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爱的艺术读后感1500字

爱的艺术读后感1500字

张大千的绘画艺术读后感1500字(3)篇。

读着书,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阅读是人数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对于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感,需要用读后感记录下来。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读后感呢?小编特别编辑了“张大千的绘画艺术读后感1500字(3)篇”,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张大千的绘画艺术读后感1500字 第(1)篇

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其绘画艺术造诣极高,被誉为“五百年来一大千”、“东方的毕加索”、“世界第一大画家”。张老在世界画艺上的成就除了遗传天赋,还有他从小家庭环境,更重要的是自身努力。

母亲是他的第一个启蒙老师。自幼开始随母亲学画,花鸟、山水和人物,在危机之时用书画赢得别人信任和喜爱,有神童之美称!他真正的绘画生涯是从临摹古人书画开始。明末山水大画家石涛是他最崇拜的大师,他的临摹达到了以假乱真的高度。他师从曾熙、李瑞清两位大师,刻苦勤练,通宵达旦。受大师指点,‘师法古人,师法自然’。1941年,张老历经千辛万苦前去敦煌。敦煌之行,张老开始学习临摹人物壁画,几年如一日。张老以其高深的绘画艺术再现了敦煌壁画的雄奇瑰丽,无人能及。古老璀璨的敦煌艺术经张老的挖掘和大力弘扬,不仅震动了中国的文化艺术界,他的名气在中国画坛上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除了绘画,张老还热爱读书。他教育年轻人

:“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他还说:书画同源。因此他拥有‘诗书画三绝’的美誉。

他相信‘外师造化,中得心得’。他一生爱荷,并且在自家房前亲自养荷,以便观察荷在各种自然情况下的千姿百态,让荷真正走近自己的心里。他曾赠予毛主席一幅《荷花图》,毛主席极其喜爱,一直将它挂在办公室的墙上。

他一生爱画,并且为此一次又一次不惜重金。他曾以500两黄金的价格买下一幅国宝级画《韩熙载夜宴图》。

对于满满艺术天赋的张老来说,有付出就有收获。晚年,张老自创笔墨泼彩画法。他的画作《爱痕湖》于20世纪60年代展于纽约、波士顿、芝加哥等地的著名画廊,2003年又展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是世界公认的张老泼彩山水最精彩的作品。画面前景为青翠的山峦,后景为一泓湖水;湖的后岸有淡墨、淡彩勾勒的房舍。此画融会西方抽象派艺术与中国传统文人艺术,使中西文化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不仅是张老的画艺臻于化境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艺术最成功的突破。

2010年5月17日晚11时30分,经过近60轮激烈叫价,《爱痕湖》以人民币一亿零八十万元的天价成交,这是中国近现代书画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成为中国近现代书画市场价格新的里程碑。

张大千的绘画艺术读后感1500字 第(2)篇

张大千很出名,可是我一直对他知之甚少,即使看完了这本书,对他的了解也只是冰山一角。

他的才艺,和家庭的熏陶和自己的努力都有关。家庭给了他很好的底蕴,而他不断的练习、不断的突破,才有这样高的成就。如此一位大师,在练画时还需要临摹成百上千张作品,一副作品还要临摹几十次,真的是很放低自己来学习其他人的技法,可是他从不同的人提取风格,从每一幅画中找到闪光点,最后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不再是临摹高手,而是艺术上的顶尖。

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这是我喜欢的一句话。正像大师,不仅仅有才气,更有品德。因为他的坚持,敦煌壁画能够得到相对的保护,他的手稿等文件伪敦煌及其他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参考,甚至为了证明敦煌画风是国内的,并不是来源印度,专门去印度考察,真是行动派。

他遭遇的坎坷太多了,比如吃喝住行,钱财全部耗尽在画上和文物上,家徒四壁。不过看到的更多是他的豁达,他的生命、他的人生全在画中。

做事先做人,人品很重要,就如书中所说,人品高了,作品的气质自然也就不同于流俗。

敦煌也一直在我的行程中,苦于没找到时间与机会过去,看到张大千的奉献,心里对敦煌更是骚痒,不过,会去的,不管是有人陪伴,还是一人独行。

张大千的绘画艺术读后感1500字 第(3)篇

近日,张大千的画在国博展出,从看到开展讯息起就开始计划,期间约了两个爱画的好友一起来看,但是因为堵车的关系错过了,现在是为了这个展第二次来,正在国博外面浩浩荡荡的队伍里排着。
张大千的展是必看的,吸引我的点有二,一是极富个性和感染力的泼墨泼彩技法,加之精细的勾勒描绘,收放有度,挥洒自如,二是他与敦煌莫高窟的渊源,莫高窟壁画规模之大数目之众令人惊奇,光细看就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他竟然将300多面壁画全部还原摹画了,并证明了莫高窟的壁画非印度系,光是这份热爱就让我感动的很,再加上这份执着,哎,这是一种侠客精神啊。
上次看毕加索的画展,偶然看到了齐白石的真迹,想到一会儿会张大千的真迹就开心得不行,虽然不知道会不会看到他用篆书隶书楷体草体写的荷,在三夫人支持陪伴下他耗费大量时间和白银临的敦煌壁画,还有猿雁...
不说了,进馆了,去三楼看展啦……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张大千传》读后感2024范文


是的,张大千是一位著名画家,曾与毕加索相谈甚欢。毕加索是西班牙人后移居法国。张大千是中国人,新中国成立后先后移居印度,巴西,美国,台湾等地,直至老死他乡,他生于四川。

我向来比较喜欢读人物传记,之所以读这本书是基于张大千的名气的。读完这本书,除了对张大千的生平有所了解外,我还知道了一些新的东西,譬如:

1.诗、书、画是一体的,画家要在画上题诗写字,向来需要诗情和书法的功底,画画要先练书法。

2.什么是艺术?艺术是情感之流露,灵魂之表达。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画画也是如此,他不辞艰险游历祖国大好河山,青城山,黄山,华山,远去敦煌。

4.画画要不断学习,向古人学,向老师学,向国外学,向朋友学。

5.当身患眼疾,几乎无法作画,面临艺术生涯结束的挑衅,他依据: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的理念,改变自己的画法,改为泼墨式画法,得到突破和实现质的飞跃。敢于改变的勇气和魄力足以让人称道。

他以一己之力,实现自我,耀我中华,堪称伟大。

徐悲鸿的绘画艺术 读后感(3)篇


徐悲鸿的绘画艺术 读后感 第(1)篇

徐悲鸿: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1953年9月26日,6岁开始跟父亲读书学画。康有为入室弟子,赴日本、法国(达仰先生)学习,瑞士和意大利游览。一生爱国,与田汉、欧阳予倩等人在上海创办“南国艺术学院”,为梅兰芳等作画,与郭沫若交好,得到周恩来鼓励……培养弟子李可染、吴作人、傅抱石等。

《田横五百士》《九方皋》《徯我后》《古柏》《逆风》《四喜图》《漓江春雨图》《广西三杰》 《巴人汲水图》《负伤之狮》《胜雄甘地像》《愚公移山图》《灵鹫》《八骏图》《奔马》如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是用生命和鲜血凝结而成的,融汇中西,博大精深,堪称艺术绝唱。为了民族艺术的发展、繁荣和昌盛,孜孜不倦,勇于创新,作品凝练动人,意境深远,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他一生致力于国画的改革,而体现他国画改革最高成就的就是他画的奔马。徐悲鸿画的马人称神品,是中西结合的产物。

“学生要重视速写,要随时用眼睛观察,用心和手描绘。一定要勤奋,要对生活诚实,不要去追求那些背离真实的投机取巧的东西。”

徐悲鸿的绘画艺术 读后感 第(2)篇

学服装设计时 老师说得最多的就是 用自己的设计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 我当时是在是不理解 一块面料能有什么情感 就算我想表达也不知道怎么表达 何况我表达出来别人也未必能懂 不像音乐 一听就知道表达的是忧愁还是欢快 就算是想表达春天的小溪潺潺 抑或是微凉夏夜里萤火之光 我也能感受得到 但是这用服装设计作品表达 确实没头脑 且我不爱和老师这种生物打交道 所以这个问题至今无解 今天快速看完这本书 似乎有所领悟 其实音乐和画画一样 都能让其表达情感 只是体会者的感受器官不同 前者是用耳朵 另一个则是用眼睛 记得当时看徐璐主演的《闪光少女》 里面有一段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pK的场面 深深被锁呐的魅力所折服 那种带着挑衅的声调 震撼我的心灵 那种感觉就像 千年滴水穿破石头的瞬间、早晨的阳光穿透森林  那种感觉非常奇妙  徐悲鸿懂得用他的画作表达他的立场和心情 这对于门外汉的我确实觉得难以理解 现在我还是不知道怎样用设计去表达自己的心情 但是我却找到了方法 艺术都是相通的 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徐悲鸿的绘画艺术 读后感 第(3)篇

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凭借着他的天才智慧、坚毅的精神和毕生的努力,成为近现代中国画坛上少有的能够全面掌握东西方绘画技法的艺术大师。徐悲鸿长期致力于美术教育工作。他发现和团结了众多的美术界著名人士。他培养的学生中人材辈出,许多已成为著名艺术家,成为中国美术界的中坚骨干。他对中国美术队伍的建设和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无与伦比,影响深远。

阅读此书时可结合《徐悲鸿从穷小子到大画家的故事》一起读,透过他的生活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理解他的作品,收获会更多。

旅行+绘画=世界读后感300字(3)篇


旅行+绘画=世界读后感300字 第(1)篇

历史上第一个在美国签售的中国漫画家,首位在法国出版漫画的中国新漫画家,素有“中国新锐漫画第一人”之称。这是我在看过本书三章之后,才想起去网上查找本杰明的百科介绍。

漫画,是一个我不太感兴趣的领域,所以耐着性子看完它,纯属好奇。以我目前的欣赏水平,他在书中所谈及的,我一概没看过,恰恰是被他鄙视的日本子宫漫画,我看的津津有味,至于漫威,好在和作者一样对他们不感冒。

此书对于漫画爱好者有用,于我就是了解不同漫画派别的“比较”解说。

旅行+绘画=世界读后感300字 第(2)篇

阅读这本书,纯粹地想了解一些外国的文化,及人与人相处的方式。在这方面倒是收获不少。

喜欢作者用口语化描述他在国外日常的生活的点点滴滴,与朋友相处的,与大师交流的等等。

让我有点不爽的是,作者用狭隘的视觉描写北京人的冷漠和伪装,来推论整个中国,我觉得有点可悲。个人觉得中国还是有很多可爱的人,可爱的地方。

旅行+绘画=世界读后感300字 第(3)篇

比起这种随笔类的文字,我还是比较喜欢本杰明的长篇小说和他的画。初高中那会大家都喜欢看郭敬明等新生代作家的小说,我也看了好多,可是看了都忘了。只有本杰明的<地下室>和七堇年的<大地之灯>在那个时期惊艳到了我,至此之后只要见到他俩的书,我基本都会买会看,可是却没有再被惊艳过了。看了这本书对本杰明才算有点儿认识了吧,毕竟一个人的字能够反映了一个人。怎么说呢,就如众多评论里所说的,作者的字里行间确实透露出对中国社会的诸多不满。但我觉得吧,就像他在书中所说的,他是一个愤青,而他这么愤怒并不是因为不爱,反而是因为寄予了很多的希望,而且这和个人经历也是密切相关的。不过看完这本书后隐隐地觉得应该很难再看到作者写出像<地下室>这样的书了……n

《小顾聊绘画》读后感--让艺术更加平易近人


《小顾聊绘画》读后感--让艺术更加平易近人

在没有看到《小顾聊绘画》这本书之前,我还是把塞尚、梵高之类的大名鼎鼎的画家奉若神明,他们是天才,更是大家,与我们遥不可及,即使知道其中几个画家,对他们的作品也知之甚少,一方面是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着实有限,另一方面对这些大家始终是“渴望不可及”,觉得他们是专门领域的人,对他们的专业实在不知道如何欣赏,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划分门派,各自的绘画风格又是如何,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又是怎样的。

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小顾聊绘画》的,真的是非常有趣,单说语言就是充满了当下流行语言的特质,有幽默,有自嘲,还有点亲民,甚至运用了很多网络语言,一下子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把欣赏“高大上”层次的艺术作品当成了一种拉家常,非常平易近人。

作者对他笔下所描写的几位大师级别的画家,经过提炼加工,用自己的那套标签给他们命名,有的是根据身世比如“逃犯”,有的是根据他们所擅长或者成名的艺术作品比如“苹果男”、“睡莲”、“舞女控”,有的是其艺术贡献比如“光影大师”,有的是根据作者的性格比如“幸福画家”、“疯子”……这些章节的摆布也突破了以往1、2、3、4章节的摆布,全部围绕着一个头像,发散开来,但看目录就足见作者的“艺术范儿十足”。

作者用他特有的语言风格为读者介绍了一位位大家,看似轻松幽默,其实每篇介绍的文章里面作者都下了很多功夫,作者的生平事迹、发展轨迹、艺术贡献、绘画技法、代表作品等各个方面,不仅没有因为文章的语言风格埋没掉,反而因为作者的拉家常方式介绍给读者,让读者更容易记住,作者就像一个整理加工者,把关于这些大师的各类事情杂糅在一起,取最精炼最具代表性最容易说明这个大师的那些事件,串联成这个大师的“标签”,不论说的是哪方面,都与这个“主题”密切相联,作者对于这些大师有自己的解读,并把这些解读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写到了这本《小顾聊绘画》之中。

在我们看来,艺术从来都是“高雅”的,也从来都是与某一特殊群体或者说上层阶级相关,普通读者尤其是对艺术没有一点功底的人来说,想了解一个大师或者读懂他的作品,不仅不易,说不好会被人耻笑的,而《小顾聊绘画》改变了我们对艺术的认知,让艺术不仅仅属于“高大上”人群,更属于我们普通读者。

《奇异多趣的大千世界》读后感400字


暑假里,我在外婆家看了一本书,名字叫《奇异多趣的大千世界》,这本书里面有一篇文章,让我特别记忆深刻,它就是“跳蚤的非凡跳跃本领”。

这篇文章里面是这样说的:跳蚤是咬人或其他动物以吸取血液为生的害虫,人们常常想尽办法来消灭它们。但是,它们的跳高和跳远绝技,常常可以跳过人们地捕捉。跳蚤为什么有这种本领呢?科学家研究发现,跳蚤主要靠它的三对后腿来跳跃,一跳可以跳出60厘米多远。跳蚤体长不足2毫米,60多厘米相当于其身体的300多倍!跳蚤每小时能跳600多次,而且可以按此速度连续跳三天三夜不疲劳。它们的这种非凡跳跃本领,全靠每只后腿内一滴微小的头盔状特殊蛋白质。这滴蛋白质虽然非常小,但是弹力却相当惊人。跳蚤跳跃时的加速度是极大的,因此,它所受到的超负荷比火箭发射的太空人所受到的还要大30倍,但跳蚤却若无其事。

跳蚤的这种非凡绝技,要是有一天,跳蚤的这一技能能够被人类模仿制造,将可大大造福于人类!它可以让我们跳的更高,更远,创造出更多的奇迹。它可以让我和爸爸妈妈不用一起坐火车回来了,我们可以一起跳着回去。它可以让我直接从外婆家跳到奶奶家……

其实,这些并不是不可以实现的,也许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以后就可以实现了。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1500字2篇


细细品读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我的思绪也仿佛随之飘进了他笔下那个高雅世界之中。在《生活的艺术》中,林老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于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林老说:我们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追寻那势不可得的事物,不去穷究那些不可得知的东西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调整我们的人生,使我们得以和平地工作,旷达的忍耐,幸福的生活。林老是一个讲究自我、懂得调剂和享受生活的人,这在《生活的艺术》这本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把自己对生活的认识,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在工作之余、责任之外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过上有品位的生活。林老并不是叫我们放弃所有的理想,而是在强调,对理想的追求必须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是以快乐为原则的。

在当下,我们总是碌碌忙忙、急功近利。但自从读了《生活的艺术》后,书中提倡的悠闲的情绪和中庸的精神就一直感染着我。惊天动地的生活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平凡恬淡的日子也一样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荣华富贵能使人快乐,粗茶淡饭也能使人快乐。快乐与否,关键在于我们的心境。如果多体验一下大自然的神奇,多倾听一下自己的内心;多一些工作的坦然,而少一些追名逐利的烦忧;尊重生命,顺其自然,还自己一个自然的心灵,我们将生活得充实而快乐:当我们工作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创造的魅力,从而快乐;当我们悠闲的时候,可以感到生命的愉悦,从而快乐;当我们历经苦难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奋斗的激情,从而快乐这,或许就是作者追求的中庸的和闲适的境界吧。如果我们能做到的话,何乐而不为呢?

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林老这样说。亲近大自然,珍惜我们身边的人,安静地阅读一本好书,品尝美味佳肴得到的就是最简单最质朴的快乐。

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它能让我们知天地、晓人生,它能让我们陶冶性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书是我们精神的巢穴,生命的源泉。读书不仅给人带来恬淡、宁静、心安的快乐,还能引导人走入另一个世界,给人思考和熟虑的空间。书中提到的一个读书目标的共式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意思是人如读书即会有风韵,富风味。出于勉强态度的去读书的人,都是些不懂读书艺术的人。只有我们善于读书才可能去懂得文学的欣赏及写作的艺术,才可能去领略文学的美。宇宙中有生命的东西尽是文学的美,古藤的美胜于王羲之的字。人生既是文学,文学也脱离不了生活,生活的一切悲欢离合、可歌可泣,交织成一篇篇绝妙的大好文章。只有喜怒哀乐爱恶欲的最真切最广大最坚强的,始是最道德的,也即是最文学的。

《生活的艺术》仿佛是一束光,指引我们从庸俗走向优雅,从理智走向情感,在苦难中找到快乐,在忙碌中找到闲适。或许,我们应该细细品味《生活的艺术》,重新,好好的,邂逅一下生活。

生活这个词语,我们究竟理解多少其中的含义?也许我们不得而知。但我知道真正的生活一定不是一直拼命地想要获得些什么,或者将自己紧紧地束缚于某些东西之中,亦或是过分地追求完美。

在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这本书中,我看到的是一个坐在躺椅上,烹茶煮酒,神情安逸,在烟雾缭绕中把那些名家的生活真谛娓娓道来的人。在这本书中,林语堂从生活,家庭,文化,旅行,思想,宗教等各方面写下一种艺术。

在我们一生中,有很多失败和成功,也许我们还在为一时的成功沾沾自喜;或者又为一次小小的失败懊恼不堪。但是我们到底懂不懂什么才是失败,什么才是成功呢?很多东西都会成为过往云烟,不复存在。今天这个时代,有多少人被名利这些琐碎的东西蒙蔽了双眼?这些人的一生是可悲的,因为他们不懂得生活。名利这些虚浮的东西都不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重心,这些东西只不过让生命失去应有的价值,甚至让我们失去更多可贵的东西。林语堂传承着那一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智慧。

看到放弃二字,很多人就蹙紧眉头。我们紧紧抓着一些东西,回首的时候,我们得到了什么?所以有时候放弃是一种智者的表现。对于许多人来说,放弃手中的钱财,功成名就的地位等一些无疑是最艰难的抉择。可是这些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这些似乎看上去是让你的生活富足了,可是你的心却累了。放弃往往比占有会拥有更多。放下了羁绊和痛苦,才会有自由可言。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林先生这样说。亲近大自然,珍惜我们身边的人,安静地阅读一本好书,品尝美味佳肴得到的就是最简单最质朴的快乐。

以前就很向往周游世界的旅行,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认为这样就是旅行。其实不然,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念。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旅行的要点在于无责任、无定时、无来往信札、无嚅嚅好问的邻人、无来客和无目的地。一个好的旅行家决不知道他往那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从何处而来。他甚至忘却了自己的姓名。现在并没有这样的机会去旅行,但是这才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不束缚自己,让自己的心更加自由。虽然很难到达这样的境界,但并不是一定要追求这样的效果,这也是林先生告诉我们不要凡事都追求完美的理由吧。只要我们领悟这层意思,我们试着去靠近,这才是最真实的生活。

这个年纪的我们,没有太多的阅历,生活二字也不会有很多的感悟。但是合上这本书的那一刻,又明白了不少,此时自己的心愈发地澄明。《生活的艺术》仿佛是一束光,指引我们从庸俗到优雅,我们的灵魂从卑微走向高贵,从理智走向情感。

其实无论你现在是以何种生活方式生活着,但是切勿让自己痛苦,挣扎,被牵绊。快乐地度过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爱的艺术》读后感1500字(8篇)


爱的艺术读后感1500字大全(8篇)

【篇一:爱的艺术读后感】

读完了爱的艺术这本书我想领悟到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的自我价值并不依附于任何人对我们的评价。让我知道了,爱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知识和努力。

爱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核心,但是,爱是什么?我们真的理解爱,甚至真的在爱吗?这本书的阅读,不但有助于我们理解博爱、自爱、父母之爱、*、上帝之爱等等,更能帮我们理解自己的生活。理解自我,洞悉幸福完整背后的秘密。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在于其无偿的给予性,无条件性,不论你身处何地,不论你是好是坏,只要你是母亲的孩子,你便会得到母爱。这种爱不仅不需要用努力去得到,而且也根本无法用努力去得到,无法创造,也无法控制。在母爱中我们是处于被爱的地位的,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把被爱转变为去爱,转变为创造爱。我们要学会爱也需要学会给予,给予比得到更能使自己得到满足,更能使自己欢愉,爱要比被爱更重要,当人们明白这些时,爱才能变成成熟的爱,我被爱是因为我爱。

弗洛姆指出: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是相互依赖的。在成熟的人身上可以看到这些态度的集中表现。成熟的人就是指能够创造性地发挥自己力量的人。成熟的人只想拥有他自己的劳动果实,放弃了获取全力和全知的自恋幻想,并有一种谦恭的态度。这一态度的基础是他内心的力量,单单这股力量就能使他进行真正的、创造性的劳动。如果没有尊重和认识,那么关心和责任心就会变成对爱人的一种控制。在爱情里,尊重和认识非常重要。首先认识自我,自己本身要达到自力更生、独立自主,而不依附或依赖他人;其次,要客观地正视对方,认识他的独特个性,并努力使对方成长,而不是要求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这才是真正的尊重。

【篇二:《爱的艺术》读后感】

这是这个学期马原课上,我读到的第二本书,与第一本《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的风格确实有很大的区别,虽然都是将问题最后总结成一种高度,以全社会,或者是以人类的性格,社会的要求作为探求的对象,但是第一本书就像是一杯陈年老酒,在一个黄昏中,坐在大海边大口喝着,而《爱的艺术》则给人一种在清晨静静坐在花园中,外面阳光明媚的感觉。

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弗洛姆在这本书中提到的很多看法其实和我想的是一样的,只不过我的想法平时更加幼稚一些,因为我觉得确实,爱到底是什么,其实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对你爱的人的责任心,是一种可以爱别人,爱社会,爱生活,的能力。从这一点来看,如果具备了爱人之心,具备了爱的能力,那么获得爱情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但是根据作者的观点,社会上很多人对爱情的三个错误看法

1、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因此对他们来说,关键是:我会被人爱吗?我如何才能值得被人爱?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采取了各种途径。男子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在其社会地位所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去获得名利和权力,而女子则是通过保持身段和服饰打扮使自己富有魅力;而男女都喜欢采用的方式则是使自己具有文雅的举止,有趣的谈吐,乐于助人,谦虚和谨慎。

其实这些举止都是正常的,毕竟人的认知规律就是先从外在开始,然后随着接触的增加,而彼此互相了解,然后才能将自己内在的一面展现出来,所以我觉得如果是在现实中,衣着,举止,谈吐,是人们展示爱的能力的一种手段,但也仅仅是一种手段了,如果一个男生,衣着糟蹋的走到你面前,谈吐中脏话的次数可能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有多少,那这样一个人即使内涵锦绣,性格谦虚,有着强烈的责任心以及高于他人的能力,那么他也不会吸引到他面前的人。

2、很多人认为在爱这件事上一无可学,他们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他们认为爱本身十分简单,困难在于找到爱的对象或被爱的对象。爱情中最大的能力是什么,其实就像是弗洛姆所说,应当是给与,而不是获得,为了自己爱的人去付出,去带给她一种阳光,一种活力,这种给,才是爱情中最美好的一种因素之一。

当然给的目的有所不同,也决定了给予到底是不是真正的,从心里出发的,那种人格成熟的给与,以后很多人想着,这种给与,时应有回报的,而这种回报是对方也应该给与我什么,或者说是要给我以,但这种或许不叫爱情,而是一种很幼稚的生意罢了。真正的爱情的给与是一种,因为我富有活力,我可以是一座大山,让你登到山顶,去看看这个世界有个多么的光明和美好,去感受这山峰是多么的清爽,通过这种给,展示了我的力量。通过这种给,展示了我的这种完全的人格。在生活中,如果你的好朋友请你喝了一杯饮料,即使是小孩子都能感觉得到,他是对我好的,于是下一次他渴了的时候,我也邀请他喝一杯,我们是朋友。这种友爱,可能便是因为一方挨着另一方的行动唤起类另一方给的行为,不是报答,而是真心希望对方也能够好好的,能够和我一样的开开心心的,口渴了也有饮料可以喝,这种单纯的行为,或许也是爱的一种表达。

当代文化是以购买欲以及互利互换的观念为基础。现代人的幸福就是欣赏橱窗,用现金或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他力所能及的物品。爱情的产生往往是以权衡对方及本人的交换价值为前提,我想做一笔交易,那我既要考虑从社会价值的角度出发,对方值不值得我追求,也要考虑基于我的一目了然的实力以及潜在的实力,对方会不会看中我。在这笔交易中,如同购买地皮一样,对方的有发展前途的潜力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在一个商业化占统治地位以及把物质成功看得高于一切的文化中,事实上是没有理由对下列事实抱有吃惊的态度: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关系也遵循同控制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一样的基本原则。但实际情况中,总会有那种看着她的笑脸,我不禁也笑出来的情况,原因并不是说什么我被这种笑容感染了,而是我真的为他的这种小儿感到开心,而感到幸福,希望他多笑一笑,快乐这么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与他分享着这个世界上的欢乐与忧愁。

作者提出的第三个错误是人们不了解堕入情网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如果我们用fallinginlove和beinginlove这两个英文搭配也许就能更清楚地区分这两个概念。两个相互陌生的人,当他和她突然决定拆除使他和她分隔的那堵高墙,相许对方,融为一体时,他俩相结合的一刹那就成为最幸福、最激动人心的经历。这一经历对那些没有享受过爱情的孤独者来说就更显美好和不可思议。这种男女之间突如其发的奇迹般的亲密之所以容易发生,往往是同异性的吸引力密切相关或者恰恰是由此而引起的。但这种类型的爱情就其本质来说不可能持久。这两个人虽然慢慢熟谙对方,但他俩之间的信任会越来越失去其奇迹般的特点,一直到隔阂、失望和无聊把一息尚存的魅力都抹掉为止。当然一开始双方都不会想到这点。事实是:人们往往把这种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的爱恋看作是强烈爱情的表现,而实际上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地寂寞。

所以,当再也找不出一种行为或一项行动像爱情那样以如此巨大的希望开始,又以如此高比例的失败而告终。如果是别的事,人们会想方设法找出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以利再战或者永远洗手不干。但因为人们不可能永远放弃爱情,所以看起来只有一条可行的路,那就是克服爱情的挫折,找到原因并去探究爱情的意义。这一段出现的时候,我在想许多读者都会产生共鸣,到底时遇上了对的人,没有抓住机会,还是在不正确的场合遇上了他,更或者是遇到了错的人,这些问题从古至今,甚至到未来,都会被人们不停地讨论下去,但是,我只是想说,无论如何,坦然的去看待给予,去付出,因为你会真的感觉到很快乐。

【篇三:《爱的艺术》读后感作文】

一无所知的人儿也就一无所爱,什么都不做的人儿也就什么也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儿是没有价值的。懂得事理的人儿也懂得爱、观察和发现对事物本质了解得越多,也就越钟爱设想所有水果与草莓同时成熟的人儿也就对葡萄一无所知

在本书的开篇,弗洛姆引用了帕拉塞萨斯(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的这句看似与爱情无关的古话,却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他的观点,若想获得爱,则需了解爱。

弗洛姆是著名的德国(后加入美国籍)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试图保存两者的真理,用对方的原理修正进行另一方的理论,得出最后的综合体。他论述最多的是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爱、人的异化、人的解放问题。这本《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自1956年问世以来已经被译成20多种文字,至今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在本书的开始,弗洛姆即指出,爱是一门艺术,就像生活中的其他艺术一样,要学习如何爱就像学习其他艺术一样,先需了解爱的理论,再探讨爱的实践。弗洛姆所讲的爱的实践,绝非一般畅销书中的夫妻情侣相处之道,而是就个人自身行为进行的探讨。

可是长久以来,为什么多数人认为爱是不需要学习呢?弗洛姆在书中阐述道,大部分人认为爱不需要学习的前提主要为以下三点:第一,多数人宁愿把爱当成被爱的问题,人们不断付出努力获得大众的认可,使自己变的可爱,这样迫使男性取得成就,获得他自己所处的社会条件最大限度的地位和财富,女性通过修饰仪表健美等来吸引男性;第二,把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能力的问题;第三,把最初坠入情网的经历与爱的久恒之间的区别混淆了。这三点真是字字珠玑,就拿第一点来说,现在的八零九零后都是独生子女,多少有些自私,常更渴望被关注被爱,而不愿意付出自己的感情去关心对方,熟不知,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持有被爱比爱更幸福这种言论的人,多数是不成熟的。而提到第二点,强调爱的对象就像在中国强调缘分。不少书中的爱情警句不断地告诉大家,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在等着你,其实不少任性的年轻人不懂得爱,总是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对的人。

在本书里,弗洛姆也谈到,在交易盛行和奉物质财富为首要价值的资本主义文明中,人类爱的关系遵循统治商品交换和劳动力市场的相同规律,以互利交换的思想为基础,估计自己和对方在社会中的价值,力图做一个交易,此交易即称之为爱情。

弗洛姆认为,以上提到的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爱。马克思曾强调过知识和成熟在爱情里的重要性,也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你应该考虑在结婚以前成为一个成熟的人。弗洛姆的观点类似,成熟的人格是获得真正爱情的基础,而成熟人格包括有冒险的能力、有勇气,甚至准备迎接厄运和挫折。成熟的爱情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而不成熟的爱情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最重要的是,有成熟人格的人,拥有创造性的爱,具备爱的能力,愿意为被爱者的成长和幸福做积极的奋斗,愿意为赢得他所爱的东西而劳作,真诚地爱一个人,就是关心他的生活,尊重他的潜力和他自身。这样的爱,是一种给予,分享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他的给,丰富了他人。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双方都因此而充满快乐。弗洛姆认将给认为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通过给,个人才能体验到自我的力量,自我的富裕,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

而与之最为相反的是,极端的自私主义。极端的自私主义者,他们不是真诚地爱对方,而是为了爱自我才爱他人,找到爱的对象是为了满足自我的幸福。这种爱,在对象能满足他们需要时,还可以维持平静的生活,而一旦对象无法满足,或者他们自己产生怀疑、动摇,或是自我空虚,他们的爱就会碎裂,熄灭。所以,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弗洛姆在爱的实践部分,主要强调了爱需要具备耐心、专心、勇气、信仰,这些词看似简单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只有身体力行,付出行动,才能收获爱。在实践部分,弗洛姆特意写到,在开始爱别人之前,个人应具备独立的能力,学会与自己相处。这倒是跟我们当下的流行的不少心理学观点相符,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之后,我们才能更好的爱他人。

写到这里,谈论什么是真正的爱及如何获得爱后,那我们为什么需要爱?为什么爱情是人生永远的话题?因为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答案。人最深切的需求即克服分离,从孤独中抽身。而爱情是人类克服孤独的唯一方法,人的爱情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分享彼此的秘密,人与人结合,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也切记爱情与生活并不是脱离的,爱情依附于生活。鲁迅曾谆谆告诫:不要只为了爱而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意义全盘疏忽了。人生的第一意义便是生活,人必须活着,爱才能有所附丽。

爱的艺术读后感1500字大全(8篇)

【篇四:《爱的艺术》读后感】

一无所知的人儿也就一无所爱,什么都不做的人儿也就什么也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儿是没有价值的。懂得事理的人儿也懂得爱、观察和发现对事物本质了解得越多,也就越钟爱设想所有水果与草莓同时成熟的人儿也就对葡萄一无所知

在本书的开篇,弗洛姆引用了帕拉塞萨斯(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的这句看似与爱情无关的古话,却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他的观点,若想获得爱,则需了解爱。

弗洛姆是著名的德国(后加入美国籍)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试图保存两者的真理,用对方的原理修正进行另一方的理论,得出最后的综合体。他论述最多的是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爱、人的异化、人的解放问题。这本《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自1956年问世以来已经被译成20多种文字,至今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在本书的开始,弗洛姆即指出,爱是一门艺术,就像生活中的其他艺术一样,要学习如何爱就像学习其他艺术一样,先需了解爱的理论,再探讨爱的实践。弗洛姆所讲的爱的实践,绝非一般畅销书中的夫妻情侣相处之道,而是就个人自身行为进行的探讨。

可是长久以来,为什么多数人认为爱是不需要学习呢?弗洛姆在书中阐述道,大部分人认为爱不需要学习的前提主要为以下三点:第一,多数人宁愿把爱当成被爱的问题,人们不断付出努力获得大众的认可,使自己变的可爱,这样迫使男性取得成就,获得他自己所处的社会条件最大限度的地位和财富,女性通过修饰仪表健美等来吸引男性;第二,把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能力的问题;第三,把最初坠入情网的经历与爱的久恒之间的区别混淆了。这三点真是字字珠玑,就拿第一点来说,现在的八零九零后都是独生子女,多少有些自私,常更渴望被关注被爱,而不愿意付出自己的感情去关心对方,熟不知,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持有被爱比爱更幸福这种言论的人,多数是不成熟的。而提到第二点,强调爱的对象就像在中国强调缘分。不少书中的爱情警句不断地告诉大家,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在等着你,其实不少任性的年轻人不懂得爱,总是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对的人。

在本书里,弗洛姆也谈到,在交易盛行和奉物质财富为首要价值的资本主义文明中,人类爱的关系遵循统治商品交换和劳动力市场的相同规律,以互利交换的思想为基础,估计自己和对方在社会中的价值,力图做一个交易,此交易即称之为爱情。

弗洛姆认为,以上提到的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爱。马克思曾强调过知识和成熟在爱情里的重要性,也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你应该考虑在结婚以前成为一个成熟的人。弗洛姆的观点类似,成熟的人格是获得真正爱情的基础,而成熟人格包括有冒险的能力、有勇气,甚至准备迎接厄运和挫折。成熟的爱情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而不成熟的爱情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最重要的是,有成熟人格的人,拥有创造性的爱,具备爱的能力,愿意为被爱者的成长和幸福做积极的奋斗,愿意为赢得他所爱的东西而劳作,真诚地爱一个人,就是关心他的生活,尊重他的潜力和他自身。这样的爱,是一种给予,分享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他的给,丰富了他人。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双方都因此而充满快乐。弗洛姆认将给认为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通过给,个人才能体验到自我的力量,自我的富裕,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

而与之最为相反的是,极端的自私主义。极端的自私主义者,他们不是真诚地爱对方,而是为了爱自我才爱他人,找到爱的对象是为了满足自我的幸福。这种爱,在对象能满足他们需要时,还可以维持平静的生活,而一旦对象无法满足,或者他们自己产生怀疑、动摇,或是自我空虚,他们的爱就会碎裂,熄灭。所以,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弗洛姆在爱的实践部分,主要强调了爱需要具备耐心、专心、勇气、信仰,这些词看似简单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只有身体力行,付出行动,才能收获爱。在实践部分,弗洛姆特意写到,在开始爱别人之前,个人应具备独立的能力,学会与自己相处。这倒是跟我们当下的流行的不少心理学观点相符,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之后,我们才能更好的爱他人。

写到这里,谈论什么是真正的爱及如何获得爱后,那我们为什么需要爱?为什么爱情是人生永远的话题?因为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答案。人最深切的需求即克服分离,从孤独中抽身。而爱情是人类克服孤独的唯一方法,人的爱情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分享彼此的秘密,人与人结合,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也切记爱情与生活并不是脱离的,爱情依附于生活。鲁迅曾谆谆告诫:不要只为了爱而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意义全盘疏忽了。人生的第一意义便是生活,人必须活着,爱才能有所附丽。

【篇五:《爱的艺术》读后感】

最近几天看了《爱的艺术》这本书,感受颇多。书中,作者弗洛姆的主要观点是爱是一门艺术,需要人们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同时,爱的是给予而不是得到。

当今社会所有人都在渴望爱,许多小说、歌曲都在称颂爱,但为什么这个世界有这么多为爱烦恼的人。《爱的艺术》中,弗洛姆就说其实绝多数人没有具备爱的能力,又或者说其实多数人谈的是爱的感觉,谈的是被爱,通过看这本书知道爱其实是一种能力,可以学习,从哪里学起,主要有三个重要元素,说起来简单,但想做好并不容易。

首先,第一个需要学习的能力是给予,你要主动的给予,给予很容易吗?其实不是,很多人会说,哦!我很大方,很慷慨。因为很多人的给予都带有被动,都是因为某个因素促使他在付出,他的付出其实是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希望是要有回报的,这本书里讲的付出是不再需求回报,没有被动、没有社会压力或者其他什么方面的压力促使他主动给予,主动给予是想要分享,我们可以检查下自己的给予是主动给予,还是被动给予。如果你不能去有主动给予,而是被动给予,说明你的爱的能力是有限的。

第二个能力是关怀。书中说到真正的关怀是本身要有劳动力在里面的,平时当我们说,我们好爱自己的家人,却从来没见过你关怀、照顾过你的家人。说自己好爱自己的学生,也从来没见过你关心过你的学生,那只能说明你爱的是家人、学生给你来的感觉,所以,真正的爱中,你要有劳动性的关怀。

最后一个需要学习并具备的能力是尊重,真正的爱中必然有尊敬,我们大部分人都觉得尊敬只是想由上到下。这本书就说尊敬其实在拉丁文中得意思是如实的注视对方,你是如何的,我就要如何的对待你,很多的父母以为他们爱孩子,其实他们只是希望他的孩子变成一个他渴望形成的样子,并没有如实的尊重。只有尊重,你才会获得真正的对方。

《爱的艺术》是心理学家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这是是一本可以轻松阅读但又能引起思考的小书,很庆幸遇见了它,弗洛姆的文笔很流畅,思维很连贯,不是那种严肃的说教,也不是牧师般的引导,他不是要教会我们什么,他只是在讲述,就好像一个老者在讲自己人生中关于爱的那一章节,每个听众各取所需即可。

【篇六:《爱的艺术》读后感】

《爱的艺术》这本心理书籍,觉得有些东西真的是很值得思考的。

这是一本很多人都很熟悉,并且津津乐道的书,而且所谈的问题是几乎每个人都关注的爱的问题。

看完这本书我想领悟到的第一点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的自我价值并不依附于任何人对我们的评价。

这本书籍让我知道了,爱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知识和努力。弗洛姆认为造成爱不用学习的态度的原因是:大多数人把爱只是简单地看成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去爱,所以他们使用各种途径赢得人心、具有吸引力;还有人认为爱的问题就是爱的对象的问题,而不是爱的能力的问题,人们认为爱本身十分简单,但是要得到一个合适的爱的对象则难的多;人们不了解坠入情网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在人类社会中几乎没有哪一种活动、哪一项事业像爱那样,开始时充满期待和希望,而结果又常常以失败而告终。因此,他主张爱也需要学习。在他论述的过程中我觉得有一段话说的特别好,至少我觉得很真实,两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当他们突然拆掉使他们俩分隔的那堵高墙时,他们感觉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近,最后融为一体。但是这种类型的爱情就其本质来说是不可能持久的,它只是昙花一现。这两个人渐渐熟悉,而亲密体验的奇妙光环却日渐消退,直到最后他们的冲突、失望及彼此之间的厌烦,把当初仅存的美好感觉完全破坏掉。然而,在一开始他们根本不会想到将是这样的结果,实际上,他们并不懂什么是爱,他们只是把彼此之间如痴如醉的迷恋与疯狂当成了双方强烈爱情的表现,但其实,最初那种彼此之间的迷恋也许只说明了他们以前是多么的孤单。确实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爱情就如昙花般稍纵即逝,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什么是爱,而只知道自己很孤单。为了逃避这种孤单的感觉而选择暂时的麻痹。

爱的对象。爱并不是某个具体人的一种关系,而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性格上的倾向。这种态度决定的是一个人与整个世界的关系,而不仅仅是决定与自己爱的对象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只爱自己的对象,而对其它人漠不关心,那么他的爱就不是真正的爱,只不过是一种共生体的依恋,或者是一种更高的意义上的自私。然而,绝大多数的人相信爱的问题就是爱的对象的问题,而不是爱的能力的问题。他们甚至认为只爱一个人不顾其他恰恰是自己强烈的爱的证明。其实这种想法十分荒谬。就像一个人想画画但又不想学习绘画这门艺术,他只关心能不能发现可以激发创作灵感的模特,自认为一旦找到就会画出美丽的作品来,这自然是荒谬可笑的。其实我并不赞同他这种说法,对于恋爱中的人来说彼此眼中只有对方,这在我们看来在正常不过的了。他们只顾及到自己爱的人而忽略了其他人,是因为爱情本身就具有排它性。他们忽略其他人也并不能说明对其他人就没有爱,而是不同性质的爱。这在他看来是荒谬可笑的让我感觉十分不解。

不同形式的爱。弗洛姆在书中列举了一些不同形式的爱如:博爱、母亲的爱、*、自爱和上帝的爱,在这几种爱中我认为梅斯特-艾克哈特对自爱的一段论述很特别:如果你爱自己,你就会像爱自己一样爱所有人。如果你对别人的爱少于对自己的爱,你在爱自己的时候也不会成功。如果你爱所有人,包括你自己,那么你就是把他们当作一个人来爱,就是一个伟大而公正的人。在我看来现在的社会中爱自己可能就是一种很常见的自私的行为,但是弗洛姆认为自私和自爱不是一回事,而且是背道而驰的。他认为自私的人并不是太爱自己而是根本不爱自己。他对自己的利益过分的关注正是他缺乏对自身的爱和关心的表现。缺乏自爱表明他缺少内在的创造性,使他感到沮丧、空虚和孤独。所以他会通过其它的满足来弥补自己是去的幸福。看上去他好像对自己非常关心,但实际上只是在掩饰自己在爱的能力方面的欠缺。他不同意弗洛伊德的观点自私的人就是自恋的人,他们把对别人的爱投射到自己身上。他认为自私的人的确不爱别人,但这不仅是因为他没有能力去爱别人,而且因为他也没有能力去爱自己。我觉得这个观点很特别,确实能做到爱自己又爱别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做到这一点在我看来他是一个伟大而公正的人,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下面我说一下我对爱的理解,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也像上了发条的时钟一刻都不敢怠慢。这就使得人们的生活充满了无形的压力,爱可能是缓解这种压力最好的秘方,当然我说的爱不仅仅是爱情也包括友爱和亲情。暂且不说这爱到底用不用理论性的学习,先感觉一下自己有没有感觉到孤独,如果有的话不妨找自己的朋友、家人好好聊聊,虽然不会有很明显的改观,但至少会感觉身边还有人关心、关怀着自己。至于爱情我认为可遇而不可求,没有爱情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没有爱而去爱,与其有三两次的beinginlove不如有一次的fallinginlove。

当然,看完这本书,心情因为有这样的体会而开心,也由于他深沉的文笔而多少感觉有些压抑,因此,最近还是要看看一些比较轻松的东西,来调剂一下自己的情绪。还有,最后一点,千万不应该去拿书中的东西来套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该怎么活就怎么会,毕竟,生活还是和书中的情景有些出入之处的,在生活中还是应该以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基础。

这本书有很多很好的句子,本人把比较喜欢的句子摘录下来。但凡精神分裂患者的产生绝大部分就是以此为诱因的单一的随父性或单一的随母性发展必将导致个性发展的失败私有制社会里,人类的价值观念受到社会制度与自然两个方面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爱的追求与价值判断只能是依附于一种泡影式的梦幻可望而不可即,也就更谈不上什么爱的永恒了。博爱是构成人类一切爱的最基本形式的爱。

十几年过去了,你们可能要问,你学会爱的艺术了吗?除了羞愧的低下头,我无言以对。

最后,是一个小小的感叹,在这本书中,我隐约的感觉到作者对于东方文化智慧的推崇,所以,现在对于本国文化也很感兴趣,当然,在这一点上我比较赞成罗素对于中国文化的辩证看法:他觉得中国文化是一种很和谐的文化,中国人对于生活中采取的一种幽默,泰然的态度是十分可取的,但是有时候,中国文化太过于和谐,从而有一种迂腐,愚昧的倾向,我觉得在本国文化的基础上,我们是应该适当融入西方文化一种积极进取的特征。

《爱的艺术》值得我们去阅读,在这本心理书籍里,感受到了爱的艺术的存在。

爱的艺术读后感1500字大全(8篇)

【篇七:《爱的艺术》读后感】

读完了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很好的一本薄薄的书。

人的孤独感是无法回避的事情,克服的办法一是创造,主动去改造自然,实现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联通;另一个就是爱,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实现自我和人群之间的联通。无论是创造还是爱,都是主动性的行为;所以弗洛姆提倡创造性的人格。

通俗地说,爱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爱确实是内心强大的表现。当然,大多数时候,我们会说,爱情是弱者的感情,但是,过于脆弱的相互依赖的爱情可能也无法真正健康而长久。我赞成说,一个懂得并且能够享受孤独的人独处,而不求助于各种他者(包括人和物)的支持才有着真正的去爱人的力量。真正的爱里,应该能够同时成就自己和他人。无论是一味索取的爱,还是按照自己的臆想一味给予并且认为对方需要的爱,都是不健康的。

弗洛姆也大量探讨了现代社会是否有利于爱的培养的问题,他认为,西方社会导致了爱的溃散;其主要论据在于,现代社会的组织方式带来了现代人与自身、与其他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被异化了。我赞同,在工业大革命之后,物在人类生活中享有了从未有过的地位,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崇拜;但是我不敢肯定,在现代社会之前,爱是普遍的,而现代社会的到来,带来了爱的溃散。可能确实现代对于人之间关系的抨击很多,从文学到哲学的各个方面,但是更加可能是由于人的信仰变化从崇拜爱与美到崇拜物而贬低人而造成的。我们甚至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之前,还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时期,我们对自己的心灵更加敏感或者麻木。所谓协作精神和相互体谅对于相处的作用,我想不只是现代会这么要求人和人是不同的,相处之间摩擦就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同理心和让步就是必要的润滑剂,而非某个社会形态强加在于人身上的,只不过大众媒体会不会这样坦诚。

让步假设说,现代社会确实存在爱的溃散,这也不能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美德标准带来了这样的情况来概括。如果爱博爱、母爱、*,可以给人带来愉悦,那么人就不会轻易放手它们,不会因为社会崇尚协作精神,就贸然提议说,我们放弃相互之间的爱,用协作意义上的共生来替代吧。人面对鱼和熊掌的第一反应,不会是,两者我该放弃哪一个,而首先会是,我能不能同时占用两者。另外,如果我们谈论这个话题的起意在于学会爱,获得幸福感,那么笼统而轻巧地把责任推于社会形态是一种既不负责任又无济于事的行为我们大可以把时间花在一部电影一桶爆米花,而不是严肃的思考上。

但是,我们确实注意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组织形式,或者说工业化的进程,确实改变了人的很多习惯、特征;这样特征和习惯的改变可能最终改变了社会里爱的现状。

确实,现代社会里幸福感来源于消费或者说,人的幸福感向来部分来自于消费,而在工业化之前,消费部分占有份额受到了消费品总量的限制,无法大幅扩张;而工业化带来了这样的可能性,于是人自然地转向这部分更加容易增长的幸福来源,从而形成了大众逐利的场面;而这样的情况有可能造成了大家对于精神层面替代性的忽视。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也许国际贸易里福利恶化型增长的情况会出现。

同时,现代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习性。弗洛姆在爱的实践里所提到了几种爱的基本要求:自律、专注、耐心、极大的热情(discipline,concentration,patience,passion)。但是现代社会的物质消费约束集确实不利于这些美德的培养,这些美德在社会中的地位也远不如一两千年前。我们可以说,人性的的进化是缓慢的,远远慢于意识形态的演化,更加慢于生产力的提升尤其是在生产力经历了指数甚至更快的增长之后。不可能指望植根于人性的意识形态迅速地可以适应生产力的提升,而同时保持了当初的种种坚韧不摧(或者至少在没有外界冲击情况下,表面的坚韧不摧)。因此,爱成为一种需要学习、时时注意的能力培养这样能力之始,就是从努力靠近弗洛姆所提出的几项要求开始。

【篇八:《爱的艺术》读后感】

弗罗姆(ErichFromm)是人们所熟悉的现代心理学家。最近看了他那本流传已久的经典之作《爱的艺术》,弗罗姆作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之一,其在心理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而《爱的艺术》作为他集心理、人类、伦理、宗教、社会学等学术菁华和几十年理论研究于一身,被列为当今心理学的必读之作。

《爱的艺术》(《Theartoflove》)从人类最关注的爱情话题着手,探讨了爱的本质、爱的历史以及爱在现今时代所遇到的价值和精神危机。爱,是人类社会最普遍而恒久的话题,千百年来无数智者和哲学家都希望拔开它罩在世人头上的谜雾,但至今仍无人能全面地阐述爱的真谛。但人们仍孜孜不倦地探索,如果歌德的那句名言永恒的女性引导我们向上,那么,在对爱的不懈探索中:爱领导人类进步则表明了爱在关乎人类自身发展与文明创造方面的不可动摇的作用。爱所以被这样郑重其事的提出来是因为爱关乎人生的最主要命题,不仅涉及到每一个人,也维系着每一家庭,并最终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演进和发展。爱是每一个人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人类社会正是有了爱才能存在、进步和发展,爱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与整个社会的日常活动密不可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爱就在我们心中。而另一方面,人类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也就是一部爱的历史,如果说是种族和语言的不同和差异让世界充满纷争,那么正是爱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结成团结和友谊,所以说爱是联结国家、种族、民族和人人的桥梁和纽带。现今的事实是,对爱的问题的解答不但从来没有获得过圆满的成果,在21世纪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对爱的困惑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强烈地困挠着每一个人。而弗罗姆正是先知先觉的领会到现代人的这一迷惑,这篇发表于上世纪50年代的经典佳作,是作者洞悉现代人精神危局后凭借自己的专业成就而精心烹调的心灵鸡汤。

在书中,弗罗姆不仅考察了爱情这两个字通常所指的两性的爱,地考察了人类所有的其它意义上的爱,包括母爱、博爱、*、自爱和神爱。这些对不同类别爱的意义和在人类日常社会生活中的现实作用的阐述,组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在具体论述时,弗罗姆则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和引用等多样化的写作手法,对爱的性质、表现、现实意义、生理学心理学价值等作了深入浅出的论述,清晰的思路、晓畅干练的文字、扎实的学术和理论功力、循循善诱的解说,整部书读来让人感觉轻松自如。为了进一步帮助读者理解各类爱在人类精神世界中的作用,作者对一些与自爱相近或相关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比如自爱和利己、自爱与忘我的关系,通过对自爱的辨证和说明,为在现代心理学中有积极意义的自爱正名,指明爱自己与爱他人并行不悖而不是此消彼长。在*一节里,则重点地批判了弗洛伊德情爱的性本能决定论,指出了爱情与*的地位和关系,这也是后弗洛伊德时代,精神分析学派对弗洛伊德性学理论的最主要修正和扬弃。

从心理学上对爱的心理需求的分析,让我受益良多,这是弗罗姆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想通过书本宣传精神分析学派主要学术思想的重要领域。爱这个虚幻的神来之物,原来始终寄宿在人们生物需求的底层,不再是那么虚幻和不可捉摸,而是与人的整个生物特性密不可分。将爱的生物学肇始与个体的人与生俱来的身份认同感联系起来,从而引证出爱的朴素来源,如果西方人说上帝与我同在,那么爱也是始终与我同在。通过阅读,进而联系到平时切身的人生感悟和思考,这部分的阐述无疑让自己平时对爱的理解更深入和接近客观实际。其实,爱就是世界的灵魂,爱让这个世界充满和谐和幸福。爱其实就是埋藏在每一个人心中的种子,与我们与身俱来,可以说爱就是人类的基因和图腾。现代人吝啬于爱的给予,其实是爱的缺位和衰弱。一切人间悲剧莫不与爱的缺失和漠视有着直接的联系。在没有爱的地方,战争、杀戮、仇恨和敌对就肆无忌惮的横行、恣意妄为,人类的痛苦的灾难也和文明一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所以解释爱的问题,也就是来进一步思考人类文明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为进一步寻求解决之道开了一个必要的好头。

对爱情的要素分析,爱情中几个不可或缺的基础因素(或者说是感情):关心、责任心、尊重、了解。在每一份爱心中,回味一下都有四者的存在,正是这四种爱的元素,缔造了人类爱的基调,使社会生活呈现出多姿多彩;爱的这四个元素也是每个人在内心衡量自身爱的能力、感受爱的能力的无形标尺,人性的圆满、爱情的获得和维持都必须始终有各元素的参与和结合。这四者其实是一个理想的人本主义学者在对人文精神的一次综合诉求。

在书中,作者不仅从自己专属的心理学来分析爱情,而进一步阐明了社会意识形态对个人爱情具有渗透、影响和调节的作用。人类社会发端以来,人从本质意义上来讲都是社会中的一分子,所以爱情作为一种人与人的关系形态,就不再是简单的心理学范畴,故而作者在分析爱的时候需要引入当时的社会发展形态、社会意识形态。这种思想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式的、纯粹的分析学派最大的区别。

在行文基调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全书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浓厚的古典主义元素。对爱的原始渊源的考察让我置身于古典主义的神奇海洋,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西方美学的洗礼和熏陶。比如伦理学范畴中爱情与个人羞耻的那一段论述就把西方宗教学观念引入进来,从伊甸园寓言中的亚当和夏娃因初尝智慧之果而萌生的疏离感和羞辱感,讲到上帝对人类父权式的不容置疑和置否的爱,讲到上帝让约拿去尼尼微为其宣示神谕的故事。所以阅读本书收获的不仅是心理学知识,还能得到大量的古典文艺方面的滋养。作者能综合诸人文学科的功力,特别是作者深厚的理论实力和人文素养更是让我从心底里钦佩这位心理学大师的风范和广博学识。沉浸在字里行间,作者就仿佛是与一个智者作了一次精彩的美学对话,醉心于每一行甚至每一个文字的同时,给人持久的回味和灵魂的净化,阅读的愉悦莫过于此吧!

最可贵之处,不在于书本能为每个读者切实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而是通过对爱的阐发矫正现代人心底对爱的误认,让人们重新拾起爱的关怀,重建对于爱的信心。这一点是我读过本书后最大的收获。

当然,任何书都有局限性,本书的美中不足之处是作者对现代爱情困局的解说只是引出了一个头,在阐释问题的更深层次原因方面分析得不够透彻和详尽。囿于社会主义的角度来理解当代爱的缺失,可能比较武断,弗罗姆只指出资本主义中人的异化以及爱与性的分离是当今资本主义世界中爱面临全面危机的主要原因,但我个人认为爱并不是一个意识形态差别或种族差别的而特有的问题,有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存在、有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冲突存在,就会有爱的问题的发生。爱是人类始终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将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各个脚步。同时,在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时,本书显得特别单薄,没有提出有创见性的、前瞻性的措施和手段。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批判。

读书的艺术读后感1500字5篇


书籍隔绝了愚笨和鄙陋。我想您读了作品之后,受书中的内容启发会引起思考与联想。写读后感要选择好角度。你是否需要作品读后感的优秀范文呢?我们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读书的艺术读后感”,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读书的艺术读后感 篇1

大凡读文章,欣赏也好,分析也罢,也许会说出个“一、二、三”的道道来,什么主题思想阿段落大意阿最后结论啊,或者横竖比较啊等等。这样的赏析,说是八股,不象,不象八股吧,其实,比八股还糟糕,让人听了、读了实在枯燥。《读书的艺术》目的明确,按照林语堂的说法,无论你说的再好听,即便谈一下“读书方法”或大讲什么“理想”等等。初听好象是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怎样运用感性化的散文、精辟的袖珍小说来反映现实中如此理性化的东西,或说得文明一点,怎样表现如此理性化的话题呢?不妨,读完了这篇文章,我相信你就能体会到这篇文章的精到、美妙正在于其中。

这篇文章的特点很鲜明,林语堂十分善于运用谈心和说理叙事的方法,一层一层采取推进地表现“读书的艺术”。我想先从文章的开头看,林语堂是以一名老师与学生谈心的口吻起句,就个人所认为理想的方法,与诸位学生通常的读书方法比较研究一下”。口气轻松亲切,直接提出想要说的话题。“教师”以自己的备课、教学和读书经验,指出大半学生“已经走入错误”。因为,林语堂非常直截了当地说出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指出他们现在的读书方法,“失去了读书的本意”。反之,这个问题解决了,有人还会提出新的'问题,比如说,时间阿地点啊等等。林语堂说的很好,他接着又说,这个问题解决之后,读书的时间和地点的问题也可以找到答案。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他甚至在最优良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

不难发现,林语堂在说理的过程中,紧紧抓住了问题的要害,他抨击了当时特别严重的、传统的死读书的学习方法,大力提倡主动的、自觉的科学的新型读书观。逻辑性既强,加以入情入理的叙述与分析方法,便表现的侃侃而论,娓娓道来,的确有一种亲切感人的渗透力。

尽管如此,林语堂还是不满足前面的一些说理,他深知单纯的说理与谈心是很难打动人心的。因此,林语堂在细致说理的过程中,融入了一些富有艺术情趣的“元素”,来增强读者或学生阅读的信趣和效果。例如,林语堂在讲述读书的本意与读书之乐趣时,引用一些名人名言:宋代的诗人和苏东坡的朋友黄山谷所说的话最妙。他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他对自己说:“我非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不可,我非读索福客俪(Sophocles)的作品不可,我非读伊里奥特博士(Dr·Eliot)的《哈佛世界杰作集》不可,使我能够成为有教育的人。”我敢说那个人永远不能成为有教育的人。他有一天晚上会强迫自己去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Hamlet),读毕好象由一个噩梦中醒转来,除了可以说他已经“读”过《哈姆雷特》之外,并没有得到什么益处。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了解读书的艺术。这种具有义务目的的读书法,和一个参议员在演讲之前阅读文件和报告是相同的。这不是读书,而是寻求业务上的报告和消息。依黄山谷氏的说话,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唯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法。这种外表的优雅显然不是指身体上之美。黄氏所说的“面目可憎”,不是指身体上的丑陋。丑陋的脸孔有时也会有动人之美,而美丽的脸孔有时也会令人看来讨厌。

读书的艺术读后感 篇2

细味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我的思绪也仿佛随之飘进了他笔下那个高雅世界之中。在《生活的艺术》中,林语堂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生活的艺术》本身就是一本生活观后感,里面的情调很高雅,这是一种中国人独特的高雅。书中不遗余力地向美国人民兜售隐忍闲适的中国式生活艺术,林语堂在书中揭露了他所认为的美国人三大恶习:讲究效率,讲究准时和希望事业成功。虽然这些恶习是现代人几乎都有并且得到某部分人的极力推崇,但他却别树一格地认为一个人以为不要紧了,就什么都不要紧了这个是中国人特有的美妙概念。美国人求全的欲望近乎淫,而中国人则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于是,林语堂想借由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告诉这些生活节奏紧凑的美国人大洋彼岸中国人的好。他在书中娓娓地道闲适的好处,谆谆地诱美国人去享受生活。书中的章节都是这样的题目:谁最会享受生活、生命的享受、悠闲的重要、家庭之乐、生活的享受、享受大自然、文化的享受,他是非常认真地要为美国人的机械生活上点润滑油。

林语堂在自序中说: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我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我实在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我只想表现我个人的观点。又说:一切取舍都是根据我个人的见解。是的,无论是思想观点,还是情感情趣,或是表述方式,都有非常鲜明的林语堂风格。书中,林语堂一字一语写出了现实生活的细节,借由他这些最贴近生活而又独特的想法使外国人对中国人生活更为熟知,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生活态度。

总而言之,其思想就是无论何时,只要活着一天,就要快乐一天,决不辜负自己的任何时间,即使生病或老去,也要体验痛的快乐,直至我们洞悉了人生,以恬淡的心态,快乐的死去,总算自己没有白活,完美的结束生的旅程。

的确,只要我们认真和执着,充实每一天,我们可以永远快乐。当我们投入工作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创造的魅力,从而快乐;当我们悠闲的时候,可以静悟生命,从而快乐;当我们历经苦难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一种奋斗的激情,从而快乐

可见,快乐无所不在,关键在于我们认真的去体会,认真的去感悟,认真的去惮。明人金圣叹之三十二不亦快哉,在吾人看来,也无非是一些鸡毛蒜皮之事,而其却将其以为是一生中最快乐的事,并记录下来,聊以自慰,而另一个撼人心神的是残疾人海伦的《假如我能眼亮三天》,种种常人所经历的平凡,在她的眼中是多么的遥不可及,可见快乐对不同的人来说,是不同的,而且每人感受到的深浅亦有所不同,也只有调整自己心态,坦然从容,微笑才会永远的浮现于我们的脸庞。

《生活的艺术》给我传授了快乐的秘诀,有助于改变自己的观念,从另一方面观照快乐,从而走出关于快乐的误区,以乐观的态度去战斗,去迎接生活的洗礼。

虽然比较明显《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为外国人写的一本书,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实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也开始趋向于林语堂当初笔下的那些外国人。人们每天置身于烦嚣社会中,麻木地干着用于维持生活的工作,真正的生活的意义,也许人们早已忘却。或许,我们都该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一边呷着甘醇的奶茶,一边细味一下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重新,好好的,邂逅一下生活。

读书的艺术读后感 篇3

今天,我读了林语堂先生的一篇文章,题目叫《读书的艺术》。这篇文章是一篇散文,写了作者对读书的理解与认识,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喜爱之情。

这篇文章使我明白读书本身是快乐的,我们应该抛弃心中一切杂念,去感受读书的快乐。因为我们的生活需要快乐,所以读书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篇文章也使我想到现在教育情况。很多人读书只是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读书渐渐丧失原来的乐趣,变得枯燥无味。有些学生承受巨大压力,一看到书本,就想到考不好该如何,就想到父母的鞭子,不由得全身哆嗦,干脆不读了。读书已失去本质,不快乐了。我认为,我们不应为了功名而读书,而应真真切切喜欢读书,从中能获得快乐,读书应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书本面前不可拘束,应该平静地、快乐地面对书本。空闲时,随时翻阅几下,不是为了任何目的,就是感兴趣,就是想读,就像鱼要游泳、鸟要飞翔一样。因为爱读,所以读。

读书本来就是一件快乐的事。当你翻开一页页纸时,各种灵巧、美妙的句子出现在眼前,跟随作者一起走、一起看、一起听、一起思考,感受美,感受一种意境。这不是很快乐吗?

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吧!读书在生活中,生活在读书中。

读书的艺术读后感 篇4

寒假里有幸拜读了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描述了教育要回到根本,回归本真,细细品味,能引起我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深深思考。

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个字一个词,字是慢,词为艺术。在教学上,教师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我们的教学研究,也是慢的艺术,有所发现,有所用心,慢慢地去做。这个慢,就是让学生感受、体验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慢,就是要有足够的期待,足够的耐心。慢又是一种什么样子的课堂,什么样的教育呢?作者眼里慢是像W老师那样的”教师身体动作是慢的,说话的语速是慢的,等待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是慢的”。又如作者所说的,日本的佐藤学认为”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一些有用的东西“。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高频率、快节奏、大梯度,不利于学生的有序成长和发展。教育是一项需要耐心、爱心的事业,慢就是体现爱心和耐心的一把尺子。学生的成长,需要时间,面对孩子们,我们要有慢的教育艺术,我们需要的是耐心与等待,放手是必要的,尝试是必要的,等待更是必要的。

孩子之间的思维能力的发展速度有差异,一个孩子的各种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有差异。他在低年级的时候掌握不了这个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他们是会慢慢领悟的。而我们老师却那么着急。强迫着小孩一定要弄懂,甚至家长老师不惜用灌输的办法也要他记住。我们都掉进分眼里去啦!人家可能是大器晚成的孩子!我们把眼光放得远了,才能对今天的教育行为有所思考。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确实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热情、对自我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珍视,以及更乐观的生活态度。我们应该有一种悠闲的心态,一份闲心。

“我常常发现,更可怕的是人失去耐心,缺乏最基本的修养;更可怕的是不自知,自我陶醉,自甘粗鲁、卑俗,有时候这一切才是教育更为具体、尖锐的问题,但是它往往被各种任务、指标、困难遮蔽了。因此研究教育,最需要的是倾听、观察、记录和描述,研究教育就是回家,回到教育,回到细致、持久的省悟之中”。读了这一段文字,我不禁问自己,工作这么多年来,有没有认真想过“教育”这两个字的含义。在对待一些特殊的学生时常常没耐心,采取的方法也比较简单,觉得这样的学生教育不好不是我的责任,似乎我已经尽力了,我每天要忙这忙那,还要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总是对自己的行为找一些理由。这一切都使我日常的教育工作变了味,使教育沾染了太多的社会习气,脱离了教育应有的本真。读了这段话,让我重新进行思考,重新审视我自己,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调整,让教育回归自然。

”教育终究是基于生命和贯穿生命的,因而,它最终能够以更美好的生命的方式,缓慢而坚定地证明人性的胜利,证明我们内心对自由、光明、幸福不可扼制的渴求。谁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业,谁就能够把这样的信念坚持更久。“这是张文质老师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中所写的自序中的一段文字。我挺喜欢这样的文字。真正理解教育、热爱教育、尊重教育的人,他的文字里就总能流露出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要”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业“,才能把教育的信念坚持更久。也只有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业,才能得到更多的幸福和自由。用生命润泽生命,教育是基于生命且贯穿生命的。所以,我们的生命得时时在场。不能含糊,不能应付。

教师从事的是育人的事业,作为教师,首先是要自己像个人一样地活着,他才能对别人产生影响,一种使其成人的影响。自己活得像人,并不是说像圣人,而是说你很真实、很努力、有信仰,你在为这个信仰践行。做教师的人,内心深处必须得坚守住那份教育理想,必须永葆对教育的那份热情,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讲,教师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

民族复兴的基础在于教育,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教育魅力是一种感染力、影响力。古往今来,从孔圣人到蔡元培、陶行知,再到当代难以计数的优秀教师,无不具有独特的教育魅力---------大爱无言,人格高尚,治学严谨,学识渊博,亲切善诱,富于创新,深受学生喜爱、给学生巨大的感染力,让学生印象深刻,受益终身。曾经作为一个学生,我对于教师有着很多的想法,希望自己也可以做一个好的老师。而现在看来,作为一个好的老师,我还是需要继续努力的。我相信我可以做到更好。

读书的艺术读后感 篇5

前段时间很多的新鲜词汇不断地涌入我的视野:遗失的童年路上、“孩奴”现象、保卫童年、拯救童年等等。起初我也并不在意,感觉这些都是信息高速路的必然产物,轰动一时流行一阵而已。可当我在一则教育随笔中看到“教育是慢的艺术”这一提法时,顿感眼前一亮,将那个叫张文质的教育学者及“慢艺术”牢牢刻入脑海。放假前,当看到同事手中有这本《教育是慢的艺术》时,渴望阅读的心情瞬间陡增,突然间作为老师的我一下子顿悟,我也不喜欢那被浓缩了的童年和高压力下的教与学,我更渴望寻找一条淡然恬静的教育教学之路。

随着技术的发展,一切都快了起来。出门不再步行,连自行车都几近在城市绝迹,车水马龙,过马路都要分外精心。动物、植物,只要是人们需要的都可以缩短成长期,尤其是关于肯德基养鸡技术的披露更是让人触目惊心。于是人们抱怨,菜没味了,肉没味了,可人们依然不愿意停下的是飞速发展的脚步,在一面怀念过去的哀怨中追寻更快。教育更不例外,“知识下放”普遍存在,一道小学低段的数学题难倒了一堆的本科、研究生。每当孩子们做作业的时候也几乎是“全家总动员”的时候,每一个在校学生的爸爸妈妈都能深刻地体会到“为人父母之重”。“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积淀下一些有用的东西。”“在快速行进的课堂学生实际上是很被动的跟随者,只能一路吃力地跟着,跟不上的注定要掉队。”所以当我看到这些语句的时候心里涌动的竟然是感动。如果用花儿解释先生的理论,那就是是花儿终究都会开放,但却有花期早迟素淡的问题,你难道会说寒冬的梅花逊于早春的桃花?或者丰满的牡丹一定强于清瘦的兰花?既然花儿都是如此,为什么我们非要培养同时开放同样灿烂的孩子呢?

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潜意识地希望慢,可同时却也在让脚步加速。就说我们的孩子吧,繁重的课业负担还要附加繁忙的课外辅导,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孩子们不再拥有上学的路上,更不会享受周末的悠闲。老师们、家长们很少对每个孩子进行个案分析,都渴望整齐划一的优秀。我们都坚信“勤一定能补拙”、“笨鸟必须先飞”是真理,可张文质先生却敏锐地提出“勤未必能补拙,扬长远胜于避短”的观点。虽不能说这就像晴空里的一声炸雷,最起码也是醒酒的汤,让沉迷于追求高效的我们在快速行进的间歇多一些有益的思考。每个孩子都有他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们一定要坚信一个信念:首先应该让每个孩子快乐健康成长。我听说有些学校孩子们每天晚上的作业奇多,有时候家长都要代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十二点睡觉。当我听说这些的时候不仅是痛心更是鄙视了,虽然我也是一个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似乎不该这样。然而,如果让我牺牲孩子们的快乐为代价来提高我们暂时的学习成绩,我宁可选择放弃。从教多年,我反对机械重复,我反对题海战术,尽管每次考试我也会分外担心孩子们能否沉着应战,但我依然不愿辛苦孩子。我们都是教育中人,或许也都正在为现今的教育模式而困惑不解。一方面在强烈呼吁“减负”“减压”,可是教育体制却是不变的,最终都需要在考试的关口倾力一搏,然后才能唱出“真金不怕火炼”的赞歌。

前段时间在阅读中发现了这样的语句:

“中国人,赶时间。

最爱‘快进’,狂点‘刷新’。

评论,要枪‘沙发’。寄信,最好是特快专递。拍照,最好是立等可取。坐车,最好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磁悬浮……排队,最好是能插队。若不能,就会琢磨,为什么别人排的队总比我的快呢?”

看完之后,不禁哑然失笑,想想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的确是这样的。尤其对于排队心里的分析更是精妙绝伦,颇具讽刺而又那般传神。于是久久地停留着那些文字上,反复斟酌着、诵记着,想让它们成为我今后生活工作的.一面反光镜。在教育中,我们对孩子说的最多的话可能就是“能不能再快点,再好点。”我们都在苦恼着孩子的磨蹭,我们更担心孩子的成绩不能最好。甚至,我们希望孩子的快速成长,渴望孩子的培养如同农业、工业的发展那这样尽可能最快,最好收益最大化。我们忘了,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欲速则不达。忘记了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因为渴望快,我们更加得急功近利,希望我们的教育教学点点滴滴都能立马见效。于是,我们忘记了积淀,忘记了对人的长远的培养。在题为“直面教育与生命的悲情”和“如何建设一所优质学校”的演讲中,先生多次谈到“阅读”──一个最近很长一段时间内久久盘旋在我心头的词汇。我喜欢张文质先生的率真与深刻,对教育现象作深入的剖析,有些时候观点语言也甚为尖锐,读他的文字时常有这样的感觉:书中有豪气,豪中有霸!

教育是相通的,张文质先生也是从一线做起的,我不知道他曾从事哪个学科的教学,可是在阅读这个观点上却和我们的语文教学专家出奇的一致。讲到了当今孩子的阅读现状,并精辟地阐述“阅读几乎为零的孩子才真正叫作输在起跑线上,对孩子的未来来说才真正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阅读为一个人的成长精神打底,甚至为一个人立精神,生命是从阅读开始的。”等等。和很多的专家一样在大声疾呼着阅读,阅读,阅读!在阅读这件事上,我真是大恨其晚,真正的阅读似乎是从进入这所都市小学才开始的,那也是因为压力,因为看到了自己的诸多不足。仅仅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我开始了疯狂阅读,有教育教学专著,有儿童文学,有报刊杂志,有心灵鸡汤类的故事散文等等。很奇怪,以前我只喜欢文学,关注的就是故事情节。可现在即使是一本枯燥的教学论著我也不再感觉乏味,或者说再乏味也会坚持着看下去了。

很多时候感觉到了都是新奇,有趣,是一种思想的碰撞与警醒。读书,让我对自己、对教学、对人生都有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不再狭隘。虽然这个年龄的我读书已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记忆,常常有一种过眼云烟的虚无感,但依然深深沉迷其中,不可自拔!或许读书的初衷就是因为担心自己被淘汰吧,也正是张文质先生在谈及应试教育苛刻时提出的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无论从文学的积淀还是学识的浅薄我觉得自己都是那种有待提高的类型,所以读书是当务之急,是首选!我需要在读书之中维持自己的自信,维持自己为师的尊严。当然先生疾呼读书的同时更多思考的是教育中的中心和重点──孩子!我觉得从素质教育被提上议程之后,我们的应试教育却无形中愈演愈烈了!繁重的课业负担,名目繁多的考试,还有排序。“在提高孩子成绩的过程中我又没有做了一些不人道的事情啊?”这个扣在教育学者心头的疑问,更是值得我们所有一线老师反省的问题啊!是啊,当大街小巷张贴者大学录取学生的名单时,有谁会去关心那些落榜的孩子呢?当我们大肆表彰成绩优异的教师时,我们是否用心分析过成绩差异的诸多原因?可是因为这许许多多的课业,孩子们没有时间来为自己的精神打上底色,因为紧紧张张的排名,孩子们无暇顾及课程以外的书籍?谁能想到,我们那些所谓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行为让孩子们无形中已经输了,不,是受伤,让我们的孩子伤在了起跑线上。

慢,快,快,慢……我已经分不清究竟该怎样,是慢好还是快对?行进在基础教育的路上,我更加困惑,在迷茫中踟蹰。谁能告诉我,究竟如何去实现自己对教学理想的追求呢?这关于理想的温暖话语,只能在书中读读罢了吗,将会有谁在我的耳边让它慢慢地荡漾呢?如果“教育能像蜗牛散步一样,只要放松心情,放慢脚步,防长眼光,才能以诗意的态度,发现教育生命之美,享受到职业的幸福感。”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呢?

读后感1500字《爱的艺术》


在读过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一书后,感觉这本书的内容比较理论,不太容易理解,但是对其中个别问题还是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自我感觉,弗洛姆在整本书中先是纠正了人们对"爱"这个概念的错误认知,然后向读者讲述了他认为的爱的理论以及对象种类,最后他又提到了爱的实践问题,提醒了读者在锻炼爱的能力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事情。
弗洛伊德介绍了很多很多关于爱的理论,其中他说学习去爱主要有三个方面:给予,关心,尊重。其中我对"给予"的想法比较多,没错每当我们提及爱这个词语的时候想到最多的爱的方式就是给予,但是我们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了给予的真正含义呢?就像书中所说,许多人理解的"给予"就是奉献自己,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等等。但是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有一些人的心理还没有准备好无条件的给予,所以其实他们的给予还是建立在他们对"得"的期望上的。这样一旦如果他的给予没有得到回报,他就会认为自己被别人欺骗了,渐渐地奉献,付出,爱也就与他渐行渐远了。而另一些人则更会有一种更加病态的想法,他们自认为给予就是一种牺牲,而他们也会偏激的认为,给予后失去的"痛苦",才是最终追求的美德,所以他们便热衷于给予,热衷于牺牲。而还有一些正常的人,他们给予之后不求回报,超越自己心里"得"的期望。而且他们也不是那种偏激的牺牲。但是即便如此,他们也可能会陷入一种误区,那就是真的自己不求回报的付出就一定是已经做到自己的最好了么?其实给予的意义不仅仅是你做好了自己的工作,奉献了自己宝贵的时间与精力,更重要的是你要给予出一种正能量,"正能量"这个词的包含很广。就拿本书中的母爱部分来说,母爱表现于两部分,一是母亲赋予了孩子生命,并且维护孩子,保护孩子的安全。二是要向孩子传递正能量,让孩子热爱生活,正如书中所写,上帝所许之地里流淌着乳汁和蜂蜜,"乳汁"代表着对生命的关心,而"蜂蜜"则代表着对生活的爱,所以我们给予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那种热情与希望。想到这里,想到了我们现在的情况,作为一名中队骨干,我想我们所能够奉献给中队的也不应该仅仅是我们的时间与精力,不能够认为我仅仅是很准时,按照要求完成自己的工作就已经可以了,而应该给整个中队的战友们传递一种正能量,传递一种积极向上,传递一种豪情壮志,传递一种精气神。要想让战友们积极向上,奋发进取,首先我们自己就不可以消极懈怠,现在是这样,以后我们进入岗位,参加工作,又何尝不是呢?试想一个生活极度疲惫满腹牢骚的人,怎么会领导出一个有活力的集体?其实这和如何去爱是一样的,首先从自我做起,自己对别人有价值并且有意义的"给予"是去爱的第一步,一个有创造性人格的人认为"给予"是自己生命力的一种表现,而正是他们这种生命力与活力的给予才会正确的去爱。
书中关于爱的理论介绍了很多很多,可能我理解到的知识其中冰山一角,但是无论是哪一种爱,正确的"给予"永远是第一步的。

《爱的艺术》读后感1500字


《爱的艺术》读后感1500字
人的一身追求的东西非常的多,可是能够让人从心底里感受到快了的东西也可能就是这三样了。
人说,不要在三十岁之前思考人生,但却不是想不思考就能够停下来的。 很多时候做再多的事情,得到再多的物质可能还不及得到别人的赞美与心底的许可。
渴望被爱,更是那最基本的需求。也许人做的许多事情都是提你升自己,让自己变的更好,更有能力,更成功,才能吸引到别人的关注,得到别人的爱。被爱的感觉那么美好,哪怕是一个最不值一提,卑微的人对他人的爱,都是不会产生憎恨的。
被爱那最基本的需求,也许才是安全感的来源。
其实如果说,只是追求被爱,那这不是爱的全部。爱,本身也是幸福的,美好的。这里,爱不是名词,是动词,不是被动而是一个主动行为。爱本身和被爱也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没有去爱的人,很难去感受爱带来的幸福和美好,同样也不会全部体会到别人给予的被爱,就像一个还没有为人父母的人,很难完全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那份爱,只有当自己去做父母了之后,才回过头来体会到了当时父母对于自己的那份深深的爱。
爱情中,总是会有伤害与痛苦。那爱有很多方面,不能那么美好的遇到一个既爱自己,你自己又爱的人。一旦感觉到不被爱,就觉得失去了一段感情,完全失去了一段爱情的经历。或则不到失去的很多人,也不能体会爱的幸福。他们去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为了去得到被爱,得到别人对于自己的爱。这样的付出就是渴望着别人的回报,而这回报还必须是爱,可能还要求有形式。一旦别人不能如想象中回报,就受到了 极大的伤害。其实,对于这样的人,也并不懂爱。不知道其实爱是不求回报的,不求别人对于自己的爱。不以爱换回爱。确实,爱情不同与母爱,占有性很强。得不到回报的爱,必然带来很多的伤害。
有些人在爱中受过伤害,就否定一个人否定一段情,否定一个性别,否定着世上还有爱。要否定的其实只有自己。否定自己的爱,自己的付出。一个毫无顾忌,毫不保留地去爱过人,能够体会到爱,不管遇到什么,心中都相信着爱。而爱带来的幸福感,永远都在心中,回味而带着微笑。即使,那已经是一段破损的经历。
有些人,在爱里受了千百回的伤害,千穿万孔,爱别人爱到毫不保留,也铭心刻骨,然后也被别人伤到死去活来。然后下次又是毫不保留的去爱别人,然后又被伤害。这样好几次,旁人可能都已经看不下去了。但自己却相信着每段感情,或许不相信某个人了,但不后悔,不后悔这样的经历,不后悔自己的付出,也同时相信着某人当时的爱,只是后来变了而已。朋友们,都会觉得他傻,可是也许没人体会过他的爱,以及他得到的爱。这样的人,对于自己的付出没有任何的期望,不会让对方感到压力,不会用自己的付出来要求对方或者给多方以责任感,也许对方感到的是自由,痛快,偶尔也带着不负责任。然后就被伤害了。可能够微笑着回忆这一切的,唯有对于爱的痴迷于信任,也许只是回忆着自己当时那奋不顾身的爱。
信仰,听着很高端。人们都觉得自己,中国人,都没有信仰。先是有佛教道教之类的东西,然后被打倒了,开始觉得是共产主义,也许后来的后来觉得这东西太过于飘渺了。然后的然后,就什么都不信了。于是成为了没有信仰的人,于是只看着名、利,只看重怎么自己能够生存下来,然后生活的更好,应该是比别人好。(读后感)
其实信仰也没有这么高大上的。虽然解释都是说到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但是每个人都是自己做事,考虑事情,权衡事情的方式,这些背后的东西就是这些各种观,只是很少有人去总结这个东西。而信仰也是这样,是自己对于这个世界,对于未来能够达到的一个自己内心的信念。这也是基于自己的很多观念的判断得出的。如果对于自己的判断坚信不疑,那么这就是自己的信仰。而对于世界的美好愿望,必然会影响这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相信着对于世界的愿望会实现,就是那源于自身的不同于他人的信仰。而有了这东西,自己的坚持有了理由,自己的做法有了解释,甚至受的苦难也会以未来的美好来回报,所以会因此而感到更加的美好和幸福。

爱的艺术读后感1500字


【篇一:爱的艺术读后感】

读完了爱的艺术这本书我想领悟到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的自我价值并不依附于任何人对我们的评价。让我知道了,爱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知识和努力。

爱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核心,但是,爱是什么?我们真的理解爱,甚至真的在爱吗?这本书的阅读,不但有助于我们理解博爱、自爱、父母之爱、*、上帝之爱等等,更能帮我们理解自己的生活。理解自我,洞悉幸福完整背后的秘密。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在于其无偿的给予性,无条件性,不论你身处何地,不论你是好是坏,只要你是母亲的孩子,你便会得到母爱。这种爱不仅不需要用努力去得到,而且也根本无法用努力去得到,无法创造,也无法控制。在母爱中我们是处于被爱的地位的,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把被爱转变为去爱,转变为创造爱。我们要学会爱也需要学会给予,给予比得到更能使自己得到满足,更能使自己欢愉,爱要比被爱更重要,当人们明白这些时,爱才能变成成熟的爱,我被爱是因为我爱。

弗洛姆指出: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是相互依赖的。在成熟的人身上可以看到这些态度的集中表现。成熟的人就是指能够创造性地发挥自己力量的人。成熟的人只想拥有他自己的劳动果实,放弃了获取全力和全知的自恋幻想,并有一种谦恭的态度。这一态度的基础是他内心的力量,单单这股力量就能使他进行真正的、创造性的劳动。如果没有尊重和认识,那么关心和责任心就会变成对爱人的一种控制。在爱情里,尊重和认识非常重要。首先认识自我,自己本身要达到自力更生、独立自主,而不依附或依赖他人;其次,要客观地正视对方,认识他的独特个性,并努力使对方成长,而不是要求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这才是真正的尊重。

【篇二:《爱的艺术》读后感】

这是这个学期马原课上,我读到的第二本书,与第一本《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的风格确实有很大的区别,虽然都是将问题最后总结成一种高度,以全社会,或者是以人类的性格,社会的要求作为探求的对象,但是第一本书就像是一杯陈年老酒,在一个黄昏中,坐在大海边大口喝着,而《爱的艺术》则给人一种在清晨静静坐在花园中,外面阳光明媚的感觉。

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弗洛姆在这本书中提到的很多看法其实和我想的是一样的,只不过我的想法平时更加幼稚一些,因为我觉得确实,爱到底是什么,其实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对你爱的人的责任心,是一种可以爱别人,爱社会,爱生活,的能力。从这一点来看,如果具备了爱人之心,具备了爱的能力,那么获得爱情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但是根据作者的观点,社会上很多人对爱情的三个错误看法

1、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因此对他们来说,关键是:我会被人爱吗?我如何才能值得被人爱?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采取了各种途径。男子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在其社会地位所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去获得名利和权力,而女子则是通过保持身段和服饰打扮使自己富有魅力;而男女都喜欢采用的方式则是使自己具有文雅的举止,有趣的谈吐,乐于助人,谦虚和谨慎。

其实这些举止都是正常的,毕竟人的认知规律就是先从外在开始,然后随着接触的增加,而彼此互相了解,然后才能将自己内在的一面展现出来,所以我觉得如果是在现实中,衣着,举止,谈吐,是人们展示爱的能力的一种手段,但也仅仅是一种手段了,如果一个男生,衣着糟蹋的走到你面前,谈吐中脏话的次数可能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有多少,那这样一个人即使内涵锦绣,性格谦虚,有着强烈的责任心以及高于他人的能力,那么他也不会吸引到他面前的人。

2、很多人认为在爱这件事上一无可学,他们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他们认为爱本身十分简单,困难在于找到爱的对象或被爱的对象。爱情中最大的能力是什么,其实就像是弗洛姆所说,应当是给与,而不是获得,为了自己爱的人去付出,去带给她一种阳光,一种活力,这种给,才是爱情中最美好的一种因素之一。

当然给的目的有所不同,也决定了给予到底是不是真正的,从心里出发的,那种人格成熟的给与,以后很多人想着,这种给与,时应有回报的,而这种回报是对方也应该给与我什么,或者说是要给我以更多,但这种或许不叫爱情,而是一种很幼稚的生意罢了。真正的爱情的给与是一种,因为我富有活力,我可以是一座大山,让你登到山顶,去看看这个世界有个多么的光明和美好,去感受这山峰是多么的清爽,通过这种给,展示了我的力量。通过这种给,展示了我的这种完全的人格。在生活中,如果你的好朋友请你喝了一杯饮料,即使是小孩子都能感觉得到,他是对我好的,于是下一次他渴了的时候,我也邀请他喝一杯,我们是朋友。这种友爱,可能便是因为一方挨着另一方的行动唤起类另一方给的行为,不是报答,而是真心希望对方也能够好好的,能够和我一样的开开心心的,口渴了也有饮料可以喝,这种单纯的行为,或许也是爱的一种表达。

当代文化是以购买欲以及互利互换的观念为基础。现代人的幸福就是欣赏橱窗,用现金或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他力所能及的物品。爱情的产生往往是以权衡对方及本人的交换价值为前提,我想做一笔交易,那我既要考虑从社会价值的角度出发,对方值不值得我追求,也要考虑基于我的一目了然的实力以及潜在的实力,对方会不会看中我。在这笔交易中,如同购买地皮一样,对方的有发展前途的潜力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在一个商业化占统治地位以及把物质成功看得高于一切的文化中,事实上是没有理由对下列事实抱有吃惊的态度: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关系也遵循同控制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一样的基本原则。但实际情况中,总会有那种看着她的笑脸,我不禁也笑出来的情况,原因并不是说什么我被这种笑容感染了,而是我真的为他的这种小儿感到开心,而感到幸福,希望他多笑一笑,快乐这么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与他分享着这个世界上的欢乐与忧愁。

作者提出的第三个错误是人们不了解堕入情网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如果我们用fallinginlove和beinginlove这两个英文搭配也许就能更清楚地区分这两个概念。两个相互陌生的人,当他和她突然决定拆除使他和她分隔的那堵高墙,相许对方,融为一体时,他俩相结合的一刹那就成为最幸福、最激动人心的经历。这一经历对那些没有享受过爱情的孤独者来说就更显美好和不可思议。这种男女之间突如其发的奇迹般的亲密之所以容易发生,往往是同异性的吸引力密切相关或者恰恰是由此而引起的。但这种类型的爱情就其本质来说不可能持久。这两个人虽然慢慢熟谙对方,但他俩之间的信任会越来越失去其奇迹般的特点,一直到隔阂、失望和无聊把一息尚存的魅力都抹掉为止。当然一开始双方都不会想到这点。事实是:人们往往把这种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的爱恋看作是强烈爱情的表现,而实际上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地寂寞。

所以,当再也找不出一种行为或一项行动像爱情那样以如此巨大的希望开始,又以如此高比例的失败而告终。如果是别的事,人们会想方设法找出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以利再战或者永远洗手不干。但因为人们不可能永远放弃爱情,所以看起来只有一条可行的路,那就是克服爱情的挫折,找到原因并去探究爱情的意义。这一段出现的时候,我在想许多读者都会产生共鸣,到底时遇上了对的人,没有抓住机会,还是在不正确的场合遇上了他,更或者是遇到了错的人,这些问题从古至今,甚至到未来,都会被人们不停地讨论下去,但是,我只是想说,无论如何,坦然的去看待给予,去付出,因为你会真的感觉到很快乐。

【篇三:《爱的艺术》读后感作文】

一无所知的人儿也就一无所爱,什么都不做的人儿也就什么也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儿是没有价值的。懂得事理的人儿也懂得爱、观察和发现对事物本质了解得越多,也就越钟爱设想所有水果与草莓同时成熟的人儿也就对葡萄一无所知

在本书的开篇,弗洛姆引用了帕拉塞萨斯(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的这句看似与爱情无关的古话,却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他的观点,若想获得爱,则需了解爱。

弗洛姆是著名的德国(后加入美国籍)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试图保存两者的真理,用对方的原理修正进行另一方的理论,得出最后的综合体。他论述最多的是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爱、人的异化、人的解放问题。这本《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自1956年问世以来已经被译成20多种文字,至今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在本书的开始,弗洛姆即指出,爱是一门艺术,就像生活中的其他艺术一样,要学习如何爱就像学习其他艺术一样,先需了解爱的理论,再探讨爱的实践。弗洛姆所讲的爱的实践,绝非一般畅销书中的夫妻情侣相处之道,而是就个人自身行为进行的探讨。

可是长久以来,为什么多数人认为爱是不需要学习呢?弗洛姆在书中阐述道,大部分人认为爱不需要学习的前提主要为以下三点:第一,多数人宁愿把爱当成被爱的问题,人们不断付出努力获得大众的认可,使自己变的可爱,这样迫使男性取得成就,获得他自己所处的社会条件最大限度的地位和财富,女性通过修饰仪表健美等来吸引男性;第二,把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能力的问题;第三,把最初坠入情网的经历与爱的久恒之间的区别混淆了。这三点真是字字珠玑,就拿第一点来说,现在的八零九零后都是独生子女,多少有些自私,常更渴望被关注被爱,而不愿意付出自己的感情去关心对方,熟不知,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持有被爱比爱更幸福这种言论的人,多数是不成熟的。而提到第二点,强调爱的对象就像在中国强调缘分。不少书中的爱情警句不断地告诉大家,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在等着你,其实不少任性的年轻人不懂得爱,总是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对的人。

在本书里,弗洛姆也谈到,在交易盛行和奉物质财富为首要价值的资本主义文明中,人类爱的关系遵循统治商品交换和劳动力市场的相同规律,以互利交换的思想为基础,估计自己和对方在社会中的价值,力图做一个交易,此交易即称之为爱情。

弗洛姆认为,以上提到的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爱。马克思曾强调过知识和成熟在爱情里的重要性,也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你应该考虑在结婚以前成为一个成熟的人。弗洛姆的观点类似,成熟的人格是获得真正爱情的基础,而成熟人格包括有冒险的能力、有勇气,甚至准备迎接厄运和挫折。成熟的爱情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而不成熟的爱情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最重要的是,有成熟人格的人,拥有创造性的爱,具备爱的能力,愿意为被爱者的成长和幸福做积极的奋斗,愿意为赢得他所爱的东西而劳作,真诚地爱一个人,就是关心他的生活,尊重他的潜力和他自身。这样的爱,是一种给予,分享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他的给,丰富了他人。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双方都因此而充满快乐。弗洛姆认将给认为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通过给,个人才能体验到自我的力量,自我的富裕,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

而与之最为相反的是,极端的自私主义。极端的自私主义者,他们不是真诚地爱对方,而是为了爱自我才爱他人,找到爱的对象是为了满足自我的幸福。这种爱,在对象能满足他们需要时,还可以维持平静的生活,而一旦对象无法满足,或者他们自己产生怀疑、动摇,或是自我空虚,他们的爱就会碎裂,熄灭。所以,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弗洛姆在爱的实践部分,主要强调了爱需要具备耐心、专心、勇气、信仰,这些词看似简单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只有身体力行,付出行动,才能收获爱。在实践部分,弗洛姆特意写到,在开始爱别人之前,个人应具备独立的能力,学会与自己相处。这倒是跟我们当下的流行的不少心理学观点相符,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之后,我们才能更好的爱他人。

写到这里,谈论什么是真正的爱及如何获得爱后,那我们为什么需要爱?为什么爱情是人生永远的话题?因为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答案。人最深切的需求即克服分离,从孤独中抽身。而爱情是人类克服孤独的唯一方法,人的爱情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分享彼此的秘密,人与人结合,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也切记爱情与生活并不是脱离的,爱情依附于生活。鲁迅曾谆谆告诫:不要只为了爱而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意义全盘疏忽了。人生的第一意义便是生活,人必须活着,爱才能有所附丽。

【篇四:《爱的艺术》读后感】

一无所知的人儿也就一无所爱,什么都不做的人儿也就什么也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儿是没有价值的。懂得事理的人儿也懂得爱、观察和发现对事物本质了解得越多,也就越钟爱设想所有水果与草莓同时成熟的人儿也就对葡萄一无所知

在本书的开篇,弗洛姆引用了帕拉塞萨斯(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的这句看似与爱情无关的古话,却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他的观点,若想获得爱,则需了解爱。

弗洛姆是著名的德国(后加入美国籍)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试图保存两者的真理,用对方的原理修正进行另一方的理论,得出最后的综合体。他论述最多的是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爱、人的异化、人的解放问题。这本《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自1956年问世以来已经被译成20多种文字,至今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在本书的开始,弗洛姆即指出,爱是一门艺术,就像生活中的其他艺术一样,要学习如何爱就像学习其他艺术一样,先需了解爱的理论,再探讨爱的实践。弗洛姆所讲的爱的实践,绝非一般畅销书中的夫妻情侣相处之道,而是就个人自身行为进行的探讨。

可是长久以来,为什么多数人认为爱是不需要学习呢?弗洛姆在书中阐述道,大部分人认为爱不需要学习的前提主要为以下三点:第一,多数人宁愿把爱当成被爱的问题,人们不断付出努力获得大众的认可,使自己变的可爱,这样迫使男性取得成就,获得他自己所处的社会条件最大限度的地位和财富,女性通过修饰仪表健美等来吸引男性;第二,把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能力的问题;第三,把最初坠入情网的经历与爱的久恒之间的区别混淆了。这三点真是字字珠玑,就拿第一点来说,现在的八零九零后都是独生子女,多少有些自私,常更渴望被关注被爱,而不愿意付出自己的感情去关心对方,熟不知,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持有被爱比爱更幸福这种言论的人,多数是不成熟的。而提到第二点,强调爱的对象就像在中国强调缘分。不少书中的爱情警句不断地告诉大家,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在等着你,其实不少任性的年轻人不懂得爱,总是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对的人。

在本书里,弗洛姆也谈到,在交易盛行和奉物质财富为首要价值的资本主义文明中,人类爱的关系遵循统治商品交换和劳动力市场的相同规律,以互利交换的思想为基础,估计自己和对方在社会中的价值,力图做一个交易,此交易即称之为爱情。

弗洛姆认为,以上提到的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爱。马克思曾强调过知识和成熟在爱情里的重要性,也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你应该考虑在结婚以前成为一个成熟的人。弗洛姆的观点类似,成熟的人格是获得真正爱情的基础,而成熟人格包括有冒险的能力、有勇气,甚至准备迎接厄运和挫折。成熟的爱情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而不成熟的爱情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最重要的是,有成熟人格的人,拥有创造性的爱,具备爱的能力,愿意为被爱者的成长和幸福做积极的奋斗,愿意为赢得他所爱的东西而劳作,真诚地爱一个人,就是关心他的生活,尊重他的潜力和他自身。这样的爱,是一种给予,分享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他的给,丰富了他人。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双方都因此而充满快乐。弗洛姆认将给认为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通过给,个人才能体验到自我的力量,自我的富裕,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

而与之最为相反的是,极端的自私主义。极端的自私主义者,他们不是真诚地爱对方,而是为了爱自我才爱他人,找到爱的对象是为了满足自我的幸福。这种爱,在对象能满足他们需要时,还可以维持平静的生活,而一旦对象无法满足,或者他们自己产生怀疑、动摇,或是自我空虚,他们的爱就会碎裂,熄灭。所以,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弗洛姆在爱的实践部分,主要强调了爱需要具备耐心、专心、勇气、信仰,这些词看似简单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只有身体力行,付出行动,才能收获爱。在实践部分,弗洛姆特意写到,在开始爱别人之前,个人应具备独立的能力,学会与自己相处。这倒是跟我们当下的流行的不少心理学观点相符,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之后,我们才能更好的爱他人。

写到这里,谈论什么是真正的爱及如何获得爱后,那我们为什么需要爱?为什么爱情是人生永远的话题?因为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答案。人最深切的需求即克服分离,从孤独中抽身。而爱情是人类克服孤独的唯一方法,人的爱情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分享彼此的秘密,人与人结合,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也切记爱情与生活并不是脱离的,爱情依附于生活。鲁迅曾谆谆告诫:不要只为了爱而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意义全盘疏忽了。人生的第一意义便是生活,人必须活着,爱才能有所附丽。

【篇五:《爱的艺术》读后感】

最近几天看了《爱的艺术》这本书,感受颇多。书中,作者弗洛姆的主要观点是爱是一门艺术,需要人们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同时,爱更多的是给予而不是得到。

当今社会所有人都在渴望爱,许多小说、歌曲都在称颂爱,但为什么这个世界有这么多为爱烦恼的人。《爱的艺术》中,弗洛姆就说其实绝多数人没有具备爱的能力,又或者说其实多数人谈的是爱的感觉,谈的是被爱,通过看这本书知道爱其实是一种能力,可以学习,从哪里学起,主要有三个重要元素,说起来简单,但想做好并不容易。

首先,第一个需要学习的能力是给予,你要主动的给予,给予很容易吗?其实不是,很多人会说,哦!我很大方,很慷慨。因为很多人的给予都带有被动,都是因为某个因素促使他在付出,他的付出其实是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希望是要有回报的,这本书里讲的付出是不再需求回报,没有被动、没有社会压力或者其他什么方面的压力促使他主动给予,主动给予是想要分享,我们可以检查下自己的给予是主动给予,还是被动给予。如果你不能去有主动给予,而是被动给予,说明你的爱的能力是有限的。

第二个能力是关怀。书中说到真正的关怀是本身要有劳动力在里面的,平时当我们说,我们好爱自己的家人,却从来没见过你关怀、照顾过你的家人。说自己好爱自己的学生,也从来没见过你关心过你的学生,那只能说明你爱的是家人、学生给你来的感觉,所以,真正的爱中,你要有劳动性的关怀。

最后一个需要学习并具备的能力是尊重,真正的爱中必然有尊敬,我们大部分人都觉得尊敬只是想由上到下。这本书就说尊敬其实在拉丁文中得意思是如实的注视对方,你是如何的,我就要如何的对待你,很多的父母以为他们爱孩子,其实他们只是希望他的孩子变成一个他渴望形成的样子,并没有如实的尊重。只有尊重,你才会获得真正的对方。

《爱的艺术》是心理学家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这是是一本可以轻松阅读但又能引起思考的小书,很庆幸遇见了它,弗洛姆的文笔很流畅,思维很连贯,不是那种严肃的说教,也不是牧师般的引导,他不是要教会我们什么,他只是在讲述,就好像一个老者在讲自己人生中关于爱的那一章节,每个听众各取所需即可。

【篇六:《爱的艺术》读后感】

《爱的艺术》这本心理书籍,觉得有些东西真的是很值得思考的。

这是一本很多人都很熟悉,并且津津乐道的书,而且所谈的问题是几乎每个人都关注的爱的问题。

看完这本书我想领悟到的第一点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的自我价值并不依附于任何人对我们的评价。

这本书籍让我知道了,爱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知识和努力。弗洛姆认为造成爱不用学习的态度的原因是:大多数人把爱只是简单地看成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去爱,所以他们使用各种途径赢得人心、具有吸引力;还有人认为爱的问题就是爱的对象的问题,而不是爱的能力的问题,人们认为爱本身十分简单,但是要得到一个合适的爱的对象则难的多;人们不了解坠入情网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在人类社会中几乎没有哪一种活动、哪一项事业像爱那样,开始时充满期待和希望,而结果又常常以失败而告终。因此,他主张爱也需要学习。在他论述的过程中我觉得有一段话说的特别好,至少我觉得很真实,两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当他们突然拆掉使他们俩分隔的那堵高墙时,他们感觉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近,最后融为一体。但是这种类型的爱情就其本质来说是不可能持久的,它只是昙花一现。这两个人渐渐熟悉,而亲密体验的奇妙光环却日渐消退,直到最后他们的冲突、失望及彼此之间的厌烦,把当初仅存的美好感觉完全破坏掉。然而,在一开始他们根本不会想到将是这样的结果,实际上,他们并不懂什么是爱,他们只是把彼此之间如痴如醉的迷恋与疯狂当成了双方强烈爱情的表现,但其实,最初那种彼此之间的迷恋也许只说明了他们以前是多么的孤单。确实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爱情就如昙花般稍纵即逝,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什么是爱,而只知道自己很孤单。为了逃避这种孤单的感觉而选择暂时的麻痹。

爱的对象。爱并不是某个具体人的一种关系,而更多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性格上的倾向。这种态度决定的是一个人与整个世界的关系,而不仅仅是决定与自己爱的对象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只爱自己的对象,而对其它人漠不关心,那么他的爱就不是真正的爱,只不过是一种共生体的依恋,或者是一种更高的意义上的自私。然而,绝大多数的人相信爱的问题就是爱的对象的问题,而不是爱的能力的问题。他们甚至认为只爱一个人不顾其他恰恰是自己强烈的爱的证明。其实这种想法十分荒谬。就像一个人想画画但又不想学习绘画这门艺术,他只关心能不能发现可以激发创作灵感的模特,自认为一旦找到就会画出美丽的作品来,这自然是荒谬可笑的。其实我并不赞同他这种说法,对于恋爱中的人来说彼此眼中只有对方,这在我们看来在正常不过的了。他们只顾及到自己爱的人而忽略了其他人,是因为爱情本身就具有排它性。他们忽略其他人也并不能说明对其他人就没有爱,而是不同性质的爱。这在他看来是荒谬可笑的让我感觉十分不解。

不同形式的爱。弗洛姆在书中列举了一些不同形式的爱如:博爱、母亲的爱、*、自爱和上帝的爱,在这几种爱中我认为梅斯特-艾克哈特对自爱的一段论述很特别:如果你爱自己,你就会像爱自己一样爱所有人。如果你对别人的爱少于对自己的爱,你在爱自己的时候也不会成功。如果你爱所有人,包括你自己,那么你就是把他们当作一个人来爱,就是一个伟大而公正的人。在我看来现在的社会中爱自己可能就是一种很常见的自私的行为,但是弗洛姆认为自私和自爱不是一回事,而且是背道而驰的。他认为自私的人并不是太爱自己而是根本不爱自己。他对自己的利益过分的关注正是他缺乏对自身的爱和关心的表现。缺乏自爱表明他缺少内在的创造性,使他感到沮丧、空虚和孤独。所以他会通过其它的满足来弥补自己是去的幸福。看上去他好像对自己非常关心,但实际上只是在掩饰自己在爱的能力方面的欠缺。他不同意弗洛伊德的观点自私的人就是自恋的人,他们把对别人的爱投射到自己身上。他认为自私的人的确不爱别人,但这不仅是因为他没有能力去爱别人,而且因为他也没有能力去爱自己。我觉得这个观点很特别,确实能做到爱自己又爱别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做到这一点在我看来他是一个伟大而公正的人,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下面我说一下我对爱的理解,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也像上了发条的时钟一刻都不敢怠慢。这就使得人们的生活充满了无形的压力,爱可能是缓解这种压力最好的秘方,当然我说的爱不仅仅是爱情也包括友爱和亲情。暂且不说这爱到底用不用理论性的学习,先感觉一下自己有没有感觉到孤独,如果有的话不妨找自己的朋友、家人好好聊聊,虽然不会有很明显的改观,但至少会感觉身边还有人关心、关怀着自己。至于爱情我认为可遇而不可求,没有爱情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没有爱而去爱,与其有三两次的beinginlove不如有一次的fallinginlove。

当然,看完这本书,心情因为有这样的体会而开心,也由于他深沉的文笔而多少感觉有些压抑,因此,最近还是要看看一些比较轻松的东西,来调剂一下自己的情绪。还有,最后一点,千万不应该去拿书中的东西来套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该怎么活就怎么会,毕竟,生活还是和书中的情景有些出入之处的,在生活中还是应该以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基础。

这本书有很多很好的句子,本人把比较喜欢的句子摘录下来。但凡精神分裂患者的产生绝大部分就是以此为诱因的单一的随父性或单一的随母性发展必将导致个性发展的失败私有制社会里,人类的价值观念受到社会制度与自然两个方面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爱的追求与价值判断只能是依附于一种泡影式的梦幻可望而不可即,也就更谈不上什么爱的永恒了。博爱是构成人类一切爱的最基本形式的爱。

十几年过去了,你们可能要问,你学会爱的艺术了吗?除了羞愧的低下头,我无言以对。

最后,是一个小小的感叹,在这本书中,我隐约的感觉到作者对于东方文化智慧的推崇,所以,现在对于本国文化也很感兴趣,当然,在这一点上我比较赞成罗素对于中国文化的辩证看法:他觉得中国文化是一种很和谐的文化,中国人对于生活中采取的一种幽默,泰然的态度是十分可取的,但是有时候,中国文化太过于和谐,从而有一种迂腐,愚昧的倾向,我觉得在本国文化的基础上,我们是应该适当融入西方文化一种积极进取的特征。

《爱的艺术》值得我们去阅读,在这本心理书籍里,感受到了爱的艺术的存在。

【篇七:《爱的艺术》读后感】

读完了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很好的一本薄薄的书。

人的孤独感是无法回避的事情,克服的办法一是创造,主动去改造自然,实现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联通;另一个就是爱,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实现自我和人群之间的联通。无论是创造还是爱,都是主动性的行为;所以弗洛姆提倡创造性的人格。

通俗地说,爱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爱确实是内心强大的表现。当然,大多数时候,我们会说,爱情是弱者的感情,但是,过于脆弱的相互依赖的爱情可能也无法真正健康而长久。我赞成说,一个懂得并且能够享受孤独的人独处,而不求助于各种他者(包括人和物)的支持才有着真正的去爱人的力量。真正的爱里,应该能够同时成就自己和他人。无论是一味索取的爱,还是按照自己的臆想一味给予并且认为对方需要的爱,都是不健康的。

弗洛姆也大量探讨了现代社会是否有利于爱的培养的问题,他认为,西方社会导致了爱的溃散;其主要论据在于,现代社会的组织方式带来了现代人与自身、与其他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被异化了。我赞同,在工业大革命之后,物在人类生活中享有了从未有过的地位,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崇拜;但是我不敢肯定,在现代社会之前,爱是普遍的,而现代社会的到来,带来了爱的溃散。可能确实现代对于人之间关系的抨击很多,从文学到哲学的各个方面,但是更加可能是由于人的信仰变化从崇拜爱与美到崇拜物而贬低人而造成的。我们甚至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之前,还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时期,我们对自己的心灵更加敏感或者麻木。所谓协作精神和相互体谅对于相处的作用,我想不只是现代会这么要求人和人是不同的,相处之间摩擦就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同理心和让步就是必要的润滑剂,而非某个社会形态强加在于人身上的,只不过大众媒体会不会这样坦诚。

让步假设说,现代社会确实存在爱的溃散,这也不能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美德标准带来了这样的情况来概括。如果爱博爱、母爱、*,可以给人带来愉悦,那么人就不会轻易放手它们,不会因为社会崇尚协作精神,就贸然提议说,我们放弃相互之间的爱,用协作意义上的共生来替代吧。人面对鱼和熊掌的第一反应,不会是,两者我该放弃哪一个,而首先会是,我能不能同时占用两者。另外,如果我们谈论这个话题的起意在于学会爱,获得幸福感,那么笼统而轻巧地把责任推于社会形态是一种既不负责任又无济于事的行为我们大可以把时间花在一部电影一桶爆米花,而不是严肃的思考上。

但是,我们确实注意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组织形式,或者说工业化的进程,确实改变了人的很多习惯、特征;这样特征和习惯的改变可能最终改变了社会里爱的现状。

确实,现代社会里更多幸福感来源于消费或者说,人的幸福感向来部分来自于消费,而在工业化之前,消费部分占有份额受到了消费品总量的限制,无法大幅扩张;而工业化带来了这样的可能性,于是人自然地转向这部分更加容易增长的幸福来源,从而形成了大众逐利的场面;而这样的情况有可能造成了大家对于精神层面替代性的忽视。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也许国际贸易里福利恶化型增长的情况会出现。

同时,现代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习性。弗洛姆在爱的实践里所提到了几种爱的基本要求:自律、专注、耐心、极大的热情(discipline,concentration,patience,passion)。但是现代社会的物质消费约束集确实不利于这些美德的培养,这些美德在社会中的地位也远不如一两千年前。我们可以说,人性的的进化是缓慢的,远远慢于意识形态的演化,更加慢于生产力的提升尤其是在生产力经历了指数甚至更快的增长之后。不可能指望植根于人性的意识形态迅速地可以适应生产力的提升,而同时保持了当初的种种坚韧不摧(或者至少在没有外界冲击情况下,表面的坚韧不摧)。因此,爱成为一种需要学习、时时注意的能力培养这样能力之始,就是从努力靠近弗洛姆所提出的几项要求开始。

【篇八:《爱的艺术》读后感】

弗罗姆(ErichFromm)是人们所熟悉的现代心理学家。最近看了他那本流传已久的经典之作《爱的艺术》,弗罗姆作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之一,其在心理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而《爱的艺术》作为他集心理、人类、伦理、宗教、社会学等学术菁华和几十年理论研究于一身,被列为当今心理学的必读之作。

《爱的艺术》(《Theartoflove》)从人类最关注的爱情话题着手,探讨了爱的本质、爱的历史以及爱在现今时代所遇到的价值和精神危机。爱,是人类社会最普遍而恒久的话题,千百年来无数智者和哲学家都希望拔开它罩在世人头上的谜雾,但至今仍无人能全面地阐述爱的真谛。但人们仍孜孜不倦地探索,如果歌德的那句名言永恒的女性引导我们向上,那么,在对爱的不懈探索中:爱领导人类进步则表明了爱在关乎人类自身发展与文明创造方面的不可动摇的作用。爱所以被这样郑重其事的提出来是因为爱关乎人生的最主要命题,不仅涉及到每一个人,也维系着每一家庭,并最终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演进和发展。爱是每一个人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人类社会正是有了爱才能存在、进步和发展,爱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与整个社会的日常活动密不可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爱就在我们心中。而另一方面,人类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也就是一部爱的历史,如果说是种族和语言的不同和差异让世界充满纷争,那么正是爱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结成团结和友谊,所以说爱是联结国家、种族、民族和人人的桥梁和纽带。现今的事实是,对爱的问题的解答不但从来没有获得过圆满的成果,在21世纪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对爱的困惑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强烈地困挠着每一个人。而弗罗姆正是先知先觉的领会到现代人的这一迷惑,这篇发表于上世纪50年代的经典佳作,是作者洞悉现代人精神危局后凭借自己的专业成就而精心烹调的心灵鸡汤。

在书中,弗罗姆不仅考察了爱情这两个字通常所指的两性的爱,更多地考察了人类所有的其它意义上的爱,包括母爱、博爱、*、自爱和神爱。这些对不同类别爱的意义和在人类日常社会生活中的现实作用的阐述,组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在具体论述时,弗罗姆则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和引用等多样化的写作手法,对爱的性质、表现、现实意义、生理学心理学价值等作了深入浅出的论述,清晰的思路、晓畅干练的文字、扎实的学术和理论功力、循循善诱的解说,整部书读来让人感觉轻松自如。为了进一步帮助读者理解各类爱在人类精神世界中的作用,作者对一些与自爱相近或相关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比如自爱和利己、自爱与忘我的关系,通过对自爱的辨证和说明,为在现代心理学中有积极意义的自爱正名,指明爱自己与爱他人并行不悖而不是此消彼长。在*一节里,则重点地批判了弗洛伊德情爱的性本能决定论,指出了爱情与*的地位和关系,这也是后弗洛伊德时代,精神分析学派对弗洛伊德性学理论的最主要修正和扬弃。

从心理学上对爱的心理需求的分析,让我受益良多,这是弗罗姆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想通过书本宣传精神分析学派主要学术思想的重要领域。爱这个虚幻的神来之物,原来始终寄宿在人们生物需求的底层,不再是那么虚幻和不可捉摸,而是与人的整个生物特性密不可分。将爱的生物学肇始与个体的人与生俱来的身份认同感联系起来,从而引证出爱的朴素来源,如果西方人说上帝与我同在,那么爱也是始终与我同在。通过阅读,进而联系到平时切身的人生感悟和思考,这部分的阐述无疑让自己平时对爱的理解更深入和接近客观实际。其实,爱就是世界的灵魂,爱让这个世界充满和谐和幸福。爱其实就是埋藏在每一个人心中的种子,与我们与身俱来,可以说爱就是人类的基因和图腾。现代人吝啬于爱的给予,其实是爱的缺位和衰弱。一切人间悲剧莫不与爱的缺失和漠视有着直接的联系。在没有爱的地方,战争、杀戮、仇恨和敌对就肆无忌惮的横行、恣意妄为,人类的痛苦的灾难也和文明一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所以解释爱的问题,也就是来进一步思考人类文明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为进一步寻求解决之道开了一个必要的好头。

对爱情的要素分析,爱情中几个不可或缺的基础因素(或者说是感情):关心、责任心、尊重、了解。在每一份爱心中,回味一下都有四者的存在,正是这四种爱的元素,缔造了人类爱的基调,使社会生活呈现出多姿多彩;爱的这四个元素也是每个人在内心衡量自身爱的能力、感受爱的能力的无形标尺,人性的圆满、爱情的获得和维持都必须始终有各元素的参与和结合。这四者其实是一个理想的人本主义学者在对人文精神的一次综合诉求。

在书中,作者不仅从自己专属的心理学来分析爱情,而进一步阐明了社会意识形态对个人爱情具有渗透、影响和调节的作用。人类社会发端以来,人从本质意义上来讲都是社会中的一分子,所以爱情作为一种人与人的关系形态,就不再是简单的心理学范畴,故而作者在分析爱的时候需要引入当时的社会发展形态、社会意识形态。这种思想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式的、纯粹的分析学派最大的区别。

在行文基调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全书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浓厚的古典主义元素。对爱的原始渊源的考察让我置身于古典主义的神奇海洋,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西方美学的洗礼和熏陶。比如伦理学范畴中爱情与个人羞耻的那一段论述就把西方宗教学观念引入进来,从伊甸园寓言中的亚当和夏娃因初尝智慧之果而萌生的疏离感和羞辱感,讲到上帝对人类父权式的不容置疑和置否的爱,讲到上帝让约拿去尼尼微为其宣示神谕的故事。所以阅读本书收获的不仅是心理学知识,还能得到大量的古典文艺方面的滋养。作者能综合诸人文学科的功力,特别是作者深厚的理论实力和人文素养更是让我从心底里钦佩这位心理学大师的风范和广博学识。沉浸在字里行间,作者就仿佛是与一个智者作了一次精彩的美学对话,醉心于每一行甚至每一个文字的同时,给人持久的回味和灵魂的净化,阅读的愉悦莫过于此吧!

最可贵之处,不在于书本能为每个读者切实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而是通过对爱的阐发矫正现代人心底对爱的误认,让人们重新拾起爱的关怀,重建对于爱的信心。这一点是我读过本书后最大的收获。

当然,任何书都有局限性,本书的美中不足之处是作者对现代爱情困局的解说只是引出了一个头,在阐释问题的更深层次原因方面分析得不够透彻和详尽。囿于社会主义的角度来理解当代爱的缺失,可能比较武断,弗罗姆只指出资本主义中人的异化以及爱与性的分离是当今资本主义世界中爱面临全面危机的主要原因,但我个人认为爱并不是一个意识形态差别或种族差别的而特有的问题,有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存在、有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冲突存在,就会有爱的问题的发生。爱是人类始终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将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各个脚步。同时,在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时,本书显得特别单薄,没有提出有创见性的、前瞻性的措施和手段。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批判。

《爱的艺术》读后感3篇


爱的艺术读后感 (一)

一无所知的人儿也就一无所爱,什么都不做的人儿也就什么也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儿是没有价值的。懂得事理的人儿也懂得爱、观察和发现对事物本质了解得越多,也就越钟爱设想所有水果与草莓同时成熟的人儿也就对葡萄一无所知

在本书的开篇,弗洛姆引用了帕拉塞萨斯(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的这句看似与爱情无关的古话,却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他的观点,若想获得爱,则需了解爱。

弗洛姆是著名的德国(后加入美国籍)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试图保存两者的真理,用对方的原理修正进行另一方的理论,得出最后的综合体。他论述最多的是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爱、人的异化、人的解放问题。这本《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自1956年问世以来已经被译成20多种文字,至今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在本书的开始,弗洛姆即指出,爱是一门艺术,就像生活中的其他艺术一样,要学习如何爱就像学习其他艺术一样,先需了解爱的理论,再探讨爱的实践。弗洛姆所讲的爱的实践,绝非一般畅销书中的夫妻情侣相处之道,而是就个人自身行为进行的探讨。

可是长久以来,为什么多数人认为爱是不需要学习呢?弗洛姆在书中阐述道,大部分人认为爱不需要学习的前提主要为以下三点:第一,多数人宁愿把爱当成被爱的问题,人们不断付出努力获得大众的认可,使自己变的可爱,这样迫使男性取得成就,获得他自己所处的社会条件最大限度的地位和财富,女性通过修饰仪表健美等来吸引男性;第二,把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能力的问题;第三,把最初坠入情网的经历与爱的久恒之间的区别混淆了。这三点真是字字珠玑,就拿第一点来说,现在的八零九零后都是独生子女,多少有些自私,常更渴望被关注被爱,而不愿意付出自己的感情去关心对方,熟不知,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持有被爱比爱更幸福这种言论的人,多数是不成熟的。而提到第二点,强调爱的对象就像在中国强调缘分。不少书中的爱情警句不断地告诉大家,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在等着你,其实不少任性的年轻人不懂得爱,总是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对的人。

在本书里,弗洛姆也谈到,在交易盛行和奉物质财富为首要价值的资本主义文明中,人类爱的关系遵循统治商品交换和劳动力市场的相同规律,以互利交换的思想为基础,估计自己和对方在社会中的价值,力图做一个交易,此交易即称之为爱情。

弗洛姆认为,以上提到的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爱。马克思曾强调过知识和成熟在爱情里的重要性,也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你应该考虑在结婚以前成为一个成熟的人。弗洛姆的观点类似,成熟的人格是获得真正爱情的基础,而成熟人格包括有冒险的能力、有勇气,甚至准备迎接厄运和挫折。成熟的爱情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而不成熟的爱情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最重要的是,有成熟人格的人,拥有创造性的爱,具备爱的能力,愿意为被爱者的成长和幸福做积极的奋斗,愿意为赢得他所爱的东西而劳作,真诚地爱一个人,就是关心他的生活,尊重他的潜力和他自身。这样的爱,是一种给予,分享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他的给,丰富了他人。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双方都因此而充满快乐。弗洛姆认将给认为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通过给,个人才能体验到自我的力量,自我的富裕,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

而与之最为相反的是,极端的自私主义。极端的自私主义者,他们不是真诚地爱对方,而是为了爱自我才爱他人,找到爱的对象是为了满足自我的幸福。这种爱,在对象能满足他们需要时,还可以维持平静的生活,而一旦对象无法满足,或者他们自己产生怀疑、动摇,或是自我空虚,他们的爱就会碎裂,熄灭。所以,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弗洛姆在爱的实践部分,主要强调了爱需要具备耐心、专心、勇气、信仰,这些词看似简单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只有身体力行,付出行动,才能收获爱。在实践部分,弗洛姆特意写到,在开始爱别人之前,个人应具备独立的能力,学会与自己相处。这倒是跟我们当下的流行的不少心理学观点相符,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之后,我们才能更好的爱他人。

写到这里,谈论什么是真正的爱及如何获得爱后,那我们为什么需要爱?为什么爱情是人生永远的话题?因为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答案。人最深切的需求即克服分离,从孤独中抽身。而爱情是人类克服孤独的唯一方法,人的爱情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分享彼此的秘密,人与人结合,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也切记爱情与生活并不是脱离的,爱情依附于生活。鲁迅曾谆谆告诫:不要只为了爱而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意义全盘疏忽了。人生的第一意义便是生活,人必须活着,爱才能有所附丽。

爱的艺术读后感 (二)

这是这个学期马原课上,我读到的第二本书,与第一本《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的风格确实有很大的区别,虽然都是将问题最后总结成一种高度,以全社会,或者是以人类的性格,社会的要求作为探求的对象,但是第一本书就像是一杯陈年老酒,在一个黄昏中,坐在大海边大口喝着,而《爱的艺术》则给人一种在清晨静静坐在花园中,外面阳光明媚的感觉。

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弗洛姆在这本书中提到的很多看法其实和我想的是一样的,只不过我的想法平时更加幼稚一些,因为我觉得确实,爱到底是什么,其实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对你爱的人的责任心,是一种可以爱别人,爱社会,爱生活,的能力。从这一点来看,如果具备了爱人之心,具备了爱的能力,那么获得爱情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但是根据作者的观点,社会上很多人对爱情的三个错误看法

其实这些举止都是正常的,毕竟人的认知规律就是先从外在开始,然后随着接触的增加,而彼此互相了解,然后才能将自己内在的一面展现出来,所以我觉得如果是在现实中,衣着,举止,谈吐,是人们展示爱的能力的一种手段,但也仅仅是一种手段了,如果一个男生,衣着糟蹋的走到你面前,谈吐中脏话的次数可能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有多少,那这样一个人即使内涵锦绣,性格谦虚,有着强烈的责任心以及高于他人的能力,那么他也不会吸引到他面前的人。

2.很多人认为在爱这件事上一无可学,他们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他们认为爱本身十分简单,困难在于找到爱的对象或被爱的对象。爱情中最大的能力是什么,其实就像是弗洛姆所说,应当是给与,而不是获得,为了自己爱的人去付出,去带给她一种阳光,一种活力,这种给,才是爱情中最美好的一种因素之一。

当然给的目的有所不同,也决定了给予到底是不是真正的,从心里出发的,那种人格成熟的给与,以后很多人想着,这种给与,时应有回报的,而这种回报是对方也应该给与我什么,或者说是要给我以,但这种或许不叫爱情,而是一种很幼稚的生意罢了。真正的爱情的给与是一种,因为我富有活力,我可以是一座大山,让你登到山顶,去看看这个世界有个多么的光明和美好,去感受这山峰是多么的清爽,通过这种给,展示了我的力量。通过这种给,展示了我的这种完全的人格。在生活中,如果你的好朋友请你喝了一杯饮料,即使是小孩子都能感觉得到,他是对我好的,于是下一次他渴了的时候,我也邀请他喝一杯,我们是朋友。这种友爱,可能便是因为一方挨着另一方的行动唤起类另一方给的行为,不是报答,而是真心希望对方也能够好好的,能够和我一样的开开心心的,口渴了也有饮料可以喝,这种单纯的行为,或许也是爱的一种表达。

当代文化是以购买欲以及互利互换的观念为基础。现代人的幸福就是欣赏橱窗,用现金或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他力所能及的物品。爱情的产生往往是以权衡对方及本人的交换价值为前提,我想做一笔交易,那我既要考虑从社会价值的角度出发,对方值不值得我追求,也要考虑基于我的一目了然的实力以及潜在的实力,对方会不会看中我。在这笔交易中,如同购买地皮一样,对方的有发展前途的潜力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在一个商业化占统治地位以及把物质成功看得高于一切的文化中,事实上是没有理由对下列事实抱有吃惊的态度: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关系也遵循同控制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一样的基本原则。但实际情况中,总会有那种看着她的笑脸,我不禁也笑出来的情况,原因并不是说什么我被这种笑容感染了,而是我真的为他的这种小儿感到开心,而感到幸福,希望他多笑一笑,快乐这么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与他分享着这个世界上的欢乐与忧愁。

作者提出的第三个错误是人们不了解堕入情网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如果我们用fallinginlove和beinginlove这两个英文搭配也许就能更清楚地区分这两个概念。两个相互陌生的人,当他和她突然决定拆除使他和她分隔的那堵高墙,相许对方,融为一体时,他俩相结合的一刹那就成为最幸福、最激动人心的经历。这一经历对那些没有享受过爱情的孤独者来说就更显美好和不可思议。这种男女之间突如其发的奇迹般的亲密之所以容易发生,往往是同异性的吸引力密切相关或者恰恰是由此而引起的。但这种类型的爱情就其本质来说不可能持久。这两个人虽然慢慢熟谙对方,但他俩之间的信任会越来越失去其奇迹般的特点,一直到隔阂、失望和无聊把一息尚存的魅力都抹掉为止。当然一开始双方都不会想到这点。事实是:人们往往把这种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的爱恋看作是强烈爱情的表现,而实际上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地寂寞。

所以,当再也找不出一种行为或一项行动像爱情那样以如此巨大的希望开始,又以如此高比例的失败而告终。如果是别的事,人们会想方设法找出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以利再战或者永远洗手不干。但因为人们不可能永远放弃爱情,所以看起来只有一条可行的路,那就是克服爱情的挫折,找到原因并去探究爱情的意义。这一段出现的时候,我在想许多读者都会产生共鸣,到底时遇上了对的人,没有抓住机会,还是在不正确的场合遇上了他,更或者是遇到了错的人,这些问题从古至今,甚至到未来,都会被人们不停地讨论下去,但是,我只是想说,无论如何,坦然的去看待给予,去付出,因为你会真的感觉到很快乐。

爱的艺术读后感 (三)

最近几天看了《爱的艺术》这本书,感受颇多。书中,作者弗洛姆的主要观点是爱是一门艺术,需要人们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同时,爱的是给予而不是得到。

当今社会所有人都在渴望爱,许多小说、歌曲都在称颂爱,但为什么这个世界有这么多为爱烦恼的人。《爱的艺术》中,弗洛姆就说其实绝多数人没有具备爱的能力,又或者说其实多数人谈的是爱的感觉,谈的是被爱,通过看这本书知道爱其实是一种能力,可以学习,从哪里学起,主要有三个重要元素,说起来简单,但想做好并不容易。

首先,第一个需要学习的能力是给予,你要主动的给予,给予很容易吗?其实不是,很多人会说,哦!我很大方,很慷慨。因为很多人的给予都带有被动,都是因为某个因素促使他在付出,他的付出其实是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希望是要有回报的,这本书里讲的付出是不再需求回报,没有被动、没有社会压力或者其他什么方面的压力促使他主动给予,主动给予是想要分享,我们可以检查下自己的给予是主动给予,还是被动给予。如果你不能去有主动给予,而是被动给予,说明你的爱的能力是有限的。

第二个能力是关怀。书中说到真正的关怀是本身要有劳动力在里面的,平时当我们说,我们好爱自己的家人,却从来没见过你关怀、照顾过你的家人。说自己好爱自己的学生,也从来没见过你关心过你的学生,那只能说明你爱的是家人、学生给你来的感觉,所以,真正的爱中,你要有劳动性的关怀。

最后一个需要学习并具备的能力是尊重,真正的爱中必然有尊敬,我们大部分人都觉得尊敬只是想由上到下。这本书就说尊敬其实在拉丁文中得意思是如实的注视对方,你是如何的,我就要如何的对待你,很多的父母以为他们爱孩子,其实他们只是希望他的孩子变成一个他渴望形成的样子,并没有如实的尊重。只有尊重,你才会获得真正的对方。

《爱的艺术》是心理学家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这是是一本可以轻松阅读但又能引起思考的小书,很庆幸遇见了它,弗洛姆的文笔很流畅,思维很连贯,不是那种严肃的说教,也不是牧师般的引导,他不是要教会我们什么,他只是在讲述,就好像一个老者在讲自己人生中关于爱的那一章节,每个听众各取所需即可。

注:精彩知识请关注

《教育的艺术》读后感(3篇)


教育的艺术读后感大全(3篇)

【篇一:教育的艺术读后感】

教育是一门艺术,每个教师都是一个艺术家,学生就是我们教师的精心雕刻的艺术品,这是我读了《教育的艺术》之后的想法。

读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100个教育案例,感触颇深。这100个浸透着苏霍姆林斯基辛勤汗水,闪耀着其智慧光芒的教育案例,不仅让我们能从中发现苏霍姆林斯基独到的教育理念,而且使我们能和苏霍姆林斯基一起去思考如何培养孩子,如何爱他们而又严格要求他们,如何在他们当中寻求优秀的、独到的东西并展示他们的才能。

如何处理好和家长的关系,也是一门艺术。书中特别提到了如何和家长处理好关系令我受益非浅。教育工作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形:老师因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把家长请到学校进行道德训斥,父母回家就用强硬的手段吓唬甚至打骂孩子,最终的结果是孩子和家庭都对学校产生了不愉快情绪,不但家庭教育成为空谈,学校教育力量也大大削弱。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在巩固家庭的稳定上有重要的使命,学校大多都忽视了让学生把愉快幸福带给家庭,这种美丽的联系是最细微和牢固的纽带。我从这些语言中顿悟出日常家校联系缺少的就是对学生、家长人性的尊重。于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和家长进行沟通,首先把孩子在某方面喜讯告诉家长,和家长分享孩子进步的喜悦,同时与家长交流孩子的心理动向,以便关注孩子成长状况。一段时间后成效显著:家长和孩子共同语言多起来,孩子的抵触情绪渐渐消逝,家长的教育水平也在提高。收到如此令人惊喜的家校合作效果,我由衷感激大师的涓涓叮咛。

我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案例,深为感动。非常佩服他的生动性、深刻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不能生搬硬套,但值得借鉴,从中吸取经验和营养,更好的服务于教学,要想书上说的把自己整个心灵献给学生,我认为这是教师的最高境界。你爱学生,孩子们就会爱你。爱是永恒的!

【篇二:《教育的艺术》读后感】

《教育的艺术》一书里,介绍了一个个生动而深刻的教育案例,蕴含了许多宝贵的教育经验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使我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读着这些案例,读不到那种厌恶、痛恨和无奈,反而能从字里行间感觉到宽容、爱心和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儿童是我们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他认为教育的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热爱儿童,他终生的座右铭就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有教育就要有爱,有了爱才有教育的艺术,爱就是教育的生命线,贯穿与融合于教育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教育的艺术包括品德教育的艺术、情感教育的艺术和学习转化艺术等等。

教师决定要帮助孩子们之前,有否想过应当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但是要解除孩子们的心理障碍,坦诚地把心里的话告诉你却是一门艺术。本书中怎样才能使格里沙说出心里的话?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不使他逃而远之,应该怎样去接近他呢?对他说:什么事使你激动不安呢?那么他就难于分辨一般的好奇、打听跟同情与关心之间的区别。应当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孩子,多跟他在一起。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都是十分丰富多彩的,只有和他们多交谈,给多一份关爱,那么师生的心灵之间必然会形成一座沟通彼此的桥梁。

教育,需要信任和尊重,本书中米沙不信任老师,老是跟老师对着干,原因是经常唠叨挑剔的母亲还有永远对他说话时口气里总带有责备和不信任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的做法是创造条件,在活动中发现和发扬孩子的闪光点。激励是孩子成功的基础,没有一个孩子不期盼老师的赏识和激励,在老师的激励下,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尝到了甜头,在这种不断成功,不断进取的自我心理调节中,迈向成功的步伐就会愈来愈快。

寓教育于无形之中更显暗示教育的效果。一个拥有不幸童年的12岁男孩尼古拉鄙视一切优秀的人物,怎样使这个孩子相信世界上存在善与美呢?对心灵受到创伤而未愈合的人说同情的话会更厉害地刺痛伤口。我应该同这个男孩交朋友,让他主动来找我我们一起嫁接果树,也许我们都忘记了相会的真正目的,尼古拉并未感觉出,我要对他进行教育。当我告诉他有一本记述米丘林生平的书时,他请我把这本书拿给他看。后来,他从书上认识到,人的真正的美在于,要对别人施善心。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能成功地激发起孩子尼古拉(一个充满偏见、心如死水的儿童)内心的精神活动,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在谈话时能够接近和关心尼古拉,然后是在共同兴趣的谈话中,引出一段英雄人物的谈话仿佛是在无意之中有目的将道德教育的内容潜移默化地被孩子所接受,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孩子大部分都会在心情舒畅的时候比较乐意地接受而且还能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就是一门艺术。

【篇三:《教育的艺术怎样做个好老师》读后感作文】

通过学习课程《教育的艺术怎样做个好老师》中的第二讲,让我对教育的本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育的本义就是让孩子拥有美好的人性,教会孩子如何生存,如何做人,如何成功。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现状: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在人们的心目中,分数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准,是通向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通行证,是打响学校品牌的依据,评价一个教师能力的高低,就看教的学生成绩如何。这一现象尤其是在家长的观念中更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只有对学生统一要求,严格训练,竭尽全力使学生考出好的分数,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从而使学生感到教师不可敬,不可亲,感到学校没有吸引力和相容力,从而拒绝说教,学生的学习也就没有积极性、主动性可言。可见教师的这一教学行为严重违背了教育的本义。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呼唤人性的回归,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和谐走进课堂。因此裴老师提到的教育的素养对教师来说显得尤其重要,而且我认为师生间的和谐相处是教师所具备的教师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成功教育的基础。成功的教育就是和谐的教育,我很赞同这一观点。

那么我们教师应该如何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觉得我们首先应该做到裴老师提到的那几点

第一,长辈关系:关爱学生要象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多点鼓励,少点责骂。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地去发现学生中闪烁的点滴思想的火花,挖掘有价值的东西,加以充分的肯定。

第二,同辈关系:与学生相处要象与自己的兄弟和姊妹一样,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

第三,朋友关系:老师要努力成为学生无话不谈的朋友,学生有困难第一个想到的朋友。我认为朋友关系是最重要的,也是很难做好的。首先教师要具有平等,合作意识的健康心态。在语言上,对学生要尊重,有礼貌。比如要指派学生做某事时,可以用商量的语气:你来帮我的忙,行吗?当学生做完后,不忘说声:谢谢。在行为上,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要起到表率的作用。另外,要把爱洒向每个学生。特别是那些有困难的学生,需要帮助的学生,教师要伸出援助之手,给他们一片蔚蓝的天空,让学生觉得教师就是知识海洋里的一盏明灯,生活中的知心朋友,从而点燃学生心中学习兴趣的火花。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张大千的绘画艺术读后感1500字(3)篇”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爱的艺术读后感15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