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妞妞有感2000字

读妞妞有感2000字

读《论雅俗共赏》有感2000字。

我们在一生的阅读中,一些经典自然而然地在岁月中沉淀下来。人类的成长,都是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作品中那些触发思考和情绪的地方,让人不得不一吐为快!我们如何去领会作品的内函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论雅俗共赏》有感2000字,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读《论雅俗共赏》有感2000字

杨柳

近来读朱自清先生的《论雅俗共赏》,被其中的十四篇文艺论文所散发出的学者一丝不苟考究的精神所深深折服。朱自清先生立足于现代立场,亦即先生自称的"雅俗共赏"的立场,"偏重俗人或常人的立场",对"雅俗共赏""百读不厌""逼真与如画""书生的酸气""朗诵诗""中国文的三种型"等十二个方面进行阐述,且最后两篇---《鲁迅先生的杂感》《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道路》,一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一周年,一为为《闻一多全集》作序。可见朱自清先生对鲁迅、闻一多两位先生有着特殊的情感。十四篇论文分别所关注的重点,譬如朗诵诗、常识的诗、老实话等,均"朝着这个方向说话"---"近于人民的立场",故先生把《论雅俗共赏》放在该书本的第一篇,且书也以此为书名,颇费心思。

在《论雅俗共赏》中,朱自清先生认为俗人和雅人的生活都是相互交织,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雅俗文化各有发展,但终究是雅俗文化相差无几,大众文化取而代之。朱自清先生在《中国文的三种型》中提到郭绍虞先生根据文体演变把中国文学史分成了五个时代:"春秋"以前的诗乐时代、"战国"至两汉的辞赋时代、魏晋南北朝的骈文时代、隋唐至北宋的古文时代、南宋至现代的语体时代。隋唐以前,语言和文字由接近到分离,再到魏晋南北朝充分发挥文字特点,但无论是文字与语言的在当下时代的影响如何,由语言改造后而成的文字始终由"雅人"掌控,因为士大夫(一般为雅人)皆大都出于习雅事的门第且出仕之后,亦相聚"赏奇析疑",所以俗人几乎是没有欣赏雅事的。

唐宋以后,尤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社会门第逐渐瓦解,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更多底层社会的农工商户朝知识分子的方向发展。俗人慢慢接触到雅人的文化,与上层社会的雅人共同欣赏一些雅事并乐在其中,但"他们一面学习和享受那些雅的,一面却还不能摆脱和蜕变那些俗的,"因而雅俗文化发生碰撞,雅俗观念不断迁就着、融合、发展。中唐时期禅宗的和尚讲究禅真时的"语录",以如实、直接、自然的口吻去化俗,争取到更多群众。宋朝出现的"笔记"和后来的"小说"也原本是记录一些趣味杂事,以助谈论。而后,唐朝的"传奇"和古文运动皆源于民间。宋朝时,"做诗如说话",语体更加明显,连许多诗文大家皆主张"以俗为雅",似乎都是雅人迁就着俗人。但即便如此,至始至终,雅俗共赏都是以雅为主的。"以俗为雅"暗含了将俗事雅化的行迹,以提供给来自底层社会的俗人以谈资。"俗不伤雅"亦强调了雅的地位不可撼动。

"真正’雅俗共赏’的是唐、五代、北宋的词,元朝的散曲和杂剧,还有平话和章回小说以及皮簧戏。"朱自清先生认为它们均"起于俗间,实在以音乐为重,"从而要雅化的难度加深,这也正是为什么词曲不能胜过诗的地位的原因。但也正因为难以雅化,雅人得将就着俗人的事,所以"雅俗共赏"才在这里最大化。"雅化的程度深浅,决定这种地位的高低或有没有,一方面也决定着雅俗共赏的范围的小和大。"雅俗共赏的欣赏标准以雅为主,但共赏方面以俗为主。因为向往雅事,人之常情,雅人、俗人一样。若雅化过度,即使雅人欣赏毫不费力,那么俗人可就难以欣赏了,也就达不到"雅俗共赏"的地步了。只不过,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来自民间的知识分子,吸取了士阶级的雅文化后并未只停留在"雅俗共赏",他们渐渐"跟统治者拆伙而走向民间",所以白话也慢慢盛行。欧化的艺术观、通俗化运动、大众化运动使得文化"没有那么雅俗之分",唯独能"共赏"了。紧接着,朱自清先生在文章末尾解释道:"这大概也会是所谓由量变到质变罢。"

试问,几千年来,一个由多种文化构成的庞大的民族体系,由原来的雅俗分离,到雅俗共赏,再到只有文化共赏,而共赏的文化却走向了单一的大众化的局面,难道不令人唏嘘?

况且这单一化的大众文化被重新估量的价值也深受时代影响,更出现了文化如同现代工厂流水线上的产品的局面。倘若你对某个问题存疑,一知半解的,以往的"雅人"会求诸于可考究的典籍,选取有用信息做笔记,自己推敲、琢磨,好不容易才得个有依据的结果。因而,这种体验过了推敲整个过程才得到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但在这个网络时代,信息泛滥成灾,加之"时代逼得更紧了,"所以大部分来自人民的人也意识到自己终究归到人民去,因而对于一知半解的事情也不求甚解,以最短时间浅尝辄止便是可称之为学习了,所得知识亦大同小异。这样的俗士越来越多,倒是个好事情,浅阅读的确是学习,全民学习也是个好点子。但就怕俗士渐渐适应雅化的方式,他们慢慢靠上去,却不再往上走,而雅人也渐渐俗化,也信了浅阅读,也不再翻阅典籍,反复推敲了。雅人和俗士近了很多,也渐渐没了界限,再慢慢发展,就大众化了。

假使一边发展,一边对民族留下的好的传统发扬光大,或许能重新在雅人和俗士之间分出一条线。标准是做学问的须讲究一丝不苟,反复推敲,凡人俗士则继续提倡全民学习。雅人有俗士难以接近的地方,俗士亦能不断追求雅人的趣味,在某些方面,也不妨碍雅人俗士打成一片。如此一来,"雅俗共赏"应该是可以继续发展下去的。或许,这正是朱自清先生欣赏鲁迅先生和闻一多先生的原因,也是近年来不断出现的,要求要重温经典文化与优秀传统的时代号召吧!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论雅俗共赏读后感


论雅俗共赏读后感

据我了解,《论雅俗共赏》是朱自清先生的生前的最后一本书。

《论雅俗共赏》放在了本书的第一篇,并且被用作书名,我想朱自清先生对于此篇文章的意义是不同一般的。作者在文章中有意的提到了文学中的俗人、雅人。雅俗共赏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标准,这里并非打到旧标准,只是要求那些雅士理会到或迁就些俗士的趣味,好让大家打成一片。但就玩意儿而论,雅俗共赏虽然是雅化的标准为主,共赏者却以俗人为主。

文章通过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史来阐述观点,从唐朝安史之乱的门第垮台使得社会等级不再像先前的那么固定,士和民两个等级的划分也不再像先前的那么严格和清除,到中唐时期比安史之乱还早些,禅宗的和尚开始用口语记录大师的说教,再到宋朝出现的笔记和唐朝的传奇,作者罗列出这些,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文学正在逐步向大众化靠近。文学作品不能只供文化程度高的读者阅读,而应该争取更多的人来欣赏阅读,这样的作品才能传之永久。这一点是必须承认的,因为毕竟高文化水平的在群众中也是占少数的,文学作品,若在群众中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其价值将会得到更深层次的发掘。群众,无论在哪个么方面都是规律发展所必须考虑的一个方向。毛泽东曾经就说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毛泽东在军事方面的成就主要还是因为他认识到了群众的重要性,以群众为中心,积极拉拢群众,走群众路线,得到了民心,众心所向,成功也就唾手可得了。在我看来,雅与俗也并非有着不可跨越的界线。正如我们时时刻刻挂在嘴边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等这些诗句一般,都是古人在属于他们的那个时代所创造出来雅文化,而在如今,几乎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每个读了一点点书的人都可以哼上那么一小段,几乎达到了一种全民吟诵的地步了。这是一个好现象,这种现象说明我们正在被这些文学创作所影响着,全民的素质也在不知不觉地在提高,我们学的《西游记》《红楼梦》在现在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着之二,而在吴承恩、曹雪芹的那个时代,却只作为一种消遣的闲书而已这种不断从俗到雅、从雅到俗的转变过程足以说明,雅与俗只是相对而言的,而我们着实不应该划分得太刻板、太教条、太绝对。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也不能就因为迁就大众的需要,从而降低作品的质量。就因为雅俗共赏,我们也不能销毁文学创作的精髓。一些文学作品能够达到雅俗共赏的地步,是很不容易的,因此这些作品一般都是被广为传颂着。当然,也不能因为一些粗制滥造的文学作品,打着雅俗共赏的口号,破坏了整个文化届的气氛。

论雅俗共赏读后感范文1000字(集锦3篇)


书籍是我们人生的一盏明灯。读完作品之后,我们获取到很多人生的道理。读后感主要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我们如何去领会作品的内函呢?有请阅读栏目小编为你编辑的论雅俗共赏读后感范文,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论雅俗共赏读后感范文(篇1)

《论雅俗共赏》最早是由观察杂志社于1948年出版,是朱自清先生生前的最后一本书。书中国共产党收录十四篇,有三分之一谈诗歌,谈朗诵诗。

《论雅俗共赏》放在第一篇,并且用作书名,朱先生有其独特的用意。用现代论雅俗共赏的立场解读传统,充分体现了俗人或常人的立场,更体现了人民的立场。同时,书中各篇论都体现了人民立场,也向着人民说话。

雅俗共赏,语出自明代孙仁孺《东郭记·绵驹》: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具体讲的优美、通俗,形容某些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雅俗共赏是雅化和俗化的最高境界,学者刘双平说,人类化是多元共存、丰富多彩的。从总体上看,可以分成两大类:俗化和雅化所有通俗易懂,明白如话的、艺术都属于俗化,如新闻通讯稿、报告学、民间艺术团体的各种表演等。雅化又可分两类:曲高和寡之雅和雅俗共赏之雅。雅化要保持其生机与活力,就应从小众走向大众,为大众服务,让群众喜闻乐见,做到雅俗共赏雅化如果只为小圈子服务,脱离群众、脱离生活,注定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书中的《百读不厌》出自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指出,人要多读经典,也要多读诗、、小说等。诗的百读不厌主要是靠声调,因为人们的吟诵,可以让诗给人以别致的感受。小说的百读不厌,主要是靠故事或情节。在现代艺里,让人百读不厌的作品也很多。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茅盾先生的《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余华先生的《活着》。这些作品让人每一次阅读都有不同的感受。

虽然百读不厌以趣味为主,但还是要积极向上的纯正的趣味才能长久流传的。书中的十四篇论,让我受益匪浅。如《歌谣里的重叠》让我知道歌谣以重叠为生命,脚韵只是重叠的一种方式。从史的发展上看,歌谣原只要重叠,这重叠并不一定是脚韵;作文那就是说,歌谣并不一定要用韵。韵大概是后起的,是重叠的简化。现在的歌谣有又用韵又用别种重叠的,更可见出重叠的重要。重叠为了强调,也为了记忆。

顾颉刚先生说过:对歌因问作答,非复沓不可。儿歌注重于说话的练习,事物的记忆与滑稽的趣味,所以也有复沓的需要。(《论〈诗经〉所录全为乐歌》上)

复沓就是重叠。这对于现代人写诗与小说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古到今,从古诗到今天的散,或者再到今天的影视,既重复又新变的复沓手法几乎成了一条艺术的铁律。所以我们看到了很多的三的运用——三打白骨精、三打祝家庄、三进……,三意味着反复出现,增强审美刺激;而三中每一次出现都不同,都有新变化,这就在反复的审美刺激中,增加变化的内容,增加新的审美体验,当三个即重复又新变的审美体验一整合,艺术的效果、艺术的魅力就构成了。

论雅俗共赏读后感范文(篇2)

据我了解,《论雅俗共赏》是朱自清先生的生前的最后一本书。

《论雅俗共赏》放在了本书的第一篇,并且被用作书名,我想朱自清先生对于此篇文章的意义是不同一般的。作者在文章中有意的提到了文学中的俗人、雅人。雅俗共赏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标准,这里并非打到旧标准,只是要求那些雅士理会到或迁就些俗士的趣味,好让大家打成一片。但就玩意儿而论,雅俗共赏虽然是雅化的标准为主,共赏者却以俗人为主。

文章通过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史来阐述观点,从唐朝安史之乱的门第垮台使得社会等级不再像先前的那么固定,士和民两个等级的划分也不再像先前的那么严格和清除,到中唐时期比安史之乱还早些,禅宗的和尚开始用口语记录大师的说教,再到宋朝出现的笔记和唐朝的传奇,作者罗列出这些,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文学正在逐步向大众化靠近。文学作品不能只供文化程度高的读者阅读,而应该争取更多的人来欣赏阅读,这样的作品才能传之永久。这一点是必须承认的,因为毕竟高文化水平的在群众中也是占少数的,文学作品,若在群众中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其价值将会得到更深层次的发掘。群众,无论在哪个么方面都是规律发展所必须考虑的一个方向。毛泽东曾经就说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毛泽东在军事方面的成就主要还是因为他认识到了群众的重要性,以群众为中心,积极拉拢群众,走群众路线,得到了民心,众心所向,成功也就唾手可得了。在我看来,雅与俗也并非有着不可跨越的界线。正如我们时时刻刻挂在嘴边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等这些诗句一般,都是古人在属于他们的那个时代所创造出来雅文化,而在如今,几乎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每个读了一点点书的人都可以哼上那么一小段,几乎达到了一种全民吟诵的地步了。这是一个好现象,这种现象说明我们正在被这些文学创作所影响着,全民的素质也在不知不觉地在提高,我们学的《西游记》《红楼梦》在现在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着之二,而在吴承恩、曹雪芹的那个时代,却只作为一种消遣的闲书而已这种不断从俗到雅、从雅到俗的转变过程足以说明,雅与俗只是相对而言的,而我们着实不应该划分得太刻板、太教条、太绝对。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也不能就因为迁就大众的需要,从而降低作品的质量。就因为雅俗共赏,我们也不能销毁文学创作的精髓。一些文学作品能够达到雅俗共赏的地步,是很不容易的,因此这些作品一般都是被广为传颂着。当然,也不能因为一些粗制滥造的文学作品,打着雅俗共赏的口号,破坏了整个文化届的气氛。

论雅俗共赏读后感范文(篇3)

《论雅俗共赏》最早是由观察杂志社于1948年出版,是朱自清先生生前的最后一本书。书中国共产党收录十四篇,有三分之一谈诗歌,谈朗诵诗。

《论雅俗共赏》放在第一篇,并且用作书名,朱先生有其独特的用意。用现代论雅俗共赏的立场解读传统,充分体现了俗人或常人的立场,更体现了人民的立场。同时,书中各篇论都体现了人民立场,也向着人民说话。

雅俗共赏,语出自明代孙仁孺《东郭记·绵驹》: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具体讲的优美、通俗,形容某些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雅俗共赏是雅化和俗化的最高境界,学者刘双平说,人类化是多元共存、丰富多彩的。从总体上看,可以分成两大类:俗化和雅化所有通俗易懂,明白如话的、艺术都属于俗化,如新闻通讯稿、报告学、民间艺术团体的各种表演等。雅化又可分两类:曲高和寡之雅和雅俗共赏之雅。雅化要保持其生机与活力,就应从小众走向大众,为大众服务,让群众喜闻乐见,做到雅俗共赏雅化如果只为小圈子服务,脱离群众、脱离生活,注定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书中的《百读不厌》出自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指出,人要多读经典,也要多读诗、、小说等。诗的百读不厌主要是靠声调,因为人们的吟诵,可以让诗给人以别致的感受。作文小说的百读不厌,主要是靠故事或情节。在现代艺里,让人百读不厌的作品也很多。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茅盾先生的《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余华先生的《活着》。这些作品让人每一次阅读都有不同的感受。

虽然百读不厌以趣味为主,但还是要积极向上的纯正的趣味才能长久流传的。

书中的十四篇论,让我受益匪浅。如《歌谣里的重叠》让我知道歌谣以重叠为生命,脚韵只是重叠的一种方式。从史的发展上看,歌谣原只要重叠,这重叠并不一定是脚韵;那就是说,歌谣并不一定要用韵。韵大概是后起的,是重叠的简化。现在的歌谣有又用韵又用别种重叠的,更可见出重叠的重要。重叠为了强调,也为了记忆。

好书你我共赏作文300字


好书如同一杯清茶,沁人心脾,留香久远;好书犹如一轮红日,温暖人心,霞光万道。论好书,我推荐——《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

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主人公保尔的形象就深深的镌刻在了我的脑海之中。保尔出生贫寒,从小憎恨那些欺压穷人的店老板,厌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革命爆发后,他走上了充满艰辛坎坷的革命之路。被俘入狱,经受严刑拷打而不屈服;战场激战,受到重创而不放弃工作;修筑铁路泥泞大雪没有挡住他的脚步……他为崇高的革命理想而奋斗,即使身负重伤也不抛下革命;他为渴望求知的欲望而奋斗,即使双目失明也热爱学习。

保尔一生四次受到重伤,几次生命垂危,肆虐的病魔把他束缚在了病床之上,全身瘫痪的厄运也随之而来。接连不断的沉重打击没有使这个一生都在战斗的勇士悲观消沉,他振作起来,粉碎了生活的铁环,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终于出版了!

这本书,不知激励了多少热血青年,不知帮助了多少人了解到生命的价值。正是保尔让我体会到钢铁般的意志,也让我懂得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拼搏才是生命的意义。捧起这本书和我一起阅读吧,我相信你一定会被主人公高尚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从而让你受益一生,让你的生命也如鲜花一般美丽绽放!

读《论自由》有感2000字


读《论自由》有感2000字

四月裂帛

密尔的《论自由》为西方思想发展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倡导自由与追求个性的思潮对西方人影响至今,渗入到生活中的各个角落,读完之后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1.密尔自由理论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

对于倡导自由的论述有两大支点——权利理论和功利主义,密尔对自由的探讨显然属于后者。他所说的功利"必须是最广义上的功利,即以人作为进步的存在者的永久利益为依据的功利。"我的理解是指对于社会即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和观点或言论本身的真理性。密尔试图划清社会可以合法施加于个人权利的界限,那么就必然要以功利的得与失为出发点进行劝服,在本书的扉页上提纲挈领地引用洪堡的《政府的权限与责任》中的名言"人最丰富而多样的发展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性。"奠定了文章现实主义的基调。

然而,就我看来,他的理论也一定程度上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密尔受托克维尔影响,重申其"多数人的暴政"这一政治论题,核心观点是"‘人民’与作为权力施加对象的人民并不总是一回事;而所谓‘自治政府’也不是每个人管治自己的政府而是每个人都被其余所有人管治的政府。"但这个观点是建立在一个假设基础上的:政府作为社会公器真正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声音,就中国的状况来看,政府长期处于与人民"脱节"的状况,正希望通过反腐等一系列措施拉近与人民之间的距离,这样"暴政"就不成立。若从微观的角度说,"每个人被其余所有人管治的政府"显然要依据具体的情况而定,不应一概而论。政府的决策兼顾所有人的利益的是不现实的,作为政府来说,对于多数人和少数人的决定并不是单选题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可调和与协商的,这个社会也不只有一个阶层,而是多种社会利益错综复杂的共同体,因此这样"二元的假想"是浪漫且富有哲学内涵的。再者,密尔的论证大多将自由的对立面设定为与人相关的权威(精神、世俗、文化、法律),事实上,自身和时代的物质局限远比精神局限的影响更加深远,没有物质的支撑,思想自由只是一句空话,这也是密尔自由思想的不切实际之处。

2、密尔自由思想中社会责任意识和时代观的萌芽

"任何在总体上不尊重这些自由的社会,无论其政府形式如何,都不是自由的社会;在任何一个社会中,这些自由的存在如果不是绝对和不受限制的,那它也不是完全的社会。"密尔认为,人的自由的恰当领域是不剥夺他人的自由,即"自我保护".这说明在创造"观点的意见市场"的同时人应担负起对他人、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故我也认同老师上课所说的维基解密的正确性有待评判的观点。我国现在允许宗教自由的也是建立在对社会不造成危害的基础之上,这一层面和传播学中的社会责任论有相似之处。我所说的"社会责任"还包含另一方面,政府(和能做出决策影响社会的集体)有通过观点的探讨给人们判断正确与否的机会的社会责任,然而现今对于观点表达的惩罚仍然依法存在,党媒在体制内的限制已然为"意见市场"立定了"市场准入原则",单一与趋同的观点让新闻事业禁锢于框架之中,失去了原有的活力。

密尔对言论自由的探讨始终都是允许谬误生存,让正确的和错误的观点都能在"意见市场"上流通。可是结果呢?自由的思考与讨论能完全避免错误产生吗?显然不能。"一个人得以更多接近了解一个题目的整体,唯一的途径就是倾听持各种不同意见的人能够就此说些什么,并研究每种不同的心智特写能够观察的它的方式。"这里密尔用了"接近"一词暗示了思想和言论自由带给社会效用的局限性。后文更明确地提出"只是我们已做了人类理智现状所允许的最大努力:我们没有忽略能使真理有机会达至我们的那些东西。"这都看出他内心时代观的萌芽和思维的严谨性。

3、密尔自由理论中"极简原则"的前提和社会效用

密尔对自由的范围设定了一条"极简原则",即"当有权绝对地支配社会以强力和控制的方式处置个人的事情时,无论采取合法惩罚形式下的物质力量,还是公众舆论下的道德强压的手段,其准绳是自我保护,即人类可以个别地或集体地对任何成员的行动自由进行干涉,其唯一的正当的理由只在自我保护。"但这样的原则前提是在一个文明群体之中,如果这个社会上只有少数精英,多数人都平庸的情况下,或者说其自我保护的对象并不被社会舆论所认同,那么这样的原则在短时间内就不能对社会产生普遍效力。尤其是公众舆论的道德强压,相比法律来说更具有社会性和不确定性,受传统思想影响更深,需要全民思想素质达到一定境界才能维护这样的准则,因此我认为个性的解放不应只停留在优劣差别上,即少数人和多数人,阶级与阶级,社会精英和平庸的人之间,而是更加注重多样性和多元化,毕竟从广义上说个性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其评判标准也是社会上人们内心所认可的价值观而已。并且,密尔在倡导个性解放的问题上希望社会上的多数人能宽容和理解少数精英的个性,我认为这是需要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因为只有个人的积极的思想推广到大集体中来,整个社会才能说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进步。

亲子共赏电影读后感


亲子共赏电影读后感范文一

这部电影是由杜琪峰执导,郑秀文古天乐李光洁主演,高圆圆王宝强客串。戏中,郑秀文和古天乐的默契依旧,可我认为本片的亮点却是郑秀文和李光洁之间的感情,非常动人。李光洁饰演的小田实在是一个好男人啊!

古天乐在片中是一个明星,名叫迈克,本来要和女友高圆圆结婚,结果被王宝强给搅黄了。古天乐心情非常郁闷,终日酗酒,在喝醉的时候无意中被郑秀文饰演的一个香格里拉上的旅馆的老板娘阿秀捡了回去。而阿秀一直在等待因为救人而失踪了的丈夫小田(李光洁饰演),她的执着打动了迈克,并对她产生了好感。可惜阿秀一直有所却步。

原来,阿秀最初只是一个到香格里拉旅游的女孩,无意间认识了住在这里的小田,小田爱上了活泼的阿秀,可是羞涩的小田不敢对阿秀表达自己的爱意,于是一直只能做一个守望者,在香格里拉等待阿秀每一年到这里来休假。因为知道阿秀喜欢迈克主演的电影里面的角色,所以默默地去学习钢琴和骑摩托车,只为了讨得佳人欢心。阿秀也有所察觉,于是两人相互坦诚爱意,一起在香格里拉经营着这家旅馆。可惜,婚后不久,小田为了救一个在林中迷路的孩子,自己也失踪了。阿秀不相信小田已经死了,坚持等他回来,这一坚持就是七年。七年之后,小田的遗体被找到,阿秀无法承受,也不能接受迈克的感情,于是离开了。

而迈克为了纪念阿秀,拍了一部电影就叫做《高海拔之恋》,只是在戏里,迈克给了阿秀和小田一个完美的结局。

当然啦,最后电影的结局是HE,阿秀和迈克都回到了香格里拉。

唉,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还哭了。大概我的泪点比较低吧~很多人觉得这部影片不够热闹喜庆,有些狗血平淡,可这些恰恰都戳中了我的萌点,所以我很喜欢。

亲子共赏电影读后感范文二

今天,在影院观看了《唐山大地震》,以前一直都很期待的片子,终于可以在今天看到了,也算了却的我的一个心愿。之前听冯导说票房要达到5亿,就觉得这一定是一部大-片,等公映之后一定要去影院一睹为快,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不得不承认《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电影,无论是从场面,还是剧情拿捏的都非常的到位,甚至那些特效,我看到了还以为是真的。(一定花了不少钱,这倒是值得一看哦)电影讲述的一个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发生时,女主角李元妮(徐帆)失去了丈夫,而又面临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抉择,当时看到她在废墟上绝望的哭泣,不停地喊着:都救,两个都救。的时候,我的心似乎也跟着碎了,作为一个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弃不下的东西,俗话说的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而母亲,就更应该是这样的了,最终,她做了一个决定,救弟弟方达(李晨)。但是上天还是眷顾着姐姐方登(张静初),让姐姐奇迹般的生还了下来,还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

辗转间,32年过去了,2008年,正赶上汶川地震,当姐弟俩看到这场地震正在吞噬着人们的生命时,都被震撼了,想到自己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于是都毅然决然的赶赴灾区,挽救正在水深火热里的人们。就在这时,姐弟俩终于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当初母亲的苦心,终于原谅了母亲,最终,一家人终于团圆

正像海报上写的一样23秒,32年,是啊,仅仅因为那23秒所产生的巨变,确需要用32年的时间来抚平人心里的创伤。不过,最后,母女重逢又给人心里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同时,我也终于觉得活着真好,这时徐帆在看完电影时说的,虽然只有短短的4个字,却让我难忘。32年的雨雪风霜终于换得了母女重逢,如果,当初他们没有活下来,也许就不会有重逢的一天。灾难,是不能打垮人们的,它只会让人们变得更坚强,更加的有勇气去面对以后的生活!

虽然灾难无情,但是我相信人间有爱,有爱的世界一定不会空虚。剧中还有一点也是值得赞叹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亲情。剧里方达对女友说了一句话:我妈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来,第二次是我在三岁时的了肺炎,大夫说没救了,可是我妈坚持让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听了这话,我忽然觉得心头一阵酸涩,亲情,这是一个多么美好感人的感情。只有亲情才永远不会背叛你,才是你心灵永远的港湾,亲情如一棵大树,永远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座港湾,永远为你心灵的小船开放,亲情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欢迎你回来。

最后,让我们珍爱生命,接纳亲情,为了亲人好好的活着,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因为,活着真好!

读《实践论》有感2000字


读《实践论》有感2000字

小雪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除了完成日常学业以外,还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并且要养成写读后感又俗称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读后感是对于一句话,一段文字,一本书的感想和见解。好的读后感应该是和原著作者在思想上的一次火花交锋,在文学修养上的一次升华。前不久我读了毛主席的《实践论》。该文写于1937年7月,是毛主席最杰出的哲学论著之一。文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的分析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即“知与行”的关系,向当时的中国人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层面上的重点知识,并且取得了深刻的影响,有相当的历史意义。

我们查查文章的写作背景,不难看到,在当时毛主席写这本论著应该是带着一种端正党内思想的目的,因为当时党内存在着两种错误的思想倾向:一种是经验主义倾向,另一种是教条主义倾向。有经验主义思想的同志,长期拘守于自身的片断经验,不了解理论对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而教条主义者,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否认“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真理,而只是生吞活剥马克思列宁主义书籍的只言片语去吓唬人们。毛主席意识到必须要清算这两种错误的倾向、端正思想才能对付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于是亲自执笔,写了这篇在中国无论是革命历史还是哲学历史上都享有盛名的经典论著。于是《实践论》应运而生了。

《实跃论》开创性地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观念和理论,是指导现当代中国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伟大成就的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是科学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同志的实践思想是我们党执政的指导思想,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在今天,对于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坚持科学发展观仍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我们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能够了解这篇文章,了解这一理论,并用这一理论,武装自己,是一个很好的自我反省,自我改进的机会。

毛泽东在《实践论》一文中着重提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作为一名舞蹈生,我非常认同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观点。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通过肢体语言完成各种高难度及优美的肢体动作,并伴随着音乐,进行有节奏的肢体艺术表演,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二者的结合影响着舞蹈技巧和技能的熟练程度,所以舞蹈理论教学在舞蹈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舞蹈理论为舞蹈实践指明方向,不仅能够提高舞蹈实践效率和质量,更能够克服舞蹈实践中的盲目性,增强实践的主动性,使舞蹈实践中能够有条不紊。然而,许多高校在舞蹈理论教学中难以取得预期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滞后与学生审美取向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因此我以为接受美学融入高校舞蹈理论课堂教学势在必行。

在我国舞蹈行业中很多舞蹈学者或导师认为舞蹈只要把肢体动作做的标准、协调就可以展示出舞蹈的美,只注重舞蹈实践训练技巧,而忽视了理论学习。这一现象虽然体现了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重视,不过也从中可以看出艺术学院对于教学中理论知识传授的不足,教师教学方式有待加强。理论知识是培养学生识别能力与个人素质的思想教育手段,而实践训练是熟悉动作的要领,两者缺一不可,必须同时进行才能完全展现舞蹈的美。只有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对舞蹈艺术进行更深刻的了解和分析,注重学习理论知识在舞蹈艺术中的重要作用。运用理论理性科学的指导实践。

另外,《实践论》也指出理论,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若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抓着了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再用到生产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不但在于自然科学家们创立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的科学实践所证实的时候,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候。辩证唯物论之所以为普遍真理,在于经过无论什么人的实践都不能逃出它的范围。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所谓实践是真理的标准。斯大林说得好:“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

在日常的舞蹈学习与教学中,舞蹈教学理论的理性化思维就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工作的理论依据。用教学方法指导教学实践,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多年来,舞蹈教学方法在其传承的过程中,教学理论应当成为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而不应该成为其在探索过程中的羁绊。教师欲求教学方法设计和控制的科学化,必须对其教学内容的本质具有科学的认识,一旦认识有了偏差就势必得不出科学的方法论,更谈不上科学的指导和控制舞蹈教学,相反,会导致教学的盲目性。

读了《实践论》我受益匪浅,写下了这篇读后感。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无论在哪里,我们都应尽量营造一个实践、认识、总结、再实践的良性循环。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我们需要时常总结。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认识飞跃的过程。要善于在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学习,在再认识的环节上下功夫。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读《国富论》有感2000字


读《国富论》有感


《对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在经济学界有近乎神的地位。按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说法,至少300年内,人们都将在市场经济中生活,不会有人像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推翻牛顿力学那样推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亚当·斯密不仅是一位经济理论学家,他也为这种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与准确的数字,确实做到了“有七分证据,不说八分话”的治学态度,而这种治学态度正是大多数中国经济学家所缺少的态度。所以,熊彼得说亚当·斯密注重实际,将各种不同的数字与因素一并考虑,对以后作为抽象的理论奠立了基础。

斯密《国富论》一书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各个不同侧面详细而严谨地论证了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和促进经济的发展繁荣。他采用了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的宏观分析方法,综合了人性论、法律与政治理论及经济思想理论的分析视角,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分工的理论,分析了劳动分工的决定因素,并进一步结合新兴古典分工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分析了不同经济实力的欠发达区域在不同的阶段如何选择最优分工网络,并借此分析了我国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内在原因。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开篇就谈到了劳动分工。他认为劳动分工和市场竞争是国民财富增加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但经济学发展的一百多年间,市场竞争理论得到了极大丰富,而劳动分工理论却相对显得苍白。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利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复苏了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重要思想。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分工理论认为,劳动分工是通过制度安排而与交易费用相互决定的,即:由交易费用决定的制度安排决定劳动分工,而劳动分工通过分工经济提高制度收益,并进而降低交易费用。作者给出了两个理论模型及其修正。

接着,作者证明了劳动分工理论中的三个重要命题。

命题1:劳动分工产生递增的规模报酬,是经济进步的源泉。

命题2:劳动分工依赖于劳动分工,没有任何外生优势的单纯分工也能实现经济进步。

命题3:经济发展依赖于一定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制度,在地理上表现为一个波浪式的推动过程。

另外,新兴古典分工理论证明,不同区域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应于不同的分工水平,产生不同的增长效果。因此,欠发达区域面对不同的人口规模、制度供给、交通条件,应选择不同的分工模式。作者据此将欠发达区域分成三类,并分析了各自的分工抉择。

区域模式1:人口较多、居住密集的欠发达区域

根据命题2,此类区域即便没有任何优越的资源禀赋或比较优势,依靠自身的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分工模式,也能实现经济进步。

作者认为,应将此类区域细分为若干个子区域,将相关产业分类聚集,发展“园区经济”,以节约交易费用,提高专业化水平,进而产生产业簇群。

区域模式2:人口较多、居住分散的欠发达区域

此类区域以中国中西部的农业大省为典型代表。因为多数居民都分布于广大农村,交通不便,相互之间贸易的交易费用很高,制度创新的成本更高,制度供给水平低下。当务之急是提高专业化水平,以便与高水平的分工网络对接。

提高市场分工水平有两种途径。一是大力发展中小城镇,提高城市化水平,使人口更加集中,从而减少交易费用和制度创新成本。政府工作的重点是鼓励专业化的生产和服务,为个体私营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服务。根据命题1,政府即便是有意扶持某些产业,也应该是在专业化的基础上选择以农产品为核心的分工网络。

二是融入临近区域的分工网络,即给发达区域“打工”。因为在经济发展初期或工业化前期,没有足够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来支付交易费用和学习成本,也难以承受为集中人口而进行的城市化所需耗费。而此类区域劳力成本相对低廉,因此可选择有资源禀赋或内生比较优势的临近区域,为其提供配套生产或服务。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有必要鼓励企业向专业化发展,通过产业集聚加强企业之间的信息、要素的交流,提升企业家的管理素质。

区域模式3:人口较少的欠发达区域

此类区域人口较少,无论是否集中,从理论上讲都难以独立形成一个合意的分工网络。最重要的是提高本区域在某些方面的专业化水平,以便融入发达区域高水平的分工网络。在积累了一定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经济环境得以改善后,在分工网络上可以逐步摆脱对地理交通条件的依赖,从而逐步与较高分工水平的其他区域进行贸易往来。在此过程中政府应重点扶持有一定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并购、扩张,带动其他企业形成连锁效应和学习效应。

《国富论》是一部伟大的着作,亚当·斯密把人的自利心与公利心做了和谐的统一,让我们知道了自利与公利并不是彼此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有利于整体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自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来引导着人们做出有利于社会与个人的最佳选择,没有任何政府与个人会代替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如要取代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必会带来混乱。这只“看不见的手”是什么呢?斯密虽然没有直接表达,但是全书已经告诉我们,那只“看不见的手”正是人类的利己之心。

读完这本书,我深有感触。亚当斯密作为18世纪的经济学家,因此在看他的国富论时当然要从他的时代出发。无论他说的是对还是从谁的角度出发,对于今天的我看来,了解到当时的很多经济因素和状况,使我看待今天的经济时联想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历史。应当说亚当斯密是伟大的,他提出的劳动创造价值理论和社会分工,使我们直观的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史。就这一点我们不能用批判的眼光看亚当斯密。应当说每一个观点的提出都是建立在前人的知识之上,亚当斯密的观点也不例外。然而让我想到了今天的有些学者,不是为了提出观点而是为了整理观点而努力,一点点成果没有经过考证便自认为水平高就急不可待的发表。我佩服亚当斯密的精神。亚当斯密一生中为什么只有这一个成果,并不是亚当斯密写完这本书之后就没有精力了,而是他的治学态度非常严肃,当亚当斯密处于弥留之际时让别人将除《国富伦》其外的其他手稿一概毁掉,为了不让半生不熟的观点公布于世。

整篇文章通读下来,使我不由得对作者独特的见解和高深的学问敬佩不已,正是因为有了许多像斯密这样的伟人,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传承和发扬下去呢?

赏读子川的画作有感


赏读子川兄的作品有感,深感作品有强大的震撼力和非同凡响的感召力,犹如感憾天地之魂在心灵深处呼唤似乎观赏的欲望有多高,作品的意境就有多深,给人以一种强烈的美的感受。

艺术家用笔蓬松粗旷而又细致、色彩凝重而鲜明、又变化无常出人意料,既大胆无忌又肯定,大刀阔斧的笔法有排山倒海之势,摆脱了复杂的观念和打破了死寂的沉默形态,进行大胆的创新,努力挖掘意象性的绘画艺术语言,表达了艺术家超凡的意志力和倾述了强烈的心声,如远古般的呐喊唤回艺术真情的灵魂。正如子川兄所言伟大的艺术是一种探索。他实现了他生平中非凡的一页。

作品画面中多种矛盾因素组合并相互作用,在整个作品中,不相容的绘画元素构成新的协调统一,在对立状态中析离整合形成新的抗衡,达到交织辉映的绝妙变化。以乱中求整符合他的艺术创作理念,他的话语在艺术上,乱比整更重要!更高艺术的美来自乱中求整的辩证关系!作品中画面色彩斑斓显而碰撞交错,图形肌理错综复杂变化无穷无一定势,绘画质感和形貌达到传神般融合,画出神入化。

子川兄的作品,例如山水情境的画描写,有浑然厚成一体协和律动之感,富有自然韵力的美;又如生命系列的画描写的乳香蜜甜正酣的感觉,令人迷醉不已;再例如形态系列的画描写的神如再造一般,令人神思解惑;丁村情景和乡村系列的描写也神态天然,直感灵秀雅真;纵观海盗系列的描写,更是一番古风怪扬氛围中再现枭雄群霸气势、独傲、野性、自由,感逼血雨腥风的凌然。还有,诸多的创作和作品未能一一揽读,也许作者也正在艺术的长河中翱游,会有更多的艺术臻品见面。

作品的绘画从物象到意像再到画面上所表现的具象,作者已经完成了艺术抽象质的构思超越。作品无论从思想意境、或是技巧娴熟度、还是表现形式,其物象经艺术思维的抽象整合,艺术家的艺术思维力及其空间,已经达到一个纯理性艺术的高尚境界。子川兄的话离物象貌似越远,就越能证明其艺术的美,但它的困难也就按比例的增大了。更能说明其中的道理。艺术的神形超然更是高境界娴熟艺术技巧和高水准思想度的融合并运用,作品的生命力无限延伸,有超越时空的意义。

没有模式的绘画形式更俱显艺术魅力。这也是艺术家不苟求同的大胆探索和努力,艺术家在奋力打破循规蹈矩、抱残守缺的艺术模式,让绘画艺术元素在艺术自身的世界里自由地整合。无秩序的秩序、无规则的规则的艺术辩证思想,超越了永垂不朽的对立统一的时空理念,在否定自我与肯定自我中沉淀再沉淀,彰显了他独有的超凡艺术智慧和才华。

作品的意义是多维度的,无论是表现形式或是作品的涵意,寓意深遂意境远高非凡,其内涵和意义默契呼应和层层递进,直入深刻的哲理意蕴。整个画面冲突多样变化,可以感受到画面背后的艺术家对形式与意义多种因素的一往深情,用艺术特有的语言把这种发自内心的深情熔铸到作品中。

作品的多层次的情感维度和密度聚集,加深了画面情感的承载力度和提升了艺术感召力量,同时也凝聚了艺术家深蕴的爱心和对艺术超人的热爱与憧憬。子川兄言语爱是创造一切的本源,这经典的话语里透析了他对艺术专有的那份感情啊,这无疑是他全部艺术生涯的源动力。诚然,一个天才艺术家的艺术生涯赋予的生命力,在于他有执着的事业心、具备超然能力和创作灵感,而且还有更加深蕴浓厚的爱心。艺术家的对立情感从平衡到失衡到再平衡,平衡态势又包容了众多的失衡,又在失衡中再现更高境界的平衡,突出了艺术的巨大张力和高超的艺术境界。子川兄的话在画面上,有时失衡比平衡更有视觉冲击!冲突是求更高的平衡!这是经典的诠释。

观赏作品,使思维理念不断地在各极意像中往返,在多重矛盾观念的冲击影响下,产生超越时空臆想和多维具象的美感,也激发了潜在的想象力。子川兄作品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对于子川兄作品的生命力,用他的话来说艺术家的真正发言人应是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就是他艺术魅力的凝聚和最好的说明。观赏可以给人以美感的同时,也给人以一种观念刷新、进入深度艺术哲学思考的启发。实在是耐人寻思,回味无穷!也如shan-arts女士对韩先生的画的评点日记里所说:韩子川先生作品的魅力在于刹那间让人的大脑一片空白,审美观似乎被格式化,按照一种无规则的规则,无规律的规律重新梳理。实在是耐人寻味,妙不可言!的确如此。

观赏子川兄作品,很想写点感识,但觉艺术修学特别是绘画艺术方面的知识浅薄且又无地自容之嫌,敬请作者子川兄指点矫正为感念。

读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有感


赏疑从与 罚疑从去

——读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有感

李新立 大成律师事务所

近读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文中引述,"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又引述,"书曰:罪疑惟轻,功疑为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笔者联想当下一些情形,颇为感慨。

2013年9月《南方周末》刊登《云南十万代课教师的最后一道"证明题"》,至今让我难以忘怀。当年云南省向乡村代课老师发送一笔补偿款,根据教龄发放,1年教龄发1个月,830元/月。这些教师很多遇到了难题,由于早年档案管理混乱,加上这些人离开学校多年,要证明教龄很困难。教师们想各种办法,开证明,找证人,翻教案,但遇到了审核人员的严格把关。一名叫程兴贵的教师,教龄25年,但苦于8年没有工资表认定,翻出自己的教案,教案上有教育部门人员的签字和章,他把有签章的页面撕下来给审核人员,不料那人说, "这上面并没有什么内容,你撕来不过一张废纸".审核人员让他去找证人当面证明,但因为证人高龄有病,不能赶去作证。最终,离教龄认证截止时间还有三天,程兴贵叫喊着"我有证人、我有证据",投河自尽。事后,教育部门认定了25年教龄,发放了补贴。

读罢报道,我感觉极为愤懑。"奉献乡村教育,清贫一生"是这个群体的写照。在中国教师严重缺乏的年代,他们在农村地区为教育下一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他们领取的是极为微薄的补贴。后来有了受过正规教育的师范生走向工作岗位,政府一声令下,他们又成为农民。当时国家出台政策对他们进行补偿,一方面是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另一方面是感谢他们以前的付出,本是件体现政府恩情的好事。但是工作人员所为却造成了对他们的伤害,为什么?工作人员错了吗?报道中并没有提到工作人员因此受处分。

我相信,工作人员一定会为自己辩解说,我这是对国家资金负责,认真核实民办教师的身份和教龄,一个教案上的签字或盖章能证明教龄吗?如果是编造教龄呢,不就是对国家的钱不负责任了吗?也有道理,估计这是该人未被处分的原因。

从证据的证明力而言,教案上的签字或盖章的确是不足的,让人存疑的。那么存疑的时候怎么办,给还是不给?这是真正考验领导智慧的。"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一句话道出了一个解决思路。依此思路,奖赏,可给可不给的,那就给,为什么,意在广施恩惠。给民办教师的补贴是什么,是政府为了表示感谢而给的,是"赏",是恩惠,既然如此,在核定应给的人员或金额时,应采取宽松的标准,依据充分的要给,依据不充分存疑的也要给。即便真的给错了,多给了,也不要紧,因为是广施恩惠,要体现政府的宽厚待民。比如程兴贵,他的17年教龄是有充足证明的,8年的证据不足,那就是多给8年也就6000多元,相对于他的多年付出,多发就多发吧,于政府并无损害,却可让他真心感到党的温暖。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是"赏"就不能适用这一准则,比如某公司起诉索要欠款,情况就不同了。原告证据充分法院才能支持,证据不足则不能支持。这是法律权利主张,如果不应支持而支持,就会造成对另一方的不公正。

"赏疑从与"在今天很多方面具有指导意义,比如今年政府决定向部分抗战老兵发放5000元补贴,并发放胜利纪念章。这是政府为感念抗战老兵的功勋而给的奖赏,包括一部分国民党抗战老兵也受到奖励。这是政府做的一件好事。抗战结束已经70年,多年来一些抗战老兵生活困苦的事迹时而见诸报道,一些人因为各种原因未被政府登记在册,未被优抚帮助,英雄流血又流泪,让人唏嘘。如何找到那些尚未被登记的老兵,认定其身份,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应当适用"赏疑从与"的准则,宁可赏错,毋宁遗漏,不要让他们成为被遗忘的人,不要让他们感觉心寒,幸存之人已很少,在世时间更是无多了。

另一句话,"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这句话对于当今刑事审判而言就更有指导意义了。现代刑法上的"疑罪从无"原则与此一致。苏轼所引《传》应为《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中的一书,究竟为何书,笔者未查到,而春秋三传成书于春秋至西汉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虽历史久远,但其提出的慎刑原则当今并未做到。

想想近年来被平反的冤案,佘祥林案、赵作海案、呼格吉勒图案、杜培武案、聂树斌案、张氏叔侄案、念斌等,这些被平反的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被冤枉的人在服刑或者早已死去。想想就是件极为可悲的事情,无辜的人被囚禁被处死,造成多少冤业。有人可能反对说,如果嫌犯就是真凶呢,因为证据可疑就放了,岂不是放纵真凶,既对受害者无法交代,也给社会留下危险因素。但笔者要说,如果嫌犯不是真凶呢,无辜之人受刑,不仅个人自由或生命被剥夺,家庭破裂,还有一些人出狱后因蒙冤报复社会,无端杀人。这些被冤枉的人出狱后成为社会新的危险因素,致更多人于危险之中。权衡二者利弊,先贤提出"罚疑从去".苏轼引用《尚书》中的观点进一步论证,"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古文观止》的编者吴楚材、吴调侯先生对此解释说,罪可疑者,则从轻以罚之。功可疑者,则从重以赏之。法可以杀、可以无杀者,与其杀之而害彼之生,宁姑生之而自受失刑之责。可谓至理。

苏轼的这篇文章仅600多字,精辟论述了仁厚治国之道,该文为苏轼嘉祐二年(1057年,时年21岁)考进士的命题作文,当时担任主考官的欧阳修对该文大加赞赏,本想列为第一,担心为同期考生其学生曾巩所作,为避嫌将该文列为第二名,后传为一时佳话。

作者简介

李新立,大成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诉讼仲裁部律师。

文章来源于"大成律师事务所"(bjdacheng)微信平台。

看《经典赏读本》有感


看《经典赏读本》有感(一)

自从上小学起,我就特别爱看书。所以,我读的书非常多,书架也摆满了我的课外书。可是,有一本书让我看了以后久久不能忘记,它就是老舍的《经典赏读本》。

它是一本由二十几所名校引领小学生的精读大师名篇,还是一本能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有积累美词美句的名书。里面积累了老舍写的20篇名作,有《养花》、《小麻雀》、《落花生》、《猫》

本书中有一篇散文我令很喜爱,名字叫做《养花》。

爱花,所以也爱养花。我可还没成为养花专家,因为没有工夫去作研究与试验。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在我的小院中,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儿们只好上房去玩耍,地上没有它们的运动场

这篇散文写的是老舍先生一生爱花,视花如友,《养花》便是老舍先生于1956年给报刊写的一篇散文。

这本书真是使我一生受用!


看《经典赏读本》有感(二)

读了《古人勤奋读书典故30则》有感

如今,科技发达。以前古人们所用的蜡烛早已光荣退休,取而代之的是能给人们带来强烈灯光的节能灯管。而科技的迅猛发展,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但现在的部分小孩却过分依赖高科技,变得懒惰起来。认为学习是件枯燥无味的事,因此不愿去学习。

古人们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都坚持了下来,那为什么我们现在却不能呢?所以,其实我们有很多时候都应该向古人们学习。就像匡衡,他用功读书,之后就成为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孙敬,他刻苦学习,后来就成为了一名通晓古今的大文学家;孙康,他勤奋学习,往后他就当上了一个大官;车胤,他好学不倦,以后继而也做了一个职位很高的官。这些人物都是来自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如《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而有着那么多古人勤奋学习的典故,无非就是想要告诉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现在的高科技,同样也是因为以往的伟人们,他们发奋学习,为当时的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才会有的。为此,人们如何能想象,如果没有了书籍,没有了知识,没有了这些人的贡献,这个世界将会变成怎样?也许,这是无法想象的。但至少,我们知道结果一定是惨不忍睹的。因为,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也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没有了这些那怎么能行呢!


看《经典赏读本》有感(三)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教过的学生不下三千,人们把他和学生上课时的交流记载了下来,这就是《论语》。

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这句话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它让我们在学习后再温习一遍,好好温习了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就能够当老师了。我想起每到课间或回家后,我都会复习一下当天的资料,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可总觉得还是有一些没想到,所以以后我要常常复习,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把自我厌恶的东西给别人,不要让别人来做自我所厌恶的事。我想起有一次妈妈在我的碗里舀了很多红苕,我不想吃,就赶给了爸爸,读了这一句话后,我在也没有偷偷地把红苕赶给爸爸了。我觉得我们就应学习鲁迅先生,为自我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严于利己,宽以待人。如果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界该多么的完美,多么的和谐啊!

透过学习《论语》,使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就得去克服它;还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道理。

赏读郭鹰长篇小说《笔锋》有感


赏读郭鹰长篇小说《笔锋》有感

树中俊叶

一个月前,我在从朋友圈看到郭鹰发出了"开篇历时五年,六易其稿的长篇小说《笔锋》终于面世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的消息之时,心中有种莫名的诧异与悸动。我曾经读过郭鹰的很多散文,被她那种幽默诙谐、雅俗共赏、颇接地气的文风以及细腻地写人、绘景、状物、抒情的能力所折服。见字如面,我对郭鹰在文学创作能力似乎也止步于:在文字天地间,留点儿雪泥鸿爪的故事、精彩片断与感悟的误判中。不曾想到的是,与她为邻、为友多年,她的长篇小说处女作《笔锋》竟然在水深火热之中磨砺了五年,直至出版发行,我都没有从她身上获取任何信息。她写长篇小说,对我来说确实有点儿"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震撼。我想看《笔锋》的最主要的动因是因为小说封面上那不同凡响的宣传语:军人抗战看《亮剑》、文人抗战读《笔锋》。《亮剑》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长篇小说,没看过小说的,同名电视剧的美誉度也是家喻户晓、好评如潮。敢与《亮剑》相提并论,如果没有两把刷子怎能自圆其说?其次是想看看平时大大咧咧,心无城府、坦率耿直,貌似没有太多故事的小女子,是如何HOLD住这34万字之多的长篇巨著。在这样的猎奇心理驱使下,我打开的《笔锋》的扉页,闻到了久违的墨香,然后沦陷其中不可自拔……

一、悬念叠加、故事精彩

依旧喜欢《笔锋》里,那种一以贯之轻松幽默的郭式风格,精彩的桥段与场景常常让我"笑中有泪,乐中有伤". 但是,真正让我刮目相看的是,郭鹰一下子蜕变成了一个说故事的高手。《笔锋》真可谓是故事精彩、悬念迭起 ,处处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与惊叹!

侨育大学于抗战时期从厦门内迁长汀,不啻是担当起民族文化、教育重负的一次肉体上的苦旅,精神上的涅槃。老校长死于日机轰炸,新来校长临阵脱逃让唐治平受命于危难之际。内迁过程中历经了省政府勒令撤校、唐校长几百里跋涉到永安临时省政府与省长斡旋使学校得以续存。"长征"伊始,就遇上一串串人为枝梗:学生中最得力的干将余嘉训、李应松临行前投笔从戎让唐治平出师未捷先失左膀;教学力量的半壁江山,侨育大学的标杆化学系主任何作宾临阵变卦让唐治平再失右臂。还未出行运载货物的司机就开始趁火打劫加价、遇凶险时司机半道弃车回归。途中女老师李沁失联导致师生们人心涣散、过清风寨遭遇土匪横刀打劫。外加不可抗拒的滂沱大雨、丛林里的豺狼虎豹。到了长汀,为解决校舍、经费、口粮等问题,还要与驻地的流氓地痞明争暗斗、与无能的官员巧妙斡旋。人祸天灾让苦不堪言的"文化、教育长征"雪上加霜,难上加难。这些情节环环相扣,互相掣肘,互为伏笔,使故事悬念叠加,引人入胜。

非常喜欢侨育大学师生路遇清风山土匪这一桥段,到现在想起来还让我忍俊不禁。自古以来都是"秀才遇上当兵的有理讲不清"的场景。靠真刀实弹的硬拼,手无缚鸡之力的秀才们哪是土匪的对手。果然,清风寨的土匪抓到几位年轻亮丽的女大学生,正准备"大块朵颐"之时,唐治平和其他师生奋力营救,才使女生们免遭一劫。在这场师生救援女生的斗争中,秀才们与定当以智取胜。先是唐校长独闯虎穴,里应外合。师生们借助火神枪、火药、镁条虚张声势得以逃离虎口。当读者为他们躲过清风寨土匪而庆幸之时,作者却笔锋一转把读者的视野再次牵引到土匪窝里去。因为在荒郊野岭过夜受到虎狼虫豸的严重困扰与威胁,相形于不谙人性的凶猛动物,唐治平感觉与人性尚未完全泯灭的土匪过招也许更有几分胜算。于是,几百号人马在唐治平校长的带领下再入"虎穴狼窝".凭秀才们的智慧与胆略,他们不仅能借贵方一块宝地得以安全夜宿清风寨,而且还临时抱佛脚调动"秀才"们的才艺优势,举办一场篝火晚会。晚会上师生们各显其能,让山寨里一群目不识丁的精神饿汉们实打实地开了一回洋荤。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唐治平不但成功与虎谋皮得以夜宿之便,最后师生还与"根红苗正"的土匪握手言欢,唐治平更是与土匪头儿"大嘴"歃血为盟,义结金兰。最后的场景竟然是几百师生与土匪们"依依惜别",虽然履步薄冰之上却又安然无恙地通过了清风寨的鬼门关。在此,郭鹰将一场读者想象中充满刀光剑影与血腥味的情节,以如此轻松幽默诙谐的场景而终结。及此,这依然不是故事的终结,它还是后续故事中唐治平帮助县政府与军队招安土匪入伍,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抗日埋下的伏笔。真的很佩服郭鹰这种一波三折,一唱三叹的文字功力。

二、有血有肉、形象丰满

唐治平是郭鹰精描细绘、非常用心打造的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随着情节徐徐展开,一个才华出众、个性十足、狂狷不羁,又忠肝义胆、正气凛然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之所以喜欢唐治平,先是被他"一分狡黠一分油滑一分无赖"的个性所折服。

初入长汀第一件事就是在找寻校舍的过程中遭遇敲诈勒索。结果他让学生装神弄鬼贬低房屋的实用价值,用以降低租赁价格。再用一块假金表让地头蛇黄日蛟吃哑巴亏。他假借省长陈鉴的虎威,糊弄县太爷尽力为学校争取办学经费和维持生命的口粮;忽悠刘团长严肃军纪、将强奸女教师李沁的罪魁祸首毙命。与刘团长打赌招安清风寨土匪时,他装神弄鬼砍断山寨的水口树,堵塞水源,然后用风水、运势来动摇土匪军心,糊弄土匪头儿"大嘴"招安。

如果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唐治平只靠装神弄鬼、虚张声势、狐假虎威、声东击西、赌局运势这几把刷子,其形象定然是扁平无力的。唐治平的形象之所以立得正、站得稳,其最重要因素在于,他的所作所为都与学校、师生、国家的命运紧紧关联。迁校于长汀,作为一校之长的唐治平面临着、县官执政不力、资金困难、校舍无着、地痞勒索、守军骚扰。面临难以想象的重重阻力与困扰,迫使掌管一校命运的唐校长,必须生出三头六臂、调动全身所有的解数、能量与手段去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在与敌匪势力作斗争的过程中,他不动刀枪、不使蛮力,而是用科学知识与手段让对手彻底诚服。小说中的招安、整训、改造清风寨土匪的过程,其实就是一场科学与愚昧的过招。唐治平用"油锅捞匕首"这一"雕虫小技"就让不安分的土匪为拜倒在科学的"石榴裙"下,乖乖坐到课桌前当起"小学生".借用发电机为学校发电之机,辅之以坏人会招"雷公电母"鞭笞的"鬼话",就把那些个干坏事又怕招雷劈的土匪学生治得服服贴贴。

当个人的才干与民族的兴亡、抗战的大背景、与学校的命运紧紧维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真正从中感受到了乱世中崛起并坚持的一校之长的可贵。唐治平为了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处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一边投身于难以自弃的教学事业中;一边付出身心之劳、放弃妻儿天伦。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他殚精竭虑、倾家荡产、无私无畏直到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由此,读者眼里的唐治平已经不是那个耍点小无赖,处世圆滑的小聪明,而是心系民族大义、一切为侨育大学在乱世中续存的大智慧。读者也无时无处感受到从唐治平的身上散发而出满满正能量。

再次,想到小说封面的"军人抗战看《亮剑》、文人抗战看《笔锋》"其实唐治平与《亮剑》的主人公李云龙相比较,二者颇有许多相似之处。李云龙与唐治平的可爱之处,都在于处事时有果敢坚毅的共性,但更多的是在情急之下为达目的,临阵发挥的聪明、圆滑甚至无赖。但他们都显得萌态可掬,诙谐可爱。然而,他们的可敬之处更源之于战争的血与火的不断历炼,从中磨砺出对国家、民族的忠勇与献身精神。所以,在我的眼中李云龙与唐治平的形象确实是难分伯仲,不相上下。

《笔锋》之所以能牢牢抓住我的眼球,首先是唐治平这个主体形象的丰满,其次还在于作者成功塑造了张成田、李沁、何作宾、李应松、余嘉训这一众知识分子群像。他们在抗战的时代大背景下,在艰难困苦的办学过程逐渐成长起来。他们的视界没有局限在暂时偏安的山城长汀,而是放眼中国和世界。在唐校长的带领下,侨育大学把学校的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紧相连。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振兴国家的强烈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师生们在被日军摧毁的残垣断壁前仍然精神不倒。他们置任何艰难困苦于不顾,教师为国之振兴而教,学生为抗战建国而学,体现了"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崇高民族气节。他们以笔为锋,牢记"教育在平时可以培养建国的人才,在战时可以发挥御侮的力量。抗战建国都要依托教育"的办学宗旨。向师生和民众宣传抗日精神,用科学武装兵员的头脑,让每个毕业生都成为精神、文化、专业上的斗士。让一批批军人拥有强大的使命感和超出常人的文化与科学知识。退,上得了三尺讲台;进,上得了千里疆场。让学生、兵员以崭新的姿态去为冲锋陷阵、保家卫国。

在赏读小说《笔锋》的过程,我被每个鲜活的人物命运所牵魂,为每个精彩的桥段而击节,为那些四两拨千斤的智慧与轻松幽默的场景而狂笑。扪心自问,我读《笔锋》的收获还远远不止这些。从中我看到郭鹰以形象化的手法叙述了一部抗战时期高校的内迁史,从中我看到风光如画的闽西南地理特点、山川风物,长汀客家人的民俗民风……

真的难以想象,郭鹰一介貌似平凡的邻家小女子,竟然拥有如此之宏大的胸怀、如此之辽阔的视野,给读者提供了如此海量的信息。从她的后记可以得知,世上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郭鹰也如是。她是攀登文学巅峰的勇士,挑战自我揽下高难度的作业。她是勤勉专注的学生,为了写书她白手起家,从头学起。到鲁艺班进修、买大批关于民国时期的相关书籍,查询搜索大量网络资料,读熟了福建的高校内迁情状。为此,我在赏读长篇小说《笔锋》的过程中,不仅分享了郭鹰创作愉悦,也真切地感受到她创作过程的艰辛。因为她的勇敢、因为她执著,因为她的努力,《笔锋》最终得以面世。

最后讨个巧,再次引用封面的提挈语:

军人抗战看《亮剑》、文人抗战读《笔锋》。

一个文弱的校长,消灭日寇于无形的利器。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抗战小说千万种,唯有《笔锋》直戳人心,让你站栗没有之一。

此话公正,此话真实。《笔锋》确实值得一看。

感谢郭鹰,感谢《笔锋》。

郭鹰简介:

鲁迅文学院福建中青年作家班学员,是福建新崛起的实力派女作家。生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是闽西灵山秀水养育,客家文化、红色文化与闽南文化交融滋养而成的知性女子。无论小说、散文还是评论,都是信手拈来,别具一格。多年来笔耕不辍,佳作遍地开花,广见于《光明日报》《山花》《福建文学》《福建日报》《厦门文学》《炎黄纵横》等报刊中。出版有散文集《茶心酒性》。

读《论中国》有感


读《论中国》有感

说起基辛格,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历史课本上毛主席与尼克松握手的那一张经典照片在当时震撼世界,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先遣队和推动者之中就包括亨利·基辛格。由此,中美两个大国经过长达20多年的相互对峙后,终于走向了和解。

基辛格在 2011年5月27日迎来了自己88岁的生日,其重磅大作《论中国》也在这一天在美国各大书店正式上市,引起各界普遍反响,并迅速荣登亚马逊排行榜前十。今年10月,《论中国》简体中文版隆重上市,各大网站争相报道,不啻为十八大之年最值得关注的一部引进版著作。

作为公认的第一位叩动新中国门环的美国高官,作为过去40多年中出访中国50余次的资深外交家,有着"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之称的基辛格,用世界视角、国际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和未来。《论中国》这本书凝结了基辛格博士的战略理论以及对中国问题数十多年的研究成果,对每个曾经或正在关注中国命运的人,对每一个曾经或正在阅读中国历史的人,都值得一读。

"世界之王"的陨落

书的前半段,基辛格介绍了中华民族从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沦落为晚清时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清以前的中国,国运昌盛,四夷咸付,是以中国人酿成了一种独特的中国自我意识。至于愿与中国通商的周边国家,天朝皆视其为"蛮夷",称通商为"朝贡",以示承认中国的至尊地位。

中国"挟其独特的传统和千年养成的优越感"步入近代,清廷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其对外国通商和技术革新漠不关心。于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借助工业革命的洪流,西方超越了中国。

英国人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自此,列强环伺。仅仅10年,中国从辉煌中跌落,沦为殖民实力争夺的目标。

大国博弈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本书的下半部以更大篇幅讲解了基辛格眼中的当代中国外交史。作者试图从"围棋"和"孙子兵法"出发,形象地阐述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杰出的政治战略思想,读起来令人拍案叫绝,敬服不已。基辛格甚至认为:"美国在亚洲的几场战争中受挫,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违背了孙子的规诫。"

例如,1958年8月23日,为了试探美国保卫台湾的承诺坚决的什么程度,也为了提升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对金门进行大规模炮击。毛泽东解释说道,中国表明了军事决心后,将重启与美会谈,如此"既有行动场所又有谈判场所".基辛格把此解释为《孙子兵法》"斗中求存"古为今用,目的是化强敌为弱敌,进行进攻性威慑策略。

开始发展霸权主义的苏联早为毛主席所不喜,即便中苏还是盟友。有趣的是,在炮击金门的3周前,赫鲁晓夫刚刚访问北京,致使艾森豪威尔指控苏联授意毛泽东这么干。而在台湾问题上,毛泽东又利用赫鲁晓夫的左右为难诱使他发出核威胁,这个赫鲁晓夫自己都承认无意付诸实施的核威胁使苏联和美国关系限于紧张。毛主席将赫鲁晓夫当成了棋子,当成了剧本里的一个演员,获得了宣传上的重大胜利,"底气十足"地重回中美大使级会谈。于是,两位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毛泽东和赫鲁晓夫,高下立判。

1978年越南得到苏联的支持,全面发动了侵略柬埔寨战争并占领柬全境,妄图永久占领老挝与柬埔寨,将其合并到越南的版图中以便建立"印度支那联邦",实现其地区霸权的野心。

为了"遏制越南的野心,适当地给他们有限的教训",1979年2月17日,中国发动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战争之前,邓小平效仿当时的毛泽东高调出访美国,使外界认为这次行动得到了一个超级大国的同意,从而吓阻另一个超级大国插手干预。接着,邓小平又出了一招妙棋:遍地落子。他遍访缅甸、尼泊尔、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并在2月4日"在围棋棋盘上布下了最后一颗棋子——路径东京停留",达到了将中国融入世界、孤立越慢的目的,为对越反击战取得舆论上的支持。

基辛格用《孙子兵法》和围棋解释中国领导人的精妙政策,匠心独运,别具一格,将复杂的军事和政治斗争化繁为简,让我们普通老百姓也能见识到大国博弈的神奇。中国两代领导人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巧妙地运用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在现代外交和战争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放眼世界,除了中国人,谁还能有这般才能?

由此我们也认识到,政治不是儿戏。咱们老百姓想当然的事件其实都包含着领导人激烈的政治博弈,因为他们必须为国家的长远考虑,思索如何才能为自己国家带来最大的利益。我们唯有多读历史,汲取百家评论,才能体会其中的博大精深。

中美外交风云

中国和美国,地广人稠。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庞杂;一个发展迅猛,领先世界。中美两国遥远的地区性差异加上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注定难以相互包容。因此,如何成功地发展两国的外交关系对所有领导人来说都是一大难题。

就我个人来说,我是始终将利益与意识形态明确区分的。作为一个党员,我坚决维护社会主义制度;但是作为一个21世纪的青年,我也喜欢美国的电影,喜欢超级英雄,甚至还翻译过美剧和动画。我认为,排除政治因素,这些都是全世界的财富。在政策方面,中国领导人主张独立自主,不干涉他国内政,不向国外传播意识形态。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决拥护者,基辛格声称:"美国坚持通过施压和激励来实现价值观的普适性,也就是干涉别国的内政。"在外交上,中国含蓄而深刻,毛主席一句乍看之下令人摸不着头脑的话语往往包涵数层含义,往往令喜欢直来直去的美国人头痛不已。他们经常煞费苦心,热烈讨论,方能解出此中曲直。

美利坚与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如何从长期敌对转变为盟友的?答案是出于地缘政治考虑,共同反对苏修的霸权主义。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恢复,这是冷战时期改变世界格局的大胆举动,而在这之前,时为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秘密访问北京,为尼克松访华之行打前站。因此,基辛格身为亲历者,他的描述无疑具有准确性,他所披露的细节也是其它历史书上绝对看不到的。

基辛格是著名的外交家,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他多次访华,有幸与中国的三代领导人交流切磋,对他们的理解是不同寻常的:他称毛泽东为"哲学王",周恩来儒雅、随和,他还特别欣赏邓小平的实用、江泽民的灵活,认为这两人都在审时度势,为把中国带出备受孤立的国际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奥巴马2008年竞选团队亚裔事务顾问薛海培认为:"美国进入全民思考中国带来冲击的时刻。想跟中国干仗的人并不多,更多的是对中国崛起的焦虑,这对美国民众影响很大。"世世代代生活在优越感之中的美国人第一次感到了威胁。

然而中国的崛起是必然的,美国无法忽视这个大国的存在。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一个和平崛起的中国必然会对世界未来的格局和走向产生较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在总体上是有利于国际社会和人类发展的。美国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国来共同维持世界的和平。

在当年的美国大选中,中国的崛起成为奥巴马和罗姆尼的独立辩题。相比之下,奥巴马对华态度比较温和,而罗姆尼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十分激进。事实上,美国大选的候选人为了拉选票,通常会在竞选中对中国强硬,但是上任之后马上变脸,开始缓和对华关系。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92年美国选举时,克林顿激烈谴责老布什的对华政策,他攻击老布什"纵容"中国,扬言要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与中国人权挂钩。可后来,克林顿对华的亲切有目共睹。只有过来人才懂得,与中国搞好外交关系才是硬道理,纵使美国总统为了国内的呼声而采取一些不利于中国的政策,也不会在深层次上影响中美的正常关系。

鉴往知来,本书的最终落脚点,仍是为今天的中美关系谏言献策。当前,中美两国以超乎寻常的速度成了互相依靠的经济大国,在基辛格看来,这样的态势也给双方出了个难题,因为两国都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下各自所承担的角色,一时还找不到一个能够统领一切的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他在《论中国》的结尾部分提出了一个新词——"太平洋共同体".在他眼中,中美关系的恰当标签应是"共同进化",而不是"伙伴关系".这意味着任何一方都不完全赞同对方的目标,也不假定利益完全一致,但双方都努力寻找和发展相互补充的利益。

中美应当齐心协力建设世界,这是基辛格的愿景。作为普通老百姓,和谐发展的中美关系是两国人民都希望看到的。《论中国》这本书对中美关系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观点,美国人应该多读,因为它能消除人们对中国崛起的恐惧。中国人更应该多读,因为基辛格对中国的发展和中国领导人的决策不吝大加赞扬,这是一个外国政治家对中国的客观评价。中国人读此书,既能了解历史,又能看清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对思想素养和政治觉悟的提高大有裨益。

作者:齐鲁银行青岛分行 纪茜茜

读《论毅力》有感


感谢忧患——读《论毅力》有感梁启超先生不愧为真名士,他的大作《论毅力》短小精悍,议论透辟,一语道破成功的秘诀:有毅力者成。以前,甚是喜欢老子显学中的“祸兮福之所倚”这句话,却不知其中精髓。祸福转化之条件,当然不缺“机遇”,但更重要的是毅力。倘若没有毅力,恐怕连面对忧患的勇气都没了,更不要说把灾难忧患转化成幸福了。如果一个人要想做到不战栗不逡巡,胸膛直挺,浑身是勇气,浑身是毅力,意志坚定,敢于轻视任何厄运,嘲笑任何阻碍。这种思想铸就过程,就不得不依赖于一次又一次的困苦忧患的磨练,所以,我们应该感谢它们才对。不是吗?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英雄命运及气势宏伟的第九交响乐,是那样普遍强烈而又深深地震撼过人们的灵魂。但是,命运之神却跟他开了一个残醋的玩笑,让他失去了听觉,这怎能不使他痛不欲生。面对如此厄运,他终究还是承受了这一致命的打击,聋着耳朵写下了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篇章。还有,屈原放逐,赋作《离骚》;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华罗庚左腿致残,成为世界公认的第一流数学家;失去说话能力的高士其,成为毕生致力于科普创作的奇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今中外,有多少不幸的伟人,面临着困苦忧患,像勇敢的探险者,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辉煌的成果,为人类智慧的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不能否认,正是这些困苦忧患,才铸就了他们钢铁般的毅力。梁先生说得极好: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境又常相间以迭乘。可以想见,在以后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还会(Stu51.com)遇到的忧患。正如同巴尔扎克解释的:“人生是各种不同的变故,循环不已的痛苦和欢乐组成的,那种永远不变的蓝天只存在于心灵中间,向现实的人生去要求未免是奢望。”我们不能向现实人生奢望什么,要成功,要幸福,就必须昂首坦然地去面对,正视生活,正视忧患。为什么忧患能使一些人成功,也能使一些人一蹶不振呢?关键就在于是否有毅力。弱者不敢面对忧患,害怕失败,在忧患面前大惊失色,退避三舍,甚至自暴自弃或走上自绝之路。其实不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在大难临头,都会有自己的精神危机,真正的强者不是从来不发生“危机”的人,而是发生了危机能咬着牙挺过去的人。没有什么东西会和人作对到底,最终决定命运的是人的毅力。所以,我们愈为环境所困,反而更愈加奋勇,加强自己的意志力量。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当我们具备了足够的毅力,坚信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一时,也许,我们会微笑地面对忧患,忠心地说一声:“谢谢你!”

寒假亲子共读古诗体会亲子共读有感


寒假期间,我按照老师制定的读书目录,从中选择了几本女儿较喜欢的几本书,诸如:《有老鼠牌铅笔吗?》、《小英雄雨来》、《我是白痴》、《舒克贝塔航空公司》、《寻找快活林》、《一粒种子和旅行》,这些故事情节较吸引人,女儿非常喜欢,常常读得爱不释手。

这个寒假,收获最多,因为我家里多了一个小书迷,以前女儿不太喜欢读书,更是谈不上是个书迷。可现在变了,每天有空就会捧起书来,读得津津有味。我看在眼中,喜在心里。这也是我天天盼望的,喜欢读书,多读书就能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我们做家长的哪个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呢!正是这位小书迷带动了我家的读书气氛,每天晚上7点—8点半是我们一家人共同读书的时间,爸爸看《三国志》,女儿读自己喜欢的故事书。

白天爸爸忙工作,女儿写作业,只有晚上才能聚在一起,静下心来享受这美好的时光,以前基本上是我读给女儿听,现在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基本上不用我读了。怕我不高兴还告诉我:“皮皮鲁讲故事讲了一个通宵,舌头都打不过弯了,用水泡了5个小时,舌头才好了。我可不希望妈妈也变成皮皮鲁”。

我们读书的方式有很多,有时坐在沙发上一起读,读完之后,再选出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讲给大家听一下。有时一起坐在床头上,女儿依偎在我的身边,感受一下温馨。有时坐在写字桌旁,边读边写写画画,并不断提问几个问题,问到我也不懂的问题,我就会快去查资料。我们共同感受着读书带来的乐趣。

经过一年半的阅读积累,在牛老师的精心培育下,刚开始是讲故事,慢慢地引入阅读训练。女儿学到了大量的课外知识,阅读量也有了很大提高。我们家长在女儿的带动下,也正慢慢地适应与书为伴,放弃电视。与女儿一起读书,一起体会书中的快乐,感受书中人物的善恶,享受着书中动人的故事情节。通过一个个简单动人的故事与哲理,让我们感悟做人的道理。

读《朋党论》有感


读《朋党论》有感(一)

喜爱《朋党论》,不仅因为文章本身,更是缘于对欧阳修的钦慕。在那个谈"朋党"色变的年代,欧阳修敢于承认"君子有朋"且能提出"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的观点,的确胆识过人。就是在千年之后的今天,如此直率的言论也够惊世骇俗的。可见欧阳修襟怀坦荡,是不折不扣的君子。

所谓朋党,以当下的视角来看就是"小团体",即在行政机构里却不因"行政命令"而聚集起来的、规模较小且较为稳定的非官方组织。翻译成人话,就是管理者眼中的"非法团体".尽管任何企业文化都强调同事之间团结友爱,但当员工们真的身体力行起"团结友爱"时,管理者却又惊恐起来了。为什么呢?对此,官方的回答是:"企业强调的是‘大同和博爱’,反对私下里或个别人的亲疏勾结".官方就是官方,浩然正气(Why are u so Diao)。

但问题来了,官方的"大同和博爱"似乎不怎么具备操作性。就是真的要贯彻起来,也得从团结和友爱身边人开始,也得经历一个亲亲疏疏的过程,这样才符合儒家文化"推己及人"的差别序列。因此,小团体内的团结友爱是"大同博爱"的萌芽状态,是情感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必经之路。然而,当"团结友爱"按照其客观发展规律逐步向"大同博爱"发扬光大时,却因"小团体"的被打压和被取缔而"中道崩殂",这不能不令人遗憾。或许,这就是大多数企业无法建立起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团结友爱的原因吧。

管理者忌讳"小团体",无非是担心"小团体"一旦形成气候便难以驾驭,怕小团体非主流的文化价值观、非正式的权威体系、非官方的沟通渠道和非常规的内部协作模式对企业原有的格局和秩序形成冲击。然而,事实上"小团体"并非如此不堪,尤其对于营造开放、活泼的团队氛围而言,小团体不仅无害反而有益。

诚如欧阳修所言,朋党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不必用"君子朋而不党"这种套话来掩饰。亲亲疏疏是人性使然,情感上的不平等与生俱来。管理者比谁都清楚这一点,也更善于利用党同伐异的手段来树立自己的权威。但是,"亲亲疏疏"的关系一旦下放到基层,管理者们便揣着明白装糊涂,大加批判起来。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做法说到底还是为了"极权".

其实,"极权"也并非一无是处,"一言堂"起码能提高效率。但"极权"对于管理者的品德和才能要求太高,如果遇到一个"鸡贼+傻×"的管理者,那么团队就像"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那样,个个皆是陈胜和吴广了。而"小团体"恰恰能有效克服"极权"这方面的不足。《朋党论》中提到,尧进元、恺君子之朋,天下大治;舜用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天下亦大治;周武王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周为之大兴。可见,正确对待和运用朋党、发挥朋党的优势,反倒能促进"极权"的良性运作。

小团体是否能发挥"正能量",关键在于"小团体"的成员是君子还是小人。如果是君子之朋,那么"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穷则同道修身,达则同心共济。如果是小人为朋,那就糟糕了,所好者禄利,所贪者财货,同利之时暂相党朋,利尽之时则反相贼害。

不过,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小团体"都源自寻常百姓,并没有那么多非黑即白的说道。他们或志趣相投、或性格相若、或因工作关系走得比较近。他们既不是为了颠覆什么权力,也不是为了争取什么权益,仅仅是为日渐漠然的人际交往增添一点热度,在压力和忙碌之中寻求一点慰藉罢了,管理者大可不必过度反应。相比某些位高权重者之间的权利交易和东窗密谋,普通"小团体"的聚合实在要单纯得多、也磊落得多。

读《朋党论》有感(二)

君子同道 小人同利

——读欧阳修《朋党论》有感

2015-01-23 陇南徽县组织部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既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足见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终其一生,欧阳修为人为政为文都取得了成就。在为人方面,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即"以吾一翁","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量酒一壶",这充分反映了欧阳修的追求和品格。在为政方面,欧阳修崇尚"宽简",即宽容和简化的风格,办事遵循人情事理,不求博取名声,讲究实效。他23岁中进士,一生虽两经贬谪,但仍然官拜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和参知政事,死后谥号"文忠".在为文方面,欧阳修是多产的,有《欧阳文忠公文集》153卷问世,约百万言,还与人合作编修了史学著作《新唐书》,独力编纂了《新五代史》。欧阳修又是北宋文坛领袖,散文成就最高,苏轼评价其文是"论大道似韩愈,论本似陆贽,纪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欧阳修写了500多篇散文,各类文体兼备,其中政论文恪守"明道"、"致用"主张,指摘时弊、思想尖锐,叙事说理、深入浅出。《朋党论》是其政论文的代表作,欧阳修提出了君子同道为朋、小人同利为朋的著名论断。

《朋党论》是与庆历新政相联系的。庆历新政由范仲淹、富弼、韩琦等倡导和推行,欧阳修积极参与,目的是通过澄清吏治、厉行法治和富国强兵,拯救北宋开国已久后形成的时弊。新政历时一年四个月就归于失败,其直接原因是反对派攻击范仲淹等人为朋党,原支持改革的宋仁宗皇帝因此提出了"自昔小人多为朋党,亦有君子之党乎"的疑惑。面对仁宗的质疑和反对声音,欧阳修以谏官身份撰写《朋党论》,既为范仲淹等人辩解,也是一吐胸中块垒,对反对派谬论进行理论清算。《朋党论》文笔犀利、史实确凿,具有充沛气势和战斗力。全文615字,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提章的中心论点,"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而且,认为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历史现象,对于君王来说,不是要否认客观存在,而是要判别君子与小人。第二层次是深入论述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区别,其中道与利是判别君子与小人的关键所在。在欧阳修看来,君子之交是真朋,小人之交是伪朋,甚至连伪朋也算不上,可说是无朋。第三层次是广泛列举正反方面的史实,既以此证明朋党"自古有之"的论点,又论证了君王信任举用君子之朋则国家兴盛、禁绝诛戮君子之朋则国家乱亡的道理。第四层次是最后一段收束全文,点明主旨,强调君王要以历史为鉴,充分认识朋党问题关乎国家兴亡治乱。

品读《朋党论》,我们不能不对欧阳修光明磊落和敢于担当的人品表示佩服。《朋党论》表明了欧阳修的政治立场和正直品格,他支持庆历新政;承认自己与范仲淹是一路人。这在当时是需要勇气的,也是有风险的,因为庆历新政触犯了保守集团的利益,遭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范仲淹、富弼、韩琦相继被贬,欧阳修也被贬地方十年左右。我们不能不对欧阳修理性克制、恰到好处的清醒表示佩服。在《朋党论》中,欧阳修列举了大量史实,说明君王用小人之朋则亡的道理,但他举例论述只到距当时不远的唐末年间,随即戛然而止。这并不意味宋朝没有用人之弊,没有用小人之朋的问题。《朋党论》就是为宋朝之事而发议论,为解脱范仲淹而鸣不平,但欧阳修绝口不言宋朝之事,其重要原因是为了避免直接触犯仁宗皇帝,以期得到他的认可和理解,从而表明了欧阳修的理性精神和高明之处。我们不能不对欧阳修出语新奇、论证严密的观点表示佩服。朋党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欧阳修却能直面矛盾,亮明观点。具体是以退为进,非但不否定朋党的存在,反而在开篇就直接肯定了君子结党的事实,明确提出了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鲜明观点;以奇说理,明确划分了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标准,君子间以道结党,相互坚守名节、道义和忠信,小人间以利而群,彼此尔虞我诈、狼狈为奸;以史为鉴,从古到今、正反两面、层层递进,用大量史实论述朋党问题,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朋党论》从国家兴亡的高度论证了朋党问题。朋党之存在,不仅仅是历史现象,更是现实的政治现象。《朋党论》之所以能够千古流传,就在于没有泛泛地讨论朋党现象,也没有就朋党论朋党,而是站在国家兴亡的高度看待朋党问题,这使文章有了政治意义和宽广视野。《朋党论》在结尾时明确指出:"嗟乎,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这就点明了文章的着力点是政治和国家兴亡。那么,君王怎样引以为鉴呢?核心还是识人用人。《朋党论》好就好在没有单纯地论证君子之朋兴国、小人之朋亡国的道理,而是从君王识人用人的角度出发进行论证,使文章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中国传统政治历来认为,为政之要,首在得人。诸葛亮曾经比喻道:"治国之道,务在举贤","国之有辅,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细,辅不可弱,柱细则害,辅弱则倾".意思是,治理国家必须注重选贤任能。辅佐国家的人就像房屋的柱子,柱子太细小,屋子就会倾倒,辅佐国家的人不称职,国家就会亡乱。欧阳修深深浸淫于传统文化,在《朋党论》一开篇就说:"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君子与小人是中国传统文化一对重要的政治和伦理范畴。君子是做人一生追求的目标,也是从政的价值取向,小人则是与君子相对立的,是做人从政必须防止的倾向和唾弃的对象。如何辨识君子与小人是一个大问题,既是识人用人的前提,又是辨识真伪朋党的基础。在中国历史上唯有孔子对君子与小人作出了比较全面论述,可以作为辨识君子与小人的基本遵循。他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意思是,君子的胸怀是宽广的,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做到乐观豁达;小人的心胸是狭窄的,总是怨天尤人,心中装满了忧悲、苦闷和怨怼。他又说:"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意思是,君子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神态泰然安祥,待人谦和礼让;小人既骄傲又自卑,就不可能做到泰然安祥。他还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谓和而不同,就是君子以道义为基础,即使个性不同、认识不同,甚至有利害冲突,也能互相团结协调、密切合作,从而形成合力,如同五声调和可以成音乐,五味调和可以成美食;同而不和,就是小人以利害为基础,即使出于利益原因而暂时勾结,选择相同的立场和态度,但只要涉及利害关系,就会互相内讧倾轧、争权夺利,如同以火济水、以水济火,互不相容。当然,孔子并没有也不可能从理论上穷尽君子与小人之区别;即使穷尽了,由于现实比理论更为复杂,识人用人也不可能做到都选用君子。古今中外,选用小人的事例比比皆是,因而就产生了不仅在识人用人时有一个辨别君子与小人的问题,而且在日常的政治生活中还有一个辨识真伪朋党的问题。朋党是由一群人组成的,每个个体的素质决定了朋党的性质。如果每个个体都是君子,那么这个朋党就是真朋,反之就是伪朋。欧阳修认为,君王的主要职责是识别真朋与伪朋,然后用真朋、斥伪朋,这对于国家兴亡至关重要。"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朋党论》从是非标准的角度论证了朋党问题。欧阳修在文章中不仅提出了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这一不同凡响的观点,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区别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标准。"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在欧阳修看来,道与利是一把具有普遍意义的尺子,是衡量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根本标准。关于道与利,其源头还是要追溯到孔子哪里。孔子曾经说过一句震古烁今的名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二千多年来,这一思想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也影响着人们的伦理道德判断。道与义实际是同一序列的概念,在白话文中就成为一个词组。所谓道,现在是指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在欧阳修那里,是指道义、忠信和名节;利现在是指金钱和物质利益,在欧阳修那里,是指利禄、货财。从哲学上分析,道与利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两者并不是绝对矛盾的。道是利基础上的道,利是道引领下的利,道与利统一是最佳境界。当然,道与利并不是完全统一的,而且会经常发生矛盾。当发生矛盾时,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崇尚道、淡泊利。因为道与利相比,道具有更根本的意义。即使是利,还有大利与小利之分,大利是指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小利是指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大利与小利也是可以统一的,如果遇到矛盾对立的时候,能够做到先大利后小利,或区隔大利与小利,绝不以小利为害大利,这也不失为一个君子的品行。欧阳修为了论证说理的需要,似乎把道与利割裂了开来,认为同道为朋是君子,同利为朋是小人。这是可以理解的,议论和辩驳有的时候就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在欧阳修看来,小人与君子的价值取向不同,小人只有利而没有道,"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而君子是重道不重利,"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在欧阳修看来,小人与君子结朋的目的不同,小人是"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意思是,小人当他们利益一致的时候,就暂时互相援引而勾结成为朋党,这是虚假的现象。等他们看见利益就争先恐后地去争夺,或者利益已被夺光而交情就疏远了,还会反过来互相残害,即使是兄弟亲戚,也不能互相保全。君子是"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意思是,君子以道来修身养心,就会志趣相投而互相补益;用道来为国家办事,就会志同道合而同舟共济,并且始终如一地相处。在欧阳修看来,小人之朋与君子之朋的性质不同,小人之朋是伪朋甚至是无朋,"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而君子之朋则是真朋。"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这就是真朋的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

《朋党论》从历史史实的维度论证了朋党问题。欧阳修在《朋党论》中一共举了6个史实,其中三个是正面史实,三个是反面史实,充分论证君王用君子之朋则国兴、不用则国亡的道理。正面史实第一例是尧的时代,"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这里所说的共工、驩兜等四人,实际上是四个反对尧的部落首领,而八元、八恺是支持尧的十六个部落首领。舜辅佐尧,斥退共工等结成的小人朋党,重用八元、八恺结成的君子朋党,实现了天下太平。第二例是舜的时代,"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立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这里所说的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是上古传说中舜的臣子,实际上是二十二个部落首领,其中皋即皋陶,是掌管刑法的官员;夔是掌管音乐的官员;稷是掌管农业的官员;契是掌管教育的官员。这二十二人结成君子之朋,互相赞美、推举和谦让,而且都被舜重用了,天下也就安定了。第三例是周朝,《尚书》说:"周有臣三千,惟一心";欧阳修认为:"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反面史实第一例是殷纣之时,其特点是"人人异心不为朋";"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这是说,纣当政的时候,他的臣子各怀异心,不结朋党,但纣也因此而使商朝亡国。第二例是东汉末年汉献帝,实为桓、灵两帝,其特点是"禁绝善人为朋";"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意思是,汉桓帝、灵帝两度大批拘捕和杀害名士,历史上称为"党锢之祸".等到黄巾军起义发生时,汉朝天下大乱,才后悔醒悟,解除对党人的禁令,把他们全部释放出来,但为时已晚,已经无法挽回混乱颓败的东汉王朝。第三例是唐朝末年,其特点是"诛戮清流之朋";"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朋党之论,是指唐穆宗、宣宗年间,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发生了长达四十余年的政治宗派斗争,历史称为"牛李党争".到唐昭宗时期,以党人之争为由将朝廷中的名士加以杀害,有的被投入黄河,还说什么"这帮人自命为‘清流’,应该把他们投进浊流中去".于是唐朝也就灭亡了。客观地说,商纣和汉唐的灭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在欧阳修看来,这些史实表明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没有朋党,而在于能否识别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他进一步用舜的例子加以说明:"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金圣叹评论《朋党论》是"最明畅之文,却甚幽细;最条直之文,却甚郁勃;最平夷之文,却甚跳跃鼓舞".历史上尤其是文学史对《朋党论》评价甚高,认为是欧阳修最好的文章之一;在汉语言文学传世的政论散文中,也是最好的文章之一。尽管如此,也难以掩饰文章的缺憾。《朋党论》的出发点是为了说服仁宗皇帝,但仁宗不仅没有被说服和感悟,反而将欧阳修贬出了京师。后人对《朋党论》的观点也不尽赞同,清朝雍正皇帝对欧阳修极为不满,认为"君子无朋,惟小人有之",并说"设修在今日而为此论,朕必饬之以正其惑".在我看来,从文章风格和写作技巧而言,《朋党论》确实是一篇好文章,立论新奇、逻辑严密,洋洋洒洒、气韵生动,但其主要观点和思想价值,却是有着可以商榷的地方。《朋党论》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欧阳修做学问的态度,敢于在不疑处有疑,对朋党这一概念提出疑问。一般认为,朋党一词为贬义,是指那些不为国家民族利益,而为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结成的政治派别。传统文化对于朋党也是否定的,《尚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孔子也说:"君子群而不党".欧阳修却反其道而行之,从理论和史实两个方面论证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朋党有君子与小人之别;君王要善于辨别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等观点。这些观点虽然可以争议,但毕竟是一家之言,而且欧阳修做到了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同时,《朋党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士大夫的家国情怀。欧阳修写作《朋党论》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是为了庆历新政和国家兴亡治乱。正是这一家国情怀,使得《朋党论》受到了超越其自身价值的历史评价,使得像欧阳修那样的士大夫受到了中国历史和社会的高度赞誉。家国情怀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即使在今天仍然有着积极意义。知识分子一定要弘扬传统士大夫的家国情怀,真正做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朋党论

欧阳修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之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5].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来源:共产党员网)

喜欢《读《论雅俗共赏》有感20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妞妞有感2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