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童年读后感1100字

童年读后感1100字

《浮世画家(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_1100字。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经常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它们是人类知识的总结。有些作品让人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完毕后的想法写下来。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浮世画家(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_1100字,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浮世画家(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1100字

连续读了石黑一雄的三部小说,感觉他的作品里有两样谜一样的东西,让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一是人们的不可靠的回忆

石黑说,“我发现回忆是不可靠的东西,事实上可能是最不可靠的东西。” 我所理解的他的回忆不可靠,换个说法就是:人们对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事情的感观,有很强的主观性,甚至可能与事实本身大相径庭,映射在人们脑海中的任何事情的样貌、进程,都是已经经过了过滤和加工的,与事实本身已经很不相同,但每个人都认为那就是事实本身。这点在《远山淡影》中表现尤为突出。事际上,我觉得《远山淡影》是我读过的他的三部作品中稍差的作品,但因为它首先揭开了人类的这个认知真相,使这部作品具有了非凡的意义,事实上可能是里程碑般的意义。

诺奖给石黑的颁奖词是:“石黑一雄的小说,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与世界联系的幻觉之下的深渊。” 私以为,其中“幻觉”“深渊”两词用得尤其准确。

二是他对人生意义的苦苦追问

《浮世画家》《长日将尽》都涉及了这个严肃的、永恒的话题,但石黑一雄是从极小的、不易察觉的角度切入的——比如一个画家的自我评价,或一个管家的自我回顾。诺奖说他的作品具有“巨大的情感力量”,或者说“充满激情”,没错,画家小野先生和管家史蒂文斯先生都曾有过把全部的生命奉献给人类进步事业的激情与行动,但最后却发现所谓的“人类进步事业”原来是一个错误,自己的一腔热血空付流水。故事最后,《浮世画家》中的画家回归到家庭和绘画本身,《长日将尽》中的管家只能落寞地回忆、痛苦地咀嚼那对他来说唯一有意义却终于擦肩而过的爱情。

最后,分享一下《浮世画家》中扎到我心的几句话:

“当年,你那么渴望做出伟大的贡献……而我一直忙着改造整个世界,无暇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如今,我们回顾自己的一生,看到它们的瑕疵,如今在意的只有我们。”“至于我们这样的人,小野,我们的贡献一向微乎其微。现在没有人在意你我这样的人曾经做过什么。”“我们没必要过分责怪自己,我们至少为自己的信念而尽力了。只是到了最后,我们发现自己只是芸芸众生。是没有特殊洞察力的芸芸众生……”

岂止芸芸众生,那位写下“业未竟,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的伟人,其时的落寞,大约也是如此吧。

不如说回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画家的使命就是艺术本身,工程师的使命就是技术本身,这大概是永远不会辜负人,永远不会让人落寞的东西。而在成王败寇的那些领域,随时都可能落幕、幻灭,孤独落寞。君不见,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_800字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800字

远山淡影。山是故乡的旧山,影是离人的背影。整本书娓娓道来,徐徐展开的往事如远处山丘的淡淡影像,回忆如水墨画中湮开的笔锋。书中,石老以二战后的长崎为背景,讲述了一对日本母女的故事。小说以移居英国的日本妇人悦子及其小女儿妮基的对话为开端。在两人短暂的几天相处中,除了追忆死去的大女儿景子。悦子还看似不经意地提到了自己在长崎的一段往事。
石黑说:“我喜欢回忆,是因为回忆是我们审视自己生活的过滤器。回忆模糊不清,就给自我欺骗提供了机会。作为一个作家,我更关心的是人们告诉自己发生了什么,而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在他的小说里,细雨般的平静和感伤贯彻了全文典型的日本文学,零散的回忆琐碎的对话真的会让人一度想要弃读。我猜如果不是诺奖光环我一定中途弃书,但读到最后悦子和自己的女儿轻描淡写的说出“哦,没什么特别的。我刚好想到,就这样。那天景子很高兴。我们坐了缆车。对,没什么特别的。只是件快乐的往事,仅此而已。”一切昭然若揭,悲伤决堤而来。悦子就是佐知子,万里子就是景子,即便是最残忍的画面,也被平淡的叙述稀释了痛苦。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波涛汹涌,刻骨铭心的悲欢离合在回忆的幕布里都变成了没什么特别的往事,好像什么都没发生,却又什么都发生了。
感觉日本文学和日本电影一样,平实质朴擅长于无声处听惊雷。总是被作品的琐碎稀释了时间的厚重感,但也总在看完结局后让人一度沉迷无限遐想,合上书才悲从中来心情沉重。远山淡影故乡和离人都已经在时光的雾霭中慢慢离去,只留下生者绵绵不绝的追悔和断断续续的回忆,又想起来冬天看的横道世之介,形容这本书依旧贴切:
少年不知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最后竟只留下了没什么的只是一件快乐的往事罢了。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_900字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900字

读完,最想说一句,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我服。很短的一篇作品,却表现了人性,悔恨,自欺等很多复杂微妙的心理,以及变化的大环境下不同人的矛盾和适应方式。

这篇作品最吸引我的,不是文字,不是故事,而是那种感觉,那种让人身陷其中,被包裹的感觉。阅读过程中,还没有弄明白作者描述的是什么,但那种感觉已经感同身受,作者的描写很细腻,和缓,像一首低低啜泣的歌。这种感觉不是一时一事带来的,带有很强的通适性,与我们记忆深处的某种感觉恰好契合。就像味觉,没有形状颜色,却永远埋在记忆的最深处。

这篇作品从生活在英国乡村的日裔女人悦子的现实生活开始描写,大女儿自杀,小女儿来陪伴她,于是她想起了移民前的一段回忆,在战后的惨淡中,人们面对着一片废墟,面对着人生最重大的失去,一面努力适应,一面寻找出路,朋友佐知子不顾女儿的反对,将希望寄托于一个不靠谱的美国人,想尽一切办法移民,而回忆到最后,却发现原来佐知子就是悦子。悦子通过移民摆脱了战后的环境,却最终导致了女儿的自杀。她内疚到不敢讲出这段往事,只能编造了或者借用了佐知子的回忆。然而她到底错没错,没有人能评判,世界仍然在改变,所有人,仍然要努力去适应,去寻找新的出路。

文中着墨最多的佐知子,是一个自私冷漠自欺欺人的女人,我想自欺欺人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而冷漠自私,只是因为悦子不能原谅自己而对自己的谴责,也许并不是真的。原谅自己,实际上很多人一生中对必须面对的主题。

另一主题是变化,比起物质世界的变化,本作品更着力于描述人们精神世界,思想意识的变化,文化的冲突,那种冲突让人读了很为上一辈人难过,他们在新的世界里无所适从,即使他们曾经很优秀,素养再高,还是要被世界所淘汰。现实中也是如此,可是年轻人无法体验到他们的难过,他们的悲哀,只能嘲讽他们的悲哀,守旧。我想,这也是作品的一种意义所在,虽然在现实中无法认同他们,之前在读者的心里,埋下同情与理解。希望他们能够努力的适应的更好。

远山淡影,一切都很模糊,但调子已经深入人心,足够读者理解,并以之为鉴。

很喜欢作者的这个观点,现实世界不重要,现实世界在人们心中是什么样子才更重要。

《被掩埋的巨人(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_900字


《被掩埋的巨人(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900字

对于战争我们渴望得到真相,又希望看到和平。

看了很久了这本书。我很少看这种类型的书,一直断断续续,但可能这是看过的最令我深思的战争相关的书籍。

“记忆、时间、和自我欺骗”

我相信最后埃克索的离开是坦然面对死别,也相信,当迷雾不在,仇恨复苏,真正的英雄不会坐视不管,传播善良的和平的火种不会烟消云散。

对于自我欺骗,高文骑士既害怕着战争,又挣扎着真相,无处言说。我想大多数人都是选择遗忘,忘掉灾难,只是副作用是记忆一片白茫茫,每天重复周而复始,混沌又纯粹的活着。

埃克索的角色塑造真的很绝妙。

一方面他是想找回记忆的夫妇二人组的成员,且无比宠爱他的妻子;另一方面他又是亚瑟王曾经的骑士,战争的始作俑者(当然,他背弃了他的国王,并选择了一条荆棘丛生实则正义的道路)。二者相撞他既是普通的想找回和妻子爱情的回忆又绝不普通的身处着这场混乱的核心。我喜欢他叫妻子公主,一声又一声。

昨天看了阿米尔汗的《印度暴徒》所有的侵略和被压迫都千篇一律如出一辙(可能对于印度电影它是直刺主题,一针见血的阐述日不落帝国的对印度的殖民统治,以及人民反抗剧情……可能我们对于这些事要更早就习以为常了,那么多抗日剧可不是白看的。)电影结束之前“公主”终于报了仇,火箭擦过仇人的脖子射塌了其背后的巨型建筑,在满月节火烧恶魔,在那里我真的入不了戏。大仇得报,顺利继位,被民众拥趸爱戴,激起更多普通民众的为家园抗争之心,水到渠成。只是看着那么多普通但活生生的人前赴后继往枪口上迎那一段没有感到热血莫名觉得很难过。

扯远了~,还是要跳回来

我百度了战争与和平的名言,想找一句作为自己的论点。

有人说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感觉没什么大用处,和平被战争打破,再用另一场战争去消融它的创伤,想想就觉得很傻,毕竟没几个战争的始作俑者会把它当作警言;又有人说最勉强的和平也比最正义的战争受人欢迎。想到高文骑士,想到那些还算和睦的村庄也许是有好处的;只是欺骗自我换来的片刻安宁终究还是会随着魁瑞格的死亡被打破,蛰伏的巨人终究会倾巢而出。

所以我想最好的态度就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那一句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被掩埋的巨人(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_1300字


《被掩埋的巨人(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1300字

因为某段模糊不清却有些美好的记忆,亦或是因为不公平的待遇,一对年老夫妻踏上了他们寻找儿子的路途。

这本书的实体书算不得厚,内容也并不复杂。但无论是开始还是结尾,都留给观者的却有很多想象空间。

关于男主,作者给他的定义是一位仁慈的智者,后来因为龙的吐息而忘记很多事情。又在某一点记起一点点并不连贯的过往,然后夫妻两个去找他们已经去世的儿子。他们儿子已经去世,但他们已经忘记。

在躲雨时遇到一个渔夫和一位老妇人。这两人究竟是谁在说谎?亦或是两人都在说谎,当然也可以他们都没有把事情说清楚。

然后遇到武士,遇到骑士,这两个人的出现不过是在为男主的身份做诠释。特别是在其实其实高文的记忆中,男主是一位被亚瑟王利用的仁慈智者。亚瑟王的荣耀其实应该是男主的,这也是为什么武士憎恨亚瑟王却对男主心有敬意。

看这本书,对我来说算是另一个开端――做标签。

而关于这本书中,做的标签最多的就是关于遗忘和记忆。

文章中会在某一刻写到男主想起来什么,却又不是完全记起。而无论敌对面的武士亦或是年迈的骑士高文,都对男主做过的事情表示尊崇。这一点可以看出男主曾经是一位很厉害的人。

关于男主和女主,男主做过让女主不高兴的事情,同样女主出于报复,可能也做了对不起男主的事情。

他们记不起或许是故意忘记亦或是受了龙吐息的影响。

当武士杀死骑士高文后又杀死了龙。男主女主终于记起他们的儿子已经去世,但他们表示要去儿子墓地所在地――一座岛居住。

而结尾最为精彩也最为复杂的地方就在结尾处。渔夫究竟是什么心态?不得而知。回头看一看开始时男主女主避雨时遇到的老妇和船夫,再看后期他们在河边遇到的那个老妇和结尾的船夫。我想这两人都是夺命人,只不过一位是迷惑人许人以美好,一位是直言女主将不久人世。为何这么说?那座不大岛上的人为什么互相之间看不见彼此?为什么不让两人同乘一船?

避雨时和船夫以及老妇的谈话,男主最后听说两人分开乘船时表露出来的恐惧。以及最后根本不理会船夫直接离开。究竟是与不是,这个或许只有作者知道。但每一个读者或许也有自己的答案。就像开始所说,留给读者很大想象空间。

而关于男女主角之间,我想必然有爱的。尽管会有意见不同之处,但最后描述的那些,我这个于爱情知晓很少的家伙竟然会觉得伤心很伤心,简直就是酸楚,至于作者有没有那个意思,这个真就那么重要?

为了寻找一个已经知道结果的答案,而做出一些离奇的决定,蠢不蠢?不知道,毕竟作者也没有直接表达出来。我想,算不得蠢吧,当然也算不上聪明。最后的结果或许会不尽意,但不去做,那就更是没有意义的空想。

于书的结尾处,当男主极力劝阻女主不要去岛未果时,他拥抱了女主,哪怕很费劲,哪怕很吃力,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是狠心吗?不知道。或许更多的无奈、不忍和伤心。

毕竟他在一位智者,最起码曾经是一位智者。当在河边那位老妇喊着说女主已经治不好时,男主说诅咒那个老妇,当船夫说让他们分开乘船时,他的恼怒,劝妻子不要去岛,两人可以一起在其他地方,而当他妻子极力要去岛时他的无助。

曲终有人散,文末有臆想。

究竟作者想说什么,不得而知。而读者可以自知。

《被掩埋的巨人(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_1000字


《被掩埋的巨人(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1000字

石黑一雄的书读起来总是这么费劲,完全不按套路出牌,这里这一段,那里写一段,然后靠读者自己把这些杂乱无章的部分重新排序,才能理清故事的情节。不读到最后真不知道要表达的是什么,这也是增添了不少的悬念吧。

还好在读过程中能看到书友们的一些解析,要不然可能读一遍真的不能读得太懂。文章主线写的一对老夫妻去寻找自己儿子的故事,中间引出一些情节。最开始是不列颠民族亚瑟王发动战争杀害了很多撒克逊民族的人民,多少妇女婴儿都死于非命。亚瑟王为了让人民忘记战争的仇恨,派梅林骑士囚禁了母龙,母龙的呼吸可以产生迷雾,迷雾会使人失去记忆,失去记忆的人们会忘掉仇恨,各个民族可以和谐相处。

撒克逊的一个年轻骑士受自己国王的命令,杀死了这条母龙,让所有人重新找回自己的记忆,让自己的族人仇恨不列颠民族,以此发动战争来复仇。

书中主人公一对不列颠老夫妻,老头以前也是亚瑟王手下的骑士,但是他不满亚瑟王的发动的战争对无辜的妇女和婴儿的伤害,选择了隐退。老太太以前应该是个公主什么的,老头一直称呼她公主,他们在寻找儿子的路上一直不离不弃,恩爱两不疑。母龙死后,他们也记起了以前的事情,儿子在不大不小的年纪,离开了他们,后来死于一场瘟疫。公主曾经对老头有过不忠,老头为了报复她,不准她去找儿子,直到后来两个人才相互原谅,并且一直十分恩爱。一直到最后,他们来到了一个海湾,对面是一个岛,他们的儿子坟墓就是岛上,船夫以船小浪大为由,说要先把老太太送过去,再来接老头子过去,老头还是不情愿跟老太太分开,要求一起过去。对这里的解读是,老太太从一开始就一直小腹痛,直到到海湾这里,生命已经奄奄一息了,那么对面那个岛,其实就象征着人死后要去的地方,天堂或者地狱什么的,而这个船夫,也就是死神,坐上他的船跟他走就意味着死亡将至。虽然这对老夫妻一直不愿意分开,但是在死亡面前,那也无能为力,最后老太太还是先走一步。

看到有书友对母龙的解读,觉得解读的很好,母龙隐喻对不想面对的事情的回避,老夫妻一直都很恩爱,公主却曾经有过不忠行为,母龙的气息让他们可以忘记这个不愉快,但是在母龙死后,他们还是能够放下彼此间的隔阂,两不分离,这才是文中要表达的意思,正如文中老头说的一句话“黑色的阴影是整体的一部分”,优点也好,缺点也好,加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整体。

《被掩埋的巨人(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_2300字


《被掩埋的巨人(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2300字

一样的月光
——-读后感
我有一个阅读习惯,喜欢同时看不同书,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看看那本。我得承认这个习惯不好,支离破碎的浅层次阅读,到头来竹篮打水,剩不下什么。但是我发现这个过程也有一个好处,就是思维发散了,经常看着看着,就从这本书看出另一本书的影子,或者这本书没太明白的事儿,在另一本书里一个激灵,就想通了。又或者,读一本书的时候,突然想起久违的一首诗、一段词,就像读石黑一雄《被掩埋的巨人》,想起了《春江花月夜》,想起了张若虚。
张若虚本人就像是中国文学史上被掩埋的巨人,在当年就以“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但仅仅留下两首诗传世,其中一首《春江花月夜》,号称“孤篇盖全唐”。至于他的身世背景,生卒年不详,《旧唐书 ﹒卷一百九十中﹒列传第一百四十﹒文苑中》也只寥寥数语,“扬州张若虚”,曾任“兗州兵曹”,“数子人间往往传其文,独(贺)知章最贵”,时人评论,张若虚等吴中四子的诗文虽好,却不如贺知章。看到此处,不仅哑然失笑,果然文学也好,艺术也罢,盖棺论定都嫌太早。
那么,曾任基层文官兗州兵曹的张若虚,究竟有可能经历过什么,让他能写出一首《春江花月夜》,令闻一多感叹“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呢? 不妨来看一看后辈杜甫的一首诗,或者能为其代言几句。
登兗州城楼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约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年轻的杜甫去兗州探亲,写下了这首咏古诗:
“我来看望我父亲,初次登上城楼放眼远眺,浮云连接着东海和泰山,一马平川的原野直入青州和徐州。峄山上为秦始皇颂德的石碑犹在,荒芜城池中鲁恭王修的灵光殿已残。我从来就有怀古伤感之情,登楼远眺,独自徘徊,心中十分感慨。”
读完这首诗,再做一做搜索的功课,不难了解到,张若虚工作和生活过的兗州,居于中原腹地,是华夏九州之一,在汉族文化中,尽管历朝历代区划有所变更,但属于要地域,历史文化深厚,亦是兵家争夺之地。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战乱频仍之际,可以想象军阀集团争夺在兗州造成的巨大伤害。不说曹操和吕布兗州之争,两年内,曹操收复兗州全境,败呂布于巨野;晋惠帝末年(290),兗州全境沦没,附属后赵。战乱中的兖州黎民百姓,大量南迁(这是客家文化的渊源之一)。身为兗州兵曹的张若虚,不能不了解这片土地上的血泪情仇。战乱刚歇,初唐进入休养生息,张若虚开始了人生的哲思。我相信《春江花月夜》是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酝酿而成。张若虚面对亘古恒常的大自然,变幻莫测的人间,也许想起了孔夫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写出了自己的千古名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每个人都终有一死,不分高低贵贱,人生中所有的不同不过是表象或细枝末节,皎月当空,平等地普照在所有的生者和死者身上。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里没有战争,只有战争之后的宁静。他把战争的残忍放到了另一首传世作品《代答闺梦还》里: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仍然没有剑拔弩张,没有两军对峙、血流成河,有的是闺怨,是离别,是思念,是忠诚地等待,一切的情感,都指向戍守边关的男子。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思妇,也照离人。关外的敌军,同样有思念他们的妻子,笼罩在一样的月光之中。
伟大作家悲天悯人的情怀往往是相通的。石黑一雄的《被掩埋的巨人》,表面上看是奇幻小说,其实正是架构在不列颠人和撒克逊人在英国这个狭小的岛屿上相爱相杀的真实历史上。千年之后的石黑一雄,用一种张若虚前所未闻的语言,阐述了同样的情怀。只不过,石黑的笔描摹了和平终结、战争即将拉开大幕的瞬间---在永恒中,可不就是一瞬间?
面对种族冲突和仇杀中,不列颠勇士埃克索致力于推行和宣扬上帝的“无辜者保护法”,却遭到来自本族人的背叛。不列颠人在亚瑟王的授意下,大肆屠杀撒克逊妇女儿童,然后用一场带有魔咒的迷雾掩盖了真相。在咒语中,两个民族的人都患上了失忆,忘记了仇恨。不料来自东方另一个撒克逊王国的国王,却觊觎不列颠的土地,派出一名武士来破除咒语、复活和煽动撒克逊人的仇恨,以满足他的征服欲望。迷雾散去,记忆即将回归,一场腥风血雨迫在眉睫。石黑一雄选择不列颠人和撒克逊人的仇杀作为题材,其吊诡之处在于:现在这两个民族的后人已经融合为一,成为了英国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彼此。无人因为祖先的冤屈再引刀相向,小说里的战争刚要开始,小说外的和平已经实现。
一样的月光之下,和平,战争,战争,和平,成为了“人生代代无穷已”的主题。跨越了时空,对于永恒的宇宙和不变的人性, 张若虚和石黑一雄做出了自己的观察。甚至在爱情的描写上,他俩也不无共识。
张若虚笔下的思妇在雕栏玉砌间,看月影移动;石黑一雄的比特丽丝,秉烛夜游,向荆棘墙上的毛毛虫发问。张若虚的女子,“寂寂掩重扉”,封闭了自我;石黑一雄的比特丽丝却倒向了他人。由爱情出发,走向了不同的终点,忠贞和背叛令人唏嘘。爱情中有吸引,有彼此对亲密关系的向往,在这里,是什么撕扯了这种本能,使得人人成为孤岛?是战争。战争主题和人性特别容易联系在一起,这也是石黑一雄作为一个作家和张若虚作为一个诗人的共同观察,隔着上千年,他们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边达到了一个共识。
日月天地永恒,人性问题也是永恒,并不因为石黑一雄用电脑写作,而张若虚是用毛笔写在纸上而有所不同。张若虚,也许他早就已经认识到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他知道他看到的月亮,千年之后,还会有人看到同样的月亮,而且会发出类似的慨叹。

读石黑一雄的小说有感


读石黑一雄的小说有感

李志娟

作为一个日籍的英国作家,石黑一雄具有双重文化身份,使得他能写两个民族的故事。处女作《远山淡影》便讲述一个感伤的日本故事:移居英国的日本寡妇回想起她的故土、故人,不可避免地想起战乱,与人生中种种已然发生的失败。

怪的是,小说情节的进展以回忆为载体后,一切都显得暧昧模糊,亦真亦假。女主人公回忆中所展示的零碎细节,显然无法拼凑事件全貌。甚至,读者难以辨别其真实性,毕竟话语中蛰伏了太多矛盾、不安与大量空白。为了知道过去究竟发生过什么,读者不得不读下去,一读再读。然而即使读完了整本书,仍有大量的秘密隐于文本之后。读者唯一可信任的,便是回忆并不值得信任。与其抽丝剥茧探寻内心的隐秘,不如享受虚实相间的阅读乐趣。

而石黑一雄之所以能在虚实间找到叙述自如的平衡点,得力于某种“诡计”的使用。佐知子和悦子的故事齐头并进,情绪线和故事线同时爆发——只有阅读到最后,读者才可戳穿文字的“假面”,知晓二者的真正关系。幡然醒悟又何如,阅读的快感已和痛感一并骤然落下,读者只好喟叹作者的技艺惊人。

其中引人入胜的叙述诡道,则来自石黑一雄做义工的真实经历。作者本人语:“我有很多时间和无家可归的人在一起,我倾听他们的故事,听他们说怎么会到这里来,我发现他们不会直截了当、坦白地说他们的故事。”正是饱含人世艰辛者不得已的遁世之为,使他发觉了交谈的诡计、回忆的自欺。“某个人觉得自己的经历太过痛苦或不堪,无法启口,于是借用别人的故事来讲自己的故事。”于是,在他的处女作中,几位日本女性均面容模糊、语焉不详,读罢,眼前浮现的远山之影如小津安二郎所拍摄,苍茫而氤氲的,令人怅惋。

作为移民的石黑一雄,也在这部作品中渲染了极致的日本风味:结局处女儿猝然自杀,显然是格调凄厉、哀伤的日本式死亡。充满尖锐矛盾、冲突的剧情,使回忆较之妇人如酷烈长鞭抽打的重刑。

在石黑一雄以英国为背景的长篇小说《长日留痕》中,作者再次铸造了记忆宫殿,只是回忆所带来的痛感不再切肤,而是持久与轻微。石黑一雄讲述了一个英国管家的故事:在达林顿府工作了三十余年的管家史蒂文斯,在假期里驱车远行。一路向西的旅途中,他逐渐想起了自己在府上生活的点滴,有父亲的病逝、自己的成长、主人的没落,以及一场极其含蓄却真实存在过的隐秘爱情。

显然,在这部作品中,石黑一雄又玩起了所擅长的碎片化回忆和多线交织结构。乍看不过是从一个目的地到另一处的“旅行文学”,而作者将事件与事件相织的办法,使得作品具有了“文学蒙太奇”一般效果,从而拥有更大的密度。唯独足够理性与冷静的作者,才能游刃有余铺陈时间与空间的细线,从而在回忆中呈现出史蒂文斯先生一生的倒影。

值得关注的是,或许是由于大英帝国的戏剧传统,及作者的不断探索,使《长日留痕》中某些关键的叙述语言、人物对话都能充满饶有趣味的戏剧性。作品中,人物的对话也拥有了其他文学作品难以比拟的丰富性,充满玄机,也可延展出“过去-现在-未来”三种时态的交相影响。

“时间”的概念之于“话语”,能如同水草在水中一般自然地舒展。书中最直接的体现,表现在达林顿府上女管家——基顿小姐要走的那个晚上。是夜,勋爵宴请了各国名流,基顿小姐也决定要离开府上,履行定下的婚约。两个重要事件时间上的冲突,使得史蒂文斯先生必须从中选一。倘若他要挽留基顿,就不能实现为主人尽职的管家理想;倘若他要专注准备宴会,便要看着爱人远走他乡、无能为力。正如黑格尔曾言:悲剧发生在对于对之间。正因冲突双方都有自己合理的辩护理由,皆可存在下去,那么两方不能同时存在的现实,导致其中的一方必然要灭亡、失败——史蒂文斯先生选择后者。没有明显的肢体动作,在两人你来我往的短暂对话中,充满挣扎、犹疑、哀求、无法释然和被压制的爱情。表面平静,实则沸反盈天。

最终,史蒂文斯先生在基顿的哭声中决然离开,爱情既定无望。理想与婚姻,贵族精神的实现和普通人自在快活的生活注定不可共存。选择了牺牲婚姻和一生幸福的史蒂文斯先生,无疑成为“殉道者”。想起笔者读到此章节时,不由为感到悲恸,多次掩书叹息,不忍猝读——而石黑一雄能够精准把握每一处情绪点的爆发、在文学中还原戏剧之情景,与我而言,也是鲜少的阅读体验。

悲恸是为史蒂文斯先生,一个堪称“新古典”典范的人物:现代化外壳包裹着古典精神,体现在人物身上变为克制、隐忍、追求尊严等性格特点。管家先生虽不苟言笑,却暗暗将感性藏在了理性的背后,他性格中也包含幻想、善感、细腻、乡村的抒情一面,有如戴留斯谱写的古老英国乐曲——因此,读者们啊,隔阂难以打破,无需对史蒂文斯先生的行为做过多的价值判断,这不过是国人难以理解其文化传统罢!英日两国皆对秩序、等级有所信仰,石黑一雄选取的史蒂文斯先生,即是庞大却可危的帝国象征。作者也在书中感慨:全世界只有英国有真正的管家,其他国家的,只能叫做“男仆”。如此好的管家先生,却要面对“纳粹往事、帝国没落、贵族精神崩塌与个人爱情错失”的四线交汇。仿佛交响乐中各个声部般和谐运作,演奏出一曲具有广阔深度的挽歌。既是哀悼远去的爱人,也为一个时代轰轰烈烈落幕。王国已经丧失了,难回灯火葳蕤的旧日庄严。水晶宫已不再,炮火中成为美丽的熔渣。

既捕捉了个人生命中的痛点、又捕捉民族时代的创伤是《长日留痕》的高明之处。小说开头便已写下谜底:宅邸易主,新的美国主人岂能谙熟从不列颠和撒克逊浓厚白雾中走出、如晴如晦的英国文化。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流终是碾压每个人命运的不可抗力。当尊贵的主人身败名裂后,徒剩老去的史蒂文斯。管家先生的回忆,像英国久久被雨水洗刷的天色,桌上端正摆放旧银器所散发出衰微之光。读罢也才懂得,一场缓慢隐现的悲剧比什么都要动人。

当然,常常落雨的地方也会迎来明朗天色,正如一首爵士乐的歌名:《不论晴天下雨天(e rain or shine)》。短篇小说集《小夜曲》无疑是石黑一雄的“亮色”。倘若说《长日留痕》的结构上效仿了恢弘庄严的古典交响乐结构,由不同故事组成的《小夜曲》,则无疑是爵士乐跳动乐天的音符——在《穆尔文山》中主角和瑞士夫妇所形成的复调性,也许会让写作者们发现,原来音乐果真与文学想通——又一次验证了文学创作者具备音乐素养之必要。

石黑一雄选取音乐界的边缘人物(餐厅乐手、过气歌星、萨克斯手等)入手,围绕“艺术-生活”的戏剧性母题展开。淡然的喜悦,适宜的闲愁,没用过度的无用煽情,戏谑调侃也恰如其分。不疾不徐的叙述步调,是夏夜阵阵清爽的风,让你阅读时感到轻松,读罢,甚至想去穆尔文山走一走。在书中,石黑一雄也为人生的谜面给出另一答案:也许逝去的不可追回,生命中处处留有遗憾,但是,为什么不能像《不论晴天下雨天》一文中的“牢骚王子”和查理太太一样,在月光和爵士乐之中跳舞呢?既然人生会一步步错误下去,既然一切都可原谅。

无从知晓的是,石黑一雄会不会猜测到自己会获奖。世界突如其来予以痛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实至名归。一位耐心、细致、严谨、诚恳、技艺高超的写作者能获得认可,实在是件值得快乐的事。文学的荣光闪耀在残忍的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却太过贫瘠,喧哗与躁动之下是一片肃杀。愿你不会被溢美所打倒,跑起来吧,书写属于今日人类的世纪文字。

李志娟:女,1996年5月出生,笔名四大梨。现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大三学生。曾获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在《萌芽》、《儿童文学》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三十余篇。出版文集《等待,一树花开》。

图文:李志娟

石黑一雄《远山淡影》读后感1000字-难以驱逐的战争阴影


石黑一雄的小说,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与世界联系的幻觉之下的深渊,从而荣获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

《远山淡影》是他的处女作,也是他的代表作。小说确立了他的创作风格:第一人称叙述,主要线索是回忆,国际化视角,故事模糊等等。

《远山淡影》最打动我的,是写出了二战给活下来的人们烙下的心理阴影。这阴影如同黑夜,笼罩着,无法挣脱。这阴影如同病魔缠身附体,摆不掉。这阴影尤其对孩子的影响,胜过顽疾。

《远山淡影》以居住在英国的悦子回忆为线索,倒叙她20年前在长崎的经历。

战争最痛苦的不是死去亲人,而是还活着的女人和孩子。因此,如何活下去,对人生是严峻的考验。佐知子(悦子的化身)拖着个有自闭症的孩子,漂泊无定。丈夫死了,找的美国男人弗兰克是个花花公子,只知道泡妞, 3天花光了她当女佣挣的钱。回伯伯那里居住,也不过是个活坟墓。因此,她假装自信,内心空虚,尤其是面对万里子。佐知子跟不跟弗兰克到美国,几经犹豫,因为她内心极度不安,渴望稳定。

万里子因为目睹个一个妇女被战争杀死,内心恐惧,随时有幻觉,仿佛那女人还存在。因此,她不愿与他人交往,她的伙伴就是小猫。小美、小胖、花花,万里子和猫,相依为命。猫就是万里子的象征。善良温驯,生命脆弱。

万里子的怪诞行为,是她内心恐吓的表现。当母亲决定离开日本,到更能适合她生长的美国时,她更担忧,她根本不承认美国继父,对母亲常常外出幽会心生恨意。为了离开日本,佐知子溺死小猫,将万里子心里最后残存的对母亲的爱和依恋,彻底粉碎。

#FormatImgID_0#

悦子来到英国,带着景子和妮基。景子心理仍然被战争的阴影笼罩,在她最终离开我们的前两三年,景子把自己关在那个房间,把我们挡在她的世界之外。最后景子选择了___在出租屋割断自己的脉管。我是个母亲,我必须要考虑我的女儿,本想换环境,换活法,结果和悦子的想法背道而驰,

本来以为外国更适合于女孩子的生长,但是,在他国的土地,相异的民族,有自闭症的人哪能融入?只能更加深内心的忧郁,所以,悦子非常内疚,觉得对不起女儿,都是她造出的孽果。

战争对孩子的伤害,远远大于对成人的害伤,因为孩子更脆弱,心理承受力更差。对大人的不信任,没有办法改善。

至于悦子的公公叙方先生,那是旧时代的人,他们早被军国主义教育毒化,对渐渐觉醒的一代,心理隔膜。因此,他对自己的儿子二郎的思想现状,深为不满。

小说对战前军国主义教育,进行了无情批判:那个时候,老师教给日本的孩子可怕的东西。他们学到的是具有破坏力的谎言。最糟糕的是,老师教他们不能看、不能问。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国家会卷入有史以来最可怕的灾难。

《远山淡影》故事不完整,和回忆有关。加上讲述的又是20多年前的往事,有点模糊。这正是石黑一雄的高明之处。不确定性,更具有艺术魅力。

小说最巧妙的艺术手段,是人物的重叠,又让主题深化。悦子佐知子,景子万里子,互为表里。让读者感到,战争的残酷,不仅仅是肉体的死亡,财物的消毁,更在于人的命运被迫改变。战争对人,就像人对于小猫,可以生杀予夺。

投在长崎的原子弹,核毒在人们的心里难以除净。

十一味爱(最年轻的老舍文学奖得主文珍作品) 读后感(3)篇


评文珍的《十一味爱》:听这本书在《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之前。年轻的作者能有这样的笔触描摹世间情之百态,感到惊叹;越听越被她的细腻准确深刻打动,似乎她有一种矛盾体质:年轻却有一双阅透人世的沧桑之眼。日复一日,无数红男绿女在情海中浮沉、寻觅,希望与失望,得与失,爱与泪,唉怎一个愁字了得?何时是幻境尽头?这些故事里比较喜欢《画图记》《第八日》《安翔路情事》,惊悚另类印象较深的是《地下》。还是那句话,作者写故事,我们读着别人的故事又仿佛是自己的故事。就像多棱镜,无数个碎片拼接成现在的自己,哪个都像自己又不是完全的自己。有些地方深深触动了我,感同身受。除了身体机能的退行性改变,现实生活也会让人无奈、迷茫、妥协、失望、放弃……从一米八佝偻成一米五��n作者善于观察、细腻描写层层如剥洋葱,露出辛辣令人酸涩的内在本质。不是气冲斗牛的英雄,不是高高在上的贵族,就是仿佛身边的路人、同事、朋友的生活,容易引起共鸣。读来有张爱玲的影子。普通人的悲喜,现实与梦境的差距,尊严与现实之间的挣扎,对美好感情的向往与眼前生存的选择割舍……无奈又心酸。形形色色的深浅不同的甚至扭曲极端的感情都被她一一呈现。就像作者说的(记不住原话,大意是):在写作中获得完整平衡的心态,构建自己的世界…我们也在阅读中得以喘息、望远、近观、远行,拓展我们的精神世界;也有可能找到神交之友…,写作可能还是最不伤害别人的宣泄方式……这就是写作与阅读的魅力。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人来人往,山南水北,总会有各自不同的悲欢离合,世事无奇,坦然欢喜,除却庸人自扰的诸多烦恼之外,更多的是迎合着这个并不怎么美好的世界。最爱的一篇大抵是最后一味病态的深爱,人潮汹涌,爱一个人爱到骨血深处,我同你,便没有分别。暗红尘霎时雪亮,热春光一阵冰凉,美好的丑陋的绝望的欢喜的冷漠的凄凉的,悲欢同存,究竟是福泽?还是惩罚?像是看了一出折子戏,演员退场,大幕拉下,暮色四合,我一个人在昏暗的剧院听着风扇摇曳之下的吱呀声,缓缓地走出蓝色的门,门口肥胖的老猫在夕阳下蜷缩着,睡着了。傍晚的风悠悠的吹来,脸上一阵冰凉,原来,我哭了。作者的文字功底真的特别厉害,甚至让我觉得我这段拙劣的书评都配不上这用心描绘的十一味爱,以及藏匿其间,世间无尽的悲欢。

就像是七年的闷掩盖不了的百合的清香。

就像是倔强传统却早已灭绝的羊齿草。

就像是小心翼翼揣着爱意的北京爱情故事。

就像是步履匆匆只顾自己的中关村。

就像是如梦似幻一夜情生的场景练习。

就像是被羡慕到嫉妒的甜腻的果子酱。

就像是如彼此温暖拥抱不起眼的维萨牌色拉酱。

就像是愿被埋在静默和暗的世界里的日记。

就像是在动荡过山车中满意睡去的第八日。

就像是平淡纯真却又难逃世俗的安翔路情事。

就像是因旧时光的照片欢笑的绝望地下。

生活啊,本身就是无可避免的世俗。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里何曾到谢桥。 仿佛往事如寄,只想不念,平淡的现实,自己也终将平淡。只是随着岁月老去,直到甚至无法接受镜中的自己,当青春本钱一再被夺,才知亢龙有悔。

《100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童年故事》读后感800字


小时候就知道诺贝尔奖,知道获得这个奖项是非常难的,自1901年颁奖至今,全球仅700位。心中对于那些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倾羡不已,心里想着:这些人真了不起呀,他们都是天才呢!随着年龄的长大,我又产生了疑问:他们是个个才华横溢、学富五车的吗?读《100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童年故事》这本书后,我才知道答案:不全是!他们有的是珍珠,有的也只是一粒沙砾,有的甚至还是身体残疾之人。那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成功的呢?“自古英雄出少年!”充满坚定的理想抱负,富有大胆的创新意识,鲜明的个性特征,满怀着强烈的兴趣爱好,这或许是他们童年时代的共同特点吧。


我试着沿着他们童年的路线,去触摸他们走上科学之路前的蹒跚学步。


在“郁金香之国”荷兰的一个乡间小道上,我遇到了一个小男孩,他叫范特霍夫。他正在问同伴:“我在想为什么铁锅、铁锁、管子总会旧,变得黑黑的,表面再也不光滑,真是难看,但钥匙就不会。”同伴不会,只好说:“你怎么老有这么多的怪问题呀?”呵呵,就是这一个个怪问题,让他最终发现溶液中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规律,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


1913年,在阿尔及尔一个贫民区,一个男孩子呱呱坠地,法国人加缪出生了。清贫的家中没有一本书一张报纸,他没有淹没在这封闭、文盲的世界里,而是选择到学校里如饥似渴地读书,到图书馆大量借书。这种自觉刻苦的学习精神使他后来成为了法国二战后两位“精神领袖”之一,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出生在安徽合肥的杨振宁,从小就是个招人喜欢的调皮孩子。他在父亲的熏陶下就非常喜欢数学和物理,常常痴迷于这些我们看来抽象枯燥的钻研中。在家乡沦陷后辗转到了美国留学。1957年和另一位杰出物理学家李政道一起,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


踩着一位位诺贝尔奖得主童年时幼稚歪斜的脚印,我思绪飘飞,幻想着自己似乎也站在了瑞典斯德歌尔摩金碧辉煌的音乐大厅里,接受着世人给予的最高褒奖——诺贝尔奖。这有可能吗?有他们的童年作为对照,我相信,有一天,我也能成功的!

浮世德读后感


浮世德读后感(一)

我读了不少书,而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是歌德的《浮士德》。《浮士德》是一部悲剧。其悲剧意义不在于从书斋到爱情再到政治和事业的复杂情节,而在于人作为一个无从选择的生灵,被上帝和魔鬼所控制的近乎宿命式的悲凉。人只是个傀儡而已,绳索一会儿交给上帝,一会儿交给魔鬼。到底控制我们的是上帝还是魔鬼,又有什么实在意义呢?对于一只蚂蚁来说,死在大象脚下还是人脚下,有什么分别呢?人理应相信并尊重真理,但是如果真理是像石头一样握在谁的手中,那么它就不再是可敬的;倘若上帝以慈悲的名义占有我们的灵魂,那么我们应该向这位顶礼膜拜并接受它施舍的羽翼飞升天堂,还是牵着魔鬼的手义无返顾地下地狱呢?我想,这也是《浮士德》留给我们的并不难回答的问题。

自由自主的幸福生活是每个人心中的向往,《浮士德》也至始至终贯穿并隐约流露这个主题。浮士德与魔鬼签订契约,在皇宫荒唐地享乐无一不体现着他的追求。就在浮士德即将长逝的时候,还预言着自由自主的幸福生活,呼喊着:你真美啊,请停留一下:浮士德也在预言中得到了满足。依据契约,浮士德被光明圣母带上了天堂,好像一位为杀戮而生的将军被送进了养老院全世界都为之兴奋,而他自己却活得像个小丑。

哦看完书之后。我想,每个人都曾向往自由,也曾渴望幸福。但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都不一样,方式也大不相同。不论怎样,我们却要坚持一个道理:坚信只有靠自己的拼搏和努力争取到的才是最长久也是最弥足珍贵的,其他任何方式所带来的结果注定是一场悲剧。我想《浮士德》之所以成为传世不朽的原因也正是如此吧。


浮世德读后感(二)

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少儿版的世界名着──歌德的《浮士德》。《浮士德》讲述的是一个异人,一个永远不安于现状,一个永远自强不息的德国男子的故事。他的一生痛苦曲折,但却敢作敢为,豪迈悲壮。

故事情节大体是这样的,上帝与魔鬼靡非斯托发生争认,魔鬼认为人世的代表──浮士德野心勃勃,好高骛远,永不知足,不会有好下场;而上帝认为浮士德在追求时偶尔会误入歧途,但最终会走上正途,于是双方便打赌,由靡非斯托下人间去引诱浮士德,看他是否能放弃自己高尚的追求,弃善从恶,成为魔鬼的俘虏。魔鬼靡非斯托下到人间后,与已对追求知识感到厌倦和失望的老博士浮士德打赌说,他可以让浮士德永不满足的内心得到满足,条件是拿浮士德的鲜血做抵押,如果有一天说:真美啊,请停下来!,就让靡非斯托带走他的灵魂,浮士德同意了。他在魔鬼的帮助下,恢复了青春,遨游了人间和神界,先后经历了男女之爱,对宫廷中的权势财富以及对以古希腊艺术为代表的美的追求和享受,结果均会得到心灵的满足。最后在围海造田这一征服自然和替大众谋福利的事业中,百岁高龄而且双目失明的浮士德找到了心灵的家园,说出了真美啊,请停下来!,但他的灵魂没被靡非斯托抓进地狱,而是被天使护送上了天堂。

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大文豪歌德,他从二十五岁一直写到八十八岁。它的原本是德语歌剧,青少版被译成了文章。《浮士德》分为两部。第一部是这样的,浮士德在书斋里沉思时,碰上了魔鬼靡非斯托,浮士德便和他打赌,又去了地窖酒店,恢复了青春,还喝了魔汤,变得风流多情,爱上了单纯的玛格利特,最后害死了她。第二部更加曲折,靡非斯托带浮士德去了皇宫,遇上了老实巴交不干正事的皇帝,陪皇帝玩了几天。浮士德在靡非斯托的帮助下,从众母哪里得到了古希腊美女海伦和美男子帕里斯的幻影,浮士德爱上了海伦,于是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海伦。海伦走后,战争爆发,皇城之旅的那个皇帝多亏有了浮士德的帮助。于是皇帝赐他海边,浮士德便用后半生围海造田,成功了。他死前说了那句话,但他的灵魂仍被送上了天堂,因为他最终做了一件人们都看见的大好事――围海造田。

很多人都觉得这本书深奥,我却不这样认为,看下去就能感受到名着的魅力,人鬼之间还有很多搞笑的对话,真佩服歌德。


浮世德读后感(三)

《浮士德》是歌德根据流传于民间的有关浮士德的故事而写成的一部悲剧。这个民间故事含有强烈的悲剧因素,在浮士德身上反映了新旧交替时期宗教与科学、理智与情感、神性与人性、因循与追求的各种冲突。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是文艺复兴时代一个巨人的形象,他厌恶宗教和传统加于他身上的束缚,渴求生活,不断进取,为实现人的价值、生活的真谛而不停地追求。在浮士德身上有着一种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和纯洁,这种活力就是对人的存在的意义进行锲而不舍的探求,就是在不断克服错误和过失中去追求真理,最后走上正途。就在对最高存在的意义的探索中,他要把全人类的苦乐集于一身,要在个人的内心中领略人类的全部感情。他冲破了知识的牢笼,摆脱了官能的享受和情的羁绊,走出了小世界,而进入了大世界。在这个大世界中,他曾为帝王服务,曾同古代的美结合,但这给他留下的是一片空虚和一场幻景。最后他在为人类造福、征服大自然的宏伟斗争中,感到了最大的满足,得出了智慧的最后答案。浮士德所得出的最后答案无疑是积极的,但有着空想的性质。离开改造社会单纯地改造自然,到头来也只能是一个幻想。失明的浮士德把魔鬼为他挖掘坟墓的场面当作是他的人民与大海搏斗的壮丽景象,为这种幻想提供了一个例证。这也正是浮士德悲剧意义之所在。

我特别欣赏书中浮士德所说的一句话:我要纵身跳进时代的奔波,我要纵身跳进时代的车轮;苦痛、欢乐、失败、成功,我都不问,男儿的事业原本要昼夜不停。虽然浮士德是一个悲剧人物,但是从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面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积极的进取、追求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浮世画家(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_11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童年读后感11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