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埃克哈特·托利的《当下的力量》。这是一本很难读懂的书,但如果踏下心来真正用心体会其中的文字,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自己的专注度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更多读后感请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如转载请标注来源!
专注于当下,是专注于当下的时间和空间,是专注于当下的事情。现在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感受不到快乐?我们想想是否身边的人常常会说:这件事本不该发生……如果……早知道……,等等,甚至有人一直生活在过去的悔恨当中,影响了现在的生活。
著名网球运动员德约科维奇曾说:“我想多活在当下,少活在过去和未来。”网球这项运动不仅仅需要良好的体力,更需要平静坚定的内心力量来支持。而德约科维奇就可以做到专注于当下,发好每一个球,找好每一个球的击球点。不为上一局的输球而沮丧,也不为未知的结果而感到压力,只要做好当下,就赢了全局。
这让我想到了大学期间,在大一结尾的那段时间里,我报名参加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但同时又有英语四级考试、大一各学科期末考试和文艺汇演的彩排。当时各种事情加在一起让我焦头烂额。当我复习英语的时候脑子想着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该怎样着手,可做职业生涯规划PPT的时候又去想文艺汇演的彩排。过了几天后,我发现哪件事情都没有进展。于是我调整心态,专注当下,当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去想别的事,一件事一件事地有条不紊地进行。慢慢地,我发现效率大大地提高了。
工作中亦是如此,当我入路之后,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麻烦”,比如想学好业务,参加背规比赛,又想每天锻炼,读书充实自己,于是我给自己列了一个计划表,每一个时段专注于一件事情,慢慢地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很多事情便迎刃而解。
其实,我们看书就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生活,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让我感受到专注当下的重要性。张德芬曾说过:我们所能拥有的,就是当下这一刻,未来就算一定会来临,它也一定是以“当下”的方式出现的,不是吗?
所以,不为过去的事情感到悔恨、自责、愧疚,也不为将来的事情感到忧虑、惶恐、压力。专注当下,创造更好的未来!
首先,学会专注当下,对曾经和未来不必计较太多,我们对曾经和未来要明白几点:一要总结曾经的经验,二要坚定的对未来的信念,这个信念是我现在的努力在未来的某一天一定会有所收获。其次,学会聆听这个世界,不能妄加自己的联想,要以事实说话。学会包容,有一个良好心态。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必须立足当下,给自己一个目标,专注的做好一件事情,其实成功离我们并不遥远。(李孟晓)
我们需要用意识做为主导,去观察我们的那些未被观察的思维,并能够创造思维空白,如果有需要就运用我们刻意练习过的思维工具,去处理那些特殊任务。
更多读后感请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如转载请标注来源!
再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想要活在当下,体验当下的力量,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意识?了解什么是思维?如何达到开悟的状态?接下来分享一下,我的认知。
01、意识觉醒,时刻保持觉察力
我是先阅读的《新世界,灵性觉醒》,第一次看到思维认同这个词的时候,很震惊,但也是懵懂的状态,并没有一个清晰认知。
后来学习鼓励咨询,不断的练习觉察力,才知道“哦,我的意识觉醒了!”我能够看见我的私人逻辑了,原来那个观察者就是我的意识,我的本体。
接下来的日子里,希望通过不断的刻意练习,去增强意识的力量,慢慢的从思维认同中解放出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持自己的觉察力,以情绪为线索,关注自己的内在。
02、发现思维,并深入了解其形态
在这次阅读过程中,我发现思维会有三种形态,接下来分享一下我对这三种形态的理解。
1.思维空白,东方称之为无念。
在这种形态下我们会有创造力、智力,它带给人的感受有宁静、平和、喜悦等。
2.未被观察的思维,称之为小我。
书中说到,所有的欲望都来源于此,它的运作方式是以过去的眼光看待当下,或者它把当下作为达成目的的手段,而这个目的始终存在于思维所投射出来的未来。对于小我来说,当下几乎不存在。
因生命的无常和循环,小我会进行抗拒,从而产生痛苦。这种痛苦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过于关注未来造成的,引起焦虑、紧张、不安、压力、烦恼等所有形式的恐惧;另一类是过于关注过去造成的,引起愤怒、愧疚、后悔、悲伤、怨恨、痛苦以及所有形式的不宽恕。
3.有效的思维工具,刻意练习后的思维模式。
作者告诉我们,我们的思维如果能够合理的运用,会发挥很强大的力量,并用于完成特殊任务。现在我大概能够用意识将这些思维工具区分出来。
比如,我们常说的成长型思维、逻辑思维、结构化思维、系统思维、业务思维、游戏化思维、精益思维等等,这些都是可以通过不断刻意练习获得的思维工具,它们中有一些可以成为品格和技能锻炼的基础。
03、用意识管理思维,达到开悟的状态
当我们了解了意识,了解了思维,我们就可以用意识去管理我们的思维,达到开悟状态。我目前理解的开悟状态,就是作者说到的一段话“无论何时,当你想从思维中解放出来的时候,你能做到吗?你找到了停止思考的按钮吗?如果做不到,大脑就在利用你,你无意识地认同了它”。
我们需要用意识做为主导,去观察我们的那些未被观察的思维,并能够创造思维空白,如果有需要就运用我们刻意练习过的思维工具,去处理那些特殊任务。这是我活在当下为之努力的方向。
另外,开悟状态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所谓的过程,就是有时候可以做到,有时候无法做到。意识强的人,可能做到的时间就长一些,意识弱可能容易被小我或者痛苦之身占据,然后做到的时间就短一些。
关于这点,能让我联系到鼓励咨询中的一小步一小步的做,慢慢意识就会变得更强,能够做到的时候越来越多,就变成了先知先觉,而不再是后知后学,或者无知无觉。
所以,不要因为预期更高,然后认为难,就放弃了,最后还是没有跳出我们的私人逻辑,回到了老模式当中。
04、臣服当下,并在生活中做功课
意识觉醒,我暂时理解的就是觉察。臣服当下,就是接纳。不去抗拒当下,永远对当下的客观事实说“是”,慢慢去找到这种感觉。
接下来想说的就是行动了,到底要怎样才能做到活在当下呢?书中也有给予指导“除了‘观察思考者’之外,你还可以通过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当下这一刻,从而思维中创造那种空白,全神贯注于当下的时刻。在这种空白中,你高度警惕,注意力高度集中,但是你没有在思考。这就是冥想的本质。”
读了好多本书都有提到冥想是必须要做的功课,但我好像很难特意的想要去做,而在这本书中找到了行为动机,促使我在生活中去做冥想,去体验思维空白。
透过《心流》、《日日是好日》,我还看到了作者们都在告诉我们,无念的做事状态是怎样的,如何就专注这一刻。所以,我也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修行的一件事,能够让我不用过多思考,然后身心合一的激发我的创意,现在我暂时找到了,就是画插画。
最后,我希望在生活中不断的运用这些学习来的理念,去体验当下的力量,让自己活在当下。
《当下的力量》是德国心灵导师EckhartTOlle所著。从一个焦虑到想自杀的人,到成为现在的心灵导师,他是如何摆脱内心的痛苦,找到心灵的平静呢?答案就在《当下的力量》这本书里。这不仅仅是一本书,它还蕴含着活生生的能量。这种能量已经改变了无数人的生命轨迹。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很多的读后感模板,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痛苦的创造者——思维
我们为什么会痛苦?作者指出,人类受苦的根源来自于我们大脑中的思维。思维其实也不是问题,问题出在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反而一直处在“思维”的控制下。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大脑,沦为“强迫性思维”的奴隶。可能有人会对作者的观点有疑问,认为“大脑是我的,当然是我在控制大脑呀!”如果是我们在利用大脑来处理问题,那问题解决后它的任务就应该结束了,可是,你能找到让大脑停止思考的方法吗?你注意过你脑中那个一刻不停息的声音吗?
我发现,我根本就没有能控制过我的大脑。我的烦恼都是源于大脑的思维。白天某个人惹恼了我,到了晚上躺在床上,我还在翻来覆去气得睡不着。记得之前学生上课跟我顶嘴,朝我发脾气,我失眠了一个星期,每天躺在床上就想到这个学生的行为,心烦意乱。现在我发现,真正让我心烦的不是那件事和那个人,因为那件事已经过去了。是我的思维在反复的重现,把我带到那件事情里去,当我不想那件事的时候,我是不烦的。我明白了痛苦都是“想”出来的。
我们以为是自己在思考,并在无意识中认同了大脑中的声音。这个声音总是不停地在批判、比较、抱怨、指责、懊悔,它让你不断地回忆起过去的经历,陷在痛苦的泥沼里不能自拔;也经常想象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好的事,使你被恐惧笼罩:它喋喋不休,使我们的心里难有片刻的安宁。
二、怎么摆脱思维的控制——进入当下
问题是思维创造的,思维只能存活在过去或未来中。思维忘不掉过去,更担心未来。通过向当下臣服,我们才能找到力量的源泉,发现平和与宁静的入口。在那里,我们便放下焦虑和压力,获得内在的智慧和真正的喜悦。作者还指出,实际上,我们所能拥有的一切,只有当下。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幻象。我感觉这句话像一把利剑直击我的心灵深处。我明白了幸福的生活是过好每一个当下。
当我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当下时,我的生活有了两个明显的改变。第一个是我的拖延症大大的缓解了。以前,面对几项事情要做的时候,比如要备课,要做迎检的资料,要安排课表,我就感觉头皮发涨,心里很烦。知道自己有这么多事要做,但就是没有心力去做。一边玩手机,一边焦虑着。等到实在拖不下去的那一刻,才不得不匆忙去做。我也知道拖延不好,但就是没有力量去做。因为我大脑中背负着很多件在未来将会或必须做的事情的重担,却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我现在就能做的事情上。我最烦恼的时候,是在我想到要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而当我专注于做一件事的时候,我是感受不到烦恼的。于是当我再想到做一件事情有压力的时候,我就会去做。因为专注当下做的时候,我不烦,做完就更加不烦了。第二个改变是我更容易入睡了。以前,尽管劳累了一整天,可是一躺在床上,脑子里的想法就特别活跃,一会想到明天的工作怎么做,一会又想到怎么策划一个方案。在床上躺一个小时,都睡不着。现在,我会意识到,我又在被思维利用了,我现在并不需要思维。然后我会通过关注呼吸的方式临在当下。当我停止思维的时候,很快就睡着了。
因为我们被思维利用惯了,进入当下是需要练习的。作者在书中有很详尽的冥想方法,教我们进入当下,培养更多的觉察力。我认为最简单又有效的方式是关注呼吸。观察我们呼吸的节奏,感觉空气的流入流出。每次当我的思维又喋喋不休时,我就会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内心就会平静下来。
三、为什么进入当下会有力量?
为什么把注意力放在当下会有解决烦恼的力量?我想给大家分享这本书开篇的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乞丐坐在路边乞讨了三十年。一天一个陌生人经过,这位乞丐依旧向他乞讨,陌生人没有施舍任何东西,而是问起乞丐坐着的是什么。乞丐说只是一个什么也没有的旧箱子。陌生人继续追问,“你打开过箱子吗?”乞丐说没有。然后陌生人坚持让乞丐打开箱子,奇迹发生了,箱子里竟然装满了金子。
作者说,那些没找到他们真正财富,也就是本体的喜悦以及与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就是乞丐,即使他们有很多物质上的财富。他们四处寻找成就,安全感,但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不仅已经拥有了所有的这些东西,而且还拥有了比这些更为珍贵的东西。
我发现原来自己和乞丐一样,看不见自己已拥有的价值,而在拼命向外寻求认同感。比如我特别在乎别人的评价,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我努力变得优秀,更多时候不是我享受做这件事,而是我觉得我做了,会得到一个好的评价。
作者通过乞丐的故事,向我们展示存在于我们体内的道路、真理和光明。我们内在本身就是平和,喜悦,有价值的,我们不用向外寻求真理,我们只要走进我们内在已经拥有的东西。我们不用向外寻找力量,关注当下能让我们停止向外的追求,让生命本身的力量流露出来。(蒋炘芳)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很多的读后感模板,希望对您有帮助。
缓缓翻开《信仰的力量》这部厚重的书,目光略过这些质朴无华却蕴涵深情和感动的文字,顿时觉得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让我触摸到了信仰最纯粹的本质,感受到了信仰触动人心的力量。每翻一页,心情总是略显沉重,那段峥嵘岁月跃然纸上。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很多的读后感模板,希望对您有帮助。
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古老的中华民族送来了马列主义,从此共产主义的信仰在中国生根发芽。1921年满怀共产主义信仰的年轻人,在一艘游船上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富强,为了共产主义的光辉信仰,成千上万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贡献了毕生的心血甚至年轻的生命。建党以来,不论环境怎样险恶,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始终如一。革命时期有方志敏、陈树湘张思德、刘胡兰等一大批抛头颅、洒热血的共产党员;建设时期有朱光亚、王进喜、钱学森、邓稼先等一大批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改革时期有沈浩、孔繁森、杨善洲、谷文昌等一大批带头致富,忘我工作的领导干部。疫情期间有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奋斗在一线,舍身为民的抗疫英雄。他们对党忠诚、坚守信念、为人民的利益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有坚定的信仰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朝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这个目标奔涌。
建党以来,不论环境怎样险恶,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始终如一。革命时期有方志敏、陈树湘张思德、刘胡兰等一大批抛头颅、洒热血的共产党员;建设时期有朱光亚、王进喜、钱学森、邓稼先等一大批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改革时期有沈浩、孔繁森、杨善洲、谷文昌等一大批带头致富,忘我工作的领导干部。疫情期间有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奋斗在一线,舍身为民的抗疫英雄。他们对党忠诚、坚守信念、为人民的利益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有坚定的信仰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朝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这个目标奔涌。
作为年轻一代,我们的信仰又是什么?有人说: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要为了全人类的幸福而贡献出我的光和热,我还要继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不息…这是我们的初心也是我们的使命。我们是社会的脊梁,是民族的希望,我们要继续坚守这份初心,披荆斩棘,在共产主义这片沃土上开疆扩土。我们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自己,让脱贫攻坚的果实更成熟,让抗击疫情的长城更坚固,让自主研发的列车更高速,让我们祖国的人民更幸福。
也许我们曾模糊了前路的方向,也许我们曾失去了拼搏的力量,但信仰就是我们人生征程的火炬、明灯和希望,只有当人生拥有了坚定的信仰时,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在物质诱惑面前作出清醒的判断,才能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希望年轻的同胞们都来品读《信仰的力量》,建立起正确的人生信仰,投入到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洪流。(许学良)
这几天学习了《信仰的力量》这本书,觉得感触颇多。
读后感大全网提供给您优质的阅读读后感的平台,希望您能喜欢。
记得有位同志说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他在党的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也就是所说的信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领和支配地位,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这四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构成了统一的整体。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的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的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只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才可以不断发展与进步。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任何价值观念都根植于社会实践尤其是现实生活之中。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和变化不仅在经济、政治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所以我们必须理顺并更新自己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才有利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指导,把个人发展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才有希望,家庭的幸福才有保障。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党员,更应该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政治敏锐性,做一名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当然,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抓住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只有树立共同理想,才能突出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只有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才能把握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只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打牢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只有不断加强知识传播、深入社会、情感锤炼和调节规范等培育途径,才能树立起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让我们每一位有责任感的公民,为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幸福,共同努力吧!
结缘这本书,还要从参加晚情老师的情商营开始,开营仪式上,班班推荐了四本书,这本是其一。
希望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对您找寻优质读后感提供帮助。
本以为是一本写关于爱情的书籍,就像书中所说:“我们生来就有贫富差距,命运各不相同,唯有在感情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一样会被伤害,一样能够获得幸福。所以,命运不会特别眷顾谁,只要你不放弃自己,抱定了这一点,你幸福的机会比谁都大。爱自己没有错,爱别人不会失去自我也没有错,让爱的人幸福快乐更加没有错。两个人彼此相爱,生活在一起,是缘分和努力。珍惜缘分,把日子过得甜蜜和谐,那才是对自己最大的好。”
我很喜欢这两段文字,在我看来一段是让我们知道不放弃自己,随时成长。另一段是让我们和爱(爱人,亲人,朋友,孩子)的人在一起要相互珍惜,相互宽容,相互理解,珍惜缘分。
读完本书之后,我从中收获到2点分享给大家
第一,关于个人成长。
在书中,可以看到晚情老师和他人的相处模式非常的成熟,没有想过去改变任何一个人,但是她却能影响很多人。因为她不会去要求别人,不会去想着改变别人,也不会觉得所有的错误都是别人的错。遇到问题会积极主动的想办法。
回顾以前的自己,总是去要求他人,想着去改变他人,有错肯定是他人不对,自己没错,甚至还会去发点小脾气,使点小性子。好吧,那在家中会有人配合我们,出了家门,没有人会配合我们。
再如今看一下当下的自己,通过不断的学习,虽没有完全达到很成熟的地步,但至少自己改变了心态。遇到问题会先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想着如何去逃避,妥协。做一个有原则有底线的自己。我们改变不了任何人,我们只能改变自己。
第二,关于夫妻关系
我很喜欢晚情老师和阿彦相处模式,他们可以各自说出彼此的优点,也同样接纳彼此的缺点,还能在遇到问题时,及时关注对方这个人有没有事情,而不是去指责和抱怨。能够做到坦诚沟通,给到对方帮助。她说:“最好的夫妻关系,不是谁一定要照顾谁一辈子,而是两个人一起成长,一起学习,相互关注对方的心理需求。”
纵观现在的网络和周边的很多朋友,貌似大家都会陷入一个圈圈,遇到问题会先去责问对方,为什么你会这样?你怎么天天这么晚回家?都是他/她的错,要不是他/她这件事情也不会是这样?有时候,我在想,真的都只是一个人的问题吗?如果在他/她遇到问题时:“我们可以问一下对方,你怎么了?看起来你今天有点心情不好呀?”又或者我们再问问对方:“天天这么晚到家,一定很忙很辛苦吧!”在夫妻相处中,多一份信任,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爱。很多时候我们也会是一个很温馨有爱的家,也是别人所向往的生活吧。
看完此书,让我回顾了自己前30多年的生活,就像过电影一样,有过悲伤,有过喜悦。反思了一下自己的为人处世,也学习到了自己需要进步的地方,我不需要每个人都喜欢我,我只需要做一个独一无二的我,温暖的我就好。遇到问题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来解决问题。
最后用书中的一句话结尾吧:“悠闲地过好自己的生活,让喜欢你的人更加喜欢你,至于那些讨厌你的人,从心底里就忽视吧,你活着不是为了那些讨厌你的人。”
读后感大全中有很多优质读后感范文为您提供!
本书的作者弗雷德里克森,是积极情绪研究方面的先驱,被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称为积极心理学领域的天才。
希望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对您找寻优质读后感提供帮助。https://www.dhb100.com/
既然提到的是“积极情绪的力量”,那么我们就要必须提到消极情绪。消极情绪是上帝赋予我们的礼物,存在于我们的基因中,我们很容易就被它控制、受其奴役、被其驱使,并且越陷越深。它很容易就会出现,一个念头、一个行为、一个侧目等等都会让消极情绪立刻围拢过来,赶都赶不走。
但没必要害怕它,相反,消极情绪对我们还是必须的,正如我们在房间里跳跃,如果没有重力影响,会立刻撞到天花板。在某些时候,消极的情绪正如把我们拽回地面的地球引力,不让我们得意忘形、忘乎所以,让我们归于现实,接地气。
无论如何,太多的消极情绪都是无益的,我们必须努力降低它对我们的影响,多去创造、迎接积极情绪,并让积极情绪主导我们的精神世界、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激发我们去拥抱这个世界。而作者也通过一些比较严谨的科学研究,充分论证了积极情绪的力量之所在。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积极情绪呢?
作者提出了10个名词作为积极情绪的代表,分别是:喜悦、感激、宁静、兴趣、希望、自豪、逗趣、激励、敬佩和爱。我们可以尝试着回忆一下自己的经历,找寻上一次让我们感到喜悦、感激等各个积极情绪带给我们的影响,那种感觉正是积极情绪的力量。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强化这种力量。不过,作者也提出积极率的概念,即一个人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最佳配比是3:1,最高不应超过11:1,如此我们便会让积极情绪正确的、健康的主导人生过程。
至于如何增加积极情绪,作者提出了11种方法,概述如下:
1、真诚。2、找到生命的意义。3、品味美好。4、数数你的福气。5、计算善意。6、追随你的激情。7、梦想你的未来。8、利用你的优势。9、与他人在一起。10、享受自然的美好。11、打开你的心灵。
对于如上11种方法,作者介绍的比较详细,主要是结合作者自身的经历来介绍,让人比较感慨和信服。同时,作者也提出了降低消极情绪影响的7个方法,概述如下:
1、反驳消极思维。2、打破消极思维反刍的桎梏。3、变得更有觉知力。4、拆除你的消极情绪地雷。5、调整你对媒体信息的摄入。6、为嚼舌和嘲讽找替代品。7、应付周围的消极源。我个人感觉,就是要及时发觉消极情绪正在袭来,不要任其为所欲为,学会转换心境,积极面对,及时转身。
此外,作者还介绍了所谓的积极情绪档案袋的妙用,个人感觉就是要随时监测自己的消极、积极情绪,去科学的管理它们,通过一些具有较强仪式感的行为强化积极情绪的引导。
总之,稍微改一下作者的话,就是:生活给了我们消极情绪,我们却要利用它去种下积极情绪的种子,收获欣欣向荣的人生。
在老师的推荐下,近期我读了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的《积极情绪的力量》,作者用实验证明了积极情绪对人类的积极影响,这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在这本书的开头作者写到:“我写作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关于这些常常被人忽视的心理状态的迷人事实,以激发读者在它们自己的生活中开始尝试产生积极情绪”。这本书分为积极情绪的神奇作用和达到最佳情绪配比这两大部分。接下来谈谈我的心得。
读后感大全为您提供更多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您。http://m.dhb100.com
在我看来,有一个积极的情绪是做成一件事情的推动剂。比如说不同的人在面临相同的事或者做同一件事情时,想法做法都会有所不同,而有积极情绪的人要比有消极情绪的人要更容易做成这件事。积极情绪,是那种轻微短暂且愉悦的心理状态。在书中,作者指出,这种心理状态,让人放松,进而能让我们健康长寿、能让自己的思维更有创造力,并且能在遇到困难时保持韧性。但是生活中的威胁和挑战当然也不会完全消失,生活中的美好是客观存在的,威胁和挑战带来消极情绪,消极情绪让我们防御戒备,生活中的美好带来积极情绪,积极情绪让我们成长,所以说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积极情绪多一些,我们才能成长得更快更好。我们对积极情绪的渴望就像植物对阳光的渴望一样。
在书中芭芭拉认为快乐是个太宽泛的词语,所以她总结并列举了十种具体的积极情绪,分别是喜悦、感激、宁静、兴趣、希望、自豪、逗趣、激励、敬佩,以及爱。另外,芭芭拉认为身体上的快感不同于积极情绪,它们在身体出现需求并被满足时才会被感知,更像是消极情绪,会让人的视野变得狭窄。与消极情绪不同的是,这种感知让人走进某种情境而不是逃离。将人类活动分为维持性活动和生产性活动、休闲性活动,所以可以看出:快感起到的是维持作用,而积极情绪是在维持性活动之后出现,通常与休闲活动有关。她还提到:积极情绪微弱短促却能让人愉悦舒畅,由衷的积极情绪总是无法持续很长时间,所以,要想让生活更美好,不要试图抓住积极情绪不放手,而要想办法增加积极情绪。
《积极情绪的力量》这本书告诉我:解除痛最好的方法,是付出比痛更多的爱,从而实现“从负到零,从零到正”的突破。这本书的意义终是为了有美好的生活,有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就让我们每天保持一颗乐观、积极的心,从内心深处由衷的表现出积极情绪,用它去思考生活中的每件事的意义,不仅在这过程中享受了在这个世上的美好,更为自己积极情绪的成长铺平了道路。我要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运用书中的方法,积极地打造自己,不断的提升自己。(王宁)
读了积极情绪的力量这本书,让我感触颇深,信心倍增。我也被作者积极向上的心态所感染。这本书的作者是杰出的积极心理学研究者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称她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幸运的是,我们都有积极情绪,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运用好它。积极情绪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与开放性,这是一本值得我们每个人读的书。
希望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对您找寻优质读后感提供帮助。m.dhb100.com
积极情绪是我们每个人天生就拥有的宝藏。它体现的真相之一就是让我们感觉良好。正如文中所说的,我们并不是因为生活圆满、身体健康才感受到积极情绪的,而是由衷的积极情绪创造了圆满与健康。但是身为积极情绪的受益者,我时常感觉这东西的短暂性而代之的常常是消极情绪。
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是互相矛盾互相依存的。两者关系密切,3:1的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共同构成一个名词--积极率。也就是在一天中积极情绪是消极情绪的三倍,在一天中,积极情绪是常态。积极情绪对我们好处多多,比如它能扩展我们的思维,拓宽我们的视野,敞开我们的心灵和头脑,使我们更善于接受、更富有创造性。这是积极情绪的第一个核心真相。在改变思维这方面,它倾向于相处,包括和陌生人和大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第二个核心真相是积极情绪让我们变得更好,为我们构筑最美好的未来。通过开放我们的心灵和思想,使我们能够发现和构建新的技能、新的关系和新的生存方式。从构建心理优势、良好的心智习惯,联系、健康的身体来帮助我们做一个成功的自己。所以有积极情绪特别重要。它可以预示你的生活轨迹将给你带向衰落失败还是欣欣向荣。
要提高自己的积极情绪,自然而然地积极情绪就会抑制消极情绪。当然也可以直接从消极情绪方面入手,直接减少它。顺理成章地我们就达到这两者的最佳配比,也就是积极率。从而迈向作者所说的欣欣向荣的大门。肚子饿了我们本能地会去找东西吃,情绪也一样。感觉积极情绪短暂而少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去追求它。这也是追求幸福的方式,但这规则并不是简单就能遵循的。很多时候我们会把说些积极的话或者常带微笑当成是追求积极情绪,但这是错误的,前面我们提到了由衷的积极情绪就是关键。试问皮笑肉不笑的方式能带来什么,更多的也许是悲哀吧。所以简单的说出更多的积极话语或挤出微笑实际上可能弊大于利。
积极情绪的表现除了喜悦与感激之外还有宁静、兴趣、希望、自豪、逗趣、激励、敬佩与爱十种形式。这些都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东西,只是奔波于现实生活的我们很少细细咀嚼它们的美妙之处。体验积极情绪,我们所需要的不只是想或者简单的说:“要开心,相信自己”这听起来很空洞,它仅仅是一个愿望。还要去做去减少消极情绪,增加积极情绪,提高自己的积极率。就像书中所介绍的方法-也许对于我们是适用的,反驳消极思维、打破思维反刍的桎梏、真诚、找到生命意义、品味美好等等。
可见,积极情绪的力量对生活工作的重要。让我们每天保持一颗乐观、积极的心,从内心深处由衷的表现出积极情绪,用它去思考生活中的每件事的意义,不仅在这过程中享受了在这个世上的美好,更为自己积极情绪的成长铺平了道路。(魏张红)
常言道:“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有人热爱读书如同热爱生命,老师会在我们读完一本书后要求写下一篇读书笔记,将我们读完书以后的想法一笔一划的记录下来,你有了解过读后感应该怎么写吗?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信仰的力量读后感1000字”,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近日,我十分投入的读了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好书,书名是《信仰的力量》,这是一本由中宣部《党建》杂志社和红旗出版社组织编写的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纪念建党90周年重点图书之一。该书分为精神卷理论卷践行卷三卷,全书围绕信仰这一主题,从信仰之本、信仰之旗、信仰之光、信仰之论、信仰之思、信仰之美、信仰之魂、信仰之行、信仰之范、信仰之火、信仰之路等方面重温红色经典,全面解读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源泉。翻开该书,目光略过这些质朴无华却蕴涵深情和感动的文字,一度躁动不安的心灵顿时沉静下来,这一则则在我们苍茫辽阔的神州大地上真实发生过的有关信仰的故事,让生活在繁华尘世的我们分明触摸到了信仰最纯粹的本质,感受到了信仰最触动人心的力量。书中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为代表的非常之人,成就了非常之事,立下了非常之功。他们经天纬地的雄才大略、超凡绝伦的战略眼光、掌控大局的惊人睿智、不计荣辱的坦荡胸怀、果断决策的卓越胆识,让我深深感受到这份信仰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坚贞、纯粹和厚重。他们是中国共产党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国人民的脊梁,他们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灵魂、是中国人民奋进的旗帜、是13亿多人民前行的灯塔,他们的信仰里面,没有自我利益、没有胆怯懦弱、没有犹豫彷徨,有的只有一份沉甸甸的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责任,永远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
信仰是什么?托尔斯泰认为:信仰,是人生的动力; 诗人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通过阅读《信仰的力量》,笔者认为:信仰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对他们来说,信仰是毛泽东所指的为人民服务,是邓小平的联系实际、团结同志、依靠群众,是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是胡锦涛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对广大干部来说,对共产党主义的信仰是一种默默无闻地追随,对共产党主义的信仰是一种执着的理念,上升到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责任情怀。信仰是人类对崇高价值目标的敬仰和追求,它关乎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关乎一个政党的目标指向,关乎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不同的信仰,反映的是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体现的是观察事物的不同的方法论。信仰是万事之基、是万之源、是万物之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一直是我们每一个党员学习、工作和生活前进的动力和力量源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永远的追求,是我们党员心中的灯塔,更是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无数代人为之毕生奋斗的终极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不可忽视的是人们的信仰失重、行为失规、心理失衡、道德失范现象却越来越严重。面临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文化多样、利益多元、国际多端等新情况、新问题时,有许多人,包括党的领导干部,他们当中有的开始摇摆思想,有的开始动摇信仰,有的开始放弃理想,有的开始追求荣华。他们不信马列信鬼神,灯红酒绿使他们迷失了方向,金钱物质腐蚀了他们的灵魂。因此,导致一些领导干部陷入了犯罪的泥潭。对此,习近平同志最近有针对性的指出:现在,我们有些党员在矛盾面前畏缩不前,在困难面前悲观失望,在诱惑面前不能保持应有的纯洁以至腐败堕落,说到底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
领导干部能否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解决信仰问题。当前,少数领导干部以权谋私、与民争利,甚至损害群众利益,说到底,正如习近平副主席所言就是信仰缺失。因此,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正确的信仰教育,帮助他们重建信仰大厦,唤回信仰的力量,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要干干净净办事,培养树立信仰意识、公仆意识、自省意识、敬畏意识、程序意识和民主意识等六种意识。习副主席为什么把信仰意识放在六种意识首位?通过品读《信仰的力量》,笔者找到了答案:信仰是一种理想和精神,是人生的指南和人生的最高追求;信仰是我们黑夜里的灯,是催人奋进的号角,信仰是马克思主义的红色基因:革命陷入低潮时,他们坚信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实践探索遭遇挫折时,他们决心杀出一条血路来;执政新时期,他们牢记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作风的警示。从这红色历史中我们品味到,理想、信念、牺牲、奉献是那样具体、形象和厚重。实践证明,共产党员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追求和树立远大理想,才能始终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才能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勇往直前。
今天,我们不能不谈信仰。我们既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模范和榜样,更要谈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修养、品位、责任等。对信仰是牢记还是淡忘、是持守还是迷茫,这是检验我们每个马克思主义合格与否的试金石。有信仰与没有信仰是不一样的,信仰的有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就如同没有精神脊梁,就会失去把握自身命运的力量,其发展的可能性会大大减低。有信仰的人,会为自己的信仰调动自身的一切力量,集中到既定的目标上,其知识、能力、内心世界都会得到充实和提高,从而推动个人及社会的发展。
信仰是我们前行的灯塔,是振兴中华的旗帜,是推动国家又好又快科学发展与共建和谐小康盛世的核心精髓,更是奋斗90年的中国共产党赢得中国人民信赖和尊重的根基。信仰,支撑起人的精神世界,并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生存、发展的无穷力量与勃勃生机。它可以让一支军队攻无不克,让一个民族坚强站立,让一个国家重新崛起。坚定信仰,我们会更加自觉地以祖国和人民利益为重,永远保持劳动人民本色,为祖国的美好明天努力工作、学习与奋斗不息!坚定信仰,我们才能团结人民、唤醒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乘风破浪、奋勇向前!
《最后一片叶子》它讲述了一个重病在床的小女孩,望着窗外正在凋零的树,说:“这棵树就代表着我,当这片叶子落下的时候,就代表着我的死亡。”一位画家知道之后,便为她画了一片永不凋零的翠绿的树叶。就这样,小女孩的病情得到了好转,终于还是活了下去。
坚持信念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信念支持着一个人走向成功。周恩来,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在他只有十二岁的时候,东北成了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当他听到大伯说“中华不振”的时候,他沉默了,当魏校长问“为什么而读书时”,他清晰而坚定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信念领导他一步一步成为中华之栋梁。
希金森曾经说过“有必胜信念的人才能成为战场上的胜利者。”信念是一个钢刀,它支撑着去往成功路途上孤身奋战的勇士们,给予他们勇气去克服困难,用这把锋利的钢刀斩断路上的荆棘。让这次旅途更加顺利,使勇士们更快的到达成功的目的地。
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必胜的信念去克服它,要记住“人有了坚定地信念才是不可战胜的”。
应局党支部要求,我观看了纪录片《信仰》,该片生动的故事、先进的典型、感人的细节,使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触动。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三集,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故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
纪录片中,几代共产党人秉持共同的信仰,在革命战争、在建设新中国、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中,用一生去践行自己的信仰,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红34师师长陈树湘“断肠”坚守自己的信仰;朱光亚、钱学森等一批科学家用“两弹一星”实践自己的信仰!王进喜用滚滚的黑色石油践行自己红色的理想!小岗村的脱贫致富就是沈浩的信仰!杨善洲用xx年的时间,驻守荒山,直至把它变成一座青山留给后人……透过他们,我看到,信仰不是纸上的字,不是口中的话,而是具体的行动,是坚实的脚步,是不变的目标!
如今,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固然无需再用抛头颅、洒热血的悲壮来坚守自己的信仰,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行动来践行信仰呢?我认为:
践行好信仰就是要坚定信念,志存高远。当今世界日新月异,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经济规模、国际影响与日俱增,但理想信仰、精神追求、道德文化等软实力与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还不相匹配。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当前的社会可能是不完美的,但这正是我们共产党人应当坚持信仰和理想的理由,而不是放弃信仰和理想的道理。社会上的阴暗面和腐败现象,人们对共产主义的怀疑,误解和动摇,以及敌人的反对,这些都是自然的事,都是摆在共产党人面前的斗争任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坚守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并使这种崇高的信仰转化成内心的自觉,变成“真信”、“真学”、“真作为”的行动。
践行好信仰就是要立足岗位,脚踏实地。要把信仰落实在点点小事上、在平凡岗位上闪耀灼眼的光辉。当今时代已经不需要用断头流血来彰显我们家国天下的情怀。我们要做的,更多的是坚守自己的岗位,实践好当初举起右手许下的誓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老干部工作者,就是要做到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老干部工作无小事,我们对于信仰的忠诚和对事业的热诚也都体现在点点滴滴中,亲切问候一句,及时搀扶一把,主动端茶一杯,热情护送一程,礼貌道别一声,把工作做到老干部的心坎上,力求让老干部满意,让党放心,让人民不忘。
践行好信仰就是要善于学习,勇于创新。我们要向书本学习,向前人学习,多看《信仰》这样优秀的纪录片,在历史轨迹中将它们串联,从而获得感性、生动的理解。要向实践学习,深入基层,融入社会,在实践中不断历练,积累实现信仰所必须的人生经验;要加强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活力,在工作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不断发展和提高自己。
“信仰在传承,事业在延续”,相信只要坚守信仰,让信仰成为我们不断前行的旗帜,成为我们工作不竭的动力,我们会把事业做得更好。
这几天学习了《信仰的力量》这本书,觉得感触颇多。
记得有位同志说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他在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也就是所说的信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领和支配地位,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这四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构成了统一的整体。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的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的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只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才可以不断发展与进步。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任何价值观念都根植于社会实践尤其是现实生活之中。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和变化不仅在经济、政治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所以我们必须理顺并更新自己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才有利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指导,把个人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才有希望,家庭的幸福才有保障。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更应该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政治敏锐性,做一名合格的大学毕业生。 当然,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抓住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只有树立共同理想,才能突出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只有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才能把握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只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打牢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只有不断加强知识传播、深入社会、情感锤炼和调节规范等培育途径,才能树立起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让我们每一位有责任感的公民,为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幸福,共同努力吧!
信仰的力量——《守望者》读后感800字:
文/姚柳晴。一直对于知青题材类的书比较感兴趣,翻开这本《守望者》后就被第一个故事《今夜有暴风雪》深深吸引住了,裴晓云,不知道她是幸福还是不幸,出生在上海的她,妈妈是漂亮的歌唱家,爸爸是大学老师,本该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她的妈妈因为生她而死,正如文中所说,人首先是从母亲身上来洞察和认识生活的,母亲对一个人,尤其对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何等重要啊!可以看出她的父亲独自抚养她长大,对她倾注了很多的心血,但是对母爱的向往使她对父爱更加不满足。可是在她十多岁时连这不满足的父爱都被夺走了,她成了一个情感方面的赤贫者。
作为知识青年到北大荒七年都没有回过家,确实,即使回上海她也无家可归了,根据她的成长轨迹不难看出她是一个很在所有人面前都很自卑,身上半点值得自信的东西都没有、其貌不扬、沉默寡言的人。就是这样的她,爱上全连最英俊的、威信很高的男知青排排长曹铁强。裴晓云无疑又是幸运的,这样看似没有结果的暗恋,竟也收到回报。正如郑亚茹所说,曹铁男把爱情给予了一个在自己看来完全没有可能得到的姑娘。
裴晓云之死让我感到很意外,这种意外更显得她的可贵,可能这就是曹铁男被她所吸引的原因吧,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他们不怕死,就怕平凡的生活。时代的矛盾使得当时的知识青年付出和丧失了许多,但很多人认为他们得到的还是要比失去的多,比失去的有分量。读后感·而郑亚茹确实是和裴晓云不同,在选择面前,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是去?还是留?她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对北大荒付出了那么多,失去了那么多,一定要带着什么离开,回到城市一切重新开始。她认为任何一个人,要生活得比别人更充满自信,要实现比别人更大的作为,要在同代人中出类拔萃,都必须在生活中借助别人的力量,这就是个人追求及价值观的差异吧。
后面的两个故事看完也都让人感慨万千,结局也都感觉很悲惨,看完给读者带来很深的思考,我很敬佩那些有高尚信仰的人、甚至为其付出自己生命的人,当今时代,这些品质都是很缺乏的,另一方面,又在考虑是否值得呢?
最近,我收看了《信仰》,它分三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它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看完影片,我感触很多。我们的党从初期以马列主义为信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通过共产党人的努力,建立了我们的国家。也是这种信仰支撑着我们的革命、建设、改革,走过这90多年,直至今天。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富裕的社会里,共产党员们仍然在平凡的生活中做着平凡的事,但它是有益于党的发展的事;是有益于社会进步的事;是有益于人民的事。这是因为共产党员的信仰没有变,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党的事业就会永远持续下去。
信仰是抽象的,必须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表现出来,一个时代的前进,靠的是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民族的发展,靠的是积极进取的意志;一个带领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更需要在各个领域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创造一流业绩才能把自己的理想逐步变成现实,在新时期共产党人信仰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践共同富裕的理想。不同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代表雷锋、黄继光、王进喜、华罗庚、郭明义、吴孟超、孔繁森、李林森、杨善洲等激励着我们积极向上,牢固树立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持思想上的先进性,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立足本职岗位,努力改革创新,自觉奉献,创先争优,坚持廉洁奉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宗旨,坚持心中的信仰,积极发挥人社部门的职能作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在阅读学校要求课后读物《信仰的力量》后,我思索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关于共产主义信仰的相关问题,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素养是很有必要的。
在阅读过后,我认识的比较深的问题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两类,一是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强调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聚人心。也就是只有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做,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家的重要课题。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思想观念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生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目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冲击。一些大学生政治信仰模糊,功利意识严重;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等价交换轻爱心付出;一些大学生知行脱节,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一些基本内容了解,但实际行动又是另外一种表现;更有不少学生把注意力转向自我,忽视社会发展需要,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转型期也是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和塑造时期,这更使得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产生诸多迷茫、困惑和疑问,迫切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强有力的引导。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共情的力量读后感(读后感范文)”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读后感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读后感,请关注共情力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