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后感

观后感

无人区观后感1000字。

看电影或者看视频已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有很多想法在看中不断涌现,不能消失,此时就可以写一篇欣赏好剧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通过写观后感,我们真正地认识作品,获取知识。优秀的观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无人区观后感1000字,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这次的观影对于我来说,是无价之宝。观看的整个过程中,我的脑海里只浮现了一句话。

距离大师,一步之遥。

先来说说观感。不知道为什么,梵高的左耳就从脑海里蹦出来了。这个是最直观的感受,或许《无人区》无法获得多数人的认同,但却能看到导演内心最坚持的部分。它冷漠的像是没有情感,每一分钟却都流淌着真实的血液。我没有见过这样的华语电影,它是个异类。它很像好莱坞的西部片,还有那么一点点艺术片的调调,但它的故事却是精彩而好看的。每一场戏,每一句台词,每一个人物,精确无比。它是假的,但它比真更真。看的过程中,从头皮到指尖,一层层的泛着鸡皮疙瘩。其实每到要来称赞一部电影的时候,我都会很后悔没有多看一点片子,用各种各样的片名叠加起来告诉大家观感。但我觉得电影不该是这样,一部好电影应该有自己完整的体系,即便和某部电影再相像,但仍然还是不一样,是独一无二的。我不敢说《无人区》在未来会不会被大家认为是经典电影,但在我心中,它已经是。最奇特的是,虽然我一直在起鸡皮疙瘩,但我却没有被任何情感左右。有些经典电影会让你热血澎湃,会让你痛哭流涕,会让你心心念念舍不得放下。但《无人区》不是。你看过了,就能够放下了,但是在心里的某个角落,它成为了自己的一部分。以前看徐浩峰的《倭寇的踪迹》,我想不到用什么来形容这部电影,就引用了《桃花源记》。《无人区》,我也无法形容。想了很久很久,仍然找不到最合适的词语来描述那种感觉。那就用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来形容吧。

回到开始的那一句话。我一边看,一边在心中感慨,就差一步,就差一步。虽然现在的确有很多导演都在拍电影,但,不是所有导演都能称作电影导演的。我对于宁浩并没有特别的喜爱。只是觉得,他是可以被称为电影导演的。《无人区》就像是一只雏鸟,羽翼虽然尚未丰满到可以翱翔,但你可以看到,它会长成鹰隼。《无人区》的镜头还受限于三秒一切换的规则,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个人风格,所以,我用距离大师,一步之遥来形容。这一步,可长,可短。在如今的电影市场环境下,我不知道宁浩要迈完这一步,需要多久。但我愿意等。

《无人区》不是喜剧,但会让你发笑,被它的黑色幽默感染,笑得前仰后合。

《无人区》不是悲剧,它不会用黑暗笼罩大地,你仍能见到文明的火光。

《无人区》不是心灵鸡汤,它不会不痛不痒的慰藉你。

《无人区》不会让你大彻大悟,它像是大师往茶杯里倒水的过程,最终你得到了什么就是什么。

《无人区》很好看,它不会侮辱你的智商,不会侮辱你付出的RMB。

我们很期待《无人区》

影评人说《无人区》完全不一样。没有剧情反转、没有任何的小聪明,就规规矩矩讲故事,就像《老无所依》那样,没有使用太多的技巧,同样很牛。毕成功

2009年的电影,2013年12月3日才上映,《无人区》经历的种种风波让这部电影神秘感十足,豆瓣上900多条短评,绝大多数都是五星好评,足见宁浩粉们对《无人区》的期待。但是,毕竟时隔四年,当初的一盘好菜,会不会早已放凉?对此,湖北银兴院线经理郑培霖表示,票房前景现在真不好说,我们也没看过。

郑培霖表示,之前只是小范围点映,在看片推介会上放的都是一些已经拿到龙标的电影,所以目前为止,我们也没看过,也很期待。当年《疯狂的石头》之后,宁浩趁热打铁,凭借《疯狂的赛车》成为继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之后第四位迈入亿元俱乐部的内地导演,证明了其在票房上的号召力,此次《无人区》的票房前景会如何?现在业内有两种看法,一种对《无人区》抱有很大期待,认为票房会很好,还有一种认为时隔四年,不论是热度、吸引力都不如从前,只是一部平常的电影。档期上,《无人区》12月3日上映,主要对手将是11月29日上映的陈木胜新片《扫毒》和12月6日上映的《四大名捕2》。这个档期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不过《扫毒》的口碑不俗,具体情况还是要等《无人区》的第一波评价出来了。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小编推荐

精选无人区观后感1000字


在观影时我们能学到更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作品中有非常打动人的地方,让我们感慨万端,观后感,可以认为是看完一部电影或电视剧之后的感悟,从而写下来的短篇文章。撰写一份优秀的观后感可以让我们领略到作品更深层次的奥妙。写好一篇作品观后感有什么技巧呢?以下为读后感大全编辑为你收集整理的无人区观后感 ,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无人区观后感 篇1

这次的观影对于我来说,是“无价之宝”。观看的整个过程中,我的脑海里只浮现了一句话。

距离大师,一步之遥。

先来说说观感。不知道为什么,梵高的左耳就从脑海里蹦出来了。这个是最直观的感受,或许《无人区》无法获得多数人的认同,但却能看到导演内心最坚持的部分。它冷漠的像是没有情感,每一分钟却都流淌着真实的血液。我没有见过这样的华语电影,它是个异类。它很像好莱坞的西部片,还有那么一点点艺术片的调调,但它的故事却是精彩而好看的。每一场戏,每一句台词,每一个人物,精确无比。它是假的,但它比真更真。看的过程中,从头皮到指尖,一层层的泛着鸡皮疙瘩。其实每到要来称赞一部电影的时候,我都会很后悔没有多看一点片子,用各种各样的片名叠加起来告诉大家观感。但我觉得电影不该是这样,一部好电影应该有自己完整的体系,即便和某部电影再相像,但仍然还是不一样,是独一无二的。我不敢说《无人区》在未来会不会被大家认为是经典电影,但在我心中,它已经是。最奇特的是,虽然我一直在起鸡皮疙瘩,但我却没有被任何情感左右。有些经典电影会让你热血澎湃,会让你痛哭流涕,会让你心心念念舍不得放下。但《无人区》不是。你看过了,就能够放下了,但是在心里的某个角落,它成为了自己的一部分。以前看徐浩峰的《倭寇的踪迹》,我想不到用什么来形容这部电影,就引用了《桃花源记》。《无人区》,我也无法形容。想了很久很久,仍然找不到最合适的词语来描述那种感觉。那就用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来形容吧。

回到开始的那一句话。我一边看,一边在心中感慨,就差一步,就差一步。虽然现在的确有很多导演都在拍电影,但,不是所有导演都能称作电影导演的。我对于宁浩并没有特别的喜爱。只是觉得,他是可以被称为电影导演的。《无人区》就像是一只雏鸟,羽翼虽然尚未丰满到可以翱翔,但你可以看到,它会长成鹰隼。《无人区》的镜头还受限于三秒一切换的规则,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个人风格,所以,我用“距离大师,一步之遥”来形容。这一步,可长,可短。在如今的电影市场环境下,我不知道宁浩要迈完这一步,需要多久。但我愿意等。

《无人区》不是喜剧,但会让你发笑,被它的黑色幽默感染,笑得前仰后合。

《无人区》不是悲剧,它不会用黑暗笼罩大地,你仍能见到文明的火光。

《无人区》不是心灵鸡汤,它不会不痛不痒的慰藉你。

《无人区》不会让你大彻大悟,它像是大师往茶杯里倒水的过程,最终你得到了什么就是什么。

《无人区》很好看,它不会侮辱你的智商,不会侮辱你付出的RMB。

无人区观后感 篇2

05月20日晚,“青春放映厅”在新藏建管部临时营地放映了电影《无人区》,简单的零食,愉快的氛围,黑色幽默式的剧情仿若一支解乏剂有效驱散了连日的疲惫。

一段剧情,带来反思;一时欢笑,带走疲劳。大家在感叹潘肖(徐峥)命运多舛的同时,也在思考着影片的含义?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从这个电影中看到的东西也大有不同,以下就是我们的思考。

影片中以被捕鹰隼开头,以鹰隼的自由飞翔结尾,个人认为鹰隼代表了自由,包括人身自由和思想的'自由。杀手(黄渤)和盗猎老大(多布杰)为了金钱诱捕鹰隼,潘肖为了名利远赴大漠为罪犯辩护,他们都在追求的道路上迷失了自己,三人最后都是以命丧荒漠结束一生。

潘肖(徐峥)为了名利遗失了自己思想的自由,远赴大漠为罪犯辩护,回程途中一路坎坷,因为自大得罪货车司机,因为担心承担责任将车祸的受害者藏在车内离开现场,最后因良心发现用生命救赎了舞女,找回了自己思想的自由,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本来光明的人生,因为名利遮住了对生命的尊重而命丧黄泉,很是遗憾。但是最后他能够找回自己的价值,用生命换回舞女(余男)的生命,做到了古语所说的“朝闻到夕死可矣”,这是值得庆幸的。一时的迷失自己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迷失自己。

杀手(黄渤)为了金钱诱捕鹰隼,为了金钱半路截杀潘肖(徐峥),最后命丧傻子的铁锤之下。全剧中这是一个喜剧角色,也是一个悲剧的人物。为了生存他受雇于盗猎老大,为他猎鹰、截杀潘肖,一路坎坷,最后以丧命结尾。居中杀手(黄渤)自持有枪而威胁手持铁锤的傻子,最后命丧其手,很是悲哀。不要轻视对手,不要用自己的优势去蔑视别人的劣势,很多时候趁你不备,别人的劣势可能战胜你的优势。

盗猎老大(多布杰)为了金钱操纵杀手(黄渤)猎鹰、截杀潘肖(徐峥),为了隐藏一切杀死警察、老板娘、傻子等。为了金钱,他迷失自己、蔑视生命、血染双手,最后却一场空,命丧荒漠。他是一个可恨的人物,也是一个可悲的人物,可恨的是他为了金钱,迷失自己,杀人不眨眼;可悲的是他一直追求金钱,最后却与金钱一起消失在火海中。不要为了利益迷失本性,不要过于执着,否则最后受伤的只会是自己。

影片给我们带了嬉笑的同时也在告诫我们:不要为了名利迷失自己,不然最后失去的会更多,甚至是自由和生命。电影无人区观后感《无人区》观后感

无人区观后感 篇3

一天一夜的戏份,导演没有给徐峥和观众一丝缓冲喘息的机会。徐峥所有的遇见都是灾难、所有的选择都是人性的呐喊与挣扎。车祸,是报警还是毁尸灭迹。遭遇敲诈,是反抗还是任人宰割。枪口之下,是反抗还是惟命是从。人命关天,是救还是视而不见。人性的三点在徐峥身上挣扎取舍。

与徐峥在同一阵营的还有女人。余男饰演的无人区加油站的妓女。其实女人在无人区是个唐突的存在,却是自然生存环境中不能忽略的存在。女人是生命力顽强的象征,像沙漠里的仙人掌,被囚禁历经艰辛却依然活着的隼,伺机而动。女人的动,加剧了剧情的冲突,让单线的剧情更加立体丰富。在现实社会,连女人都打,可以作为评判一个人人品的标准。在无人区,只有徐峥观念中还存在男女之别。

女人在无人区麻木地活着,没有那么不能忍受。她的生存能力是谎话连篇,对谁都不信任,见风使舵。她的行为举止说明她没有见过大世面,是个没啥坏心眼活得很糙的普通人。普通人会怕死,会关心一个人的死活,见到杀人会惊恐会向着虽然可恶但至少自己熟悉的环境逃跑,会拿出自己一点甚至所有的积蓄去为人买命,虽然微不足道,却作为普通人会做的一切。

女人是最能够适用环境残酷与环境转变的生物,在强烈打击的情况下,她可能活下来并且可能会生活得更好。有人认为影片结局对女人的处理太过积极,但事实上,人性的恶恰是为了映衬人性的善。影片虽简单粗暴一黑到底,但女人为徐峥的付出,以及徐峥为她的付出,都值得两个人中任何一个活下来,活得更好。

无人区观后感 篇4

周六和老婆一起看了《无人区》这部电影,是部很不错的电影,有些自己的感触,记录下来。

一、文明来自科技发展,经济是文明的基石

电影开篇讲了个寓言:“一只猴子去吃桃子,总有被老虎吃掉的危险,两只猴子发现了一种方法,一个放哨,一个上去摘桃子,老虎来了俩猴都可以跑掉,又都能吃到桃子”,这里讲得是懂得分享和付出才是人类社会性的基础。而徐峥提到了火,仔细想来:人类科技发展至今,对火的掌握使用,确实是个关键。

“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人类在原始社会时,就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而当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活水平能够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求时,社会文明才会有很大进步,人们开始扶老携幼,进行更高的精神追求。而从世界上的国家来看,通常来说也是越发达的国家,社会文明程度越高。

“家贫百事哀”就是家庭的真实写照,从普遍意义上讲,富裕的家庭确实要比贫困的家庭幸福和谐(当然富裕不是指导富豪这种程度)。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为了能够让家庭幸福,努力赚钱致富,确实是一条必走之路。常绕膝于父母身旁,不如出去闯荡一番事业,更让父母骄傲;勤奋工作,改善妻儿的生活水平,远比家长里短的唠嗑更能让妻儿敬佩;而年轻时打下牢靠的经济基础和过硬的本领,则能让晚年生活更有保障和尊严。

二、大隐隐于市,幸福的本质

”生活太安逸了,就会被生活所累“,年轻人经常感慨,生活缺乏激情,缺乏刺激。而当一场车祸,一场变故,当刺激来临时,大家才能发现原来平淡的生活是如此的弥足可贵。

生活是一种心态,态度对了,同样的环境,会有不一样的感观。电影里的跳舞女孩,得到一份助理工作,满怀感恩,对明天的生活充满了期许,是因为她之前的经历。

哈佛大学盛行的幸福课里讲到的人生的四种模型中,既能体会并享受当下的幸福,同时不损害未来利益的人生才是真正幸福的。现在的很多人失去了体会当下幸福的能力,无非是生活的起落和沧桑不够。而有了沧桑后,最美好的年华已然逝去。怎么解决?读书或看有意义的影视作品。文学大多数时候并不能增加你求生的技能,但是多读书,能够让你短时间内体会到一个完整的人生,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每本书带来的感动看似零散没有规律,却支撑起你独一无二的价值观。从而使自己不会陷入浑浑噩噩,不知所谓的生活状态,而能让自己保有意识,耐心品尝和体验自己的人生,尤其是在这最好的年华里,更显珍贵。

无人区观后感 篇5

它不像西方惯于创作一个人造封闭的环境,也非东方文明孤身于大自然融合去体味静修解脱。更非时间界限的将其摆弄到过去或者未来。无人区距离观众身处的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只有短短几百公里,在没有如《大逃杀》、《饥饿游戏》的体制强制,也没有《少年派的奇妙漂流》、《127小时》自然威胁的情况下,他没有太多的理由与现实隔绝成截然不同的两个次元。如果一定要找一个类似的参照物,《无人区》更接近于推理小说的暴风雪山庄模式,所有的遭遇苦难乃至死亡,都来自于人性的罪恶。

同时,《无人区》随处可见对抗性,存在的不合理。无人区必然是偏远的、荒凉的,却绝非体制与法律鞭长莫及。影片始于,警察抓抓隼之人,多布杰饰演的盗猎头目车祸肇事。主人公徐峥也是作为一名律师出现,巧妙地赢取了一场诉讼。虽然事实略有纰漏,但终究还是按大众的认知在行事光天化日之下,总有王法。然而,当进入无人区,法律瞬间失效,社会性全部退场,只余下生存的弱肉强食。

人性的三种表现

《无人区》故事从两只猴子说起,一只猴子去吃桃子,总有被老虎吃掉的危险,两只猴子发现了一种方法,只要是我们两个结成一个团队,一个放哨,一个摘桃子,老虎来了两个人就都可以跑掉,又都能吃到桃子。但是在这个情况之下就会产生一个新的问题,树上那只猴子要懂得不要把桃子都吃光,要留一半给同伴,树下的那只猴子要知道饿死也得先站岗,要先让上面的猴子吃。这个就是利他主义的诞生,只有利他才能产生社会。

理论说,人的属性有三种说法:精神性,社会性,生物性。生物性是生物共有的属性,精神性和社会性是人类有别于其它生物的特征。在正常的现实生活中,人类最多体现的是社会性,互帮互助互利。然而无人区这种人吃人的特殊情况下,首先要解决是自然欲求。社会性不能让自己在这种环境中活下去,只有通过生物性解决生存问题,人才能够思考。导演宁浩也曾对徐峥说,你就像一条狗那样去演,狗要去咬人。动物性就是利己、暴力,在这里,只有这个动物性才能让你活下去,否则你没有出路。

无人区观后感 篇6

自20xx年拍竣以后不幸遭禁,随后几度传出上映消息,但最终都不了了之4年后,这部确确实实“让观众期盼已久”的电影《无人区》终于要与全国观众见面了。昨日上午,《无人区》提前在汉举行媒体场试映,影片走的依旧是宁浩最擅长的黑色幽默路数,只不过导演这次下手特别狠:笑料虽然不少,尤其以男主角徐峥几次呼唤“上头条”最为开怀,但残酷甚至有些残暴的故事,却很难让影迷像《疯狂》系列那样笑着散场。那些想带小孩子看这部片子的读者,还是断了这个念想吧。

笑,扭转不过黑色气息

其实《无人区》自拍摄之日起便备受关注。玩腻了多线叙事这种“小聪明”的宁浩,在《无人区》中开始尝试转变:影片不仅抛弃了多线叙事的结构,在拍摄制作水准上,甚至在音乐制作上,都比前两部作品要精致了不少。

影片的主角是徐峥饰演的律师,他远赴西部边城为盗猎者辩护,官司获胜,开着盗猎者抵押给他的轿车返程。不料这一路上极不太平:黑店油车司机、舞女、盗猎者、警察等各色人等接连出现,他被迫走一路逃亡,堪称一部“西部太囧”之旅。

但你仔细观看影片后会发现,虽然抛弃了多线叙事,但徐峥一路上遇到的所有人,各种巧合,跟《疯狂》两片有异曲同工之妙:黑店油车二人组算一条线索,余男扮演的舞女是另外一条,黑店里的父子俩则又是一条,至于盗猎者大头目和盗猎者黄渤,则又组成了两条线索。而这些人在徐峥的返程之旅上机缘巧合不断出现,在最不该亮相的时候亮了相,制造了不少笑料。

只不过这次宁浩玩得特别狠,看完影片你会发现,所有亮相了的人物,几乎都不得好死:炸死、被枪打死、被车撞死虽然为了最终能够公映,宁浩给影片加了一个硬生生的温暖结尾,但看完影片后这种一度压得人透不过气来的黑色气息,并不是几个笑料就能扭转过来的。因此《无人区》公映路上一路坎坷也是可以预料到的。

惨,徐峥这次一人挑大梁

在《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中两次担当配角的徐峥,这次在《无人区》中变为当仁不让的男一号,不仅在片中戏份最多,表现的空间也最大。

影片中扮演无良律师潘肖的徐峥,在造型上便跟以往不同,他没有以光头亮相,而是半长头发搭配一撮小胡子,西装革履再配上眼镜,堪称这几年其最帅造型。

片中此人不仅巧舌如簧,言语也颇为喜感。而片中他的遭遇只能用一个“惨”字来形容如果你觉得他在《泰囧》里碰到王宝强够囧了,那看完《无人区》你只会更同情他:与运草车飙车,结果被对方驾驶员洒了一车尿;进黑店挨宰,买个火机100块,花1500元加箱油不说,还被迫看附赠的惊喜表演;最要命的是,自己开车路上还撞到了人,准备浇汽油焚尸时,此人突然活了并用同样的手段报复他。而片中他那句“本来是要上头条的,现在也要上头条”的台词,在观影过程几次引发笑场,让人不得不感叹宁浩那超人一等的预知能力。

而黄渤在片中沦为配角,值得一提的是,在《疯狂的石头》中拿着锤子乱砸一气砸出名的他,这次在片中被另外一个乱砸锤子的憨货给灭了,着实有些讽刺。

至于女主角余男,身材成为一大争议,看过前不久那部卖弄性感的《铁血娇娃》再看这部电影,你会发现,虽然是同一个人穿着类似的性感衣服,但身材上的差距已经超出了科学能够解释的范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无人区观后感 篇7

无人区这个环境给了犯罪分子可以猖狂的条件。其实我想说的并不是人性本恶,我想说的是人性恶中还残存的那一丝的善良。无人区中发生的事,在我们看来能逃避就逃避,谁还愿意扯进这些恩怨中呢。片子在死了几个主要人物以后,逐渐达到了高潮。其实这部片子的人员并不多,没有那种多人海波澜壮阔,要是说这是一部大片的话,我想只有可以称得上壮美的背景了。

万里无人的荒漠,黄沙漫天,真有一种大漠孤烟直的感觉,那种场面,我想足以震撼人心了。单单场面就给人以荒凉,人心惶惶的感觉。想想在这种场面下能发生什么事情,其实可想而知。每个人在这种情况下,我想他内心中的欲望以及丑恶的一面必定暴露无遗吧!但是,人性中仅存的那一丝的善良也在高潮中到来了。

主人公为了一个其实与他无关的女子,在自己命大活下来的那一瞬间,他并没有置身事外,在得知那个女子的命运将是被杀的情况下,毅然决定去救那个女子。在那个女子命悬一瞬的情况下,他毅然的用自己的命换回了女子的生。其实我感觉片子到这应该算完了,片子的结尾反而用了一群天真的孩子来结束,我想这是用善良的孩子们来反衬人性的丑恶吧!也或许是说明人性的丑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社会的逼迫,社会的诱惑导致的!

其实我感觉每个人看这部片子,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是是非非自有人评判!

无人区观后感 篇8

影片从一则有关猴子生存之道的寓言的旁白开始,画面的调色上便呈现出了明显的属于西部片的标志色调,粗犷、野性、苍凉的大漠的主场背景随即映入眼帘,各个主要角色人物的亮相简单而令人印象深刻,你几乎一瞬间就可以感知各个人物的性格。对于此前6次传出定档最终又杳无音讯后的各种解读而言,我认为传闻和揣摩之中太多的观点看法对影片本身而言都是过度解读,尽管种种议论使得影片获得了长久的关注,但无疑也为观众凭添了更高的期待值,过高的期待对于影片之作用如同双刃剑,这需要看最终的市场的收成才更好定义。

自从疯狂系列大获成功之后,宁浩一度肩负了国产电影的希望和未来,这对他而言,这既是电影业界和观众的肯定和信任,但同时也会是一个沉甸甸的背负。这时候的宁浩需要面临的是绝对不能重复自己,也远不止于拓展并超越自己,也正是在这个前提之下,《无人区》从立意到最终完成的成片,可以看得出这是一部集想法、野心于一体的作品。

假若我们借用文学里的命名和定义方式来界定《无人区》的话,这属于一部新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故事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时间点,但场景和服装以及道具等均可以作出旁证。早前我们用第二历史去讨论文学及绘画作品时,是通过作品的内涵特征和其中的意向、暗喻等去查询属于那个时代的蛛丝马迹,再交叉比较所谓正史及野史,就会得到更为接近的真相,作为工业时代诞生的电影艺术,承载的第二历史的功能会更为明显,信息容量也更为庞大。

当然,中国电影被过度解读的时候比较多,事实上是即便是有限的对抗,导演们对于体制的对抗是在行为上,在作品中并没有真正的对抗,更缺乏有效的对抗。准确来说,《无人区》对于拜金主义的批判是非常明显的特征。人类告别相互取暖的原始社会后,对于物质和财富的追求便与日俱增,无论什么主义之下的社会,欲望都是使人扭曲和变异的基础,而正值改革当口和社会转型呼声同样高涨的当下,对于物质的追求和欲望的扩张已经让太多人失去了美好的情操和追求,更不要说什么公平、公义。

在第二历史属性的表达上,宁浩提供的是一个社会的局部切片,从疯狂系到《无人区》,他最拿手的其实是幽默和区别与前辈电影人的叙事方式,在《无人区》里,他却并没有去使用自己最擅长的手法,这与前面说到的超越自己和背负有很大的关联。《无人区》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尽管有不少让人遗憾之处,但这恰好也说明宁浩还有足够的空间和可能,他仍然值得最期待的导演之一。

无人区观后感范文


 由宁浩执导的《无人区》在被禁多年后,终于得已见天日,引发了许多人的关注。不仅仅是因为禁这一词在许多人的接受认同上,无疑增加了大部分观众关注的热情。与此同时,在西方的接受语境中,禁播、禁演的主要原因与国家政治有关,西方人看到了禁背后暗藏的问题,试图通过禁片发掘中国社会他指的社会现象。影片是一部杂糅西部、犯罪、悬疑特点的作品。影片中涉及诸多被广电总局诟病的震撼镜头与细节:焚烧人民币、公安机关办事效率低、法律金钱交易等。难怪被淹没这么久,上映确是突破!宁浩对黑色幽默和荒诞元素的作用十分亮眼,黄渤、徐峥、余男组合也迸出别样精彩!

影片的一开始由一组另类的空镜头进行,旁边则是由徐峥饰演的律师潘肖进行的口述。对于类型片而言,《无人区》的第一个镜头奠定了影片的黑色幽默、荒诞的基调。故事从两只鸟开始说起,确实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然而,这才是影片的关键点。影片与保护珍贵野生动物的主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律师潘肖的插手让原本故意杀人的贩鹰杀手逃出生天,随后因为律师费用的问题,引导着故事的不断前进。换句话说,影片中的推动元素,不是人物,而是金钱。在当今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下,不论是都市化进程深入的城市,还是荒无人烟的西部偏远山区,金钱无疑都是吸引人的。贩鹰是为了金钱,打官司是为了钱,出卖身体是为了钱,封口也是为了钱,这一连串事件背后,均是利益熏心下的人性博弈。

黄渤、徐峥两位男演员因为《人在囧途》系列赢得了广泛关注与高额票房。在这一部《无人区》中的合作,更像是一种再续前缘。有趣的是,两人在《人在囧途》系列中的尴尬遭遇一直延续到了《无人区》中,黄渤饰演的不靠谱杀手追杀徐峥饰演的律师的过程中,杀手先后经历了被撞车、流血不止到被浇汽油,堪称狼狈到死;不愧是难兄难弟的徐峥,在黄渤的威逼之下同样经历了被枪击、流血不止到被浇汽油。影片中的两人多了某种身世宿命的味道。对于新加入其中的女性角色舞女(余男饰),本身与潘肖没有任何牵连的被贩卖到无人区的女艺人为寻求帮助,误入到一场惨烈的追杀、谋杀、贩卖野生动物的案件中,这一女性形象更像是一种调和剂与连接器,将潘肖逐渐看清这个现实的社会,对于名与利、名利与金钱的看法也在与该女子的相处中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无人区是影片的重要时空场所。人迹罕至、广袤无垠是这一空间最明显的特征。穷凶极恶的歹徒与愚昧无知的村民,与来自城市的大律师因文化、表达的差异性发生了分歧。而唯一能用的就是钱。正如影片开始说的那样,其实我们所有的人都是从猴子变的,也就是说,我们人类并不是人,而是动物。在这一无人区中,虽然出现了诸多人物群体,可都不是所谓的人。贩鹰的杀手、贩鹰集团、金钱至上的村民,以及潘肖与舞女,这些人物之间都是具有意象特点的动物:与潘肖所说的故事中的动物类似,无人区的贩鹰集团与杀手们是欲抓捕猴子的野兽;潘肖与舞女在逃离无人区的道路上是不认识到相互帮助协作的两只猴子;物质的村民其实是作为中立的形象出现的,他们只是无知的另一种动物,既不想不杀猴子,也不想与野兽为谋,然而,却因为金钱之类物质的诱使踏上了全部灭亡的道路。

电影《无人区》观后感


电影无人区观后感

张骏

5月20日晚,“青春放映厅”在新藏建管部临时营地放映了电影《无人区》,简单的零食,愉快的氛围,黑色幽默式的剧情仿若一支解乏剂有效驱散了连日的疲惫。

一段剧情,带来反思;一时欢笑,带走疲劳。大家在感叹潘肖(徐峥)命运多舛的同时,也在思考着影片的含义?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从这个电影中看到的东西也大有不同,以下就是我们的思考。

影片中以被捕鹰隼开头,以鹰隼的自由飞翔结尾,个人认为鹰隼代表了自由,包括人身自由和思想的自由。杀手(黄渤)和盗猎老大(多布杰)为了金钱诱捕鹰隼,潘肖为了名利远赴大漠为罪犯辩护,他们都在追求的道路上迷失了自己,三人最后都是以命丧荒漠结束一生。

潘肖(徐峥)为了名利遗失了自己思想的自由,远赴大漠为罪犯辩护,回程途中一路坎坷,因为自大得罪货车司机,因为担心承担责任将车祸的受害者藏在车内离开现场,最后因良心发现用生命救赎了舞女,找回了自己思想的自由,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本来光明的人生,因为名利遮住了对生命的尊重而命丧黄泉,很是遗憾。但是最后他能够找回自己的价值,用生命换回舞女(余男)的生命,做到了古语所说的“朝闻到夕死可矣”,这是值得庆幸的。一时的迷失自己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迷失自己。

杀手(黄渤)为了金钱诱捕鹰隼,为了金钱半路截杀潘肖(徐峥),最后命丧傻子的铁锤之下。全剧中这是一个喜剧角色,也是一个悲剧的人物。为了生存他受雇于盗猎老大,为他猎鹰、截杀潘肖,一路坎坷,最后以丧命结尾。居中杀手(黄渤)自持有枪而威胁手持铁锤的傻子,最后命丧其手,很是悲哀。不要轻视对手,不要用自己的优势去蔑视别人的劣势,很多时候趁你不备,别人的劣势可能战胜你的优势。

盗猎老大(多布杰)为了金钱操纵杀手(黄渤)猎鹰、截杀潘肖(徐峥),为了隐藏一切杀死警察、老板娘、傻子等。为了金钱,他迷失自己、蔑视生命、血染双手,最后却一场空,命丧荒漠。他是一个可恨的人物,也是一个可悲的人物,可恨的是他为了金钱,迷失自己,杀人不眨眼;可悲的是他一直追求金钱,最后却与金钱一起消失在火海中。不要为了利益迷失本性,不要过于执着,否则最后受伤的只会是自己。

影片给我们带了嬉笑的同时也在告诫我们:不要为了名利迷失自己,不然最后失去的会更多,甚至是自由和生命。

《无人区》电影观后感


《无人区》电影观后感

文/苏筱兀

宁浩这次不再搞笑了。他的新片《无人区》简单粗暴,黑色不幽默。《无人区》设定的冲击性在于,通过物理界限将现实社会与无人区隔离开,但又不是完全的隔离。

它不像西方惯于创作一个人造封闭的环境,也非东方文明孤身于大自然融合去体味静修解脱。更非时间界限的将其摆弄到过去或者未来。无人区距离观众身处的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只有短短几百公里,在没有如《大逃杀》、《饥饿游戏》的体制强制,也没有《少年派的奇妙漂流》、《127小时》自然威胁的情况下,他没有太多的理由与现实隔绝成截然不同的两个次元。如果一定要找一个类似的参照物,《无人区》更接近于推理小说的暴风雪山庄模式,所有的遭遇苦难乃至死亡,都来自于人性的罪恶。

同时,《无人区》随处可见对抗性,存在的不合理。无人区必然是偏远的、荒凉的,却绝非体制与法律鞭长莫及。影片始于,警察抓抓隼之人,多布杰饰演的盗猎头目车祸肇事。主人公徐峥也是作为一名律师出现,巧妙地赢取了一场诉讼。虽然事实略有纰漏,但终究还是按大众的认知在行事光天化日之下,总有王法。然而,当进入无人区,法律瞬间失效,社会性全部退场,只余下生存的弱肉强食。

人性的三种表现

《无人区》故事从两只猴子说起,一只猴子去吃桃子,总有被老虎吃掉的危险,两只猴子发现了一种方法,只要是我们两个结成一个团队,一个放哨,一个摘桃子,老虎来了两个人就都可以跑掉,又都能吃到桃子。但是在这个情况之下就会产生一个新的问题,树上那只猴子要懂得不要把桃子都吃光,要留一半给同伴,树下的那只猴子要知道饿死也得先站岗,要先让上面的猴子吃。这个就是利他主义的诞生,只有利他才能产生社会。

理论说,人的属性有三种说法:精神性,社会性,生物性。生物性是生物共有的属性,精神性和社会性是人类有别于其它生物的特征。在正常的现实生活中,人类最多体现的是社会性,互帮互助互利。然而无人区这种人吃人的特殊情况下,首先要解决是自然欲求。社会性不能让自己在这种环境中活下去,只有通过生物性解决生存问题,人才能够思考。导演宁浩也曾对徐峥说,你就像一条狗那样去演,狗要去咬人。动物性就是利己、暴力,在这里,只有这个动物性才能让你活下去,否则你没有出路。

1、第一类:律师和女人

徐峥饰演的律师终究不是狗,而是根深蒂固的人。律师是最能够在社会体制下好好生活的人,他们精通体制与法律,更精通如何钻体制的空子给自己谋求最大的利益。他们清楚社会人的底线与命门在哪里,能够在社会游刃有余的生活。虽然盗猎头目目光凶残,徐峥依旧能够颤颤巍巍地谋取到自己既得利益,甚至优于既得利益。

为盗猎头目辩护、威胁盗猎头目获取利益、嘲弄小交警、电话连线北京指挥他要上新闻头条事宜利欲熏心、争强好胜、睚眦必报的小市民形象跃然屏幕。然而当他进入无人区,遇到两名普通卡车司机,境况急转而下。他积极地与卡车司机斗智斗勇,却意识不到一切早已或者从未在自己掌控之中。

一天一夜的戏份,导演没有给徐峥和观众一丝缓冲喘息的机会。徐峥所有的遇见都是灾难、所有的选择都是人性的呐喊与挣扎。车祸,是报警还是毁尸灭迹。遭遇敲诈,是反抗还是任人宰割。枪口之下,是反抗还是惟命是从。人命关天,是救还是视而不见。人性的三点在徐峥身上挣扎取舍。

与徐峥在同一阵营的还有女人。余男饰演的无人区加油站的妓女。其实女人在无人区是个唐突的存在,却是自然生存环境中不能忽略的存在。女人是生命力顽强的象征,像沙漠里的仙人掌,被囚禁历经艰辛却依然活着的隼,伺机而动。女人的动,加剧了剧情的冲突,让单线的剧情更加立体丰富。在现实社会,连女人都打,可以作为评判一个人人品的标准。在无人区,只有徐峥观念中还存在男女之别。

女人在无人区麻木地活着,没有那么不能忍受。她的生存能力是谎话连篇,对谁都不信任,见风使舵。她的行为举止说明她没有见过大世面,是个没啥坏心眼活得很糙的普通人。普通人会怕死,会关心一个人的死活,见到杀人会惊恐会向着虽然可恶但至少自己熟悉的环境逃跑,会拿出自己一点甚至所有的积蓄去为人买命,虽然微不足道,却作为普通人会做的一切。

女人是最能够适用环境残酷与环境转变的生物,在强烈打击的情况下,她可能活下来并且可能会生活得更好。有人认为影片结局对女人的处理太过积极,但事实上,人性的恶恰是为了映衬人性的善。影片虽简单粗暴一黑到底,但女人为徐峥的付出,以及徐峥为她的付出,都值得两个人中任何一个活下来,活得更好。

2、第二类:加油站家族

同徐峥以为自己站在体制的最高层,在人类社会可以畅通无阻一样。加油站家族以为他们是无人区的王者,在无人区可以为所欲为。加油站是无人区唯一的加油站,除妓女外加油站的五个人是唯一靠这块土地生存的本地人。他们无比熟悉无人区的环境以及路人甲乙丙丁在无人区的处境。

加油站老板不是原始人,他懂得基本的法律,也懂得市场营销的捆绑销售。加油站相当于高速路上的休息区,这里提供汽油、修车服务、小卖店甚至小姐的娱乐表演,还提供威胁、勒索、骚扰、掠夺往来过客。他们的精神性与社会性仅限于彼此之间,其他人类在他们眼中只是生死无关的生物而已。

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更强大的敌人出现,加油站日常生态系统被打破,加油站的个体也会出现联合怜悯弱小的本能。加油站家族的失败,一方面败在他们除生物性外还存在稀薄的人性,一方面败在他们如井底之蛙,不能面对更强大敌人的入侵,更不应觊觎自己能力范围外的财富。

3、第三类:盗猎团伙

用四个字形容多布杰饰演的盗猎团伙老大:黑、静、恨、绝。他心够黑,黑如煤炭、黑得发亮、黑得无色,甚至你会觉得他无心。他够静,静如止水,鹅毛落水而不起波澜。遇事不怪,见事不惊。他够恨,如果他是人,别人都是蝼蚁,生死不值一提。他够绝,挡路者死。冷酷的心加上冷静的头脑,使其立地而不败。

多布杰是《无人区》的森林之王,没人能做到他的黑静狠绝,就没人能够撼动他的地位。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命运安排,就像电影中的大BOSS最终只能借助天打雷,不然无法收场一样。尽管如此,多布杰也是只能死不能败的存在。他的人性中只剩下生物性,所谓人性的弱点在其身上不存在。

另一个黄渤饰演的盗猎者就二了点儿。同他老大一样,生物性的比重也占了黄渤人性的绝大部分,可惜他有勇无谋还点儿背到家。唯一一次故作聪明的在公路上为徐峥设个坎,还被徐峥一车撞飞。黄渤的戏份不多,却贯彻始终,极具力量。其出色的表现也为《无人区》这部严肃的黑色作品,增添了为数不多的笑料。


《无人区》影评观后感


《无人区》,是一个近年来国内比较少见而且成功的西部公路片。一个律师远赴戈壁,为盗猎者辩护成功,因盗猎者无法支付律师费用,律师开走了盗猎者装有盗猎鹰隼的汽车,盗猎者让杀手去追杀律师,途中遇到了一系列黑色幽默而又无比沉重的事情,生动刻画了无人区内各色人等泯灭人性追逐利益的丑恶嘴脸,残酷的经历终于让律师重新找回人性,用自己生命阻止了鹰隼非法交易并救出舞女。
影片开头的旁白讲述了两只猴子的故事,猴子想吃树上的桃子,却要避免被老虎攻击,所以两只猴子决定合作,一只上树摘桃,一只地下放哨,树上的保证要给树下的一半的桃子,树下的保证不擅离职守为树上的放好风。于是,两只猴子变成了猴群,最后猴群变成了人群。人与猴子最大的区别就是,人能够使用火。这段旁白讲述的就是整部剧想表达的内容,同时也为人赋予了本剧所特有的定义:动物都会有趋利避害的自然属性,而动物要成为人,必须要有两个人相互信任的社会属性,要能够将后背放心交给对方同时又能够真心为对方服务,否则,人不为人。
无人区讲述的就是这么一个广袤戈壁中无人的故事,一个纯粹的只有动物在追逐各种利益与他人无益甚至有害的利益的故事,剧中所有的人都无法成为那两只猴子,遑论为人!宁浩是在用没人性的方法来讲述人性。
律师和盗猎者不是那两只猴子。当盗猎者问律师或许我是真的要撞他呢时,律师冷漠的回答这与我无关,律师只是在追逐为盗猎者赢回自由后获得的酬金;而当律师开走了他那辆装有鹰隼的车时,盗猎者毫不犹豫的派出杀手去杀律师,他要的只有鹰隼给他带来的高额报酬。
盗猎者和杀手不是那两只猴子。盗猎者开车撞向警察时,根本没有考虑到同在车中的杀手的安危,他要的只是车中的鹰隼;杀手在从律师手中拿回鹰隼后,也同样将盗猎者抛诸脑后,而径直去往贩卖鹰隼的地方。
夜巴黎老板跟舞女不是那两只猴子。老板只是利用舞女来赚钱,根本没有把她当人看;舞女每时每刻都在编着各种谎话,希望客人把她带出这个她被卖来的地方。
盗猎者和鹰隼贩子不是那两只猴子。他们之间只有贩卖鹰隼的利益关系,没有丝毫的信任,在被律师挑拨后,就能够轻易刀枪相向。
律师跟舞女也不是那两只猴子。舞女只是想利用律师逃走;而律师带走她是为了不让自己撞死杀手的事情被别人知道。但是,当舞女掏出自己多年来靠跳舞和卖身获得的钱,求盗猎者不要杀律师的时候;律师说他不喜欢和动物在一起,尤其是马,当他跨上马背,奔向营救舞女的路上的时候,他们成为了那两只猴子。最后,当盗猎者开着油罐车冲向舞女,律师义无反顾的掏出火机,与盗猎者同归于尽。人与猴子最大的区别就是,人能够使用火。是火最终让律师的灵魂得以升华,他终于成为了人,旁白的黑色幽默,却让人只能沉思,无法开怀。
剧中,盗猎者多次表示,想和律师成为朋友。可是律师都婉拒了,我和你还是不一样的,你不会明白的,因为我们不一样;盗猎者最后也承认了这一点,你是吃素的,我是吃肉的。剧中不止一次提到,律师是吃素的,而且不喝酒。其实他们都是吃肉的,从当盗猎者答应把车给他的时候干了一杯酒,律师虽勉强却也一饮而尽就可以看出来,在追逐利益这方面,律师和盗猎者是一样的。只是律师也吃素,盗猎者只吃肉罢了。吃素和吃肉抽象出来,就是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他们都有着最原始的追逐利益的本能,盗猎者只有这点动物的本能,而律师多的那一点点吃素,则是他潜意识里尚未熄灭的一丝人性。没有这丝人性,最终他也不会升华为人。
剧中还有一处黑色幽默,那就是律师多次提到我要上头条了,四年前拍摄的电影竟然与当前比较热议的头条话题撞车,倒也在观影中徒增了不少乐趣。可是,再幽默也是黑色的,律师不同时段说出的我要上头条了正是见证他自己逐渐从动物转变为人的过程开始是为盗猎者打赢了几乎不可能的官司而企盼名利双收,到最后为阻止鹰隼交易救出舞女而牺牲自己。
故事的最后,警察带着舞女离开了无人区,舞女最终成了舞蹈助教。结局似乎是要唤醒人性的美好,可是如此阳光的结局却显得如此突兀,与全剧整体的黑色风格也是格格不入。笔者根据宁浩《疯狂》系列、《黄金大劫案》等影片一贯的黑色风格妄自揣测一下,其实警察在律师拉起手刹导致翻车的时候已经死了,舞女在油罐车爆炸的时候也与律师一起走了。无人区内所有的人都死了,无人区最终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无人区,或者说一开始这里就不曾有人吧,中间重拾人性的两个人也随即烟消云散了。这从片名无人区三个字的表现形式上或许也可见一斑,其中只有人字是阴文,是没有的。这段多次审核后加上的结局可能是宁浩故意给大家开的一个玩笑,用这种浪漫主义的手法,来表现出人性最终是变好的,虽然格调上去了,但总有狗尾续貂之感,将黑色的表现手法、用没人性来讲人性的深沉打破了。而据说故事开头那个总领全剧的旁白也是后来加上的,是在为全剧定一个格调,避免全部揭示人性的黑暗而造成不好的影响。如果确实是出于这种考虑的话,那么真的是想太多了,当律师扔出打火机的一刻,油罐车的爆炸火焰已经将律师和舞女两个人的灵魂升华了。
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想弘扬什么未必非要摆在面上,电影本不是教科书,它需要给观众留有更加深邃的想象空间。观众能读懂什么就是什么,刻意拔高,反而肤浅了,或许最难过、最痛苦的,却是宁浩自己吧。

电影无人区观后感


电影无人区观后感

周六和老婆一起看了《无人区》这部电影,是部很不错的电影,有些自己的感触,记录下来。

一、文明来自科技发展,经济是文明的基石

电影开篇讲了个寓言:“一只猴子去吃桃子,总有被老虎吃掉的危险,两只猴子发现了一种方法,一个放哨,一个上去摘桃子,老虎来了俩猴都可以跑掉,又都能吃到桃子”,这里讲得是懂得分享和付出才是人类社会性的基础。而徐峥提到了火,仔细想来:人类科技发展至今,对火的掌握使用,确实是个关键。

“ 穷山恶水出刁民” 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人类在原始社会时,就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而当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活水平能够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求时,社会文明才会有很大进步,人们开始扶老携幼,进行更高的精神追求。而从世界上的国家来看,通常来说也是越发达的国家,社会文明程度越高。

“家贫百事哀”就是家庭的真实写照,从普遍意义上讲,富裕的家庭确实要比贫困的家庭幸福和谐(当然富裕不是指导富豪这种程度)。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为了能够让家庭幸福,努力赚钱致富,确实是一条必走之路。常绕膝于父母身旁,不如出去闯荡一番事业,更让父母骄傲;勤奋工作,改善妻儿的生活水平,远比家长里短的唠嗑更能让妻儿敬佩;而年轻时打下牢靠的经济基础和过硬的本领,则能让晚年生活更有保障和尊严。

二、大隐隐于市,幸福的本质

”生活太安逸了,就会被生活所累“,年轻人经常感慨,生活缺乏激情,缺乏刺激。而当一场车祸,一场变故,当刺激来临时,大家才能发现原来平淡的生活是如此的弥足可贵。

生活是一种心态,态度对了,同样的环境,会有不一样的感观。电影里的跳舞女孩,得到一份助理工作,满怀感恩,对明天的生活充满了期许,是因为她之前的经历。

哈佛大学盛行的幸福课里讲到的人生的四种模型中,既能体会并享受当下的幸福,同时不损害未来利益的人生才是真正幸福的。现在的很多人失去了体会当下幸福的能力,无非是生活的起落和沧桑不够。而有了沧桑后,最美好的年华已然逝去。怎么解决?读书或看有意义的影视作品。文学大多数时候并不能增加你求生的技能,但是多读书,能够让你短时间内体会到一个完整的人生,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每本书带来的感动看似零散没有规律,却支撑起你独一无二的价值观。从而使自己不会陷入浑浑噩噩,不知所谓的生活状态,而能让自己保有意识,耐心品尝和体验自己的人生,尤其是在这最好的年华里,更显珍贵。

《无人区》观后感200字


《无人区》观后感200字

刚刚从电影院归来,很多人看了《无人区》,表示失望。但我没有失望,首先片子保持了很好的质感,我们去电影院是看电影的,不是去看剪接的电视剧的,电影的背景一直是宏大而广漠的沙漠戈壁,首先我们能够看到场面。另外故事也是很流畅,没有觉得逻辑不合的部分,矛盾冲突以及爆点都很合适。

表演上,感觉徐峥是主角,演的很好。多布杰老师演技爆表,把这个人物演活了。另外,黄渤死而复生那段,拿着枪指着徐峥和余男那段,也是演技爆表的一段,气场强大,把那个人物的暴戾、心狠手辣都演出来了。

总而言之,值回票价,可以打九分,绝对是今年最好的片子。就像宁浩他们说的,粗砺而真实,黑色而男人。一部非常男人的电影!

这才叫中国的西部片《无人区》观后感

虽然徐峥不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无人区》也不是《荒野大镖客》,但这就是中国的西部片,因为同样有狂野的西部,同样的侠骨豪情。而这也不是《西风烈》、《决战刹马镇》之流只会自我标榜为西部片,实则粗劣山寨不伦不类的电影所能比拟的。

电影中那种来自西部的发自骨子里的狂野,自然而奔放的展现出来,堪称暴力美学。而主角的侠义不是与生俱来,而是人性的爆发,则更感震撼。而做出这些出色掌控的正是影片的灵魂导演宁浩。当然徐峥、余男以影帝影后级的表演做出了对角色完美的诠释,黄渤为代表的一干配角也都光彩夺目。宁浩还不失他惯常的幽默,使影片成为一部有笑有泪的经典。

而且我相信电影的一些桥段,必将成为脍炙人口流传的经典桥段。拿着GpS骑马,捆绑经营,跟你说实话,我原谅你,人和猴子的区别是人会用火,决斗方式是撞车......

《无人区》观后感600字


《无人区》观后感

一、文明来自科技发展,经济是文明的基石
电影开篇讲了个寓言:一只猴子去吃桃子,总有被老虎吃掉的危险,两只猴子发现了一种方法,一个放哨,一个上去摘桃子,老虎来了俩猴都可以跑掉,又都能吃到桃子,这里讲得是懂得分享和付出才是人类社会性的基础。而徐峥提到了火,仔细想来:人类科技发展至今,对火的掌握使用,确实是个关键。
穷山恶水出刁民 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人类在原始社会时,就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而当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活水平能够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求时,社会文明才会有很大进步,人们开始扶老携幼,进行更高的精神追求。而从世界上的国家来看,通常来说也是越发达的国家,社会文明程度越高。
家贫百事哀就是家庭的真实写照,从普遍意义上讲,富裕的家庭确实要比贫困的家庭幸福和谐(当然富裕不是指导富豪这种程度)。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为了能够让家庭幸福,努力赚钱致富,确实是一条必走之路。常绕膝于父母身旁,不如出去闯荡一番事业,更让父母骄傲;勤奋工作,改善妻儿的生活水平,远比家长里短的唠嗑更能让妻儿敬佩;而年轻时打下牢靠的经济基础和过硬的本领,则能让晚年生活更有保障和尊严。
二、大隐隐于市,幸福的本质
生活太安逸了,就会被生活所累,年轻人经常感慨,生活缺乏激情,缺乏刺激。而当一场车祸,一场变故,当刺激来临时,大家才能发现原来平淡的生活是如此的弥足可贵。
生活是一种心态,态度对了,同样的环境,会有不一样的感观。电影里的跳舞女孩,得到一份助理工作,满怀感恩,对明天的生活充满了期许,是因为她之前的经历。
哈佛大学盛行的幸福课里讲到的人生的四种模型中,既能体会并享受当下的幸福,同时不损害未来利益的人生才是真正幸福的。现在的很多人失去了体会当下幸福的能力,无非是生活的起落和沧桑不够。而有了沧桑后,最美好的年华已然逝去。怎么解决?读书或看有意义的影视作品。文学大多数时候并不能增加你求生的技能,但是多读书,能够让你短时间内体会到一个完整的人生,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每本书带来的感动看似零散没有规律,却支撑起你独一无二的价值观。从而使自己不会陷入浑浑噩噩,不知所谓的生活状态,而能让自己保有意识,耐心品尝和体验自己的人生,尤其是在这最好的年华里,更显珍贵。

藏北秘岭-重返无人区观后感


《藏北秘岭-重返无人区》是一部由饶子君导演的纪录片,由蔡宇、饶子君和土旦巴桑等主演,小编整理了一些网友们对这部影片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其实观看后我是没准备写影评的 因为体验不太好 按照口头协议要上映后才能发表评价 但是导演说了 你们随意写 我会看的 那我就不客气咯( ????? )

第一次看影视类的纪录片 之前看的都是动物世界 荒野求生这类的电视剧类型的 看完以后 不能说跟想象的有差距吧 因为就没报啥期待 但就感觉 制作水平挺一般的(说出这句话压力很大 好像一句话无视了剧组内很多人的心血 尤其是还冒着生命危险进无人区的几位主创但抱歉啊 这是我的真实感受)

不管是情景剧还是纪录片 都应该是吸引人可以看下去的 而这部像是东拼西凑凑出来的片子 看的时候我在想 是前期准备工作没做好吗 后来导演解释了 剪辑出来的最终版本是在原有素材上最能把片子完整体现出来的版本

而且没有一个完整的主线 一会在说导演的父亲一会在说无人区的介绍 一会又回到现实中团队遇到的困难 不太明白穿插的意义在哪里 是没有亮点才加点希望能煽动观众情绪的内容吗?(这句话也没有冒犯导演父亲的意思 就真的是疑问句)

正片里给了制片人很多很多很多镜头 一半时间在看他了 他的喜怒哀乐在镜头前展示的淋漓尽致 好像面对镜头放大了他所有的感官 突然有了偶像包袱一般的不自然

综上所述 抱歉体验真的不太好

看完,想鼓掌,又不忍破坏人们沉浸于那戳心的片尾曲中感动,最终,看完了片尾,影院灯光亮起,才双手合拍。

来之前是被95后导演,羌塘无人区这两个标签所吸引。同是95后,人家拍的片都出来了,简直是太酷了!一定要来欣赏!!

还没有开始多久,工作人员不得不在恶劣环境中一个个下撤。当看着得了急性肺水肿的师傅铁青的脸色,在颠簸汽车里坚持着。眼泪不自主就出来了!这哪里是什么酷的事情,这是要命的啊!

影片渐入佳境,恶劣生态环境,同时隐藏()着着最纯净的绝美风景。当子君看到和父亲生前合作过的工作人员,她开始淘淘大哭。

原来,不仅仅是为了天挑战那无人踏步过的雪峰,更是怀揣着对父亲的高度靠近。是那8000多米的高峰,也是彼此心里的距离。虽然没有达到父亲一样的高度,也是挑战了前所未有的自己,尽了最大努力和极限,6000米,下撤。也大概懂父亲了,不像之前8000米那样遥远。

也许,和父亲近了很多吧。这就足够了

我知道,在穿越无人区,记录普若岗日冰川主峰的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纪录片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所以,它是非常棒的一个纪录片了。

所以,我想对关于纪录片的情感叙述方面发表一下自己的个人敢想。

电影后的问答期间,导演在回答一位观众时候说拍摄的你的是记录。有观众问您最开始的初衷是什么。您说是记录。

其实若不是时间不允许,我会站起来问一句:导演,请问您想要记录的初衷是什么呢?其实我大概有个预设的答案。是因为您父亲。因为父亲因为父亲就像一座雪峰,你一直仰望,却不能触摸。您内心有一种渴望,您渴望接近,渴望和父亲站在同一高度,平时他,了解他,感受他。于是,您借用穿越无人区,一来可以完成对自己的挑战,二来,更是接近了您内心情感的峰顶。

所以我期待着电影中,在影片中会适当地出现关于父亲的片段,关于他的情感,他的态度,这样也好顺着叙述下去。然而影片中父亲的两三个片段,就,只是插播进来了。

不知为何,我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就像要一碗饭,两个菜和一碗汤才能吃饱,您只给了一碗饭和一个菜。这造成我感到:有点不够。(因为我觉得好的纪录片也是要很顺下去的那种,既然导演在里面穿了父亲和蔡制作人的背后情感故事,我个人觉得那就多一些些相关的情节,或许看起来会更加饱满)

羌塘无人区环境极度恶劣,也记得听说蔡导的要求是:先拍到,再说拍好。能够冒着生命危险把那一块无人踏足之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真的是敬佩。古文中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那漫天星河,那深蓝的湖面,雪白的山峰,真是震撼人心。这也是纪录片里面非常棒的素材。

但是有的地方拍摄,内心有一种,呃,呈现出来是花絮的感觉。就是拍大家一直撤退那里,感觉有点像花絮的呈现。只是这些拍到的画面拼接起来,这里的大概意思是关于质感吧

我知道,这次拍摄难度极度大,又不是专业的纪录片团队,我不应该以bbc的要求来对一位年纪轻轻的95后导演。但是觉得要说纪录片不是很充实;

但总体已非常棒。

由48名登山队员、摄像、录音、后勤人员组成的混编队伍,从拉萨浩浩荡荡开往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的羌唐无人区,希望围绕普若岗日冰原一圈,并登上海拔6000余米的普若岗日冰川主峰,成为第一批征服这座高峰的人。

听上去多么激动人心的故事。

然而事实却是,48名队员有5/6都因为身体原因提前撤回。与此同时,由于极端恶劣的天气和拍摄器材的意外损毁,队员们最终未能完成登顶的夙愿。

遗憾,似乎永远是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看过片子的观众都会知道,本片的95后导演子君的身上,肩负着一些沉重的东西。这些东西令她对羌唐这片神秘的土地心驰向往,同时也促使她寻求一些问题的答案。在纪录片这种不会说谎的、纯粹的影像面前,这些感情才会更加显露无疑。

如今的很多片子在提到藏地时,都往往会同信仰扯上关系,不管这些联系是否与主题相关。然而信仰是什么?是一个个老阿妈苍老的面庞?还是一个个装饰华丽的转经筒?似乎都不是,那不妨和这部片子一样,只观察,不要尝试去谈它。

与此同时市场上充斥的很多毒鸡汤也深深影响了相当一部分人,因此当你在与身边朋友聊天时,时长就会听到很多文青对西藏的略带盲目的向往。而真实的藏地是什么风貌?景色很美自不必说,但是美景的同时,是高海拔给人带来的严重高原反应,甚至是肺水肿和呼吸综合征。

对影片中每一帧景色都送上赞美,漫天灿烂的星河衬托着绝壁,珍贵无比的野生藏羚羊和狼群,纯洁如人间仙境的湛蓝湖水与雪白的冰原相映成辉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壮阔瑰丽,静静地接受眼球和心灵的洗礼,让我不敢发出任何声音,生怕破坏了这份纯净。想推荐每个人都去电影院好好感受这份美好!

感谢导演、制片以及为这部影片付出的工作人员,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可能永远没有机会看到这样别致的风景。导演年纪轻轻却是个有勇气的姑娘。本身能有这样的念头已经叫人心生佩服,还能克服各种困难将完美的一幕幕呈现给观众,能力可见一斑。看着影片中各式各样的人们,我就在思考,为什么明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危险,可能会产生高原反应,可能会得肺水肿,还是义无反顾地向着高海拔一路进发?也许就像子君导演映后分享的那样,都是可以预见的危险,其实也没有比繁华都市里的危险多多少。他们都是有执念的人,人生的根本,离不开血脉相连,离不开养育我们的故土,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踏上羌塘无人区的土地,我相信他们都在那里找到了自己的答案。我还对影片中几位藏族同胞印象深刻,无论处在多么艰难的环境里,他们都用自己的热情、乐观和歌声感染着周围的人们。

一部简单纯粹的纪录片,你,值得拥有!

回想起观众和活泼可爱的子君导演的一段对话

观众:看完这部影片我也很想去那里看看

子君:不用想,你进不去!

好嘛,既然去不了,那就多看几遍影片总可以的吧~

[参考]无人区观后感900字汇总


一部优秀的影片能够发人深省。在观看影片时,您一定被其中的情感所打动。观后感主要就是写心得感悟,是日常最常见最实用的文体之一,观后感结合自身的真情实感可以增强我们对电影本身的记忆。你知道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观后感吗?以下由读后感大全收集整理的《无人区观后感》,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无人区观后感 篇1

今天,我读了《无人区遭遇凶鹫》这篇文章。文章写了作者在藏北地区时,遭遇了凶鹫,当时作者又累又饿,没有力气反抗。然而,作者骑的一只耗牛——赞达,冒着生命危险将作者救出凶鹫的包围,把作者放入一个洞穴内,自己与一大群凶猛的秃鹫搏斗,最后牺牲了。看了这篇文章,我很感动。在现在的社会上,我们能有幸遇到几个像赞达一样忠实的人呢?赞达与作者只相处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但是却能为作者牺牲自己。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联想起一个故事。它讲了两个好朋友一起去森林玩,中途遇到了一只熊。一个人急忙爬上树,另一个人不会爬树,想叫朋友帮一下忙,但是那个人理都不理他,反而爬得更急了……把这两个故事对比一下,我心中更是感慨万分,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连人类都会弃下他的好朋友,但赞达却能舍生忘死地保护作者!

这时,我又想起了“小不点”,我曾经养过的一只小狗。它虽然离开人世一年了,但我总是忘不了它。“小不点”活泼、调皮,我十分疼爱它。有一次,我带着“小不点”去玩,中途遇到一群狂叫的狗。我心里十分害怕,不知如何脱身。“小不点”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朝我叫了两声。我知道那是它叫我快跑。然后,“小不点”冲上去与它们搏斗,就在这时,我逃离了它们的“领土”。事后,我十分感动,因为“小不点”平时很温顺,从不打斗,就算是陌生人也不叫喊,但却为了我去和一群比它体型大很多倍的恶狗去搏斗。由此,我觉得只要我们真心地去爱护动物,动物也会去爱护我们的。

无人区观后感 篇2

无人区这个环境给了犯罪分子可以猖狂的条件。其实我想说的并不是人性本恶,我想说的是人性恶中还残存的那一丝的善良。无人区中发生的事,在我们看来能逃避就逃避,谁还愿意扯进这些恩怨中呢。片子在死了几个主要人物以后,逐渐达到了高潮。其实这部片子的人员并不多,没有那种多人海波澜壮阔,要是说这是一部大片的话,我想只有可以称得上壮美的背景了。

万里无人的荒漠,黄沙漫天,真有一种大漠孤烟直的感觉,那种场面,我想足以震撼人心了。单单场面就给人以荒凉,人心惶惶的感觉。想想在这种场面下能发生什么事情,其实可想而知。每个人在这种情况下,我想他内心中的欲望以及丑恶的一面必定暴露无遗吧!但是,人性中仅存的那一丝的善良也在高潮中到来了。

主人公为了一个其实与他无关的女子,在自己命大活下来的那一瞬间,他并没有置身事外,在得知那个女子的命运将是被杀的情况下,毅然决定去救那个女子。在那个女子命悬一瞬的情况下,他毅然的用自己的命换回了女子的生。其实我感觉片子到这应该算完了,片子的结尾反而用了一群天真的孩子来结束,我想这是用善良的孩子们来反衬人性的丑恶吧!也或许是说明人性的丑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社会的逼迫,社会的诱惑导致的!

其实我感觉每个人看这部片子,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是是非非自有人评判!

无人区观后感 篇3

它不像西方惯于创作一个人造封闭的环境,也非东方文明孤身于大自然融合去体味静修解脱。更非时间界限的将其摆弄到过去或者未来。无人区距离观众身处的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只有短短几百公里,在没有如《大逃杀》、《饥饿游戏》的体制强制,也没有《少年派的奇妙漂流》、《127小时》自然威胁的情况下,他没有太多的理由与现实隔绝成截然不同的两个次元。如果一定要找一个类似的参照物,《无人区》更接近于推理小说的暴风雪山庄模式,所有的遭遇苦难乃至死亡,都来自于人性的罪恶。

同时,《无人区》随处可见对抗性,存在的不合理。无人区必然是偏远的、荒凉的,却绝非体制与法律鞭长莫及。影片始于,警察抓抓隼之人,多布杰饰演的盗猎头目车祸肇事。主人公徐峥也是作为一名律师出现,巧妙地赢取了一场诉讼。虽然事实略有纰漏,但终究还是按大众的认知在行事光天化日之下,总有王法。然而,当进入无人区,法律瞬间失效,社会性全部退场,只余下生存的弱肉强食。

人性的三种表现

《无人区》故事从两只猴子说起,一只猴子去吃桃子,总有被老虎吃掉的危险,两只猴子发现了一种方法,只要是我们两个结成一个团队,一个放哨,一个摘桃子,老虎来了两个人就都可以跑掉,又都能吃到桃子。但是在这个情况之下就会产生一个新的问题,树上那只猴子要懂得不要把桃子都吃光,要留一半给同伴,树下的那只猴子要知道饿死也得先站岗,要先让上面的猴子吃。这个就是利他主义的诞生,只有利他才能产生社会。

理论说,人的属性有三种说法:精神性,社会性,生物性。生物性是生物共有的属性,精神性和社会性是人类有别于其它生物的特征。在正常的现实生活中,人类最多体现的是社会性,互帮互助互利。然而无人区这种人吃人的特殊情况下,首先要解决是自然欲求。社会性不能让自己在这种环境中活下去,只有通过生物性解决生存问题,人才能够思考。导演宁浩也曾对徐峥说,你就像一条狗那样去演,狗要去咬人。动物性就是利己、暴力,在这里,只有这个动物性才能让你活下去,否则你没有出路。

无人区观后感 篇4

一天一夜的戏份,导演没有给徐峥和观众一丝缓冲喘息的机会。徐峥所有的遇见都是灾难、所有的选择都是人性的呐喊与挣扎。车祸,是报警还是毁尸灭迹。遭遇敲诈,是反抗还是任人宰割。枪口之下,是反抗还是惟命是从。人命关天,是救还是视而不见。人性的三点在徐峥身上挣扎取舍。

与徐峥在同一阵营的还有女人。余男饰演的无人区加油站的妓女。其实女人在无人区是个唐突的存在,却是自然生存环境中不能忽略的存在。女人是生命力顽强的象征,像沙漠里的仙人掌,被囚禁历经艰辛却依然活着的隼,伺机而动。女人的动,加剧了剧情的冲突,让单线的剧情更加立体丰富。在现实社会,连女人都打,可以作为评判一个人人品的标准。在无人区,只有徐峥观念中还存在男女之别。

女人在无人区麻木地活着,没有那么不能忍受。她的生存能力是谎话连篇,对谁都不信任,见风使舵。她的行为举止说明她没有见过大世面,是个没啥坏心眼活得很糙的普通人。普通人会怕死,会关心一个人的死活,见到杀人会惊恐会向着虽然可恶但至少自己熟悉的环境逃跑,会拿出自己一点甚至所有的积蓄去为人买命,虽然微不足道,却作为普通人会做的一切。

女人是最能够适用环境残酷与环境转变的生物,在强烈打击的情况下,她可能活下来并且可能会生活得更好。有人认为影片结局对女人的处理太过积极,但事实上,人性的恶恰是为了映衬人性的善。影片虽简单粗暴一黑到底,但女人为徐峥的付出,以及徐峥为她的付出,都值得两个人中任何一个活下来,活得更好。

无人区观后感 篇5

影片从一则有关猴子生存之道的寓言的旁白开始,画面的调色上便呈现出了明显的属于西部片的标志色调,粗犷、野性、苍凉的大漠的主场背景随即映入眼帘,各个主要角色人物的亮相简单而令人印象深刻,你几乎一瞬间就可以感知各个人物的性格。对于此前6次传出定档最终又杳无音讯后的各种解读而言,我认为传闻和揣摩之中太多的观点看法对影片本身而言都是过度解读,尽管种种议论使得影片获得了长久的关注,但无疑也为观众凭添了更高的期待值,过高的期待对于影片之作用如同双刃剑,这需要看最终的市场的收成才更好定义。

自从疯狂系列大获成功之后,宁浩一度肩负了国产电影的希望和未来,这对他而言,这既是电影业界和观众的肯定和信任,但同时也会是一个沉甸甸的背负。这时候的宁浩需要面临的是绝对不能重复自己,也远不止于拓展并超越自己,也正是在这个前提之下,《无人区》从立意到最终完成的成片,可以看得出这是一部集想法、野心于一体的作品。

假若我们借用文学里的命名和定义方式来界定《无人区》的话,这属于一部新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故事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时间点,但场景和服装以及道具等均可以作出旁证。早前我们用第二历史去讨论文学及绘画作品时,是通过作品的内涵特征和其中的意向、暗喻等去查询属于那个时代的蛛丝马迹,再交叉比较所谓正史及野史,就会得到更为接近的真相,作为工业时代诞生的电影艺术,承载的第二历史的功能会更为明显,信息容量也更为庞大。

当然,中国电影被过度解读的时候比较多,事实上是即便是有限的对抗,导演们对于体制的对抗是在行为上,在作品中并没有真正的对抗,更缺乏有效的对抗。准确来说,《无人区》对于拜金主义的批判是非常明显的特征。人类告别相互取暖的原始社会后,对于物质和财富的追求便与日俱增,无论什么主义之下的社会,欲望都是使人扭曲和变异的基础,而正值改革当口和社会转型呼声同样高涨的当下,对于物质的追求和欲望的扩张已经让太多人失去了美好的情操和追求,更不要说什么公平、公义。

在第二历史属性的表达上,宁浩提供的是一个社会的局部切片,从疯狂系到《无人区》,他最拿手的其实是幽默和区别与前辈电影人的叙事方式,在《无人区》里,他却并没有去使用自己最擅长的手法,这与前面说到的超越自己和背负有很大的关联。《无人区》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尽管有不少让人遗憾之处,但这恰好也说明宁浩还有足够的空间和可能,他仍然值得最期待的导演之一。

无人区观后感 篇6

这次的观影对于我来说,是“无价之宝”。观看的整个过程中,我的脑海里只浮现了一句话。

距离大师,一步之遥。

先来说说观感。不知道为什么,梵高的左耳就从脑海里蹦出来了。这个是最直观的感受,或许《无人区》无法获得多数人的认同,但却能看到导演内心最坚持的部分。它冷漠的像是没有情感,每一分钟却都流淌着真实的血液。我没有见过这样的华语电影,它是个异类。它很像好莱坞的西部片,还有那么一点点艺术片的调调,但它的故事却是精彩而好看的。每一场戏,每一句台词,每一个人物,精确无比。它是假的,但它比真更真。看的过程中,从头皮到指尖,一层层的泛着鸡皮疙瘩。其实每到要来称赞一部电影的时候,我都会很后悔没有多看一点片子,用各种各样的片名叠加起来告诉大家观感。但我觉得电影不该是这样,一部好电影应该有自己完整的体系,即便和某部电影再相像,但仍然还是不一样,是独一无二的。我不敢说《无人区》在未来会不会被大家认为是经典电影,但在我心中,它已经是。最奇特的是,虽然我一直在起鸡皮疙瘩,但我却没有被任何情感左右。有些经典电影会让你热血澎湃,会让你痛哭流涕,会让你心心念念舍不得放下。但《无人区》不是。你看过了,就能够放下了,但是在心里的某个角落,它成为了自己的一部分。以前看徐浩峰的《倭寇的踪迹》,我想不到用什么来形容这部电影,就引用了《桃花源记》。《无人区》,我也无法形容。想了很久很久,仍然找不到最合适的词语来描述那种感觉。那就用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来形容吧。

回到开始的那一句话。我一边看,一边在心中感慨,就差一步,就差一步。虽然现在的确有很多导演都在拍电影,但,不是所有导演都能称作电影导演的。我对于宁浩并没有特别的喜爱。只是觉得,他是可以被称为电影导演的。《无人区》就像是一只雏鸟,羽翼虽然尚未丰满到可以翱翔,但你可以看到,它会长成鹰隼。《无人区》的镜头还受限于三秒一切换的规则,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个人风格,所以,我用“距离大师,一步之遥”来形容。这一步,可长,可短。在如今的电影市场环境下,我不知道宁浩要迈完这一步,需要多久。但我愿意等。

《无人区》不是喜剧,但会让你发笑,被它的黑色幽默感染,笑得前仰后合。

《无人区》不是悲剧,它不会用黑暗笼罩大地,你仍能见到文明的火光。

《无人区》不是心灵鸡汤,它不会不痛不痒的慰藉你。

《无人区》不会让你大彻大悟,它像是大师往茶杯里倒水的过程,最终你得到了什么就是什么。

《无人区》很好看,它不会侮辱你的智商,不会侮辱你付出的RMB。

无人区观后感 篇7

自20xx年拍竣以后不幸遭禁,随后几度传出上映消息,但最终都不了了之4年后,这部确确实实“让观众期盼已久”的电影《无人区》终于要与全国观众见面了。昨日上午,《无人区》提前在汉举行媒体场试映,影片走的依旧是宁浩最擅长的黑色幽默路数,只不过导演这次下手特别狠:笑料虽然不少,尤其以男主角徐峥几次呼唤“上头条”最为开怀,但残酷甚至有些残暴的故事,却很难让影迷像《疯狂》系列那样笑着散场。那些想带小孩子看这部片子的读者,还是断了这个念想吧。

笑,扭转不过黑色气息

其实《无人区》自拍摄之日起便备受关注。玩腻了多线叙事这种“小聪明”的宁浩,在《无人区》中开始尝试转变:影片不仅抛弃了多线叙事的结构,在拍摄制作水准上,甚至在音乐制作上,都比前两部作品要精致了不少。

影片的主角是徐峥饰演的律师,他远赴西部边城为盗猎者辩护,官司获胜,开着盗猎者抵押给他的轿车返程。不料这一路上极不太平:黑店油车司机、舞女、盗猎者、警察等各色人等接连出现,他被迫走一路逃亡,堪称一部“西部太囧”之旅。

但你仔细观看影片后会发现,虽然抛弃了多线叙事,但徐峥一路上遇到的所有人,各种巧合,跟《疯狂》两片有异曲同工之妙:黑店油车二人组算一条线索,余男扮演的舞女是另外一条,黑店里的父子俩则又是一条,至于盗猎者大头目和盗猎者黄渤,则又组成了两条线索。而这些人在徐峥的返程之旅上机缘巧合不断出现,在最不该亮相的时候亮了相,制造了不少笑料。

只不过这次宁浩玩得特别狠,看完影片你会发现,所有亮相了的人物,几乎都不得好死:炸死、被枪打死、被车撞死虽然为了最终能够公映,宁浩给影片加了一个硬生生的温暖结尾,但看完影片后这种一度压得人透不过气来的黑色气息,并不是几个笑料就能扭转过来的。因此《无人区》公映路上一路坎坷也是可以预料到的。

惨,徐峥这次一人挑大梁

在《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中两次担当配角的徐峥,这次在《无人区》中变为当仁不让的男一号,不仅在片中戏份最多,表现的空间也最大。

影片中扮演无良律师潘肖的徐峥,在造型上便跟以往不同,他没有以光头亮相,而是半长头发搭配一撮小胡子,西装革履再配上眼镜,堪称这几年其最帅造型。

片中此人不仅巧舌如簧,言语也颇为喜感。而片中他的遭遇只能用一个“惨”字来形容如果你觉得他在《泰囧》里碰到王宝强够囧了,那看完《无人区》你只会更同情他:与运草车飙车,结果被对方驾驶员洒了一车尿;进黑店挨宰,买个火机100块,花1500元加箱油不说,还被迫看附赠的惊喜表演;最要命的是,自己开车路上还撞到了人,准备浇汽油焚尸时,此人突然活了并用同样的手段报复他。而片中他那句“本来是要上头条的,现在也要上头条”的台词,在观影过程几次引发笑场,让人不得不感叹宁浩那超人一等的预知能力。

而黄渤在片中沦为配角,值得一提的是,在《疯狂的石头》中拿着锤子乱砸一气砸出名的他,这次在片中被另外一个乱砸锤子的憨货给灭了,着实有些讽刺。

至于女主角余男,身材成为一大争议,看过前不久那部卖弄性感的《铁血娇娃》再看这部电影,你会发现,虽然是同一个人穿着类似的性感衣服,但身材上的差距已经超出了科学能够解释的范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喜欢《无人区观后感10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电影观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