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后感读后感700字

观后感读后感700字

大喜临门观后感700字。

很多人印象最深的不是读过的书,而是看过的电影,很多想法就是在观看的过程中不断涌现,欣赏了作品以后,光有零星的思索还不够,这时需要认真地写一篇观后感。没有比写观后感的这种形式,能让我们成长得更多。观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喜临门观后感700字,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大喜临门观后感

偶然在朋友那里发现一部叫做大喜临门片子,是由黄朝亮编剧并执导,林心如、李东学主演的喜剧电影。电影中讲述的是大陆两岸结婚而发展出来的一系列故事,反映了两岸文化的差异以及对人性弱点的批判。

当我拿到这部电影的时候,是好几个月前的事情,可我播放并认真观看的时候却是在一节课堂中。清明前,学校的学生沉不住心,十几个大学生坐在课室中骚动。无奈之下,我发现U盘中许久的电影从未播放,趁此机会,与各位同学分享。

大喜临门讲述的是两岸的婚嫁情况,由此为一个切入点开始剧情的发展。众所周知,台湾和大陆的婚嫁习俗天壤之别,比如说,台湾婚嫁的礼金喜欢为双数,所谓是好事成双。而北京却喜欢是十万挑一(100001)、年年有余(10001)这样的吉祥数字,所以,当两家结亲时就出现了不可避免的矛盾。林心如在电影中饰演的是台湾一方的年轻人,李东学则是在北京的独立孝顺且上进的年轻人,当年轻人的爱情擦出火花时,就会碰撞出婚姻。其实,异地结婚并不是一件艰难的事情,艰难的事双方家长的观念。一方家长要按照自己的习俗操办,就会让另一方有损面子,当双方抬杠不下,就成为了一种冲突,这就是这部电影一波三折的缘故。

其实,这是一个很普通的题材,电影演出也没有多少新意。而我最大的触动是女儿出嫁时场景。记得不久之前,有个同学问我,说:你姐出嫁时,你会是怎样的反应?我的记忆中,我姐出嫁时,我当然是会难过。毕竟,打打闹闹这么多年,说嫁就嫁,以后就不陪我玩了我要多孤单。所以,当我看到女主跟她父亲相拥泪别的场景,心里有莫大的触动。父亲养育了三十几岁的女孩子,要嫁到远到千里之外的北京,心中有多少的不舍和难过。于是,我又回到人们常说的那句话珍惜眼前,珍惜现在。因为稍不留神,就连珍惜的机会都没有。

时代在进步,现代人的婚嫁大可不必像以往般程序繁杂。在潮汕地区生活这么久,对台湾的习俗表示理解。但作为一个年轻人,对于北京现代的结婚观念也理解,文化的差异其实不是不可以去权衡,各退一步抑或是由年轻人自己操办,结果都可以令人满意许多。谈妥了结婚,就需要谈一下年轻人。

在电影中,我清晰记得女主角说的一句话,我实在不愿意将自己的幸福,交给一个连虾都不会剥的男人身上。我也赞同这样的决定,如果一个男生只会取得经济效益而生活不能自理,那基本上就是半身不遂的人,这样的人如何来分担自己的压力?万一自己生活上出了一些小事故,那还盼望着谁来打理?所以我不想要再多照顾一个像孩子一样的先生。不过,电影的结尾还是圆满的,男主角为了好好照顾家庭,自己学习做菜养鱼,这样能够顾家的男人,其实也可以接受的。

所以,还是祝愿大家是有美丽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扩展阅读

风筝观后感700字


《风筝》观后感

从郑耀先知道戴笠心腹、军统大特务影子的存在后,他孜孜不倦地寻觅了40年。为此他忍辱负重以周志乾的名义在新中国卑微地活着,在厨房烧火切菜,扫大街铲垃圾,被愚蠢的小人物呼来喝去,挨打受骂,这一切的忍耐,只是为了完成当年组织交给的任务,也是为了自己作为特工的一世英名,他要与影子斗智斗勇,亲手抓捕影子,赢得最终的胜利。
风筝与影子的pK,是一场信仰与智慧的博弈,两个信仰同样坚定的人,最终难分伯仲。但是在智慧的比赛中,观众却感觉风筝略逊于影子。
1、信任度。郑耀先(风筝),一直被中统、军统的高层怀疑,给他设计了各种陷阱、测试,郑耀先忙于应付。如高占龙、田湖,戴笠、毛人凤,戴笠亲自对宫庶下令,一旦发现郑耀先是共产党,就地正法,不用再向戴笠请示。

韩冰(影子)从未被共产党高层怀疑过。韩冰被宫庶抓捕后毫发未伤地返回,在新中国的公安局里,实在无法继续工作。但局长陈国华对影子深度信任、处处袒护;副政委袁农深爱韩冰,追求多年最终两人结婚,虽然后来离婚,袁农也是打算利用职务解救韩冰;马小五更是把韩冰当作智勇双全的领导,一直认为韩冰是冤枉的,替她鸣不平。
2、谍报工作。73名军统特务的名单,是曽墨怡拿到的,郑耀先判断出名单的藏匿之处,成功转送了名单。戴笠亲口告诉郑耀先还有第74名未暴露身份的影子存在。

韩冰在73人都被剿灭的情况下,成功保全下来,并继续送出重要情报。她最先向戴笠报告,有个代号风筝的共党特工,隐藏在军统高层;解放后,在被监管的情况下,她继续向台湾送出了马小五去香港执行任务的情报,致使我导弹专家被害,马小五险些送命;她成功地窃取了袁农的保密文件有关新中国大三线的部署,在她与袁农做夫妻的岁月里,类似的窃取一定不少;仅凭在宫庶被捉拿的日子里,郑耀先曾神秘失踪过一段时间,她就判断出郑耀先就是风筝!并成功地将这份情报口述给高君宝,最终完成了她的使命。

3、结局。郑耀先在文革被批斗时,偶然看见了造反派出示韩冰的宫门倒邮票,这是马小五曾在宫庶皮包里看见过的接头信物,由此判断出韩冰就是他一直寻觅的影子,四人帮被粉碎后,他第一时间就去抓捕影子。韩冰做好了一桌酒菜等在那里,两个多年的对手、爱人最终承认他们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此生互相成就,韩冰仍然抢先一步,不让郑耀先享受亲手抓捕她的胜利,而是喝下一杯毒酒,自杀身亡。
这部电视剧中,观众一直跟着风筝寻找影子,很少有人想到影子是韩冰,因为戴笠说过第74名特务是兄弟,大家自然没有想到是个女特务,再有韩冰一直比共产党还像共产党,朴素、率真,党性、原则一样不少,当她的军统大特务身份暴露之后,观众们只能用想不到三个字来表达自己的惊异了。正好像众里寻他千百度,此人早在灯火阑珊处

无双观后感700字


《无双》这()部电影由庄文强执导,周润发、郭富城、张静初、冯文娟等主演,这是一部犯罪动作电影,讲述了犯罪天才画家与造假天才双剑合璧的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无双观后感700字。

图文无关。自电影《无双》上映,好评不断,千言一直想进影院欣赏此片。奈何一直忙于生计再加上找不到影友,一直拖着。昨夜花了5块钱,电视点播,一人看至深夜。

看的很认真,突然想写点什么,尽量不啰嗦。

影片本身的剧情不多做叙述,无非就是烧脑悬疑、紧张刺激、环环相扣、峰回路转、引人入胜。确实算的上是一部用心的好电影,编剧质量过硬、演员演技更是到位。只是到了千言这等年纪,看电影早已不满足于看电影本身,总是不自主的从电影里看到人生。

电影进行中,最开始让千言思考的是发哥饰演的吴复生,如此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还不差钱,为何一定要去做伪钞,就因为是祖传的吗?再难后他丧心病狂的杀了鑫叔全家、接着想置阮文、李问于死地。他想干嘛?做人做事一定要这么极端吗,纵使人生如戏,明明自己有风流潇洒的气质,为何还要如此拘泥小节、睚眦必报?看到吴复生穿着警服进入大楼被制服的前一秒,我是不理解他的。

再后来,他被抓了,事情峰回路转,根本没无复生这个人,不过是画家李问脑海里的杜撰。或是他人格分裂的一面,又或是他所向往的形象。这样无复生的人生便不值得深究了,他如何天马行空都是说的通的,因为他根本不存在。至此才震惊的发现深藏不露的daboss画家李问的人性竟如此的惊涛骇浪,说他有才华吧,不会原创;说他没才华吧,模仿能力冠绝天下,钞票都画的出来。幻想自己不为情所困,却对爱情一眼钟情、至死不渝;幻想自己江湖义气,有生死相交的兄弟,却视伙伴如工具草芥,弃之如履人性扭曲至此,看着都累。只是想问,他的人生追求的是什么呢?芸芸大众所追求的金钱、爱情吗?或许他想成为自己生活的主角,能掌控一切、叱咤风云潇洒无拘的豪士,可惜的是始终摆脱不了他自己阴暗懦弱、癫狂如魔的性格。才是有才,人生注定悲剧。甚至都不敢去追求自己所认为的最好的,到头来也不知折腾个什么劲。

再想想自己,自己活明白了什么呢,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呢?能看透他人,却看不穿自己。岁月不饶人,努力吧,做自己认为对的,追求自己认为好的。人生不过一场酣畅淋漓、潇洒不拘!

《断线》观后感700字


《断线》观后感

断线好像给我们更多的警示,新媒体特别是网络社交方面在人际交往方面带来了某种危机。这让我想起以前听过的一句话:网络社交虽然是拓宽了人的朋友圈子,却也填浅了人的情谊深度。这在我看来其实不算太具有危机性,因为不论是用社交平台还是面对面的交友,我们每个人总是难得有几个交情深得知己老友,工具改变不了什么特别重大的实质。
相反地,我觉得新媒体给人带来的更大的影响是激发了人对于梦的渴望,就像我之前看的一个印度电影,女主热爱音乐却只是小城的一个学生,父亲也极力反对她的不务正业,但是,网络的存在给了她关于音乐梦的希望,她将自己的弹唱视频发布在展示平台,结果一炮而红,成为了自己曾经觉得遥不可及的歌星。
当然《断线》这部电影给我们展示的基本都是负面的影响,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被捉弄而最后自杀的男孩和社交色情团体的存在。诚然,新媒体的存在让很多原本实行难度高的罪恶变得简单易行,无疑是大大刺激了原本就心有不轨的人的积极性。但是,这不是新媒体的错,更多的是因为监管和规制无法跟上时代的原因。
我们不能因为技术可能会带来的坏处而否定甚至是排斥技术。新媒体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大大超过了它可能能带来的可以被解决的坏处。所以,新媒体更应该被当作工具来使用。这一目的的纯然实现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大数据时代》这个纪录片中,人们尝试着利用大数据来寻求原因、预测未来。大数据被运用在多个领域,成为人们解决问题的重要依据。大数据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数据收纳库,人们可以分区选择自己想要的部分,并使用它来解决很多有关规律性、预测性、相关性的事务。
其实纵观历史,很多东西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规律,大数据就是将所有数据收集起来,人们从中提取出想要的数据,排序整理最后得出一种相关性或者规律性的结果,从而使得很多原先人们想不通的看不清的关联、人们觉得完全无法预测的未来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变得似乎不那么遥不可及。这就是大数据最迷人额地方。大数据的运用恰恰也是在这些方面。
不过,除此之外,大数据作为一笔巨大知识财富,更是有着贴近个人生活的用途,百度如是。
我并没有很懂大数据,大数据看起来似乎很神化,可是大数据到底只是冰冷坚硬客观的存在,世界是不断变化着的,大数据也是时代裹挟的物品之一,它不是全部时代,过去的参考是可以的,不过我们不能完全依靠它,社会发展是螺旋上升的,很多东西我们无法用规律来认知。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想的,大数据可能带来的坏处是什么,我需要去看看论文,了解一些较为完整的、系统的、有力的观点。

《无双》观后感700字


《无双》观后感

前天晚上算是正式放假了,想找点乐子来放松一下心情,于是在电视上搜到了《无双》,领衔主演是周润发和郭富城,演艺界的老前辈,估计不差,于是选择花上两小时来观摩一下这部之前口碑似乎也还不错的国产电影。

一开始我就在寻思着影片名的含义,无双,意味着独一无二,是不是说里面的主角的个性、品格很英雄伟大,还是说他的贡献、成就杰出到举世无双?不过这个片名含蓄简短,大概可以推测出这部影片应该不太会令人失望的。

你认识这个人吗?
认识,他以前就住我隔壁。
电影的最后一幕,堪称是最有味道的两句台词了,所有迷惑在这一刻全部解开,原来......

看完影片,最直接最深刻的感受有几点,一是这部影片立意很不错,无双,即是独一无二,影片以假美金为线索,引出真与假的概念,真美金是独一无二的,假得再逼真也是取代不了真的,这是无双之一;

二是影片传达给我的更深入的一层是人的心魔,虚幻中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展现了人的矛盾性。片中经常出现观众与主角的字眼,包括影片中最后一句台词,你要记住,你和世界上所有人一样,是观众,主角没你的份儿。都含有观众与主角的字眼,因为不服气,不想认输,不甘平凡,不想当观众,想当鹤立鸡群的主角,不接受这个实,而给自己创设虚,通过虚拟人物来填补自己内心的失落虚无感。周润发饰演的画家是真实的李问,残忍暴力,不懂爱与宽恕,但是郭富城饰演的李问内心深处是不想不愿意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一来也是出于扰乱警察的判断思路以逃脱罪责,二来更是出于掩饰最真实的自己,不想去面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想通过虚拟的第三方的加入来减轻自己身上的可恶,这也就有了真假画家。真的画家是人性恶的一面,假的李问是人性善的一面。画家自始至终都是李问,就算他把自己编造得再有情义再富有仁慈之心,也掩盖不了他是真正画家这一事实,更掩盖不了他罪恶的所作所为,这是无双之二。

整部影片亦虚亦实,亦真亦假,真假难辨,情节有看头,一开始显得有些混乱,剧中迷雾散去一部分,剧终则是豁然明朗,既有刺激的情节,又有跟观众斗智的戏份;既有震撼人心的场面,又有历史知识和专业知识的间接传授,整部影片既有情节性,又有知识性;既有观赏性,又有思考性,不乏动作片精彩的枪战镜头,也不缺人文心理片中对于人性的剖析与探索。

整个电影的呈现给我一种意识流的感觉,把人的隐形心理实体化了,通过假画家的所作所为和假李问的言行举止表露出来,把真我与虚我分别通过可以感知的人物表现出来,而且其中的情节穿插得很有艺术,既有倒叙,又有插叙,就像玩拼图,凌乱的开始,若隐若现的发展,拨开云雾豁然明朗的结尾,在我看来,这部影片算是比较完美的一个呈现了。

《炙热》观后感700字


《炙热》观后感

今天,第一次看《炙热》这部影片。从一开始到结束,我个人的心情特别地复杂,里面夹杂着不解与理解。特别想分享一下我个人的感受!

影片以三个不同形象的女主人公出发,阐述了各自的经历与心路历程。也许是由于文化背景与时代背景地不同,很多东西都办法去理解,比如在她们的眼里或者男性的眼里,婚姻就是用金钱购买一个女性来生育孩子,甚至自己认为一个女性如果不生育一生是不完善的,我完全没法赞同。但是看到最后我才发现这些想法并不是他们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而是文化背景下,其他人包括自己的父母、丈夫、旁边的大部分人思想的灌输,导致这种思想对她们而言已经是根深蒂固。


非常典型的三个形象。一个是童婚,结婚不到两年就守寡;一个则是典型的生育机器以及家暴现象;一个则是艺妓,是男人的赚钱工具。她们每个人的思想都被禁锢在传统文化当中,没有追求自己幸福的自由或者不敢去打破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其实,准确地说是她们没有认识到这种制度地不合理。其中有一个片段展现了好多遍,讲述的是一个读书的女性没法做好妻子这一思想。这个思想与古代中国的封建思想可以说有很多的相同之处。

女性的思想一直被男性所奴隶,一直顺从而不敢反抗!我觉得这是特别可怕的,每个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生而为人,都应该具有追求自己幸福与思想自由的权力。这种幸福可以是爱情、友情、性行为等等!很庆幸结尾三个女性都去追求自己的自由,没有让历史再重演。不过电影终究是电影,仅仅是表达了一种未来的期望,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可能仍旧不胜枚举,我真的很希望这种愿望有一天真的可以达到。


另外,有一点特别触动我的就是影片中我居然可以看到一点我们背景!虽说现在的中国进步地特别快,人的思想也得到了很大解放。但是在很多落后地地区,思想仍然非常传统。一个简单易懂的例子,现在的社会是慢慢朝着福利社会的方向去发展了,但是很多人仍然有养儿防老的旧思想。反正目前我看到的啃老的多过于养老的!


对于我而言,作为一个潮汕人,每次跟别人介绍时,都会带有一堆的标签。其中很多标签我承认确实有部分人会有,但不能一概而论,而且现在高等教育的普及性提高了很多,思想也开放了很多。在我的父辈,当然还是一种多儿多福的思想,但我看到的是福气不多,操心事多而已,更有甚者是将女儿作为自己的赚钱工具。女性得不到平等的教育机会,甚至在婚姻方面,看到的不是嫁女儿而是卖女儿!所以有时候会觉得一直单身或者做一个丁克家族也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反正社会福利也不差,哈哈哈~

最后,我仍然是希望社会发展地越来越好。在我有能力可以帮助自己家人或者朋友去追求自己的自由,包括思想上的自由时,我非常乐意去帮助。我也渐渐在学习和解放自己的思想并付诸实践。

邪不压正观后感700字


邪不压正观后感

又到了瞎聊电影的时间了,有段时间不写观后感了。一来是懒,二来是没啥好写,三来本来就是瞎写着玩的,没有粉丝期待我写。
邪不压正,姜老师的电影还是一如既往地要去支持一下。嗯,怎么说呢,首先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利波特,只说我自己感觉到的东西,姜老师还是在做一个唤醒的题材。
影片的前半部分,看起来非常亲切,为啥,爬屋顶嘛,我们《刺客信条》玩家在游戏里最喜欢做的事情,爬屋顶,在整个城市爬来爬去,跳来跳去,所以我开玩笑说这是《刺客信条之李天然历险记》。由头看到中后,再看到头,给我感觉,这是一个革命先辈一路开发启蒙后辈的故事。
旺旺仙贝特别好吃,阿,不是,先辈是谁?是蓝爸爸,是经历过晚清、辛亥革命、军阀混战的民国早期中国人,中国亡在谁手里,大清,所以蓝爸爸一开始支持反清复明,朱元璋是灭亡了元朝(历史上汉族大多喜欢把元、清朝叫做异族。这里没有破坏民族团结的意思,不要杀我。),你是朱元璋的孙子,想当皇帝,你就得把现在在中国的异族(日本,美国,英国等)也赶出中国去,才叫成事才能当皇帝,但是,你要当汉奸,学被扶持的傀儡皇帝那一套,不行,并不是想强大祖国,只是想自己做皇帝梦,中国还是强不了,中国人民还是醒不了。
于是蓝爸爸重新把目光回到自己的儿子(后辈),李天然身上。李天然有大恨,他怀着大恨,留洋归来,颇有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味道。我觉得这里还有一层意思,他表面上学医,实际上学武,颇有学医救不了中国人的味道在这里。李天然经历的多了,民国武术、杀父之仇、留洋、学医、玩枪、大烟、姑娘。几乎说是当时社会青年经历几乎全浓缩在他身上。他(们)是想活命的一代,是需要被蓝爸爸唤醒的一代,在姑娘的激励下,打破了自己的恐惧,所以啊,爱情的力量其实才更大。心疼被拔了牙的蓝爸爸。而最后蓝爸爸说的:我救你一命,你救我一命,我不是你爸爸了,你现在应该去找自己的儿子在我的理解,这里的你应该去找自己的儿子,意思是要把唤醒延续下去,把整个民族唤醒抗日。(前面日军过东北是因为不抵抗政策,所以蓝爸爸说,蒋介石更靠不住)。
关巧红,给李天然展现的是打破的力量,她先打破了小脚,再打破了封建婚姻,然后打破日本人的头,最后帮李天然打破了对师兄的恐惧,成功唤醒李天然。其实看的时候吧,我总觉得,姜老师是不是故意给自己老婆一个跟彭于晏谈恋爱的机会?哈哈哈。
医生爸爸,其实我最喜欢的角色是医生爸爸,但是我不想说什么关于医生爸爸的东西,原因大概只有非常熟悉我的朋友才知道。
整体就聊这么多,总之,姜老师的电影,还是好的,最主要,这电影有彭于晏裸奔啊!!!!你们的男朋友在屏幕上裸奔啊喂~!!!好厉害的!!!快去买票看裸奔!!!

《长城》观后感700字


《长城》观后感

今天把一直想看但却因为网络上很多人吐槽导致我一直不敢看的国产大电影长城补完了,整体感觉7分。
首先特效没话说,与饕餮对战的场面的震撼程度可以媲美好莱坞大片了,火球战,烟雾战都拍的很吸人眼球,最后的决战简直就是密集恐惧症患者的福星,大boss指挥小饕餮们围攻塔的时间,那节奏感看的人不得不叫爽。
其次是剧情,这里就不得不稍微吐槽一下,虽然编剧努力想表达整部影片的情怀,信任,但是格局展开的不够大,过多的战斗场面以及特效渲染导致配角人物刻画的不够丰满。为什么我会强调配角呢,首先,这部影片一直在强调信任,它想传达给观众的一直信息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能够凝聚很强大的力量,剧情在推动的过程中主角们也的确不断的在主动强调这两个字,但其实,信任这种东西,从身边的小人物,来传达更为有效,鹿晗的那个角色,不看演技,不得不说是雪中送炭之笔,最后那一刻引爆炸弹只为同伴们的成功,只因他信任他们,相信他们能够取得胜利,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其实我是有感动到的,但也仅仅只是一会。原因就是这一幕虽然感人但是刻画太少,加之没有更好的bgm渲染,所以给人的持久性不强。不过也可以理解这种排片方式,毕竟时间是死的,一昧给配角太多戏份,不免抢了主角光环。不过有一幕是很触动人心,大将军死后长城全体士兵击鼓放千灯,士兵们唱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里是真的传递了一种壮士为家国而战无怨无悔的那种壮志情怀。
再来说主角,他的刻画程度几乎被金手指的光芒给盖的看不见了。我甚至会好奇为什么一个军队三个将军,几千万士兵,会射箭的更是数不胜数,为何偏偏主角这个金手指(神箭手)光芒这么强大,这种编排其实很让人无法理解。换句话来说,就是主角的金手指,其实没有多大特色,但是在剧中却表现的像超级英雄们一样可以独力挑天下的感觉。后期也没有金手指大爆发,说实话看的人很不过瘾。这部片子的矛盾之处就在于它想给予主角塑造一个高尚的人格,在发展剧情的过程中改变着自己的思想,但是为了强调主角重要性,又不得不花很大篇幅把主角战斗力放大好几倍。这样一来,就有点避重就轻了,重点压在了金手指,从而主角认知本我的过程淡化了,自然这个角色就不那么震撼人心了。
虽然吐槽了这么多,但还是不得不夸赞一下我们的国产电影是真的有进步的,光是从特效这里来看,至少不会再让人嫌弃是五毛钱了。我们国家在不断的学习与进步,电影界也是,相信很快,我们国家的电影也能与漫威电影比肩哦(pS:本人漫威粉,所以漫威在我心目中是白月光,嘿嘿嘿)。以上吐槽纯属闲来无事瞎掰掰,本人也不专业,只是以一个观众的视觉在抒发一下观后感,仅此而已。

敦刻尔克观后感700字


《敦刻尔克》观后感

《敦刻尔克》的看点其一是画面,比如开场不久敌机来袭,沙滩上的人四散逃窜,一个士兵举枪射击俯冲的战斗机,这一组动态影像非常有格调,高手的感觉马上出来了,让你非常愿意看下去。
其二就是海陆空三线叙事,一般影视文学作品用蒙太奇手法,故事线不同,却是共时的,而此片三线的时间流动速度不同,这种不对称,带来结构上的趣味。
再就是配乐,敦刻尔克负责配乐的也是大神,据网友说,这个片子的bgm是渗入到剧情的,这个确实是,较之传统风格的电影配乐,这种配乐在情绪和心理上更深入,所以更写实,不是谁都能写出来的,也不是谁都敢用的。
最后是电影悬疑片的定位。大部分战争片说的是英雄的战争,将军们在大帐中运筹帷幄,士兵们沙场冲锋陷阵,英勇无畏,这样视角的故事已经太多了;而小人物的生存处境,是战争对于普通人展现出的那一面:三个陆军士兵望着大海绝望而无聊的等待;一个斜躺着,目不转睛的看另一个拿刀子扎开罐头,再要过来喝上一口;三个人在沙滩上眼睁睁看一个精神崩了的士兵投海自杀,脸上害怕的表情。一方面,这种场景和当一般人在医院挂号机前排大队,下班后挤在公交车里等到站,在琐碎、无意义上有着本质上的一致,这类体验也是现代社会大多数人会经历的。另一方面,敦刻尔克当中的小人物身处随时都会丧命的凶险场面,必须时时刻刻紧张警惕,以求生存。把无聊的场景拍得不无聊,需要能力,关注普通人支离破碎不值一提的生活并发现意义,有现实价值。设身处地的想一想,等待救援转移的普通士兵如同大屏幕外的你我,不具备什么超能力,被卷入战争,渴望能够活着回到家,尽管那场撤退战争的结局早已经知道了,这三个人是不是能全身而退却是未知的,他们的存活几率,受到空军力量的影响,受到民用船只救援的影响,受到当事人在刹那之间选择的影响。。
要说影片中表现的人性,其实并不是亮点。从这个片,我感觉诺兰已经过了主要是挖掘深层次人性的阶段,在非常场景中表现人性,他已经做得游刃有余,因此不再浓墨重彩的在人性方面进行渲染放大,这个定位为战争悬疑片的电影,更多体现一种存在主义的世界观,价值判断已经不是重点。有人在采访当中问诺兰所秉持的哲学,诺兰说他的哲学会在所拍的电影中有所体现,确实,对于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通过影像反映比用语言表达更准确。在表现手法上,全景视角和个体视角之间的转换,不同进行速度的时间线的转换,运用自如,造就了一种立体的观看体验 。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生物,思维过程不是现实的镜面反映,人的头脑中世界的运转方式从来都和现实世界的单向度、同节奏不同,文艺作品能够发掘并满足思维的固有属性所衍生的需要,就会收获成功。在好莱坞早已是教程的快慢镜头结合起来用的技法,其实是这种思路最皮毛的应用,快慢镜头结合表现故事自出现以来收到了巨大的市场回报,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即便现在让很多人感到不适,属于新鲜事物,但它被人们接受和喜爱,只是个时间问题。

观后感《大喜临门观后感7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读后感7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