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后感

观后感

帝陵观后感。

我们往往低估了观影响对人的影响,那些思维的火花在观看过程中可能转瞬即逝,很多优秀的观后感,要真正地理解作品,其实需要以心得的方式去认真回味。写写观后感,可以更好地训练我们的写作思维。哪些情节让您印象最为深刻呢?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帝陵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帝陵》是一部由张普然导演的纪录片,网友们对这部纪录片也是给出了一致的好评,一起来看看吧!

这段时间我看一部历史记录片---《帝陵》 。它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枯燥,相反它所覆盖这的神秘衣纱让我想不由自主的靠近它,揭开它。它让我在乐趣中了解到了真实的历史,丰富了我的历史领域。你们是否也和有同一疑惑,古人是如何建成这气派的帝陵在那个 科技不发达的时代。

《帝陵》讲述上下五千年漫漫历史的中华民族,帝王与其陵墓之间神秘莫测、荡气回肠的千古故事。皇帝的生平及皇帝的个性、故去时代的风貌与逝去岁月的故事,都会在皇帝陵墓中展露无遗,是其一生心思的精粹。

它以高超的科技与完美的旁白,全方位实现历史的穿越,仿若皇帝本人再生,历史画面重演,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古色古香的风韵之中恰有一抹现代潮流科技的色彩,古为今用,求而得之;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完美的演绎出了它应有的风采。

章目:第一集 《汉高祖 长陵》

第二集 《汉惠帝 安陵》

第三集 《汉文帝 霸陵》

第四集 《汉景帝 阳陵》

第五集 《汉武帝 茂陵》

第六集 《汉昭帝 平陵》

第七集 《汉宣帝 杜陵》

第八集 《汉元帝 渭陵》

第九集 《汉成帝 延陵》

第十集 《汉哀帝 义陵》

《帝陵》精致解读皇帝及帝陵玄密,深度揭示帝陵文化传颂后人。它让我了解到了封建社会的各种典章制度的完善、确立和巩固基本上都完成于西汉,封建社会对礼仪典章制度及其重视,丧葬制度是礼仪典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汉皇帝陵墓,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最高丧葬礼仪,汉代丧葬视死如生,帝陵也可以说是西汉封建统治阶级社会历史活动的缩影。对西汉帝陵的勘探与发掘,深刻解读历史、后世继承传颂。

这部《帝陵》纪录片,促使众多华夏儿女,深知中华历史脉络,溯宗追源、悠然重生。

对于没有时间或者没有机会去了解汉代诸帝的人来讲,这部纪录片如同一场甘霖。抽空两天看完所有11集,感慨良深。看完后的感觉是,这一切,如果说发生在一两百年前的华夏,大概我都不会有丝毫的异样。因为发生的这一切,虽然太多是如此的残忍,但却又异样的亲切。这大概也证明了,本朝的民族性,基本还是延续了大汉以来的精神气。但是不需要太多骄傲,可能更多是唏嘘。大汉尤其是西汉,是第一次发现能够如此代表汉民族精神的朝代。怪不得我们叫汉族。

高祖刘邦可能最为担心的是功臣,值得他欣慰的是,这件事他解决的很棒。功臣基本在西汉两百年历史里没有泛起什么大浪,泛起来大浪的,几乎都是外戚。但高祖的精力是有限的,做了很多顶层设计之后,剩下的觉得反正怎么折腾都是自己人,无所谓了。即使是外戚,不也是自己人么。陵邑的设计,是美妙的创新,只可惜没有传承到今日。五陵少年的绝响,只留下杜少陵一个人缅怀,但也显得如此的小气,虽则浪漫的爱情故事,总是令我们所动容的。

早早地说吧,我如果可以穿越,可能最想做的是汉元帝,在B站看汉元帝这一集大概是个转折点,太多的谩骂和攻讦,被很多人认为是有汉以来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汉元帝冒着被中兴之君汉宣帝爸爸指着鼻子骂,都要独尊儒术,其实是有深刻的考量。高祖刘邦说白了就是一个草莽,这还好了,毕竟是开元之主,不服也得服,最为致命的是,其后的汉文帝,汉宣帝,基本都是在宫廷争斗旋涡之外的渔翁得利者,两个都出身微末,汉文帝是太原来的土包子,汉宣帝干脆就是一个平民小人物。汉元帝为什么要这么重视儒家,大概就是看中了儒家其中的君君臣臣的道理。以后汉宗室可以绵延四百年,归功是属于汉元帝的。表面尊了儒家,却把自己老师两次投狱,而且重用了宦官从此悠哉乐哉。可以看出他的帝王术,基本上是辐射到了明末,这样的帝王,比汉武不遑多让。所以后期淫荡,我是很理解他的,因为大概他觉得,汉朝的积累百年的弊端已经被他解决了。当然过得最爽的应该是他的儿子,和赵飞燕姐妹3p十载,甚至宠幸者不限男女,可见该着死于安乐了。

只是通过浮光掠影般的了解,惊讶的是,汉朝所带来的心灵震撼,依然不是国人最近()几十年最熟悉的明清所能比的。因为那些帝王们的故事,可能比帝王平民化的宋代还要亲切一些。终西汉一朝,最大的阴霾大概就是外戚干政。从吕雉的吕氏宗族开始,霍氏,窦氏,王氏......不一而足,一直到王氏的王莽篡权,可谓属于量变引发了质变。但我觉得吧,今天很多人觉得外戚干政是个挺不伦理厚道的事,但没准在那个年代其实也没什么,毕竟刘邦斩白蛇,基本上也没几个人相信。大家都是老百姓,整个西汉朝代,平民们对皇室到底有多少信奉,其实是存疑的,估计更多是,天下,有德者居之。七国叛乱证明了这一点,王莽篡汉天下赞叹,也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所以汉元帝的意识形态建设才显得如此重要。汉武帝的文攻武略最后被后人纪念,没准可能就是个熊孩子。西汉的任何天子放在那个位置,大概都会有如此作为。爷爷爸爸都给准备好了大好的江山和钱财,是你你也忍不住的折腾一下。汉武之前之后的各朝,其实都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而这些事,夹杂着各种隐情和故事纷至沓来,让人觉得如此的契合而熨帖。每个帝王都在想着,如何做好自己的角色,让帝国国祚绵长而悠久。帝陵的修建,是及其容易让今天的人们所忽略的一个议程,但是在古代,这确实兹事体大十分重要的一个事情,所有汉代帝王的谥号都有一个孝字,即可以说明。事实上,中国的统治者们,包括汉代的诸位,一直到今日的在其位者,都有一个默契,那就是历史的自觉,一种跳出历史的反省和自觉。有趣的是,在西汉的每个皇帝身上,基本上都可以看到这种自觉。

我讨厌现在的看客们说某个皇帝太傻太白痴,好像自己有多么聪明,事实上,很多帝王从小受到教育,接受的各方观点,其实都不少,每一个举措大概都有背后的道理和原因。正史的观点很多是从儒生的角度来书写,比如有明一代特别痛恨宦官专权,其实不足为信。宦官的存在,其实本质上就是皇权的象征,因为没有宗族和帮派的属性,其实宦官是唯一忠于和维护皇权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汉元帝其实也不简单的原因之一,因为他给汉朝的痼疾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案。西汉在汉景帝之前的主要问题,在于宗室,最后被汉景帝解决了。汉武帝终于可以心无旁骛的放纵而自我了一把,又加上卫青霍去病帝国双壁带来的璀璨光芒,造就了西汉的赫赫威名。所以汉室对外戚的态度是暧昧的,而正是解决外戚问题,成为汉武帝以降的帝国的主要问题。汉宣帝作为草莽英雄,体会并不明显,但汉王朝是个大染缸,汉元帝其实在苦思冥想中,用尊儒家的方式解决了这个痼疾。以后的诸多朝代,近的比如东汉魏晋,远的一直到明清,国家的有知阶层,几乎都是根深蒂固的奉皇室为正统,如同装了某个电脑系统一般,这是不容易的。而这种意识形态的威力的发挥,一直到百年之后才渐渐发挥出来。

西汉的帝王们,有着像刘盈这样官二代的妈宝男,刘彻得益于外戚军功,最后却赐死刘弗陵之母的心机男,有刘洵这样起于布衣对民间爱情忠贞不二的多情男,一直到剩下的几个皇帝,修修补补,挽救社稷,每个人的选择都有他的合理性,一直与外戚和权臣纠葛一路的各种,尽管过去了两千年,两千年啊,所有的故事却让人觉得好像发生在昨天。从皇帝到臣子,从臣子到百姓,每个人都是如此的聪慧,都从自己的角度做出了抉择,古人不像古人,甚至王莽的出现乃至所颁布的种种决策,都是对当下现世的最佳因应。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在看曾侯乙墓的时候还稍显陌生,但看到满城汉墓展览和海昏侯的相关采访(比如一席的讲演)却觉得无比亲切,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这就是汉民族绵延两千年的日常。

只是从个人的体验来讲,春秋战国的典章记述如果还是让今天的人们有些生硬,其中的贵族之风还是有些疏远的话,那汉代的朝廷的那些文治武功背后的家族纠葛,那些功利的算计考量和爱恨情仇,甚至同性恋的比例,都如今日的社会生活如同一纸之隔。看先秦以降每个帝王的故事,都是可赞可叹可怜可悲,没有任何现代人的不敬和轻蔑,就像一位位老友或故人,看尽了场场戏剧,经历了一场场人生。在这样的历史轨迹中,即使你穿越了时空,都无法提出更好的方案,怪不得人们说中国是早熟的文明,而我们都是生活在历史之中。

《西汉帝陵》一部讲述西汉11位皇帝陵墓的记录片,通过对每一位皇帝帝陵、后陵、陵邑区的描述,概括其生前在位期间经历的主要事件、是功是过,使观看者更一步了解历史,了解西汉王朝,如果有机会亲眼看到这些高耸的陵冢,应该会感到很敬畏很神秘吧。

西汉的帝陵陵园一般是皇帝登上皇位后即开始建造,其中9座在咸阳原、1座在白鹿原、1座在杜东原,以帝西后东、父左子右为主要格局,大部分设陵邑即迁移大量人口守护陵园。

汉高帝刘邦长陵,庙号高祖,公元前195年驾崩,生前修建未央宫(汉宫代名词,未央代表着无尽),丞相萧何,皇后吕雉葬于后陵。生前再辉煌,百年之后也只能静静地躺在陵墓中。

汉惠帝刘盈(刘邦之子)安陵,公元前188年驾崩,在位仅7年,生前得到商山四皓协助保住太子之位,丞相曹参,但因亲眼看见母后吕雉强权强势残害刘邦生前宠姬戚夫人及其子刘如意,且被迫与自己的外甥女结为夫妻,而对母后充满了恐惧与怨恨,最终日夜淫乐不听政,失去实权,壮志未酬。

汉文帝刘恒(刘盈之弟)霸陵,庙号太宗,帝陵设在白鹿原上,刻意与刘姓宗氏在咸阳原上的皇家陵园保持距离,生前生后都与母亲薄姬相依为命,汉文帝生前推行了轻徭薄赋的执政理念,开创了文景之治。

汉景帝刘启(刘恒之子)阳陵,是文景之治的重要舵手,平定了七国之乱,葬于后陵的王姪生前表面看似与世无争,其实有着敏锐的正直嗅觉和非一般的手段,使自己的儿子刘彻能被立为太子,自己成为皇后。

汉武帝刘彻(刘启之子)茂陵,庙号世宗,生前重用卫青和霍去病(卫青的外甥)两位军事天才,北拒匈奴,南逐百越,西越葱岭,奠定了中华版图的基础,派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诞生疏通了道路,著名思想家董仲舒出自茂陵邑,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的文化方略和天人感应的治国理念,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晚年却因轻信巫蛊之术,失去了妻子与儿子,杀戮百姓。公元前89年,汉武帝颁布罪己诏,为自己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的错误进行检讨。

汉昭帝刘弗陵(刘彻之子)平陵,年幼登帝,宰辅大臣霍光(霍去病的弟弟)辅佐,开创了昭宣中兴的大好局面,却在公元前74年、21岁病故,平陵中挖掘出的骆驼骸骨证实了西汉与世界真实存在的文化交流。其短暂的、没有实权的一生与汉惠帝刘盈十分相似。

汉宣帝刘询(刘彻之曾孙,巫蛊之祸中遇害的太子刘据之孙)杜陵,陵墓不在咸阳原上的皇家墓葬区,与同为外王入主的汉文帝刘恒十分相似,而是设在杜东原上,庙号中宗,西汉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帝,襁褓入狱,由忠厚的女囚哺育,幼游民间、少时继位、毕生图治,降服匈奴,开创宣帝中兴,汉宣帝对于在民间结为夫妇的许平君用情颇深,在帝王中实属罕见。《史记》在此时期刊行天下。

汉元帝刘奭(刘询之子)渭陵,倾心儒教,废止陵邑制度,轻信宦官,王昭君在此时期出塞远嫁匈奴。

汉成帝刘骜(刘奭之子)延陵,汉成帝耗巨资建造两座陵墓,宠幸张放(男宠)和赵飞燕、赵合德两姐妹,赵氏姐妹为稳固地位不择手段地加害生下皇子的妃嫔和小皇子,留下了燕啄皇孙的千古恶名,皇太后王政君的外戚势力强大,且贪图享乐,盘剥百姓,造成了深刻的社会矛盾,西汉王朝阴霾重重。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汉成帝加封王政君的侄子王莽,为西汉王朝的覆灭埋下伏笔。

汉哀帝刘欣(刘奭之庶孙、刘骜的侄子)义陵,皇后是自己的长辈,真爱董贤(男宠),成语断袖之癖典故的出处,因为对董贤的宠幸,汉哀帝将没有学识和能力的董贤提拔为大司马,成为百官之首,至此,汉哀帝将西汉王朝推入至更深渊处。

汉平帝刘衎(中山王刘兴之子)康陵,西汉最后一位皇帝,9岁登基,在位仅5年,是王莽的傀儡,王莽善于做表面文章,在众人面前伪装贤德,滴水不漏,最终篡夺汉室江山,建立新朝。

观后,深深感受到即使身为一国之君也有很多无奈之处,懂得隐忍、韬光养晦、顾全大局才能有真正主政的机会,加上各种外戚势力争权夺势为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权倾朝野,要想真正治理好一个国家谈何容易,只有励精图治的皇帝才能让国家进入盛世。以史为镜,一个人想要有所成就除了才华、学识等因素外,还要学会收起自己的锋芒,任何时候保持理性,不贪图享乐,不骄不躁,思想独立,保持低调

HdH765.cOm更多精选观后感阅读

后宫‧安陵容传攻略观后感 后宫‧安陵容传后宫‧安陵容传心得体


感觉唯一有盼年内可能完结的线,是与二十爷私奔结局,片头貌似有一句暗示此意??毕竟二十爷马上要大婚了,如果变成有夫之妇和有妇之夫的恋爱还是有些禁断的。

给昼容写篇长评。

其实我最初攻略的是二十爷,但由于隔得太久,那时候又没有云存档,再加上大大新做的片头里出现了五阿哥长大的立绘(好帅!),于是,果断,爬墙。

这条线果然没让我失望,小正太果然很萌,总是一本正经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可惜没有选项,不然真想捏捏脸颊。

和这孩子互动最多的剧情就是牵手,这种小互动好可爱。那句皇阿玛不在乎,儿臣在乎。真苏到不行了!

简短地分析一下陵容对弘昼的感情变化。

最初,毋庸置疑,陵容当自己是庶母,本能地去心疼一个不受宠的和自己孑然一身的前世有些相似的孩子,多少有点惺惺相惜的感情在里面。

后来这种很纯粹的感情逐渐掺杂了一些其他东西,陵容开始恍惚,摸不准自己的心理。她会为了弘昼僭越(除夕夜逃宴会,去见弘昼),有些情难自禁,这的确是在意,是喜欢,但远没到春心萌动的地步,更像是姐姐宠溺弟弟。

众所周知,陵容有一个噩梦般的前世。那是一条注定黑暗的道路,她在这条路上被她真心相待的姐妹利用,被皇后当棋子控制,被皇帝当成雕花笼里的黄鹂鸟,开心就逗弄两下,不开心就丢到一旁。

都言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陵容的可恨建立在她可怜的基础之上。她越走越错,脚下踏着森森白骨,手上染着淋漓鲜血,最后她只剩一具残躯和一身洗不去的罪孽。

终生受制于人,只有死才算自己做主。

前世凄凉()悲惨,所以当有一个人,哪怕是个孩子全心全意对她好的时候,她会很容易被温暖,容易对对方产生好感。但前世之痛太过刻骨铭心,所以让陵容彻底地爱上一个人还是有一定难度。

剧情进展到这儿,我觉得作者大大处理得非常好,陵容之所以心无旁骛地对弘昼这么好,是因为她没意识到她对这孩子的喜欢是男女之间的喜欢,依然把他当弟弟,或者当孩子。

而如果此时陵容意识到,大概会觉得自己太荒唐了,再加上身份、年龄等等阻碍,可能会选择逃避。

之后二人发展下去,还需要更深的羁绊,同时小正太也在不断长大,一定会有让陵容正视感情的那一天。

就像片头里弘昼喊:你永远不知道,我非你亲生这件事对我有多重要!

这种剧情好带感!笔芯~

小正太这个耿直boy大概意识到了什么,可能是意识到自己动了真情,我想说那是早熟+早恋啊少年!但小正太还太小,尽管早熟也是个孩子,喜欢你的表现就是和你待在一块闲聊(主要是待在一块),同时得知陵容和他差不了几岁后,暗下决心加入他十七叔拐带嫔妃的行列中

小正太不知是太耿直单纯,还是太有心机,总是眨着纯真的大眼睛问陵容各种关于感情的问题,陵容每次都被问得又羞又窘,不由多想。但是一看到小正太单纯无害的眼神,又觉得自己想多了

还好陵容在一堆小姐姐里还算是小妹妹,五岁还可以接受。只不过以后,果郡王和甄嬛,温实初和眉姐姐,陵容再和弘昼走在一起,那皇上的头顶真是呼伦贝尔大草原啊!点蜡

本想着短小精悍,没想到写这么多,我果然是个隐性话痨

好了,最后祝作者大大,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在新的一年多多更新!

君为帝攻略观后感 君为帝心得体会


从一开始的回忆中,我最喜欢 虞 婉 兮,患难而见真情,在身 染 时 疫,被所有人疏离、害怕,当作洪水野兽,甚至连自己都快放弃自己的时候,只有她在身旁不离不弃,细心照料,这就是真 情阿

1

在晚上去了婉兮那里,大大以后改位份要不要设点门 槛呢?我直接把她升到淑妃啦哈哈,可是看着剧情她被欺负又有一点点违和的感觉,不过是刚改好的那个晚上的对话,不知道这样改对后续剧情会不会有影响就是啦~然后和温婉的淑妃闲话家常,渡过的美好的夜晚~~

之后终于可以上 朝了好棒!!大大那个上朝介面呀,有时候点一点好像就出现bug了耶,选项会只剩下字但是人物图片不见唷,工部的真是太好笑了哈哈哈,贫穷使 部哭泣XD这个是还不能使用工部的意思吗哈哈哈

叶娘娘婉清送食物给我时,宣她进殿,但是背景是全黑的耶,这个是原本的设定还是我电脑,还是我抓到bug啦~?大大加油大地图似乎还有一些还没弄完,不过8/16发 布到现在这样已经很完整啦~~~建议大大在美人的各种功能(例如有些留 用但是不见了,晋级好像没有特别影响?)的地方可以多加些剧情唷~

阿对了再来提一个,就是我们需要大地图的介绍~不然出现那么多地方,我们读者会不知道什么地方是什么用处,要去那里可以做什么唷~建议大大之后做完其他功能可以加上大地图各地点的功能介绍~感觉时代背景设定很棒,也有很多事情让人好奇,除了养成还有很多很多的剧情连接着故事,让我们可以体会养成的就感,又同时能够享受看故事的乐趣真的很棒~

还有祭天似乎??去超过一次仍是同一个剧情吗?这样的话大大可以设定已经去过的人显示(今年或是这个月)已经祭天过了,多久祭天一次就可以啦什么什么之类的就好啦~~或是大大可以每次剧情不一样,又或者是简洁的几笔带过,不过会影响属性,这样的话也是很好的设定唷~

我到处来跑去,跑到出宫城外的赛 马 场,发现很漂 亮的姑娘耶,真是惊喜,感觉除了选 秀的姑娘,大大在各地是不是也有很多可以认识的可以纳 妃的人呀,我觉得筱 然 长得很好看,想要多认识!不过真的~还是需要一开始的大地图介绍哈哈,像我一出 宫 乱 点就跑到类似怡 红 院的地方啦,还是期待大大的大地图功能完善,不催促大大,发布几天就做到这样感觉已经很好啦~之后再继续看,期待大大的作品越来越好!感觉大大的内容很丰富,设定很多,功能系统等等的也很多,做起来肯定很辛苦,但是加油,相信大大可以的!我自己曾经因为很喜欢玩橙 光,下载了制作工具想自己做一个看看,发现真的很复杂??所以可以体会大大的辛苦,尤其是养成,很多数值设定等等的,还有剧情的连接跟数值的关联或是各选项的设定,各种功能可以怎么用感觉都是很值得深思的东西,例如位份好感等等大大也可以善加利用,总而言之,大大加油,支持你的作品,感觉等到内容都完整之后,会是一个超级厉害的好玩多功能多系统又很多剧情可以看的大 神 级作品~~加油家加油!!上面捉了一些bug大大也可以参考,祝大大作品越来越好

2

当皇 帝美 美的(惨 惨 的?这个不知道要继续看后面剧情哈哈())的生涯要开始啦~~打开看了一下好感介面,初 始 好 感 感 觉都蛮高的呢~就是想问一下大大,好感的人物能不能把名字加上去呀?这样一开始玩就比较能够知道 谁 是 谁 不 然只有图片不太好认 识

从一开始的回忆中,我最喜欢 虞 婉 兮,患难而见真情,在身 染 时 疫,被所有人疏离、害怕,当作洪水野兽,甚至连自己都快放弃自己的时候,只有她在身旁不离不弃,细心照料,这就是真 情阿,即使她的家世不高,之后可以更改位份时我必定要将她升上去。

到了封后典礼上,皇后长得好好看阿!继 室 是什么意思,目前人物很多我要慢慢理 清??谁是谁跟谁有什么关系,尤其是序章的女生角色我好奇的 紧 阿

选秀的地方大大描写的好细 致阿,每位美 人都有详 细的描 述,甚至 家 世等等以及皇 上的看法,感觉很多人都很棒欸,到了册 封的地方的设定很好,可以选择三种位阶(一种皇 后,另外两种为高一阶或低一阶)就是「贞 儿」这个封号感觉可能是大大的一个伏 笔呢!毕竟一直提到有个人不愿意为 妃或是不愿意为 后,而皇帝选 秀时说了「贞 儿」,似乎又有什么渊 源,该不会是红色衣服的女子吧

女帝明昭观后感 女帝明昭心得体会


戳进来女帝完全是因为名字,个人比较喜欢女强所以一开始看见女主是个傲娇小公主的时候有点小失望,但是我们的小公主真的有!潜!力!明昭在宴会上吟诵的那句诗恰好也是我特别喜欢的

1

趁闻人睡觉悄咪咪补上我的长评?

戳进来女帝完全是因为名字,个人比较喜欢女强所以一开始看见女主是个傲娇小公主的时候有点小失望,但是我们的小公主真的有!潜!力!明昭在宴会上吟诵的那句诗恰好也是我特别喜欢的,心怀天下的小公主一定可以成长为女王的。

馥雅并不完美,也有各种各样的小毛病,但正是这样,我们才可以看见她成长蜕变的过程,才可以陪她一起慢慢长大。任何一个强者都不是凭空而来的,我也愿意等待一个更好的馥雅。

然后是的,我一定要把我在美男中徘徊的纠结写出来!

其实一开始在表白墙看立绘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李三儿,那种亦正亦邪的性格也炒鸡爱。但是架不住皇叔戏份多啊,就被拐跑了。但最近更新,emm皇叔初恋居然不是我,做为一个初恋情结深厚的美少女,我又要投入李三儿的怀抱了

先说李三儿吧,轻狂骄傲少年郎,亦正亦邪,张狂肆意,落拓不羁,攻气十足,总有一种看不起别人的感觉。他也的确看不起锦衣玉食四肢不勤的中原人,甚至对于他草原上的无能大哥也是瞧不上的,大概塞北茹毛饮血的民族只相信强者。在赛马时耍馥雅有点掉粉,但说的话还是蛮有道理的。他对馥雅说不嫁大哥嫁我吧的时候的确有一种说 I do 的冲动。李三儿这样的人对我这种小女生在游戏里吸引力还是挺大的。

李三儿和皇叔都像是只可远观的人物,说起来最靠谱的,非木头莫属。对木头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那句穆大人和穆深是不一样的。很难想象就是这个相识不久的异国使臣给了馥雅最大的支持。在众人隐瞒的时候是他告诉馥雅和亲的消息,劫狱的夜里,馥雅满心欢喜以为皇叔终于还是来帮她了,打开门时看到的却是穆深。馥雅问他为什么,他只是说穆大人和穆深是不一样的。可我想,在那个满天纸鸢的午后,他是不是也曾对身边巧笑倩兮的少女动过心呢。

至于皇叔馥雅的初恋,对馥雅那种若有似无的感情简直像猫爪子挠心,一直勾搭的我不行不行的。可是皇叔作为一个政客,大多数时候是冷血无情的,推出惠嫔弃卒保车,告诉馥雅和亲势在必行,爱字不可妄言,在最后才对馥雅的劫狱计划施以援手。当然,这都可以理解,而皇叔也的确在馥雅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守护她,替她销毁劫狱的证据。但对我这个有初恋情结的人来说,皇叔把馥雅当成一个相似的替代品实在有点难以接受。

存在感最低的赵寒蝉,只有一句话:我把你当谋士,你却想咳咳。不过据说以后会加戏噢,不要放弃他。

压轴的当然是我的闻人啦,一定要表白我的闻人大可爱!炒鸡温柔,每一条评论都会用心回,而且文笔超赞,初女作就这么好让我这个电脑盲羡慕嫉妒恨。顺便说一句闻人是我哒,不要抢我的闻人,

2

一口气玩了三章没忍住爬上来写个长评!!暖暖太太这个游戏做的真的特别棒!!剧情松紧把握的超好!每章一个小高潮玩的简直畅快淋漓!

各位男主都是各有千秋w第一眼和小公主一样都被美人皇叔迷的晕头转向233。夏支离,他那么美、那么好,如春风拂面,简直是完美的初恋。虽然聪明的公主也逐渐意识到皇叔对自己的感情可能不像自己想的那么单纯(对已故长公主的关心程度还有公主觉得皇叔透过自己在看别人),而且截至三章感觉双方都已经意识到自己对对方不只是亲人之间的关怀了如果国家一直和平安泰,不需要和亲,公主可能真就吊死在这一棵树上了吧,及笈后嫁给别人,然后念着皇叔郁郁一生不过幸好我们的小公主才不是这样认命的人!炒鸡期待后期剧情与皇叔的感情纠葛的发展!难道这是个假六叔?!就算真有血缘关系又怎么样啦!!我们就要在一起都当皇帝了谁还敢多说一句!

穆深这个男主其实挺意外的,外国使节隐隐算是敌对势力,又是刻板的世家嫡子,很难想象这块木头怎么会与活泼好动的公主产生火花;可从一章容宸案到二章透露和亲到三章自荐相助劫狱,这人简直是冰皮巧克力熔岩月饼啊!!冰冷淡漠的外表下是一颗炽热的心,每每雪中送炭让人甜到心里,让人不爱他都难啊啊!印象最深的是她说:穆大人和穆深不同,对穆大人来说不对的,对穆深来说便是对的。很感动、又很心疼,他心思清明,不忘自己是身为使节的责任,又不愿压抑自己内心的情感,便生生将矛盾的自己剥离开来,真是强大的自我心理调节!话说父皇,和亲可不可以嫁给这位使节大人啊?!要是再和他一起经历个三四章剧情,我们小公主也许真会死心塌地跟他回北燕了呢(笑)期待小公主和木头的羁绊越来越深,自从意识到这点以后感觉再有危机也许就不是一个人了呢,这种莫名的安心感偏偏是这样身份的人带来的真是奇妙w

李承吉emmm怎么说呢,和前两位书生气的男主完全不同,这个跋扈不羁野心勃勃的三皇子,对小公主开始一直抱着玩味试探的态度,调戏讽刺不守承诺,确实没留下啥好印象(不过他也不介意就是了);然而赛马一节承吉表现出的两个细节却让我印象颇深:一是强调自身必须强大,求人不如求己;小公主虽然可以以各种你不信任别人也没人信你最后孤家寡人啦来反驳他,但在内心深处其实是认同的:尤其当身陷困境却无人求助时,多希望自己足够强大可以解决这一切啊这是不是也是为帝者必备的心理素质之一呢?二是明确表示对小公主勇气果敢的赞赏,他说:你该是翱翔苍穹的雄鹰,而不是锁在笼里的金丝雀。看到这句不知小公主作何感想我是有种流泪的冲动:也许这个人能够理解真正的我。公主的一腔热血,侠肝义胆,发生的这一桩桩一件件,别人又是怎么说的?父皇母后睁一眼闭一眼觉得小孩子淘气胡闹不太过分就罢了,真到原则问题亲生女儿一样冷酷无情;太子哥哥和皇叔还是尽量伸出援手,但却会为难地告诉她不能逃避身为皇室该承担的重任,要懂得适时进退、明哲保身;穆深说我做不了太多希望你能有机会为自己再争取一次。而承吉说:你属于草原,你应该自由,虽然表达方式有点问题,现在的公主也不可能接受(给了他一耳光233)但对我来说还是很心动的提议呢,这位大胸弟会玩又会撩,不用担心下半生xing福了233);总之现在剧情还()没有展开,一切都还未有定数,我期待着经历的风风雨雨的他们,能有机会双双骑着骏马,驰骋于广袤的草原,血色双眸的男子含笑解下腰间的弯刀赠予他笑靥明媚的心上人,从此无论平和苦难,都有你相伴,潇潇洒洒,共追风一生。

盛世天下之女帝篇攻略观后感 盛世天下之女帝篇心得体会


真的,走过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一生,让我感触很深,到底是什么让她从一个刚入宫的懵懂少女成为杀人下见一代女皇?看完了这个作品让我知道了,不仅仅因为权利的诱惑

1

玩完了感触还真的很多啊,哈。最后李治问媚娘爱过他吗,真是,眼泪吧嗒吧嗒就掉下来了,果然呢,无论心再怎么变再怎么不相信他,却终究是爱上他了呢,初入宫时的媚娘天真单纯热情早已被后宫中的生活磨没了,但是我方式操控着媚娘我心里还是相信情爱的,我原以为,无论天下人怎么说媚娘祸国妖女,妲己转世,残暴不仁他都会站在媚娘身旁,永远相信媚娘,可是最后还是被奸诈,忘恩负义之人给算计了,不过还真是那句话。如果他一开始就相信我就算被千夫所指他也会相信我,可惜这种信任终究只是妄想罢了。在这后宫之中,亲情友情算得了什么,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不择手段,甚是至残害骨肉血亲。真的,我以前一直不理解,也不敢苟同这种冷血,残忍的皇上的所作所为,可是走完了媚娘的一生后,我突然觉得我能理解了,在这后宫之中,初入宫时的朋友与自己背道而驰,甚至为了让我难过,为了算计我用尽心机,贴身侍女因为一个渣男背叛我,我爱的男人被我亲姐姐勾引哦,还有外甥女最后就连自己的大儿子都拿我当仇人一样。不知道怎么说心里的感觉,可能是感觉心里特别凄凉吧。特别委屈,本想李治会帮我查出真相,结果发现自己想多了,只因为一个小儿科的陷害那么轻易的就开始怀疑我了唉。当时我是真的代入感特别强,感觉自己就是武媚娘。有点气李治这样轻易被人糊弄,这样轻松就被绿茶婊勾搭了。就想算了,最后还是只能自己一个人。啊啊对了。然后自己的儿子还一个一个都那么不争气,都那么轻易被一个白眼狼挑拨。甚至我那个二儿子还要杀我这个娘!真的心寒。(不过媚娘好能生啊,7个孩子咳。看完这个最大的感触还是,希望下辈子。李治不在投生帝王家,媚娘不在入宫,让他们幸福轻松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过完一辈子,生一堆聪明伶俐的双胞胎(龙凤胎)嗯,我好像也就这么大的志气了,真不知道我怎么玩过来的,我从头到尾就看了不到5次的攻略,读档也没几次,这还是第一次这么任性的尊重内心的想法却没玩死主角,肉肉的选项都做的恰到好处,该杀杀媚娘绝不白莲花。棒棒的。希望肉肉以后能做出更更更好的游戏。期待ing?

2

媚娘过的不甜,很苦。

至高无上的王权,万人匍匐的盛()世,是她一步一步血与泪的累积。

她从感业寺回来,以一个身份低微,位置尴尬的婢女的身份在皇后身边蛰伏。最开始,媚娘是压制萧淑妃的棋子,她步步为营如履薄冰,字字在舌尖辗转心上反复,依附王皇后,扮演一个胆怯懦弱的角色,赢得王皇后的信任保全自身。后来因为刘贵妃的怀疑她先发制人使李治立储,又散布传言使王皇后和刘贵妃反目。然后公主邀约,辩机之死使高阳始终耿耿于怀,她心中有愧,思虑后还是决定前去,又是一番不见硝烟的试探。再然后,李忠诬陷素节,怀子,下毒,刘熙搅局,高阳之死,朝堂上与长孙无忌的争锋,拉王皇后下马...太多了,数不过来的,全世界都在与之为敌,甚至最后母子离心,与几个儿子都有一番明争暗斗。一路之上知交好友二三都没有,但细细想来,苦中应当也有些甜的。想儿的短短一段陪伴是暖的,一时的领路之恩使这个单纯的姑娘记了好多年,处处维护偏袒最后以命相报。

斗来斗去,走上至高点,很大部分是为了自己,但是同样不可否认,有那么一部分是留给那个十七八岁撑伞的少年的。当初萧淑妃宠冠六宫,风头无人能及,是有原因的。是李治的执念,是因为那三分相似的脸。上官婉儿也同样是占了几分相貌的便宜的缘故。李治的爱明目张胆,深情款款,而媚娘的爱,却显得细水长流,润物无声。媚娘为了共同的盛世而努力,批阅奏折、军事部署、垂帘听政,并不是因为她贪恋王权,是因为榻上被头痛症折磨看不进奏折的君王,是因为单纯易被掌控被挑拨离间母子离心妄想废后掌权的不成器的儿子。前线大捷,我要赶紧去告诉陛下,陛下听了心中欢喜,头定然也不那么疼了。她步履匆匆,日夜不眠换来的是亲姐姐对李治的娇言软语,是美人在怀,耳鬓厮磨。情起是因为一场雨,一个人,情灭是因为一场雨,一个人。她说武媚娘再无情爱二字,以后的路她一个人走的前不久,她还在雨中悄无声息地哭过一场。李治后来淋雨来见她,她对李治的一番言语,是利用,还是真情流露?

你爱过我吗?媚娘心中,始终是有陛下的。

换一角度看历史-帝辛妲己观后感 换一角度看历史-帝辛妲己心得


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评价帝辛,但在我眼中。早期帝辛扩张领土,善用人才,在平民中选吧人才等均是明智之举,晚年酒池肉林,劳民伤财均是昏庸之举。在我眼中,苏妲己并非直接让帝辛在晚年昏庸的人

看到帝辛主动支持一波。同时发表一下个人看法。仅为个人看法【高亮】。

关于帝辛和妲己

帝辛,子()姓,名受。

他生活的时代,是距今3000多年的奴隶社会。

我们总是拿今天的眼光去评判历史。

试想一下,3000多年前,生产力何其低下?人对自然的认识还好一点,可是人对人的认识又何其落后呢?

说一个那个时期的帝王,具体是谁忘记了。

就说他喜欢用一个皮囊(好像是人皮)装满血(好像是动物的血),然后往天上扔,血散开下来,他就觉得他比天厉害。好像他还年纪很小。

救救孩子吧。你是不是有这样的想法?

你觉得他们残忍,荒唐,这不是废话嘛,3000多年了,有代沟。

你们看看被后世归为暴君的帝王:秦始皇,汉武帝,曹操,隋炀帝,到此先停一停,再加上帝辛,夏桀,姬宫涅。

想想他们做的什么事被成为暴虐,随着历史的发展,用今人的眼光去看,是不是越来越收敛了?

苏妲己,姓己,名妲,有苏氏。

说到这个人,我不得不再说两个女人:妹喜和褒姒。

把一个王朝的覆灭怪罪到女人身上很有意思么?后世还上瘾了。

历史是由一系列偶然事件构成的。

真爱什么的话我们暂且不谈,就看看,这些女人,她们愿意去侍奉老男人哟?

都是自己的部族战败了,自己做的战利品。

她们愿意做战利品的哟?

再说了,那时候生产力真的很低下很低下。

别的我没见过,华清池我见过,就是个土坑怎么说?(别的原因不考虑)那都唐朝了好吧。

你以为夏商周的山珍海味就是定义上的山珍海味了?土豆都是明朝末年才传入中国的,他们能吃啥?

再有什么盖宫殿啊,什么撕丝绸?嗯,丝绸?哪里来的丝绸?夏商周诶大哥。

关于本作品

开头就说了,很赞作者强调帝辛的称呼。

为什么这么说?

纣是后世(武王?)给帝辛的谥号,类似这样的谥号还有炀。

自古成王败寇,历史是胜利者写的。

司马迁本人是一个为李陵求情而判处宫刑的男人。但是,《史记》恭迎汉武帝的地方还少么?当然汉武帝另当别论。

反正我个人是觉得,历史重要的不是研究真相,而是启发未来。

帝辛这个事儿也是告诉我们,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我们的观念,我们看待历史的角度也在发生转变。

毕竟商纣王被黑了3000年。

我认为作者找这样的一个方向,说一个人,真的就很贴合时代了。

多元化的发展,多元信息,更需要多元的角度。

这样的作品,对更多的人,一了解一段历史的另一个角度的历史,二启迪思考其他问题的方法。

再说文字,诙谐明快,现代元素很多。

现在很多人学不进去历史的,虽然这样对历史,说实话有亵渎的意思,但是吧,确实能化繁为简,只要掌握好分寸,一切还是可以进行的。

制作结构上,我觉得花了心思的,有讲述方式的变换,有中场休息。

美中不足,配乐上可能有不太贴合的地方,但是轻橙的音乐素材确实也不是很多,就怎么说,多听听,能找到的合适的。在内容上有一点矛盾的地方,作品中,作者有将苏妲己作为帝辛晚年昏庸的部分原因,但是吧,又说帝辛对苏妲己有真情,个人觉得这里提他们的真情很突兀,也很不切合主题。

瑕不掩瑜,人物是我喜欢的人物,虽然作者的评价没有和我的想法吻合,但是我还是觉得,值得了解一下帝辛。

再识汉武帝——参观汉武帝茂陵有感


再识汉武帝——参观汉武帝茂陵有感

高 建 成

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点了五个历史人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这是中国历史上顶极牛逼的皇帝,中国老百姓几乎没有不知道的。五人中汉武帝刘彻在位五十四年,时间最长,加之家底殷实、精力充沛,他加强中央集权、发展农业生产、搞活内外经济、确立儒学地位、抗击匈奴入侵、开拓帝国疆域,总之他的文治武功,是大大的了不起。

前一段时间有个电视连续剧叫《汉武大帝》,据说收视率相当高,可见他的粉丝之多。国家文物局根据墓主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作用,当然也包括陵寝本身所蕴含的价值,将汉武帝的茂陵编为4号,之前的三个陵寝更是大有来头,1号为黄帝陵,2号为孔林("林"通"陵",不是皇帝,但地位极为尊贵的人用"林"),3号为秦始皇陵。就凭这,也必须瞻仰一下茂陵的风采。

这个愿望今夏终于实现了,在挚友周波的陪同下,我们顶着炎炎烈日,先后参观了位于兴平市的茂陵博物馆、茂陵,为了更好地了解汉武帝的创业资本,我们还参观了位于渭城区正阳镇的他父亲汉景帝刘启的阳陵,当然阳陵的派头是不能同茂陵相提并论的。

茂陵是汉朝帝王陵寝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素有"东方金字塔"之赞誉。有人说:到陕西旅游主要看陵墓。这句话不够准确,应该说到咸阳旅游主要看陵墓,西汉11座帝陵,其中9座在咸阳,加上唐帝陵和两朝的陪葬墓,举目望去,陵冢累累,蔚为壮观。

茂陵博物馆里主体建筑是霍去病的陵寝,大名鼎鼎的茂陵并不在茂陵博物馆中,为什么茂陵博物馆保护的是小霍的陵,而不是老刘的陵呢?原来,汉武帝为纪念霍去病生前河西大捷的战功,特地在茂陵旁为他修建了一座象征祁连山的墓冢,墓上有各种巨型石刻,手法简练,气势浑厚,是我国最早、最大、最完整的大型石刻群,被视为人类艺术之瑰宝。出于对这些石刻的保护,所以茂陵博物馆选址时定在了霍去病陵寝的位置。

汉武帝的故事很多,所以形容汉武帝的言词也很多,我参观了茂陵后,认为都不够准确,只有"任性"一词对他来说最为贴切。他爷爷汉文帝和他爸爸汉景帝,可以说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给他打下了好底子。他有实力有条件去折腾,就如同今天的富二代,聪明、英俊、阳光,但这些特质却包含着一个可怕的东西:任性。有钱任性可怕,有权任性更可怕。

任性的人都有大脾气。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汉武帝对战争的态度是很不慎重的,根本不计成本,有时完全是耍性子。他在位期间一共打了44年的仗(如果从公元前129年算则是46年),几乎年年打仗,西方史评价汉武帝是"好战的皇帝",他的谥号为 "武",既"武"出了大汉的天威,也"武"光了国家的钱财。

打仗是没有错的,但要看怎么打?没有哪一个皇帝发动的战争像汉武帝那样,不仅涉及对象广,而且投入规模大,特别是有时理由很牵强,但没有人敢忤逆他的意志。西汉名将陈汤说过一句特长精神的话"犯强汉者,虽远必征",虽然透着一股狂劲,但还算有理智,前提是别人冒犯我了。如果是汉武帝他会怎么说?我猜他会说:"逆朕意者,虽远必征。"

人们都知道汉武帝发动了对匈奴的战争,可有多少人知道他还发动了对闽越、南越、且兰、邛都、莋都、劳深、靡莫、滇国、朝鲜,以及西域车师、楼兰、大宛、郁成和轮台五国的战争,可谓想打哪个打哪个;

人们都知道河南、漠南、河西(两次)、漠北等一系列大败匈奴的战役,可多少人知道从公元前111年到公元前90年,汉武帝又五次对匈奴发起攻击,全部以失败告终,以至帝国大厦的根基都松动了;

人们都知道在漠北决战是西汉王朝对匈奴作战的顶点,是役,匈奴损失是九万多人员,可有多少人知道汉军损失近八万人员,特别是马匹损失超过十万,汉军自诩的胜仗,很多时候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胜;

人们都知道卫青的英武,七次对匈奴作战保持了不败的战绩,可多少人知道李广利的窝囊,两次对大宛作战一次失败,三次对匈奴作战两次失败,最后投降了匈奴,同样是汉武帝的大舅哥,怎么差距这么大?

人们都知道前期对匈奴发动战争是为了守土,可多少人知道后期对匈奴发动战争却是为了解气,至于为了汉血宝马而对西域发动战争,则让人更加难以理喻,所以我对他杀钩弋夫人一点也不觉得吃惊;

人们都知道汉武帝给卫青、霍去病的封赏是大手笔,动辄就是数十亿钱,这还不算其他将士的奖赏以及征集民夫的费用等等,可多少人知道当时国家财政盈余全年只有八十亿钱左右,这不是奖励是挥霍。

有人说,西汉的战事高扬了汉民族的精神、树立了汉民族的形象,是这样吗?我看,不如说是高扬了汉武帝的精神、树立了汉武帝的形象。难怪有历史学家说,汉武帝的开拓疆土,是他发动战争的"副产品",这话很是耐人寻味。

几十年穷兵默武最严重的后果是"海内虚耗,户口减半".武帝末期,起义暴动此起彼伏。公元前89年,他顶不住压力了,下了个"轮台罪己诏",大意是说: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一定要改正。可在我看来,这纯粹是做秀,汉武帝是公元前87年死的,也就是说,下了罪己诏后还在修陵寝,而且超标准建设,依然是我行我素。

几千年来,汉武帝一直倍受争议,班固在汉书中对他是委婉批评,而司马光则完全是不留情面的负面批评,范文澜、翦伯赞两位先生,倒是充分肯定他,不管怎样,汉武帝成功了,他做到了青史留名,这就是他所要的,尽管这名的背后代价是那样的巨大。

这个世界,有的人迷权,有的人恋钱,有的人好色,有的人喜物,还有一类人痴名,痴是很严重地的程度,单看这个字"病"包着"知"的象形构造,就知道痴已是病态。为了获得名声是不惜成本、不顾代价的,这其中公共资源被肆意侵占或是挥霍,因为买单的不是自己,而获得名声的做法又往往很隐蔽,总是道貌岸然,并假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让人不易察觉,当下的中国,这类人尤其值得我们警惕。

观后感《帝陵观后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