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青云楼主读后感50字

青云楼主读后感50字

《送我上青云》影评700字。

读书使我们快乐,观影也有类似的效果,有很多想法在看中不断涌现,不能消失,在观赏了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写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思考和写作能力。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观后感分享与他人呢?在此,你不妨阅读一下《送我上青云》影评7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送我上青云》影评


《送我上青云》由滕丛丛自编自导,姚晨监制并领衔主演,熟悉的姚晨又带着新电影回来了。影片中姚晨饰演的女记者(盛男)还是大龄未婚女青年,有着理想、追求、正义,却因卵巢癌让自己不断碰壁,为了30万的手术费不得不拉下姿态接下为企业家之父写传记的活儿。


文艺片也有狗血的剧情

大龄女青年的盛男,本是一位高材生,但收入不高,还面临这社会给她的新名字大龄剩女 ,自己得上了卵巢癌,手术的钱都没有,找父亲借,没想到父亲欠债出轨了自己同学,母亲也失去了生活方向,盛男带走了这样的妈妈。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讲述的都是平凡人的故事,谁能想到这是一个文艺片,更像一个喜剧片吧?


在这部电影中女性话题被搬了出来,并且表达了女性诉求,上映前,唐嫣、马天宇、郭京飞、霍思燕等姚晨圈中好友都纷纷转发为姚晨的新电影做宣传。


姚晨自己也是每天一发,作为微博女王的她,拥有八千多万粉丝,可以说电影还是有一定的热度了,豆瓣评分也有7.3分,但是上映第一天,票房可以用两个字来宣传惨淡,到目前为止票房也是只有821万。


有热度、还有明星大咖宣传点赞,为何票房还是如此惨淡呢?

1、 排片量的问题

姚晨在8月16日发微博抱怨说,电影排片陷入困局,自己心情很是低落。袁弘也是发微博表示排片低,尽早去影院看。此片上映第一天排片量九千多场,但是上座率还不及其它电影的一半,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地方了,观众不好这口呗。青云不光排片低,午夜场和早场还占一大半,这就是硬伤!很多网友调侃说看个电影还要跑个几十公里看午夜档,这也让《送我上青云》票房越来越低。


2、电影市场

如果说票房低全部都怪罪于排片量的话,影院不背这锅。正值暑期档,虽然今年暑期也许多重磅电影撤档,但是还是有很多黑马脱颖而出,如《烈火英雄》、《哪吒之魔童降世》、《使徒行者》等这些题材无论大人小孩都可以看懂,这是个暑期档,电影口味也得随之改变一下的。但是反应女性题材的《送我上青云》还是选择了在热火的暑期档上映,真的有点吃亏了。


姚晨搞笑宣传

3、题材小众

电影有一些不一样的是文艺片还带了点喜剧成分在里面,避免了让观众觉得太有思想太有深度,但是对于文艺片,观众也不会把它排在自己的首选,《送我上青云》姚晨的演技也是可圈可点,但是电影中一些演员并不是那么出名让观众又对电影少了些期待。

对比爆款电影,能引发观众共鸣社会推广,电影中的故事简单,也没有搬出那么深度的话题。对比文艺片,电影色调和拍摄手法也是不一样的很多镜头晃来晃去,画面色彩比较暗,让很多观众也吃不下去。


电影色彩灰暗

总的来说,影片口碑还是很好的,就是定位错了时候,一个对于女性来说特别重要的问题,很少见的直面了这个问题,把问题拿出来说,敢于这样做就是一个好作品!文/陈淑兰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小编推荐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200字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

送我上青云讲述了一位年轻的女性记者在查出患有卵巢癌的情况下努力寻求生存的故事。
由姚晨饰演的盛男,作为绝对主角,对于生活中不断降临的诸多不如意,都给予了强硬的反击,这契合了和宣传语送给当代女性的一封情书一样的影片主题。
本片的优点在于一些生活中的细节被刻画得十分细腻真实,例如盛男和她妈妈的拌嘴,可以引起即使不会遇到如此绝境的观众的共鸣,足以显示出导演对生活强大的的观察力。
然而,作为滕丛丛导演的处女作,缺点在于一些想表达的想法没有得到完全的实现。例如出现频率很高的喜剧元素,观众在这样一部这么丧的片子中想要笑出来很难,但是如果能够通过喜剧元素反衬出主人公的惨,进一步调动观众的情绪,使其不笑反哭,会让影片的情感表达更加强烈。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600字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

姚晨最近有一部新片,叫《送我上青云》,片名源自曹雪芹的赋《临江仙柳絮》,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别人都在赞美山水画,但他却特别提到了柳絮。平凡无奇,随风飞舞,努力向上,韧劲十足,追求更大的自由和舞台。这句话用来形容片中姚晨扮演的女主盛男再贴切不过。


影片中刻画得盛男这个角色会给女性带来很多认同感。电影一开头盛男在采风的时候被山上的疯子袭击,就体现出了她是一个相当独立的女性,荒郊野外,自己一个人背着双肩包和相机,寻找自己想要的新闻素材。一个独立的职业女性,在某种程度上是不能让自己有性别之分的,所以当这样的女性身处险境的时候,必须自己解决处理问题。


电影对这段戏做了一个含蓄的处理,并没有直接交代姚晨如何脱险,但之后镜头里她脸上的伤,还有她回到朋友身边仿佛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那种见怪不怪的表情,就充分表达出了这个人物的独立和有主见。其实,生活中的不少职业的独立女性都如此,有一份薪水还不错的工作,单身,独居,尤其是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里,他们生活中更多的自我保护,并且也已经习惯了自我保护,比如深夜打车会把路线分享给朋友,不在黑暗的街区走夜路,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女性的独立当然不只是包含这种生存层面上对人身安全上的预判与保护措施,或是经济上的独立,还包括心灵和思想上的彻底放飞,敢于追求,敢于清楚得认知自己,才是女性真正精神独立的体现。片中女主盛男的遭遇就像是一把真实的手术刀,直击当代独立女性的痛点。生病不敢告诉父母,只能选择独立承担;对自己的职业虽然有正确认知,但往往遇不对懂的人,这就好比是朋友圈经常转发的那句话职场现状,客户虐我千百遍,我待客户如初恋,这是大部分人选择的一种妥协,但盛男有点不一样,她选择的是怼回去,这也是她更加自我更加直面自己内心更独立的一面。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给所长最大感受是真实贴地,盛男这个角色是当下新女性的一个缩影。可以这么说,如果搁在古代,盛男就是一个女侠,谁也不怕,还会武术,路见不平,侠义心肠,没人能左右她,也没人能推倒她。电影在开头用一段她在街上无声无息就阻止了小偷盗窃的细节赋予了她这种侠义精神。若问这个世界还有没有女侠,所长觉得每一个独立自主,遵从自己内心,不向外力妥协的女性都可成为女侠。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1900字


整个影片主线就是胜男得了卵巢癌,需要一笔钱做手术,就接了李平的单,李平花高酬劳聘请人来为自己父亲李老写书作传,给自己脸上贴金。

李老对李平各种嫌弃,也知道李平是个傻缺,但还是爱这个孩子,对他负责;李平对李老孝顺,不那么敬畏,心底里很想得到父亲的肯定和认同。

这几个人物非常典型,胜男从小就生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不被父母所接纳所看到,导致自己也不太接纳自己,自己活得很拧巴,外强中干型,总以为自己要努力,足够努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后来她才稍微明白,很多东西不是自己努力了,就能得到。

胜男其实很脆弱,但是又很无奈的在这个社会中挣扎着。

胜男的父亲,就是给家里足够的钱,但是外面的女人不断,这也是一个典型,因为现在的男权社会,大部分资源都掌握在男性手中,不要跟这些男性讲道德。

道德是上层人制定出来,用来约束中下层人的,这个社会不是讲道德的,是讲实力的,当然在表面上来看,拥有好的道德是个加分项,但不是必选项。

胜男的母亲梁美枝,在年轻漂亮的时候,嫁人生孩子,起码一辈子衣食无忧,但是情感一直是依赖人,无法独立,热衷于整容。五十岁的人思想还是跟二十岁的人一样,想以色侍人,毕竟年轻的时候享受了外貌的红利,想一直享受这个红利。她不愿意看清现实,她依靠不了任何人,只能依靠自己的这个现实;一开始处于装睡的阶段,结果现在丧失了清醒面对现实的能力。

李平这是个典型的爆发户,有了钱之后,就要花钱包装自己,给自己的父亲李老著书立传,就是用来给自己长脸的。仗着自己有点钱,看不起女人,介绍胜男的时候,说她是母的,跟胜男说话的时候特别拽,被胜男怼了之后又特别没有面子。自己的女婿某种意义上是用钱买来的,可能在他的意识里面,没有什么不可以用钱买到。

我遇到过资产上亿的老板,起码表面上很平易近人,很谦逊,不会像李平这样嚣张跋扈;李平只代表了一部分人,我们对有钱人也不要太有刻板印象了,这世界上什么样的人都有,存在即合理。

这个社会,财富流动很迅速,也许你今天家财万贯,可能明天就一无所有;也许你今天还在底层苦苦挣扎,但是一旦抓住了一个机遇,明天就能拥有别人几辈子都无法奋斗来的财富。

剧中的四毛是个色盲,极度渴望财富,渴望成功,渴望得到尊重;胜男就说他,比起色盲,渴望成功才是绝症。

四毛也是一个很典型的角色,代表着一群出身一般,能力一般、野心超强的人,为了往上爬,把自己放的特别低;这个社会能够得到所谓成功的人寥寥无几,可是大家无限鼓吹成功,因为成功太诱人了,到哪里都能得到礼遇,能够享受社会上的优质资源,能够让全家都过上优渥的生活。

实际上很多人拼尽全力之后,还是无法取得成功,这种求而不得的心态,足够折磨人,而让人忘却了身边所有美好的事物。

光明就是一个理想很丰满,但是又不愿意完全屈于现实,特别纠结的一个人。如果他完全忠于自己,就不娶李平的女儿,自己出去白手起家,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自己开心就好;如果他完全接受现在的富贵生活是依靠自己的老婆,好好经营自己的生活,靠着岳父给的资源,照样能混的风生水起。关键他把自己卡在中间了,即依靠老婆享受了好的物质生活,又不愿意完全屈从于这段没有尊严的婚姻里面,后来用跳楼来反抗,结果还不是要坐着轮椅参加李老的丧礼。

人想得到什么,都是要拿自己有的东西去换取的,哪可能什么都想要,还不想付出。

纠结中,不愿意面对现实,就只能被生活推着走,逐渐丧失了对自己生活的主动权,然后自己就被痛苦给包围,被情绪牵着走,一辈子就被情绪消耗殆尽,没有能量去经营人生。

其中讲了两段亲子关系,李平和李老父子俩,互相都看不顺眼对方,但是表面该有的面子工程做到了,李老知道李平是个傻缺,知道写自己的传记是为了李平的面子,也尽力配合李平。

李平不敬畏李老,但还是会迎合李老的需求,李老想上山辟谷,就送他上山;李老想下山吃肉、喝酒、追女人,李平也都顺着李老。

父子俩其实对对方都有感情,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这真的是中国典型的父子关系,很有意思。

胜男和梁美枝,两人的母女关系就是相爱相杀,梁美枝一个没有自我的人,一辈子都像藤曼一样依赖别人,缠着别人,寄生在他人身上;不知道怎么照顾胜男,不知道怎么接纳胜男,不知道怎么看到胜男。母女俩对对方都有怨恨,其实是把对自己的不满,投射到对方身上。

我感觉整个影片,就是讲胜男与自己的相处,从抗拒自己,到接纳自己。

整个影片的里面有几幅像山水画一样的镜头,云雾弥漫的山顶,很有意境。

我喜欢影片里的这段台词:爱欲是人的生死之门,我从哪来,还回哪去。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150字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

放映结束内心久久不能平复~
它真的不仅仅是一部女性电影而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剧情片 剧中每一个人物都举重若轻 多面且复杂 在看似光鲜的背后也展现着人性的负面~姚晨好刚一女的!在无比丧面前表现的无比刚 当压抑了太久的内心 在面对生死时能够解放欲望这一点都不肮脏~看完我大概能理解电影名字为何叫送我上青云 它不是教人一死白了 因为无论生死似乎都逃不过生活的泥沼 只有精神上直上云霄才可获得真正的超脱。这部电影也许会有人不喜欢 因为它有点矫情 但它就像是灰暗生活中的一束光 我喜欢片中对于人性直白的解读 尤其是男性 不刻意却无比深刻 建议男性朋友慎重观看。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



《送我上青云》讲的是与自己和解的过程。

预告片里竭尽所能地将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拼合到一起。

我都好几年没有性生活了,我的卵巢怎么可能癌变呢?

我这么努力,我还是要死。

正片里,预告的那些拼图逐一得到缝合。

姚晨饰演的女主角盛男,从小到大dou以最高标zhun要求自己,她可以读书读到博士,小时候也仗着家里有钱早早穿上了对勾的耐克鞋,工作之后当记者也不愿意为傻X干活。

在她的世界里,男性大多数都是她瞧不上眼的俗物。家财万贯的李总是个没文化的商人,能在事业上帮助她的四毛为人谄媚迎合,爱拿着相机拍云的刘光明实际上是个倒插门。

直到盛男确诊癌症,她才发现自己这么多年对自己的束缚毫无用处。自己在癌症面前,弱小得不堪一击。

女性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困境在盛男身上都能找到缩影。博士学历的她却要隐藏起自己的学识,对外宣称自己是硕士;卵巢癌手术后她便不能再享受性生活,为了抓紧时间她不惜逼迫好朋友四毛与她发生关系;为了手术筹钱,她不得不向李总道歉低头,为这位傻X工作。

正视自己的欲望,比想象中要难。若不是生理上得了疾病,人的心理或许永远都在钻牛角尖,永远都治不好。

是癌症把她狠狠推到了审视自己的位置。

最令我感慨的一段是,盛男最终与四毛发生性关系后,四毛沉浸其中,而身边的盛男,靠自慰给自己制造快乐,彻底粉碎了四毛的自尊。因为在此之前,四毛曾吹嘘自己那方面有多厉害。

如果说这些男性形象都只停留在追逐肤浅的世俗成功,那么盛男自己追求的,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执着呢?

影片中的男性形象虽然不堪,但拿到现实生活中,这些角色拥有的真实财富仍然是大多数人无法企及的,甚至于那个倒插门女婿,在世俗眼光中,不算是个差劲的选择。因此,与其说这是部女性主义的电影,不如说是以女性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其探讨的问题在任何人身上都适用。

在与自己和解这个命题下,所有人都交出了答卷。被岳父瞧不起的刘光明自杀未遂,在亲人的葬礼上忽然走到灵位正中间享受所有人的鞠躬。上山避世隐居的李老,曾想过绝食禁欲,却遇到年轻貌美的盛男妈妈,决定下山。

相比于《哪吒:魔童降世》输出的我命由我不由天,《送我上青云》给出了现实世界的另一种可能。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每个个体都在自己心里秉持着一根弦,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不理解,大多也是因为这根弦所处的位置各不相同。通常不是世界把你逼到绝境,是那根弦让你觉得自己不够自由。

像盛男那样,面对广阔的天空大笑三声,原来,松一松那根神经,就能轻盈到飞起来。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1800字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片名取自《红楼梦》中薛宝钗的一句诗,看似浅显的字句,却透着几分禅意。电影无疑从女性的视角将故事娓娓道来,然则更像是在描绘一幅世间众生相。

从《都挺好》中的明玉到《送我上青云》中的盛男,姚晨一如既往延续了她的强势风范,以及女主坎坷的命运。若论惨,盛男比起苏明玉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女主角盛男高智商、高学历,勇敢、独立,基本上你可以用各种形容社会优秀女青年的词来形容她,再加上优渥的家庭条件,那就更让人羡慕了。但这毕竟不是偶像剧,电影会很现实地在开场就告诉你:越是光鲜的外表,越是包裹着一个可怜的灵魂。

失业还被查出癌症,如果大龄单身也算问题,那盛男真是实惨一女的。现在,你还会羡慕她么?

手术费用三十万,盛男决定回家向做生意的父亲借钱。没想到被父亲抢了先,开口问盛男要钱。

公司濒临破产需要资金周转,不能给提供财力援助、还住着几千块租金房子的盛男,在父亲眼中不仅费钱,简直就是废物。

父亲的公司是否真的缺钱她不知道,但给小三买的名牌包包此刻就摆在那儿,刺眼更扎心。家庭、事业、情妇,周旋此间的这个男人,也是够累了。

短短几分钟登场,父亲这个角色戏份少到如同没有在盛男的生命中出现过,但带来的伤害却不可磨灭。和女儿的同学出轨十年,却几乎错过女儿所有的成长。

父亲,在盛男的生命中熟悉又陌生。外人羡慕的有钱人家庭,多的是你不知道的心酸。

至于盛男的母亲,或许可怜,却并不值得同情。

化妆、微整、跳舞、养狗,这就是她的日常,她无时不刻不在追求自以为是的生活仪式感,她拒绝一切降低身份和格调的事。

所以,当小盛男第一次坐飞机吐得死去活来时,她的第一反应是责骂和嫌弃,因为太丢人了;长途车上,她推醒睡着的盛男非要把一大包水果放上行李架,目的只是为了让盛男可以示弱趁机留意车上是否有愿意出手相帮的男生。

盛男的父亲是她的初恋,她还没来得及学会爱,婚姻便闯入了她的生活。也许正因为如此,她才会穷其前半生在婚姻和家庭中寻找存在感。她一边想要在对丈夫和女儿的依附中找到自我,一边却在自己营造的梦幻中越陷越深,最后变得只剩下自我。

她读不出盛男脸上的失落与内心的苦闷,却只为自己没有受到重视而纠结腻歪。明明没有公主的命,却时刻沉浸在自己编织的公主梦中。她要的仪式感,她要的关注与宠爱,是她毕生所求,却也成了她的枷锁,束缚与刺痛着她。没有人,甚至连她自己都快被这样的表象欺骗而忘了内心的空虚。

直到她偷偷跟着盛男搭上那辆不知去哪的长途车,才开始逐渐找到真正的自我,开始懂得什么是爱。

她和李平的父亲李老爷子的相遇相知,是上天对她最终的眷顾,只可惜还未相爱相守便戛然而止。在李老爷子去世后,她是唯一一个伤心痛哭的人,相信那一刻的眼泪是她的真心,那一刻她的情感终于得到释放,也是在那一刻她终于找到了自我。

说起李老爷子,他遁隐山中,却不是为了远离世俗(只是因为三高),反而他从来都没放下一颗俗世心。因此在和盛男母亲的隐晦表白时还带着点老不正经。他所追求的仪式感是隐藏在清心寡欲外表下的俗世欲望,比如大口吃肉、比如大声表白。但也不可否认,他也是全片第一个看透人生的人,死亡是上天赠予他的与自己和解的方式。

当那口横梗在河中石缝间的棺材终于顺流而下,停在他跟前时,一切都释然了。棺材就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是片中人所追求的生命最终的仪式感。

为了这仪式感,盛男想要在术前做一次以弥补遗憾。父爱的缺失,母爱的歪曲,没有人教会她如何去面对爱与被爱,欲望与生理需求在她眼中总是比爱先行。

可惜,盛男并没有苏明月幸运,她不仅缺钱,还缺男人。身边唯二可以发生点什么的男人最终都没能与她发生点什么。

死党四毛,虽阅女无数,却无法对盛男下手。他绝非是个合格的朋友,因为他的生命中只认钱,正如他的眼睛只能分辨出黑白一样。但万事利先行,一切反倒没那么复杂。

他缺钱,更懂没钱的苦,因此他从不避讳谈钱。他不需要诗和远方,对他来说苟且亦非易事。至于仪式感?那也得先有钱!

四毛当然不是一个值得称赞的正能量形象,但和片中那些戴着假面生活的人来说,反倒活得纯粹。当他在梦中看到了有颜色的世界时,他也终于被温柔以待。

相比之下,盛男在途中偶遇的诗意男人刘光明则显得可悲许多。初识,盛男被他的善良、偏执和那么点傻气吸引,他爱拍云、爱文学,和印象中的文青形象不谋而合。但面对盛男的主动,他退缩了。

这样的暧昧,在刘光明真实身份被识破的那一刻,瞬间尴尬和羞耻到了极点。

尴尬,因为他是李平的女婿,而李平勉强算是盛男的甲方,一个只懂追求排面(仪式感)的暴发户。

羞耻,因为李平以一种戏谑的口气将刘光明自卑的过去赤裸裸地暴露在了盛男面前:高考多次不中,能力堪忧,靠吃软饭得以立足,却偏偏还要假装清高。他将自己的照片贴在鞋柜上,这样李平在换鞋的时候便能对他卑躬屈膝,从而换得内心片刻的欢愉。

在被戳穿自己赖以生存的假面后,刘光明试图以自杀来获得身心的解放。但他终究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胆小鬼和懦夫,以至于到死都缺了点智商和果断。他从李平别墅的阳台跳下,以这样致残不致死的高度为自己的下半生换来一把轮椅。从此,他不再是心智残缺,而是身心俱残。

其实,苟且并不可耻,但非要虚荣地给眼前的苟且披上诗和远方的外衣,那就有点可笑了。

而更可笑的是,全片活得最惬意的角色居然是一个疯子。虽然戏份不多,却总是见证重要时刻。

开场时,因为被疯子打伤,盛男才不得已去了医院,顺便得知了自己患癌的事。结尾处,盛男学着李老先生教她的解压方式站在山顶大声呼喊出那句我爱你,站在她身边的居然是那个疯子。疯子间接促使盛男走上了探寻自我的旅途,又最终见证了她与自己的和解。

生活苦吗?也许吧!

体面的活着远比想象中要难得多,片中人所追求的仪式感也成了禁锢快乐的枷锁。偶尔,像个疯子一样没心没肺地活着,反倒多了份自在与从容。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2000字



周末,冲着对姚晨的信任去看了她主演的新片《送我上青云》,之前对这部电影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影片排片很少,跟踪了两天才终于遇到合适的时间,这样的电影只适合一个人去静静的看。喜欢独立自信的姚晨,也相信作为她的第一部监制的电影,一定不会差。

电影讲述了由姚晨饰演的女记者盛男意外得知自己患上了卵巢癌,却连手术治疗费30万也没有,在人生几入绝境的时候,不得不为了这30万的救命钱,接受为一个土豪的父亲撰写传记的工作。并由此踏上了一段寻找自我、坚持自我并释放自我的旅程。

虽然故事的缘起悲伤,但整部电影的视角却自然诙谐、对话有趣但发人深省,甚至在很多时刻,会让观众有一种喜剧片的错觉。

盛男在生病无处可以寻找帮助的情况下,像大多数人一样,自然的选择了回去找父母,奈何父亲生意失败又被停贷,正急着找米下锅,原本以为可以从父亲那里找到救命钱的盛男反而成了父亲窥觑的对象,盛男一气之下拿走了父亲打算送给情人的包包,一把火扔到路边垃圾桶烧了。

那一把火大概也烧掉了她对父亲所有的牵挂和希望,站在马路对面的母亲开着与年龄不相称的粉红色甲壳虫,年届知天命的母亲内心也如同那粉红色的车一般幼稚可笑,无奈的盛男乘坐长途车去往土豪父亲修行的大山里,去完成那个不得不完成的传记,给老人的传记,也是在为自己寻找续命的机会。。。。。。

不省心的母亲追上了盛男的长途车,成了她一路甩也甩不掉的旅伴,母女俩的关系在电影里似乎早已翻转,妈妈更像是少不经事的姑娘,而刚刚过了而立之年的盛男成熟冷静的仿若母亲一般,一路坐车、乘船,感觉那样的景色像极了三峡,从贾樟柯的三峡、到滕丛丛的三峡,似乎这里充满了人间的悲苦,湿漉漉的让人的心在观影的过程中总是不由得沉了下去。

路上偶遇一个戴着眼镜的帅男刘光明,也像盛男一样拿着相机在不停的拍照,文质彬彬的样子在人群中显得那样突兀。因为一个偶尔的救助,盛男认识了这个看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男人。同行乘船顺流而下,随意的聊天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作为记者的盛男用相机记lu一路的故事,而刘光明记录的只是天上变幻莫测的云朵。他俩的聊天仿佛是一种喻示,盛男的世界在人间,刘光明却始终在不着边际的云端。

盛男和母亲走进深山才终于见到土豪的父亲李老,一个曾经很牛掰的画家,可惜生命几乎已到尽头,命若残烛的老人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洞若观火的眼力,同时依然有着一颗不安分的男人的心!感觉导演的选角很赞,尤其是在李老的选择上,观影的过程感觉导演选的这个李老实在是太符合剧中人物的定位,一个居住在山里的老头,却在全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潜意识的求生欲促成了与梁美枝暧昧的故事,也在生命的最后用一个男人的欣赏,点化了处于生命低谷的盛男的妈妈梁美枝。那一场广场舞的戏,梁美枝在舞着、李老坐在旁边看着,那个看打动了我,梁美枝旁若无人的舞实际上是在为李老在舞,也同样是为李老唤醒的自己而舞。

活了50年,终于有一个男人那样的欣赏她、喜欢她,就算李老已经风烛残年,她也愿意为他起舞。如此女人心,大概也只有女性导演才能够捕捉和表达吧,当故事切换到后面,李老逝去,梁美枝独自走在街上,压抑着自己的哭泣时,我仿佛感受到了她的痛与苦,她哀痛的哪里是那个带着情色看她的男人,她分明是在为自己哭泣,为自己那个刚刚苏醒的自我哭泣。

看盛男不可思议的独立,就不得不看她和父母的关系,一场母女俩在水边与李老烧烤的戏,生动的让观众看到了一个18岁就生孩子的无辜母亲梁美枝,盛男的控诉简直就是一堂关于原生家庭父母的心理学课。这部电影的导演滕丛丛虽然青涩,却仍然在这部电影里一次次的打动了我。她很细腻,加上姚晨他们三个的表演,让一切的表现具备了很强的张力,可圈可点。

感觉电影的前三分之二更加精彩,那场姚晨想要和刘光明做爱的戏,对人性的把握令人赞叹,只是最后的处理似乎有些匆忙,现实中的刘光明早已接受了自己的生活定位,又为何会因为盛男的出现而跳楼?人性的觉醒哪有那么轻易?

盛男最终在搭档四毛那里达成了身体的满足,一切按着她的计划顺利进行,她和四毛合体的时候,也是李老离世的时候,爱欲是人的生死之门,我从哪来,还从哪去,这是关于李老的结语,也同样是盛男关于生命觉醒的关键。

我们都像盛男一样不断的在寻找生命中的突围,并且在一次次的突围中,改变着个人的疆界。原以为的目的早已在突围的过程中变化,随着自我疆界的一点点变大,世界观也在悄然而变。电影的最后,盛男终于可以学着李老的样子哈~哈~哈~的笑出声来,既然不能依托外力送自己上青云,那么一个女人对自己的救赎大概就是自己变成好风,如那句诗一般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很喜欢这部电影,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像生活中的一面镜子,芸芸众生,我们在这世间生存、挣扎,在挣扎中寻找着自己生命的意义,画家李老带着遗憾离开了这个繁华世界,他最后唤醒的梁美枝因为清醒是否会更加痛苦的生活在原本的世界里?跳楼未死坐着轮椅的刘光明未来会怎样?进了手术室的盛男会痊愈吗?开放的结尾留给观众太多遐想。

电影《送我上青云》观后感



今天突然想一个人去看个电影,打开美团看了一下正在热映的电影。无意中看到了这个,发现是姚晨主演的。我还挺喜欢姚晨的,所以就赶紧选好了座位,骑车出发前往电影院了。

到电影院的时间刚刚好,心里很期待。看了简介说是关于一个女人自强的故事。我觉得非常适合现在需要点能量的我。因为选片匆忙,所以连预告片都没有来得及看一下。

今天是周六,看电影的人不少。进了电影院找好了自己的座位坐好,没提前买水,就在临近的面包房里找了一个椰子味道的饮料。感觉电影还没开始,我的饮料基本上快见底了。看电影的人们陆陆续续的进来了。

接下来说说这部电影的观后感吧。

首先这部电影的基调是灰暗朦胧的,在短暂的一部电影里,交代了几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状态,有父女,母女,同事,老总,喜欢的人等,这种感觉是让你说不出来的感觉,有点压抑,有点朦胧。

这个故事是写实的记录方式,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有那种来自精神上的压抑,痛苦,愤怒,等感觉来表现一个人生片段。

电影开场,出现了姚晨扮演的一个女孩,这个女孩背着单反相机,穿着朴素有点男性化,穿梭在一个山头,被狗追,但是却很镇定的躲开了。她是一个记者,在调查一些事情。她表现出来的品质,是坚强,勇敢,努力,执着。

后来发生了这些:

1、疾病

这个女孩得了卵巢癌,她又没有钱治病。这个病首先对她的精神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她很痛苦,无助。

2、朋友

她开始求助她的朋友,但是这个人极度的爱钱,想要成功。她为了筹借治疗费用,跟这个朋友开始计划给企业家写自传。因为给的钱很多。

3、父亲

她的父亲公司即将破产,并且跟她的同学维持了十年的情人关系。她把她父亲准备送情人的包给扔进垃圾桶点着了。她的父亲对她表达的冷漠,让她非常寒心。

4、母亲

她的母亲十九岁的时候嫁给了她父亲。但是由于人比较软弱无能,所以,觉得老公和女儿都不需要她。表现出了一种伤心和绝望。

5、老总

老总觉得给你钱或者制造赚钱机会的就是你的衣食父母。这句话让她非常的反感。但是为了钱,最终还是跟这个自大并且不尊重人的老总签署了合作协议。

6、喜欢的人

在路上碰到了一个喜欢的人,可是这个人是老总的女婿。这个人喜欢谈天说地,满腹经纶。会背诵圆周率,可是却被老总无视自尊,总是以各种方式来赢得自尊。并且因为无法忍受,差点失去性命。

这是一部让你感觉到影子的电影,好像那个桥段就是来自于你或者你的生活。而又那么活生生和无奈。

电影中穿插着朦胧的镜头,不止一次。我想就像是一个虚无的人生,最终我们的结局是死亡。而在这之前,我们纠结的,苦恼的,似乎都不如活着来的实在。

我们总是会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产生愤怒和不满的情绪。我们和他人的关系就是如此的不堪。那些丑陋的,无奈的东西,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情绪紧绷,让我们无法喘息。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放松下来。

放下那些无谓的争执。如,对疾病,对钱,对爱情,最自尊,对亲情,对朋友。

每一种关系代表着一种执着,我们无法忍受的执着。对父亲出轨的痛恨,对母亲无能的呐喊,对朋友爱钱的鄙视,对爱人没有自尊的同情。对自己生病的悲伤。

终了,

活着就好,爱自己就好。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800字


《都挺好》观后感:平凡人的一生

前阵子《都挺好》大爆,女人要做苏明玉的口号流行起来,连带着姚晨也俨然变身女性代言人。

独立、强势、精英,仿佛成了当代女性的人生准绳。可我好奇的是,为什么这些网友们都这么自信未来一定是女强人?那些更广大的普通女性怎么办?毕竟不是谁都能当苏明玉。

还是姚晨新片《送我上青云》带来了一点新思考。从前的光鲜亮丽不见了,这回姚晨化身为一个平凡朴素的女记者盛男。她自强自立,雷厉风行,业务水平出众,怀抱新闻理想,还是个大学霸,女博士。

按网友标准,她应该是完美女性的代表,是被歌颂的典范。可《送我上青云》却用现实主义的笔法,给了盛男一个灰暗的生活图景。

原来她大龄未婚,日常承受着外界的剩女警告。而且长相不美收入不高,还不幸患上卵巢癌,连做手术的钱都没有。

盛男不得不为了筹措手术费接下一个不喜欢的工作替一位企业家之父写自传。谁知道母亲突然跑来,硬要缠着她一起。

原来盛男是家道中落,父亲欠债,还出轨了她同学;母亲则是上一代普通女性的典型代表,年轻时把光阴奉献全给了丈夫、儿女,到老才发现自己失去了人生方向。

面对原生家庭之痛,盛男却没法如苏明玉般潇洒果敢,嘴上再嫌弃母亲,也还是把她带上了路。

两个女人都面临着人生的考验,为了抓住那点残存的激情,一路寻觅真爱;

但如果你以为这是一个爱情片,出现一个好男人拯救一切,那又大错特错了。对于普通女性来说,真爱是奢侈品,但追寻真爱的过程是一种证明自己存在的方式;

现在时间不多了,她竟轻易地为一个萍水相逢的陌生帅哥所倾倒。

看似疯狂,可正是在这种电光石火的邂逅里,她才能打碎从前的盛男,找到原本的自己,感受生命在体内真真切切地流淌。

人人都被异化了,大企业家脑满肠肥,只是别人眼中的摇钱树;而陌生帅哥竟是企业家的上门女婿,像动物展览一样被岳父喊着在宾客面前背诵圆周率;盛男母亲则每日涂脂抹粉,拼命证明自己还是个鲜活的女人。

反倒是那个盛男帮忙写自传的企业家之父活得最通透,在中年放弃生意归隐山林,画画写字,一大把年纪还不放弃对美女的喜爱,保持天然的本能。

盛男忽然明白过来,她首先是个人,一个吃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的普通女人。什么女强人、女博士、女精英都不过是标签,真爱之路的终点也不是某个完美男人,而是找到自我。

很喜欢电影最后的画面,企业家之父躺进河畔的棺材,沿着水流飘入山间,他为这本自传写下结尾:爱欲本是人的本性追求,我从那里来,也归往此处。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1100字


太多打着文艺片类别的电影,在那里莫名其妙、故弄玄虚,我以为《送我上青云》也是一部这样的影片,所以上映的时候就没去影院看,网络上线后,百无聊赖的打开来看,两个字惊喜!

也许是我本来就很偏爱这种伦理片,并且非常不喜欢扁平化处理的作品,所以这部影片,就我个人感受来说,我觉得是一部不说百年不遇,起码能说是多年不遇的好片子。

非常的清,清新清减,几乎没有任何套路式的痕迹,也没有冗余的情节和情绪。就像一副水墨画,干净、流畅、醒目。

太多的影视剧为观众造梦,给普罗大众提供逃避现实的意淫甜点,所以我们一旦看到能正视现实的作品,不管拍的好不好,总会因佩服制作团队的勇气和追求,不忍再过多苛责,对这部影片我也有这样的情感。

如果非要冷血的鸡蛋里挑骨头,我想说,它还是难逃文艺片的一个旧疾,那就是依然着墨在理想主义和现实境遇的碰撞纠结,这是很多文艺片导演自身以及作品的痛点所在。

很多的文艺片,区别只是故事外壳不一样而已,内核全都是围绕着理想主义与现实境遇的矛盾展开。

我不懂该如何定义影视剧对普通人生活的意义,是不是我们只能从中获得点意淫或共鸣,要求影视剧有启发和教育的功能,是不是太贪心,或者限于创作环境的条条框框,不能把问题直达根部。

就比如支撑了这么多部文艺片的内核理想主义和现实境遇的碰撞,难道真的只能止步于探讨,一直探讨下去,最后慢慢变成无力的呓语,自说自话。

这样除了强化它的对立思维,没有任何帮助。

是不是可以试着去建立协调思维,起码不要再强化对立。

虽然这很难,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在这上面花那么多的力气,最终也没做到平衡认知。

这也从侧面反应了家庭环境的重要性。父母的认知是孩子认知的天花板。

孩子们从学校毕业后,初入社会,发现自己又成了学龄前儿童,需要重新学习社会生存指南,有时都不能说是从零开始,而是从负数开始,因为要把很多天真打碎,腾出地方来去填充社会知识。

对于一个刚刚成年的孩子来说,这真的很难,一边是年少轻狂年轻气盛,一边又狠狠被现实打脸,这个认知转化过程很艰难也很痛苦。

所以,需要家长具备这种认知能力,把理想主义和看清现实的平衡认知,早早的去和孩子做些交流,甚至有能力给孩子做出示范那就更完美了。

可是我们只有极少数的人有这样的幸运,大多数的人,都是要靠自己的血肉之躯去经历这些矛盾与碰撞,头破血流之后能习得都算幸运了,还有很有多人头破血流之后才发现已为此蹉跎半生。

理想与现实这个题材,和爱情一样,是很多文艺作品的支点,但是我们作为观众,不能仅仅满足于描述和探讨,我们是要实实在在的生活的,所以,我们要站在更高的纬度,去思考本质,去探索可能。

青云志2观后感影评


《青云志2》是一部由李易峰、赵丽颖和杨紫等主演的奇幻武侠古装剧,该剧剧情引人入胜,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去看看网友们是怎么说的吧!

看了1也看了2的,入了张小凡和鬼厉的坑。我喜欢李易峰饰演的鬼厉,他对碧瑶的爱我真的很感动,为了复活她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加入了鬼王宗,活成了另外一个人,甚至在秦无炎给他下了毒但被发现后要给他解药时他竟然为了能看到碧瑶的幻觉而不愿服下解药,当时我真的看的,我很难受啊!!而且李易峰的古装扮相在第二部里更加惊艳了,天生的脸啊,颜值真的说是逆天都不为过,真的太喜欢了。另外缺点就是剧情不太紧促,有些拖拉,其他也没什么可吐槽的。别跟我说什么演技不好特效五毛什么的,我给你五毛你给我弄个来看看,我自己长的眼睛我自己会看,承认人家演的挺好的怎么了呢?天天拿钱黑人家作品,给剧打一星的,给自己积点德吧。人在做天在看呢。也是服了。

虽然《青云志》相对于原著而言改变了太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鬼厉是塑造成功了的,这也算是《青云志2》的唯一看点了。的确相对于原著而言,《青云志》改变了很多,我们没有看到兽神复活攻上青云,没有看到道玄入魔,没有看到田不易和苏茹去世,没有看到鬼厉集齐五部天书。但是,李易峰却把原著中那个内心还存有一丝善念,外表冷酷少言的鬼厉带到了我们面前。

其实抛开原著来说,《青云志2》本身剧情也还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首先就是十年后,张小凡回到鬼王宗成为鬼王宗副宗主并被鬼王改名鬼厉。然后正派人士都说鬼厉一身肃穆的杀气是人人都畏惧的血公子。我就想问一句,他这十年只是在外寻求复活之术,并未杀过谁,这血公子的称呼从何而来?其次就是十年前,陆雪琪就知道师门早已容不下张小凡了,怎么到了十年后就和失忆了一般,多次劝说其回师门,回去干嘛,找死?最后就是之前一直说要复活兽神需要集齐五部天书,还有四灵血阵才能复活兽神,那么就想问了,怎么到了最后就只有三部天书和四灵血阵了,还有之前夔牛不是被张小凡打回去了么,那这最后用的这只夔牛是哪里冒出来的?

苦于小凡与碧瑶的爱情,悲于小凡的经历,青云是小凡心心念念的家,碧瑶是小凡心心念念的人,可这又如何,家再也不是家,人也已去。青云为了所谓的天下苍生,为了所谓的正道正义放弃了他,这样一个的一个男主如何不让人心疼,直到十年后,小凡已死,鬼厉归来。这个心中只有碧瑶的男子,他说:如果我没有办法复活碧瑶。我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他说:我只是一个凡人我只希望我心爱的女孩。可以活下来。他说:碧瑶终有一日。我会等你醒来。答应你最后的那个承诺。我们说好的。这样的鬼厉是孤独,是寂寞,是无助的。这样的鬼厉强大的让人心疼,这样的鬼厉孤独到让人想拥抱。九幽阴灵。诸天神魔。以我血躯。奉为牺牲,三生七世。永坠阎罗。只为情故。虽死不悔

初看这部剧呢确实是因为全员颜值在线,然后看了预告觉得嘿,不错有点意思,没想到看完后我只是心疼在全剧都水的大流中,还坚持走主线的背景板男主,李易峰的演绎让我看到了一个更立体的小凡,他真的是认真对待张小凡和鬼厉这个角色的,能在有限的剧上演绎的这么好,给不容易的男主加鸡腿,先说说小凡,书上说小凡是一个平平无奇的人,但是依照现在观众的口味,如果真找一个平凡的人,我想也不会有人想看,其次李易峰真的已经把自己的锋芒藏了很多了,小凡看上去就是一个平凡而又努力人,在剧中最喜欢的就是大竹峰日常,小凡的努力和渴望让师父认同,师父表面嫌弃却时时护短,慈爱的师娘,对师姐懵懂的爱恋,喜欢这样无忧的小凡,不经世事的小凡,又心疼是非观破灭的鬼厉,没了爱人,也见不了亲人,把自己隔绝起来,只有在碧瑶面前才会露出本来样子的鬼厉!啰里吧啦说了这么多,只想说虽然是注水的青云志,但却给我们带来了最好的张小凡!!!

出品方为了赚钱也是可以了,明明一起拍的,还没拍完,偏要分成两部,导致后面一部,故事单薄,强行结尾,结尾搞得跟通关游戏一样,槽点满满。但能让我坚持看下来的,只有鬼历了。诛仙的情结,就算改了,也要看看鬼历被演绎成什么样。看完后,很喜欢,是我心中的鬼历,甚至比书中印象的鬼历都符合我的审美。书中人物,很纠结,很迷茫,破而重立的过程很虐心,于情与义与爱中,纠缠不清。而剧中这个鬼历,世界观不曾崩塌,十年的寻找后,只为一丝执念,一缕深情,虽然加入鬼王宗,只是变得冷漠,变得淡然,宛如世外旁观的过客,气质内敛,气场强大,但心中的善与恶依然分明,对人性的美与丑依然坚持。是那个呆萌善良可爱的张小凡长大后的一脉相承。

剧中毒公子演得也不错,最后洗白没必要,坏到底才是真绝色,最好在血池那里就一爆了之, 配角强行跟着加戏,导致剧情更弱,真是毁了这部剧。 不禁叹息,真是叹息,可惜了这么好的张小凡。不过,作为诛仙的书粉,有这样一个张小凡,也算圆满了。为此,给此剧加两星,希望更多的人看见。

翻日记的时候偶然看到,没听过几遍但却唱了出来,只能说旋律朗朗上口吧。看mv的时候哭成狗。

如果 天真有罪/我愿为爱化成灰/承受一天空的泪/如果 真心负累/我愿深埋你的美/让爱长眠我心扉

等伤心开出一朵花/等心中的雨落下/思念长出了白发/用你的微笑来换我的傻/等伤心开出一朵花/等回忆的路坍塌/用心中的尺 量你的天涯

如果 天真有罪/我愿为爱化成灰/承受一天空的泪/如果 真心负累/我愿深埋你的美/让爱长眠我心扉/等伤心开出一朵花/等心中的雨落下/思念长出了白发/用你的微笑来换我的傻/等伤心开出一朵花/等回忆的路坍塌/用心中的尺 量你的天涯

等伤心开出一朵花/等心中的雨落下/思念长出了白发/用你的微笑来换我的傻/等伤心开出一朵花/等回忆的路坍塌/用心中的尺 量你的天涯

为什么国产剧都这么垃圾!

这部剧最大的诟病就是在剧情上的改编。

①看到海报封面上赵丽颖饰演的碧瑶一袭蓝衫心里就咯噔一下,进入剧情之后果然没让我失望原著里提到N次的水绿衣衫在哪儿?碧瑶的出场更是这还不算什么,后面小时候的事是什么鬼?掉洞里扔个包子结下不解之缘简直天方夜谭,编剧言情看多了吗?脑子有坑吧?

②原著里第一个副本空桑山万蝠洞给改成碧火天冰湖就算了,剧情压榨的也太过分了吧?死灵渊呢?无情海呢?滴血洞呢?最重要的《天书一卷》呢?这些是张小凡和两大女主相识相知的地方也能删?编剧没读好原著就来改编?脑子有坑吧?

③年老大、野狗道人这些魔教妖人三下五除二就死翘翘了这些人在后面还有很多戏份啊~野狗道人是好人啊~~那我问你去了碧火天冰湖干啥了?杀几个小怪就回来了?还有周一仙、小环仙人指路呢?这些原著里面有血有肉的人物都被你吃了吗编剧?人物多剧情都脱节了没看到吗?脑子有坑吧?

剧情上太多问题了,不是说不能改,为了拍剧的方便可以删改一些情节,不过这改的太差劲了吧?空洞无力的节奏看着完全没有小说的感觉,一一指出来怕每一集都没法看~普智、曾书书、灵尊大柯基简直无法直视。

不得不说一下选角的问题,赵丽颖是最近拍剧太多累了的吗?眼神空洞无力,本以为赵丽颖演的碧瑶会是本剧亮点,有点失望;李易峰演的是真的没演技面部表情几乎为零。杨紫演陆雪琪大大的败笔,高冷的气质完全表现不出来。

我个人个人认为《诛仙》深入人心有两个原因。一是原著中的人设,细腻的情感,催泪的情节。还有一个就是诛仙的世界观。我记得在接触诛仙之前,接触到的最多就是当时非常流行的武侠小说。武侠小说没有这么多的场景描述,所以当我接触到《诛仙》 ,首先让我惊叹的就是《诛仙》的世界。高耸的青云山,翠绿的竹海大竹峰,仙境般的虹桥,阴灵遍布深不见底的死灵渊,小松岗,月如霜的小池镇满月井。就凭这些足以让不知道多少人惊叹原来小说也能一个如此美丽的世界。也就凭借这些便足可以让多少人迷恋上《诛仙》。

我估计青云志整个剧组都没人真正看过诛仙这部小说。即使看过也是公司决定要拍诛仙,他们才去看的小说。若是像你我这样从懵懵懂懂第一次接触诛仙,又在十年后的时间里看了一遍又一遍的话他们不会让一个伴随自己十多年的诛仙被改编成这样。

看过诛仙的人都会有一个诛仙梦。流波山上夔牛脚下为救田灵儿不惜暴露身怀天音功法的张小凡。通天峰上玉清殿内即是身死也要为普智保守秘密的张小凡。青云山上诛仙剑下为了保护张小凡而发动痴情咒的碧瑶。可为玲珑屠戮天下,亦可为玲珑魂飞魄散的兽神。以自()己骨骼血肉帮助兽神成人然后化作石像的玲珑。狐岐山内苗族大巫师的功败垂成。天音寺内张小凡的那一句:师傅,你安息吧。总会有一个戳中你的泪点。最戳中我的泪点是,城外义庄弥留之际的田不易最后一番话。一是让张小凡原谅迫不得已出手的陆雪琪,二是让苏茹摸做傻事。不知道你们觉的如何,我只觉得那轻唤的一声老七,似乎穿越种种的不可能。透过屏幕让画面出现在我眼前,时至今日,每当我看到这几章还忍不住眼眶一热。而这些感人至深的场面不知道被改编的还剩下几个。剩下的有是否能契合我们心中的那个诛仙梦。最后我想说的是愿电视剧不曾熄灭你我心中燃烧十年的诛仙梦。

地球上的星星影评


地球上的星星影评

大家好!本来把这个题目报给 陶老师的时候,是想在公益群分享的,后来咱的课表安排在这儿,我记得咱们家长学校这边分享过这部电影,只是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了,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兴趣再来一起回顾一下这部感人致深的电影?

让我决定再次分享这部影片的原因,其实是我再次重新观看的时候,看到了很多以前看不到的细节,所以,也想通过这次分享让大家知道,好的东西不一定只看一次,可以反复地去看、去思考,会得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这部影片我记得是已经看第四次了,前两次是连续看的,因此写了这部电影的观后感。大家在今天我们分享之后,去看一看我曾经写过的观后感,看看是不是有了很多不一样的感受。

我想从几个部分来进行咱们今天的分享:

第一个分享:别让孩子形成“我不行、我不好”的信念。

在这部电影的开始,就是一位老师在公布一次考试的分数,我注意到,每一个孩子的分数好像都在20分左右,而我们的小主人公伊桑却只有2分。

大家不妨去做两次设身处地的感受:第一个,去感受一下小伊桑拿到这个分数应该是什么样的表现?而事实上他的表现是什么样的?这是小伊桑真实的感受吗?他的行动说明了什么?

按我们正常的想法,当我们取得这样一个低的不能再低的分数时,我们会非常的难过和沮丧,并且会觉得对不起老师和父母,甚至会觉得自己很糟糕。现实中,这样的孩子会有怎样的表现?小伊桑一直是面无表情,甚至有着他这个年龄段孩子没有的一种落莫和木纳。从他的脸上你绝对看不到他内心有一丝因考试失利而出现的内疚和不安。

当看到这儿的时候,大家觉得这是小伊桑真实的感受吗?他为什么会有如此的表现?

大家不妨想一想自己来家长学校之出,当你看到孩子因考不好而无动于衷、不思悔改、不求上进的漠然表现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我记得不止一个家长告诉过我:我的孩子考不好也不知道着急;我的孩子一点也不求上进;我的孩子考的不好却没有努力的行动……

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因为只有我们弄懂了孩子表现的原因,才能真正去理解孩子,只有理解了孩子,我们内心才不会窝火对不对?当我们理解了孩子,内心平静的时候,自然就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分析问题,就能找到真正帮到孩子的好方法对不对?

前两天,有一位家长曾跟我这样交流:我的儿子从高二开始成绩下滑的非常厉害,从前二百名下滑到今天的倒数几十名,真是非常着急。关键是看到他好像一点也不在乎,每天就知道玩,不努力,我说他吧,他就跟我闹,甚至不理我,这可怎么办呢?

大家看看这个案例,如果你是这个孩子,你觉得你会出于什么原因表现出不在乎,而只知道玩,不努力的态度?

分析其原因一般有这么几点:一是,孩子已经在数次的失败下得出一个自己就是不行的结论,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有点破罐子破摔的心态。

二是,孩子在这样的成绩面前有点无能为力,学习上确实遇到了困难。

三是,孩子在用这种态度进行自我保护。

对于前边的两个原因大家都能理解吧?第三个原因咱重点说一下。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被周围的人认可和接纳。而当这个人感觉到自己不被接纳,并且有可能会伤害到自己的时候,他会出于一种本能地在外边给自己包裹上一层保护色,告诉周围的人,我根本不在乎现在我这个样子,所以,你也不用来训斥我、笑话我,我已经放弃了,所以,你们也放弃吧。

回头说咱们的孩子,假如这个孩子真的放弃了自己,那么他可能真的不在乎什么分数、别人的目光、父母的责备。而偏偏是我们的孩子不管现在的状态你是不是接纳,他总是有一种愿望,就是得到父母的认可和接纳,因为这是他自信的重要来源。所以,当他的成绩不好时,当他看到父母因为他的成绩而伤心、生气时,他内心是很在乎的,但他现在又无能为力,你说让孩子怎么办?他只好装出一幅满不在乎的样子,他是想让父母好受点,也想让父母闭嘴,不要来责备我,我根本不在乎。

大家从小伊桑听到妈妈问他试卷发下来没有时那种漠然的表情,当听到哥哥说自己每门都是第一时那种羡慕和高兴的眼神中就看得出来,孩子还是很在乎成绩的,更在乎自己在妈妈眼中的形像。当哥哥有意无意地问伊桑把那个拼图快拼完了的时候,小伊桑脸上也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当我们能看到孩子这些不在乎的表现背后的这些原因时,我们是否也能用另一种心态去面对孩子?当我们以理解、接纳、认可的态度去对待孩子的时候,我们不再是看到孩子的不作为,而是会去分析孩子成绩不好到底是出于哪种原因?会想办法去做些什么帮到孩子怎样改变目前的现状,是不是呢?

刚才案例中的妈妈,我曾问她:“你觉得你现在带着怨气去跟孩子交流时,能帮到孩子吗?”妈妈很诚实地说:“不能,孩子现在根本不让我说话,一说就得吵起来。”

大家来看看这个结果,是不是因为妈妈根本不能静下心来去接纳孩子、理解孩子成绩不好背后的原因?是不是妈妈现在的状态不但没帮到孩子,还成了孩子问题的一部分?本来孩子只是学习成绩的问题,现在变成了两个问题,就是亲子对抗的问题。大家想想,当孩子的精力用在与你对抗上一部分时,是不是更没有心情和精力去搞好他的学习?

只要我们对症下药,以一个好的心态和态度去面对孩子的学习,是不是更会帮到我们的孩子提高成绩呢?

第二个分享:学会尊重孩子的世界,接纳孩子的世界。

现在咱们再回到影片中来。大家看到电影的开始,用了很长的篇幅展示了水中的生物、天上的飞禽、地上的动物们,不管丑的、俊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都好像生活的非常快乐,他们都在以自己最好的状态生长着。这个地方我们能感受到点什么呢?

只要尊重每个生物的特点,让它们各自在最适宜的状态下生活,它们就会展现出自己最好、最幸福、最快乐的状态。这个时候,你能说哪种动物更好?哪种鸟最好?哪种水中的生物最好?它们各得其所,展现的就是它们本来的样子,所以觉得它们都很好啊。对于这一点,我们是不是都很容易接纳?是不是我们对动物表现的都很宽容?因为我们很明确地知道,鸟就是鸟、鱼就是鱼,如果我想养好它们,我们只能尊重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习性,让它们以最大的限度去成长它们自己就好。我不知道大家家中是否养过什么动物,我们有没有因为它们是同一种动物而成长的速度不一样,长的样子不一样,个性不一样而嫌弃过它们或试图想改变它们呢?比如我曾养过两只小狗,两只小狗是同一个狗妈妈生的,但两个小家伙绝对不一样,一个纯白色的非常干净,一个是黑白相间的毛,相当漂亮。一个爱动,总是把我们的东西到处叼,一个爱静,我们看电视的时候总喜欢温顺地靠着我们腿边睡觉。当时,我们并没有因为它们的不一样而嫌弃哪个,甚至从没去认真地比较它们,只是觉得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可爱之处。

可是,反过头来,再看看我们的孩子,我们做到这样的包容了吗?我们有没有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拿我们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做比较?我们有没有觉得我们孩子赶不上别的孩子时感觉非常气恼?我们有没有在心里存在着一根“好孩子”的标尺时时测量着我们的孩子?我们有没有当孩子不符合我们内心的标准时而对孩子责备和怨恨?

咱们先不慌去得出结论,接着看我们的小主人公伊桑的经历。

咱再看一个镜头:小伊桑欣喜地发现地上有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拿在手里左看右瞧,其实只是一个拉链的一部分而已,而他却非常珍视地从兜里拿出一个袋子,并小心地把刚刚收获的这个宝贝收纳其中。大家可想而知,那个看起来很旧的袋子,应该是小伊桑的一个万宝囊,那里边是一个我们这些成人不能理解的世界。还有一个镜头,小伊桑把从外边捞来的小鱼苗倒入鱼缸时那种欣喜的表情,让人看了就觉得特别舒心。那是孩子的另一个世界。

而做为我们成人,可以回想一下,我们的孩子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时候,把一些小石头、小棍棒捡回家,当宝贝一样存起来?回想一下,我们有没有尊重孩子这个特别的世界?

我记得女儿上初三时候,不知道从哪儿买来一些男明星的画像,然后拿脐带贴满她房间的两面墙。这让我和老公非常不满,一个女孩子,怎么能只挂男明显的画像?并且那些色彩还都是黑灰色调的,反正当时我看到的时候,感觉非常不舒服。可是,女儿却对这些明星特别喜爱,并且我知道她最喜欢的就是罗志祥。

我后来才明白,那就是当时女儿的一个特别的世界。好处是,我那时已经在学习一些心理学,没有过多地批评女儿,虽然不满,还是像很多朋友们说的压抑住了自己。因此也不算给女儿造成很大的伤害。但我们对于那些画像的态度却也引起了女儿很大的不快。

大家想一想,我们看到的为什么总是会和孩子不一样?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孩子们拥有的世界总是让我们感觉不舒服?

原因就是我们总是在以我们成人的价值观、处世观、人生观等去衡量我们的孩子,我们却忘记了孩子们的世界只属于他们,每个阶段他们自己创设的世界正是他们成长的空间和力量。

很明显地,孩子们的世界也是在不断地变化地,到女儿上高二的时候,她已经主动把墙上的画像摘下来了,我问她原因,她说:“感觉有点压抑了,不喜欢了。”然后,再在女儿墙上出现的便是一些可爱的形像,一些色彩显明的东西。特别是女儿上了高三后,突发奇想地在墙上开始倒计时,我到现在还保留着那时的原样。现在截图给大家看看哈。

影片中有几句歌词我觉得很感兴趣:“有一点甜,有一点酸,有一点近,不算太远,我想要的,我想要的,是……自由。触手可及,但又转瞬即逝,如那海市蜃楼。梦的外套,暖如毛衣。云之彼端,我的世界。”

从这儿我们得出一个什么经验和教训呢?

要学会尊重孩子的世界,接纳孩子的世界与你想的不一样,让孩子在自己的世界中去摸索、去成长。尊重孩子每个阶段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孩子们大了以后有自己的隐私,更要尊重孩子有着跟我们不同的爱好和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开心,也才会成长为他们最好的样子。

第三个分享:不给孩子贴标签,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影片中还有这样一个镜头:小伊桑的一些伙伴们在玩球,球踢出了很远,他们命令伊桑去捡,伊桑很高兴、很痛快地把球捡了回来。但是却由于扔过了头而把球扔到了别处。这让伙伴们非常恼怒,都一起大声地指责伊桑,刚开始,伊桑像做错了事一样的表现出了愧疚、害怕的表情,很容易地接纳了别人的指责。那些伙伴的态度非常恶劣,大声地责骂伊桑:“你脑瘫了?!看什么看,快去把球捡回来。”小伊桑当时的态度真的很像大家说的“受气包”,直到一个伙伴开始边骂边推搡他,才激起了小伊桑的怒气,与这个小伙伴打了起来。最后,因为他身体的弱小,吃了很大的亏,但他也同时咬了那个伙伴。

大家现在能回想起当时的情境吧?大家想一想,小伊桑为什么当时表现出一幅逆来顺受的状态?

大家可以梳理一下影片中的一些镜头: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个人的分数,小伊桑以2分的成绩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小伙伴们不让他加入玩的行列,他只是和两只狗在一起玩耍,并且还会被孩子们要来喝去;妈妈和爸爸拿他跟哥哥不时地做着比较;检查的老师把小伊桑和另外的几个同学罚站在校门口,让所以上学的孩子们都看到他们“不听话”的样子;老师因小伊桑不能读出课文而把他赶出教室;家长和老师的见面会,成了老师向父母告状的控诉会;老师要求他转学,原因是他智商太低;在新的学校被老师和同学打击,原因是他太笨。

大家从这儿可以看出小伊桑为什么会逆来顺受了吧?他在别人不断地告诉他“你不行!你笨蛋!你不好!你不可爱!”等时,他慢慢地接纳了别人的看法,在内心也认为自己就是别人看到的这个样子,虽然有时还会疑惑,但最终还是接纳了。所以,当别人再说他、训他笑他的时候,他甚至会觉得有些麻木了。

从这儿,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教训?

不要轻易地给孩子贴标签,不要轻易地给孩子负面的评价,当孩子一次次经历失败后,一次次被别人告知他是不行的时,他就会真的向这方面发展,他真的成为一个什么都不是的孩子了。

这需要我们去注意自己的言行,自己的心态,不要过早、过多地给孩子贴上不爱学习、不知道感恩、太懒、太没礼貌等标签,不然,你的孩子真的会向这方面如你的心愿了。你要在内心真正觉得你的孩子非常优秀、非常努力的孩子,是一个别人不能比的最独特、最棒的孩子,这样,你才会真正地接纳你的孩子暂时的脱离常规、暂时的不合你的心意、暂时的顾及不了你的感受和你的世界,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慢慢靠近你的期望、靠近你的心意。

在这儿,不但是指明显的标签,比如直接告诉孩子你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还指你内心给孩子的标签,比如你内心认定孩子是个不听话、不上进的孩子,即使你不说出来,这只是个隐形的标签,但孩子是能感受到的,他会通过你的一言一行、你的一个表情、一个眼神能体察到你对他的评价和认定。

“与其承认我不行,不如说是我不想。”这是影片中尼库巴老师的一句话,这也正是让我们看到了有些孩子为什么表现的不去学习、不去努力的原因。每个孩子都不愿意被父母和老师贴上“笨蛋”、“不行”的标签,所以,他们会怎么做?他们会用不去做告诉你们“不是我不行,而是我不想学。不是我笨成绩才不好,而是我没有努力才不好。”

大家明白这个道理了吗?能理解孩子有些行为为什么让我们那么恼怒而他们又无动于衷了吗?明白为什么说这是孩子的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了吗?

这时候我们应该做的是什么?是给孩子自信,让孩子放心,即使你成绩不好,我们依然爱你,即使你成绩不好,我们依然喜欢你。给了孩子这种自信后,孩子才会踏实地去做他自己的事情。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因为你的标签会成为一种负面的感召力量,让孩子向着你认定的方向发展。

第四个分享:负能量是不断地累积的,并且会在某一时刻暴发。

大家来看几个镜头:小伊桑在受到小伙伴一再的攻击后,突然地暴发了,暴发的让他的小伙伴们也有点愕然。他用尽全力去跟那个孩子厮打,并咬伤了那个孩子;在楼道里,他余怒未消地把花盆踢倒;在楼顶上,他还在不断地运气,并攥紧了他的两个小拳头,眼泪不断地流下来。当他回到家时,跟他打架的孩子正跟着气急败坏的母亲在诉说着他的种种“恶行”,爸爸忍不住伸手打了他,并且不断地数落着他在学校惹事,在家也不安分。而这时,小伊桑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委曲地为自己辩解,而是笑了起来。14

大家觉得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刚才那个像头暴怒的小狮子一样的孩子还能在这一刻笑出来?

大家是不是觉得小伊桑这几个镜头表现的反差很大?先是很温顺地给不领他一起玩的小伙伴们拾球,小伙伴指责他也只是低着头听着;后是跟小伙伴暴发严重冲突,打了起来,并把楼道内的花盆踢倒;再后来面对爸爸的指责噗嗤一声笑出来。

小伊桑只所以发生那种暴怒,其实并不只是对那个攻击他的小伙伴的愤怒,这只是个导火索,这时候暴发的还连带他内心积聚已久的愤怒和怨气,大家从他已经上了楼梯又折回来把花盆踢倒就可看出来,他内心的愤怒还没有完全发泄完。这一切做完之后,他看到一只断线的风筝,便开始平静下来,等看到爸爸再指责他的时候,他内心的愤怒已经发泄完了,所以,他能那么开心地笑出来。我的感觉是,他从来没有机会,也不感这样的发泄过,这次的发泄,让小伊桑内心那个充满负面能量的气球一下轻松起来。

从这儿,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教训?

不要让孩子内心积聚太多的负面能量,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如何疏导孩子的情绪,不让孩子的负面情绪积聚在心里。而这样的疏导需要我们自己有一种强大的内心力量,这就需要我们的自我成长,然后,我们也要学会疏导孩子情绪的技巧。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内心才会是纯净的、轻松的。

第五个分享:尊重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接纳孩子的独特性。

小伊桑总是把字拼错,却可以拿来油彩做一幅非常漂亮的画,从他对色彩的喜爱,看到他的兴趣及敏感点在哪儿,也可以看出他的短板在哪儿。考试的时候,小伊桑用自己丰富的想像力去算题,让你觉得又可笑又可爱。

到了新学校后,小伊桑还是不被老师看好,语文老师羞辱他,美术老师责罚他,体育老师让他罚站出列,英文老师责骂他,数学课也让他变得疯狂,老师和同学都嘲笑他,让他更感到孤独和无助。好像有成群结队的可怕的蜘蛛在侵扰着他,后来,这一切好像变为毒蛇,要吃掉他,让小伊桑怕极了。当大家看到愤怒的小伊桑在操场上一圈一圈地奔跑的场面时,有没有感觉到一种心痛?看到这儿,大家有没有觉得,小伊桑在学习方面是不已经无药可救了?

这样的几个回合下来,那几句歌词唱出了小伊桑的心声:“我已无痛,我麻木了。七情六欲全褪去,我一无所有。”有一句话说的好“哀莫大于心死”,一个小小的孩子到了这样的地步,大家可以想一想,学习还有那么重要吗?真的是学习成绩能代表一切吗?小伊桑真的是一无是处吗?

“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会给你开一扇窗。”我非常喜欢这句话,也真的相信这句话。在这时候,好在有一个老师发现了小伊桑,接纳了小伊桑,也理解了小伊桑,发现了小伊桑的独到之处。

大家看几组镜头:当老师看到小伊桑面前一直是一张白纸的时候,他没有批评他,只是轻声地告诉他:“没关系,慢慢画。”当他看到小伊桑一直低头发呆时,他也只是关心地问:“怎么了孩子?不喜欢画画?”老师的眼里没有责备,只有一种深深地关爱和担心。

当学校的其他老师把这些孩子们看成不听话的跳蚤时,老师却说了一句:“没什么,在美术课上不表达情绪还有什么意思?”也许这位老师已经把小伊桑空白的画纸也当成了一幅画来解读。

当尼库巴老师通过瑞杰了解到小伊桑读写方面的困难时,他到办公室翻出了小伊桑以往的作业本,他没有恼怒孩子的不会学习,而是想去了解孩子为什么不会学习。他想发现小伊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从这儿我们是不是得到一点启示?智慧的老师和家长不是去发现孩子的问题,而是去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所在。不是去用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去评价一个孩子,而是去思考和寻找孩子真实的样子。

这个从老师的几句话和表现中就可以看到:当他跟那些有残疾的孩子一起玩的时候,他的眼里看不到一丝的看不起和嫌弃,而是充满了对他们每个人的爱。在跟佳蓓诉说小伊桑的情况时,他的眼中充满了心疼的泪水,他说:“他很危险,一言不发,经常沮丧和恐惧,他的眼神充满了求救,我害怕他会一直低落下去。”

从这儿,大家是否能看到一颗善良而充满爱的心在为孩子跳动,在用心去感受对方的心灵之需?这是我们这些父母应该做的事,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去发现孩子的独特之处,并使之发挥到极致。然而,我们总是拿一把心中“好孩子”的尺子丈量着孩子,或者用社会上统一的“好孩子”的标准来衡量着我们的孩子,一旦不符合这个标准,我们便内心充满愤怒和怨气,一个“坏孩子”的形象也明显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后来,这个老师打开了小伊桑的心门,小伊桑也在绘画方面表露出他天才的一面,特长的一面。这一刻也就是小伊桑一点点找回自信、找回爱的契机,但是,生活中又有多少这样的老师呢?我们的孩子又哪有这样的幸运?

这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这些父母担当此任,去发现你的孩子、理解你的孩子、接纳你的孩子。当用心去做这些的时候,孩子会给你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所以,我们要学会接纳,生活中有像伊桑的哥哥这样认真努力地学习的孩子,也有像小伊桑这样不爱学习但有着其它特长的孩子。咱们需要认清自己孩子的特点,分析孩子的特长和短板,用正确的方法让孩子的长处更长,用爱去接纳孩子的短板之处。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健康在成长,成为他最好的样子。

第六个分享: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内心世界。

大家来看一个镜头:小伊桑的爸爸要出差,但他却跟小伊桑说:“以后再也不回来了。”小伊桑很害怕,马上跟爸爸认错,不让爸爸离开他。

在孩子不同意的情况下,把孩子放在了寄宿学校,小伊桑先是哀求爸爸妈妈不要留下他,然后是哭着追赶载有他心目中最亲爱的人的车子,最后,是绝望地隔离了自己。

大家想一想,一个人被人抛弃并且是在自己很无助、很无力的情况下,内心有着什么样的恐惧感。当爸爸跟小伊桑说再也不回来时,爸爸说话的目的也许是只是吓唬一下孩子,想让孩子更听话、更懂事,却没想到被小伊桑解读为“爸爸不要我了,爸爸抛弃我了”。这样一种抛弃,对于一个还没有自我生存能力的孩子来说,对于一个只依赖父母的孩子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与恐怖的事情。

接着,父母也是出于为孩子好的目的把孩子送到了所谓的“好学校”,目的是让孩子变得更好,让孩子得到更快的发展和成长,却没想到被孩子解读为爸爸妈妈都抛弃了他。孩子便从当初的恐惧变为封闭了自己的内心。

有几句歌词跟大家分享:“我从未告诉过你,我有多畏惧黑夜,我从未告诉过你,我有多在意你,但是你都知道对吗?妈妈。你无所不知,我亲爱的妈妈,不要在人群中丢了我,我会找不到回家的路,不要把我送去远方,远得你都记不起我,我真的那么差劲么?妈妈。当爸爸把我举过头顶,在高处旋舞的时候,我都会寻找你,希望你给我带来安全,我没有说,但是我在害怕。我表现的若无其事,但我的心很低落。你无所不知对吗?妈妈!”

大家听到这些歌词,听到这些孩子的心声,有没有一种心酸、心痛的感觉?

孩子是多么的信任我们,孩子认为我们能了解他们想要什么,但我们真的了解吗?

这是什么?这是孩子在告诉我们他最初的安全感来自我们,来自我们这些妈妈,来自他最信任的父母。而我们都做了什么?打着爱孩子的旗号,却做着伤害孩子的事情。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有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你要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你不听话妈妈不喜欢你了。”“你不听话就把你丢掉。”等等。我们当然目的非常好,只是想通过这种恐吓让孩子更听话,可是没想到,这样的听话背后是孩子内心无比的恐惧。如果这样的事情连续的发生,孩子会在以后的人生中一直害怕分离,因为每一个分离都会被他解读为抛弃和不喜欢他。即使到了成年人,也会让这样的感受在他的生活中重演。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无论何时,都不要用恐吓去达到你教育孩子的目的,因为那样做的结果是害大于利很多倍的,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这一点,我感受非常深,我小时候送到外婆家待了很久,虽然得到了很多的爱,但到现在都害怕分离。

第七个分享:掀开问题看实质。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尼库巴老师在一次家访中,看小伊桑的画册,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小伊桑在画一家人的时候,开始是一家四口紧紧地靠在一起的,但是,画中的一个小孩子,离那三口人越来越远,直到淡出他的画册。大家看到这儿,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为什么小伊桑的父母在孩子身边时一直都只是把这看做一幅幅画,而没想到这里边有着孩子内心的独白?

尼库巴老师问小伊桑的父母:“为什么要把孩子送走?”伊桑的爸爸是这样说的:“我们别无选择,一点好转的迹象都没有。我大儿子门门功课第一,可是他呢?是他的态度问题,他对待学习和所有事情的态度。经常调皮捣蛋,不能与别人相处,不听话。”尼库巴老师打断了他的话:“我想知道原因,可你说的这些都是表现。”

大家怎么看老师的这句话?咱们来回想一下,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的目光所到之处,是在问题的表现还是会去寻找问题的根源?

我曾在成长小组跟几个姐妹分享过这个问题,孩子出现的问题有些是一样的表现,但问题的根源却会有很多的不同。比如说孩子的上网问题,表现都是迷恋网络,但每个孩子迷恋网络的原因却是不同的,有的是迫于学习的压力,想在网络上寻找一个释放压力的突破口;有的是受到伤害,到网络中寻找那种温暖的情谊;有的孩子失去了自信,在一次次输赢中寻找自信和快乐。而这些方面有的是来自父母的伤害,有的是来自老师的压力,还有的是孩子的认知出现问题。所以,当一个问题出现,不要只去看问题的表面,而是去寻找问题的根源在哪儿。治病治根,用在我们的教育中也是非常非常有道理的呢。

而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孩子的表现,很少去想孩子这样的表现背后有着怎样的原因。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一直在努力而一直没有效果的原因之一。

影片中,尼库巴老师发现了小伊桑读写错误的规律,找到了孩子为什么总是零分的原因,所以,他也找到了如何去帮孩子的方法。即使改正起来非常困难,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走的大方向正确了,还怕走不到目的地吗?

所以,大家以后在遇到孩子的问题时,当你感觉到孩子的言行让你不舒服或不能接受时,不要只去责备或无奈的叹息,静下心来去想一想为什么吧,只有找到那个原因,才能真正把问题解决好。

用影片中尼库巴老师的话结束咱们的分享吧:“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天赋和梦想,妄想成为个全才,即使这一切只是痴人说梦。”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迟早有一天他们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我们又何尝不在做着孩子成为全才的梦呢?我们又何曾时时想起我们的孩子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宝贝呢?

大家再回头看看老师对小伊桑的托举镜头吧,孩子的双手上举,整个身体完全的舒展,是尼库巴老师给了孩子一对飞翔的翅膀,让孩子快乐、幸福地成长,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自己孩子的那个托举者,让我们的孩子能在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一片蓝天翱翔,能成为最好的他们自己。

观后感《《送我上青云》影评7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青云楼主读后感5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