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小巷深处读后感800字

小巷深处读后感800字

《自深深处》读后感_2700字。

阅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读书很重要,读一本好书更重要,而经典的书籍作品就是人们最适合读的书籍。我们在读作者写的作品时,不能马观花地读,需要仔细地领会,是时候把自己阅读作品后的所思所想写出来了。怎么写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自深深处》读后感_2700字,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自深深处》读后感2700字

爱是出于一个人内心的灵魂的。

我只想一如既往地爱你,你爱不爱我都毫无关系,我不奢求你的回应,我的爱始终在那里。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我使双眼失明,让你更显光彩,使眼睛发誓,将眼前景视成虚假——”

你带给我的美丽,我会以一种更高的方式反馈给你。

苦难包裹着你的人生。

我是一位艺术家,我拥有对这个世界无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我承认过去的经历,一如我愿意直面我的灵魂。

意识与理解应该是相通的。

我所承受的一切都是在淬炼我走向完美。

这个世界总是有美好的东西,只是那个时候刚好与我相隔一个海岸。

不切身经历,是没办法体会那种痛苦的。

悲伤好就好在它的纯粹。

原来是想象力将我们区别开的。

过去是定格住的,但我们可以通过自省回归偏离的航道。

爱情之所以优雅精致,正是在于两个人的付出与偿还。

两方付出失衡,当你处于占便宜的一方时,你会费尽心力成为更好的人,而这份爱情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一点一点变重。

我们不希望看到与自己无关的爱情,而对于自己的爱慕之人,我们秉持着与之背道而驰的态度。

被迫说谎与讲真话之间,我选择后者。

脱离自己人生轨迹的人没有任何力量,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伟大的事件与伟大的心灵是相应的。

活下去,还有希望。

你闯入我的世界,无所适从,又毁灭了它。

我们相遇在人生的错误节点,这对我来说是致命的。

最终能明白的总是对的。

我喜欢大海,它包容一切。

目光所及之处,皆为存在之物。

直面过去。

我接受我的过去。

你来到我身边,带给我的一切,我都将以一种更高的方式反馈给你。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自深深处》读后感_1300字


《自深深处》读后感1300字

Blind for love  ——王尔德

爱情并非寻找一个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人,但是“从一开始你我之间就存在鸿沟”。爱情多奇妙,让人盲目到明知饮下鸩酒,却仍感痛快圆满。“你的索求没有雅趣,你的接受不带感恩。”一次一次为你掏心掏肝掏肺,然而你在我生病的时候,却说出如下恶毒的话:“当你走下众人膜拜的神坛时,你是一个索然无趣的人。下一次你若再生病,我会立刻离开你。”我王尔德成为了你人形提款机,我王尔德为你放弃我的职业生涯,我王尔德深刻看到你无情无义无理取闹的嘴脸,但是怎么办啊?我就是爱你,甚至为能够得到你对加诸在我身上一切的光环充满感恩,对即使被抛弃、面临被毁灭的结局仍甘之如饴。“爱不是市场上的交易,不是小贩们的磅秤可称量的。如同精神的快乐,爱的快乐是感受到爱本身的生命流动。爱的目的就是爱,不多也不少。”

我想试着逃离你,真爱即劫数,遇见了你大概注定我在劫难逃。“衰老的双手摘取月桂枝叶会令其枯萎,唯有青春方能为艺术家加冕。”爱情大概始于这里,你的青春你的活力你的阴郁与孤注一掷,你时常对我作品的赞美,让我常感叹,遇见Muse,遇见知己,尤其是,我也爱着你,这让我倍感快乐。情到深时,就是如此这般:“你受苦我也一样受苦;你若哭泣我也泪水纵横;你若身陷奴役之屋受人唾弃,我会强忍悲伤再建筑一屋当作宝库,将别人不给你的东西上百倍地放屋内,等你到来,为你疗伤。”性格是意志力的基础,我的意志力却完全屈从了你。但你与我的精神并不相通,只要身边有你,我的生命总处于一种完全荒芜怠惰的状态。你一离开我就一切安好,你离开,我能够重新将生活掌握在自己的双手中。但问题的关键是,每一次分别,都是为了更热烈的重逢,每一次重逢,都加速我向泥沼中深陷。爱你让我选择每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又一次重新开始。

我用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包裹你,即使你是把锥子,我需要常常忍受锥心之痛。在这世界上,大概除了你,再无人能伤及我。“你是我的敌人,你带给我的威胁实属世间罕见。”“我天生是个摈弃社会道德规范的人,生来就是个例外的人而非循规蹈矩之辈。”我目空一切,四海之内无敌手。但是为了维护你,我站到法庭上,与世界为敌,我侃侃而谈,玩弄众生于股掌,敌人们讽刺我们之间的友谊,我决不允许,我穿上你的爱化成的铠甲,奋力战斗。后来,形势一边倒,我们要败了,这无所谓。我不怕那个可能使我丧生的囚牢,我怕的是从此与你再无相见之日。对于你带给我的毁灭,我从未恨过,“如果容忍自己恨你,我将如同跋涉在生活的干旱沙海中,每一块岩石都将失去它的影子,每一棵棕榈都将枯萎,每一口井的水的源头都将染毒。”

所以,有什么办法呢?我可能要一贫如洗了,但是“只要心存爱念,夏日我会毫不介意以清凉的草地为席,冬日我会在茅草垛旁栖身,或在大谷仓的披屋下取暖,生命中的身外之物现在对我无足轻重,你可看到现在我已达到,或正在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独立状态,因为长路漫漫,而‘我所走的路荆棘丛生’”。我的才华,足以使我迅速东山再起。赚够了你想要的一切,我要我们在一起。

《废都》读后感_2700字


废都

一似《红楼梦》

庄之蝶似贾宝玉,唐婉儿似林黛玉,牛月清似薛宝钗,妙玉似慧明,柳月似袭人,说童谣的老人似坡足道人,暗含结局的童谣似红楼梦预示命运的判词,甚至是最后袭人嫁人和柳月嫁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败落和庄阮龚汪四大名人的没落,繁华渐逝的西京和由兴转衰的金陵亦均是如出一辙。

庄之蝶深谙女性心理,对她们观察甚细,细腻温纯,一如贾宝玉对众姐妹“昵而敬之,恐拂其意”,红楼一梦和庄之蝶一梦,迟早都是要醒的。有书评分析甚好,“庄之蝶与宝玉都爱美女人,都无厌地爱。不同的是庄多了皮肉之淫,宝玉多精神之恋。庄之蝶与西门庆都爱美女,都不厌其多,但除了皮肉之淫外,庄多了精神之爱。”

二似《庄子》

主角之名有意借庄周梦蝶之意,“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似真似假,似梦非梦。

牛是如庄子般的哲学家。刘嫂阴差阳错听庄之蝶买回的奶牛却俨然如学识通古的哲学家,思考牛生,思考处境之问,牛与庄之蝶的瓜葛没有断,文学家与哲学家惺惺相惜,同病相连。哲学家感激文学家,文学家同情哲学家,哲学家奄奄一息之时,文学家泪水纵横,像失了魂魄与那哲学家一同离去。离开西京之时,望见那城墙上牛皮做的鼓。那鼓,在风中呜呜自鸣。

三似《聊斋志异》

老太太具通阴阳之处,能见人识鬼,连睡觉也要携鞋于怀,躺于棺材,似乎那就是阴阳两界的夹缝。“满城的鬼到比满城的人还多,这人变成了鬼,鬼却总不死,一个挤一个的扎堆。”她一双老眼能看见满街满街的鬼,满门满门的鬼影儿重叠,看似疯癫的话语却往往能应验现实,却只得庄之蝶信,他人一概当疯言疯语,只有老太太自将废都看的一清二楚。

四似《金瓶梅》(因未尝看过故不做评论,但两者均曾位禁书之列,有意者自行查找资料)。

西京四大文化名人皆没个好下场。作家庄之蝶因桃色官司彻底放弃了,失了写作能力,剃光了头,最终落得个声名狼藉、众叛亲离身心具毁的地步,意欲远走,便与周敏一同离了那废都,最后一幕怀里抱了周敏的埙罐,双眼翻白,嘴歪在一边,落得一个好生凄凉。音乐家阮知非遭人算计,眼睛被放了苦水,双眼尽废,从此“狗眼看人低”。书法家龚靖元因书法起家,因书法而终,好赌成性,生个败家儿子,一生得意之作尽遭趁火打劫,最终悲愤而死。画家汪希眠得了肝病,只留得夫人与猫相伴,临近结尾又因贩卖假画而官司缠身,很可能锒铛入狱,自身难保。

四位女主角一如开篇的四枝奇花,极尽娇美,却美丽而短暂,庄之蝶亲手塑造了她们,却又亲手毁了她们。

牛月清是正妻,是婉儿和柳月羡慕不得的身份,是中华传统女性的代表,她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庄之蝶要这么对待她,直至夫妻关系彻底。当她偶然得知尼姑慧明竟使用生发水并堕了胎,方才看清了这废都“出了家的慧明都打了胎,这世上还有什么是真的?还有什么让人可相信、可崇拜、可信仰的呢?”十多年来,她的心十分之九都给了庄之蝶,然后一分才在娘身上。只有最后回了双仁府才感到一种少有解脱。

唐婉儿和周敏私奔而来,却又不久之后移情别恋庄之蝶,频频眉目传情,飞鸽传书,求缺屋幽会,从私奔西京到被绑回潼关短短几个月,却书尽了她欲涅槃却走向毁灭的悲剧命运。她虽有唐贵妃,董婉儿的盛世美颜,以周敏为跳板,一步步冲向名人社会,却最后依然没能逃掉重蹈覆辙的悲哀。

柳月不惜得罪原雇主,执意当庄之蝶家保姆,人言她心狠“给婴儿喂安眠药”,事实上的确不像保姆的样子,出言肆意,自从撞破庄与唐的偷情,并且与庄之蝶有了关系之后,频频顶撞牛月清。她的命运也是悲哀的,她是桃色官司的牺牲品,她的婚姻始终被人支配,先被答应给庄家远方亲戚,然后又允给赵京五,最后变成了一个筹码,庄之蝶为了打赢官司而,私自把她的婚事许给瘸腿的市长儿子——“上流社会”。她是讲究恩情,知恩图报的,后来已是当红歌女的她没有完全抛弃成为废人的庄之蝶,庄之蝶最后日子里的温暖是她给予的。

阿灿敢爱敢恨。或许她是爱庄之蝶,为了给精神病院里的妹妹复仇而不惜一切,内心绝望之际一心想见庄之蝶最后一面,甚至是被牛月清轰门而出,也念念不忘。最终阿灿毁了容,阿兰进了精神病院。或许最后庄之蝶离开西京之时,车站看到的两则奇闻或许就是牛月清和阿灿的最终结局,或许那也是压倒庄之蝶的最后一根稻草。

唯独留下第五朵娇艳欲滴的花——汪希眠夫人,她和其他的四个人不一样(唯一没有无名无姓的角色),她拒绝了,至始至终维护者作为妻子的道德底线,所以只有她的爱是纯粹的,是克制的,是值得欣赏的。最后庄之蝶离开西京之时,“一个瘦弱的女人脸贴在了血的那面,单薄的嘴唇在翕动着,周敏认清她是汪希眠的老婆。”至此,全书终。也许汪希眠老婆和庄之碟一起坐上了离开的火车,也许没有。

整个故事因周敏而起,他是一切的源头与渊薮,携妻奔西京,假借庄之蝶名声进了编辑部,以一篇道听途说的风花雪月之事引得庄之蝶和景雪荫打了一场桃色官司,一场并不以法律为依据,而是看原告被告双方人脉权势的官司。废都中众生百相,赌博成性的书法家龚靖元和吸毒成瘾的废材龚小乙,桃色风流的知名作家庄之蝶和举案齐眉的传统贤妻牛月清,假画闻名的知名画家汪希眠,歌舞升平的音乐家阮知非,堕胎生发的寺院当家人慧明,念念不忘旧情人的编辑社老钟,灿烂却短暂的阿灿,痴迷卦象的古典文学研究员孟云房等等等等诸多个性独特,鲜活的人物。

整书风格略显消极,批判抽象隐晦,《废都》的西京百态、人物关系网、文人状态、社会伦理、道德意识等无不是对当时整个中国社会现状的折射,结构主义的兴起,文人寻求自我破立,焦灼却又找不到出路。文人渐趋腐化堕落,醉心权势追捧,这些文人背后的阴暗面清清白白的展示在读者面前,打破了一貫文人就要谈吐得礼,出口成章的固有观念。

写在最后——

初读之时,并没有很了解这是一部怎样的书,其实这本书放置了许久,沉寂了近一年之久,方才想起,大概是习惯了浏览一些吸引眼球的媒体新闻,忘记了一本好书不是从书名上读来的。一如当初我初看采访王小波的视频之时,第一眼有点失望,长相上不是能符和眼睛的喜好的类型,甚至衣着上还有点邋遢,但是短短几分钟后,我为我之前的以貌观人而羞愧,有道是“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或许他拥有的灵魂百万挑一。有点扯远了,总之是这个意思。

第一次书评写如此之长,临近考试周,忙里偷闲,写下两千多字,用时一周左右。希望以后可以一个月一本书,希望可以每一本书都能认真读完,认真写一些东西。喵…大概就是这样。

把杆仗插在土里,希望长出红花。 把石子丢在水里,希望长出尾巴。 把纸压在枕下,希望梦印成图画。 把邮票贴在心上,希望寄给远方的她。 ——《废都》贾平凹

——2019年5月23日记

《父爱深深》读后感450字


《父爱深深》读后感450字

他给我的感觉像天,广阔得让我可以自由飞翔;他给我的感觉像地,博大得可以让我放心依偎。他就是我的父亲,一个普通人,在平凡中表现出一种坚毅和沉稳。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感觉到身后有一双期望的眼睛在注视着我。每当这时,我的心头就会涌起一股暖流,父亲的目光是我而对困难的精神支柱,让我坚定地走着每一步。

读了《父爱深深》一文后,我不禁感慨万千。《父爱深深》一文的作者要组建乐队参加学校的比赛,却没有一个像样的音箱。他的父亲用了好几周的时间,自制了一个音箱。作者笔下的父亲给了儿子时间、关注与爱心。

小作者有个好父亲,我也一样。

有一回考试,我只得了个“良”,真不知该如何向父母交代!回家后,我颤抖地递给父亲那张试卷。我把头理得低低的,准备迎接一场“暴风雨”的来临。但父亲并没有责骂我,而是和我一起分析我出错的试题。为了帮我理解题目,他耐心地讲解,像剥竹笋一样,一层一层地剥到最里头。最后我把试卷全部弄懂了,父亲也开心地笑了。

一如传统的中国人,父亲最不擅长的就是表达感情,羞于说的字是“爱”。但父亲用深沉博大的父爱感动了我,包容了我。

《面纱》读后感_2700字


《面纱》读后感2700字

《面纱》:一个女人与两个男人灵与肉的纠葛,她的出轨,并不带来如期的幸福
江南大师兄
字数 2575
“我在寻找某种东西,我不太清楚那是什么。可我知道把这种东西弄明白了对我来说很重要。一旦弄明白了,我的人生将会完全不同......你知道那是什么吗”
他笑了笑,然后耸了耸肩:“‘道。有人在鸦片中寻找‘道’,有人在上帝那里寻找‘道’,有人在威士忌中寻找‘道’,有人在爱中寻找‘道’。‘道’都是一样的,‘道’又毫无结果。”
“‘道’就是路,和行路的人。世间万物遵循永恒之道,但万物并不是‘道’的创造者,‘道’本身就是万物。‘道’是一切,又什么都不是......”
我很愿意相信——上边这段对话,应该是天朝哪位大师在研究“道”来着。但是“上帝”、“威士忌”,却出卖了它 ,明明白白地告诉我,那其实是老外在研究“道”。
确实,这是一位英国佬写的,他叫毛姆,这段话摘自他的长篇小说《面纱》。
(《面纱》也好,毛姆也罢,也许会让人觉得陌生。但是,说起他的另一部作品——《月亮与六便士》,却鲜有不知者。)
关于“道”,毛姆所表述的这些,无非是老子《道德经》的第一章内容而已。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虽然说《面纱》玄之又玄地提到了“道”,但其实,它讲的只是一个类似爱情的故事——一个女人与两个男人灵与肉的纠葛。
女主角基蒂,从小就是个美人胚子,她妈妈满心欢喜、费尽心力的培养她。
当然,这并不是出于一个母亲对于女儿的爱,而是她幻想着美貌的女儿,可以成为自己打开上流社会之门的一把钥匙。
于是,在妈妈坚持不懈的努力栽培之下,基蒂有着漂亮的脸蛋,诱惑的身材,如愿长成了一个爱慕虚荣,缺乏内涵的“花瓶”。
有的女孩不喜欢被人称为花瓶,有人却喜欢,比如我们的基蒂。因为跟她妈一样,她也一心盼望着能挤入上流社会。
而“花瓶”,是很好的突破口。
然而,事与愿违。
即便是长相普通,甚至算得上丑的妹妹,都已嫁得如意郎君。
基蒂却这把“钥匙”,这个“花瓶”,始终没遇到合适的“买家”,等着等着,等成了剩女。
这不是带兵打仗,剩下的有机会升将军。
韶华易逝,剩下的美女,等着她的只有跌价。
无奈之下,基蒂选择闪婚,嫁给了一个医生——沃尔特。虽然他的条件称不上完美,虽然她并不爱他。
婚后,他们去了香港。
在香港,基蒂遇见了查尔斯,一个已婚男。
查尔斯有一种天赋,他懂得如何赢得好人缘。他能让每一个遇见他的人,都觉得情投意合,相见恨晚。
这种天赋砸在了基蒂身上,基蒂无法免疫,觉得自己爱上了他,甚至以为是相爱。
认识短短三个月,他与她就展开了缱绻缠绵的肢体运动。
事后,他似乎嫌三个月太久,不无得意地对她说:“浪费了这样多时间,你不觉得自己很傻吗?”
(插一句,《百年孤独》中,乱伦的那一对,在初尝禁果后,也讲过类似的话。
“最让我难过的是,她笑着说道:我们竟然浪费了那么多时间”。
大师兄不禁想问,缱绻真的上瘾吗?)
基蒂依偎着他,表示深度赞同:“真是个大傻瓜。”
是的,没踏出那一步之前,她骨子里的教养和仁义道德,都让她感到担忧。
但是,当她发现缱绻之后,自己跟从前并没什么两样,于是她的胆子就大了,或者说是她上瘾了。
通常来说,从0-1是最难的,而从1-100就简单多了。
基蒂就通过自己的实践,告诉我们,这句话是对的。
有了第一次,基蒂开始放飞自我,时不时地与查尔斯缱绻,在宾馆,在古玩店,在她家里,哪里都有他们缱绻的身影。
努着劲儿让1早日突破100,并且,上不封顶。
最后,缱绻之事被丈夫发现了。
一开始,她不确定丈夫是否发现,她很慌乱。等到确定他发现了,她反倒坦然,甚至欣喜了。
她不爱丈夫,她爱情夫,她一厢情愿地以为情夫也同样爱着她,她以为借此可以揭开偷情的面纱,与情夫名正言顺在一起。
然而,事与愿违。
她想离婚,希望情夫也离婚,组成一个“相爱的”新家庭。
但并不表示情夫也是这么想的,情夫拒绝了她,因为他并不爱她。
他爱的仅仅是她色泽鲜润的脸蛋,是她曼妙诱人的身段。
她如梦初醒。
然后我们就有幸见识到,一个女人爱一个男人的时候,跟她恨他的时候相比,心中差别有多大。
她爱情夫的时候,她心中的他是这样的:
“声音低沉、深厚,悦耳动听,让人心安气定。蓝色眼睛友善而明亮,让人感到愉快。身材高大,十分英俊,跟他在一起轻松、惬意。”
“甚至他没说什么好笑的事,却也总能把自己逗笑。”
当她不爱情夫的时候,她心中的他是这样的:
“曾经她喜欢他油光蹭亮的发型,而今是他涂了很多油脂,想掩盖白发;
曾经她喜欢他脸色红润,而今是他脸太红,面颊上紫红色的血管吓人;
连他的下巴,他的眉毛,他的关节,他的衣着都无一不令人厌恶——他就是个凡夫俗子,彻头彻尾的二等货色。”
当然啦,尽管她对他的感官印象前后差别巨大,有如不可逾越的鸿沟。
但是呢,缱绻还是需要的,毕竟肢体互动带来的快乐,才是最真实的。
所以,在她恨他,鄙视他的时候,她还是有跟他缱绻的,前文说了,她上瘾的嘛。
基蒂的丈夫沃尔特,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不仅知道妻子不爱自己,而且也知道妻子的情夫并不爱她。
基蒂这种类型的女孩,理应是他厌恶的,但是他恰恰爱上了她。所以,他活的很矛盾。
沃尔特对妻子的感觉,恰似《长恨歌》中,再次相遇的程先生对于王琦瑶的感觉。
当他发现她的出轨,
他对待她的态度前后有转变吗?
他为什么同意离婚?
他最后是如何处理出轨之事的?
后边发生的事,有着超过半本书的篇幅。
大师兄就不在这里唠叨了,感兴趣的看官,不妨自己去找答案吧。
关于爱情,我曾经听人讲过,世间爱情分两种。一种是:相濡以沫,却厌倦到终老,天天演戏给别人看。另一种是:相忘于江湖,却怀念到泪流,假装不爱却天天思念。
《面纱》是哪一种?有没有第三种了?
Tips:
《面纱》与《月亮与六便士》有着些许相似之处,
比如五官:
《面纱》:“他的鼻子挺直,精致,眉毛也好看。再加上有型的嘴唇,将他的五官拿出来挨个看,个个都是漂亮的。按理说应该是个大帅哥才对。可令人惊讶的是,他长得并不帅。”
比如父母与子女的感情:
《面纱》:“对她们而言,他只是个陌生人,不过就因为他是她们的父亲,她们就把他爱她们,养育她们视为理所当然。”
“父亲试图掩盖的是什么——一种发自内心的解脱。”
“她曾经想当然地认为,既然他是她的父亲,那么他就应该疼爱她。等她发现他心里对她没有一点父女之情时,着实大吃了一惊。”
《月亮与六便士》:“他们是小孩子时,我很喜欢他们。不过现在他们长大了,我对他们没有特别的感情了。”

《刀锋》读后感_2700字


《刀锋》读后感2700字

轮子是一个人发明的,万有引力定律是一个人发现的。任何事都会产生影响。如果你将一块石头扔进池塘,宇宙就和从前不一样了。不应该认为印度的圣徒过着毫无意义的生活,他们是黑暗中的一抹亮光,他们代表着一种理想,对他们的同伴来讲,这种理想可以让人神清气爽;普通人永远也不会有这样的理想,可他们尊重这个理想,他们的生活始终受此影响。当一个人变得纯粹和完美,他的性格产生的影响力就会扩展开来,那些寻找真理的人自然而然就会受到吸引。如果我能过上我计划的那种生活,或许就可以影响别人;影响或许只是和丢进池塘的石子引起的涟漪差不多,可一圈涟漪会引起另一圈涟漪,无限扩大;有可能会有很多人看到我的生活方式能带来幸福和安详,那样一来,他们就会把他们学会的东西教给别人。”

对于这本毛姆的刀锋,我花了六个多小时看完。看完书之后我并没有写看完这本书的感受,不是我不愿意写,是因为我不知道从何写起。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我便接着看红楼梦,看了两天后,决定开始写看玩刀锋的感受。

说实在的,就算我现在打算写,我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因为我确实很佩服拉里,但我又不知道如何去描述拉里给我的感受,包括艾略特,苏菲,伊莎贝尔,这些人都给我很大的触动,但我就是表达不出来,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环绕着我。

对于这本书,我在刚考完的时候我还分不清究竟谁是主角,是爱略特呢还是拉里呢?

直到现在,我才觉得主角应该是拉里吧。

拉里在学校的时候还是一个普通的小男孩,但是一切都在他当了飞行员之后变了。

可能是他之前天真浪漫,无所事事,但是经过了战争的残酷,面对真正的死亡的时候,他触动了。

他的那位战友,一个那么可爱活泼的男孩,只比拉里大三岁,就这样为了救拉里而死去了。

这个即是战友又类似哥哥的人物,给了从小缺乏爱的拉里一丝温情,可他就这么离去了。

因为罪恶的产生,造成了战争。因为战争,所以让无数的人死亡,也让拉里的这位战友死去。

一切都是恶造成的,拉里的漫长征途是从恶这个问题开始的。正是恶这个问题迫使拉里前进。

在追寻梦想的途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拉里的第一个问题便是身边的人的不理解。

人们大多都认为既然已闲赋在家中,就应该做点什么正经的事去“充实”一下自己。

例如去上大学啊,或者去工作赚钱养家,不然如何和伊莎贝尔结婚呢。

可俗人如何能理解拉里呢。

拉里为了自己的目标放弃了与伊莎贝尔的婚约,但我却觉得拉里从未真正的爱上伊莎贝尔。

和伊莎贝尔在一起不过是顺其自然的事,从小一起长大,他似乎把这种友情之上,爱情未满的感情当成了爱情。

我觉得,拉里还是爱苏菲的,但又不像。

对于向苏菲求婚的这件事,我想拉里确实想和她共度一生,究其原因呢。在我看来只不过他觉得苏菲可能与别人不同,可能是能理解他的,因为他们同样是青梅竹马,不同的是小的时候苏菲小的时候便能吟诗作对便能追寻理解强大的梦想。

所以,他在半生浮沉之后决定和苏菲在一起,不仅是为了解救苏菲,也是为了自己的私心,但是解救苏菲也是他的梦想中的大善促成的啊。

所以,我能不能理解,拉里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心中的理想,他最爱的那个人只是自己。(原谅我理解的这么狭义)

拉里的半生都在追寻他的这个梦想,恶的根源存在吗?

但是拉里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我想,在拉里得到这个结论之后,他应该就对他一直追寻的东西有了一个大抵的认识,他也知道了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了。所以,他又有了另一种人生。

他会舍弃他所有的金钱,回到美国,会到修车厂找份工作,然后当个卡车司机,重新熟悉这个他离开多年的国家。在那之后,他就当个出租车司机,然后继续他美好的一生。

岁月并没有在他身上留下任何痕迹,事实上他还是和年轻人,有的是大把时间来执行他的计划。

对于艾略特,这个人我该怎么形容他,他和拉里有一个共同之处,都很善良,都在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在不懈努力。

拉里代表的是追求理想主义的人,而艾略特的表象则反映的是社会上的人,好面子,对于他来说,社交是终身大事,活跃于社会宴席就是他的目标。

我觉得艾略特真的很有能力,很漂亮,很重亲情。

对于自己的处境,他巧妙的让自己站在了社会的上流。

对于伊莎贝尔的婚事他竭尽所能,虽然有一点功利之心所在,但是社会上不就是这样呢!

但是一切的事情都在他老了那一刻变了。

他老了,社交便不再需要他了,人就是那样,当你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便会毫不留情的抛弃你,艾略特到死的时候都在追求他所谓的上流社会的宴席,认识更多上流人士,但这些有用吗?毫无用处!!他才是真正的浪费光阴的人!!

人这一辈子交不到朋友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遇不见一个知心朋友!

艾略特所谓的目标简直就是一个笑话,但这并没有磨灭他善良的天性。

对于伊莎贝尔,我觉得她也不是真正的爱拉里,当然,我觉得她也不爱格雷,她在解约婚期之前对于拉里的感情同样是友情之上,爱情未满并且还带有一丝虚荣心,因为拉里很帅,并且是飞行员,在那时候这个都是可以作为谈资的,至于后来对拉里还不放手的缘由很有可能是她的强烈控制欲,她觉得自己控制不了拉里,却反而想控制他……伊莎贝尔对于格雷就是因为格雷对她好,能够让她拥有足够的掌控权,还能给她上层社会人士的生活。

那么,你一定会问,为何伊莎贝尔不一开始就选择格雷呢?

因为那个时候伊莎贝尔还未曾见识过上流社会的生活,在见识过后她就产生了强烈的羡慕之情,很想把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对于格雷,他就是一个老好人,拉里作为他强大的情敌,他反而尽其一切所能去帮助拉里,他真的好像毛姆另一篇小说《月亮与六便士》里的德克,一样的善良,一样的友好,用世间最美好的词来形容他,在我看来都不过分,可惜我词穷……

之所以叫刀锋,在我看来是因为刀即是坚韧之物又是锋芒毕露,容易刺伤别人,也能保护别人,正如拉里。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拉里为了寻找自己的梦想踏遍了万水千山,究竟答案如何,他告诉我们的是可能没有答案,那是不是意味着拉里的半生都做了无用功呢?

在别人看来可能是的,但是真相如何,恐怕只有冷暖自知吧。

父爱深深读后感


父爱深深读后感
我学过一篇课文,叫《父爱深深》。有一名初中生,迷恋音乐,很想组建一个乐队,自己有一把很好的吉它,还缺一个音箱。于是他告诉爸爸,爸爸说没钱买,要自己做。他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答应了。他和爸爸做好后,始终有一个疑惑:花在材料上的钱可以直接买一个音箱,为什么还要做呢?他组建乐队后,就去参加比赛,有后台时有人问他:这是什么牌子的?是自己做的?他说是自己和爸爸一起做的,很多人都很羡慕他能和爸爸一起合作。比赛后,结果出来了,他们并没有获奖,但已经获得了很多。长大后,他去问爸爸为什么要自己动手做音箱,爸爸说完后,他才知道自己的爸爸只是为了和他分享一点自己的时光和精力,所以和他一起制作音箱,他还知道很少有爸爸和孩子一起做同一件事情。
我也像他一样幸福,因为我的爸爸经常和我一起合作:陪我练小提琴,我的进步很大,现在可以拉很多曲子了。一起做蒸鸡蛋,每次弄的味道都很好。一起训练车模,他拆我拼,配合默契。一起骑自行车,我二个小时就学会了。一起练合奏,我们一遍遍地练习,终于合奏成功。一起上台表演,亲子卡拉OK和器乐展示。一起踢球,很快乐。一起做作业,一点都不枯燥。一起跳绳,越跳越爽。一起抖空竹,我手把手地教爸爸。一起打乒乓球、羽毛球,越打越开心我们有太多的一起了,他总是尽量陪伴我,跟我一起做我喜欢的事情。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因为爸爸给了我无穷的爱和无穷的力量。
真是父爱深深啊!


《呼兰河传》读后感_2700字


《呼兰河传》读后感2700字

“我一生的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 ——萧红临终时说

漂泊一生的萧红,笔下写出了无数个灵魂,她经历坎坷,一直追求于独立,却一次次失望于抗争中。

在电影《黄金时代》中,聂绀弩对萧红说,“萧红,你是生死场和商市街的作者,你应该往上走。”但她对自己的身份并没有如此大的自信,她深刻洞察,试图用笔唤醒人们对女性命运的认识,可她对女性的悲惨命运又充满了同情、悲凉和愤怒。她在现实生活中始终走不出身份上困境,作为出生于东北的呼兰河旁边的小城的女性来说,想走上文坛难之又难。

在鲁迅支持下发表的《生死场》,写的麦场、菜圃、荒山、羊群、传染病、尼姑等等,把人和动物描写的如栩如生,像一幕幕画面呈现在眼前。那句:“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还有那句:“在乡村,永久不晓得,永久体验不到灵魂,只有物质来充实她们。”这是有何种悲凉的感悟,才写的出这般文笔。

她笔下的人与动物如差不多脱完毛的“老马”与王婆。王婆在路上还不舍“老马”,但为了生计没办法,只能将老马送入屠场,老马进了屠场后还逃出跟着王婆。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又如二里半和山羊,山羊被小伙子们拿去宰杀设宴,却又被二里半找到公鸡,救了回来。

她笔下的人如金枝。上河沿和男人接触,怀孕了。这是未婚先孕,女人还没嫁,在乡村是多可耻的事情。可她的母亲毕竟是爱她的,只好让她嫁过去。嫁过去后,生下的小金枝却被老公摔死,多么悲惨的命运,出生一个月就被摔死了。抗战期间,为了生计去哈尔滨城,还被都市人戏弄。回到家,母亲的只认钱,这也让金枝倍感凄凉。金枝在萧红笔下, 女性的身份加之乡村的贫困与愚昧呈现出别样的色彩,这是扭曲道德与人性的。

她笔下的人如赵三与王婆。由于加地租日益紧张,王婆还给了赵三一把枪,打刘二爷。可以看出王婆胆大之处。赵三打折了小偷的一腿,还把他投井,入狱后三年被刘少爷揪出,从此每天感激东家,地租也加了,命运是如此戏弄人。之后,王婆服毒了,但活过来了,这事之后王婆也黯然失色。赵三对于那把镰刀总有一股情感,即使入狱三年使他的威风硬气下降,他也不忘镰刀会。十年后赵三再当起革命军,重振威风,他身上还有一股血性。赵三与王婆在萧红笔下,他俩的胆大、雄威被写的淋淋尽致,但遇事后也会黯然,毕竟他们都是普通人,是有质感的人。

她笔下的生育与传染病。“女人横在血光中,用肉体来浸着血”以及“女人们始终惧怕打针,惧怕白衣的“鬼子”用水壶向小孩肚里灌水。她们不忍看那肿胀起来奇怪的肚子”。可见萧红对女人是多么的感叹,这种对生命的压抑、身份的悲哀以及对女人的怜悯使她笔下的女人饱满而丰富。

萧红后期发表的作品《呼兰河传》,记述了她的童年,她这一写让我们回忆起乡土、回忆起农村的不公平与种种不幸。“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这种情感也许只有萧红才懂,旁人只能感叹。

她的《呼兰河传》是有关生老病死的,“生了就任其自然地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老,老了也没有什么关系,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就不听;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动了,就瘫着。这有什么办法,谁老谁活该。病,人吃五谷杂粮,谁不生病呢?死,这回可是悲哀的事情了,父亲死了儿子哭;儿子死了母亲哭;哥哥死了一家全哭;嫂子死了,她的娘家人来哭”

是有关愚昧的。“一年之中抬车抬马,在这泥坑子上不知抬了多少次,可没有一个人说:“把泥坑子用土填起来不就好了吗?”没有一个。”以及“有这泥坑子可就好办,可以使瘟猪变成淹猪,居民们买起肉来,第一经济,第二页不算什么不卫生。”可见当时居民的愚昧与贫困是多么的直入人心。

是有关乡土的。“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还有那句“人和天地在一起,天地是多么大,多么远,用手摸不到天空。而土地上所长的又是那么繁华,一眼看上去,是看不完的,只觉得眼前鲜绿的一片。”这把乡土描述地如此富含情感,让人不禁想念自己的家乡。

是有关童年的。祖父与祖母,是始终伴随的“我”的童年,祖母经常骂“我”与祖父,祖父教“我”念诗。每当“我”找出一件旧东西出来的时候,祖母又是怀念又是骂“我”。这极具画面感。还有“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不知道“我”到底在干什么。”萧红的童年,有祖父、后园的陪伴,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

是有关习俗的。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跳大神为了治病,放河灯让鬼们赶紧投生。野台子戏则是为了另一般目的,满足每个人的私欲。有姊妹聚会的,有男女两家指腹为婚的,有绅士来看小姐的,有外乡人来凑热闹的。而到了娘娘大会,人们以为阴间也重男轻女,先去老爷庙再去娘娘庙。这些习俗中,可以看到当时人们的观念是如此的腐朽与不堪。

是有关女性的。如指腹为婚,受不了各种攻击,于是跳井的跳井,上吊的上吊,也有了这段话“古语说:“女子上不了战场。”其实是不对的,这井多么深,平白地你问一个男子,问他敢跳不敢跳,怕他也不敢的。而一位年轻的女子竟敢了,上战场不一定死,也许回来闹个一官半职的。可是跳井就很难不死,一跳就多半跳死了。”也如那黑乎乎,笑呵呵的团圆媳妇,因为长得过于大方,婆婆要给她一个下马威,于是她被婆婆拧大腿,用梢子绳把她吊在房梁上,或是用烙铁烙她的脚心,或是用针刺她手指尖。晚上,她梦到这些,就大哭大叫,嚷嚷着要“回家”。她经历了跳大神、云游真人和大缸洗澡,都让她一次比一次失魂。为了治她还花费了5000吊子,最后她死去。萧红笔下的女性岂止悲凉,还充满了无力感,面对这个社会的无力,面对自己命运的无力,面对悲剧的无力。就是这样刻苦铭心的文字,让萧红笔下的女性视角充满了现实的悲哀与残酷。

是有关农民的。如有二伯与冯歪嘴子。有二伯,不让别人喊他是有子,只允许祖父,他认为总也得有个大小,宰相大不大,可是他见了皇上也得下跪。有二伯胆子还特别大。他不怕毛子杀他,但在祖父面前却怕的要死。有二伯还经常偷东西卖钱,有偷铜壶酒,有偷澡盘。有二伯被父亲打了,还寻上吊,跳井,其实是装模作样。冯歪嘴子,经常给“我”塞年糕,私藏一个女人,还和她生了个小孩。那姑娘是王大姑娘,由于私下生的孩子,以致大家对她的看法改观。到生第二个孩子时,死去了扔下冯歪嘴子一人。但他并不绝望,一个人养起两个孩子。有二伯与冯歪嘴子在萧红笔下,显得趣味十足。

《生死场》的生死无常与《呼兰河传》的万物皆有灵性,使得我们看到了人世间的普遍性,也看到了个人的独特性,这也使萧红的一生显得传奇。

《乖,摸摸头》读后感_2700字


《乖,摸摸头》读后感2700字

中午太困,睡觉时蒙着头睡的,导致大脑缺氧,下午要学英语的,结果一个字都看不进去,索性读完了这本书,在安静的图书馆,旁人都在奋笔疾书,只有我,表面安安静静,实则心里早已激情澎拜[捂脸],必须写点东西找个出口缓解下。[偷笑]

看过几本所谓的文学作品,这本绝对不算,但却会让人一点一点去看,一字不落的去看,去感动,去心疼,去高兴,去气愤,牵动每根神经的肯定不是文字,而是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也让我看到原来真的世界很大,奇人很多,故事亦很多!生活远比电视剧精彩太多!

1.缘分 先提缘分,是因为前天听一个老师给我叨叨了一下午她的婚姻生活,给我讲了一堆道理,说是前车之鉴,让我务必以后找对象时要注意![偷笑]单纯的姑娘傻不拉几的听着,也郁闷了一下下~但是想想,哪有那多套路和规则!我想,有一天缘分来了,你的条条框框可能都会颠覆吧,那算了,还是走一步是一步吧!木头和马尾如此,兜兜和大树如此,椰子和她的MR. RIGHT更是如此呀!他们是不同世界的人,之前在各自的领域打拼,生活……貌似永远不会有交集,但兜兜转转成为一生陪伴在侧的那个人了!我想未来,或许那个人和我相似,或许与我互补,怎么样都好,只要你懂我的好,我能感受到你的真心,那就结伴而行吧!我慢慢走,在遇见你之前不断来充实自己,遇见你之后,一起充实未来。[玫瑰]

2.朋友与过客 大冰说,每个人是每个人的过客,和谁都不可能比肩同行一辈子……我以前感觉很多人都是自己生命一个阶段的过客,但前段时间看了《后来的我们》不这样想了,两者不一样~有人曾陪你度过一些时光,彼此分享过那个阶段所有的喜怒哀乐,尽管现在已不联系,但那是朋友……不联系不是彼此的意愿,只是大家在那个分叉口选择了不同的路,后来没了交集,没了话题聊,所以不联系了,但那永远是朋友。而过客是那些点头之交,是那些尽管在同一时空呆过,但只知道名字,没有任何回忆,那些应该是过客吧……我几乎从不主动联系以前的朋友,因为不想打扰别人,但你们永远是朋友,希望在每个角落的你们,各自安好。[爱心]

3. 善良 生活中真的有很多人很善良,他们做一些事情就是没有所图,老兵如此,兜兜与大树也是这样……那天,我和丽贤去了大树和兜兜的“那是丽江”,关着门,我趴在窗口看了看,充满惊喜,然后两个小姑娘叽叽喳喳的在门口拍照后闪人……回来后,我认真读完了那个故事,心里挺沉重的……我想我应该还会去一次,就简简单单的在里面喝点东西,听一下《乌兰巴托的夜》,感受一下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其实任何时代都能看到那种善良,在心底,我也坚信,一个人多去做一些美好的事情,尽量多帮助别人,不去伤害别人,因果轮回,你也会有好的回报。

4.行动力 这是看了“对不起”那章想到的……文中说,“时间无情第一,它才不在乎你是否还是一个孩子,你只要稍一耽搁、稍一犹豫,它立马帮你决定故事的结局。它会把你欠下的对不起,变成还不起,又会把很多对不起,变成来不及。”好像真的如此,我其实有想到以前很多事情,都是自己的一再犹豫,错过了一些,失去了一些。未来,我想慢慢变得果断一些,行动力强一点,不让自己再回头时都是没法说出口的“对不起”和后悔。

5.命运 看书是骗走我眼泪的两个片段就是大鹏和阿明的故事……提“命运”,也是想到阿明,每个人最初起点不同,路径不同,后来遭遇不同,乃至命运不同。有人认命,有人顺命,有人抗命,有人玩命……是啊,不是所有的忍耐都会苦尽甘来,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换来成功。他人随随便便就能获得的,于你而言或许只是个梦。但是我想说,那又怎样,我感觉我好像很多时候会佩服很多人,但鲜少会羡慕别人,自己的命运如此,那就在有限的范围内尽量活的精彩一点,可能我梦想的生活,有人正在经历……但是我想也没啥吧,我慢慢走,几年或者好几年后,50%的可能也会过上这种生活,50%的可能在经历另一种人生,都挺好的吧,享受好当下,享受追求的过程就比较满足了。[爱心]我就觉得阿明的所有经历都是财富,都是我们一般人这辈子不会经历的,他的一些想法,感受,我们永远理解不了,那就是他独有的人生和命运,我很心疼他,但更佩服他。[拥抱]

6.平衡 讲“平衡”源于椰子姑娘的一句话,她提到加班这个问题时,这样说,“公司发我薪水,那我就应该对得起这份薪水,这是一种必然的责任。但我在工作时间内履行这份责任就好,没必要搭上我的私人时间,否则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我觉得最负责任的做法就是,上班认真工作,下班认真生活,二者谁都不要侵占对方的时间,这样才能保证质量。所以,姑娘我不加班。”哇,很欣赏这种状态哈,工作,高效的工作,负责的工作……下班后就好好生活,认真的生活,舒服的生活……我感觉女孩子学会“平衡”很重要……很多东西的平衡吧。

7.因果 在这儿我就是单纯的摘录一段话,特别喜欢,但不是很理解,先放在这儿,“世上没有什么命中注定,所谓命中注定,都基于你过去和当下有意无意的选择。选择种善因,自得善果,果上又生因,因上又生果。万法皆空,唯因果不空,因果最大,但因果也是种选择。其实不论出世入世,行事处事,只要心是定的,每种选择都是命中注定的好因果。”

8.未来 昨晚和丽贤提到工作问题,她说人的想法真的是不停在变,实习结束时很果断说要去事务所,现在看着身边人都去了银行,公务员,觉得好像也很不错……一个女孩为啥要让自己以后工作那累,舒舒服服的不好嘛,而且得想未来了……说的我也懵了,今天又在书的结尾看到这样一段话,附在后面了,我感觉这段话没有解决我们谈话的疑虑,但有一些指导意义……算了算了,先过当下,有的问题想不明白了就先放放吧。

文中的话,“……有时候你需要亲自去撞南墙,别人的经验与你的人生无关。……自己去尝试,自己去选择吧,先尝试,再选择。不要怕,大胆迈出第一步就好,没必要按着别人的脚印走,也没必要跑给别人看,走给自己看就好。会摔吗?会的,而且不止摔一次。会走错吗?当然会,一定会,而且不止走错一次。那为什么还要走呢?r因为生命应该用来体验和发现,到死之前,我们都是需要发育的孩子。因为尝试和选择这四个字,这是年轻的你理所应当的权利。因为疼痛总比苍白好,总比遗憾好,总比无病呻吟的平淡是真要好得多的多。因为对年轻人而言,没有比认认真真地去“犯错”更酷更有意义的事情了。r别怕痛和错,不去经历这一切,你如何能获得那份内心丰盈而强大的力量?喂,若你还算年轻,若身旁这个世界不是你想要的,你敢不敢沸腾一下血液,可不可以绑紧鞋带重新上路,敢不敢勇敢一点儿面对自己,去寻觅那些能让自己内心强大的力量?r这个问题留给你自己吧。”

看完了,还有三本,挺棒的一本书,接着看。[跳跳]

《三体(全集)》读后感_2700字


《三体(全集)》读后感2700字

复习之余,意外看到《三体》三部在2015年8月23日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而且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然后迫不及待地上网查看了一下,看到“一边倒”的评价更是引起了我的强烈兴趣和刺激了我的敏感神经。看完了这本书,第一感觉不愧是迄今为止中国当代最杰出的科幻小说,不愧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作者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当《时间简史》提出的很多问题至今回荡在我的脑海里——我们对宇宙了解多少?而我们又怎样才知道的呢?宇宙从何而来?又将向何处去?宇宙有开端吗?如果有的话,在这开端之前发生了什么?时间的本质是什么?它会有一个终结吗?我们能回到过去吗?又阅读到如此令人痴迷的作品,实在是一种荣幸。

故事以军方秘密调查相继科学出现的奇异事件开始,以一款戏剧性的游戏为依托,引出了神秘的三体世界。作者层层深入,步步紧逼,结构设计的可谓天衣无缝,三部曲前呼后应,场面的宏大让人痴迷,描写环境是不漏过任何蛛丝马迹,逻辑之谨严,文法之细密,理论储备之丰富,故事设计之精巧。

作者笔下的宇宙星辰胜似科幻,给人一种真实感,当然跟好奇心和作者的文笔很大关系,好奇心的驱动下,想看看究竟,知其所以然;作者在浩淼的宇宙中很自然地将环境描写的逼真,给人一种心理上的向往,一种神秘的感觉,一种不尽的疑惑,就想去拨开作者设置的云雾。

我很难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故事的整体设计脉络,故事时刻在给人出乎想象的变换,有时开创性的转折,让人大跌眼镜,转了一大圈,原来作者是要这么干(实在没准备好,悬着的心终于尘埃落定)。我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一个适当的比喻,有点小巫见大巫,整篇文章就像捅马蜂窝一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引发不可收拾的局面,当然,捅马蜂窝的人是故事关键人物。

三体Ⅰ

三体Ⅰ像是整个故事的一个前奏,如黎明的钟声唤醒着山河大地中的万事万物,暴风雨前奏中的乌云密布和斗转星移。可惜,这钟声绝对是丧钟,此暴风雨非彼暴风雨,改变了历史,改变了世界。它以军队调查科学界出现的“怪异”事件开始,人物也就相继出现。

作者用一款虚拟游戏将三体世界展现在读者眼前,设计的三体世界,以非常规超思维的一切突显出来——三体世界有三个太阳,只有一颗行星,这个设计为后面三体星球彻底毁灭埋下伏笔。三体人的想法观点是透明的,没有地球人类中的含蓄,伪装,谋略等。他们可以随时脱水变成丝状物来躲过灾难,适合生存时再浸泡以复活,这种超越思维的幻想,作者笔下却是鲜活的。

三体世界的世纪随时都可能更替,什么三日凌空,两日出现,白昼交替时间之不确定都将是三体行星上的三体文明的一次毁灭,当然,这个毁灭是短暂的,他们通过脱水来变成一种纤维丝状体,可以折叠,当适合人体生存时就复活,恒纪元中则适合生存,乱纪元中也灭亡,后文更透露出三体的繁衍生息更是出人意料,他们男女合体后直接分裂成子孙后代,不同于地球人类的繁衍,他们的后代记忆着前人的信息。

当汪淼不同时间以不同域名进入三体虚拟游戏世界,遇到了周文王,墨子,哥白尼,牛顿,冯诺依曼,秦始皇,爱因斯坦,伽利略等,每次登陆进去,三体文明世纪在不断交替,最终经历了两百多次兴衰交替。用一款游戏来戏剧性的描述一个文明,一个世界,这种超思维超常规恐怕在全书中随处可见,作者应用得心应手。

我们能看到作者逆流而上,选择了我们陌生又熟悉的文革作为故事的开端,对文革中深受精神和躯体冲击事件进行描述,暴露出人性中丑陋的一面,继而引出整个故事的导火索,引出整个事件的核心人物,没有她的出现,可以说就不会有后面的人性,道德,救赎环环相扣的人类特性。

她就是叶文洁,叶文洁这个任务人物就是文革中深受痛苦经历的一个人,这个人可不一般,是科学家之女,也是堂堂正正的科学家。母亲带头举报,背叛,批斗父亲,父亲的尊严被践踏得荡然无存,最终丧命,接着就文革的矛头直接对准了她,险些丧命。

作者岂能就这样草草了事,故事曲折离奇,变幻莫测,一个重要的时刻到来,对于叶文洁来说是绝望中的解脱,对于人类来说确实灾难来临的前奏,红岸高度保密军事基地的雷志诚和杨卫宁出现了,一个是军事基地的政委,一个是红岸计划总工程师,在他们的邀请或者是说是给叶文洁一条活路的情况下,绝望中的叶文洁最终踏上了红岸基地的直升机。

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恒星级功率电波被发送到太空,她企图通过这个来拯救人类残缺的灵魂,来重新改造人类的价值观,更智慧的文明来救赎人类。她一意孤行利用了太阳能将发出的功率扩大并向宇宙发射,就是这个恒星级功率信号,人类从此渐渐走向灭亡。我们可以说她是引发后续一系列危机和灾难罪魁祸首,但她也是无辜的绝望挣扎者,她是被人类同胞给以精神的冲击和尊严的践踏后的强势反弹,最后出其不意成为地球三体组织统帅。

三体文明收到了地球文明发来的信号,知道了地球文明的存在,锁定了地球的坐标,发展了以伊文斯为首领的地球三体组织,这个组织就像特务组织一般,不断地策反人类,特别是高科技关键领域的技术人才,一大批科学家可谓深受影响,当然,进去这个组织也很简单,就是通过三体虚拟游戏,这也只能是科学家才能懂玩的游戏。迅速聚集了大批高知人才,形成两大派系,降临派和拯救派,降临派主张三体智慧文明来救赎罪恶深渊中的人类,而拯救派则主张学习三体高级文明形态自己来改良救赎自己的灵魂。最终随历史都烟消云散。

三体世界可没闲着,相继发射了无数智子(一种宏原子,经过技术改造成人类无法识别到的高维原子,幽灵般收集人类的信息),对人类的技术和基础研究领域的思想实现封锁,搅乱搅浑人类的发展方向和思维,就像后面提到的思想钢印般困住人类。当人类发展到自己无法继续进行下去或无法解释时,错乱神经宣告死神来临,所以汪淼也差点陷入深渊,成为牺牲品,这期间人类在基础科学领域的关键人才都残忍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也正是三体世界思想控制地球文明而想要的结果,也是人类错误的相信研究成果的悲剧。

三体世界控制着人类的思想,技术不再突破,人类想要发展犹如作困兽之斗。我们的一切都赤裸裸暴露在三体人类,而我们对三体却一无所知。正是这样,三体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将不得而知,如果他们认为我们是善良的,如果他们也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文明,那将是万幸;如果这是一个侵略性强的名族,那将是多么不可想象,我们对他们一无所知,他们对我们无所不知,胜算几乎为零。

这就是三体Ⅰ中作者埋下的伏笔,整体框架,其中好多疑点相继在后两部中展开,作者对全文的构思无可挑剔,后续可以说和这些一点无缝对接。

文章最后结束,“你们都是虫子”出现时,危机显然正以我们无法想象的方式来临。

《城南旧事》读后感_2700字


《城南旧事》读后感2700字

《杀死一只知更鸟》与《城南旧事》的对读

前不久读完哈珀·李的《杀死一只知更鸟》,有一些感慨和很多感动。它就有一种让人逐渐沉浸其中的力量。我觉得首先要归功于它的叙事方式以及译者。我读的是译林出版社高红梅的译本,以我对翻译浅薄的认知,我想这本是称得上“信、达、雅”的。而原文以孩子口吻叙事的形式又给人以强烈的代入感。因而对作者来说,用这样一部作品“完全占有了我们”丝毫不在话下。读完这本评价颇佳的书后,油然联想到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里面是如出一辙的儿童叙事视角,于是把这本找来重又读一遍。在两本书的对读之中,对于每一本,似乎都比单读时有了更多的体悟,也在对读之中,发现了许多神奇的相似之处。

两本书的成书时间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故事的时代背景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的美国,更重要的是距离奴隶制的废除还有三十年,因而书中的成人主角阿蒂克斯为黑奴辩护这一故事具有了更深刻的意义,以及更强大的力量。《城南旧事》中故事的时代背景则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尚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虽然国情毫无同一性,但从时间维度看,大抵一致的时代却让两本书中的故事有了可以被比较的可能。

首先是两书人物设定的部分相似性。《杀死一只知更鸟》的主角是小女孩斯库特,她的爸爸阿蒂克斯是不断引领她和哥哥杰姆在身体和思想上逐步成长的引导人,也是本书不断感动读者的力量源泉。斯库特家中有个黑人女佣卡波妮,在阿蒂克斯的教导下,两个孩子都和爸爸一样,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肤色与阶级,对卡波妮展现了他们的尊重与信赖。在《城南旧事》中则有主角小英子及她的爸爸妈妈,这个家中也有一个乡下来的奶妈宋妈,相同的是,宋妈在这个家中也得到了尊重,以及一定意义上超越阶级的异姓亲情。小英子讲述的成长故事中有好朋友妞儿,靠偷东西养家的“好人”小偷,还有“疯子”秀贞以及关心英子的兰姨娘。相似的是,在《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斯库特的成长中也有“未婚夫”迪儿,善良帮助别人却被诬告强奸的黑人汤姆,以及“怪人”拉德利,此外还有也从心底里关心斯库特的亚力山德拉姑姑。虽然迥异的时代背景导致两个小女孩成长经历的千差万别,但是相似的人物关系却也让小女孩们有了许多相似的情感体验。成长大概就是这样一场奇妙的旅行,且往往引起许多共鸣。如果给成长定性,我想其人类共有的生物性要大于它因社会形态、意识形态差异而导致的有差别的社会性。

其次便是帮助我将两本书联系起来的相同的儿童叙事视角选择。这种叙事就像我上面说的,会给读者以极强的代入感,我们因为成长体验的相似,似乎都随着叙述者再一次成长。而且孩子的情感情绪仿佛总是加上放大镜的,因此我们读起来生命的痛感会更加强烈。比如分别,大人的分别撕心裂肺处有很强的确定性,或者是青年时与爱人的分手,或者是不同时期经历的一次次“死别”。孩子不大一样,一件物品、一次短暂的离别都仿佛是生命一部分的消失,每一种都是疼痛的,因而这两本书读起来我总感觉有更多的情绪情感波动。我们的情感会不自觉被放大,因而就像尼采说的,“它就完全占有了我们,使人们的眼睛饱含泪水”。此外,儿童叙述视角的选择,让书中成人世界的许多事情变得简单了一些,但矛盾性并没有降低,孩子视角中的成人境遇、世俗与丑恶在展现的过程中得到了一些纯粹化。我们借此能发现一个不那么吵闹纷繁但没见发生的事情都有重大意义的世界。

再说一说两本书中的“成长”。两书作者都不自觉地将一部分目光聚焦到成长中的“得与失”上。《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斯库特与哥哥杰姆得到的是一些对于生活真实面貌的基本认知,在爸爸阿蒂克斯的帮助之下,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三观。比如他们在黑人汤姆一案失败后,明白了从被逮捕的那一刻起,黑人汤姆就输了。但是他们的爸爸阿蒂克斯还是愿意背负很多白人对他的谩骂为汤姆辩护,其实是为正义与勇敢辩护,这对于斯库特兄妹思想成长的意义不言而喻。在得到这些的同时,他们也在不断失去。失去童年,失去天真,失去一些简单的乐趣。书中每年夏天斯库特的好朋友迪儿都会来这个镇上和斯库特兄妹一起度暑假,因而每年快到暑假时,斯库特总是在期盼与等待中度过。在迪儿有了新爸爸的这一年,迪儿不能再回来过暑假了,于是斯库特这样慨:“我以前从未意识到这个,可夏天就是迪儿在鱼塘边抽烟丝,眼珠骨碌碌乱转,想着各种引诱怪人拉德利出来的复杂计划;夏天就是迪儿趁杰姆看不见的时候迅速轻吻我一下,是我们有时感受到的对方对自己的渴望。有他在,生活才正常;没他在,生活就难以忍受。我就这样过了两天惨淡的日子。”我相信大家都有和小伙伴不知不觉走散的经历,这种成长的失落感在所难免。

《城南旧事》里小英子的故事里则一直在失去成长路上遇到的人。从没上小学前的妞儿和秀贞母女,再到上小学之后遇到的“贼”,来到家中的兰姨娘以及小学毕业时因病去世的爸爸。就在这些不断的失去中,小英子长大了,我们也长大了。小英子在这些“旧事”里得到不断加深的生命体验。

从思想结构上看,两本书也有惊人的相似处,我把它总结为“绝望——希望”。在《城南旧事》中,经历生死和离别后,第一章的结尾小英子说“那么我就要放开蒙在脸上的手了”;“好人”小偷终于被抓住时,第二章结尾的小英子又说“我们看海去”;第四章《驴打滚儿》的结尾,善良却悲惨的宋妈离开时,小英子却说“驴脖子上套了一串小铃铛,在雪后的清新空气里,响得真好听。”这些绝望之后的希望让我想到鲁迅散文中的“希望——绝望——希望”模式。《杀死一只知更鸟》的结尾,阿蒂克斯一边帮斯库特掖被子,一边说:“斯库特,当你最终了解他们时,你会发现,大多数人都是好人。”他关了灯,回到了杰姆的房间里。他要在那里守上一整夜。等杰姆早上醒来时,他会在他身边。这些结尾都淡淡的,模糊的,但总能给人一些舒缓和一种力量,让人感受到一种继续生长的可能性。

最后,两本书中有很多很有些感人且能给人带来一些力量的话,我挑了几句借以共勉。

《杀死一只知更鸟》: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自深深处》读后感_27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小巷深处读后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