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课文

读书笔记课文

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读书笔记。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都知道读一本好书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在书中获得知识读经典书籍作品就很有必要。对于推荐阅读作品,相信您在阅读之后会有专属自己的收获,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为自己感受到的想法写一篇读书笔记,写好读书笔记,有哪些关键要点呢?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今天,我学习了《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文章。
它真实而又生动地描写了邱少云在夺取391高地的战斗中英勇献身的一幕。它赞扬了邱少云严守纪律,意志刚强的高尚品质。读过以后,使我感触很深。
当我读到邱少云在烈火烧身的情况下,纹丝不动,最后献身革命一段时,不仅被邱少云的坚强意志所打动;也不仅被邱少云严守纪律的精神所感动。当时在烈火烧身,痛苦难忍那种情况下,邱少云完全可以采取措施,扑灭火焰。然而他为了真个潜伏部队,为了整次战斗的胜利,依然放弃了生命,这是多么值得颂扬的行为啊!多么强烈的集体观念啊!多么刚强的意志啊!由此,我联想到邻居的那位清洁女工张阿姨。
有一次,她发了高烧,连行走都显得很没有精神。邻居们都劝她不要去上班了。可她硬是拖着沉重的身体,来到了工作岗位,和往常一样挥动长扫帚工作到底。她虽然从事着平凡的工作,但却凭着那坚强的意志和严守纪律的品质,赶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街道增添了几分光彩。
学习了《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文章后,我真切地感到了邱少云的伟大,更感到了生活中具有坚强意志和严守纪律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备这两点,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才能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编辑推荐

《我的战友邱少云》读书笔记


我很喜欢《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是因为他教育了我,使我懂了许多人生道理。
  《我的战友邱少云》主要写一位年轻的战士,为了不让潜伏部队被敌人发现而被一网打尽,自己宁愿被烈火烧身,也纹丝不动,最后被活活烧死了。读完后,我心情沉痛,这么一个年轻的战士,他的生命还很长,可是却为了部队被烈火烧死了,而且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出一点声音。这位战士虽然这么年轻,但他的行为却是多么伟大,他是多么令人怀念呀!   当我读到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时,更敬佩邱少云同志了。那么大的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 这怎么忍受得了哪?就是神仙下凡,也一定会赶紧飞到水里,别说这么一个年轻的战士了。单他却忍受了,这多令人敬佩呀?
那个星期天,我们全家打扫卫生后,要把一些废纸烧掉。点着后,我看着那一闪一闪的火苗,怪有意思的,不知不觉竟把手伸了进去。呀!我大叫了一声,一看,手上有一个大泡。我顿时像发疯的兔子满院跑。好不容易停下来,我把手中扫帚一甩,不干了。经管妈妈几次劝我,可我无动于衷。学了这一课,看看邱少云,想想我自己,我惭愧极了。读到最后一段,我更激动了。我觉得自己仿佛和战友一起勇猛地消灭了敌人。胜利后,我们不知是喜悦还是悲痛。
邱少云同志那种顽强、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精神永远都值得世人学习。

《我的战友邱少云》读书笔记范文


今天,我学习了《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文章。

它真实而又生动地描写了邱少云在夺取“391”高地的战斗中英勇献身的一幕。它赞扬了邱少云严守纪律,意志刚强的高尚品质。读过以后,使我感触很深。

当我读到邱少云在烈火烧身的情况下,纹丝不动,最后献身革命一段时,不仅被邱少云的坚强意志所打动;也不仅被邱少云严守纪律的精神所感动。当时在烈火烧身,痛苦难忍那种情况下,邱少云完全可以采取措施,扑灭火焰。然而他为了真个潜伏部队,为了整次战斗的胜利,依然放弃了生命,这是多么值得颂扬的行为啊!多么强烈的集体观念啊!多么刚强的意志啊!由此,我联想到邻居的那位清洁女工张阿姨。

有一次,她发了高烧,连行走都显得很没有精神。邻居们都劝她不要去上班了。可她硬是拖着沉重的身体,来到了工作岗位,和往常一样挥动长扫帚工作到底。她虽然从事着平凡的工作,但却凭着那坚强的意志和严守纪律的品质,赶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街道增添了几分光彩。

学习了《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文章后,我真切地感到了邱少云的伟大,更感到了生活中具有坚强意志和严守纪律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备这两点,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才能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

《我的战友邱少云》优秀读书笔记


五星红旗迎着朝阳冉冉地升起,在晨风中飘扬,那是革命先烈用心学换来今天生活的舒适与安然。铭记他们的高尚人格,愿他们永垂不朽。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我的战友邱少云》读书笔记,仅供参考!

《我的战友邱少云》读书笔记篇一

《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文章后给了我深刻的教育,邱少云叔叔那种不怕烈火焚烧,英勇顽强地遵守纪律的高尚品质特别令我感动。

看今朝,为什么祖国美如画?是英雄的业绩开红花;为什么大地春常在?是英雄的鲜血浇灌了她。与邱少云叔叔相比,我感到惭愧不已。想到那几次没有戴红领巾、校徽,星期一没有穿校服,上课与同桌讲小话而不注意听课,糊糊涂涂的家庭作业我真愧对于烈士的鲜血。

志愿军战士邱少云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能顺利拔掉敌人控制的391高地这颗毒牙,在敌人燃烧弹的烈火中活活烧死!他是我们中国人民的骄傲,是朝鲜人民的骄傲,他的精神永垂不朽。

读着,读着,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是感到崇敬呢?还是感到惋惜呢?各种感情交织在一起,使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是多么想喊:快!快从火里跳出来!然而他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也没有发出一声呻吟是什么精神使他没有从火里跳出来?难道他是钢铁铸成的吗?不,他不是,他是活生生的人,他是个有血有肉的人。

他是多么地守纪律啊! 读了邱少云烈士的英雄事迹,我明白了我们要严格遵守纪律,从简单的课堂纪律做起,从班级纪律做起,做一个自觉、严格遵守纪律的好学生。 《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像明灯照亮我心,伴我踏向征程。

本文写得真实,朴素。从课文中,小作者学会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正如小作者最后写的一样:《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像明灯照亮我心,伴我踏向征程。

《我的战友邱少云》读书笔记篇二

今天我读了《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作者那饱含深情的真实、细腻的描写把我带入了那令人难忘的日子1952年10月12日,带到那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带到那邱少云烈士牺牲的地方。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一提到邱少云,我眼里的泪水就要流下来,是愤怒,是悲伤?是惋惜,还是崇敬?各种感情交织在一起,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邱少云烈士那感人的情景把我的心都牵进去了。虽然,敌人已经感觉到他们的前沿阵地不太安全了,可是没有胆量冒着我军的炮火出来搜索,只好把看家的本领 火力警戒拿出来了。读到这里,我心里有些害怕,怕敌人的火力警戒发现我们。哎呀!火烧到邱少云的身上了。读到这里,我的心很激动多想大喊一声:快,快从火里跳出来,在地上打几个滚。可是邱少云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整个作战计划一动不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任火在身上烧着。此时此刻,我的心绷得紧紧的,不忍心看着他就这样被活活烧死。多么可惜啊个年轻的生命;多么顽强啊一位勇敢的战士,伟大的英雄!我有时在想,他是钢铁炼成的吗?不,他是人,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想到这里,我的心如刀绞;想到这里,我心里非常难过,人类都生活在地球上,为什么要为了那一点地方而做出对别人不利对自己又没有好处的事呢?为什么不以和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呢?想到这里我知道了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么生动形象的文章了。因为邱少云那光辉的形象和崇高的品格所以才写出了这值得千秋万代流传的英雄事迹。

想一想,如果没有想邱少云这样的战士,如果没有他们的牺牲,我们怎么会有现在这样好的生活呢?我们现在要什么有什么,如果再不努力学习的话怎么对得起那些烈士们的牺牲和鲜血呢?邱少云这样严守纪律,顾全大局和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还有国际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小学生学习。

《我的战友邱少云》读书笔记篇三

五星红旗迎着朝阳冉冉地升起,在晨风中飘扬。这一团红色越来越深,最后竟鲜红如血。它仿佛一团火,在这鲜血染红的大地上空炽烈地燃烧。它上面染满了多少革命先烈的热血,包含着多少革命先烈对祖国的一片深情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一提到邱少云,我眼里的泪水就要流下来,是愤怒,是悲伤?是惋惜,还是崇敬?各种感情交织在一起,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一九五二年十月十二日一个特别的日子。邱少云叔叔为了不暴露部队,在烈火中纹丝不动,像千斤巨石一般被火烧了半个多小时,他直到最后一息,也没发出一声呻吟。读到这里,我的心如刀绞,想想我们平时,在煎蛋时不小心被油溅到就喊疼。邱少云是多么的严守纪律,想想平时上课,我们没有一刻是安静的,没有一刻不动来动去,就那么40分钟,我们就熬不住了,而邱少云呢?他严守纪律,在烈火中纹丝不动邱少云为什么能忍着烈火烧身一动也不呢?是因为他不怕烫吗?不,是因为他有高度的共产主义的精神,能把革命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所以他为了革命的胜利,宁肯牺牲自己。我疑视着书上的插图,仿佛那幅画在我的脑海里不断地扩大,扩大。烈火在我的眼前腾腾燃烧。邱少云严守纪律的精神展现在我眼前,泪水已经模糊了我的眼睛。

我含着热泪默默的说:邱少云叔叔,您没有死,您光辉的名字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您的名字永远光辉闪耀!您那不畏牺牲,严守纪律的崇高精神和顽强的意志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里。

读《我的战友邱少云》有感范文500字


邱少云叔叔,大家都非常熟悉,在夺“三九一”高地时,烈火烧到他身上,已严重威胁着他的生命。那时,他只要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就可以把火灭掉。但是,这样整个潜伏部队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许多战士都有可能丧生在敌人的炮火底下。为了胜利,邱少云烈士没有这样做,这个伟大的战士以惊人的毅力忍着,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对邱少云烈士肃然起敬,想想自己连上课四十分钟也熬不住,和同学讲话,做小动作,画画,深感惭愧,我的脸不觉红了。

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讲话,不料老师发现了,我被批评了一顿, 还 罚抄了一篇书。我心里一直二十个不服气,嘴里还嘀咕:抄就抄,有什么稀奇,有的同学不是也在讲话,为什么只罚我一个呢?现在想想真惭愧啊!我是班干部,不以身作则,还只看到同学们的缺点,如果我遇到邱少云那种场面,燃烧弹还没烧到我身上,恐怕我就爬起来跑了。如果叫我上老山打伏仗,给我潜伏任务,只怕不要十分钟就得暴露,部队就会受到巨大的损失。如果我侥幸未死,也得坐牢了。这样,能做好事吗?

我要向邱少云叔叔学习。他在烈火缠身的情况下,为了胜利,到最后一息也没动过;我也应该在上课的四十分钟里专心听讲,自觉遵守纪律。今天好好学习,明天为建设四化做贡献。

读《我的战友邱少云》有感范文300字


今天,我们学习了《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文章。读完文章后,我陷入了沉思……

这篇文章讲了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严守纪律,直到烈火烧身时也一动不动,从而被大火活活烧死的事。赞颂了邱少云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他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当我读到“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看着邱少云,再想想自己。平时,稍微被火烫了一下,起了一个小小的水泡,自己都会疼的哭爹喊娘,更别说像邱少云一样趴在火堆里了。而且,邱少云在火堆里都能一动不动,而自己呢?在这方面又做得怎么样呢?上课的时候,像一只坐不住的猴子似的,一分钟也没停过。并且,邱少云直到烈火烧身时也想着自己的战友和战斗的胜利,严守纪律。而自己从来只想着自己,心中完全没有为自己的父母和班集体着想过。想一想,假如是自己被烈火烧身,能不能像邱少云一样,为了自己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挪动一寸地方,不发出一声呻吟呢?

读了《的战友邱少云》这篇文章,我受益匪浅。我决心以后要像邱少云一样,做个自始至终严守纪律的人。

《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读书笔记


他是一块烧不化的真金;他是一座顶天立地的大山;他是一位舍身救人的勇士;他就是----邱少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死,为部队发起突然攻击创造了胜利的条件。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部队担负攻击金化以西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的任务。为缩短进攻距离,便于突然发起攻击,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人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12日12时左右,美军盲目发射燃烧弹,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他退后几步,就势一翻,就可以在泥水里将火苗扑灭。但是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斤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分钟,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实践了他在入党申请书中所写:为了世界革命,为了战斗的胜利,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的钢铁誓言。

读了这篇文章,邱少云的伟大形象刻在我的脑海里。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放弃自救,活活让烈火烧死,以自己的生命挽救了500多名战友的生命;这种精神是多么伟大啊!使我懂得了新中国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学习烈士们献身为国的精神,要有面队任何困难的勇气,好好学习,奋发图强,做英雄人物的接班人,将来能够回报祖国。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500字《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读书笔记范文


他是一块烧不化的真金;他是一座顶天立地的大山;他是一位舍身救人的勇士;他就是----邱少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死,为部队发起突然攻击创造了胜利的条件。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部队担负攻击金化以西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的任务。为缩短进攻距离,便于突然发起攻击,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人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12日12时左右,美军盲目发射燃烧弹,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他退后几步,就势一翻,就可以在泥水里将火苗扑灭。但是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斤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分钟,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实践了他在入党申请书中所写:为了世界革命,为了战斗的胜利,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的钢铁誓言。

读了这篇文章,邱少云的伟大形象刻在我的脑海里。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放弃自救,活活让烈火烧死,以自己的生命挽救了500多名战友的生命;这种精神是多么伟大啊!使我懂得了新中国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学习烈士们献身为国的精神,要有面队任何困难的勇气,好好学习,奋发图强,做英雄人物的接班人,将来能够回报祖国。

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

范文二

在黑暗中忽然升起了一星火光,啊!是郝副营长,他如巨人般站立在一堆沙土上,为后续部队照亮前进的道路。哒哒哒敌人疯狂了,集中火力,朝郝副营长射击,呀!郝副营长中弹了,可他并没有立刻倒下去,而是久久站立在沙堆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秒,也依旧保持着这个姿势。杀呀!为郝副营长报仇!战士们怒吼着冲向敌人

郝副营长是一位著名的战斗英雄,他十分憧憬孩子能在电灯下学习!在一次战斗中,他为了让黑暗中的后续部队与突击队联系上,用火点燃书,使后续部队找到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却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无情的子弹射中了年仅22岁的他走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后代的幸福和安乐!写到了这儿,我的泪水不禁湿润:郝副营长,您可以安息了,如今我们早已经打败了敌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中国也成为了世界的强国,孩子们也都用上了明亮的电灯!现在我就坐在电灯下写作文呢!您虽然英年早逝,可是您那像蜡烛一样默默无闻,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永远激励着我们21世纪祖国的花朵!

郝副营长如此,邱少云更是如此!

在争夺敌人控制的391阵地一战中,我们(指志愿军战士们)潜伏在一条隐蔽的山沟里,准备在傍晚前偷袭敌人。在中午时分,多虑的敌人已经感觉到他们的前沿阵地不太安全了,可又没有胆量冒着我军的炮火出来搜索,只好亮出看家本领火力警戒!呀!,不好了,邱少云被火点着了,因为火势较小,他完全可以翻几个滚灭火,可他并没有那么做,因为他深知,如果他翻身灭火,就会被敌人发觉,那么到时候整个潜伏部队都将受到巨大的伤害,这一次的突袭计划也就会全部落空!就这样,他被火烧了足足半个钟头,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更没有发出一声呻吟!读完这个故事,我彻底愣住了:这怎么可能?这简直太不可思议!到底是什么让他对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对,没错,就是因为他对革命事业怀有必胜的信心才会这样去做!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啊!

党的好儿女郝副营长、邱少云为了祖国,为了人民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但他们舍身为国的奉献精神在世人心中永存,他们在烈火中永生,激励着后人奋勇向前,创造美好的明天。

课文叶圣陶《爬山虎的脚》读书笔记


对叶圣陶老先生,我没有研究,只看过一些介绍性的文字,说他是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和政治活动家。至于为什么、怎样的“五家一体”,是不知道的。论起事迹,有时候常常和陶行知搞混;论起作品,想来想去,也就是小学和高中学过的两篇课文,一篇是《爬山虎的脚》,一篇是《多收了三五斗》。学第二篇的时候年龄大了,还有印象,第一篇是完全记不得了。直到上四年级的女儿递过来她的课本,对我说:“爸爸,你对照课本,听我背诵。”还没点头答应,就听见她尖锐的童声响起: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儿,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我起初是不在意的,听着听着就触到了神经,想起也曾学过这个课文,就跟着女儿的背诵认真读了一遍,感觉很好。心想这么好的文章我竟然学过而没有印象,就不得不埋怨起当时的老师,也就有意识的提醒了一下女儿说:“你看叶圣陶写的多么细致啊,但这不是一篇说明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他是用爬山虎“爬”得顽强来激励自己不停的向上攀登,也就是说,他写爬山虎,其实就是在写他自己。”女儿白了一眼我,说:“老师没说啊,背过就行了。”于是催我抓紧签字。

我签了字,这事也就过去了。但不成想后来又有一次听女儿背诵课文,是肖复兴写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我看了题目后,边忙别的事边听女儿背诵,但越听越不对。因为按我的考虑,这也应该是一篇描写性的托物言志的文章,但听了半天,也没听见对爬山虎的种种描述。就拿过课本来看,竟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写的是少年肖复兴被叶圣陶老先生邀请见面的事。

我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感到对于四年级孩子而言,的确是篇独特的文章。因为我也是直到看到如下这段话才明白这篇文章题目的寓意。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的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绿得沉郁的那片爬山虎,完全可以表示这是作者浓墨重彩的一笔记忆,也成了叶圣陶老先生的象征,少年肖复兴的心中,叶圣陶老人就是楷模和标杆,面对老人,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觉。

我将这种独特性告诉女儿,又和女儿重温了一遍《爬山虎的脚》,对她讲,这两篇都和叶圣陶,和爬山虎有关,但写法完全不一样,可以结合着学,对比着学。在给女儿解说的时候,心里有一点对老师素质,或者是责任心的不满,觉得他们根本不教一些真正有用的东西,就是让背啊背。当时想写一封信给老师,女儿闲多事,给阻止了。

在我快将想写这点感受的念头淡忘的时候,突然峰回路转。因为我看到了学长王国华所写的《书中风骨》中的一篇文章。是关于写日记的,在文章的最后,他说较之那些名人秀自己的伪日记,他更爱流水账式的日记。流水账虽然无味,却憨朴可爱。举例的时候,他摘抄了几段叶圣陶一九六一年随“首都文化参观访问团”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活动日记。如下:

“七月三十日东道主设宴款待我人,菜甚丰,有松花江之鲤,大而嫩。又有腌甜瓜,香甜酸脆,人人赞不绝口。酒为本省之葡萄酒与啤酒,亦皆醇厚。

八月一日当地领导人设宴款待我人,菜甚好。有禽名飞龙,其肉视山鸡更嫩。有甲鱼,昨在哈尔滨尝食甲鱼,不意此地亦有之,有烤羊腿,诒是主菜,宾主互劝酒,余饮稍多,X书记最多。

八月二日吃羊肉,今日共宰三羊,晚餐尝大鲫鱼,鱼长尺许,大而甚嫩。

八月七日今日又丰盛之甚。得尝(虫甘)鼻。

八月十日今日晚餐多清淡之味,唯茅台解乏。

八月十七日午餐又殊别致,菜凡十六盘,全是鱼。

八月二十五日午餐时设酒,因食时甚长。……六点晚餐,又是丰盛之宴饮,诸位领导人相陪。劝饮太勤,余自控制,不至多饮。

八月二十九日又受丰盛之款待,饮酒颇久。……未及六点,又邀我人进晚餐,菜肴仍甚丰。余实在吃不下,仅进少许,酒则绝未饮。

八月三十一日又是大吃大喝,食后分两批为娱乐,跳舞,看电影。

九月六日党政领导人设宴款待我人。为全羊席,以初尝驼峰,其味略与鱼肚相似,无甚好吃。又有发菜,亦称珍品。

九月十三日吃烤全羊,又吃骆驼之蹄筋,为平生初尝。”

王国华兄(笔名易水寒)接着评论道:当时正逢“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中国正在遭受空前绝后的大饥荒。叶老地下有知,不知是否后悔自己的记录。

我在感到震惊的同时,也突然就激活了对女儿课本上关于叶圣陶爬山虎的种种记忆,而有所领悟,觉得叶圣陶老人还真是和爬山虎关系密切,他自己以“爬”来自励,肖复兴把他当成“山”来景仰,而他却也有大饥荒年代,饿“虎”扑食般享用的作为,读书笔记.真是“爬—山—虎”啊!三个字三种特性,本是一体。只是我们有较为严密的宣传口径,前两者,都是可以广而告之,甚至让无知小儿死记硬背刻在脑海,唯有最后这“虎”,需要掩埋忘记,仿佛从来就没有发生过。

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也有一只虎,这虎代表着人的恐惧和恶念。中年派通过对这虎的回忆,承认了虎的曾经存在,又通过行动告诉别人自己已经与这虎告别,既撇去了过去罪恶的负担,自己得以轻装前行,又得到了别人的谅解、理解和帮助,收获了美满的爱情和家庭。李安通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对待“虎”的正确态度。

我真不了解叶圣陶老先生的人品和修为,但想来能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和政治活动家“五位一体”,必是较之李安更有辨识力的。于是,我相信叶老不会后悔自己的记录,也许他正是通过这样一种不含任何感情色彩的记述,告诉人们,在那时那刻,真的有这么一只“虎”,面对这样的“虎”,他衡量之后,感觉也只能这样做吧!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他的苦衷,我倒是能够体味的到。

感谢您阅读“读后感大全网”的《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读书笔记》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书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书笔记课文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