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流浪地球读后感500字

流浪地球读后感500字

《流浪地球》读后感_900字。

书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阅读一本好书能够让我们受益匪浅,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作品。作品是作者写的,读后让人很受感动,令人感慨良多,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更好地从书中领悟出作者想表达的理念。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读后感呢?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流浪地球》读后感_900字”,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流浪地球》读后感900字

在翻开这本书前我从未担心过未来人类需要面对的生存威胁,毕竟到那时我们的骨骸连灰都不剩了,又或许,甚至早在太阳死亡前人类就已作古。可是当真正沉浸其中,我却生出了无穷的恐惧。

在未来的世界,我看到的是黑暗、冰冷、死亡,天地压抑黑沉,人们在封闭的地下城内负重前行,咬牙坚持着微弱的希望。让地球停止自转并逃离太阳系实在是个大胆到惊世骇俗的想法,而巨大的代价很容易就压垮普通人脆弱的神经。

我在故事的末尾见识到了民粹力量的残忍以及集体人性的反智,还有那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结局,把一切彻底推向高潮。

这是侥幸心理对理性的胜利,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地搜集一切对自己所相信的东西有利的证据,然后为此不顾一切甚至不惜推翻之前所有的努力。但作者还是善良的给予了人们继续下去的希望,那种隐藏在科幻皮囊下流露出的人性关怀,令我感到安慰。

正是因为体验过太阳时代的美好,才会对远离太阳而去的逃逸时代心怀恐惧,以至于光是想象就感觉到难以呼吸。如果是我,我可能真的无法承受“流浪地球”式的逃亡,这过程中需要经历的2500年140代对人类来说太漫长太痛苦了。

宇宙真是太大太残酷了,人类算什么啊。我想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是在苦苦索求意义的原因吧,因为这是面对种种无力抵挡的未知洪流下,我们续存的信仰和希望啊。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流浪地球读后感


流浪地球读后感

最早看刘慈欣的作品是在初中时代,通过《科幻世界》可以看到他的许多短片,现在还对他的《地球大炮》印象深刻,为他的《三体》《球状闪电》所着迷。最近看了电影《流浪地球》于是返回去看小说原著,不同于电影把时间压缩在小范围,故事集中在几个主角的经历之上,小说原著有着非常宏大的时间跨度

文中首先介绍了这场人类灾变的起因三个多世纪前,天体物理学家们就发现这太阳内部氢转化为氦的速度突然加快,于是他们发射了上万个探测器穿过太阳,最终建立了这颗恒星完整精确的数学模型。巨型计算机对这个模型计算的结果表明,太阳的演化已向主星序外偏移,氦元素的聚变将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遍整个太阳内部,由此产生一次叫氦闪的剧烈爆炸,之后,太阳将变为一颗巨大且暗淡的红巨星,它膨胀到如此之大,地球将在太阳内部运行!事实上在这之前的氦闪爆发中,我们的星球已被汽化了。唯一的生路是向外太空恒星际移民,而照人类目前的技术力量,全人类移民唯一可行的目标是半人马座比邻星,这是距我们最近的恒星,有4.3光年的路程

但是人们对移民的手段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从而产生飞船派与地球派两个派别。下面介绍原著中一个重要的密封玻璃球试验:

一个晶莹透明的密封玻璃球,大约有十厘米直径,球里有三分之二充满了水,水中有一支小虾、一小枝珊瑚和一些绿色的藻类植物,小虾在水中悠然地游动着。小球中除了这几样东西外,还有一些看不见的细菌。它们在密封的玻璃球中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小虾以海藻为食,从水中摄取氧气,然后排出含有机物质的粪便和二氧化碳废气,细菌再将这些东西分解成无机物质,然后海藻利用了这些无机物质与人造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和繁殖,同时放出氧气供小虾呼吸。这样的生态循环应该能使玻璃球中的生物在只有阳光供应的情况下生生不息。这里面凝聚了所有飞船派孩子的梦想,这就是你们梦中飞船的缩影啊!按照计算机中严格的数学模型,对球中每一样生物进行了基因设计,使他们的新陈代谢正好达到平衡。坚信!球中的生命世界会长期活下去,直到小虾寿命的终点。把它放到所要求强度的人造阳光下,默默地祝福这个小小的世界。但现在,时间只过去了十几天

死去的小虾漂浮在水面上,水已混浊不堪,腐烂的藻类植物已失去了绿色,变成一团没有生命的毛状物覆盖在珊瑚上。

这个小世界死了。孩子们,谁能说出为什么?小星老师把那个死亡的世界举到孩子们面前。

它太小了!

说的对,太小了,小的生态系统,不管多么精确,是经不起时间的风浪的。飞船派们想象中的飞船也一样。

我们的飞船可以造的像上海或纽约那么大。阿东说,声音比刚才低了许多。

是的,按人类目前的技术也只能造这么大,同地球相比,这样的生态系统还是太小了,太小了。

我们会找到新的行星。

这连你们自己也不相信。人马座没有行星,最近的有行星的恒星在八百五十光年以外,目前人类能建造的最快的飞船也只能达到光速的百分之零点五,这样就需十七万年时间才能到那儿,飞船规模的生态系统连这十分之一的时间都维持不了。孩子们,只有像地球这样规模的生态系统,这样气势磅礴的生态循环,才能使生命万代不息!人类在宇宙间离开了地球,就像婴儿在沙漠里离开了母亲!

这里的推论使得地球派最终占据上风,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写到的人马座没有行星的观点是在作者写流浪地球时的普遍观点,根据近几年的观测推论,人马座是有可能存在行星的。

人类的逃亡分为五步: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转动,使发动机喷口固定在地球运行的反方向;第二步,全功率开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第三步,在外太空继续加速,飞向比邻星;第四步,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转,调转发动机方向,开始减速;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人们把这五步分别称为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I(加速)、流浪时代II(减速)、新太阳时代。整个移民过程将延续两千五百年时间,一百代人。

自此开启了地球的流浪之旅,从此人们带着地球远离家乡在严酷的环境下向着唯一的希望之地人马座进发

《流浪地球》读后感1000字


从电影《流浪地球》爆火后更多的人知道了大刘刘慈欣。一般来说,电影追求的声光的刺激效果,和小说细致的描述很不同,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专门买了《流浪地球》看看。结果是个不太长的中篇,和电影的设定也很不相同,可能第二编剧让剧本更像电影。

读完小说甚至无法记住其中的人物,似乎是人民推动的历史,而不是某个史诗里的英雄。大刘是个典型的北方男人,想法天马行空,不求严谨细密,从宏观上勾勒出故事的场景,没有一丝儿女情长。他的故事像极中国历史,由男人书写,即使走进小说的里的女性也是承担了男人的角色。在地球停转前,人们穿过地平线,当黑夜和白天被分开,黑夜里发着蓝光的核聚变发动机都很宏大、壮观。在任何时代都会对家庭造成巨大冲击的三角恋却轻描淡写的几笔带过,而且还是发生在家长和老师之间,出轨的男人就像出差几天,回来还是平淡如水的过日子。大刘并没有专门去描写此时人们的道德和心理,只是通过事情体会到道德已与过去显著不同。大刘对人类社会历史推动的方面有着深刻的见解,通过几个小孩的争论体现了飞船派和地球派的争论。人类在重大问题面前,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地对更深层上往左也对,往右也对的命题争论不休。这样的故事会让一部分女性读者不喜欢。

最令人惊奇的是当加速时代的那代人老去地球快飞出太阳系边沿,却发现太阳根本就没有爆炸,一般的天文爱好者都可以去另一个半球用天文望远镜看看挂在天空如乒乓球大小的亮星。人们群情激奋,在艰难的流浪中积累的不满情绪爆发出来,各地人民纷纷起义将联合的政府的官员和流浪地球行动的支持者们推上断头台(不,应该是速冻台)。刑罚,不需要闸刀和子弹,只需拿出保温服的电池,让他们在零下180的低温下快速冻成冰棍。当惩罚结束,大快人心之时太阳爆炸了,很快水星金星火星被吞噬在变大的太阳里。这些被推上速冻台的人们,变成真身雕像被人们当成英雄纪念碑。人们总是在既得利益面前变得短视和冲动。这是大刘惯用的手法,《三体》中逃跑的地球战舰的相互攻击也是用了类似手法,发起次声波攻击的章北海舰队,被对方舰队用真空晚了一把空城计然后掉进埋伏圈,资源被掠夺人被当成干粮。一种不道德被另一种暂时看上去正义的不道德打败。在生死面前人类总是短视和残忍。

地球流浪漫长的2500年才能到达目的地最近的比邻星座,需要72代人前仆后继的努力完成。大刘没有往后写,出了太阳系在茫茫宇宙中流浪的地球和星球上的人类更加艰辛,太多未知的危险和无能为力,超出了人类在目前自身科学建构内的想象力。

从科学上讲,这里面有很多物理模型是完全不可能,比如如果这样加速地壳会像蛋壳一样被挤破。故事好在是科幻,不是科学。一个故事无论科幻还是魔幻,是作者对更深层次的人性的思考,好在更像未来真实的样子。

《流浪地球》读后感400字


太阳系即将毁灭,人类将地球家园推离太阳系轨道,往半人马星系去,历时2500年,100代人。这时,人们会发现,除了生存和生命本身,其余对功名利禄,出人头地的追求都无甚意味,职位和金钱都不再值得耗费思虑,就连爱情都无价值,亲情也可以随意舍弃。人生价值的排列仅仅在于去往逃生道路上,那条长长队列的先后。

而人类的可悲在于对生命的感悟,并不能致死地而后得只有在悬崖勒住马辔,看见碎石自马蹄处坠入无尽不见底的深渊的那一刻,那一刹,才能突然体会到生命的分量,才能在人生的圆饼图上,把它从一轮新月瞬间标注成了一个圆盘。

但还好。生活,生命的意义会在炼狱时顿悟,也会在天堂里发现。

看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如置身隔绝凡尘的世外桃源,亦会豁然开朗,看向远方。亦会不再拘泥那些看似重值千鼎,实则轻如鸿毛的尘事,而是着眼人类不过短短几十年的寿命本身。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只道生活,无顾功名,大概与此无异。

保护好地球,足矣。

《流浪地球》(读后感参考)


【第1篇】

太阳系即将毁灭,人类将地球家园推离太阳系轨道往半人马星系去,历时2500年,100代人。这时候人们会发现,除了生存和生命本身,其余对功名利禄、出人头地的追求都无甚意味。事业上摆人一道的权谋,业务上觥筹交错的应和,锱铢必较的算计,低头哈腰的唯诺,套路和苟且,职位和金钱都不再值得耗费思虑。就连爱情都无意价值,亲情也可随意舍弃,人生价值的排列,仅仅在于去往逃生通道路上的那条长长队列的先后。

而人类的可悲,在于对生命的感悟,非不能置之死地而后得,只有在悬崖处勒住马辔,看见碎石自马蹄处坠入无尽不见底的深渊的那一刻、那一刹,才能突然体会到了生命的分量,才能在人生的圆饼图上把它从一轮新月,瞬间标注成了一个圆盘。

但还好,生活、生命的意义,会在炼狱时顿悟,也会在天堂里发现。

看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如果置身隔绝凡尘的世外桃源,亦会豁然开朗,看向远方。亦会不再拘泥那些看似重值千鼎,实则轻如鸿毛的尘事,而是着眼人类不过短短几十载寿命的本身。

新西兰就是这样的世外桃源。忘却其他,返璞归真。《桃花源记》所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只道生活,无顾功名,大概与此无异。

太阳系的毁灭不过文笔杜撰,无法有切肤之感受。而新西兰之旅,则可有身体力行之亲历。置身其中,才会发现“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儿”,不再是一种戏谑,而是值得频频点头。

描述一个国家,无非美景、美食、风土、人文。但我觉得这些都不足赘述,只总结为这是一个尚“有问津者”的桃花源,是一个可以了解什么是生活、生命,什么是人类、社会的地方。

足以。

【第2篇】

《流浪地球》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刘慈欣,他有“中国科幻第一人”的称号,他写的最有名的书是“三体”,《流浪地球》也是他的一部科幻小说,这些小说都介绍了“地球末日”发生的故事。

刘慈欣这本《流浪地球》还被拍成了电影,春节的时候上映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了,是部让我目不转睛看完的电影,但是电影与书比较起来,还是书里讲的故事比较完整。

这本书主要讲了,刘启的爸爸刘培强在他四岁的时候去参加了“拯救地球计划“,成为了一名宇航员,帮助地球离开太阳系,而这时候他的妈妈缺生病死了,刘启跟着外公去了地球最后的掩蔽所“地下城”。

“拯救地球计划”是要用2500年时间帮地球逃出太阳系。17年过去了,虽然“拯救地球计划”还没有成功,地球还没毁灭,但是地球遇到了大麻烦,地球被木星巨大的引力所吸引,撞向木星!怎么能让地球自生自灭呢?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地球上的人类“选择了“希望”,刘启他们决定竭尽全力来拯救危在旦夕的地球与人类,他们想到一个办法,用地球上的氧气去点燃木星上99%的氢气,因为这两种气体一旦混合,只要一根火柴就会形成轰天震地的大爆炸,再利用大爆炸的气浪把地球弹离木星。

大爆炸成功了,地球得救了,而刘启的爸爸刘培强与千千万万人一起牺牲了,地球继续着他2500年流浪的旅程。

我敬佩刘培强叔叔为了人类牺牲自己的崇高品格,我也就像书里的韩朵朵一样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选择了希望,虽然它可能十分渺茫,可能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但我们也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完成它,实现它。

今天我们更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希望一定能够变为现实。

《流浪地球》读后感_1300字


《流浪地球》读后感1300字

我喜欢刘慈欣的地方,不仅在于他的种种幻想,更在于他对“人”的描写。
我觉得作者是看过《乌合之众》这本书的。
本书中,盲目又疯狂的人群轻信了自己眼睛观察的结果,用最残忍的方式杀死了带领他们走向希望的科学家们。讽刺的是,他们刚杀死这些科学家,国歌(基本就是国歌这种意思吧)还没唱完,就被啪啪打脸了。
《三体》里,那位拉丁美洲的面壁者,一直致力于拯救地球,只是方式有些激进,他想要以牺牲一波人的生命这种方法来阻挡外星人。当他的计划被破壁人识破后,他返回到自己的国家,他以为民众会以英雄的姿态欢迎他,民众却用石头砸死了他。
同样是《三体》里,得益于罗辑,人类掌握了威慑三体的能力。随着和平的到来,人类大众放松了警惕,开始自以为是,开始把曾经的敌人当作可怜的对象,那种怜悯的态度,就像是对待宠物一般。甚至,人类大众还开始憎恨罗辑,他们忘了罗辑是拯救了地球的英雄,反而认为罗辑是一个反人类的人,还曾毁灭了一颗星球。人类大众不再希望他继续执掌威慑武器,开始期待着怀有圣母心的程心。结局是,罗辑刚把威慑武器交给下一任的程心,就被逮捕了。人类不仅不感谢罗辑,反而认为他犯有世界灭绝罪。随之而来的不是圣母和大众预期的长久的和平,而是三体人在几分钟内就发起进攻,瞬间就把地球占领了。
我想,作者想表达的是:愚蠢的人类啊。
有些朋友认为,作者是在以现在的人来描写几百年后的未来的人。既然设定了未来的人自小就掌握了高端的科学知识,那么,未来的人类不至于还像现在那些砸日本车的人那样盲目疯狂。
我也思考了这个问题,但我觉得人的科学知识其实并不太会影响人性一类的东西。几百年前,教会烧死了坚持日心说的布鲁诺。几百年后的今天,科技比布鲁诺的时代要进步太多太多了。然而,时至科技极大进步的今日,激愤的人群仍然是一样地疯狂盲目,他们冲进同胞开的肯德基店大肆破坏,在大街上肆无忌惮地打砸同胞花钱购买的日本车。
牛顿可算是他那个时代最聪明的人之一了,最终却走向了宗教的怀抱中,费劲余生研究上帝和炼金术。不会游泳的帕斯卡,有一次不小心落水,在没人救他的情况下却自己活了下来,他相信是上帝救了他,于是也皈依上帝了。希特勒手下聚集着好多位物理、化学的诺贝尔奖得主,如果法西斯没有提前溃败,先发射火箭和核弹的,说不定就是希特勒了。
这些诺贝尔奖得主,他们的聪明是无疑的,他们的知识也是所处时代的最前沿,但他们却选择了现代人深以为恶的法西斯。我想,身处那个时代的他们,或许并不觉得法西斯是错误的,反而是坚定地认为法西斯是正确的,既然是正确的,那他们为什么不去坚定地追随呢。
再回到本书中,书中那些人,任意一个普通大众,都拥有着很深厚的知识。他们越是知识丰富,也就越是自信。他们还发射探测器近距离观测了太阳,进一步认为没有问题,因而他们更加相信是被政府欺骗了。拥有着共同目标的人,很容易形成强大的团体。他们就像是一个随时会爆炸的火药包,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刺激和宣泄口,就能造成极大的破坏力。那么,他们攻占地球发动机、杀死科学家也就没什么说不通的了。

《流浪地球》读后感600字


太阳系即将毁灭,人类将地球家园推离太阳系轨道往半人马星系去,历时2500年,100代人。这时候人们会发现,除了生存和生命本身,其余对功名利禄、出人头地的追求都无甚意味。事业上摆人一道的权谋,业务上觥筹交错的应和,锱铢必较的算计,低头哈腰的唯诺,套路和苟且,职位和金钱都不再值得耗费思虑。就连爱情都无意价值,亲情也可随意舍弃,人生价值的排列,仅仅在于去往逃生通道路上的那条长长队列的先后。

而人类的可悲,在于对生命的感悟,非不能置之死地而后得,只有在悬崖处勒住马辔,看见碎石自马蹄处坠入无尽不见底的深渊的那一刻、那一刹,才能突然体会到了生命的分量,才能在人生的圆饼图上把它从一轮新月,瞬间标注成了一个圆盘。

但还好,生活、生命的意义,会在炼狱时顿悟,也会在天堂里发现。

看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如果置身隔绝凡尘的世外桃源,亦会豁然开朗,看向远方。亦会不再拘泥那些看似重值千鼎,实则轻如鸿毛的尘事,而是着眼人类不过短短几十载寿命的本身。

新西兰就是这样的世外桃源。忘却其他,返璞归真。《桃花源记》所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只道生活,无顾功名,大概与此无异。

太阳系的毁灭不过文笔杜撰,无法有切肤之感受。而新西兰之旅,则可有身体力行之亲历。置身其中,才会发现“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儿”,不再是一种戏谑,而是值得频频点头。

描述一个国家,无非美景、美食、风土、人文。但我觉得这些都不足赘述,只总结为这是一个尚“有问津者”的桃花源,是一个可以了解什么是生活、生命,什么是人类、社会的地方。

足以。

《流浪地球》读后感_600字


《流浪地球》读后感600字

看完电影,来把放映前没看完的小说刷完。

《流浪星球》2008年出版,这一年也恰是《三体Ⅱ·黑暗森林》出版的时间。还记得读三体时的震撼和喜欢,记得黑暗森林法则,记得人性在宇宙中的脆弱,这种代入感和沉浸感非得类似三体这种长篇巨著才能感受的到吧。

于我而言,这本书最引发思考的地方在于:若活下去当真成了当务之急,人们还会花大功夫谈情说爱吗?

也许到了生死攸关的未来某时,爱情这种情感也变成奢求,无暇品味。

又或许,爱情也能变成救命稻草,当人们面对近日点的恐惧时,能成为慰藉。

不过爱情的火花或许终究是短暂的,正如近日点的恐惧在远离太阳之后,渐渐消失。舒服才是两个人在一起最好的状态吧。

妈哟,一部科幻小说,扯这么多,就酱。下一部,刷一下《疯狂的外星人》改编的《乡村教师》。

《流浪地球》读后感_700字


《流浪地球》读后感700字

美好的道德品质只不过是人类在解决温饱富足后的一种伪装和自我意淫。末日危机就像是一面照妖镜,剥去全部的伪装仅剩赤裸的生存,而大刘就是带来照妖镜的人。

从一开始分为地球派和飞船派就可以看出来,人类已经摒弃了民主这种效率低下的方式,因为在生存的危机下,独裁才是最有可能让人类生存下去的方式,以最有效率最佳方式去执行。

为了生存,人类抛弃了自由。

如此折腾地球估计地球上的动物是灭绝殆尽了,但人类并不在乎也毫不关心。

为了生存,人类抛弃了善良。

人类不再学习哲学和艺术,仅学习理工工程类,也没有了宗教信仰,从此只有思维没有思想。

为了生存,人类抛弃了灵魂。

爱情变成了可有可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对亲人的死也变得麻木。

为了生存,人类放弃了情感。

地底岩浆渗入时,不再是绅士风度,让妇女老人儿童先走。而是按照年龄让儿童先走,原因仅仅是为了未来人类生存做打算。

为了生存,人类抛弃了道德。

察觉太阳的问题后,叛军大量集结开始围攻联邦。

为了生存,人类抛弃了真理。

包括主角在内,联邦军人也加入叛军并攻入驾驶室。

为了生存,人类抛弃了忠诚。

对驾驶室的五千人执行残忍的死刑,主角甚至觉得该让他们死一万次。

为了生存,人类抛弃了理性。

这时千疮百孔的人类和地球飞向黑暗深空,人类抛去一切伪装,纯粹的为了生存而生存,但我相信尽管如此人类还是可以到达并重建。就像穴居人踏出洞穴一步步变成今天的人类。因为在人类最人类的时候才能看出最好的品质:

一、无论处境多么艰难也不放弃希望。

二、无论希望多渺茫,也永远有去追寻的勇气。

有这两点足够了。

《流浪地球》读后感_1500字


《流浪地球》读后感1500字

【2019.2.9/6/1.5h】

这是一个美丽的世界

湛蓝的天空海洋

洁白的云朵圣洁的雪山

还有那繁荣的万物

充满无限希望和幸福

星辰变幻

四季更替

日出日落

潮涨潮息

没见过黑夜和星辰

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

永远的黄昏和暗淡的光芒

一片死寂

没有了天空

没有了海洋

没有真正的高山

只有停留在记忆深处的美好

哪有城市的样子?

只有不间断错综复杂的支洞

无数的密封门

泛光灯下单调的金属蓝色

永远的远离了大地和天空

苟活在无尽的黑暗

只有因果循环的大灾难

我知道已被忘却

流浪的航程太长太长

但那一时刻要叫我一声啊

当东方再次出现霞光

我知道已被忘却

起航的时代太远太远

但那一时刻要叫我一声啊

当人类又看到了蓝天

我知道已被忘却

太阳系的往事太久太久

但那一时刻要叫我们一声啊

当鲜花重新挂上枝头

……

无限惦念旧时的太阳

那曾经美丽的星球

还有为家园而奋斗的一代代先辈

他们留下的是希望和奋进

留下的是保卫地球的信念

《流浪地球》读后感1200字


我睁开眼。

窗外的树梢上响起鸟儿清脆婉转的啼鸣,风撩起窗纱,微凉的手指抚上我的脸庞,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在我的桌上洒下斑驳光影,光线触及到装着琥珀色茶水的玻璃杯折射出万千斑斓的色彩,深深浅浅地映射在墙面,像水波一样荡漾开来。

我闭上眼。

行星发动机燃烧着石料的巨大轰鸣声隆隆作响,重元素聚变产生的能量灼烧着空气,将它变得像铁水一般炽热,却又在远日点变得比冰还寒冷彻骨,直径一千米的等离子光柱冲向穹顶,将整片天空渲染成光芒刺目的钴蓝色,尽头的大气激起一层层的气浪。

这场景震撼宏大,却又摄人心魄、食人血肉、危险美丽。在这高达一万一千米的发动机前;在这光芒耀眼、温度炽热的光柱前;在这漫长的流浪之旅中;在这无边无垠、广阔无边的宇宙中,人类渺小的如同希腊雅典卫城中神庙的柱子上的小小细菌。渺小如斯,脆弱如斯,只需一颗平凡的恒星带来的氦闪,人类文明连同脚下的地球便会瞬间汽化不见。

这种认知让我的灵魂为之颤栗,在自然的面前,人类无力到不堪一击。

可是我却不想睁眼。

我想在这破碎不堪的土地上重新看到玫瑰绽放,参天大树、蓝天白云;想去解冻的贝加尔湖钓上一尾鲑鱼,开一瓶伏特加喝得酩酊大醉:我想看着我们的孩子在绿荫上奔跑,折一个纸飞机看它悠悠滑行。

我想要这地球活下来,陪着人类走到时间的尽头。

所以才有了地球派的坚持,与飞船派的抗争。大概是中国人骨血里流淌着家的情怀吧,不同于西方的个人英雄主义,每个中国人在危难当头,也要带着家一起流浪。无论过程多么艰辛,绝望与压抑将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我们也会带着你一起流浪。啊,地球,我的流浪地球。这长达两千五百年的流浪之旅会将你变的面目全非,可是我们没有其他的选择,宇宙的洪流要将我们击垮,你可知否?

但在这漫长的流浪之旅中,变的面目全非的不仅仅只有我们的家,更有我们自己。宗教在一夜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不会再有男女为了爱情而痛哭流涕,夫妻之间形同陌路丝毫没有恩爱可言。在每天亡命的恐惧下无人再关心生死之外的任何事情,除了当前太阳的状态和地球的位置。对待这些多余感情,就像是赌徒在盯着轮盘的间隙抓住几秒喝口水一样。可是这样的人,还能算得上是人吗?

我沉默着,地球沉默着,无人能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或许答案是肯定的,当半人马座的恒星的光芒照耀地球,百花盛开的时候。或许答案是否定的,孤寂漫长的旅程会将人类打磨成一堆没有感情的碳基。

但是我们注定要流浪,因为这是唯一活下去的希望,不管它带来何种巨大的灾难,我们不能回头,从制定计划的第一天起,人类就再也回不去了。唯有前进,才有曙光。计划就算漫长那又能怎样,后代的子孙没有穷尽,人类总会抵达新的家园。

我们选择希望。

到那个时候半人马座的恒星带来光与热,凝结的空气重新汽化,冻土开始解冻,青草钻出地面,花朵挂上枝头,鸟儿开始歌唱,艺术与文学得以复苏,贝加尔湖的冰化成了水,我们可以相约去钓鲑鱼,去成都吃火锅,看着孩子欢笑成长,看着爱人笑靥如画。

啊,地球,我的流浪地球。

流浪吧,流浪在这星辰之间。无论面向何种困难,我们都不能放弃,活下去。

这颗流浪星球,教会我坚强。

我睁开眼。

地球依旧光辉灿烂。

读后感《《流浪地球》读后感_9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流浪地球读后感5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