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世界年纪时候教案

世界年纪时候教案

[荐]《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教案精选。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者,任重而道远。在课堂中,教案是不可缺少的。教案中要明确地制定教学目的。哪里有教案模板可以参考?以下是读后感大全小编收集整理的“《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汉字,会写9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顺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话般的语言魅力。

3、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要遵循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汉字,会写9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顺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话般的语言魅力。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要遵循自然规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你小时候喜欢做什么呢?当世界还小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呢?

2、(齐读课题):《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简单说一说你所了解的情况。

3、请同学来读课题,并对课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4、同学自由发问,自由解答,进行讨论。(播放音乐:小时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2、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4、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5、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指读:纪、必、须、功、譬、糙、敏、式、简、由、睁、秩、序、哦。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秩、序、糙、必、须、睁。

(1)通过认知“bì”的同音字,来加强对“必须”的“必”的掌握。

(2)通过认知“shì”的同音字,来加强对“方式”的“式”的掌握。

(3)“秩序”在田字格里书写时要注意占格要均匀,把字写好看。(配合图片认知进行)

(4)比较“秩”和“铁”,并进行组词。

(5)通过“组字”的方法来学习“粗糙”的“糙”,并辅助图片认知理解。

(6)通过“反义词”的形式来对比识记“睁”这个字,并辅以图片认知。

5、开火车读准字音。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导学:我们小时候总是对什么都好奇,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它做了哪些事情呢?。一起来认真学习《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吧。

1、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都必须(bìxū)学习怎么生活。

(读得轻缓些,语调拉长,读出娓娓道来的意思。)

2、太阳开始学发光,学着怎么上山下山。它也试过做别的事,但是都没有成功(ɡōnɡ)。譬(pì)如说唱歌,它粗糙(cāo)的声音,把这个敏(mǐn)感的新世界吓坏了。

(认真读,读通顺,读流利,这样有趣味的语言要读出太阳的“粗犷”啊!)

3、月亮不知道自己该学些什么。学发光吗?白天它觉得这主意不好,晚上它又觉得这主意不错。它一直无法决定,只好反反复复,一阵子这样,一阵子那样,所以看起来有时圆有时缺。它学会的是不断变化。

(认真读,较长的句子要断句准确,读通顺、流利!)

4、水开始学习流动。它很快就学会了,因为只有一种方式(shì),那就是:一直往低处流,往低处流,往低处流。

(“往低处流”语速渐缓,读得意犹未尽。)

5、那时候,生活就是这么简(jiǎn)单。每样东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

(体会段意,不丢字落字。)

6、世界在慢慢变化,万物在自由(yóu)生长。雨从云里落下,滴进泥土里;人睁(zhēnɡ)开眼睛,就可以看到一切有多美好。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zhìxù)了。

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

(要读出对这个世界的渴盼和赞叹之情。)

7、哦(ò)!不要往下讲了,再从头开始。这个故事没有结局,却有很多开头,很多很多开头。

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要读出无尽的想象。)

五、课堂展示

1、课文充满了神奇的想象,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好好读一读。

2、有感情地读一读文章。

3、选一个开头接着往下讲。

(1)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

(2)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六、学写生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真流利,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出示生字:世、界、功、反、复、式、简、弄、由。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打开“优教学生字”,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学习:“世、反、式、由”的注意要点。(预设:“世”:最后一笔是“竖折”;“反”:撇要伸展开;“式”:卧钩要伸展开;“由”:上出头,下不出头。)

4、学生临写生字。

七、巩固练习

1、打开“基础训练-《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出示词语练读。

2、进行组词训练。

纪()须()敏()简()

记()顺()故()间()

3、出示词语,大家抢读,美读,大声读,体会语言的美好。

4、出示换偏旁的练习,大家进行开火车组词训练。

5、出示同音字进行训练与积累。

6、猜谜语识记生字:“糙”“敏”“简”。

7、利用反义词巩固识记“简”和“反”。

8、谈话导入新课。

二、课文赏析与交流

(一)品读第1—4自然段。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都必须(bìxū)学习怎么生活。

太阳开始学发光,学着怎么上山下山。它也试过做别的事,但是都没有成功(ɡōnɡ)。譬(pì)如说唱歌,它粗糙(cāo)的声音,把这个敏(mǐn)感的新世界吓坏了。

月亮不知道自己该学些什么。学发光吗?白天它觉得这主意不好,晚上它又觉得这主意不错。它一直无法决定,只好反反复复,一阵子这样,一阵子那样,所以看起来有时圆有时缺。它学会的是不断变化。

水开始学习流动。它很快就学会了,因为只有一种方式(shì),那就是:一直往低处流,往低处流,往低处流。

1、看谁读得好,读出了什么信息呢?

2、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到的呢?

3、“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指的是世界刚诞生不久的时候,点题。

4、“每样东西都必须学习怎么生活。”总领下文。

5、太阳的发光和东升西落居然是“学会”的,真有趣!

6、“譬如说唱歌,它粗糙的声音,把这个敏感的新世界吓坏了。”这样的想象真是有趣。

7、月亮为什么会这样的?你从这里理解了什么?

8、AABB式:反反复复、清清楚楚、飘飘洒洒。

9、谁可以来解释一下月亮的“圆缺”现象。

10、“水开始学习流动。”这个句子很生动,是拟人的修辞。

(二)课堂展示。

在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有哪些事物在学习,它们学会了什么?

(三)品读第5—7自然段。

那时候,生活就是这么简(jiǎn)单。每样东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

世界在慢慢变化,万物在自由(yóu)生长。雨从云里落下,滴进泥土里;人睁(zhēnɡ)开眼睛,就可以看到一切有多美好。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zhìxù)了。

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

1、“那时候,生活就是这么简单。每样东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2、谈一谈你对当时世界的认知。

3、这个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

(四)课堂展示。

1、你觉得当时还会有什么在发生变化呢?读一读,想一想,讨论一下。

2、“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品读第8—9自然段。

哦(ò)!不要往下讲了,再从头开始。这个故事没有结局,却有很多开头,很多很多开头。

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1、很久很久:很大很大、很长很长、很黑很黑。

2、“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一句点题,照应开头,留下想象的空间。

(六)课堂展示。

1、这个世界上谁发生了变化?说一说,分享出来。

2、这些变化告诉我们什么?

预设: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要遵循规律。

3、这些事物是如何变化的,谁可以说得详细一些。

4、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日月的诗句吗?和同学交流分享吧!

三、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一起来闯关吧!

四、作业布置

1、讲一讲这个故事。

2、积累关于日月的成语。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纪、必”等14个生字,会写“世、界”等9个生字。

2、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奇妙的想象,读好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续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

识记生字词,读好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课文奇妙的想象,能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编故事。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大家在小的时候,都学习过什么?(自由交流)大家想知道我们生活的世界在小时候会学些什么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板书课题,讲解“世”“界”的写法。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圈出课后的字词。

2、学生自由读课文,根据注音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3、分组自学生字,讨论、识记字形。

(1)小组长领读生字,互相检查字音识记情况,互相帮助解决难读的字。

(2)交流字形识记方法,教师巡视检查。

①熟字加偏旁:己—纪页—须力—功每—敏间—简争—睁

②形声字识记:譬糙

(3)教师重点指导。

譬:念“pì”,四声。糙:平舌音,念“cāo”。秩:翘舌音,念“zhì”。

三、整体感知,质疑思考

1、自由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

2、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太阳、月亮、水是怎样学习生活的?都学会了什么?

3、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

4、文中有哪些地方不明白?做上标记。

5、质疑:下面的两个句子怎么理解?

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

这个故事没有结局,却有很多开头,很多很多开头。

四、学习第1~5自然段

1、教师朗读第1自然段,学生思考:“每样东西”指哪些东西?

2、指名说出自己感兴趣的段落,并朗读该段落,随机教学。

(1)学习第2自然段。

①太阳是怎样学习的?它学会了什么?(学习发光,学着怎么上山下山)

②太阳还学习了什么,成功了吗?(唱歌;没成功)

③学习“譬如”“粗糙”“敏感”等词语。

(2)学习第3自然段。

①月亮学会的是什么?(不断变化)

②你见过的月亮是不是这样的,有时圆有时缺,有时亮有时暗?

(3)学习第4自然段。

①水是怎样学会流动的?(一直往低处流)

②除了太阳、月亮、水以外,你还知道哪些事物是怎样学习生活的?它们又学会了什么呢?(学生自由讨论)

课件展示:蝴蝶学会飞行,小树学习扎根长叶,小虫子学习爬行等等。

3、教师朗读第5自然段。

出示:那时候,生活就是这么简单。每样东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学生讨论对这句话的理解,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上节课的生字词。

2、上节课我们知道太阳、月亮、水都要学习自己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世界万物还要学习哪些事情呢?我们今天接着学习。

二、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第二句话中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有哪位同学可以来补充?

3、这段话中,哪句话你不明白?

出示: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

(1)解释“秩序”的意思。(图片展示)

(2)我们小朋友可以做哪些最容易做的事,然后世界会比较有秩序呢?(比如过马路时要看红绿灯,在图书馆里看书不吵闹等等)

三、学习第7~9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7~9自然段。

2、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当世界年纪很小的时候,万物都在学习怎么生活,自由生长,世界相当有秩序。)

3、出示句子:这个故事没有结局,却有很多开头,很多很多开头。

(1)这篇课文给我们讲了万物都在学习,那么同学们,你们要怎样学习呢?

(2)这个故事有很多开头,课文是以“每样东西都必须学习怎么生活”开头的,那么请你从下面选一个开头也来讲一讲“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的故事吧。

出示:①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

②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畅所欲言。预设:小树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星星白天睡觉,晚上出来和我们捉迷藏;小鸟在树上安家,为树歌唱……

(4)小组合作讲故事。小组指派代表上台讲故事,评选最佳故事。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的故事都非常精彩,想象也非常奇妙。那么学完课文后,你们知道了什么呢?这篇课文教会我们要不断学习,保持生活中应有的秩序。同学们,就让我们从最容易做的事情开始行动吧。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课件,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情况及书写顺序。

2、学生自学生字,指出难写的字。

3、教师重点指导。

世:笔顺是,最后一笔为竖折。

式:笔顺是,注意不要多写一撇。

4、学生临摹,练习书写。

5、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6、写得不满意的字可以多写几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教学板书]

24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世界太阳——学习发光、上山下山

月亮——学习不断地变化

水——学习流动

……学习秩序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中做得比较好的是将词语的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将字词理解与之前在语文园地中学到的理解词语的方法结合起来,攻克了本课中的几个难点词语。另外在讲解词语的过程中,将课文内容很好地融入其中,让学生明白了“秩序”的重要性。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教案(篇3)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正确认读“纪、譬”等8个生字;正确书写“世、界”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本文,明白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去做,不忘初心,不迷失自我,那么一切就容易了,就简单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书写“界、须”等字;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

【教学难点】

每个人都能找到事情的自然规律,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去做,不忘初心,不迷失自我。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同学们,当我们年纪还小的时候,最应该是学习文化知识,你知道当世界还小的时候,他在干什么吗?对,也在学习,学习怎么面对自己的生活。

2.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是怎么学习生活的。

(二)初读感知,扫清障碍

1.播放课文录音。(要求:边听边思考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2.根据读音,练习朗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

3.反馈检查。

(1)检查生字的读音

课件出示注音生字:

二类生字: jì pì cāo mǐn zhēnɡ zhì xù ò

纪 譬 糙 敏 睁 秩 序 哦

一类生字:shì jiè bì xū ɡōnɡ fǎn fù jiǎn nònɡ jīnɡ

世 界 必 须 功 反 复 简 弄 睛

①带拼音读。相机指导区分平、翘舌音:“糙”世平舌音,“睁、秩、世”是翘舌音。

②指导读好前后鼻音“敏、反、简”是前鼻音,“功、弄、睛”是后鼻音。

③分组检查生字朗读情况。

同学们在小组内比一比,看谁读得准。

④指生在班内展示。

如果仍有出错,教师不用自己教,可请同学相互帮忙解决。

(2)词语检查

课件出示词语(带拼音):

(一类生字)世界 必须 成功 反复 简单 弄明白 眼睛

(二类生字)年纪 譬如 粗糙 敏感 睁开 秩序

这些词语,同学们能准确认读吗?

①自由练读。

②组内检查读。

③班内展示。(带拼音指生读;去拼音指生读。)

④老师打乱顺序抽查读。(重点指导生字词语的读音。)

(3)句子检查

读好以下长句子:

①譬如说唱歌,它粗糙的声音,把这个敏感的新世界吓坏了。

②它一直无法决定,只好反反复复,一阵子这样,一阵子那样,所以看起来,有时圆,有时缺。

③雨从云里落下,滴进泥土里;人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到一切有多美好……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

(4)课文朗读检查

提出要求:标出自然段,将课文读流利。

①小组内同学分段练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②指名两三个小组在班内比赛朗读,其余同学认真听,评出优胜小组。

(三)总结

我们这节课认识了世界小的时候的样子,认识了很多生字新词朋友,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认读词语:

世界 必须 成功 反复 简单 弄明白 眼睛

年纪 譬如 粗糙 敏感 睁开 秩序

2.世界年纪小的时候怎么样,后来变成什么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重点突破

A.朗读感悟第1——5自然段

1.自由读第2自然段,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练习说话。

(课件出示)出示:

太阳开始学,学习怎么。

譬如说,它粗糙的,把这个敏感的吓坏了。

2.学习第3自然段,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课件出示)教师引读课文,相机指导:

它一直无法决定,只好,一阵子,一阵子。所以看起来,有时,有时缺。它学会的是不断的。

要连读,并适当强调,读出一切都不见了的景象。

仿写:

有时,有时。

3.同桌互读课文第4自然段。

边朗读边想象画面。

水开始学习。它很快就学会了,因为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一直,,……

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想一想为什么一直强调这个词语?

(说明这是水最容易做的事,最简单的生活,就是最美好的生活。)

B.朗读第6自然段。

1.理解和体会“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的含义。

(本来做自己最容易的事,就已经很好了,但是,世界是在慢慢变化的,总是有些东西不满足现状,要打破这些,重新安排秩序。)

2.用“只要……就”写句子。

(三)练习说话

1.选一个开头,接着往下讲。

(1)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

(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每天,太阳都会东升西落,上山下山,发光发热。月亮每天按照自己的想法,变化莫测,有时出现,有时不出现,有时圆,有时缺;水每天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往低处流,往低处流,往低处流……)

(2)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动物们每天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快乐地生活着,植物按照自己的本性自由地生长着,人类无忧无虑地生活着。)

2.同桌练说,说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纪、必”等14个生字,会写“世、界”等9个字,会写“世界、学习”等14个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奇妙的想象,读好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续编故事。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读好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课文奇妙的想象。

教学难点

能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续编故事。

教学策略

认写字词

可运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了解字义。如,“纪、须、功、糙、敏、简、睁、秩、哦”可采用熟字加偏旁识记;“纪(记)、睁(筝)”可采用形近字对比识记;“睁、哦”可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譬”可利用语境识记。“式、睁、秩”是翘舌音;“糙”是平舌音;“譬”的读音是pì。“功、式”两字中的“工”第三笔都变为提;“界”上面是“田”,不要把第四笔和第六笔写成一笔。

阅读理解

这篇课文充满神奇的想象,并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学习本文要结合关键词句,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感受想象的奇妙,并利用课文的留白,引发学生想象。

积累运用

课文构思新奇,充满情趣,表达上很有特点。如,将月亮、太阳拟人化,流露出孩童般的快乐与自由,这些语句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运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学习卡片。

2.搜集世界之初的相关资料;搜集大自然中其他事物的成长资料。

学生准备:

1.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2.读故事集《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纪、必”等14个生字,会写“世、界”等9个字,会写“世界、学习”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读好重点句。

3.知道文中主要介绍了哪几种事物,它们都学会了什么,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课题,质疑猜想

活动1谈话引入,理解课题

1.激趣: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多大年纪吗?(学生自由猜)它的年纪已经好大好大了。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它是怎样的呢?(板书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这个世界是怎样慢慢长大的!

2.引导学生理解课题。

(1)指名读词语“世界”。

(2)交流:你认为“世界”包括哪些事物?(包括太阳、月亮、星星、云、雨、雪、人、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山山水水等一切事物。)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的意思。

活动2质疑猜想

1.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预设: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万事万物都在做什么呢?

2.小组合作,猜想内容。

操作指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猜猜世界的年纪,再想想世界是怎样长大的,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实现向文本的自然过渡。

板块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活动1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完成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1)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序号。

2.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1)朗读生字,相互正音。

(2)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活动2汇报交流识字情况

1.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多种形式朗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

课件出示

jìbìxūgōngpìcāomǐn

年纪必须成功譬如粗糙敏感

shìjiǎnyóuzhēngzhìxù

方式简单自由睁开秩序

教师相机正音:“式、秩”是翘舌音;“睁”既是翘舌音,又是后鼻音,注意发音。

2.交流:你注意到这些生字的字形了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呢?

教师引导识记:

课件出示(1)可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纪、须、功、糙、敏、简、睁、秩、哦。

(2)形近字对比识记:纪——记、睁——筝。

(3)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譬、糙、哦、睁、简。

活动3了解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自己喜欢的语句可以多读几遍。思考: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

2.学生填空并交流:

课件出示这篇课文说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和人是怎么学习、成长的。太阳学会________,月亮学会________,水学会________,雨学会________,人学会________。

操作指导

在这个环节里,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用多种识字方法扫除字词障碍,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使识字效果得以巩固,完成识字任务。

板块三自主发现,指导书写

活动1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会写字,引导学生观察,说说有什么地方是值得大家注意的。

课件出示世界功反复式简弄由

2.教师指导。

课件出示

“世、由”是独体字。

“反、式”是半包围结构。“式”中的“工”第三笔变为提。

“功”是左右结构,左边“工”第三笔变为提。

“界、复、简、弄”是上下结构。“界”上面是田字,不要把第四笔和第六笔写成一笔。“弄、界”上窄下宽;“复”也是上窄下宽,中间的“日”字最窄;“简”上下等宽。

3.教师用课件演示会写字笔顺,学生书空。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并且注意“一看、二写、三对照”。

活动2评议修改

1.投影反馈,师生进行评议。

2.学生修改没写好的字。

操作指导

写好字是我们的目标之一,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欲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先观察,再书写,最后对照修改,激发学生的书写欲望。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奇妙的想象,读好自己喜欢的部分。

2.能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续编故事。

教学过程

板块一关注基础,旧知导入

活动1巩固生字

1.教师听写本课易错生字。

2.小组批改反馈。

活动2回顾内容

1.出示填空:

课件出示这篇课文说了()、()、()、雨和人是怎么学习、成长的。太阳学会(),月亮学会(),水学会(),雨学会(),人学会()。

2.同桌抓住关键词句填空,梳理主要内容,体会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操作指导

新课开始时引导学生复习本课生字词,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再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提取主要信息,体会梳理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板块二细读品味,感悟趣味

活动1品读感悟

1.过渡:课文充满了奇妙的想象,你最喜欢哪些语句?把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读文。

3.自主学习,理解文本。

(1)用“我喜欢……因为……”的形式来交流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再在班内交流。

(3)导学:如果把世间万物比作人的话,你觉得它们是怎样的人?结合课文内容,挑选其中一个事物说一说。(如,太阳是个莽撞的小男孩;月亮的主意变得特别快,似乎很调皮;水是个聪明的孩子,它学什么都特别快。)

4.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

活动2借助活动卡,引领拓展想象

1.先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再根据资料,仿照句子写一写。

抄一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写一写

资料:只有天气很冷的地方才会下雪。空气中有大量的水汽,水汽在空气中遇到零度以下的气温,就会结成很小的冰晶在空气中飘浮,碰到其他冰晶就不断变大而成为雪花。

2.学生交流想象。

活动3探究明理

1.理解“秩序”。

(1)借助工具书,查一查“秩序”的意思。(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

(2)我们在什么时候会表现得很有秩序?(排队放学、排队上公交车等。)

(3)课文中的“秩序”指的是什么?(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

2.“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说一说:万物都能做什么事情,让世界很有秩序?交流交流。

(1)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交流:雨从云里落下,滴进泥土里;人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到一切有多美好……并想一想:太阳、月亮、水等做什么事情?

(2)建立想象,迁移运用,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师相机点拨:

课件出示“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的意思是“万物都做好自己的事,世界就会很和谐,很美好”。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交流自己知道的事物的成长。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小组读,男女生比赛读。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语速减慢,语调渐轻,读出意犹未尽的感觉。

操作指导

要树立大语文观,时时体现语文学习综合性的特点,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借助资料介绍的同时,锻炼整理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时,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秩序”的意思,并借助课文内容的引领,降低理解难度,顺势引导学生交流含义深刻的句子,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为下文练笔续写奠定基础。

板块三拓展阅读,续编故事

1.拓展阅读。

(1)过渡: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语言优美,告诉了我们大自然中万物的成长过程,课文的作者是德国的于尔克·舒比格。这篇课文是作者写的同名故事集中的一篇,作者笔下的世界是那么美好、简单,花花草草都有了生命,风云雷电都有着情意。希望大家能去读一读这本故事集。

(2)出示故事集《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激发阅读兴趣。

课件出示《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是于尔克·舒比格所创作的一部图书,于20xx年10月由我国的一家出版社翻译出版。

该书是一本可以让人读了又读的书。书中那些让人惊喜且充满童话色彩的故事总是让读者不能提前猜到结局,而是要耐心等待,在那些简单又神秘的事物中找到隐藏的道理。

(3)读书名,猜想故事。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选一个开头,续编故事。

课件出示◇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

◇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教师点拨:

(1)第一个提示是沿着课文中“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这个思路往下讲的,如,“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小树学习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2)第二个提示要按“世界之初是怎样的”这个话题重新建立想象。

操作指导

要拥有大语文观,就要注重课外阅读积累及练笔运用。通过书籍介绍,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猜想故事内容,拓展知识面。另外,续编故事时,要抓住契机,激发学生想象的欲望,同时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新课伊始,教师以问题切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猜测课文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自然走进文本。

注重生字词教学,能够引导学生用各种方式独立识字,并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识字方法,如采用熟字加偏旁、形近字对比、形声字构字规律等识记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

这篇课文对于孩子们来说,理解起来有难度。因此,教师以重点句子为突破口,通过把握重点句子的意思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结合关键词句进行品读,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从中感受想象的奇妙,读出自己的感情。同时,利用课文的留白,引发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还结合课后练习,让学生畅所欲言续编故事,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教案(篇5)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充满想象力和灵气,很多话很古怪,不合逻辑,仔细想却充满哲学思辨意味,这正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

我和孩子们用了三个星期完成这本《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的阅读,第一个星期,我用了十来分钟的时间大体了解了一下孩子们读这本书的整体感受,看看这些莫名其妙的故事,孩子们能读到什么程度,那次十多分钟的摸底交流,我稍微问了几个孩子,他们有的觉得文字是奇幻的、异想天开的甚至觉得那是像做梦一样的语言,有的觉得有点像胡言乱语,有的觉得情节总让人无法预测,总之,与他们以往看的儿童小说、动物小说的风格不一样。因为书只看了几天,所以这次简短的交流只有琚曦文、颜阳博雅、吴应诚等五六个孩子发言,但我发现他们对这些故事的接受程度高于我的想象,于是我为他们设计了阅读学习单,主要内容是:

1.有些故事我已经琢磨出点儿味道出来了

2.有的故事虽然我还不懂,但我觉得它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3.我还想和大家讨论

4.如果让你给这本书写一段书评,你会写

周二的交流课上,我们主要围绕你读懂了哪些故事这一点来交流阅读感受,通过目录进行简单梳理后,第二个环节,我的问题是:哪些故事让你琢磨出点儿味道来?

说实话,这本《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我自己在读的时候都有不少困惑,所以我有点担心孩子们对这43个小故事能理解得了多少,能理解到多深。我想,这些看似无逻辑无道理的语言背后想表达的哲学思想,可能会有很多孩子是无法一眼看出来的,一定是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才能模糊地了解一点。可实际的情况呢,大多数故事都有孩子提到,说自己怎样理解的,有的说法我都没有想到,比如,谈到《星星》这个故事时,有个孩子就说,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女人总是容易看到别人的优点,而男人却容易看到缺点,要是我们看待事物时把这两点结合起来就好了。有的孩子在讲《阿拉斯加的金矿》这个故事时说,不要只看外表,他的内心也许在掩藏着什么。有一个孩子叫张家硕,平时算是语文能力较弱的,作文的语句通顺难以做到,但他在说读《阿拉斯加的金矿》这个故事的感悟时的观点却令我吃惊:广告都是假的!其实,这种惊喜不是第一次,上次他在对《最难的单词》作批注时是这样写的:谢谢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难点!是的,整本书阅读包括图画书阅读就总是给我带来这样的惊喜。

第三个环节,我让他们说说那些自己说不上道理,但又觉得很有哲理的故事,找出其中的貌似有哲理的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一起来交流一下其中的哲理,琢磨一下其中的味道。

第四个环节,谈谈这本书中的插图,了解插画家贝尔纳。

第五个环节,结合本书作者舒比格的经历,引导孩子们从总体上了解这本书的特点:天马行空,没有逻辑,像是做梦,很简单,很无厘头,却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也只有始终保持一颗童心的舒比格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

第六个环节,以你建议给什么年龄层次的人推荐这本书为话题进行交流。

我的这节课也就在这里结束了。实际上我的设计中还有读一读自己给这本书写的书评这个环节,这段话是孩子们已经在阅读学习单中写好了的,只需要在课堂交流就可以了,可是,因为本书的故事太多了,共有43个,前面交流对故事的理解这一环节比预计多花了时间,所以交流书评这个环节这节交流课上就没有做。

这节交流课我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让孩子们形成思想的碰撞,孩子们各说各的,没有去驳斥别人的观点,也没有去附和别人的观点。如果我让孩子们在南瓜或《瓜》这样故事上多做停留,进行一些实实在在的思想碰撞,把对故事的理性分析引向深入,才能真正实现我设定的教学目标之二:通过品味精彩片段、交流阅读感受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引发学生对这个世界更深层次的思考。

所以,像这样具有哲学启蒙性质的书该怎样带领孩子们进行阅读交流,我还在探索中。幸好,有《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样优秀的文本;幸好,这种哲学启蒙性质的童书阅读交流还没有形成什么模式,所以,我的一切探索都会很有价值。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教案(篇6)

教学内容分析: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充满童趣的童话故事,它主要讲了当世界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都必须学习怎么生活。主要列举了太阳、月亮、水的学习,告诉我们世界有它的秩序。这篇童话故事充满想象力和灵气,很多话很古怪,不合逻辑,但仔细想想又充满哲学思辨意味。这正是这篇故事的'魅力所在。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会认“纪、必、须”等12个生字,会写“世、界必、须”等10个生字,会写“世界、年纪、必须、学习、但是、声音、月亮、主意、一直、只好、反复、变化、简单、万物、生长、泥土、眼睛、相当、最好、结局、开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了解太阳、月亮、水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介绍。

4、让学生明白世界万物在变化,但又有它的秩序,每样东西我们都尽量简单化。

教学重点:

认识并掌握生字新词,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世界万物的变化秩序。

教学课时:1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会认“纪、必、须”等12个生字,会写“世、界必、须”等10个生字,会写“世界、年纪、必须、学习、但是、声音、月亮、主意、一直、只好、反复、变化、简单、万物、生长、泥土、眼睛、相当、最好、结局、开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师:孩子们,你们还记得自己小的时候的样子吗?你最喜欢做什么?你在小的时候学会了哪些本领呢?

2、学生同桌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讨论。

4、质疑:原来你们小的时候做了那么多有趣的事情啊。那孩子们猜猜世界小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呢?都有谁?他们又学习了哪些本领呢?

5、鼓励学生大胆想像、猜测。

6、揭示课题: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引导读课题,认识生字:纪,纟+己=纪。

二、初读课文,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文中的生字,不会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不会读的句子可以请教同桌,并多读几遍。

(3)实在不会读的生字请圈出来,等着全班交流。

(4)有不理解的词语请圈出来。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

(1)请小班按顺序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同学纠正他们读得不正确的地方。

(2)出示要求认的生字,开火车读一读。

(3)学生说说这些生字可以用什么方法识记。

(4)学生汇报识字方法:

A采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形声字):

每+攵=敏

工+力=功

辟+言=譬

米+造=糙

q+间=简

目+争=睁

口+我=哦

B利用词语一起识字:秩序必须

(5)学生开火车读一读生字。

(6)如果把拼音宝宝去掉,你还认识它们吗?试试吧。

(7)同桌检查识字情况:你指我认,我指你认。

(8)把生字送入词语中进行识字。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解决了生字问题,让我们再一次来读课文吧!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齐读课文。

3、学生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4、师小结。课文主要讲了当世界年纪小的时候,太阳、月亮、水的学习和生活,以及生活很简单,世界也有它的秩序。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自由观察要求写的10个生字,看看哪些生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

2、学生互相提醒。

3、老师根据学生提醒的归纳。

(1)“必”字三点的位置应该注意。

(2)左右结构的“功”、“须”和“睛”要注意左窄右宽。

(3)上下结构的“简”、“界”和“弄”要注意是上窄下宽,特别是“界”字下面是一撇和一竖。

(4)强调“世”字的笔顺。

(5)在书写“复”字是要注意中间是一个日字,是一横。

(6)把“睛”和“晴”字联系记忆。有“目”就是“睛”,有“日”就是晴。

4、学生自由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5、学生书写生字。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3、书写词语。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教案(篇7)

要求

1、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积累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世界慢慢发生的变化。

3、培养热爱大自然,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情感。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通过朗读,理解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

教学

课时两课时。

1、认识生字,用自己积累的识字方法初步记住这些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小的时候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我们愿意到处走走,到处看看,我们对各种各样的事物都感到新奇,我们喜欢学习各种各样的本领。那么,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它做了哪些事情呢?让我们去看一看吧。(板书题目: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2、范读课文,让同学们边听边完成以下要求。

(1)标出段落序号。

(2)听老师读,把认为自己读不准的字做上记号,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

(3)画出文中出现的“人物”,看看它们都做了些什么事。

二、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情况。

(1)小组先读会认字和会写字,然后自读、指名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好。

会认字:纪必须功譬糙敏式简由睁秩序哦

会写字:世界功反复式简弄由

易混字读音指导。

“须”的读音是xū,不能写成xǖ;“譬”的读音是pì,不能读成bì。

(2)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①熟识的字加偏旁:q+间=简辟+言=譬工+力=功田+介=界

②歌谣记字法。

弄:大王把井盖弄开了。反:头又被盖住了。

3、出示句子,巩固识字。

(1)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都必须学习怎么生活。

(2)它一直无法决定,只好反反复复,一下子变圆,一下子又变缺。

(3)那时候,生活就是这么简单。

(4)人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到一切有多美好……

三、朗读感悟

1、读课文,思考:课文中都介绍了谁的学习?它们都学习了什么?

板书:太阳——上、下山唱歌

月亮——不断变化

水——学习流动,往低处流

2、教师出示朗读指导,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这是一篇类似于童话故事的文章,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腔调来读。读“太阳学习”时,用有力的、粗壮的声音来读;读“月亮学习”时,用犹豫不决的语气读;读“水学习”时,用欢快的音调读。

四、发挥想象

想象一下,除了“太阳、月亮、水”学习了本领,还有谁学习了本领?学习了什么本领?

(提示:讲述的.时候要发挥想象,讲述的事情要合情合理)

讲得好的,在班上交流。

1、这篇课文以第三人称的口吻介绍了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太阳、月亮、水等事物学习的过程,文章浅显易懂。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出现的“人物”,然后总结它们学习了哪些本领,这样就很容易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2、注重生字词的教学。教师除了让学生用各种方式读生字词,还可以引导他们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识字方法,如熟识的字加偏旁、用歌谣记字法等。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1、正确书写“我会写”的字,积累与生字有关的词语。

2、深入体会课文的意思,并联系生活实际,明白其中的道理。

一、温习导入

1、请大家把课文朗读一遍,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概括一下这部分的内容。

这篇文章充满了奇妙的想象,老师要引导学生,让学生体会“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含义。

太阳(通过学习)明白了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发光,上、下山,最不擅长的事情是唱歌等。

月亮(通过学习)学会了不断变化。

水(通过学习)学会了一直往低处流动。

2、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全文的意思。

(板书:那时候,生活就是这么简单。每样东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

二、拓展创新

1、当世界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都学习了自己的本领。我们也还小,我们学会了哪些本领?

(1)学生回答。

示例:①我要抓紧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②我不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学习更多的社会知识。

(2)教师引导,每个人都应该用学习来改变自己。

总结:人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小的时候,我们模仿大人的动作,这是学习;稍微长大一些,我们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这是学习;再大一些,我们接触到了更大的空间,我们认识了更多的事物,了解了更多的知识,这也是学习。我们要用学习来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更加优秀。

2、你觉得你和以前相比,有哪些进步?

学生回答。

示例:(1)我以前叠不好被子,通过学习,我现在能叠得很好。

(2)我以前洗衣服洗不干净,都是妈妈帮我洗。现在,我自己的衣服都是自己洗,洗得很干净,还经常受到妈妈的表扬。

三、指导书写,词语积累

1、板书要求会写的“世、界、功、反、复、式、简、弄、由”9个生字。

(1)要求同学们给这些字分别组词。

(世界界面功劳反复复习方式简单弄好自由)

(2)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在结构上的特点。

界、复、弄、简都是上下结构的字。

世、由、反、式都是独体字。

功是左右结构的字。

2、仔细观察,学生互相提醒写字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界:上面的“田”要写得略窄,下面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能托住上面的部分,“介”的第三笔是竖撇,不能写成竖。

复:下半部分撇要写得略短,横撇和捺要写得长而舒展。

简:上下同宽,上半部分要略短,“间”要写得略长些。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同桌评议,修改不足。

四、课堂小结

世界万物都在变化,我们也应该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用知识改变自己,做自己最容易做的事,共同维护世界的和谐,保持应有的秩序。

1、通过重点句子把握文章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每样东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提炼出“明白自己的优缺点,做自己最容易做的事”这样的主题,以便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通过对重点句子的把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

2、课文最后三段的省略号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引发思考。同时,还是文章内容的延续,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索空间。教师可以在讲解这部分时设置口语交际环节。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教案(篇8)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选自《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本书。课文以小孩子童稚的角度想象太阳、月亮、水及其他事物的变化,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绝不是我们大人所认为的无知。小孩子用他们的想象力创造了一个他们可以理解的世界,我们畅游在这神奇的想象空间之中,仿佛进入了一个梦游仙境,使心灵变得更柔软。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还有待提高,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还在初步养成中,但他们的形象思维较强,想象力丰富,特别是对新奇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所以,本课教学,教师要抓住这次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本书。

教学建议

鼓励学生运用学习过的识记汉字的方法及自己积累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加强朗读,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和神奇的想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作者神奇的想象力。

3、理解课文,展开想象,根据提示编故事。

【过程与方法】

1、运用不同的方法学习生字新词,使生字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2、运用生动的课件,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有创作和课外阅读的欲望。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感受课文中作者神奇的想象力。

难点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提示将故事讲下去。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本书。

学生:了解《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本书。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2、初读课文,感受作者神奇的想象力。

重点难点

重点

会认14个生字。

难点

初读课文,感受作者神奇的想象力。

一、介绍童书,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本神奇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看吗?我们一起打开课本,你会发现这篇课文真的很有意思。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生对课题质疑。

二、自主学习,初读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了解这篇课文中主要讲了哪些事物。

3、检查学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读后正音。

(2)说说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事物。

(太阳、月亮、水、雨、人。)

三、认读字词

1、课件出示要认的字:纪必须功譬糙敏式简由睁秩序哦

认读指导:“功、睁”是后鼻音,“糙”读第一声,“譬”的声母是p。

2、请学生在文中圈出这些字。

3、小组比赛认读。

4、“开火车”认读,要求读准确。

5、教师随机出示字卡,指名认读。

6、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读。

世界年纪必须学习但是声音月亮主意一直只好反复变化简单

万物生长泥土眼睛相当结局

开头

7、在文中找出这些词语,和同桌对照读。

四、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

1、学习第1自然段。

(1)理解“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意思。

①“年纪”一般用于谁?这里形容谁?

(指人;指世界。)

②“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意思就是指很久很久以前的世界。

(2)想象一下,很久很久以前的世界里有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3)为什么“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都必须学习怎么生活”?

(因为世界的年纪太小,世界里的东西什么都不懂。就像我们还是个小宝宝时,需要学习走路、说话等。)

2、学习第2~4自然段。

(1)指名读。

(2)分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3)太阳、月亮、水各学会了什么?在文中用横线画下来。

太阳学会了发光,学会了怎么上山下山。

月亮学会的是不断变化。

水学会了流动。

(4)你觉得太阳、月亮、水可爱吗?它们为什么会这样可爱呢?

(是因为作者想象力丰富,把它们写得像小宝宝一样可爱。)

(5)同桌互读这3个自然段,比比谁读得好。

五、梳理板书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发光变化流动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9个生字。

2、展开想象,根据提示讲故事。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有创作和课外阅读的欲望。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写9个生字。

2、展开想象,根据提示讲故事。

难点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有创作和课外阅读的欲望。

一、复习导入

1、多媒体出示要求会认的字,指名认读。

2、朗读课文。

(1)小组内朗读。

(2)推荐优秀小组在班内朗读。

二、学习课文第5~9自然段

1、默读第5自然段,说说自己的体会。

(1)“每样东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这句话让你明白了什么?

(明白生活是简单的,每个人要弄明白自己最擅长什么就行了。)

(2)请学生思考:你明白自己最适合、最擅长做什么了吗?(学生自由发言)

2、学习第6、7自然段。

(1)画出自己最喜欢读的句子,再读一读。

(2)小组内议一议:怎样才能让世界变得有秩序?

(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

(3)这两个自然段中出现的事物有哪些?

(雨、人)

(4)你读懂了哪些自然现象?

(雨是从云里来的,它会从天上落到地上;人一出生就会睁开眼睛,就能看到美好的一切。每种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

(5)根据提示,小组内说句子。

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

(6)全班交流,教师指导:说说哪些事物很有秩序即可。

3、学生自读第8、9自然段,接着讲故事。

(1)出示: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2)教师指导:发挥想象,想想很久很久以前的世界是怎样的。

(3)分组交流,比赛讲故事。

三、朗读全文

1、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四、指导写字

1、同桌互相指认会写的字,口头组词。

2、观察这些字,看看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全班交流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4、教师范写,相机强调难写字和易错字。

5、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6、展示交流。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像课文中这样有趣、新鲜的句子在《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读读。只要你们发挥想象力,人人都是小作家!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教案(篇9)

一、说教材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讲述当世界还小的时候一切事物都像幼稚的孩子一样,要学会想要做的事情,最终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世界因此变得和谐美好。课文轻松活泼、通俗浅白的寓言,编织出世界之初简单、自由、和谐的生活。课文的最后思路突转,引发读者无限的想象。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意图和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纪必等14个生字,会写世界等9个字,会写世界、学习等18个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奇妙的想象,读好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续编故事。

三、教法和学法

1.选择教法,明确思路

先用谈话法引入新课。如用当你小时候学习走路是什么样子的?这种交流生活的趣事的导入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整体活泼轻松乐趣。细讲课文选段,指导理解重难点。

2.学法指导,形成能力

鼓励学生合作探究,互相交流思考,自主学习。老师在细讲分析了一个部分后,鼓励学生参考老师的方式,自主学习,争当小老师,互相提问,互相解答。

四、说教学设计:

1.谈话导入。互相交流自己小时候是什么样的、第一次学习某样本领时的样子导入新课。贴近生活,具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导入课题。

2.初读课文,扫清障碍。要求学生学习生字词,读准字音,将课文句段读清楚,了解课文大意和结构。给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提到了哪几样事物学习?学会了什么?怎么学会的?帮助学生对课文有整体把握,不会割裂课文。

3.精读课文,突破重点。细读课文,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感兴趣的段落,随机教学。课文的结构打乱对理解课文并没有影响,如果打乱课文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会更有益处。

如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太阳是怎样学习的?它学会了什么?太阳为什么学唱歌不成功?理解粗糙的意思。想象一下,太阳还可能尝试过做什么?仿照文中语言说一说。在详细讲解一段后,后面的可以采取鼓励学生来讲解的方式让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完成课文的细解,老师抛出重点相机纠正。

4.指导朗读。课文构思新奇,充满儿童情绪,表达上很有特点,将月亮、太阳拟人化,语言有如孩童般快乐与自由。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理解完课文后对课文有一个复习的过程。

五、板书设计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读后感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读后感(一)

有一本书《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书的末页有这样一段文字2020:洋葱、萝卜和番茄不相信世界上有南瓜这种东西,它们认为那只是空想。南瓜不说话,它只是继续成长着。

书页旁画着一个巨大的南瓜图片,与图画中的小房子有着巨大的反差,这张图片让我明白了这段话的启示。我们的种植园里也种了许多美丽的南瓜,我看着这些南瓜,心里感到有些意味深长。

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洋葱,萝卜和番茄都是较小的蔬菜,而南瓜则较大,所以他们不相信世界上还有南瓜这样大的蔬菜,他们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真正的南瓜不理会他们的无谓争论,只是默默的生长,使自己长的更大,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反击。

无论个人成长还是事业发展,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即便身正行端,有时也难免遭致猜疑和误解。遇此情形,不如收拢心神,不争论,把宝贵的时间和有限的精力用在成长上,待到偌大的南瓜摆在眼前,是不是一种空想也就不辩自明。这也反映了人们的一种井底之蛙的短浅眼光和真正不被看好的人的默默无闻,厚积薄发的隐忍心态。

南瓜不仅努力生长,而且对自己有信心。信心胜于黄金,对自己有信心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无论干什么事情,想赢得天下所有人的认同和百分百的支持,既不现实又无必要。对那些认准的事、定好的路,即便风凉话再多,也要不动摇地坚持,不懈怠地努力。大智慧往往深藏于最简单的话语里,语言永远比思想苍白。

所以,要行动告诉他人,我的存在。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读后感(二)

星期天妈妈给我买了《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本书,看到到这个书名我就感到特别好奇,我就很想知道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带着好奇心,今天上午我看完了这本书,看完之后,我知道了这本书写的有:天,地,人,动物还有其他神奇的事物。

如《上了锁的山》,他讲的是人们用了很多方法去解山上的锁,但是始终都没有解开,最后还是被一个哑巴无意打开了。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努力,都是有可能做到的。还有一个《哥哥,我和森林里的猫》,说的是我和哥哥用了魔法,变了好几次身,才把一只迷路的小猫送回了家,这个故事又让我知道了,我们一定要爱护小动物,要有爱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还有小动物。书里还有很多很多小故事都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这本书都是讲的以前发生的小故事,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真的发生过这些事情吗?书里的小故事讲的真好,有的感觉很真实,有的感觉特别像童话,但是我都很喜欢!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读后感(三)

我读完了《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本书。这本书真得很好,它不仅蕴含了很多道理,还能让人在阅读中不断去思索、去幻想。

其中,有一篇故事,题目是《三把椅子》。故事中讲了三个儿子外出闯世界,回来后都给父亲准备了礼物一人一把椅子。只是椅子的功能不一样。父亲不喜欢小儿子的椅子,因为它只是一把普通的椅子,是小儿子自己做的。父亲把房子让给了两个哥哥住。小儿子回到了隔壁村子继续学木匠。后来大儿子和二儿子闹翻了,还欠了一屁股债。父亲也穷得只剩下了小儿子给他的那把椅子。

故事的结尾不难想象。小儿子娶了木匠的女儿,接手了木匠坊。大儿子、二儿子把房子卖给了小儿子。小儿子搬进了那所房子,并且把父亲也接了回来。

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是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能只追求表面的浮华。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读后感4000字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读后感4000字
part.0 序 最初
我从来没有读过这样一本书。
这是一本充满魔力的书。手里捧着它,就那么神奇地安静了下来,就像回到了遥远的从前。每当我读到故事的最后,总能体会到那种我猜到开头却未猜到结局的错愕与挫败感。第二次再读同一篇,我却总又不记得它的结局,使我从心底为作者惊人的想象力而发出深深的赞叹。
于是我将这些故事分享给母亲,待她读了一段时日,我便向她询问对此书的看法。然而母亲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我看不懂这些故事的结尾。我就想,为什么是这样?却是想半天也想不出来。或许我读的次数太少?
我至今也想不明白,母亲为何要读得这么认真,琢磨得这么仔细。这,也许就是大人。
做白日梦的,通常是心里比较干净的人,保留着孩童时期的憧憬与清澈。更多的人在白天失眠,他们在意的是自己的日程表,和一些与金钱相关的数字。只是,不会做白日梦的人是很悲哀的。并且,他们无法读懂《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封底上有这么一段书评。
妈,你发现自己读不懂这本书的时候是不是也很悲哀啊?
对啊。我还很难过,自己没有耐心去读这些故事,后来就没有读完它。我觉得自己好悲哀。我是不是失去了我的最初?
part.1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这个故事,有点长。
在这个故事里,世界的最初,不完全是《圣经》或童话里描述的那个样子。于是我便开始想象这样的画面:风就那样吹拂,遍地绿草鲜花;绿得让人沉醉的丛林,深邃的、眼睛一样的海;母鸡和奶牛无人拘束,就到处乱跑它们也许还会发出一些人类从未听过的奇特的声音,自从人出现后,它们就再也没有发出过了。蓝天很美,大地亦很美。没有人的世界,很矮小、很安静,安静得让我感觉到一丝浅浅的寂寞,却又非常惬意。有一天,突然来了一个女人。她带了一只小板凳。
这个小板凳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于是在一连串问题之后,于尔克舒比格很严肃地自问自答道:听好了,我为什么要知道这些呢?你自己来讲故事好了。
我便忍俊不禁了。不,此刻的他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现在的我只是一个孩子,坐在他的面前,听他讲故事。不必太认真,不要总去琢磨为什么,不然你会听不懂。听故事嘛,开心就好。
是的,开心就好。享受听故事的过程吧,仔仔细细,不要漏过每一个字词。
故事都匪夷所思。我不喜欢前面三个故事,我喜欢第四个。
在第四个故事里,星星尝试着排列成星座的形状,石头学着变硬;太阳学习发光、上山下山、日升日落,甚至学习唱歌你们可以想象,平日里沉默的太阳粗哑的嗓音、笨拙的歌喉该多么可爱!水往低处流;风突然就会吹了如其所言,这种简单的生活,只对于每个人自己来说。对于别人,也许就是难的。做事需要天赋。
读着读着,我总想着:万物的最初是否都带着一丝一缕的随性?且这随性不等于随意,其中不乏一板一眼的认真有趣。像一个初生的婴孩呱呱落地,什么都不会,于是便有人教他蹒跚学步,教他开口说话、认字念书当他长大,具备了独立学习与生活的本事,那个人便可以放心地任他去任他飞了。不用任何多余的引导和拘束:已经长大了的人,总是自有他的选择。这便是我给你讲的故事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不同之处只有一个,世界成长的过程里,没有人教它做什么、如何去做,所有的选择由自己做出。它犹如一个被用纱布蒙住眼睛的孩子,在黑暗中摸索前进,当纱布被人揭去,它终得光明。
我突然开始有点喜欢上这个故事了。
这个故事没有结局,却有很多开头,很多很多最初。
part.2 任性的汽车
粘人的、就像白猫一样的白色汽车。
寂寞的时候,要给它讲故事的汽车。
讨厌船的汽车。
每一次出行都是一次惊奇的汽车。
给一家人带来美好且又困难重重的汽车。
这真的是一辆车吗?我翻过书页,惊奇地琢磨着。
我站在一家人的角度读了第一遍这个故事。我想,这辆汽车真是任性。作为汽车,就是应该安安静静地呆着,服务人们,而不是让人们来哄来照顾。不过,谁规定汽车就一定要服务人们了?我回答自己:因为它是人们为了需要才制造出来方便生活的。
不对不对,重来。这是读故事的态度吗?太严肃了。我摇摇头,对自己说。
于是我站在汽车的角度读了第二遍这个故事。
汽车其实挺可怜的。它像个孩子一样。瞧,粘人、寂寞的时候要听故事这些不都是孩子的特点吗?不过它非常不懂事,不会站在主人的角度考虑感受,而是一味地以自我为中心。到最后,因为小主人的一句牢骚,就赌气离开了,再也没有回来。
后来怎么样了?
汽车会不会在走了一大段路程之后突然累了,想回到主人一家的身边,却发现自己的位置被一只更惹人怜爱的白猫代替了,只好伤心地在不远的地方默默地看着?
抑或它更享受自由的生活,从未回来,却会时不时感到寂寞?这个时候没有人给它讲故事了,它会不会给自己讲故事呢?
不管结局是怎么样的,这家人的生活至少变好了,不会再因为汽车的事而操心了。白猫的事再麻烦,应该也比汽车带来的麻烦容易一些吧。他们会再买一辆车吗?
不管是人、是猫还是车,千万不要像这辆白色汽车一样任性,这样会让人生厌的。
可是,你是否记得你尚还年幼之时的事?或许那时,你就是故事中的白色汽车,你顽劣、淘气、任性到为所欲为的地步,撒娇撒泼没有个尺度,被教训一顿之后又委屈得跟全世界欠你债似的怨气满腹不管你是否承认,那且是你的最初。长大之后你懂事了,变乖了,你却早已失去了你的最初。这其中是好是坏,没人清楚。
我相信,每个人的最初,都或多或少与白色汽车的故事有些相像,你呢?
这个故事还没有讲完。我们再将它继续编织下去吧:在汽车离开之后
就像,就像编织一个美好的最初的梦。
part.3 大象的故事
我喜欢这个故事。
一头大象来了,我不知道它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它要到哪里去。它的名字听起来也很奇怪,我已经不记得了,可以肯定的是,它来了又走了。还可以肯定的是,它确实是一头大象,一头孤单的灰色大象,来了又走了。
这是我最喜欢的这个故事的节选部分。那样平平淡淡的叙说,几乎不带一丝情感,像一个沉默了许久的孩童口中突然迸出的一句话,没有理由,没有意义,突然想到就将它说了出来。与书中许多其他的故事一样,每一个句子、每一个字眼,都好似偶然信口胡诌,想象漫无边际。
大象是一头灰色的大象。在它的生命中,它几乎一直在行走着,不曾停歇。大象的很多朋友来问;其实,大象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一直走。或许它压根就没有朋友,因为没有谁愿意陪着它一直走下去。大象也习惯了,它从生下来开始就是独自活动也许它曾经有过伙伴吧,但是突然有一天它就萌发了一个念头,想要出去走走;走着走着,就不愿再停下。
大象一直走啊走啊,没有什么它未曾见过。它知道很多我们都不知道的东西,它看似愚笨实则智慧无比的脑袋里,塞满了这些美好的记忆:路边叫不出名字的花开的声音;天空中笑得很美很灿烂的那朵云;春天第一缕暖风的味道
可是大象还是好孤独,好孤独。没有人陪伴的日子,大象只好慢慢、慢慢地等。它怀揣着梦和希望,一直走啊走啊,心中期待着:在遥远的路的前方,会不会就有一个同样孤独的伙伴,与我同行?
大象的心中好迷茫,好迷茫。它问过自己:究竟要到哪里去?可大象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它还是往前走着,不曾停下,直到遇见另一头孤独的大象,于是它们继续并肩朝前走去。
你,是不是那头大象?
你是否缺少一个知心的朋友?你的内心深处,是不是有着外人无法知晓的沉重和阴霾?
不,舒比格,你说错了。
一头孤独的灰色大象,也许在它前行的时候,仍怀揣着它最初的梦。
part.4 树桩
读着这个故事,我突然想念起从前遗失的一些东西。我找它们找了很久,后来都放弃了。
最早不见的珍贵的宝贝,是一本全彩色的全英文故事书。它搁在书架上,突然就不见了。我找了半天,也不见它的踪影。后来想想反正不久后就要搬家,也要整理东西,不如到时候再找吧。到了搬家的时候,倒更无头绪了,因为事情早已过去了好一段时间,已经忘了一些线索。到最后,我也没有找到这本书,也不知道它到底去了哪里。
后来,我找不着的东西又渐渐地增加了数量:期末考试时的英语试卷、录音笔每次丢失东西之后,我都很懊悔。自从读了这个故事,我突然开了窍:它们是不是被施了咒语,变成了其他的东西?也许我看不见它们,它们也一直在我的身旁。而且说不定哪天,我在不经意中随口一句话,就会解除什么魔咒呢。当然,我不希望它成为一句新的咒语,我还是比较喜欢平静一点的生活。这样也好,只要在我的记忆里,存在着这一份遗失的美好,便已足矣。换个角度想想,抑或它们本来就不是什么书和试卷,它们只是变回了它们自己最初的样子。也罢,这世上想回到最初的人太多太多,好不容易实现了梦想,又何苦寻回呢?
故事的最后,小矮人出现了。这是一个很老很老的小矮人老到什么程度呢?他已经超过了一万岁,或许应该叫他老矮人啦。他本来是一个树桩。
树桩?此刻的你是否失笑道:多么有趣!我的一句咒语,解开了尘封许久的魔咒,树桩欣喜万分,终于可以变回自己原来的样子了。
如果你真的是一个树桩,你就不该再说话。我说。
嗯,那是的。我不会再说话了。树桩回答,你一定要相信我。
从此之后,他没有再说过一句话。
等了那么久,树桩终于回到了它的最初。
part.5 请慢慢走,等待下一个最初
我一直在向前走,就像那头孤独的灰色大象。
我甚至未曾回头望望。也许性格使然,我一点也不想回到我的过去。
但是读着这些故事,这些浅蓝金黄的故事,我没有缘由地就怀念起从前了。
轻轻地合上书,闭上眼睛
我好想念,我的最初。
于是回到了乡下的河边,那是我出生之后生活了整整两年的地方。
望望四周的景色,心里琢磨着:这些景色中,会不会有被施了魔咒的王子和公主?世界的最初,会不会就像油菜花田一样金黄?
想到这里,我笑笑,摸摸跑过来的双胞胎小表弟的头。他们的头发都乌黑柔软,其中夹杂着一点浅浅的棕褐色,他们比白色汽车还要调皮。
说真的,我真庆幸,我还能读懂这些故事。
当时钟的表倒走,当光阴的长河逆流,它终究会回到这样一个最初
那是一个漆黑而漫长的冬夜。一位眉目柔和的母亲坐在床边,纤细颀长的手指沙沙地翻动着书页。母亲用轻声念着故事,被窝里的孩子睁着她大大的眼睛凝视着天花板。柜上的台灯,静静地散发着它橙黄色的光芒。当孩子安然睡去,母亲的声音也渐渐柔缓下来,她安静地抽离那只被孩子紧攥着的手,为孩子掖好被角,轻轻熄灯离去。
是的,就是这种感觉。(读后感)
路边的小花轻轻摇曳,在一个最温暖的位置。
梦中,天边传来一个遥远的声音: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读后感300字


我读了《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还没有人出现,忽然,有一个人出现了,是一个女人,她四处张望所有的东西,自言自语地说:“嗯,这些东西都不错。”

又有一个人出现了,是一个男人,他们两个互相问你叫什么名字呀!你叫什么名字呀!男人说:“我叫亚当”女人说:“我叫夏娃”他们俩想结婚,忽然,亚当说:“什么叫结婚,没有听说过”夏娃说:“结婚就是爱。”不一会儿夏娃就吻了一下亚当,然后夏娃就说:“这就叫爱。”亚当说:“爱的滋味还挺不错的。”他们住的地方是在伊甸园,亚当说:“什么叫伊甸园,没有听说过。”夏娃说:“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就叫做伊甸园。”

石头学会了变硬;太阳学会了上山下山;月亮学会了变化;水学会了流动。

我看了这本书,学到了不少不明白的词语,它还告诉我们是什么意思了,就好像伊甸园我是不懂的,但后来它告诉我了。妈妈给我这本书时,我欣喜若狂,可是没有拼音,这本书的字都认识,也不难读,我就是喜欢这本书。

《当世界年龄还小的时候》读后感


【篇一:《当世界年龄还小的时候》读后感】

我读完了《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本书。这本书真得很好,它不仅蕴含了很多道理,还能让人在阅读中不断去思索、去幻想。

其中,有一篇故事,题目是《三把椅子》。故事中讲了三个儿子外出闯世界,回来后都给父亲准备了礼物一人一把椅子。只是椅子的功能不一样。父亲不喜欢小儿子的椅子,因为它只是一把普通的椅子,是小儿子自己做的。父亲把房子让给了两个哥哥住。小儿子回到了隔壁村子继续学木匠。后来大儿子和二儿子闹翻了,还欠了一屁股债。父亲也穷得只剩下了小儿子给他的那把椅子。

故事的结尾不难想象。小儿子娶了木匠的女儿,接手了木匠坊。大儿子、二儿子把房子卖给了小儿子。小儿子搬进了那所房子,并且把父亲也接了回来。

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是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能只追求表面的浮华。

【篇二:《当世界年龄还小的时候》读后感】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本书是德国著名的于尔克舒比格写的。

接下来的其实是大家所熟知的,但是舒比格让人惊喜、充满童话色彩的故事是不会让你提前猜到结局的,要耐心等待。我们在那些简单又神秘的事物中发现故事,比如:动物是从那里得到名字的;怎样才能获得帮助和幸福。洋葱、萝卜和西红柿,不相信世界上有南瓜这种东西。它们认为那是一种空想。

在现实生活和幻想之间的大门是敞开的。每个孩子,年轻和成长的都可以走进去,去体验。天堂是这样一个世界也就是当她还小的时候的那个世界。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改变了。里面藏着43个小故事。

谁读这本书都会惊叹,因为在书中藏了美丽的灵感。一本可以让人读了又读,让人心灵干净,让人做回最真自己的书,一本感悟与安慰、安静与回味并齐的一本神奇的书。

【篇三:《当世界年龄还小的时候》读后感作文】

这本书里的内容其实是大家所熟知的,但是舒比格让人惊喜、充满童话色彩的故事是不会让你提前猜结局的,要耐心等待。我们在那些简单又神秘的事物中发现故事,比如:动物是从哪里得到名字的;怎样才能获得帮助和幸福。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万物都得学会生活。作文星星汇集成星座。石头就简单多了,它们只需要不断地增重。它们是地球上最早完成的东西。太阳开始发光,它开始学习上山下山,日升日落。月亮有时圆有时缺,它学会的就是不停地变化。

我按照这个故事的方式重新写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这样:当世界还小的时候,那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更没有一只动物,也没有一朵鲜花和一根小草。突然,从天而降了一个奇特的外星人。他在念着无人能够听懂的语言:XXX。他是在说:你好。可是没有人回答,他看着四周,到处都是又暗又静,他不希望这里像他的家园那样可怕。所以他用尽了自己所有的力量来换我们美好的环境。后来他因为把所有力量都用尽了,所以他死了。他死后,过了二十年,天慢慢地亮了,许多花草树木都长出来了。后来长出了动物,再后来长出了人类。就是这位善良的外星人用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美丽的家园!

我觉得这是一本可以让人读了又读让人心灵干净,让人做回最真自己的书。

其实一个人认真思考,努力学习,就能写出一本好书。

【篇四:《当世界年龄还小的时候》读后感】

有一本书《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书的末页有这样一段文字:洋葱、萝卜和番茄不相信世界上有南瓜这种东西,它们认为那只是空想。南瓜不说话,它只是继续成长着。

书页旁画着一个巨大的南瓜图片,与图画中的小房子有着巨大的反差,这张图片让我明白了这段话的启示。我们的种植园里也种了许多美丽的南瓜,我看着这些南瓜,心里感到有些意味深长。

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洋葱,萝卜和番茄都是较小的蔬菜,而南瓜则较大,所以他们不相信世界上还有南瓜这样大的蔬菜,他们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真正的南瓜不理会他们的无谓争论,只是默默的生长,使自己长的更大,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反击。

无论个人成长还是事业发展,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即便身正行端,有时也难免遭致猜疑和误解。遇此情形,不如收拢心神,不争论,把宝贵的时间和有限的精力用在成长上,待到偌大的南瓜摆在眼前,是不是一种空想也就不辩自明。这也反映了人们的一种井底之蛙的短浅眼光和真正不被看好的人的默默无闻,厚积薄发的隐忍心态。

南瓜不仅努力生长,而且对自己有信心。信心胜于黄金,对自己有信心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无论干什么事情,想赢得天下所有人的认同和百分百的支持,既不现实又无必要。对那些认准的事、定好的路,即便风凉话再多,也要不动摇地坚持,不懈怠地努力。大智慧往往深藏于最简单的话语里,语言永远比思想苍白。

所以,要行动告诉他人,我的存在。

【篇五:《当世界年龄还小的时候》读后感】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本书的作者是于尔克。舒比格,我非常喜欢看它,书里充满了神秘又美丽的童话色彩,在这个炎热的夏天,我坐在床上捧着这本书,一边读一边笑出声来,太棒了!因为,读着读着,让我的思想也跟着作者像一朵云一样也飘起来,让我开始相信书里的这些事情都是真的。

比如:其中有一篇文章讲述了一只流浪的骆驼,总是希望发现沙丘后面有水和绿洲,可是当它走过千千万万个沙丘,后面还是沙,还是土,于是它失去了勇气,后面一定啥也没有,它自言自语道,在最后一个沙丘前倒了下来,再也没有站起来。可是它不知道的是那最后一个沙丘后面就是清澈甘冽的泉水。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哪怕你努力了很多、奋斗了很多,但是你不坚持那就最终只能是失败。这本书它让我在欢笑的时候懂得了很多道理,所以我非常喜欢,同学们,如果有时间,你们了也来读一读吧!

【篇六:《当世界年龄还小的时候》读后感】

对现代人来说,世界年纪小的时候,是远古时代,那时的景象,我们不太清楚,有传说从古到今,我们也可以置疑不信。对将来的人来说,现代生活,也是世界年纪小的时候。那么,以《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作为名字的一本书,会讲些什么故事,会告诉读者什么道理,读者当然有所期盼。

德国作家于尔克舒比格幻想中的年轻世界,是一个奇妙的世界,走进去看看,有点陌生,却也似曾相识。他有时站在古老的土地上,有时在现代人的世界,有时又好像走到了将来。他的故事,似乎胡思乱想,随手拈来。一些故事好像刚刚开了头,却戛然而止,让人错愕;一些故事,仿佛在自说自话,走着一条看不见终点的曲折小路,把人引入迷宫。开始读他的故事时,我曾经生出疑惑:这是写给孩子看的吗?

不过,书中的有些故事还是吸引了我。譬如《三张椅子》、《小女孩和死神的故事》、《巨大的面包》、《如何寻找帮助》。那是我不曾听说过的故事,新鲜,有趣,像是古典童话中的人物复活,也像是现代人梦幻中的奇境。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智者,他的幽默和智慧常常在不经意流露,让人在莞尔一笑的同时,悟出幽深的哲理。

我在他的故事中发现了惊人的想象力。《狮子吼》,动物们竟然可以交换声音,狮子的吼声,在老鼠小小的喉咙里落户,结果会怎样呢?老鼠的吱吱声没有了家,在山野里到处游荡《汽车》,那辆任性可恶的汽车,破坏了安宁和谐的生活

有两个故事特别耐人寻味。一篇是《书》,另一篇是《一千件糊涂事》。《书》中那本书的遭遇,似乎荒诞,却可以引发每一个读书人思索,关于如何读书,如何对待知识。《一千件糊涂事》是本书的最后一篇,读完这篇引人入胜的作品,再也不会埋怨作者不会讲故事。这是一个发生在未来的故事,是一个小魔鬼和一群孩子之间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魔鬼和孩子们互相关心,天堂、人间和地狱,失去了界限,而笼罩统领这一切的,是一个爱字。这是于尔克舒比格的理想,也是人类的理想。

【篇七:《当世界年龄还小的时候》读后感】

我读了《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本书,它讲了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还没有人出现。

这时,出现了一个女人,她四处张望所有的东西,自言自语的说:嗯,这些东西都不错。又有一个人出现了,是一个男人,他们互相问:你叫什么名字呀?男人说:我叫亚当。女人说:我叫夏娃。夏娃说:我们结婚吧。亚当问:什么叫结婚?没有听说过。夏娃说:结婚就是爱。不一会儿夏娃就吻了亚当一下,然后夏娃说:这就叫爱。亚当说:爱的滋味还挺不错。他们的住的地方在伊甸园。亚当问:什么是伊甸园?夏娃说: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就叫做伊甸园。他们在一起生了许多的孩子,慢慢地世界就有了许多人。

慢慢地,石头学会了变硬;太阳学会了上山下山;月亮学会了变忙;水学会了流动。

这本书让我学会了不少词语,学到了不少知道。我希望大家也能喜欢这本书。

《当世界还小的时候》读后感400字


《当世界还小的时候》这本书无比惊奇,它充满了神秘又美丽的童话色彩,比如:动物是从哪儿得到名字的?怎样才能获得帮助和幸福?

我捧着这本书,一边读一边会笑出声来,太棒了!夏娃拥抱、亲吻了亚当,让亚当知道了爱的滋味,然后世界出现了,万物虽然简单的生存着,却必须懂得简单的道理。对于火来说简单的事情,对于风则未必;对于鱼来说简单的事情,对于鸟则未必……

“洋葱”、“萝卜”、“西红柿”不相信世界上还有南瓜这种东西,它们认为这是空想的,而南瓜则默默地成长着。这短短几句话,初看没什么,但细细一想,味道出来了:大概“洋葱”、“萝卜”、“西红柿”个头都差不多吧,相互之间你看我,我看你,看惯了,看久了就认为世上的东西都这般大小,所以不相信还有比自己更大的东西,而“南瓜”则采取不争论的方法……看到这里我感到作者写得太绝了。旁边的配图也很有意思,一个大大的南瓜正在努力地成长,整篇文章充满动感,引人入胜。

另一篇,讲诉了一只流浪的骆驼,总是希望发现沙丘后面有水和绿洲,可是当它走过千千万万个沙丘,后面还是沙、还是土,于是它失去了勇气,“后面一定啥也没有”,它自言自语道,在最后一个沙丘前倒了下来,再也没有起来。可是那最后一个沙丘后却是清澈甘冽的泉水。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要坚持不懈,那怕你努力了很多、奋斗了很多,但是你不坚持那就只能是最终的失败。这本书让我着迷,它让我在欢笑的时候懂得了很多道理。

读《当世界向你说不》有感


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有那么一段启迪人生的道理,它教我们怎样做人,怎样面对生活中的困苦。

我读过这样的一则小故事,它开启了我的心灵宝库,使我牢牢的记住了那终身受用的道理。故事说的是比彻还是一个小男孩时,一天老师上课要比彻将课文背诵一遍,在比彻背诵时还不停的用不打断比彻的背诵,终于比彻没有坚持背了。老师于是又喊了一个同学,故伎重演,可同学没受到影响,背完了全部,最终获得了老师的掌声。

在这短短的故事里有这样一句话,使我深受感触,那是老师的一句说:当世界向你说不时,你要做的是相信自己,对自己坚定地说是,用行动证明给世界看!看完后,我的心被狠狠的触动了,坚定的对自己说了一句是的,相信自己!不管别人对你的闲言碎语,泰然的说上一句:我相信自己!走上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打开属于自己的宝藏。当我们置身于这样一个现实的世界,每天不这样词反反复复的出现在作文自己的耳边,这一声声的否定使我们在相信自己的边缘徘徊,它毫不留情的吞食掉了那些不相信自己的人的信心,浇灭了很多人的激情和成功的希望。可是如果你在那时坚决的说上一句:不!我相信自己!这样的话,等待你的将会是成功的掌声和赞美的话语,就算是失败,那也不要灰心,起码你有了敢于否定他人的勇气。

在看这则故事之前,我也是那样一个不相信自己的人,为此我也付出了很多,那次小考,我在一个选择题时停住了笔,一个同学路过,扔下了一个答案,我立马准备写时,笔停住了,心想:我心里的那个答案和他的并不同,是写我的还是经过思考后,我犹犹豫豫的写下了那个人的答案,交了卷,当试卷发下时,竟然是一个叉。我真后悔,如果写自己的就对了,唉!可惜世界上并没有如果这个词,错了就是错了,永远都是错的。

相信自己,肯定自己,当世界向你说不,你坚决的回答它,我相信自己!我走我的路,别人说去吧!

《看见世界的时候》读后感


暑假里我读了闫岩写的《看见世界的时候》这篇 文章虽然不起眼,使我深有感触的是那双大手赋予了它神奇的力量。
有个小男孩,生来就是盲人父母开始还抱着能治好的希望,把他留了下来。可是当他们听医生说,治好他这双眼睛至少要花5万元时,父母彻底绝望了。他们是农民,5万元可不是说着玩的。于是他被丢在了一个火车站。他知道爸爸妈妈嫌他是个盲人,不要他了。后来,有一双粗糙的大手拉起他冰凉的小手,一直拉着他走进了一个温暖的地方这个人说“这是我的家,也是你的家”。后来,这个叔叔一点一点的让他熟悉这个家,告诉他床在哪儿,柜子在哪,吃的在哪。他慢慢的长大了,在叔叔的悉心照顾下,小男孩长大了。终于有一天叔叔的大手拉着他的手接受了治疗。他看到了!他首先看到了许多人,这些人脸上都挂满了泪滴。他一侧头,不禁惊呆了,他面前竟坐着一个眼睛深深凹下去的盲人!他顺着盲人的胳膊直往下看,他看见,自己正紧紧地握住盲人那双粗糙的大手……
对小男孩而言,看见世界的时候,窗外的阳光格外灿烂;看见世界的时候,温暖充满心间。一位盲人用一双大手给了一个孩子家的温馨,亲人的关爱,甚至给了他光明的未来。有了爱,无星的夜幕依然闪亮;有了爱,有雪的冬日依然温暖。
也许,那双大手就是爱的真谛。那个孩子永远也不会忘记那双粗糙但充满爱的大手。

精选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要想知识、技能;方法将符合教材单元的要求,教案无论是哪种结构,都必须围绕中心内容,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确定讲解的层次和步骤。教案分析教材的意图和特点,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深度,你是否写起教案来就毫无头绪?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篇1

设计的理念:

1、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2、教会学生思考

3、感悟与“训练”并重

读着《装满昆虫的衣袋》,一个迷恋昆虫的孩子跃然纸上。为了捉到纺织娘,他锲而不舍地寻找了三天;爸爸叫他放鸭子,他却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正是凭着这种浓厚的兴趣,并对自己兴趣执着、坚持不懈地追求,使他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昆虫学家。读着读着,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被这个孩子所吸引。

在阅读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时,我们惊奇地看到,法布尔用流畅的语言、生动的描述、诙谐的语调,把一个个昆虫写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让我们情不自禁、兴趣盎然地随着他漫游于昆虫的王国。

在读法布尔的传记时,我们看到了许多令人感动的细节。不论是在童年还是在后来的日子中,他始终是那么迷恋昆虫。

在教学时,我主要是引导学生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常常是人在文中,神在文外。因此,教学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就是:根据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中的关键词句去体味语言、感悟文字,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

这一课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明白白的 “着迷”——“迷恋”——“痴迷”为线索,对法布尔从小喜欢小昆虫展开了生动细致的描写,因此,第一课时,只是拎住这条主线,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紧扣“迷”字展开故事的读与悟;第二条线索是选择典型的事例来写人,这和我们的《习作1》教学有极其相似的地方。因此,第二课时我抓住的是这一条线索,重点学习的是课文所写到的两件事,并且让学生知道写人应该用典型的事例来写,不要面面俱到。

在教学时,我采用的是让学生自学,加入一些学法指导,大体的路子是: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读完后让学生概括一下大意,知道课文选择了哪件典型的事,然后让学生紧扣“迷恋”找出句子,画出其中的关键词,对关键词展开理解、感悟,最后有感情地朗读重点的段落。在教学中,我仅仅是抓住了两个重点的段落:一个是“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其中“三天前”“经常”“终于”这三个词是关键词,可以知道他执着寻找,找到纺织娘很不容易;“谁”“歌唱家”是次要的,但也能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情感。接着出示法布尔回答妈妈的话是让学生作一个比较:他不顾父母的担心,不顾自己辛苦的付出,从侧面反映出法布尔对昆虫真的是痴迷了。第二个重点段落是“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其中“难过极了”“很不情愿”“心爱的小宝贝”“放”是关键词,一方面是情感的体验,另一方面可以对上文作出理解,感悟。但缺憾的是:如果有学生能讲出法布尔怎么捉小甲虫的过程,从他捉的熟练程度上来理解他对昆虫的热爱,那就好了。学到这里,接着由学生自己说出感悟的词语、段落,目的就是升华主题,把法布尔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多层面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列举了两个小故事:一是面见皇帝,辞去高职,宁愿和昆虫为伴;二是临死前希望投胎转世能继续研究昆虫;两位名人对法布尔的评价,接着直接解决课后思考题,既有小时候观察昆虫的痴迷,也有以后一如既往对昆虫的迷恋;既惊叹于他对科学的执著,也钦佩他优美的文笔、流畅的语言。学生学完后,脑海中留下的,除了对课文的全面感知,还有对法布尔的深深钦佩。

但缺少的是,没有将“兴趣”一词作强调,因为,这篇课文也要让学生建立自己的兴趣,并坚持不懈地追求,才会走向成功。二是没有布置学生课后去阅读《昆虫记》,深为遗憾。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精读课文,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对大自然的热爱。

3、引导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明白无论做什么事,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教学重难点

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领悟无论做什么事,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会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法布尔的资料,感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2、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和大家一起认识了一位用口袋来装昆虫的怪人,他是谁?生:法布尔。

出示:法布尔是 。(口头填空)

2、根据回答,相机板书: 着迷

你能从文中为它找出两个近义词吗?(交流:迷恋、痴迷……)

3、瞧,这就是法布尔!你觉得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他的衣袋高高地鼓起) 知道这鼓起的口袋里装的是什么呀?

4、过渡:法布尔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要想对他了解更多,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童年,走进他那与众不同的童年生活,体会他那份对昆虫的痴迷。)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15课《装满昆虫的衣袋》。(板书课题,齐读。)

二、细读课文:

1、课文通过哪几件事写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痴迷的?

自读要求(2—10自然段)。(幻灯片2)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划出你感觉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的句子。

2、学生自读批注,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讨论交流,(投影出示相关语句)

过渡:读了课文,我们知道法布尔花了三天的时间才捉到一只纺织娘,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纺织娘?

(a)找纺织娘(板书:捉纺织娘)

① a 、(幻灯片3)“妈妈一看,儿子的手中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出示纺织娘图(体会纺织娘的可爱,指导朗读,读出对它的喜爱)

b、“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三天前就注意到了,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为了一只纺织娘,在花园里整整守了三天。(从“终于”一词可以看出什么?)

c、朗读(重点结合插图和“三天前”“终于”指导朗读,体会小法布尔的兴奋、激动!)

②对昆虫有浓厚的兴趣(板书:捉甲虫)

有一天,法布尔捉到一只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的甲虫,他高兴极了。这是一只怎样的甲虫?

出示:(幻灯片8)

a、“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他们眼前掠过!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从外形描写中体会小甲虫的可爱,从而体会法布尔对它的喜爱。从捉虫的动作中体会法布尔已很有经验,结合体会指导朗读。)

b、(幻灯片10)“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从“放进”“包上”“装进”这些词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倾注了全部的情感。)

拓展训练:“他把这个小宝贝( )地放进蜗牛壳里,( )地包上树叶,( )地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c、捉甲虫被责骂依然痴心不改

1、这一天,法布尔还捡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他的心里一定很高兴!(板书:捡贝壳、石子)可他刚一到家,就遭到父亲的责骂。

出示(幻灯片16):你这可恶的小傻瓜!”法布尔一回到家,爸爸就怒气冲冲地责骂他:“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捡这些没用的玩意儿!快给我扔了。

“没用的玩意儿”指什么?

2、出示(幻灯片18):母亲责备

抓住父亲“怒气冲冲、可恶、小傻瓜、拣这些没用的小玩意儿”;母亲“厉声责备、撑破裤兜、中毒”等词句进行品读,从而感悟、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欢之情。

过渡:面对父母的责骂,法布尔的心情怎样?他又是怎么做的?

3、出示(幻灯片19):“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指名读,你读懂了什么?

能否把“放”换成“扔”“丢”?为什么?

(抓住“难过极了”“刷刷地”“很不情愿”“放”等词,指导朗读,体会法布尔的不舍与无奈! 十分喜爱昆虫。

4、如果你做一件事遭到父母的责骂和阻挡,你会继续做下去吗?

指名说。法布尔呢?读第十自然段。(幻灯片21)读出对昆虫的喜爱。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师:是啊,在法布尔心中,这些小虫子就是他的小宝贝。他整天沉浸在昆虫世界里。虽遭父母责骂,依然痴迷于昆虫。此时此刻,法布尔对昆虫已不仅仅是着迷,而是越来越迷恋,越来越痴迷!(板书“着迷”“迷恋”“痴迷”)

2、法布尔高高鼓起的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仅仅是装满了昆虫吗?你们能不能用这样一句话来说一说?

出示(幻灯片22):“法布尔高高鼓起的衣袋里,塞满了许许多的昆虫,还塞满了( )”

(无奈的眼泪,对昆虫的喜爱之情,对昆虫世界的好奇,当昆虫学家的愿望,童年的快乐……)

3、过渡(幻灯片23):法布尔就是这样一生痴迷于昆虫的研究,他专心地观察、探究昆虫,常常忘了周围的世界。父母的责骂也丝毫不能阻止他对昆虫的迷恋。凭着这种痴迷的、锲而不舍的精神,他走进了科的殿堂,成为了一位世界著名的有影响的昆虫学家,完成了不朽的巨著《昆虫记》。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好像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昆虫。课文学到这儿,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再次投影示法布尔图,同时出示句式:

看着法布尔鼓鼓的衣袋,我仿佛看到他 。

5、文中多次提出“把衣袋塞的鼓鼓的”你认为为什么要这样写?

6、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个人都有衣袋,它是用来装钱装物的,法布尔竟然用它来装满了昆虫,由此可见,法布尔对昆虫是多么喜欢啊!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充分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程度。)

7、学了这篇课文,你从法布尔身上懂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要想取得成功,只有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8、师总结:只要你们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我相信你们终有一天也会登上科学的高峰。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昆虫的知识,更多科学家的故事,那么就请你们走进我们的阅览室,那里有你们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

四、迁移训练:

1、其实,只要你用心观察,昆虫是很可爱的,它们的外形就很有特点。找出课文中描写昆虫的句子,读一读。

2、老师学了这篇课文后,也情不自禁地写了几句,想看看吗?

投影(幻灯片24):像指挥棒一样灵活的触角,

像鲜花一样斑斓的翅膀,

像晨曦一样轻盈的体态。

你翩翩飞舞着,

美丽了人们的视线……

能看得出写的是什么吗?(幻灯片25、26)

3、课外,我们也观察了昆虫,也想来写几句吗?

用几句话描写一种昆虫的外形。

4、交流。

五、课后作业:(幻灯片27)

1、你喜欢昆虫吗?利用课余时间继续观察昆虫的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

2、推荐阅读《昆虫记》或《昆虫物语》。

板书:

装满昆虫的衣袋

着迷

迷恋 捉纺织娘 捉甲虫 目标专一

痴迷 捡贝壳 、石子 持之以恒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篇3

一、教材简介

我们五年级使用的是苏教版国标本。《装满昆虫的衣袋》是一篇新课文。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童年时的两件趣事:一件是讲他为了捉纺织娘而忘了回家,让他的父母虚惊一场;另一件则是讲他放鸭时总是捉昆虫,捡石子,遭到父母的责骂。两件事都体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文章条理清晰,语言生动,为学生所喜欢。

二、教学理念

任何一种教学行为都是教学理念的观照。下面我谈谈我的几个基本的教学理念。

1、语文学科要关注言语的表达形式。

我想,作为一个语文老师,首先得弄清楚语文是什么,或者语文学科的任务是什么。这是最基本的教学理念。

语文是什么,很难说清,至少有这么几种答案:语文就是口语和书面语、语文是语言加文化、语文是语言加文字、语文是语言加文章、语文是语言加文学等等。可谓众说纷纭。

但语文学科的任务是什么,这个答案比较统一,那就是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不仅要关注言语表达的内容,更要关注言语表达的形式。比如,学历史,我们只要知道相关的历史知识;学地理,我们只要知道相关的地理知识;这一些,也就是言语的内容。而我们语文,不仅仅要知道文本的内容,知道这篇文章写了什么;还必须要研究作者是怎样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这就是言语的形式。

研究言语的表达形式,也就是研究怎样说、怎样写,怎样说得更好,怎样写得更好。这是语文与其他学科最本质的区别。所以,我们每一节语文课都要把这个作为我们教学的核心任务。

具体到《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就是说,我们不能满足于知道这篇课文写了法布尔童年的两件趣事,体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更要知道作者是如何写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的,并把这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因此,我在第一课时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使学生懂得作者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是通过两件具体的事例体现的。在第二课时,我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一些细节,使学生懂得作者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是通过法布尔的一些语言、动作来体现的。

另外,我还设计了一个作业,让学生课外观察一种昆虫,仿照课文中描写昆虫的方法写一写。这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那就是要关注言语的表达形式。

2、阅读教学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最基本、最主要的一种形式。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阅读教学情景下学生的阅读和平时的阅读有什么不同?

表面上看来,这两种阅读能有什么不同呢?不都是学生在读吗?仔细想想,的确有不同。

平时的阅读,我们阅读的目标指向于获取知识,这篇文章讲了什么,我只要读懂就可以了。比如读一则新闻,我知道它讲了一件什么事;读一本小说,我知道它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样就可以了。

阅读课上学生的阅读,目标则指向于获得能力。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要理解课文的内容,还要逐步掌握理解课文的方法,逐步提高理解课文的能力。说得文一点,就是说,阅读教学要教给学生解读文本的策略。

具体到本堂课,我在教学中始终渗透着一种阅读的方法,那就是抓关键词,以词带句,以句带段。这是一种最基本的阅读策略,也是一种最有效的阅读策略。

3、语文课,要教书,也要育人。

在凤凰论坛上,曾经有人发出一个帖子:语文啊语文,你究竟有几个多情的好妹妹?指责语文的泛化现象。也有人大声呼吁:语文承载的东西实在太多,要回归本真,要做本色语文,简单语文。

我理解他们的出发点,但又觉得他们的说法有所不妥。

我认为,语文是不能太多情,不要以为自己有多大的本事,能够包打天下。但是,也不能独善其身,只扫门前雪。

有许多事,不只属于某一个学科,而是所有学科公有的。我们每一位学科老师,在做好本份的同时,也要做好这些公益事业,语文老师也不例外。否则,有一些田,你不管,我不管,肯定就要变成荒田。

因此,我想,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不仅仅要教书,也要育人。

落实到本节课,就是我不仅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不仅仅要懂得作者是如何写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的,还要对法布尔的精神有所了解,要受到这种精神的感染。因此,我设计了一个填空,“法布尔对昆虫是如此痴迷,以至于()”在学生的心田里播下一颗“法布尔精神”的种子。

三、教后反思:

1、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我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总是想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一股脑儿的塞给学生,结果常常导致课堂容量过大,然后时时刻刻担心时间来不及,一股脑儿急着往下赶,结果总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什么也干不好。这一次,我在五(1)班试上时,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拖了好长好长时间。课后,蒋教导建议我把一些可讲可不讲的大胆删除掉,紧紧抓住与主题密切的几句句子来进行教学。我按照她的建议重新调整了教学内容,顿时就觉得教学时间宽裕了许多,一些教学环节也就更加到位。

2、相信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实事求是讲,我们班的学生语文素养并不高。昨天早上,我在早读课上指导学生朗读这篇课文。我领着他们,一句一句地读,读了三四遍,可感觉始终是那么平淡。昨天放学时,布置语文作业,我说没别的了,就是回家读这篇课文,每个同学重点读三句句子,也就是说至少要有三句句子的朗读是令你自豪的。今天早读课,我检查这个作业,学生抢着起来读,我一听就呆了,因为跟昨天早上没法比,明显得好了,特别是蔡琦和任志楠两位同学读得更加出色。后来,在课上,学生们不仅朗读得好,发言也很有质量。这就让我觉得,不管学生怎样,我们始终要相信学生,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只要我们方法得当,足够的细心,足够的耐心,我们的学生会进步的!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第九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围绕“自然的奥秘”这一主题选编了4篇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装满昆虫的衣袋》、《变色龙》和《金蝉脱壳》。通过这个单元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学到语文方面的知识,还能从不同的侧面认识到观察的重要,学习观察的方法,丰富自然知识。根据本册阅读教学的重点,根据文章表达的顺序给文章分段。本单元后三篇课文的教学要落实“让学生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大意,体会人物内心世界”这一目标。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一篇童趣十足的叙事写人的文章,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一件是法布尔很小的时候就因为好奇去抓一只会唱歌的'虫子,结果迟回家,引发了父母的一场虚惊;一件是法布尔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利用这个时机在池塘边的草丛里观察,采集了许多昆虫,但父母却不能理解他。通读全文,既可以从通俗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到小法布尔对昆虫的兴趣和喜爱,又可以透过语言文字的本身得到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熏陶。

二、学情分析

新课改的核心精神是以人为本,语文课标也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我的整个课堂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享受学习的快乐。

本篇教材是五年级上册教材,课标对这一学段的要求是把握课文内容,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我的整个教学过程就是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使我的课堂教学有目标、有方向,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教学目标

“学习语言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而实现这一内化过程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复述、背诵。”事实上,高年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已经能通过阅读来理解、欣赏和评价文本,已经能够借助阅读搜集处理文本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正确的审美体验。再结合文本自身的特点,本课在教学时拟以朗读为突破口,在朗读中识字写字(读正确),在朗读中感受、理解(读流利),在朗读中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读出感情)。

为此,可以将教学目标简化为: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课文的9个生字,两条绿线里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小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有了明确集中的教学目标,无论是教师的引导,无论是学生的探究,都应该依据文本的语言材料,都应该依据文本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活动。全课在教学中,力求通过形式丰富、个性纷呈的朗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四、教学重、难点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2.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志趣。

五、教学设想

在学习《装满昆虫的衣袋》这样有情有趣的文章时,教者应该引领学生把握好文章的基本格调和根本思想。一是需要建构与文本作者对话的空间,并期待通过与作者的对话,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走进作者眼中的伟大科学家法布尔;二是需要营造师生与语言文字本身对话的氛围,做到在文本中走个来回,既要和法布尔一同体验捉虫的快乐与兴奋,又要从法布尔的身上得到更多的关于成长的启示;三是需要形成有效、实在的师生对话的场景,需要师生在这些特定的、未知的场景中碰撞、交锋、展示。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篇5

内容记录: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满了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亲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么成为一名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的两件事。这是课文的重点。

[教学构想]

读着《装满昆虫的口袋》,一个迷恋昆虫的孩子跃然纸上。为了捉到纺织娘,他锲而不舍地寻找了三天;爸爸叫他放鸭子,他却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正是凭着这种浓厚的兴趣,他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昆虫学家。读着读着,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被这个孩子所吸引。

在《昆虫记》中,法布尔用流畅的语言、生动的描述、诙谐的语调,把一个个昆虫写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让我们情不自禁、兴趣盎然地随着他漫游于昆虫的王国。本课节选中,我们也看到了许多令人感动的细节。不论是在童年还是在后来的日子中,他始终是那么迷恋昆虫。

在教学时,我努力想把一个真实的法布尔全面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在本课,我引导学生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常常是人在文中,神在文外。因此,教学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就是:根据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体味语言,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

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下二点:其一,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激活学生的读书需求,使师、生、文本之间进行和谐的对话。其二,充分利用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把法布尔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多层面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有小时候观察昆虫的痴迷,也有以后一如既往对昆虫的迷恋;既惊叹于他对科学的执著,也钦佩他优美的文笔、流畅的语言。学生学完后,脑海中留下的,除了对课文的全面感知,还有对法布尔的深深钦佩。

[几个环节的处理]

表达方式的学习

表达方法一:细节描写

学了课文《装满昆虫的衣袋》,我们会发现课文多处写到法布尔的两个衣袋鼓鼓的,比如:

第五自然段中的"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

第十自然段中的"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

第十一自然段中的"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

两个衣袋鼓鼓的,这是一个很小很小的细处,但是课文为什么多处写到呢?

那是因为这样的细处虽然很小,但是却能强烈地表现出法布尔小时候对昆虫痴迷的程度之深,他的衣袋装得满满的不是玩具,不是糖和零花钱,而是许许多多的昆虫。这种抓住细处进行描写的方法,就叫做细节描写。

如果细节描写用得好,则能使文章生动传神,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在写人时,我们也可以尝试着运用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增强习作的表达效果。不过,一定要注意选择与表现人物特点有关的细节来写,否则就是画蛇添足。

表达方法二:动作描写

课文《装满昆虫的衣袋》在写法上,还有一点值得大家去学习,那就是对人物的动作进行了细致地描写。

像课文第五自然段中"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一句,就是通过对"放""包""装"等动作的描写,生动地表现出了法布尔对小甲虫的珍爱。

这种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进行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叫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一种用得比较多的方法。习作时,我们常常通过对人物动作的细致描写,去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知道人物内心是怎么想的,他有什么特点。

有时动作描写运用得好时,即便人物不说话,也能让人想象出他的心情以及在想什么。平时习作时,尤其是在写人时,动作描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精彩片断欣赏

读了课文《装满昆虫的衣袋》,我们能深深地感觉到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课文是怎么把这一点写出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文的第五小节,体会体会。

精彩片断

有一次,法布尔正在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一切。忽然,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在他眼前掠过。"荷!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法布尔高兴极了。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这一天,他还拣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

赏析:

1这些动作、语言写出了法布尔的惊奇和迫不及待,突出表现了法布尔对虫子的喜爱。

2通过比较来写出甲虫的大小和颜色,点出其美。

3一个"极"字,点出了法布尔非常高兴。

4这一连串的动作写出了法布尔对这只甲虫的珍爱。

5 "鼓鼓囊囊"写出了衣袋里的东西多,反衬出法布尔对贝壳、石子、虫子的喜爱

读着上面的课文,我们仿佛看到了这样一个画面:一个小男孩蹲在地上,目不转睛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忽然,他边叫边扑过去,飞快地捉住了一只小甲虫。他高兴地拿在手里,左瞧瞧,右看看,脸上露出笑容,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放进衣袋,接着又继续观察,最后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的,唱着歌儿回家。

课文是什么魅力让我们能真切地看到这样的画面?

原因就在于课文抓住了人物的特点,并对能显示出人物特点的方面,进行了细致地描绘。

课文先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写出了法布尔发现小甲虫时的兴奋心情,以及捉虫时动作的迅速,突出了小甲虫对法布尔的巨大诱惑力。然后,通过"放进""包上""装进""欣赏"等词语的一连串运用,进一步写出法布尔捉到小甲虫的高兴和对小甲虫的珍爱。最后,"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这一静态描写,使得法布尔的形象更加鲜明,更加丰满。至此,一个对小虫子特别着迷的小男孩形象,被描写得十分到位,简洁而传神。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内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认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学习“法布尔精神”。

4、学习课文通过“细节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他一生与昆虫为伴,达尔文称他是“无与伦比的观察者”,人们还称他是“以生命讴歌昆虫的诗人”。你们猜猜他是谁?

指名回答,课件出示法布尔的雕像。

你们对法布尔有哪些了解呢?

指名说说。根据学生的介绍相机补充。

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和杰出的文学家童年的一些趣事。谁来吧课题读一读。

读着这个课题你联想到了什么?

1、法布尔非常昆虫。

2、鼓鼓囊囊。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词。

昆虫小溪纵横纺织娘观察责骂中毒 垃圾殿堂

闪烁光泽鸟栖虫居可恶痴迷鼓鼓囊囊

相机指导读音:纵、栖

相机理解词语:小溪纵横、纺织娘、鸟栖虫居、可恶、痴迷

2、分小节朗读课文。共11小节。学生评价,相机指导。

3、放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小法布尔哪两件事来突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的?试着给课文分段。

两件事,一是捉纺织娘的事,二是放鸭时捉昆虫遭到父母责骂的事。

两种分法,一是三段,一是四段。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小节。

默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读了这些小节,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法布尔出生于1823年,距今将近二百年。

2、法布尔是法国人,出生于一个叫圣莱昂的小村子里。

3、法布尔所生活的村子环境优美,“鸟栖虫居”,这对于他的影响很大。

4、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着迷。

重点理解第三点。有感情地朗读。“谁能用你的朗读把这个优美的村子展示出来?”

小结:正是因为与鸟啼虫鸣为伴,所以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四、作业:《补充习题》的相关内容。

第二课时

出示图像——法布尔。

同学们,他是?

对,他是一位著名的?

达尔文称他是?

人们还称他是?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第一小节,知道他从小生活在一个“花草丛生、鸟栖虫居”的小村子里,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的第二小节到第十一小节,看看法布尔对昆虫到底迷恋到了哪一种地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找到能够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句子。

2、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一句的标点,你们发现了什么吗?引导学生体会两个感叹号所表达的强烈的感情——法布尔抓到纺织娘以后那种极其兴奋、激动的心情。

指导感情朗读。

为何如此激动?一是可爱。“全身翠绿、触角细长、会唱歌、动听的声音、歌唱家”二是因为可爱而喜欢,称它为“歌唱家”。三是这只纺织娘来之不易。“三天前”“终于”用“也许……也许……也许……”

是啊,这一只纺织娘真是来之不易啊。怪不得法布尔抓到它要如此的兴奋,让我们一来再来体会一下他兴奋的心情吧。读课文的第三小节。

他把鸭子赶进池塘以后,就去水边逮蝴蝶,捉甲虫,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

读着这一句,你有什么体会?有什么发现?

重点抓“静静”、“奇妙”、省略号。

“静静”,说明法布尔观察非常认真,很专心。

“奇妙”,说明法布尔对水底世界很感兴趣,在他的眼中,水底世界有着无穷的奥妙,看也看不够。

省略号说明法布尔观察的不止是这几种生物,凡是他感兴趣的,他都在用心观察。

他观察如此用心,兴趣如此广泛,难怪达尔文要称他为“无与伦比的观察者”啊!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布尔,也来做一个用心的观察者。(观察图片,用几个词语来形容一下)

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

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叫”突出了法布尔的兴奋。

“扑”“敏捷”突出法布尔动作快。

“放”“包”“装”突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爱护。

“欣赏”突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在法布尔的眼中,昆虫们不是普通的虫子,而是精美的艺术品。

夕阳西下,法布尔赶着鸭子,满载而归,心里甜滋滋的。

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重点理解:为什么而难过?

一是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能被爸爸妈妈所接受。二是心爱的昆虫舍不得扔掉。“很不情愿”“小宝贝”

理解父母对他的爱。父母对他的责骂其实是对他的关心。但是他们的想法和法布尔不一样,不能接受法布尔这样的行为。

结果——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这种情形,已经不是“着迷”“迷恋”所能形容的了,而应该叫做“痴迷”。

请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小节。

思考:课文为什么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呢?——更好地突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是啊,法布尔对昆虫是如此的痴迷,以至于……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以至于他的家中塞满了瓶瓶罐罐,以至于他一生贫困,……

这种甘守寂寞和清贫,几十年如一日研究的精神,人们称他为“法布尔精神”。

学了本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作业:读《昆虫记》或者《图文中国昆虫记》(赵力)

了解其他科学家着迷的故事。

学习本篇课文通过细节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试写一个场面。

花瓣飘香教案精选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东西,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做好教案课件的前期撰写,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各知识要求。小编给你提供了以下的《花瓣飘香教案》,希望您分享本页内容与您朋友!

花瓣飘香教案 篇1

课时目标: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等词语。

3、抓住关键词通过充分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摘花小姑娘给大家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2、小女孩已经给大家留下了初步的印象。不过,我们要真正认识这位小女孩还要细细地去读书,从字字句句中用心去感受人物的品质。

二、品读感悟

(一)读讲第二自然段。

1、你看到小女孩摘花瓣了吗?在课文第几段?请你找出来。

2、用心读,仔细想,能从中读出小女孩的懂事吗?

3、指读第二段。

4、投影句子: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5、交流: 小朋友,读着读着,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么样的小女孩?

6、小女孩很爱花,很珍惜这片花瓣。(板书:爱花)

7、从哪些词语最能看出?(从“小心地”、“双手捧着”)

8、她为什么那么小心?(怕弄坏了花瓣,怕影响了整朵花,怕露水滚落……)

9、她小心翼翼地摘,用双手轻轻捧着一片花瓣,如果不是爱花,怎么会这么郑重其事呢?其它小朋友读出来了吗?

10、你能不能给大家读一读? (能不能再小心一点?再轻一点?别忘了花瓣上还带着露水呢……)

11、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12、过渡:是啊,小女孩摘了花瓣之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当你第一次读到这里的时候,你产生过什么想法吗?(她为什么只摘花瓣?摘花瓣做什么?)

13、是啊,课文中的我就是这么想的,所有读这个故事的人都是这么想的。那就让我们再深入地读一读课文。相信一定能找到答案。

(二)读悟3-10自然段。

1、小女孩为什么只摘花瓣呢?要求:轻轻地读读,3-5自然段,找出你觉得小女孩懂事的句子,划上波浪线。然后认真读一读。

2、学生自由朗读交流。

3、投影句子: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为什么只摘花瓣呢?”我轻轻地问。

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1)现在请小朋友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2)“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看出小女孩很懂事。(懂事在哪里呢?)

(3)小女孩为什么“舍不得摘整朵花”呢?(因为花很美)

(4)这是一朵怎样的花呢?你能从课文中读出来吗?

(5)读书就是要前后联系起来读,“瞻前顾后”这样才能读得更明白。谢谢你教给我们读书的方法。

(6)你们看——(相机出示花)红艳艳的月季花,绒布一样柔软的花瓣,带着亮晶晶的露水,散发着阵阵清香 …… 看到这么娇艳的花朵,谁会忍心摘下它呢?让它美美的开着, 装点大地吧!“舍不得摘整朵花”,正是小女孩爱花的表现啊!看来她是个——的孩子?爱花的,爱美的孩子。(板书:爱花)

(7)爱美是人之常情,为什么在被我叫住以后要“惶恐”呢?请你自己再读读这段话,想一想。

(8)“惶恐”是什么意思?小女孩惊慌害怕什么?此时此刻,她心里怎么想?(摘了花瓣,怕我批评。)

(9)因为害怕,所以她就显得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非常的尴尬,”这是哪一个词的意思?读好词语:不知所措

(10)一个恐惧,一个不知所措,你觉得小女孩又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板书:善良

(11)我们来感受一下这位爱花又善良的小女孩。分角色读人物对话。

(12)看看小女孩的话后面为什么有6个小点?(省略号)她还想说什么?你能帮助她说出来吗?她有点不好意思呢!

4、花这么美,摘花瓣不是也会破坏它的美吗?为什么她还要摘呢?自由读读6-9自然段,你一定很快就会回答的。

(1)出示句子: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你爸爸呢?”

“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A(1)把花瓣送给妈妈,让病中的妈妈高兴。可见小女孩是个孝敬妈妈的好孩子。(板书:孝顺)

(2)想一想:妈妈摸着这绒布一样柔软地花瓣,闻着这淡淡的清香,会说些什么?

(3)是呀,一片花瓣是多么微不足道,但却可以换来妈妈的笑容,甚至妈妈的健康,小女孩是多么高兴啊!

(4)小女孩就是这样想着,所以她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是怎样说的?你能加上“——地说”来读一读?

一边读,一边想象着妈妈高兴的样子,你一定也会很幸福的。

小女孩这样做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B(1)小女孩还是个听话的好孩子。(板书:听话)“爸爸来信叫他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不仅没有惹妈妈生气,而且——

她这样做了,想想她在回信中会怎样对爸爸说呢?

(2)小女孩的眼里闪动着泪花,这是什么样的泪花?(高兴的泪,幸福的泪!激动的泪!)

5、小结:为了安慰病中的妈妈,小女孩虽然舍不得那么美的月季花, 但还是忍不住摘下了带着露水的花瓣,为的是让妈妈摸一摸,闻一闻,让妈妈的心情好起来,让妈妈的病好起来,多么有孝心的孩子!

6、难怪我要说——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7、一心想着爸爸的嘱咐,不仅不让妈妈生气,而且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妈妈的孝顺,让爸爸安心当解放军保卫祖国,多么听话的孩子!

所以我们也要说——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8、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她摘花瓣的情景,相信你会你会读懂更多!

再次投影第三段:

(1)为什么要“双手捧着”?为什么飞快地跑?(怕露水滚落,怕风把花瓣吹走,急着跑去把花瓣送给妈妈,怕露水干了,怕香味会散掉……

(2)她捧着的仅仅是一片花瓣吗?不是。还是什么?(板书“花瓣”)

还是一颗孝顺妈妈的心!

还是一片浓浓的亲情!

(3)妈妈闻到的仅仅是月季花的香味吗?不是。(板书“飘香”)

还是孩子的一片孝心!一份真情!

(4)现在谁来读读课题——花瓣飘香。

闻到了,淡淡的香味!

感受到了,女儿对妈妈的深情!

(5)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一读——花瓣飘香——

9、小朋友,课文到这里应该可以结束了。可课文还有一段,写的是什么呢?

(三)读悟最后一段。

1、指名读11小节。

2、这段不写可不可以?

3、在我送给小女孩的月季花中,包含着什么?

4、在我放在母亲阳台上地月季花中,又包含着什么?

(受到小女孩的感动,希望小女孩的妈妈快点好起来。我也更加明白了孝敬长辈的道理。)

5、用心读读这段话。深深地读到我们的心里去,好吗?齐读。

6、小朋友,一片花瓣,一盆月季,凝聚了孩子对妈妈的多少真情,

7、认识这么一位可爱的懂事的小女孩,是多么幸运,多么令人感动,老师忍不住也想吟一首小诗,

8、这样吧,当音乐响起来的时候,我们先默默地在心里读一边,然后一起来深情地吟诵——

花朵在晨风中摇曳,(yè)露珠在花瓣上闪烁,一片花瓣,一声祝福。

笑容在阳光里灿烂,心儿在幸福中欢腾。一句问候,一份亲情!

花瓣映红了妈妈的笑脸,清香飘满了温馨的小屋……可爱的女孩,

你不就是那片晶莹的花瓣吗?

9、小朋友,帮忙给这首诗起个名字吧!

好,就叫——“花瓣飘香!!”

10、学了这篇课文,认识了这个可爱的小女孩,聪明的你们一定有话要说,谁先来说?

11、好,大胆地去实现你们的想法吧!让这浓浓的花香飘满我们每个孩子、每个妈妈的心头!

板书: 花瓣飘香

爱花

小女孩 摘花瓣 善良

懂事 孝顺

听话

花瓣飘香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的意思。

3、感知课文大意,能理清文章脉络。

4、初步体会小女孩和母亲之间真挚、纯朴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初步感悟小女孩和母亲之间真挚、纯朴的情感。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一幅月季花图。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朵月季花?你了解月季花吗?有一位小女孩,她和我们一样也很喜欢月季花,大家想认识她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2、板书课题:花瓣飘香

3、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由读书,教师巡视。

3、把你觉得最有挑战性的段落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如果同桌认为他读得好,就在这一自然段旁边奖励他一个。

三、检查读书情况

1、师:得到刚的同学请举手。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很投入,现在请你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最佳朗读水平。

2、指名学生读书

预设一:第3小节

1、第3节:一生读第3节。(出示第3节内容)

师指出拿措惶恐是生字,指名读。

措:找形近字(借、错),理解。

惶恐: 指读、齐读、识记、理解。

这一节的拦路虎被我们解决了,相信你会读得更好。(指读---还有谁读得跟他一样好---男女生赛读---齐读)。

2、引读第4---10小节。(出示4---10小节内容)师:这几小节你除了读第3小节外,还读了哪一小节?

(1)指名读第5节:指出舍是多音字,其它的读音是什么?

(2)第9节:一生读第9节。教读惹,选择字义。师范写,生描红。(指读---一二两组与三四两组赛读)

3、这几小节就是我与小女孩的对话,你们同桌两个对对话(同桌互读----指读)

4、小结:我与小女孩的对话,说了什么?(写我通过与小女孩的对话,得知她摘花是为了送给生病的妈妈。)板书:谈花

预设二:第2小节

1、第2节:一生读第2节。

2、师指出俯摘捧是生字,指名读。

3、告诉学生这三个都是动词(动作演示)

4、字形识记:

俯:(师说字谜)一人到庙前,一人到寺下。

摘:请两个学生上黑板写,写对了表扬,写错了纠正。学生描红。

捧:用熟字换边旁的方法记住(棒)

5、师:把这些生字放到句子里面读,相信你一定会读得更通顺、流利(指名读---再指名读----齐读)

6、通过读这一节,你们知道了什么?板书:摘花

预设三:第11小节

1、指读,评议。

2、通过这一节的读书,你知道了什么?板书:送花

预设四:第1小节

1、指读。

2、理解红艳艳。

3、齐读,从这一节课文,你又知道了什么?板书:花开

四、理清文章脉络

1、书读到这里,我们知道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快速浏览课文,把表示时间的短语用画出来。

2、交流,板书。

五、概括主要内容

1、快速浏览一下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同桌互说---指名说)

2、围绕小女孩摘花瓣这件事,你心中有什么疑问?

(1)怎么摘花瓣的?(2)为什么只摘花瓣?(3)摘花瓣做什么?

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补充习题二、三。

板书设计:

6 花瓣飘香

一、花 开 (1)

二、一天清晨:摘花(2)

三、几天后的一个清晨:谈花(3---10)

四、第二天早晨:送花(11)

花瓣飘香教案 篇3

同学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

有一位同学写了一首献给妈妈的小诗,作为三八妇女节的礼物送给了妈妈。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和诗句。

请全体男生读,女生做评委。(点评)

读出对妈妈的感恩、对妈妈的爱。小诗语言优美,我们一起把感受读出来。(全体读。)

假如

假如我是一棵小树苗,

妈妈,您就是那肥沃的土地,

让我茁壮成长......

假如我是一颗小星星,

妈妈,您就是那广阔的天空,

让我发出光芒......

假如我是一匹小骏马,

妈妈,您就是那辽阔的草原,

让我尽情奔放......

妈妈,我爱您!

假如我是一根小雪糕,

妈妈,我要给您带来

夏日里的凉爽......

假如我是一条小围巾,

妈妈,我要给您带来

冬天里的温暖.....

妈妈,我爱您!

妈妈,您的爱是多么无私,

为我付出了很多很多,

却从来也不求回报......

妈妈,我爱您!

(很懂事,很深情,我被你们的朗读感动了。)

花瓣飘香

一、复习导入 7’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齐读课题。

2.请大家回忆一下,文中的小女孩为妈妈做了一件什么事?请你试着用上“为了”这个词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初读课文,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女孩?(懂事 爱花 孝顺妈妈)

看来,这位小女孩已经给大家留下了初步的印象。不过,要真正认识这位小女孩,仅仅知道“懂事”这个词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细细地去读书,从字字句句中用心去感受。

4.[过渡]请默读课文的2—10自然段,找出描写小女孩懂事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认真读读,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小女孩懂事的?(学生自主研读文本,教师巡视指导。)

二、精读指导

大家都很投入地在学习,来展示你们的读书成果。交流画到的句子。

(一)感悟“爱花”的女孩 8’

1.(出示)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师:为什么说这个句子能看出小女孩懂事?说说你的想法。(说明她非常爱花,也爱母亲。板书)你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作者通过一些重要的词语写出小女孩懂事。继续睁大发现的眼睛找一找。(俯 小心 一片 双手捧着)(课件红色显示)

师:现在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能不能再小心一点。(指名读——齐读)

2.师:你还能从哪里看出小女孩爱花呢?

(出示)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师:谁来读出“不好意思”的语气,我想问问你小女孩,你为什么感到了不好意思呢?(未经主人同意摘花,感到羞愧,知道自己错了。)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小女孩话语中省略的句子我们通过想象来补一补: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如果整朵花都摘了……(花儿就会失去了生命,非常可惜,人们也就欣赏不到这美丽的花儿了。)

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

(二)感悟“孝顺”的女孩 9’

我们继续交流描写女孩懂事的句子。

1.(出示)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师:作者终于明白了小女孩摘花瓣是为了什么?(送给生病的妈妈,希望妈妈高兴,病快点儿好起来。)小女孩对妈妈非常(爱,孝顺)

师:同学们静静地想一想,当小女孩双手捧着花瓣轻轻送给妈妈手中时,那是一幅多么动人的情景啊!小女孩的妈妈可能会怎样呢?(指名交流)

师:也许妈妈此时什么都不说,就是望着小女孩,望着那一片花瓣,抿着嘴不停地微笑,能看到妈妈的微笑,对于小女孩来说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来,把这种幸福的感觉通过你的读书声传递给周围的人。(齐读)

2.还有哪个句子也能看出小女孩的孝顺?

(出示)“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师:(红色标出眼眶里闪动着泪花)自由读,如果你就是小女孩,请告诉我你为什么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生:我看到其他孩子在假期都有爸爸陪着我,而我的爸爸不能陪我。我很想他。

师:这是思念的泪花。

生:我在介绍时想到我的爸爸虽然是不在身边,但他是为保卫祖国的边疆而去南沙当解放军的,我感到很自豪。师:这是自豪的泪花。

生:爸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我做到了,我还学会了照顾生病的妈妈呢,妈妈身体马上就会好的,我很高兴。师:你流的是高兴的泪。

生:我想到爸爸远在南沙,而妈妈又病了,我真担心她的身体。

生:我想到以前惹妈妈生气了,我很后悔。

师:带着我们各自体会到的情感,深情朗读这句话。(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三)感悟“知错”的女孩 2’

(出示)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师:惶恐两个字的偏旁都和“心”有关,意思就是心里感到害怕。小女孩害怕什么?心里怎么想:( )小女孩很紧张,很害怕,所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很尴尬。用文中的词语形容(不知所措)。

(四)感悟“亲切”的“我” 7’

1.文章主要通过对话写出小女孩的“懂事”,我想请两位同学和我合作读好这段对话。

为了对话的完整,我做了小小的改动。邢佳铭 黄冬梅(师生分角色朗读。)

2.从我和小女孩的对话中你能感受到“我”对小女孩怎样的态度和感情?亲切 爱怜

3.让我们把这人世间最美、最纯的感情化作读书声传递给周围的人吧。来,自己去练一练我和小女孩的对话。(指名读。)宋嘉雯 施林琳 毛嘉磊

4.师:一片美丽的小花瓣,它不仅温暖了妈妈的心,也深深地感动了我。一起读第十一自然段。 师:一盆送给了小女孩(表达作者对小女孩的喜爱和对她妈妈的问候) 师:另一盆送给妈妈,你能理解是为什么吗?

三、总结提升 7

1.师:现在你再来读一读课题,“飘香”仅仅是花瓣本身飘出香味吗?

师(总结)女孩的美德就像那芬芳的月季花香,漫天飘洒、四处传播。我想为大家朗诵一首小诗《花瓣飘香》。我们一起来深情地吟诵

花朵在晨风中摇曳,(yè)

露珠在花瓣上闪烁,

一片花瓣,一声祝福。

笑容在阳光里灿烂,

心儿在幸福中欢腾。

一句问候,一份亲情!

花瓣映红了妈妈的笑脸,

清香飘满了温馨的小屋……可爱的女孩,

你不就是那片晶莹的花瓣吗?

2.分析父母的形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品质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

3.写话(二选一)(课外作业)

(1)女孩捧回了作者送的那盆月季回到家中……

(2)我捧着一盆月季来到了母亲的房间,把花放在了阳台上……

花瓣飘香教案 篇4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花瓣飘香》这篇课文。

2.请同学齐读课题。有点飘的意思了,能不能让老师闻到那香味啊?再读一次。

3.上节课,有位同学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看了课题后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你们记得他是谁了?请你再把这个问题说给大家听听。

二、品读感悟

1.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轻轻地读一读课文。

生说说(因为小女孩是摘花瓣送给妈妈的)

出示第二小节我们一起看看他刚才读的这段话。

请同学们仔仔细细地把这段话读一读,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那么你发现她与别人摘花有什么不同吗?细心找,你们一定能发现的,再读读课文。

你说得很好,从小心地双手捧着可以看出小女孩十分爱护花。

[板书:爱护]

表演(先请一位同学再让全班一起表演,边读边演)注意:俯小心地双手碰着

从飞快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他跑那么快,仅仅是因为摘了别人的花?让我们继续往下读,只要你用心读书,就能知道她飞快地跑的主要原因了。(生继续读书回答:她是要赶着送给自己生病的妈妈)

原来是这样啊,她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板书]

2.课文那些地方她是懂事的好孩子呢?用你那双会发现的眼睛去找一找,把它们画出来,再读一读、想一想。(生读书画句子汇报讲解相关小节)

第七小节

(1)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月季花!我请同学来摸一摸、闻一闻月季花。

[摸]先摸一摸,什么感觉?

[闻]再闻一闻,又有什么感觉?

(2)又赏心又悦目还有淡淡的清香,生病的妈妈怎能不高兴呢?你能读好这句话吗?一起读。

想想看此时此刻小女孩心里惦记着谁呢?是啊,是她生病的妈妈呀!这句话该怎样读。(指名读)想方设法让生病的妈妈开心,说明小女孩对妈妈十分[关心板书]

第五小节

(1)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该怎么读?(低着头不好意思)你真会读书,注意到引号前面的提示语了。

谁愿意来试试读这句话?最好能带上动作和表情。真不错,他还真有点不好意思呢。

(2)听了这句话,老师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问题,你们猜得出来吗?(生说)你们真了不起,这也能猜到啊!是呀,为什么舍不得摘整朵花呢?(花很美是别人的

还要给别人观赏等)

(3)对啊,红艳艳的月季花是那么的美丽,懂事的小女孩不忍心伤害它,她还要把这么美的月季花留给别人欣赏呢!她对花儿都这么爱怜,更何况是对生病的妈妈啊!

第九小节

(1)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板书:听话]

(2)她听爸爸妈妈的话了吗?(听了不仅听了而且还做得很好)

(3)小女孩说这句话的时候与前面有什么不同吗?我只是想了解下她爸爸的情况,她眼眶里怎么就有了泪水了呢?(想爸爸担心妈妈)

(4)有个伟人说过,对父母的爱就像柔软的花瓣上晶莹的露珠。轻轻的一句你爸爸呢击中了小女孩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想到了远在千里保卫祖国、常年无法回家的爸爸,想到生病的妈妈,懂事的她眼眶里怎能不闪动着泪花呢?一起读

2.小女孩知道摘别人的花瓣是不好的行为吗?(知道)你从哪看出来的?[理解:不知所措惶恐]她担心、害怕什么呢?那我原谅她了吗?从哪些地方你看出来了?

轻轻地问。

第11小节

对啊,宽容的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

送花给小女孩我们都明白,可为什么我还送花给自己的母亲呢?

原来,小女孩的行动、语言、泪水都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们再来夸一夸这个小女孩。(出示第10小节)

3.分角色朗读

只有懂事的孩子才能读懂懂事的孩子的心里话,让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吧。先请同学们练一练。

谁愿意当宽容的我?谁愿意当懂事的小女孩?(读)

读的人读得动情,听的人听得投入。

三、升华感情

小女孩为了爱护美丽的月季花,小心翼翼地摘了一片花瓣,多么懂事的孩子啊!

为了安慰病中的妈妈,她送花瓣给妈妈,让妈妈高兴,多么关心妈妈啊!

牢记爸爸的叮嘱,不惹妈妈生气,还以自己的方式关心妈妈,多么听话的孩子啊!

这一片孝心、这一片爱心,就像那淡淡的清香飘在文中我的心中,飘在马老师的心中,飘在咱们三(10)班同学的心中。愿这淡淡的清香化成浓浓的情意溢满我们整个世界!

花瓣飘香教案 篇5

在教研中,我听了一节公开课,就是《花瓣飘香》,这是一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课文,情节简单,但情真意切。教者看似简单情境设计却十分有效的。尤其是前后《爱的奉献》的播放,令人难忘。

一、课前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设计意图:阅读需要平和的心情,更需要宽松的氛围。课前以〈爱的奉献〉这首动人心弦的歌曲创设了情境,调准了舒缓、抒情的基调。师生的情感就出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这就是未成曲调先有情,为学生的情感铺垫了基础,体现出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五、升华课题。

师: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小女孩捧着的不仅仅是一片花瓣,妈妈闻到的不仅仅是月季花的香味,而是

师:是啊,小女孩捧的其实是一颗孝心,一份真情,一片浓浓的爱。

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读课题:花瓣飘香

(设计意图: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鼓舞和激励。课堂上,充满了真诚的赞赏,热情的鼓励和精当的点拨。如绵绵细雨,悄悄地浸润着学生的心田,留给学生的是一份真诚与感动。教学中教师以情激情,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拨动他们情感的心弦,让情满课堂,让情与智和谐共生,让课堂闪耀出动人的灵性。)

六、拓展延伸。

过渡语:这份爱正像这香飘四方的花瓣一样,飘进了小女孩的心,飘进了作者的心,还飘进了老师的心,老师更希望她能够飘到我们班每个同学的心田里。

下课时,老师想让每个同学过来摘取一片花瓣,想一想,你打算将花瓣送给谁呢?

结语:是啊,我们要把这份爱献给需要我们关心、帮助和温暖的人们。

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一个美好的人间。

七、再次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设计意图:在教师动情的描述中,教室中又一次响起了〈爱的奉献〉,学生在体会感悟后情感再一次得到了升华,心灵再一次受到了爱的洗涤。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洋溢着浓浓的情,深深的爱。)

花瓣飘香教案 篇6

《花瓣飘香》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小姑娘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情节简单,语言平实,情真意切.整个教学注重了情感在此文中的渗透,让学生精读感悟,领会到文字中隐性存在的情感,围绕一个情字,课文中小姑娘摘花的动作、神态及和作者的对话是本课教学重点。所以抓住小姑娘摘花时的动作、神态及话语,引导学生体会小姑娘惜花爱母,懂事这种美好心灵。在教学文章第二自然段的时候,紧紧围绕摘花一事,引领学生走近文本,走近人物心灵,产生情感共呜。通过读、思、说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渗透美好的思想情感。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师:出示图,同学们你看到美丽的花朵,你会摘下它吗?图上这位个小姑娘和你一样地喜欢鲜花,可是有一天,她却小心地摘下了花瓣。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生:自渎3-----9节,思考:

3、生交流:她为什么只摘花瓣?

生:她摘花瓣做什么?

生:她是怎么摘花瓣的?

小学生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以上教学片段中,设疑激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提问,引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读一读,师:(出示段落)。小女孩是怎样摘花瓣的?请同学们边读边用笔划出小

姑娘摘花瓣时的动作、神态的词句。

生:互相交流。

生:从小心地摘这词中,我体会到小姑娘摘花时很细心,动作很轻。

生:从双手捧着中,我体会到小姑娘很爱惜这朵花,生怕把它弄坏了。

师:小姑娘那么爱惜花朵,为什么还要摘花呢?

生:因为妈妈生病了,她要让妈妈闻到花香,心情舒畅,病快点好起来。

师:你觉得她是个怎么样的小女孩呀?

生:她很爱她的妈妈,很有孝心。

师:是呀,小姑娘这么有孝心,又那么爱惜这朵花,所以她只摘了花瓣,而没有把整朵花都摘下来。

生:我还会把整朵花采下来,送给她的。因为她是为了她的妈妈而摘花的,我应该向她学习孝敬长辈的做法。

师:你能把小姑娘此时此刻地心情读出来吗?

生:读一读,

师:是的,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注意把人物的动作、神态写出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把人物形象刻划得更细腻、更真实。陶行知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我们要把学生当作研究者,而不是装载知识的容器,要时刻注意满足学生知识需求的心理需要,教给他们自主求知的方法。在这一课中张老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体会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合二为一,为学生的后继学习乃至于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花瓣飘香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体会小女孩的懂事。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练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示实物)这是一枝月季花,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仔细观察它的枝、叶、花,然后告大家。

2、引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月季花有关的课文。题目是——《花瓣飘香》

指导朗读:把香味读出来

3、过度:题目中一片花瓣很神奇,香飘四方,让我们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会读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

2、读完后,标上小节号。

三、检查自学:

1、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2、花儿与花瓣哪个香味更浓,不需要我说,然而,课文为什么以花瓣飘香为题呢?

3、那么,小姑娘为什么摘花瓣,她是怎么摘的?老师对这些也很感兴趣。

下面请同学再把课读读,用笔画出相关的句子、段落。

四、再读课文

1、交流情况(节2、7)

2、小女孩是怎样摘花瓣的?

a、齐读(节2)

b、读后填空: 小女孩 地摘花瓣。

c、自由读,划出“小心”的词,指名回答,动作演示。

d、小姑娘为什么如此小心?是为了安慰病中的母亲,所以摘了一片

f、小结:这真是一个守公德、有孝心的孩子。

3、节7:

a、小姑娘为什么要摘花呢?齐读后练说:小姑娘 她的妈妈。

再读,体会。

b、真是个 的好孩子。

五、过渡:花瓣的香味飘呀飘,飘的很远很远,哪些人闻到了花香?他们闻到了香味的感受是一样的吗?下节课我们来讨论。

六、学习生字:

刚才我们读了生字,你以为哪个字最难?(根据学生所提)

1、范写,描红。

2、完成其余描红。

板书设计: 17、花瓣飘香

小心:俯、摘、捧、跑

花瓣飘香教案 篇8

各位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要说的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第6课《花瓣飘香》。

这是一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课,它通过一个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的事,赞美了小女孩爱惜花草,体贴妈妈的美好心灵。十年教书,百年树人。作为我们教育者,怎样去塑造孩子们那还不成熟的心灵,不但要言传身教,通过课文学习而授之于理,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途径。《花瓣飘香》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花瓣飘香》这是一篇叙事的记叙文,全文共十一个自然段,依循事情发展经过,以“花开→摘花瓣→谈花→送花”为线索,层层叙写,引人入胜。也是按时间的不同分为四个部份。

第一部份(第一自然段):写我家门前开满了红艳艳的月季花。

第二部份(第二自然段):写“我”看到了一个小女孩的花丛中摘了一片花瓣,飞快地跑远了。

第三部份(第三至第十自然段):这是文章的重点段,写“我”通过与小女孩对话,得知她摘花瓣是为了送给生病的妈妈。

第四部份(最后一个自然段):写我买来两盆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自己母亲的阳台上。

教材中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在花丛中,小心翼翼地捧着一片花瓣。教学中能让学生根据插图来理解学习课文内容,可以增强教学效果。

2、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会读、会写、会用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认、读1个二类识字。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从小具有敬爱父母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通过充分的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难点: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

说教、学法

说教法: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我主要采用以自主学习和以读代讲法:首先让学生自学课文找出能体现小女孩懂事的句子,然后根据学生找的句子分析课文。“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过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纯朴的亲情。

学法:

1、回答问题法:解答问题是加强理解的必要手段,自己解答,充分动脑。听别人解答,也能对问题有所认识。

2、对话练习法: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训练口语,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涵。

说教学设计

我是抓住“小女孩”这个主要人物与“花”来进行设计的。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花瓣飘香》这篇课文,齐读课题,让学生读出花的香味,不用教师指导学生就能读好。

二、品读感悟

首先是配乐朗诵,学生说说对小女孩的初步印象,再通过自主学习找出体现小女孩懂事的句子,以学生所找的句子为一条线,展开对课文的理解感悟。

三、升华感情

通过朗读小诗、引导学生说说你为父母作过哪些事情,让学生感悟到小女孩的一片孝心,让花香飘在所有学生的心中。

花瓣飘香教案 篇9

终于上完了,准备了两个多星期,真是辛苦,听听课老师说,上得还行,呵呵,也谢谢网上各位老师的指导!

一、导入

看,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什么?(月季花)它是什么样的?摸一摸,闻一闻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花瓣飘香》

2一起读课题:花瓣飘香

二、整体感知

1先请小朋友们来欣赏欣赏课文(课文动画)

2还想听吗?再听一次,跟着电脑里的阿姨一起小声地读读

3小朋友读得真认真,现在请学着阿姨的样子自己读读课文,一会用文中的句子来告诉老师,小女孩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出示板书:懂事)

4下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找一找哪些句子最能体现出小女孩的懂事?

5别着急说,学习小组互相讨论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过渡:看到很多小朋友讨论得热火朝天,老师真高兴,谁第一个来说说(指名回答)

三、学习2-10小节

A生若找出第7小节(出示: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会高兴的。)

1指名回答

2还有谁也找到了这一句,你也来读一读(看着大屏幕读)

3你从哪里看出小女孩的懂事?(让妈妈高兴,关心妈妈)

4大家也来把这句话读一读,细细地品位,你们一定也能读出小女孩的懂事。

5谁能把它读好吗?你来试试

6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

从这一段中我们读出了小女孩的懂事,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能体现出小女孩的懂事?

B若学生回答第5小节(出示: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

1你找得真准,奖励你再读一次(看着大屏幕)

2读得很有感情,谁能读得更好的?

3你读得真好!告诉大家,你读的时候注意了什么呀?

(我注意了前面的提示语,要低着头不好意思)(老师点一下课件)

4是啊!这可是阅读的好方法呀!同学们可要记住哦!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读读

5老师发现你们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了舍不得这个词,小女孩为什么会舍不得摘整朵花呀?

6同学们看,这六个小点儿是什么标点符号呀?(省略号)

7看来小女孩还有话没说完呢,同学们想象一下,她还回说些什么?你能把她的话说完吗?[

(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花儿也是有生命的,这花儿多美呀,应该让大家欣赏)

8多么懂事的小女孩呀!谁再来读一读这段话!(指名读)

9你真会读书!我们学着她的样子一起来试试!

过渡:你还找到了什么句子?

C若回答第9小节(出示: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1你也来读一读!(看大屏幕)

2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女孩的神态!(点课件: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3小女孩为什么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4别急着举手,把这一句仔细读一读再回答!

5你来说!(担心妈妈,思念爸爸)

6是啊,小女孩担心着生病的妈妈,又思念着生病的爸爸,她怎能不难过,怎能不流泪呢?

7请同学们再去读一读,品味一下小女孩的懂事。

过渡;你还找到了什么句子?

D若回答第3段(出示:小女孩拿着花瓣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1生读句

2请同学都来读读这一句,想一想,小女孩之所以会不知所措,惶恐,是因为什么?(知道错了)点课件,出示:不知所措,惶恐

3是啊,可见小女孩的确很懂事,这句话该怎么读?谁愿意的?要注意小女孩的神态!(看着大屏幕读)

4男生来试试!女生注意倾听!

5女生也来比一比!读得更好了!

E学习第2段(出示第二段)

哪位聪明的小朋友能从第二段中看出小女孩的懂事的?请看大屏幕,细细读读第二小节,看看谁读得最仔细!

2请大家再读读第二小节,看看小女孩是怎么摘花瓣的?

3找出表示动作的词,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4指名说(俯下。。。)

跟老师读一读

5大家找得真准,读这一段时可要突出这些动词呀,你去读读看!

6现在你能把这段读好吗?谁来读?(指名读)

7读得真好!想一想,从哪儿能看出小女孩懂事?自由读读这一段!

8指名说

9你们真会思考!真正做到了边读边思,这可是我们阅读的好习惯呀!一起来读这一段!

过渡;读到这儿,我们忍不住要说:小女孩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点板书)

四、分角色朗读2-10小节

多么乖巧懂事的女孩呀,谁也不忍心责怪她,请同学们读读2到10小节,一会我们来分角色朗读![

1自读

2全班分角色朗读

(1)选两个小朋友读,其他小朋友读旁白(点评)

(2)让我们再来体会一下那份浓浓的深情

男生读我的话,女生读小女孩的话,老师读旁白

五、学习第11小节

1这小花瓣不仅温暖了妈妈的心,也感动了文中的我,轻轻地读课文的最后一小节!

2从你们深情的朗读声中,老师相信你们已经读懂了作者的心思,读懂了这人世间最纯真,最动人的爱!

六质疑

1让我们再一次走近这个懂事的小女孩,读一读整篇课文,这一次要边读边思考,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2交流讨论(选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讨论)

(你会读书了,都读出问题来了!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百个问题还重要!)

(你的问题真有价值!请同学再仔细地听一遍!我们来讨论讨论帮他解决!

当然还有很多小朋友提出了问题,课上时间有限,我们课后再来交流、讨论。

七总结

1多么动人的爱呀!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首美丽的小诗,请小朋友们欣赏,也可以跟着一念一念。(出示诗)

2小朋友,你们对这个小女孩认识了吗?了解了吗?哦,我们都深深地了解了这位小女孩,她的确是个懂事的好孩子!(点板书)

3这美丽的小花瓣一定也飞进了你们的心底,你们要怎么做个懂事的孩子呢?(生说,没时间就不说)

4把你的设想写在花瓣上!

5请你上来读一读!贴在黑板上

6真是一群懂事的好孩子,老师仿佛也闻到了花瓣那淡淡的清香了!

还有的小朋友也写得非常好,下课后我们再交流。

7老师真高兴,我们三(3)班的小朋友是都是懂事的好孩子,同学们可要落实到行动上哦!下课!

花瓣飘香教案 篇10

【设计理念】

“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语文课应该追求简单,纯朴,老师要简简单单地教,学生应该快快乐乐地学。让学生在质朴、简单的语言文字中通过质疑、朗读、感悟,体会人物的情感和特征,同时受到感染。以“读”为主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圈画、讨论、评价、想象、表演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充分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感悟她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敬爱父母的美德,陶冶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人物美好情感。

【教法选择】

情景教学法

以读促悟法

情感体验法等

【学法指导】

通过朗读、圈画、讨论、评价、想象、表演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熟读并深入分析教材,精心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分析学情,设计教法与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导入新课

⒈同学们,老师想把一首小诗送给大家,想听吗?(课件出示画面,滚动的文字和淡淡的音乐。)《母爱》: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汁里,吮着它,香甜甜;上学后,母爱写在书本里,读着它,情真真。寒冬里,母爱织在毛衣里,穿着它,情牵牵;雨天里,母爱撑在雨伞里,擎着它,泪涟涟。

听了这首诗,你想说什么?(母爱是感人的,我爱妈妈。)是啊,孩子们,妈妈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不知操了多少心!那么你有没有关心过妈妈呢?

⒉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可爱的小女孩,谁来说说,她为妈妈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呢?(相机板书:小女孩

摘花瓣)

⒊师:要真正认识这位小女孩,仅仅知道她做的事情是远远不够的,这节课上,我们要通过自己的朗读来亲近她、感受她。

二、读中感悟第二自然段

⒈课文哪一段写的是小女孩摘花瓣的情景?(第二段)

⒉让我们认真读一读,边读边想,注意小女孩摘花时候的动作,用铅笔圈出表示动作的词,并细细体会。(课件出示第二段,生自由读)

⒊指名说说找到了哪些词儿?有哪些体会?(课件出示“俯在花前,小心地摘、双手捧着,飞快地跑远了……”)

师:你俯在花前闻到了什么?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师:一片花瓣很轻,很小,“你为什么不这样拿着呢?”——理解“双手捧着”,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能从文字中读出情境来,读出自己感受来,同学们真会读书啊!

⒈同学们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到你的朗读中,好好读读课文。过渡:第二天,我又遇到了这位小女孩,与她进行了一番交谈后,我觉得小女孩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懂事)从什么地方看出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三、品味文本,推敲句意

⒈出示内容,一边读一边画出表示懂事的语段,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⒉汇报交流体会:你从哪儿看出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此环节根据学生回答,幻灯出示相应内容。)

(一)结合学生回答,幻灯出示:“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⒈师:你们知道南沙在什么地方吗?(演示课件)南沙就是南沙群岛,它位于祖国领土的最南端,有中国的”南大门”之称.驻守在那里的人民解放军,远离了家乡,远离了亲人,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女孩有着这样一个身穿军装,手握钢枪的爸爸,这多么让人自豪呀!可小女孩眼眶里为什么闪动着泪花?

2.师小结:是啊,思念远在南沙的爸爸,想起来和爸爸在一起的欢乐时光;这是思念的泪花;为自己能牢记爸爸的祝福,照顾好妈妈,不仅不让妈妈生气,而且懂得照顾妈妈;这是骄傲的泪花;让妈妈感受到女儿的孝心,让爸爸安心,自己也高兴,这就是幸福!这是幸福的泪花!

⒊创设情境,练习说话:同学们,当爸爸和你们手牵着手漫步在公园的时候,小女孩只能读着爸爸的来信。小女孩多想自己的爸爸呀,她会对爸爸说些什么呢?(出示课件,指名学生练说。)

⒋师:说得多动情呀!谁能读好小女孩的话?指名读。多少深情,全都凝聚在这泪花里,让我们一边体会着小女孩的心情,一边深情地读一读……(齐读)

⒌一心想着爸爸的嘱咐,不仅不让妈妈生气,而且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妈妈的孝顺,让爸爸安心当解放军保卫祖国,多么听话的孩子!我们也来夸夸她——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师:从哪些语句还能看出小女孩的懂事?

(二)结合学生回答,幻灯出示: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⒈师:能谈谈你的理解吗?

⒉想一想:妈妈摸着这绒布一样柔软地花瓣,闻着这淡淡的清香,会说些什么?(想象说话)

⒊是呀,一片花瓣是多么微不足道,但却可以换来妈妈的笑容,甚至妈妈的健康,小女孩是多么高兴啊!一边读,一边想象着妈妈高兴的样子,你一定也会很幸福的。指名读,齐读。

⒋师:原来小女孩摘花瓣是为了安慰病中的妈妈,让妈妈摸一摸,闻一闻,让妈妈的心情好起来,让妈妈的病好起来,多么有孝心的孩子!难怪我要说——真是个懂事的孩子!(齐读)

师:还从哪儿看出小女孩的懂事?指名回答并谈体会。

(三)结合学生回答,幻灯出示: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⒈师:不就是一朵月季花嘛?有什么舍不得的呢?小女孩为什么“舍不得摘整朵花”呢?这是一朵怎样的花呢?你能从课文中读出来吗?

⒉指名学生回答后,师小结:读书就是要前后联系起来读,“瞻前顾后”这样才能读得更明白。谢谢你教给我们读书的方法。

⒊师:你们看——(相机出示课件)红艳艳的月季花,绒布一样柔软的花瓣,带着亮晶晶的露水,散发着阵阵清香……看到这么娇艳的花朵,你会忍心摘下它吗?(不会)看来大家和小女孩一样都是个爱花的,爱美的孩子。指名读。

⒋师:同学们发现没有,小女孩说的这句话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省略号)也许她还想说,但是没有说出来,你能猜一猜,她想说什么呢?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⒌师:同学们真会读书,连课文中隐藏着的内容都能读出来,真不简单!是啊,如果你是偷摘花瓣的小女孩,面对着月季花的主人,心情会怎么样?(生谈感受。)

⒍理解词义。

师:也许你可能想放下,但又没有,可能想藏起来,但也不敢,也许想放到身后,但已经被发现了,很尴尬,不知道该怎么办——这就叫(齐读)——不知所措)那“惶恐”是什么意思呢?(心里害怕)⒎师:不就是摘了一片花瓣嘛,小女孩竟然这么惶恐、不知所措,真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

如果你是月季花的主人,你会责怪她吗?(不会)从哪儿看出来?(轻轻地问)

指导朗读:我们来用心感受这位爱花又善良的小女孩。她与作者的对话看似普通,却蕴涵着极深的感情。能读好吗?同桌可以先练读。指名两人读。

师生合作读课文:男生读作者的话,女生读小女孩的话,教师读旁白部分。

四、抓住题眼,加深理解。

⒈师:小女孩的所作所为不仅温暖了妈妈的心,也深深地感动了我,所以——出示内容,引读最后一段。

⒉你们明白作者的用意吗?(受到小女孩的感动,希望小女孩的妈妈快点好起来。我也更加明白了孝敬长辈的道理。)(板书:我送花)

⒊师:明白了作者的心思,也就明白了这全天下儿女对母亲那深深的爱!(板书:爱)

⒋学到这儿,你对这课题是否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小女孩手里捧着的仅仅是一片花瓣吗?(不是)还是什么?(还是一颗孝顺妈妈的心!一片浓浓的亲情!)妈妈闻到的仅仅是月季花的香味吗?(是孩子的一片孝心!一份真情!)

现在谁来读读课题——花瓣飘香。花瓣飘香——花瓣飘香——师:闻到了,淡淡的香味!感受到了,女儿对妈妈的深情!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一读课题:花瓣飘香——

五、总结升华,体验感情。

⒈师:一片小小的花瓣,满溢着浓浓的爱,传递着深深的情。老师和你们一样为小女孩和她的爱而感动着,我不禁为这对幸福的母女写了一首美丽的小诗(音乐声起,师深情范读):

花朵在晨风中摇曳,露珠在花瓣上闪烁,一片花瓣,一声祝福。笑容在阳光里灿烂,心儿在幸福中欢腾。一句问候,一份亲情!花瓣映红了妈妈的笑脸,清香飘满了温馨的小屋……

可爱的女孩,你不就是那片晶莹的花瓣吗?

师:亲爱的同学们,你能帮忙给这首诗起个名字吗?(指名学生回答。)

师:好,就叫——“花瓣飘香!”一起读——花瓣飘香——

2.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会给妈妈这样美丽的花瓣吗?

3.好,大胆地去实现你们的想法吧!让这浓浓的花香飘满我们每个孩子、每个妈妈的心头!

【板书设计】

花瓣飘香小女孩

摘花瓣爱“我”送花

【教学反思】

《花瓣飘香》中,又是一个充满爱的温馨的故事!课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给我们展示的却是小女孩充满爱心的金子般的心灵,她不仅仅爱惜花草,也深爱着自己的妈妈。在教学设计中,我觉得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得还是比较成功。

感悟懂事:在充分朗读对话的基础上,我抓住本文的文眼懂事,让学生再自读课文,找出认为小女孩懂事的地方。在新课程标准的倡导下,我们已经明确课堂应该属于学生,而不应以教师的告知代替学生自己的思想.此时我鼓励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下,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理解题意:课文结束前,学生已被小女孩美好的品质而感动。但对于课题花瓣飘香还只停留在绒布一样的花瓣散发着淡淡的香味。因而如何突破这理解的难点呢?我亮出了一首小诗:《母爱》。在我深情款款地读时,学生也陶醉其间。再让他们关注课题花瓣飘香,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课文以花瓣飘香为题实际也指小女孩的心灵有着花瓣那样的美,那样的香。

这节课我虽然在设计上将简单的教材掘得较深,但文中这份真情还未能震撼他们幼小的心灵!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荐]《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教案精选”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世界年纪时候教案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