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优秀文学作品的读后感900字

优秀文学作品的读后感900字

《被掩埋的巨人(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_900字。

阅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书籍就是他/她最可靠的朋友,在阅读这程中,书中的故事情节激发了我们的浓浓兴趣,面对作品里的情节、人物,我们需要从相关的角度去分析它。一篇优秀作品读后感怎么写呢?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被掩埋的巨人(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_900字,感谢您的参阅。

《被掩埋的巨人(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900字

对于战争我们渴望得到真相,又希望看到和平。

看了很久了这本书。我很少看这种类型的书,一直断断续续,但可能这是看过的最令我深思的战争相关的书籍。

“记忆、时间、和自我欺骗”

我相信最后埃克索的离开是坦然面对死别,也相信,当迷雾不在,仇恨复苏,真正的英雄不会坐视不管,传播善良的和平的火种不会烟消云散。

对于自我欺骗,高文骑士既害怕着战争,又挣扎着真相,无处言说。我想大多数人都是选择遗忘,忘掉灾难,只是副作用是记忆一片白茫茫,每天重复周而复始,混沌又纯粹的活着。

埃克索的角色塑造真的很绝妙。

一方面他是想找回记忆的夫妇二人组的成员,且无比宠爱他的妻子;另一方面他又是亚瑟王曾经的骑士,战争的始作俑者(当然,他背弃了他的国王,并选择了一条荆棘丛生实则正义的道路)。二者相撞他既是普通的想找回和妻子爱情的回忆又绝不普通的身处着这场混乱的核心。我喜欢他叫妻子公主,一声又一声。

昨天看了阿米尔汗的《印度暴徒》所有的侵略和被压迫都千篇一律如出一辙(可能对于印度电影它是直刺主题,一针见血的阐述日不落帝国的对印度的殖民统治,以及人民反抗剧情……可能我们对于这些事要更早就习以为常了,那么多抗日剧可不是白看的。)电影结束之前“公主”终于报了仇,火箭擦过仇人的脖子射塌了其背后的巨型建筑,在满月节火烧恶魔,在那里我真的入不了戏。大仇得报,顺利继位,被民众拥趸爱戴,激起更多普通民众的为家园抗争之心,水到渠成。只是看着那么多普通但活生生的人前赴后继往枪口上迎那一段没有感到热血莫名觉得很难过。

扯远了~,还是要跳回来

我百度了战争与和平的名言,想找一句作为自己的论点。

有人说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感觉没什么大用处,和平被战争打破,再用另一场战争去消融它的创伤,想想就觉得很傻,毕竟没几个战争的始作俑者会把它当作警言;又有人说最勉强的和平也比最正义的战争受人欢迎。想到高文骑士,想到那些还算和睦的村庄也许是有好处的;只是欺骗自我换来的片刻安宁终究还是会随着魁瑞格的死亡被打破,蛰伏的巨人终究会倾巢而出。

所以我想最好的态度就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那一句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被掩埋的巨人(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_1000字


《被掩埋的巨人(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1000字

石黑一雄的书读起来总是这么费劲,完全不按套路出牌,这里这一段,那里写一段,然后靠读者自己把这些杂乱无章的部分重新排序,才能理清故事的情节。不读到最后真不知道要表达的是什么,这也是增添了不少的悬念吧。

还好在读过程中能看到书友们的一些解析,要不然可能读一遍真的不能读得太懂。文章主线写的一对老夫妻去寻找自己儿子的故事,中间引出一些情节。最开始是不列颠民族亚瑟王发动战争杀害了很多撒克逊民族的人民,多少妇女婴儿都死于非命。亚瑟王为了让人民忘记战争的仇恨,派梅林骑士囚禁了母龙,母龙的呼吸可以产生迷雾,迷雾会使人失去记忆,失去记忆的人们会忘掉仇恨,各个民族可以和谐相处。

撒克逊的一个年轻骑士受自己国王的命令,杀死了这条母龙,让所有人重新找回自己的记忆,让自己的族人仇恨不列颠民族,以此发动战争来复仇。

书中主人公一对不列颠老夫妻,老头以前也是亚瑟王手下的骑士,但是他不满亚瑟王的发动的战争对无辜的妇女和婴儿的伤害,选择了隐退。老太太以前应该是个公主什么的,老头一直称呼她公主,他们在寻找儿子的路上一直不离不弃,恩爱两不疑。母龙死后,他们也记起了以前的事情,儿子在不大不小的年纪,离开了他们,后来死于一场瘟疫。公主曾经对老头有过不忠,老头为了报复她,不准她去找儿子,直到后来两个人才相互原谅,并且一直十分恩爱。一直到最后,他们来到了一个海湾,对面是一个岛,他们的儿子坟墓就是岛上,船夫以船小浪大为由,说要先把老太太送过去,再来接老头子过去,老头还是不情愿跟老太太分开,要求一起过去。对这里的解读是,老太太从一开始就一直小腹痛,直到到海湾这里,生命已经奄奄一息了,那么对面那个岛,其实就象征着人死后要去的地方,天堂或者地狱什么的,而这个船夫,也就是死神,坐上他的船跟他走就意味着死亡将至。虽然这对老夫妻一直不愿意分开,但是在死亡面前,那也无能为力,最后老太太还是先走一步。

看到有书友对母龙的解读,觉得解读的很好,母龙隐喻对不想面对的事情的回避,老夫妻一直都很恩爱,公主却曾经有过不忠行为,母龙的气息让他们可以忘记这个不愉快,但是在母龙死后,他们还是能够放下彼此间的隔阂,两不分离,这才是文中要表达的意思,正如文中老头说的一句话“黑色的阴影是整体的一部分”,优点也好,缺点也好,加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整体。

《被掩埋的巨人(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_2300字


《被掩埋的巨人(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2300字

一样的月光
——-读后感
我有一个阅读习惯,喜欢同时看不同书,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看看那本。我得承认这个习惯不好,支离破碎的浅层次阅读,到头来竹篮打水,剩不下什么。但是我发现这个过程也有一个好处,就是思维发散了,经常看着看着,就从这本书看出另一本书的影子,或者这本书没太明白的事儿,在另一本书里一个激灵,就想通了。又或者,读一本书的时候,突然想起久违的一首诗、一段词,就像读石黑一雄《被掩埋的巨人》,想起了《春江花月夜》,想起了张若虚。
张若虚本人就像是中国文学史上被掩埋的巨人,在当年就以“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但仅仅留下两首诗传世,其中一首《春江花月夜》,号称“孤篇盖全唐”。至于他的身世背景,生卒年不详,《旧唐书 ﹒卷一百九十中﹒列传第一百四十﹒文苑中》也只寥寥数语,“扬州张若虚”,曾任“兗州兵曹”,“数子人间往往传其文,独(贺)知章最贵”,时人评论,张若虚等吴中四子的诗文虽好,却不如贺知章。看到此处,不仅哑然失笑,果然文学也好,艺术也罢,盖棺论定都嫌太早。
那么,曾任基层文官兗州兵曹的张若虚,究竟有可能经历过什么,让他能写出一首《春江花月夜》,令闻一多感叹“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呢? 不妨来看一看后辈杜甫的一首诗,或者能为其代言几句。
登兗州城楼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约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年轻的杜甫去兗州探亲,写下了这首咏古诗:
“我来看望我父亲,初次登上城楼放眼远眺,浮云连接着东海和泰山,一马平川的原野直入青州和徐州。峄山上为秦始皇颂德的石碑犹在,荒芜城池中鲁恭王修的灵光殿已残。我从来就有怀古伤感之情,登楼远眺,独自徘徊,心中十分感慨。”
读完这首诗,再做一做搜索的功课,不难了解到,张若虚工作和生活过的兗州,居于中原腹地,是华夏九州之一,在汉族文化中,尽管历朝历代区划有所变更,但属于要地域,历史文化深厚,亦是兵家争夺之地。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战乱频仍之际,可以想象军阀集团争夺在兗州造成的巨大伤害。不说曹操和吕布兗州之争,两年内,曹操收复兗州全境,败呂布于巨野;晋惠帝末年(290),兗州全境沦没,附属后赵。战乱中的兖州黎民百姓,大量南迁(这是客家文化的渊源之一)。身为兗州兵曹的张若虚,不能不了解这片土地上的血泪情仇。战乱刚歇,初唐进入休养生息,张若虚开始了人生的哲思。我相信《春江花月夜》是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酝酿而成。张若虚面对亘古恒常的大自然,变幻莫测的人间,也许想起了孔夫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写出了自己的千古名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每个人都终有一死,不分高低贵贱,人生中所有的不同不过是表象或细枝末节,皎月当空,平等地普照在所有的生者和死者身上。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里没有战争,只有战争之后的宁静。他把战争的残忍放到了另一首传世作品《代答闺梦还》里: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仍然没有剑拔弩张,没有两军对峙、血流成河,有的是闺怨,是离别,是思念,是忠诚地等待,一切的情感,都指向戍守边关的男子。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思妇,也照离人。关外的敌军,同样有思念他们的妻子,笼罩在一样的月光之中。
伟大作家悲天悯人的情怀往往是相通的。石黑一雄的《被掩埋的巨人》,表面上看是奇幻小说,其实正是架构在不列颠人和撒克逊人在英国这个狭小的岛屿上相爱相杀的真实历史上。千年之后的石黑一雄,用一种张若虚前所未闻的语言,阐述了同样的情怀。只不过,石黑的笔描摹了和平终结、战争即将拉开大幕的瞬间---在永恒中,可不就是一瞬间?
面对种族冲突和仇杀中,不列颠勇士埃克索致力于推行和宣扬上帝的“无辜者保护法”,却遭到来自本族人的背叛。不列颠人在亚瑟王的授意下,大肆屠杀撒克逊妇女儿童,然后用一场带有魔咒的迷雾掩盖了真相。在咒语中,两个民族的人都患上了失忆,忘记了仇恨。不料来自东方另一个撒克逊王国的国王,却觊觎不列颠的土地,派出一名武士来破除咒语、复活和煽动撒克逊人的仇恨,以满足他的征服欲望。迷雾散去,记忆即将回归,一场腥风血雨迫在眉睫。石黑一雄选择不列颠人和撒克逊人的仇杀作为题材,其吊诡之处在于:现在这两个民族的后人已经融合为一,成为了英国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彼此。无人因为祖先的冤屈再引刀相向,小说里的战争刚要开始,小说外的和平已经实现。
一样的月光之下,和平,战争,战争,和平,成为了“人生代代无穷已”的主题。跨越了时空,对于永恒的宇宙和不变的人性, 张若虚和石黑一雄做出了自己的观察。甚至在爱情的描写上,他俩也不无共识。
张若虚笔下的思妇在雕栏玉砌间,看月影移动;石黑一雄的比特丽丝,秉烛夜游,向荆棘墙上的毛毛虫发问。张若虚的女子,“寂寂掩重扉”,封闭了自我;石黑一雄的比特丽丝却倒向了他人。由爱情出发,走向了不同的终点,忠贞和背叛令人唏嘘。爱情中有吸引,有彼此对亲密关系的向往,在这里,是什么撕扯了这种本能,使得人人成为孤岛?是战争。战争主题和人性特别容易联系在一起,这也是石黑一雄作为一个作家和张若虚作为一个诗人的共同观察,隔着上千年,他们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边达到了一个共识。
日月天地永恒,人性问题也是永恒,并不因为石黑一雄用电脑写作,而张若虚是用毛笔写在纸上而有所不同。张若虚,也许他早就已经认识到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他知道他看到的月亮,千年之后,还会有人看到同样的月亮,而且会发出类似的慨叹。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_900字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900字

读完,最想说一句,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我服。很短的一篇作品,却表现了人性,悔恨,自欺等很多复杂微妙的心理,以及变化的大环境下不同人的矛盾和适应方式。

这篇作品最吸引我的,不是文字,不是故事,而是那种感觉,那种让人身陷其中,被包裹的感觉。阅读过程中,还没有弄明白作者描述的是什么,但那种感觉已经感同身受,作者的描写很细腻,和缓,像一首低低啜泣的歌。这种感觉不是一时一事带来的,带有很强的通适性,与我们记忆深处的某种感觉恰好契合。就像味觉,没有形状颜色,却永远埋在记忆的最深处。

这篇作品从生活在英国乡村的日裔女人悦子的现实生活开始描写,大女儿自杀,小女儿来陪伴她,于是她想起了移民前的一段回忆,在战后的惨淡中,人们面对着一片废墟,面对着人生最重大的失去,一面努力适应,一面寻找出路,朋友佐知子不顾女儿的反对,将希望寄托于一个不靠谱的美国人,想尽一切办法移民,而回忆到最后,却发现原来佐知子就是悦子。悦子通过移民摆脱了战后的环境,却最终导致了女儿的自杀。她内疚到不敢讲出这段往事,只能编造了或者借用了佐知子的回忆。然而她到底错没错,没有人能评判,世界仍然在改变,所有人,仍然要努力去适应,去寻找新的出路。

文中着墨最多的佐知子,是一个自私冷漠自欺欺人的女人,我想自欺欺人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而冷漠自私,只是因为悦子不能原谅自己而对自己的谴责,也许并不是真的。原谅自己,实际上很多人一生中对必须面对的主题。

另一主题是变化,比起物质世界的变化,本作品更着力于描述人们精神世界,思想意识的变化,文化的冲突,那种冲突让人读了很为上一辈人难过,他们在新的世界里无所适从,即使他们曾经很优秀,素养再高,还是要被世界所淘汰。现实中也是如此,可是年轻人无法体验到他们的难过,他们的悲哀,只能嘲讽他们的悲哀,守旧。我想,这也是作品的一种意义所在,虽然在现实中无法认同他们,之前在读者的心里,埋下同情与理解。希望他们能够努力的适应的更好。

远山淡影,一切都很模糊,但调子已经深入人心,足够读者理解,并以之为鉴。

很喜欢作者的这个观点,现实世界不重要,现实世界在人们心中是什么样子才更重要。

《浮世画家(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_1100字


《浮世画家(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1100字

连续读了石黑一雄的三部小说,感觉他的作品里有两样谜一样的东西,让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一是人们的不可靠的回忆

石黑说,“我发现回忆是不可靠的东西,事实上可能是最不可靠的东西。” 我所理解的他的回忆不可靠,换个说法就是:人们对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事情的感观,有很强的主观性,甚至可能与事实本身大相径庭,映射在人们脑海中的任何事情的样貌、进程,都是已经经过了过滤和加工的,与事实本身已经很不相同,但每个人都认为那就是事实本身。这点在《远山淡影》中表现尤为突出。事际上,我觉得《远山淡影》是我读过的他的三部作品中稍差的作品,但因为它首先揭开了人类的这个认知真相,使这部作品具有了非凡的意义,事实上可能是里程碑般的意义。

诺奖给石黑的颁奖词是:“石黑一雄的小说,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与世界联系的幻觉之下的深渊。” 私以为,其中“幻觉”“深渊”两词用得尤其准确。

二是他对人生意义的苦苦追问

《浮世画家》《长日将尽》都涉及了这个严肃的、永恒的话题,但石黑一雄是从极小的、不易察觉的角度切入的——比如一个画家的自我评价,或一个管家的自我回顾。诺奖说他的作品具有“巨大的情感力量”,或者说“充满激情”,没错,画家小野先生和管家史蒂文斯先生都曾有过把全部的生命奉献给人类进步事业的激情与行动,但最后却发现所谓的“人类进步事业”原来是一个错误,自己的一腔热血空付流水。故事最后,《浮世画家》中的画家回归到家庭和绘画本身,《长日将尽》中的管家只能落寞地回忆、痛苦地咀嚼那对他来说唯一有意义却终于擦肩而过的爱情。

最后,分享一下《浮世画家》中扎到我心的几句话:

“当年,你那么渴望做出伟大的贡献……而我一直忙着改造整个世界,无暇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如今,我们回顾自己的一生,看到它们的瑕疵,如今在意的只有我们。”“至于我们这样的人,小野,我们的贡献一向微乎其微。现在没有人在意你我这样的人曾经做过什么。”“我们没必要过分责怪自己,我们至少为自己的信念而尽力了。只是到了最后,我们发现自己只是芸芸众生。是没有特殊洞察力的芸芸众生……”

岂止芸芸众生,那位写下“业未竟,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的伟人,其时的落寞,大约也是如此吧。

不如说回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画家的使命就是艺术本身,工程师的使命就是技术本身,这大概是永远不会辜负人,永远不会让人落寞的东西。而在成王败寇的那些领域,随时都可能落幕、幻灭,孤独落寞。君不见,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_1200字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1200字

第一次看石黑一雄的作品,也是因为诺贝尔奖慕名而来,说实话,看到一半时还觉得这本小说除了平淡,还带有一点恐怖之外,其他就是云里雾里的描写,但越往下看时,才发现这本小说的魅力所在,另类的分裂式的写法,直到悦子说起与景子开心的坐缆车的一天,这时候才意识到这本小说里面各种人物的影射关系,原来佐知子就是悦子,而万里子则是景子,而妮基则是悦子到英国之后,或者可以说佐知子到美国之后的另一个孩子。这里面,各个人物都有近似相同的遭遇和苦闷,以及各自孤单和悲哀的情感世界,对于景子的死,书中没有过多的直面描写其原因,但是景子的影子完全可以影射到万里子的身上,通过万里子的内心世界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景子会自杀,而对于万里子,相当于景子的影子来说,战争及成人冷漠世界,对曾经五六岁时的孩子来说无疑是震憾的,心灵遭受的创伤和恐惧以及孤独是不可磨灭的,但是作为母亲佐知子(也就是悦子的影子)而言,并没有把自己女儿的心理与情感问题当作问题,只是带有一些虚荣和急迫,一些自私和浮躁的心理迫切的想在弗兰克的身上找到一点对未来的希望,她把她所有对未来的计划全都赌在这个不靠谱的男人身上。口口声声说一切为了女儿的成长。女儿的利益是第一位的,可她并没有真正的在内心上关注过女儿万里子的心理与情感需求。甚至溺死万里子的小猫,这是万里子内心唯一的寄托和依靠,可她的母亲并不在乎,在她眼里这些都是拖累。而悦子回忆与万里子的交流带有那些暖意和耐心的交流,正是悦子真正认可景子死因的所在,悦子明白景子的死是她长久以来对景子的心理上的忽略和敷衍,她认同这一事实,所以借回忆与万里子的故事侧面影射出来。
另外书中绪方先生和二郎的相处和对话方式以与悦子和妮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儿女长大之后总没有再多的耐心去倾听和陪伴父母,而作为父母总为子女打算,生怕变成他们的拖累。子女的敷衍与反感以及暴躁都可以随时随地的发泄到父母身上,而父母总是包容的,即使内心悲凉和忧伤。子女的情感与思想已经与父母渐渐的疏离了,这是父母所面临的悲哀以及孤独的处境。
本书里面其实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每个人都未曾真正的走进过或者到过,倾听过别人的内心,都是在一种焦躁的情绪中试图把自己的观点和喜恶嫁接到对方身上,而并不在意对方是否真正需要或者对此排斥,即使是亲人也是孤单与悲凉的心理。
小说采用大量的回忆写法正是可以把自己的主观情感甚至是辩驳、内疚或者忏悔都揉合在里面,让回忆带着自我情感世界里这些诸多的独白和影子,进行自我反省和宽慰。
唯一快乐的时光就是悦子回忆坐缆车上山游玩的一天,那种快乐属于万里子,也属于景子,更是佐知子、悦子最坦然面对一切的态度和时光。那天他们的所有快乐来自于:不要总封闭在过去的世界里,一切都要乐观的向前看。

相信《《被掩埋的巨人(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_9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优秀文学作品的读后感9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