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福尔摩斯有感三千字

读福尔摩斯有感三千字

读《耶路撒冷三千年》有感2000字。

我们常说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可以获得进步,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作品。在读过一篇书籍之后人们内心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会,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把心中感受写出来,写一篇读后感。一篇优秀作品读后感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读《耶路撒冷三千年》有感2000字”,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读《耶路撒冷三千年》有感2000字

范佩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无异于向中东火药桶里再溅入一滴火星儿。巴以问题是传统意义上中东问题的核心议题,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在巴以问题中,耶路撒冷的归属权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敏感议题。

这是因为耶路撒冷极其特殊,它不仅是三大宗教的圣地,更是两个国家认定的首都,它既是供奉神的殿堂,也是人间俗世的所在地。复杂的历史演变造就了这座城市的殊荣,也给它的子民带来无尽的现实冲突,宗教纷争、政治身份以及权力斗争……这座城市三千年来少有安宁。

如此特殊的城市应该有人来为他作传,事实上,这样的人为数不少。其中,本书的作者比较特殊。西蒙·蒙蒂菲奥里,论身份,他的曾祖摩西·蒙蒂菲奥里爵士曾建造了耶路撒冷旧城外第一座犹太住宅区,与耶路撒冷渊源极深;论研究才能,他专业主攻历史,职业是英国皇家文学学会研究员,有过几本历史著作,似乎也担当得起"历史学家"的称号;同时,他也是纪录片《耶路撒冷:一座圣城的诞生》主持人。由他来为耶路撒冷作传,说得过去。

《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西蒙·蒙蒂菲奥里

《耶路撒冷三千年》这本书以时间为线,以主要人物和事件为针,编织出了这座城市三千年来令人叹息的历史图景。初闻书名的读者,恐怕都得被"三千年"这样庞大的字眼给镇住。细观全书,耶路撒冷的三千年历史可以简短地总结为:犹太人独占的一千年,基督徒独占的四百年和伊斯兰教徒独占的一千三百年。三种文明、三种宗教信仰都曾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

作为文明交流与集萃之地,耶路撒冷的多元怕只增加了其名声上的光辉,而在现实中带来的多是冲突与纷争。三种宗教都将其尊为圣城,两个政权都想将其作为首都,还有更多势力借着冲突之名,利用巴以分治问题为自己造势。

如果了解耶路撒冷三千年的历史,就能明白现在的巴以分治问题绝不仅仅是两个民族国家之间的问题。从历史上来讲,耶路撒冷最不缺少的就是被侵略、被征服、被压迫、被屠杀和被流亡。反复被侵略征服之后,这里便混杂了各种民族与宗教,以至于到了现代,成为了民族国家成立的合理性阻碍。复杂的历史注定这里不能由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所能独享。

当然,我们需要理解,残酷的入侵以及统治本是古代文明冲突的常见方式,不能简单地以当下的道德标准作为判断依据。想要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以色列所声称的"应许之地""原住民"等历史依据并不十分有力,因为巴勒斯坦人同样也在这块土地居住许久。

一味强调单方利益,事情永远不会有转圜余地。或许冲突双方最应该专心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一个国家之内实现民族之间的和平共处,以及如何与毗邻的国家实现共同发展。毕竟在如今的世界,和平才能带来发展,有了发展才有国家的实力,有了实力才能彰显主权、拥有更多话语权。

有人认为,与国家政治纷争相比,宗教不和可能才是问题的主要原因。其实,宗教从来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人为地将宗教作为工具。个人的宗教信仰或许大部分是虔诚的,但一旦上升至国家,宗教也就变得不再那么单纯。耶路撒冷的历史已经证明这一点。

以宗教之名征伐耶路撒冷的十字军,展现出的是暴民式的行径,与宗教圣洁的光辉沾不上边。从罗马帝国到土耳其帝国,宗教从来都是统治者的出师之名,以及占领后施行其统治政策的"合法"依据。就算到现代,宗教问题无非是英美等国控制中东局势的一颗棋子。

历史上不同的统治者带来不同人种的尊荣或低贱,同时,也为耶路撒冷留下民族、宗教多元性的因。耶路撒冷的问题有解吗?它的解决方案是否有希望成为领土争端问题解决的典范?在书的最后,作者写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时刻:当晨晖洒向这片圣洁的土地,犹太人、希腊人、拉丁人和亚美尼亚人将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用不同语言、不同仪式进行同样虔诚的祈祷,他们的心照不宣、刻意彼此回避以及特殊的默契,似乎也是一种和谐。谁说一定要完全消除分歧呢?

从历史中走来的耶路撒冷,书封上将其称作是"唯一拥有两种存在的城市:天堂和人间".这样的文字总是吸引人的,这样的城市也总是蒙着一层玫瑰色的光辉。但其实,历史上那些闻其名而来的统治者们,无一不被耶路撒冷的现实所打败。书中最常见的描写就是,某某慕名而来,却对现实的耶路撒冷充满失望。

天堂的耶路撒冷在虔诚的教徒心间,人间的耶路撒冷在我看来,就是遭遇了三千年不幸的悲情城市。周围强敌太多,便不得不选择一个依附。在近两千年历史中,耶路撒冷的犹太子民几乎没有控制权,总是被别人奴役、驱使。而这座城市更是遭受过无数次的烧杀抢掠,每一片土地都曾浸透过无辜人的鲜血。真希望,今日的耶路撒冷能够找到和平和安详。

耶路撒冷是一个好题材,但对我而言,这三千年是昏昏沉沉的三千年,只留下这么一些感性印象。其中,翻译语言绝对是一个大问题,但或许也有作者写法的原因。用一本书容纳三千年历史,我们可以预见,能够写的人物和事件将繁杂如牛毛。

作者虽然以重要人物推动历史发展,但每位人物都匆匆略过,形象单薄,或不如再精简些好,在勾勒全面的同时突出重点。此外,耶路撒冷的历史其实也是几大文明和三大宗教碰撞和变迁的历史,再多些当时世界局势的描写,或许能更加清楚地展现耶路撒冷问题的复杂性,点出耶路撒冷在世界局势中的位置。同时,我也对作者的客观公正和学术严谨性有所质疑。

例如,在描写耶路撒冷几大家族时,尤其是涉及到蒙蒂菲奥里家族时,字眼里透着积极向上,只说奉献,占用的篇幅也较长。写到耶路撒冷历史上的诸位统治者时,他的描述经常有暴政、淫乱、精神有问题等关键词。暴政的结论可以从史实中得来,可对于认识一位历史人物来说,淫乱只能是一种个人处事,与耶路撒冷的历史相关不大,本不需要叙述太多。

而且,作者动辄声称某人精神有问题,我相信历史上难以有证据支撑。给诸位统治者们冠以"精神病"的帽子,更像是作者因循资料观点而来,并没有他个人基于资料的判断。对于这一点,我感到很失望。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耶路撒冷三千年》读后感_800字


《耶路撒冷三千年》读后感800字

怀着虔诚的心通读了这本四十余万字的巨著,原以为《权利的游戏》已将中土世界对权利追逐而益趋癫狂野蛮的人心刻画到极致,而正真的历史远比虚构的文艺作品更加精彩而又残酷可怕。

人可以不信宗教,但不能没有信仰。

中东世界的人自我为中心,排外心过强,以至于三大宗教形同水火,现代中东乱局源头也正由此。狭隘的犹太教徒信奉YHWH(雅威,因只能称呼上帝致读音失传)只护佑犹太人,他们最先在耶路撒冷立国统治1000余年。身为犹太人的耶稣将信仰传给了耶路撒冷的非犹太人,并传教自称圣子,犹太人审判他为异教徒并将其钉死于十字架上,至耶稣“死而复活再飞升”后其门徒删改了犹太教《旧约》并补充了《新约》合订成《圣经》,慢慢形成形成三位一体的基督教,然而基督教同样也是蛮横而狭隘的,他们在后世的传播中不仅分裂出东正教天主教基督新教,各教下派系更是林立,他们互相敌视对方为异教徒,在那些混乱野蛮的历史长河中多番兵戈相向。至远在麦加“夜行登霄”的穆罕默德则是自诩真主安拉的使者和先知,兴起了伊斯兰教,而现如今的穆斯林世界……

然而不管是罗马人希腊人阿拉伯人还是古埃及人,也不管是大流士凯撒亚历山大穆罕默德还是十字军东征穆士林圣战,他们都忘记了上帝的真谛,打着上帝的旗帜为这座城市带来了太多太多的杀戮和灾难,而最终觊觎的不过是至圣之所的权利和耶路撒冷的财富罢了。

当然,宗教也有着积极的一面,以无法证伪的方式消除人们心中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带来信仰与希望,使为善者登入天堂,作恶者堕入地狱,在法律尚不完善时给予道德准则以力量,教导人们信仰慈悲、博爱、和平、自强不息、人人平等。“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虽非出自《圣经》,却也侧面反应了宗教对于现世的积极作用。

在世俗的纷纷攘攘后,一切终将尘归尘土归土,生命又有何意义?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耶路撒冷三千年》读后感4000字


艰涩地读完了《耶路撒冷三千年》。说其艰涩,不仅指书中内容极其庞杂丰富,时间跨度大,涉及人物多,涵盖了政治、宗教、历史、哲学、地理等诸多内容。也还因为个人才疏学浅、理解吃力,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读书就是证明自己无知的过程,这倒没有什么可脸红的,就连苏格拉底都说过: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哎呀,好安慰。

将近七百页,很多生僻的字词,严重的外国名盲症,仅有一本薄薄的《极简欧洲史》做为辅助,以及每晚可怜的一个多小时的脑清目明时光,很多句子需反复看才勉强能懂,更有数次想停止阅读的冲动,当终于翻到最后一页时,不禁唏嘘,终于坚持读完了,像跑完一场马拉松般既脱力又轻松,庆幸自己坚持到底了。阅读尚且这么难,那作者的写作岂不是要难上千倍万倍?莫要辜负那些时光,自己付出的,以及他人付出的,如果觉得这些都值得的话。

之所以读这本书,是因为曾经真真切切地触摸过西墙凸凹不平的大石块,面对橄榄山时平白生出过悲凉,站在耶稣受难的雕塑下感受到的是并不激动的心情,看到了广场上头戴高高礼帽、身穿燕尾服的正统犹太男人,以及被清真寺角落里一袭黑色长袍、肤色白皙、神情落寞的穆斯林女人所吸引,还有荷枪实弹的帅气的男兵、英姿飒爽的女兵,时不时掠过身边带来一抹靓色。如今,在纸质书里穿越回那个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圣地,始知,行万里路时若胸无点墨不如不行。

三千年的风风雨雨,于犹地亚山间小镇耶路撒冷而言,过于凛冽了,尽管那里足够贫瘠。于代代无穷已的犹太人而言,过于无情了,尽管他们足够隐忍(指大多数,个别激进派除外)。这个希伯来语中的和平之城几时真正和平过?朝圣之路无论多么艰辛,就算付出生命,为什么总有人前仆后继?在这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土地上,到底经历了多少风云变幻,书中都有答案,尽管不算详尽。

在前言里,作者综述了耶路撒冷为什么会在世界的历史舞台中有这么重的份量,它是一个神的殿堂,两个民族的首都,三大宗教的圣地,它还是唯一一个拥有天国和尘世两种存在维度的城市。而尘世之城和天国之城的差别又如此令人难以接受,正是这些迷幻的未知,让读者生出渴求,在深入阅读中找到答案。

公元前1000年左右,大卫创立了犹太王国,然而,大卫的耶路撒冷小得可怜,实际面积约6万平方米,最多能容纳大约1200人。作者西蒙先生认为《圣经》还是有所夸大,大卫的王国只是一个靠大卫的人格品性团结在一起的部落联盟。真正的上帝之城是由大卫的儿子所罗门建成的。他最引以为傲的杰作是他父亲计划建造的耶路撒冷圣殿,他将上帝永远的留在了耶路撒冷,他让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世界中的神圣感找到了永恒的家,他开启了耶路撒冷三千年的神圣传说,他改变了世界!

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人尼布甲尼撒摧毁了耶路撒冷城,两万名犹太人被遣往巴比伦,史称巴比伦之囚。公元前538年,古波斯帝国的缔造者居鲁士大帝征服了巴比伦,他执行宗教宽容政策,允许被征服者供奉自己本族的神祇。当犹太人哀叹何时才能结束流亡生活的时候,却得到了居鲁士的诏令,允许他们回耶路撒冷并重建圣殿。犹太人欣喜若狂,在《圣经》中,他们将居鲁士称作上帝的工具。之后的五十年间,圣殿被重建,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

公元70年,罗马皇帝韦斯巴芗的儿子提图斯再一次摧毁了耶路撒冷,在将近两千年的时间里,圣殿没有被重建,犹太人也没有再统治耶路撒冷,然而他们不但对自己的上帝忠贞不渝,更是在《圣经》中记载了自己民族的历史,就算国家没有了,圣殿被毁了,《圣经》却取代了它们,成为犹太人随身携带的祖国,随身携带的耶路撒冷。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这场灾难的灰烬里,不仅孕育着近代犹太教的种子,还将耶路撒冷塑造成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信徒的圣地。基督徒明白了,上帝不再眷顾犹太人,耶稣的追随者才是犹太遗产的正当继承人。穆罕默德也明白了,上帝收回了对犹太人的祝福,将它赐给了伊斯兰教。

随着提图斯的屠城,犹太人的耶路撒冷离去,基督徒的耶路撒冷到来。耶稣的降生让耶路撒冷跃升为无数基督徒心目中的圣地,甚至成为了世界中心。当初,是罗马人统治了耶路撒冷,将犹太人赶了出去。然后,从犹太教分离出去、诞生于耶路撒冷的基督教,反过来征服了罗马,并藉由罗马,传遍欧洲,乃至整个世界,使耶路撒冷成为了天堂与尘世的连接点。耶稣时代6个多世纪后,耶路撒冷成为了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夜行登宵之地,在第二任哈里发统治时期,阿拉伯人成了耶路撒冷的新主人。至此,三大宗教都将这里视为自己的圣地,亦造就了宗教之间矛盾与冲突的根源。在11-13世纪,持续了近200年的十字军东征,正是围绕耶路撒冷归属问题,在欧洲基督教国家和西亚北非的穆斯林各政权之间发动的战争。13世纪末,欧洲骑士们建立的几个基督教王国先后覆灭,之后的耶路撒冷先后被几个大帝国控制,埃及的马木鲁克王朝,继而是地跨三大洲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

18、19世纪,欧洲来到了帝国时代。法兰西帝国的拿破仑、英国首相迪斯累利、穆斯林的红色易卜拉欣、俄国的谢尔盖大公、德皇威廉二世等纷纷染指耶路撒冷,除了政客们,福楼拜、马克吐温、果戈理、梅尔维尔、萨克雷等许多文化名人也在此留下了印记。耶路撒冷俨然成了一个群星荟萃的沙龙,喧嚣非凡。

19世纪末,犹太复国运动萌芽,然而,犹太人的复国之路却充满了艰辛。回顾历史,耶路撒冷最初是犹太人的家园,但是经历了历史更迭、宗教纷争,这里战火不断,在三千年的时光里,犹太人独占了一千年,基督教徒独占了大约四百年,伊斯兰教徒独占了一千三百年,并且三大宗教无不是依靠刀剑、投石器和榴弹炮获得耶路撒冷的。这里留存了三大宗教太多的建筑、文化和习俗,也付出了各自宗教无数教徒的生命,他们都想保护自己的圣地和信仰,都有理由成为耶路撒冷的主人。

二战中,犹太人遭到德国纳粹的大屠杀,举世皆惊,举世同情。然而,毁灭往往孕育着新生,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灭绝式的屠戮之后却使以色列这个国家涅磐重生了。两千多年的希望,就不会化为泡影;我们将成为自由的人民,矗立在锡安和耶路撒冷。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在国歌声中成立了。只是,中东战争的爆发依然让耶路撒冷看不到和平的曙光,时至今日,阿以冲突仍是耶路撒冷天空中挥之不去的阴霾。本书的正文部分结束于1967年的六日战争,后记中,西蒙先生平静的描写了耶路撒冷一个普普通通的早晨,一群普普通通的执事者在各自的职责中守护着这个城市。愿这个多灾多难的城市再也没有枪声、流血和冲突。愿每一个早晨,三大宗教的三大圣地都会以它们各自的方式复苏。

人们都说,犹太人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犹太民族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那么,为什么犹太人在经历了那样漫长、那样残酷的打压和杀戮之后能最终赢得胜利呢?我想,应该是1、绝不放弃的信仰,这个信仰,并不只是对宗教的信仰,还有对国家、对民族精神的信仰,复国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证。2、坚不可摧的团结精神。3、不屈不挠的坚守。这就是建国之初的以色列如何能在自然条件恶劣、自然资源匮乏、政治局势动荡等诸多不利因素下,在夹缝中求生存,在艰难中求发展,从而成为了世界上科学技术数一数二的国家。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概括总结出人类社会曾先后存在过26次文明,其中,中华文明是人类唯一一种延续了五千年而从未中断过的文明,而有些文明已经在历史长河中消亡,比如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玛雅文明、米诺斯文明、亚述文明等。还有一些受条件限制而停滞不前或发展缓慢的文明,比如波利尼西亚文明、爱基斯摩文明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古代文明转化成了新的子文明,比如古希腊文明转化成为现代西方文明,拜占庭文明转化为今天的斯拉夫-东正教文明。此外,还有两个对世界文明起到重要影响力的独特文明,它们是印度文明和犹太文明。印度文明的独特在于它是外生文明,诞生于雅利安这个外来入侵民族对印度大陆的征服中。犹太文明的独特在于犹太人曾丧失国土两千余年,流落于世界各地,虽代代繁衍,却是一个长期没有国家载体的民族。事实证明,世界上最难同化的是中国人和犹太人,无论中国人和犹太人开枝散叶到世界的任何角落,都坚守着自己的传统文化、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没有了自己的东西就很容易被同化直至亡国。就好比契丹民族一样,自己的文字没有了,自己的语言没有了,自己的礼仪没有了,然后就从这个世界消失了。

我个人没有宗教信仰,我理解的信仰就是一个精神依托,是一个人对世间万物存在的真理性的坚定不移地认定。其实,绝大多数的人对信仰的认知,还仅限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宗教信仰,即神的存在。很多人都认为,只要自己心中有神的信念,就等于有了信仰。很多邪教组织正是利用了人们信仰现象的肤浅认知才得逞的。这关键在个人,怎样拥有智慧去辨析真理两个字。人们常说,缺乏信仰的民族,绝对只能是一个愚昧的民族。这话没错,只是,不管正教还是邪教,主导的都是人们的精神,这个精神指导着人们向善还是向恶。人们需要有一双慧眼,来分辨历史遗留下来的精华和糟粕。对于我来说,我不否认耶稣、释迦牟尼、穆罕默德等这些神人们的存在,以及他们对人类的恩泽,甚至还要万分感激这些功德无量的教会,令人类多了不计其数的真善美,但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并非不能成为一个好人。

苍穹之下,众生扰攘,说到底,真正祸害人类的既不是天灾也不是撒旦,而是人类自己。从耶路撒冷三千年的灾难史中就能看到,每一次的征讨、占领、收复无不是假借神的名义,以拯救人类的口号,为满足某些个别人的私欲,对人类自己进行残酷的屠戮,对历史遗迹加以彻底的摧毁。耶路撒冷这个被众多名人比喻为宗教的屠宰场、停尸房、一个被死亡大军包围的头盖骨的地方,先后37次被攻陷,8次被屠城,从巴比伦之囚到提图斯大屠杀,从希律王暴政到犹太战争,从十字军征伐到宗教冲突,从犹太复国运动到二战大清洗,数不清的人在历史的烟云中付出了生命。

行文至此,啰嗦已足,唠叨了一些自己读后的感想。我喜欢七堇年关于信仰的一段文字我信仰这个人间存在不计得失的承担,我信仰总有人在沉默的年岁里愿做你生命的后盾。我信仰当一个人沦落至无处可去,也总有一个避风港,是年少时种植下的情义。我信仰一个最简单的说法,即付出总有回报。。。是的,付出总有回报,不管你是否在乎那回报。掩卷沉思,脑海中总晃动着信仰两个字,每个人的心中一定都有一个信念,支撑起自己的一切行为,或许也能叫做信仰吧,这是一个美好的词。

读《上下五千年》有感


在这个漫漫的暑假里,除了做暑假作业,我还看了四本书,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那本《上下五千年》。

这本书记载着中国和世界的上下五千年。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历史故事:有讲贪官的、战争的、四大名著的。这说明中华名族有着光辉的文化。

让我们知道人类最早祖先是由古猿转变成猿人,,我们的祖先是勤劳勇敢的,与大自然各种恶劣的环境做顽强的斗争,不断地积累经验,发现火苗,学会扑鱼狩猎。然后创造了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印刷表明了我们祖先从野蛮的社会到文明的时代是经过多么困难的路程啊!

我们祖先现在这华夏的大地上,是多么的智慧多么的有创造力。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壮大,经过几百年,几千年,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生产资料、生活经验和科学创造,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奠基牢固的基础。

让我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为了捍卫领土的完整,经过上上下下的战争,有秦始皇朝代,把中国统一起来,这个创举是伟大的。

我们的祖先是伟大的,不断地创造财富,在不断地发明科学技术,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笔无价之宝,兴修水利,大量药材的应用,万里长城,圆明园

读了这本书,让我懂得了珍惜生活,因为我们今天是来之不易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坚持不懈的抗战八年,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书上还说共产党和国名党反动派作顽强的斗争,抛头颅,洒鲜血,牺牲了无数的的革命烈士才换来今天的幸福,安定的生活。

自学游泳

我从小十分羡慕游泳的人,因为他们能像一条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我也非常喜爱游泳,可是我又非常怕潜在水里,被水呛到。就在今年的暑假,我用我的毅力与耐心克服了害怕水的困难并且也学会了游泳。

我来到游泳馆,换好游泳衣,套着个游泳圈,便到水里开始游泳,两脚瞪着,身前套着游泳圈便游了起来,这时我心想:不行,我不能再依赖游泳圈了,这样的话永远也学不会游泳。我把游泳圈交给了妈妈,戴上游泳眼镜,在水上吸了一大口气,就赶快到水里,我憋着憋着,不到两秒,我就觉得我不行了,突然,我感觉鼻子里酸酸的,就赶紧上来,原来,我被呛到了,还咳了几声。

这点小小的困难没有阻止我学游泳的道路,我又继续练习憋气,终于,经过我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学会了憋气。

我又伸展出身子,学着别人蛙泳的姿势,头在水面上,就开始游了起来,可是,我怎么也游不起来,我又练了下好几遍:我先把双手贴在一起,接着将双手往前伸,然后张开,两只手一边往外伸一边慢慢的翻手的方向,脚也跟着手一致的做出同样的动作,终于,我便像小青蛙一般,在水中活灵活现地游来游去。

终于,我学会了游泳。

通过我游泳这件事让我懂得了,做什么事只要有耐心和毅力,就一定可以。

游千岛湖

刚来到千岛湖,就看到了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绝句中的意境。难道千岛湖真有此迷人的景色?为什么会有千岛之称呢?一串串的问号在脑中呈现。我迫不及待地登上游船,想一睹其真正的丰采。

我坐在游艇上,湖水荡漾着,成百上千的岛在水上好像在飘动,爸爸说这些岛其实是一座座山的山峰,听了爸爸的话,我才发现,他们就像一座座矮矮的小山,连绵起伏,后面的山被浓雾遮得模模糊糊,只能看见山的影子。

这时,船已经到达了我们要去的第一个旅游景点百鸟山。我们买了包鸟饲料,便道百鸟园里,喂起了小鸟,我倒了些鸟饲料再我手上,伸直了双手,突然有一只鸟飞到我肩膀上,开始吃了起来我们还看到了火鸡、孔雀

我们又到了下一个岛猴岛。来到猴岛,只见一只只猴子活蹦乱跳,有的猴子拉着一根树枝,从这颗树跳到那棵树上:有的猴子好像在玩爬树比赛,一眨眼的功夫,猴子们就爬到了树顶,看也看不见了;还有的猴子看到我们扔的水果就吃,而且吃得狼吞虎咽,似乎好几天也没有吃东西了

这次游千岛湖一日游记,让我留恋往返,依依不舍,回味无穷,因为不仅仅让我领略到了千岛湖的美丽景色,而且还让我完全看道了人行明镜中,鸟度屏。

钓鱼

有一次,爸爸带我去河边钓鱼。

到了那里,湖水清澈见底,一条条活泼的小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有小鲫鱼、鲈鱼和好多种我不认识的鱼。

爸爸把鱼竿装好之后,再拿住钩子,从泥土堆里找出一只又长又胖的小蚯蚓,用蚯蚓的一头绕在钩子上,为了不让鱼看见钩子,就用蚯蚓把钩子包裹好,不然就钓不上小鱼。

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连根鱼竿朝湖里一甩,小圆晕渐渐地荡漾开去。透明的鱼线在水里看不见了,只有几个红色和黄色的小圆点,我问爸爸这些漂浮在水上的小圆点是做什么用的,爸爸告诉我,鱼咬住诱饵的时候,这几个小圆点会往下沉,我们就可以拉杆了,这样就可已钓到小鱼,我听了爸爸的话,紧盯着那几个小圆点。

没过多长时间,爸爸便钓到了一条小鱼,爸爸把鱼从钩子上拿了下来,鱼活蹦乱跳的在挣扎,从爸爸的手上跳到了地上,小鱼又凭借着它那顽强的生命力,跳回了水塘,重获了自由,爸爸只好重新装上蚯蚓,重新开始钓,我又看了看我这边,小圆点沉了下去,这时,我赶紧拉杆。哇,好大的一条鱼啊!我把它使劲一拉,鱼上钩了,我没有像爸爸那样把一上钩的鱼的钩子直接拉下来,而是,先把鱼放到水桶里,然后用再把鱼嘴上的钩子解开,这样鱼既不会死掉,也不会逃到湖里。

这件事让我懂得了做什么事情都要动脑筋,要把它做得万无一失。

玩海洋公园的激流勇进

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里,我们一家人去海洋公园公园游玩。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童话世界,仿佛有好多的小动物和我在一起做游戏,我又往前走,坐上了缆车,在缆车上,我们望着山旁的大海,无边无际。

到了山上,我们排了长长的队伍之后,终于,轮到我们玩急流勇进,我们坐在了一个圆形的船里,船随着河道往下飘,正当我觉得很简单的时候,突然,船颤抖了一下,我惊吓到了。我更加警惕了。船又继续往前飘,我们经过了一座桥,桥上有许多人在朝我们的船喷水,这时我们的船在转动,桥上的水也开始往我们的船喷射了,原本水要喷向我了,这是船又转动了,我侥幸的逃过,又经过了一座桥,我只沾到一点点水,正当我洋洋得意的时候,我一不注意,后面突然过来了一个大瀑布,我突然感到有一股水流扑到我的身上,我感觉凉丝丝的,我低头看,自己成了一个落汤鸡。我又往回看,原来是瀑布,这时瀑布已离我们远去,我们又进了黑漆漆的山洞。在山洞里,我抬头看,上面凹凹凸凸,好像还隐藏着一支支蝙蝠,我很害怕,这时,船又震动一下,好像有海蛇在我们下面,过了一会儿,我们走出了山洞,我们的船又往前进,船又慢慢的上升,到了最上面,又哗得一下滑了下来,有一些水花都溅到了我身上,正当我玩的刺激的时候,游戏结束了,使我流连往返。

我们还玩了许多:翻天覆地、过山车我们也参观了许多:熊猫,水族馆

最后,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蚕宝宝

我喜欢蚕宝宝,妈妈给我带回来几条,我高兴极了。

我迫不及待的从妈妈手里拿过来一个盒子,只见盒子只有几片桑叶什么也没有。妈妈说仔细找找看,我认真地看了一会儿,只见桑叶上有几条1厘米长的蚕宝宝,它们好像线段一样,在蠕动着,我这时才知道刚刚接好的蚕宝宝原来像一段段黑线似的。

我给我的蚕宝宝们去了各种各样的名称:小绿,小曼,小小

我最喜欢我的小美,因为他长得很奇怪。因为它有一条绿尾巴,原先以为是天生的,这时,我用放大镜看了它好长时间,终于看出来,原来,小美的尾巴上粘住了一小片桑叶。

小美不仅长得奇怪,而且生长的速度也很快。小美吃得东西很多,就像一个天吃星。妈妈担心他生病,怕他身体僵掉。可是,它这身铁身子,不但没有生病,反而长得更壮,身体更结实,心急如焚的妈妈总算是松了一口吸。小美长成了白色,又肥又胖,好可爱,他吃起东西来比前几天还要多,在桑叶上蠕动的白胖胖的身子,用嘴巴喷吧啧吧的吃着桑叶,没一会儿的功夫,几片桑叶千疮百孔。但我喜欢给它换盒子和桑叶,几片碧绿的桑叶像绿地毯似的,铺在盒子里,几条白白胖胖的蚕宝宝像玉石断裂似的,镶嵌在绿地毯上,好一幅美丽的图案。

小美很快就接了茧,一个晚上的时间,他就包裹在用白色的蚕丝里,成了一个又白又大的球,我看不见他了,小美很快就变成了蛾子,飞走了。

香港迪斯尼一日游

在这个酷热难挡的暑假,我们和我的表姐和表妹一家人来到了香港迪斯尼,一睹它的风采。

我们先穿过了美国小镇大街,直奔明日世界的疯狂过山车,排了长龙般的队伍之后。轮到我们了,我们做到了座位,坐在我身旁的是我的表姐,快要开始的时候,我十分紧张,可是我又想:那么矮的表妹都可以玩,我也一定可以!过山车开始启动了,我们进了一道门,眼前是一片黑暗,过山车有缓慢的在往上升,这时,我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怀疑过山车到了最顶端,会很快的随着轨道飞快的直冲而下。到了最顶端,我们仿佛来到了宇宙,眼前全是一颗颗芝麻般的小星星。我的预感是对的,当我们还在观赏星星的时候,猛的一下,过山车迅速的往下冲,我大叫:我不要在坐啦,我要下来呀,啊!这时,我知道已经来不及了,可是我还是在大叫,十分希望过山车可以在比较低的地方停下来,可是,过山车,不但不听我的话,反而开得更快,从刚才一下来,过山车好像又补足了油,开得更加快了,它又随着轨道倾斜,仿佛我马上要掉下来了一样,我就叫的更响了,有反复倾斜了好几下,才刚刚平行,又一下子往上升,又一下子往下冲,终于,随着我的叫声,随着刺激的过山车,随着短短的3分钟。我们经过了一扇门出来了。我的朋友一阵大笑,小妹妹都吓得叫不出来了。

我们又玩了许多项目:winner的奇妙之旅、小飞象、泰山的家、小小世界、米奇的表演

这一天让我十分留连忘返。

金陵三千有感阅读答案


金陵三千有感阅读答案

这是宋代著名诗人梁栋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李绅自比,抒发了梁栋对格局的忧虑之情,金陵三迁有感阅读答案 翻译赏析 梁栋。

原文:

金陵三迁有感

梁栋

憔悴城南短李绅,多情乌帽染黄尘。

读书不了平生事,阅世空存后死身。

落日江山宜唤酒,西风天地正愁人。

任他蜂蝶黄花老,明月园林是小春。

金陵三迁有感词字词解释:

①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前夕,当时作者因被谗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屡遭贬官,有感而作。

②李绅:中唐诗人,身材短小,秉性性刚直,忠于朝廷。

金陵三迁有感词翻译:

身心俱疲的我如今正在金陵城南当差,像那曾经的“矮子李绅”一样兢兢业业,正直忠诚,为了头上多情的乌纱帽沾染着世俗凡尘。

寒窗苦读,却了不了男儿的一身事业,阅历丰富,却空有一个死而后已的热血躯壳。

看那垂在江水之上群山之间的落日,此时此刻,多么适宜来壶浊酒,可是现在的自己却不得不为这落魄的境地而烦恼(西风引申为了没落枯朽的意思)。

唉!曾经蜂簇蝶拥的黄花如今已经光鲜不复,随他去吧!看看这皎洁的月光洒在林园里,不又是一番春意盎然的美景么!

金陵三迁有感阅读答案:

试题:

(1)五六两句中的“唤酒”“愁人”与开头两句中的“憔悴”“多情”相呼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

(2)结尾两句是全诗的点晴之笔,请作赏析,诗句《金陵三迁有感阅读答案 翻译赏析 梁栋》。

答案:

(1)诗人因关心南宋末年动乱时局而多愁善感,忧心如焚,感情十分沉痛。

(2)这两句诗借景抒情,以“蜂蝶黄花老”写出秋色愁人,转而写在“明月”照临下,“园林”的景色充满春意,透露生机,从而形成对比,表明作者身处逆境仍然满怀希望的积极人生态度。

金陵三迁有感创作背景:暂无

金陵三迁有感赏析:

诗在人此处以李绅自比。结尾两句是全诗的点晴之笔,借景抒情,以“蜂蝶黄花老”写出秋色愁人,转而写在“明月”照临下,“园林”的景色充满春意,透露生机,从而形成对比,表明作者身处逆境仍然满怀希望的积极人生态度。

五六两句中的“唤酒”“愁人”与开头两句中的“憔悴”“多情”相呼应,写出了诗人因关心南宋末年动乱时局而多愁善感,忧心如焚,感情十分沉痛。

个人资料:

梁栋(1242—1305),字隆吉,湘州(今长沙)人,后迁居江苏镇江。南宋咸淳四年(1268)进士。宋亡,与弟梁柱隐居茅山。主要著有《隆吉诗钞》一卷,又名《隆吉诗集》,载入《宋诗钞初集》、《宋代五十六家诗集》。《隆吉集补钞》一卷,载入《宋诗钞补》。邓琮《沅湘耆旧集前编》载:隆吉本湘人,而生于鄂,后迁居镇江,弱冠即领漕荐。宋亡归武陵。盖屡徙无定居,方志失载,遂无有知其为湘人者矣。诗稿见程篁翁《宋遗民录》,最先裒辑者,金华胡迺。亦见吴孟举《宋百家诗钞》。

醉叹千年——读《千年一叹》有感


盘古开天辟地,神农氏尝百草…从古至今,英雄豪杰辈出无数,而历史的车轮从未因谁而怜悯地停下脚步,执拗地踏碎一方方灿烂荣光,乘着故人唱不尽的凄清挽歌,向着永无终点的终极而去。因为一路上的金戈铁马、兴衰荣辱、悲欢离合,他的目光深远而悠长,它的故事令无数后人沉醉。只是它从不富有任何浓烈鲜艳的感情一色彩,黑只纵是黑,白尽管为白,黑白一交一界只是暗浊三色。

可就是这样的历史,铁面无情、洞悉一切的历史,又是多少人焚膏继晷所钻研的,又是多少人为之狂一热、为之癫狂的啊!它让文明诞生,它让大一江一大河得以奔向远方,千年不息…

近来心中一直萦绕着一人的身影,挥之不去。他在二十年前毅然辞去一切高位任命,只披一件深褐色的薄棉袄,独自消失在茫茫荒野大漠间整整十年,去寻找中华文明的关键一性一遗址。在二十世纪末,又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全人类重要的文化遗迹。现今似乎已经安定下来,在香港澳门几地任职。

我颇为钦佩此行为,只因平时素一爱一与历史有关的一切,尤是在阅读有关祖国历史之时,心中澎湃难止。世上如此多的古老帝国总是相互远征,互毁文明,独我中华,饶是内战再激烈难挡,也不过是为了争夺华夏文明的正统继承权罢了,无论胜败都决计不会自毁文明。这得以让中华文明跨过历史的洪流,延至今日。

而我又是华夏汉族,因而我穿上汉服,座谈历史,并以此为荣。

那个与之静谈的是何人?对!余秋雨先生!

…耳边传来悠扬的驼铃声,我嗅到了大漠沙尘的干燥,厉风呼啸,刮过我的脸颊,而自己却浑然不觉干渴。双颊涨红,眸中止不住兴奋。

我是怎了?我是透开那沉甸甸的白纸黑字,跟着考察队,随着秋雨先生,穿过希腊,行过埃及,走过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尔去了。

在希腊巴特农神庙,我听见了一种令人鼻酸的声音,遥远的地下那样有一双紧闭着的眼睛,等待着再次睁开的那一天;在埃及的田野中,我见到了两尊塑像,高大而残破地坐着,它们见过太多,因此老泪纵横,不再说什么;在以色列耶路撒冷,那三大宗教一精一神终端的集中地,那神圣的地方,竟成为了如今最大的是非之地,夜色苍茫中老石斑驳,也许,年老的你,最有资格嘲笑人类。

在巴勒斯坦…在约旦…在伊拉克…在伊朗…在巴基斯坦…在印度…在尼泊尔…我忽的沉默。因为在这些地方之后,我的故国中国,我看到了它们影子的残留,亦或是投影,影影绰绰。我垂头不语,忽乎似了悟般抬头,忽而皱眉轻摇脑袋,最终我悟了,舒眉微笑,静坐不语。

大一江一大河的支流,无论有多么的绵长、伟大,却都是同本源有着千丝万缕必然联系的。那联系或是众所周知,光明大方,至今仍荡气回肠;或是匿于历史角落尘埃中,寻觅不见。无论以上哪种,这联系却都不是落泪挥刀可了断的。

既然那些耳目聪慧的人,放眼未来;那么我愿自闭视听,醉叹千年,与其两不相闻,互不干扰。

读《中华五千年》有感600字


我想,中华民族的历史,远远不是五千年这样一个数值所能全部概括的。

我们生活在华夏大地上,拥有墨色的深邃瞳孔和同样乌黑的头发。我们一直不曾离开。女娲曾在这片土地上挥动柳藤,创造出我们的祖先;大禹治理水灾三过家门而不入;丝绸之路打通了前往未知领域的大门;倭寇入侵时,人们浴血奋战、顽强抵抗……我们一直不曾离开,无论是悲是喜,是失败还是胜利,我们一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我们拥有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生活千年的结晶。我们能造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长城;塑出未曾揭开神秘面纱的秦兵马俑;开凿出联系南北的京杭大运河;设计出华美磅礴的紫禁城。我们有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广为流传的文学名著、各具特色的地方戏剧、享誉天下的唐三彩、青花瓷……我们的祖先在五千多年里,不断地改革创新,不断地博采众长,最终使得我们的中国成为拥有如星辰般闪亮耀眼文化的国家。

近代的历史虽不及前朝那般神秘古老,却同样让人赞叹敬仰。面对列强的入侵,人们付出了一切来拼命抵抗。那时,人们的信念便是那永远闪烁的红星,一切都只为守护这片相伴我们千年的土地……

中华上下五千年,并非只有五千年的积累与本领。我们这个民族所拥有的文化与历史积累已远远超过五千年之久。文化、历史,这些宝贵的见证正是中华民族最豪迈、最奔放的表现。她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一道道浓墨重彩的印记。中华的儿女们正在用手中的笔细细勾勒中华民族的未来!

如今,中华的故事还在延续,她变得更加从容理智,更加内敛沉稳。她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我们民族的见证,亦是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

中华的故事在我们青年一代的手中不断地续写着,我相信,不管是在这之后的一千年还是五千年,中华儿女依旧会为自己的血统而自豪!而努力!

喜欢《读《耶路撒冷三千年》有感20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福尔摩斯有感三千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