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国家与学术读后感1000字

国家与学术读后感1000字

国家与市场读后感600字(3)篇。

阅读一本好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阅读的过程,就是人不断成长升华的过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在阅读一篇书籍后都会独属自己的感悟,面对作品里的情节、人物,我们需要从相关的角度去分析它。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呢?小编特别编辑了“国家与市场读后感600字(3)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国家与市场读后感600字 第(1)篇

   《国家与市场》是这套东方早报.上海书评中唯一一本跟经济相关的。经济好像是个横亘在文理之间 的交叉学科:一方面长期和哲学纠结不清(老妈作为七十年代大学生学的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另一方面又以数学模型为工具。上大学时和隔壁宿舍经院的同学相熟,一起上自习时发现化学系的理 科生们居然学高数C(我校生化医农方向都是学数C,这在高校里据说也很鲜见的)而经院的文科生们却 对着高数B的课本眉头紧皱,大家对此普遍是槽点满满。刚读到这本书时回家跟老妈讨论,尽管认为当代中国经济模型是基于西方理论基础,马政经的许多论点在如今有些过于简约宽泛,但她对现今若干经济 学家们殊无敬意,据她看来,这些人的观点只在一定情况下从某种立场看去才正确,常常闹出察秋毫之 末不见舆薪,只见树木完全看不见森林的笑话,不过我想这也是面对复杂经济现象在所难免的。

    这本书一共选取了13篇访谈,其中2篇主谈农民税负和农村土地问题,这说明农业始终是涉及国家根 基的基本问题;2篇谈国际经济形势,反映出如今的中国已是东亚之中国、世界之中国;讨论未来经济路 线:政府主导还是市场杠杆,占去了4篇的篇幅;剩余5篇则讨论了当今社会最突出的社会表象-收入分配 问题。

    曹锦清是77级高考大学生,有着那时代学者固有的审慎凝重。访谈中,他竭力强调着中国三农问题有复 杂性:具有政治学(村民自治)、法学(司法下乡)、农业经济学(承包制度)、社会学等许多方面; 有重要性:虽然中国从产业结构税收结构来说是工业国家,但从从业结构上来说,仍然是农业社会,解 决中国问题,仍然绕不开农民问题、农民工问题;更有着紧迫性:八二宪法确立的土地家庭承包制大大 影响了其后三十年农村建设,这种制度虽然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但同时带来了公共品供给萎缩,土地存在继承性, 朝着私有化的方向缓慢迈进(十九大再次确立了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意味着这 种中间状态价继续持续)。2004年城乡一体化建设,取消农业税,标志工业开始反哺农业,随之而来出 现了农业县地方财政吃紧。。。种种现象可谓是剪不断理还乱。华中科大的贺雪峰教授同样站在保守立 场上:虽然大体上赞同农村土地流转,但他竭力反对资本介入造成的土地不可逆流转。他认为目前农民工年轻外出打工-年老回乡养老的模式成功地避免了中国形成印度南美式的城市贫民窟,保障了农民生活 水平。他甚至称赞说回到土地的权利是农民的基本人权。当前我国的地利共享制度:所有权在国家,使用权在农民,保证而非阻碍了中国高速发展。即使是所谓土地自由交易的国外,具有土地所有权的农民 在使用上仍然受到各种隐性管制。新自由主义的放任型土地流转是彻底“天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的对 国家和农民不负责任。

    探讨国际经济的两篇都是采访复旦大学的自由市场派经济学家韦森。第一篇谈赤子加剧和标普评级下降标识的所谓的美国债务危机,虽然表面上看是美国政府运作不善,但韦森认为真正的根源在于第三次科 技革命带给世界经济的推动力面临衰竭,全球经济将面临长期萧条,这是全球所即将遇到的共同问题。 然而这时美国政府却反其道而行之地实行大政府(雇员膨胀)、资金救市政策,不过是生搬硬套罗斯福 应对大萧条的经验。然而即使是这种情况下,美国国债价格不降反升,这充分说明全球化已经发展到了各国经济相互高度依赖的程度。同时,韦森吐槽当前央行的外汇管理制度:强制结汇,积累美元,超发 人民币,建议国家停止强制结汇政策,让美元贬值的风险由买卖方自行承担;用现有外汇储备去购买资 源,投资美国的房市。第二篇谈及欧债危机,他认为政党政治造成执政党给开出的“富人减税穷人高福 利”的支票是其根源,人口老龄化更加剧危机。对此,中国应该趁机进口欧洲产品,鼓励人民消费欧洲 高档货,借机实现美元储备清仓,那些购买欧洲经营不善企业的做法反而是头脑发热。

    收入分配不均是当前最明显的社会矛盾,然而不均的根源、现状程度、解决办法却是众说纷纭:自诩为劳动者代言的汪丁丁认为目前劳动者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人们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经济转型,而非相应带 来的劳资问题。另外,国内劳资问题似乎是个问题:政府管得很细,却紧抓着权限不放;本该由工会承担的劳动者-用工者沟通的责任也似乎被完全忽视。反之,张军则是相信水到渠成的乐观主义者。他认为 地区收入分配不公平才是最大的不公平(地区间收入差距大于地区内收入差距),政府从2004年开始关 注农民收入问题已经是在努力减少收入差距,只不过农民们在网络媒体方面缺少话语权。政府通过进行 生产性质的花费,例如基础建设医疗教育等进行工资均衡实现再分配。另外,对于差距本身张军提出存在合理性,即差距只要是可以解释的就是合理的,它是促成效率增进、结构变迁、经济增长的源泉。最 后他乐观的表示,只要经济快速增长,收入不平等问题一定能够解决。极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陈志武 则有完全不同的意见,他将当前的收入分配不公平完全归咎于政府控制的户籍制度、国企垄断、过度干 预,具体表现为高房价、高赋税、高垄断国企利润,唯一的良药就是加强市场化:资本市场推动国退民进,汇率制度彻底放开,进行税制改革将征税权归全国人大所有,最后是政府消费公开透明。陈开出的 这副药方已经超越收入不均本身,涉及了经济路线的问题。如他做石破天惊之语:并没有诸多经济学家 沾沾自喜的中国模式,中国的经济成就不过是经济改革顺应世界潮流的自然结果。收入分配不均的表象 背后是根源的制度问题。相比之下,黄亚生的态度又温和了一些,首先他以邻为镜以史为鉴,列举东亚和拉美的例子指出城乡分布不均仍是目前贫富差距的主要表象,经济增长起先会带来贫富不均而到一定 程度后又会消饵差距(这难道就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十年也是分阶段 的:先是制造业高速发展的农村创业十年,接着是市场经济模式下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五年左右。这期 间主要是在改革历史问题,因此收入增长很快,贫富差距没有明显问题;然而之后的十五年,中国是见招拆招地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当前政府的主要任务还是发展农村城市化建设(当然作者十分吐槽 目前房产化式的城市化),平稳增加劳动者收入,仅靠行政命令提高工资是毫无意义的。税收被公认是 政府平衡社会收入的重要杠杆,我国的税收水平究竟如何也是经济学家们众说纷纭的一个话题。韦森对我国的赋税有很尖锐的观点。他提出,中国的赋税(包括直接赋税和第二财政:土地出让金等)已经高 到相当的程度,居民收入和国家财政收入接近持平。为了避免滥用征税权的状况,应努力推动预算民主 、税收透明、税收消费透明三点。纵观历史,人民争取宪政权本来就是围绕征税权和政府财政支出审议 权而展开的(苏格兰人民对英国国王),跟普选并没有太多关系。经济发展中也存在大职能政府的凯恩 斯主义和倡导尊重市场秩序的法治政府的哈耶克两条路线。在我国,人大将征税权赋予了国务院,国务院转给财政部,财政部转包给税务局。层层拐弯,难以管理,更难以撼动利益者,加税易而减税难;至 于如何花钱,当前政府太多的投资在铁公基(铁路公路基建),而非给人民更多选择权的医保社保,其间存在大量暗箱操作,也缺乏各类监管。

    一切问题讨论到底,绕不开根本路线问题,就好像两个凡是和实践真理标准一样,决定了一棵大树未来 的成长方向。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或许就是当前必须直面的路线问题。香港背景的张五常赞扬中国改革开 放的正确道路转向,欣赏强力政府尊重甚至推动市场运营的县级竞争制度带来九十年代增长奇迹。他反对新劳动法,歌颂赤裸裸汗淋淋的原始积累过程带来的国家发展,算得上是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者。从 台湾教育背景泅海而来的林毅夫是强力政府的崇拜者,他坚持政府掌舵才能给市场以正确程度的干预, 所有制等问题都不重要,开放竞争环境才是最重要保障。消费不带动经济发展,政府导向的大规模投资 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真正发动机。反之,大陆的茅于轼却持强烈批判旧体制的观念。(虽然是经济学家 ,但茅于轼有些言论未免涉政过甚,他曾说过:反毛派的看法不全面,但基本符合事实;还曾经在《把 毛泽东还原成人》一文中有过激言论)可能是经历过混乱的一代人,他痛定思痛强烈反省过去的错误坚决捍卫市场。他认为,市场本身的运作真正利于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他也承认市场不解决公平的问 题(天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公平是政府和民间的事情。另外,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是紧密相联的 。更加激进的张维迎,我觉得可以称之为市场的信徒。因为一般人都是市场达尔文主义者,即市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不讲究温情与公平。可张维迎确认为市场是自然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市场能够均贫富吗? 不明白依据何在),政府才真正的不公平,因为没有监督和竞争。每次经济危机过后, 政府的力量都在 加强,不对称机制使少数人获利,而大多数人损失少许成本。中国就有着反市场典型表现:国企越来越大,强榨资源,频频进入私营领域,不承担损失的责任。

    这本书看到最后,让我自然联想起佛经中某故事:《长阿含经》卷十九:有王告大臣:“汝牵一象来示众盲者。”……时彼众盲各以手触,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象类何物?”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萝菔 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臼 ”;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没错,正是盲人摸象的故事。不过即使如此,倘若能集众盲者的描述,我们最终能一窥大象的全貌吧。

国家与市场读后感600字 第(2)篇

读《国家与市场》笔记摘录n这本书是《东方早报》周日文化副刊《上海书评》里曾经发表过的经济类文章的精选,里面收录了记者对张五常、林毅夫等著名经济学家的采访,记载了近10年前经济学家们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形势和经济现象的一些深刻分析和独到见解,放在现在看某些观点仍不过时甚至应验了他们的预言。这里摘录精选中的精华。《张五常谈中国经济30年》:中国经济80年代的转变,主要得益于由等级界定权利转到由资产界定权利,承包责任合约的出现帮了大忙。90年代奇迹就是邓小平南下以后,县的竞争制度开始形成,90年代后期到2007年经济发展的非常快。我反对新劳动法,中国穷人的唯一出路,是要有一个制度能给他们每个人有自力更生的机会,中国现在这个情况,不能靠福利经济养人。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是农产品价格一定要上去,农民的知识一定要提升。等到中国最穷的农民都有不错的收入的时候,中国的经济改革就算圆满成功了。《林毅夫谈市场经济与有为政府》:在经济发展上,西方实际上没有一本真经,发达国家的发展理论未必适合于发展中国家,我们讨论问题时,不能被理论教条和意识形态束缚住,与其简单讨论说政府干预好还是不好,还不如总结哪些地方政府干预过度,哪些地方不足。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因此必须具有“常无”的心态,抛开任何现有的理论,深入研究现在的问题是什么,这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提出真正解释发展中国家问题的理论并制定出真正与时俱进的有效政策。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一个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制度等经济结构不断变迁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仅是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其本身就包含着理念、理论、思维,能够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帮助世界更好地解决各种问题,这样才算是中华民族真正的伟大复兴。在政府的作用上,过犹不及,不及犹过,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是希望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避免结构主义的“过”之过,以及华盛顿共识的“不及”之过。《汪丁丁谈劳动工资与经济转型》:如果不尽快改善劳动工资偏低的情况,受到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就将长期严重短缺,中国将永远丧失经济转型的历史机遇。中国人习惯于把政府当成父母官,什么事都让父母官解决,这是最可悲的现象。政府不可能直接参与制定工资,因为政府不可能掌握企业内部的信息细节。政府要鼓励劳动者维护自己的权益,别越俎代庖。前者是所谓“四两拨千斤”,后者是所谓“事倍功半”。第二,老百姓也不要时时处处指望政府主持公道,要自己维权,斗争,这才是正儿八经的市场经济,否则你就永远进入不了市场生活。《张军谈收入分配改革》:左派一贯主张要从高收入者那里下手,采取税收等政策改善收入分配不均的状况。我认为左派的观点过分追求政治正确,在理论上却错的离谱,往往没有任何理论和依据,没有把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考虑进去。经济学家必须而且有社会责任去考虑更长远的东西,正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在中国现在对很多问题的讨论都有缺陷,既不注重数据和科学的分析,更不注重理论,缺乏理性和公开辩论。而媒体往往把问题渲染、扩大化。在收入分配问题上,我认为中国的经济学家在当下:(1)要始终考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2)要用理论来分析问题;(3)要拿出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张维迎谈政府与市场》:如果你想活得幸福,你首先要使别人幸福,如果你不能使别人幸福,按照市场的逻辑,你是不可能幸福的。这就是市场与政府行为的根本差异,政府获取收入的办法跟个人和企业完全不一样,它是靠税收,税收有法定的强制性。市场的缺陷其实就是人的缺陷,但不能因为市场的缺陷而丢弃市场,这不解决问题。不存在一个理想制度,市场经济也是如此,我们只能在可行的制度中做出选择。麻烦的是,你没有机会证明它,任何充分证明都需要足够的耐心。计划经济不行,我们已经给它足够的时间;但中国的真正市场经济只有十多年时间,应该给它足够的时间。市场的不完善,都是人性的不完善,不能因为人的问题而否定市场。《黄亚生谈中国经济模式》: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并不独特,无论是中国的成功经验还是发展困境,都不是中国特有的,都可以从世界其他国家的身上找到影子。成功经验是,中国的发展类似东亚各国,比如土地改革、民营经济的支持和教育卫生方面的投入;欠缺经验则可以在拉美国家找到影子,民营企业的生存发展受到挤压,消费低,收入增速低。中国要朝着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前进,而不是走回头路,即便步子慢一点,也是好的。看一个国家是否成功,除了经济增长,还要有其他指标提高,比如社会公平、政治稳定等,如果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有大规模的社会动乱,有非常严重的社会不公等情况出现,这个经济增长模式就是有问题的,这种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韦森谈美欧债务危机与中国》:美国政府债务问题仅仅是一个表层现象,真正危机的是背后的美国经济本身,更折射了西方民主政制本身的深层次问题。现行西方民主政制中,任何一个政党要上台,都需要尽量满足所有选民的要求。一方面会对富人说,你们选我上台,我会给你们减税;另一方面则对穷人说,你们选我上台,我会提高你们的福利。这样的制度运作所导致的结果是,每一个西方民主国家都背负了沉重的债务——又要减税又要增加福利,只会让政府花的钱越来越多,财政赤字越来越大。关于如何尽量把我们巨量的外汇储备花出去,我想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买外国政府国债(美国、日本或者其他国家)。第二,大量买资源,买石油、黄金和其他类资源。第三,鼓励民间到美国和其他国家去买房地产,去新西兰、澳大利亚买农场、矿山。但购买西方企业,却要特别小心。经常出国的人大都感觉,中国的奢侈品价格可能是世界上最贵的,远远高于东京、巴黎和伦敦。结果,现在中国高收入的人一波一波地出去旅游,多是跑到香港、新加坡和欧洲去买奢侈品。如果关税降下来了,上海、北京和一些其他大城市的进口奢侈品价格下来了,人们就会在国内买了,没必要再花机票和旅馆费去欧洲和国外买。与其把这些钱都花在欧洲,花在路上,还不如降低关税,让欧洲奢侈品直接来到中国,那样中国的商家还能赚一部分零售的钱。

国家与市场读后感600字 第(3)篇

地区间GDp竞争在2000年前成就了中国的奇迹。但2000年后,gdp竞争越来越多表现为寅吃卯粮只管借不管还,低效率高举债投资,只管一时GDp而不管长远发展,不顾债务黑洞的劣质竞争。

如果不去除地方政府以债务黑洞刺激经济的做法,财政收入必然是不够用的,哪怕再加征十种房产税也不够。

您提到,县的竞争制度就是中国经济的奇迹所在,乍一看县挺不太起眼的,平时大家都说北京上海。

中国的劳动法是极温和的,对资本极友好的,极具世界产业竞争力的。法定最低工资制度仅仅只是名义上的,远低于市场上的实际最低工资。当然,我们的五险占比的确是过高了。

新《劳动合同法》一提出来,我就大发脾气,一亿劳工回去乡下,到现在很多就不肯出来,工业也闹民工荒了。

二战后,凯恩思主义横行,主球主要经济体的政府机构均快速膨胀。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富豪全球逃避税,实际税负远低于中低收入打工族,通过多征高档轿车、游艇、奢侈品税收,寓税于物,既非常合理,也极为必要。是增加还是降低相关关税,应当从奢侈品实际缴税额最大化的角度考量。

与其把这些钱都花在欧洲,花在路上,还不如降低关税,让欧洲奢侈品直接来到中国,那样中国的商家还能赚一部分零售的钱。

更严重的是,压根没有人想解决这个问题。农民进城打工,城市财政受益;但建学校,搞社保则要城市出钱。在城市财政可以自己选择的情况下,他们当然只想要挣钱的事,而推开要花钱的事情。

在道义上我们很难不同意这种说法。权利确实是应该平等的。而且,农民为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已经做了那么多的牺牲,再把他们的子女堵在中国的城市化之外,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但这个问题确实很难找到一个单一、快速的解决方案。

本世纪以来,全球各主要国家政府均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扩张。

本世纪以来,美国联邦政府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扩张。在过去十年中,联邦政府开支增加了百分之五十,政府雇员(除军队外)增加了约百分之二十。政府机构在膨胀,经济却没有多少起色,这就有问题了。

越穷的时候,越靠低价获取粮食以出口创汇换机械设备。

第一个阶段是向农民、农业提取剩余来进行工业化、城市化

资本挟公权力介入土地大规模流转,实际上不可能尊重农民意愿,往往有强制或半强制行为,甚至暴力胁迫。

资本介入的不可逆的土地流转将使农民退无可退。

过去40年,甚至几百年来,中国最重要的事情是强制计生与严重少子化。

大陆五六年内(2025年前)年出生人口降至1200万以内,十年内(2030年前)汉人年出生人口降至800万以下。以后每25-35年,汉人年出生人口下降30%—60%。100年内(2120年前),汉人年出生人口将降至200万以内,占世界年出生人口的比例将低于2%,相当于当前朝韩民族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

汉人萎缩后,老年人必然要求大量引进移民以降低医护、保姆、劳动力价格,提高护理、家政服务的可获得性。最后的结果一定是黑绿鸠占鹊巢,汉人在失去人口后必然失去祖辈繁衍生息的故土。

强制计生和严重少子化是两百多年来中国最大的事件,没有之一。强制计生和严重少子化的影响远大于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抗战、建国、改开。毕竟,除少子化外,其它事件不会导民族萎缩和消失。

在出生人口大萎缩之际,经济发展变得毫无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的所有经济成就都只是给外族的嫁衣。

邓的强制计生足以使其成为两百年来,甚至上千年来,汉族历史上的最大民族罪人。

人口老化,永远停留在老龄化之前的发展阶段。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国家与革命》读后感


《国家与革命》读后感

在马恩相继离世之后,社会主义阵营中有许多机会主义分子和修正主义者对马恩思想歪曲误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造成了不良影响,为了捍卫马恩学说,还原马恩思想,列宁在系统阅读马恩原著的基础上,于1917年8月至9月间,隐居在俄芬边界的芬兰拉兹里夫车站附近的茅草棚中,完成了《国家与革命》这本重要著作。准确的说列宁并未全部完成,因为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中断了写作。但列宁也并未遗憾,因为做出革命的经验比论述革命的经验更愉快,更有益[1]。

《国家与革命》主要整理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以及无产阶级在推翻资产阶级暴力革命中的任务和作用。半国家理论也是列宁在该书中明确提出来的,它是指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所建立的国家,之所以是半国家,是因为它已经打碎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居民已经自己上台来代替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所有一切都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了[2][2] 。 半国家理论不仅是对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的理论概括,也是对其的一种现实指导。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急剧变化的转型时期,原有的政治经济体制也在不同程度上有了转变,在这种转变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隐患,我们有必要重新认真思考,对于其中的一些问题的解答,我们也许能从半国家理论中获得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

国家作为一个在文明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在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关于国家的核心内容,不同的思想家有着不同的认识,霍布斯认为国家就是进行暴力统治的利维坦,卢梭、洛克认为国家是建立在社会契约上的一个代理机构,黑格尔认为国家是与市民社会相关联的理念的实在化形式,而马克思对国家的理解是建立在阶级斗争之上的一个统治工具。

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共产党宣言》开篇就讲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遍布着整个人类的发展史,尤其是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之后,随着劳动分工不断细化以及私有制的不断完善,资产阶级对劳动阶级的剥削也日益加重,因此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也不断恶化。而这种对立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是不能够通过退让协商的方式解决的,对于无产阶级来说,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才能真正的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才能建立没有剥削、公平正义的新社会。

资产阶级为了使这些对立、经济利益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消灭,就需要一种表面上站在社会之上的力量来抑制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之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久居于社会之上而且日益与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3][3] 。国家由此成了一个统治工具,一个由统治阶级不断向被统治阶级发号施令的暴力工具。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对国家的存在持一种彻底批判的态度。

2、暴力革命资产阶级国家的消亡

正因为矛盾的不可调和性,要想推翻资产阶级的残暴统治,只有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妥协退让是没有出路的,无产阶级必须要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暴力革命在资产阶级的历史上时又发生,但之前的革命大多只是统治集团的更替,只是政权的一次又一次的转移,革命之后发生变化的仅仅是统治者不同而已。而且,在之前的革命中一切变革都是使国家机器更加完备,而不是摧毁它[4],资产阶级不断的完善自己,集中权力,建立强大的暴力机器,加快剥削的步伐。这就要求无产阶级在今后的革命中不仅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更要从根本上摧毁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消除私有制这一剥削制度存在的经济基础。革命不仅要转变政权的执政者,更要转变执政者的统治方式和治理理念。而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之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实现的统治阶级的转换,也实现了统治方式和思维的转变。

3、自行消亡社会主义国家的消亡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后,依然需要一个已经不是国家的国家来维护基本秩序,发展经济。但这个国家已经于之前的资本主义国家大为不同,不仅从之前的镇压转变为现在的管理,更为重要的是它在不断的去势,自行消亡。这是因为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力量的日趋强大,剥削阶级被消灭,从而不存阶级矛盾,私有制被消除,从而不存在与社会利益相背的国家利益,一切矛盾都转变为人民内部矛盾,可以人民自己的组织来自行解决,因而在客观上已经不需国家作为一种工具来实行统治,国家的存在没有了意义,也没有了土壤。

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种政治形态,它的发展是一个去国家化的过程,国家真正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就是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它作为国家的所采取的最后一个独立行动[5][5]。当国家代替社会完成生产资料的占有,实现公有制时,国家就开始逐渐消亡,直至共产主义阶段,国家完全消亡。

以上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个简单概述,他把国家视为一种历史的产物,在历史上产生,也会在历史上消亡。列宁正是把握住了这种国家消亡的命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半国家理论,完善了马恩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二、半国家理论概述

马恩对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有着独特的认识,它作为一种过渡形式,与原有的国家形态(封建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尤其是经历了巴黎公社的实践之后,他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特殊的国家形式。1875年,在恩格斯给倍倍尔的信中,直接提到巴黎公社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了,马克思也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明确写道无产阶级专政是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

列宁将马恩的这一思想概括为半国家理论,而且结合当时的革命实践,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因而可以说列宁的半国家理论是对马恩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完善和超越。他在《国家与革命》中正式提出了这一思想,他说资产阶级国家不是自行消亡的,而是由无产阶级在革命中消灭的。在这个革命之后,自行消亡的是无产阶级的国家或半国家[6],之所以说它是半国家,是因为它与原来的国家相比已经有了本质上的转变:

1、由少数人执政转向多数人执政。任何国家的存在,都意味着使用暴力来统治,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也不例外。但是在此之前历史上的所有国家都是少数剥削者对多数劳动者使用暴力,维护其统治,而无产阶级专政则是多数劳动人民对少数剥削者使用暴力。马恩曾经论述过古希腊的民主制,而且也认为君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社会及之前历史上最好的政治形态,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民主政治只是少数人的,只是局部范围内的[7][7]。而社会主义国家则是由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来执政,正是这种人数上的变化是社会主义的发展获得了更大动力,而且它也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国家机器,为国家的消亡做好铺垫。

2、由社会的国家化转向国家的社会化。马恩认为国家是被异化了的上层建筑,它起源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等它摆脱社会的控制之后,又凌驾于社会之上来控制社会的发展。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权力日渐强大,统治日趋集中,这就导致了国家之外的其他一切社会力量都无法与之抗衡,而且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日益打压社会力量,攫取社会利益,使社会日益沦为国家的奴隶。而社会主义国家则不同,因为消除了阶级差别及私有制,国家的利益就和社会的利益完全重合,国家的职能就是将社会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国家职能就直接转变为社会职能,国家不再尽可能的将社会事务控制起来,而是尽可能的将社会生产和生活管理的职能交由社会行使,实现社会自治[8]。这样通过社会主义改造,逐渐实现社会力量的崛起以代替国家的职能,由国家向社会过渡。

3、由镇压转向管理。国家只是阶级剥削的工具,它拥有强大的官僚阶层和常备军来镇压人民的反抗。因而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社会,国家承担的最大职能就是镇压,以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社会中存在的最大矛盾仅仅是人民内部矛盾,通过教育和刑罚就可以基本解决,因而不再需要强大的镇压力量。而此时,国家又面临着新的任务和使命,就是组织和调整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向上发展,发展生产力成为国家的首要任务,因而列宁曾公开强调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不仅在于暴力,而且主要不在于暴力,而在于先进的劳动组织[9]。

当然,剥削阶级、私有制度的消灭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国家中完全不存在一些剥削现象,也不意味着它没有任何矛盾和冲突,只是说它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而且于此同时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新的现象,这都需要治理和维护,这就要求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要有一些新组织和新形式来代替国家执政:

1、用人民武装、选民代表分别代替常备军和官吏。用什么东西来代替被打碎的国家机器呢马恩对这个问题没有做出直接回答,直到巴黎公社的实验之后,在革命实践中找出了答案:公社的第一个法令就是废除常备军,用武装的人民来代替、公社是由巴黎各区普选出的城市代表组成的,这些代表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撤换[10][10]。而且公职人员只能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薪金,取消一切公职人员的特权,这不仅消灭了官僚主义的隐患,也大大降低了国家的管理成本,使原来的老爷变成了现在的公仆。这种公仆和老爷身份的区别也是人民武装力量与常备军及官吏的最大区别。

2、用议行合一的机构代替议会,提高行政效率。资产阶级用议会来掩盖其为少数人服务的专政本质,而且议会仅仅作为一个意见的表达机构,有可能落为一所清谈馆。而社会主义国家要摆脱议会制度,在其议的基础上行,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工作的机构,监管行政立法的工作[11][11]。这种公社式的议行合一的机构与议会相比有两方面的不同:首先,它扩大的了民主的基础,实行民主集中制。它让广大人民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和途径,不仅仅局限于少数的统治阶级,而且在广泛的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再去制定政策;第二,做出决策之后,立即执行,代表们亲自工作,亲自执行,亲自想人民负责[12][12]。这种议行合一的机构起初也只是马列的设想,但后来在革命的实践中的确实出现了这样的机构,最为主要的就是苏维埃和人民代表大会。

以上就是半国家理论的主要内容,它较为详细的论述了社会主义阶段国家的政权建设和组织形式,也描述了国家向非国家过渡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半国家理论的提出虽然距今已有一个世纪,它的内容可能还存在一些粗糙和尚待完善之处,但是它的核心理念却依然有其现实意义,对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建设有着很大的启示。

三、半国家理论的现实启示

我国当前正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转型期,过去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在此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环境问题,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危机[13][13]。如果说前三十年的改革主要是经济改革的话,后三十年的改革必须要是全面的改革,尤其是政治体制的改革,它不仅关涉到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动力,更是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而半国家理论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有着很大的启示意义,它既可以评价我国当前采取的一些政策措施,也可以指导我国政治体制建设。

1、半国家理论要求我国转变国家职能,从管理走向服务,缩小和限制公权力的行使范围。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发生了几次中大的转变,从建国初期的镇压到后来的组织管理,再到现在的服务,国家的强制色彩日益衰减。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治的日趋民主,这就要求国家必须要从一个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将国家事务更多的交由人民和社会自行处理和消化。而我国当前的形势可能与之相悖,政府越来越加强控制和管理,公权力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很多领域内都出现了国进民退的现象。在社会治理方面,城管这一治理模式成为当前我国治理模式的一个典型缩影,尤其对于基层政府来说,这样不仅成本很高,而且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受人诟病。这种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力的强力干涉不仅在经济领域内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在社会上也促生了很多的官民矛盾以及群体性事件的发生[14]。这些现象也促使我们需要不断的反思我们当前的执政理念和思路,只有明确公权力的界限,逐渐回归社会,才能真正的化解当前现实中存在的矛盾。

2、半国家理论要求我国精简公务员队伍,取消公务员特权,合理设置政府机构,提高行政效率。公务员热成为近几年我国出现的一个新现象,无论是大学生,还是有工作经验的人士,无不向往从事公务员行业,这种期望向往背后折射出了公务员行业存在的一些稳定利益,无论工资、待遇,还是住房、出行以及日常办事,公务员都有着其自身的优势[15][15]。而且很多单位存在着人员臃肿的情形,人多事少,很多单位已经形成公务员上50岁不再安排具体工作的惯例。公务人员过量跟国家机构设置有很大关系,国家机构重复设置的现象很多,不仅提高了运行成本,也大大降低了行政效能。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已经陷入了官僚主义的庞大体系之中,各个部门相互牵扯,为事情的简单处理人为的处理很多障碍。

半国家理论提示我们必须要打破公务员的特权,保持其纯洁性,真正的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同时要提高行政效率,平等对待每一位群众。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国家的造血功能,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群众拥戴和支持。

3、半国家理论要求我国培育理性的社会心态,促生多样的社会组织,建立公民社会。半国家理论所展示的国家在社会主义阶段逐渐消亡的理论对我国社会的发展给予很大的启示,就当前的环境来看,国家消亡的条件远未成熟,但是有必要将国家权力逐渐转移给社会,转移给群众本身。首先要培育一种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为建立一个强大的社会奠定基础,这样一种社会心态不仅要求理性的的对待异质思维,更要求平等的倾听沉没的声音[16][16]。除此之外建立广泛的社会组织,通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奥运会等等大的事件,我们意识到了建立公权力之外的社会组织的需要,它不仅能够弥补公权力的不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国家机关积极行使公权力[17]。只有具备了开放的社会心态,广泛的社会组织,公民社会的愿望才有可能实现,也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强大的社会本身,自下而上的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

综上所述,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提出的半国家理论不仅在理论上有重大的意义,也对现实中社会主义国家实践有着很大的启示,遗憾的是这一理论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尚未形成一个普遍的共识,这也就要求我们理论工作者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断宣传该理论,结合实践不断完善和发展该理论。

注释:

[1] 《列宁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1页。

[2] 同上,第169页。

[3] 恩格斯:《家庭、国家和私有制的起源》,转引自《列宁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3页。

[4]同上,第133页。

[5] 恩格斯:《反杜林论》,转引《列宁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23页。

[6] 同上,第124页。

[7] [德]亨利希?库诺:《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赵志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91293页。

[8] 朱昌宇:列宁半国家理论与社会主义阶段国家形态,载《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0年版1期。

[9] 王子琳: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国家是半国家,载《当代法学》1991年3期。

[10]马克思:《法兰西内战》,转引自《列宁文选》(第三卷),第146页。

[11] 同上,第157页。

[12] 吕世伦主编:《马列法学原著选读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8189页。

[13] 黄宗智:改革中的国家体制:经济奇迹和社会危机的同一根源,载《开放时代》2009年第4期。

[14] 吴敬琏:国企存在公权力过度介入弊端必须改革,载2011年2月10日《南方周末》。

[15] 相关报道,可参见2011年2月24日南方周末:年轻人,到体制中去。

[16] 人民日报近期连发心态培育,执政者的一道考题、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用公平正义消解弱势心态、追求理性从哪里起步、执政者要在众声喧哗中倾听沉没的声音等五篇关注社会心态的文章,引起很社会的广大凡响,也对我国执政提出了新的要求。

[17] 无论是人民群众还是中央政府都意识到了社会民间组织的积极意义,而且将其纳入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作为今后重点发展的领域。

国家公诉 读后感(3)篇


国家公诉 读后感 第(1)篇

       这部小说虽然开头有一些设定上的bug,但是不论在情节构思,承转启合上设计都堪称佳作,这本书包作者对国家改革带来的社会变动,政治权力运作模式,人民权益的保障,干部权力约束等等国家重大问题都有着自己深沉深刻且有正能量的思考。同时也写出了很多正直且坚持原则干部的心声:坚持原则太难了,孤臣太难当了!然而,也正因为有了这么一批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孤臣,这个民族才有了脊梁,这个国家才大有希望。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这话说得真不错。事实证明,作为前任市委书记的陈汉杰和作为撤职市委书记的唐朝阳,已经用他们的正确抉择和道德操守为自己写下了高尚的政治墓志铭;而像王长恭这种毫无道德感的政客,则用自身的卑鄙获取了前往地狱的通行证,对这个政客的公审已成定局。做人也好,做官也好,人生为己,天经地义,但做人做官更重要的是一身正气,坚守道义,不忘初心,有始有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腐败的阴霾永远遮蔽不了正义的阳光!

国家公诉 读后感 第(2)篇

没有意料之外,也都在情理之中。最后的公诉词不禁想到刘媛媛曾经的演讲:我知道不是每一个人他都能够成为那种站在风口浪尖上去把握国家命运的人物,你我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升斗小民,是这个庞大的社会机器上一颗小小的螺丝钉,读书的时候每天都被父母耳提面命说你干啥你都不要给我耽误学习;毕业的时候到处投简历,凄凄惶惶的等一家企业收留自己;逢年过节被逼婚,结婚买了房子要花自己年轻的时候的最好的二十年来偿还贷款,让每一个年轻人都忙着生存,而没有梦想,没有时间关心政治,没有时间关心环境,没有时间关心国家的命运,还哪有什么精力去为这社会做什么,但是后来我发现还是有一件事情你跟我都可以做到,这件事情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在我们老去的路上,一定一定不要变坏,不要变成你年轻的时候最痛恨、最厌恶的那种成年人。 如果将来你去路边摆摊,你就不要卖地沟油小吃,你不要缺斤短两;你将来开了工厂当了老板,你不要偷工减料,生产一些次品。每一个普通人他在自己普通的岗位上做一个好人是有非常非常严重的意义。

国家公诉 读后感 第(3)篇

公民同志,当你义愤地诅咒腐败时,向腐败现象和腐败势力妥协了没有?你有没有为达到自己某些也许是正当的目的去请客送礼?你是不是助长了腐败陋习的横行?你在这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法制国家里尽到一个正直公民的道义责任没有?你有没有想过:正是你面对陋习的一次次妥协,一次次忍让,正是你善良而无奈的无限宽容,造就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腐败土壤和氛围!最终给了那些大大小小的王长恭们以掠夺这个国家、吞噬你们血肉的机会!公民同志们,挺起你主人的胸膛,时不时地问一问自己:我这颗最普通的螺丝钉松动了没有?!

这种最普通的螺丝钉也存在一个滑丝问题。因此,公民同志,你还要问自己一个严峻的问题:如果今后有一天,当某种权力掌握在你手上的时候,你会不会也腐败掉呢?

《诗人的市场》读后感


《诗人的市场》读后感
很多人都知道安徒生的童话故事,《诗人的市场》就是他老人家故事中的小小一则。
安徒生就如同他笔下那些小公主,襁褓之时就接受了仙女们的美好赠言一样,当他还在摇篮的时候,就有人用预言为其铺好一条道路。这条路并非通向哪位千金小姐的后花园,也不指向藏满宝物的密洞,而是通往东方的亚洲世界。岁月流逝,当安徒生步入人生的第35个年头(1840年),那“需要一点想象力”的东方旅行终于到来了。
东方之于安徒生,并不象撒丁岛之于劳伦斯那般,一再的唤起立即动身上路的激情与欲念。东方,它要温柔的多。它用绚丽多姿的异国情调和夜不拾遗的美好传说,装点并安抚着安徒生的梦。有一天,安徒生终于以诗抒怀一吐幽思:让我们进入市场驰骋想象吧/我已展示了琳琅满目的商品/从哥本哈根到东方的欧亚/横顶的柱廊排出宏伟的全景......可以看出,安徒生的东方幻景中,“市场“牢牢占得一隅。作者更是拈得“市场“意象为题——“诗人得市场”——一股嘈杂又浪漫的芬芳气息扑面而。
书中自述,安徒生从汉堡起程,行经意大利来到希腊,拜访了雅典卫城废墟;越海前往土耳其,抵达君士坦丁堡并流连城中。归程上,过了博斯普鲁斯海峡与黑海,安徒生溯多瑙河而上,经奥匈东欧,辗转回到汉堡——与出发时极为相似,在这里又恰逢好友李斯特举行音乐会之时。
日记体的形式似乎更便于吐露作者的随行随感,亦使行文显得亲切又平实,温润的语句与美好的景致一并顺溜地滑入读者心底。但是我们同样发现,旅行中的安徒生见着的并不总是美好。也许正是这样——一颗善于讲述童话的心灵,它亦更敏于辨别美与丑;它蕴藏浓浓善意,在童话里馈人以善、以温暖,而在现实中也毫不逃避恶的存在。它是懂得那些不幸的,是真正慈悲的。第一抹异样的色彩出现告别意大利之前的罗马狂欢夜。在表面的精彩热闹之下,安徒生却捕捉捉到一件遁人思忖的突发事件——一位观众被奔马踩死,“死者被拖到一旁,欢声再次惊天动地。”冰冷的对生命的漠视竟遮饰在热烈的狂欢中,充满讽喻的意味,而一句“这种事每年都有”更不由得令人去逼视那常态暗处的不合理、不公正的遭遇。在马耳他,作者遭逢了衣不遮体却决不屈膝受辱的摩尔人;在匈牙利,他巧妙买下了吉普赛男孩的几朵鲜花,希望自己的钱物能缓解男孩的窘迫生活......安徒生似乎在一颗纯净诗心与我们相告,除了美景还要关注什么,不要回避什么。即便行走在路,莫要为了见到“美”而刻意躲避丑。
美是有许多种的,孩子纯真的美又是无与伦比的一种。我想,编制出无数精美童话的安徒生亦是珍爱这份美的吧。除了他与吉普赛男孩那段沉重的交谈,还有一个美妙的细节也吸引了我:那是驶向君士坦丁堡的航程中,安徒生与土耳其一对小姐妹所形成的友谊。姐姐六岁,“脚上是贵重的皮靴,外加红色的套鞋;淡兰色的丝绸马裤......头发梳成两条辫子,用金币缠住,头上又扣一顶金丝小帽”,而妹妹则象野兔一样跃来跃去。语言上的障碍完全不是问题,因为安徒生会哄着让她们相信,他的丹麦语不过是自己专为小姐妹学会的一种土耳其鸟语......一段令人捧腹的叙述之后,安徒生不无骄傲的宣布,自己接受了亚洲小可爱的亲吻。读来,真的轻松感人。
史蒂文森在自己的游记散文中,时常会展现他作为小说家的一面——将惊险离奇的际遇带到读者面前。安徒生一路走过,在写下日记散文的同时,他也间或摆弄出几则美好的童话故事来吊人胃口。让人不得不感慨,伟大的童话作家就是不一样,连旅游时也要揣着童话上路。
第一则写了佛罗伦萨城内一头铜铸野猪与一个贫苦男孩的微妙关系。暮色深沉,怕被母亲责骂的孩子不敢回家,他在铜猪背上睡着了,而铜猪却醒过来,载着男孩去了许多美妙的地方,见着美妙的画,美妙的人——这一切也改变了孩子的命运,为他在卑微与高贵之间架起一座梦想的阶梯。途中余下的童话作品依旧流淌着童真的暖暖爱意,写到安葬于荷马墓旁的夜莺,义结金兰的希腊好兄弟......东方之旅,安徒生行走在现实中,又畅游在想象之界。也难怪,那东方的市场会给他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他是既爱上了商货的琳琅缤纷,亦是恋上想象中的一片人世繁华呵。
旅行总的来说是顺畅愉快的,但也有小小不和谐的插曲。例如在归途中,行经奥地利检疫站,他们被禁闭了几天。而这短暂的无聊时光对一路上都与鲜花美人相伴的安徒生来说,却是多么漫长啊。此时他的思乡之情日渐浓郁:多瑙河上的黑面包让他想到“黑麦的故乡——远方的丹麦”,广阔无垠的东欧草原也让他嗅见了丹麦的清香,甚至鸟雀的歌唱也与我在丹麦的山毛榉树林里听到的鸣啭完全一样。
故乡的点点滴滴都是那么美好,检疫站的一切却是浑郁恼人的。每天燕子来拜访,飞来飞去,安徒生只觉得它们在“告诉我们奥尔索瓦这座美丽城市里的丑闻“......真是充满孩子气。而他的孩子气也是善始善终的——在“解放了获得自由”之时,他突然丧失了“使用翅膀的能力,留恋起住在检疫站的这段感觉,留恋起那些同受罪的伙伴,......小小囚室是星期天的功课;埃因斯沃斯安静地坐着读圣经,彼德亚当和他的亚美尼亚孩子唱着弥撒......”,从此以后呵,彼此相忘于江湖。旅途的终点也就在眼前,这段离开的时光,现实的大船又走了多久呢?就要踏上现世生活的疆域了,安徒生不禁回过头去,若有所思。他想起了什么,想起了哪段岁月?可会想起在检疫站度过的一个无聊的下午,安徒生“注视着窗栅栏旁边那青翠的葡萄藤叶子,上帝的阳光正暖洋洋地照射着它,思想已飞出窗外,进入自然界之中了——每个人在那里总是和上帝的心相通的。”

遥远的桥:1944市场花园行动 读后感(3)篇


遥远的桥:1944市场花园行动 读后感 第(1)篇

故事远不像书名那样富有诗意。作者通过详实的史料将战争的血腥和残酷真实地展示给我们。在战争中,军队作为国家机器被运转,士兵作为机器的零件或螺丝钉在运转中被损耗,并以死亡人数的数字形式留在历史记录中。

然而,每一个士兵作为人都是活生生的,他们也像所有的人一样有着自己的性格,情感,兴趣,爱好,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作为战士,他们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勇敢坚强,不畏艰险,不惧死亡,不辱使命。可他们也会感受流血的疼痛,也盼望着早日结束战争回归自然人的正常生活,一个伞兵在出发前特意带上了软底轻便舞鞋,觉得在战斗结束后会派上用场,另一个伞兵甚至在跳伞时随身携带着他的宠物鸡。一会儿他们用枪直指敌人,射出子弹夺取对方的生命,一会儿又对同类产生同情,愿意把仅有的食物让给曾经的敌人,他们为被自己射伤的人包扎伤口,也为射伤自己的人包扎伤口。他们就这样不断地交替着士兵和普通人的身份。

为天下的所有士兵祈福吧,愿他们所属的机器永不启动,愿每一个士兵能在和平岁月中完成使命,并以自然人的身份而不是数字形式走完他的人生路。

遥远的桥:1944市场花园行动 读后感 第(2)篇

这是科尼利厄斯·瑞恩的二战三部曲之第二部,这是纪实文学,以普通士兵的角度描写二战欧洲战场一次具有卓越价值的战略行动,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伞降作战行动,最大胆最疯狂的蛙跳突击战术,从计划,到实施,到失败,结果不如人意,但其反映出二战欧洲战场盟军对于迫切结束战争,争取圣诞节前回家的心愿是如此强烈,渴望离开战争阴霾,却又不得不以命相搏,以少数人的牺牲换取大多人的幸福,战争是不人道不道德的,可我们要以人道的牺牲去面对,何其不幸也。
在枪弹和血火之中趟出一条光明大道而不得不于地狱中前行,在苦难于痛楚之中拯救绝望的人而时而让自己陷入绝望,没有愿意为了一块勋章而牺牲自己,更愿意为了回家,回了道义,为了光荣与梦想,为了人道主义,结束那罪恶的法西斯统治,即使我们不得不采取极端而残忍的手段,因为必要的选择和牺牲是值得的,哪怕是自己对于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也不得不为

遥远的桥:1944市场花园行动 读后感 第(3)篇

多次在有关二战历史的书籍中遇到市场花园行动的字眼,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也有提及但是语焉不详,终于在这本书中得到了答案。这是二战无数悲剧之一,看到那么多空降精英被屠杀,就不由得对盟军高层贻误战机、轻敌冒进、好大喜功种种愚蠢的行为痛恨不已,同时也为将士们浴血奋战、慷慨赴死的勇气和精神所感动,尤其是作者笔下那些普通的士兵,他们既有阳刚气质,又有英雄柔情的一面,看到他们被愚蠢的战争机器剿杀,更让人反思战争的残酷,这位作者细致的素材搜集,大量的史诗般的叙事手法,也令人叹为观止,这确实是我读过的最全景,最生动,最具体的战争记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最有说服力的一部反战作品,双方英勇的行为后面是那令人诅咒的战争,而可恶的战争发动者应该永远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读后感3篇


读后感大全专题“国家为什么会失败读后感”推荐内容。

书籍是我们人生的一盏明灯。阅读作品后,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许是当时的历史,也许是书中塑造的人物,写读后感要分辨主次,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那要怎么写,才能让人体验感十足呢?读后感大全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国家为什么会失败读后感,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读后感 篇1

作者们在书中广泛用到一个词,叫激励。不同的制度,对国民会产生不一样的激励因素。

他们用韩国与朝鲜的“三八线经济学”,来向读者解释这个本来制度文化相差无几的半岛,如何因为采取不同的制度而日益分化成三八线两边迥然不同的世界。朝鲜在金日成的领导下建立社会主义政权,采用了严格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否认私人财产权,以行政计划取代市场力量,对政治保持高度控制。由于私人财产权不受保护,民众没有激励去发明、投资、发展甚至是维持生产,结果是工业没能起步,农业生产也崩溃了,迎来周而复始的饥荒和赤贫。而金日成统治集团也没有意愿去改革现有体制,改善教育促进经济发展,因为他们从现有的体制中攫取了大量的利益。三八线的另一边韩国,虽然没有采取民主制度,但其采用了承认私人财产权的市场经济。私有产权鼓励国民在各自岗位上尽其所能、鼓励投资贸易和发明创造。而且政府为国民提供良好的教育,努力提高人力资本,也鼓励企业从银行融资。另外其保护产权、保护市场自由竞争的法律制度、完善的公共服务都为经济腾飞创造了激励。

为什么两国几十年后经济发展会出现10倍的差距?作者给出了答案——包容性的经济制度。包容性的经济制度首先创造了繁荣的发动机——自由市场。市场中人们各自追求着福利最大化,而“看不见的手”会发挥作用,创造出繁荣的经济社会。市场有着远超于行政计划的资源配置效率。“包容性经济制度还为繁荣的另外两个发动机铺平了道路:技术和教育。”科技能够提高生产率,其改变世界的力量从智能手机的普及便可见一斑。而受保护的产权、公平的维护契约的环境是技术进步一大推动力。教育在提高人力资本方面功不可没。人多不代表人力资本高,去看看印度就知道了。要将人口转化为高技能劳动力,教育是关键。

为什么这两个国家会走上如此不同的道路?作者也给出了答案——政治。政治是高于制度之上的,当出现制度冲突时,选择怎样的制度取决于哪些人或者集团赢得了政治博弈,由此来决定社会的权力分配。

但是如果只有包容性制度才能促进经济增长的话,那么20世纪的苏联显然例外呀?苏联恐怖的经济增长甚至一度能与美国比肩。两位作者就此给出答案:无论是包容性制度还是汲取性制度,都能够产生经济增长,区别在于是否能持续。汲取性经济制度下缺乏生产性激励,通过短时间内动用资源促进生产难以长期持续。看看上世界九十年代分崩离析的苏联便能知晓。包容性制度下生产者有内生的生产性激励,而且能较为有效地避免汲取者之间的非生产性活动。比较之下,汲取性制度虽然也能实现经济增长,甚至是高速的经济增长,但其难以持续,只有在包容性制度下经济增长才能长期实现。

读这本书让我对政治经济学有初步了解,也刷新了我陈旧的知识库。我对两位作者能够潜心研究十几年的恒心表示敬佩。二位的努力从书中列举的大量的历史事实中可以窥见。然而我更欣赏他们的洞察力,在浩瀚的历史中能洞察出制度与国家兴衰的紧密联系不难,不少观点都赞同制度的重要性。但是要证明制度如何决定性地影响了国家的发展,需要大量专业的研究和有逻辑的思路。政治经济学,要求作者的政治学素养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也要求对经济学的了然指掌,对个人知识量要求可谓非常之高。这一点也激励我:保持阅读,保持更新状态。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读后感 篇2

两位作者强调历史的重要性,并且用了许多历史事件来论证制度的形成——微小差异和关键节点。在关键的一些偶然性事件下,原先存在的偶然的微小差异会塑造不一样的制度。他们认为重要节点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打破汲取性制度循环,促使更加包容性的制度出现,另一方面又能够促进汲取性制度的出现。作者并以肆虐欧洲的黑死病为例来论证国家间原本存在的微小差异,如何在瘟疫下将它们推向不同的历史路径。

而且,作者们还分别反驳抨击了地理假说、文化假说和无知假说。这一观点与辩证唯物史观也大相径庭。以地理假说为例,我的固有认知认为地理因素对初始制度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山地和平原,沿海与内陆,对一个国家的政权、贸易、文化影响重大。

地理因素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原始资源禀赋,例如傍海以及地形起伏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商贸发展,而这是促进十六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发展壮大的一个因素,也是光荣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重要原因。而作者们将其简单归功为英国的反抗阶层恰好人数比较多力量也更大,私不以为然。只是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社会发展到如今的水平,地理这种初始禀赋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相对削弱,就像作者所说:“现代世界的不平等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技术的不平等传播和应用”。一些资源稀缺的国家,例如日本也能够通过明治维新改革成为包容性制度,从而鼓励经济快速发展,跻身发达国家,成为亚洲奇迹。

因而我认为二位对于社会发展的观点有点狭隘,虽认为把制度这单一因素作为根本因素有利于减少变量方便研究,但主张制度的形成源于偶然因素却过于简单粗暴。比较之下,我更赞同国家的制度本身就是由多元综合的因素推动形成的,而制度又对各种因素诸如文化等有重要的影响。

不过,作者们认为包容性制度的形成,是各种不同集团争夺政治权力,尽量建立对自己有利的制度的结果,与寻租理论和分利集团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读后感 篇3

对于国家为什么会失败这个苦恼了人类几千年的问题,本书指出制度是国家兴衰的根本原因。与我所受的教育,经济基础是根本所不同。

本书作者将制度分为包容性和汲取性两类。则国家间的制度大体可按照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相配套分为三大类:包容性政治制度和包容性经济制度,汲取性政治制度和汲取性经济制度,汲取性政治制度和包容性经济制度。

汲取性的政治制度,是指少数统治者垄断了权力,广大公众并没有政治权利,没有选择政治制度或者经济制度的权利,而既得利益者制定的政策成为一部分人攫取另一部分人利益的工具。

包容性的政治制度,是指大部分人拥有政治权利,能够共同决策的民主制度。作者用了两个条件来定义:集权和多元化,二者缺一不可。集权是指中央集权,一个不存在中央集权的国家必然是散乱的。而多元则指政治权力的广泛分配,不属于既定某个人或者某个狭隘的集团。

汲取性的经济制度是指经济制度根本上是为了从社会一部分人中攫取收入和财富,让另一部分人受益。其特征包括市场控制、垄断、专卖等。包容性经济制度强调自由进入和竞争,社会上所有人都有可靠的财产权和经济机会,而不仅是精英阶层。

而作者认为汲取性政治制度与包容性经济制度的组合只能够短期存在,其终将转向汲取性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或变革为包容性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为什么不包括包容性的政治制度与汲取性经济制度呢?作者认为政治制度决定了经济制度,包容性政治制度的权力分配下,不可能产生汲取性的经济制度。

喜欢《国家与市场读后感600字(3)篇》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国家与学术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