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经济类书读后感

经济类书读后感

社群经济读后感范文6篇。

电影或电视剧,是可以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的,观看过程,我们可能会不断有思维的火花在跳跃,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把心中感受写出来,写一篇观后感。写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杂乱的思维得到整理。怎么写观后感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社群经济读后感范文6篇”,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社群经济指互联网时代,一群有梦想、有共同爱好的人共同建造的一个群体,他们一起鼓励、一起成长,推动社会群体的经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这本书?对社群经济了解多少?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社群经济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最近听到一个段子,某姑娘下楼去买西瓜,买完摸了下口袋忘记带钱了。结果那卖西瓜的大爷来了一句,没关系直接转账到我微信吧。

听完这个段子你是不是哈哈一笑。然后呢?

可见互联网时代早已贯穿到我们的生活,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我们从传统的工业时代走向了互联网时代,这是世界的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就拿我们的生活来说,我们去餐厅再也不用排着拥挤的队,每一次点单都要传唤服务员一次,网上已经有各种餐厅的团购,有些餐厅也实行互联网式的自助服务;我们不仅可以去实体店购物,还可以在网上购物既节省了时间,因为少了各中间环节价格也更便宜;我们也省去了在银行办理各种业务,因为现在网上都已经启动了各种业务办理平台。

《社群经济移动互联时代的生存哲学》这本书就是一本关于互联网方面的书。这本书里写了很多应用互联网模式经营的品牌和公司。讲了它们的互联网思维,营销方式,还有与传统经济的相比的优秀面。例如京东,小米等。虽然中国目前99%的企业仍然是在传统行业,但是未来所有行业都会拥抱互联网。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看待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会互联网时代下的思维方式。

例如书里有一章讲到了小米的扁平式网络营销方式。小米手机是我们熟悉的一款手机,它开创了一个新的品牌互联网手机。小米内部除了每周一的例会之外很少开会,成立三年多的时间里,合伙人也只开过3次集体大会,这减少了层级之间相互汇报浪费的时间。在MIUI早期,小米手机的上层管理者亲自带领团队不断泡论坛,找资深客户,几个人注册了上百个账户,手机论坛是小米新营销的大本营,正因为他们的努力,目前论坛总用户达到了707万。小米手机的理念是:专注,才能极致,有了前两者,才能快。三者合一,才能积累口碑。

书里还讲到了海尔电器,这家并不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但是它利用了互联网的思维去把该平台达到了很好的转型。它的这个转型不是说商业模式是平台,而是说海尔要成为一个快速配置资源的生态圈。传统的洗衣机我们都知道,是把脏衣服放进去,转动一两分钟后桶内的清水就变黑了,水脏了换一整桶清水但是转一下又脏了,你的衣服有70%的时间是在脏水里洗的,海尔新产品是在洗衣机里加了一个净水器,脏水循环变成清水,洗衣过程中90%的时间衣服是在清水里洗涤的。

所谓社群经济,就是人们不断创造各种方式,重新构建人与人的关系。我们不再以我们固有的群体组织为单位。例如同一个单位的,同一个学校的学生并不代表你所有的关系网和社群活动对象。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寻求更多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的社群。例如豆瓣,理财网站,各种学习或者爱好发展的QQ群,我们以前的人脉只可以是一百人或者几百人,发展到现在你通过互联网可以认识更多的人,更多的知识。现在已经有很多高层领导人,只要通过互联网就能组织会议,相信未来的全球互联网办公的时代也会到来。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反映的就是我们人类的一种需求和愿望。互联网时代只会越技术,越人性。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关于互联网方面的哲学和思维模式,了解各商家通过互联网模式取得的成功,不妨读一读这本书。

这是一个神奇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人与人之间通过互联网捆绑在一起,虚拟与真实,冷漠与温情,皆在键盘与屏幕之间。无论是主动进击,或被动参与,我们无疑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或多或少加入了各种网络群组,互推资源,钱情交易,成为了社群经济中的一份子。没有网络,全世界便仿佛与屏幕一同熄灭了。

然而,虽然身处时代漩涡之中,对于互联网+与社群经济,却并没有足够清晰深刻的概念。继年初干活科普书《风口上的猪》问世,号称一书读懂互联网经济,提纲挈领,理性而简洁,只在概念上浅尝辄止。作为悟性不够的非专业人士,仍处于云里雾里状态。而当阅读完《社群经济》,心中的困惑有所减少,对于息息相关的互联网经济现状,终于有了一次感性多方面的认识。

《社群经济》从更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本深入浅出的经济短篇论文集,书中辑选了聚力集团创始人陶闯、逻辑思维首席执行官李天田等新兴企业高层与部分高校专家教授、新闻记者对于社群经济与互联网时代经济格局的主题书写。这些文章共同的特色是篇幅精短,基本控制在十页以内,可以一口气轻松读完;此外,这些文章绝不是干巴巴的理论,或是空对空的高谈阔论,相反以例证贯穿,大部分作者以自己的企业作为鲜活案例,感性呈现、理性解读目前的经济局势与时代变革。

通过阅读《社群经济》,首先可以厘清一些相关的概念,为我们理解经济理念提供了基础思路。比如移动互联网的核心,被陶闯概括为:形成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群链,其人群关系组织特征体现为社交、本地、移动、个性。寥寥数语,互联网经济与社群经济的概念皆得到了解释。而对于成功社群的特征,在李春光这里得到了精彩的三点总结:它本质上是聚焦于某个心灵次元的意识群体;它在现实物质效应上会表现出一种非线性成长的方式;它必然具有高概念与高感性的文艺模块。由此可见,社群经济不仅聚焦于产品与服务,更依赖于情感体验,在交易中融入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由于《社群经济》不同于大部分经济著作引进于国外,因此在例证的选择、语言的表达更为亲切接地气。书中所举例子集中于小米、逻辑思维、360、阿里巴巴等耳熟能详的国内企业,讲解了这些已经融入我们生活中的互联网经济运作模式,更直观易于理解。同时,这些作者大多擅长讲故事,跨界举例,连《哈利波特》和豆瓣小组都露了脸,让此书在生动性上颇有特色,而他们本身的专业性保障了内容的到位深度与可读。本身十分符合互联网思维:无界、精益、媒体化。合上书本,我仍记得李天田分享的故事,他把企业竞争比作机场安检排队,当队伍过长,互联网社群模式就像队伍旁边新开的窗口。当窗口打开,原来队伍末位的人了无牵挂地跑了过去,排头兵按兵不动,而位列中间的企业受到了改革的最大阵痛。这个故事触动了我,它简洁却深刻,形象地勾勒出了企业的状况。这样的故事,在书中还有很多,着实值得细品。

读完《社群经济》,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个属于互联网与社群经济的时代,互联网代表着未来与高科技的前进,同时也意味着同时发生的返祖。由于互联网社群社交模式的开启,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重回部落、重回口语的个人时代,过去的经验被新的变革冲散,时间感、距离感、位置感均被改变,而前方的路仍充满了未知。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编辑推荐

南渡北归读后感范文6篇


《南渡北归》一书由岳南所著,描述了20世纪最后一批大师的命运,在抗战时期,我国大批知识分子在战火下不断转移,但是对抗战精神永远不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这本书?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南渡北归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遇到好书,就像遇到一见钟情的恋人。

近日整理书架,翻到自己三年前遇到的一本爱不释手的好书,与君分享。

待产期间,参加完专业考试,便无所适从。心灵和脚步总要有一个在路上,一位老师推荐岳南先生的《南渡北归》给我,与此书结缘。半年的时间里,连读三遍,意犹未尽。,经典之处,提笔抄写,待到去医院生产的那天中午,记满完了整个32开100页的笔记本。清洗钢笔,合卷,孩子次日出生。

作者岳南先生对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有独特研究,其耗时8年创作《南渡北归》三部曲(分别为南渡、北归、离别),出版后得到海峡两岸读书界的高度评价,称其为首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

随着抗战的全面掀起,北平、天津各高校的知识分子开始了大迁徙,由北平到长沙再到昆明组建西南联大,前方战火纷纷,后方的中国知识界在抗争中维持着国家的科研、考古、文学创作之路。为中国原子能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物理学家赵忠尧在大撤退中冒着生命危险,从清华园实验室抢回五十克放射性镭,乔装乞丐一路逃到长沙,校长梅贻琦看到这一幕,泪水夺眶而出。这批知识分子可谓大师云集,其中有恃才自傲的狷介之人刘文典、有数学天才华罗庚、有一代学阀傅斯年、有建筑学家梁思成,不胜枚举。物质匮乏、战乱四起,每日在跑警报中维持学术研究的教授们依然能做出令世界为之侧目的科研成果,依然培养出李政道、杨振宁、朱光亚为代表的这一批青年栋梁。童第周在四川南溪李庄的茅草屋中完成青蛙卵细胞剥除手术,震惊欧洲生物界;华罗庚在昆明陈家营半间黑屋子里完成的《推垒素数论》这部数学领域丰碑式的巨著。

这是一个艰苦的战乱时代,也是一个伟大时代,知识分子在优美学风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孕育下,硕果累累。对于学者们当时艰难的生活状况,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曾感慨道:这个曾经接受过高度训练的中国知识界,一面接受了原始淳朴的农民生活,一面继续致力于他们的学术研究事业。学者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已根深蒂固地渗透在社会结构和对个人前途的期望中了。

读这部书,可零距离接触大师感受战争年代中国学者的治学精神,可开阔眼界,可从侧面了解抗战那段历史。限于本人才疏学浅,虽书读三遍,犹不能表达作者之意万分之一。

最近,终于把《南渡北归》这本书看完了,回想起来,这本书从买来到看完,花费了半年的时间。

个人觉得,看《南渡北归》需要耐心,因为有几百万字的篇幅,更要有足够的理性,因为这本书给你的想象空间是无穷大的,稍有疏忽就容易陷入愤世嫉俗。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作者岳南隔空打牛、言此意彼的写作风格,就像一根根无形的线牵着我的目光,使我恋恋不舍地跋涉完这段悲喜交加的书途。每每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桥段时,难免哑然失笑,笑过之后的余味,却是深深的悲凉。

《南渡北归》一本书能让读者如此不知不觉中陷入思索之阵,自然是大大的了不起,而书中的吉光片羽,则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南渡北归》这本书是写现当代渐渐远逝的大师群体。在这里有光环但并不刺眼,而是貌似随意地信手拈来,有褒有贬、有庄有谐、有血有泪、有喜有悲,让读者在大师们巨大的光环底下,仍能瞥见他们最真实的一面,最温暖的一面,最可爱的一面。

我看到,在纷繁复杂的正直面前,大师们依然葆有傻乎乎的天真烂漫。当隆隆炮火烧到北平城墙之下的时候,朱家骅、傅斯年等学界精英积极奔走,力争尽量多的抢救学人,投奔台湾。纵然拼尽全力,朱、傅二人在台湾的境遇却让人唏嘘不已,前者被老蒋故意找茬摘掉教育部长的官帽,而后者则是在连一条棉裤都买不起的境况下,贫病离世。这二人的窘境是迁台学人的一个缩影。胡适虽然是著名的学界大鳄,过得却同样不甚风光,要忍受台湾同行的明枪暗箭,还要忍受小儿胡思杜的检举揭发,精神上的悒郁可想而知。在胡适迷人微笑的背后,其实是一颗千疮百孔的心。最终,这位古稀老人在一次宴会上溘然离世,总算死后备极哀荣。我想这份哀荣是以胡适为代表的具有独立治学精神的学者应有的。在胡适死后若干年发动的那场浩劫中,在红卫兵歇斯底里的批斗声中,曾经积极揭发过他的学生、朋友、亲戚,不知道想到的最多的又是什么?是懊悔,是自惭,还是恼恨?上天确实开了个冷玩笑这一出闹剧明明已有前车之鉴,很多自以为得计的学术精英却依然趋之若骛,唯恐落伍。正直的翻云覆雨,他们哪里来得及看清。当那一记响亮的巴掌打下来,痛的不止是这些老者的脸,还有时代的心。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这几个字赫然印在封面最显眼处,貌似绝决的含义透露出特定时代下的万般无奈与凄凉。那些曾经离我们很近的大师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自然生命是远去了,但其卓绝的贡献和高昂的灵魂却不是时代可以抹杀的。乱则隐,治则现的大贤处世法则,我想在任何时代都是奏效的。那么意思已经很明显,大师是有,但他们是否愿意出现在聚光灯下,就要取决于他们对这个时代的看法了。

我曾经看到过有一些活跃在各大媒体上的知名学者,自封大师。那时,我跟绝大多数人一样,疑惑大师这一大多数情况下属于得道高僧的称谓,怎么会用来给学者冠名。那么看完《南渡北归》,我想我对真正的大师有了一个具象的认识。他们学高身正,难道不就是得道之人,不就是大师吗?和尚修道在寺庙,大师修道在红尘。他们,其实就是最不普通的普通人。

他们是一群可爱的普通人,分解出来就是可怜、有爱。身赴台湾的胡适,临死都不知道曾经谩骂他是美帝国主义走狗的小儿胡思杜已经自杀,还饶有深情地在遗嘱中提出给小胡分遗产,其状堪怜。一心维系家国命运的梅贻琦,虽然在台湾新竹完成了重建清华的夙愿,但直到生命弥留之际再也没有见过爱子梅祖彦。考古界的巨擘李济,因为海峡两岸的正直对垒,因故旧凋零、思亲情重,最后也郁郁而终。台湾之于中国,是领土的割裂;而大陆之于台岛上的异乡人,则是整个思念的寄托。这份家国情怀,可能是大师们都有的一种普世情怀吧。1946年,林徽因结束了九个年头的颠沛流离,跟家人回到了一直以来念兹在兹的北平,满怀深情地重访每一处故地。抗战结束之时,虽然已受尽病痛折磨,但她依然选择了放弃赴美治疗的机会,选择了和祖国一起受苦。在生命的最后九年,她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这位智慧女神的化身,就像一位勇士一样与病魔作着斗争,紧紧守护在祖国的身旁。我想:她的一生,是对得起金岳霖对她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哀挽,以及终生未娶的痴情的。

梅花观后感范文6篇


遍观好的影片不亚于博览群书,许多人看完电影后,心里都会涌现许多自己的看法,观后感主要就是写心得感悟,是日常最常见最实用的文体之一,写好观后感应该将影片情节和自己的观点成功结合起来。你看过优秀的观后感范文吗?请你阅读我们辑为你编辑整理的《梅花观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梅花观后感范文(篇1)

就在前几天,我学过的《梅花魂》一课绝对是我本学期最喜欢的文章了。

通过读文我了解到:故乡的梅花又开了,作者望着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不禁想起了外祖父。外祖父能诗善画,还经常教我念诗,每当念到一些思念家乡的诗句就会情不自禁地落泪,让当时的小我莫名其妙;外祖父格外爱惜那幅墨梅图,有一次作者在那上留了一个脏手印,被老人家训斥了一顿,这让作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过了许久,在妈妈的带领下我们决定回国,可外祖父回不去,却哭着将墨梅图赠与我……这些内容在我看来,真的很陌生,也不理解外祖父的反应。

熟读了这篇课文,我能够感到祖父热爱着自己的祖国,以梅花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他也像作者一样,想看到长江,黄河,万里长城!尤其在读到妈妈跟外祖父说他们要回国后,祖父呜呜地哭了……这段文字时,我仿佛看见外祖父的泪水中貌似象征着那回到祖国的梦破碎了,他没有办法去看到那长江,黄河,万里长城,他太想念自己的祖国啦!我猜想大概没多久,外祖父就葬身异国他乡了……果然外祖父至死都没有回到祖国,没有回到真正的家。

所以,现在的我们生长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生活在一个强大的中国,我们更要努力学习,长大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用自己的智慧去创造奇迹,用自己的光去照亮后人,用自己的一切去答谢创造你的家,养育你的国……像作者的外祖父那样有一颗中国心!

梅花观后感范文(篇2)

我家门口养了许多花,有牡丹、菊花、牵牛花,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梅花。

秋姑娘和我们挥手告别,冬爷爷向我们招手,告诉我们:“孩子们,冬天到来了。”

梅花凌寒独放。梅花枝干的颜色是褐色的,曲曲折折,盘旋而上,树冠却是繁枝细杈。枝干交错着,看起来很乱,但却是可以给人一种很自然的`感觉。

它的叶子是青绿色的,有半个手掌那么大,叶子的轮廓呈锯齿形状,叶脉清晰可见。

他的花朵不同一般,花瓣里外两层,外层呈粉红色,里层却是白色的,花蕊又是黄色的,人们从旁经过,是他微微抖动,显得那娇嫩可爱。

看着门口的梅花大都含苞欲放,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我联想到了一个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不就是赞赏梅花的吗?你俯身一闻,就能闻到淡淡的花香。梅花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五彩缤纷,美不胜收。

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首诗不正歌颂了梅花的那种“凌寒独放”的那种精神吗?

我赞美你,梅花。

梅花观后感范文(篇3)

中国的“梅兰竹菊”素有“四大君子”之美誉。其中,这排行第一的便是梅了。迎风而开,代表了她不为屈服的高贵品质,这第一是当之无愧啊!

而《梅花魂》这篇文章更是借梅花之手来赞誉中国。文章讲述了作者和爷爷在国外生活,而爷爷却将一幅中国墨梅图视为珍宝。但是,爷爷在作者即将返回中国之时,将这幅画送给了作者······因为梅花有中国的灵魂,不屈不挠,迎难而上,梅花有中国人的灵魂,威武不屈,勇往直前。梅花不为强大势力所屈服,她的气魄也无人可比。

梅花的气节令人敬佩,爷爷在临别时将此画赠予作者,还说了一番话:“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这番话深深震撼到了我。人虽不能如梅花坚强,但也可以不屈不挠。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孟子说过:“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此乃大丈夫。”这就是花中君子——梅花的精神。

中国人有如梅花一般的满腔热血。我们要养浩然之气,行君子之道,才能算大丈夫。同时,《梅花魂》也给予我们一个很深刻的道理:要与梅花一般迎风而开,迎难而上,才能做真君子。我是中国人,我有中国魂。

梅花观后感范文(篇4)

今天早上,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花,瞧,人民公园有那么多花,迎春花、樱花、桃花、梅花等,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梅花。

我走近梅花林,那白白的,拥挤在一起的是开的最茂盛的一群花了呢!一阵风吹来,那花犹如白色的瀑布倾斜而下,一团团,一簇簇,真是绚丽无比呀!

看啊,旁边还有一棵树,咦,上面怎么只有四朵花呀!我看见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暗暗想:这些花可真勇敢,是第一时间开放的呢!

这时,我猛然抬头望到了一个非常小的花骨朵,它只有我的小拇指那么大。两只蝴蝶飞了过来,围着那个花骨朵儿翩翩起舞,好像在鼓励它快点开放,你是最美的!我还发现它是唯一一朵粉红色的梅花,坚强地挺立在风雨之中。一颗露珠在花骨朵上,阳光照在露珠上,显得格外耀眼。花骨朵儿好像忍不住要说:“我也要开放,我也要看这春天的美景,让大家喜欢我。”我笑着对那花骨朵说:“你真的很耀眼。”

我望着白色的瀑布,又望着不引人注目的花骨朵儿,一动不动,好像在发呆,其实我是被它们深深迷住了,“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早春的梅花向我们传递了春的讯息。

梅花观后感范文(篇5)

我喜欢各种花,小巧玲珑的野花、典雅脱俗的荷花、秀外慧中的菊花、妖娆多姿的牡丹花……,然而,我最喜欢的还是婀娜多姿的梅花。

梅花虽然芳香浓郁、艳丽多彩,受众多人喜爱,但它从不骄傲,不和百花斗艳,很懂得谦让。此时已是寒风刺骨的冬天,百花凋谢了,万木枯萎了,唯有这艳若桃李的梅花在雪中绽放,一枝红、一枝白、一枝粉……,这芳香浓郁的梅花装点着冰天雪地。它害羞的打开花瓣,露出它的小脸,换上艳红的舞裙,在寒风中翩翩起舞。

从古至今,多少人用古诗或歌曲来称赞梅花,因为梅花不仅艳丽多彩、芳香浓郁,还有着吃苦耐劳的高尚品德,所以梅花成为了许多追求上进的人的学习目标。毛主席曾对梅花作了一首古词,突出了梅花的特点,让梅花的品格久久传扬: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仗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我仰慕梅花,为它那生命短促却依然把一生奉献的精神所折服。它那顽强不屈的意志、朴实无华的品格令我由衷地赞叹!啊!我爱你,梅花!

梅花观后感范文(篇6)

今天我读了《梅花魂》一课。刚读了两个自然段,我就被“外公”的眷恋祖国之情深深的感动了。这不畏严寒的腊梅不正是象征着我们的祖国吗?

有个地方令我感触很深。

有一天,妈妈忽然对我说:“萤儿,我们要回唐山去!”

“干嘛要回去呢?”“那才是我们的祖国呀?”

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就是那拥有长江黄河,万里长城的国土吗?我欢呼起来,小小的心里充满了欢乐。

可是,我马上想起外祖父,我亲爱的外祖父,问妈妈:“外公走吗?”

“外公年纪太大了。”

我跑进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我说:“外公你也回祖国去吧!”

想不到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的哭起来了。

是啊,热爱祖国,眷恋祖国却因年纪大而不能回去,这是多么残忍的割舍啊!祖国是我们的"大家庭",我们中华儿女是这个"大家庭"的当家人和维护者,而这位"外祖父"却回不到这个家,但是这位"外祖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精神难道不是可歌可泣的吗?

我又继续往下读。

旁的花大抵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的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精神有骨气的呢!

这几句话不正是说明了梅花特有的品格,愈是寒冷花卡的愈秀气。其他的花都是春暖才开花,遇到风吹雨雪和寒冷的天气,就早已衰败,凋谢。虽然菊花也是在寒冷的天气开,但是在腊月里,它也会凋谢。只有象征着我们祖国的腊梅花,才是经霜傲雪,不惧严寒啊!真是"梅花香自苦寒来"。

在这里我要祝我们的神州风调雨顺,人们的生活幸福安康。

想到这里我又把课文读了几遍。

知青观后感范文6篇


基于网友的需要,我们整理了知青观后感范文,你会为写观后感而感到困惑吗?脑海中总有踊跃出许多不一样的想法。 想要深入体会作品的内涵,不妨写一篇观后感,观后感是真情实感下的产物,不可弄虚作假,在阅读后还请您收藏本网页网址!

知青观后感范文 篇1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思想的宝库。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笔者深深为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如饥似渴读书、孜孜不倦学习的精神所敬服。在回忆当年知青岁月中的读书生活时,习近平总书记说:“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读书,可谓“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在梁家河插队7年间,没书可看了他就四处借书,哪怕要走十几里山路;白天干活他随身带着书,充分利用收工、放羊、吃饭的点滴空闲读;晚上则点起煤油灯挑灯夜读……就是以这样的毅力和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读完了所能借到的所有书籍。反观现在我们的读书条件,阅览室,窗明几净;书架上,琳琅满目。可一提读书,一些同志却总说没时间。时间都去哪儿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一些同志把大把时间都空耗在闲聊中,浪费在游戏里,却不愿静下心来读一本书。有调查显示,中国国民年人均图书阅读量仅为4.58本,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我们都应像习近平总书记那样,抓紧大好时光,见缝插针地多读书,读好书。

习近平总书记读书十分注重方法,“他看书经常是几本书同时看,有所对比,有所分析,不但比较几种说法的同异,也推敲作者为什么这么说。”习近平总书记读书,一方面,看一本书时就一个观点、一个史实同时寻找相关书籍作为佐证,从不同侧面了解分析这个问题;另一方面,形成独到见解和观点,经过反复论证、消化吸收后归纳进自己的知识体系。例如读《共产党宣言》时,习近平总书记找到著作的不同译本,分析其不尽相同的理解和各有侧重的翻译,在分析对比中真正学深悟透。我们只有像习近平总书记那样分析对比地去读书,才能提高读书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掌握知识间的关联,也才能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读书涉猎极其广泛,既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又读中外历史著作;既读中国古代文学,又读世界经典名著;既读军事理论,又读国际政治。广泛的阅读不仅带给习近平总书记思维的拓展、视野的开阔和心灵的滋养,更带给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惊人学识和兼容并包、胸怀天下的宏大格局。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读书是一个不断丰富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读书带来的知识储备让我们受益终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孜孜不倦的精神、高效的方法和辩证的思维,更将伴随我们的成长,产生愈来愈重要的影响。“学不可以已”,多读书、读好书,带来的只有益处。习近平总书记说:“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广大官兵唯有像习近平总书记那样博览群书、勤学不辍,不断从书籍中汲取营养,厚实根基,才能在军营中学以成才,成为文武兼备、全面过硬的“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

知青观后感范文 篇2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交流!

读完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感受颇多。趁着胸中回荡的激情,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15岁走到梁家河,这是他迈入社会的第一步,也是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一开始很不适应,每天下乡、下地,看秸秆、发煤球……”书中用亲身经历和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

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后,我领会到,这不是受苦,而是一种收获,一种人生阅历。作为年轻人,就应该多到基层一线的‘练兵场’磨练,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对于今后成长都是一种宝贵的财富。黄土高原的苍天厚土,深深铸就了一位人民领袖的爱民为民情怀、勤奋好学精神、艰苦奋斗品质、苦干实干作风。

知青观后感范文 篇3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用真实的历史细节,生动地再现了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使我们深刻地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非凡的成长历程,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认识来源和实践根基,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我要学在前,做表率,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四点体会。

一要始终做到敢于吃苦,树牢爱岗敬业的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去插队的地方,是全国1600多万插队知青中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对此,他没有抵触,没有怨言,与群众一起放羊、铡草、挑粪、拉煤、拦河、打坝,苦活累活脏活一干就是七年,连村里的人都感叹:“咱一般的老百姓都吃不了这苦!”这段不怕吃苦、敢于吃苦的生活历练,磨练了他的意志品格和奋斗精神,对总书记后来的成长乃至整个人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也告诉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必须要爱岗敬业,培育不畏艰难困苦的气概和精神,在艰难困苦中锤炼成长。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无论在什么环境下,我们都要为组工事业的发展和党员群众的需求着想,无论在什么条件下,这种精神状态都不能滑坡,要爱岗敬业,敢于吃苦。

二是始终做到乐于吃苦,养成勤于学习的习惯。习近平总书记曾回忆说:“到陕北插队,我只是开始时感受惨,但是当我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特别是和群众融为一体时,就感到自己活的很充实”。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只要有了乐于吃苦的劲头,再苦的环境条件也能克服,再难的问题也能直面解决。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要想立业,首先要加强学习、提升自身能力。在组织部们工作,平时工作量大经常加班,要学会在工作中寻找乐趣,在认真做好工作的同时,抽时间、挤时间加强学习,要向书本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同行学习,认真思考,总结经验,苦练业务需要的硬本领,不断积累自我发展需求的竞争力。

三是始终做到善于吃苦,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上山下乡到陕北,远在千里之外,举目无亲,靠的就是团结,与群众打成一片”。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表明,面对艰难困苦和繁重任务,必须深入群众、掌握规律、注意方法,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这是战胜困难、创造业绩的关键。作为组工干部,只有立足现实岗位,切实为民服务,才能在群众心中树立起“好干部”的形象,才能以独具魅力的人格力量动员群众、发动群众,赢得群众的支持。要俯下身子真干实干,真心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交朋友,用心倾听基层心声,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党员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做起,实实在在的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四是始终做到不忘吃苦,锤炼信仰坚定的品质。习近平总书记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会感到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告诉我们,只要经受了艰难困苦的考验、锤炼了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品质,在人生的不同时期遇到任何问题都能够处变不惊、应对自如。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在每个阶段和时期都会面对不同的困难和挑战,我们不能在应当吃苦时选择安逸,我们必须要敢于吃苦、乐于吃苦、善于吃苦,在吃苦中锤炼品行,练就共产党人坚强的意志,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不断奋斗。

知青观后感范文 篇4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通过学习知青岁月这本书,此刻的我心里充满了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崇敬和景仰之情,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带领和团结广大群众奋斗在脱贫攻坚的一线,作为一名基层团干部,要把政治自觉与行动自觉结合起来。在困境中坚持学习的精神,始终不渝一心为民的信念、和务实重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

那个年代知识匮乏,很多人想着挣工分填饱肚子就够了,很少有人能做到青年习近平的白天下地去劳动,晚上有空就看书学习,他的勤奋好学都激励着我们这一带人民。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处在一个机遇和条件都相对更好的年代,我们担负着振兴祖国的重任,我们要学习书中不怕困难、不怕吃苦的精神去面对生活及工作的压力。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少年强则中国强,新时期的中国终究要靠我们这一代青年人。

生命不息,当奋发向前;时不我与,当奋斗不止!作为青年人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学习的榜样,要始终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把实现自我价值为奋斗目标。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立足岗位,主动作为,敢于吃苦,勇于担当,踏踏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把工作做好,发扬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展现新时代青年人的蓬勃朝气,青年有思想国家才有希望,让我们共同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青春,也共同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更加繁荣昌盛。

知青观后感范文 篇5

人的一生被划分成了很多的阶段,每个人在不同阶段经历的差异成就不同的人生轨迹。青年是一个人成长的黄金时期,这意味着青年时期的经历跟人一生的成长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为我们再现了青年习近平扎根陕北黄土高原,七年来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情同手足、血肉相连、鱼水交融的青春面貌。本书通过访谈生动描绘了青年习近平树立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和植根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

作为新时代成长的青年人,品读此书能够从小故事中读出大道理,从口述史中洞察大时代,从真情怀中感受大担当,从奋斗史中汲取大智慧。

毋庸置疑,本书意义非凡,对青年来说更为意义深远。它是当代青年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鲜活教材,也是当代青年人励志成才的重要典范,还是当代青年人绽放青春光芒的党史宝典,更是当代青年人汲取真理光辉的精神宝藏。

艰苦奋斗磨砺七载

1969年,从北京同乘一列火车去插队的知青,大多数人在插队一到两年内都陆陆续续离开了,而习近平在陕北一待就是七年。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在书中提到,习近平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发展过程,每个人也都有一个历练和成长过程,虽然没有天生伟大这一说,但习近平七年来经历的恶劣的自然条件、繁重的生活劳动、严酷的政治考验、巨大的心理压力,磨炼了其坚毅刚强的意志品质、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和勇于担当的品格风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先贤的这句话在习近平总书记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印证。

实事求是干在实处

习近平在梁家河村不到两年时间内,办沼气、办铁业社、办磨坊、种烤烟、办代销店,打井、搞河桥治理、打5大块坝地等。对无所事事的人来说,两年时间很漫长,但若想在两年内做出这么多大事实事,两年时间又实在太短。每件事情都不是特别大事,但是把所有事情集中起来就有很大很显著的效果。习近平在梁家河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之前村子里从未有过的事,每一件事都是便民惠民的事,每一件事都是身体力行、苦干实干做出来的事。充分体现了青年习近平苦干实干精神和勇于担当精神。习近平在艰苦时期的苦干实干,为百姓做实事,切实解决了老百姓的生活需求,解决了人民生活的后顾之忧。干在实处,取得实效,正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真实写照。

坚定理想绽放青春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习近平从15岁刚到黄土高原时迷惘、彷徨,到22岁离开时,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七年来,习近平贴近黄土地,贴近农民,下决心扎根农村,立志改变梁家河的面貌,在这七年时间里,他靠自己的苦干实干做出了一番成绩,在实干中找到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当今社会的发展一日千里,很多青年在社会的高速发展中迷失方向,我们从习近平的知青经历中学习到,年轻人要不畏困难,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经受考验,在努力实干中寻找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情系人民磨砺初心

为群众做实事的信念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时就已悄然扎根,七年知青经历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让我们可以更加系统、准确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内涵,更加全面、历史地认识到确立以习近平总书记为全党核心的重大意义,更加深刻、直观地领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精神所在,更加具体、清晰地理解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的执政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的执政为民情怀与目前的厕所革命是呼应的。五十年前,习近平在梁家河做知青时就进行过厕所整改,此后,从河北到福建,从浙江到上海,都一直高度重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年两次重要指示厕所革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百姓民生问题的高度关切,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民生之事无小事,民生之事一抓到底的执政为民情怀。

矢志奋斗砥砺前行

青年有理想,国家才能有希望,青年有信念,民族理想才能实现。七年的知青岁月将青年习近平于黄土高原和基层百姓深深融合到了一起,其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和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促使他在大学毕业后果断走向穷困人民、走进基层百姓,选择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青年习近平从破旧的农村通过苦干实干走进繁华的大都市,大学毕业后又从繁华的大都市主动回到农村,其青春再次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楷模和榜样。这是有大抱负、有大气魄、有大本事、有大勇气、有大责任感和大使命感的人,才能做出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的知青岁月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当时的严酷考验与巨大困难,准确把握了当时的时代际遇与历史潮流,在艰难的岁月里爱学习、能吃苦、有追求、办实事、重辩证、敢担当,充分体现了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和鲜明的创新创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的知青岁月告诉我们当代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不忘初心,励志勤学、刻苦磨炼,敢为人先,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争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见证者和全程参与者,争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实践者和奋力开拓者。

知青观后感范文 篇6

坚定理想担使命强化作为守初心

近期,认真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书中为我们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扎根陕北,与人民群众一道开荒拓土、耕耘创业的场景,展现了青年习近平树立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和植根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作为青年组工干部,细细品来,深有感触。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养为民服务情怀。今年七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时,说到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总书记从15岁刚到黄土高原的迷惘,到22岁离开,七年时间,他立志改变梁家河,通过苦干实干做出了一番成绩,找到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当离开陕北时,他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和理想,那就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而作为基层青年组工干部,理想信念尤为重要。当前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各种困难和挑战应运而生,如何带领干部队伍做好群众工作,关乎百姓的幸福,关乎社会的稳定。理想信念不是口号,而是如习近平总书记一样,经过若干岁月的历练成长,逐渐建立起来的。作为青年,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二是强化学思践悟,掌为民服务本领。作为青年组工干部,读书是每日必修课。习近平在梁家河有个针缝的时间都读书,求知若渴,走三十多里山路借书,展现了青年对知识的求索精神。学而不思则罔,思考亦是青年进步的重要法宝,作为基层组工干部,面对基层一线群众,如何更高效简洁地实现红色基因的传递和传承是我们不懈追求的动力。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在学习中进步,在领悟中成长,青年干部尤其如此。习近平的七年知青时间,无论外界条件如何,都不断学习,不断领悟,不断创新,带领群众抓生产,引进新技术新方法,通过学习和创新,让大队焕发勃勃生机。

三是弘扬实干担当,守为民服务初心。习近平在梁家河村不到两年时间内,办沼气、办铁业社、缝纫社、办磨坊、种烤烟、办代销点,打井、搞河桥治理、打5大块坝地等。每件事情都不是特别大事,但是把所有事情集中起来就有很大很显著的效果。习近平在梁家河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之前村子里从未有过的事,每一件事都是便民惠民的事,每一件事都是身体力行、苦干实干做出来的事,充分体现了青年习近平苦干实干精神和勇于担当精神。作为青年组工干部,应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想群众之所想,为群众之所需的情怀,切实解决老百姓的生活需求。干在实处,落到实处,方显使命担当。

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每一个党员干部,尤其青年组工干部更应该身先士卒,矢志奋斗砥砺前行。作为青年组工干部,应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岁月精神,在时代际遇与历史潮流中坚定理想信念,在艰难困苦的境遇中历练品质,在实干苦干创新干中担当作为。

【实用】影片《榜样6》观后感范文简短(6篇)


在欣赏作品时我们能够全身心的进入剧中的那个世界,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在观赏的作品时,脑中不停的有新的感受想法,在繁忙的世界里我们的生活乏味而单一,观赏作品等于充实自己的生活,此时就可以通过写一篇观后感把自己欣赏其中所思所想写出来。怎么写作品的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实用】影片《榜样6》观后感范文简短(6篇)”,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影片《榜样6》观后感(篇一)

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6》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首播。节目通过典型事迹再现、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彰显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我们单位党员干部集中收看了《榜样6》专题节目。大家纷纷表示,先进榜样们虽然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岗位,但他们身上都闪耀着对党忠诚、一心为民、矢志报国的共同特征。要以榜样为镜,向先进看齐,带头学习和弘扬新时代榜样精神,把对榜样的崇高敬仰化为担当尽责、奋发作为的强大动力,立足本职工作,践行初心使命,争做政治坚定、敢于担当、作风过硬的新时代共产党员。

影片《榜样6》观后感(篇二)

观看《榜样6》专题节目。那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形象,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澎湃的心潮怎么也不能平静。

要把榜样的“容量转化为“思想的当量”,以榜样为标杆,让我们知自身的差距与不足。以榜样为旗帜,指引我们方向,引导我们不断向好的方向前行和发展。

要把榜样的“能量”转化为“信仰的增量”,以榜样之光照亮信仰的方向,找准信仰的增长点,认真学习榜样,对照榜样,细学笃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愈发坚定心中的信仰。

要把榜样的“力量”转化为“实干的动量”,把榜样身上散发出的净化灵魂的信仰之力,转化为我们干事创业的内能,以此推动我们奋勇前行。

不断汲取榜样的精神营养,把榜样的力量转化为实践的具体行动,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汇聚起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磅礴动量”,激励我们在养老服务工作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始终秉承“老人幸福安康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儿女般的照顾是我们唯一的标准”的服务理念,一切为了老人,为了老人一切,我们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在用心做好为老服务,替社会分忧、为家庭解难。

影片《榜样6》观后感(篇三)

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百年来,无数信仰坚定的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蹚出了一条“繁华大道”,取得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胜利。百年华诞,继往开来。颁授“七一勋章”,既是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充分肯定,也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仰,凝聚奋斗的力量,攻克更多“娄山险关”,越过更多“雪山草地”。

人间正道是沧桑。100年的风雨兼程铸就100年的光辉历程,蓦然回首,岁月如歌,我们又怎能不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作为一名党员,我一定牢记党的初心使命,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做到克己奉公、以俭修身,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定立足岗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影片《榜样6》观后感(篇四)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6》(100周年特别节目),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彰显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榜样身上忠诚质朴的崇高品格具有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是社会崇德向善、推动时代发展的澎湃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榜样的典型事迹中汲取奋进力量,让榜样的“逆行”之美直抵心间,振奋干事创业精气神,在新的赶考路上焕发新气象、激发新作为。

影片《榜样6》观后感(篇五)

看完《榜样6》,我的内心为之振奋。节目展示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执着坚守,彰显当代共产党人信仰坚定、心系群众、勇于担当、创新奉献的精神风貌。他们是新时代、新征途、新使命的榜样,他们是普通而又极其伟大的共产党员,听着他们的奋斗故事,感受着他们的“忠诚、执着、朴实”的党员精神。

这是他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都来自人民、根植人民,他们用行动证明,每一份平凡的努力,都能够汇聚成奔涌前行的大江大河。在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作为预备党员,我们应该以功勋模范人物为榜样,要向榜样看齐,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继续前进,让青春之花绽放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

影片《榜样6》观后感(篇六)

在我们党的百年征程中,有无数先进党员,倒下的,是一座又一座丰碑,活着的,是一面又一面旗帜,他们激励着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和优化,让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不断巩固,激励着全体党员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道路上,通过矢志不渝、艰苦卓绝的斗争,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了一次又一次伟大胜利。“七一勋章”获得者以其最闪亮的光芒,同样能激励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颁授“七一勋章”,隆重表彰为党和人民作出杰出贡献、创造宝贵精神财富的党员,这些党员是党员中的先锋模范、时代标兵,在平凡中树立了不凡的形象,使党的崇高形象矗立于群众心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爱党爱国情怀。

《复杂经济学》读后笔记读后感


《复杂经济学》这本书是一个关于经济的书,经济跟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其中的奥妙你能理解吗?下面的《复杂经济学》读后笔记读后感一起来学习一下!

从混沌性的局部到整体,复杂性科学的观战是通过进化实现的。此处的进化,不同于达尔文的进化。他并不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而是通过组合来实现的。用书中的话来说,是一个层次上的单元结合在一起,产生下一个更高层次上的单元。这种以组合为主要形式的进化,不但会产生新的单元,而且在产生单元的同时,也产生了结构。而这种通过组合产生更高层次上的单元的过程,有一个新的名词涌现。这种新的分析角度,颠覆我们以前的认知基础和结构基础。从而使对认知和结构的研究成为了热点。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的出来,复杂性科学其实并不能直接用到经济学当中,还是需要一个媒介来将复杂性科学和经济学连接起来的。而这个媒介,就是技术。

在复杂经济学中,经济是涌现于它自身的安排和自身的技术,是它自身技术的一种表达

技术的发展,用复杂性科学分析,主要有几个特点。第一、收益递增;第二、路径依赖;第三、随机性小事件;第四、进化。其中进化就是以组合进化为主要形式。整个技术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1、新技术出现;2、新技术活跃;3、新技术成为支持性技术和组织安排;4、旧技术退出;5、新元素活跃。而整个社会的经济,就是这个过程的表达,即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模式重新进行调整来适应上面这些步骤。而成本和价格以及研发新技术的激励也会相应地有所改变。

从而得出,复杂经济学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1、分散的交互作用;2、没有全局性的控制者;3、交叉分层组织;4、连续适应;5、永恒的创新;6、非均衡的动力学。

其实在《复杂经济学》这本书一开始,就说明了现今的主流经济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与现实世界并不是很相符。尤其是其中的一般均衡理论,因为现实世界的经济是一直在变化的,不可能形成普遍的均衡。所以在复杂经济学中,不存在一般均衡理论。而且复杂经济学中的正反馈、收益递增、路径依赖在经济、技术的发展上是很有解释力的。

最新经济观后感(精品12篇)


你是不是在想怎么避免写出一篇千篇一律的作品名观后感呢?观看电影或者视频,已经是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得益于我们在观看的时候所产生的想法。所看过的文学作品需要做出总结性的评论这便是阅读后的感受,小编想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经济观后感,希望以下网页内容能给你帮助!

经济观后感【篇1】

内容简介: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根本变化。3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在这期间,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走向市场,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业已形成;社会结构从城乡二元化结构演变为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各个利益主体具备了不同的利益诉求;人民生活从贫穷步人小康,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显著提高;国家从封闭走向开放.逐渐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

高尚全经济文选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高尚全,生于1929年9月,上海嘉定人,汉族。教授,高级研究员。1952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经济系。现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董事局主席,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联合国发展政策委员会委员,美国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密苏里大学斯诺教授,世界银行高级顾问。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奖励。1994年获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杰出学人奖励。

高尚全经济文选的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这本文选主要按照时间顺序编排,时间跨度从1986——2010年,以“改革”这条主线贯穿其中,这样做有利于反映自己的探索过程,也可以从一个小的侧面反映出经济改革的进程。文章选择的标准,是当时对改革起过积极作用的,有一些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被吸收到中央文件中去,有一些在《人民日报》或其他报刊上发表后,在《新华文摘》上转载。

经济观后感【篇2】

在过去的20xx年里,各种经济词汇充斥着我们的新闻联播、网络以及人们的日常攀谈中,通货膨胀、GDP、CPI、存款准备金率等等耳熟能详的专业名词萦绕耳旁,身为即将迈入社会的大学生却丝毫不了解。有人说:21世纪不懂经济学的人就是文盲。因此我们就必须了解《宏观经济学》,以适应国家的政策和对未来趋势的判断。

《宏观经济学》是一本由伯南克等着名学者编写,内容全面,注重应用。第一章主要介绍宏观经济学,解释了经济周期、失业、通货膨胀、国际经济、宏观经济政策等的基本含义,同时简述了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凯恩斯理论,使我了解了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国民经济的衡量与结构,主要GDP和价格指数及通货膨胀的组成和实际算法,让我知道了每年的保八意味着什么,同样十二月份的CPI上涨4.9个百分点是什么意思;第三章主要介绍失业和就业;剩下的主要介绍消费、储蓄和投资以及货币、资本市场和价格。在本书的学习中着重宏观经济学关注的问题:首先,经济的增长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我国的经济增长现状为例,现阶段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感觉到相应财富的迅速增加,甚至感觉缩水,到底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能持续多久?这个问题从乐观和悲观两方面来分析,并从两种观点中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的现状。

除了对经济增长的关注,还对经济周期、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都进行了学习,分别以中国的数据作为实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面对这些宏观经济中的问题,每个国家都采用一定多的经济政策,以此促进经济的良好运行。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实施是在1998年以前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在1998年至现在国家一直采用稳健的经济政策。

你只要读读报纸或听听新闻就可以对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性作出评价,每天你都可以看到收入增长减缓、联储转而对付通货膨胀,或者在对衰退的担忧中股市下跌这类标题,虽然这些宏观经济事件也许看来是抽象的,但它们与我们所有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预测对自己产品需求的企业经理必须猜测消费者收入会增加多快,依靠固定收入生活的老年人想知道物价上涨会有多快,最近毕业的要找工作的大学生也希望经济繁荣,企业会雇用他们。由于经济状况影响到每一个人,宏观经济问题在政治争论中起着中心作用。选民敏锐地意识到经济状况如何,也知道政府政策可以用有力的方式影响经济,因此,在职总统在经济状况好时支持率上升,而在经济状况差时支持率下降。

宏观经济问题也是世界政治的中心,如果阅读一下国际新闻,你很快就会开始思考各种各样的宏观经济问题。大多数欧洲国家采取统一货币是一个好做法吗?中国应当固定对美元的汇率吗?美国为什么有巨额贸易赤字?穷国如何提高其生活水平?当世界各国领导人开会时,这些问题往往排在议事日程的显要地位。

尽管制定经济政策的工作落在世界各国领导人身上,但解释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的工作却落在了宏观经济学家身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宏观经济学家收集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有关收入、物价、失业和其他许多变量的数据。然后他们试图形成有助于解释这些数据的一般性理论,像研究星体演变的天文学家和研究物种进化的生物学家一样,宏观经济学家不能在实验室中进行受控实验,相反,他们必须利用历史给予的数据。宏观经济学家观察到各国经济互不相同,它们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这些观察既提供了发展宏观经济理论的动机,又提供了检验这些理论的数据。

在宏观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门论战激烈,不断变动发展的学科。除了在有关影响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方面经济学家能达成一致以外,在其他领域中,尤其是在涉及商业周期,失业,通货膨胀中宏观经济学各流派争论不休。而且各个流派的理论研究都是在很多假设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每个流派在研究时都是寻找能够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而对反方面的实际问题则不予考虑,这样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多局限性。所以我个人认为宏观经济学对经济的运行有着指导作用,但是仍存在很多的局限。

经济观后感【篇3】

《牛奶可乐经济学》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管理学院的教授,他喜欢在自己的课堂上给学生布置“博物经济学”作业,让学生提交生活中的问题,并以经济学的视角做出回答,这就是此书的蓝本。

书中有很多经典问题例如:“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而可乐装在圆盒子里”“为什么女士衣服的扣子在左边而男士的在右边”。其实,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可以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机会成本指你为了从事这件事而放弃的其他事情的价值”“成本效益原则是所有经济学概念的源头。它提出,惟有当行动所带来的额外效益大于额外成本时,你才应该这么做。”

在生活中,多问几个为什,就可以减少我们的成本,提高效益。产品设计、供求关系、人际关系、心理学……等等各个方面都会影响成本和效益。阅读此书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很多看似复杂的事情,其实我们只是忽略了基本的概念,而基本概念往往都是一门科学的基础。同时,在生活学习中,我们也应该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多思考才会有更多的发现。

人生本身就像是一个正弦曲线,有波峰,也有波谷,但始终围绕着一个x轴。在失意时被批评,于是我们很容易将紧随其后的上升理解为批评带来的效果。在得意时被表扬,于是我们很容易将紧随其后的降落理解为表扬带来的负面效益。读《牛奶可乐经济学》,学习博物经济学是一项很好的学习本领。

经济观后感【篇4】

内容简介:从西方经济学说史上选择了20位经济学家,包括亚当·斯密、威廉·配第、马歇尔、李嘉图、马尔萨斯、马克思、熊彼特、约翰·穆勒、弗里德曼、斯蒂格利茨、诺斯、舒尔茨等人,从经济学家的成长经历、代表著作、学术思想、思想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介绍。在经济学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无数经济学家,其中有一些经济学家的思想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影响世界的20位西方经济学家思想述评》突出经济学家成长经历的研究、方法论的阐释,突出对经济学家经典著作的导读,为经济学理论研究和经济学爱好者提供阅读参考。

影响世界的20位西方经济学家思想述评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经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社会科学,说它古老,是因为如果从公元前4世纪色诺芬提出经济学概念算起,经济学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两千多年,如果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发表算起,也经历了两百多年;说它年轻,是因为相对于社会学、哲学和历史学等人文科学,经济学无论是在概念体系、分支学科,还是研究方法方面,都是比较年轻的。古典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体系化的第一阶段,大概的时间段是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70年代。古典经济学的特点:①将经济学的研究重心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研究国民财富的增长问题,使经济学成为独立的理论体系;②强调财富是物质产品,增加物质产品的途径是积累资本和发展生产;③在政策方面主张自由放任,让价格机制和市场机制来调节经济;④研究的重点是分工和专业化问题;⑤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成本一收益分析法。

影响世界的20位西方经济学家思想述评的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马克思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指出:“他把交换价值看成货币,正如交换价值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表现的那样,而把货币本身看成存在着的商品,看成金银。他受货币主义的观念束缚,把特种的实在劳动即采掘金银的劳动,叫做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他实际上是说,资产阶级的劳动应该生产的不是直接的使用价值,而是商品,是那种在交换过程中能够通过自身转移而表现为金银,即表现为货币、交换价值、物化一般劳动的使用价值。然而,他的例子显然证明,认识了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并不排斥不了解那种使劳动成为交换价值的源泉的特定社会形式。”

经济观后感【篇5】

第一次拿起这本书,是因为它奇怪的名字吸引了我,牛奶可乐怎么会有经济学的学问呢?翻开目录,里面的问题更是使我对这本产生极大地兴趣,为什么打开冰箱时,冷藏柜会亮,冷冻拒却不会亮?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予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为什么DVD和CD的尺寸一样大,但DVD包装盒却比CD包装盒要大得多?为什么很多餐厅都为饮料提供免费续杯?

在解释这些各色各样的问题时,作者罗伯特?弗兰克教授的观点显然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学书籍,他曾说道请不要急于去书中找寻答案。这些生活中的问题不是公式和概念,它们并没有标准确切的答案,每个人都有可能给出更多更合理的解释。虽说,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经济学家,但至少,我们可以更积极地去思考,并把思考用于生活。这样,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博物经济学家。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些问题,也许就如作者所说急于去书中寻求答案,可当看完以后用经济学的角度去思考其它的问题时,却会发现经济学已经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前我认为经济学是一个高深莫测的学问,可当我欣然接受它后,他便会成为我的一把利剑,从此思考问题又多了一种角度,这就是这本书带给我的一种体会。

经济观后感【篇6】

幸福经济的读后感,来自京东商城的网友:曾几何时,我们尊崇“效率至上”。我们将效率视为人类道德评价的标杆。有效率的东西就是好的,无效率的东西就是坏的。人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被效率入侵。理性的“经济人”认为,钱越多,欲望就越能得到满足,人就能越快乐、幸福。事实上,经过几十年的效率经济,世界的发展却没有像理性的“经济人”所期待的那样。正如作者在本书中所例证的,人们普遍假定经济成长能够带来美好生活与理想世界的看法是错的。现在,您还在认为,全球一体化比本地化好吗?您还在汲汲营营地追求跨国服务或产品,却对本地的服务或产品视而不见吗?殊不知,人们为了眼前的利益,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欲望,不断地追求全球整合,却在整合过程中掏空了地球,将一个千疮百孔的地球丢给子孙后代。未来的发展应该是什么样的?书中告诉我们:它应该更侧重区域而不是全球;它应该集中在建立和维持强大的社区,而不是建立经济个人主义的文化;它不应该从古典经济学家的市场观点来看所谓的典范,而是应该更加关注生态的部分;它应该将目标放在可持续性而不是增长率上;它应该避免某些预言家所说的浪漫幻想,转而支持务实者的观点——前者主张追求无休止的财富,而后者主张彼此互助,一如数千年人类生存中表现的行为……

经济观后感【篇7】

“没有人能打败趋势。”一句话奠定了这本书的基调,社群经济讲的就是趋势,一个大时代的互联网社群发展的趋势。

和大多数互联网书籍一样,该书也讲到了互联网思维,但不同的是这本书从本质根源上讲解了什么是互联网思维,把互联网思维讲透彻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讲互联网思维,尤其是在一些会议,会务中,总能听到互联网思维这样的字眼,但是如果有人问一句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估计很多一口一个互联网思维的人群未必能够准确的给出答案。

这本书没有把互联网思维神秘化、高大化,没有绕弯子,没有试图用专业术语把人绕晕,而是针尖对麦芒,直接从根源阐述互联网思维,讲到了互联网思维的几大特色:极致思维、跨界思维、精益思维……等等。更为重要的是,这本书把支撑互联网思维的核心精髓说出来了,那就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趋势的转变。在传统工业时代,是“原子经济”,到了互联网时代,则是“比特经济”。所谓的原子经济,意思就是稀缺经济学,所有资源都是稀缺的,因为稀缺,也就自然有了价格,需要花钱才能购买或者拥有。而比特经济不同,比特经济就是指网络的资源共享性,去成本化,资源零成本成为现实。从资源是有偿的到资源是无偿的,这一趋势的出现,最终形成了互联网思维。到此,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就很清楚了。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把互联网思维讲的很透彻,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什么是互联网思维的人群,这是一本不可不读的书籍,也是一本快速了解互联网思维的书籍,可以说这本书是了解互联网思维的终南捷径。

最后还要提到一点,这本书其实是一本集子一本关于互联网,关于社群的集子,并非某个人所写,是很多作者一人一篇或者几篇这样收集整理成册的,每个作者对社群的观点各不相同,虽然编者尽量根据社群发展趋势收集这些作者的观点和文章,所有的文章都指向社群趋势,但是不得不说每个人的观点还是不能完全一致。于是,问题就来了,第一种论调,这本书吸收了这么多专业研究社群经济的专家、学者言论,每一篇都是精华,没有看完最后一章,你永远停不下来,因为每一篇都有吸引你的地方,每一篇都有超乎你预想的内容在等着你;还有一种论调是因为是集子,拥有多家观点,如果不能有自己的判断,你看着看着或许就将迷失在书本中,因为书中观点太多,你无从选择听哪种更合适,这也可能是看本书的一种苦恼。

但不管怎样,这确实是一本值得认真研读的好书。对于将互联网、社群当工作工具的职场人群是这样,对想要依靠互联网、社区赚钱的专业人士更是如此。

经济观后感【篇8】

内容简介:《草民经济学》全书共分十章,是一部通俗易懂的老百姓经济学手边书。本书以GDP、通胀、税收、外汇储备、个人投资、楼市、股市、人民币汇率、绿色低碳、工资涨幅、高铁建设等与广大P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热门话题为参考对象,通过活泼奔放、不拘一格的语言,风趣幽默、犀利调侃的风格,一针见血、专业深入的分析,为大家开启一扇个人理财、经济形势分析、经济政策解读的窗口,帮助那些也许对经济学知识不那么了解的P民“活明白”,将命运结结实实地握在自己手里!

草民经济学读后感,来自卓越网上书店的网友:老百姓也有致富的权利。但问题是,股市真的是捞钱的好地方吗?在没有任何知识护身的情况下,如此轻率地乱砸钱,你这到底是心疼钱还是糟蹋钱?又想发财,又拒绝学习发财的本领,这种人只能用俩字来形容——变态。书里摘来的,觉得很有意思,分享一下。

草民经济学读后感,来自当当网上书店的网友:在中国,房子是“只可能涨,不可能跌”的稀罕物。但是,请让我来告诉你,在经济学的世界里,永远不会存在“只涨不跌”的东西。任何一个炒作“只涨不跌”概念的人,不是文盲,就是疯子,当然最大的可能还是“骗子”。

经济观后感【篇9】

内容简介:作者小罗伯特 R.普莱切特曾著有经典之作《艾略特波浪理论》。《赢在经济萧条时:运用艾略特波浪理论预测经济周期》最初写于2002年,那时普莱切特就运用波浪理论,预见到未来美国会爆发大规模的经济萧条,从而对美国及相关国家的普通大众提出应对建议。那些听取他建议的读者,后来纷纷热烈地回信,称即便面对经济危机,存款也增加了10倍……《赢在经济萧条时:运用艾略特波浪理论预测经济周期》作为2002年版本的更新,作者又仔细地增补修订了许多资料。一方面,《赢在经济萧条时:运用艾略特波浪理论预测经济周期》关于运用艾略特波浪理论来预测经济走势的内容十分重要,对于长期追随和研究艾略特波浪理论的中国读者极有意义;另一方面,作者提出了应对萧条的建议,尽管有其国情和环境的限制,但仍为中国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参考,也为国内金融品的创新等提供了依据。

赢在经济萧条时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今天阅读此书,让人觉得普莱切特仿佛握有一只水晶球,所以,他对当今市场的看法才会如此令人信服……他说“信贷崩溃”未结束,并且预言我们将和日本一样,也得经历一段漫长的资产缩水期,一言以概之就是:通货紧缩。

赢在经济萧条时的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我喜欢《赢在经济萧条时》,多年来一直在向别人推荐。这本书以几十年的严肃研究为基础,惊人而准确地预测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它纵观全局,阐述了经济景况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盛衰兴亡的,我们又如何从中获益、如何避免陷入困境的,这些困境会摧毁不警觉的人(也就是世界上99%的人)。

经济观后感【篇10】

这是一个神奇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人与人之间通过互联网捆绑在一起,虚拟与真实,冷漠与温情,皆在键盘与屏幕之间。无论是主动进击,或被动参与,我们无疑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或多或少加入了各种网络群组,互推资源,钱情交易,成为了社群经济中的一份子。没有网络,全世界便仿佛与屏幕一同熄灭了。

然而,虽然身处时代漩涡之中,对于“互联网+”与社群经济,却并没有足够清晰深刻的概念。继年初干活科普书《风口上的猪》问世,号称一书读懂互联网经济,提纲挈领,理性而简洁,只在概念上浅尝辄止。作为悟性不够的非专业人士,仍处于云里雾里状态。而当阅读完《社群经济》,心中的困惑有所减少,对于息息相关的互联网经济现状,终于有了一次感性多方面的认识。

《社群经济》从更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本深入浅出的经济短篇论文集,书中辑选了聚力集团创始人陶闯、逻辑思维首席执行官李天田等新兴企业高层与部分高校专家教授、新闻记者对于社群经济与互联网时代经济格局的主题书写。这些文章共同的特色是篇幅精短,基本控制在十页以内,可以一口气轻松读完;此外,这些文章绝不是干巴巴的理论,或是空对空的高谈阔论,相反以例证贯穿,大部分作者以自己的企业作为鲜活案例,感性呈现、理性解读目前的经济局势与时代变革。

通过阅读《社群经济》,首先可以厘清一些相关的概念,为我们理解经济理念提供了基础思路。比如移动互联网的核心,被陶闯概括为:“形成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群链,其人群关系组织特征体现为社交、本地、移动、个性。”寥寥数语,互联网经济与社群经济的概念皆得到了解释。而对于成功社群的特征,在李春光这里得到了精彩的三点总结:“它本质上是聚焦于某个心灵次元的意识群体;它在现实物质效应上会表现出一种“非线性成长”的方式;它必然具有高概念与高感性的文艺模块。”由此可见,社群经济不仅聚焦于产品与服务,更依赖于情感体验,在交易中融入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由于《社群经济》不同于大部分经济著作引进于国外,因此在例证的选择、语言的表达更为亲切接地气。书中所举例子集中于小米、逻辑思维、360、阿里巴巴等耳熟能详的国内企业,讲解了这些已经融入我们生活中的互联网经济运作模式,更直观易于理解。同时,这些作者大多擅长讲故事,跨界举例,连《哈利波特》和豆瓣小组都露了脸,让此书在生动性上颇有特色,而他们本身的专业性保障了内容的到位深度与可读。本身十分符合互联网思维:无界、精益、媒体化。合上书本,我仍记得李天田分享的故事,他把企业竞争比作机场安检排队,当队伍过长,互联网社群模式就像队伍旁边新开的窗口。当窗口打开,原来队伍末位的人了无牵挂地跑了过去,排头兵按兵不动,而位列中间的企业受到了改革的最大阵痛。这个故事触动了我,它简洁却深刻,形象地勾勒出了企业的状况。这样的故事,在书中还有很多,着实值得细品。

读完《社群经济》,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个属于互联网与社群经济的时代,互联网代表着未来与高科技的前进,同时也意味着同时发生的“返祖”。由于互联网社群社交模式的开启,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重回部落、重回口语的个人时代,过去的经验被新的变革冲散,时间感、距离感、位置感均被改变,而前方的路仍充满了未知。

经济观后感【篇11】

今天终于将费老的《江村经济》细细品完。真的是挺惭愧的,由于一些琐事,我前前后后近三周才读完,由于不是一口气,所以下一次读的时候都要把前面看的再温习一下,虽然觉得看的挺透的,但是这种效率,我自己都汗颜…

我觉得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体悟到了社会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从作者阐述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出作者对社会制度的功能分析的细致程度。而且,这种分析不是纸上谈兵,它结合了实际需求,是在一定的高度上避开政治立场、仅以一个学者的身份所做的调查和研究,这反映了作者实事求是的立场和客观务实的科学精神。

本书行文通俗易懂,没有晦涩的名词,以一种平易的叙述方式描述了开旋弓村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结构清晰、逻辑清楚。第二章说明了为什么选择开旋弓村作为调查对象以及开旋弓村的大致情况。第三章到第六章是描述的当时中国农村的特点,介绍了开旋弓村的实际情况。从第七章开始,是这本书的重点吧,分别描述了开旋弓村的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和资金。其中对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土地的占有这一章,土地真的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之于农民如同水之于鱼,没有水,鱼无法存活。同样,没有土地,农民也将无法生存,所以当土地只属于地主阶级时,农民最终会受不了剥削而起来反抗。

但是,现在土地公有化了,农民有了土地的使用权,他们生活就变好了吗?我无法给出直接的答案。近年来涌现的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或许能给出一些回答,他们有的甚至是将家里的土地荒芜,也要到充满诱惑的城市来用低端的劳力赚取他们认为比种地强的价值。是土地不够?还是土地质量不好?又或许是土地带来的经济效益太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的深入,农民和土地的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和探索。或许,这就是我所学专业“农业推广”的使命所在?

经济观后感【篇12】

“经济学王国之所以生生不息,原因之一就是有趣的想法吸引了有趣的人才”。 “经济学不需要借助任何花哨的技巧,其本身已经足以娱人心智,令我们乐而忘返。”

——题记

或许对于大多数人来讲,经济学就是遍布数学公式,一幅幅难以看懂的复杂不堪的`分析图,看到生活中发生的触及到经济的火热时事都难以联想到书上的内容的一门学科。即使是对于上学期刚刚学完西方经济学的微观部分的我们来讲,经济学仍是一个难以捉摸的学科。不过,《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这本书改变了我们的看法,它是一本教你如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思考生活的书,教会你如何在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选择,如何让你理智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你更加从容快乐地驾驭自己的生活,在经营自己的生活的同时,享受生活。让你认识到经济学不仅仅是经济学家研究的深奥课题,其实“从生活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经济学家”。

我们接触这本书是源于这样一段来自于《Byte》杂志的一段话:“没有人会想到,论述经济学的书可以写得如此轻松自如,读起来令人赏心悦目,弗里德曼做到了这一点。如果你对经济学感兴趣,你会发现本书既具有可读性又令人着迷。我保证你可以从中受益。”

的确,这是一本很棒的书。

它通俗易懂。书中对经济学的各方面的知识进行了阐述,作者巧妙地避开了深奥难懂的专业的经济学用语,这让经济学初学者更容易理解。同时,他能站在读者的角度,以一种睿智而有趣的视角察看日常生活,通过多个贴近我们生活中的例子并予以具体的分析,将经济学常识娓娓道来,将专业的知识简单化的同时,更从生活的角度来渗透出经济学,更加能激发出读者对经济学的兴趣。

将复杂多样的生活例子中背后的本质揭示开来,证明了他所说的那一句:“经济学不需要借助于任何花哨的技巧,其本身足以娱人心智,令我们乐而忘返。”那些埋藏在处理生活小事背后的睿智,是如此的令人钦佩,不仅会勾起人们对经济的兴趣,是学习经济类学科同学的入学必修课。

例如第20章:《理性犯罪和蓄意事故:法律经济学和违法经济学》,作者先以自己晚上牵着一条狗外出散步为开头,借朋友的一句:这样很危险!引出了作者个人对犯罪经济学的看法,紧接着,作者以一个老太太晚上外出散步为例子,从而进一步分析,最后得到结论:“劫犯与老太太之间的对抗往往以抢劫犯的胜利而告终。但是由于获得胜利当然成本太高,抢劫犯宁愿放弃抢劫老太太的打算。在其他类似的情况中,可能的受害者面对的问题不是如何打败侵犯者,而是如何使侵犯者感到无利可图而放弃实施侵犯的企图。”这就能让你从例子中学会如何对付侵犯者。

作者能对生活细微观察,从自己的身边发现事例,分析事例,这一切的一手资料,更加体现出这本书的价值所在。更从另一方面提醒读者,要学会观察生活,生活中其实处处存在着经济学。

还有,这本书内容丰富。从生产、战争、爱情、婚姻、善与恶等等多方面的来阐述生活中的经济学。弗里德曼从抢劫犯的抢劫对象的选择到出口收税,夫妻间的一夫一妻制等中推导出令人信服的经济学解释。

理论紧扣实际,这又是这本书的一大特点。阅读该书,你会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就能明白许多经济学原理,而通过其他方式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比如,作者在第三章讲述了史密斯太太购物的例子,通过这个例子,读者很轻松地就可弄清预算线、无差异曲线、商品组合、边际价值递减、消费者偏好等概念的基本含义。这比一大串的定义来得更实际。

虽然这本书通俗易懂,但并不代表你读一遍就能清晰明了地将其精华完全吸收,这毕竟是一本经济类的读物。要想把它读透,先得静下心来,多读几遍。你会发现:那层潜藏的文字底下的生活理性,是多么的值得你去探讨!

生活中其实处处埋藏着经济学,学习经济学的确有很大的意义,让我们伴随着弗里德曼,共同开启经济学的大门吧!

教师节:《致教师》读后感范文6篇


《致教师》一书由朱永新所著,是一本教育读本,让老师和学生都找到自己的正确定位。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教师节:《致教师》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篇一】

假期里,读了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师》一书。此书分为四辑,以书信和新春致辞的形式,阐述了和教师的生活,工作,成长密切相关的四十六个问题。语言质朴简洁,却意味深长,是作者的用心之作。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第一个体会是:警醒

曼德拉说:教育是最强有力的武器,你能用它来改变世界。还说:生命的意义不仅是活着,而是我们给别人的生命带来了何种不同。这就决定了我们人生的意义。我觉得这两句话很好地揭示了做教师的意义。强权和武力仅能在正直形式上改变世界,而教育能在精神实质上改变世界。曼德拉把教育问题提高到无以复加的地位。事实是不是如此呢?我们自己的老师和身边优秀的同事用活生生的事实做出了证明。好老师不仅能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更能在生活中以自身的学问修养精神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改变人生命运。这样的人多了就能改变民族和国家的命运。做教师不知不觉中已近二十年,对教师这项工作认识却十分浅薄,令人汗颜。

第二个体会是:惭愧

朱永新先生说:教师职业大致有四种境界:第一,是让学生瞧得起的教师;第二,是让自己心安的老师;第三,是让学校骄傲的老师;第四,是让历史铭记的老师。审视自己,教龄不长,境界不高。我常常也在问自己:我的课堂效率是不是高?我的讲解点评是不是深入浅出学生能懂?教案作业设计是不是有的放矢突出实效?对学生是不是热情和善,一视同仁?作为教师,是不是心安?对你从事的工作是不是竭尽全力?当思考这些问题时,我的心情是不平静和不坦然的。因为心中有太多的遗憾和内疚。当想到那些因我任教科目拉后腿而不能进更高一级学校深造的学生时,我就觉得惭愧。

第三个体会是:努力

知耻而后勇。《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示》一文给我很大的启示。每日三省吾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感所读所思,无不可入文。十年后3650篇千字文(计三百六十万字),就能自感跻身成功者之列。这一事例给我的启示:要有恒心才能做好事情。要勤学习勤思考才能做好事情。要从小事做起,集腋积硅步,才能成裘,才能致千里才能成功。为了做好工作,我以后要像书中所讲的那样,多向经典著作,向优秀的同仁学习,多思考多写作。我也要以十年的时间为自己买份保险,不为成功,只为心安。

【篇二】

《致教师》一书中介绍过一个关于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做过的一个试验:他将学生分成三组,他经常对第一组学生表示赞赏和鼓励,对第二组采取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的态度,对第三组则不断给予批评。试验结果表明,被经常赞赏和鼓励的第一组学生进步最快。由此可见,渴望被欣赏是人的一种基本精神需求。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源泉,欣赏着必抱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

我曾教过这样一名学生,他好懒,讨厌做作业,拖拉、潦草、短斤缺两、错误百出是经常的事情。更糟的是,他好管,对己自由主义,对人马列主义,总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不时检举同学作业不认真,就是嘲笑同学作业错误多。但是,他在课上回答问题或考试时却是常胜将军。典型的学习态度差,且屡教不改!咋办?我尝试改用欣赏的眼光审视他、引导他、教育他。首先允许他自愿做作业,可以全做,也可以选做,还可以不做,然后赋予他管教的权力,让他批改和辅导学生作业,最后由我检查他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的情况,据此替代他的作业成绩和评定他的学习成绩。在我的欣赏下,他的缺点变成了他的优点,检举别人变成了督促别人,嘲笑别人变成了帮助别人,并且他还体会到了以身作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开始主动又认真地做起了作业。后来的他就不再是原来的他。这件事让我深切的感悟到,欣赏可以是学生的缺点变成优点。

又一次,我曾布置学生这样的作业:每个人写出你熟悉的本班的十位同学的优点,并且每位同学的优点不少于50个字。然后,我在班中高声朗读这些学生的作业。看的出,凡是被读到的学生低着头,心里都美滋滋的,教室里特别静。持续一段时间后,班级的学生发生着悄悄的变化,同学的关系更融洽了,相互之间更有礼貌了,值日卫生更主动了,教室的布置更整洁了后来我就让学生给每个同学写至少一个优点,然后公布于众;接着,每个月末,我让学生在原来所写优点的基础上在挖掘同学新的优点,同样公布于众;最后,开展看看谁的优点最多和看看谁的进步最大的活动。结果,群情活跃,人人为能被人欣赏而奋斗着、进步着。通过这件事,我不禁感慨的说,欣赏使学生的优点会让学生变得更优。

还有一次,我受到一篇文章的启发,于是我拿着一张白纸走进了教室。在这张白纸的中心我故意涂了一个绿豆大小的黑点,很醒目。我高举白纸问学生:你们看,我手中有什么?这不是明摆着吗?学生们窃窃私语,不知我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我有提高嗓门问了一遍。有学生回答:我看到在白纸上有一个黑点。估计这个回答代表了大多数学生的意见,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还有不同意见吗?稍后后排有一个学生发言:老师,我看到了一张白纸。我看了一下白纸,继续问:你为什么和别人看到的不一样呢?我离得远,看不清楚。他如实说。教室里顿时哄堂大笑。我接着说:看到黑点的请举手。绝大多数学生把手举得老高,好像在等待我的表扬。我环视了一下说:太令人遗憾了。这么大一张白纸你们没有看见,却却偏偏注意到了一个不起眼的黑点。这不是你的眼睛欺骗了你,而是你的思维迷失了方向。顿了一顿我又说,这多么向我们每个人身上存在的优点和缺点啊!优点其实就像这张白纸一样大,而你的缺点原来只有黑点那么小。只是,我们在与别人交往时,往往只在意别人的那个小小黑点,有时也看不到自己身上的那一张大白纸,而缺少自信,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学生们个个沉默不语,若有所思。由此我想对我们教师而言,许多时候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面对学生,往往只注意到他们的他们的黑点:调皮捣蛋,不守纪律等等,经常会引来我们对他们的大声训斥。可是我们没有发现:他们的调皮捣蛋中充满着许多纯真活泼可爱

《致教师》中引用了培根的一句话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让我们在教育中多一些欣赏吧!作为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做法达到欣赏学生,或让学生相互欣赏,或让学生自我欣赏的目的。

【篇三】

朱永新先生作为新教育实验的发言人,其教育思想引人深思,这在《致教师》一书中有明显的展现:前言中有一首诗:教师,不是春蚕,教师的固步自封才会作茧自缚,心灵的成长来自每个季节我是教师,以现在求证未来,让生命幸福完整。让我甚是喜欢,因为它道出了我的心声,与我心有戚戚焉。

朱永新曾指出:新教育的目标追求就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养积极的认识态度,才能真正地做到让教师,学生和学校一起成长,我们认为参加我们实验的所有的学校的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有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有一种超越自我的一种精神。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都要成功,每个学生都要找到成功的感觉,相当部分的老师和学生都能够成材,最后有大的成就。每个老师都要成长,相当多的人能够成功,有一部分人能够成材,成就。所有实验的人都要感觉到自己在不断地进步,在成长着,成长并快乐着。这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境界。

而我们该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致教师》一书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

《致教师》的每一篇文章,均由一个一个具体的问题开启,传递着普通基层教师的境遇与困惑,苦恼与疼痛。那些提问者,有的是刚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有的是遭遇职业倦怠的老教师;有的奔波于城市,有的坚守于乡村;有的教语文,有的教数学每一个提问者,都意味着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生命叙事。因为他们的存在,《致教师》中的教师不再是空泛的职业人群,而是一个一个鲜活的人。里面的问题与话题,哪一个都逃不出教育与生活的庸常。就像擦亮星星上的灰尘一样,朱先生以他的文字不断擦亮教师二字。

全书共分四辑,即给我一个做教师的理由借我一双好老师的慧眼愿我书写一部教师生命的传奇让我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前三辑共收录先生与一线教师对话的46封问答式书信,最后一辑收录自2010年以来先生为寄语新教育同仁的5篇年度致辞。他用朴素却不乏生形象的语言回答一线普通老师最关心最困惑的问题:如何学会思考?如何进行专业阅读?如何应对自己不如学生的困境?如何保持教育热情?如何享受你的教育生涯?如何尽快成长为名师?如何在压力下坚守?如何对学生一视同仁?如何让自己越来越坚定???????

总的来说,书中朱永新老师提出了以下几点:

一、 教育幸福。

理念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作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新教育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既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也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疗治的愿望与计划。

他告诉我们,教育既要满足学生最基本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与被爱的需要等,更要促进学生萌发高层次的需要,如爱他人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社会认可的需要等等。新教育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和谐的成长,能够让每个受教育者获得成功的智力,整合的智慧,高尚的德性,丰富的情感。

在他眼里,教师不是春蚕,不是蜡烛;不是一个隐喻与一个标本,更不是灵魂工程师,教师就是教师,每天都在平凡与神圣中穿行,他生命的价值在于以现在求证未来,让生命幸福完整。

幸福与完整,成为新教育最为饱满的两枚理想种子。因为它们的存在,教师挣脱一切标签脸谱与定型,悄然还原成真实的生命,真实的人,以幸福成全生命的人。

如何做一个幸福教育的人呢?

1、要对教育生涯充满理想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动态的追求,反映了人的当下的一种心态。而教师的幸福又是什么?教师的幸福就是:心中有盼头,手中有事做,身边有亲友,家中有积蓄。如果仅仅把教师当做一种职业,那么在当下,它可能未必是一种让人感到轻松愉悦幸福的职业。

如果没有理想,任何一种职业都会是无趣的,更何况是教育。教育不能没有理想,有理想的教育注定精彩纷呈。教师职业毕竟比其他职业有更多憧憬,因为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也许我们的工作不像一些人说得那样有诗意,但是当我们想到,我们的工作会在不久的将来起作用,就能使我们感到美和幸福。看到那些参天大树时,常常想到曾经它们和所有的树都一样,曾经都是株幼苗,在经历了百年、千年后,依然挺立于世,让所有人都能接受它的庇荫,让所有人敬仰它的活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同每一位诗人那样,都是因为有梦有理想,有梦有理想的教师才能教育出真正的人。

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也就没有了意义。在中国教育的现实中,教师的忙与苦是勿庸置疑。教师的工作涉及教材分析、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还有教育活动中的突发事故太多,问题学生层出不穷。只有当你理解了记忆的方法与过程,才不会为学生背不出科文而生气了,你也就不苦了;当你理解人的能力差异和发展差异,理解了所谓差生的形成过程时,就不会为差生的存在而生气了,你也就不累了;当你理解了少儿多动症时,就不会把学生的动当作对上课的反抗,也不会简单地对自己教学能力的产生否定,你也就幸福并快乐着。恨铁不成钢,这个恨是不理性的爱,因为教师没有掌握铁如何成钢的规律;从专家型教师身上可以看到,他们面对教育教学事故时,是那么的自信与从容,是那么的驾轻就熟。这是因为他们见多了,把握了规律,从而让事故变成了故事。

2、 要有自己的特性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的给自己提出追求目标,同时又要有激情,要善于认识自己,发现自己。

今天的教师应该有自己独特教学个性。那就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和主张。老师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个性和业务方面的独到优势,在夯实自己教学能力的基础的同时,培养出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个性,要求老师对于自身要有清晰的认识,并善于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在学校环境和个人条件之间寻求平衡。当今教育,教师最缺少的就是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导致培养出的孩子千人一面,缺乏创新能力和独特气质。教学个性本身就意味着创造力。

3、 要对学生一视同仁

人与人之间的智力、才能、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家庭经济情况等等存在着客观差别,但每个人的尊严和权利都是绝对相等的。作为老师要有一颗平等之心,对学生必须一视同仁,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

一个老师通常要面对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学生性格有好有坏,成绩有优有劣,能够关注每一个学生,并爱护每个学生,是这一类老师所具备的能力。把学生当学生看,把人当人看,不惟成绩论素质,不惟喜好论好恶,不惟家境论高低。有人说,关注每一个学生,就是要做到关注成绩最差的学生。我想补充一句,关注每一个学生,也要做到关注你最讨厌的学生。

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别之处,一旦孩子发现了自己,找到了自我,他就会爆发出我们难以想象的能量。这让我想起了皮格马利翁效应 :当教师受到实验者的暗示,不仅对这些资质平平却被实验者认为是未来的花朵的学生抱有期望,而且也会有意无意地通过各种态度、表情与行动方式将这种暗含的期待微妙地传递给他们,其中包括更多的提问、辅导等。当这些学生获得期望的信息后,也会产生鼓励的效应,更加努力地学习。长此以往,不仅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近了,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和对老师的感激与回报也会逐步提高。

二、 提升自我素养

1、 阅读

作为一名教师,第一项修炼就是做读书人。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如同军人喜爱武器,孩子喜欢小玩具一样,教师的挚爱应该是书籍,只读教材和教参两类书的教师无论如何不能称之为优秀教师。如朱教授所说:你的阅读生活,绝不仅仅是帮助你获得知识,获得教育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帮助你拥有宁静的心态,儒雅的姿态,积极的状态。难道不是吗?一个真正的人应该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好书。在阅读中获得教养,获得心灵和精神地完善,勤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如果没有教师的阅读,就没有教师的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与发展。教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人类几千年的教育历史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财富。这些财富保存的载体主要就是教育的经典著作,阅读经典,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是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教育智慧的形成,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跨越由这些经典构成的桥梁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超越的过程。人类教育过程虽然不断变迁和发展,但是教育的根本不会变化,教育培养人的功能不会变化,教育过程的内在规律不会变化。现代的许多教育新思想,其实只不过是用我们这个时代的语言和案例与过去的大师对话而已。

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专业领域而言,存在着一个最合理的知识结构;专业发展,必然会经历一种浪漫精确综合的有机过程;每一门类知识的掌握,都存在着一条由浅入深的路径;对每一个教师而言,都存在着一条独一无二的阅读路径;在特定的发展阶段中的具体老师,面对特殊的场景,一定有一本最适合他阅读的书。

2、 写作

一个人的专业写作史,就是他的教育史。我们的教育生活是由无数的碎片组成,这些碎片往往会形成破碎的未经省察的经验,使教育教学在比较低的层面上不断重复。而通过专业写作,就能够有效地对经验进行反思,从碎片中提取有意义的东西并加以理解,形成我们的经验融入教育生活,使之成为我们专业反应的一部分,使我们的教育实践更加富有洞察力。这样,这些碎片就可以经过拼合成为美丽的图景,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

到现在为止,为发表文章而写,为评定职称而写,为应付检查而写,仍然是教育写作中的常见现象。针对这种现象,要进行专业写作,不以外在的名利为终极目标,不为写作而写作,而是为了使写作恢复本来面目,服务于日常教育教学实践,成为自我反思的基本手段,促进学生以及自身的幸福完整。

同时,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教师的日常教育和学习生活,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经过几年的探索,新教育实验已经从过去的提倡教师写作,发展到目前强调专业写作,把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作为教师专业发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3、 共同发展

目前,在绝大多数学校,一方面同事之间讳莫如深,教室的门始终向他人关闭着,教师之间仍然是生活在同一个校园里的陌生人;另一方面,一些渴望成长的年轻教师仍然处在孤军奋战的状态,他们个人的摸索往往由于自身的思维见障而无法看清问题的本质,他们个人的反思也往往由于自身的理论功底而无法对自己导致问题的思维方式进行剖析。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必须建立在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基础之上,这是形成一个良好共同体宽松氛围的土壤。如果只是利用行政命令,而不是尺码相同的人的相聚,共同体就会流于形式。同时,共同体成员的共同愿景非常重要,在活动中应体现其整体性的目标及阶段性的目标。每个成员都能在心中明白共同体的价值与方向,在团体活动中不断证明自己存在的理由与意义,在活动中体验成就感,这是持续参加共同体活动的动力,也是激活其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因素。

要积极探索建立各种基于同一教研组、教学组的,或者是本校的、校际的,以及利用网络的各种专业发展共同体。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比较有影响的教育专业发展共同体就有:新教育研究中心相约星期二沙龙、天津著名特级教师张万祥的班主任学习小组、温州苍南新教育俱乐部、河南焦作毛虫与蝴蝶儿童阅读共同体、贵州凤冈新教育共同体、镇西共读阅读团队等,利用教育在线网站建立的散布于各个地区、学校的大大小小的毛虫群落(儿童阅读研究小组)与海拔五千新教育教师读书会QQ群、构筑理想课堂QQ群,更是形成了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而充分利用专业共同体进行日常的共同阅读、相互评议批注教育作品、相互听课议课,也是教育实验最日常的研究方式。

三、 注重过程,落实有效教育

1、落实有效教育框架

朱永新认为:落实有效教育框架,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已成为新教育人进行课堂框架研究的起点。我们希望这个框架,可以成为我们理解课堂的一个工具。

朱永新还认为:这个框架分为教学目标、预习作业、个体学生学习清单和教学板块。预习被朱永新称为这个框架的一大特色,预习是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不应只是为课堂教学做一些准备工作,而应尽可能地针对所有教学目标,是真正的自主学习。这就重新确立教为学服务,让学生的学习成为课堂的真正核心的思想。要让每一分钟都有所计划、富有成效。

2、发掘知识魅力

他提出,要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朱永新所讲的知识,不能理解为静态的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要视为一个动词、一个有待重新发现的事物奥秘,以及发现这种奥秘的方法和过程。朱永新认为:优秀的课堂教学,就是要重现这一神奇的发现与创造的过程。核心是智力挑战、思维训练。

理想课堂不会停留于人与知识的对话这一维度,而要展开三重对话:人与知识的对话、人与他者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课堂教学不仅实现了知识的复现,而且也实现了人的复活--师生生命的复活。

4、 以现实求证未来

《致教师》的最后一辑文字,不是答问,胜似答问。读之,心情久久无法平静。那是自2010年起,每一年度的辞旧迎新之时,朱永新先生深夜或凌晨写给全国新教育同仁的年度献辞。

或许,在永新先生眼里,岁末年初最是年岁的刻度,是现在与未来的节点。而在他心里,教师的终极意义在于以现实求证未来。读他关于新教育的年度文字,我们无法忽略那漫天飘着祝福的跨年语境,更无法忽略的是,新教育实验于神州大地间得到的热切呼应。新教育所构建的晨诵、午读、暮省的教育生活节奏,正在柔软地植入了千百万师生的内心。

教育是一切的果,也是一切的因。对一个教师来说,痛恨积弊的方式是行动,是将让自己置身于涨潮的海上,相信爱教育,就是爱自己,相信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唯有建设,唯有行动,才能带着使命,带着爱,向没有污染的地方,重新出发。

三尺讲坛,只因为我们具有足以让一代代人传承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精神,只因我们具有勤学、乐施、向善的品德,只因我们对学生始终抱有极大的热情,实实在在地走近他们,真真挚挚地关注他们,热热忱忱地服务他们,学生就将我们作为恩师,不管我们是否清贫,不管我们是否平凡,学生都会把我们铭刻于心,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精神丰碑,也是我们成为历史所铭记的、无上光荣的人。本学期对我而言,是一个漫长、煎熬、充实、幸福的一个过程;经历了很多事,焦头烂额,偶尔心情难免浮躁!我感恩所有在我困难时帮助过我的人,今天我想感谢的是它--朱永新老师的《致教师》,每当迷惑时,是它能让我平静下来,反思自己,与自己的内心交流。对本书中其中《教师的幸福在哪里》感触很深。

追求幸福是人的一种本性,可作为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一位没有幸福感的教师很难塑造出幸福的学生。只有当教师心中洋溢着幸福美好的情慷时,他们的脸上才会有灿烂的阳光,并自然而然地照亮和温暖学生的心房,塑造学生幸福的心灵;只有当教师情绪饱满和内心充实时,他们才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细节的关注和乐于分享的真诚,学生才会感到幸福。所以,为了自己,为了学生,教师们要学会寻找幸福。那么,教师又要到哪里才能找寻到幸福呢?

教师的幸福在课堂教学中:有人说,人生有四种境界是幸福的:母亲给孩子洗完澡抱着孩子的时候;医生给病人做完手术病人康复了的时候;孩子在沙滩上堆出自己满意的沙堡的时候;一个作家写完了作品画上最后的一个句号的时候。那么,我觉得教师的幸福就是轻松自如地上完一节课的时候。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学,而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对生命追问的过程。可有的教师却有着这样的生命体验:头脑是满的,内心却是空的;时间是满的,生命是空的。同样是上课,缺乏生命修养的教师,只是为知识而上课,教师的心只是在等待,等待学生记住一些概念、背会几条定律、答出几个问题,做对几个练习题。教师在苦苦等待中,变得紧张、烦恼、焦躁,甚至痛苦,幸福被等待无情地遮蔽了。而具有生命学问和修养的教师,他是在上课,但他同时又是在享受课。他面带微笑走进教室,迎

来的是一张张天真的笑脸,听到的是一声声老师好的问候,他在课堂上彻底放松,全身心地走进课堂,走近学生,同学生一起去探索,去研究,和学生情绪相融、心心相印。他会把问题生活化,知识过程化,学习体验化。他会彻底打开自己的生命,去感受、去触摸、去体验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他会在课堂上率性而为,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沉思、一起震撼、一起失败、一起成功,这时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

教师的幸福在学生成长中:学生的成长是教师最大的快乐,对教师来说,教育的意义就是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特别是看着学生一天天成长变化,他更有一种由衷的喜悦,这是他辛勤劳动的最好回报,也是他全部付出的价值所在,虽然他可能一辈子默默无闻,当不了作家、科学家、工程师也可能终生得不到什么值得炫耀的荣誉或奖章,但他可能有引以为傲的已成为作家、科学家、工程师的学生,甚至有功勋卓著、成绩斐然、值得他崇拜的弟子,当然,更多的是已经自立为人、立足于社会的普通劳动者,是他曾经为之付出心血和青春的年轻一代的人生,还有什么比这更快乐呢?他已经别无所求,这就是他所渴望的生活。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自己倾注心血的回报,意识到对学生未来的影响,透过学生的成长,他看到了自己劳动的果实,这成为教师职业信念的重要支撑。对平凡的工作充满热爱,对这些教师来说,孩子那灿烂天真的笑脸是天底下最美丽迷人的图画,教室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是世界上最美妙动听的音乐,校园是地球上最纯美圣洁的净土。所有的辛苦和压力都变成了一种愉快、一种他乐于去迎接并以欢乐的心境去化解的美差,即便是在条件极其艰苦、生活非常清贫的情况下,他也怀着极大的热忱、带着浓厚的兴趣,无怨无悔地做好每一件事。只要一听到上课的铃声,他就精神振奋,所有的疲劳都不翼而飞;只要一走上讲台,他就激情荡漾,浑身都洋溢着蓬勃的生气。他觉得自己喜欢教书也最适合教书,只有在教室里,在学生身边,他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位置,这些教师已经把他们的兴趣与自己的事业放在一起,因为爱孩子、爱学校、爱事业而无怨无悔地当一辈子教师。

教师的幸福在学习追求中:教育需要智慧,课堂教学更应该充满智慧。充满智慧的课堂是精彩的,精彩的课堂需要教师去创设,所以教师就应该充满智慧。每个人的智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他首先要付出,付出勤奋,付出辛劳,付出艰辛。因此,教师要拥有教育的智慧,就要付出大量时间刻苦学习。首先,向书本学习,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其一生要与书本打交道。

教师要坐下来、静下心、研读一些很专业的书,如课标、教材、教参、教案、辅导练习等;也要读一些很理论的书,如教育教学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等一读经典的,也可读流行的。教师要按时阅读教育教学杂志,定期浏览综合类报刊、文学类杂志等,让自己浸润在文化的滋养里,由内而外地散发光泽。还要读一些教育专著和教育随笔,走进伟人,与大师对话,与另一个自己坦诚相见,你的眼光会变得高远,你的内心会变得坦然,你的思维会变得开阔,你的精神会变得饱满,你的生活会变得充实。其次,向同行学习,学习他们工作的热情、教学的思路、教法的改革与创新,增长自己的智慧。同时,多交流。交流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我们往往发现:几个志趣相投的同事、朋友,即使是闲聊,也会时时有智慧的碰撞,有新观点的产生,不知不觉地解决了困惑已久的问题。因此,学习能使教师充满智慧,充满智慧的教师总是愉快的,愉快的生活肯定是幸福的。

教师的幸福在付出奉献中:当教师不可能大红大紫、风光无限,也不可能轰轰烈烈、气壮山河。教师的命运,注定要与清贫和奉献为伍。在教师这个岗位上,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力,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有的只是默默地付出和贡献。已是81岁高龄的于漪老师,在59年的教育生涯中,无私奉献、执著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着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注重培养青年教师,做好传帮带。她心里始终装着两把尺,一把是量别人长处,一把是量自己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自身才有驱动力。在她半个多世纪的从教生涯中,一切以教师人格为依据:智如泉涌,行可为表仪为人师。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彰显着师者风范,她的事迹也每每引发我们心灵深处的震撼与感动。于漪老师的人生座右铭是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在于漪看来,累累创伤,是生命给你最好的东西。在她的心目中,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同时选择了高尚。首先要知如泉涌,而且要有伟大的人格力量。

享受教育的教师;是一个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教师,在平淡中享受教育的幸福,是教师对自己的期许。学习、工作,不经意间一定还会遇到很多不期而至的快乐。让我们对生命尊严进行最真挚的仰望静静地,守望花开,聆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享受每一朵花开的芬芳,惊叹每一朵花开的娇艳。

【篇四】

教师本身应该是一朵花儿

教育是师生互相作用的过程

教师,不是蜡烛

教师不能以化为灰烬做代价

以此去照亮的学生

教师,不是春蚕

教师的固步自封才会作茧自缚

心灵的成长来自每个季节

教师,不是人类灵魂工程师

没有谁的灵魂是机器

能用某种工艺任意修理完成

教师就是教师

与学生是互相依赖的生命

教师就是教师

每天都在神圣与平凡中穿行

我是教师

伟人和罪人

都可能在我这里形成

让人如履薄冰

我是教师

心底里喜怒哀乐翻滚

黑板上天高地远开阔

脚板下三尺讲台扎根

我是教师

这是一份职业

更是一个志业

我是教师

这是一份职责

更是一种使命

我是教师

时光缓缓显形

终见此生天命

我是教师

以现在求证未来

让生命幸福完整

又是一届新的高一,面对新的学生常常有很多感想。 教育是世界上最特别最奇妙最千变万化的事情。世界上任何变化,正直的、经济的、社会的、科技的桩桩件件,都会发生蝴蝶效应,都会对教育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所以,教育总是变化的。同时,教育也是最坚韧最牢固最不会变化的事情。万物改变迅捷,人性进化缓慢,教育因此万变不离其宗。为提高自身素养,积极参与书香校园建设,本学期拜读了朱永新博士的大作《致教师》。

谈到教师,人们会说教师这个工作好,轻松、待遇也高;朋友们会说:教师是个光辉的职业很多时候,大家对教师职业的评价都是过于神圣化。拜读了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师》后,前言就颠覆了以前对教师的形象比喻,但更具人性。书中这样写到:归结为神圣,会过于强调教师的奉献与牺牲,容易导致神化和苛求,动摇了扎根于现实的坚实基础。读完这句话,我的心里充满了被人理解的美好,这种感觉让我有了读下去的欲望。

还记得自己刚站走上教育岗位时的手忙脚乱和经历的挫折,一度曾使我信心受挫。迄今为止,我在教育这个岗位上奋斗10年了,但我仍然保有当初教学的热情。仍然充满朱永新先生在书中谈到了教师的幸福从哪里来,他提到人的幸福大概有三个重要的来源:一是人与外部物质世界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三是与自己的关系。我的幸福感大多是来自教育,来源于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对社会有贡献的学生,内心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教师是什么?教育学上已有答案,不过仍然有很多人还在探究。毫无疑问,教师是份生存的职业,平凡中彰显伟大,普通中蕴藏幸福。

教师的伟大,人们往往归结为:奉献和牺牲。我们都渴望自己变得伟大起来,都希望被肯定,被赞赏。但我们的内心却非常抵触一味地奉献和牺牲,因为我们不是神仙,我们生活在真实的土地上而不是虚无缥缈的精神领域,我们有寻找幸福的权利。

教育归根结底是人和人之间发生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直接给学生的生命带来不同。教师的生命价值、人生意义在于,我们不仅仅把教师当做谋生的职业,还用自己的生命去影响着别人的生命。在从教生活中,我们需要寻找一个了不起的好老师符号,赋予自己一个自由心灵的躯体,勇敢、大胆地带着智慧去面对困难和挑战。简言之,教师的幸福感首先来自于信仰。

《曼德拉传》塑造了一个人类共同的英雄曼德拉。朱永新老师说:曼德拉就是一本教科书,就是一位好老师。受过27年的牢狱之灾,历尽磨难成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曼德拉说: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然在狱中。这样强大的心灵的形成离不开苦难和痛苦中的挣扎,更离开不了对生命执着的爱。

爱,不论在何时总比恨来得更加自然。教师这个职业的底色依旧是她。有了爱,教师才能有能力欣赏这条道路上的沿途风景,才能攀登更多的山峰,才能拥有强有力的武器去改变世界。有了爱的信仰,才可能不徘徊,不犹豫,不后悔,才可能真正拥有梦想。

爱是一种信仰,把教师带到幸福的身旁。

我们继续探寻,以教师的现实生活为基。我们看到一部分教师:生活太平淡,没有刺激;生活太机械,没有情调;生活太繁杂,没有成就感......昨天这个孩子逃学了,今天这个孩子打架了;昨天市领导来检查,今天教育局领导来检查。我们在担惊受怕、啰嗦累赘、手忙脚乱中渐渐地对教师工作失去了信心。我们继续探寻,我们也看到另外一部分教师:生活美好,精彩纷呈,富有生命,乐此不疲,魅力无限,乐商十足。原来,他们把生活中遭遇的困难和瓶颈当做获取巨大快乐的垫石,他们努力地挖掘教师职业的内在美,把教师当做事业来做,全身心投入。他们一直相信:穿越艰辛,自然收获美丽。

朱老师把教师职业大致分成四种境界:第一,是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第二,是让自己心安的老师;第三,是让学校骄傲的老师;第四,是让历史铭记的老师。其中,最基本的是做一名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陶行知先生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几个大字只要用心做,相信就可以达到第一种境界。做第二种老师,要用自己的良心去践行教育。有良心的老师不是表格和评选程序测量出来的,而是每年教师节有多少学生还记得给你打电话、发短信、送鲜花、寄贺卡。做学校骄傲的老师,实属不易,你不在学校的时候,学生想你,同事领导念你,这样的老师一定是在自己的岗位上把工作做到极致的人,这样的老师令人敬佩!当然,做到这一点的老师也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永远保持一颗学习的心很重要。第四种老师,是于人于己都会创造故事和传奇的老师。这样的老师历史上有,当下也有,未来也有可能在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旮旯处出现。

教师如何享受职业生涯带给我们的幸福感觉?左拉说:每一个人可能的最大幸福在全体人所实现的最大幸福之中。穆尼尔纳素夫说: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拉美特利说:有研究的兴味的人是幸福的!能够通过研究使自己的精神摆脱妄念并使自己摆脱虚荣心的人更加幸福。历史名人对幸福的解读很多,总归:幸福应该是在创造中的,幸福应该是在服务中的,幸福应该是在研究中的,幸福应该是与别人分享中的。同理:教师的幸福来源于创造、服务、研究和与人分享。

如何做到创造、服务、研究和与人分享。朱老师告诉我们:与学生一起成长,终身学习,努力成为有特点、有个性的教师。不必超越学生,但必须努力做一名让学生崇敬的人。唯有成长,才有幸福。

一个人学会了阅读,任何人都阻挡不了你前进的脚步。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教师要实现成长,必须进行专业阅读。朱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不善于读书学习的教师,总是拿着一张教育的旧船票,每天重复昨天的故事。人生苦短,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赚多少钱,也不是为了当多大官,因为这些东西你是带不走的。人生为一大事而来看风景。行万里路,通透自然风景;读万卷书,品味精神风景。肉眼能看到的风景是有限的,而真正的财富是精神的,在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唯一能带走的是精神的财富。

朱老师说:读什么样的书,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作为教师,要乐于选择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更要专注于自己所教学科的专业书;要乐于重温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更要专注人文和科学。每本书都是一部传奇,教师要善于阅读传奇人物、故事带给我们的震撼。当然,我们必须接触管理,我们在最能学习的时候不能仅仅学习如何做一名老师,我们也要思考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人。自己再忙也要读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总之,阅读也要像牛顿说的那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尝试从优秀到卓越。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当你觉得阅读效果并不理想的时候,思考显得尤为重要。法国著名思想家帕斯卡说:一个人不过是自然界一只最脆弱的芦苇,但这是一只会思考的芦苇,人因思想而伟大。如何才算是善于思考?朱老师总结了以下几点:一是思维的深刻性。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非把问题搞明白不可;二是思维的敏捷性。机智果敢地处理问题;三是思维的灵活性。对待学生要随机应变;第四,思维的独创性。不唯上,不唯书,不人云亦云,不依赖别人的思想和原则,不寻求现成的解决方案。朱老师建议我们与学生一起进行专业写作。一个人的专业写作史,就是他的教育史。真正的思考是从写作开始的。

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所有的成功都与痛苦相关。但是,不是经历痛苦就会铸就成功。如果仅仅是泪水,痛苦只会滋生软弱,迅速干涸。只有经过咀嚼、反思、彻悟,痛苦才能够成为精神的财富、人生的养料。记录这样的痛苦,本身就是在记录着一首关于生命的隽永史诗。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超越自我,才能让每一天成为永恒。人是一颗会思考的芦苇,只有内心的自觉才是教师走向成功,乐于教书,提升认同感的必经之路。

我一直相信朱永新老师说的:所有的环境都能产生教育家;所有的磨难都可能造就教育家。朱老师告诉我们:许多人经常埋怨自己的条件不好,条件不够,其实,所有的问题往往出在自己身上。我们自己就是环境,就是条件。完善自己,挑战自己,就是在改善环境,就是在创造条件。不要等别人为你提供机会,而应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

做教师,要靠毅力,靠恒心。从心理学的规律来说,人的意志的强弱、恒心的大小往往与克服困难的大小成正比,这是意志活动的一条规律。不忘初心,不改初衷,坚守在普通教育这条道路上更为重要。人人都有成功的欲望。朱老师提供了吉祥三宝促成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是专业阅读。没有阅读的教师永远成不了真正意义上的名师;二是专业写作。写作的过程是总结、归纳、剖析、反思与提升;三是寻找专业发展共同体。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教师可以不是诗人,但不能没有诗意的生活。朱老师写的一首小诗,我特别喜欢!

教育是一首诗

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青春/在躁动不安的灵魂里/有一个年轻的梦。

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激情/在春风化雨的课堂里/有一脸永恒的笑。

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热爱/在每个孩子的瞳孔里/有一颗母亲的心。

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创造/在探索求知的丛林里/有一面个性的旗。

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智慧/在写满问题的试卷里/有一双发现的眼。

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未来/在承传文明的长河里/有一条破浪的船。

作为教师,我们怎样寻找自己的生命原型?朱老师告诉我们,要寻找真正意义上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英雄教师作为原型。就像李镇西老师的人生榜样、职业楷模、生命原型就是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我们先从读优秀教师的作品开始。朱老师在《致教师》中特别提到了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尼尔的《夏山学校》、苏霍姆林斯基的《巴普雷什学校》等作品。寻找生命的原型,倾听内心声音的引导,更加从容的在这条道路上坚定地做好老师!朱老师在作品中的家国情怀令人敬佩!

回到教育的主人公孩子身上,教师每天面对的不一样的学生,或外貌美丽、或乖巧听话、或聪明能干、()或长相普通、或沉默寡言,其实这些词汇都是我们给孩子们贴的标签。对于受教育者来说,人人平等,人人重要。新教育实验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每个孩子都是上天派来的使者。朱老师告诉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力量,知识有待于教育来发掘和唤醒。只要老师不放弃,孩子才不会自弃。协助无力的孩子挖掘潜力,协助迷失的孩子发现自我,正是教育的价值,也是教师的意义。

给我一个做教师的理由?朱老师通过《致教师》告诉我们:相信自己,自己的胸怀、眼界、努力、思考、学习决定未来,说大一点就是决定未来的教育,决定未来的孩子。他真诚地期望,教师学会关注窗外的世界,关注教科书以外的东西,关注正在剧烈变化的社会,关注国家的大事情,为培养祖国的脊梁而奋斗。

幸福是人类的永恒追寻,对教师而言也不例外。为了幸福,我们乐于做教师。作为教师,我们要深刻理解幸福的缘由。

【篇五】

理想一词于百度词典中意指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其实,对于任何人,任何一个伟大的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伟大理想,也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或是自己的事业这样或那样的美好,并且逐步让自己的心中理想得以实现。

如果一个人失去了理想,那么他的生命将毫无意义可言。精神理想的失去,现实的躯体必将是物质的、老化的、无灵气的一堆肉体。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在心中构思出一个理想,而这个理想其实就是你美好生活的引导者,就是你大干拼搏的精神引领者。因此,我们人类不可以没有理想,没有理想的一个民族是一个不攻自破的、失败的共同体。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大自然也有着自己的伟大理想。试想,如果大地没有摇身一变成为最高峰的理想,怎么能忍受着地壳的巨大运动和强烈的撞击的痛苦?我曾经写下一首这样的诗:

大海,仿若风暴的温床

闪电,斜挂天边一次次的练习狂草

海鸥,急促狂乱的逃逸

乌云,在戏台上拉出一道道帷幕

到了陆地

不管凹凸

风暴胡乱的怒吼

带走飞沙走石

它沾的起放的下

在我心中

教育这个词儿

却无法逃避理想的追求

只想留住

的确,大海有着自己的理想,成为了风暴的温床;闪电有着自己的理想,不怕苦不怕别人讥嘲,天天一次次的练习狂草;海鸥有着自己的理想,拼命急促的逃逸,只为求得一息安宁;乌云有着自己的理想,想给人们带来一部美妙的戏剧,一直现场直播道道帷幕

更何况作为教师的我们呢?我认为,教师是专业化从事教育生活的,所以教师的教育更需要一个美好的理想,对每一天的教育生活要充满理想,要对教育理想产生无限的憧憬与向往,冲动才能生成不一样的教育理想,激动就是教育理想实现的基石,所以教师要有教育理想,值得拥有,更值得坚守,也必须要坚守。

坦白的说,教育和理想是不可分离的。教育要有理想,要让教育充满理想,这样的教育才会变得有意义。其实教育就是培养一切人的事业,而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的唯一特点是:有理想。因此支撑人类生活的是理想。当下,教育的理想就是引领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的正能量,就是激发更多的有志者为教育事业而奋斗的博大力量。

一个教师,如果真正的拥有教育理想,那么就必然会激发出全部的力量,挖掘出更多的潜能,不断让自己在教育的道路上逐渐成长。一个教师的理想将会带领更多的教师充满教育理想,继而影响到整个学校,乃至整个地区的教育事业。所以理想是必不可少的,虽说理想只是对美好事物的憧憬罢了,但是,我们教师必须得有自己的精神信念和教育理想、教育追求。

教师●教育●理想,这三个词原本应属于统一体,只要有教育就离不开教师的存在,有了教师,就一定得从事教育事业,那么理想的产生应随之而来。拥有教育理想的教师即使再年长,那也是有着一颗年轻的心。而没有拥有教育理想的教师即使再年轻,其实已经老了。由此,教育离不开理想。教师,是最需要有教育理想的一个群体。

【篇六】

最近的空余时间,都是在读《致教师》这本书,书名很吸引人,内容都是解答一线教师工作、生活中的困惑,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针对性的加以剖析、深究。书中教师的问题、疑惑、故事等都是我们教师身边所遇到的,所思考的,所疑惑的,所发生的,读了之后,收获很大。

很喜欢书中的这一句话: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相信孩子与学生,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书写自己的精彩;就是要发现孩子与学生,发现他们的潜能与个性,让他们真正的成为自己。如果不能对学生一视同仁,那么教师最需要关注的,恰恰是那些缺乏关注、不惹人怜爱的孩子。

作为老师的我们,遇见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了。聪明漂亮,乖巧懂事的,往往是我们最喜欢的;成绩不好或纪律不好、特别是品行不好的那些问题学生,往往是让人喜欢不起来。其实,这些孩子的背后有着无数的潜能和优点,如果我们整天看到的全是他们的缺点,永远是无休止的批评,只会让他们变得越来越糟糕;如果换个角度,细细观察,却能发现再后进的学生也有他自身的优点,假如能够把优点加以放大,给予他们自信,给予他们希望,定能让他们收获一个更美丽的童年。

班里的小铭,纪律不好,让人头疼,却发现他热爱劳动,每次有值日生生病,他总是第一个举手说我来帮他扫。于是,顺理成章的,他成了班里的生活小老师,负责发放筷子等,当上班干部的他,果然不一样了,还经常提醒别人要遵守纪律。另一个小承,成绩不好,纪律不好,但他生活自理能力强,还非常懂礼貌,每天都是自己上学和回家,每次看到他脖子里挂着的钥匙,批评的话会变成关心的话,慢慢的,学生和我关系好了,就不会在课堂上捣乱了。班里还有一个小景,一年级时成绩很差,作业不写、上课讲话,每节课都搅坏我的好心情,然而有天数学课上,黑板擦不见了,全班孩子都帮着寻找,突然,这个学生冲上讲台,趴在地上,全然不顾满地灰尘,从角橱底下取出黑板擦交给我,短短几秒时间,孩子善良质朴的天性打动了我,从那以后,我让他每天数学课前帮我开投影机,他对这个从未有过的待遇也很吃惊,很高兴地接受了任务。之后的数学课上,各方面的表现开始一点点进步,每一个进步都会给他鼓励,现在看看,似乎这孩子还挺可爱。学生没有贫富贵贱之分,他们需要老师平等的对待。尤其是缺乏自信和关爱的孩子,老师的鼓励,能让他感受不一样的温暖。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班里的每个学生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你给他一个舞台,他就能还你一个精彩;你给他一点空间,他就能为你创造无数辉煌。作为教师,就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别之处,一旦孩子发现了自己,找到了自我,他就会爆发出我们难以想象的能量。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些新教育的理念,我会一路学习下去。

观后感《社群经济读后感范文6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经济类书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