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革命书籍读后感1000字

革命书籍读后感1000字

伟大的中国革命读后感1000字欣赏。

观看一部影片,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观看的过程中,我们全情地投入,并有很多的感触。在观看了以后,不禁为演员精湛的演技所钦佩,老师们经常会安排我们来写观后感作文,应该怎么写好一篇的观后感呢?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整理的“伟大的中国革命读后感1000字欣赏”,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由费正清所著,这是以作者的视角展开对中国的观察和了解,让我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中国,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这本书?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伟大的中国革命读后感1000字欣赏,大家一起来看看。

这本被林毅夫誉为距离万钧的磅礴巨著的图书,能够接触到真是有幸。作者在理论方面有着卓越的建树,对于工业革命该往何处去这一问题,本书给出了详细的路径,即先培育市场,然后再激发以纺织业爆发为主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而推动了以能源动力运输和通信爆发为主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书中一些对我国经济状况的分析,也可以说是十分深刻的,他指出,经济学家常犯的错误是用指责落后国家劳动力素质的低下和缺乏人力资本来解释为什么这些国家落后和无法实现工业化,因而提出应该先花钱办学校。但是,他们把因果关系搞错了。这些国家劳动力素质低下,是因为缺乏市场需求来为基于劳动力分工的企业提供盈利机会。所以说这类国家需要在实践中训练劳动力,正是因为古代我国的重农抑商等思想,使得过去我国对于劳动力的发展较为缓慢。

我国自鸦片战争开始,经历了很多次引爆工业革命的努力,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伟大的改革开放,我们终于取得了旷世的成功,以作者的描述是这次引爆一直持续到今天。为何我们可以大获全胜?这是国内外各界人士都十分好奇的问题。作者此书,从其他成功国家的例子入手,对比分析,展望未来。

本书被誉为特色的地方是把中国的工业革命和英国进行比较,虽说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体制等方面千差万别,但不失为一个新颖的思路,也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了解。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乡镇企业开始在市场机制下的蓬勃发展。在改革开放的第一个伟大的十年,即1978-1988年,我国改革的核心动力就是乡镇企业,这段发展过程,作者和英国原始农村的发展过程对应起来。我国的乡镇企业规模增长十分迅速,从150万到2000万。这使得我国形成了一个巨大且统一的国内自由市场。这时候轻工业,手工生产业蓬勃发展,满足和迎合了巨大需求。这时候粮食生产业也有保障,也把乡村中存在的剩余劳动力给吸收了,我国拓展国际市场,注重引进技术,也加快了工业的建立;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也缘起于纺织业,比较有可比性。接下来也不出意料地,我国因为纺织业发展的巨大优势,成为第一大纺织业出口国,进而带动了对机器的关注,科技,交通,燃料动力等部分的发掘也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契机。进而,我国自发地发展和强化经济体系,形成了高速复合增长的四十年伟大奇迹。下一阶段,我国定位全球经济,放眼世界,转向服务行业,以骄人的速度飞快走过了发达国家发展的道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激流勇进。

中国改革开放已走过40年光辉岁月,四十年,一个国家可以有如此大的飞跃,的确是旷世奇迹。这位知名教授学者又以很睿智的眼睛帮助我们看到未来的光辉前景,他对于西方历史进行重新梳理,解释了我国工业革命的成功奥义,又以此预测我国未来持续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所以此书的确意义非凡。真是合书之后感慨良多啊!!!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延伸读

伟大的约克先生读后感1900字欣赏


《伟大的约克先生》一书由朱奎所著,这是一本童话故事,讲述了一只看似愚笨、贪吃、偷懒,实际上勇敢、善良、机智的猪的伟大的故事,它大家带来了很多的帮助,让人们对生活仍然充满乐观。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伟大的约克先生读后感1900字欣赏。

约克先生是谁?又如何伟大呢?

带着一个个疑问,我开始了阅读。很轻松就读完了。约克先生原来是一只肥肥的猪,他与所有的猪一样贪吃贪睡,但他又与很多人不一样,他能公正地裁决鹅夫妇和鸡夫妇的纷争,他能挺身而出和灰狼搏斗,他能保护奶羊咩咩和老马皮尼,他能救下麻雀渣渣,并给他一个容身之处。即使是面对老鼠夹子、主人的猎枪,他也不会退缩而改变自己的行动。虽然他是一只猪,却丝毫不逊于伟大的约克先生这个称呼。这样的一只猪不禁打动了我的内心,我竟然忘记了它是一只猪,情不自禁地想:如果在生活中我也有约克先生这样的朋友,那该是多么温暖的事情呀!虽然它并不完美,但是他的心中始终装着别人,明明知道摆在面前的是老鼠夹子,他却说:我希望你们不要为我难过,你们想一想,这个夹子支在这儿,如果我不冲上去,它会夹住谁,也许是一只别的什么鸟,也许是咯咯咯,也许会夹住这句话与地藏王菩萨的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有异曲同工之处,这岂是普通的一个人所能做到的?当小伙伴们都吓得大气不敢喘时,约克先生竟然独自一人与狼搏斗,这又岂是普通的一个人所能做到的?即使面对强大的主人,它也要解救奶羊咩咩,也要帮助老马皮尼,也要惩治可恶的索普夫妇,这样一位敢作敢为、敢怒敢言的人物,又岂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他的形象在我的面前也不由高大起来。

但他又不是不怕死,听到枪声他也会吓得倒下,但是,他不会为了贪生而苟活。尽管狼说:你的主人喂肥了你,就会杀掉你。这似乎是所有猪不可避免的宿命,就如终有一死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结局一般,既然死亡不可避免,为何要哭哭啼啼呢?既然生命有限,为何不能把有限的生命时光活得更加精彩一些呢?约克先生虽然是一只猪,他却参透了这个真理,所以他说:这对我无所谓,因为,猪总是要死的。我想,也许这也是作者朱奎先生六十多年人生生涯的体悟吧。

由约克先生不由想起《夏洛的网》这一本童书,蜘蛛夏洛无私帮助小猪威尔伯免除了被宰杀的危险,而蜘蛛也在帮助威尔伯的过程中提升了生命的意义。约克先生不是一样吗?如果每天仅仅为吃喝睡玩而生活,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正因为约克先生明白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所以才能够把生死看得如此平淡,才能够面对死亡之时不退缩。

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也许这是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的,但是,有的人也许至死都无法醒悟。朱奎先生借约克先生表明自己的追求:为他人谋幸福,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弹指一挥间,匆匆远行客。在人生征途上跋涉的我们,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人生呢?作为一名教师,与那么多的孩子相遇,是否可以因为我的存在而使这场相遇更加美好?是否可以因为我的出现而使孩子的生命更多传奇?

在这本书中,索普夫妇的所作所为是令人厌恶的。因为公鸡咯咯咯早叫了三秒,就要让他的妻子赔偿十个鸡蛋;因为有约克先生的公正裁判使他们没有占到便宜,就伺机报复,引约克去吃老鼠夹子旁边的鹅蛋;对于别的伙伴奶羊咩咩、老马皮尼、麻雀喳喳的生死更是不管不问,甚至因嫉妒每天下蛋的咯咯哒,就偷走咯咯哒的鸡蛋,致使咯咯哒被主人捆住,在生死未卜之时他们还幸灾乐祸。

这样可恼可恨之人,大概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刺儿头尖人这一类的人物吧。生活中,我是不敢与这样的人打交道的,他们不仅自私自利,诡计多端,而且心眼儿小,会报复、栽赃别人。所以遇到这样的人,我的原则是惹不起我躲得起,尽量不与这些人相处。但是,如果没有办法躲开,那么,我会选择牺牲自己的利益,尽量不与这类人发生冲突,因为感觉自己是属于没心眼一类的人,担心一不小心就会被栽赃陷害。就如咯咯哒一样,那么勤勉地下蛋,却因索普夫妇使坏而险遭主人凶手。幸亏有约克先生留心观察,才发现偷蛋贼,否则咯咯哒必死无疑啊!在教育孩子时,我也是持这种态度:远离这样的人,不要和他们玩。但是,这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选择吗?非也,看看约克先生是怎样做的吧。尽管索普夫妇不招人喜欢,但约克先生仍然以礼相待,但是,当蛮不讲理的索普夫妇与咯咯咯格斗时,愤怒的约克先生不仅拱塌了他们的鹅舍,而且拼命追赶,坚决要惩罚他,所以对于这样的小人,一味地躲避忍让是没有用的,面对过分之举,要学会毅然维护自己的权利。

之所以会出现索普夫妇这样的人,也与主人有着密切的关系。主人买来索普夫妇放在家中,本来是为了看家护院的,谁知道,看家护院的索普夫妇竟然监守自盗,做起了偷蛋贼。正如生活中也会有各形各色的人物一样,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我们应该学会让自己拥有一双慧眼,去发现身边各种各样的人。既能看到咯咯哒的勤勉,又能看到约克先生的伟大,还能看出索普夫妇的奸诈,如何才会拥有这样的本领呢?用心观察,用心交流。当我们真正地学会用心与社会对话,而不仅仅是用眼睛去看时,那么,我们才有可能真正看到。

正所谓,读书就是读自己。一本童书不仅让我读出了世间的真假美丑,还使我读到了自己的软弱与胆怯。有人说:童书不仅仅是给孩子看的,也是给大人看的。深以为然。童书正如一股清泉,在这个纷扰多变的世界中给人干涸的心灵注入清新,让我们可以以一副老朽之躯依然怀有一颗赤字之心。感谢童书,感谢这只小猪。

清单革命读后感书评欣赏


《清单革命》是一部由美国作家阿图葛文德著作的书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该书剧情丰富精彩,扣人心弦,耐人寻味,对我们对日常的认知有着很大的意义。网友们对这本书也是给出了各不相同的评价,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清单从本质上是为了解决现代知识的复杂性,对于最复杂、最危险的那些工作,如书中谈到的手术、急救和重症监护等,作者坚信已经找到了更好的方法来完成它们,但是这些方法的使用需要大刀阔斧地改变传统文化,特别是改变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在高风险的复杂情况下,专家的胆大心细才是最重要的。清单和标准的手术程序与这些东西格格不入,这也是很多人对清单的使用产生抵触情绪的原因。所以清单革命的目标并不是让医生在检査项旁边乖乖打钩,而是要培养注重合作和纪律的文化。如果缺少了勇气、睿智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医生光靠清单是不能治病救人的。

最后,毎个人都会犯错,会忽视细节,会一时想不起学过的知识。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想到的只是努力,努力,再努力,一方面努力提离自己的技艺以减少犯错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问题发生后努力减少损失。清单革命的目的别再让相同的错误一再发生,别再让我们为那些错误付出沉痛的代价。清单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印在心上的。我们别无选择,清单,正在一步步变革我们的生活,变革这个复杂的世界。制定一个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清单是非常有必要的,或许清单不会一次成功但现在是应该去总结和实践的时候了。我们应该放开我们的思维,明确思路,做正确的事,制定一个更为明确的目标,注重到每一件事情的关键点和核心问题。凡事都有规律,我们应该善于去发现和摸索规律,并从中找出规律的核心问题并持续改善,学会使用创造力与发散的思维和智慧使清单更直接更有效。

《建军大业》观后感:革命伟大


《建军大业》观后感:革命伟大

虞梦丽

“血腥”是我在看的过程中最感叹的一个词,震撼激动是我在看完后最直接的感受。起初我也是抱着“看戏”的心态去看这部褒贬不一的巨制的,半个娱乐圈,半数都是小鲜肉,到底会不会演戏?到底会不会像嘲讽的一样只是哗众取宠呢?事实证明,我是被感动了。《建军大业》不仅有血有肉,也有笑点。不光是电影本身,更重要的是此次看电影的有很多老一辈的人,满头银发依旧怀揣爱国情夜晚来观影,有的带着老伴儿,有的则带着小孙子。总之,这一幕我感动了,且不说电影,单是这一份情怀就足以让人尊敬。

坦白说,我对那段历史知道的甚微,但看完电影后我还是有一些看法可以跟大家交流的:

1、电影刚开始,由陈赫饰演的斯励军官一出场,影院就发出一阵爆笑(我不知道你们观影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显然,我认为陈赫演得不错,一身军装站的笔挺,精神抖擞。恐怕大家笑的原因是因为看到一个擅长、演喜剧的人突然这么严肃而有些不习惯吧。

2、毛泽东叼根烟的样子活像个“痞子”,我对毛泽东的了解也不深,但单是看到这样一个他,我便觉得他是有人格魅力的,周恩来亦是如此,风趣不失威严,无论遇着多大的事都平心静气、理德兼备,当然也绝不失霸气。

3、李沁饰演的杨开慧我认为恰到好处,虽然网上对她的妆容有很多差评,但她的表演我却觉得刚刚好,话不多,最后只一句“别回头”,她是落泪了,可是她依然守着孩子不做革命的“拖累”。以至于后来被迫害,而毛泽东的诗“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杨直上重霄九”也正是表达了对杨开慧的爱及感激和不舍。

4、我对影片中浴血奋战的情形尤为揪心,砍头、断臂、上吊等各种杀人方法更是让人心寒,面对老弱妇孺也是同样的杀害,我心想:大家都是中国人啊,弑亲真的有那么痛快吗?

5、小鲜肉扎堆,这是毋庸置疑的,鹿晗饰演的船长仅出现几秒钟;陈伟霆出场时候的身份我甚至都没有看清,只为了露个面,想必也值了。能参与这样一部革命巨制电影,我想多少人倒贴钱也进不去啊。所以我认为不要去批评小鲜肉蹭剧、蹭热度,每个人定是有他的闪光灯才得以在这部影片中生存啊。

6、欧豪,这个曾被也挺之孙叶大鹰在网上抨击的一文不值的年轻人,用实力回击了这个红军后人,影片中欧豪饰演的叶挺,无论是暴怒、嘶吼还是静默,都展现的淋漓尽致。尽管有人会说“耍帅”、“表演浮夸”,但我想说的是这毕竟是电影,电影娱乐需要的就是这种张力和表演力啊,这不是一部娓娓道来的纪录片啊。这里倒不是指责叶大鹰的武断和对影片、对影片人物的断章取义,但烦请他看过影片后再进行“抨击”。

7、各为其主。因此在敌人倒下的那一刻,贺龙敬礼以示尊重;在三河坝战役中,蔡晴川更是用生命拼尽全力拉响了最后的炸药,敌人也为此震撼,是的,英雄就该被尊重。

从前,以为“壮烈牺牲”只是一瞬间,因为在书中读到的时候仅用几秒钟,殊不知这确实革命烈士的一生。是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看到的是浴血奋斗的每一个人,而不是“花团锦簇”的小鲜肉。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最后:

1、你可以在后台给我留言,告诉我你的故事,而我只是一位简单的讲述者,下一个故事主角或许就是你。

2、我很想知道每个关注大虞的人都叫什么,你也可以给我留言你的名字,我会一一备注,或许你的名字,就是我下一个故事。

3、图片略显拼凑,但都来源于自己以及要好的小姐妹,当然我也希望找个随时空闲的小伙伴拍拍照,我写故事,你拍照。

乡土中国读后感1500字欣赏


《乡土中国》一书由费孝通所著,是一部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的作品,在我国,农村人口要偏多,是国家主要稳住的力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这本书?下面小编带来的是乡土中国读后感1500字欣赏,有兴趣的小伙伴进来看看吧。

《乡土中国》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研究中国社会的作品,共有14篇文章,作品以文字下乡为起因,论述了中国社会的道德标准、婚姻爱情、礼治法制、正直统治、城市进程及社会变革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有以下几个反面的感想。

一、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费孝通()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古代称国家为社稷,社就是土神,稷就是谷神,土是百姓的命根子,民以食为天。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是他们追求的幸福生活。乡土中国是聚村而居的,乡土社会在生息繁衍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族群文化,他们会形成族规民约,遵守共同的规矩,人与人建立信任关系,受到道德的约束和制约。他们的生活经验是长期积累起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人与人交往的广泛,这种单一的交往方式就显出了流弊,被称为土气。

作者的观点是告诉我们一定要重视对乡村的研究。这一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振兴乡村战略都具有意义,要研究乡村固有的生存生态,文化生态。

二、乡下人在城里人眼里是愚的,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费孝通

费孝通先生的论述破解了我一直以来的疑惑。不识字就是愚吗?没有文化就是没有德吗?没有文化就是低智商吗?原来愚不愚只看接受书本知识快慢是不够的,乡下的孩子和教授的孩子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这里有一则关于船夫与哲学家的故事:一次,一位哲学家坐渡船过河,他问船夫,你懂哲学吗?船夫回答不懂。哲学家便说,那你的生命就失去了一半。过了一会,狂风大作。船夫问哲学家,你会游泳吗。哲学家回答不会。船夫就说,那你的生命就将全部失去了。这个故事也同样告诉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对于乡村,也不能以一个愚一概而论。

至于文化与德的问题,文化与智商的问题也与此有类似的道理,不可以偏概全。所以费孝通教给了我们看问题一定要全面,要认识乡土社会的本质。

三、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结构是一种我所谓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现代西洋的是团体格局。------费孝通

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会引起不同的道德观念。费孝通形象地将差序格局比作水的波纹,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就是一轮轮波纹的差序。这种社会格局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己为中心的自我主义,通俗地讲就是个人中心主义,儒家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而在团体格局的社会里,在同一团体的人是兼善的,平等的,类似于墨家的兼爱思想。

认识了差序格局,我们就会客观地分析中国社会的社会格局,分析由此而形成的以族群为主的乡土社会,从而理解家族、男女感情、礼仪、道德等的形成。这里也使我想起辛亥革命为什么对中国农村的影响是那样的微弱,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是那样的无助,她的抗争又是那样苍白无力,为什么在年节里祭祀的都是男人,为什么妇女连自己的姓名都不配拥有,费孝通先生给了我们明确的回答,那就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有意筑起了一道男女之间的鸿沟,妇女成为一种附属品,男女是有别的。

四、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费孝通

费孝通先生认为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安土重迁,人们对故乡具有很深的情结。乡土社会的安定秩序靠什么来维持,先生认为主要靠礼治,当然也不排除长老统治。礼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夫子一再倡导治国以礼,处世以礼,修身以礼,立于礼,一个人要自立于社会必须学习礼,克己复礼为任,一个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要求,因此,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无言,非礼勿动,对于不符合礼的东西不看,不听,不说,不做。

礼治是通过礼的教育,形成一种生命的自觉,乡土社会有许多礼数,是人们长期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男儿膝下有黄金告诉我们人要有尊严;父债子还告诉人们诚信是道德的底线;远亲不如近邻告诉我们要处理好邻里关系;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是讲人要有包容的心理;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告诉人们要居安思危,珍惜当下;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讲幼教的重要性等等。费孝通先生说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内心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强调了修身克己是要靠教育之力的,教化使人们养成了敬畏之感。乡土中国就是靠着这样一些公序良俗维持了社会的稳定。在法制社会的今天,在振兴乡村计划的国家战略中,这种朴素的仪礼仍然能发挥巨大作用。

重现伟大中华史读后感书评欣赏


《重现伟大中华史》是一部由李晓鹏著作的书籍,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有没有看过呢?该书主要讲述了历史的发展,作者重新梳理了历史的脉络,对我们建立民族自信心有着重要的作用。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文昂有对这本书的读后感,一起欣赏吧!

第一次买李晓鹏的书,感觉有点包装过头了。象这种小册子其实轻轻便便就好,读来更加顺手舒服,完全没有必要弄个什么硬质封面精装版。还好虽然内容杂了一点,但视角比较独特,能给人一些启迪和思考。

历史,还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有些教科书上铁板钉钉的传记,有些传世典籍上言之凿凿的史料,有些口口相传几乎不容置疑的说法,其实都有可能掩盖着另一种真相。重点在于,你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真相,只要你去历史中努力探寻,你几乎就能找到自己满意的真相。

我倾向于相信书中的一个观点,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有可能是被儒家知识分子塑造的历史。我没有用篡改、改造等字眼,因为经过他们头脑的过滤,也许认为历史真就是他们所记载的那样。书中提出的观点:汉武帝晚年并没有对自己用兵扩张的政策进行否定,明朝的历任皇帝也没有东林党人所写的那样不堪等等,很难去辨认其中的是是非非。但我们的确不妨多打几个问号,多想想这背后的一些逻辑。

至于作者重新梳理历史的脉络,试图重建中华民族的历史自信,我觉得也是一件有意义也有意思的事情。其实细想一下也不无道理:世界上哪个国家强大,哪一种价值观占据统治地位,大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用他那一套逻辑来审视和评判自己。中国因为近代以来的积贫积弱,这种现象尤其明显。而潜藏在我们历史和文化中的那些闪光点,却被自身无意地忽视或者刻意地掩盖。

历史上中国作为一个生产型帝国,曾经依靠自身崛起,辉煌了那么长的时间;而西方的强大,也不过是工业革命之后短短的两百多年而已,而且依靠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血腥的扩张。在西方的狂妄和自大面前,我们有必要那么妄自菲薄吗()?

当然,其他文明在制度、文化上的优点,我们必须谦卑而仔细地吸收。一个海纳百川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

先知中国读后感书评欣赏


《先知中国》是一部由余世存著作的书籍,是一部主要讲述先秦时代的书籍,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有没有看过呢?书中主要讲述并且分析了29位人物的预言,表示预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警示我们。网友是如何评价这本书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这注定是一本云过不留痕的书。逛书店时看到这个书名,将先知与中国搭配在一起,颇有点新奇,冲动之下就买了回来。读来倒也轻便,看完却觉得真的只能算作者余世有的读书笔记而已,没有太大的营养,也没法给读者更深层次的思考。

中国有没有先知,还真是个疑问?书中罗列先秦时代的29个人,都有过神神秘秘的预言曾经实现:或是国君主公的死亡,或是国际战争的胜负,或是水火灾异充满了无从解释的玄妙和语焉不祥的幽深。

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人与事虽可疑,却的确颇有几分趣味。但是这样真就可以称为先知吗?

我倒觉得其中一部分,只不过是春秋战国那个剧变时代的迷途者,面对礼崩乐坏的现实难以自处,希冀凭借偶尔灵验的预言维系自己和他人的信心。很多时候,他们可以把国之将亡人之将死预言准确,却难以预言自己的人生悲剧。

不过没必要去较真,这种书翻过去也就()罢了。

寻路中国读后感欣赏


《寻路中国》是一部由美国作家彼得海斯勒著作的书籍,主要讲述了作者在中国大陆的漫游经历,网友们对这本书的评价也是相对较高,一起来看看吧!

1、

《寻路中国》的作者是美国人彼得海斯勒,而中国人更喜欢称呼他的中文名字:何伟这是一个普通到安放在任何一个中国男人身上都不会有违和感的名字,却与他在中国的身份完美契合,他正是这样,通过一个个平民的视角来观察中国,他的文字很少有抒情,更多的是平静地讲述,然而他冰冷的文字组合成篇却异常的有温度。

我对何伟的了解开始于他的第一本书《江城》,那是他1996年来到涪陵一个位于长江和乌江交汇处的小城支教的故事。结束支教生涯之后,他开始了对中国更加细致的观察,于是就写了这本书,《寻路中国》。这本书被分成了三段,分别是城墙、村庄、工厂,也是他在中国的旅程中最重要的三部分:他拿到了中国的驾照,于是开着一辆city special沿着长城一路向西直到内蒙古的西部;在第二章里,他在怀柔的一个小山村三岔村待了几年,对中国农村以及中国人的人性特点进行了解剖;在最后一张里他来到了浙江省的丽水市,这里的村庄正在一点一点的变成工厂,而他在这里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如果不是读过《江城》,也许我不会顺藤摸瓜的接触到《寻路中国》,因为这本书听起来实在太像一部中国旅游攻略大全了,特别是封面上的那一行小字: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不过翻了几页就不会对它产生任何怀疑,特别是读到何伟在中国考驾照的时候面对荒唐的理论而产生的困惑:352题 如果别的驾驶员停车向你问路,你应该:A)不告诉对方 B)耐心细致的予以回答 C)给他指一条错误的道路。透过这莫名其妙的理论问题,我好像感觉到了这个美国人的忍俊不禁。事实上这正是整本书何伟讲述的方式,他的确始终在冷静客观的记录着中国的状况,但是这状况时常透露着荒诞不经,因此每当这时,他的语言也开始不自觉的幽默起来。

而一个外国人最初来到中国,首先能够感受到的便是中国人对形式主义的痴迷。除了这荒唐的驾考理论题,还有他在驾驶的路上注意到的一系列的口号:护路光荣,毁路可耻、自立、奋斗、坚持不懈、无私奉献人人用电,好好用电,电才好用。看到宣传计划生育的口号时,他是这样展示他的幽默:这类口号的用语从无谓的反复(女儿也是传后人),到主动提出建议(晚婚晚育),再到公开的谎言(生儿生女都一样)。

然而《寻路中国》的阅读体验并不总是这样轻松,幽默的背后又总是透着几分悲悯。形式主义的意识形态在这里根深蒂固,并且反映在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驾考理论测试或者公路两旁的标语只不过是最微不足道的一面。何伟从首都汽车借来的city special明文规定不能开出北京地区,可是他不但离开了北京,甚至开到了内蒙古。对此,首都汽车的王老板和他的同事们丝毫不在意:没问题!而何伟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中国很多事情要打制度的擦边球,其中的真理便是事后原谅比事前许可简单得多。在三岔村体验乡村生活时他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由于外国人的特殊身份,警察不允许何伟在山上过夜。然而此时他已经入乡随俗,给警察买了一些水果,几包香烟,以一种很中国的方式把问题解决了,中国的警察也许粗野,但实际上他们和这个国家的所有人一样讲求实用主义。

作者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个国家是怎样的复杂,规则看似()具备着说一不二的权威性,可是规则的背后又总是有潜规则存在,很多事情都要依靠关系来实现,如此一来,贪污、贿赂开始潜生暗长。在丽水市的工业区,何伟经历了一个关于政府拆迁修建大坝但是给村民赔偿远远低于政府收益的闹剧,他说,很多人对此都心知肚明,这样的事总是要和贪污结伴而行,但是他看到的更多的是民间的抱怨,却很少有人做出实际行动,老百姓对此能够接受,有时候甚至甘愿听其摆布。

对一个美国人来说,中国人与政府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他接触到的几个小有成就的劳动者所实现的成功都不是依赖政府,他们在别的服务机构找到了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自己花钱参加私人培训课程,自己学会动用关系,自己换工作找工作。面临着这么多选择和流动,跟领导打一场注定没有结果的战争实在没什么意思。

我开始明白所谓的逆来顺受只不过是不得已而为之。形式主义或许早以与这个国家难以分割,人们或是利用它,或是绕过它去开辟自己的道路。

2、

过去的十多年中国发展飞速,何伟在翻看地图的时候有着这样的感触:人们建设事物的速度似乎比画出事物的速度还要快。可是对于这样看似可喜的发展速度却处处存在着隐患,对此,何伟也直言不讳:我从不反对进步。我明白,他们为什么那么急切的渴望摆脱贫困,我对他们愿意努力工作,愿意适应变化怀着一种深深的崇敬。但是如果这个过程来得太快是要付出代价的。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公路、汽车,还有人们无休止的欲望,在三岔村生活了几年,亲眼目睹了以这个山村为代表的中国农村的变化之后,他更加认识到越来越多的痛苦都来自于追求财富而产生的欲望,他发现很少有幸福的家庭,人们的脸上写满了焦虑。

在他的笔下,三岔村的村民魏子淇本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在国家开始加速修建公路来连通城市和乡村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游客光顾此地,于是他注意到了商机,向亲戚借钱,办起了餐馆。然而这成了他焦虑的开端,他渴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发财致富,但是这其中付出的代价又时常让他紧张,他开始无节制的吸烟缓解压力。后来为了更大的权力他入了党,并参加村委会的竞选,这与最初他对参与正直的漠视大相径庭。有一个细节的描写非常有趣,魏子淇每次进城都会穿上他的黑色人造皮夹克,以及一双意大利牌的皮鞋,而这都是他在村里不穿的。作者对香烟的观察也细致入微,他注意到魏子淇总是会把餐馆顾客落下的中华烟留起来,每当进城谈生意时拿出来以彰显他的身份,而在村里他却抽着廉价的白盒红梅。三岔村曾经是一个偏远封闭的小山村,就连接收孩子开学日期的消息都要通过村头的喇叭。然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它所面对的冲击同样不可避免。随着魏子淇致富的欲望日益增强,他的焦虑也终于带给了整个家庭。他开始像城里男人一样醉酒不归,他和他的妻子曹春梅也开始爆发了矛盾,当财富开始积累,幸福感却也开始此长彼消。

很多时候他们的痛苦又是因为这个社会变化的太快,不断地抛弃旧事物又建立起新事物,而他们却不合时宜的用一种固有的思维在应对这些变化。比如已经在生意上有所成就的魏子淇在面对孩子的体弱多病时做出的举措和却他所制造的财富完全不符:给孩子改名字以此改变孩子缺水的命运。对此,何伟幽默地写道,很多中国人饮水不足,以这个孩子的饮水量,不需要算命也能推测出他命里缺水。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村民家中的布局:丹佛天际线日历正对着人民解放军的坦克模型。新旧势力的交锋就这样存在于普通人家的细枝末节,很多人以为魔幻只存在于未知的远方,殊不知自己已经身处其中。这样的世界,有谁看得明白呢?

中国在二十年间走完了很多国家几十年才能走完的路,这注定造成逐利的过程中思想上的匮乏。只是很多人深陷其中而不自知,而一些人却敏感的捕捉到了这一点,可是这样的敏感没有意义,不管是否情愿,在这样变化着的时代,每个人只能被裹挟着前行。曹春梅很敏锐的感觉到了事物的变化已经脱离了她的掌握范围,于是她向城里来的游客请教后决定信佛,并且把佛教神龛请回了村里,并开始读佛教的书,以此来平复她日益浮躁的内心,但即便如此,她还是要为了餐馆的生意去厨房杀幼猪,猪的血溅在身上,她总是心里反复着:罪过罪过。这一切,好像都充满了象征意味:那幼猪是融入这逐利的社会所不得不经历的:关系、焦虑;而佛教神龛在那里静静地安放着,那是这个时代的人们难以企及的心灵寄托。

3、

何伟说,写下这些文字就像是在远处看着自己昏倒。对此我深信不疑。他在中国的几年审视着这个国家的过程中也在审视着自己。也许是一个外来者的身份的原因,他总是对每一个事件保持着敏感和好奇,却又从不妄下结论。从他的文字中经常感觉到对一些现象的不适应,却很少有直接的否定。读《寻路中国》的过程其实也是思维方式产生变化的过程,对事物的认知尽力的深入本质,而不是浮于表面。

很多时候我们都印证了那句话:当局者迷。我们忙于应对这个时代的日新月异,却很少有人把自己抽离出来,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这个国家。我以为我已经对中国足够熟悉,看过一个美国人眼里的中国后我才知道那只不过是一种麻木。

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便利本应该让我们对这个国家的认知更加清晰,然而事实证明那不过是理想主义者的一厢情愿,在海量的信息中人人都迷失了方向,真真假假剥夺了我们的思考。经常能看到关乎国家荣誉的事件的带动下,一些具有煽动性的爱国标语、标题,却又在恶劣的社会问题出现的时候响起对这个国家表达着愤怒、失望的声音。很少有人真正独立的思考并且做出理性的判断。

即使十多年过去,何伟注意到的中国人对口号的热爱依然存在,并且已经依靠着媒介的便利传染给了整个国家的人。每一次煽动都是一次虚假的狂欢,每一次全民的愤怒又引来哀声一片,而很多人都没注意到两个极端的中间地带,那里才是我们多数人所处的位置。

《寻路中国》是彼得海勒斯在中国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与《江城》相比,笔触及思想成熟了很多。感谢译者李雪顺老师及作者,将书名确定为《寻路中国》,自驾游在寻路中前行;外国人在寻路中看中国;中国在经济发展中亦在寻路而为;我们从阅读中也在思考,身为中国人,真得认路吗?

彼得海勒斯以一名记者及作家的身份,以自驾的方式,沿长城而西进,从北京深入到京郊怀柔三岔,驾乘至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温州走访。那一段段长城废墟告诉大家农村正在逝去;三岔由贫困落后的偏僻乡村正在实现着转变;而浙江温州呈现的是中国农业向商界进军的新模式:低投入、低质量、低盈利。

彼得海勒斯更像一位社会学家,他深入农牧民家庭、社会底层人物、温州小厂老板及打工者、游走于开发区、破败处的低俗演出队中,以体验和真实向我们呈现了看似熟悉但的确陌生的乡村、人群、官员、老板的生活、生存方式及智慧。他的描述给我内心的触动非常强烈,原不知情中国的经济发展付出的代价、前进的魄力、横扫一切的势头等如此之多。

彼得海勒斯以真实的视角、敏锐及富有哲理的思考抛给了我们诸多思考及结论。诸如违法行车、不按合同办事、出尔反尔、游走于法律的边缘、潜规则等等,但更发人深省的如下:

1、中国政策的不稳定性。由于政策的变来变去,使人们无暇思考,只能认为时机来了即抓,从政策层面导致了人们的短视行为。由于政策的不稳定性,使发展缺乏可持续性,个人也失去了长远规划,使大家做出了有钱今天赚,有利今天获的迅速行为。

2、长城、农村消失,大量的劳动者涌进了城市、工厂,生成了许多留守儿童、残疾孤老等,作者此书写于10年前,但现在空村现象、留守儿童及老人问题已然十分突出,造成了恶性循环,显性的问题已经无法回避。那么,作为一个国家、政体,是否应该思考政策的稳定性?

3、勤劳、俭朴似乎正在消逝,像党支部书记那样能干的女人不再是健康、向上的表现,而忸怩作态,佯装不识五谷、不操劳作或家务正在媒体中大肆表演。到处都是光鲜的色彩、歌舞升平的场面,而真实的落后、贫困、谦虚、学习是否还在?

4、经济腾飞了,人民富裕了,但真正的信仰、文化是否也在提升?多少人在经济的大潮中迷失了自己,甚至连信奉宗教也抱有一种实用主义,寻求一种慰藉,填补无法填补的内心空虚。几人能够静心看书,几人能够在旅游的过程,慢下来、看下来、思下来,很多都是走马观花,以走过多少个国家及地区为荣,向朋友的一种炫耀。

5、经济发展中的潜规则是否还在,并将永远存在,我说不清,想不透,希望消失、灭亡!

不得不承认刚开始拿到这本书时内心有一丢丢不屑,目录:城墙,乡村,工厂,我以为我很清楚这三个词在中国的语境之下代表了什么 ;另外一个外国人来写中国,又能见出多少中国的本质?而且为什么中国要由一个外国人来描述(一点盲目又狭隘又自卑的爱国主义情怀作祟)。所以到手已经一年多了,直到这个暑假实在闲来无事用以打发时间才硬着头皮持续读了下去。

或许是第一章城墙部分离我生活比较远,难以引起共鸣,所以前半程的阅读有点枯燥,除了佩服何伟艰苦却丰富的长城自驾游,愤慨政府对于长城古迹保存与研究的忽视外大概只有租车公司的王师傅能在我脑海中留下印象吧也是我所理解的中国生意人的典型之一了。

直到第二部分村庄这才开始真正touch my heart,儿子魏嘉生病住院的波折,父亲魏子琪倚靠长城经商事业的发展和初涉正直的失利,母亲曹春梅憋屈的生活,绘出了一幅中国家庭的典型。同为女性,我同情曹春梅,在这个家,她没有多少的话语权,只是一如既往地辛勤劳作。在何伟的笔下她似乎并没有从丈夫的日渐上升的经营中获得多少幸福感。魏子琪与村里党支部书记的正直斗争再一次证明了官这个字在中国百姓心中的分量。即使面对如此能干的魏子淇的竞争,即使面临村里对于自己私吞公众利益的质疑,只要镇里官员一句话,她又能顺利连任。所以要说中国最小级的行政单位还是要算村委会吧。

工厂部分在我心中可算高潮了,何伟选择浙江的温州作为观察点(想想淘宝上的9.9包邮就知道温州的小工业有多么典型了),以内衣调节环生产厂商为主线,带出了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野蛮生长。读完不得不感叹原来政府还有这样的角色。

忽然感悟所谓成长就是一个不断打脸的过程,从前不相信的事,到头来生活给出了有力的理由说服了我。本书也是如此,何伟用他敏锐的视角洞察中国经济发展的脉络,用个体命运的变化来表现社会的演变,难得的是他可以不受美国的思维逻辑,对于中国式荒诞他能理解。字里行间也没有透露出讽刺与轻蔑,而是作为一个记者的冷静思考,理性分析。所以我读起来也毫不反感,反而从他这个局外人的视角中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所谓身在此山中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我曾以为我很了解这个国家,很了解我所生活的地方,现在看来似乎太沉浸于自我世界之中,我甚至不知道我应该怎样称呼那些人,我甚至不了解都发生过什么事,我以为一切都像大家所表现的那样和谐与宁静。可是,我应该意识到,背后的背后,波涛汹涌。

年岁渐长,对于正直与公众层面越来越少的关心,我所关注的只有利益相关,只是自己这一方小小世界。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变迁,好像对于自己都没有多大影响,按部就班地按照既定轨迹直线式奔向死亡。可是事实真是如此吗?这个国家最明显的变化不是正发生在你我这样的普通人身上吗?一如本书的形形色色的人物。

不过可惜的是这本书描写的是1-0年以前的中国,18年,这个国家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中国呢?真实的面貌又是什么样的,现实还是那么荒诞与魔幻吗?教育事业的投入比例有增长吗?(对不起,我还是个学生)

欣赏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2500字


《中国人的修养》一书由蔡元培所著,是一本关于公民道德修养方面的著作,对于今天的我们很有教育意义。下面小编带来的是欣赏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2500字。

蔡元培蔡先生之名,自是如雷贯耳。民国至今,凡提北大者,必提蔡元培。这不仅是因蔡元培对北大有着深不可没的贡献,更因北大之兴,既是蔡元培教学生涯中一颗明珠,又为中国教育界带来了无可比拟的深远影响。

我自小顽愚。东北气候寒冷,不能出去玩耍的冬日,只好将脚蜷缩在被子里,怀里搂着暖呼呼的热水袋,嘴里往手上呵着气读书,企图以获得知识的愉悦抵消无法外出的苦闷。家中毛钱不多,杂书不少,一来二去竟也读了些人物传记与小说、报刊。那时候看的最多的是《宋美龄传》,它被放在书架第一层,便于翻阅。也读过一点刘少奇、周恩来,看过母亲的中学课本,喜欢抗战期间牛骨头的故事。但对于蔡元培,始终闻其声不见其人。直到读了高中,老师推荐的第一本书便是人物传记《先生》,其中介绍的十位大师,首位便是蔡元培。彼时我因课业繁杂,已不大看书,惟有这本认真读完。每每掩卷,心中总有憧憬与向往交织而过,激荡得几欲下泪。

民国是一个美好而又悲怆的年代。人们在惶惑中前进,中国在阵痛中前行。1917年冬,教育界正处于混沌蒙昧的节点,而刚刚更名的北大,俨然是一座陈旧腐败的官僚养成所。旧历年还没过,那些随身带仆的学生与保守作态的老师们,便迎来了蔡元培。

这一迎可谓惊天动地,如一潭激起波澜的死水。我们无法亲历这场最盛大的改革,却可在史料中窥得些遗梦旧事。蔡元培对麻木鞠躬的教职工的深深一个回礼,是对过去的道别,更是对未来的致敬。一位前朝翰林,在一片反对之声里,在不稳定的时局中,取得这样大的成就与赞誉,不只因为他做了北大校长,更是因为他的思想,在当时乃至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都发人深省,可谓故纸堆里听惊雷。

在院长赠书以前,我也曾读过岳南的《南渡北归》,一部讲述民国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书评如此,引之)。与这部掺杂史料、点评与分析的书相比,收录原文的《中国人的修养》(下文一并称《中》)便显得相对晦涩枯燥。问我爱看吗?不爱看。尤其前几章,看得头晕,只好每一章都做些笔记以便资料查找。第一部分《中学修身教科书》(下文一并称《教科书》)看完了,B5的活页纸笔记,便唰唰写了近十页。

文白交杂,实属正常。毕竟蔡元培曾参与殿试,算得上满腹经纶。当时白话文运动还未大规模展开,《教科书》作为中学教材,自然满篇之乎者也,不难懂但难读。还好1916年的《华工学校讲义》,变得浅显易懂,相较于《教科书》更多些趣味。末尾的《散论》更像蔡对自己的剖析,对兄弟姊妹的劝诫,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读得多了,阅读之始的茫然厌烦自然也转变为喜爱与更深的敬意。

在《教科书》上篇第一章第二节体育的笔记中,我写下这样一段话:何谓大师?抓握有度。从最洪荒处走过来,向最渺小处说开去。这不仅是说我眼中的大师形象,更能展现我心中的大师风范。以我之见,大师之风,自有其独到之处,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受众对象的不同而变化,将读者与听众作为倾心交流的对象,而非随意戏弄的玩物。

在《中》里,第一部分作为教科书,显得相对正式,而后面的讲义乃至散论,便相当通俗易懂了。我不喜花间词艳丽颓靡、堆砌辞藻之态(且不论内容如何,个别词语的用法可以拿来参考,但整体行文态势食之无味,令人生厌),也不喜当下许多青中年自诩情感博主知名作家,实则挂羊头卖狗肉,敲着键盘发表一段不知所云的段子、鸡汤,以达显耀或发泄等目的。我尊重他们的写作态度,会适当参考值得思考的段落,但这并不是我所喜爱的行文风格。我所喜爱的,像乐天,像老舍,像丰子恺,皆是些自然成趣,真情流露的大家。也有词语风格独特的,像张爱玲,拿捏人物把握情节,当时无可比;像简嫃,每一篇散文读来都好似一首饱满充沛的诗。她们的风格独树一帜,但也是真诚的。

真诚,不仅是做人要务,写作方面更是如此。因此,虽然《教科书》因时代原因,读来颇为艰深,但也是我本人文言修养问题,且内容并不难。好的文字,给人以联想与想象的空间。《中》我一边读,脑海中就一边浮现出蔡先生的样子。我看过老照片,对他的矮小身材,温和神态印象颇深,总把他和胡适之先生联系到一起,觉得他们的这种谦恭有礼颇为相似。

《中》是文言文优势的集中体现。一篇《德论》,几百字便能准确概述作者希望的学生形象(行文至此,想起1934年黄侃与胡适的文言白话之争,不禁莞尔),但这种简洁却不失有序。以阅读较为细致的《教科书》为例,分为上下两篇:实践心理学与理论心理学,每篇又有有诸如修己、家族等章节。一字排开,从小到大,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说整部《中》是一头牛,那么蔡元培一定希望当时的老师、学生们,如今的读者们做一名庖丁,按他的行文脉络(即这牛的骨架构造与肌肉纹理)去分析(肢解),才能最终悟得真意(将其拆解入腹)。因此,在看书前,尤其是工具书、教科书,抑或学术论文,首先看一遍目录是有必要的,它能最大限度地辅助理解且满足需要。

细读更能体会到蔡元培的伟大之处,这便是我前文所提及的,蔡的思想。生活学习中,偶有耳闻目睹身边人对于蔡等一干大师的不屑一顾,为此忧虑的同时,也不免有些宽慰。这种习以为常与不以为然,正是这种思想平民化乃至大众化的体现。倘若蔡的思想,今天仍然被视若神明一般小心供奉,那才是我们的愚昧与不幸。但我也忧虑,为他们无法体会的精神痛心惋惜。宽慰、忧虑得多了,了解得便也多了,正所谓久病成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重要一条便是实践决定认识;中国老话里,常讲一句时势造英雄。我们不否认时机对于一个人的重要作用,但进一步思考,原因在于此人本身便具有的英雄特质。蔡在前朝变法关口开始了解西学,同情维新,这为他此后独树一帜的教育理念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在民国初年临危受命,真正显露了他非凡的才能。倘若蔡是一名旧式文人,学习研究都死板老套,对于黎民百姓、穷苦学生毫无同情,想必也不可能生出变革之心并付诸实践。《中》里不只一次提到的男女平等、夫妻相敬、主权独立等内容,早已成为我们今天恪守的不二法门。

从古至今,大师的思想都远高于他们所处的时代,蔡也是如此。《中》的一些话语平实而富哲理,如例言所提立说务期可行,行文务期明亮,体育所论夫一人之身,本不容以自私,诸如此类,引人沉思。而其他一些观点也有待思考,如天职与本务自杀等。做学问、搞研究,所有的科学都是一样,不推崇权威,而追求真理。我们敬重蔡元培,与我们对书中观点进行讨论是不矛盾的,甚至可以在这种思想碰撞里,加深对于蔡本人,甚至对于民国的认识。如开篇所提孝为百行之本,正是是国人重孝的真实反映。孝本无过,但以何等形式重孝,如何看待愚孝,便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了。读一本书,仿佛在与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呜呼!歌德诚不欺我。

高中时,老师经常劝勉我们,如今功利地读书是为了以后自由地读书。龙应台对安德烈说,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一百多年后,国庆长假的第二天,窗里窗外一片祥和静谧。我望着不知谁家飘荡在风中的五星红旗,如同望着1917年冬呼啸而过的风雪。那个寒冷的清晨,一位劳碌半生的中年人走下马车,向着俯首的校役们脱帽执意。是他给了我们选择的权利,而这一鞠躬,带着一身浩然正气,带着一首浩渺绝响,超越了一个时代。

爱的艺术读后感1000字欣赏


《爱的艺术》一书由埃里希弗罗姆所著,这是一本心理学著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解释了爱这个深奥的话题,爱到底是什么?应该没有人能真正说清楚吧。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爱的艺术读后感1000字欣赏,大家一起来看看。

应许之地被描述为流奶与蜜之地,乳汁象征关心和肯定,蜜象征着生活的甜美、爱和生存的幸福。母爱真正伟大之处并不在于母亲对婴儿的爱,而在于对成长的孩子的爱。

第一阶段的母爱,是关心和责任。小小的婴儿离不开母亲的喂养、抚摸、拥抱。母亲全身心地爱着一切依靠着她的孩子,小手小脚小脸蛋怎么看怎么亲也不够。孩子的第一次微笑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咿呀咿呀,都叫母亲乐开了花;孩子要是感冒了发烧了,母亲的心悬在半空中,生怕TA病情加重。当孩子第一次喊出妈妈时,觉得再多的劳累也值了。

第二阶段的母爱,要灌输给孩子爱生命的态度,她对生活的爱会感染孩子。孩子的脑袋里装着十万个为什么,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天为什么是蓝的?鸟为什么会飞?鱼为什么游泳?层出不穷的问题问得你焦头烂额,你要上班,要做家务,要抚育孩子,带TA去看花草树木、小猫小狗、河流山川,要绞尽脑汁回答TA的问题。在互动中,孩子感受到妈妈的爱,体会世界和生命的美。

第三阶段,孩子长大了,TA要离开家,自己去闯荡世界,过自己的生活。母爱指向分离,原来融为一体的两个人分离了,母亲要学会放手,希望并支持孩子离开她。

要尽力做到以上,才是一位慈爱的母亲。而造成很多亲子关系紧张的原因,我认为有几点:母亲以自己的好恶来评判孩子、孩子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母亲想控制孩子。

我小时候,妈妈生产劳动忙,没时间给我扎小辫,就给我剪超短的男生头,审美又奇怪,买一套墨蓝色的运动服让我穿,走在路上我都要哭了。迎面来了一对情侣,大声争辩着我到底是男是女,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跑上前让我给他们判输赢。在穿衣服剪头发这些事情上,从不在乎我的意见。

父母也没想我读太多书,留在他们身边很好。男朋友第一次进门就声明孩子以后必须跟我姓。去男朋友家过年让妈妈大发雷霆,说养我这么大,说跑就跑了,也不管他们两老口在家多冷清。她很伤心,感觉白养了我。

桩桩件件回忆起来,她也不是不爱我,就是希望我什么都听她的,她很怕我会离开她。

这也使我一直反思和警醒,让我下决心好好对待自己的孩子,不犯上面的错误。但也有犯错的时候,记得最清楚的有两件事。一次是小学二年级时,我跟女儿说,期末要是考得好(按她的成绩是可以的),就带她去香港迪士尼乐园玩。我原以为她会很开心,结果她非常不开心要是考不好,岂不是去不成了?从那以后,我不再奖赏她的成绩,顶多夸夸她。每年该去哪儿玩就去哪儿玩。第二件发生在初一下学期,女儿数学成绩下降很多,补课也不见起色,我跟着辅导越看越急。有一次x+0.34x她都不知道等于多少,我怒火攻心劈头一顿吵,女儿哭了:我也想学好啊,我也不知道我怎么就是不会做啊。超级无助,我的怒火霎时熄灭了。我的焦虑她感受到了,导致她的心情也很焦虑很紧张,越想做到就越做不到。等我放松了自己的心情,女儿的成绩也渐渐上升。

现在,女儿已经快要离开家上大学,虽然学习很紧张,她每天依旧开开心心的。她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我已做好分离的准备。不管她以后考到哪里,上什么学校,我都会在她身后,祝福她踏上新的旅程。

喜欢《伟大的中国革命读后感1000字欣赏》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电影观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革命书籍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