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重新定位读书笔记

重新定位读书笔记

重新发现社会优秀读书笔记。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不可一日无书读。我们都知道读一本好书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在书中获得知识读经典书籍作品就很有必要。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不同的作品之后,内心也一定会有所触动,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将自己的想法一笔一划的记录下来,如何在读书笔记中全面的总结自己的收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重新发现社会优秀读书笔记",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这是一本“发现”社会的书。但是它不是《丑陋的中国人》那样靠打民族主义情绪的鸡血来畅销的书。作者的意图很简单:讨论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它弱化的意识形态,摒弃了政治偏见。因为“政治使人变得罪恶,意识形态使人变得愚蠢”。作者不左也不右,只是用研究的眼光来“发现”社会。

在他看来国家只是全体国名缔约产生的一个组织,是国名用以谋求幸福生活的工具。所以国家若不以国民价值为第一价值则国家毫无意义。但是权力的集中总是危险的,国家就像“利维坦”,随时可能变成吃人的怪兽。于是我们必须提倡个性、思想、自由、开放、独立、平等等原则来约束它。没有对民主与自由的弘扬就不可能有功能正常的社会。而没有个性的独立与思想的解放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与自由。帕斯卡说: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在一个现代国家思想自由是第一生产力。人类文明起源于人的两个本能一是性欲二是思想。在健全的国家各种思想总是能自由流通。如果一个社会中没有对立观点只有一团和气、随大流这个社会就不会有真正的幸福与自由。

思想也是民主得以保证的前提。使人们能够用以确定什么是跋扈与暴政的正是权利观念。权利观念明确的人可以独立表现自己的意志而不傲慢,正直地表示服从而不奴颜卑膝。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小编推荐小编推荐

重新发现地理学 读书笔记


第五本:《重新发现地理学》(美国国家研究院地学、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地球科学与资源局重新发现地理学委员会 编 学苑出版社)

阅读计划:工作***年来,常在一些场合听报告,业余看地理教学杂志,论坛交流,外出学习等场合,多次听到地理同行们提到这本书,于是心里产生了想拜读一二的念头。于是这两年一直想买到这本书,逛新华书店,漫游网络书店,常常是缺货。终于在2010年12月25日,再次漫游卓越网书店发现有货。于是一口气定了包括这本书在内的十本书。这之后又陆陆续续零星购买了三四次书,又花了几百块钱,买齐了《现代教师读本》五卷本,买了两本世界地图和一本中国地图,买了《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等书。2011年想读的书,想收藏的书备齐了。2011年1月至2月,业余时间,不够细致,缺乏精深的读了第一遍。

读书感悟:这是一本本该细读、精度的新颖著作我却泛泛而读。因此,以下心得和感悟只能是很粗浅的想法,一些话语流于抄写书中的《中译本序:我们更需要重新发现》和美国国家研究院院长写的《序》以及《前言》等。

1、通过阅读此书,对美国地理学界近二三十年的发展概况了解了一点。之前对国外的地理学以及地理教育一无所知。坦率地说,本人对于中国国内的地理界也几乎是一无所知,尽管2009年加入了中国地理学会,但顶多只是偶尔看看学会定期寄来的会讯,看看中国地理界的院士和骨干教授们的照片。这些专家们的文章,艰深枯燥、专业性强,偶尔在爱人的大学图书馆的相关期刊上看到一二篇他们的文章,常常难以读完,读完之后好像常常不知所云。沦入应试教育牢笼的中学一线教师很难看到外面的世界,我自比是一只井底之蛙。学科前沿知识方面的论著和论文等常常需要一些高等数学知识,而这些基本都遗忘了,还有长时间教中学地理,大脑有点不太喜欢钻研艰深、有难度的东西。突然想到,新教育倡导知性阅读而非感性阅读,我这网购的大部分书,不是励志类,就是访谈类,或是随笔类,往往图快,像吃快餐一样,读的价值到底有多少呢?为什么不沉心静气地研读一些有难度的地理学科的专业书籍呢?

2、通过翻阅这本书,重新认识了现当代地理学的价值、地位以及广阔前景。中国最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像地理学科倡导的很多理念,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等等,均能从本书中采摘到很多经典的、鲜活的案例。我喜欢读第二章《地理学与关键问题》,这章讲到经济健康、环境退化、民族矛盾、医疗卫生、全球气候变化、教育等。第五章《地理学对科学认知的贡献》,第六章《地理学对决策的贡献》等。

3、通读该书,对于地理意识的养成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第三章《地理学的视角》讲到:地理学观察世界的方法、综合的领域、空间表述、地理认识论。第四章《地理学的技术》讲到:观测、展示与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等,这两章相对于是方法论吧,可类比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呵呵。现当代地理学已远非传统认识: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地名+物产,地理就是天气预报等。读安徽省地理教研员吴儒敏先生的博客文章,听他的2010年中国淮南星韵地理研讨会的精彩发言,能感到吴先生是一位地理意识很强烈的省教研员。吴先生在业务上,生活中处处留心地理课程资源,是值得学习的典范。现当代地理学发展到今天,现当代的中国地理教育内容更新的比例越来越高,教师没有正确的地理意识,很难想象他能把中学地理课上出真正的地理味道。几年前的一天,曾协助教研员检查县区教师送曾的年度评审教学论文是否抄袭,竟然发现有不少教师,地理意识和地理观念好像停留在20世纪***十年代,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和悲哀。

4、阅读《重新发现地理学》,处处感到:中美国情虽有差异,中国的问题更能更为突出,一如吴传钧院士中译本序言中直言的我们更需要重新发现,但是,细细阅读和分析、归纳,不难体会:对于加强地理学的基础等方面的建议,美国的做法是值得中国地理界借鉴的。地理学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中学地理教育。读完本书,想想大学入学之初因为地理不高考而修习中文,期待毕业能改教语文的情状,不禁觉得年轻的心总是禁不起生存和社会的嘲弄的。从教九年后的今天,渐渐体会到地理教育的责任感,也越发拥有自信心。明白了努力的大方向,脚下的路该踏先哪一步呢?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发现母亲读书笔记


在读完王东华教授写的《发现母亲》实践本后,又读了《发现母亲》上册。我把读后感,说给你听。
王东华教授说,母亲是一种职业,每个女性应该不负使命,认真履行职责。我曾经一度为照顾孩子而苦恼,我庆幸遇见并读完这本书,让我倍加珍惜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

昨晚,夜半醒来,发现儿子蜷缩着身子紧挨着我,替他盖好被子,捏捏他熟睡的小脸,忽然心生出感动,也不由问自己:“儿子依偎着自己,在妈妈怀里撒娇,这样的日子还有多少年?”

已经6岁的儿子,早已到了跟我们分床睡的年龄,可是分了几次分不开,此刻很庆幸自己当时放弃跟儿子分床,否则哪还能感受到这么温馨的时刻。

在儿子两岁左右,陆续开始给他读书,因为是男孩子,有意识给他读一些科普和历史类的书,本以为收获不大,没想到一次餐桌上吃饭,儿子用餐椅的靠背当成高气压,用餐桌当低气压,并说高压的气流是向下的,低压的气流是向上的,惊喜于他的成长和进步。

5岁时,我利用两天时间,带他看了最想让他学的跆拳道班,绘画班和钢琴班,他毫不犹豫选择钢琴班,我曾一度为他选择钢琴班而失望多时,但当他忽然有一天娴熟地谈下一曲《春之歌》时,当他晚上睡觉前要求听一听钢琴曲“享受会儿”再睡时,在他迫不及待要给小伙伴们一起分享他最喜欢听的《菊茨郎的夏天》时,当看到他在班里给小朋友们弹下电子琴,并跟我说“妈妈,我发现钢琴和电子琴最大的区别是,弹钢琴很轻松,弹电子琴时两条腿老不自觉发颤”……我就暗暗为当初没有扼杀他的爱好而庆幸。

“母亲的工作正是上帝的工作”,母亲有必要仔细去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并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是母亲该有的素质。

弗罗姆说,可以用考察一粒种子成长的方法来考察一个人,是啊!一粒种子看起来弱小卑微平淡,但其内在却存在着巨大的生长潜力。在该有的时机,必定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去年初,想让孩子报个围棋班,于是买来了象棋和军棋,每天有爷爷负责跟儿子一起下棋,结果,没多久把棋子扔地到处都是,不愿意学,于是放弃。直到今年年初,带孩子去公园,在围棋台上有爸爸指导和一个二年级的小哥哥下过几盘,几局下来,便发生了极大地兴趣,于是爸爸给买来了五子棋,没想到第二天早上早早地就起床要跟爷爷一起下,几局下来,下棋的“行话”已经学的八九不离十了,棋艺也长进不少。

世界上有很多爱是为了聚首,只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为了放手。孩子是父母的作品,更是爱的结晶,母亲有义务让孩子更加快乐地成长,在发现和安全感中进步!

宝贝,曾经妈妈那么盼望你长大,也曾经为大晚上起来给你冲泡奶粉而抱怨,更是一度把你丟给奶奶睡,想来是多么惭愧和羞为人母!

妈妈希望你能永远像现在一样晚上睡觉依偎着妈妈,放学回家飞快地跑到跟前叫妈妈,妈妈愿意永远做你的避风港,但是,我清楚地知道,我的使命与万千母亲的使命一样,伴你长大后,用你健朗的臂膀展翅搏击于属于你的天际!

发现孩子读书笔记


我很信赖孩子早教的价值,所以我的女儿和儿子都选择了上早教课,当然短时间内看不到孩子的变化,但是我坚信孩子会因为早教课受益。我选择的早教秉承思想的创始人是蒙台梭利,今天,我拜读了她的早教经典著作《发现孩子》。这本书揭示了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去观察、对外界作反应、去学习、去集中注意力,甚至让自己独处的需要。在本书中,她描述了儿童的特性,以及如何更充分地激发和利用孩子与生俱来的学习热情。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的。

在这本书中,让我颇有感触的是“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怎样做,作为教育工作者,这正是我所需要的,在书中提到“教育应当探求合适的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孩子自然地进行学习活动。”虽然我们也在潜心的学习真正的教学之道,但是总是很片面很肤浅,光有理论是不能完全做到的,但是没有了理论确实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很多老师问,光是用温和及鼓励的方式把教具呈现给孩子就足够了吗?在他的学校里不是这样的。在蒙台梭利的学校里,教导孩子的是环境本身。老师只是让孩子和环境直接互动,示范引导孩子该怎么使用其中的道具。这样的学习方法,如果只用在其他教学法里,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我们只会听到老师不断的大喊“安静”“不要动来动去”这些是我们的教学用语吗?这些命令式的教学能收到多大的成效。

我们当然要相信教育应该是寻求适当的方法我总是在埋怨现在的孩子太难管教其实是我们没有找到适合当代孩子的教育方法。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成功就在于它可以让孩子自动自发的操作学习从认真勤快的学习新技能的态度里得到肯定服从命令必须以完备的人格为前提。

在本书中有一章《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也让我颇受感触。文中说孩子的活动过程可用个曲线图来表示。在纸上画一条平行线,表示孩子在处于休息状态,平行线以上表示有纪律的活动,平行线以下代表随意乱玩、没有规律的活动,而曲线的方向则表示时间的长短。儿童之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当孩子进入教室后,通常先安静一会,接着才开始找事情做。因此,曲线是先往上,画到代表有规律的活动部分。然后孩子玩累了,活动开始变得有点混乱,这时候曲线会画到平行线以下一直下降到其活动没有规律的部分。接下来,孩子会换一项新的活动,曲线图又会再一次往上升到有活动规律的地方,等到玩的不想玩时又会跌倒平行线以下。

所以在活动中如果老师能够尊重孩子的自由,对孩子有信心;如果老师能够把他的所学暂时放置一边;如果老师能谦虚一些,不把他的指导当成是必要地;如果老师懂得耐心等待,他一定会看到孩子所发生的全新转变。老师只有在等到孩子找到自己心智深处尚未被发现的潜能时,孩子焦躁不安的心情才得以平息。

这本书帮我树立了新的教育理念。(贾艳坤)

《发现孩子》读书笔记


《发现孩子》这本书的作者是被誉为20世纪赢得世界承认的、给科学带来进步的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的意大利教育家和医生马利亚.蒙台梭利。翻开这本被译为37种语言发行的书,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细细阅读。

作者从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不同角度地为我们揭示了 孩子这一教育中的主体的种种奥秘。同时也指出了作为老师和长辈的我们,在照顾孩子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的一些自以为是的错误的甚至愚蠢的做法。同时,也为我们的教育指明了道路。

由于职业的敏感吧,其中有几章论述给我留下的印象颇深。

在为孩子提供美丽适宜的环境一章中说道美既有助于他集中思想,又可使他处于疲惫的精力得到恢复。我们可以这样说,最适合生活的地方其环境应该是美丽的,我想,这句话对我们每学期的环境布应该是最好的肯定。

还有一段话, 我们让儿童使用瓷碗、瓷板和玻璃杯、玻璃吸管,因为那些物品最容易打破,一旦它们有破损,就等于是在向孩子们粗鲁和漫不经心的行为提出警告。这样就可以引导儿童纠正自己的行为,训练他们行动细心、准确,学会不碰撞、不打翻、不摔坏东西,使自己的行动变得越来越文明和有节奏,并逐渐向主人一样成为各种器皿、用具的管理者。让环境说话,让孩子自发评判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把教育转变为一个内化的过程。这让我感受到了环境的最高教育境界。

这本书还让我认识到了,如果实施不当的教育行为会使我们成为孩子人格形成过程中,最可能危害孩子人格发展的人,因为,我们是最接近孩子的人,我们既是母亲又是老师。因此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第一步决不是针对儿童,而应针对我们自己。老师不应再集威严权利于一身,应转而以谦和的态度来帮助孩子。假如大人做得不够,孩子可能就不能顺利地发展,但如果大人做得太多,可能就阻碍了孩子的发展,使孩子的创造力无法发挥。而我们需要把握的,就是这之间的平衡点。

喜欢《重新发现社会优秀读书笔记》一文吗?“读后感大全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读书笔记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重新定位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