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后感

观后感

《康有为与梁启超》观后感1500字。

和书一样,观看电影或者视频也可促进人的成长,观赏作品的同时也是与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共鸣,我们观赏以后,心中常有许多感想,写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作文水平。怎么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康有为与梁启超》观后感1500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康有为与梁启超》观后感

回到家已是深夜子时。我怕我再不记点什么就要忘光了。我一直对康有为很感兴趣,因为他和我的名字很像。呵呵。

这是我第一次看关于康梁的舞台作品,确实让我看到了想知道、想看见的内容。对于我而言,康梁反目,在我所了解的历史内容中实在是一种遗憾。 但是政见不合,不代表师徒情谊不存,最终的答案就是谁也不恨谁。结局虽是康有为出殡,但是却也象征着新时代的开始和一段恩仇的和解。

说说内容吧。一开始梁启超出场就是一个咄咄逼人、恃才傲物的热血青年。每句话都冷嘲热讽,顶得人嗝喽嗝喽的。但是最后被具有先进思想的康有为一席话感化,投身康党。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梁启超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人,他有很强的接收能力,同时也很有才华,最重要的是,他是个明是非、识良莠、知错就改的好同志。当然,我们要给了好同志一个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机会嘛。别笑,对于一个熟读八股文的人来说,接纳了这种颠覆封建价值观的知识,无异于彻底脱胎换骨。梁启超正是一个放得下的人。最后,梁启超单膝跪地拜师,康有为伸开双臂接纳,我在内心伸出也是雀跃地喊着:在一起~在一起~

第二幕讲的就是康有为梁启超试图变法,集合了不少人公车上书。当每个人都展开手中的卷轴时,不禁令人想起后汉时期,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情形。了解历史的都知道,此时的政权掌握在皇太后慈禧手里。皇帝是个空架子。就像当年被董卓挟持的汉献帝似的。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有人会提出反对。公车上书,是要改革政策。讨伐董卓,是要匡扶汉室。其实大同小异,毕竟都是对当权者的挑战。无论是慈禧还是董卓,权益被人侵犯,自然不会坐视不管。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慈禧太后,而是皇帝把握朝政,那么他也未必会同意改革。毕竟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的皇帝,是被送上断头台的。

然后?然后慈禧太后就发怒了!(废话)下令追捕康梁乱党。谭嗣同没有走,他声称革命是需要流血的。在这里我查到他的几个小特点:
第一,谭嗣同会武功,而且很不错。他与广东十虎之一的大刀王五有交往。回顾历史来看,若要让一群志同道合之人劫个法场绝非难事。
第二,谭嗣同懂佛学,他的死,度的是整个社会。这是区别他与传统热血青年的重要因素。这是一个境界问题,不是我很帅,我会名垂青史这种想法。
第三,舞台上的谭嗣同最后说了句去留肝胆两昆仑,是历史上他在《狱中题壁》作的最后诗篇。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我看了一下网上关于最后一句的解释:我走了,留下了我那肝胆相照的两兄弟(康有为和大刀王五)
噗~我先笑会儿。
如果我没弄错的话,这句话要么恢弘大气,合辙押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么,就是谭嗣同把自己比作文武兼优的好汉,原以死唤醒世间的文人和武士。(文人忠肝、武人义胆。)

下一幕就是康梁漂泊海外的故事了。这个地方感觉故事衔接得有点儿快,梁启超一上台就已经剪了辫子,一身西装。也没个过渡,莫说康有为接受不了,康叶葳也接受不了啊。好在不妨碍剧情合理发展。大清灭亡,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康有为沉浸在大清的毁灭当中,对着清王朝的牌位磕头谢罪,但是另一方面,梁启超却能放弃君主立宪制接受新的共和制思想。这一段康梁二人的政治观点有所碰撞,康有为认为梁启超是善变者,梁启超也开始对康有为的政治主张要求改变。

回国后,康梁二人的政治思维出现了更大的分歧。历史上都是这么说的,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复辟帝制。问题来了,康梁分别在报纸上展开舆论攻势,康有为是反对袁世凯复辟,而梁启超是反对任何人复辟 。就今天的眼光来看,梁启超的观点更加进步。二人的分歧在报纸上登出,有心人肯定也能察觉到曾经的康梁似乎意见不太相同了。

再下一幕,便是日本人扶持的伪满洲国成立,康有为被返聘了,高兴的不得了,但是这和梁启超的共和制观点激烈碰撞。两人终于闹得不愉快,最后梁启超摔了椅子,大喊:世有康梁 再无康党。这句话很绝情,似乎康有为和台下观众们都忘记了,一开始梁启超出场就是一个咄咄逼人、恃才傲物的热血青年。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没变过。只是他作为弟子,不能失了礼数,而如今,他又一次彻彻底底地要脱离对老师的信仰,这一次,更痛。

最后一幕是康有为出殡,这对历经37年的师徒关系终于到了头。梁启超要送老师最后一程却被拒绝了,这种情况想想都心疼的慌。 梁启超很无奈,但是他相信自己的做法是无愧于天地,无愧于老师和自己,无愧于心的。p.S.这里插一段,当死了的戊戌六君子并排走出来的时候,我一直以为他们会伸出双手一跳一跳地跟僵尸似的蹦跶下场。

最后康有为梁启超两人的对话其实是很重要的,不像某同学说的,都死了还扯这么多(坏笑)

师徒这辈子只是信仰和政见的不同罢了,都是为了祖国强盛,都是好人,一个恨字根本谈不上。

在此,笔者总结一下。康有为正当年之时,有了先进的思想,引领了一段时代潮流。梁启超年轻也能接受。然而当梁启超正当年,尚能接受新的思想和事物的时候,康有为已经老了,他的思想和信仰已经定型,很难改变。所以在晚年,他才会有点倚老卖老,时不时拿个小梳子梳两下卖个萌。一辈子为了心中的理想国奋斗,到最后能够返聘,这对康有为本人来说,是个完美的结局。

结尾的康有为对梁启超是认可的,在梁启超心中,有一个少年中国。这便意味着,新时代,新制度,新文化的到来。同时,也意味着持有老旧观点的康有为等人,被连番激荡的历史潮流淘汰了。说明白点,就是历史不再需要康有为这样的人了,所以结局必须死。

看完整部戏。感触良多。宣扬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情怀?对我来说,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最终能够互相理解,抚平我心中的历史遗憾。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延伸读

月亮与六便士观后感范文1500字


《月亮与六便士》一书由英国小说家威廉 萨默赛特毛姆所著,讲述了主人公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而放弃了幸福的家庭,这是作者的梦想,也是很多人想而做不到的事。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月亮与六便士观后感范文1500字。

我那时还不了解人性多么矛盾,我不知道真挚中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蕴藏着多少卑鄙,或者,即使在邪恶中也找得到美德。

合上书的一霎那我还是沉默了,读书像是从上帝视角观看别人的人生,有一种隐秘的担忧和快感。

我为书中的每一个人的遭遇而感到悲伤或是愤怒。我为施特略夫同情,我为勃朗什悲痛,我为爱塔动容。可是我却找不出一个准确的词语来形容我对思特里克兰德的感情。作为一个女性,仅凭他说出因为女人除了谈情说爱不会干别的,所以她们把爱情看得非常重要,简直到了可笑的地步。她们还想说服我们,叫我们也相信人的全部生活就是爱情。实际上爱情是生活中无足轻重的一部分。我只懂得情欲。这是正常的,健康的。爱情是一种疾病。我对他便是不齿的。可是作为一个平等的,同样被这个世界,被世俗常理所禁锢的人来说,我对他又是敬佩,甚至暗含嫉妒的。因为他活的那样纯粹,那样炙热,那样的义无反顾。他以一种近乎极端,近于疯狂的形式,完成了我们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无法完成的事情:追寻月亮。

毛姆笔下,思特里克兰德,一如《刀锋》里的拉里一样,求仁得仁,得其所哉,为了自己的梦想,在遥远的边陲之地,过着原始又纯粹的生活。以一种文明人无法理解、他自己很满足的方式,结束了人生。而直到书的结尾,文明社会的那些人,还在道貌岸然的评断他们。在这里,毛姆对激情燃烧的艺术家流露赞美之情,而道貌岸然,拿着成型语录批判他们的人,都被他当成了庸俗的魔鬼。

小说是被夸张了的现实,毛姆用他傲娇毒舌,又带着点儿英国范的笔调,给我们展示了思特里克兰德的一生。书中,思特里克兰德是骄傲且轻蔑地,他不通人情,不谙世故,他易爆易躁,他活的自我、乖张。可他又极其纯粹,他心中只有画画,他说做出这件事来的不是我,是我身体里一种远比我自己的意志更强大的力量。他是被魔鬼控制了的,他可以抛妻弃子,可以玩弄挚友恩人,他可以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但他不能不画画,就像他自己所说:我告诉你我必须画画儿。我由不了我自己,一个人要是跌进水里,他游泳游的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

很多时候都在想,我们碌碌无为,终其一生,最后到底成为的是我们想成为的人,还是别人希望我们成为的人。我们最终的样子,到底是灵魂的决定还是外界的推动。诚然,要抛弃一切,去追寻月亮,太难了,因为月亮太远了,因为六便士太近了。因为大家都说月亮无用,六便士至少还能果腹。我们的心中夹杂了太多的杂念,以至于把月亮的光辉都掩盖了。我们不够纯粹,不够勇敢。

可是这个世界上还是有那些义无反顾追寻月亮的人,一如梁武帝,一心求佛,就地出家;一如明熹宗,千里江山,钟情木工;一如齐后主,万里河山,沉迷绸缎。坐拥天下,万人之上,却仍阻挡不了他们对于月光的渴望。梵高为什么要自杀,尼采缘何疯狂,苏格拉底誓不越狱,他们都像书中所写的那样:我觉得你很像一个终身跋涉的香客,不停的寻找一座根本不可能存在的神庙。

可惜,我们还是抬头看见了月亮,低头捡起了六便士。有人发问:没有梦想的人生和咸鱼有什么区别?所以如果你也有一样热爱的事物,不论是大是小,普通抑或弘高,能找到这样的事物,已是极大的幸运,不要抛弃,不要放弃,哪怕还有一丝光亮,也不要为六便士所困,囿于平凡,囿于普通。

至于故事的结局思特里克兰德为什么烧掉了他的旷世巨作,我想是因为他已经找到了内心的月亮,与它融为一体了,他的灵魂归于平静,后人如何评断,再无干系。追寻自己的理想,已是最大的报酬,而最终满载还是空手而归,都应是无怨无悔的了。因为这个过程就已经是最大的财富了。

最后,用书中的话来纪念伟大又纯粹的思特里克兰德:他终其一生在寻找表达自己的途径,但他所要表达的东西不需要任何人评价、认可,甚至不需要任何人见到。也许是人性中魔鬼的那部分将他的肉体和灵魂一并攥在手中,要他变成无情无理的怪物,而天使的那部分悬浮于苍穹之上,等待他的一切消失殆尽之后,令世人知晓地球曾经有这么一位天才到访过。纪念永远的思特里克兰德,你是个混蛋,你是个了不起的人。

有关《父与女》观后感1500字合集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让我们观影变得更加便利。在看到好的影视作品时,我们不由会被情节和内容深深吸引。观后感能保存当下最真实的心情和感受。写好观后感能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梳理能力。那么作品的观后感主要由哪些内容组成呢?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父与女》观后感"这样的内容,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父与女》观后感【篇1】

《国家记忆》栏目近日开始播出10集大型纪录片《大国粮仓》,该片首度全景式披露大国粮仓背后的故事,讲述中国是如何用仅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养活占世界20%的人口。

片中,大量数据反映出一个国家仓廪殷实、百姓餐桌丰盈的奇迹14亿中国人每天要吃掉12亿多只鸡蛋。中国水产品总量已连续32年保持世界第一。全世界近70%的西瓜,32%的柑橘,50%的苹果,98%的杨梅,都来自中国。

摄制组实地探访,拍摄了各地不同历史阶段的粮仓,切身感受国家粮食、食用油等物资储备的科技化、绿色化。粮仓里成百上千个传感器和监控探头,让千里之外的人们可以看清粮库内的粮食颗粒,并随时感知每一个角落的细微温湿度变化。

今天,中国粮食库存充盈,稻谷、小麦等粮食的库存量,能够满足14亿中国人一年以上的消费需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确保中国饭碗始终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父与女》观后感【篇2】

对我来说,与疯狂动物城具有同样观影体验的是斯皮尔伯格和彼得杰克逊联合执导的丁丁历险记。这种影片没有什么大的硬伤,各个环节基本可称之为出色,唯独是缺少一些印象深刻的记忆点。

应该说,这是迪斯尼近几年来最好的作品(虽然皮克斯也属于迪斯尼,但这里说的不包括皮克斯出品的动画),远胜超能陆战队那种无聊的只有卖萌和卖萌的超级英雄动画。片子基本包含了看一个动画片你会期待的所有元素,搞笑卖萌,煽情流泪,惊险刺激,有汪峰的名言你的梦想是什么,甚至还有很少有动画片会做的致敬经典,影片里戏仿教父,影射黑暗骑士崛起和开战时刻。

在看完国配版之后我真心的怀疑这片子国配的必要性,影片涉及的很多内容和所讨论的话题深度已经完全不适合小孩子了,种族歧视,官员腐败,你可能会想到国内的反腐,国外的难民,去年的平权运动,今年的奥斯卡黑人事件,也许还可能是川普大选或者ISIS,无论你觉得影射了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体现了这个片子对现实世界的映射具有足够的包容性。

我一直在想,这样一部看似很完美的电影,为什么没有给我像瓦力那样的震撼。论主题深度疯狂动物城似乎比瓦力的环保更具有深度,它更像当前世界的动画写照,而不是相对假大空一些的人类要环保。我想大概是因为瓦力里面除了环保还套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我认为皮克斯在做瓦力的时候对于影片深度和合家欢方面相对均衡,环保和爱情的比例相差不多,而迪士尼这次似乎走了另外一个极端。

一反之前超能陆战队冰雪奇缘这类纯娱乐的常态,更多的想要表现影片的现实意义,于是在合家欢方面,似乎给人一种没有太花什么心思的错觉。影片前半段是小兔子的追梦历程,后半段是个和唐人街探案差不多的走马灯式的真探冒险故事,就从一个探案故事来说,要在其中不突兀的穿插笑点和泪点已并非易事,要求它瓦力一样感人肺腑的确是强人所难,这个故事先天就不是往这个方向走的路子。稍微客观一点的话,疯狂动物城和瓦力的可比性没有很大。

而我之所以会提及瓦力,也着实是因为疯狂动物城极其出色的质量,让我开始问自己它能否成为取代瓦力的位置,成为我心中的最佳动画。尽管疯狂动物城在我心中恐怕还无法取代瓦力的位置,但这不妨碍客观上疯狂动物城是一部非常非常优秀的动画,只是作为普通观众,我不能像影评家一样客观,请原谅我不能给它打5星

《父与女》观后感【篇3】

电影《烈火英雄》是首部聚焦消防指战员、展现特大火灾营救现场的电影,由刘伟强、李锦文担任监制,陈国辉执导,黄晓明、杜江、谭卓领衔主演,杨紫、欧豪特别出演,侯勇友情出演,张哲瀚、谷嘉诚、印小天、高戈联合出演。

电影《烈火英雄》讲述了滨港消防支队在面临港口特大火灾时,全体消防员们不惧危险逆火而战,最终成功扑灭大火保护了全市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的故事。

消防员是个伟大的职业,他保证了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消防员是个危险的职业,火舌贪婪随时都可能吞噬他们的生命;消防员是个重要的职业,他们时时刻刻都准备着赶赴火场,解救危难中的人群。赴汤蹈火,保家卫国,铮铮铁骨火尽显英雄本色。

他们是一群可爱的人。炎炎夏日里,他们顶着高温酷暑,身着厚重防化服,第一时间在抢险救援的事故现场冲锋陷阵,每一次出动,都面临生与死的考验。天寒地冻里,他们紧握冰冷水枪,双手龟裂,手掌开裂的血与水融为一体。在我们阖家欢乐,尽享天伦之乐时,他们仍然工作在岗位上,默默无闻,保护我们的安全。

他们是一群可敬的人。他们工作在水火之间,生活在半醒半眠之中,生存在生死各一半中。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职责之所在,心之所在,他们将人民的安全放在心中第一位,抛开个人私欲,一心为公,英勇无畏。凤凰涅槃,只为在生命中得到永恒,我们的消防人员,在水波里起舞,在大火中奔腾,只为对得起自己的那光荣的称号。

他们是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是人民生命的保护神,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救人出苦海,在你无助无援的时候出现在你面前的人,冲向火海抢救生命财产, 消灭火灾不求回报。

他们用手中的水枪谱写着坚定不移的誓言,以青春和生命的代价塑造了无数个不凡与伟大。

通过观看电影《烈火英雄》让我对消防员这个职业充满了敬意。

《父与女》观后感【篇4】

近日,五集电视专题片《零容忍》热播,片中揭露了落马老虎让人气愤亦令人深省的斑斑劣迹,讴歌了那些在工作中用行动诠释着纪检队伍标准,维护着纪检队伍初心、令人敬佩的先进典型,更是彰显了强劲有力的监察力量。

监察力量,让伪装者无处遁形。勤廉者平安一世,贪婪者自毁一生。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用铁一般的纪律让不担当、不作为,以权谋私的干部原形毕露、无处藏身,维护着党的团结统一。正是这种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进一步提升了权威,整合了资源,健全了体制,从制度上消除权力寻租空间,也让即使是身在要职的中管干部也无处遁形。正是这种力量,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了有利工具,彰显着要保障公权力真正服务于十四亿人民的不变决心。

监察力量,为民生保驾护航。医药卫生、教育公平、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等等,这些均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与群众切身利益尤为贴近。而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既是党的一切工作,亦是纪检监察的一切工作。正是这样一种监察信仰与力量,有效地推动着去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无论是从深陷医药黑色利益链的易利华,亦或是肆无忌惮将下塞湖圈成私家领域的夏顺安,还是在本是净土的教育领域兴风作浪的杜晓阳等人受到的制裁,均凸显了维护民生的监察力量。正是这种力量,让群众感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纪检监察工作就在身边,为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监察力量,让苍蝇老虎一网打尽。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臣。包拯因其清廉公正、铁面无私而名留青史,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监察官。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更是将包拯判案这一铁腕执法精神贯彻到底,消除了权力监督的真空地带,压缩了权力行使的任性空间,做到了真正的全面监督,让苍蝇老虎一网打尽。正是这样一种监察力量,增强了对公权力和公职人员的监督全覆盖、将监督之网越织越密,将惩腐之剑越磨越利,也获得了更多的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

绳锯可断木,滴水能穿石。这是一种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监察力量,解决着关乎群众利益的问题,让违纪者无法隐藏、失职者无所遁形,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上不懈奋斗着!

《父与女》观后感【篇5】

以前我在市县一线岗位,大多数时间都是忙里忙外、大会小会,成天工作事务连连,甚至于节假日基本都搭进去了。也曾想多读点书,多充点电,可就是不知道时间都到哪儿去了。参加工作几十年,几乎没有完整地读完一本书。那时的读书学习,多是翻阅文件和领导讲话。读书的目的也很现实,要么是为别人写讲话,要么是自己要讲话,基本上属于“临时抱佛脚”一类的。

调入省委财经办(省委农办)后,发现大机关、新岗位不完全是靠经验吃饭的地方,过去的一点所谓老经验、老底子在这个岗位上都显得十分苍白,明显感到思想、能力跟不上,真有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读书,成了我角色转型的基本动作。有一次,我向领导去汇报工作,他把正在研读的习近平总书记著的《摆脱贫困》推荐给我。我当时觉得领导推荐读书,就是工作任务。带着任务,我几乎一口气读完这本书。读后感到如同一泓清泉,甘之若饴,如同平品一杯醇酒,闻之欲醉;如同打开了一扇窗户,清风拂面,醍醐灌顶!

正如习近平同志在本书跋中的自我评价:“我也明知白驹过隙,逝者如斯,又值改革开放的大潮汹涌,我们必须以审视的眼光看待不适应我们获得更快发展的一切并对其进行改革。未来可能讲更有意思的话,著更其完美的文,做更其壮丽的事业,但今天只是今天,我只提供一份我闽东实践、思考的记录,这对于闽东脱贫事业和其它事业之宏伟大厦或可成为一石一木,对于后来者或许也有些微意义——若留下探索,后人总结;若留下经验,后人咀嚼;若留下教训,后人借鉴;若留下失误,后人避免。我亦断定此书会被人遗忘。遗忘乃是大好事,足以证明我们前进得很快。”

《摆脱贫困》收录了习近平同志从1988年至1990年在宁德工作期间的29篇讲话和文章,11万字,全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闽东地区如何早日脱贫致富这一主题,将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战略思想、极富前瞻性的制度理论和极富针对性的实践观点娓娓道来,思想深刻、篇章隽永,真知灼见、掷地有声,发人深省、催人奋进。虽然时过境迁,时代不同,书中一些具体的提法带有时代的烙印,所载之事、所述之理,我们很多同志都曾经经历过,所以读之十分亲切,悟之感同身受。字里行间无不闪耀着党性的光芒。特别是书中阐述的诸如摆脱意识和思路“贫困”,“滴水穿石”精神,“弱鸟先飞”意识,“四下基层”工作作风等等透射出的那种理想信念、思想精髓、积极精神、辩证思维、务实的态度、精彩的语言风格等等给人以深深启迪。

信念愈坚,信心愈足。信心源于坚定的信念。这是读完这本书后第一感觉。书中很多文章都能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那种对理想信念毫不动摇的坚持,那种面对工作、面对困难必胜的信心和十足的底气。如《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之光》、《困境的突破》、《我们怎样办好教育》等篇目明显感受到他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如在《弱鸟如何先飞》中讲到,“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怨天尤人,等等,这些观念全应在扫荡之列。”“对闽东,我是充满信心的,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们一定可以创造‘弱鸟’在许多领域先飞的奇迹。”“在讲‘贫穷’的同时,不要忘记讲闽东的光彩;在讲压力的同时,不要忘了讲动力。”这种精神和信念是我们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是我今后不断努力的方向。

知其愈深,谋事愈远。这是书中多篇文章都折射出的全局观、高视角。当时全国正在进行经济环境的治理整顿,闽东经济建设中有三个热门话题:修建福温铁路、开发三都澳港口、建设中心城市建设。在《对闽东经济发展的思考》中对此进行了论述:“像港口、铁路等的开发建设有赖于国家的宏观决策,中心城市的形成也是经济长期发展的结果。……事关地区发展全局的决策,要充分考虑到国情、省情、区情,不要把近期内难以实施的发展目标超前化。”在《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的现实选择》中提出,“产业结构调整不能计较一时一地一事的得失,应着力于增强后劲,着眼于最终发展。”“在充分调查研究沟通协调的基础上,预测宏观经济背景下我区经济环境的演变趋势,我们就可以大致制定出指导实施产业政策(包括近期、中期、长期三个层次)的统一规划。”

爱之愈切,耕耘愈深。这是贯穿全书的浓浓情怀。正是对闽东这片土地爱得深,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主政闽东期间,精心耕耘不做半点虚功,脚踏实地不求功必在我。提出“滴水穿石”的精神,提倡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更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充分体现了他的这种思想,如滴水穿石“喻之于人,是一种前仆后继,勇于牺牲的人格的完美体现。”“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在一个经济落后地区发展进程,都应该不追慕自身的显赫,应寻求一点一滴的进去,甘于成为总体成功的铺垫。”“我们需要的是立足于实际又胸怀长远目标的实干,而不需要不甘寂寞、好高骛远的空想;我们需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而不需要新官上任只烧三把火希图侥幸成功的投机心理;我们需要的是锲而不舍的韧劲,而不需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散漫。”在《为官一场造福一方》一文中说,“我不主张多提口号,提倡行动至上。过去采取的很多有效的办法,要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脚踏实地干出成效来。”“我是崇尚行动的。实践高于认识的地方正在于它是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担心说错什么,只是担心‘意识贫困’,没有更加大胆的改革开放新意;也不担心做错什么,只是担心‘思路贫困’,没有更有力度的改革开放的举措。”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和发展理念,我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非常需要这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要勇于打破各种自身约束和禁锢,甘于做默默无闻的“铺垫性”工作,扎扎实实推进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和发展理念落实到位。

思辩愈邃,行动愈健。辩证思维是领导干部基本方法论。书中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事关宁德改革、发展、稳定等等,都能从全国、全省的角度去理解、分析、定位,思路清晰。如在《新形势下闽东财政经济的辩证观》中,从“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正确处理紧缩和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增加财政收入与搞活企业的关系”、“正确处理多办事和量力而行的关系”等四个方面用唯物辩证法的观念来研究和解决闽东财政经济运行中的诸多矛盾,不仅站位高,分析也很透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每项工作、每件事的论述都能很全面地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有对策思路。《滴水穿石的启示》、《正确处理闽东经济发展的六个关系》等文章充满辩证思维光辉。更难能可贵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用辩证法不是空谈,而是很接地气,如《从政杂谈》中谈到:“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我赞赏‘滴水穿石’的精神,赞赏默默奉献的精神,提倡干部埋头苦干,着眼于长期的、为人铺垫的工作。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质变要有量变的积累。”在谈论如何理解中央治理整顿经济秩序问题时,说到:“我想强调的一点是,治理整顿不是改革要收、要停,而是为深化改革创造良好条件,是为了使经济更顺利、更健康地发展。”“对我们这个地区的发展是个新机遇。”要求我们既要顾全大局,又要结合本地实情,既不能强调特殊性而不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又不能搞‘一刀切’。所以,我们应该有乱治乱,有热消热,有冷加温,做到有保有压,有促有控,以推动经济健康稳步发展。”在《我们应怎样办好教育》中提到:“我们除了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基本国策,创造条件,增加投入,保证教育事业必要的、合理的速度和规模以外,还必须做到两个相结合:一是把数量发展和教育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二是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等等。

扎根愈深,力量愈劲。这本书用平实的语言,深刻阐述了“人民群众是力量之源”这个伟大命题。在《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中指出:“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无论是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还是从调动群众积极性这两方面说,都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这是干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他深刻地指出:“领导要有水平,水平从哪里来?水平来自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而规律性的东西,正是蕴藏在广大群众的实践中。”这篇文章深刻地论述了群众路线问题,是真正的经典。习近平总书记当时提出了“四下基层”制度,这是闽东践行群众观点的特色制度,也是贯穿《摆脱贫困》始终的一个鲜明观点。

本书没有编年式地记录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的工作经历,但是透过文字可以看到,早年作为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坚定的信仰,深沉的责任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人生历程;为国为民、勇于担当的博大情怀和脚踏实地的优良作风。正如本书序言所说:“一个担任重要职务的年轻干部,对改变本地区的落后面貌有什么抱负、有什么想法、有什么作风,关系着这个地区整个工作的成败……因此必须开动脑筋,大胆地去想,勇敢地去闯。”

应该说,《摆脱贫困》是我们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生动的教材,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深刻的教育,收获丰富的精神食粮,涤荡头脑中一切脱离群众、“四风”的杂念,进一步强化党员意识,提升工作水平。

浅读有得,应予分享。年初,我郑重地向秘书处提议,这本好书给办里每个人发一本,胡斐他们很重视,迅速落实,前不久,《摆脱贫困》已经到了我办每个人的案头。我充分相信大家会认真悟读。

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让《摆脱贫困》照亮我们的心窗!

《父与女》观后感【篇6】

《摆脱贫困》一书是习近平同志于24年前,也就是1992年,在他离开宁德两年以后,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个人出版的第一部专著,收录了习近平同志从1988年至1990年在宁德工作期间的部分讲话和文章,共29篇,12.1万字。真实记录了他在宁德地区工作期间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探索,内容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全方位的各个领域。书中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理论素养和哲学内涵。彼时习近平同志才35到37岁,这些思想和观点充分体现了青年习近平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对照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摆脱贫困》一书中所体现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习近平同志一以贯之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以贯之的群众观点和为民情怀,一以贯之的务实作风和朴素文风。

这次到党校来学习,一个多月来系统重学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和原理,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更系统和深刻的认识。在经典读书活动中,我认真研读了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又重读了习近平同志的《摆脱贫困》,在认识上有了更深的领悟。

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科学阐明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原理,是指导中国革命的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摆脱贫困》则是一部集中反映青年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期间运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开展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专著。正如他在书后《跋》中所述:“在这本书中,我只提供一份我在闽东实践、思考的记录。”《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说:“《摆脱贫困》记录着习近平同志在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时,对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实践的深邃思考,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我认为从实践的观点来看,青年习近平同志在宁德有五个方面的探索。

一是在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书中写到:“邓小平同志今年的南巡说过这样的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就是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习近平同志就大力倡导一切从实际出发。他提出“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他反复讲,“贫困地区不要有超现实的幻想。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注重效益的方针。”他引用马克思的话说,“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他明确表明自己的立场:“我是崇尚行动的。实践高于认识的地方就在于它是行动。”他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好地方工作,首先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去认识规律。他带头以身作则,倡导“四下基层”的工作作风,时至今日,仍然是做好基层工作的法宝。

二是在实践中坚持发展第一要务。项南同志在为本书作的《序》中说:“这些文章反映出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习近平在书的《跋》中也说:“收集在这本书里的29篇、12万字论及的问题方方面面,主旨只有一个,即‘经济建设’。”习近平始终把经济建设当着最大的政治,把消除闽东贫困作为首要任务。书中写道,他曾经在一个乡政府的墙壁上,看到挂满了各种锦旗,又是优秀,又是第一,但唯独看不见经济建设这面锦旗。他就说这“值得打个问号,少了经济建设这一面就不风光”,他主张集中各方面力量,充分发挥宁德的山海优势,来个“经济大合唱”。他强调要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要振兴林业,扶贫时要注意增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要正确处理闽东经济发展的六个关系,要辩证地分析新形势下闽东的财政经济,要更加开放地抓好畲族经济,尽快脱贫。他说:“实践不断给予明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只有在生产力的解放中,在国力的快速增强中,在人民生活的极大改善中,在与外部世界日益广泛的交往中,才能得以最充分体现。”在《跋》中,他写道:“对更多的人来说,励精图治,发愤图强,以中国的繁荣昌盛为己任,尽短时间使整个国家脱贫,尽短时间使中国立于发达国家之林,才是更为紧迫、更为切实的思想和行动。”

三是在实践中坚持解放思想。习近平在书中写道:“我们不担心说错什么,只是担心‘意识贫困’,没有更加大胆的改革开放的新意;也不担心做错什么,只是担心‘思路贫困’,没有更有力度的改革开放的举措。”他说,他把全书题目叫做“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他说“扶贫要先扶志”,“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他用邓小平的话勉励闽东的干部,“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他用插队落户时看到的滴水穿石的自然景观,来启示大家发扬前仆后继、扎扎实实、持之以恒、致死不渝的“滴水穿石”的精神。他教导大家,我们需要的是立足于实际,又胸怀长远目标的实干;要有功成不在我的水滴精神,“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是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青年习近平同志思想敏锐,善于把握时代脉搏,身上洋溢着革故鼎新、昂扬向上、敢于创新的锐气、智慧和勇气。

四是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习近平在书里写道,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他把坚持群众路线看作每一个干部都应当苦练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专门著了一篇文章《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文章中他首先提出命题:“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之后他从历史的现实的角度阐明了我们党的胜利之本、执政之基在于人民群众。党需要群众,群众需要领导,能不能始终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能不能、会不会和人民群众打交道,就是检验干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他说“领导要有水平,水平从哪里来?”“就要眼睛向下,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获得真知”。他说“现在我们非常强调社会稳定。最重要的保证是什么?是群众。”他在书中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把心贴近人民,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他倡导和推行“四下基层”,把它作为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作为化解矛盾、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改进作风的有效办法。当年他三进地处偏僻、不通公路的寿宁县下党乡访贫问苦,共商脱贫大计,至今仍让群众感怀感念。全书通篇贯穿的群众观念,彰显了习近平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始终脚踏实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五是在实践中提高修养。习近平同志年轻时就深刻思考了为官治政之道,他提出“为官四要”。一是为官之本在于造福一方。他说“官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并无好坏可言。但为官是有好坏之分的。因此,从做官的第一天起,就要思考为什么要当官和当什么官这两个问题”。二是为官之理在于讲求奉献。他说“想通过当共产党的官来发财,党纪不容,国法不容。”“当官要负责任,古时候说‘无官一身轻’,想当官又想图清福也是办不到的”。三是为官之德在于清廉。他说“既然来当官,就不要想着发财,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持身必须以清廉为准则,”“没有终生廉洁、终生为民的鸿鹄之志,期待飞得持久,扶摇直上是困难的。”四是为官之义在于明法。就是要维护公正,伸张道义。“寸心不昧,万法皆明。”习近平强调,领导者要有修养。一要有党性观念。“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党性观念,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二要有度量。“共产党人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无所谓个人之名利。”要从党的使命、从历史实践的过程来思考这个问题。三要有气节。他认为,“高尚的气节是每一个领导者所应有的品质。”一个人在原则性问题上必须讲气节。四要诚实。要“把实事求是精神贯彻到为人处事上”,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事实,尊重科学,敢于坚持真理,遇事不随风倒。五要有气魄。“领导者要培养气魄,提高工作自由程度。唯一的办法就是按照恩格斯所说的,深入实际,获得对外部世界必然性的认识。”习近平在书中写道:“共产党人的修养不是靠面壁坐禅获得,而是靠实践的积累、升华;共产党人的成功不是靠神仙上帝赐予,而是实践的必然结果”。“在实践中提高修养,在实践中获得成功,是共产党人建功立业应遵循的重要原则。”

重温经典,重读原著。《摆脱贫困》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战略思想、富有前瞻性的制度理论和富有针对性的实践观点,思想深刻,灼见真知,发人深省,催人奋进。就像项南同志在此书序言中所说:“虽然近平同志已调离宁德,但今天是从昨天走过来的,他留下的这份精神财富,肯定会对继任者起承前启后的作用。”这份精神财富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检验,历久弥新,更显珍贵。正如尤权书记说的,《摆脱贫困》一书中所展现出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彰显了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以及历史逻辑的高度统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典范。

《父与女》观后感【篇7】

不断跌倒,不断失败,也要不断重头再来,不断尝试,终将有所获得。

当《疯狂动物城》这部作品结束,整个电影院里回荡着主题曲《Try Everthing》,观众们却迟迟不肯散场时,这是我心底里浮现出来的一句话。

朱迪作为一只瘦小的食草类动物,兔子,原本应该像她的父母辈以及两百七十五个兄弟姐妹一样安分得成为一个弄明,但她却梦想着将来有一天能够在最繁华的城市ZooToPia,成为一名光荣的警察。

让她放弃安稳,选择动荡未来的理由很简单尽她自己的努力,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朱迪的父母曾劝诫她,选择安稳才是最好的方式,不想要受到伤害,那就不要去尝试未知的道路。就好比,在朱迪之前,就从未有过任何一种小型食草类动物渴望乃至成为过一名警察。

而为了成为一名警察,瘦小的朱迪付出了比其他大型动物多得多的努力,也承受了更多的默然、否定、非议、冷眼和嘲笑。

朱迪为了实现她的警察梦想,坚持了十五年,历经了十五年的磨练,即便她以警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在中央警局依然受到了同事们的排挤和嘲笑,只因为她是一只瘦小的食草类动物,兔子。

尽管如此,她却依然从未放弃过梦想,就像小时候她和狐狸抢门票时说过的那样,她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放弃。

梦想,就是用来实现的。我们的每一个昨天都在变多、变长,那是因为我们的每一天明天都在变少。有生之年,如果什么都不去实现,只是单纯的生活着,那不是,太无趣了么?

有梦想,然后努力着去接近它,起早贪黑,不知疲惫,即便偶尔迷茫,偶尔失望想要放弃也无所谓,只要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走慢一点也没什么。哪怕梦想最终并未实现,但迟暮之际,回首一路经历坎坷,我想也能笑着流泪。

与朱迪的相遇,经历颇多磨难,让他袒露内心,曾经的他也像朱迪一样,心怀宽容,或许想着让世界更美好。但猜忌、歧视、谩骂、侮辱,让他堕入深渊,其实他的内心是柔软的,尽管他嘴上总是贱贱的,但他还是尽全力帮朱迪去破案。

很多时候,人云亦云才是最大的悲哀,我们没有亲眼确认过,没有经历过,没有体会过,就因为所有人都说狐狸是狡猾的,就直接将无辜的人牵连进来,打上无谓的标签。

参观梁启超故居有感


参观梁启超故居有感(一)

"尽兴、理智、随缘"的家庭教育理念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和学者,同时,他也是近代著名的"教育救国"的积极倡导者,"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他的教育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儿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同时,他也是成功的家庭教育者,他儿女九个,一家出了仨院士,九个儿女在各自领域上成就显著,他在家庭教育上的观念与做法,值得我们去分享。

他认为,子女是独立的自我,个性、才情自有其特色,不可能是父母的再现,包办代替不可能行通。最重要的应该是为他们提供发挥自我、展示才华的客观条件,并尽最大的能力为孩子争取学习的客观条件。

同样,给予孩子科学的人生理念也非常重要,梁启超给予子女的理念涉及做人、心性修养、如何面对社会和面对自己等许多方面,可总结为:尽兴、理智、随缘。

一是尽兴,梁启超引导孩子把兴趣作为幸福的源泉,成功的基石。他多次宣称自己是个"趣味主义者".他说,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面感觉趣味,就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同时,他主张的趣味教育要适度,"教育儿童纯用趣味引诱,则不能扩张其可能性",这样才能够避免过于趣味而趋向浅薄,既能够使孩子们掌握知识,同时又能使孩子们快乐的学习,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梁启超还特别强调支持兴趣持久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希望,希望是成功的阶梯。梁启超一再告诫子女们要对生活充满希望,万万不可悲观,总是告诉子女们,只要将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了,就应该心满意足了。"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梁启超认为,人的能力各异,只要尽情发挥出来了,就应该快活与满足。

二是理智,就是用理性约束感性。梁启超的情感极其丰富,他的家书处处洋溢着炽热的情感,但也同时渗透着理智,他教育子女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头脑清醒,用自己的智慧去理性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要向优秀的人学习,"多认识一些朋友,性质格外活泼些,甚好,但择交是最要紧的事,宜慎重留意".

三是随缘,人生总是要经历不可回避的挫折和失败,能从容面对,那才是最重要的。对于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利害得失,要学会泰然处之,积极应对,因此,梁启超给子女们的信条是:"大抵凡关于个人利害的事,只是‘随缘’最好。"

如今已年近九旬的梁思礼还常常想起父亲:"他与孩子们之间,除父亲与子女之情外,还是知心的朋友。孩子们提出不解的问题及个人前途的选择,这一切父亲均能逐个给以详尽的解答并予以鼓励。除了以上谈及之外,他更关注对子女们人格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在这方面他更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循循善诱。"梁启超是当之无愧的好父亲。

参观梁启超故居有感(二)

我对梁启超一直比较感兴趣,最近去参观了他在天津河北区的故居和家风展,颇有感触。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但生命的宽度是无限的。梁启超仅仅活了 56 岁,然而他一生所做的事情之多,令人惊叹;影响范围之广、成果之丰硕几乎是无人能企及。

少年聪颖勤奋的梁启超, 12 岁考中秀才, 17 岁考中举人,后师从康有为,成为维新运动的主将, 25 岁时与康有为等人组织领导了"公车上书",促成了"百日维新"这就是著名的戊戌变法。变法失败逃亡日本。在日本创办《新民丛报》,发表一系列重磅文章,以排山倒海之气势唤醒国民。

梁启超处于国家危难的动荡年代,但他能与时俱进。当他认识到维新派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时,转而支持共和,这与他当年崇拜的老师康有为发生严重分歧,他不得不与与康有为分道扬镳,他曾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游历过美国,又去欧洲考察过,也到过澳洲,这让他的眼光大大高出了同时代的人。回国后他担任过国民政府的司法总长、财政总长 ,袁世凯复辟帝制阴谋暴露后,为了维护共和,梁启超态度鲜明地反袁,支持了蔡锷的反袁武装起义,并亲赴广西策动广西独立。

晚年的梁启超专注教育与学术研究,成果斐然。倡导成立新式学校,他改建北京师范大学,主持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创办松坡图书馆,担任京师图书馆与北京图书馆馆长,他以培养新式人才为己任,他说"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他在那个时代就喊出了"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 现代人 " 这样精辟而前卫的口号。

他对自己子女的家庭教育,更堪称是成功的典范。九个子女,个个都是人中之杰。

梁启超一生著述共有 1400 万字,保守地计算:从他 20 岁到 55 岁时 最后一部《辛稼轩年谱》算起, 35 年中完成了 1400 万字的著述。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意味着每年要完成 40 万字的著述。这样的效率恐怕是任何一位学者,(专门从事研究著述,其他什么都不干)做起来都很难的;再来假设一下,梁启超一生除去著述之外的其他活动交由一位位政治家或教育家或什么活动家来完成,也足以够得上波澜壮阔,也是很难能可贵的了。而实际上所有这一切由他一个人完成了,梁启超创造了一个奇迹:让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生命价值,他的生命宽度不仅无限宽广,涉及诸多领域,而且诸多方面都出类拔萃,怎能不令人心生敬佩呢!

参观梁启超故居有感(三)

梁启超故居坐落在意大利风情街,一栋白色西洋式两层小楼。梁启超,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一位清朝的名人,因其投身于"百日维新"活动而出现在我们的历史书中。在参观其故居之前,我对他的了解,也仅限于中国历史上的革命活动。而这次的参观学习,使他的形象在我的心中一下子具体起来了,我对他的敬佩也不由得多了几分。踏入梁启超故居后,看了一段介绍梁启超生前事迹。在一片宁静之中,我细细品味着这一位旷世奇才的心路历程、一个书香世家的百年沧桑和几代辉煌。

首先,梁启超是一位爱国者,如非爱国,出身不错的他怎么会投身于当时为统治者所不容的,十分艰巨有危险的变革维新活动中。

其次,梁启超是一位很伟大的学者。梁启超一生勤奋,各种著述达一千四百万字,在将近三十六年而政治活动又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他每年平均写作达三十九万字之多,这体现了多么惊人的勤奋和才华,其中,《饮冰室文集》数量之多,所涵括内容的丰富,至今也是少有的;《新民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等,也是大家之笔。

第三,梁启超是中国家教第一人,梁氏一门三院士。梁启超在忧国忧民、勤奋著书、匡国济世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对下一代的教育。他将自己的学识和感悟润泽在儿孙身上,言传身教,悉心培养。梁启超的9个子女,在文学、经济、图书馆学、自然科学等领域各领风骚,其中尤以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系统控制专家梁思礼3个中国科学院院士最为著名。这在中国是堪称绝无仅有的的家族传奇,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

参观已经结束了,我们仿佛仍然被这份极深的恬静所染而不忍离去,于是我们在屋子里慢慢地穿行,尽力地感受着这一份难得的宁静。我们深深感悟梁任公对外能治国平天下,对内能立身齐家,对子女既严且爱,使梁氏世家英才辈出。也激励我们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要学会做人,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改善,不断地提高。

2018年少年中国说朗诵稿梁启超观后感


【少年中国说朗诵稿梁启超观后感一】

余乃中华少年,心怀鸿鹄之志。今阅其文,感触颇深。

启超生于清,太后垂帘,疾苦泛之。其未随时而腐,且学西洋之创新,望以其力,救国民于水火。其篇乃励中华少年,寄予厚望,余深以为然。

长念当年条约,至民不聊生,皆痛恨。且其危余中国之命系,国亦危已。列强紧盯,念分中华土地,丑恶面貌,可见一斑。方国始觉醒,国之少年始觉醒,改天换日,中华振奋鼓勇,方得今日之光景。恰同学少年,润之少时便心存国也,恩来少年即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若无其人,可有后世“中华人民共和国”?

莫以今时安为由而好逸恶劳。居安思危,“钓鱼岛”、“黄岩岛”其事为一警劝,应刻苦学习,自强报国。勿忘己为中华少年,身承重任。前途似海,需善学也;来日方长,需善理也。千古八荒,应及时当勉励;天地玄黄,更上下而求索。

少年!务必尽之努力,振兴余中华!

【少年中国说朗诵稿梁启超观后感二】

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小至蝼蚁大到宇宙,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中发展。愚昧变文明,落后变先进,弱小变强大。没有变,历史岂能前进?没有变,中国的革命怎能发展到今天?变,它是事物发展的必然。今日的中国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发展着,她正在向着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飞跃。五湖四海、神州大地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史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已经竖立了,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少年的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中国。梁启超先生理想中的“少年中国”已经出现在我们面前。作为一个“少年中国”的少年,怎样做才不至愧对这光荣的称谓和这美好的时代呢?

首先,少年要有理想,有知识。我们中华民族发展到今天,已经五千年了。作为“少年中国”的少年,我们应该为她光辉的史册添上灿烂的一页!我们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立志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理想并不是说你想成功就会成功的,他要求你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巨大的代价。实现理想需要力量,力量来自知识,我们要建设好自己的祖国,就要有文化。今天的刻苦学习、发奋读书将是明天实现理想的基础。因此,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的习惯,从一加一学起,孜孜不倦、勤勤恳恳,而且要谦虚谨慎,不耻下问。这样,知识才会在我们的脑子里扎下根,成为我们自己的财富。

战争与和平观后感1500字范文集锦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于2017年播出的电视剧,该剧由英国和美国共同联合制作,小编整理了很多关于这部剧的观后感,一起欣赏吧!

高中时,看完了《战争与和平》,和一位好友谈起书中的人物。他是男生,最爱的人物是娜塔莎。而我,爱的当然是安德烈公爵。

安德烈公爵不可爱。他说。

公爵的确算不上一个可爱的人物。他太完美,太理性,太深刻,太高贵,太冷傲,其实他也根本没必要成为一个可爱的人物。他甚至不完全是个人,他是思想,是质问,是象征,是托尔斯泰创造出来的一个俄罗斯知识分子的代表。

但这并不妨碍我爱他。爱一个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虚幻的人,常常和现实生活无涉。只表示一种认同,或者,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追求的某种理想人格的影子。

想起这件事,是因为前些天整理书,又看到了《战争与和平》,两部,81年高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版和89年刘辽逸译人民文学出版社版。都是二十年前的版本了,现在已经很难看得到了吧?只翻看了一下,就进入了当年读这本书时的沉迷与震撼。很想再读一遍,又觉得太费时,于是就想到了看电影这个偷懒的办法。从迅雷上下载了电影,却是1956年美国赫本、亨利方达版的,看了。男女主角都很美,养眼。但总觉得电影缺少了点儿什么。于是,又用电驴下载了1968年邦达尔丘克的电影。看看这部196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著名影片。

看前苏联电影是相当费时费力的事,我到现在都记得当年上大学时,在大学礼堂里看前苏联那些战争大片的事,五六个小时的一部电影,看得人肚子都咕咕叫。这部邦达尔丘克的《战争与和平》也很长,四集,六个多小时,是上海译制片厂的经典之作。

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从人物的造型上来说,也许美国版的亨利方达更帅,赫本的娜塔莎也够漂亮,但美国人太爱他们的明星了,给了赫本太多时间,将一部气势恢弘的名著改编成了一个爱情故事。这个爱情故事,去掉了太多历史背景,太多深沉的思考,太多战争场面,让几个主要人物尤其是安德烈公爵和娜塔莎的性格发展都没有了根基,来得有些莫名其妙。这一方面,除了电影时间短,容量有限外,我总觉得,天性乐观的美国人,在理解那种既深沉又敏感,既理性又感性的俄罗斯性格方面,恐怕是有些障碍的。

安德烈公爵心灵的发展史就是个明显的例子。他一开始雄心勃勃,注重功名,而且十分理性,甚至认为人不必要为了信仰而战。但当他奔赴战场,目睹了死亡之后,奥斯特里齐宁静、广阔的天空却给了他非理性的天启,让他顿悟般地感觉到了生命的虚无,转变了思想。后来大橡树的枯荣给予他的,也是类似的启示。这一体现安德烈灵魂转变的重要情节,在邦达尔丘克那里表现的很充分,在美国版里根本没有。还有娜塔莎,安德烈公爵离开后的一年中,因思念而倍感空虚与无聊,是她被安纳托利吸引的重要原因,没有了这个原因,娜塔莎的私奔就显得有些突兀。当然,活泼的生命是不会犯错误的,娜塔莎的纯真并没有因为私奔而变丑。

但娜塔莎是不适合安德烈的。他们之间自以为存在的爱情,其实都是一种错觉。安德烈想用娜塔莎活泼的生命力来驱赶自己内心的虚无感,但当娜塔莎答应了他的求婚后,他内心却满是疑虑。此刻,安德烈心中,对娜塔莎的激情消失了追求和希望失去了原有的神秘的魅力,只留下对娜塔莎幼稚和软弱的怜悯。邦达尔丘克的电影里,安德烈脸上迷茫而严肃的表情,很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在爱情这样应该感性的时刻,他心中却全是理性,并在这理性里认清了自己。很多年来,每想到安德烈这个人物,我总想,也许,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女人适合安德烈。每个女人到了他那儿,都会成为另一个丽莎。安德烈不是用来生活的。小说最后,娜塔莎和皮埃尔结了婚,有了几个孩子,终日沉浸在忙碌而快乐的家庭生活中。皮埃尔可以,但你能想象,安德烈公爵会过这样的生活吗?

50年代的亨利方达、赫本,很年轻,很漂亮,但正象从美国版的电影中看不到俄罗斯广阔的社会背景一样,他们的气质中,也没有多少俄罗斯韵味。这一点,只要和邦达尔丘克版的安德烈和娜塔莎一比较,就一目了然。当然,也许美国人想拍的,只是一部好看的爱情故事。那就无需比较。

皮埃尔是另一位主人公。他和安德烈性格不同,生活经历不同,但他和安德烈一样,对人生和社会有很多思考,所以,看起来如此不同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好朋友。因为他们本质上是相同的。不过皮埃尔更世俗,更生活罢了。

除了主人公,两部电影人物反差很大的,还有安德烈的父亲,老保尔康斯基。这是个很多人都不喜欢的角色。他是个标准的大男子主义者,严重看不起女人,认为女人天生不可理喻,孱弱懵懂,没有思想,能吸引男人的只有外表。他跟安德烈谈到丽莎,很有意思:很难对付是不是?没办法,女人都这样谁叫她那么漂亮呢。这样的一个人物,在两部电影里形象相差很大。美国版里,是肥胖的俄罗斯农民形象。而在邦达尔丘克那里,则是戴着一头时髦假发的瘦削贵族,让人很容易就想到了十八、十九世纪的法国贵族了解俄罗斯历史的人,一定会认同这样的形象。

按说,没有理由喜欢这样的人,但很奇怪,我喜欢。原因自己也不明白。此外,我觉得安德烈从某种程度上说,和他父亲很象。

喜欢的人物,还有库图佐夫。这个人物,在两部电影里的形象差不多。表面上,总是一幅浑浑噩噩,昏昏沉沉的样子。甚至在打仗前,别人都在忙碌着奔跑、侦察,他却连开军事会议时都在睡觉。他好象没有任何行动,但实际上,他对一切,目前的处境,敌我的形势,甚至未来的可能,都洞若观火,所以,他在关键时刻做出了正确的决策,成为了民族英雄。这个人物,倒让我想起了老子的那句话,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拿破仑的几十万大军,就在这样的大智若愚面前,滚滚而来,又黯然溃去。托尔斯泰是在用战争表达他认为的西方文明在俄罗斯的命运吗?

安德烈和娜塔莎是互相错过的两个人。

他们两个互相错过,不是因为尚华(安德烈的父亲老公爵)那样尖锐偏执的叫:门第高啊?人挺好啊?啊,我那个小孙子要有后妈了! 不是因为杨晓(阿纳托利)那充满诱惑和激情的声音:我爱你爱到发疯了,还能见面吗? 不是因为苏秀(娜塔莎的母亲)那无可奈何仿佛已经预料到结局的口气(那是作母亲才会有的敏感):去吧,去见他,他向你求婚呢。 不是因为孙道临那一语道破天机的旁白:此刻安德烈心中原有的对娜塔莎的激情消失了,只留下对娜塔莎幼稚和软弱的怜悯,以及她对爱情是否能够忠贞的忧虑。甚至不是因为他们要分开一年。不,全都不是,只是因为他们自己。 他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

安德烈出场的时候,他对自己的婚姻感到失败和厌倦,永远不要结婚,朋友,这是我对你的忠告。而娜塔莎吸引他的,是她和他的前妻、和整个上流社会完全不同的纯真,她给他带来的是幸福、希望、光明。

那么娜塔莎爱安德烈什么呢?她只是想爱,当在舞会上安德烈穿过大厅向她走来时,她就爱了。那是一个和她周围的男人她父亲、哥哥、鲍里斯、彼埃尔都不同的成熟男人,严肃、不苟言笑,他最大的优点就是有自制力。在一个小女孩看来,探索这样男人的内心有着无穷的吸引力。

安德烈和娜塔莎从一开始就南辕北辙。对方身上那显而易见的区别恰恰成了各人眼里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于是,爱情在安德烈经历过生死对生活不抱希望的时候悄然而来的,在娜塔莎正想恋爱的时候从天而降的。

从一开始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并不平等,娜塔莎总是仰望安德烈连我父亲都尊敬的聪明人,还有害怕。娜塔莎打猎、跳舞,快乐的似乎忘了一切,可当尼古拉提到安德烈,她突然有些惊恐的怀疑安德烈是不是赞成、理解她的这种乐趣。娜塔莎对自己一向充满信心,她跳舞、骑马、打猎,样样都行,人人都夸,还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但面对安德烈她却显得那么不自信。她在安德烈无形的压力下,唯恐自己不能符合他的要求。可和他在一起,我总有点害怕。怎么回事?这就是真的感情吗?而安德烈也满足于这种仰望。他认为阿纳托利只爱娜塔莎的肉体而非灵魂,其实他也还远没接触到她的灵魂。

安德烈习惯于克制自己的感情,他向彼埃尔倾诉时杨成纯的声音是那么兴奋,好像已经不能抑制了我不能不爱光明,这不是我的错!求婚时,他面对娜塔莎却又冷静的仿佛与己无关。在最炽热的感情下面还有块永不会化的冰。这就是安德烈,也是杨成纯。爱情就应该是激情澎湃,而当面对婚姻的时候,一切都要变得现实。求婚对安德烈不是第一回,他低头却不看娜塔莎,熟练的说着想好的词,我第一次看见您就爱上您了,我能希望您是不是爱我呢?而对娜塔莎这是破题儿头一遭,此前她已经在没有如何消息的等待中熬过了3个星期,就在她觉得不嫁人也挺好的时候,接到了求婚。她怎么能不喜极而泣,激动得喘不上气。还用问吗?您应该知道,干嘛还要怀疑?那些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情何必要说?多幸福啊!但接下来的却是更加漫长的一年的等待。她又怎么能不产生激烈的反应:一年!这办不到!但安德烈却想不到这些,怎么了?为什么要哭呢?他没法理解娜塔莎的眼泪,反而加深了对她软弱幼稚的担心。

好像很自然的,杨成纯的淡淡的声音说出:您是自由的,婚姻将保守秘密,要是您发现您并不爱我,或者爱上了别人怀疑已经开始了。他坚持不把婚约公开,不举行订婚仪式,说明他对娜塔莎没有信心,对这段感情没有信心。他有些自私的想,如果娜塔莎真的要退婚,他不至于成为全上流社会的笑柄。表面上他是给娜塔莎自由,实际上他爱惜名声到不在乎娜塔莎的感受。他甚至走之前会说:我走以后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您可能会不再爱我这种心理暗示对他、对娜塔莎都是致命的。

其实,上一段婚姻的失败,对前妻的愧疚都还在安德烈心里。他也在害怕会重蹈覆辙。丽莎的死和他的自私坚持要上战场去追求自己的土伦有直接关系。这一次,等待一年显然不止是推迟他的幸福,也不止是让娜塔莎更了解自己,安德烈恐怕也把这当成是对娜塔莎的考验。然而他们的爱情也终究没能闯过这关,于是杨成纯的柔情消失了,他用我们熟悉的有些夸张的语气说:请转告伯爵小姐,她过去和现在都是自由的。祝她万事如意。此时他不再关心娜塔莎的情况,只想知道阿纳托利的下落,他要去决斗,那关系到他的名誉。

娜塔莎想要完美的爱情,像尼古拉和索尼娅,或者比那更加轰轰烈烈。安德烈想要一段由美好爱情带来的幸福婚姻。

婚姻和爱情区别的第一要素就是责任。娜塔莎也意识到了,从现在起,我就是这个陌生的可爱的连我父亲都尊敬的聪明人的妻子了,这可能吗?从今以后,再不能把生活当儿戏了。我是大人了,我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负起责任来。可惜她还经历世事太少,还不明白责任婚姻中的责任究竟意味着什么。在她心里安德烈还是个陌生人。

娜塔莎向往朝朝暮暮,如今却是远隔千里。她的身边愈是热闹,心里却只是愈孤独,愈不能停止思念,现在他在哪儿?她必须强迫自己不想这个,不许想这个。 然而如何能不想。这一切终于在新年的时候到了顶点,他什么时候回来?也许他已经回来了,我忘记了。(注意:她说的是我忘记了,而不是我不知道。这就是娜塔莎的语言。她始终没变,还是那个一心想飞上天的女孩子。)真想他快点回来,真怕会失去他。最糟糕的是我会变老的,那时候我就不会这么美了。思君使人老。但不是使娜塔莎变得成熟,只是使她更加冲动、脆弱、更加混乱。思念使爱情的感觉不再是幸福,而成了折磨,使等待仿佛看不到尽头。

阿纳托利恰在此时出现了,就在思念已经击溃了娜塔莎的时候。昨天晚上我的命运已经决定了,不是被您爱,就是为您死!这才像一场娜塔莎梦想中的爱情,热烈的情书、炽烈的亲吻,和安德烈的不动声色都是那么鲜明的对比。何况还有私奔浪漫到了极点。安德烈就要回来了,但对娜塔莎已经不再重要了,这次她一定要好好爱一回。她其实只差最后一点坚持,但她已经感觉不到能使她坚持下去的爱了。爱情来得越是突然和狂热,往往越不能持久,结局越不可预测。

直到面对死亡,爱才得到奇迹般的重生。女人对男人的爱里面是一定要有些怜惜的,那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母性的爱,不应该只是仰望。不论什么样的男人在内心最深处都会有小男孩的一面,两个人经过这个阶段才可能产生真正的爱情。那是安德烈在死前、娜塔莎在安德烈床前才体会得到。杨成纯才能由衷又再一次那样充满柔情的说:娜塔莎,我越来越爱您了。

然而,太迟了,他们已经错过了那仅有的一次机会,他们和命运擦身而过。或者实际上,命运根本就不曾给过他们机会,只不过是让他们相遇而已,让他们更加深了对自己的了解,更清楚该如何去真正的爱。仅此而已。

只是当时已惘然。

1968年前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是影史上最昂贵的影片,5亿6000万美元的投资,即使到了现在,许多美国大片还是望尘莫及。

好莱坞版的《战争与和平》,好像铁了心要把托尔斯泰的名著拍成一部爱情电影,花一样美丽的奥黛丽赫本,被压缩得几乎只剩下一条爱情主线的剧情没办法,让美国人去感受俄罗斯的历史,是深刻不起来的。

而前苏联版,其宏大的场面,史诗般的镜头语言,让观者无不清晰地看到俄国人自身对本国历史的切肤感受。

不知有没有受之前美国人的影响,前苏联版的女主角柳德米拉米哈伊诺芙娜萨维里耶娃像极了奥黛丽赫本,除了带点本民族气质,身材更丰满一些,一样的高挑美丽、一样的清纯活泼,表情、动作也有些相似。不过,这并不影响她演技的发挥。《战争与和平》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后,萨维里耶娃更是一跃成为全世界知名的苏联演员。

在那个年代,前苏联电影居然得到了那些充满傲慢与偏见的美国奥斯卡评委们的青睐,不得不说,这部电影拍到了让人无话可说的地步。

手捧一本《战争与和平》,仿佛置身于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以往总是崇敬拿破仑的勇敢和智慧,从未想到从俄国的角度去看这一段历史是如此不同。托尔斯泰以其深刻细致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宏大壮阔而又生动逼真的历史画卷。我从中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看到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探索。其中安德烈的形象最让我印象深刻。

安德烈一出场就是一个看似随和而又傲慢、冷漠的年轻公爵形象。他厌倦上流社会的虚伪、无聊,不愿意被这种生活所束缚,因此他积极参军作战,期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功成名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他却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统治集团的虚伪、无能,当他死里逃生回到家中又眼睁睁看着妻子难产死去。这一系列的打击使他灰心丧气,使他感到了生命的虚无。曾经渴望建功立业的他隐居农村,只想独善其身。在皮埃尔的热情劝说下,他渐渐振作起来,在自己的领地上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并取得了成功,但他仍然决定自己应该平静而安稳地度过后半生。直到遇见美丽的少女娜塔莎,娜塔莎的美丽和无忧无虑激起了安德烈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于是他再次走进了彼得堡的喧嚣之中,加入了当时俄国的社会改革热潮。他赢得了娜塔莎的爱情,然而两人订婚后,娜塔莎的背叛又让安德烈落入了生活的低谷。战争再度兴起,安德烈身负重伤,最终在娜塔莎的看护下死去。

安德烈一生都在追寻着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在起起落落中,他苦苦思索,寻求着一种超脱世俗生活的价值所在。安德烈的思索也启发我们读者的思索: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应该怎样生活?这样的问题我想每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都应该曾经想过,也很可能像安德烈一样经过了一个反反复复、时而兴奋、时而落寞的痛苦的内心挣扎过程,甚至很可能到现在都没有找到能够真正说服自己的明确答案。我想,这个我们苦苦追寻的、左右我们的生活态度的东西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生哲学吧。每个人的人生哲学都不尽相同,然而每个人追求人生意义的过程却颇为相似。是也?非也?哪里有衡量的标尺呢?

千百年前,屈子立于汨罗江畔叹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直到现在每个人都还是一出生就在不断追寻,并且在这个追寻过程中成长、老去、直至死亡。或许,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这如同夸父追日一般永不停歇的追寻吧!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然而人类怎能停止思考呢?虽然奥斯特洛茨战场上高远的天空依然飘浮着宁静、镇定的白云,老榕树依然岁岁枯荣,安德烈的心灵历程却不会停止。

俄国作家列托尔斯泰有三部影响世界的名作,其中一部便是《战争与和平》,它被誉为一部史诗般的巨作。托尔斯泰在最后对历史、民族的总结中,提出了这样一句话:历史是一门关于各个民族和整个人类的生活学问。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作品主题战争与和平的精华之处。

是什么使得这本书魅力四射?从1805年抵抗拿破仑侵略的俄奥联军到1812年俄国反拿破仑侵略的卫国战争;从1805年彼得堡安逸的宫廷生活到1812年莫斯科居民的大逃亡,作者通过对真实的人物如亚历山大一世、拿破仑、库图佐夫和虚构的四大家族罗斯托夫、博尔孔斯基、别祖霍夫和瓦西里等的故事的描写,再现了俄国历史上这段波澜壮阔的岁月,讴歌了俄罗斯民族为保家卫国而战斗的伟大精神。

从故事一开始,战争与和平这两条线索就和谐地交替进行着,到1812年,这两条主线就明显地交融在一起了:彼得堡的宫廷正在举办沙龙宴会时,莫斯科的居民正从将要被炸毁的城市逃出作品有着许多类似这样的场景描写,在让人影响深刻的同时,也不断地催人思考。当战争平息下来几年之后,我们仍然能从和平这根线条中隐隐看到残留的战争的影子。

战争的场面经过精工描写变得活生生起来,战士们在战场上的奔跑厮杀,简直让我喘不过气来。贵族伯爵皮埃尔别祖霍夫看到早晨的雾气笼罩着灌木丛,忍不住赞叹这般美景,和平时期司空见惯的景色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竟然是那么难得!只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们才能深刻体会到和平的珍贵,战争期间,人们开始真正懂得珍惜一切事物:亲人、粮食、风景战争使得和平时代的一切梦幻主义者变成了现实主义者。

我发现在作品中,不管是俄军战士们用生命换取的一场场胜利,执着地扞卫自己的国土;还是法军突破俄军的一道道防线,直逼莫斯科的军事行动。交战双方都是打着效忠皇帝、振兴民族的旗号的。在那时的俄国,亚历山大所到之处民众一片欢呼,在小说中,当尼古拉和别佳罗斯托夫见到沙皇时激动万分,觉得自己就算战死沙场也是值得的了。而在法国,大革命推翻了路易十六的统治之后不久,拿破仑又称帝了,法军也是打着皇帝和民族的旗号到处征讨的。实际上,历史书上对拿破仑战争的评价也是正面居多,在我眼中,战争的性质由此变得相当复杂。

托尔斯泰把历史的进程比作推动人类进步的神秘力量,这个力量不能用好与不好来评定,而且这股神秘力量往往会使一个民族驶入暗无天日的黑洞,在这股神秘力量面前,你会看不清方向,你会无法招架,希特勒时期的德国即使如此。这股神秘力量还会淘汰落后的制度,欧洲文艺复兴、中国辛亥革命、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这些进程并非都是以战争的方式来解决的,但其进程都堪称惊心动魄。

既然托尔斯泰是以抽象的形式描写战争与和平这两个宏大的主题,那么我也学着抽象地思考:在战争时期,和平是抽象化了的;在和平时期,战争也会被抽象化。

历史却往往都不是这样。

《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这个小孩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皮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不过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爱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快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战争与和平》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回味,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乱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与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看到穿着邋遢匆匆走过的皮埃尔,就向他打招呼。他们简单聊了几句,皮埃尔因为痴恋娜塔莎又考虑到自身的处境而显得漫不经心,最后他向娜塔莎挥手道别:明天,不!再见,再见了。随即停下脚步落在了马车后面。娜塔莎则好一阵子还把头伸出窗外,对渐渐远去的皮埃尔露出亲切、快乐的微笑。

这一段特别使我感动,虽然他们之间的谈话非常平淡,几乎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觉到战争阴影下人与人之间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尔那句:明天,不!再见,再见了。更加可贵。他似乎觉得这一分别,与娜塔莎将永无再见之日,战争逐渐临近,明天风雨不定,所以说出这么看似不经意却沉痛之极的话来。

有人说,托尔斯泰那种僧侣式的不抵抗主义使得他像个可笑的懦夫;又有人说,托尔斯泰属于农民阶级,他所提倡的农民宗法制观点带有很大局限性。对此,我要说,我们这个世界所缺乏的正是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因为人类太好胜了,他们不但要超过自己的同胞,还想进一步征服那生养自己的大自然。很明显,人类是不可能征服自然的,他们将为自己的好胜付出代价,酸雨、臭氧层空洞、大气变暖,这一系列的事实难道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至于所谓的农民阶级局限性,那是不值一哂的,如果拿阶级来划分托尔斯泰这样一个伟大而超前的人物,就好比用米尺丈量地球,可笑透顶。

不管怎么说,托尔斯泰都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所以,我们没有资格站在这么一个伟人面前指手画脚。尽管他不抵抗,偏向农民,但这毕竟是他自己的个性,像很多其他人的个性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而且,我更认为,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个性,托尔斯泰才成其为托尔斯泰,否则他只是一介庸夫罢了。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内容的那种形式。他说的是实话。孟子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语:吾辞达而已矣。辞能达意,就这么简单。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这本书。

这本书的主要情节是围绕着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华西里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的,生动地描写了1805年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列宁曾说:《战争与和平》当之无愧的是一部了不起的巨着!

读了这本书,我的感触很深,以前,我曾很天真的想,战争多好呀!战争既可以掠夺国土,又可以增加威名,真是一举两得!《战争与和平》使我明白了战争的残酷,和平的美好,和平是最可贵的,当和平的土地上硝烟袅袅升起时,也就意味着战争的开始人们纷纷背井离乡,妻离子散,孩子眼中也都流露出了惊恐的神色,人们断水断粮,食不裹腹,一切都是那么的触目惊心,惨不忍睹,和平,多么神圣的名词!

我愿是一名和平使者,使各国都建立起友谊和信任;我愿是一只洁白无暇的和平鸽,带着和平的使命飞向四面八方!读罢《战争与和平》后

利用寒假这一段宝贵的时间,我终于读完了列夫?托尔斯泰长达一百二十万字的着作《战争与和平》,不禁松了口气。这部带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风格的恢宏巨制的主要情节是围绕着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华西里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并以一八一二年的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当时一系列的大事件。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正直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

看完整本书,我习惯性地闭上眼睛,脑海里却只有那么少数的几位如此真实和鲜活角色让我无法忘怀。这几个人物贯穿整本书的情节,他们各自拥有不同的思想和性格,在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轨迹中,都经历了一场身心战争与和平的洗礼。

我忍不住想说说皮埃尔这个人,他留给我的印象太深了

刚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在上流社会过着衣食无忧却混沌不堪生活的皮埃尔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实再扮演着太多太多的角色:贵族、私生子、超级富翁,官场可怜的正直工具,公益者,战争俘虏,侵略者的朋友,好丈夫

读完了这本书,我接二连三地冒出了很多感触,就如:小时候的我,总觉得战争这件事其实一点也不算是坏事,因为战争既可以掠夺他国的国土,又可以增加威名,真是一举两得!当读了《战争与和平》后,每当翻阅到那些描写残酷战争的篇章时,

读罢《战争与和平》,你真得会了解、联想到很多很多

这恐怕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部小说了。

十二岁的时候我开始读它,到现在已经整整七年,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最终才发现,这本书是我永远也读不完的。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从《战争与和平》里面,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正直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是主观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说它主观,是因为他来源于托尔斯泰的思考与总结,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说它客观,则是因为他并不强加于人,而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在托化的同时又逐渐凸显出自己的个性来。

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正直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该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希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

应该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托尔斯泰都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所以,我们没有资格站在这么一个伟人面前指手画脚。尽管他不抵抗,偏向农民,但这毕竟是他自己的个性,像很多其他人的个性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而且,我更认为,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个性,托尔斯泰才成其为托尔斯泰,否则他只是一介庸夫罢了。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内容的那种形式。他说的是实话。孟子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语:吾辞达而已矣。辞能达意,就这么简单。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后人读《战争与和平》,往往呼为史诗,那样其实正好违背了托翁的意愿。真正读懂《战争与和平》的人,最终会发现,这是一部思想的结晶,却非文学。而小说的作者托尔斯泰,则纯然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了。

俄国作家列托尔斯泰有三部影响世界的名作,其中一部便是《战争与和平》,它被誉为一部史诗般的巨作。托尔斯泰在最后对历史、民族的总结中,提出了这样一句话:历史是一门关于各个民族和整个人类的生活学问。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作品主题战争与和平的精华之处。

是什么使得这本书魅力四射?从1805年抵抗拿破仑侵略的俄奥联军到1812年俄国反拿破仑侵略的卫国战争;从1805年彼得堡安逸的宫廷生活到1812年莫斯科居民的大逃亡,作者通过对真实的人物如亚历山大一世、拿破仑、库图佐夫和虚构的四大家族罗斯托夫、博尔孔斯基、别祖霍夫和瓦西里等的故事的描写,再现了俄国历史上这段波澜壮阔的岁月,讴歌了俄罗斯民族为保家卫国而战斗的伟大精神。

从故事一开始,战争与和平这两条线索就和谐地交替进行着,到1812年,这两条主线就明显地交融在一起了:彼得堡的宫廷正在举办沙龙宴会时,莫斯科的居民正从将要被炸毁的城市逃出作品有着许多类似这样的场景描写,在让人影响深刻的同时,也不断地催人思考。当战争平息下来几年之后,我们仍然能从和平这根线条中隐隐看到残留的战争的影子。

战争的场面经过精工描写变得活生生起来,战士们在战场上的奔跑厮杀,简直让我喘不过气来。贵族伯爵皮埃尔别祖霍夫看到早晨的雾气笼罩着灌木丛,忍不住赞叹这般美景,和平时期司空见惯的景色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竟然是那么难得!只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们才能深刻体会到和平的珍贵,战争期间,人们开始真正懂得珍惜一切事物:亲人、粮食、风景战争使得和平时代的一切梦幻主义者变成了现实主义者。

我发现在作品中,不管是俄军战士们用生命换取的一场场胜利,执着地扞卫自己的国土;还是法军突破俄军的一道道防线,直逼莫斯科的军事行动。交战双方都是打着效忠皇帝、振兴民族的旗号的。在那时的俄国,亚历山大所到之处民众一片欢呼,在小说中,当尼古拉和别佳罗斯托夫见到沙皇时激动万分,觉得自己就算战死沙场也是值得的了。而在法国,大革命推翻了路易十六的统治之后不久,拿破仑又称帝了,法军也是打着皇帝和民族的旗号到处征讨的。实际上,历史书上对拿破仑战争的评价也是正面居多,在我眼中,战争的性质由此变得相当复杂。

托尔斯泰把历史的进程比作推动人类进步的神秘力量,这个力量不能用好与不好来评定,而且这股神秘力量往往会使一个民族驶入暗无天日的黑洞,在这股神秘力量面前,你会看不清方向,你会无法招架,希特勒时期的德国即使如此。这股神秘力量还会淘汰落后的制度,欧洲文艺复兴、中国辛亥革命、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这些进程并非都是以战争的方式来解决的,但其进程都堪称惊心动魄。

既然托尔斯泰是以抽象的形式描写战争与和平这两个宏大的主题,那么我也学着抽象地思考:在战争时期,和平是抽象化了的;在和平时期,战争也会被抽象化。

历史却往往都不是这样。

《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立足本职实干有为


立足本职 实干有为

----《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

孙灿伟

电视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掀起了收视热潮,它不仅全面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领域改革取得的重要成就,而且体现了党中央推动全面改革的决心和勇气。当我陆陆续续看完这部专题片时,十分震撼,颇受教育。不知不觉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勇于担当,在民生、经济、文化等方面做了这么多的工作,取得了这么显著的成绩。在为国家发展感到骄傲的同时,也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思考。

一是直面难题,改革创新。国家、社会和党已经到了必须全面深化改革的紧要关头,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没有回避、直面难题,开启了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正是这种直面难题的勇气,给我们党的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还处于“初级阶段”的投资集团,在生产经营、基础管理、品牌建设、研发技术、产品销售等方面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党建工作,基础还很薄弱,情况比较复杂,解决新问题没有经验,这就更需要我们具有直面难题的勇气和改革创新的精神。我们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创新理念,摒弃束缚手脚条条框框,大胆探索,敢于突破,开辟新途径,寻找新路子,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好党建工作,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二是壮士断腕,敢干实干。党中央以问题为导向,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敢于自我反省,刀刃向内,鲜明的态度和决心为我们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目前投资集团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与预期相差较大,经营状况也不是很好,工厂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居不下,产量质量也有一些问题,经营压力特别大。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等不能靠。“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是发展之基、成事之道”,我们更应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树立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发扬钉子精神,克服畏难情绪,坚持实干敢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改进工作、完善机制等措施,务实高效,扎实稳固,切实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积累处理复杂问题的经验,才能为下一步开创工作新局面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坚实的基础。

三是智慧引领,以人为本。回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过的每一瞬间,问题和成果并存,党中央坚持以改革为抓手,把握发展的内在规律,注重顶层设计,步步推进,环环相扣。这一点从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精辟论述可以看出,既注重理论创新,又关注现实问题,充分体现了治国理政的高度智慧。投资集团在陕建集团党委指引下,短短的两年之内取得了一些成绩,不管企业整体发展规划,还是考核体系和信息化建设,亦或者人才队伍建设,都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人为本进一步深入基层一线服务,了解基本情况,协助解决问题,加强指导沟通,进一步发挥服务作用。要始终怀着高度的责任感,用激情、智慧和才干发展关乎企业改革创新的事业,时刻关注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小情,不断提升职工的“幸福指数”。

钱学森观后感1500字


钱学森观后感1500字(一)

在看这场电影之前,我对于钱学森的了解似乎只停留在“两弹一星”的丰功伟绩上,而在看这场电影的过程中,我并没有意识到是一个演员在演一步电影,而是在看一个叫钱学森的人如何渡过他光辉而又艰难的一生的,他根本不需要任何的剧本,他也正是他自己人生戏的导演,在这场电影结束后,我才终于明白了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生价值, 影片中赋予了钱学森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他儒雅、安静、 耀眼、淡然、无私、坦荡、纯粹。更重要的,是他完美的诠释了“爱国”两个字的深刻含义。

钱学森——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所有的荣誉集于一身,被他“无情”的抛之脑后的是,加州理工大学的终身教授,美国优越的生活。他固执到回到中国过清贫的生活,当时的中国与美国比起来,就像现在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与居住豪华别墅的商人富豪,只为了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去完成自己的抱负,向中国实践自己的爱国之心。

影片中当看到第一颗原子弹的时候,他那孩子般纯真的笑打动了我,原来发自内心的笑容是那么的美,也许在钱学森身上用“美”并不贴切,但是我真得不知用什么词语来展现它。幕的开始与后面的接应的那一画面,也同样是卫星的发射成功,也同样是震撼人心的时刻,在所有人为之狂欢的时刻,却惟独他一人现出深邃的眼眸,那眼神似乎穿过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呢?是因为成功对于他来说已经不足为奇了吗?是因为这种场面使他麻木了吗?……这在电影中似乎没有讲到,我想他是在为我们中国担忧,为后人担忧吧。

生活在美国的几十年,他始终有一个目标,就是学习最先进的知识,将之用诸于中国,使中国变得像美国一样强大,他刻苦钻研,一步步的紧追知识的步伐,却时时刻刻的关注着中国的发展状况,当学有所成的时候,回国之心慢慢的侵袭着他,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抵得上五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回国。” 就这样被莫名的罪名加以软禁,失去自由,最后在周恩来总理多次的努力下,才使其终于返国。对于这种来之不易的机会,钱学森更加珍惜,回国后,教授航天知识,在这一部分,电影中有所体现,震动了我,因为那一刻让他回想起了在美国授课的情形,与此刻是截然不同的,从而引发了他对中国教育的思考。

看了这部电影之后,结合做为一名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我有以下的几个方面的感悟。

当今的中国是一个正在苏醒的雄狮,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大,尽管GDp 的增长速度很快,仅次于美国,但是我们的人均值还是很低的,对于经济的发展我们并不一定要去追求有多么的快,虽然经济是我们生存的一个基础一个前提,但是我们应该追求有质量的提高,如果第一个人都怀着像钱学森同志一样的爱国之心去面对每一件事情,我们和谐社会的步伐将会迈得更快,更稳,更好。

我们所有中国人所需要做的就是奉献自己的爱国之心,今天的中国, 走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 需要更多像钱学森那样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之上的人, 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 。虽然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做到像钱学森一样,但是我们要尽自己的努力去为我们的国家做些事情,让我们的国家真正的强大起来,让自已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钱学森观后感1500字(二)

最近,一直被一个人的故事感动着。他,是我国导弹、火箭以及航天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是人们心目中的“科学圣人”,他就是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奋斗终生的伟大科学家——钱学森。他的一生充满神秘和传奇,虽然历史已经尘封了一些记忆,但阅读了《钱学森故事》这本书后,钱学森的爱国之心、坚定信念和创新精神,使我心潮澎湃、无法忘怀。

钱学森的身上有着丰厚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的奉献精神,他的民族气节,他的坚强毅力,他的艰苦朴素,他对父母师长的缱绻情怀,他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有力地显示了他的品格、情操,无不令人景仰。但其中给我最突出印象和强烈感动,是其爱国主义者的情怀。作为爱国主义典范的钱学森,爱国主义是贯穿他整个生命的主旋律,当他身在异国、羁縻难归时,在美国法庭上以黄钟大吕般的恢宏声音宣告:“我是大唐的后代,我的一腔热血只图报国。我的根在中国。”他在经历了长达五年的囚禁,终于踏上了祖国的热土后,他顾不上洗去一路的风尘就投身到了新中国的科技建设中,这位享有国际威望的大科学家,以一个普通的科学工作者的姿态,穿行在风沙弥漫的西北荒漠,成功研发了“两弹一星”,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钱学森的业绩对于我——一个普通的国家公务员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但从他身上使我对“爱国”这两个字的理解由模糊变得逐渐清晰,爱国,就是要把祖国放在心间,以祖国利益至上;爱国,就是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奋发向上,为我们的祖国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爱国不仅是一种心情,在落实为实际行动的过程中更需要一种坚定的信念。钱学森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几十年来,他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始终把爱祖国、爱人民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自觉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论遇到多少艰难困苦,都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在研发“两弹一星”的过程中,条件非常艰苦,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国家又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的天灾人祸,但他始终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为新中国军事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我也从一次次的尝试中明白了坚定就是一种信念,在动摇时鼓励自己坚持下去。现在,从钱学森的故事里我更体会出坚定这个词语的新解:执着地做事、为民族做事、为祖国做事!

钱学森观后感1500字(三)

4月13日,我和朝阳区各校的许多党员、积极分子一起到紫光电影城观看电影《钱学森》。在钱学森的身上,让我们看到了当代一个真正大写的中国人。常言说,人到无求品自高。钱学森在金钱、名誉、地位上的淡定、低调、无求,恰恰证明了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潜心研究、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 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看完电影,“爱国、淡漠名利和无私的奉献”,这些词至今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电影《钱学森》是从讲述从钱学森归国受阻、在美国遭受尽迫害开始的。其中贯穿着新中国领导人营救钱学森,他历尽千辛回到祖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两弹一星”伟大事业中的一个有一个感人故事。以前,在我的心目中,因为“两弹一星”事业的神秘性,钱学森的形象是高大的,宏伟的,近乎神的;而观看完这部影片后,我看到的却是有血有肉的钱学森人物形象,他儒雅,安静,淡然,无私,坦荡。更重要的是,是他完美的诠释了“爱国、奉献”两个词的深刻含义。

影片中的钱学森的生活状态呈现色彩鲜明的对比:回国前,由于钱学森对美国高科技军事科研的贡献和学术地位,一家人生活过的非常优越,设备一流的实验室,漂亮的别墅,汽车……他家里的社交聚会,美国军、政、商界人士均为座上常客,回国后的钱学森,除了一身朴素的军装,就是身着蓝色中山装,与普通工作人员毫无二致,他住的房子简单窄小,和美国的生活环境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什么是爱国主义?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放弃步步高升的事业、放弃优越的生活环境,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从一穷二白开始,践行祖国强大的梦想,这才是拳拳的赤子之心,这才是报效国家的有力证明。

作为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钱学森创造过无数辉煌成就,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强大。与他的辉煌成就相媲美的,是他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

他在逝期间,美国方面也曾多次邀请他访美,甚至提出,只要他来,就授予他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称号。但是,他都拒绝了。钱学森说:“如果中国人民说我钱学森为国家、民族做了点事,那就是最高的奖赏。我不稀罕那些外国荣誉头衔!”金钱、名誉、地位,在钱学森这里,没有生存的市场。“感动中国·2007年人物评选”推选委员陈章良在推荐钱学森的时候这样说:“他不仅以自己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航天领域为人类的进步作出卓越的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

反观时下,一些人在社会上有了一些影响、在教学科研上取得一些成绩、在政治上获得一些荣誉后,便开始大肆炒作起来,便开始浮躁起来,开始不知天高地厚起来。

我们知道,腐败不是凭空产生的,任何东西都有他滋生的土壤。目前腐败现象的高发,直接原因是缺乏对权力的制衡,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社会转型中公民意识的缺位。正是大家对公共生活的漠不关心为腐败提供了滋生的温床。就贪腐者的内心来讲,他们都抱有一种投机心理,但是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跳梁小丑永远只可能一段时间得到利益,而历史会还以他本来面目。

观看影片《钱学森》对我来说是精神的洗礼,作为一名有着十多年党龄的党员,我深深的被钱老的爱国情怀,淡泊名利的精神所感动,从中获得了真真实实的精神力量。

对照钱学森的品格和作风,自己感到脸红。刚刚取得一些教学上的成绩,就想着该如何庆祝;刚刚有了一些学生和老师们的认可就沾沾自喜……我要像钱老那样,永远把祖国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永远与脚踏实地的作风为伍,永远与平等低调的品格为伴,用实际行动争做“思想优、学习优、业务优”的“幸福三优”好党员,用钱学森的品格和作风激励着自己无畏前行。

《金刚》观后感1500字


《金刚》观后感

今天,看了一部老电影《金刚》,令我感慨万千电影的画面恢宏而炫丽、丰富而生动,电影情节离奇而曲折,结局却是伤感而必然当金刚由楼顶快速向地面坠落时,我的眼泪禁不住喷涌而出
电影主线是一群不屈服于生活,对未来充满野心、热情、执着、不畏艰险的人类冒险家的故事,以他们的视角为我们展现出一个人类未知的原始丛林世界,新奇而刺激
金刚是只巨大得超过现代人类想像的丛林猩猩,虽是主角,但在电影里出现相对较晚,它在原始土著人野蛮、热烈、紧张的美女献祭中以一种令人敬畏的,不可思议的方式出场,毫无悬念地带走了献给它的美女祭品。在这里,野兽与美女,野蛮与文明,巨大与渺小都得到了尽情地展示。
当观众的心跟随着女主角安妮的尖叫、恐惧、惊惶失措而纠结时,金刚却突然放缓了它行动的脚步,女主角缓过神来,开始想办法自救。谢天谢地,安妮以她的聪明、机智、灵动的眼神、漫妙的舞姿莫名地就赢得了金刚的好感,它开始好心情地戏弄她,开怀大笑之际又为她的拒绝而生气,似乎面子挂不住,丢下她独自离去
安妮抓住这难得的片刻自由尽可能的逃亡,可是谈何容易,原始丛林里步步都充满惊险,这不,刚脱离金刚的大手,安妮又成为了三只巨大的食肉恐龙的眼中美食。
庆幸的是,金刚在安妮危急的尖叫声中及时跳出来英雄救美了,以一搏三,勇猛无比,丛林之王的气势展露无遗,惊心动魄的搏斗中金刚全身多处挂彩,但它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小小的傲娇了一下,也水到渠成的赢得了美女的芳心
夕阳西下,金刚与安妮在山巅相依而坐,共同遥望着天际那炫烂与壮丽的晚霞,心绪平和,眼神安详,它们寂静的身影融于一起,和谐,温馨,岁月静好也不过如此。
夜色降临,金刚孤独的身影立于天地之间,满面温柔地看着眠于它手臂上的安妮,用它巨大的手指爱抚她,将弱小的她安置在它的手掌心,安然睡去
但是,一切美好都是短暂的,人类的冒险精神执着地打断了金刚的平静与美梦,继而失出了它的掌中宝。
愤怒地抗争未果,更不幸的是,人类麻醉剂的突袭令它失出了意识与自由
电影场景切换回人类文明大都市,做为人类胜利的战利品,做为世界的第八大奇迹,金刚被好大喜功的人类用巨大的铁链束缚在供人观赏的舞台,神态漠然,居高临下地望着面前来来往往的人类,一如高台佛祖望着蝼蚁般的芸芸众生
自以为聪明的人类排出了舞台上的美女献祭,当那个被缚住双手,和安妮一样有着一头金发却又低着头的女演员进入金刚的视线,它的表情开始有了变化,是的,它以为这个被吊着做垂死状的金发美女就是它曾经的宝贝,因此它焦急地发出呼唤,声音短促而低沉
可是,当她抬起头来,眼神由茫然变震惊,由震惊变恐惧,并开始尖叫,金刚明白过来,它被愚弄了愤怒可想而知,金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挣脱了锁链,追着它的仇人来到城市的大街,对这陌生的环境毫无畏惧,在人群、汽车与高楼中横冲直撞,不死心的在惊慌四散的人群中寻找着属于它的金发美女,把巨大的城市电车当成一个个小小的玩具发泄它的愤怒
当它的安妮终于从夜色中向它走来,这一刻,金刚的表情与神态是多么的富于人性化啊,开始是迟疑,仿佛不可置信,缓慢地转过头,定睛确认,然后小心冀冀的靠近,眼神明亮,却又满脸委屈,看着美女亲切的笑脸,看着她充满信任、喜悦而担忧的眼神,呵呵,金刚大掌一把握住它的宝贝,开始快乐大逃亡
属于巨大金刚的幸福总是那么短暂,从不屈服的人类用大炮逼迫着它,曾经的森林之王在城市的钢筋水泥林中却毫无优势可言,没有丛林的掩护,庞大的身躯在这逼仄的城市无处可藏,它不得不带着它的宝贝向城市的最高点逃去,它错误的估计了自己的优势
它们在摩天高楼的顶端一起迎接着黎明的到来,大自然的朝霞再一次在它们面前展示着自己的壮美与华丽,相似的美景,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心情,金刚的眼神充满寂寞与困惑,是啊,虽然再一次坐拥美女,可是,曾经美好的丛林之家在哪里?
人类利用成群的战斗机轮番轰炸着金刚,它以自身的皮肉之躯承受着人类的枪淋弹雨,利用自身的力量、勇气与智慧做困兽斗。
一次小小的胜利终于使战争短暂停息,殊死的搏斗耗尽了金刚全部的力气,它似乎意识到大限来临
金刚坐下来,将宝贝握在掌心,送到自己的眼前,深情地望着她,接受着她的抚摸,然后依依不舍地将她放下,艰难地挪动它巨大的手指,多想再次轻轻地触摸她
卑鄙的人类再一次从它的背后发起袭击,金刚失出了最后一丝力量,睁着大大的眼睛死死盯着它的美女,深刻地表情刹那之间让我想到它就像《泰坦尼克号》里的杰克在沉入海底前深情的对着女主角说: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然后开始坠落
在它坠落的瞬间,我潸然泪下
因为我想起了它面对夕阳时寂寞的眼神,孤独的背影,想起了它在陌生的街头焦躁地寻找着心中的美女,想起了它在每一场生死搏斗中仍然不忘细心地呵护它的宝贝
胜利的人类在它庞大的遗体前合影、欢呼、议论、讽刺它因美女而亡
可是,有谁知道它的寂寞?

喜欢《《康有为与梁启超》观后感15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电影观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