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南京大屠有感1000字

读南京大屠有感1000字

读《南京安魂曲》有感。

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人的成长离开不开书籍营养的滋养,阅读了作品之后,我们一般对于这个作品都会有自己的感悟,我们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有所获益。写作品的读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读《南京安魂曲》有感,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当阅读《南京安魂曲》时,心情是格外沉重,作者曾两次写不下去,而我曾多次读不下去。

书中道:从一月中旬到三月末,一共掩埋了三万两千一百零四具尸体,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平民到四月初为止,他们在城里和郊区一共掩埋了六万具尸体,其中有百分之二十是妇女和儿童每个星期都有新的千人冢出现,因为原有的那些都满了。不过,迄今为止,最大的坟墓是长江,日本人往长江里丢进了不计其数的尸体。

作为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一个有灵魂有思想的人,都会被这难以用语言表达,难以用文字形容的血腥而伤感,愤怒,更不要说中华民族。如果有谁对此无动于衷,只能说明此人并非中国人,是没有灵魂没有思想的人,乃行尸走肉!

思考思考

空气凝重了。望着窗外,星星点点的雨中夹杂着雪粒,从灰蒙蒙的天空降落到灰蒙蒙的大地上。雾霾像一道屏障包裹住了人间大地,一切、一切都是灰色的。

中国的天空在1895年甲午战争起的53年中,无一不是阴天,从未云开雾散。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53年!在此期间,丧心病狂的小日本,牲畜一般的恶魔在中国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令人发指的大屠杀!

时过境迁,小日本竟丝毫没有悔改之意!还矢口否认他们侵略中国,甚至什么所谓的官方修改文献,声称不存在南京大屠杀,声称中国侵略他们。虽然文献可修可改,难道历史可修改吗?良心可修改吗?所谓修改只是更加可笑的掩饰!掩饰他们曾经犯下的滔天大罪!掩饰他们的丧心病狂!!可掩饰反而弄巧成拙,更加使我国人民看清他们丑恶的嘴脸,使他们的滔天大罪更大,更加暴露了他们的丧心病狂!

勿忘国耻! 同胞们,自甲午战争至今,中国就与日本有着血海深仇!愿南京至全国遇难公民安息,安魂曲永恒!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洛杉矶安魂曲》读后感


难得看到一部侦探小说成为译林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名著中的一员,甚至福尔摩斯都没有上榜。当自己看完这部洛杉矶安魂曲之后,才深深体会这本书与福尔摩斯那么多案件的不同,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侦破一个大案,找到一个连环杀手,更是在走一段人生历程,每个人的生活都因为案件的进展而改变,而精神层面,思想的改变更是巨大的。

悬念并不是很复杂的一个故事,一位老人的女儿被杀,两名侦探和警方介入调查,结果发现被害者只不过是连环杀手的第五个目标,侦探和警方在杀手的身份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结果侦探派克被冤枉入狱,另一名侦探柯尔在警探多兰的帮助下继续调查最终发现了杀手的真面目,洗刷了派克的清白,同时找到了多年前一件凶杀案的真相。用这么简单的语言概括一看确实不算多么复杂,作者在书中主要渲染了派克这个人物,这在代译者序里面做了详细的说明。不觉想起电影王牌对王牌,片中的谈判专家也是被冤枉,但最终还是邪不胜正,真正的罪犯居然就藏在警局的眼皮底下,这与本书中的罪犯和侦探极其相似,书中和电影中两个被冤枉的人宁愿做出疯狂的举动(一个是劫持人质,一个是越狱)都不愿屈打成招,正是这种反抗精神和誓死查明真相的决心让他们获得了本该拥有的自由。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典型显得很常见,冤枉一个人显得太寻常,与美国宣扬的那种追求自由人性的国家不同,中国人往往会选择默认,承受自己莫须有的林林种种。有时一件小事,本不是你做的,但有人认为是你所为,你拿不出证据,只好大声辩解,但这样别人反而更加认定是你。长年累月下来,我们都认为辩解无用,于是就懒得去辩解,只等某一天事实会站出来,可惜这样往往不能如愿,在忍受了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的莫须有后,自己好像都适应了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这时事实来了,所有人都只是略略吃惊一下,然后依然像从来不知道事实那样对你,当这成为了一种习惯,无论事实如何,一切就都无法改变了。所以最有效的办法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发现真相,哪怕做出自己从未过的事,把莫须有扼杀在摇篮之中,否则等他长大了,就算拿着事实这把利剑也无法将其打败。

书中除了塑造主要人物派克的高大形象外,对于柯尔和多兰也进行了细致的描述,柯尔的家庭因为这件案件一步步走向低谷,而多兰更是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柯尔是相信派克选择了这一切,而多兰是为了重回抢劫凶杀组这个愿望而死,虽然怀着不同的愿望,但信念都是一个:发现真相。尽管凶手隐藏的很深,但在”世界上最伟大的侦探“和最努力的女警的面前仍然无法遁迹。也许这个故事算不上一个完美的结局,但正如柯尔最终所说的那样,我可以重新振作起来,填满那一片空白。洛杉矶不是终点,它是起点,我也如此。

终点亦是起点,到处都能听见这样的话,一段路走完了,该走下一段路了,你可以选择带着什么样的心态去开始,一种平静的心态也许是正确的选择。当把每一学期,每一年,每十年当成自己的一段段路时,漫长的岁月就被切割成大大小小的段落,本来不该带着回忆上路,但往往做不到,只好把这回忆不断的缩小,放在某个角落之中,偶尔才打开看看,在新的路上,除了性格和生活的积淀以外,一切都该重新来过。在终点处卸下一些包裹,无论里面装着的是闪闪发光的荣耀还是黑色的回忆,自然会有某种神灵帮自己一路收集这些,我们只需要轻装开始一段新的征程。

读《秋月曲》有感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这是一首出自于《唐诗三百首》的七言绝句,名为《秋月曲》,由被誉为诗佛的王维所写,其大意是说:初秋微凉的夜晚,一轮秋月刚刚升起秋露初生,丝绸已嫌太薄了却懒得更衣,更深夜阑还在殷勤拨弄银筝,原来是怕空房寂寞不忍回归。诗中言语极其委婉,情感却十分细腻,深藏着儿女们羞涩的相思情怀。

一诗寄思,一语传情,王维他有他的相思,我也有属于自己的情怀。

我,一名在读的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与奶奶同住,父母亲为了生计、为了让我拥有更好的生活,而在异乡忙于工作。每当夜幕降临,再是疲惫的我,也不肯轻易入睡,夜的黑,总会让我感慨万千,或多或少的思绪,就会情不自禁地涌上心头,挑起我对父母亲的思念,一片又一片。此刻的我,总会习惯性地坐在窗户旁的书桌上,或是细细品读《唐诗三百首》,体会诗中主人翁们的丰富情感,让他们的智慧、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灵魂,植入我心;或是六神无主,静静发呆,深深地陷入到当年父亲教我读诗词的情景中,也会因想起那些曾经的嬉皮打闹,而忍不住傻傻地笑;或是仰望夜空、盼月亮、数繁星点点,母亲曾对我说过:宝贝呀,如果某天,你想我了,那就朝月亮的方向看去,这样你就会看到我啦,因为,我思念你的时候,也会看着月亮哦......

现已初秋,离中秋佳节,就不再遥远,中秋之夜,团圆之时,我希望这一天快点到来:我要依偎在父亲的怀里,给他朗诵《秋月曲》,表达我对他的思念;我要与母亲在一起,共赏一轮秋月,细说繁星点点。祖国如母亲,但愿我伟大的祖国也能早日统一,免去海峡两岸人民的相思之苦,让中华儿女早日过一个花好月圆的秋。

读《红豆曲》有感范文


朋友从南国寄来一盘磁带,里面是用现代音乐手法全新演绎的古典名曲。其中有一首是他在电话里向我再三推荐的《红豆曲》。未听之先,我并不以为然。

音乐一开始,散漫的钢琴独奏有点套用西方经典音乐的嫌疑,加上作品简介里有类如“少女思念远方恋人”的词句,让我很是失望。我边替花草洒水边想,中国的古典是无法用现代音乐器具和手法去深刻表达的,特别是如《红豆曲》这样的内涵,若无对原著的深刻理解,结果更是只描其行而难画其神,只怕是亵渎的《红楼梦》。正在胡思,耳边忽然出现了一种女声伴唱,遥远的声音伴着隐隐萧曲似乎从天边传来,我不由放下手里的活,认真聆听起来。

“连阴雨后,轻纱被风吹透”,随着萧曲与钢琴一声轻一声重,一声叹一声怨,一句“展不开眉头,捱不明更漏”的反复弹唱把音乐推向了高潮,在那种经过铺垫、渲染的音乐氛围里,不由人感到一种强烈的震撼,心弦在瞬间被拨断,一种眩晕后脑中一片空白!此生何求,来生何求?抛开《红豆曲》所表达的原意,我想起电视里林黛玉对烛凝视和辗转反侧的情形:一直以为她是生活在梦中的,梦的空灵、纯粹才能养育她,所以当她以一种坦荡和率真处世,竟不如藏愚守拙,随分从时的宝姐姐深得人心。“时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是古往今来的处世警言,一句诗让多少人为之折腰,又连累了多少英雄?!想那“心较比干多一窍”的林岂有不懂之理?然而她只为自己而活,她坦然自白:“我为的是我的心。”她的自己是独具个性的自我,而不是依附于人逆来顺受的自我。她不能满足于情投意合,她不仅为了爱,更为了她的心。她渴望自由的爱情,与知己的结合,如果不得,宁可一死也绝不凑合。在《葬花吟》里,“天尽头,何处有香丘”的凄然质问就是她对理想对人生的执着追求和痛苦矛盾的心态写照,这里面并非一味哀伤凄恻,还有一种抑塞不平之气。而这天尽头,除非梦里可寻,现实中的大观园是绝对不算的。

林黛玉还是生活在诗里的。诗书予她以灵魂和生命,那时她不再是单薄的女子,五千年浩浩词章滋润着她,丰盈着她,使她在大观园的姐妹里孤标独立,灵芳秀异,始终散发着书卷气的幽香。也惟有生活在诗里,她才完全忘记一切宠辱烦忧,显得神思飘逸,倜傥风流。她从诗书里得到的是心灵的宣泄、满足和艺术创作的沉醉,所以在多次诗社活动中她显得宽厚从容、豁达开朗,从不计较排名先后,在此时我们再也找不那行动爱恼人的林妹妹。然而,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女人的青春,女人的附属只能让她的才成为催化她人生悲剧的一剂苦药。“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作者无力去挽救林的命运,一如他无才去补封建社会的苍天,他只能倾注心血之墨让林妹妹用短暂的生命和柔弱孤零之身,焕发出最奇异夺目的光芒,散发最清幽久远的芳香。

此生何求,来生何求?这样算来,林黛玉更应该是属于天上的,她“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横逆之来的寂寞和孤独并不因大观园的繁华和一个宝玉改善多少,甚至又给她徒增了无数烦恼。潇湘馆这一片“世外桃源”也只能给她暂时的庇护,更多的凄风苦雨还是充斥了不远的周围。面对那个她不愿妥协的环境,长叹之余她不得不考虑与担心自己容颜易老,而未来却不可求。因为在林的梦中,宝玉的心都失落了,故此林的死亡无论是在曹公笔下“泪尽而亡”还是在高锷笔下怀恨而亡,都是清醒的。在那个尔虞我乍、勾心斗角的社会里,人们都难得糊涂,她凡事偏要明白认真,其结局也是必然的。

这一种必然的结局还反映在与林黛玉出身、处境完全不同的尤三姐身上。在红楼梦里,我以为她们都是干净的死去的。这干净不是别的,完全是我个人对她们的敬重。三姐虽出身市井,也曾在那个环境中一度沉沦,就是这美丽与粗俗的统一,轻狂与自尊的统一,逢场做戏与泄愤复仇的统一,才让她在素以温柔愁怨为美的东方女性中脱颖而出,成为大观园里的奇女子。

三姐不同黛玉,日日用眼泪去浇灌那娇娇弱弱的爱情之花,她深知“终身大事,一生至一死,非同儿戏”,她看透了有钱有势公子哥的轻浮无能,“心里进不去”,她看上了“素性爽侠”的柳湘莲,就敢主动提出定亲的要求。在那个婚姻不自主的年代,她的爱情就象泛着银光的利剑,直刺封建礼教的咽喉。

曾几何时,两把鸳鸯剑,如两痕秋水,冷飕飕,明晃晃,流淌着她对权贵的蔑视和对自由爱情的美好希望,而这希望一旦破灭,剑也成了她绝命的利器!因为在通篇红楼里,三姐的文字并不多,故有人抱怨是宝玉的话害了她,也有人惋惜是湘莲误了她,还有人说她和柳仅一面之交就托付终身实在太冒险太草率,对此,我倒常想起林的那句:“天尽头,何处有香丘”的句子来,如果说林黛玉是用一种嬴弱的外表去探询生命的意义的话,那么三姐就是用一种泼辣甚至放荡的个性去维护着生命的尊严。生何哀,死何苦?知己不存,留身何用?在以爱情为核心的叛逆斗争中,她们都做到了义无返顾,也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此生何求,来生何求?这个问题不但缠绕在林黛玉和尤三姐心间,同样也让我这个局外人无数次黯然神伤。在那个以名节论女孩的传统礼教里,绿珠为石崇坠楼易,三姐为湘莲下坠而复起难,她撞出了贾珍一类的罗网,便落入了人言可畏的威胁中。我不知道她把剑还回时是如何心灰意冷了,我也不知道她那一抹有没有赌气的成分在其间,我只是想像柳湘莲这样豪爽的人物尚不能跳出樊笼,就是他们结合了,也未必就是件幸事。世无桃源,也许只有在红尘外寻觅了。

走笔至此,心中徒然变的沉重起来,关于红楼梦的人生悲剧似乎已经遥远了,又似乎还在世上重演着,此生何求,来生何求?谁能回答出准确答案呢?

读《重读南京》有感作文


今年我8岁了,我的家乡在南京,但是我对家乡的历史知识却知之甚少。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叫《重读南京》的书,让我对南京有了很深的认识。

·南京有很久的历史,有很多的文化遗址。汤山的猿人化石把南京的史前痕迹前溯了50万年。从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范蠡筑城算起,南京到现在已有25XX年建城史了。1961年,考古工作者在六合县程桥境内的羊角山一带先后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遗址,距今约四五千年前。出土了一批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的文物,如夹砂粗红陶的扁足鼎、鬲、罐和泥质灰红陶的豆等,外饰绳纹、弦纹、纺织纹。对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人类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 南京有很多有名的人物。如李煜、陶渊明、杜甫、刘禹锡、杜牧、陈叔宝等。我还学习过刘禹锡写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

· 通过读这本书,还让我知道了南京也有许多名人写的书。比如说,我最爱看的《西游记》是吴承恩写的。吴承恩公元15XX年出生于淮安府,自小聪明好学,多才多艺,但屡试不第。失望中出游名山大川,产生了创作《西游记》的欲望。以唐僧西天取经为主线的西游记故事在宋代就流传于民间,但很粗糙,又不连贯。吴承恩听说南京国子监所藏〈永乐大典〉中收录有元末明初的话本〈西游记〉和元代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等几种不同的版本,于是来到南京,晚年在南京住了十年,除了读书,剩余的时间就用来写《西游记》。

· 南京还有很美的风景。秦淮河畔的夫子庙、钟山陵、阅江楼、莫愁湖、玄武湖,这些地方我都去过。其中,我最爱去夫子庙。每年元宵节的时候,夫子庙灯会可热闹了,是花灯的世界,人山人海,晚上美不胜收。当然那里还有很多有名的小吃,想起来都让我流口水。

· 读了这本书,我更加热爱南京了,让我这个南京人感到自豪。2014年,南京还要举办青奥会,我还会看到世界各地的人,真希望和他们交朋友。

· 我也要努力地学习,长大了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我爱你南京!

读《南京暴行》有感600字


我看过许多书本,有作者是中国的,还有作者是外国的,我第一次看中外作者作品收集在一起的书——《新语文读本》。

我看到了第10期。第10期里的目录是:1.一多野花一座天堂2.和世界一起驻足聆听3.开在心上的铃兰花4.看生活的艰辛5.展开文化的长卷6.扎在泥土里的生命根须7.何日望时平8.南京大屠杀9.战争中的人们10.和平之路和黄金法则11.心灵深处溢出的暖流12.向陌生世界伸出你的手13.齐白石与毕加索14.同一个故事不同的结局15.永远年轻的奥林匹克16.科学的颂歌17.陪爸爸妈妈一起读。

其中,《南京暴行》这篇文章使我感受颇深。

南京,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它是一个曾经伤痕累累的孩子。它遭到了日本的惨烈屠杀。

南京大屠杀,是人类的自相残杀。当时,日本军队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在下关码头,尸体堆成了黑糊糊的山。大约有一百个人在那里干苦活,把尸体拖下来扔进长江。尸体还淌着血,有些人还活着并痛快地呻吟着,他们的四肢还在抽动……”

读到这里,我的心也痛苦的抽搐起来。难道,中国百姓的命,不是命吗?我一次次向天问道。却无人回答,我不禁潸然落泪……

我记得毛泽东主席的一句话:落后了就要挨打。中国的地图从荷叶变成了公鸡就是最好的教训。我们不会忘记,我们怎能忘记,那一场场灾难曾经将祖国妈妈推向痛苦的深渊,使中国人民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如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有了自己的权势,有了自己的信念!他们再也不畏惧战争。但是!他们渴望拥有一个和平的世界。

我们新一代的少年儿童,要抱着同一个理想、同一个愿望——使中国成为一个和平、美丽、富强的国家。向前冲。所以我们现在就得好好学习,掌握好本领,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背负起振兴祖国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重担。

中国的少年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读《南京暴行》有感500字


现在,残酷的战争情景还像黑白电影般反复回放着,人们无法忘记那段痛苦的历史。读了《南京暴行》这篇文章,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战争对人们的伤害之大。

《南京暴行》中从死亡人数,屠杀平民和日本记者三个方面写出了日本对在南京犯下的种种罪行并不承认,企图敷衍了事。在南京大屠杀中,我国实际死亡人数多达43万人,可日本方面有人却估计低于5万人,有人甚至估计低于3000人!这分明就是一种对人类生命的蔑视和对良知的践踏!在二次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杀死了多少人,但为什么我们现在原谅他了,因为战后他们深刻忏悔,用实际行动来弥补以前的过失,并勇于承认自己曾经的罪行。而日本却不这样,他们不但不承认自己的罪行,还试图将自己的罪行抹去,真是不知羞耻!

从上面惊人的数字不难看出,战争对人们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我们应该反思历史,避免惨绝人寰的战争再次发生。

杜牧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天正是清明节,我们在回家踏青,为祖先扫墓时,也别忘了去革命烈士,抗日英雄的坟前献上一朵花,告诉他们:我们会时刻反思历史,捍卫你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

观《南京!南京!》有感500字


【第1篇】

1937年12月13日,历史被压缩成一张惨绝人寰的黑白胶片,永远地封存在20世纪的相册深处。不堪入目,不堪入目。

两个民族,一个是灾难的施加者,一个是灾难的承受者。但是这其实就是两个民族的灾难:一个是人性的灾难,一个是生命的灾难。

生命的灾难并不可怕,面对死亡,也许从容与镇静更能彰显生命的尊严。当面对枪口,那些中国士兵们齐声高喊“中国不会亡”的时候,当唐先生笑着对日本军官说“我老婆又怀孕了”的时候,当姜淑云冷静地向惟一懂得英语的角川说“杀了我吧”的时候,随着生命地凋零,灵魂闪耀出异常绚丽的光芒。

可是人性的灾难,更让人心寒。那些被扫射、被活埋、被火烧、被赶下江而成片倒下的人们,他们脸上鲜有过于恐惧死亡的表情。站在死亡的边缘,生命反而不那么重要了。他们脸上多是一种平静,这是在泯灭的人性前惟一能作出的表情。角川的死更证明了,在人性泯灭的时候,情感是无法立足的。

影片的最后,小豆子的微笑成了全片惟一一抹暖色。小豆子笑了,证明他还活着。活着,就有希望。小豆子将来必定会成为第二个陆剑雄,第二个姜淑云。黑夜里,一星被传递下去的火种势必会点亮黎明的到来。

走出电影院,时光倏地前进了几十年。把黑白影像留在心底,阳光突兀地有点刺眼。当历史再次被提起,我们需要的不是敌视,而是宽容。但宽容并不等于忘记。五千多年,中华民族伤痕累累,但在金戈铁马中却愈加坚强。当世界的交流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当和谐进步的理念深入人心,我们,二十一世纪的主宰者,要做的,是把历史的伤痛变为鞭策,让国殇成为动力,去开创中华民族新的华章!

【第2篇】

砰,砰砰,砰砰砰!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拉近镜头看一看。原来,我正在观看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名叫《南京!南京!》。“南京!南京!”这是十几亿同胞愤恨而炽热的呼唤,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

1937年12月13日,可怕的南京大屠杀开始了!在长达40多天的时间里,没有人性的日本侵略者杀害了我们的中国同胞多达30几万!侵略者用机枪扫射、焚烧、活埋等方式进行群体性大屠杀,整个南京城陷入了恐怖与血腥之中。有一些日本军官还玩起了残酷的杀人游戏,比赛谁杀得中国人多,谁就是胜者。竹竿上,只见一个个血淋淋的人头悬挂着,在一旁的日本军官却是满脸的狞笑。看到这一幕,不禁让人心里发颤,但更多的是愤怒!

我不忍再看,但影片中的年龄比我小的两个孩子吸引了我。

其中一个孩子英勇地端起了重重的机枪,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失败后,他抱着最后的希望与侵略者一战到底,毫无畏惧,眼睛里闪烁着勇气与坚定的光芒!

另一个孩子,名叫小豆子。小豆子和他的爸爸本来要被枪决,却被一个良心发现的日本军官给放了。看着城里几十万的尸体,看着自己毫发无损的身体,他们乐坏了,奔跑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笑声回荡在血流成河的南京城外!他们的笑声,不为什么,只为获得了自由与生命。

和他们相比,我就显得太幸福了!我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不用扛枪上战场,更不用为生命和自由担忧,而是衣食无忧。这些幸福生活,都是无数肩扛武器、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英雄,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是他们创造我们的未来!我们是幸福的!

曲家大院——读《安居》有感


许久,我才从那一座“曲家大院”中走出来。

我似乎能看到在那青石桥畔的老屋,能清楚地看到后院的房顶上布满死去的青苔和枯黄的野草。那生与死的见证者,见证着一代又一代的主人从屋里走出去,再也没有回来。终于明白了书封面上的那句话:中国人的百年幸福梦想——安居。

在我看来,《安居》一书中,所有的人对于房子的渴望是令人无法理解的偏执。似乎每一个人都将自己的幸福与房子直接挂上了钩:钱、曲、范三家三代人长达一个世纪的明争暗斗,只为了这间青石桥畔的大院,其中更是以主人公钱瑞莲为最——为了重返老宅,她不惜把处女之身献给了一个结过婚的男人;为了长留范家,她不得不满足土匪头子吴三宝的淫欲;为了成为“曲家大院”的主人,她甚至和老公公苟合;为了保住房子,她更不惜牺牲女儿和外孙女的爱情……

我不禁要问,这是真的幸福吗?

的确,中国人的“房子情结”自古有之,俗话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可见对自家“狗窝”的偏爱。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必须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要有身心的归宿,这是保障幸福的前提。

可是,与之略有不同的是,书中的人对于房子的执着更像对个人财富的渴望、对名利的渴望;而那一座老宅无疑是当地人心中权与财的象征。暂不提钱瑞莲,且说从清末,范成奎一发横财便觊觎钱家好风水的房子而曲荣进则费劲心机来抢宅子;到解放后,李平安凭借自己的权利实际上把宅子据为己有;再到改革开放后,宋、程两家千方百计地要拿到房产证……小镇的青石板静观时代的变迁,更见证着曲家大院对于这三代人而言并不单纯的意义。

从某种层面上说,这是人性的弱点。我们有时会情不自禁地把幸福同金钱、权力相提并论;我们有时会忘记一直追求的安居的模样。

“……你要明白,我们生活在一个势利的环境里,我们不势利别人照样势利,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一无所有的还是我们,我们永远住不上好房子,更永远过不上好日子。现实就是这样残酷。你不能适应这种残酷,就必然被残酷吃掉。”

这句话给我以极深刻的印象。我们能责怪谁吗?如果可以,会有谁愿意为了房子搭尽一生?钱瑞莲虽然在对待房子的态度上略显偏激,可这一段话又何尝不是许许多多老百姓的心声呢?我们反抗,能斗得过一群人,但能都得过现实吗?

同样是以房子为主题的电视剧《蜗居》播出后,《中国青年报》展开了一场关于“幸福与房子”的调查,结果显示,69.9%的人认为幸福的家庭一定该有至少一套房;10.5%的人表示“不仅该有,至少85平以上”。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没房子,就找不到老婆,生不了孩子,成不了家,这才是最残酷的现实。‘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对不起列祖列宗的罪名谁都背不起。所以,纵使房价虚高,依然有无数国人以拥有一套像样的房子为人生的首要追求目标,为此不惜背上沉重的房债,过着咽萝卜、啃馒头的凄惨生活。”

现实逼得几乎所有人都要去争取银子,争取房子,争取面子。但是,总是有人能认识到自己正真需要的是什么。

小说中,范燕如与钱瑞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燕如在经历家中巨变和情感上的伤害后,看破尘世,出家为尼,号“慧远”。她是这场为了房子的斗争中的牺牲品,却也因而远离了斗争的中心。她的态度,或许有些人会称之为逃避,可是,置身于纷扰之外何尝不是她自己对幸福的追求?

在她出家后,她在小说中似乎显得极淡,却像浓墨重彩中的一点留白,在世人不断斗争而头破血流时,用一语惊醒梦中人。她用宗教的观点来解放自己,也劝导世人,但这宗教并非迷信,而是心灵的寄托,是追求安居的途程上安然的态度。在与经书作伴的几十年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化大革命等等外界的纷乱也并不是没有破坏她身处的庙堂、伤害她的肉体与心灵,但她始终安之若素,因为她看透了——“心里如果塞满了东西,房子不过是一堆砖头瓦块;心里如果空空如也,砖头瓦块也就是房子。人生在世,首先是心灵要有个房子,其次才是身体要有个房子。”

慧远的悟,算是超然脱俗了,然而小说中的另一主角或许一直都在告诉我们一些道理。

没错,这一主角就是那只在挖地脚的时候挖出的乌龟。它同那层层青苔一样,见证着几个家族的兴衰变化,见证着一代又一代的主人出去,就再也没有回来;但同时,它也是与主人们截然不同的存在。它有两座房子,其一是“曲家大院”,其二是自己的龟壳。大院很大,多少间屋子住过多少人演绎过多少悲欢离合;龟壳很小,一个壳子只容它一只龟藏着一点点心事。大院很老,百余年的时光里体会过时代的变迁,经历过几世人的争夺;龟壳比房子还老些,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却与之无关。

“乌龟虽然行动缓慢,但它却懂得忍辱负重,遇到危险时,就会把头尾及四肢缩进坚硬的壳内,再凶猛的敌人也对它无可奈何,终能渡过难关。”

小说很早就说过这样一段话,看完整篇后再想起这一句,我不由感到:其实人们一直在追求的安居,其实不过是能像乌龟一样,有一处刚刚好用的房子,在苦难中得到安定。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钱瑞莲在几十年后有站在曲家大院的白玉兰下,回忆起的,是大院还姓“钱”时崭新的模样;是与范新传回门时钱家寨的土胚墙;是自己后来的丈夫刘志强家的几间破屋。

“其实,老房子不仅是我们生命的起点,更是我们心灵的归宿。”

又走进“曲家大院”,我看见慧远师太正在作诗——风风雨雨百年间,非非是是万万千;有人若问天下事,青石桥畔白玉兰……

读《南京大屠杀》有感


南京大~——一件令中国人民心寒的事;

南京大~——一个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

南京大~——一个骇人听闻的名字;

南京大~——使南京变成人间地狱的真正元凶;

南京大~——一座千古奇耻的纪念碑;

南京大~——300000中国人生命的终点;

南京大~——一个“国穷民穷被狗欺”的有力见证。1937年12月13日,一个可怕的身影--南京大~充满了南京的每个角落。日军-- 一支毫无人性的军队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周的血腥~。他们采用种种灭绝人性的手段来残杀中国人民。昔日繁华的南京城尸堆如山,血流成河,大街小巷,防空洞里,处处都有中国人民的尸体,顿时,南京城成了人间地狱,魔鬼的天堂,侵华日军在中国,在南京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可耻的一页。更可恨的是日本现在将当时残杀我~民的铁证事实美化了,戏称那是为日本增光,光宗耀祖的事!

现在,中国强大了,在世界上也有了一定的地位。我们这一代是中国的希望,中国未来的支柱!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这一台"大型起重机"将中国托向辉煌的明天!

中国当初为什么那么弱?为什么任一条疯狗在她身上留下无法治愈的伤痕?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只有知识才能洗去那千古奇耻。【简评】这篇读后感有感而发,情感真挚。对南京大~作了全面介绍,字字句句充满了对日本人的仇恨,并由此激发自己树立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以排比开头,气势恢宏,感人至深。

读《月光曲》有感600字


书,是快乐的源泉,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书,是清澈见底的溪流,一年四季奔流不息浩浩荡荡的流进大海;书,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吟诵着一首又一首奇丽的小诗;书,是知识的天空,任我自由翱翔;书,是一只勤劳采蜜的蜜蜂,一天到晚从不停流;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导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学习和工作。所以我喜欢读书。今天我又读了《月光曲》这篇课文,读后受益匪浅。

闪闪发光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兄妹两被美妙的歌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先生早已离开了茅房。贝多芬飞奔回客店,花了一晚上的工夫,把那弹的曲子一《月光曲》记录下来。千古流传的《月光曲》就这样创作出来了。

在书的海洋中,让我忘了时间,也忘了自己。只是为这个故事感叹!在书的海洋中,我忘了时间,只是回味书中的一切。是书,给我的灵魂一点一滴的升华。

读《高尔基三步曲》有感


今天晚上,妈妈给我和哥哥读了一本书《高尔基三步曲》。我觉得这本书很好,有些地方很幽默,有些地方很悲伤,有些事情很可恨。书中的主人公高尔基受尽了磨难,终于长大了。他很喜欢读书,心地善良,他同情别人。可是有些被他同情的人反而捉弄他高尔基很坚强,特别爱读书。我也爱读书,我要象他一样坚强。

读《14只老鼠摇篮曲》有感10读《14只老鼠摇篮曲》


昨天,我读了这本绘本,讲的是:14只老鼠快睡觉了,它们一起吃晚餐,吃完晚餐,他们一起睡觉,妈妈讲了故事,妈妈讲的故事真好,奶奶和妈妈唱了曲,爸爸也唱了曲,小老鼠们听着歌曲睡着了。看完这本书,我也想让妈妈爸爸给我唱摇篮曲,妈妈说我小的时候也给我唱过摇篮曲,只是我不记得罢了。我想听摇篮曲一定很香甜很香甜吧、、、、、、

读“激流三部曲”有感


又是一个秋日的午后,捧着书坐在花园里的秋千上,阳光将紫荆花的影子投在我的书上。我抬头,看秋日里的紫荆花。

风,趁着我不注意,翻看我的书,最终翻至扉页,才肯离去。此时,花影下,或阴或暗地将书的名字聚拢在紫荆花的影子里。

突然神游,像是回到了那个时代……

觉新

京兆田氏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柴皆平均。惟堂前紫荆一株,花叶茂盛,兄弟夜议,将其分三,至晓欲伐时,其树即枯,状如火燃。田真见后大惊道: “树本同株,闻将分离,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树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不复分家。

——《齐谐记》

我不知道觉新是否看过这一段,若看了,他是否会用这一典故劝克安和克定不要分家。这些没人知道。因为巴金先生并没有给他安排这样的情节,或者巴金先生本身便把他定义为懦夫,所以不愿意给他安排这样义正辞严的劝语,又或者巴金先生读这本书是多年以前,因而巴金先生忘记了它。总之,我没有在《家》《春》《秋》中看见过这段文字。从《秋》的尾声可以看出,在当时那个时代,巴金先生就是以觉新做典型代表,以小见大地抨击那些软弱、不抵抗的“作揖主义”.

或许是因为巴金先生本身的主旨过于强烈,导致后来的许多读者对觉新都抱有不小的偏见。但在我看来,觉新在那个时代多数人眼中或许是懦弱的、易欺的,但他作为一个兄长,一个承重孙,他却是一个极负责任的。

我这么说,定会驳声四起,但我想说的是,作为读者的我们,热血沸腾地骂觉新的懦弱的同时,是否有过这样冷静的思考:若觉新不去做这个懦弱的人,他也像觉民、觉慧那样激烈,充满热血,敢于斗争,那么以高老太爷的性格,一定会把目光放在觉民的身上,若觉民也靠强硬的手段使老太爷将目光转移到觉慧身上,那么高老太爷定会把之前碰钉子所受的气撒在觉慧身上,若到那时,定是针尖与麦芒的较量。况且,按照时间推算,觉新开始放弃自己学堂中浇灌出的热血,想用“作揖主义”保护本房人的安静时,觉民与觉慧应该还没有这样新的知识和观念。这样,原本的悲剧会比我们现在看到的结局,更加令人觉得悲哀。

觉新作为高家长房长孙,用自己不是很丰满的翅膀,为他的弟妹们,撑起了一片虽然不是很大,但却异常有用的活动空间。

不知道高家的花园里是否有棵紫荆树,若有,不知道觉新是否去看过;若无,只愿有人愿意亲手折枝,在他空荡的人生中,插上几枝紫荆花。

觉民

比起觉慧有些激烈的性子,更喜欢觉民的谨慎、温和与谦逊。他并不像觉慧那样浑身带刺,贸然用行动证明自己是旧家庭、旧礼教勿进的新派。或许这也是琴会喜欢觉民的原因之一吧,他有着新思想所带来的与高家浑浊气息形成对比的魅力。但他的温柔也并非像觉新那样一味忍让,觉民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是温和而并非软弱,特别是他为了拒绝长辈的包办婚姻而以离家出走的方式表示抗议时,他证明了自己,证明自己是一个有着思想、向往自由的人,而并非一条只会靠旧制度撑腰的“狗”.

最终,高老太爷让步了,走至人生尾端的他或许已经意识到旧制度下的高家已经走向了衰败和灭亡的道路,但他依旧把希望寄托在了孙辈的身上,他依旧无法真正做到不要这个孙子。觉民也无法真正放弃自己的爷爷,他本身厌弃的并不是自己的爷爷,而是那个乌烟瘴气的家庭和社会。

觉民,你的一生定会有你自己安排的精彩,我想那定有与旧制度、旧家庭抗争到底的理想和为此付出的努力。希望你无论走到哪,心中都可以长驻着一株紫荆,常驻着那虽已衰败,却依然挂念着你的家。

觉慧

他终是走了。

按照自己的意志、自己的脾气,觉慧坚定地甚至近乎决然地踏出了这个浑水般的高家。

不知道他在上海的生活如何,虽然巴金先生写了觉新回复给他的信,写了众人看到他回信时的激动,却从未写过他写回来的信。但看到琴、淑华等人收到觉慧回信时的开心与激动,我想他应该过得很好,至少比在高家好。

不知道多年后,在上海或许已经有所功绩的觉慧会不会娶妻,若娶了,他是否还会记得高家的那个鸣凤,那个他第一次爱的人;若觉慧未娶,是否是因为高家的那个鸣凤,那个为了他,为了自己的爱情,宁可溺死水池中,也不愿意嫁给那个所谓“当代大儒”的冯乐山的一个小丫头。

觉慧的性子好烈,有时,总会让周围的人替他捏一把汗。不过这样烈的性子,在这个早已不成为家的家中,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武器,只是这武器或许太过锋利,不仅会刺伤那些总是爱明争暗斗的长辈们,有时甚至也会刺伤他自己、他的哥哥们,还有他的继母。

不知道世界上是否真的有时光机,能让当时的觉慧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他是否会欣慰自己当时的付出?是否会感叹自己当时对长辈们的过于锋利?是否会使自己满身的刺变得圆润些?当然,这些都只不过是假设……

觉慧,既然你已踏出这个高家,便也不求你会记得并时时念着高家的弟妹们,只是希望能在你向往的新事物的心中,长出一朵五瓣紫荆,每片紫荆花瓣上,都代表着一个人:一瓣是觉新,一瓣是觉民,一瓣是周氏,一瓣是你的生母,还有一瓣,是鸣凤。

不知不觉间,原本高挂在天边的太阳渐渐西斜。我回过神来,看见满树的紫荆花,不只是有意或无心地将影子投在了我的书上,映照着扉页中的一个标题——《家》。

我突然很想哭,因为我知道紫荆花的花语:亲情,兄弟和睦……

曲家大院——读《安居》有感800字


许久,我才从那一座“曲家大院”中走出来。

我似乎能看到在那青石桥畔的老屋,能清楚地看到后院的房顶上布满死去的青苔和枯黄的野草。那生与死的见证者,见证着一代又一代的主人从屋里走出去,再也没有回来。终于明白了书封面上的那句话:中国人的百年幸福梦想——安居。

在我看来,《安居》一书中,所有的人对于房子的渴望是令人无法理解的偏执。似乎每一个人都将自己的幸福与房子直接挂上了钩:钱、曲、范三家三代人长达一个世纪的明争暗斗,只为了这间青石桥畔的大院,其中更是以主人公钱瑞莲为最——为了重返老宅,她不惜把处女之身献给了一个结过婚的男人;为了长留范家,她不得不满足土匪头子吴三宝的淫欲;为了成为“曲家大院”的主人,她甚至和老公公苟合;为了保住房子,她更不惜牺牲女儿和外孙女的爱情……

我不禁要问,这是真的幸福吗?

的确,中国人的“房子情结”自古有之,俗话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可见对自家“狗窝”的偏爱。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必须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要有身心的归宿,这是保障幸福的前提。

可是,与之略有不同的是,书中的人对于房子的执着更像对个人财富的渴望、对名利的渴望;而那一座老宅无疑是当地人心中权与财的象征。暂不提钱瑞莲,且说从清末,范成奎一发横财便觊觎钱家好风水的房子而曲荣进则费劲心机来抢宅子;到解放后,李平安凭借自己的权利实际上把宅子据为己有;再到改革开放后,宋、程两家千方百计地要拿到房产证……小镇的青石板静观时代的变迁,更见证着曲家大院对于这三代人而言并不单纯的意义。

从某种层面上说,这是人性的弱点。我们有时会情不自禁地把幸福同金钱、权力相提并论;我们有时会忘记一直追求的安居的模样。

“……你要明白,我们生活在一个势利的环境里,我们不势利别人照样势利,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一无所有的还是我们,我们永远住不上好房子,更永远过不上好日子。现实就是这样残酷。你不能适应这种残酷,就必然被残酷吃掉。”

这句话给我以极深刻的印象。我们能责怪谁吗?如果可以,会有谁愿意为了房子搭尽一生?钱瑞莲虽然在对待房子的态度上略显偏激,可这一段话又何尝不是许许多多老百姓的心声呢?我们反抗,能斗得过一群人,但能都得过现实吗?

同样是以房子为主题的电视剧《蜗居》播出后,《中国青年报》展开了一场关于“幸福与房子”的调查,结果显示,69.9%的人认为幸福的家庭一定该有至少一套房;10.5%的人表示“不仅该有,至少85平以上”。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没房子,就找不到老婆,生不了孩子,成不了家,这才是最残酷的现实。‘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对不起列祖列宗的罪名谁都背不起。所以,纵使房价虚高,依然有无数国人以拥有一套像样的房子为人生的首要追求目标,为此不惜背上沉重的房债,过着咽萝卜、啃馒头的凄惨生活。”

现实逼得几乎所有人都要去争取银子,争取房子,争取面子。但是,总是有人能认识到自己正真需要的是什么。

小说中,范燕如与钱瑞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燕如在经历家中巨变和情感上的伤害后,看破尘世,出家为尼,号“慧远”。她是这场为了房子的斗争中的牺牲品,却也因而远离了斗争的中心。她的态度,或许有些人会称之为逃避,可是,置身于纷扰之外何尝不是她自己对幸福的追求?

在她出家后,她在小说中似乎显得极淡,却像浓墨重彩中的一点留白,在世人不断斗争而头破血流时,用一语惊醒梦中人。她用宗教的观点来解放自己,也劝导世人,但这宗教并非迷信,而是心灵的寄托,是追求安居的途程上安然的态度。在与经书作伴的几十年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化大革命等等外界的纷乱也并不是没有破坏她身处的庙堂、伤害她的肉体与心灵,但她始终安之若素,因为她看透了——“心里如果塞满了东西,房子不过是一堆砖头瓦块;心里如果空空如也,砖头瓦块也就是房子。人生在世,首先是心灵要有个房子,其次才是身体要有个房子。”

慧远的悟,算是超然脱俗了,然而小说中的另一主角或许一直都在告诉我们一些道理。

没错,这一主角就是那只在挖地脚的时候挖出的乌龟。它同那层层青苔一样,见证着几个家族的兴衰变化,见证着一代又一代的主人出去,就再也没有回来;但同时,它也是与主人们截然不同的存在。它有两座房子,其一是“曲家大院”,其二是自己的龟壳。大院很大,多少间屋子住过多少人演绎过多少悲欢离合;龟壳很小,一个壳子只容它一只龟藏着一点点心事。大院很老,百余年的时光里体会过时代的变迁,经历过几世人的争夺;龟壳比房子还老些,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却与之无关。

“乌龟虽然行动缓慢,但它却懂得忍辱负重,遇到危险时,就会把头尾及四肢缩进坚硬的壳内,再凶猛的敌人也对它无可奈何,终能渡过难关。”

小说很早就说过这样一段话,看完整篇后再想起这一句,我不由感到:其实人们一直在追求的安居,其实不过是能像乌龟一样,有一处刚刚好用的房子,在苦难中得到安定。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钱瑞莲在几十年后有站在曲家大院的白玉兰下,回忆起的,是大院还姓“钱”时崭新的模样;是与范新传回门时钱家寨的土胚墙;是自己后来的丈夫刘志强家的几间破屋。

“其实,老房子不仅是我们生命的起点,更是我们心灵的归宿。”

读后感《读《南京安魂曲》有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南京大屠有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