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德伯家的苔丝有感1000字

读德伯家的苔丝有感1000字

《德伯家的苔丝》读书笔记200字。

古语言: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都知道读一本好书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在书中获得知识读经典书籍作品就很有必要。阅读的过程就是大量感触和思考涌现的过程,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写一篇读书笔记,您是不是不太清楚读书笔记怎么写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德伯家的苔丝》读书笔记200字”,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德伯家的苔丝》读书笔记200字(一)

《德伯家的苔丝》被称为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瑰宝,它出版于十九世纪末,作者是英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个耸立在维多利亚时代和新时代交界线上的忧郁形象,托马斯哈代。

《苔丝》写的就是社会如何把一个纯洁、质朴、正直、刻苦、聪明、美丽的农村姑娘逼得央走投无路,终于杀人的故事。她以不同的艺术形象成就了一个悲剧,老长老长的故事也因为这个悲剧的成功成为了很多很多很老的人们心中的疼痛。

爱是源于内心最深处,这是一个善良的女人。此书,此人,此事,需要大家去亲自感悟。以上仅为我的拙见。

《德伯家的苔丝》读书笔记200字(二)

前一段日子,我读完了《苔丝》

喜欢哈代的抒情诗,其中不乏情节生动,语句隽永的作品。《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最着名的长篇小说之一。这是个美丽凄凉的爱情故事。当我合上书,苔丝对克莱尔忠贞的爱情故事确实令我感动,但令我温暖的是和苔丝一起挤牛奶的3个可爱少女伊丝、玛丽安与雷蒂。她们也同苔丝一样深深爱着那个英俊少年克莱尔,但也深知克莱尔只爱苔丝,于是就把爱恋深深地埋在心里,而把祝福送给他们。

我喜欢她们三个的纯洁的友谊和坦率的言行。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书笔记阅读

《德伯家的苔丝》读书笔记


下午读完《德伯家的苔丝》,托马斯?哈代曾经是一个那么值得争议的人物,但我不想评论此书的价值所在,我只想很简单的阐述一些他笔下的那个女人苔丝。

看到痴心女子和冤家路狭感觉很难过,很压抑,眼泪在眼眶打转,终于眼泪下来了,也读完了,虽然早已结局,但真的看到的时候还是感觉很难受、很难过。多少词汇在脑海中出现,而我,只能用一个短语来形容苔丝天真的美。她是美丽的乡村姑娘,虽然有着贵族血统却依然纯朴,美,不是一种外表,而是内心高雅纯洁的表现。心灵纯净自然的她是大自然的女儿。她的纯洁就像蓝天一样,虽然偶而会被乌云遮住,可是当乌云散去,世界上最纯净透明的依然是蓝天。

一直想如果没有开头那个牧师的几句话,也许可怜的苔丝会是另一番生活,然而,十六岁的乡村女孩苔丝的悲剧就从这里开始了。苔丝愚蠢的父亲忽然知道自己是一个大贵族的后裔,就在算计着怎么才能享受贵族的生活就逼着苔丝去认亲,结果天真的苔丝遇上了毁了他一生的那人亚雷。他是苔丝宿命中永远逃不开的仇。夺去了苔丝所有的梦想,以及追梦的能力,夺去苔丝的青春年少的纯真的渴望。然而,我们那个天真的女孩,依然是如此清纯,如此单纯到让人疼惜的女子。

苔丝决心开始新的生活,就去几百里以外的奶牛场工作了,在那里,她遇上了她第二个不应该遇上的人,至少我是这么觉得,一个她真正爱的人,但我始终以为那个人辜负了她的爱,他的举动我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伪善。如果没有克莱,苔丝的一身是悲剧化为平淡,然而克莱的出现却是在悲剧的背后涂上更浓墨重彩的黑暗。其实我相信克莱是爱苔丝的,不然也不会在梦游时表露自己的情感,但,他还是被道德束缚着,不能接受这突如其来的一切。

克莱正是因为苔丝独具特色的纯净才爱上她并向她求婚。对克莱奔涌的爱潮,窒息的是苔丝自己。他用他的爱伤害着那个天真的女孩儿,给她幸福的希望,又全部抹杀。而她也用她所有的爱折磨自己。苔丝经过内心的痛苦挣扎,决定接受克莱的爱情。可是当苔丝向她所爱的人坦白她那受伤的过去时,那所谓的爱人却犹豫了,对爱人的不理解和对感情的不坚定让克莱最终选择了离开。

苔丝心碎了,当她帮她的伤口小心翼翼的展现在所爱的人的面前时,她希望的是理解,是原谅,可是狠心的爱人在弱小的苔丝的伤口上洒了一把盐。他并不是一个感情很专一的人,也许我们看见他对苔丝那种深深的眷恋,可是当苔丝的失真违背他表面所鄙视的宗教时,他毫无余地的选择了退缩,而且退缩得是那样的磊落不羁。

苔丝今后又要一个人面对生活了,还要向父母隐瞒事实的真相,装着很幸福的样子,并且从仅有的一点生活费中寄钱给父母,克莱的离去,苔丝从事着最脏最累的工作,忍受着身体和心理两重的磨难。而此时,那个口口声声说爱她的男人在哪里?但她却始终惦记着自己的丈夫有一天能够原谅她。我只能说她真的是太天真了。

苔丝喜欢克莱,并把克莱当成他生存的全部源泉,甚至可以说他就是她的救命稻草,所以她的全部意念都是存在这样一个人物身上,而面对现实爱情是多么苍白无力啊,美貌与高贵的血统,也许是战利品,但不是武器。也许我们的苔丝,她,真的是太天真了。

苔丝看到回来的克莱伤痛欲绝夺门而去,苔丝也伤心不已,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仇恨,拿起了刀,将她多年以来所受到的屈辱与艰辛都发泄在刀头,刺向了那个毁了她一生的男人。后就奔向黑漆漆的马路,追赶她的安琪儿去了

虽然苔丝和克莱最后度过了五天美好的时光,可是,为爱复仇的苔丝结局依然悲惨。一切平静了,苔丝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终于和她爱的人体验了真正的蜜月,那是她生命中的最后一站,是她终于解脱的日子。心碎的她,带着梦想和遗憾走向绝路的人生,在最后的,又是最漫长的,幸福的一夜在生命中最后一次日出之时,她把对人生、爱情的遗憾带去了另一个美妙的世界。

我就是不明白,一个很好的天真女孩为什么会落的如此结果?她有什么错?漂亮?天真?自尊?也许你的天真善良真诚是你美之源,亦是悲之源。

德伯家的苔丝读书笔记(优质范文)


读完《德伯家的苔丝》,脑中不自觉地浮现出了米切尔《飘》中思嘉的形象。同样有着超凡脱俗的姣好面容,同样是饱经苦难的女人,内心坚韧,心地善良。相比而言,哈代笔下的女主人公更富有一种诗化的美。思嘉和苔丝都是时代佳人,但苔丝美得更加纯粹,她仿佛是大自然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唯一的不足可能就是她是一个失了身的女人。她的这种悲惨遭遇,就好像是在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上滴上了一滴墨汁,这滴黑墨虽不会阻碍花朵的绽放,但却渗入到它的躯体里,成为一生都无法抹去的印记。纵观历代文豪笔下的人物,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出一种缺憾美。《红楼梦》中的“绛珠仙子”林黛玉患有肺病;《飘》中的思嘉纵然绝代风华,也已然是一个少妇的身份;《茶花女》中为爱献身的玛格丽特也是一个为世俗所不容的妓女。似乎事物都是过犹不及的,太完美就会变得不真实。所以,更多时候,缺憾造就一种真实的美感。苔丝失身,这是作为一个女人无可弥补的缺憾,但正是因为这种缺憾让她追求美与自由的努力更加打动人心。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请大家阅读收藏!www.dhb100.com

小说中的两个男主人公,也让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亚雷克在性格上很像《飘》中的瑞德,放荡,神秘,不可捉摸,具有强烈的占有欲却不由自主地倾倒在女主人公的石榴裙下。而在安琪的身上可以看到艾希礼的影子,他们都是女主人公所倾心的对象,本身就带有理想化的光环,代表着理性与道德,但在一定程度上囿于世俗道德的漩涡,无法自拔,害人害己。他们是苔丝生命中举足轻重的两个人,一好一坏,一善一恶,正是因为有他们,苔丝才会成为这样的苔丝,他们两个缺少任何一个,苔丝的形象都不会如此立体而丰满。可以说,亚雷克在肉体上毁掉了一个不成熟的苔丝,而安琪则在精神上成就了一个完美的苔丝。

在哈代笔下,对所有苦难和罪恶的描写都如蜻蜓点水般温柔,点到为止,十分含蓄。所以,整部小说基调显得平和舒缓。就连对女主人公最后的死亡也一笔带过,不留痕迹。哈代在小说副标题中称女主人公是一个纯洁的女人。而事实是,女主人公苔丝在一开始就已经失身。给一个失身的女人戴上纯洁的桂冠,既是作者对当时虚伪社会道德的挑战,也是对苔丝极大的认可与偏爱。在作者笔下,苔丝俨然成为了一个被诗化了的女子,她一生都在承受着伪和恶的打击,却始终都在向往着真善美。也正是因为后者,使得她不能与人面兽心的亚雷克相处,也使她不能向心爱的人隐瞒自己的“污点”。她爱憎分明,感情热烈且真挚。对于痛恨之人,忍无可忍之时,她可以不计后果地把他杀死;对于深爱之人,爱到极致之时,她同样可以毫不保留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她的生命。

诗人的天性就是爱美爱自由,而作者在苔丝身上很好地诠释了美与自由具体化了后的生命姿态。苔丝美,美得纯粹,真实不做作。她像游丝一样敏感,像雪一样洁白,她是自然母亲孕育出来的宠儿,是一个集天地灵气,聚日月精华的天然璞玉,纯洁无暇,自然脱俗。同时,苔丝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社会底层人,家庭的贫困是她苦难的开端。若不是因为贫穷,苔丝也不会遇到害她一生的亚雷克。作为家里的长女,她高度的家庭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精神一次次把她推入苦难的深渊。但所有的这一切都不曾改变她那一颗向往自由的心。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她都坚决捍卫追求自由的权利。她明白自己根本不爱亚雷克,就绝不委曲求全,即使受到了玷污,也决不留下来苟且地享受,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独自一个人面对所有的流言蜚语与冷嘲热讽,为的是保持自己精神的独立与自由。对于她深爱的安琪,她也给予了他最大的自由。冒着失去爱情的风险向爱人坦白自己不光彩的过去,尊重爱人的选择,即使内心万分不舍,也不会强加约束,刻意挽留。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个将生命演绎成诗的女子,美与自由的天性已经融入她的骨子里,成为她生命中两颗璀璨星辰,照亮了她涉足的每一寸土地,也点缀了她短暂凄美而又孤寂的一生。

任何一幅简单的图画都有着透明的色泽和模糊的形象。

读后感大全网专门为您提供免费的读后感优质模板,如转载请标明来源。https://m.dhb100.com/

当一个艺术家故意要装饰自然,用绿的颜色画春天,用深红色的颜色画旭阳,用朱红色的颜色来画嘴唇,那他创造出来的东西是模糊的——因为他怕真理,透明化的世界是不存在的。模糊的视线才会出真理吗?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美的,冰雪少女出凡尘,上帝不加任何的修饰展现出苔丝那素衣的美,每一幅画——大大的眼睛,大胆接受一切外部的真实而又毫不畏惧困难地,像打开的书一样,懂得其中内在的真实。苔丝的体型塑造时不用任何复杂的线条,更不用什么颜色来透造,仅用了砖墨条来勾勒,用漆黑恐怖的环境来渲染内心的洁白无邪。在森林中那张苔丝背对着纯黑的树木,用那背景更加烘托她内心的伤悲,她的单纯,可爱变成了“蛋白质”加上可怜没人爱。她对待爱总是虔诚的不加任何的杂质,不加其他模糊性的。

诚实的人必有诚实的好,然而一次亲身经历低过两次老师的教导。苔丝的父母预卜一切危险的人将永不会航行大海,事事忧虑将一事无成,他们想不劳而获得到名誉或财富,他们是在虚伪的透明让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子去闯德伯家那模糊的世界,遇到亚雷德伯,一切来得那么的直白,他的花言巧语,让苔丝不慎陷入沾泥,又是一幅丛丛水草用素描的魔法将其模糊化,而独留女主人公那并耸着肩,眼睛发着透彻的光芒,她在迷茫,在思索……

她稀稀疏疏的头发与水草相互交衬,她的精神在消极,她开始在悔恨,在愤怒,不想纠缠,想摆脱,有了孩子,她才有了些慰籍,然孩子的失掉,她又开始彷徨,透明化的悲,模糊化的冷,亚雷他的不负责,他的花心,使苔丝感到更冷,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得到了的也许感到不过如此……他的心中或许如此反复着,有了责任会更加繁重。当时苔丝的内心也有一种情不自禁的欲望,不过那只是少女的一种模糊的朦胧感,在绘画中没有亚雷的身体像,他是虚无的模糊存在着。纵观图片:朴实厚重人类思想单纯透明,西方“世外桃源”女人的痴情,男人的忧愁,表达的淋漓尽致。作者给予苔丝身穿洁白的字衣裙,也许是精神上的富有,在被侮辱迷茫后,她旌旗重鼓又走回农场。这一次的她眼神中带有模糊性,然而一幅农场依旧迷人,宁静,而她的心智开始成熟厚重,她讨厌自己的身躯,但却仍拥有一颗纯洁的心,她认识了克莱尔,一位绅士般的君子,但不管是透明的人性还是模糊的现实,对于苔丝来说真的是某个人的身上都有秘密的,透明的人性是不存在的,没有谁真得像一张白纸,去适应模糊的人生吧,她的无奈,她的惆怅,遭到心爱人的拒绝,她的精神开始崩溃她又要再逃避……这次却是他的爱人在逃……

再一次遇到亚雷,克莱尔时,两种心灵的抚慰,使她终于拿起刀子杀了亚雷,那是她最勇敢无忌的做法,是他毁掉了自己幸福的人,她终于可以解脱了,因此她悄然的走上了绞刑台,不为别的,只为自己明明白白的走过这一世,最后一张图片干枯的躯体,暗淡的房屋中,散发着寂冷,萧瑟,更加反衬出她的精神。定上天堂,永远和祥仁慈……

她的人生不再透白,而会风姿多彩。

也许常说思想深刻,情感高尚,品德端正者活得最好,然而衡量生命的价值系以思想和行为,而非以寿命长短的,她的死是灵魂与肉体的统一,透明化的人性与社会模糊的互相统一对立的结果。

回想开始那张苔丝独站在农场旁有一头牛陪伴,使人看到实际的透明,而社会的模糊性,虽范围小,但它凸现出主人公苔丝的本质,一幅画卷,正是主人公的透明。她的选择,真得是再透明不了的没有原因的“因果关系”了,深刻的现实终结。

读《德伯家的苔丝》有感范文读书笔记(13篇)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读书笔记1

小说简介

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苔丝生于一个贫苦小贩家庭,父母要她到一个富老太婆家去攀亲戚,结果她被少爷亚历克。

后来她与牧师的儿子克莱尔恋爱并订婚,在新婚之夜她把昔日的不幸向丈夫坦白,却没能得到原谅,两人分居,丈夫去了巴西。

几年后,苔丝再次与亚历克相遇,后者纠缠她,这时候她因家境窘迫不得不与仇人同居。

不久克莱尔从国外回来,向妻子表示悔恨自己以往的冷酷无情,在这种情况下,苔丝痛苦地觉得是亚历克德伯使她第二次失去了安吉尔便愤怒地将他杀死。

最后她被捕并被处以绞刑。

阅读此书之时正身处如火如荼的考试周。凛冽的寒风挤进室内,看完最后一行字,合书,身体和心灵都冷到极点。

有价值的事物受到不可避免的环境扼杀是哈代典型的悲剧主题

这一点在《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苔丝是生态女性的典型代表,无论外表还是内心,她都满怀诗意。但在她一生的命运中,冥冥之中有一种不可抗力,使黑暗与光明交替。

在宿命的摆弄下,人的能动性黯然失色。环境是巨大的异己力量。没有终极的欢乐,痛苦后面是更大的痛苦。她遭遇的痛苦是世俗带给她的,无论是特兰岭的浪女,马洛特村民的流言蜚语,抑或是燧石场苛刻的农场主,都体现出符合维多利亚世俗条例的非人性。

应默默忍受命运之无情打击?还是与无涯之苦难愤然为敌?若死亡即是睡去,那人为何不坦然入死?

终有一种支撑着苔丝向前去的力量

非人力抗拒的悲剧的价值,正体现在人的感情、追求和逆境中的抗争精神中。

书中有言,寻求快乐是一种自发的、普遍的、不可抵抗的趋势,它渗透于最高级到最低级的一切生命之中。这种快乐是不分场合的。

在遭遇无数逆境之后,苔丝仍然没有放弃生活的勇气,她有时候体现出对世俗的反对和鄙夷,寻求如犬儒主义般出世的纯粹快乐与自由。

以遭遇埃里克轻薄之后她的所作所为为例。在马洛特村民的风言风语下,苔丝并未屈服。回到家乡深居简出的日子里,苔丝唯一的活动是在天黑以后,跑到树林里,躲开那个叫做世界的冷酷集合体。

哈代笔下的主人公,几乎都体现了回归自然界寻找情感来源、精神动力的特征。苔丝的愉、悲、狂与不同的自然景色结合,每一种情绪都带着神秘性与震慑力。自然景色的变化,更暗示了人物命运的走向。

这样一个与自然紧密相连的苔丝,是否真的做到了从更纯粹的自然中寻找生命动力,而 形骸处于尘世,灵魂出于尘世?

这篇读后感的最后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大家不妨看看这本书,然后思考一下。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读书笔记2

这是一本非常凄美的小说,故事情节在作者平静而漂亮的文字里跌宕起伏,一种无法言说的巨大的悲伤安静地笼罩下来,令人无法挣脱。故事讲述了淳朴而美丽的农村姑娘苔丝,因为被浪荡公子而生下了一个婴儿,尽管婴儿早夭,但失贞的痛苦却压迫着这个姑娘,抑制着她爱的能力。然而,安琪尔的出现却不可避免地使这个纯洁的姑娘步入爱的织网,为了在心爱的人面前保证爱的纯洁和诚实,苔丝在新婚之夜将自己的悲惨过往告知了安琪尔。然而拥有天使之名的丈夫并不能接纳她,他抛弃她去了远方,而淳朴顺从的苔丝只能怀抱着爱和期望苦苦等待丈夫回来。命运一次次地捉弄着这个可怜的女子,父亲病死,家里大大小小几口人被赶出住所,到哪儿都寻找不到帮助的苔丝只好委身于当初侵犯了她的那个浪荡儿,而就在这个时候,安琪尔回来了。苔丝怀抱着对忠诚的爱的强烈信念,杀死了那个浪荡子。她和丈夫在逃亡中度过了幸福的时光,最后她平静地走向前来逮捕她的那些警官,用天使般纯净的神色走向了死亡。

作者哈代在这本书的副标题上描写苔丝为一个纯洁的女人,这实在是对一个女子最高的评价了,苔丝的纯洁不在于她的身体,而在于她的思想,她的那种无私的伟大的爱和真挚美好的性格使得她纯洁得好似不可侵犯的女神。

首先来谈一谈这本书的结构与叙事吧,这本书围绕着女主人公苔丝展开,故事内充斥着重复与暗示,比如说苔丝的骑士血统和关于她的先祖的那桩惨案就预示了鲜血的始末,再比如说,当浪荡子前来骚扰苔丝时,她曾用手套打的他满嘴是血,这一果断而干脆的行动也为她最后杀死他埋下了重要的伏笔。故事里还有许多玩笑般的错过,比如说,当安琪尔来到这个小乡村时,他竟然没能在那些乡村姑娘里发现苔丝,书里是这样描写的那个白色的身影离开了舞场,独自一人站在树篱旁边。他从她站的地点上可以看出来,她就是那个他没有同她跳舞的漂亮姑娘。虽然只不过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他本能地感觉到,她已经因为被他忽视而遭到了伤害。他真希望他邀请过她;他也真希望曾经问过她的名字。她是那样的羞怯,那样的富有情感,她穿着那件薄薄的白色袍子,看上去是那样的温柔,他感到他刚才没有挑选她是太愚蠢了。这一次的错过也为两人之后的重重误会和悲剧埋下了伏笔,也难为在苔丝和安琪尔交往之后她要喊出为什么你没有在那个乡村的舞会上就邀请我?再比如说,承载着苔丝忏悔和希望的那封信直到新婚才被发现并没能传达出去,又比如说苔丝和安琪尔感情的错过,当安琪尔在陌生而痛苦的大地上重新记起苔丝的美和善良时,她已经无奈地委身他人,因此当苔丝对安琪尔说出太迟了,一切都太迟了的这句台词时,带给我们的是怎样的一种心痛啊。命运就这样反反复复地折磨着这个纯洁的灵魂。因此我们说,小说充斥着一种宿命般的重复和暗示。

再来谈一谈这本书的氛围吧,作者托马斯哈代极其擅长写乡村生活,这一点在《德伯家的苔丝》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家借助色彩、光线、线条等绘画艺术手段,着力探索天空和地面的色彩关系,其间有种看不见的对比效果,体现了他对于宽度和力度的感受力。

哈代将如画的乡村生活环境、栩栩如生的人物、精彩动人的细节一起呈现于读者的眼前,给人以美感和享受, 同时透过具体生活的画面, 不遗余力地刻画人物的复杂性, 并揭示了作品的道德主题和悲剧主题。可以这么说,这本书当中的任意的场景刻画都是与苔丝的心灵与情绪密不可分的,因此这本书所呈现的氛围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

再来说一说这本书的主题思想,哈代在书中描绘了新兴的工业化和都市文明给古老、乡土的威塞克斯地区带来了冲击,揭露了禁锢众思想、强调贞洁、压抑妇女社会地位的虚伪道德。苔丝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其一,经济贫困;其二,不公正的法律制度;其三,伪善的宗教;其四,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苔丝的悲剧是当时社会的产物,因此苔丝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苔丝的悲剧和她的至上的纯洁性是对当时社会的一个巨大的讽刺。

最后来谈一谈这本书中的人物形象吧,在我的心中,如果说苔丝是纯洁无垢的女神的话,那么雷亚就是企图让女神堕落的恶魔,然而因为女神的真挚和勇敢,恶魔并不能使她完全堕落,在这本书中,最后给了苔丝绝望的一击的,是拥有天使之名的安琪尔,他给了苔丝爱的希望,却又残忍地伤害了那一颗赤诚之心,他才是将苔丝推入深渊的真正凶手。我喜欢苔丝,她既有着突破传统禁锢勇敢投身爱情的过人之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被时代所禁锢,是一个悲剧人物,但是在她身上所体现的那种纯洁与美好却是那样的打动人心,比如说当她的早夭儿逝去,她为了保证这个受尽苦楚的孩子死后可以获得幸福,便在自家为他举办了洗礼,书里是这样描写施洗的苔丝的,从她的内心深处念开了感谢上帝的祷文,她用风琴和声一样的音调念祷文,念得大胆,带着胜利的口吻,那声音是认识她的人永远也忘不了的。她对信念的狂喜使她变得神圣起来;脸上容光焕发,两边脸颊的中间现出来一块红晕;在她眼睛的瞳仁里,投射进去的烛光的影子闪闪发亮,就好像是两颗钻石。孩子们抬起头望着她,越来越敬畏,再也没有心思提问了。在孩子们面前,她现在不再是他们的姐姐了,而是一位伟大、威严和令人崇敬的人物一位同他们毫无相同之处的女神。这段描写实在是非常精妙地将苔丝的庄重与不可轻言的美表现出来了,她的美好使得她当之无愧为一个纯洁的女人。

总而言之,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给了我极大的震撼,苔丝这个形象将在我的心里熠熠闪光,她正是纯洁的化身。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读书笔记3

《德伯家的苔丝》无法触摸的爱情

苔丝不得不面对失去爱人的苦痛,没有一丝怨恨,她依然强打着精神支撑着那个破烂不堪的家,内心一直怀揣着对未来的向往,她在等待艾力克回到她身边的那天。

繁重的劳作,生活的重担压得苔丝喘不过气来,这时亚雷再次出现在苔丝面前,在此之前苔丝从来没想过自己和亚雷会再有什么纠葛,但是家庭的变故再次给了她沉重的一击,为了维持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她不得不委身嫁给了这个曾经强奸自己的人,当她觉得自己的生活再也不会有希望的时候,艾力克再次出现了,虽然艾力克之前无情的抛弃了她,但是她依然深深的爱着他,为了能和艾力克在一起,被冲昏头的苔丝杀死了亚雷。为了能和艾力克短暂的相会,她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看完整个故事,心里就觉得被什么堵住了,很压抑,无法得到释放。苔丝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但是她的人生却是一场冗长的悲剧。艾力克对于她的感情究竟是怎么样的,我不得而知,但是我知道在苔丝心中,她是享受过爱情的,在艾力克向她表白的那一刻,她便决定从此要奋不顾身的去爱他。唯一幸运的是,她曾经有过自己想要的爱情。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读书笔记4

《德伯家的苔丝》是我年轻时最喜爱的作品之一,严格地说,小说只写了三个人物,一个天使,克莱尔;一个魔鬼,没落的公子哥德伯维尔;在天使与魔鬼之间,夹杂着一个美丽的,却又是无知的女子,苔丝。这个构架足以吸引人了,它拥有了小说的一切可能。我们可以把《德伯家的苔丝》理解成英国版的,或者说资产阶级版的《白毛女》:克莱尔、德伯维尔、苔丝就是大春、黄世仁和喜儿。故事的脉络似乎只能是这样:喜儿爱恋着大春,但黄世仁却霸占了喜儿,大春出走(参军),喜儿变成了白毛女,黄世仁被杀,白毛女重新回到了喜儿。后来的批评家们是这样概括《白毛女》的:旧社会使人变成鬼,新社会使鬼变成人。这个概括好,它不仅抓住了故事的全部,也使故事上升到了激动人心的高度。

多么激动人心啊,旧社会使人变成鬼,新社会使鬼变成人。我在芭蕾舞剧《白毛女》中看到了重新做人的喜儿,她绷直了双腿,在半空中一连劈了好几个叉,那是心花怒放的姿态,感人至深。然后呢?然后当然是剧终。

但是,高度是多么令人遗憾,有一个八卦的、婆婆妈妈的,却又是必然的问题《白毛女》轻而易举地回避了:喜儿和大春最后怎么了?他们到底好了没有?喜儿还能不能在大春的面前劈叉?大春面对喜儿劈叉的大腿,究竟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男人?

新社会把鬼变成了人。是人就必然会有人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在高处,不在天上,它在地上。关于人的问题,有的人会选择回避,有的人却选择面对。

《德伯家的苔丝》之所以不是英国版的、资产阶级版的《白毛女》,说白了,哈代选择了面对。哈代不肯把小说当作魔术:它没有让人变成鬼,也没有让鬼变成人,它一上来就抓住了人的问题,从头到尾。

人的什么问题?人的忠诚,人的罪恶,人的宽恕。

我要说,仅仅是人的忠诚、人的罪恶、人的宽恕依然是浅表的,人的忠诚、罪恶和宽恕如果不涉及生存的压力,它仅仅就是一个高级的问题,而不是一个低级的问题。对艺术家来说,只有低级的问题才是大问题,道理很简单,高级的问题是留给伟人的,伟人很少。低级的问题则属于我们芸芸众生,它是普世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绕过去,这里头甚至也包括伟人。

苔丝的压力是钱。和喜儿一样,和刘姥姥一样,和拉斯蒂尼一样,和德米特里一样。为了钱,苔丝要走亲戚,故事开始了,由此不可收拾。

苔丝在出场的时候其实就是《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这个美丽的、单纯的、闷骚的刘姥姥到荣国府打秋丰去了。打秋丰向来不容易。我现在就要说到《红楼梦》里去了,我认为我们的红学家对刘姥姥这个人的关注是不够的,我以为刘姥姥这个形象是《红楼梦》最成功的形象之一。黄学家可以忽视她,绿学家也可以忽视她,但是,红学家不应该。刘姥姥是一个智者,除了对大秤砣这样的高科技产品有所隔阂,她一直是一个明白人,所谓明白人,就是她了解一切人情世故。刘姥姥不只是一个明白人,她还是一个有尊严的人,《红楼梦》里反反复复地写她老人家拽板儿衣服的下摆,强调的正是她老人家的体面。就是这样一个明白人和体面人,为了把钱弄到手,她唯一能做的事情是什么?是糟践自己。她在太太小姐们(其实是一帮孩子)面前全力以赴地装疯卖傻,为了什么?为了让太太小姐们一乐。只有孩子们乐了,她的钱才能到手。因为有了刘姥姥初进荣国府,我想说,曹雪芹这个破落的文人就比许许多多的柿油党拥有更加广博的人民心。

刘姥姥的傻是装出来的,是演戏,苔丝的傻我们在这里叫单纯是真的。刘姥姥的装傻令人心酸;而苔丝的真傻则叫人心疼。现在的问题是,这个真傻的、年轻版的刘姥姥失贞了。对比一下苔丝和喜儿的失贞,我们立即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喜儿的失贞是阶级问题,作者要说的重点不是喜儿,而是黄世仁,也就是黄世仁的坏;苔丝的失贞却是一个个人的问题,作者要考察的是苔丝的命运。这个命运我们可以用苔丝的一句话来做总结:我原谅了你,你(克莱尔,也失贞了)为什么就不能原谅我?

这确实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读书笔记5

徐志摩曾说:读完《德伯家的苔丝》比我大学四年的收获都多。出于这句话,我找来了这本书来看,并为作者高超的文字处理技术所折服。他的景物描写让人感觉不到有任何的瑕疵,背景色显得那样优雅而朦胧。当挫折再起、灾难重现的时候,也许人们会发现:曾经以为已经被永远跨过的深渊,其实只是绕了一个弯而已。是我这本书中最喜欢的一句话。

可能是有共鸣吧,高中时特别是高三感觉自己有点封闭,所以刚上大学时,想重新做自己,就鼓起勇气主动多与别人交流,克服恐惧积极上台发言,大声询问自己不懂得的地方。开始的一段时间感觉还好,后来渐渐感觉有点累,再后来又出现了以前同样的现象,自己一直想要的那个状态没有持续多久,后来发现,还是原来的顽疾没有被解决。

安吉尔从巴西回到英国几经打听,终于找到苔丝所在的地方。当苔丝以一个贵妇人的形象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或许不应该惊讶。父亲走了,家也没了,当她了解到自己不能撑起整个家并且爱人迟迟不能在最需要时施以援手,她能坚持一时,她不能。苔丝曾经的抗拒与挣扎在此时此刻都消散了,安吉尔也走了。此情此景,我相信,苔丝的痛苦多于震惊。后来也证明的确如此。这次,苔丝选择追寻自己的爱。或许许多人会选择其他的方式,而苔丝只有她自己唯一的方式。她简单地而且是毫无预兆的用刀捅死了亚历克,就飞奔着去找安吉尔。看着苔丝慌张又兴奋的表情,加上不小心被看到的苔丝衣服上残留的血迹,安吉尔似乎明白了一切。他选择原谅她的一切,陪她一起走到最后。从这里就开始完美了。不论是多于愧疚的深情爱意,还是男儿的那份担当与毅力,安吉尔都依然沿着来时的方向继续前进着,一往无前,坚定不移,还是那样深沉而热切,只不过情形不一样罢了。

虽然只是一瞬间,却看到了诸多的意味深长。我很是希望自己也能处在诸如此类的位置上,毅然决然地踏上自己选择的道路,绝不后悔。

这样的瞬间很少,在生活中我总是顾虑太多,拿主意时犹豫不决。一直在强迫自己做事果断,即使以后的事实证明当初的选择不是最好的。选择其实很简单,是自己想的太复杂或夹杂了自己的情感在其中,以致于看不清许多东西。我们选择只是先想比其他选择更加有利于自己。但应用于情感方面或许是不好的。 它没有值不值得或是对自己更有利,只有想不想,这种东西只凭感觉就好了。(利用情感获得利益的除外)

爱是要付出的,安吉尔得知苔丝不贞时,说不能忍受克莱尔的存在。当安吉尔再次出现时,她想要与他在一起,就杀了亚历克。或许苔丝就是这样单纯。她不想要别的什么,打算抛弃一切来得到心爱的人永远的爱。克莱尔不再抛弃她了,尽一切力量保护她,这也许是美好的,但似乎世界所有的美好都让人感觉太过短暂。谁说我们整天忍受生活的琐碎,命运的摆弄,在社会被无情的对待时,不就是为了美好的瞬间呢?

生命太脆弱,经不起折腾。爱情总是那样美好,以致于我们沉溺其中忘记了周围的世界,只需要两个人就好。那天,阳光恰好。平和而美好的欢声笑语,纯净的嬉戏打闹,似乎平静得有点不太真实,所以有了后面的分分分离离,合的短暂而轰轰烈烈。爱情少了它或许有些不完美,也正因为如此,才弥足珍贵。有个问题,我很困惑。

为什么安吉尔不能接受苔丝的不贞?自己也犯了同样的错,为什么不能容忍心爱的女人犯同样的错?是传统观念的束缚还是破坏了苔丝一直在他心中的完美形象?她是一种象征,一种精神寄托,而这种东西不能有丝毫差错。为什么又回去找他呢?对苔丝的愧疚还是出于对她的爱?抑或是异国他乡的见识与经历让他想通了?我更相信是出于对苔丝的爱。爱情这种东西说不清,其实也不必说清。苔丝写给安吉尔的信中透漏出的那种痛苦无助与伤心真让人受不了。安吉尔或许想通过去巴西开辟一片新天地来忘却这段恋情,结果带来的是劳累与对她的无尽思念。

他终于还是去找她了,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磨练,对爱情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不再过问以前的事。是出于对她的深沉的爱,还是怀着一种愧疚,或者是两者都有?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读书笔记6

《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简称《苔丝》)是哈代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早在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就曾出版过张谷若先生翻译的《德伯家的苔丝:一个纯洁的女人》。1959年《世界文学》发表了唐广均、张秀岐的《评德伯家的苔丝》。1979年《苔丝》被成功地搬上银屏,80年代初在中国随即掀起了苔丝热。1982年8月10日的《文汇报》上刊登了译者张谷若的《苔丝小说及其作者》,各大报刊也不约而同纷纷发表文章,就影片《苔丝》或小说《苔丝》发表观后感和评论。与此同时,哈代的其他小说和诗歌、国外的哈代研究成果也被大量译介进来,因此,初期感想式、谈片式的《苔丝》研究得以随着颇具规模的哈代研究深入拓展。

1.《苔丝》的艺术

《苔丝》可谓是一座艺术的宝库,虽然对《苔丝》艺术特色的分析已经成果硕然,却仍留有巨大的潜在空间。如有的文章注意到小说的悲剧节奏,《论苔丝的悲剧节奏》一文分析了小说富于对比起伏的有节奏的悲剧美,《明暗交替,张弛相间: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艺术欣赏》一文也认为,小说在各种明暗因素的作用下,悲剧不断地层递、加剧、达到高潮,而在层递的过程中悲剧节奏又有张有弛,苔丝也正是在这过程中不断地反抗黑暗,但却被黑暗吞没。钟文的文章《评哈代德伯家的苔丝的艺术对比》则从人物形象、人物内心世界、色彩、篇章布局、题材选择等方面,探讨了《德伯家的苔丝》的艺术对比。作者认为,这些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的比衬,无论是在整体布局上,还是在人物刻画、细节描写上,都是环环相扣的。《苔丝的叙事艺术》一文从三个角度,即预示与映衬、引喻与反讽、意象与象征,分析了《苔丝》的叙事艺术和手法。

刘迎的文章《文学反讽与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认为,哈代在《苔丝》这部小说中,不仅在微观语言修辞范围使用了反讽辞格,更主要是在小说的结构上,小说中人物的塑造及主体的揭示与展开上,把反讽作为一种宏观意味的文学创作原则,妙用命运反讽、戏剧反讽、浪漫反讽等诸种文学反讽手法,使这部小说的思想和艺术成就斐然。

作家都是通过具有特定风格的语言来表达思想的,哈代的语言具有极突出的形象化特点。正是通过精确的描写和丰富的比喻,哈代把他所讲述的情景变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王立婷的《形象化与可视性: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一个艺术特色》一文就着重分析了上述特色。文章《从比较文学角度谈苔丝中的马车和马》从意象入手,选取了一个高频率意象马车,分析了它在组织和安排结构、塑造人物形象、构成意义空间层次和增添风土人情方面的功能,也颇有独到之处。

2.从《苔丝》看哈代

《苔丝》研究作为哈代研究有机组成部分,哈代的研究带动了《苔丝》研究的深化,《苔丝》也为哈代研究贡献了诸多成果。

众多评论通过对《苔丝》的分析解读,管窥了哈代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社会观、创作思想、人道主义,以至于哈代的柔情与女性意识。

王群的《从苔丝看哈代的创作思想》指出,哈代虽然是个现实主义作家,但是他尚不能全面深刻地了解人间苦难产生的社会根源,也找不到社会的出路,他受叔本华哲学思想的影响,宿命论悲观思想较为浓厚。因此他把苔丝的悲剧解释为一种神秘力量作弄的结果,似乎与生俱来,不可逃脱。

当然,也有评论文章(如孙汉云的《德伯家的苔丝:从phase说开去》)指出,哈代的世界观是复杂的,有时甚至是矛盾的,在阅读这部小说时切不可断章取义,随意贴上悲观主义、宿命论的标签。

3.苔丝及其悲剧

《苔丝》描写了苔丝的悲剧,这是一个让人倾倒的艺术形象,她的性格和命运无不让人思考。因此,80年代初就有这样的文章出现,如1981年聂珍钊在《外国文学研究》发表的论文《苔丝命运的典型性和社会性质》。也有文章专门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如《试论苔丝的性格特征》一文认为苔丝的性格有三个特征,即纯洁性,反抗性和道德保守性,这三性是苔丝性格的核心。

在评论者眼中,苔丝是个陷入泥淖的纯洁女人,也是一个带有叛逆色彩的女人。有人用女权主义解读《苔丝》,认为她是一位追求妇女平等、自由的女性形象,而作品通过她与亚雷和克莱的感情纠葛,表现了男权传统势力对女主人公的压抑、摧残,以及她的抵制、抗争。

所有这些评价都显示了评论者对苔丝这个人物的热爱,同时,人们也为苔丝的悲剧归宿而深深痛惜。是谁毁了苔丝?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苔丝悲剧的原因。有人指出把苔丝推向深渊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政治、经济、宗教、道德等势力所集合起来的社会力量;也有评论者认为苔丝的悲剧不仅是社会悲剧、性格悲剧,而且也是命运悲剧;还有人用女权主义理解来解释,认为这是男权文化统治下自我认同的危机所造成的悲剧。

另外,研究者还不约而同地把苔丝和世界文学画廊中其他女性形象,比如玛丝洛娃、安娜卡列尼娜、简爱、嘉莉、驹子等人进行比较。

4.《苔丝》的翻译

《苔丝》的中译本不少,除了张谷若的译本,还有1991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吴笛的译本,1993年南京译林出版社孙法理的版本,1997年上海译文出版社郑大民的译本等7种。对于这些译本的评论和比较研究也从未间断。一般认为我国有现有的中译本中 ,还是张谷若的译本最为完美。《晓畅通达,貌合神合:评苔丝中译本的语言特色》分析了张谷若先生的《苔丝》译本特色,认为他树立了文学翻译的典范。

《苔丝三种译本的比较研究》从翻译的理解、选词和风格等三个方面,通过一定量的实例分析了《苔丝》三种译本的各自特点,考察了其中的得失。作者认为与其它两个版本相比,张谷若的版本是在经过反复斟酌、尽力挖掘原作深层内涵的前提下完成的,译文选词精当,句式富于变化,很好地传达了原作的神韵。

从上面的综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文学界对《苔丝》这部小说的评价非常高,就像廖超慧在其文章中所说:在世界文学名著的坐标系上,《苔丝》的位置在纵坐标轴的批判现实主义这个闪光段上,它居于《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之下,与《红与黑》、《双城记》、《俊友》并列;而在作品思想和艺术的横坐标轴上,则定点于《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于《约翰克里斯朵夫》之间。

参考材料

1. 林之鹤:《苔丝的魅力》,《外国文学研究》,1993年第1期。

2. 曾令富:《象征与神话原型: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环境描写》,《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4期。

3. 李世强:《从苔丝看哈代小说的哲学及社会文化思考》,《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2期。

4. 吴晓峰:《从比较文学角度谈苔丝中的马车和马》,《理论与创作》,1999年第6期。

5. 廖超慧:《轩轾声中悟苔丝》,《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4期。

6. 范祥涛:《苔丝三种译本的比较研究》,《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2期。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读书笔记7

在哈代的长篇小说中,《苔丝》是最著名的一部。女主人公苔丝出生于一个贫苦小贩的家庭,父亲约翰德比有一天被人告知他是古代贵族德伯的后代便得意忘形起来,他和他那短视而爱虚荣的老婆决定让女儿到一个自称也是德伯家族后裔的富老太婆家去攀亲戚,以期在经济上得到帮助。苔丝去了以后被老太婆的儿子亚历克诱奸,她怀孕回家,孩子一生下即夭折。过了几年,苔丝再次离家来到陶勃赛乳牛场干挤奶的活儿,在这里他与牧师的儿子安吉尔克莱尔恋爱并订婚。苔丝对文质彬彬颇有知识的安吉尔十分崇拜和热爱,几次想把自己曾被亚历克奸污的事告诉他,都因种种缘故而没有办到,结婚前数日她写了一封长信从房门下边塞进安吉尔的屋子却塞到了地毯下面。新婚之夜她把自己昔日的这一不幸事件向丈夫坦白,但是安吉尔没能原谅她。这以后他们两人分居,安吉尔去巴西发展他的事业,苔丝仍在一些农场打工糊口,命运却让她再次与已经披上牧师黑袍四处布道的亚历克德伯相遇;亚历克对苔丝的情欲顿时击败了他那没有根基的宗教信仰,他纠缠苔丝,不得到她决不罢休。这时候苔丝的父亲病故,为了母亲和弟弟妹妹们的生活,她被迫与亚历克同居。不久,安吉尔克莱尔从巴西回国,找到妻子并表示悔恨以往的冷酷无情。苔丝在这种情况下痛苦地觉得,是亚历克 德伯使她第二次失去了安吉尔,又一次毁掉了她的幸福,她怀着懊恼和愤怒到极点的心情,同时也带着一种责任感,杀死了亚历克。在与安吉尔一起度过幸福、满足的最后五天之后,苔丝被捕并被处以绞刑。诸神之主(这是埃斯库勒斯的话)跟苔丝所开的玩笑到此结束了。(《苔丝》末段首句。)

《苔丝》典型地体现了托马斯哈代悲观的宿命论。如同索福克勒斯笔下的俄狄浦斯改变不了命运的安排,必然杀父娶母最后自己刺瞎双目流浪而死,熟读古希腊悲剧大师作品的哈代让他的读者看到,苔丝也改变不了命运的安排,最后必然走上绝路。不过,哈代与他的古希腊导师不同,他并不纯粹借助于一个个偶然事件来展开他的故事,而是以人物的性格为依据,使故事情节合乎情理地一环扣一环地向前发展,因此他的故事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此时此刻,安吉尔克莱尔所想到的,不是苔丝那不幸遭遇的性质,他更没有想到把苔丝的遭遇和他自己昔日的荒唐事作一个比较。不,他想到的不是这些,他当时不可能如此冷静地思考这一类问题;他想到的只有一点多么令人痛心啊,世上再也不存在这么好的苔丝了!他觉得,苔丝说出了自己过去的事情,使他的生活以及他的整个世界发生了彻底的,可怕的变化。他努力扼杀自己对她的情感。一颗泪珠正慢慢地淌下克莱尔的面颊颗很大的泪珠(第35节)十分明显,安吉尔克莱尔这时候正在经受巨大的失望和痛苦。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应该把他在听过苔丝的坦白之后所作出的反应,看成是一个向来习惯于严格要求他人的人在无视其本身的错处却以高标准谴责别人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从小说的前半部分,没有哪个读者会得到印象,认为安吉尔克莱尔是一个严于律人疏于责己的人);我们不应该指着安吉尔克莱尔的鼻子责备他说:

你自己这么不检点,还用这种态度对待苔丝!不,我们不应该这样,而是应该体会哈代所写:

一个受了愚弄的老实人一旦醒悟过来往往会觉得自己受到了残酷的对待,克莱尔此刻这种感受正十分强烈。(第35节)也就是说,热恋中的安吉尔克莱尔这时候不但感到失望和痛苦,而且还觉得受到了命运的愚弄,受到了残酷的对待,因此他克制不住自己,对苔丝采取了严厉的态度,提出两人分居的主张,把苔丝推向了亚历克一边。这以后,他和苔丝天各一方;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反省并饱受相思之苦,他才慢慢改变这种态度,恢复了对苔丝那种深沉的爱,那就是苔丝被捕之前他们两人在一起度过的五天里读者所看见的情形了。

男女主人公的性格使他们在特定环境里遇到各种事情的时候做出种种必然的反应,这些反应相互作用形成的合力把他们拖入困境,使他们最后遭遇悲剧性的结果;哈代的《苔丝》就是这样用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感人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看法。这部一百多年前写下的小说对于今日读者的意义,当然不在于它的具体故事内容和所宣扬的思想,而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托马斯哈代这位跨越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英国诗人和小说家的生动材料,同时也启发我们思考人生的各种问题,尽管,在生活发展的总趋势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必与哈代持相同观点。

人物分析

一百多年过去了,女主人公苔丝也早已树立在世界文学画廊之中,这不仅仅因为人们对传统美德有所超越,更因为作品主人公所拥有的人性与灵魂深处的巨大魄力使之成为最动人的女性形象之一。哈代以小说女主人公苔丝的悲惨命运替西方悲剧作了一个形象的阐释:苔丝本是一位纯洁美丽又非常勤劳的农村姑娘,她向往人生的真和善,但又时时遭到伪和恶的打击。苔丝的悲剧始于为了全家人生计去远亲家打工,却因年幼无知而被亚雷骗去了处女的贞操,成了一个堕落的女人,受到社会舆论的非议,把她看成不贞洁的罪人;苔丝后来与青年克莱相爱,又因为新婚之夜坦诚有污点的过去而被丈夫遗弃,而与近在眼前的幸福失之交臂;出于高度的家庭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精神,苔丝为换取家人的生存而再次违愿沦为亚雷的情妇;最后因为丈夫的回心转意使得绝望的苔丝愤而举起了复仇的利刃,终于成了一个杀人犯,最后不得不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导致像游丝一样敏感,像雪一样洁白的苔丝最后终被完全毁灭。这一切悲性遭遇全由于无情命运所精心谋划和设计,安排世事的宇宙主宰通过命运的巨网毫无怜悯地将人伦道德意义上的好人、善良人笼罩于进退维谷的苦难陷阱。

《德伯家的苔丝》里的女主人公苔丝是被哈代理想化了的现代女性。在哈代的理想世界中,苔丝是美的象征和爱的化身,代表着威塞克斯人的一切优秀的方面:美丽、纯洁、善良、质朴、仁爱、坚韧和容忍。她敢于自我牺牲,勇于自我反抗和对生活抱有美好的愿望。她所特有的感情就是对人的爱和信任,女性的温柔和勇敢在她身上融成了一体。她有美丽的女人气质,坚强的意志和热烈的感情,同时也有威塞克斯人的正直忠实和自然纯朴,但是同时却包含有人固有的复杂的心态。她没有借助婚姻来实现追求虚荣的愿望,而是立足于自尊去追求自由。在她到冒牌本家亚雷德伯那儿寻求帮助的时候,她的目的是想通过自己的工作来解决家庭的困难。她一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就坚决离开了亚雷德伯。苔丝的灵魂是纯洁的,道德是高尚的,但是在资产阶级的道德面前,她却被看成伤风败俗的典型,奉为警戒淫荡的榜样,是侵犯了清白领域的罪恶化身。在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下,她成为了人们心中嘲讽的对象。哈代的观点和社会偏见尖锐对立,他通过苔丝这个形象对当时虚伪的道德标准严加抨击。哈代坚持道德的纯洁在于心灵的纯洁,不在于一时的过错,不仅仅在于她得过去,更包含她的将来,因此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社会则坚持传统的习俗,认为一时的过错就是不可挽救的堕落,苔丝是一个犯了奸淫罪的罪人。哈代认为世界上没有完人。人的完美体现在对人生的理解、对生活的热爱、感情的丰富和忠实的爱情之中,只有从这样的完美中才能产生出纯洁来。哈代严厉批评了克莱代表的资产阶级的伦理道德,指出它已经成为人们精神上的枷锁。然而正是这种民族风俗习惯结晶的伦理道德,它具有神圣的性质,是不成文的法律,被认作永远正当的东西。苔丝就是这种世俗谬见的牺牲品。哈代通过苔丝的悲惨遭遇无情结揭示出这种伦理道德的伪善及其劣根性,把它的残酷内容暴露出来。

那么,苔丝的悲剧是社会悲剧?是命运悲剧?还是性格悲剧?抑或是三种之外的什么?

毫无疑问,苔丝的悲剧首先是社会悲剧。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是以其故乡威塞克斯为背景的。19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侵入农村,哈代的故乡也遭到强大的冲击,其宗法社会迅速解体,个体农民在经济上陷入失业、贫困的悲惨境地。面对工业文明带来的后果,哈代作为一个人道主义着者,心灵受到强烈冲击,在感情上深深地依恋古老的宗法文明,痛恨工业文明对人们和谐生存状态的摧毁。哈代乡土小说的社会悲剧意识立足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工业文明与宗法文明的冲突为切入点,采用由全景到局部、由面到点的客观描述笔法,深入地表现人们的生存困境。《苔丝》中,哈代对当时工业文明对乡村的冲击进行了全景式描绘,然后以苔丝家作为个体农民的缩影,深入展现人们在物质困境中的痛苦挣扎。社会悲剧是人同社会环境的冲突造成的。苔丝生活在英国资本主义侵袭到农村并毒化社会气氛的维多利亚时代。这位弱女子,尽管聪明美丽,勤劳善良,但家贫如洗、经济拮据,负担沉重,她处于低下的社会地位,作为一个劳动者、一个无权无钱的农业工人,自然会受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压迫和凌辱,这些压迫和凌辱有经济的、权势的、肉体的、更有精神的、宗教的、道德的、传统观念的。她的悲剧是时代造成的,同时,亚雷和克雷代表了把苔丝推向深渊的两种不同的客观社会势力,他们直接地共同造成了苔丝的社会悲剧。

苔丝生活的时代是19世纪80年代。此时,英国资本主义不仅在都市长足发展,资本主义大规模的经营方式在农村也开始萌芽(作品里所描写的克里克老板的大牛奶厂、富农葛露卑农场就是这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写照),随着资本主义的侵入,家长制统治下的英国农村一步步趋向崩溃,造成个体农民的破产,走向贫困。苔丝作为一个贫苦农民的女儿,而后又作为一个雇佣劳动者,其命运必然是悲惨的。因此,苔丝的悲剧是时代、社会悲剧。

苔丝悲剧的第二个原因,也是其悲剧的直接原因,即她是暴力、恶势力及维护它们的法律、国家机器的受害者。这种暴力、恶势力的集中代表就是亚雷德伯。

苔丝在绿草如茵、风景如画的乡野里长大,尽管家庭生活窘迫,但少女时代的苔丝内心是明朗、欢快的。她热爱生活、敢于面对一切困难,为了维持家庭,不惜牺牲自己。第一次去德伯家认亲,是她极不愿意的,可家里唯一帮助父亲维持生计的老马一死,弟妹一大群,父亲又时常汹酒,生活实在艰难,为了一家人的生活,这个从未出过门的姑娘,带着胆怯和羞愧的心情,终于去德伯家作帮工。

亚雷的父亲是个有钱的商人,而后冠以贵族德伯的姓氏。这个阔少凭借父亲的金钱、权势在乡野称霸,为非作歹。他第一次见到苔丝,荒淫好色的嘴脸就暴露无遗。由于苔丝年幼无知,缺乏经验,而周围的环境又是那样黑暗,没有一个人帮助,没有一个人保护,因此,他趁人之危,设下圈套,蹂躏、玷污了苔丝,毁坏了苔丝少女的贞洁和一生的幸福。尽管后来他在老克莱牧师的帮助下一度改邪归正,自己也作了牧师并打算变卖家产到非洲去传教,然而几十年的恶习并未根除。当他再度碰见苔丝以后,邪念再生,几年的教诲前功尽弃,倒是苔丝看透了这个身着道袍的牧师的灵魂:象你这种人本来都是拿我这样人开心作乐的,只顾自己乐个够,至于我怎么受罪你就管不着啦;你作完了乐,开够了心,就又说你悟了道了,预备死后再到天堂上去享乐;天下的便宜都叫你占了去了。苔丝一针见血地揭穿了亚雷皈依宗教的虚伪,亚雷行为的本身也表明作者对宗教力量的怀疑。此后,亚雷又百般来纠缠、胁逼苔丝,他骂她是傻老婆,欺骗苔丝说她丈夫再也不会回来了,并威胁说:你记住了,我的夫人,你从前没逃出我的手心去,你这回还是逃不出我的手心去。你只要作太太,你就得作我的太太。但是,苔丝宁可继续留在棱窟槐富农葛露卑的农场里忍受残酷的剥削和压榨,承受超负荷的重体力劳动,也不愿意屈服于亚雷,并接受他的帮助。然而父亲病死,母亲身体不好,弟妹失学,房子租赁到期,一家人被撵出村子无处安身,为了一家人的活命,苔丝不得不忍辱含垢,接受了亚雷的帮助,作了他的情妇。从此,彻底断送了她终生的幸福。苔丝一生都是强权和暴力的受害者。亚雷之所以敢称霸四野,为非作歹,为所欲为,不仅因为他有钱、有势,而且更主要的是有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法律的保护。社会和法律都认为侮辱和迫害苔丝的人是正当的,而受迫害的苔丝则是有罪的。苔丝一生都必得逆来顺受,忍受含垢,不能自卫,而当她有生以来第一次起来自卫的时候,典型明证了,埃斯库罗斯所说的那个众神主宰对于苔丝的戏弄也完结了。苔丝成了资产阶级国家祭坛上的祭品。苔丝的悲惨遭遇,社会对苔丝的不公正,表明了资产阶级法律的不仁道和虚伪。

传统伦理道德对苔丝精神上的摧残,是苔丝悲剧的又一主要原因。如果说以亚雷为代表的恶势力及其强大的后盾国家机器、法律对苔丝的迫害是一种无形的更可怕的精神残害。

苔丝受到亚雷的玷污、凌辱后,内心的自尊使她不愿屈居亚雷身边,作他的情妇,成为他享乐的工具。毅然决然离开亚雷,回到父母身边。然而世俗的舆论、传统的道德,象一支支利箭一样向她射来。为了躲避舆论,也为了躲避人类,她不出家门,只有等天黑以后,她才跑到树林里面,只有在最孤独的时候,她才好像最不孤独,才能体验到一种心灵上的自由。苔丝是一个勇敢的女性,她勇敢地接受了一个不贞洁女人的地位,为了她的忍气吞声地活着。孩子死后,为了躲避舆论和忘掉不幸的往事,同时,她体内没有消耗的青春,寻找快乐的本能,对未来的憧憬,都促使她第二次离开故乡,受雇于克里克老板的牛奶厂,当了挤奶工。就是在这里,她认识了克莱,度过了她一生短暂而美好的时光。

克莱是与亚雷完全不同的人。他是个有开明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不象他的两个哥哥那么庸俗。他虽然出身牧师家庭,却不愿意当牧师为上帝服务,更愿意从事实业务农,克莱鄙视阶级偏见和等级观念,厌弃都市繁华生活,自愿到乡间务农。他不怕吃苦,和农工一样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力图掌握各种门类的农业技术,以便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一个大农场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和天真无邪的农家少女朝夕相处,使他更感到乡村生活的纯朴,也更向往着自然,纯朴、清新的生活,为此,他不愿意娶有钱人家的小姐,而要娶农家姑娘为妻。这些都表明克莱思想上进步、开明的一面。在对待女性和恋爱问题上,他和亚雷也大相径庭。他对女性温文尔雅,对恋爱问题严肃认真,认为如果要爱,就要认真,就要负责任。这也显示他精神上高尚的一面。正是由于克莱身上这些闪光之处和他对苔丝锲而不舍的追求,使苔丝在经历了一个时期情与理的内心冲突后,改变初衷,答应了他的求婚,狂热地爱上了他。然而,他们的爱情一开始就孕育着悲剧因素。克莱爱苔丝,不象苔丝爱他那样无私和真诚,无论他变成什么样子,栽了多少跟头,都要一样地爱。他爱的是真火少,虚火多,更趋于理性和轻灵。因此,在他眼里,苔丝是大自然的新生女儿,纯洁的象征,完美无暇的杰作,天地间没有什么象苔丝那样纯正,那样甜美,那样贞洁了。然而,一旦苔丝诚实地向他坦白了自己过去所受凌辱,那么克莱心目中的偶像就崩塌了。首先他感到的是受到了愚弄,非常残酷的愚弄,这一下子把他的生命、他的宇宙,全都给改变了。他不能接受现实,不止一次地对苔丝说:我原来爱的那个女人不是你!是另一个模样儿跟你一样的女人。这种从理性、从观念出发的爱,不仅扼杀了他心中真实的感情,也断送了苔丝一生的幸福。当然,这只是造成克莱和苔丝爱情悲剧的一方面因素,他们的爱情悲剧另一重要原因是克莱心理深层那种根深蒂固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作祟的结果。他自己也有过放荡行为,并得到苔丝的原谅,但是却不肯原谅、饶恕原本无辜的苔丝;他也反抗过传统观念、阶级偏见,但是却不彻底,灵魂深处仍旧深深地烙有本阶级的印记;他卑视出身,瞧不起大户人家,但从传统出发,仍旧认为身份不一样,道德观念也不一样。他说:我不愿娶有身份、有财产、通达世务的女人,我把那一切野心一概放弃了,那我就不但可以得到一个天然美丽的女人,也可以得到一个朴素纯洁的女人了正道出了她的心曲,他正是从传统贞操观来看待一个女人的纯洁与否。克莱对苔丝不仅没有丝毫同情,甚至不能优容苔丝,他视而不见苔丝对他的一片深情厚意,冷酷无情地抛弃了她,置苔丝于痛苦绝望之中,而且永远扑灭了爱情在她心中重新唤起的希望。如果说是亚雷德伯毁坏了苔丝的肉体,那么安玑克莱带给她的则是精神上的毁灭打击。贞洁的丧失带给苔丝深深的痛苦,但还未能泯灭她求生的欲望和对未来的希望,而被情人的遗弃,爱情的挫折,则摧毁了她生活的精神支柱,令她万念俱灭,丧失了生活的勇气。如果说苔丝第一次受到亚雷的欺骗和凌辱是由于她年幼无知,贫穷无依,那么第二次又被迫回到亚雷身边,则是克莱的冷酷无情使然,从而也就更加深了苔丝的不幸。

克莱抛弃苔丝后,远涉异国来到巴西,饱受生活磨难之后,才真正了解人生,才认识到自己所固守的传统道德是何等的迂腐,既坑害了苔丝,也坑害了自己。内心的悔恨,对苔丝的思念,使他又重新去找苔丝,然而,苔丝的幸福早已被他断送了,他的到来,只能更加深苔丝的不幸,使她更感受到自身的屈辱,此时苔丝心中痛苦、悔恨、绝望之情达到顶点。丈夫的归来,两人的重逢,使苔丝看到自己再一次受骗,一怒之下,杀死亚雷,复了仇,对自己长期所受的痛苦,所遭受的折磨和屈辱,以及命运对自己的不公正,进行了大胆的、强烈的抗议。她用自己的行为,不仅向自己所爱的人克莱证明,而且也是对自己证明无罪。在这里,尽管恶人遭到报应,但主人公的悲剧并未能转化为喜剧。苔丝复了仇,只是杀了一个亚雷,造成社会悲剧的因素依然猖獗。何况,等待着苔丝的是绞架。苔丝的死是社会悲剧的集中和浓缩。

苔丝的悲剧,在社会悲剧的总前提下,同时又是性格悲剧,其悲剧的成因不仅有客观的而且还有主观的,亦即说不仅有外在的,而且还有内在的。黑格尔在分析戏剧性冲突时,指出有三种冲突:第一,物理的或自然的情况所产生的冲突;第二,由自然条件产生的冲突;第三,由心灵性的差异而产生的分裂。归纳起来,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冲突、人与人的冲突、人同自己的冲突三种。人同自然界的冲突,是浅层的,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就深了一层,它包括人同社会的冲突,人与人之间的冲突,那是激动人心的,这种冲突构成的悲剧是社会悲剧(就总体而言);人同自己的冲突是更深层的,它就是人性格内部的自我矛盾、自我冲突。这种冲突构成的悲剧是性格悲剧、心理悲剧。我们在论及了苔丝悲剧的诸种社会因素之后,还应该指出的是造成她痛苦、不幸的还有其自我的原因。苔丝是勇敢的,她敢于大胆地反抗传统道德、追求幸福,然而她却不能彻底摆脱传统道德对自身的羁绊,这又表现了她性格软弱的一面。她在受到世俗舆论、传统道德戕害的同时,可悲的是她同样用这一道德标准来静观自己,这就使她的悲剧显得更浓重、更深沉。苔丝是暴力的受害者,是无辜的,她明白这一点,但是在受到乡里人非议的同时,她也认为自己是有罪的。她根据陈腐无聊的习俗,布置了不同情自己的形体和声音,用一堆使自己无故害怕的道德精灵来恐吓自己。即使在大自然中间,老是把自己看作一个罪恶的化身,侵犯了清白的领地。这种静观的结果,必然造成她内在的自我折磨和谴责,因此,使她所受的磨难,所遭受的不幸和痛苦,就更加沉重和强烈。苔丝按照传统的贞操观来衡量自己的清白与否,她比别人更不能忘记自己的耻辱。几年过去了,随着岁月的流失,村子里的人几乎不大记得她的遭遇了,但是她看得很明白,她在那儿就老得难受。她远离亲人、故乡来到无人知道的塔布篱,为的就是忘掉自己的过去。克莱的爱使她感到幸福,可是在体验到幸福的同时,感受到更多的是内心的痛苦与折磨,是恐惧、不安、悔恨和羞耻。这一切都表明苔丝无法忘记过去,更无法卸掉背在自己身上沉重的精神十字架。她似乎天生灵魂有罪,注定永远受折磨,永远遭痛苦,心灵永远不的平静。这种灵魂有罪,使她负疚、自责,使她即使被克莱无情抛弃,也认为是自己的罪过,默默忍受命运的摆布。因此,她在遭到世俗舆论、传统道德迫害的同时,又受制于它的道德准则,毫不留情地责难自己;她在大胆地反抗传统道德的同时,又囿于它的观念成为传统维护者。这就从更深层次上表现了传统道德对苔丝人性的迫害、心灵的扭曲。唯有如此,作品的批判力量才更强烈、苔丝的悲剧才更震撼人心。苔丝性格中真善美的毁灭,是社会的扼杀的结果,但悲剧的形成又同性格的内在矛盾不可分割。故而说,苔丝悲剧的美学特质在社会悲剧总前提下,又属于性格悲剧。因而她的悲剧更深刻、更感人。

苔丝的悲剧,不仅是社会悲剧、性格悲剧,而且也是命运悲剧。命运悲剧始于古希腊。古希腊人不能科学地理解人的遭迹,他们用原始宗教观念来解释人的命运,以为由神规定了人的命运,而人是无法超越摆脱它的。在神谕中预示这种命运的模糊的端倪,而以后由命运的发展与实践来应验这种神谕。苔丝的命运悲剧,来自作者哈代的命运观,这是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哈代的悲观主义世界观与社会观的局限性的表现。哈代的悲观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处于19世纪八九十年代写作长篇小说时代的哈代,由于维多利亚后期大英帝国开始的衰落,垄断资本代替自由竞争把资本主义的英吉利拖向危机的深渊,所以说,作家的危机意识,也是时代的产物。作为现实主义者,哈代可以复制出生动的现实图画,而作为思想家,哈代并不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他认为现实的危机与不可克服的矛盾,是神秘而不可测的宇宙意志,或天道在敌视作恶多端的人类。哈代不相信资产阶级关于资本主义永恒性的说教,也不相信宗教与传统道德对现实矛盾与危机的掩饰。在强大无比的宇宙威力面前,他认为人是渺小的。人在同环境的冲突中,软弱无力,他受着命运的支配。于是关于资本主义危机的认识却导致了哈代思想上的悲观主义与宿命论。哈代小说中的主人公常在接近幸福的时刻,突然由命运或宇宙意志支配着,偶然的不幸就降临到面前。苔丝生于有姊妹7人的穷人家中,就决定了她的悲苦命运。作为长女,苔丝要替醉酒的父亲驱赶货车上路,命运之神却捉弄她,使货车同一辆邮车偶然相撞,偏偏撞死了构成她家唯一生活来源的、拉货车的老马。偏巧这时,在纯瑞脊也住着一位姓德伯的有钱人家,母亲为了攀富贵本家,命苔丝前去拜望。本心不愿去的苔丝鉴于自己撞死了老马,有些自责,只好违心地去到亚雷家的庄园,干上了养鸡的活儿。在这里遭到了亚雷的奸污。这个不幸的姑娘,受到极大挫折之后,来到无人知晓她经历的塔布篱。她本渴望在这里平静地生活,可遇见并爱上了克莱。她决心用理智抑制情感,拒绝克莱的求婚,但命运和爱情又使她答应嫁给克莱。苔丝不愿欺骗克莱,用写信方式告诉他自己的过去。偏偏命运捉弄她,她的信却塞到了克莱房间的地毯下面,克莱并未在婚前了解她的坦诚,以至于新婚之夜,遭到丈夫抛弃。这以后,又陷入绝境的苔丝前往爱姆寺找克莱的父母,未能遇到老克莱夫妇,却无意听到安玑哥哥刻薄的言辞,自尊心使苔丝不愿再等下去而返回棱窟槐,然而不是冤家不聚头,在返回途中又和亚雷相遇。偏巧此时,丈夫不归,父亲去世,三代人典房的契约到期,一家人无处安身,面对重重困难与窘迫,百般无奈的苔丝在亚雷的利诱、花言巧语和威逼下,又落入亚雷的圈套。突然,克莱觉醒,又回到英国,并在了解苔丝的现状后惆怅离去。绝望的苔丝在惨烈地痛苦不幸的命运时,不能忍受亚雷的嘲弄,用餐刀杀死亚雷,飞快去追赶克莱。逃亡中的苔丝是躲不过命运之神的追踪的。在荒原中多难的夫妻最甜蜜之迹,苔丝被捕了,最后被处决。苔丝的一生充满着戏剧性,仿佛在她人生命运的每一个时期,都因为偶然的因素,由命运作祟,一步步把她推向了悲剧的结局。同时,小说还不时出现一些神秘因素,如德伯家神秘的马车、令人恐惧的十字路标等,这些似乎都表明苔丝的悲剧是命定的。苔丝悲剧中,有那么多的偶然性,每一次偶然转折,都使她向毁灭的深渊坠落一层。这种偶然性,固然都是许多社会必然性与自然必然性的交叉点,但一连串的必然性,则是哈代构思的结晶和他的悲观主义宿命论的发展轨迹。这是作者思想的局限,也是作者揭发批判社会黑暗的艺术手段。

综上所述,苔丝的悲剧既有社会的因素,也与她的性格和作者的悲观主义宿命论有关,但这些因素都与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有着直接的联系,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反映。她的毁灭是必然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无法逃避的。正如苏联文学批评家阿尼克斯特所说:苔丝招致毁灭的真正原因是属于现实的性质,女主人公的贫苦和无依无靠,社会上盛行的社会风习这些情况都决定了这个女子的悲惨命运。这句话也正指出了苔丝悲剧的根源是当时资本主义社会。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读书笔记8

《德伯家的苔丝》一个直男癌的处女情结

前段时间热播的一部电视剧《欢乐颂2》引爆了很多的话题,槽点滚滚,没看过这部电视剧的小伙伴们,也突然被带进了关于剧中情节的一场辩论赛,那就是五大女主之一的邱莹莹在一次聚会上被男朋友得知不是处女,顿时遭到保守派男友的嫌弃加抛弃,这一剧集一经播出,就引爆了网友的言论。

纷纷表示,大清都亡了,处女情结怎么还在?一时间,网上关于这类话题讨论激增,有人抨击用贞操捆绑女性的男人没节操。

而有人则认为,处男有个处女情结,得罪谁了?其实,关于处女情结这种东西,不仅是我们国家从古至今不变的话题,在思想开放的国外也依然有着话题性。

就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这本名著,《德伯家的苔丝》,就是围绕着女主人公失去贞操的一系列悲惨故事。

十分钟听名著,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那时候的老外是如何看待处女情结的。

小说的女主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小山村里,一家9口人都靠着父亲种地做点小生意来维持生活。

日子本来是这样平平淡淡的过着,直到有一天,村子里的牧师告诉女主父亲,你们这一家子人可不一般,你们的老祖宗其实是我们这儿出了名的武士世家、大户人家啊。

女主父亲正好喝了一些小酒,听说自己家世原来如此牛批,一高兴就喝嗨了。

喝醉了当然就不能去送货了,懂事的女主就代替父亲去赶集了,但是因为车技不过关,她赶的马车在路上与别的车发生了车祸,家里唯一的老马成了车下亡魂。

所以说,小孩子还是要多磨练磨练车技,老司机还是不好当的。

家里的马一死,全家的生活来源顿时没了着落,这要怎么办呢。

机智的老父亲想到了之前牧师的话,我们是武士世家啊,我们可以去投奔其他的世家后代啊。

还别说真让他找到了一个跟他们老祖宗姓氏相同的有钱人家。

处于愧疚,女主便听从了家里的安排,作为代表去与那家人认亲。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位有钱人家的姓氏,其实是他们随便在博物馆里挑的,用来冒充名门望族的。what?那时候的人取名都这么随便的么。

不过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女主真的找上门去了。

对于这个不知从哪冒出来的远房表亲,这家人热情的接待了她。

而且要说明的是,这家有一个富二代儿子,是个标准的花花公子,所以当他看到清纯美丽的女主之后,就走不动道了。

他把女主留在他们家的养鸡场去养鸡,然后每天向女主献殷勤,想要以此来攻陷她。

但女主对此有的只是恐惧和反感,所以处处拒绝富二代男。

女主在那里的日子并不好过,除了富二代男的骚扰之外,还经常遭到一些妇人的嘲笑和辱骂,这让她难以忍受,所以当她再次碰到这些妇人时,她想都没想就坐上了富二代男的马,期望赶紧离开那些辱骂和讽刺。

心情急迫的女主没有发现富二代男悄悄的把马引入了偏僻的小树林,当她反应过来的时候发现已经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心机深沉的富二代男假装找路回来,在发现女主躺在树叶上睡着之后,一时兽性发作,就把还在半睡半醒的女主强奸了。

被夺去贞操的女主在一个月后毅然决然的回家了,而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诉母亲自己的遭遇,但是母亲没有安慰她,只是一个劲儿的担心富二代男不打算娶女主。

我们知道的,一般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很快女主的消息就在小村子里传开了,女主又一次成为了公众人物遭到了各类大叔大婶的嘲笑和议论。

这让女主感到非常的失望,于是她在第二年选择离开了家,外出谋生。

几经波折她终于找到了一份挤奶工的工作,虽然工资低,但是工作环境好啊,风景如画。

而且在这里她还遇见了彬彬有礼的牧师儿子,也就是故事的男主。

在共同的劳作生活中,他们渐渐看对了眼,萌发出了爱的小火花。

但是女主却陷入了矛盾中,一方面她很爱男主,但是过去的失身经历却让她非常不安,如果她不将这件事告诉男主的话,那就是一种欺骗,于是她鼓起勇气用写信的方式来坦白,她把信从门下塞进了男主房间,但是好巧不巧的,信塞进了地毯下,男主并没有看见。

所以当新婚的那天晚上,女主发现信被塞进地毯后,决定在当天晚上告诉丈夫。

不得不说女主的想法真是大胆,在新婚之夜告诉自己的丈夫,其实我的第一次已经失去了。

这在非常注重女性贞操的时代来说,是非常耻辱的。

所以当女主说出这些遭遇时,男主顿时翻脸无情,并且还讽刺她不知廉耻,最后在新婚之夜抛弃了女主,一个人上巴西去了。

虽然男主渣,但是也能稍微理解一下,本来他也算是个有先进思想、通情达理的人,但是架不住在新婚之夜,你的妻子突然宣布一个在所有人看来都是一个笑话的消息,所以一气之下失去了理智,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女主在男主走后,默默地忍受和等待,希望有一天男主能够回来,她把自己的半边脸包起来,把眉毛拔掉,做着男人才做的粗重活,默默地等待着。

就这样过了一年,有一天女主听到一个教徒在讲道,而这个教徒竟然是当年夺去她贞操的富二代男。

而富二代男也发现了她,又开始重新纠缠,并且放下话:你是要成为我妻子的女人,以前逃不过我的手心,现在也逃不过。

这般霸道总裁般的话语并没有激起女主的少女心,反而让她更加厌恶和害怕。

而就在这个时候,认识到自己过错的男主回来了,他决心与女主重归于好。

但是当他找到女主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原来女主父亲过世之后,家里的重担就压在了女主的身上,为了能养活家里人,女主只能向富二代男妥协,与他同居。

而这一切被男主看在眼里,脆弱的心灵有一次遭受重创,黯然离开了。这就是天意啊。

知晓一切的女主非常痛苦,认为她的一生全被富二代男给毁了,在绝望中她用餐刀杀死了富二代男,与男主开启了绝命逃亡。

最后在与男主渡过了最幸福的几天后,被警察发现逮捕,并且处以绞刑。

一个怀揣着善良与希望的农村姑娘就这么悲惨的结束了一生,与其说是她的悲剧,不如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这本小说的创作背景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这个可能有很多人知道但是并不太了解,这是一个压抑的时代,与现在的开放思想不同,那时候关于性的书面或者口头的交谈都是被禁止的,比如说你在礼教的拘束下谈论哪款内衣好是不能接受的。

也就是在这个道貌岸然、遵守清规戒律的时代里,妇女受到的待遇就是一个牺牲品。

在维多利亚时代,人们理想中的女性应该是纯洁的,贞洁的,优雅的,端庄的,她不可以在结婚前就就失去贞操,而且婚后也只能忠于她的丈夫;但是那时候的男人,同时拥有多个伴侣却是可以接受的。

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双标,妇女的地位在当时就是弱于男人一等;并且她们在婚后被看作是丈夫的财产,任由丈夫的虐待。而即使这样,当时的观念也认为,比起嫁了一个虐待自己的丈夫,独身一生则要惨得多。

这种讲究贞洁的道德观念导致了受到玷污的女主被村民们赶出了村子,也解释了为什么男主会在新婚之夜抛弃自己的妻子。

除了时代的缺陷,故事中男主体现出来的直男癌也让人难以接受。

在女主的眼中,一直把男主当成是善良仁慈正义的救赎者化身;但实际上呢,在女主的命运悲剧中,男主其实一直在扮演着旁观者的角色,没有一次实现了实质性的救赎;甚至最后为了两人能厮守也是女主一个人在做着徒劳的反抗。

从新婚之夜抛弃女主,到后来亲眼目睹女主的行刑,男主旁观者的形象被彻底诠释。

所以,我们也可以说,从头到尾故事男主其实就是一个,带着圣人面具在悬崖边看着女主冷笑,偶尔还伸出手去帮忙推一把的形象,这样的人比直男癌更加可怕。

那么故事中的富二代男主呢?不可否认,他最开始就是个花花公子,完全是因为颜控看上女主,后来的也是出于欲望和占有欲。

即使事后他是悔恨的,也试图补偿,但是那个时候的他是不懂爱的,他口中的补偿只会让人觉得轻佻。

而实际上他除了一些恼火的言辞外,没做什么过分的事情,还算是怜香惜玉的。

当然了,关于这三位主角的看法,大家都会有自己的看法。

除此之外,小说中体现的女性贞操、处女情结,也是一个我们值得讨论的问题。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读书笔记9

囚于命运之笼的飞鸟

读《德伯家的苔丝》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总能引起读者的反复思考,它超越时空,跨越地域,和读者进行心灵的交流,散发永恒的魅力。《德伯家的苔丝》就是这样一部经典作品,它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威塞克斯系列小说中的一部。小说描写了一个美丽平穷的少女被深爱着她的人以及残酷的社会摧毁的悲剧。通过这一故事线索作者展现了19世纪末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社会的样貌,小说富有深刻的内蕴。

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若把苔丝比作一只可怜可爱的小鸟的话,那么这只鸟儿经历了由自由的小鸟变为折翼的飞鸟最后成为惨死的孤鸟的惨剧。命运的绳索从未松开,反而越系越紧,最终使苔丝窒息。

一、自由鸟儿的吟唱

生活在美丽的布蕾谷的苔丝虽然贫穷,但她勤劳善良、美丽纯真,是大自然孕育的少女。在田园牧歌似的乡村过着辛苦却快乐的日子,不禁会让人期待在这个美好的女主人公身上会迎来什么样的浪漫爱情。但现实太过残酷,拮据的家庭, 急于攀上高亲的父母,使得苔丝不得不独自出走,却踏入了深渊。

二、折翼飞鸟的哀鸣

遭到亚雷玷污后的苔丝饱尝伪善世俗的折磨,这里作者表现了封建思想和男权主义下女性在夹缝中求存的艰难,同时也象征着古朴宁静的自然遭到工业文明的无情践踏。在遇到克莱之后,苔丝的生命中又重燃短暂的光亮,但克莱泡沫式的理想爱情很快就破碎了,同样破碎的还有可怜的苔丝。在经历了种种摧残后,苔丝勇敢地进行了反抗,就如笼中的鸟儿一样,抵死想要冲破牢笼。魔鬼般的亚雷终于死去,同归于尽的还有被蹂躏得一地羽毛和血污的鸟儿苔丝。

三、惨死孤鸟的无声

读书到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亲爱的苔丝,美丽得令人陶醉,纯真得让人心碎。命运对她的捉弄与蹂躏,在其生命消逝之后终于结束了。苔丝被那些爱着她的人一步步逼向了毁灭,如果说亚雷是将苔丝推进地狱的魔鬼,那么克莱则是地狱的判官,他的每一次决定都是一次审判,他的到来让苔丝充满幸福,他的离去摧毁苔丝。

此外书中有大量的风景描写,田园牧歌式的风光,也令人沉醉。这就不得不提到译者张若谷先生的精彩译注了。除此之外,他对于外界的暮暮与朝朝,子夜与亭午,水之浩荡,雾之迷蒙,草之滋蔓与黄落,木之盛衰与枯荣,寂寂与悄悄,昏昏与暝暝,以及本来无生之物,却能听之有声。这一段令人不禁让人叫绝,张若谷先生把西方的语言准确地翻译成了具有中国古典诗意韵味的佳句,实属难得。

在反复欣赏一本好书的过程中,总会让人有不同的新发现,《德伯家的苔丝》就是如此,对于它的品评有多种多样的角度期待我们发现。《德伯家的苔丝》值得我们珍读。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读书笔记10

《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是威塞克斯系列中的一部。它描写了一位农村姑娘的悲惨命运。哈代在小说的副标题中称女主人公为一个纯洁的女人,公开地向维多利亚时代虚伪的社会道德挑战。

女主人公苔丝生于一个贫苦小贩家庭,父母要她到一个富老太婆家去攀亲戚,结果她被少爷亚历克,后来她与牧师的儿子克莱尔恋爱并订婚,在新婚之夜她把昔日的不幸向丈夫坦白,却没能得到原谅,两人分居,丈夫去了巴西,几年后,苔丝再次与亚历克相遇,后者纠缠她,这时候她因家境窘迫不得不与仇人同居,不久克莱尔从国外回来,向妻子表示悔恨自己以往的冷酷无情,在这种情况下,苔丝痛苦地觉得是亚历克德伯使她第二次失去了安吉尔便愤怒地将他杀死。最后她被捕并被处以绞刑。

主要人物

苔丝德伯(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苔丝本是一位纯洁美丽又非常勤劳的农村姑娘,她向往人生的真和善,但又时时遭到伪和恶的打击。苔丝的悲剧始于为了全家人生计去远亲家打工,却因年幼无知而被亚雷骗去了处女的贞操,成了一个堕落的女人,受到社会舆论的非议,把她看成不贞洁的罪人;苔丝后来与青年克莱相爱,又因为新婚之夜坦诚有污点的过去而被丈夫遗弃,而与近在眼前的幸福失之交臂;出于高度的家庭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精神,苔丝为换取家人的生存而再次违愿沦为亚雷的情妇;最后因为丈夫的回心转意使得绝望的苔丝愤而举起了复仇的利刃,终于成了一个杀人犯,最后不得不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导致像游丝一样敏感,像雪一样洁白的苔丝最后终被完全毁灭。这一切悲性遭遇全由于无情命运所精心谋划和设计,安排世事的宇宙主宰通过命运的巨网毫无怜悯地将人伦道德意义上的好人、善良人笼罩于进退维谷的苦难陷阱。[5]

苔丝是哈代塑造的一个全新的妇女典型。她有着双重性格。一方面她敢于反抗传统道德和虚伪的宗教;另一方面又不能长度摆脱传统道德对自身的羁绊。特别是后者与她的悲剧命运直接相关。首先,造成苔丝悲剧的性格方面的因素是大自然赋予她的纯朴,这本能的纯朴使她不能与人面兽心的亚雷相处,也使她不能向心爱的人隐瞒自己的污点,因为她没有沾染多少文明,所以也就缺乏功利的计谋。而且苔丝蔑视宗教,蔑视法律。另一方面,由于苔丝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残存于农民身上的某些旧道德和宿命观点使她在反抗传统道德时出现了软弱的一面。她在受到世俗舆论、传统道德迫害的同时,又用这一道德标准来静观自己,认为自己是有罪的。苔丝以失去自我为前提,对克莱尔极度崇拜,极度忠贞。正是这种思想,这种保守性,加重了苔丝命运的悲剧性。

亚雷德伯(Alec dUrberville)

亚雷的父亲是个有钱的商人,而后冠以贵族德伯的姓氏。这个阔少凭借父亲的金钱、权势在乡野称霸,为非作歹。他第一次见到苔丝,荒淫好色的嘴脸就暴露无遗。由于苔丝年幼无知,缺乏经验,而周围的环境又是那样黑暗,没有一个人帮助,没有一个人保护,因此,他趁人之危,设下圈套,蹂躏、玷污了苔丝,毁坏了苔丝少女的贞洁和一生的幸福。尽管后来他在老克莱牧师的帮助下一度改邪归正,自己也作了牧师并打算变卖家产到非洲去传教,然而几十年的恶习并未根除。当他再度碰见苔丝以后,邪念再生,几年的教诲前功尽弃,倒是苔丝看透了这个身着道袍的牧师的灵魂,拒绝了他。可亚雷又百般来纠缠、胁逼苔丝,但是,苔丝宁可继续留在棱窟槐富农葛露卑的农场里忍受残酷的剥削和压榨,承受超负荷的重体力劳动,也不愿意屈服于亚雷。然而父亲病死,母亲身体不好,弟妹失学,房子租赁到期,一家人被撵出村子无处安身,就在走投无路的时候,苔丝的母亲接受了亚雷的主动帮助,而苔丝也被迫作了他的情妇,成为亚雷放纵生活中的最大受害者。在克莱归来之后,苔丝认为是亚雷让他误以为克莱再也不会回到他身边,与亚雷发生激烈的争吵,亚雷最终死在的苔丝手下。

安吉尔克莱(Angel Clare)

克莱是与亚雷完全不同的人。他是个有开明思想的知识分子。他虽然出身牧师家庭,却不愿意当牧师为上帝服务,更愿意从事实业务农,克莱鄙视阶级偏见和等级观念,厌弃都市繁华生活,自愿到乡间务农。他不怕吃苦,和农工一样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力图掌握各种门类的农业技术,以便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一个大农场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和天真无邪的农家少女朝夕相处,使他更感到乡村生活的纯朴,也更向往着自然,纯朴、清新的生活,为此,他不愿意娶有钱人家的小姐,而要娶农家姑娘为妻。在他眼里,苔丝是大自然的新生女儿,纯洁的象征,完美无暇的杰作,天地间没有什么象苔丝那样纯正,那样甜美,那样贞洁了。然而,当苔丝诚实地向他坦白了自己过去所受凌辱,那么克莱心目中的偶像就崩塌了。克莱对苔丝不仅没有丝毫同情,甚至不能优容苔丝,他视而不见苔丝对他的一片深情厚意,冷酷无情地抛弃了她,置苔丝于痛苦绝望之中,而且永远扑灭了爱情在她心中重新唤起的希望。克莱抛弃苔丝后,远涉异国来到巴西,饱受生活磨难之后,才真正了解人生,才认识到自己所固守的传统道德是何等的迂腐,既坑害了苔丝,也坑害了自己。内心的悔恨,对苔丝的思念,使他又重新去找苔丝,此时苔丝心中痛苦、悔恨、绝望之情达到顶点。丈夫的归来,两人的重逢,使苔丝看到自己再一次受骗,一怒之下,杀死亚雷,复了仇。经过了五天的逃亡,苔丝和克莱在一个静谧的黎明,苔丝被捕,接着被处绞刑,克莱遵照苔丝的遗愿,带着忏悔的心情和苔丝的妹妹开始了新的生活。

对于苔丝婚后将自己的过去对克莱全盘托出时,克莱并没有原谅他?如果你是苔丝,你会怎么做呢?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读书笔记11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哈代的长篇小说,是威塞克斯系列中的一部。

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苔丝生于一个贫苦小贩家庭,父母要她到一个富老太婆家去攀亲戚,结果她被少爷亚历克,后来她与牧师的儿子克莱尔恋爱并订婚,在新婚之夜她把昔日的不幸向丈夫坦白,却没能得到原谅,两人分居,丈夫去了巴西,几年后,苔丝再次与亚历克相遇,后者纠缠她,这时候她因家境窘迫不得不与仇人同居,不久克莱尔从国外回来,向妻子表示悔恨自己以往的冷酷无情,在这种情况下,苔丝痛苦地觉得是亚历克使她第二次失去了安吉尔便愤怒地将他杀死。最后她被捕并被处以绞刑。

哈代在小说的副标题中称女主人公为一个纯洁的女人,公开地向维多利亚时代虚伪的社会道德挑战。

哈代对苔丝的描述在正确不过了,这个在别人眼中看起来有些所谓污点的女人实在是一个纯洁的女人。她迫于家境,被迫来到德伯家里做活,但没想到这竟然是悲惨命运的开端。

在这里,不谙世事的苔丝被亚历克。在半清醒的状态下,她从少女不得已的变成了女人。对于亚历克来说,或许这只是一时的欢愉,但对于苔丝来讲,确是要背负一生的十字架。文中有一个情节是说,当苔丝对着一个路边的十字架祷告的后却得知那个十字架前死过一个有罪之人且下场非常惨烈。在那个时候,像是已经昭示了苔丝的命运一般即使想要摆脱,想要救赎,却始终深陷其中,不可摆脱。

他们之间的孩子夭折了,但这并不代表两个人的关系就这样结束了,尽管苔丝已经开始期盼着新生活了。

在牛奶厂,她重新过上了少女一般的生活。但就像《悲惨世界》里的芳汀一样,这样的幸福就像是一个气球,一戳就破。在这里她遇到了克莱尔,这个尽管懦弱却爱她的男人。

两个人的感情进展迅速,像是活在了言情小说里一般,他们有着和寻常恋人一样的开心愉悦,那是段纯洁无瑕的回忆与时光。但即使是在那一段时光里,苔丝无数次想要把自己的秘密给这个自己想要托付一生的男人坦白。但对于苔丝来说,这样的幸福太过于来之不易,做出那样的抉择太过残忍。

她陷入了艰难的抉择中,但这样的抉择却又对她太过于不公平。因为她所纠结的事情实在是没有自己的过错成分,当初的她是个什么都不懂得的小姑娘,出了事情之后,不论是孩子,还是名声,却全都要她一个人来承担。

但这样的结果又实在是不公平的,玷污她的人是男人,要求她纯洁的也是男人。这就把她置于悬崖上的钢丝绳上了,行差踏错间,却似乎再也找不到回头的路。她是那样的坦诚,向克莱尔坦白了所有的一切。这样的坦白是她在内心经历了多大的心理斗争才做出的抉择,这是在是一个勇敢的抉择。但这样的抉择却并不被克莱尔所接受。

最让我愤愤不平的是,明明克莱尔在结婚前也有过和其他人的欢愉,只是他并不能怀孕而已,那他又凭什么对苔丝提出这样近乎无理的要求。克莱尔心中无法摆脱的传统伦理道德和亚历克所谓的新兴资产阶级和伪善的宗教联手将苔丝一步步推向了深渊。

尽管最终克莱尔从国外回来了,但那是经历了生死后的觉悟,语气说是觉悟,倒不如说是妥协退步。而在他妥协退步的过程中,他甚至没有想过,苔丝所要面对的是多么残酷的境地。

这个女人自尊自立,她自己并没有伸手像克莱尔要钱,即使自己的生活多么困顿。但家庭压垮了她,父亲的逝世被人从房子赶出,像是压弯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做了自己最不愿意做出的选择,但这时原本可以给她庇护的克莱尔自己也身处险境,自顾不暇。

她最终走向了自己怎么也不愿意走的那条路,克莱尔的意外回归更是把她逼到了死角,她拿起了凶器,结束了这个毁了自己一切的男人的生命。

在那样的一个男权社会中,苔丝用自己微弱的声音向那样一个坚不可摧的社会抗击,但是最终仍然没能也不可能摆脱掉男权制社会的强大而无形的控制网,而走向毁灭。

在苔丝身上人们至始至终看到的是她纯洁的本性对逼迫她的恶势力的苦苦挣扎。这样的挣扎最终死在了断头台,但那挣扎的过程却极为美丽,极为纯洁,就像是苔丝一样。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读书笔记12

在课余阅读了《德伯家的苔丝》这本书,在读完这部小说以后有很深的感受为苔丝的遭遇感到同情。哈代曾经说过:对一个女人的道德的评判,不应当根据她的过去而应当看她的倾向。

同情之余,也为她那种为了追求爱情不畏世俗的眼光,不向亚雷德伯屈服的精神感到敬佩。书中在她从德伯家回来后,在她母亲知道真象说发生这种事,别的女人都这么做而苔丝果断说出:也许所有别的女人都要这样,只有我不从此就可以看出苔丝向传统的观念发出了挑战。

书中的开始,苔丝家虽然贫穷但过的还可以,而当苔丝的父亲约翰德比被告知自己这样一个贫穷小贩竟是古代德伯家族―一个十分高贵显要的家庭的后裔后,她的父母要她去有钱的德伯太太家攀亲戚,她天性纯朴,厌恶趋炎附势,不同意去,但后来,她由于担心喝得酩酊大醉的父亲半夜外出送蜂蜜进城会出现意外,才与弟弟一起替父亲跑一次腿,然而途中却出现了意外――她家唯一一匹赶车的马被轧死了,失去一匹马对他们这样一个贫困的家庭来说就是失去了用以维持生活的工具。在埋葬这匹衰老枯瘦的马时,几个孩子们都放声大哭,苔丝没有,他脸色苍白,没有表情,似乎认为她自己是谋杀者,书中是这样描写的。然后她带着一种负罪感――是她自己的疏忽大意才使家庭的生活出现了危机,和她对父母的孝顺,对弟弟妹妹们的关爱,以及她强烈的责任感――必须使家庭摆脱困境的责任感。

正是由于她的这种责任感和受她那贪慕虚荣的父母的驱使,被迫去了德伯太太家攀亲戚,也导致了她被亚历克德伯玷污,给她日后的生活蒙上了一层抹不去的阴影。她的孩子在死前,她坚持要让这个不清白的小小的肉欲的产物受洗礼,也是强烈的责任感趋使她这样做的。如此说来,苔丝性格中最不容忽视的一点便是她强烈的责任感了,正如苔丝坚决地要把与亚历克德伯的那一段不快的往事告诉她所深爱,并且也深爱她的丈夫安玑一样,她原本可以完完全全地把这件事隐藏起来,说像她母亲教她的,然而,苔丝没有,她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安玑,书里这样写道:她说得很轻,但很坚决。苔丝把这件事告诉了安玑,而不愿意隐瞒事实,致使安玑承受不住打击而与她分居,也正是源于她那责任心,不是吗?现在看整篇文章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吧,就是苔丝杀了亚历克后追上安玑的时候:克莱尔停住脚步,以询问的目光望着苔丝。安玑尔,苔丝说,好像她一直等待着他们停步时克莱尔会这样看着她,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追你吗?我要告诉你我把他杀了!她这么说的时候脸上露出令人同情的惨淡微笑。令人同情的惨淡微笑,你能想象一个人在杀了人后所露出的这种表情吗?如她自己所说的我杀了他――也不知道是怎么把他杀死的。不过,安玑,为了你,也为了我自己,我非这么做不可。显然,苔丝把杀死亚历克看成是她应尽的责任,是她必须完成的任务,为她自己,也为她丈夫。亚历克是笼罩在她心头的阴影,亚历克死了,她只觉得如释重负,只觉得自己是完成了任务,所以她急着要告诉她丈夫,这大概也就是她脸上会露出微笑,而不是杀过人后的慌乱、惊恐无措。因而在她生命的最后五天――与安玑在一起的五天――一生中最幸福的五天中过的生活是恬静的,她的心情也是平静的,她对待死亡的坦然也感染了逮捕她的人,她站起身来,整了整衣服向前走去;那些人还一个也没有起步。我准备好了,她平静地说。 我想,苔丝或许是带着幸福,甚至是带着满足感死去的,因为她觉得她死了,再也看不见安玑会看不起她了。这从她被逮捕前所说的话中是可以看出来的。

至此为止,我所说的都是苔丝,也许你会问起安玑为什么会接受不了苔丝曾被亚历克玷污并产有一子这一残酷事实而提出与她分居,他不是很爱苔丝吗? 难道他对苔丝的爱并不是高尚的吗?那么,我要说,他是因为太爱苔丝了,他心目中的苔丝是如此美丽,如此善良,是一切纯洁的象征,他忍受不了他眼中所见,心目所想的苔丝有任何过错,他努力扼杀自己对苔丝的感情,他觉得那个属于他的苔丝已经不存在了,在他眼前的,已经不是他以前所深恋的苔丝,而是有着苔丝形貌的另一个女人。新婚之夜,也就是苔丝把往事告诉他的那个夜晚,也就是他们开始分居的那个夜晚,他曾梦游,抱着苔丝走到了树林中,把苔轻轻放在一口棺材中,看过这篇小说的人一定不会忘记他当时所一直重复说的那一句话:死了,死了,苔丝,我的妻子死了,死了。在他的心中,最最美好的那个苔丝死了,不存在了,他的悲痛,他的绝情,他的弃苔丝而去的行为,正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失去了当初最真最纯的苔丝。

至于亚历克,我不想多说,他给苔丝带来的灾难是显而易见的,他对苔丝所做的一切,根本不是出自他对苔丝的爱,因为爱是高尚的,他对苔丝只有情欲可言,丝毫没有爱的根据。然而,苔丝并没有因为亚历克给她带来的打击而不纯洁,她自始至终都是那么的纯洁,善良,都显得那么美丽。

正是安玑这样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在他身上,既有一定的开明思想。

读完整部小说,联想到平时有朋友说的相爱的两个人就必须相互坦诚、相互信任。掩卷沉思,真的要这样吗?在现代的社会,爱情有时候也会徒有虚名的。曾在网络上看到过有人这么说:我不相信爱情,但我需要爱情。就像生存,必须要有空气。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读书笔记13

下午读完《德伯家的苔丝》,托马斯?哈代曾经是一个那么值得争议的人物,但我不想评论此书的价值所在,我只想很简单的阐述一些他笔下的那个女人苔丝。

看到痴心女子和冤家路狭感觉很难过,很压抑,眼泪在眼眶打转,终于眼泪下来了,也读完了,虽然早已结局,但真的看到的时候还是感觉很难受、很难过。多少词汇在脑海中出现,而我,只能用一个短语来形容苔丝天真的美。她是美丽的乡村姑娘,虽然有着贵族血统却依然纯朴,美,不是一种外表,而是内心高雅纯洁的表现。心灵纯净自然的她是大自然的女儿。她的纯洁就像蓝天一样,虽然偶而会被乌云遮住,可是当乌云散去,世界上最纯净透明的依然是蓝天。

一直想如果没有开头那个牧师的几句话,也许可怜的苔丝会是另一番生活,然而,十六岁的乡村女孩苔丝的悲剧就从这里开始了。苔丝愚蠢的父亲忽然知道自己是一个大贵族的后裔,就在算计着怎么才能享受贵族的生活就逼着苔丝去认亲,结果天真的苔丝遇上了毁了他一生的那人亚雷。他是苔丝宿命中永远逃不开的仇。夺去了苔丝所有的梦想,以及追梦的能力,夺去苔丝的青春年少的纯真的渴望。然而,我们那个天真的女孩,依然是如此清纯,如此单纯到让人疼惜的女子。

苔丝决心开始新的生活,就去几百里以外的奶牛场工作了,在那里,她遇上了她第二个不应该遇上的人,至少我是这么觉得,一个她真正爱的人,但我始终以为那个人辜负了她的爱,他的举动我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伪善。如果没有克莱,苔丝的一身是悲剧化为平淡,然而克莱的出现却是在悲剧的背后涂上更浓墨重彩的黑暗。其实我相信克莱是爱苔丝的,不然也不会在梦游时表露自己的情感,但,他还是被道德束缚着,不能接受这突如其来的一切。

克莱正是因为苔丝独具特色的纯净才爱上她并向她求婚。对克莱奔涌的爱潮,窒息的是苔丝自己。他用他的爱伤害着那个天真的女孩儿,给她幸福的希望,又全部抹杀。而她也用她所有的爱折磨自己。苔丝经过内心的痛苦挣扎,决定接受克莱的爱情。可是当苔丝向她所爱的人坦白她那受伤的过去时,那所谓的爱人却犹豫了,对爱人的不理解和对感情的不坚定让克莱最终选择了离开。

苔丝心碎了,当她帮她的伤口小心翼翼的展现在所爱的人的面前时,她希望的是理解,是原谅,可是狠心的爱人在弱小的苔丝的伤口上洒了一把盐。他并不是一个感情很专一的人,也许我们看见他对苔丝那种深深的眷恋,可是当苔丝的失真违背他表面所鄙视的宗教时,他毫无余地的选择了退缩,而且退缩得是那样的磊落不羁。

苔丝今后又要一个人面对生活了,还要向父母隐瞒事实的真相,装着很幸福的样子,并且从仅有的一点生活费中寄钱给父母,克莱的离去,苔丝从事着最脏最累的工作,忍受着身体和心理两重的磨难。而此时,那个口口声声说爱她的男人在哪里?但她却始终惦记着自己的丈夫有一天能够原谅她。我只能说她真的是太天真了。

苔丝喜欢克莱,并把克莱当成他生存的全部源泉,甚至可以说他就是她的救命稻草,所以她的全部意念都是存在这样一个人物身上,而面对现实爱情是多么苍白无力啊,美貌与高贵的血统,也许是战利品,但不是武器。也许我们的苔丝,她,真的是太天真了。

苔丝看到回来的克莱伤痛欲绝夺门而去,苔丝也伤心不已,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仇恨,拿起了刀,将她多年以来所受到的屈辱与艰辛都发泄在刀头,刺向了那个毁了她一生的男人。后就奔向黑漆漆的马路,追赶她的安琪儿去了

虽然苔丝和克莱最后度过了五天美好的时光,可是,为爱复仇的苔丝结局依然悲惨。一切平静了,苔丝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终于和她爱的人体验了真正的蜜月,那是她生命中的最后一站,是她终于解脱的日子。心碎的她,带着梦想和遗憾走向绝路的人生,在最后的,又是最漫长的,幸福的一夜在生命中最后一次日出之时,她把对人生、爱情的遗憾带去了另一个美妙的世界。

我就是不明白,一个很好的天真女孩为什么会落的如此结果?她有什么错?漂亮?天真?自尊?也许你的天真善良真诚是你美之源,亦是悲之源。

《苔丝》读书笔记


《苔丝》被称为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瑰宝,出版于十九世纪末,作者是英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个耸立在维多利亚时代和新时代交界线上的忧郁形象托马斯。哈代。

《苔丝》写的是社会把一个纯洁、质朴、正直、刻苦、聪明、美丽的农村姑娘逼得走投无路,终于杀人而被判绞刑的故事。这是一个悲剧,它无情地批判了社会现实,也从一个侧面揭露了英国上流社会的腐朽堕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苔丝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但作为女人,她拥有迷人的外表。漂亮的脸蛋,和恰到好处的身材。哈代给这个人物以重墨描绘,那就是着重写了她的外在形象。这个形象年轻美貌,天真活泼。给我映象最深的是她性感的嘴唇,和她唇上的曲线。粉嫩娇艳,如花沾露的唇,再加之细致分明,乖巧柔美的线条,在顾盼流转间,不动人也难。就是这样一位年轻美丽质朴的姑娘,她善良纯真的天性却被狠毒自私的上流社会的一位青年贵族亚力克利用欺骗,始终不能摆脱亚力克的阴影,而走向黑暗的深渊。她无力摆脱这种悲惨命运,只能用极端扭曲的方式对加在她身上的压迫进行反抗。可是这反抗又有什么用呢?只不过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瞬间就会消失,被人们所遗忘,完全不可能动摇整个冷酷残忍的社会。所以说,只靠个人力量的反抗,根本不起作用。这也是人性乃至社会的悲哀。

当她好不容易逃离亚力克的魔掌,随后去农场工作,并遇见了自己今后所爱的人克莱尔,克莱尔欣赏苔丝的纯真可爱,在工作中交流频繁,感情不断升温,最后坠入爱河并义无反顾地结婚了。就在幸福快要来临时,因为苔丝的对过去不堪往事的吐露,导致两人从幸福的高空一下子跌入了现实的谷底。克莱尔因为接受不了这一事实,毅然离开苔丝,远走他乡,无情地抛弃了可怜的苔丝。就是这样一位遭到命运戏弄的可怜人儿,想要与爱的人在一起幸福生活,就连这样一个简单平凡的愿望也没法实现,最终走投无路,惶惶不可终日,再加上亚力克的骚扰,她万念俱灰,对生活完全失去了希望,而动了杀念,杀死了侮辱她的,一直让她痛不欲生的亚力克。在杀死了亚力克之后,苔丝并没有为此后悔难过,而是一下次轻松了,因为死对于她来说是一种解脱,她终于自由了。她以死来证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诚,来成全自己和克莱尔纯洁美好的爱情而没有遗憾。亚力克也为当初抛弃苔丝而感到后悔,带着巨大的悲痛与歉疚归来,并与即将被处死的苔丝度过了她生命最后五天快乐的时光。但是他失去了一个深爱她的人,一个把他当做生命一部分的人,一个可以为了他去死的人。可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因为他的自私和所谓的虚伪道德的约束,而使苔丝陷入悲惨的境地。对于苔丝来讲,克莱尔是她的希望,是她一切快乐的源泉,她为认识他而感到幸福,可是克莱尔把她最后一点希望也给抹灭了,即使后来克莱尔请求苔丝的原谅,以及在苔丝死后怀念追忆她,也无济于事。可以说,克莱尔也间接促成苔丝的死亡,但是直接促使她走向死亡的还是这个社会,是社会的悲剧。其实社会中像苔丝这样的可怜人很多,他们虽然身份卑微,但他们作为独立的人格,不应该被社会歧视抛弃,而是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倾诉的平台。这样才不会出现如此多的悲剧。

如果说卡门的美在于野性叛逆,简爱的美在于倔强顽强,那么苔丝的美一定在于纯净自然,她是大自然的女儿。她的纯洁就像蓝天一样,虽然偶而会被乌云遮住,可是当乌云散去,世界上最纯净透明的依然是蓝天。虽然小说女主人公身份低贱,遭受了无耻之徒的玩弄和侮辱,历经重重磨难,最后走上了错误的道路,但我们依然赞美苔丝不屈服于命运,敢于和不公平命运做斗争以及为爱奉献的精神,她单纯善良的形象将永远留在我心中,挥之不去。

《家》的读书笔记


《家》的读书笔记

《家》巴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生动地展示了青年一代的觉醒忽然封建势力的没落,是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家》这部小说是巴金为他的哥哥写的,并且以他哥哥及他的事为原形,巴金的哥哥就是觉新的原形,懦弱和无奈,但他哥哥三十几岁就服毒死了。巴金的哥哥也曾爱过一个少女但父亲用抓阄的方法决定去和另一个女人结婚。他爱他的妻子,但终因别人的鬼话不得不把待产的孕妇送到城外荒凉的地方,忍受着这一切不义的行为。他知道他已走到深渊边,但就是不愿意去走另一条新的路,只顾着向深渊走去,这和觉新是一模一样的。而觉新是这部小说里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由于他处在长房长孙的位置,因此,为维护这个四世界同堂大家庭的“和睦相处”,他凡事都采取“不抵抗主义”。他与他的梅表妹有一段美好的恋情,但是在这个封建大家庭里,婚姻大事是不由得他们作主的。他的父亲为他做了亲,他没有反抗,有的只是默默地接受父亲为他安排的一切。虽然他的内心十分痛苦,但他不敢说一个“不”字。而后他与妻子瑞钰成了亲。祖父死后,陈姨太以“血光之灾”为由,不许瑞钰在家生孩子,叫觉新送她到城外去。这事对觉新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但他还是接受了,结果封建迷信吞噬了她的生命。而在这之前,他的梅表妹也因为他,郁郁寡欢而死。

虽然他哥哥是这样的不愿意死,因为他写了三次遗书,又撕了三次,但终于写了第四次,字里行间控诉着“我不想死”,但终究还是走进了深渊。与觉新一样,觉新对于这一切悲剧的发生无力反抗,甘愿继续痛苦地过着“旧式”的生活,最后在压迫下痛苦的死去。

而小说中的另一个典型角色觉慧,觉新的弟弟,却有着与他哥哥完全不同的性格。小说典型地塑造了觉慧这个大胆幼稚的叛逆者的人物形象。他积极参加了学生联合会组织的的反帝反封建活动,猛烈抨击封建家庭。在婚姻问题上,他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毅然和丫头鸣凤相爱。对于长辈们装神弄鬼等迷信行为,他也敢于大胆反抗。最后,他义无返顾地走出了家庭。

觉慧代表的一代觉醒了的青年,同这个罪恶家族进行的斗争。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宣传革命思想的学生运动,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和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展开勇猛的战斗,最后,真正敲响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丧钟。

此外《家》还重点描写了几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鸣凤和瑞珏。这三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梅悒郁,瑞珏贤慧,鸣凤善良却柔中有刚;她们的社会地位也不同,但她们的悲剧结局却是相同的。作品通过对这几位女子悲剧遭际的描写,进一步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强化了全书主旨。

其实,巴金写觉新、觉民、觉慧是想体现三种不同的性格,他写梅琴、瑞玉、鸣风,也是想体现那个年代,不同的女人、不同的思想,但都是同样的约束和封建。鸣风倒没什么原形,只是灵感来自于巴金家后来一个叫翠环的丫头,寄饭在他们家,当有一个远房亲戚要取她去做小老婆,被她严词拒绝,后来她快乐的嫁给一个农夫,虽然很贫穷,但只有无价的快乐和幸福。鸣风是从这迸发出的灵感从而塑造了这人物,由于封建礼节约束,湖水成了她的最终归宿,这是一个悲剧,也是美好的结局,没有屈服,而是自已选择归宿这就是很勇敢的,在那个年代来说。而最后出嫁的婉儿,也是这场悲剧是一个替代品。

可以说这整本书说的都是一个家庭悲剧,一个被封建礼教约束的悲剧。

《家》的读书笔记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家。家,是灵魂栖息的港口,是心灵停泊的港湾。在那里你可以毫不掩饰地表现自己,因为那时的你不需面对严厉的老板、严肃的老师等等,那是你和你家人在一起的情感的全部!

家对于不同的人而言都有着不同的定义。自古以来,数百句经典诗句都是思家颂家的。贫穷时,家是一个窝,是寻找慰藉和温暖的地方;富裕时,家更是你精神和物质上的享受。家不是财富堆砌起来的空间,它一定要包含着情,一份血浓于水的亲情。但是巴金笔下的家,却给了我不同的定义和感受。

我了解到了《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从1931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阅读后,我觉得高家就是个小社会。里头性格迥异的三兄弟:觉新、觉民、觉慧,他们的所爱却是命运极其的相似。温柔的梅表姐,有 着新思想的琴,被苦苦压迫的丫环鸣凤,这三个女子,即使出身不同,学识各异可是面临的痛苦还不是一样,一样不能自主婚姻,一样被封建的旧势力逼迫着,不反抗的就流着泪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无法反抗的只能自我了解;反抗了的呢,像琴一样,我真希望她可以和觉民在一起,找到自己的幸福,可是看着巴老的那些描述,充满无法逆转的压抑情绪,我想,他们恐怕是不能相伴到白头了。

其中有一段话:“在高家,在这个大公馆里,鸣凤的死和婉儿的嫁很快地就被人忘记了,这两件同时发生的事情并没有给高家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大家只知道少了两个婢女,主人们 马上又买了新的来代替,绮霞代替了鸣凤,翠环代替了婉儿,在人的数目上来说,并没有什么变动。在很短的时期中鸣凤的名字就没有人提起了。只有在喜儿、倩儿、黄妈和别的几个人的心中,这个名字还常常唤起一段痛苦的回忆。是吧,即使少了一个人,也不会让世界因此改变,更何况少的是两个微不足道的丫头。”

“家”在书中仅是一条线索,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其腐朽没落,同时热情地歌颂了青年一代民主主义的觉醒及其反封建斗争才是灵魂的所在。在当时的封建时代里,追求民主自由就犹如沙漠里的徒行者寻找绿洲。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和研究,不仅丰富了我的文学知识,而且让我认识到社会的进步,民主的发展。看了《家》以后,我们是否应该为享受到民主自由带来的幸福而感到快乐呢?

[《家》的读书笔记]

《安德的游戏》读书笔记


读了《安德的游戏》,我很好奇安德是靠什么来战胜孤独的。或许是对胜利的信念?或许是竞争中获得的快感?是什么支持他不放弃,并最终坚持到底?

这是一本科幻小说,畅销书,据说是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的最爱。但我却花了半年时间,断断续续才看完。可能是因为我头一次阅读科幻小说,或许是缺乏阅读科幻小说的经验,不明白如何去欣赏,阅读的过程中,完全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以阅读其他书籍的方式将其看完。因此,我对书中的科幻部分很难给出一个恰当的评价,正如安德在游戏中杀光了虫族,一定程度的无知或被蒙蔽,反而能让你得意在从容中不经意间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安德生于一个天才之家,哥哥和姐姐也都是天才。实际上,他们仨在才智上差异不大,只是性格有别哥哥野心勃勃,凶狠;而姐姐善良,温柔。对于一个要领导地球战士、抗击强大的虫族进攻的统帅,过于善良恐怕会显得软弱,而过于凶狠又恐会走向歧途安德看起来是一个合格的人选,可能正是因为其在性格上中和了其哥哥与姐姐。

安德出场时才五六岁,就在结尾处全歼虫族时他也就十来岁。就是这样一个小孩,被送往太空中的战斗学校学习,学习的方式就是玩游戏这就是科幻部分吧。由于开篇就假定了安德是人类中最聪明的人之一,因此如何将安德培养成一位能够带领同伴战胜虫族的统帅,实际上就是培养他的心理,磨砺其心志。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战斗学校的负责人,首先是将安德孤立起来。一方面他要利用其性格中的狠决去击败那些向其挑衅的同伴,有时甚至将向他挑衅的同伴打死。另一方面,他性格中的善良部分,会让他在每一次残酷的行动中感到愧疚实际上,他面临的挑战,有时是你死我活的,他的残忍只是为了生存。或许也正是他有善良的一面,他能够克制自己不恃强凌弱,也能因此最终赢得同伴的拥护。

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是一本告诉读者如何成为卓越的领导人的书。首先是智力,其次是手段,最后是胸怀,三者缺一不可。没有足够的智力,你无法掌握最高的技艺;没有狠决的手段,你无法招架别人的暗算,从背后飞来的箭簇;没有足够的胸怀,你无法控制住自己,不滥用自己的智力与权力。

通往建功立业的征途,极其枯燥。蜗居在战斗学校里,没有温情,没有灿烂的微笑,有的是疲惫,同伴的嫉妒,日夜像幽灵一样游荡的恐惧,孤独。安德的智力让他能够较为轻松地战胜他的同伴,但智力在战胜孤独上并无多大用处。在孤独时,他会想念他在地球的姐姐,这种思念或许会给他带来安慰。

家读书笔记


以下是读后感大全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家读书笔记 ”,在阅读了作者写的作品,我们应该把想法写进读后感里。写读后感时可以在开头简单介绍下作品,但不能大量复述原文内容,你还在为写作品的读后感而发愁吗?相信你参阅以后一定会有所收获!

家读书笔记(篇1)

《水浒传》中所描绘的108位英雄好汉,虽说是曾经盛极一时,可由于他们分别来自各种不同的阶层,彼此上梁山的目的和动机也各有不同,加上梁山的老大宋江希望能凭借梁山这股力量,作为和朝廷讨价还价的资本,以实现自己“升官发财,光宗耀祖”的人生追求。尽管梁山也有少许如李逵、阮氏三雄这样的贫苦农民出身的好汉,反对“招安”,希望能够有朝一日改朝换代,可由于没有掌握主要的领导权,起不了很大的作用。因此,被朝廷“招安”利用,最后落个“兔死狗烹”的悲剧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宋江率梁山众好汉接受朝廷的招安后,为了表达忠心,竟然充当了另一支农民武装——方腊农民起义军的急先锋,几经鏖战,可叹那一百零八位好汉,只余下27人随他班师回朝。即使这样,满以为从此可以行赏,向朝廷乞讨到个一官半职的宋江,尽管如愿得到了皇帝赏赐的官位,由于当权者担心他们“贼心不死”,有朝一日还会再度造反,以赏赐御酒为名,将他和吴用等主要头领毒杀。即使像卢俊仪这种地主豪绅出身的头领也不放过,也以赏赐“御膳”为名暗下水银以其中,使他因水银中毒而“溺水身亡”。

尽管这本书的作者是站在封建地主阶级的立场上来写这本小说的。小说对宋江的招安,极尽美化渲染,对宋朝的主要当权者一力庇护,把一切责任都归咎于蔡京、童贯、高俅、杨戬这“四大奸臣”。我们从小说的字里行间,还是能看到封建统治的无能和罪恶。试想,如果没有皇帝的默许并充当这“四大奸臣”的后台,这四大奸臣何以能如此横行?我觉得,要想不再被“逼上梁山”,要想改变自己的生活命运,“招安”显然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奸那种腐朽的统治制度才是农民起义的出路。

家读书笔记(篇2)

习惯了城市的喧嚣,习惯了华丽的辞藻,当好不容易静下心来翻开这本书时,便立即沉醉其中了。

它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语言,平淡无奇,内容,也并无什么新意,但它却能将一个小山村的情味跃然于纸上,使人完完全全沉醉其中,一气呵成读毕全书,读罢还回味无穷,这便是它的魔力了吧。

对农村,我存有的感情不过是外婆家的一句乡音,一片竹林,不过是个玩乐的地方罢了,充其量,不过是一家人在异乡的一个念想。这个小村庄,和我脑海中的的确有相同,又着实不同,它与我的家乡有着近似的景,至于情,是在认识了这座小村庄后才忆起与自己的家乡有所相似的。

一切都这样纯朴。

摆渡的人并不求利益,有时甚至还白送上一条黄烟;大黄狗如此近人情,不再被当作宠物来养,而就是与人为伴;顺顺没有丝毫财主的蛮横,大方洒脱,又能济人之急;两个儿子也没有公子的娇气,荡桨时选最重的一把,吃干鱼,睡舱板;人们的皮肤被阳光染上了小麦的颜色,空气中震荡着沙哑的歌声,老人摇桨摇了五十年,身板仍硬朗着。大自然在这林子中造了一个“世外桃源”,俨然如沈从文自己评价的一样,同时,大自然赋予了这里的人们与生俱来的快活和不受任何杂质玷污的心,大概就是这一点,使人着迷。

这个故事的悲剧结尾,让无数人叹息,似乎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大老的溺死和二老的离去,为它画上了省略号。故事没有给我们一个温馨的结尾,也就使我们拥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永远的回味,是分歧,是分歧让他们之间有了距离,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还有“车路”与“马路”,船主和船夫,这个么多的分歧使他们相去渐远,也不足为奇了。

似懂非懂的,我合上了书,一股书卷的气息扑鼻而来,我闭上眼,为故事假想着另一个结尾,却总是不合适,这时,我明白了这书的又一高明之处:它的故事是不容拆散的,情感、分歧也是一样。

家读书笔记(篇3)

《笑猫日志》——(谁人玄色的下战书)是杨红樱笑猫日志系列的此中一本。他讲的是如许一个故事:笑猫地点的四川望龙景区在5月12日产生了大地动。笑猫一家人被地动震散了,它一只猫去探求本身的家人,在路上,它找到了本身的二儿子二丫,他就和二丫一起去找大儿子胖头、三儿子三宝和他的老婆皋比猫了。它的三儿子三宝做了一只搜救猫,它的大儿子胖头也救了一只小熊猫但皋比猫却迟迟没有找到。厥后,他们在一座寺庙里找到了皋比猫,原来她在为本身的家人祈福......

读完了这本书,那浓浓的亲情绪动得我一塌糊涂,唏嘘不已,乃至泪如泉涌。“酷爱的皋比猫,酷爱的孩子们,酷爱的爷爷奶奶、黑旋风、阿黑、阿黄,你们在那边?无论你们在那边,我都肯定要找到你们!生去世不离!”是呀,亲人永久是我们心中的最爱。要是你也有兴趣拜读这本书,信赖你将会在杨姨妈那幽默好玩、美好温暖的笔墨形貌中,发明一条连通实际和理想的机密通道,信赖你会和我一样冲动堕泪,会哈哈大笑,会开始生掷中最初的思索我想心灵的鸡汤是童年景长历程中不行或缺的调味品,多多益善。

家读书笔记(篇4)

《格林童话》的作者是格林兄弟,兄长叫雅科·格林,弟弟叫威廉·格林,他们是德国童话搜集家、语言文化研究者。这本《格林童话》中有《莴苣姑娘》、《小弟弟个小姐姐》、《一群二流子》、《十二兄弟》、《好交易》、《忠实的约翰》等故事,无论什么人看了,都会受益终生。在这么多好听的故事中,我最喜欢《森林中的三个小仙人》这个故事。

从前,有个美丽的小姑娘,她经常受到她的继母和她丑陋的姐姐的欺负。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小姑娘的继母糊了一件纸衣服给她穿,叫这位可怜的小姑娘穿着纸衣服,带着很硬很硬的黑面包去山上找草莓给她吃。小姑娘发现了一间小屋,她走去,三个小仙人站在那,她有礼貌地向他们问好,还把面包分给仙人吃。后来,她去后院扫地时,小仙人分别祝愿她:每说一句话,吐出一块金子、越长越漂亮、会有国王爱上她。小姑娘在后院扫了邮很多草莓。小姑娘回到家后,丑姐姐也吵着要找草莓。于是,她穿上大衣,带上黄油面包找那间小屋。终于,她看到了那间房子,走进去,自己吃起面包了,吃完面包就走了。她走后,小仙人诅咒她:每说一句话吐出一只懒蛤蟆、越长越丑、她会死得很惨。

果然,小姑娘做了国王的妻子,而她的继母和姐姐千方百计地陷害她,最后得到了处分。

这本《格林童话》深受人民喜爱,我相信你就是其中一个。

家读书笔记(篇5)

之前看名著都感到十分迷茫,就当是翻过一遍,却也没细细品读当看到老舍写的《骆驼祥子》,起初脑海中也不过是闪过了那些代表作和称号,但在暑假中读了一遍却有了清晰的故事情节和想法,倒也想来畅谈一番。

故事的主人公祥子——一个曾经是非常要强的、淳朴老实,积极、坚韧的车夫,本应有着大好前程,但后来屡次遭到挫折最后还是没有挣扎出悲惨命运的人。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够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一辆终身属于自己的洋车,为了实现愿望,祥子用尽了自己的力气尽量的省吃俭用,起早摸黑,三年后终于如愿,但在还没充分享受到这努力的成果时却被无情的夺走,就这样遭受丢了买,买了丢的一次次打击,而他只不过是想满足自己这么一个卑微的梦想,但却屡遭挫折,然后一点点地熄灭了自己希望的火花,成为一个自甘堕落,吃喝嫖赌的行尸走肉。祥子不过想要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可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梦想却并没有实现,而让祥子倒在了这个梦想之下,从人变成了“鬼”。老舍运用紧凑、细致的文笔,把一个洋车夫从追求理想到沉沦世事描绘地淋漓尽致,从侧面反映出旧社会的黑暗和对淳朴人民的压迫,那是一个充满着不公平的社会,是一个罪恶的社会,是一个人人都为之所惧的社会。在那样一个社会里,“爱与不爱,穷人得在金钱上决定,‘情种’只生在大富之家”,让平凡的人们失去了对情感的控制权,因而祥子才会说:“最伟大的牺牲是忍辱,最伟大的忍辱是预备反抗。”这是一句多么令人心疼的一句话。

祥子生活的那个是那么社会粗暴、残忍,而现如今,我们的生活是如此地和谐、美满。现在的幸福难道不是曾经的人们受苦之后才得来的吗?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这一切的来之不易吗?

《骆驼祥子》虽然这只是一本小说,但是它折射出了人性的懦弱,毕竟能够一生都坚忍不拔的人是少数,但我们可以在追求的过程中慢慢改变。祥子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他教育了我,那个社会,也同样教育了我。

家读书笔记(篇6)

暑假里,我阅读了《居里夫人》这本书。读完之后,居里夫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我了太多太多的启示。居里夫人曾是一个穷苦的波兰女孩,后来两次获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对知识的向往和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使它成为我们所钦佩的人。整本书中,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居里夫人在巴黎求学的那一部分。她当时经济拮据,为了避免干扰,他从姐姐家搬到了一个阴冷的小阁楼上,每天她7点起床,学习到凌晨3点才休息。冬天的巴黎寒风刺骨,一床薄被哪能抵挡严寒?于是,她便将所有的衣服都盖在被子上,甚至将椅背压在上面,以此来增加温暖的感觉。仅有的一点儿生活费只够她终日以水果冲击,根本谈不上添置衣物。她穿着打着补丁的衣裙和垫着硬纸板的破皮鞋度过了在索尔本大学的求学生涯。

居里夫人是位谦虚忘我的人,当他获得金灿灿的奖章和丰厚的奖金时,她是那样从容和谦虚。当朋友劝她申请专利时,她谢绝说:'不应该这样做,这是违背科学精神的,不应当借此谋利。他把大部分将近赠送给波兰的大学生、贫困的人民、实验室的助手等等。居里夫人对科学研究比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还重视,她因长期在实验室工作而患上了许多疾病,但是他她没放弃科学研究,带病坚持研究,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把一生都献给了伟大的科学事业。

居里夫人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有热爱祖国、报效祖国之心;生活上要简朴,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努力生活;要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要勇敢、自信、坚强、乐观地面对人生。

家读书笔记(篇7)

《水浒传》中所描绘的108位英雄好汉,虽说是曾经盛极一时,可由于他们分别来自各种不同的阶层,彼此上梁山的目的和动机也各有不同,加上梁山的老大宋江希望能凭借梁山这股力量,作为和朝廷讨价还价的资本,以实现自己“升官发财,光宗耀祖”的人生追求。尽管梁山也有少许如李逵、阮氏三雄这样的贫苦农民出身的好汉,反对“招安”,希望能够有朝一日改朝换代,可由于没有掌握主要的领导权,起不了很大的作用。因此,被朝廷“招安”利用,最后落个“兔死狗烹”的悲剧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宋江率梁山众好汉接受朝廷的招安后,为了表达忠心,竟然充当了镇压另一支农民武装——方腊农民起义军的急先锋,几经鏖战,可叹那一百零八位好汉,只余下27人随他班师回朝。即使这样,满以为从此可以论功行赏,向朝廷乞讨到个一官半职的宋江,尽管如愿得到了皇帝赏赐的官位,由于当权者担心他们“贼心不死”,有朝一日还会再度造反,以赏赐御酒为名,将他和吴用等主要头领毒杀。即使像卢俊仪这种地主豪绅出身的头领也不放过,也以赏赐“御膳”为名暗下水银以其中,使他因水银中毒而“溺水身亡”。

尽管这本书的作者是站在封建地主阶级的立场上来写这本小说的。小说对宋江的招安,极尽美化渲染,对宋朝的主要当权者一力庇护,把一切责任都归咎于蔡京、童贯、高俅、杨戬这“四大奸臣”。我们从小说的字里行间,还是能看到封建统治的无能和罪恶。试想,如果没有皇帝的默许并充当这“四大奸臣”的后台,这四大奸臣何以能如此横行?我觉得,要想不再被“逼上梁山”,要想改变自己的生活命运,“招安”显然是没有出路的,只有推翻那种腐朽的统治制度才是农民起义的唯一出路。

家读书笔记(篇8)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名叫《红楼梦》,我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高鹗写的。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尽管他们的生活境遇和理想追求各不相同,但他们的爱与恨,痛苦与欢乐,也呈现不同的情节,但他们的悲剧命运却是相同的。作者用炉火纯青的笔法,塑造出了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众多的艺术典型,他们已经家喻户晓。它是一部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名著,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也是罕见的瑰宝,是我们小学生加强艺术修养的良好读物。

我感觉《红楼梦》最后的结尾悲惨极了,我想改一改:最后,贾宝玉去京城考试,高中状元;林黛玉长得更加漂亮,而且病也没了,而且贾宝玉和林黛玉结婚了。探春、迎春、惜春、汀云、凤姐、妙玉都有了好的结果。春天到了,大观园里到处春意浓浓,张灯结彩,欢声笑语。

家读书笔记(篇9)

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众多鲜明的人物,甚至纯真的爱情也只是刚刚萌发,而没有如炽热的火焰。就在这平淡之中,作者向我们展示啦一幅恬静的生活画面——茶峒,小溪,溪边白色小塔,塔下一户人家,家里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太阳升起,溪边小船开渡,夕阳西沉,小船收渡。如山间的溪水清流婉转 ,如天上的白云轻飘悠然。但却是生活的真谛。

它们沉淀啦恢弘沧桑,沉寂凄婉的悲壮。

美丽的湘西凤凰的风景是动人的,山城凤凰,山水环抱,静静地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记数,常年深翠绿色的细竹,逼人眼目。

尽管凤凰有着桃花源的美好,——芳草鲜明,落英缤纷,阡陌交通,怡然自乐。单作者却有一种陌生感。回想一下,山还是那么的高峻,水还是那么的清澈,人还是那么的勤劳,天还是天,你还是你,我还是我,而变的是人的心。人的心在顽童时是纯洁无暇的,天真的,那时侯未看到现实生活的丑陋,无奈。看到不仅仅是眼前看到的啦。

生活是活动的,图画是静止的。生活供以人生命,图画供以人欣赏。

农村山城是一幅静止的图画。千年万年不变。生活里面的人叫画中人。他们在社会上地位可以忽略不计。然而画中一切于画外的人永远充满向往。

作为图景,有永不退色的鉴赏价值,浓厚的乡土气息。作为真实,却有它无法承载的厚重。作为生活其中的人更是另种悲凉,无奈。

因为爱,祖父操劳一生,当生命结束时,心中充满啦挂念;因为爱,少女重新对生活有啦诠释,有啦希望;因为爱,哥哥选择啦离开,以成全弟弟那分真挚的感情;因为爱,弟弟去寻求那个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因为爱,她便从此守着渡船,守着心中那个日日夜夜盼望归来的男人……

生活不是图画。生活需要流动。

家读书笔记(篇10)

最近我读了《夏洛的网》这本书。在这书里我领会了许多的道理。

弗恩养了一只名字叫做威尔伯的小猪。弗恩每天带着威尔伯在草丛中、湖边上玩耍,渐渐的,小猪威尔伯长大了,弗恩爸爸把小猪送给了弗恩的舅舅朱克曼。小猪威尔伯在那里结识了许多朋友,从中认识了夏洛——一只蜘蛛。

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弗恩是一个活泼可爱、心地善良的小姑娘;夏洛是一只一心为朋友着想的蜘蛛,他为了朋友威尔伯,牺牲了生命;威尔伯是一只聪明、可爱、善良的小猪,它非常珍惜与夏洛之间的友谊,当夏洛去世后,它把夏洛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它们无微不至的呵护;而夏洛的孩子也把威尔伯当成了自己的母亲。

我悟出了一个道理: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千万不要像有些人一样,常常与朋友吵架,朋友之间就是要互相帮助、快快乐乐的,让这道友谊之花绽放,这才是真正的好朋友。

家读书笔记(篇11)

读《简爱》有感——学会追求。

“难道就因为我贫穷,地位,长相平庸,格子手下,就没有灵魂,没有心灵吗?—你想错了!我和你一样有灵魂,我的心和你的一样充实!如果上帝赋予我一些美貌和财富,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现在我难以离开你一样……”这段话,它带我走进了《简爱》的世界,带我走进了简爱的人生。

简爱是一个孤儿,从小被里德舅妈收养。在这里,简受尽了舅妈,表兄的种种欺负,冷漠。后来,简被送去了洛伍德慈善机构学习。在这里,他学到了许多,结识了塔普尔小姐和海伦彭斯。但最后,学校因一场疾病而闭门了,海伦也因病去世了,简也离开了这里。随后,简的人生翻了一页新的篇章。她来到了桑菲尔德当一名家庭教师,与那里的主人,罗切斯特相爱。最后在了一起。

故事中的简爱,她执着追求。在她还是一个小女孩住在盖茨黑德府,他就往着自由,并去尝试去追求自由。再到他已自由是,他遇到了罗切斯特先生,她爱上了他,也去最求这一番爱情,最后也成功了,虽然这件有跟多的困难。但她仍不忘初心,在追求着。

在这个人才济济的社会中,我们更需要质疑中追求,这种坚持不懈的追求,追求什么?追求一个好的职业等。当然,这些对我们来说早了一些。但是我们作为一名学生,作为青少年,我们要追求属于自己的梦想。

学会追求,追求自己想要的。

家的读书笔记摘抄


在巴金的《家》中,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家的读书笔记摘抄,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家的读书笔记摘抄一

寒假时,老班要求班上每个人都要读一本书,于是趁寒假闲来无事随手抽的一本巴金先生的《家》,本以为会是那种晦涩难懂的书,翻了几页后竟读出了兴致来,便把它放在枕头边,每晚睡前都要翻几页。我本是个急性子,每次阅读《家》时,却总能够耐着性子慢慢看,既不囫囵吞枣,也不拖拖拉拉。每次阅读都仿佛身临其境,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那几个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而奋发向上,英勇向前的爱国青年的形象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中!

《家》这部小说是从我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的一个大家庭中说起的,讲述了一个封建家族的兴衰史以及在这个家族中崇尚科学、热爱知识的一些热血青年对于自由、科学、新中国的奋斗与追求…越是读到后面情节越是跌宕起伏,情绪也随着书中的情节而千变万化,时而眉头紧蹙,时而低首叹息,时而鼓掌喝彩,时而咬牙切齿……当看到长子觉新被逼无奈只得同意将怀孕的妻子送到某偏僻阴湿的城郊待产时,心中那激愤痛恨让我恨不得跳起来同那群迷信势力的老古董理论!愤恨之余,也为觉新的软弱无能而叹息,为当时封建社会整个的那种迷信氛围而惋惜。然而作为这个时代的一份子,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无奈,觉新屈服了不代表别人也会屈服,还有觉民觉慧这些爱国青年在为新中国的实现而努力奋斗着!当看到同社会的社员告诉觉慧心中的理想有望实现时,我是开心的;当看到觉慧在书房里彻夜忙碌着建设新中国的工作时,我是欣慰的;当觉民与心爱的女子想要摆脱封建的束缚而努力的时候,我暗暗为他们加油!在那个年代,能有这样一批爱国的青年站出来呼吁人们为新中国的建设而努力是不容易的,中华民族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热血少年才能繁衍生息,变得愈加强大,繁荣富强!虽然这只是一部小说,但我想,伟大的新中国建成不仅仅靠红军战士的努力,更有这样一批敢于斗争、敢于追求的爱国少年才建成的。正所谓:好男儿顶天立地,心系国家!

读完《家》,心中千滋百味难以言说。《家》让每一位读者激昂、愤慨、勇敢。让我看到了青春给予我们敢于改革的创新精神和动力。他们的热血,他们的勇敢,他们的爱国精神感染着我,鼓舞着我,激励着我,让我在人生前进的路上遇到挫折时不再畏惧,而是勇敢的迎难而上!拥有一颗和他们一样跳动不息的中国心,在遇到任何挫折的时候,都能够越挫越勇!

家的读书笔记摘抄二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名着,名字十分简短,叫《家》。它的作者是众所周知的大作家李尧堂,笔名巴金。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成都地区封建大家庭走向崩溃的故事,其中有好多人物,给我映像最深的是觉新、觉民和觉慧三兄弟。可是他们家受着高老爷的封建控制,年轻力壮的他们虽说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可是又不敢顶撞长辈,暗恋着梅表姐的觉新只好被迫受父母安排娶了珏。觉民喜欢着琴,可是高老爷给他订婚,他玩起失踪,最后终于胜利了。觉慧喜欢着鸣凤,冯乐山却要纳鸣凤为妾,鸣凤最终投湖自尽……觉新愤愤离开了家,来到了大城市上海,参加革命。可以说,这本书几乎是写的悲剧故事。

从这本书中,不难发现,巴金用羽笔揭开了封建制度的险恶,也描绘出来在温情的表面下,封建时的家庭存在着无数的勾心斗角,写出了封建大家庭的无耻。令人欣慰的是,在这么不好的社会条件下,依然有着一批又一批的青少年们在社会上做着一系列有关于宣扬改革开放的活动,在封建家庭中英勇的斗争着,一代代青年逐渐的觉醒,千千万万的青少年勇敢地、积极地站起来,封建势力再怎么强大,也敌不过这些年轻人。虽说这本书中那么大的一个家庭衰落了,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惋惜,可是从珏因为祖规而分娩时死亡的各种结果中,我们也可以发觉封建制度的不可取。

在历史这条波涛汹涌的长河中,我相信,《家》这本名着永远不会被淘汰,因为它鼓励着青年们要追求新时代,做一个新青年,永远的循规蹈矩只会害了自己。

家的读书笔记摘抄三

怀着悲愤与怜悯,我读完了巴金的小说《家》。这是一个叙述封建社会的著作。故事围绕着封建家庭中三兄弟的不同人生走向展开。巴金以自身遭遇及时对封建制度的认知为框架,用娴熟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五四”时期封建家庭的没落和新一代有志青年的觉醒。

这部小说中,塑造最为成功的人之一,当属身为长房长孙的高觉新。在高家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中,觉新接受了封建主义的所谓:正统思想“,并奉之为行为准则,但也对家中长辈们的勾心斗角,自私自利感到不满与无奈。他既苦于封建意识的压迫,又深深陷入自我痛苦的泥潭,却又无发声质疑的勇气,无力自拔。他只好老实地做个少爷,事事奉行”无抵抗主义“。这种”无抵抗“破灭了他与梅的美好恋情,这种”无抵抗“葬送了他与瑞钰的幸福爱情,那扇他始终无法推开的门,绝不是真的重如千钧。他推不开的其实并不是门,那是把锁,一把心灵上的锁。那把名为”维护家庭和谐”的锁啊,那把名为“责任”的锁啊,锁住了他热血的心,锁住了他的青春,他的幸福乃至前途。或许那种美好的生活,对他来说,只是梦中泡影罢了。鲁迅之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对他的性格也是极正确的写照。

同样出身于封建家庭觉新的三弟觉慧,却有着与大哥截然不同的性格。他有着燃烧的心和永不衰竭的梦想。他以满腔热血,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运动;他大胆抨击封建制度的腐朽,奋力抵制长辈的迷信行为;他勇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毅然与地位”低下“的侍女鸣凤相爱。这个可爱的年轻的生命,这个旧礼教幼稚而大胆的”叛徒“,给”快要闷死人“的家庭带来一点新鲜的空气,带来希望。他是中国新一代有志青年的代表人物,他的出现,预示这陈腐的封建社会走向崩溃的必然结果。

书中还提到诸多重要角色。如剑云,一个柔软,怯懦的彻头彻尾的封建主义受害者。他把对一个少女的爱看做他生活中的唯一明灯,却连自己这最宝贵的感情也不敢让她知道,把这新生的感情埋葬于心底。如觉民,一个有着热血因子,但理性的新青年,相对于觉新的”作揖主义“与”无抵抗主义“,以及觉慧冲动的,不顾一切的斗争,他选择只进行有意义的反抗。面对包办婚姻,他用逃避来实现另一种形式上无言的抗争。他是一位热血而又不失成熟的优秀青年。

书中还描写了许多女性,其中有觉新之妻瑞钰,觉新曾经的恋人梅,觉慧的侍女与恋人鸣凤和觉民的爱人琴四人。她们代表着不同性格的四种女性,其中前三人都在万恶的封建礼教下做了牺牲品,被断送了青春。而琴,这个给旧家庭点燃了希望的火花的新女性,书中未曾提到她的结局,我只好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她能挣脱封建束缚,冲出传统的笼牢。

在如此沉重,压抑的背景下,我仍然能体会到作者那激情无限的心,那有力的心跳,是对青春的赞美:纵使世界是黑暗的,只要青春的热血不熄,我们始终将打破黑暗,迎接曙光,走向光明!青春万岁!

家的读书笔记摘抄四

读完《家》,整个人心情是沉重的,巴金的文章不像鲁迅文章那样犀利,可胸口一直喘不过气来。巴金说:“我的作品已经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人物,让读者们忘记它们,可能会更好一些。”可是这是可以忘记的吗?这段高家悲欢离合的历史。

高公馆像是一片表面平静实质黑暗腐朽的土地,滋养着上上下下几十个不同的人。这种压抑的环境下,既有青春有理想,渴望通过五四运动改变现实不堪的觉慧觉民,也有始终泰然处之的大哥觉新。有时我会想觉新是不是已经死掉,事实他还是活着,掌管着高家大大小小的事情和祖父的企业。那便是丢了灵魂吧,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整个人如白纸一样不堪。是现实把他逼成这样的,曾经的觉新有理想有追求,但他的身份不同,身为高家的长孙,觉新深受封建伦理纲常的熏陶,尤其是子孝,这些都铸成了他委曲求全的怯懦,顺从的性格,他既同情支持弟弟妹妹的反封建抗争,又不得不维护封建统治的权威。在现实和理想面前,觉新必须选择现实,觉新的一生是纠结的,痛苦的,这样的一个悲剧人物让人心生叹息,却又无力去改变。文中的一个细节,高觉新顺着高太爷的意愿去他的公司当了职员,一个月后领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月薪水30元,这时高觉新的心里充斥着喜悦和悲凉。这是他劳动所得的30元,却也是他放弃理想的代价……

相比之下,接受新思潮影响,向往自由平等,大胆争取个性,求得解放,敢于和封建统治相抗争的觉慧觉民被巴金先生刻画的栩栩如生。他们为民主自由和封建高家作斗争,他们要求高家把他们当人看,他们随时做好为革命牺牲的准备。觉民的琴,觉慧的鸣凤,都给了他们反抗的最好的精神动力。梅表姐和觉新抵受不住封建势力的压迫,而两个相爱的人永远分开,这是一个悲剧。同为反抗的琴和觉民是胜利的。

鸣凤的死让人心痛。曾经觉慧那样炽热的追求鸣凤,而身处旧社会,被封建势力所压迫的鸣凤,她总是逆来顺受的。“命啊,所有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鸣凤总用这话来告诉自己必须忍受,必须包容这一切,这所有的都不是自己能够选择的。最后,鸣凤要被送给冯老爷家做小妾,她也是无能为力的,她只有向觉慧求助,而觉慧也是心有余力而不足,鸣凤心生悲哀和绝望,最后她选择以跳湖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鸣凤死了,这个为高家奉献出自己全部的青春的女孩死了,而高家一如既往的平静,似乎没有人在意到这个生命的离去,如此冷漠的高公馆让人心生悲凉。

心爱的鸣凤的死去,大嫂的难产而死,梅表姐的郁郁而终,大哥的始终为别人活着,家中腐朽势力的黑暗,逼迫觉慧逃到重庆,他永远的离开了高家,离开了这个他生长了20多年的地方。

故事到这里结束了,似乎也没有结束。没有人知道今后的觉慧生活的如何,他会不会像从前那样有理想有追求,渴望革命,渴望民主自由。而这些,已经不重要了。经历过血和泪,伤与痛才会成长。

《家》,新势力与旧势力相抵抗,新势力在挣扎,但我坚信旧势力一定会灭亡的,因为有这么一群有理想有追求可爱的有热血的青年们!

正如巴金先生说的,青春是美丽的东西。

[家的读书笔记摘抄]

《阿拉伯的劳伦斯》读书笔记2000字


《阿拉伯的劳伦斯》可以说是本至今我读过的最为客观的自传体类型的小说。没有壮丽的英雄主义色彩,只是详详实实的记录一段被后人视为传奇的历史经历。

作者从丛丛迷雾之中,还原了一个相近真实劳伦斯,并且客观的描述了一战奥斯曼战场的各段历史,犹太人的建国历程,奥斯曼帝国的解体,土耳其,中东各国,阿拉伯世界的形成,在小说的细节之中慢慢浮现。

整本书都是在描述劳伦斯在阿拉伯的传奇经历。在网上,你可以找到很多关于他的介绍,很多的传奇故事。他以“阿拉伯的劳伦斯”而名闻天下。一个妇孺皆知,光华灿烂的传奇战争英雄。与此同时,这个三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头顶着大英帝国学术界的最高荣誉—牛津大学万灵学院的合伙人。美国记者Lowell Thomas在皇家剧院里敲锣打鼓地为他歌功颂德,百万观众趋之若鹜——女王也尊驾光临了。他是二十世纪东征的十字军,他是阿拉伯的无冕之王,万人瞩目。这是那个公众的他,叫做T.E. Lawrence,或者Lawrence中校。据说,阿拉伯人称他为el Aurens,炸药埃米尔。

然后还有个私下的自己,写信时落款”E. L.”,朋友称之“Ned”或者“T.E.”。这一个的状况就比较糟糕:他隐居,他失眠,他挨饿,他整夜整夜鬼影般地在伦敦街头游荡,时常充斥着自杀的念头。或偶然地在一个寒夜里,他的邻居会窥见他正端坐在他那孤僻的阁楼的窗前,在那幽暗的,连炉火都没有的空间里,出神微笑着。

他拒绝了不少到手的东西:比如女人,比如国王亲授的勋章,还有爵位、英国驻埃及高级专员的职位,一部关于他自己的好莱坞电影;他锲而不舍地给温斯顿·邱吉尔写了不下十封辞职信,为的是改名换姓去做一个最低等的空军士兵。从此他从浪漫英雄变作了大英帝国最神秘的浪漫英雄。人们说,他是乖僻而厌世的。但朋友们说,他是敏感而体贴的。相对于名垂青史,他更盼望尽快地、永久地被世人淡忘。

劳伦斯在历史上,或者说在众多的故事中,被描述成了一个阿拉伯世界传奇的英雄似的人物。可是当你越来越了解这段经历,你会越来越感觉,其实他在很多时候和我们一样,只是一个普通人,卷入了一场影响深远的事件,无形之中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当然很多人会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不曾接受过一天军事训练、极度羞涩的牛津大学考古学家究竟是如何摇身一变,成了统领一支外国革命军的野战指挥官?又是如何变成政治战略大师,睿智地预言了中东未来的很多灾难?

其实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答案很简单,简单到让大家失望:劳伦斯之所以能够成为“阿拉伯的劳伦斯”,是因为没有人关注他所在的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事十分宏大惨烈,而中东只是个次要战区。而在中东战场,劳伦斯参加的阿拉伯起义,用他自己的话说,只是“插曲的插曲”。从消耗的生命、金钱和物资,以及帝王将相们的重大会议花费的数千个小时来看,欧洲各帝国运筹帷幄的统帅们对比利时的未来地位,比对贫困而遥远的中东要关心得多。因此,在英国军方高层看来,如果一个基本上是自行决断的年轻的陆军军官能够把乖僻而难以驾驭的阿拉伯诸部落团结起来去骚扰土耳其人,何乐而不为呢?当然,不久之后,阿拉伯起义和中东对全世界其他地区的意义就变得极其重大。但在当时,不会有人考虑到甚至想象到这种可能性。

但故事还不止这么多。因为,不只是英国的战略家对中东局势不重视,其他的主要参战国也是如此。所以,这些国家同样只是将从更重要的战区拼凑出来的军事力量投入到中东,把情报搜集、煽动叛乱和缔结盟约的任务委派给了像劳伦斯一样缺乏军事经验或者半路参军的外行。和劳伦斯一样,他的对手们也往往是毛头小伙,不曾接受过自己的任务所要求的训练,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自由行动,受到的上级监管很少。和他们更出名的英国同行一样,他们也利用了自己非常规的极大行动自由,将自己的很多个性特征——聪慧、勇敢、欺骗的天分——发挥得淋漓尽致,既缔造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历史的轨道。

读完全书,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劳伦斯的努力最终是失败的,对于他的出名,和被人怀念,作者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劳伦斯至今仍然被世人所铭记,有两个重要原因:第一,在一场极其残酷、非常不浪漫的战争当中,他表现出了高度的浪漫气息,是个极具浪漫色彩的人物;第二,他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简直是一部天然的莎士比亚悲剧,自然,他也就成了这一出悲剧中那个永远坚持做出正确且高贵的选择,即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最终却遭到背叛而饱尝失败苦果的主人公。

在劳伦斯所身处的那个时代,除了他以外,的确还有不少卓越的男性和女性立下了丰功伟绩,但我不知道还有谁能像他这样大起大落却又影响极为深远。

对于劳伦斯,我自己的每次想到他的故事,都有一丝沉重感,除去他所有的成功的故事,他自己的人生无疑痛苦的,他人生大部分的时间在为自己的一个虚无的理想奋斗着,到最后被一堆政客利用,发现自己所有的努力和承诺都成为幻影。所有的兄弟都在战争中去世,和家里关系也不是非常密切,战后一直孤独的一个人活在自己的内疚当中,刻意避开所有人的关注直至车祸去世,享年47岁。作者:吕明岷

相信《《德伯家的苔丝》读书笔记2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读后感大全网”是您了解读书笔记,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德伯家的苔丝有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