、“两新组织”党员、在职党员等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网络课堂。

电影《青年马克思》讲述了年轻的马克思1844年在巴黎与恩格斯相识相知,因共同的理想信念,致力于彻底改变当时的世界,起草“正义者同盟”规章,改组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合作撰写《共产党宣言》的伟大历程。

观影后,大家纷纷表示此次观影让马克思主义这个神圣的名词渐渐在我们的脑海里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也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体会。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将会继续深入学习马克思理论,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虽然身体不年轻了,但是在学习上永远要保持年轻人的心态,争做新时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xx社区不断丰富阿主题党日活动内容、党课形式,开展有教育意义的、党员们喜爱的学习教育活动,学习党的先进性思想,增强爱国意识。从时代久远的经典篇目,到紧握时代脉搏的炫酷大片,永葆党员们“脚踩泥土,仰望星空”的情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观青年马克思有感(篇5)

马克思出生于1818年5月5日,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伟人,德国及法国的电影制片公司联合创作了《青年马克思》这部影片。

电影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从相遇开始一直到他们最终创立《共产党宣言》,推动全球社会主义运动的过程,主要写的是马克思24岁之后一段时间的故事。马克思24岁时,由于没有当成大学教授,只能去《莱茵报》当主编。可是他的观点太激进了,受到政府的抵压,最终《莱茵报》解散了。后来,他遇到了恩格斯。恩格斯本来并不喜欢做一位资本家,但是为了支持马克思的工作,帮助马克思解决经济上的困难,他竟然还是当了很多年的资本家。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工人发声的过程中,当然遇到了非常多的阻力。当时工人运动中支持力度最大的两个战线都认为把工人组织起来,只要他们力量足够大,就足以推翻当时的反动政府,建立工人阶级的世界。而马克思、恩格斯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必须要为工人树立一个纲领,让他们能够内心非常服从地去参与到工人运动中去,这个纲领自然就是《共产党宣言》。

看完整部电影,更加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伟大而又平凡的评价。

马克思的伟大是逐步成长起来的,是在不断实践中成熟起来的。最初的马克思就职于一家报社,结果因为马克思的直言,报社被封,马克思被驱逐,从普鲁士到法国再到英国。正是这一次次的驱逐,为其日后思想的形成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这也正是马克思最为打动人的魅力所在。不怕困难,不惧危险,在一次又一次的阻挠挫折中仍然不放弃战斗的精神和姿态,不放弃对真理的探求和思索。他为谋求人类社会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心思始终如一!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十九大报告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要学习马克思这种不畏艰难的宝贵精神、始终如一的高贵品质,时刻把初心挂在心上,把使命记在心间,将初心坚持到最后,将使命完成到最好。

伟人也是人,也需要面对生活的琐碎。马克思的生活无疑是清贫的,清贫到连养育妻女都感觉到困难重重,他不得不到处找工作以维持家庭最基本的生活。但马克思又是幸运的,他有一个那么爱他,能够为他放弃优越家庭环境的美丽燕妮做妻子,即便是在如此清贫的生活中依然与他相亲相爱,荣辱与共,同甘共苦。真实的马克思有血有肉,不惧怕困难,更珍惜爱情,为我们树立了鲜活的榜样。

马克思伟大而又平凡,我们虽然平凡,但可以向着伟大前进!

相信《《青年马克思》观后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青年马克思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