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读后感观后感600字

读后感观后感600字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600字。

聚精会神地观赏影片或电视剧是令人高兴的事情,有很多想法在看中不断涌现,不能消失,在观看了以后,不禁为演员精湛的演技所钦佩,梳理纷繁的思维,可能用写观后感的方式来实现。哪些情节让您印象最为深刻呢?于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送我上青云》观后感600字。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

姚晨最近有一部新片,叫《送我上青云》,片名源自曹雪芹的赋《临江仙柳絮》,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别人都在赞美山水画,但他却特别提到了柳絮。平凡无奇,随风飞舞,努力向上,韧劲十足,追求更大的自由和舞台。这句话用来形容片中姚晨扮演的女主盛男再贴切不过。


影片中刻画得盛男这个角色会给女性带来很多认同感。电影一开头盛男在采风的时候被山上的疯子袭击,就体现出了她是一个相当独立的女性,荒郊野外,自己一个人背着双肩包和相机,寻找自己想要的新闻素材。一个独立的职业女性,在某种程度上是不能让自己有性别之分的,所以当这样的女性身处险境的时候,必须自己解决处理问题。


电影对这段戏做了一个含蓄的处理,并没有直接交代姚晨如何脱险,但之后镜头里她脸上的伤,还有她回到朋友身边仿佛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那种见怪不怪的表情,就充分表达出了这个人物的独立和有主见。其实,生活中的不少职业的独立女性都如此,有一份薪水还不错的工作,单身,独居,尤其是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里,他们生活中更多的自我保护,并且也已经习惯了自我保护,比如深夜打车会把路线分享给朋友,不在黑暗的街区走夜路,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女性的独立当然不只是包含这种生存层面上对人身安全上的预判与保护措施,或是经济上的独立,还包括心灵和思想上的彻底放飞,敢于追求,敢于清楚得认知自己,才是女性真正精神独立的体现。片中女主盛男的遭遇就像是一把真实的手术刀,直击当代独立女性的痛点。生病不敢告诉父母,只能选择独立承担;对自己的职业虽然有正确认知,但往往遇不对懂的人,这就好比是朋友圈经常转发的那句话职场现状,客户虐我千百遍,我待客户如初恋,这是大部分人选择的一种妥协,但盛男有点不一样,她选择的是怼回去,这也是她更加自我更加直面自己内心更独立的一面。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给所长最大感受是真实贴地,盛男这个角色是当下新女性的一个缩影。可以这么说,如果搁在古代,盛男就是一个女侠,谁也不怕,还会武术,路见不平,侠义心肠,没人能左右她,也没人能推倒她。电影在开头用一段她在街上无声无息就阻止了小偷盗窃的细节赋予了她这种侠义精神。若问这个世界还有没有女侠,所长觉得每一个独立自主,遵从自己内心,不向外力妥协的女性都可成为女侠。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编辑推荐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200字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

送我上青云讲述了一位年轻的女性记者在查出患有卵巢癌的情况下努力寻求生存的故事。
由姚晨饰演的盛男,作为绝对主角,对于生活中不断降临的诸多不如意,都给予了强硬的反击,这契合了和宣传语送给当代女性的一封情书一样的影片主题。
本片的优点在于一些生活中的细节被刻画得十分细腻真实,例如盛男和她妈妈的拌嘴,可以引起即使不会遇到如此绝境的观众的共鸣,足以显示出导演对生活强大的的观察力。
然而,作为滕丛丛导演的处女作,缺点在于一些想表达的想法没有得到完全的实现。例如出现频率很高的喜剧元素,观众在这样一部这么丧的片子中想要笑出来很难,但是如果能够通过喜剧元素反衬出主人公的惨,进一步调动观众的情绪,使其不笑反哭,会让影片的情感表达更加强烈。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



《送我上青云》讲的是与自己和解的过程。

预告片里竭尽所能地将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拼合到一起。

我都好几年没有性生活了,我的卵巢怎么可能癌变呢?

我这么努力,我还是要死。

正片里,预告的那些拼图逐一得到缝合。

姚晨饰演的女主角盛男,从小到大dou以最高标zhun要求自己,她可以读书读到博士,小时候也仗着家里有钱早早穿上了对勾的耐克鞋,工作之后当记者也不愿意为傻X干活。

在她的世界里,男性大多数都是她瞧不上眼的俗物。家财万贯的李总是个没文化的商人,能在事业上帮助她的四毛为人谄媚迎合,爱拿着相机拍云的刘光明实际上是个倒插门。

直到盛男确诊癌症,她才发现自己这么多年对自己的束缚毫无用处。自己在癌症面前,弱小得不堪一击。

女性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困境在盛男身上都能找到缩影。博士学历的她却要隐藏起自己的学识,对外宣称自己是硕士;卵巢癌手术后她便不能再享受性生活,为了抓紧时间她不惜逼迫好朋友四毛与她发生关系;为了手术筹钱,她不得不向李总道歉低头,为这位傻X工作。

正视自己的欲望,比想象中要难。若不是生理上得了疾病,人的心理或许永远都在钻牛角尖,永远都治不好。

是癌症把她狠狠推到了审视自己的位置。

最令我感慨的一段是,盛男最终与四毛发生性关系后,四毛沉浸其中,而身边的盛男,靠自慰给自己制造快乐,彻底粉碎了四毛的自尊。因为在此之前,四毛曾吹嘘自己那方面有多厉害。

如果说这些男性形象都只停留在追逐肤浅的世俗成功,那么盛男自己追求的,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执着呢?

影片中的男性形象虽然不堪,但拿到现实生活中,这些角色拥有的真实财富仍然是大多数人无法企及的,甚至于那个倒插门女婿,在世俗眼光中,不算是个差劲的选择。因此,与其说这是部女性主义的电影,不如说是以女性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其探讨的问题在任何人身上都适用。

在与自己和解这个命题下,所有人都交出了答卷。被岳父瞧不起的刘光明自杀未遂,在亲人的葬礼上忽然走到灵位正中间享受所有人的鞠躬。上山避世隐居的李老,曾想过绝食禁欲,却遇到年轻貌美的盛男妈妈,决定下山。

相比于《哪吒:魔童降世》输出的我命由我不由天,《送我上青云》给出了现实世界的另一种可能。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每个个体都在自己心里秉持着一根弦,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不理解,大多也是因为这根弦所处的位置各不相同。通常不是世界把你逼到绝境,是那根弦让你觉得自己不够自由。

像盛男那样,面对广阔的天空大笑三声,原来,松一松那根神经,就能轻盈到飞起来。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1900字


整个影片主线就是胜男得了卵巢癌,需要一笔钱做手术,就接了李平的单,李平花高酬劳聘请人来为自己父亲李老写书作传,给自己脸上贴金。

李老对李平各种嫌弃,也知道李平是个傻缺,但还是爱这个孩子,对他负责;李平对李老孝顺,不那么敬畏,心底里很想得到父亲的肯定和认同。

这几个人物非常典型,胜男从小就生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不被父母所接纳所看到,导致自己也不太接纳自己,自己活得很拧巴,外强中干型,总以为自己要努力,足够努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后来她才稍微明白,很多东西不是自己努力了,就能得到。

胜男其实很脆弱,但是又很无奈的在这个社会中挣扎着。

胜男的父亲,就是给家里足够的钱,但是外面的女人不断,这也是一个典型,因为现在的男权社会,大部分资源都掌握在男性手中,不要跟这些男性讲道德。

道德是上层人制定出来,用来约束中下层人的,这个社会不是讲道德的,是讲实力的,当然在表面上来看,拥有好的道德是个加分项,但不是必选项。

胜男的母亲梁美枝,在年轻漂亮的时候,嫁人生孩子,起码一辈子衣食无忧,但是情感一直是依赖人,无法独立,热衷于整容。五十岁的人思想还是跟二十岁的人一样,想以色侍人,毕竟年轻的时候享受了外貌的红利,想一直享受这个红利。她不愿意看清现实,她依靠不了任何人,只能依靠自己的这个现实;一开始处于装睡的阶段,结果现在丧失了清醒面对现实的能力。

李平这是个典型的爆发户,有了钱之后,就要花钱包装自己,给自己的父亲李老著书立传,就是用来给自己长脸的。仗着自己有点钱,看不起女人,介绍胜男的时候,说她是母的,跟胜男说话的时候特别拽,被胜男怼了之后又特别没有面子。自己的女婿某种意义上是用钱买来的,可能在他的意识里面,没有什么不可以用钱买到。

我遇到过资产上亿的老板,起码表面上很平易近人,很谦逊,不会像李平这样嚣张跋扈;李平只代表了一部分人,我们对有钱人也不要太有刻板印象了,这世界上什么样的人都有,存在即合理。

这个社会,财富流动很迅速,也许你今天家财万贯,可能明天就一无所有;也许你今天还在底层苦苦挣扎,但是一旦抓住了一个机遇,明天就能拥有别人几辈子都无法奋斗来的财富。

剧中的四毛是个色盲,极度渴望财富,渴望成功,渴望得到尊重;胜男就说他,比起色盲,渴望成功才是绝症。

四毛也是一个很典型的角色,代表着一群出身一般,能力一般、野心超强的人,为了往上爬,把自己放的特别低;这个社会能够得到所谓成功的人寥寥无几,可是大家无限鼓吹成功,因为成功太诱人了,到哪里都能得到礼遇,能够享受社会上的优质资源,能够让全家都过上优渥的生活。

实际上很多人拼尽全力之后,还是无法取得成功,这种求而不得的心态,足够折磨人,而让人忘却了身边所有美好的事物。

光明就是一个理想很丰满,但是又不愿意完全屈于现实,特别纠结的一个人。如果他完全忠于自己,就不娶李平的女儿,自己出去白手起家,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自己开心就好;如果他完全接受现在的富贵生活是依靠自己的老婆,好好经营自己的生活,靠着岳父给的资源,照样能混的风生水起。关键他把自己卡在中间了,即依靠老婆享受了好的物质生活,又不愿意完全屈从于这段没有尊严的婚姻里面,后来用跳楼来反抗,结果还不是要坐着轮椅参加李老的丧礼。

人想得到什么,都是要拿自己有的东西去换取的,哪可能什么都想要,还不想付出。

纠结中,不愿意面对现实,就只能被生活推着走,逐渐丧失了对自己生活的主动权,然后自己就被痛苦给包围,被情绪牵着走,一辈子就被情绪消耗殆尽,没有能量去经营人生。

其中讲了两段亲子关系,李平和李老父子俩,互相都看不顺眼对方,但是表面该有的面子工程做到了,李老知道李平是个傻缺,知道写自己的传记是为了李平的面子,也尽力配合李平。

李平不敬畏李老,但还是会迎合李老的需求,李老想上山辟谷,就送他上山;李老想下山吃肉、喝酒、追女人,李平也都顺着李老。

父子俩其实对对方都有感情,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这真的是中国典型的父子关系,很有意思。

胜男和梁美枝,两人的母女关系就是相爱相杀,梁美枝一个没有自我的人,一辈子都像藤曼一样依赖别人,缠着别人,寄生在他人身上;不知道怎么照顾胜男,不知道怎么接纳胜男,不知道怎么看到胜男。母女俩对对方都有怨恨,其实是把对自己的不满,投射到对方身上。

我感觉整个影片,就是讲胜男与自己的相处,从抗拒自己,到接纳自己。

整个影片的里面有几幅像山水画一样的镜头,云雾弥漫的山顶,很有意境。

我喜欢影片里的这段台词:爱欲是人的生死之门,我从哪来,还回哪去。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150字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

放映结束内心久久不能平复~
它真的不仅仅是一部女性电影而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剧情片 剧中每一个人物都举重若轻 多面且复杂 在看似光鲜的背后也展现着人性的负面~姚晨好刚一女的!在无比丧面前表现的无比刚 当压抑了太久的内心 在面对生死时能够解放欲望这一点都不肮脏~看完我大概能理解电影名字为何叫送我上青云 它不是教人一死白了 因为无论生死似乎都逃不过生活的泥沼 只有精神上直上云霄才可获得真正的超脱。这部电影也许会有人不喜欢 因为它有点矫情 但它就像是灰暗生活中的一束光 我喜欢片中对于人性直白的解读 尤其是男性 不刻意却无比深刻 建议男性朋友慎重观看。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1800字


《送我上青云》观后感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片名取自《红楼梦》中薛宝钗的一句诗,看似浅显的字句,却透着几分禅意。电影无疑从女性的视角将故事娓娓道来,然则更像是在描绘一幅世间众生相。

从《都挺好》中的明玉到《送我上青云》中的盛男,姚晨一如既往延续了她的强势风范,以及女主坎坷的命运。若论惨,盛男比起苏明玉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女主角盛男高智商、高学历,勇敢、独立,基本上你可以用各种形容社会优秀女青年的词来形容她,再加上优渥的家庭条件,那就更让人羡慕了。但这毕竟不是偶像剧,电影会很现实地在开场就告诉你:越是光鲜的外表,越是包裹着一个可怜的灵魂。

失业还被查出癌症,如果大龄单身也算问题,那盛男真是实惨一女的。现在,你还会羡慕她么?

手术费用三十万,盛男决定回家向做生意的父亲借钱。没想到被父亲抢了先,开口问盛男要钱。

公司濒临破产需要资金周转,不能给提供财力援助、还住着几千块租金房子的盛男,在父亲眼中不仅费钱,简直就是废物。

父亲的公司是否真的缺钱她不知道,但给小三买的名牌包包此刻就摆在那儿,刺眼更扎心。家庭、事业、情妇,周旋此间的这个男人,也是够累了。

短短几分钟登场,父亲这个角色戏份少到如同没有在盛男的生命中出现过,但带来的伤害却不可磨灭。和女儿的同学出轨十年,却几乎错过女儿所有的成长。

父亲,在盛男的生命中熟悉又陌生。外人羡慕的有钱人家庭,多的是你不知道的心酸。

至于盛男的母亲,或许可怜,却并不值得同情。

化妆、微整、跳舞、养狗,这就是她的日常,她无时不刻不在追求自以为是的生活仪式感,她拒绝一切降低身份和格调的事。

所以,当小盛男第一次坐飞机吐得死去活来时,她的第一反应是责骂和嫌弃,因为太丢人了;长途车上,她推醒睡着的盛男非要把一大包水果放上行李架,目的只是为了让盛男可以示弱趁机留意车上是否有愿意出手相帮的男生。

盛男的父亲是她的初恋,她还没来得及学会爱,婚姻便闯入了她的生活。也许正因为如此,她才会穷其前半生在婚姻和家庭中寻找存在感。她一边想要在对丈夫和女儿的依附中找到自我,一边却在自己营造的梦幻中越陷越深,最后变得只剩下自我。

她读不出盛男脸上的失落与内心的苦闷,却只为自己没有受到重视而纠结腻歪。明明没有公主的命,却时刻沉浸在自己编织的公主梦中。她要的仪式感,她要的关注与宠爱,是她毕生所求,却也成了她的枷锁,束缚与刺痛着她。没有人,甚至连她自己都快被这样的表象欺骗而忘了内心的空虚。

直到她偷偷跟着盛男搭上那辆不知去哪的长途车,才开始逐渐找到真正的自我,开始懂得什么是爱。

她和李平的父亲李老爷子的相遇相知,是上天对她最终的眷顾,只可惜还未相爱相守便戛然而止。在李老爷子去世后,她是唯一一个伤心痛哭的人,相信那一刻的眼泪是她的真心,那一刻她的情感终于得到释放,也是在那一刻她终于找到了自我。

说起李老爷子,他遁隐山中,却不是为了远离世俗(只是因为三高),反而他从来都没放下一颗俗世心。因此在和盛男母亲的隐晦表白时还带着点老不正经。他所追求的仪式感是隐藏在清心寡欲外表下的俗世欲望,比如大口吃肉、比如大声表白。但也不可否认,他也是全片第一个看透人生的人,死亡是上天赠予他的与自己和解的方式。

当那口横梗在河中石缝间的棺材终于顺流而下,停在他跟前时,一切都释然了。棺材就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是片中人所追求的生命最终的仪式感。

为了这仪式感,盛男想要在术前做一次以弥补遗憾。父爱的缺失,母爱的歪曲,没有人教会她如何去面对爱与被爱,欲望与生理需求在她眼中总是比爱先行。

可惜,盛男并没有苏明月幸运,她不仅缺钱,还缺男人。身边唯二可以发生点什么的男人最终都没能与她发生点什么。

死党四毛,虽阅女无数,却无法对盛男下手。他绝非是个合格的朋友,因为他的生命中只认钱,正如他的眼睛只能分辨出黑白一样。但万事利先行,一切反倒没那么复杂。

他缺钱,更懂没钱的苦,因此他从不避讳谈钱。他不需要诗和远方,对他来说苟且亦非易事。至于仪式感?那也得先有钱!

四毛当然不是一个值得称赞的正能量形象,但和片中那些戴着假面生活的人来说,反倒活得纯粹。当他在梦中看到了有颜色的世界时,他也终于被温柔以待。

相比之下,盛男在途中偶遇的诗意男人刘光明则显得可悲许多。初识,盛男被他的善良、偏执和那么点傻气吸引,他爱拍云、爱文学,和印象中的文青形象不谋而合。但面对盛男的主动,他退缩了。

这样的暧昧,在刘光明真实身份被识破的那一刻,瞬间尴尬和羞耻到了极点。

尴尬,因为他是李平的女婿,而李平勉强算是盛男的甲方,一个只懂追求排面(仪式感)的暴发户。

羞耻,因为李平以一种戏谑的口气将刘光明自卑的过去赤裸裸地暴露在了盛男面前:高考多次不中,能力堪忧,靠吃软饭得以立足,却偏偏还要假装清高。他将自己的照片贴在鞋柜上,这样李平在换鞋的时候便能对他卑躬屈膝,从而换得内心片刻的欢愉。

在被戳穿自己赖以生存的假面后,刘光明试图以自杀来获得身心的解放。但他终究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胆小鬼和懦夫,以至于到死都缺了点智商和果断。他从李平别墅的阳台跳下,以这样致残不致死的高度为自己的下半生换来一把轮椅。从此,他不再是心智残缺,而是身心俱残。

其实,苟且并不可耻,但非要虚荣地给眼前的苟且披上诗和远方的外衣,那就有点可笑了。

而更可笑的是,全片活得最惬意的角色居然是一个疯子。虽然戏份不多,却总是见证重要时刻。

开场时,因为被疯子打伤,盛男才不得已去了医院,顺便得知了自己患癌的事。结尾处,盛男学着李老先生教她的解压方式站在山顶大声呼喊出那句我爱你,站在她身边的居然是那个疯子。疯子间接促使盛男走上了探寻自我的旅途,又最终见证了她与自己的和解。

生活苦吗?也许吧!

体面的活着远比想象中要难得多,片中人所追求的仪式感也成了禁锢快乐的枷锁。偶尔,像个疯子一样没心没肺地活着,反倒多了份自在与从容。

观后感《《送我上青云》观后感6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后感观后感6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