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相遇就老了:听席慕蓉谈爱情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读完这本书的,不,准确地说后面部分几乎是“翻完”的。哈,这次还真难为自己了!(我这么说,作者会“咒”我吗?)[捂脸]
爱情是什么?当你问遍一千个人,可能会得到一千个不同的答案。人世间最美的事情莫过于,年少时你携我看遍繁花,年老时你扶我拾级而上。当然,人世间所有的真爱从来都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曾经,我们以为令人羡慕的爱情传奇,在白驹过隙的刹那就成为自己的故事,可是相爱容易,相守难!
我们也曾固执地以为,誓言应该像钢铁一般,不会被任何风吹雨淋改变模样,直到某一天,蓦然回首,才发现那一年的誓言,早就凌乱在苍茫尘世中,找不到一丝踪迹。很多人最后还是败了,败给了我们从未正眼瞧过一次的时间。有些人有些事,总是只能生存在回忆和畅想中,一旦沾染了现实的泥土,就会凋零衰败。我们心中曾有过的完美意象便不复存在。
席慕容说,让女人念念不忘的是感情,让男人念念不忘的是感觉,感情随着时间沉淀,感觉随着时间消失。终究是不同物种,所以,谁又能明白谁的深爱,谁又能理解谁的离开。有些故事是不要讲得太明白的,既然理解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那何必非要自找苦吃?!
人世间的缘分,大概总是要被一种叫作不可思议的事情纠缠上,一旦陷入其中,就难以全身而退。若相爱,请深爱;若不爱,也请尊重分离!
再不相遇就老了:听席慕蓉谈爱情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看了很久总算是把这本书看完了,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
别人都理解不了我,因为我总是说着与自己内心不同的话,我的同事总是以为我是老司机,经常调侃我玩弄少男少女,可是感情的事情太复杂,哪里是嘴上说说这么简单。连玩笑话都不能分辨。傻子。
1.说实话,我看到四分之三处就已经看不下去了,索性不看了直接跳出来。千帆过境,才感受到生活不是只有爱情才值得歌颂,才值得劳心劳力,才值得念念不忘。当你感受到生活太艰难了,你也就不会执着于那一丝丝情情爱爱。所以这本书适合还没有步入社会,对爱情有期待向往,没有被坏的恋爱所影响的人看的,这几个条件必须都符合,否则真心太冗长,看不下去,也可能是我老了。2.爱情不仅仅只有温暖美好的一面,还有许多不好的侧面,经历了才知道,所有的不好不可能一笑而过,是时间和新欢才能拯救,才能算了的,否则真的不会那么温暖只求相遇即可,真爱过就不好做到。3.记得高晓松在奇葩说里说过,大意是我们的生活不仅仅只有爱情,不要纠结于爱情,爱情只是一部分,你的家人、工作丝毫也不比爱情低,所以姑娘们,眼中不要只有爱情。4.最后想说,不要打扰别人的幸福。
敢拼,不要命;态度好;运气好…
成龙:还没长大就老了 读后感 第(2)篇2017年19/67《成龙:还没长大就老了》√
尽管除了成龙的自述,书中夹杂着朱墨作为旁观者的看法,使整体性有点欠缺。但是这也给了我们一个足够远的视角,对成龙的话做一些客观冷静的评价。
成龙的成功首先是自身过硬的本领和极度敬业的精神,与小花小鲜“武替”“文替”的大行其道形成鲜明对比,他能因为追求镜头的完美一命相搏,多少次命悬一线才成就了电影经典。
第二是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路。艺人的个性总是最能让观众眼前一亮的,成龙一生只认准做好一件事情——演好最普通的小人物。
定准目标,为此付出别人无法付出的辛苦,才能享受别人享受不到的鲜花和掌声。
第三就是他遇到了港片的黄金时期。回头再看那时候的港片,就是一群才气纵横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配以成熟的商业化运作,打造出一批明星的同时,也造就了一个辉煌的时代。
真正有准备的人,总是努力做好手头的事情,然后在机遇来临时,奋力一跃。而真正令人尊敬的人,却是在享受光芒之后,仍然不忘初心,仍然不遗余力。
成龙:还没长大就老了 读后感 第(3)篇当听到“我犯了男人都会犯的错误”时,就知道成龙是个渣男。当看到成龙能够在影片中创造那么多的幽默桥段,就知道他生活中是个风趣的人。当我们感叹一个个令人不可思议的特技动作时,我们能够觉察到成龙对电影的真诚热爱,成龙少年时练舞的努力。
成龙的父母在大使馆当佣人,成龙家庭虽然很穷,但有着对教育的重视,发现成龙不是读书的料,在六岁时就把成龙送到了于占元师傅那里学习武术,组成七小福到处演出,这一练就是十年。坐武行,武术指导,再到爆红十八的他身价由3000块变成480万港元,年少的轻率,风流也不再需要什么杜康解忧,吃喝嫖赌一个不落,经过的事多了,对于肯学习的成龙来说,人生有了真正的沉淀。当学为好人之后,我们看到,成龙大哥回归家庭,坚持慈善,与人可亲,用更加令人叹服的特技搞笑正能量矍铄整个世界,这时的他才真正“成龙”!
之前并没有接触过冯唐的任何作品,评价很高的《万物生长》和《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也未曾拜读。无意间翻到这篇随笔集,一下子就被冯唐这种痞痞的行文风格所吸引。有点刻薄有点坏,总是以意想不到的体位撩拨到人的痒处让人忍俊不禁。不管是**抑或是睡前、醒来之时,都可以读上一两篇以自娱,总会有让人击节拍案的片段或句子。
有关“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是编辑精心整理的内容,当我们欣赏完一部书籍,我们也许久久无法自拔。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应该从哪个方面把作品的读后感写出来呢?欢迎你来品鉴本文!
《活着活着就老了》是冯唐的一本随笔集。他在作家里是一个特别的人,因为他不需要以字谋生,所以字里行间就多了几分嚣张。翻看他的文章,不难看出他的才思敏捷和霸气侧漏,挺有意思。
这本书应该集合了他近十年的文章,分为四个部分:那些书,那些人,那些事儿,那些地儿。开篇就说这本小说整体水平低下,吸引好奇的你读下去。讲到好小说的标准,他说结构好的文章远比辞藻华丽的文章好的多,但是如果一本书能让你感动,那么文字、结构、才情神马的就都不重要了。我仔细回想了一下,貌似中文小说里面我最喜欢的作家应该是张爱玲,国外的作家是村上春树,其余的只能谈得上某本书,谈不是某个人了。不过,我个人好像阅读中文小说偏多,是不是意味着我“整体水平低下”呢?呵呵,我想阅读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有不同的妙处,不过我也确实需要补充一些外国优秀小说,因为我最近也发现,国外经典小说的结构都还是很不错的。
“那些人”这个篇章里面看得出来很大一部分是他为文学圈里的好友写的序言之类的短文,不过他描写这些好友时颇为生动,活灵活现,很是有趣,那些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生活也颇有豪情,从这一点看,倒是有些文人的气质。
“那些事儿”收的比较杂,基本放不进去其他三卷的文章都搁这里了,有他给自己书的序言,后记以及一些随想。
“那些地儿”里描述的对象是他去过的国家和城市,写的最多的还是他的故乡北京和常住地香港。看的出来,他为北京而自豪,对香港的便捷称赞有加。
面对一本随笔集是很难写出框架式读后感的,况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毕竟是一些感性的文字,写在这里好像仅仅只是为了纪念:我读完了此书。最后要说的是,这本书值得再细读一边,为了体会那些有趣的句子。
《活着活着就老了》是冯唐的一本随笔集。看了这题目真有意思,是的,随着岁月的流失,渐渐的我们每个人都会衰老。冯堂是一个特别的人,因为他不需要以字谋生,所以字里行间就多了几分嚣张。翻看他的文章,不难看出他的才思敏捷和霸气侧漏,挺有意思。
这本书集合了他近十年的文章,分为四个部分:那些书,那些人,那些事儿,那些地儿。开篇就说这本小说整体水平低下,吸引好奇的你读下去。讲到好小说的标准,他说结构好的文章远比辞藻华丽的文章好的多,但是如果一本书能让你感动,那么文字、结构、才情神马的就都不重要了。我仔细回想了一下,貌似中文小说里面我最喜欢的作家应该是张爱玲,国外的作家是村上春树,其余的只能谈得上某本书,谈不是某个人了。不过,我个人好像阅读中文小说偏多,是不是意味着我整体水平低下呢?呵呵,我想阅读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有不同的妙处,不过我也确实需要补充一些外国优秀小说,因为我最近也发现,国外经典小说的结构都还是很不错的。
书里有一段是说冯唐他想趁年轻看完《二十四史》,这是我这大半年来听到的关于传统文化最清新的一句话这才是文化积淀!党员看讲座,看来看去都是《弟子规》,敢情古人几千年就孕育出这么个东西,书店上架还得放成功学的柜子上。学问不是这么做的,背一句首孝悌,次谨信就能做到的话还要警察做什么。急功近利必然适得其反,得慢慢地煲,不是说要煲出个出口成章,而是要煲出学以致用。
我之前看《战国策》,感觉就像在看两块五一本的《故事会》,到后来有时遇到个什么事,会忽然想到哪本哪本古书里有写过这么一段,该怎么做、有什么后果都写得明明白白。人生苦短,能遇到的事也就那么多,古人都总结好码成字了,这是单说史,要是再看些散文、诗词,什么人啊、情啊、景啊也就没跑了。周国平在《经典的理由》里面说:我反正不能一辈子生活在与人生无关的某个专业小角落里,怀着囊括人类全部知识的可笑的贪欲,我选择了哲学这门凌驾于一切面对一本随笔集是很难写出框架式读后感的,况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毕竟是一些感性的文字,写在这里好像仅仅只是为了纪念:看了这题目,我就情不自禁想读完了此书。
最后要说的是,这本书值得再细读一边,为了体会那些有趣的句子、体会到精彩的人生。
前几天偶然看到冯唐写的一本杂文集《活着活着就老了》,确切地说是书的名字吸引了我而并不是冯唐。像我们这种年龄的人最容易被这种题目所打动。粗略地浏览了一下书的内容,就觉着特别有味道,便决定读完它。通过简介以及作家的自序,才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有关冯唐的事情。一个协和医科大学读了八年医学的博士在当了几年大夫之后毅然而然地决定弃医从文,就像鲁迅当年那样。平常人很难理解这种异类的做法。我并不以为是因为全国暴力伤医事件层出不穷,一些医生在无奈的现实面前选择离开这个职业,也不认为像他在《三十六大》一书中写道的不做医生的两个原因那么简单。一个人一旦有了一定的阅历、到了一定的境界,活着活着就明白了。
人的一生很短暂,从出生到死亡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有些人虽然长命百岁却始终没有明白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做过几件自己喜欢的事。冯唐不是这样的人,否则他就和我们一样了。他在文学方面的积淀与天赋绝对高于医学领域。我不了解他的手术刀有多么锋利,但我已知道他的笔杆子绝对有力。一把手术刀时间久了定会生锈,一篇好的文章却能万古长青、流芳百世。
活着活着就老了,不是对生命的悲观咏叹而是对人生的 深刻认识。只有老有所爱才能老有所为。到了一定的年龄还不能醒悟,还不去做几件真正喜爱的事情,恐怕到时候就只剩遗憾了。老了就无所谓成名成家、无所谓出人头地、无所谓别人的说长论短。
喜欢文学就选择几本好书,择一处偏静之所,把心沉在喜爱的文字中,梳一缕清风明月。喜欢旅游就打点行装背上相机,坐上火车看看沿途美丽的风景。喜欢钓鱼就准备一副渔具,坐在河岸池边,享受温暖的阳光、享受垂钓的愉悦,不管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喜欢音乐就买上一套音响设备,听一曲《二泉映月》、听一段《命运交响曲》,让美妙的乐曲涤荡尘封的心灵。喜欢写字画画就准备一些纸墨,在自己的书房里涂涂画画,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喜欢烹饪做饭就找一本菜谱,把温馨的亲情呈现在小小的饭桌上。
凡是你喜欢的就一定是幸福的。趁现在还能动趁我们都健在,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吧!岁月肯定不饶人,活着活着就老了。
刚刚读完了冯唐的杂文《活着活着就老了》看完之后整体的感想有这么几点,第一,写作者阅历比较丰富,读书比较多,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第二,作者状似无意,实则在文章中处处宣扬一种口无遮拦的被他个人认为是说真话的精神;第三,写的好的很多,但是看完之后,我却不能明白作者的意图,或者于我而言,喜欢的还是言之有物的写作,像作者这样,仿佛睥睨天下,用一句大实话说,好像天王老子在他面前都一文不值,他又是个什么东西,做出了多少经世致用的好文章出来,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值钱。文人相轻,自古有之,我所不能接受的是,我们的谦虚呢?自古流传下来那么多的名人,被贬的居多,可是一个人在一个文化环境下自然有他的贡献在那里,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嘲笑巨人也不过尔尔,实在太过愚昧无知。
于我,看他的文,或许是欣赏一下作者的文笔,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才气,其他人又有几个能这么酣畅淋漓写出这么一大本看完之后,好像又什么都没看的书呢?不过,我也就看了一本而已,何况是杂文集,从名字上看就知道,杂文嘛,没事的时候胡言乱语的东西,拼凑在一起,其他的不敢胡乱评说。
《还没长大就老了》读后感2000字
毛毛
最近刚刚看完成龙的自传《成龙:还没长大就老了》有几分感慨,我由衷想感谢的是想帮成龙出这本书的作者,她叫朱墨。是她想尝试把成龙的一生记录下来,并发表,成龙对她说,可以试试看。才有此书。
成龙的电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动作片,高难度,惊险,刺激。每一个镜头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成功不是走运而来的,凡是成功之人在说自己走运而已,都是谦卑。任何成功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成龙大哥拿到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拿到这个小金人儿的过奖感言,第一句就说:“直到现在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站在这里,我的梦想实现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拿奥斯卡,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拿诺贝尔。那是流了多少血和泪,怀揣梦想,坚持不懈的结果。
多年前他在朋友家看到小金人儿的时候,拿在手里,心想:我也想拿一个。有梦想的人是会发光的,生活中为什么那么多有钱人,越来越有钱,穷人永远在最底层挣扎。给你个机会能挣一个亿,有钱人会想,我要去努力实现,穷人则认为,诶哟,我可没那本事。
成龙说:“我是一个普通人,只是敢做一些不普通的事而已。”当成龙在中国大红大紫的时候,美国却没有人认识他,公司把成龙推向国际化,让他到了美国好莱坞发展,在那里,就算是认为自己已经是巨星的成龙,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大明星。他经常教育那些很年轻的明星,不要觉得自己了不起,有机会去到国外看一看,什么叫真正的大明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喜欢成龙电影的影迷,遍布全球,有人说他身上没有一块骨头是完整的,他自己说有点夸张了,但每一寸都有伤过是真的。初到美国的时候,不用替身,不用吊钢丝,从6、7米的地方直接跳下来的方式去拍电影,美国人都说他神经病。
何止是在美国受到打击,从小就备受打击的事情太多了。也因此磨练了自己,他明确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努力的方向,并坚持不懈的做下去。
感恩有缘遇见此书,在出版成龙自传的那一年,他已经步入花甲之年了。一个人的一生何止是一本书20来万字就能写完的呢?还有太多的故事,只有他自己或者同他共事的人才知道。人的一生经历是那么的有限,世界上那么多人,那么多的事,通过电影,通过书籍,或者通过任何一种方法去了解,去体悟,真好……
早期成龙的电影就是打啊杀呀,动作是主导。渐渐转向为与喜剧结合,从《宝贝计划》到《十二生肖》结局都是HAppY ENDING.他说成龙的电影要给大众正能量,不要那些下流、暴力、负面的东西。
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时刻用善良的眼光去看世界的人,每次在街上遇到乞丐都会叫成家班的人去拿一些钱给人家,自己人会说,大哥,那些都是假的,骗人的,他们其实没有你看到的那样惨。可成龙还是会坚持自己的意见,说:“去拿些钱给人家,我是在做慈善,我开心就好了,就算他们拿到了钱,还说,嘿你看那人多傻,被骗了还不知道,那又怎么样呢?”就是这样的大智若愚。
年轻的成龙,也怕被别人看不起,红了之后,有钱了。喜欢买东西,通常是这个,这个,这个不要,其他都包起来,送到哪哪哪。他拥有的东西太多太多了,电影院、博物馆、房子就几十栋,他说你去我香港的家里看一看,东西多到吓死你。
成龙:“年轻的时候拼命赚钱,什么都想买,现在年纪大了,是什么都想捐。钱不是最重要的,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东西才更重要。”
如今的成龙,不用为挣钱发愁,不想拿什么什么奖来证明自己,做的事情,都是自己喜欢的,想做的,就这么简单。
渐渐地成龙也开始做起了慈善,有人质疑他,中国那么多贫困地区你不继续帮助,还要跑去国外做慈善?是在作秀。他回答:“我曾经因为拍戏到全世界各地,无论到哪个国家,都会遇到帮助我的人。慈善这件事情没有国界。人家帮助我,我希望也可以帮助回去。”他甚至呼吁影迷不要再给他寄巧克力、鲜花等东西,把这些钱存起来,去做慈善。于是他收到全世界的货币……这就是一个有着正能量的偶像的力量!
说起做慈善,我认识一个姐姐,她时不常的就会去孤儿院看一看,做一些自己可以回报社会的事情。我说,我们这里也有个孤儿院,也想去看一看,很惭愧的是,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一年前了,到今天我也没能去过一次。
慈善不是作秀,到了困难的地方拍拍照,告知天下,那不是帮助,是打扰。慈善不是一次性的事情,是持久的。
2012年12月,我很荣幸,参加了《十二生肖》的中国首映式,地点是国家体育馆。这是我参加过所有首映式中,规模最豪华的,阵容最强大的。比电影院里的IMAX大20倍的屏幕,光答谢演出不含电影就长达一个多小时,演员阵容也是最多的。不得不说成龙大哥的电影,要做就做到最好。
在此我很感谢李旭,送我首映礼的票,因此我才能去参加华谊兄弟拍摄的电影首映礼,不仅免费看了电影,还看明星,粗略估算应该有6、7次了。
这部电影筹备了七年,拍摄长达一年之久。这是他的一个愿景,投资从3000万到最后的3亿5,成龙曾经叫他的朋友帮他去参加一个拍卖会,那就是圆明园最重要的标志性文物,十二生肖兽首,当时拍卖的是马首,他对朋友说3000万以内我都可以,结果一开拍6000万,直接超出他的限度,最终以6800万成交。因此才得以有了《十二生肖》这部电影,说是愿景,是因为他希望通过这部电影,把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遗落在异国的国宝,能够被归还,哪怕,只有一件!当时很多人觉得这是异想天开。
2013年4月,就在电影《十二生肖》上映后的几个月,法国皮诺家族宣布无偿地将兔首和鼠首送回中国。书读到这里我不禁热泪盈眶。成龙大哥谦虚的说,两个兽首真正回归,我的梦想就这样实现了,不管是不是我电影的原因,我就当它是吧。后来了解到,正是因为法国人在飞机上看到了这部电影,才得以归还。
可见,无论你多么伟大和渺小,梦想一定是要有的!
周星驰说:人活着没有梦想,和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
书中记录太多关于成龙的故事,这一路走来,非常不易。他说:“几十年闯荡人生,喜怒哀乐都尝过,如果这个世上真的有神,想谢谢他给自己这么多的好运,现在他希望把自己的好运分给别人。”
我为中国有这样的演员、导演感到自豪,也感恩他愿意将自己生命中的所有与人分享!
深浅——读《活着活着就老了》有感
圆圆圈圈
第一次听说冯唐,是从一个平日里段子颇多、热爱妇女的文艺男同学嘴里得知的。
他绘声绘色地朗诵着一些赞美女色、调戏男人的诗句,配以淫邪微醺的声音,总让我觉得写出这样诗句和文章的不是什么好人。太多的词句压根没有任何修饰和遮掩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眼前、意识、脑海里了,不好意思是真的。
经历了一路看风景的劳顿,装满了一肚子的感动、一脑袋的人和事,一身都是晨曦月光的微尘,唯独缺了几本书。行走时困倦得读不了长篇的书,直到到了广州,在大汗淋漓中醒来,又在大汗淋漓中睡去,昏睡了三天三夜。某一天,在半睡半醒间摸到床头的一本书——《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听这书名,多适合在床上读一读啊!
读着读着,竟然感觉不到空气的燥热、感觉不到汗珠的滚动。有太多的故事和人物描绘得太真实,有种错觉——这根本不是小说,就是他真实的叙事。
不厚的一本小说,很快就读完了。总觉得这样一个敢于直言女人身体,敢于直面男人欲望的作家挺酷的。
过了一段不真实的生活,回到工作中还原平凡庸碌的自己,朝九晚五、讲课改作业、看书相亲。某一天,《皮囊》《活着活着就老了》同时出现,但从书名讲,前者更高大上、更文艺些,后者更像当下流行的心灵鸡汤、美女携手无病呻吟的作品。于是先看了皮囊。
以为蔡崇达会以专业的术语揭露当下几多人掩盖在美丽面具下的丑恶面目,以为会愤青、会抨击、会一泻千里,结果全然不对。他更像一个坐在高高的谷堆上面说故事的奶奶,离天很近,能看见月亮、星空,可以呼吸到秸秆和秋草荒芜的香味,可以听着闻着就进入美好的梦乡。
他的语言沉稳老练,说理平易近人,故事饱含深意和泪点。做媒体的人总能很敏感地捕捉到打动人心的时刻和令人动容的词句。
读完《活着活着就老了的第一篇《文字打败时间》,开始庆幸,自己选对了读这两本书的顺序。首先感受到宽厚深情的秋天,再穿梭于炎热的夏天和凌厉的隆冬。
比之于他的小说,这本书的语言更奔放,但又那么贴切实际。
好文字仿佛好皮肤,一白遮百丑,即使眉眼身材一般,还是有人忍不住想摸想看。所以南方女孩比在沙尘暴里长大的北方姑娘好嫁。
——《什么也抵不过自己喜欢》
十回饭局,十回有色。文学女青年,文学女学生,文学女编辑,文学女记者,文学女作家,文学女混混,文学女流氓,文学女花痴。不过,有时是春色,有时是菜色,有时是妖精,有时是妖怪。
——《饭局酒色山河文章》
我喜欢这壶身上的八个字:"风雨一炉,满地江湖",像花茶里的干枯的茉莉花一样,像她某个时刻的眼神一样,像乳头一样,像咒语一样。
——《风雨一炉,满地江湖》
调戏的对象丰富到让人难以想象。
古龙比金庸会搞女人,金庸谈恋爱,古龙搞女人,恋爱没有女人久远,古龙更好看。 ——《雪夜枕边读禁书》
如果老天有眼,把钱钟书和张爱玲弄成一对,看谁刻薄过谁。
——《中文小说:体会时间流逝中那些生命感动》
小品文是东直门的香辣蟹、麻辣小龙虾,啊《五更传》《十八摸》,是苏小小不让摸的小手,是董小宛不让上的小床。 ——《小品文的四次烂漫》
或许书评人是白痴,不知道长期"好色而不淫"是要别处前列腺的,不知道长期"悱怨而不伤"是要促成精神分裂症的。
现在的苏童、余华、贾平凹什么也不是,他们的文字扫过去,感觉好像在听高力士和杨玉环商量用什么姿势,真性情真本色的东西不知道什么时候早已被骟掉了。
——《好色而淫,悱怨而伤》
作为中国人,可以骄傲的是,我上国文化博大精深,外国人所有的一切都是偷我们祖宗的,所以不是毕得格拉斯百牛定理而是勾股弦定理,所以阴阳盂是最早的计算机,所以不是Minto的金字塔原则而是老聃金字塔原则:孔丘在春秋时代开了一家有三千个咨询顾问的管理咨询公司,帮助各个野心邪跳的诸侯通过加强基础管理而提升业绩。孔丘请教老聃如何培训新招的咨询顾问,老聃说,告诉他们,第一个要掌握的原则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数。 ——《老聃的金字塔原则》
毋论是批判的还是崇敬的,都是三分正语七分戏谑,但在轻薄裸露的文字中却难掩广博的知识和严谨的逻辑思维,插科打诨背后自有扎实的国学基础和医学从业经验及经融业的实战感言作支撑,看似不经意、潇洒地开涮古今名人,实则是对文坛中一些风气的真实写照。
因为是杂文,故而言说的事物也更驳杂一些。从舞文弄墨谈到名人为人、俗人俗事,从怪物修炼手册谈到肉体和思想需求,从傻逼一样地活着到安定而理想地终老。整个格调也从最初的嬉笑怒骂、恣意妄为缓缓到沉稳叙事、感伤怀旧。果真就这样在一本书中渐渐老去,感知岁月远去,老之将至。
比之其他行业,作家会随着文字日渐清醒、宽容、简单。一颗敏感又执着的心,只能用放浪形骸和毫不在乎去演示,不然怎么穿越岁月的火炭针板,怎样趟过险山恶水的滚滚红尘,怎么有勇气缝补千疮百孔、鲜血淋漓的梦想蓝图?
当然,如果每天都吃牛排、喝洋酒,就是再和心意的生熟、再够年份的酒精也终会无味。如是,如果紧着一本书看下去,不过半,也已看穿了冯唐的花招和把戏,大致就是女人的奶、男人的阳具,还有对故乡北京的思恋。
读他的书适宜夹杂一些周国平的小品文,梁实秋的散文。就像逛博物馆累了,总要饱览人间春色,总要酒肉果腹,这样勉强可以保留对他酷酷的认知和喜爱。
总之,能真正喜欢一作家的所有作品,由此而喜欢他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不论是深深喜欢还是浅浅爱,不强求。
版权说明:作者圆圆圈圈,其他公众号或媒体转载,请注明作者并在文首标注以下信息: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悦读Y给你的歌
前几天偶然看到冯唐写的一本杂文集《活着活着就老了》,确切地说是书的名字吸引了我而并不是冯唐。粗略地浏览了一下书的内容,就觉着特别有味道,便决定读完它。通过简介以及作家的自序,才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有关冯唐的事情。一个协和医科大学读了八年医学的博士在当了几年大夫之后毅然而然地决定弃医从文,就像鲁迅当年那样。平常人很难理解这种异类的做法。我不以为是因为全国暴力伤医事件层出不穷,一些医生在无奈的现实面前选择离开这个职业。而是一个人一旦有了一定的阅历、到了一定的境界,活着活着就明白了。
人的一生很短暂,从出生到死亡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有些人虽然长命百岁却始终没有明白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做过几件自己喜欢的事。冯唐不是这样的人,否则他就和我们一样了。他在文学方面的积淀与天赋绝对高于医学领域。我不了解他的医术有多么高超,但我从他的文章里知道他的笔杆子绝对有力。一把手术刀时间久了定会生锈,一篇好的文章却能万古长青、流芳百世。 活着活着就老了,不是对生命的悲观咏叹而是对人生的深刻认识。
只有老有所爱才能老有所为。到了一定的年龄还不能醒悟,还不去做几件真正喜爱的事情,恐怕到时候就只剩遗憾了。老了就无所谓成名成家、无所谓出人头地、无所谓别人的说长论短。 喜欢文学就选择几本好书,择一处偏静之所,把心沉在喜爱的文字中,梳一缕清风明月。喜欢旅游就打点行装背上相机,坐上火车看看沿途美丽的风景。喜欢钓鱼就准备一副渔具,坐在河岸池边,享受温暖的阳光、享受垂钓的愉悦,不管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喜欢音乐就买上一套音响设备,听一曲《二泉映月》、听一段《命运交响曲》,让美妙的乐曲涤荡尘封的心灵。喜欢写字画画就准备一些纸墨,在自己的书房里涂涂画画,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喜欢烹饪做饭就找一本菜谱,把温馨的亲情呈现在小小的饭桌上。
凡是你喜欢的就一定是幸福的。趁现在还能动趁我们都健在,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吧!岁月不饶人,活着活着就老了。
成龙,JackieChan。他是一个电影人,当今世界最年轻成为武术指导和登上了世界华人知名度的榜首。成龙是一个普通人,但做出了不普通的事。他的不普通体现在对电影的不要命的勇敢、坚持,对家人朋友的善良,对慈善的热诚和为人处事的舍得、负责任……这些看似平凡却做起来又不简单的事情,成龙大哥用心用力地对待。
动作电影在别人看来,或者说是别人的电影风格里,经常会用多个镜头表现一个动作,通过电脑特效来完成电影的制作。但成龙是这样想的:华语电影拍不过好莱坞的原因是好莱坞会不断学习和创新,利用高科技的帮助,做出最好的作品,他们也不会时间和资源的限制去制作片子。可是,我们可以用尽自己的资源和力量,不惜时间和本钱,利用真实的背景和通过人的身体真实表演出来的动作,实实在在的套招和不断在动作的创新来赢过他们的技术,美国的大明星并不会那么实在地去做这些玩命的动作。这就是好莱坞的动作电影都讲究的JackieChanStyle(成龙风格)的原因,也是成龙电影可以传遍世界的原因吧。但可能就是这份对电影的坚持,成龙在全身受伤地图这章节里,是以省略号结尾,可见大哥在电影事业的54年来,受的伤是无法一一尽数。在成功风光的背后隐藏着无数的艰辛。
在大哥的眼里慈善是不分国界的,只要有人需要帮助,就会尽自己的能力去给予。同时他希望自己能影响大家多关心需要帮助的人,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和谐和温暖!
从小就看成龙电影的我,知道戏里的成龙是永不言败的人,为了观众的刺激视角,拼尽自己的力量去演绎每一个危险镜头。其实,生活中的“陈港生”也是如此。在罗维导演初初带他入行的时候,票房没如理想,要么遭到滑铁卢,要么干脆没有得到上映的机会,“当之无愧”地被外界冠上了“票房毒药”的称号。但他就是有种韧性,大哥当时觉得只是自己没有遇到伯乐。直到遇上嘉禾,拍摄自己心目中的动作电影,红遍了全亚洲,挽救动作电影在李小龙之后的颓废状况。“爆红”亚洲的成龙在20世纪80年代尝试闯荡好莱坞市场,因为不适应美国的条条框框式的拍摄,限制了自己的电影创作,最终铩羽而归。可能是天降大任的缘故,“不做第一,只做唯一”的成龙,最终以自己独特的风格赢得了好莱坞的好评!也许是戏里的坚持让生活的他更加坚强。一次次的跌倒,一次次的爬起来,经历了无数的磨练,炼就今天的成龙!
漫漫人生路上,人难免会犯错。年轻气盛时候的成龙也不例外,当时媒体上的报道像爆炸一样。成龙想过离婚来逃避问题,但因为家人的支持,让他提起勇气去承受压力解决问题。成龙大哥在字里行间中都在表达感谢家人朋友兄弟对他的支持和爱,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成龙大哥!
这就是成龙,一个坚持、勇敢、善良、舍得的人,一个让世界都敬佩的人!
《还没长大就老了》让我懂得了很多,也学会了很多。我懂得做人要”且行且珍惜”首要是感恩,感谢家人对自己的爱,珍惜朋友对自己的支持;学会勇敢地面对困难的挑战和对事物的坚持,把最好的展现给别人……
这本书是朱墨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记录下成龙大哥几十年来经历过的故事,不用传记式写法,而是客观还原人生,故事里的成龙都是真实的样子。因此,在我品位这本书的同时,感觉自己身临其景,脑海里仿佛浮现出当时的情景画面。这种感觉不但可以使我更好地融入书中去读懂“他”也可以使自己领会书中的奥妙,体会“他”表达的情感。
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您也许正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也为作者精妙的文笔所赞叹,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心中感受写出来。此时你或许正为写作品读后感而烦恼吧?栏目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活着活着就老了》是冯唐的一本随笔集。看了这题目真有意思,是的,随着岁月的流失,渐渐的我们每个人都会衰老。冯堂是一个特别的人,因为他不需要以字谋生,所以字里行间就多了几分嚣张。翻看他的文章,不难看出他的才思敏捷和霸气侧漏,挺有意思。
这本书集合了他近十年的文章,分为四个部分:那些书,那些人,那些事儿,那些地儿。开篇就说这本小说整体水平低下,吸引好奇的你读下去。讲到好小说的标准,他说结构好的文章远比辞藻华丽的文章好的多,但是如果一本书能让你感动,那么文字、结构、才情神马的就都不重要了。我仔细回想了一下,貌似中文小说里面我最喜欢的作家应该是张爱玲,国外的作家是村上春树,其余的只能谈得上某本书,谈不是某个人了。不过,我个人好像阅读中文小说偏多,是不是意味着我整体水平低下呢?呵呵,我想阅读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有不同的妙处,不过我也确实需要补充一些外国优秀小说,因为我最近也发现,国外经典小说的结构都还是很不错的。
书里有一段是说冯唐他想趁年轻看完《二十四史》,这是我这大半年来听到的关于传统文化最清新的一句话这才是文化积淀!党员看讲座,看来看去都是《弟子规》,敢情古人几千年就孕育出这么个东西,书店上架还得放成功学的柜子上。学问不是这么做的,背一句首孝悌,次谨信就能做到的话还要警察做什么。急功近利必然适得其反,得慢慢地煲,不是说要煲出个出口成章,而是要煲出学以致用。
我之前看《战国策》,感觉就像在看两块五一本的《故事会》,到后来有时遇到个什么事,会忽然想到哪本哪本古书里有写过这么一段,该怎么做、有什么后果都写得明明白白。人生苦短,能遇到的事也就那么多,古人都总结好码成字了,这是单说史,要是再看些散文、诗词,什么人啊、情啊、景啊也就没跑了。周国平在《经典的理由》里面说:我反正不能一辈子生活在与人生无关的某个专业小角落里,怀着囊括人类全部知识的可笑的贪欲,我选择了哲学这门凌驾于一切面对一本随笔集是很难写出框架式读后感的,况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毕竟是一些感性的文字,写在这里好像仅仅只是为了纪念:看了这题目,我就情不自禁想读完了此书。
最后要说的是,这本书值得再细读一边,为了体会那些有趣的句子、体会到精彩的人生。
前几天偶然看到冯唐写的一本杂文集《活着活着就老了》,确切地说是书的名字吸引了我而并不是冯唐。像我们这种年龄的人最容易被这种题目所打动。粗略地浏览了一下书的内容,就觉着特别有味道,便决定读完它。通过简介以及作家的自序,才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有关冯唐的事情。一个协和医科大学读了八年医学的博士在当了几年大夫之后毅然而然地决定弃医从文,就像鲁迅当年那样。平常人很难理解这种异类的做法。我并不以为是因为全国暴力伤医事件层出不穷,一些医生在无奈的现实面前选择离开这个职业,也不认为像他在《三十六大》一书中写道的不做医生的两个原因那么简单。一个人一旦有了一定的阅历、到了一定的境界,活着活着就明白了。
人的一生很短暂,从出生到死亡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有些人虽然长命百岁却始终没有明白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做过几件自己喜欢的事。冯唐不是这样的人,否则他就和我们一样了。他在文学方面的积淀与天赋绝对高于医学领域。我不了解他的手术刀有多么锋利,但我已知道他的笔杆子绝对有力。一把手术刀时间久了定会生锈,一篇好的文章却能万古长青、流芳百世。
活着活着就老了,不是对生命的悲观咏叹而是对人生的 深刻认识。只有老有所爱才能老有所为。到了一定的年龄还不能醒悟,还不去做几件真正喜爱的事情,恐怕到时候就只剩遗憾了。老了就无所谓成名成家、无所谓出人头地、无所谓别人的说长论短。
喜欢文学就选择几本好书,择一处偏静之所,把心沉在喜爱的文字中,梳一缕清风明月。喜欢旅游就打点行装背上相机,坐上火车看看沿途美丽的风景。喜欢钓鱼就准备一副渔具,坐在河岸池边,享受温暖的阳光、享受垂钓的愉悦,不管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喜欢音乐就买上一套音响设备,听一曲《二泉映月》、听一段《命运交响曲》,让美妙的乐曲涤荡尘封的心灵。喜欢写字画画就准备一些纸墨,在自己的书房里涂涂画画,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喜欢烹饪做饭就找一本菜谱,把温馨的亲情呈现在小小的饭桌上。
凡是你喜欢的就一定是幸福的。趁现在还能动趁我们都健在,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吧!岁月肯定不饶人,活着活着就老了。
刚刚读完了冯唐的杂文《活着活着就老了》看完之后整体的感想有这么几点,第一,写作者阅历比较丰富,读书比较多,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第二,作者状似无意,实则在文章中处处宣扬一种口无遮拦的被他个人认为是说真话的精神;第三,写的好的很多,但是看完之后,我却不能明白作者的意图,或者于我而言,喜欢的还是言之有物的写作,像作者这样,仿佛睥睨天下,用一句大实话说,好像天王老子在他面前都一文不值,他又是个什么东西,做出了多少经世致用的好文章出来,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值钱。文人相轻,自古有之,我所不能接受的是,我们的谦虚呢?自古流传下来那么多的名人,被贬的居多,可是一个人在一个文化环境下自然有他的贡献在那里,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嘲笑巨人也不过尔尔,实在太过愚昧无知。
于我,看他的文,或许是欣赏一下作者的文笔,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才气,其他人又有几个能这么酣畅淋漓写出这么一大本看完之后,好像又什么都没看的书呢?不过,我也就看了一本而已,何况是杂文集,从名字上看就知道,杂文嘛,没事的时候胡言乱语的东西,拼凑在一起,其他的不敢胡乱评说。
读后感《再不远行,就老了读后感1500字(3)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当你老了读后感15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