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后感

观后感

《剩者为王》观后感1000字。

快乐的来源有多方面,观看电影或者视频就是一种,作品的情节,经常让我们生出万般感慨,欣赏了作品以后,光有零星的思索还不够,这时需要认真地写一篇观后感。写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杂乱的思维得到整理。怎么才能避免将观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剩者为王》观后感1000字,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剩者为王》观后感

看了剩者为王,说不出的感觉,有些观点赞同,有些情节不太现实,但总的来说,的却是被感动了,尤其是金士杰老师的那几分钟表演,这不是写给单身女性的电影,也是写给单身男士的电影。

在电影结束以后,看了一下影评,谈到爱情与婚姻的观点,不敢谆教大众,只谈谈自己切身的感受想法。

关于爱情,什么是爱情?爱情也许真的不是两个人的事,有时候说不定是一个人的事。

人如果真的喜欢上另一个人,不会去计较物质、年龄和人品等世俗的评判标准。

你爱他/她,就会不顾一切,不会计较利益得失,你不会问自己是不是爱他/她,是不是配得上他/她,你不会考虑自己是丑是美,你不会考虑自己能给对方什么样的未来这种问题。

你会丧失了思考,不会理会你和她的距离,你会忘了胆怯和自卑,不会有任何试探,你只想拥有她,告诉她,你喜欢她,哪怕被拒绝痛不欲生也是会义无反顾,我以为这就是爱!爱和喜欢的区别就在这里,在爱的世界里,除了爱,其余的一切都不存在!

即使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哪怕喜欢,如果不够爱,也还是会无声离别!

至于金士杰老师那段独白,等待爱情嫁给婚姻,不管还有多久!

我认同却不能承认现实如此,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

你可以躲在自己的世界里很久,可是如果最终,你没有和那个可以令你不顾一切的人在一起,你终究会屈服于这个世界,找个人草率步入婚姻,很少有人会终生选择孤独终老,因为孤独终老比没有婚姻可怕!只是和不爱的那个人步入婚姻以后,因为没有爱,会变得自私,只关心自己的自私!

可是命运就是如此,很多时候不由人。

人生很多时候对的人的确不止一个,这是一个很奇葩的现象!你爱一个人,也许你也会爱另一个人!

但你总会有很多次遭遇!

你会在错的时间遇上对的人,你会爱得深沉,爱的不顾一切,可是因为在那个年龄不成熟的缺憾,或者能力不够,你会错过对的人,你最终和他分开!

你在错的时间遇上错的人,那是一段放浪自我的岁月,是对这个世界失望以后的自暴自弃!最终依旧会放弃!因为那时候的的年龄允许你可以不将就那个人!

你在对的时间遇上错的人,这个时候你成熟了,你会考虑得失,也许你没能看得再远一点,你就说这辈子就这样吧,就这样将就了,就这样步入婚姻了,很多人的婚姻就是这样,所以离婚率的升高和这也有关!

再就是你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很多时候,你成熟了,你也遇上那个还能有感觉的人,你们会步入婚姻幸福下去!或者第二种情况,你遇上了那样一个人,你也成熟了,可是因为不够爱,因为内敛,因为计较太多,因为种种原因,你最终没能开那个口,你依旧会错过,不一定会步入婚姻!

当然对的人不一定也会把你当对的人,也许有一天你遇上了那样一个,你可以为之不顾一切的人,可是对方不是能这样为你付出。即使你付出了一切感动了对方最终在一起了,也有婚姻失败的大概率!

很多时候你到底要什么你要想好!

所以,如果有一天在对的时间你遇上了一个你爱的以及爱你的人,不要犹豫,不要矫情,不要去计较得失,哪怕阻碍重重,也要拼尽全力在一起,去珍惜不要错过!

如果没有遇上,或者错过了,那就好好生活,在你不能再等下去的年纪,和一个愿意彼此将就的人在一起,因为生活远不止爱情!

这世间,有太多错位的婚姻!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句话说出来容易,可意义值得一生品味!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扩展阅读

剩者为王观后感600字


《剩者为王》观后感

想要看这部电影,是因为看《声临其境》里面有一段这部电影的配音。那段女主角盛如曦的爸爸的自白,因为我是她的父亲,她在我这里,只能幸福,别的都不行!这句话真是让人泪奔。就好像当年听到《好想大声说爱你》就知道自己一定会喜欢《灌篮高手》一样。因为这句话,也会让人喜欢看《剩者为王》。
说实话,影片的情节并没有多么的让人眼前一亮。但整部电影给人的感觉就像盛如曦的扮演者舒淇一样,不惊艳但却舒服。它在静静的诉说,诉说着编剧或者是导演想要告诉我们的爱情观。那就是要想坚持爱情和婚姻的百分百对等,不仅仅需要勇气更需要耐得住时间的打磨。
我想,在生命最美好的那些年华,我们都相信爱情跟婚姻是要百分百对等的。但渐渐的我们开始因为生活的压力不那么确信了。等到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屈从的时候,甚至还会衍生出另一套理论,其实婚姻和爱情是不一样的。生活不就是找个合适的人搭伴过日子嘛?
这样想的人有没有错呢?没有,我觉得他们想到很对啊!生活已经如此的艰难,我找个人来和我一起分担生活的重担有什么不对。很对,没毛病。因为这是他们的选择。选择没有对错,因为只有你自己会为你的选择承担结果。
那很多人又会迷茫,那还要爱情做什么?的确,婚姻可以没有爱情,那爱情还能做什么。我想,爱情在婚姻里的作用,可能就是让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多一点包容。因为爱你,所以愿意去了解你的所思所想。愿意为了彼此两个人的生活去磨合,去适应。男人会更愿意给你多一点的宠爱,女人会更愿意给你多一点的崇拜。我想这就是爱情,它会让焦躁不安的我们变得更有耐心。更愿意去放下脚步去经营一段感情,而不是遇到任何的事情就轻言放弃。
但每天仍旧有很多夫妻离婚,婚姻的初始,他们也曾情意浓浓,但还是抵不过岁月的琢磨。所以婚姻更有可能磨掉我们的爱情。因为生活的琐碎不仅仅会磨掉我们的棱角,同时它也使我们忘记了最初彼此心动的样子。到那时我们会彼此怨恨而分开。
所以爱情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两个人相互喜欢过就是爱情。而两个人怎样好好在一起才是婚姻。因为一条河不可能永远激情澎湃的流淌,它也会有波澜不惊的水面,它也需要雨水的注入,它也需要河床的拥护,大坝的拦截。这所有的一切才是它能够顺遂的注入大海而不至半路干涸或者流错方向的必要条件。
因此爱情和婚姻从来都不是充分必要条件的关系。爱情的必然不是婚姻,婚姻也反推不出爱情。但不是足够强大的我们仍旧需要爱情,也需要婚姻。因为爱情证明我们纯粹过,而婚姻见证了我们的成长。

《剩者为王》观后感600字


《剩者为王》观后感

我很喜欢《剩者为王》的英文,the lastwomen standing。这是我高中时候追的小说,后来连载结束了,也没有继续看下去,原本的情节忘得差不多。最初以为这是一部爱情片,但看完发现父母的戏份也不少,有生活小品和温馨家庭片的元素。电影的监制是《失恋33天》的导演滕华涛。在《失恋33天》里,金婚老人的那段故事是剧情的升华,很多人都看哭了。同样,在《剩者为王》,老人的戏份在推动着剧情,而重头戏是女主角爸爸六分多钟的一段台词。金士杰老师的演技自然是没话说。金老师的台词特别平实,不矫情不造作,他慢慢讲述着一个父亲的心愿,情到深处,他的眼眶也含着泪。真的就像一位父亲在聊女儿的事、唠唠家常,来源于现实的真实感动,让人泪奔。女主角妈妈的扮演者是潘虹。她和女主角的冲突也好,对她生活的细节描述也好,都令人动容。站在妈妈的角度,爱之深,责之切的心情可以理解;站在女儿的角度,确实是压力很大,被逼得太紧。冲突的爆发是必然。但在之后对妈妈生活的描述,看似碌碌无奇,行为间却满满都是对女儿的爱。所以也可以把这当做一部充满爱的电影,亲情描写很感动。

这是一部需要用心去看的电影,没有跌宕起伏的情绪,没有夸张的矛盾冲突,甚至连台词都那么不像电影台词,可是一旦融入进去了,这就是一部直击心灵的电影。

剩女这个词好像越来越流行,身边的剩女现象也越来越多,可是我本人是反对剩女这个词的。剩是什么意思?别人不要的东西就是剩下的东西?不不不,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大家都在号召一个口号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那么当女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之后,女性的地位也随之提升,教育程度也不亚于男性,那么越来越多的女性可以在工作上跟男性抗衡,成为所谓的女强人。

就像本片舒淇所扮演的盛如曦一样,寄情于工作,各方面都优秀,那为什么会剩下来?别人不要她吗?不是吧。更多的是因为不将就,对工作对生活对另一半的不将就。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生活态度,这样来生活也并没有不对,那社会为什么要将她们称之为剩女?

其实我所理解的《剩者为王》中的王这个字就是对这一部分女性的最好的诠释。她们在工作中就是女王,她们也是主导自己生活的女王,就像盛如曦一样,遇上自己喜欢的人依旧会努力追求,虽然也会有迷茫坎坷。

按照我写影评一贯的风格,到最后就该词穷到烂尾了。于是我去翻出女主爸爸的独白,又看了一遍,又被感动了一遍。就冲着这个,也还挺推荐大家去看看电影的。必须要说,虽然觉得现实中哪有那么多happy ending,但是却深深认同女主父亲说的因为我是她的父亲,她在我这里,只能幸福,别的都不行。这是一个我做父亲的心愿。

《剩者为王》观后感800字


《剩者为王》观后感

看完电影,给自己倒了杯红酒。可惜用的是保温杯,好端端的气氛愣是没有了,不过也不妨碍我写点什么,尤其是眼泪还没擦干的情况下。剧中,盛如曦的父亲对白医生说的那些话让我哭出了声,无法抑制。父爱如山,那个明明为你做了很多却觉得为你做的永远还不够的人,是父亲。母爱绵长,那个为你操心才跟你吵架却舍不得让你难过最后把自己气出病的人,是母亲。
原谅我不知道自己会在这个世界上行走多久。时光明明那么漫长,却在回眸的一瞬间悄然而逝,我们仿佛是在玩123木头人的孩子,那么全神贯注的小步挪着,却仍然在不经意间就结束了游戏。
父母陪我前半生,却牵挂我一生由谁来陪。那个人能不能像他们那般爱我,能不能气的摔门而出还给我买好吃的回来,能不能看见我流泪就心疼的一切都听我的,能不能赌气后过马路还记得牵我的手,能不能明知道我做错了还无怨无悔帮我收场,能不能值得他们的宝贝女儿为这个人倾尽所有。所以即使父母心急如焚,老爸拿了我的照片做屏保逢人就说这是我姑娘你有合适的对象介绍没有?老妈也开始跟我谈起是不是需要找一个对象的问题,但是他们依然把选择权交到我的手里,那么多人都在我面前划过,他们盼望的眼神亮了又灭,灭了又亮,我们依然没有看到那个跟我缘定三生的人。我知道他们为什么担心,我也知道他们只希望我幸福,所以社会舆论的压力他们没给我,他们从来不跟我说有人问他们我为啥还不结婚,他们也从来不跟我说隔壁家的小孙子很可爱。我知道,我都知道,可是正因为我知道,所以我不能够为了让他们安心就假装幸福,我想要真的真的能够笑出来的幸福,那是一个真的能让他们放放心心的把自己疼了这么多年的宝贝闺女交出去的那个人。
我不知道自己这么想,是不是还是太幼稚。毕竟,这个社会环境这个年龄阶段这个时代背景我已经把自己活成了我自己的男朋友。我期待一个遇到什么时候都能跟我好好解释的人,所以我遇到什么事情都在尽量温柔的解释;我期待遇到一个细节上贴心的人,所以我尽量在细节上考虑周全;我期待遇到一个二萌二萌但是关键时刻还是果断挺身而出的人,所以我习惯经常卖萌偶尔会站出来快刀斩乱麻这都是什么和什么啊!这段跑题了。
结婚到底为什么呢?是找一个可靠的人相携一生?是找个自己爱的人拼尽全力?此类问题我想了很久还没有答案,不是不想,是不敢。我怕我问出口的问题没有回答,我怕我拼尽全力还是一场梦,我怕我刚决定付出却擦肩而过,我怕我只怕一切都是自己给自己的镜花水月一场空。我不想那么明白那么透彻让一切都变得有理有据顺理成章。我想不明白太多事情,也不缺这么一件吧。胆小鬼加路盲就只能等别人来找了,连我都忍不住嘲笑自己活该错过。
情之一字,最害怕的是离别。无论亲情友情爱情都是需要长久陪伴的,而那么久的时光里,如果没有离别,那是连做梦都会笑醒的吧。世事无常,惟愿顺心。
感慨说了这么多,回归一下,影片细节处理上还有点不到位,穿帮镜头也偶尔有之,但是情感上的认同感弥补了这些缺点。总之,还是推荐单身的女孩子们看看,毕竟代入感很强。哦,推荐单身的男孩子们也看看,看看人家马赛,看看白医生,想想自己到底为啥哔。

《剩者为王》观后感500字


《剩者为王》观后感
开明的亲人是孩子永远的港湾

剧情:
盛如曦(舒淇饰)的年龄眼看着就要突破三十五岁大关,虽然拥有着一份稳定且待遇优厚的工作,但她的感情世界却是一片空白。家人和朋友们都在替盛如曦着急,忙不迭的将各路不靠谱的对象介绍给她相亲,深怕盛如曦再拖下去成为嫁不出去的老姑娘,这令盛如曦感到十分苦恼。

汪岚(郝蕾饰)和章聿(熊黛林饰)是盛如曦的好友,两人的情况和盛如曦差不多,三个女人坚强的在冰冷的现实社会中拼杀,躲过世俗压迫,躲过流言蜚语却最终躲不过各自内心深处对于感情的渴望。一位名叫马赛(彭于晏饰)的男子出现在了盛如曦的身边,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


观后感:
有一个开明的老爸真好。如曦爸爸,允许她做自己,是真爱。有亲人的关爱,人才能无所畏惧。

年逾60的潘虹依然好看。我很不理解那些:趁年轻多打扮巴拉巴拉。

年轻时真是一生最好的时光吗?在我觉得,并不是这样。每个年龄段都有其独特的美,为什么把自己钉死在青春里?

某天看苏醒叨逼叨的博文《安全感和陪伴》她写到: 能让一个人在困境中坚强存活,来自亲人的陪伴,就是有爱。 只要身边有陪伴,家人接纳,不管是责任感还是依赖,人再难再苦,都不是孤单的。

我很赞同她这个观点。

某天睡前跟娃聊天,聊到钱,聊到我小时候偷家里钱那件事。
我说:小时候虽然不缺吃喝,但我就是想拥有钱,于是利用一个机会偷了家里一块钱,结果还弄丢了,万幸的是最后又给找回来了。

那件事情过后,我对钱有了恐惧,对亲情有了质疑。

责罚或许会让幼小的孩子长记性,不犯同样的事,也可能致孩子于万劫不复..............

所以,我和你,都要诚实,生活中的所有必需品都会满足你,非必需品则要衡量取舍。

小时候拒绝给你买各种非必需品时的理由是,没钱,现在想来这种体现匮乏地金钱观很不妥当,所以,后来我学习调整了观念。你记住,不管做什么决定,需要什么,都由你自己做主并承担,当然妈妈也许会稍微提醒一下,不管怎样,我都是你的坚实的后盾,不用担心我会抛弃你。

《信仰者》观后感1000字


《信仰者》观后感1000字

观看《信仰者》后,心里充盈的不只是影片中场景的悲壮,内心燃起的是革命者的豪情,是我们共产党人的骄傲和自豪,是对方志敏烈士的无限怀念。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是导演杨虎一直以来秉承的创作理念,《信仰者》也是如此。电影取材方志敏烈士的人生最后一个阶段,通过倒叙,口述的方式带我们走近方志敏和他并肩作战的同志们,走进那段苦难却又辉煌的年代。影片并没有停留在战争的表面,而是直抵人物的内心。方志敏,刘畴西,浔淮洲,胡天桃,吴天来……每一个人物呈现出来,都那么生动鲜明,可爱,可亲,可敬。这些铮铮铁骨用年轻的生命成全各自的信仰,从悲壮的历史深处一步步走来,也一步步走到我的灵魂深处。

《信仰者》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仰和战斗到底的决心和信心。革命先辈们坚守着信仰,让我们过上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信仰者》既是对红十军团的歌颂,也是对方志敏等革命先烈的深情缅怀,更是对中国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的深情颂歌。方志敏同志批捕时,敌人只从他身上搜出了一块表和一支笔,面对敌人在狱中的威逼利诱,他说,"我不爱爵位,也不爱金钱……"可是经他的手向苏区送去的确是数百万金钱。他用行动为后人留下了"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方志敏精神。

《信仰者》向我们全中国乃至全人类展示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方志敏的革命气节,还原了苏维埃工农红军的第十军团为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影片用残酷的战争场面和不屈的牢狱斗争展现出共产党人的伟大信仰。

观《信仰者》这部影片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对于我们每位共产党员来讲,唯有加强学习,熟悉党的历史,才能不断吸取信仰的力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心身边的细节,更好地服务于病人,服务于医院,踏踏实实地工作。因为,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我们要以先辈们为榜样,学习他们艰苦奋斗,孜孜不倦全心全意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信仰,就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就不会有矢志不渝的追求,人活得就欠高尚。我们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定我们的共产主义信仰,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更好地立足本职岗位,争优创先,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看《信仰者》,最感触的便是结尾处,沐浴着和平的阳光,孩子们齐声诵读《可爱的中国》,为祖国祝福,向烈士致敬。看着一颗颗小水珠,渐渐汇成一片汪洋大海,总有种感动,那必定是信仰的力量。

(青云卫生院—郑虎门)

《攀登者》观后感1000字


《攀登者》观后感

今天有幸跟随新浪观影团提前观看了电影《攀登者》,坦白说它带给我的震撼真的不止一点点。这是一部献礼片,对此类影片似乎总有种模式化的印象,即意义是大于好看的,可是《攀登者》恰恰打破了,它调动起了你所有的情绪:紧张、懵懂、心疼、难过、释怀、振奋再联想到真实的时代事件,场灯亮起时,你还在那个故事里。对于珠峰,作为普通人其实是陌生的,它的概念大约存在于地理课本和风光纪录片,登山,那就更遥远了。从普及知识意义上,《攀登者》首先做到了。1960和1975两年的登山,前因后果明了。前一次未能留存影像的遗憾,由此引发的国际争议和国人怀疑,你会和主人公一样觉得憋屈。适时出现在台词和字幕上关于珠峰的地理、气象等知识,你会更明确攀登珠峰的困难程度和首次北坡登顶成功对中国领土主权的重要意义。再来讲讲片中两段感情,在我看来是有着对照感的。方五洲和徐缨相识多年,虽中有分离但不曾忘记,是最懂也最相信彼此的人,是彼此的助力。李国梁和黑牡丹在珠峰大本营相识,有点一见钟情的味道,年轻人的互生情愫虽是暗暗的,也有直接的时候,他会默默给她拍照,洗出来放在房间的墙上,她会给他加菜(花絮中看到),也会因一点私心给他添了麻烦,当然还有情急之下的人工呼吸,两人都青涩的可爱。这样在完成国家登山任务过程中萌发的爱情之芽,并没有最终得到花开圆满的结果。不同的是,李国梁终没有机会对黑牡丹表达,他的爱全在那一张自己拼成的合影里,而徐缨,等到了不善表达的方五洲说我要娶你,微笑而逝。很难说,谁的遗憾更大一点,但正如那句山就在那儿,珠峰见证无数人的攀登,千年矗立不变,爱人在心里也会是一座山峰,他/她就在那儿。然后就是攀登这件事。整部影片我的心情都像坐过山车一样,紧张到不行,有时甚至觉得都不敢呼吸,演员们精湛的表演更是把气氛推向高潮。毫不夸张,每个人都恰如其分,鲜明的展现了每个人物的性格。吴京的方五洲有主心骨的气场和铁汉柔情,章子怡的徐缨是过硬的专业气象保障是柔中带刚,张译的曲松林有执念有悔恨,井柏然的李国梁敢于担当勇于牺牲还有胡歌、陈龙、曲尼次仁、何琳、拉旺罗布等所有主创,都让我跟着他们体会人物的悲喜,跟着他们或流泪或欢呼。最后,我要说我最爱的演员井柏然。今天之前,我从没想过会为一部电影流这么多泪,也没想过会因为一个角色而这么心痛。李国梁是有登山经验的摄影师,所以有着艰巨任务。完整影像资料是登顶的必需证明,承载着两代登山人的梦,井柏然的表演很准确,他对登山的热血,对黑牡丹的动心,对曲松林的坦诚,还有主动请缨的魄力,都让人物立住了,立体了。我看他反复拖轮胎、爬梯子、水中憋气,我脑中反复的是他从梯子上摔下来擦破手掌的样子,记得后来宣传另一部电影时他手疼的拿不了话筒,可他依然没有在任何地方提过这段,粉丝们都是在花絮出来后才知道。井柏然现在还是不主动提受,因为他说这不值一提,演员最重要的是戏,为角色的付出都是应当的,观众看的是最后呈现好不好,而不是过程。我边看边哭边在心里说,井柏然你做到了!而李国梁生命的戛然而止,在登上第二台阶的喜悦之后,来得那么突然,快得我无法接受。我的泪水再次决堤,是为这个角色,他在最好的年华,拥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和登山能力、摄影能力,他离登顶近在咫尺,他用生命保住了相机和相机里的登山成果。不难理解曲松林拖回李国梁尸体时那种悔恨,他哭喊的我错了,是对方五洲说的,更是对这个年轻生命逝去的痛心,而我还想到李国梁未说出的那些话,觉得生命好渺小,想做的事,真的要及时去做啊,别等到来不及了才后悔。李国梁是有遗憾的,但他和无数登山人的攀登精神是不会消亡的。就像主题歌里唱的:必定有我 登上绝顶 只为国旗飘扬,是信仰和使命感支撑着他们克服了我们想象不到的困难,让世界看到中国人站上世界屋脊,而我们也不会忘了他们,更应该向他们学习,做自己人生路上的攀登者!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剩者为王》观后感10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