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小学生四讲四爱读后感

小学生四讲四爱读后感

《民主四讲》读后感。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作品,才能写出“真材实料”。读书很重要,读一本好书更重要,而经典的书籍作品就是人们最适合读的书籍。作品中的情节,读了以后让人不断地回味!要真正地理解作品,其实需要以读书心得的方式去认真回味。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读后感呢?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民主四讲》读后感”,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民主四讲》读后感

星火二班 王丹阳

《民主四讲》之作者为王绍光,全书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前言、民主的起源于演化、现代民主兴起的条件、现代民主的机制与运作、实效余反思。《民主四讲》这本书属于“文化:中国与世界”新论丛书。

在缘起部分,有一段话引起了我的注意:“近百年来我们过于迫切地想把自己纳入这样那样的普遍性模式,实际忽视了中国文明的独特性。同时,我们以过于急功近利的实用心态去了解学习西方文明,也往往妨碍了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西方文明内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21世纪的中国人应该已经有条件以更为从容不迫的心态、更为雍容大气的胸襟去重新认识中国与世界。”这一观点可以很好地体现在《民主四讲》这本书中,通过批判和反思,我们能更好地发展适合我国的民主模式。

民主其含义是“统治归于人民”或人民主权。更准确地说,由全体人民(而不是他们选出的代表)平等地、无差别地参与国家决策和进行国家管理,这是民主最原始、最简单的含义。卢梭自己说,“就民主制这个名词的严格意义而言,真正的民主制从来就不曾有过,而且永远也不会有”,因为“多数人统治而少数人被统治那是违反自然的秩序的”。 在古罗马,由于公民对民主的重视,开始最先诞生了民主政体的雏形。然而,彻底的“民主”精神,使选举罗马最高执政者的最初的选举成为了一场规矩特别繁复的抽签仪式。是的,是“抽签”,这就是现在西方媒体所宣扬的民主政治的真正历史由来。因为只有“抽签”,才能保证选举过程和效果符合“民主精神”:针对每一位公民在政治权利上,完全能保证机会和程序上的公平。随后,众所周知,在古罗马建立初期,由于周边蛮族入侵和国内贵族政治的双重压力,低效的政治几乎让国家机器运转崩溃,这样的民主制度还未曾持续两三代人,就被选取贵族和元老院代表们的共和制所取代。这样的民主政治其可持续性是极端值得怀疑的,并且在其施行期间,罗马本身并未有受到民主政治带来的好处,反而由于缓慢的决策反应速度,使罗马军队在蛮族面前吃了几次败仗。即使是执政效率更好一些的共和制,在民众生存压力极大的上古时代,也仍存在可延续性不强,执政效率低的缺点,以至于无法维持。因此,在施行后不久,罗马政权就被“第一公民”屋大维所掌握,共和国变成了罗马帝国。相应的,罗马的政治效率也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层次,国家经济军事实力大增,罗马的公民阶层普遍受惠,帝国的长久辉煌甚至照耀了整个西方古代史的天空。

《民主四讲》仅仅通过对“民主”这个政治精神,不同时代的人们的不同理解的事实记述,告诉了我们要想科学的、客观的描述一个社会学概念,是需要怎样的客观性、复杂性和准确性。在书中的“民主的起源与演化”这一部分里,通过清晰叙述希腊、罗马这些不同时代的先贤们,各自依据自己的理念建设出了许多不同的社会制度这些历史事实,给读者们明确了“民主”这个概念的由来。

从民主的角度看,这种平衡的要害是限制人民使用权力。正是因为如此,才慢慢演变出了今天所谓的西方民主。而现在“自由民主”、“宪制民主”、“代议民主”等所谓的民主其实已经离原来人民的统治、人民当家作主越来越远。之所以很多人还趋之若鹜,完全是被那些精英阶层,有产阶级通过各种形式给伪装了。现在的西方民主已经完全沦落为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工具。因为有产者和精英阶层曾得出结论,多数人或群氓一旦获得参政的权力就会变成集体暴君。波里比阿认为:民主是建立在不讲原则的平等和自由之上的。西塞罗也说:把地位不等的人置于同等的位置上,这种平等实际上是最大的不平等,人民是浑浑噩噩的,民主制给他们过多的自由,必然会使他们变得盲目、任性、放纵、蔑视法律、不付出任何统治者。似乎他们分析的都很有道理,但就是因为如此,所以西方的民主是建立在精英统治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也就出现了现在的代议制民主,通过人民投票选举出他们的代表来行使人民的权力,似乎看上去很民主。但还是和卢梭说的那句话一样:英国人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仔细分析西方的政治,其实就是选举政治。投票的时候你是民主的,一旦选出来之后,他到底代表谁你就知道了。

现在谈到民主,我们无疑就会联想到民主可以解救新中国,民主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民主能防止官员腐败,民主能实现政治透明,让人民当家作主,参与决策??民主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口中的“坏东西”演变成如今似乎是中国的救命稻草乃至全世界的期盼,这样华丽的转变深深吸引了我。

在文革时期,毛泽东发动群众,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这种做法可以说是一种民主,但是结果却一片混乱,导致人人不敢言,大到派别之间的武力斗争和群体批斗大会,小道因为一张大字报引起的家破人亡??这都是中国历史上对民主的尝试,现在回过头来,这也许是因为民主之前没有“自由”加以限制,导致少数人的利益得不到保护,恶意中伤就成了家常便饭。

改革开放的新中国,越来越注重民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的成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根据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由选民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地方各级和全国人民代表,行使国家权力。但是这样的民主形式并不是真正的民主,各级人民代表的选举产生在我们看来仍然是如此遥远,在大多数人的一生中,参与选举的机会少之又少。但是在中国这样的一个人口大国,有其特殊性,抽签和竞争性选举都有其弊端。期待未来会有一个让人人都觉得民主的社会。

END

文章内容:王丹阳

2017.08.25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关于《美学四讲》的读后感


通过课下阅读《美学四讲》这本书籍,我对“美”以及艺术与美学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清晰的了解。

这本书分为四部分,分别从“美学的对象与范围”、“谈美”、“美感谈”和“艺术杂谈”这四方面探索了美学领域的诸多复杂命题。这里既有对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各家各派的观点的评析,又有作者自己的一家之见。

在《美学四讲》中,我收益最大的是李泽厚先生对美和美感的见解。中国传统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而李泽厚认为这是把美的概念泛化了。美既然是具有肯定性价值的审美对象,那么美总会有一定的感性形式,于是他认为美必须具有感性形式,从而诉诸人的感性。这就谈到了审美对象问题。李泽厚把它解释为:人的主观情感、意识与对象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在‘意识形态’的统一,才能产生美。李泽厚认为美的根源就是“自然的人化”,即实践。所谓“自然的人化”是物质化,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美的本质是“人类和个体通过长期实践所自己建立起来的客观力量和活动。”“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也就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合规律性是社会美的方面,而从客观对象说,合目的性则是自然美的方面。他从社会美到自然美进一步说明了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

李泽厚认为美感问题属于心理科学范围,是审美心理学所专门研究的课题。西方美学家认为美是美感所创造出来的,而这个过程有一个中介,就是主观的审美心理。因此研究美感就需要从审美心理研究。美感首先是悦耳悦目,这里耳目不只是认知而是享受,这享受也不只是生理快感,而是身心愉悦。其次是悦心悦意,最高的形式也是最高的境界就是悦志悦神,它是道德基础上达到某种超道德的人生感性境界,它不仅不只是耳目器官,而且也不止是心意情感的感受理解,而且还是整个生命和存在的全部投入。黑格尔认为与崇高有关,是一种崇高感,而在中国则可以理解成“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所讲的美学是哲学美学,是美的哲学。美属于哲学范畴,研究的是美的本质问题,而美感则属于心理学范畴,研究的是审美心理的问题。但是它们都可以从哲学的高度,从人类学本体论出发,用“自然的人化”观念来探讨,于是,归根到底关于美与美感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又可以用“自然的人化”来解释。因此,“自然的人化”既是研究美与美感的出发点,又是美与美感的归宿。

这本书的内容理解起来有点儿偏理论,在今后继续学习美学课程中,我要将设计和美学理论联系起来,从而更深入地体验美学的所在意义。

《美学四讲》读后感1500字


由于假期闲时无聊,便在放假前在图书馆里拿了《美学四讲》、《沟通人神》两本书回家阅读。

在上学期,我听了一场马来西亚设计大师设计人,神,生,死的精彩讲座,之后产生了好奇之心,想进一步了解其中的奥秘,知道在形式上人和神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于是找到了《沟通人神》一书阅读。

而读《美学四讲》,是因为它经常出现在各任课老师推荐书目之中,想必它一定是本良书,所以在图书馆里找到了它。

《美学四讲》中,作者从自然的人化的观念出发,倡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之说,立宏观理论体系,结构严密,气魄恢宏,不单回应了现时流行的中外各美学流派,而且从哲学高度,以主体的实践和积淀,统一社会与自然,探讨美与人的本体存在、美感与心理情感的数学方程式、艺术产品与艺术作品、后现代等等问题,提出美与与人类命运相关连的前景。

全书分四部分,依次回答四个问题:美学是什么?美是什么?美感是什么?艺术是什么?作者基于这些问题意识,分别在四讲中探讨了美学领域的诸多复杂命题。这里既有对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各家各派的观点的评析,又有自己的一家之见。由于引入了大量生动贴切的例证,文字风格也浅显畅达,所以这本书虽然要作美概论看,但读来又丝毫不觉得繁琐可畏。整体上作者以简洁有力、极为浓缩的文笔,旁征博引,娓娓而谈,引领读者通过仔细阅读和深入思考而走入金碧辉煌的美学宫殿。

在四讲中,我收益最大的是李泽厚先生对美和美感的见解。

关于美

中国传统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而李泽厚认为这是把美的概念泛化了。美既然是具有肯定性价值的审美对象,那么美总会有一定的感性形式,于是他认为美必须具有感性形式,从而诉诸人的感性。这就谈到了审美对象问题。李泽厚把它解释为:人的主观情感、意识与对象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在意识形态的统一,才能产生美。

李泽厚认为美的根源就是自然的人化,即实践。所谓自然的人化是物质化,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美的本质是人类和个体通过长期实践所自己建立起来的客观力量和活动。

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也就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合规律性是社会美的方面,而从客观对象说,合目的性则是自然美的方面。他从社会美到自然美进一步说明了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

关于美感

李泽厚认为美感问题属于心理科学范围,是审美心理学所专门研究的课题。西方美学家认为美是美感所创造出来的,而这个过程有一个中介,就是主观的审美心理。因此研究美感就需要从审美心理研究。

美感首先是悦耳悦目,这里耳目不只是认知而是享受,这享受也不只是生理快感,而是身心愉悦。其次是悦心悦意,最高的形式也是最高的境界就是悦志悦神,它是道德基础上达到某种超道德的人生感性境界,它不仅不只是耳目器官,而且也不止是心意情感的感受理解,而且还是整个生命和存在的全部投入。黑格尔认为与崇高有关,是一种崇高感,而在中国则可以理解成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所讲的美学是哲学美学,是美的哲学。美属于哲学范畴,研究的是美的本质问题,而美感则属于心理学范畴,研究的是审美心理的问题。但是它们都可以从哲学的高度,从人类学本体论出发,用自然的人化观念来探讨,于是,归根到底关于美与美感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又可以用自然的人化 来解释。因此,自然的人化既是研究美与美感的出发点,又是美与美感的归宿。

看完《美学四讲》之后,我还到网上查找了很多学者对四讲的个人见解和评论,感觉受益匪浅。

大学生读四讲四爱有感


大学生读"四讲四爱"有感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其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就一定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也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开展四讲四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开创更加美好的生活。

回首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历程—九十七载风雨兼程,九十七载辉煌伟业,党像一颗璀璨的明三珠,点亮了夜空。九十七年前的中国,还是一个苦难深重的国家,有多少寻求富强民主的青年志士躺在了血泊中,人民饱受摧残着。但是,重重的困难却令一个伟大的政党诞生了。她就是中国共产党,她犹如雨后破竹而出的春笋,经受住了种种严峻的考验,正不断地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一直在带领着全国各族人民走向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这个词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绝对不陌生,对于党的革命史也有一定的了解。1840年的鸦片战争,旧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从此人民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中国一批又一批爱国知识和人民大众不甘心国家沦亡,奋起抗争,发动了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等等,孙中山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制度……1921年以前,中国内外交困,军阀混乱,各种外来主义不断在兴起。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一个可以带领人民走向幸福生活的政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当前,我区迎来自治区建立60年,也正处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决战决胜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推动广西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脚踏实地地干、一砖一瓦地筑,需要我们坚守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立场,焕发人民群众的无穷创造活力,凝聚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撸起袖子加油干,讲贡献爱家园铺就梦想之路。要通过四讲四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的观念,通过诚实劳动、辛勤汗水把社会主义广西建设得更加美丽。要培养和树立广大群众参与改革发展稳定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勤劳致富的骨气和底气;要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把党的好政策与自力更生有机结合起来,处理好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克服等靠要思想,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建设美丽家园,做到全面小康人人参与、全面小康人人尽力、全面小康人人共享。

践行讲党恩爱核心,增强核心意识是关键。团结就是力量,核心就是灵魂。必须在思想上拥戴核心,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必须在组织上忠诚核心,牢牢把握"四个服从"的原则;必须在行动上捍卫核心。

践行讲党恩爱核心,强化感恩意识是前提。懂得感恩,才能收获幸福。切实增强"四个自信",深刻认识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党中央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支援,真正明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 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践行讲党恩爱核心,坚持知行合一是保证。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全国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必须把讲党恩爱核心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加自觉地讲政治、讲忠诚、讲奉献,更加自觉地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我们作为大学生,同时也作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子,要积极为祖国做出贡献,为祖国的未来献出一份力。

欧美语言文化学院15级英语9班 利锦源

美学四讲读后感


美学四讲读后感范文一

《美学四讲》是李泽厚全面系统地论述自己美学思想的专着。作者从自然的人化的观念出发,立足于人类学本体论,建立宏观理论体系,结构严密,气魄恢宏,不单回应了现时流行的中外各美学流派,而且从哲学高度,以主体的实践和积淀,统一社会与自然,探讨美与人的本体存在、美感与心理情感的数学方程式等问题提出美学与人类命运相关联的前景。

中国传统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而李泽厚认为这是把美的概念泛化了。美既然是具有肯定性价值的审美对象,那么美总会有一定的感性形式,于是他认为美必须具有感性形式,从而诉诸人的感性。这就谈到了审美对象问题。朱光潜说: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态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性质。李泽厚把它解释为:人的主观情感、意识与对象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在意识形态即情感思想上的同意,才能产生美。例如椅子只有被人坐,才成为椅子。然而,对象还必须有客观性质,也就审美性质问题。作者在此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同构说解释客观刚面的条件、因素等是如何成为审美性质的。一定的形式结构,因为同构感应,引发人们特定的知觉情感,从而具有审美素质。 但它与动物的同构反映不同,因为人打通够反映是在长期生活实践,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形成的。这里又涉及了美的本质问题。以上三方面是美的三层含义。但是作者认为只有从美的根源,而不是从审美对象或审美性质来规定或探索美的本质,才是美是什么作为哲学问题的真正提出。

李泽厚认为美的根源就是自然的人化,即实践。所谓自然的人化是物质化,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美的本质(即自由的形式)是人类和个体通过长期实践所自己建立起来的客观力量和活动。③它属于一种现代意义的新的客观论,亦即主体性实践哲学的美的客观论。也可以说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但不是个人的本质力量,而是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同时,李泽厚认为: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也就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④合规律性是社会美的方面,而从客观对象说,合目的性则是自然美的方面。他从社会美到自然美进一步说明了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

社会美是美的本质的直接展示。它经历了从动态过程到静态成果,也就是由于主体实践力量强大并征服自然对象之后的成果。如大桥、高楼等有气势,就是具有善的形式力量,它们也是为人服务的,这又成了真的内容,两者是统一的。社会美具有历史尺度,历史的沉埋使社会美更深沉的力量。此外,它还与技术工艺、生活韵律有关。在当今的工艺社会里更需要天人合一,它既是自然的人化也是人的自然化。李泽厚从中又延伸出形式美及其一般规律或特征,如对称、节奏等是人来实践力量所历史地造成的抽离。他用沃林格对抽象的研究即使形式美的根源,即抽象表现的是对生命和现实世界的隔离、否定,是为了消灭具体时空以求超越有限,是对永恒的追求,是人与世界关系的紧张、收缩和内化。 ⑤所以物质实践的抽离根源自然在缘故的人类劳动操作的生产实践活动之中。

然而现代科技工艺和工具理性的泛滥化所带来的人性丧失人做了由自己所发现、掌握、扩大的形式力量和理性结构的奴隶,这种异化真是自然美要解决的课题。自然美的本质也来自客观的社会生活、实践而不是主观情感意识。李泽厚又用了自然的人化解释自然对象为何引起审美愉快。在这里,是一种广阔历史视野上的自然的人化,具有历史性。自然美也是人类历史的产物。同时也是一种人的自然化,个体的感性与大自然是相互交往的。在这个交融过程中,更多的是规律性服从与目的性。

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所讲的美学是哲学美学,是美的哲学。美属于哲学范畴,研究的是美的本质问题,而美感则属于心理学范畴,研究的是审美心理的问题。但是它们都可以从哲学的高度,从人类学本体论出发,用自然的人化观念来探讨,于是,归根到底关于美与美感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又可以用自然的人化来解释。因此,自然的人化既是研究美与美感的出发点,又是美与美感的归宿。

《美学四讲》读后感范文二

由于假期闲时无聊,便在放假前在图书馆里拿了《美学四讲》、《沟通人神》两本书回家阅读。

在上学期,我听了一场马来西亚设计大师设计人,神,生,死的精彩讲座,之后产生了好奇之心,想进一步了解其中的奥秘,知道在形式上人和神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于是找到了《沟通人神》一书阅读。

而读《美学四讲》,是因为它经常出现在各任课老师推荐书目之中,想必它一定是本良书,所以在图书馆里找到了它。

《美学四讲》中,作者从自然的人化的观念出发,倡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之说,立宏观理论体系,结构严密,气魄恢宏,不单回应了现时流行的中外各美学流派,而且从哲学高度,以主体的实践和积淀,统一社会与自然,探讨美与人的本体存在、美感与心理情感的数学方程式、艺术产品与艺术作品、后现代等等问题,提出美与与人类命运相关连的前景。

全书分四部分,依次回答四个问题:美学是什么?美是什么?美感是什么?艺术是什么?作者基于这些问题意识,分别在四讲中探讨了美学领域的诸多复杂命题。这里既有对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各家各派的观点的评析,又有自己的一家之见。由于引入了大量生动贴切的例证,文字风格也浅显畅达,所以这本书虽然要作美概论看,但读来又丝毫不觉得繁琐可畏。整体上作者以简洁有力、极为浓缩的文笔,旁征博引,娓娓而谈,引领读者通过仔细阅读和深入思考而走入金碧辉煌的美学宫殿。

在四讲中,我收益最大的是李泽厚先生对美和美感的见解。

关于美

中国传统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而李泽厚认为这是把美的概念泛化了。美既然是具有肯定性价值的审美对象,那么美总会有一定的感性形式,于是他认为美必须具有感性形式,从而诉诸人的感性。这就谈到了审美对象问题。李泽厚把它解释为:人的主观情感、意识与对象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在意识形态的统一,才能产生美。

李泽厚认为美的根源就是自然的人化,即实践。所谓自然的人化是物质化,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美的本质是人类和个体通过长期实践所自己建立起来的客观力量和活动。

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也就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合规律性是社会美的方面,而从客观对象说,合目的性则是自然美的方面。他从社会美到自然美进一步说明了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

关于美感

李泽厚认为美感问题属于心理科学范围,是审美心理学所专门研究的课题。西方美学家认为美是美感所创造出来的,而这个过程有一个中介,就是主观的审美心理。因此研究美感就需要从审美心理研究。

美感首先是悦耳悦目,这里耳目不只是认知而是享受,这享受也不只是生理快感,而是身心愉悦。其次是悦心悦意,最高的形式也是最高的境界就是悦志悦神,它是道德基础上达到某种超道德的人生感性境界,它不仅不只是耳目器官,而且也不止是心意情感的感受理解,而且还是整个生命和存在的全部投入。黑格尔认为与崇高有关,是一种崇高感,而在中国则可以理解成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所讲的美学是哲学美学,是美的哲学。美属于哲学范畴,研究的是美的本质问题,而美感则属于心理学范畴,研究的是审美心理的问题。但是它们都可以从哲学的高度,从人类学本体论出发,用自然的人化观念来探讨,于是,归根到底关于美与美感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又可以用自然的人化来解释。因此,自然的人化既是研究美与美感的出发点,又是美与美感的归宿。

看完《美学四讲》之后,我还到网上查找了很多学者对四讲的个人见解和评论,感觉受益匪浅。

美学四讲读后感1000字


《美学四讲》是李泽厚全面系统地论述自己美学思想的专着。作者从自然的人化的观念出发,立足于人类学本体论,建立宏观理论体系,结构严密,气魄恢宏,不单回应了现时流行的中外各美学流派,而且从哲学高度,以主体的实践和积淀,统一社会与自然,探讨美与人的本体存在、美感与心理情感的数学方程式等问题提出美学与人类命运相关联的前景。

中国传统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而李泽厚认为这是把美的概念泛化了。美既然是具有肯定性价值的审美对象,那么美总会有一定的感性形式,于是他认为美必须具有感性形式,从而诉诸人的感性。这就谈到了审美对象问题。朱光潜说: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态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性质。李泽厚把它解释为:人的主观情感、意识与对象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在意识形态即情感思想上的同意,才能产生美。例如椅子只有被人坐,才成为椅子。然而,对象还必须有客观性质,也就审美性质问题。作者在此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同构说解释客观刚面的条件、因素等是如何成为审美性质的。一定的形式结构,因为同构感应,引发人们特定的知觉情感,从而具有审美素质。 但它与动物的同构反映不同,因为人打通够反映是在长期生活实践,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形成的。这里又涉及了美的本质问题。以上三方面是美的三层含义。但是作者认为只有从美的根源,而不是从审美对象或审美性质来规定或探索美的本质,才是美是什么作为哲学问题的真正提出。

李泽厚认为美的根源就是自然的人化,即实践。所谓自然的人化是物质化,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美的本质(即自由的形式)是人类和个体通过长期实践所自己建立起来的客观力量和活动。③它属于一种现代意义的新的客观论,亦即主体性实践哲学的美的客观论。也可以说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但不是个人的本质力量,而是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同时,李泽厚认为: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也就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④合规律性是社会美的方面,而从客观对象说,合目的性则是自然美的方面。他从社会美到自然美进一步说明了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

社会美是美的本质的直接展示。它经历了从动态过程到静态成果,也就是由于主体实践力量强大并征服自然对象之后的成果。如大桥、高楼等有气势,就是具有善的形式力量,它们也是为人服务的,这又成了真的内容,两者是统一的。社会美具有历史尺度,历史的沉埋使社会美更深沉的力量。

此外,它还与技术工艺、生活韵律有关。在当今的工艺社会里更需要天人合一,它既是自然的人化也是人的自然化。李泽厚从中又延伸出形式美及其一般规律或特征,如对称、节奏等是人来实践力量所历史地造成的抽离。他用沃林格对抽象的研究即使形式美的根源,即抽象表现的是对生命和现实世界的隔离、否定,是为了消灭具体时空以求超越有限,是对永恒的追求,是人与世界关系的紧张、收缩和内化。 ⑤所以物质实践的抽离根源自然在缘故的人类劳动操作的生产实践活动之中。

然而现代科技工艺和工具理性的泛滥化所带来的人性丧失人做了由自己所发现、掌握、扩大的形式力量和理性结构的奴隶,这种异化真是自然美要解决的课题。自然美的本质也来自客观的社会生活、实践而不是主观情感意识。李泽厚又用了自然的人化解释自然对象为何引起审美愉快。在这里,是一种广阔历史视野上的自然的人化,具有历史性。自然美也是人类历史的产物。同时也是一种人的自然化,个体的感性与大自然是相互交往的。在这个交融过程中,更多的是规律性服从与目的性。

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所讲的美学是哲学美学,是美的哲学。美属于哲学范畴,研究的是美的本质问题,而美感则属于心理学范畴,研究的是审美心理的问题。但是它们都可以从哲学的高度,从人类学本体论出发,用自然的人化观念来探讨,于是,归根到底关于美与美感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又可以用自然的人化 来解释。因此,自然的人化既是研究美与美感的出发点,又是美与美感的归宿。

美学四讲读后感1000字精选4篇


读后感就是阅读完书籍之后所得到的心得与感悟。作品这本书激发了无数读者的阅读兴趣,那么这时我们更应该写一篇读后感,来加深我们对作品主题的理解。那么如何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也许下面的“美学四讲读后感”正合你意!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美学四讲读后感 篇1

李泽厚《美学四讲》,麦坚老师推荐的一本书,其中课题讲到的是几种美的本质论。到此课题的时候应该仔细的阅读并加于记录。

书本第一节谈美学是什么的内容,解释美学从无到有,至今为止有一部分学者特别是作家和艺术家认为美学不能作为艺术学科而存在,究竟美学能不能在为一种艺术呢,美学研究的又是什么内容呢?

美学不能作为艺术理论,人类美不能凭着理论来研究美,但是美学他是一门艺术哲学,现阶段来说他是哲学里面的一种,研究美学的学者都是哲学家,黑格尔,鲍姆嘉通,休谟

而哲学是研究人类词语,人生的诗的研究人的一种学科,所以美学与人的生活悉悉相关,从而得出美学的存在与时代。社会有着必然的联系。例如:在自然资本主义时期,艺术和美学领域是以浪漫主义(包括批判的现实主义)到印象派的自我表现为特征;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引起世界大战的时期,艺术和美学领域是抽象主义以丑为美以苦为乐的自我抗议的异化理论和艺术符号为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则进入后帝国主义时期,殖民地已纷纷独立,构成了庞大的第三世界,现代化科技和生产力的猛增,跨国公司的强大,中小型企业的繁荣,白领工人的扩大使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日益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艺术美学领域,则以多元化的不拘一格,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空前广泛地渗透,花样翻新的加速度和商业文化与反商业文化的对抗和对流等为特征。

美学四讲读后感 篇2

《美学四讲》中,作者从自然的人化的观念出发,倡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之说,立宏观理论体系,结构严密,气魄恢宏,不单回应了现时流行的中外各美学流派,而且从哲学高度,以主体的实践和积淀,统一社会与自然,探讨美与人的本体存在、美感与心理情感的数学方程式、艺术产品与艺术作品、后现代等等问题,提出美与与人类命运相关连的前景。

全书分四部分,依次回答四个问题:美学是什么?美是什么?美感是什么?艺术是什么?作者基于这些问题意识,分别在四讲中探讨了美学领域的诸多复杂命题。这里既有对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各家各派的观点的评析,又有自己的一家之见。由于引入了大量生动贴切的例证,文字风格也浅显畅达,所以这本书虽然要作美概论看,但读来又丝毫不觉得繁琐可畏。整体上作者以简洁有力、极为浓缩的文笔,旁征博引,娓娓而谈,引领读者通过仔细阅读和深入思考而走入金碧辉煌的美学宫殿。

在四讲中,我收益最大的是李泽厚先生对美和美感的见解。

关于美

中国传统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而李泽厚认为这是把美的概念泛化了。美既然是具有肯定性价值的审美对象,那么美总会有一定的感性形式,于是他认为美必须具有感性形式,从而诉诸人的感性。这就谈到了审美对象问题。李泽厚把它解释为:人的主观情感、意识与对象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在意识形态的统一,才能产生美。

李泽厚认为美的根源就是自然的人化,即实践。所谓自然的人化是物质化,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美的本质是人类和个体通过长期实践所自己建立起来的客观力量和活动。

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也就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合规律性是社会美的方面,而从客观对象说,合目的性则是自然美的方面。他从社会美到自然美进一步说明了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

关于美感

李泽厚认为美感问题属于心理科学范围,是审美心理学所专门研究的课题。西方美学家认为美是美感所创造出来的,而这个过程有一个中介,就是主观的审美心理。因此研究美感就需要从审美心理研究。

美感首先是悦耳悦目,这里耳目不只是认知而是享受,这享受也不只是生理快感,而是身心愉悦。其次是悦心悦意,最高的形式也是最高的境界就是悦志悦神,它是道德基础上达到某种超道德的人生感性境界,它不仅不只是耳目器官,而且也不止是心意情感的感受理解,而且还是整个生命和存在的全部投入。黑格尔认为与崇高有关,是一种崇高感,而在中国则可以理解成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所讲的美学是哲学美学,是美的哲学。美属于哲学范畴,研究的是美的本质问题,而美感则属于心理学范畴,研究的是审美心理的问题。但是它们都可以从哲学的高度,从人类学本体论出发,用自然的人化观念来探讨,于是,归根到底关于美与美感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又可以用自然的人化来解释。因此,自然的人化既是研究美与美感的出发点,又是美与美感的归宿。

美学四讲读后感 篇3

《美学四讲》是李泽厚全面系统地论述自己美学思想的专着。作者从“自然的人化”的观念出发,立足于“人类学本体论,建立宏观理论体系,结构严密,气魄恢宏,不单回应了现时流行的中外各美学流派,而且从哲学高度,以主体的实践和积淀,统一社会与自然,探讨美与人的本体存在、美感与心理情感的“数学方程式”等问题提出美学与人类命运相关联的前景。

中国传统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而李泽厚认为这是把美的概念泛化了。美既然是具有肯定性价值的审美对象,那么美总会有一定的感性形式,于是他认为美必须具有感性形式,从而诉诸人的感性。这就谈到了审美对象问题。朱光潜说:“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态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性质。”李泽厚把它解释为:人的主观情感、意识与对象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在‘意识形态’即情感思想上的同意,才能产生美。例如椅子只有被人坐,才成为椅子。然而,对象还必须有客观性质,也就审美性质问题。作者在此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同构说”解释客观刚面的条件、因素等是如何成为审美性质的。“一定的形式结构,因为同构感应,引发人们特定的知觉情感,从而具有审美素质。” 但它与动物的同构反映不同,因为人打通够反映是在长期生活实践,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形成的。这里又涉及了美的本质问题。以上三方面是美的三层含义。但是作者认为只有从美的根源,而不是从审美对象或审美性质来规定或探索美的本质,才是“美是什么”作为哲学问题的真正提出。

李泽厚认为美的根源就是“自然的人化”,即实践。所谓“自然的人化”是物质化,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美的本质(即自由的形式)是“人类和个体通过长期实践所自己建立起来的客观力量和活动。”③它属于一种现代意义的新的客观论,亦即主体性实践哲学的美的客观论。也可以说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但不是个人的本质力量,而是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同时,李泽厚认为:“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也就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④合规律性是社会美的方面,而从客观对象说,合目的性则是自然美的方面。他从社会美到自然美进一步说明了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

社会美是美的本质的直接展示。它经历了从动态过程到静态成果,也就是“由于主体实践力量强大并征服自然对象之后的成果。”如大桥、高楼等有气势,就是具有善的形式力量,它们也是为人服务的,这又成了真的内容,两者是统一的。社会美具有历史尺度,历史的沉埋使社会美更深沉的力量。此外,它还与技术工艺、生活韵律有关。在当今的工艺社会里更需要“天人合一”,它既是自然的人化也是人的自然化。李泽厚从中又延伸出形式美及其一般规律或特征,如对称、节奏等是人来实践力量所历史地造成的抽离。他用沃林格对“抽象”的研究即使形式美的根源,即“‘抽象’表现的是对生命和现实世界的隔离、否定,是为了消灭具体时空以求超越有限,是对永恒的追求,是人与世界关系的紧张、收缩和内化。” ⑤所以物质实践的抽离根源自然在缘故的人类劳动操作的生产实践活动之中。

然而“现代科技工艺和工具理性的泛滥化所带来的人性丧失……人做了由自己所发现、掌握、扩大的形式力量和理性结构的奴隶”,这种异化真是自然美要解决的课题。自然美的本质也来自客观的社会生活、实践而不是主观情感意识。李泽厚又用了“自然的人化”解释自然对象为何引起审美愉快。在这里,是一种广阔历史视野上的“自然的人化”,具有历史性。自然美也是人类历史的产物。同时也是一种人的自然化,个体的感性与大自然是相互交往的。在这个交融过程中,更多的是规律性服从与目的性。

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所讲的美学是哲学美学,是美的哲学。美属于哲学范畴,研究的是美的本质问题,而美感则属于心理学范畴,研究的是审美心理的问题。但是它们都可以从哲学的高度,从人类学本体论出发,用“自然的人化”观念来探讨,于是,归根到底关于美与美感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又可以用“自然的人化”来解释。因此,“自然的人化”既是研究美与美感的出发点,又是美与美感的归宿。

美学四讲读后感 篇4

人经常感叹人生无常,去日苦多,时间一去不复返,总希望把时间唤醒、逆转和凝练,艺术便能满足人的这种要求。时空从人们现实地把握世界的感性知觉变为体验人生的心理途径,它直接地唤醒、培育、塑造人的自觉意识,丰富人的心灵,去构建这个艺术心理情感的本体世界,以确认人类的生存和人的存在。

艺术把时空凝冻起来,成为一个永久的现在,这种凝练的时空,它毫不真实,却永不消逝。艺术勾销时间,这种勾销却使心理增长。时空本是人类把握世界的感性方式,艺术里的时空却成为人类心理增长的途径。人类和个体都通过时间的体验而成长。

如康德所云,只有天才才能创造艺术。他指的天才并不是天资,而是指艺术作为审美理想的表现,有将深刻的人生内容转化为艺术形式的伟大才能,以造成伟大的意识层。这种创作是无法之法,它不能教,没有固定的法则方式,纯靠艺术家个人去捕捉从而去表现那既有理性内容、又不能用概念来认识和表达的东西,创造既是典范又是独创的富有人生意味的作品。

人生境界、生命感受和审美能力(包括创作和欣赏)的个性差异,具有本体的意义,即那似乎是被偶然扔入这个世界、本无任何意义的感性个体,要努力去取得自己生命的意义。这种意义不能逻辑地产生出来,而必须由自己通过情感心理来寻索和建立,所以它不只是发现自己、寻觅自己、而是去创造、建立那只能活一次的独一无二的自己。人作为个体生物是如此之偶然、短促和艰辛,而死却是必然和容易,所以人不能是工具、手段,人是目的自身。艺术是人的感性存在的对映物,它就存在于人的日常经验中,这即是心理情感本体。

当艺术品完全失去社会功用,仅供审美观赏,成为纯粹美时,它们即将成为完美的装饰而趋向衰亡。艺术品如何从实用、功利的人工制作向所谓的纯艺术的审美过渡,正是有关心理情感本体的建构关键之一。

生命是一堆印象、材料而已,作为美的艺术,正是通过形式的寻觅和创造而积淀着生命的力量、时代的激情。从而使此形式自身具有生命、力量和激情。这即是生活积淀。原始积淀是审美,艺术积淀是形式,生活积淀是艺术。

在生活中去做非功利的省视,在经验中去进行情感的净化,从而使经验具有新鲜性、客观性、开拓性,使生活本身变为审美意味的领悟和创作,使感知、理解、想象、情欲处在不断变换的组合中。于是艺术作品不再只是供观赏的少数人物的产品,而日益成为每个个体存在的自我完成的天才意识,个体先天的潜力、才能、气质将充分实现,它迎接积淀、组建积淀却又打破积淀,于是积淀常新、艺术常新、审美常新!

艺术正是人类这种作为精神生命本体在不断伸延着的物态化的确证。人们在这种物态化的对象中,直观到自己的生存和变化而获得精神上的培养,增添自我生命的力量,因此所谓的生命力就不只是生物性的原始力量,而是积淀了社会历史的情感,这也就是人类的心理本体的情感部分,它是人是值得活着的的强有力的确证。艺术的最高价值便不过如此,不可能有比这更高的价值了。无论是科学或道德都没有也不可能达到这个有关生命意义的价值,所以,艺术及其意味作为历史性与开放性之同一,不只是回首过去,也不只是现实体验,它同时是指向未来的。它和时间一样,把过去、现在、未来融为一体,是无时间的时间,所以它是永恒的,只要人类永恒的话。

只有抽象的才是具体的。这里的抽象既不是现实事物变形抽象,也不只是情感表现形态抽象,而是对世界、宇宙、人生的情理交融的领悟的抽象,这种抽象是概念抽象所不可能有的。美感尽管不能脱离形、色、声、体的感知、想象和憎爱、欲望,但其高级形态却完全超越这种感知、想象和情欲,而进入某种对人生、对宇宙的整个体验的精神境界。音乐之所以比其他许多艺术常常更能达到某种哲理的深度,也是因为这最高哲理是诉诸人的感受,情感的人生宇宙感怀,这也就是艺术作品的意味层。微妙无形,寂寞无听(阮籍)。

大自然之令人魂消骨蚀,不仅不只是耳目器官,而且也不只是心意情感的感受理解,还是整个生命和存在的全部投入。在中国呈现为与大自然相融会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大乐与天地同和,只有当人与自然完全吻合一致,才能达到所谓极乐至乐的审美境界和感受,也就在这时空中超越了时空。至乐无乐不是宗教,而是审美。它不厌鄙,不抛弃感性,不否定,不抛弃内在的和外在的自然,它是在感性自身中求得永恒。在中国,作为崇高感受的悦志悦神主要表现为一种生命力量的正面昂奋,即所谓天性健的阳刚气势,表现为一种与天地参的人的自然化。

艺术是人类的一种记忆,是人类的自我意识,艺术不是为审美而出现或创造的。可喻不可喻,可解不可解。理之于诗,如水中盐,有味无痕,性存体匿。即之愈稀,味之无穷。

人作为感性生命的存在,终归是要死亡的,个体的生命都在有限的时空之中,因此,人追求超越这个有限,追求超越这个感性的个体存在,而期待、寻求那永恒的本体或本体的永恒。

讲四大名著读后感


讲四大名著读后感范文一

《西游记》是中国神话小说的颠峰,也是神话文化的至高境界。

《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孙悟空-正义大胆、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猪八戒-贪财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

《红楼梦》一书在时代中的位置就更加清晰了。

他们有七情六欲,但往往跟情感背道而驰。如果说古典情感时代个人情爱的悲剧来自家族和社会,几无可调,但毕竟是在前进着。作品力所能及地完成了时代赋予的使命,为古典情感史划下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句号。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义。

。《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看完三国演义,才感觉到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的写作能力,罗贯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关羽的义、张飞的直、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让读者都与故事的剧情融合为一体,随着故事剧情的高潮而起伏。

讲四大名著读后感范文二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讲了黄巾起义之后,东汉政府的反击,出现了刘备,曹操等英雄,而东汉政权也快灭亡了。

董卓之乱是讲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从何进与十常侍对战到少帝逃出京城,结果被董卓救驾。董卓入京后收买了猛将吕布,又废少帝,立献帝,大权独揽,实施暴政,逼得群雄联军伐董卓,虽然后来联军失败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吕布所杀。

群雄割据是讲董卓死后,中原诸侯群龙无首,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互相厮杀,最主要分为三个战区,即北方的袁绍与公孙瓒,江东地区孙策的崛起,中原地区曹操,刘备,吕布,袁术之间的战争。

再后来的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我就不一一细说了,最主要的我想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贤令》。曹操在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得到贤才和他共同来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贤才,又往往不出里巷,这绝不是机遇,而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有鉴于此,曹操立足现实,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虑出身,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后来,曹操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受有关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经过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当时各地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而且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

曹操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揽人才,还在于他有着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篇一:《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如果按照我自己对于书的喜好,我是觉得不会自主的选择这样一本名看似很理论的书来读的。不过,由于之前阅读过他的书以后,并且前一本他的书,还是一本偏感性方面的书,说的是审视生活的细节。他的语言风格就不做多说,总是是我很容易接受的,不生硬不死板,接近那些不喜欢理论著作的人的口味。

其实,我最想说的还是,读完他的这本书以后,我更加的喜欢他的文字了,他是一个文字里无时无刻不透漏着对理性的思考,但是他却可以将那些很理性的东西,通过他的文字感性地表达出来,不是说他的文字矫情,而是他会在他的文字里面注射一点点温情但不矫情的情绪,让你能够理解他对于我们社会的担忧,在他的骨子里,永远都是一个热血的青年,虽然他已不在年轻。

作者刘瑜是哈佛大学的博士后,同时兼备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还是剑桥大学的讲师,在美国求学的日子里,他了解他们的民主,大到制度,小到生活。在他描绘的民主的西方国家里面,我们看到了他对于民主的急切渴望,政治是理性的,但是作者确实个感性的人。高中时候甚至现在大学我们学习的政治课里面,让我觉得那时的我们是如此的愚蠢,所谓真正的洗脑,就是让你相信央视的新闻联播,让你相信地震灾难中上演的生命奇迹,让你去相信我们生活得很姓福。

思想家总是热衷于指出道德制高点低下的陷阱,所以煽动家总是在语言的盛宴中觥羮交错,而思想家总是惴惴不安地担心谁来为这场盛宴买单。腐败丑闻虽然败坏一个国家的声誉,但是丑闻之所以成为丑闻,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新闻自由在起作用。相比之下,比丑闻更可怕的是潜规则已经变成规则,人们对丑恶已经充耳不闻。民主是什么,我们国家的民主是今天我向西部拨款多少个亿,但是却始终未见那几百块钱落到我们的口袋;民主是什么,是嘴巴上我说着我自己姓福,但是我们一毕业混了四年拿了文凭,还是要出去社会讨一口艰难地饭,而那些有钱的有权的,也只会打打口水战,什么实事都干不了。物价依然飞涨,工资依旧不涨,就业依然困难,生活依旧苦难。

【篇二:读《民主的细节》有感】

作者书题为《民主的细节》那自然全书便围绕民主展开。谈到美国的民主,许多国人都会拿之与中国的民主相比较。于是乎也有了那些所谓的愤青对中国的现状进行抨击。诚然在中国的我们是无法清除的体会到民主的力量的。似乎我们在高举民主大旗,高喊民主口号的同时,却还没有美国这样的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民主。

然而事实上我们或多或少的因为先入为主的观念作祟。美国并没有我们想像的民主。罗伯特达尔便曾经在《美国的宪法有多民主》一书中列举了如同总统不是直接选举等一系列的民主破绽。

但问题在于不够民主一定是件坏事吗?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定是越民主越好的吗?如今许多国人纠住国内的非民主现象,斥责政府,政治精英等少数人手握权力。事实上美国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少数人的专政固然不可取,但多数人的暴政就能要了吗?回答必然是否定的。联邦党人认为暴政来自于直接的民主,而反联邦党人则认为暴政的主要来源是联邦政府和政治精英。到底谁是对的?我认为两者的说法都过于片面了。区别暴政与否的标准不在于人数,而在于不容分说的强制性。所以无论权力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还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那都不是真正的民主。而美国最后出台的宪法正可以说是在二者之间找到了折中的方法。找到了一种制衡。

美国人清除美国不需要一个世袭君主制。并不等于说他们的共识就是美国需要一个民主制。或者说美国人清除他们同样不需要的是一个绝对民主制。美国需要的是一个平衡,在多数人与少数人之间的平衡。在派别与派别之间的平衡。所以美国的宪法必定也必须有不民主的地方,因为美国人追求的不是民主最大化而是制衡最大化。所以必要时,他们甚至还需要为直接民主设置障碍。

自美国宪法确立以来,国会有过一万多个宪章提议,但只有25个通过并生效。这是对政府和政治精英的限制。为了避免革命而及时响应革命。这是对平民权力的限制。只有两方面共同限制才能真正得到制衡的场面。充分制衡的精神使任何权力的扩张不至于转变为专断的权力。虽然制衡最大化可能会导致少数人与多数人之间的拉锯,也引起了平等派与自由派的拉锯。但这种拉锯正是政治健康的表现,怕的就是一家独大。正如作者所说的它是权利和权利之间的斗争,而不是权利和权力,或是权力和权力之间的斗争。与其说它反应了邪恶的资本家、政客与善良的人民群众之间的斗争,不如说它反应了社会内部的不同价值追求。

美国的民主制度史,就是权利不断平等化的过程。这里的权利不只是指民主的权利,也包括了专制的权利。

正是不断追求制衡最大化。平民自治和权利底线两大精神才得以保留下来并成为美国政治的两大支柱。这个社会与其政治才会保持健康。也只有制衡下的民主才有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空间。

【篇三:读《民主的细节》有感作文】

前些日子,有幸借阅到《民主的细节》一书,这本刘瑜写的,类似于随笔类的政治观察,我久有耳闻,只是今天才得以拜读。

一本介绍美国民主制度的书籍,并没有像我们往常看到的文著,困在自由、宪治一类名词面前,大而无当地浮游表层;亦没有简单的评断是非,引发任何振臂一呼的冲动和思想上的懒惰,而是从上至下,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落到平常生活的见闻细节上:一个本可以用专业术语来展现高深的人,却选择了最生活化的语言,无法不令人钦佩。而全书读下来最引发我思考的,就是书名中的这细节二字:也许,它不是什么普世价值的响亮口号,甚至不是精细优良的制度设计,而是每个人心中的一种态度和习惯。回想我们自身,实在令人有感而发。

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何如此坚固,一直是史学家们研讨的热门题目,很多人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它这么根深蒂固:在专制制度下,专制作风是掌握更高权力者的特权,绝大多数匍匐于更高权力之下的人就只有唯唯而已。

也许答案也见诸于细节二字之中。我们中国人骨子里,可能或多或少都有些专制的基因,这种传统的,且深入人心的专制思想,数千年来生长绵长不绝。

即便到了现代,这种以真理化身自居的专制做派也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甚至今天,很多民主人士却不自觉地用专制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于民主的追求。在他们的观念中,民主就是真理,而自己追求的民主就是唯一的正确。既然自己手里握有唯一正确的真理,你们当然要无条件地赞成我的观点,否则就是专制。

记得我就曾遇到这种情形,与一位学长讨论问题,在一个小环节上产生了分歧,由于我稍微坚持了一下自己的看法,这位兄长便勃然变色,音调抬高八度说:你根本不了解情况。云云。如果我坚持下去,那么所讨论的恐怕就不是原来的问题本身了,于是我委婉地说,咱们是不是可以不用这种方式谈问题?这位兄长的小专制没能顺利达成,面色便有些忿忿起来。

我还碰到过更过分的追求民主与自由的专制表达,对方一直强调:我这就是真理。甚至最后直接摊牌说:我这个人就是不爱听反对意见。于是我只好问他:你这样与你反对的专制者又有什么区别呢?你甚至还不如专制者,有的专制者还要做个表面文章的。如果这样,你所宣扬的那些民主和自由还有任何价值吗?当然,后来这位朋友向我表达了内疚之情,说他是由于情绪激动冲昏了头脑;其实,这与情绪没什么关系,怕是一种习惯性的专制文化心理在作祟:我掌握,或者我认为我掌握真理,我就可以强迫你接受。从他的这种表述中,大概可以窥到以追求民主却大行专制之道的奥秘。

反省起来,在我自己身上,也时时会暴露出真理在手的专制文化心理的尾巴,有时候与人争辩起来,会脱口而出你这个哪本书看来的,肯定是道听途说之类的霸道言语。

KTV可以让人们一展歌喉,虽然不一定唱得好,但毕竟是自己的声音,可以自我欣赏和陶醉,没有说因为我不是歌手或者嗓音不好就不允许我歌唱的。今天的互联网亦然,人们上网就是要浏览不同的观点,从中扬弃,反鉴自身。但我们总是看到,文化专制思想的影子随时会在网上现身,有些人不是来网上讨论问题,交流不同意见的,而是来发泄和谩骂。而另一面,也有的作家学者试图建立个人权威,以自己丰富的知识和阅历摆出盛气凌人的架子,对小人物的观点不屑一顾,甚至居高临下的封杀他们,他们忘了有时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的道理。小人物的观点有时是最有见解的,他们经常代表了百姓的心声,他们没有学术的框框,没有被丰富的知识所左右,可以发出最坦荡和朴实无华的声音。

中国如何进一步走向民主,这个题目太大,显然不是我该多想的问题。但是渺小的个体或也能为未来的民主社会贡献良多。而首先需要反思的就是我们每个人自身,从日常的言谈举止到生活中的大事小情,可能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的专制文化心理,最应当得到认识和清理。想必,当全民民主气质得到普及,成为习惯,那个既符合我们特色又能令每个人充分享有的民主社会,便也为时不远了吧。

【篇四:读刘瑜的《民主的细节》有感】

周末回到北京的家,发现女儿的床上放着一本书,书名叫《民主的细节》。我拿起它随便翻了几页,立即被里面的内容所吸引。我把它带到成都,用了几个晚上读完了里面的所有章节。当通过书背面的几则书评意识到作者是位女性时,我对她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

本书与我以前看到的论述美国民主的著述很不一样。该书没有抽象乏味的理论分析,也闻不到任何偏激和霸道的味道。书中用作者在美国8年期间亲见亲闻的大量事实,描述了美国式民主的实际运作,让人不得不同意作者的这样一个结论:虚伪的资产阶级民主并不是华盛顿一尊供人朝拜的偶像,而是一把凿子,打造每一个人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美国今天的强大与稳定固然有其他因素的作用,但美国政治体制所具有的创新与纠错能力功不可没。美国政治的伟大之处并不在于它的历史多么清白无辜,而在于作为一个制衡机器,它具有相当的自我纠错能力,从而能够实现点滴改良,而不是陷于暴政的死循环。作者并不回避或否认美国式民主存在着的许多缺陷,有着许多它所解决不了的问题,但作者同时指出,相比其他的制度,民主制度仍然是我们目前能够找到的最好的制度。承认杯瑜珈子不是满的,同时也承认半满的杯子总比全空的杯子要好,也许不能带来激进主义的快感,却是一种智慧上的诚实。针对社会上大量存在的对美国式民主的种种无知与歪曲,作者感叹道,不了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拒绝了解,并为这种拒绝而洋洋得意。作者并没有提出其他国家应完全照搬美国的政治制度,而是希望世人以一种开放平和的心态对待美国政治制度中可以借鉴的一些东西。精神上开放并不是说要去无条件地顶礼膜拜西方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而是指放下以前所积累的成见,保持一点虚心,一点好奇心,暂且搁置政治上的判断,真正出于知识的兴趣,去从细节上、从实际事务上去观察、去比较不同社会的运转方式。只有当一个人观察那些书本里的词汇如何在现实政治中展开时,才能认识到民主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且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公共生活方式。

虽然我的学识与作者无法同日而语,也没有成心拔高自己的意思,但我仍然想说,作者说出了我的心里话。我认为,我们国家的大多数人对美国政治制度的了解是极为有限和片面的;更有许多人对美国的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态度是偏激的甚至是病态的。我们的问题不是我们没有机会了解,而是我们不愿意了解,甚至不屑于了解。可问题是,不愿了解和不屑于了解并不意味着事实不存在。缺乏对事实的了解,我们就可能与真理失之臂。

回顾美国的近现代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部激动人心的渐进改革史。以相对较小的社会与生命的代价,美国社会对普遍人权的保护一步一步地推进,政治、经济与文化制度不断得到调整而趋向完善。一次次的战争或社会危机非但没有摧毁美国的政治体制,反而成为政治智慧与政治制度调整与进步的契机。今天,西方社会在绝大多数领域比我们更接近社会主义的理想。问题不在于美国社会过去是否也有过种种劣迹,也不在于美国社会今天是否仍有许多弊端,真正的问题是在于,是什么因素导致美国社会能够在检讨劣迹和修正弊端方面比我们更自觉更容易?如果你看了《民主的细节》这本书,你就会明白,自由与民主的价值与分权制衡的制度成就了这一切。在思想和言论充分自由的环境下,真理与政策的讨论是充分的;在分权与制衡的民主制度下,创新与调整是持续的、主动的和慎重的。在自由与民主的西方社会,政治家们的国际与国内政策不受意识形态的约束,国家与选民的利益是唯一的指引。只要是对国家和选民有好处,哪怕是马克思的主张也可以采用。

与美国形成对比的是,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在那里,政府掌握着镇压异己、操纵媒体、垄断资源、箝制司法的绝对权力。政府自封最佳,关闭讨论大门,维护武断结论。但拒绝自由辩论并不意味着全社会对所有的政治问题达成了共识,更不意味着政权的根基是稳固的。由于不能就制度与政策的选择进行充分的辩论,也不能对政府进行公开的挑战或批评,人们的误解、愤怒得不到澄清与释放,只能不断地积压,这无疑是极其危险的事情。这些国家拒绝自由民主固然与统治集团的既得利益有关,但执政者对美国式民主缺乏真正的了解也是重要原因。《民主的细节》一书有利于澄清我们对美国民主制度的某些重大疑虑和误解。比如说,民主并不意味多数人的暴政,而是社会精英与普通大众的互动;民主并不是贵族平民化,而是平民贵族化;民主不仅是一种抽象的价值观念,更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制度;选举的意义不在于更换政府,而在于激活公共生活,带动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讨论;权力制衡的目的不仅在于利益均衡,更在于提高政治决策的理性成份,尽量减少公共政策中的专断性。民主制度不是简单的统计机器,而是微妙协商机制;民主制度的最大优点不在于社会精英呼风唤雨,而在于民众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和实践公共责任,从而增强全社会的认同感与凝聚力;在一个民主的社会里,公民不仅有强烈的权利意识,而且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人们不仅主张改革和创新,也尊重现有的法律和秩序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也没有完美的制度,但这并不能阻止人们探索真理和向往美好的制度。某种社会制度是一定的历史、文化和地缘的产物,不可能相互替代和照搬,但世界潮流是客观的和不可阻挡的。既然中国不可能置身于国际社会之外,那我们就应该观察潮头的位置与方向,努力做到与时俱进。

【篇五:《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当我读完第一篇章的时候,我就已经完全被吸引了,恨不得放下一切,把它一口气看完,甚至有点自责,为何半年前买的书,直到现在才刚开始看。

最初看到这本书的推荐是在《南方周末》,《民主的细节》被《南方周末》评为2009年度致敬图书(非虚构类),同时,民主的粉丝们热烈抢购的情景也可谓火爆,非一般售书能与之相比。2009年6月出版,半年加印8次,我手上的这本是今年1月再版,已是第11次印刷。

站在读者的角度,我明白了那些粉丝的热烈,我理解了他们的心情,我懂得了他们的渴望。作者刘瑜是剑桥大学讲师,哈佛大学博士后,是一个可以用专业术语展现高深的人,却立足于一个普通民众的角度,用7年在美国所观察,体会,理解的一个又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现象,然后有条不紊地,平铺直叙地娓娓道来,她将虚无缥缈的民主拉进现实场景,告诉大家,民主与民生息息相关,是每个人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中个人与政府的关系。

《民主的细节》不仅关注了美国,也比较了中国,这是该书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几乎每个故事,都是因为有对中国热点事件的关注在先,才会去到美国的类似情形中求索;或是看到美国的热点,会联想起中国的类似事件,一般有着什么样的过程和结局,它激起了人们好奇心,急于想知道同样的困境和难题,是否还有其它的智慧解法?

比如,公款吃喝、公款旅游是国内近几年舆论谴责焦点,眼看着养政府的费用越来越高,其中很大一块花销,竟然都公开地用于这些与公务无干的事情,民众的愤怒也自然水涨船高。难道这个问题就治不住么?刘瑜在书里说,美国几乎不存在这个问题。为什么?难道美国人都那么道德高尚么?刘瑜解释当然不是。这是因为钱不归美国的政府管,政府想花每一笔钱,都要向议会提申请,议会认为它这笔费用值得花,才会批给它钱;前面有议会盯着钱包,后面有媒体与法院盯着去向,一旦你申请到的钱没有按照原本说好的方式去用,无数的麻烦就会找上门来。前狼后虎看守着,哪个官员也不敢拿自己的前途冒险。

再比如,2007年4月,河南平顶山发生矿难,33人死亡。而这一事件还没来得及在各大媒体露上一脸,就很快淹没在辽宁铁岭钢厂钢水包脱落32人死亡、河北邯郸煤矿爆炸死亡11人这样层出不穷的新闻里。那么难道我们就不悼念死者了,就当33个工人仅仅是一个数字,任其淹没在其他数据里了?美国曾经也是一个矿难频繁的国家,但是每次大的矿难,都转化为相关制度改进的机会。1951年,伊利诺伊州矿难直接导致联邦煤矿安全法案的出台。1968年的西弗吉尼亚矿难又导致了1969年的一个重大立法:联邦煤矿健康和安全法案的出台。2006年1约的沙沟矿难,促使美国当年就通过了2006矿工法,更新1977年的安全法。这种制度的纠错能力,加上权利部门间互相监督的制衡机制,致使美国矿难发生的频率不断下降。现在,美国的煤矿开采行业已经成为本质安全行业,劳动安全性甚至好于农业、建筑业和零售业。百万吨死亡率之有中国的百分之一。刘瑜认为,对平顶山工人的真正悼念,是用制度改进来悼念他们,而且很可能,这也是最让他们死而瞑目的一种纪念。

还有,美国传媒领域也不乏自由化的恶果。一些电视节目以耸人听闻、哗众取宠、刺激观众神经为手段,追求高收视率,可谓是欲最差而不得。这种感官刺激主义的确是文化市场化内在逻辑的必然结果竞争的逻辑导致文化产品制造者要不断突破底线,无论从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刘瑜为我们介绍了美国FCC(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如何与言论彻底自由派持续的作战。1978年,最高法院裁决FCC有权对早6点到晚十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设限,以保护未成年儿童,守住底线;而同时,在审查程序和立法层面,又迫使FCC的下流与否标准遵循最小化原则,给文化的自由和多样性留出充足的生长空间,使美国成为当今公认的媒介环境最好的国度。美国的文化土壤养育出杰瑞斯布林格秀这样的变态秀,也养育出欧普拉这样倡导人文精神的谈话秀,还有一大批像《探索》这样的优秀科普节目和一批批被称为耙粪者(muckrakers)的调查类记者。变态秀发展到一定程度,伎俩用尽,只是让观众麻木、看穿、唾弃、远离。之后,人们还是想回归细腻、美感和智慧。最近《福布斯》发表了2010年全球名人榜,脱口秀女王欧普拉重登最有影响力名人第一宝座,她已是第四次登上最有影响力名人排行榜冠军。2009年,她的媒介帝国估计赚进三亿一千五百万美元,可谓是名利双收。她的成功也从一个侧面印衬出,多数美国观众的审美品味是有智慧的。

站在媒体人的角度看,该书和作者刘瑜有着全新的尝试和突破,令梁文道、柴静、闾丘露薇等业内高手也不禁向这位业余写手投去赞许的眼光。

我非常赞同刘瑜的写作主导思想不去做缺乏精确性的概念判断。多年来,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判断西方制度的好坏,以至于我们没时间去了解它到底是什么。比如我们喜欢笼而统之地谈论美式自由主义并且以这个概念为分界线来站队,但是这个概念到底是指什么呢?指美国缺乏福利制度?指美国没有劳工保护?如果这个宏大的帽子下面其实空无一人呢?批判一个概念其实很容易,只需要把它定义的邪恶一点就行,但是指出这个概念和现实的具体关系却没有那么容易,因为它要求深入细节,回到事实本身。

在这一主导思想下,刘瑜的写作方式上刻意追求讲故事,找数据,把美国的民主这样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拆解成点点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这种拆解和描述,需要耐心的观察、理性的思考。

正如梁文道评价的那样:她为那些苍白的名词填回了该有的细节和血肉,有专业的学养的根基,又有平近亲和的故事,她的评论正是这个时代需要的营养剂。

当今传媒领域,越来越多的各业界专家学者,凭借着过人的口才和妙笔,成为媒体的评论员、专栏作家、主持人,比如经济学家郎咸平在广东台开办了《财经郎眼》、研究政治的刘瑜在出书前也为一些平面媒体写评论,还被评为《南方周末》2008年度致敬专栏写手。《民主的细节》就是她评论文章的集结出版。这些有着深厚专业背景、独特洞察力和解析力的新媒体人让大众传媒多了一份平民的幽默和学者的尖锐。

【篇六:《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前段时间,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一本书《民主的细节》。这本身是一个作者的杂文集,是从某报纸的专栏集合而成。从这本书,我们看到美国这个国家的民主制度的一些细节,对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由于时间关系,目前尚未读完。但由于是文集,故不影响现在谈谈读后感。

先说美国的民主制度本身。不能不说,美国的民主制度在长时间的发展后,到今天,已经非常成熟了。尤为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一些非资产阶级的东西。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捐赠门槛。就是每位选民对政党的捐赠是有上限的,这就从法律上避免了大资本家对政治的影响。当然,本书也提到了一些绕过法律的捐赠,即所谓软钱。但至少,从法律设计来看,美国当局也注意到大资本家的垄断性干预对政治的破坏作用。我认为这一点不能单单从欺骗的角度来看,他确确实实反映了其对民主的深刻要求。

但是很遗憾,作者的看法,我认为主要还是片面和幼稚的(虽然我对作者保有尊重,但实在想不到什么词比幼稚更加恰当)。作者对美国民主的认识只停留在其表现,而未看到背后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认为其精髓在于包括权力制衡在内的精巧的制度设计。并以此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对比。虽然他没明说,但我感觉到他想说,只要中国参照其制度,基本可以进入真正的民主社会。

如果真实这样(希望我是误解),那确实很遗憾。我认为,确实,美国比现在的中国民主程度高得多,甚至不在一个量级。但,中国至少目前完全不具备美国民主制度的条件。美国的民主制度是建立在美国整个国家对外国剥削的基础上的。为什么美国的阶级矛盾如此缓和?并不是资产阶级变性了,而是资产阶级为了巩固其政权,将剥削的主要对象变成外国无产阶级。即将阶级矛盾转变为国家矛盾。对于这一至关重要的前提,作者没有谈到。我不知道是故意的没有谈到还是就是没有看到。

另外,从国内而讲,美国发达的国力,老百姓的富足也决定了其民主的可行性。比如,捐赠的门槛。从作者引用的数据来看,美国大选的大部分费用来自散户。试问,如果美国老百姓如同中国那样贫穷,谁会捐那么多钱出来给一个陌生的竞选者?如果在中国这样贫穷的国家(准确说是老百姓贫穷的国家),高额的民主费用仍然需要大资产阶级或者官僚支持。

伊拉克战争,作者很多文章都有涉及。但同样很遗憾,作者在极力为美国粉饰。作者批判伊拉克战争是为了石油的观点,但其观点却牵强混乱。记得作者有一句话,大致是说,石油的问题通过经济侵入即可,美国干嘛要投入那么多钱去为了石油?我看到这觉得非常可笑。投入那么多钱?投入的是谁的钱?投入的是美国纳税人的钱!投入的钱干什么了?投入的钱从军火商那里买军火了!对于美国的大资产阶级,伊拉克战争没有损失!伊拉克战争最大的赢家就是他们。

回到主题,民主,在中国是个问题。民主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说实话我现在仍然很难概括,但我知道并不是什么制度的设计,其前提必然和经济相关联。市面上粉饰美国的文章大有市场,这一方面说明一些右派的幼稚,另一方面也说明左派的力量薄弱。其重要原因就是国人的思想未被解放,仍然停留在人云亦云的阶段。理性往往战胜感性。羡慕美国的发达,因而感觉美国什么都是好的,认同任何赞扬美国的理论。

现在急切希望中国来一场思想解放运动,鼓励大家积极思考,反对盲目跟从,反对别有用心的煽动。

不过首要面对的问题是,当人们为了房子、生活精疲力尽时,有几个人能认认真真的思考呢?多数人是发泄心中不满而已。说到底还是经济上的问题。

【篇七:《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我第一次接触美国政治是在2008年11月5日,奥巴马赢得美国总统大选,成为美国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在这之前,我的所有想法就是:美国人就是白种人,而黑人就是非洲人。每当在大街上看见一个金发碧眼的白人,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个美国人,而遇到黑人,那他肯定就是非洲人。我有这样的想法的原因之一就是我所知道的外国就是美国、日本、英国,就连非洲都曾被我单纯地认作是一个国家。因此,奥巴马的胜选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开始和老师讨论,问老师很多问题。就这样,美国的概念就开始在我的脑海中慢慢形成。

2009年6月,我考进了高中。鉴于我对文学和历史的特殊爱好,我的一位历史老师向我介绍了这本《民主的细节》(刘瑜著),于是,半年前我所形成的那个关于美国的概念便再一次出现了。在书中第一篇,作者说了一句让我映象十分深刻的话,如果我是美国人,很可能不会去给大大小小的选举投票我觉得,在美国这种政治体制下,其实选谁都差不多。这句话让我想到了半年前奥巴马赢得的美国总统大选,美国人的想法究竟与我们有多大差距,或者说美国的政治人和我们的所谓的政客究竟有多大差距,我们的思考方式悬殊在哪里?这些问题,我在《民主的细节》里面找到了答案。

美国是一个公民意识比较强的国家,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人们总是可以认识到自己就是这个社会的主人,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必须为此而负起相应的责任。就像我们走在大街上时,会看见有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但是如果在家中,我们是觉得不会将垃圾随地乱扔的,相反,我们会将其规规整整地放到垃圾袋,生怕会有不干净的东西掉到地上。而美国的人民就是最爱家的,这个家就是整个美国。在这样的情况下,国事就变成了家事,国家的每一件大事其实就像是一件小小的家事。在美国的总统选举中,我们总是会发现,候选人的选举议题往往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例如给不给非法移民发护照、同性恋能不能合法结婚等,而选举议题的鸡毛蒜皮化,在一定程度上,恰恰是美国社会在重大基本问题上达成共识的表现,一个社会具有多大的发展潜力,一个国家能否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决定性作用的往往就是看统治者与社会民众在这样一些小小的问题上能不能达成共识。

在美国这样一个以自由和法治立国的国家,人们对自己的隐私权利、言论自由以及法律程序有一种神经质的警觉,在他们的眼里,自由、权利、法律,娇嫩如婴儿的肌肤,需要一丝不苟的呵护。在隐私权利上,人们总是不会给对方留有余地,即便是总统,除非你有法律的依据,否则就是免谈。美国前总统布什曾在9、11之后,秘密下令国家安全局对恐怖分子嫌疑人进出美国的电话、电邮进行窃听窃取。这件事情在近五年后,也就是2005年12月被《纽约时报》给抖了出来,闹得全国沸沸扬扬,国会便开始对此事召开听证会,进行调查。结果证明,布什因此而背上了滥用权力的臭名。一个国家究竟是法律具有最高权威还是领导人的意志就是国家的行为准则,我们都会向外宣称自己是一个法治国家,但是我们的法律权威却无时无刻不在受到挑战。相比美国,我们的道路还有多远,这是我们需要时刻考虑的。

你的钱值几个钱?在美国,你如果想要用钱购买选举,政客当选后为你服务,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每年的总统大选都会花费大量的钱财,比如1996年总统大选花了4亿8千万美元、2004年超过10亿美元,而2008年大选,离大选结束还有近五个月的7月底就已经超过10亿美元。这样的情况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无法理解的问题,如果有人拥有这10亿的资产,那么这美国总统不就成了他的总统了吗?然而这样的情况只有劣质民主才会发生。美国法律明确规定,选举中一个人每次选举给一个候选人最多只能捐2000美元。因此,如果有人想用这点钱买通一个官员,就不是一点点难度的问题了。在我们的常人的惯性思维中,我们都知道有钱能使鬼推磨,但是那是在我们今天或者过去的社会现实状况下,而在一个真正的民主、法治社会,你的阴谋是绝对无法与至高无上的法律抗衡的。

民主不是一句口号,法治也不算一纸空文,而是我们的实实在在的行动,我们对自己所生活的社会怀有多大的感情,我们的行动对国家的发展就会有多大的作用。回首我们的法治道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2011年3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这期间经历了近33年的漫长过程,风风雨雨,我们与当今美国的差距将不是一点,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这段路我们能走多远,就看我们的人民是否承认自己的主人地位,我们的领导者是否能在国家大事小事上与我们的民众达成一致了。

细节小事往往是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的真实体现。

【篇八: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记得叔本华说过,一个人要像伟人一样思考,像普通人一样说话。我想刘瑜做到了,她把枯燥难懂的政治知识装在一个个浅显易懂的实事里,既言之有物,又不失作者特有的韵味,让读者读起来倍感亲切。

作者试图用故事的方式讲述民主与美国,讲述民主的细节,美国的细节。

对于美国,从小耳濡目染,尽管没有亲自去过,仅从教科书以及老师的教导中,我了解到了我们要警惕美帝国主义,因为它支持台独分子,因为它时不时对中国指手画脚。然而了解止于此,从来没跨出过国门,甚至身边的人都没有去过美国的经历。再长大点,是高中同学的出国热,是大学时同学们对谁谁能出国的羡慕,尤其是能去美国。这个美国跟自己以往认识的那个美国,其实不是一回事。我们不再称呼它为美帝国主义,我们了解到了在美国你可以指着总统大骂而相安无事,知道了在美国的平均工资水平是中国的N倍,也了解了弗吉尼亚校园枪击事件,知道美国的种族冲突,然而,我们每个人心中似乎都充斥着一个美国梦,这个梦她意味着公平,自由,以及平等。找工作不需要凭关系,到处托人,网络上不会有人随意对你的言论进行审查,更不会有人带着一帮人,强制拆除你家房子。

我们会发现越是长大,这个梦想越是在滋生,而现实却越来越远离梦想。

《民主的细节》又一次让我重新审视心目中的美国梦。我们大多数人没离开过中国,对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总有一些好奇和感到奇异,正如作者在书中描述的:ABC电台天天骂总统、为什么美国前司法部长会去给萨达姆做辩护律师、老百姓自掏腰包购买比较贵的咖啡以支持巴西的咖啡农、巴菲特抱怨自己的收入税交的太少或者是美国人至今还在津津乐道的谴责30多年前的水门事件。

我惊异,因为想不通;想不通,因为这些事在我们自己的国家从来没发生过。不仅仅是我,就连当年法国青年托克维尔参观美国之后写道:在所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新鲜事物中,没有什么比平等给我带来更大的冲击力了。我很快发现了这个基本事实对整个社会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它给公众舆论带来一定的方向,给法律带来一定的基调,给统治机构传输新的公理,给被统治者带去特殊的习惯平等是所有其他事物资深的基本事实

所有的这些都在告诉我一个实事,那就是抛开所谓的意识形态,从细节去解读一个国家。正如作者试图提醒人们的那样:别忘了细节!美国是一个细节的美国,政治也是细节的政治,我们从个人的细节往往能更好地解读一个人,对于国家同样也是一个道理,我想民主的细节正寓意于此。

当然,任何一种政治都有它的两面性,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所谓的美国梦仅仅是美丽的泡影与真实的谎言。然而正如《民主的细节》获评为新京报2009年度社科书之后,刘瑜的答谢辞里说到的那样:不要让最好成为更好的敌人。就是说,这个世界上也许没有完美的人性、完美的制度,完美的政治,但是完美的不存在,不应该是我们放弃追求稍微美好一些社会的理由。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美国梦,并为这个梦想而努力!

【篇九:读《民主的细节》有感】

这篇文章,我个人着重要讨论的是精神层面的,而非诸如三权分立总统制这样的制度,很多人疑问为什么很多国家照搬西方的民主制度,反而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缺乏这种文化氛围。你能想象十万美国人聚集在白宫面前为苏丹达尔富尔的鸣不平吗?这是公民高度的责任意识与文化传统形成的,体现了社会强大的团体组织能力。但令我感到遗憾的是目前国内的很多国人都是自扫门前雪,别说国际视野,天下情怀,就是国内的事情也未必关注,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之中。但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一句不知道是不能为冷漠辩护的。至少做了总比不做好,我是这样认为的,我们需要学习的,是这种制度背后蕴藏着的精神。

美国是个反思性极强的国度,水门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都过去这么多年了,美国民众还是选择不放弃,不忘记。其它反思历史教训的文学著作,电影等更是不计其数。而我们的呢?我们的反思在哪里?《一九四二》这种反思性的片子为什么票房惨淡?上班学习太累需要娱乐不是借口,有的人张口美国民主闭口美国民主,那请问你学到了民主内涵中的反思精神了吗?还是说你说完民主后就继续网吧通宵去了?

美国其实是个有着繁文缛节的国家,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干,一个处理不好就触犯了众怒,绝对不是某些人想的那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恰恰是这些繁文缛节,保障了真正的自由。自由源于约束,二者是对称的。只有约束更多,我们才能享受更多真正的自由。权利和责任,是自由的正反两面。有时候我们应该反思一下,难道我们真的不自由吗?我觉得恰恰是我们约束太少!

我真诚的推荐大家读读这本书。美国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不是什么表面上的政治框架,毕竟这与我国国情未必适应。但人类文化有共通之处,当我们能够学习到民主自由背后的真正的责任反思意识时,我相信对于我们的社会也是个巨大的进步,而不是不知所云的喊抽象的民主自由。

【篇十:读《民主的细节》有感】

在《民主的细节》中,刘瑜谈到了美国的权力制衡,公民的社会意识,社会福利、社会法治和自由平等等问题。但让我感触最深的使他们每个公民的民主意识。

一个国家的民主,不仅仅是依赖于国家颁布了什么条文,推行了哪些政策,很大一部分还取决于这个国家中公民对民主的秉行情况。

在《咱们美国工人有力量》中,美国的交通工人为自己的利益而向社会抗议,他们有追求自己民主的意识,并且也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民主。在中国,有上亿的底层劳动人民,其中还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不在少数,但是不要说是有维护自己民主权利的这份勇气,有些人连这种意识都没有。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维护自己民主权利的勇气,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有维护社会民主的意识,即关心社会。

在《他人瓦上霜》中,游行,为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远在非洲的贫苦人民。世界是大家的,大家都是整个世界的主人,而不仅仅是自己的一小片圈子中的人,我们需要对自己的世界报以关心,需要对同享这一世界的同胞们报以一些关心,不是吗?

龙应台写《野火集》,正是希望帮其周围的人民撑开他们的眼睛,去看一看,原来这个社会是属于每个人的,就需要对其负责任。她不是为了要向政府提议建设民主社会,而是要倡导每个人建设民主、自由的社会。

我们想要吃苹果,但如果我们不栽苹果树,便没有苹果,如果只有少数人种了苹果树,顷刻间,长出的苹果便会被抢夺一光,根本还没看见苹果就已经不见了,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致力于栽苹果树,那么才会人人都有苹果吃。可以说,民主就是那些苹果,而我们公民则是要吃苹果的人。没人去维护民主,当然不行,只有少数几个人懂民主、争民主,也是不够的,只有全体公民一起维护自己的民主,才能保障社会民主的健全。

有些人也说,过度民主便是多数暴政,话是没错,但应该改为过度不适当的民主思想才会导致多数暴政。所以人人都追求民主是必要的,随后的正确民主思想的引导是更有必要的,这才不会出现《大学向左,草根向右》中的局面,民主带给我们的利益也会更多。

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维护自己的民主,更要保障社会的民主。因为民主,正如刘瑜所说的那样:并不是华盛顿市一尊供人膜拜的偶像,而是一把凿子,打造每一个人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不就该尽自己的力,做民主社会中的一名缔造者吗?

【篇十一:《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最初知道刘瑜的名号,是在郭凯的一篇博客日志当中。当时只知道她的ID是醉钢琴,是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现在在剑桥大学做讲师,过了许久,才知道她的真名叫刘瑜。

在那之前,我很少看政治学书籍或者博客。因为,总觉得政治学似乎有点空谈柏拉图或者亚里士多德之类。对于与政治研究相关的内容我还是更倾向于布坎南、塔洛克和奥尔森之类的新政治经济学。但是自从看了她的博客一段时间之后,观念有些些许变化,也开始看了一些政治学书籍(达尔。李普塞特等),美国研究民主的大牛级人物达尔就是从她的博客中得知。而从此,对于刘瑜的博客也是欲罢不能。

在美国的学术界中存在着两类人,一类是倾向于做理论研究,不会在普及常识方面花费多少时间。而另一类则是热衷于普及常识,刘瑜属于后者。

政治评论原本往往是枯燥无味的,而刘瑜姐姐则通过散文式的语言把枯燥的理论分析生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而且丝毫不损逻辑的严谨性。而且也许因为她是女性,似乎不象我很欣赏的kielboat那样言辞锋芒毕露。《民主的细节》一书收录的就是她在博客上的一些政治评论,都是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来进行分析,向读者解释一些政治学或者经济学中的常识。

常识往往被人们认为很容易理解,人们往往会把自己心中所认知的表象认同于常识。联系国内目前的现状,郎咸平就是把握住了他的粉丝的心理。亨利。黑兹利特在《一课经济学》中就曾经提到,只学到经济学皮毛的人,往往会从经济学现象中得到谬论的认识。而只有深入学习的人,才有可能认识到常识。由此可见,常识并不是如其名地容易被认知。同理,政治现象中蕴含的常识也是如此。

举个书中的例子,书中曾经谈到在美国,人们往往对投票不热情,国人可能认为美国人对于政治冷漠,原因在于选举出来的新政府不能给国民带来利益,对政治失望从而不愿意参与投票。而刘瑜则认为这恰恰是因为由于长期的政治竞争,导致不同政党的政策趋同(没有原则性差异),从而使得人们对选举的关注度降低,这在奥尔森的《权力与繁荣》曾经是被谈到的。当初达尔富尔问题也曾经闹得满城风雨,国人总是认为老美是干涉内政,多管闲事。刘瑜在书中也作出了解释。国人觉得次贷危机似乎主要原因是华尔街的金融资本家的投机心态,将次级贷款债券化造成的。刘瑜则认为这也推进了次贷危机的严重性,但究其根源,还是因为政府界定了一个私人金融机构所不愿意提供贷款的风险级别。如果要追究责任,两者要各打五十大板。诸如此类的论述还有许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书中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程度相对较高,这是因为在美国占主体的中产阶级相对而言,没有被解决的问题相对较少,刘瑜更多的关注的是弱势群体的利益。

刘瑜在飘逸的行文中还是显得比较谦虚,认为自己在政治学以外的领域(诸如经济学)并不是太熟。但是在她的文章中却体现不出这一点:对于最低工资和医疗福利等经济学知识的把握应该说已经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准。只有对于经济学理论较为纯熟的人,才能用文字把常识表述清楚。

她在她的文章中也引用了多个史实作为自己论述的依据,对论点的论证,不仅需要严谨的逻辑论证,往往也需要实证资料相配合。这点,也许国内某位畅销书的作者要自惭形秽。她在书中也提到,自己在美国大致是属于中间偏左(在美国,除了经济学系,似乎还是左派居多。不过国内的新左派们也不要得意。国外的左派和你们不是属于同一阵营的,而且他们的观点你们也未必能够看的懂皮毛。)。按照她所介绍的标准,我似乎是经济思想偏右,国际事务偏右,但是文化思想却是偏左左派在文化角度是属于文化自由派,而右派在文化上是保守主义。

似乎她的《送你一颗子弹》也出版了,有机会也想拜读一下。

【篇十二:《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国栋老师是我非常敬佩的人,因为他的纯粹和激情。12月2日中午,国栋老师冒着冬日的严寒经长途跋涉到通州给我送书看,还嘱咐一定要看,并要借给别人看!在此深表感谢,同时也向他超具使命感的传道精神致敬,我已久违这种坚定信仰某种价值的执着和勇气了。

从国栋老师那里获赠刘瑜师姐《民主的细节》,不能不说让我稍感戏剧性。刘瑜师姐是我们所有女同门的偶像,她的才气、锐气、灵气都让人折服。《民主的细节》是刘瑜师姐的畅销书,也是我们私下传阅的师姐代表作。但坦白说,相对于她的政论性随笔,我更喜欢她的小说。如果说政论性著作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深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那么小说则能反映一个人纯粹的智慧、幽默和真性情。我欣赏一个人的智慧和真性情,但未必会赞同她的价值观。

刘瑜在书中后记写了这样一段话: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个事物的判断不同,往往不是因为价值观的差异,而仅仅是因为对事实的掌握不同。她的这句话让我想起她笔下的美国第一愤青乔姆斯基曾经谈过的两个非常有趣的问题:1、为什么我们获得的材料如此之少,而产生的知识却如此之多(他把这个问题归给了柏拉图);2、为什么可利用的材料如此之多,而得到的知识却如此之少(他把这个问题归给了奥威尔)。

刘瑜的书可以说介于这两个状态之间,《民主的细节》用不多不少的材料为我们诠释了与材料相得益彰的知识。这些知识总得来说是倾向于为美国各项制度和政策辩护的,尽管作者尽了最大的努力使自己的评述尽量的去意识形态化,但正如她自己所言:一个人观察事实的视角肯定受到观念的制约,我不能说我没有或者不企图去传达自己的政治理念。书中随处散见的评论都毫无保留地显露了一个中国自由主义者的立场,而刘瑜也知道自己很可能是一个被贴上自由主义标签的人。

在中国做一个自由主义者是需要良知和勇气的,因为这意味着他很可能会被官方体制边缘化,然而,在中国做一个自由主义者并不孤独,因为中国具有天然的培育自由主义的专制土壤,在适当的时候,常常会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我的很多自由主义朋友总是问我,你那么爱自由,为什么会反对自由主义?我总是非常坦诚地回答,我一点都不反对自由主义,我只是反对美国。接下来又会有人问我,你为什么总是喜欢反对美国?那我也只能坦诚地回答,因为我生在中国,做任何判断都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对中国的未来负责。

任何有一点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良知的人面对中国社会价值崩溃、道德沦丧的现状都不会心安理得地大唱赞歌,若无其事地为现政权涂脂抹粉。然而,即便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困局,但对于一个对中国前途负责任并希望对改造中国尽一点微薄之力的读书人而言,还有什么比美化美国,然后拿着理想的美国批判并改造中国更容易又更可怕的事吗?我确实不完全了解美国,因为我没有亲临实境感受过美国的美好和伟大,我不敢说美国政府对美国人民不好,即使不好我相信也绝不会差过中国政府对中国人民的不好,但就我接触的历史知识和材料而言,我绝不敢相信美国政府是爱中国人民并希望中国长治久安的,他们希望的只是中国能够服务于美国的利益。我知道中国现行的体制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政府服务中国人民的意愿和能力,但我坚持认为我们在改造中国的过程中应该最大限度地排除美国的操控和影响,这可以说是我和中国自由主义者唯一根本的分歧。

与刘瑜师姐向来不惮以最善的善意来解读美国的外交政策相反,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猜测美国的统治集团的。我知道美国曾利用非洲的孩子做过病菌实验,我知道美国曾在古巴农田喷洒多种生物制剂导致古巴农牧业一蹶不振,我知道二战之后,美国情报机关曾经将许多纳粹战犯编入籍册,利用他们的经验对付拉美的左翼运动,我知道美国在朝鲜战争期间利用日本731部队科学家研究出的生物武器传播登革热菌导致传染病泛滥,以上都是有据可查后美国官方供认不讳的罪行,还有尚未被揭露或尚处于酝酿之中的伟大计划呢?面对这样一个对手,即使它的目的是民主自由或是世界和平,我恐怕都要对它说No,thankyou,还是我们自己来!何况从经济人假设出来,人家更可能只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呢!

刘瑜师姐在书中说,在美国,做一个左翼非常时髦,做一个右翼则是需要勇气的。如果她的书在美国出版,基于她从右的立场出发为美国的各项国内外政策所做的辩护,我可以非常由衷地对她表示敬意。然而在中国,我深知做右翼是时髦,做左翼是需要勇气的。当然,这里说的左、右翼都是非官方的。在中国秉承自由主义立场,虽然得到不官方的赏识,但可以得到媒体和舆论的支持,有的也可以得到美国的资助,可是做左翼,除了吃官饭的假左之外,却完全是无利可图,还得时不时被扣上一顶民粹主义的帽子。当然,不能说无利可图就左的有理,从国情出发,中国人多资源少,且处于世界体系的外围,我研究了多少年,到目前为止,还是觉得社会主义是最好的出路,关键的问题在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呢?

从最宽泛的定义:民主、自由、公平、公正、医保、社保、这保、那保放眼全球,瑞典是、德国是、荷兰是、英国是、法国是、日本是好像美国也是。谁不是呢?别的国家不了解不好说,反正中国不是!这一点,可能也是和刘瑜师姐的共识吧!

读“五讲四美”有感


读“五讲四美”有感

五讲四美是一种品质道德,在1981年作出的《关于开展 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中,党和国家就向全国人民(以青少年为主)发出了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号召。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谈的五讲四美。五讲四美在当时的影响力是空前的,为了响应号召,全国各地争相开展文明礼貌月,文明礼貌周的活动。而五讲四美又与当时所倡导的三热爱,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相契,于是,从城市到农村,从内地到边疆,都迅速发展起来,各省,市,自治区都分别成立了五讲四美三热爱委员会。在当时,可谓是大兴“五讲四美”之风。然而,在今天,五讲四美似乎已经从青少年的生活里淡出。至少,在我身边是这样的。先不要说,我是否真正做到了五讲四美对于青少年所提出的要求,我在父亲提及五讲四美之前,对此毫不知情。甚至于连五讲四美究竟讲的是一些什么内容都不知道。因此,今天专门就五讲四美对于自身进行一个反思,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暑假以来的自省吧。

1.讲文明。其实这一点可以说是老生常谈。其实在以前,我一直将文明与礼貌混为一谈。直到上了初中,才意识到两者不尽相同,在五讲四美当中,也是将这两点分开来做要求的。文明是一种心态。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这是一个文明的社会。解决问题不是靠武力,绝大多数时候是靠文明,靠智慧。在如今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物欲横流的社会。蛮干早就已经显得苍白又无力,而文明既是我们的底线,又是我们的“救命稻草”。在百科当中,查询文明这个词,其中有一个释义是:光明。在人类源远流长的发展史中,人类是怎样从人猿慢慢发展而来的?是什么使得人类与动物有了最根本的区别?文明,无疑是古老文明的出现。文明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智慧的传承。文明是个人道德的完善,是每一个青少年要且必须拥有的。文明是一种精神,可以说是对他人的尊重,但更应该说是对自己作为一个现代人的起码的要求。谈到讲文明,维护自己文明形象的其中一种方法就是讲礼貌。

2.讲礼貌。其实关于礼貌,它不仅仅是“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这么简单的事情,真正的礼貌,往往是出自内心的尊重。尊重他人,即尊重自己。我曾经在《读者》上看到过一篇文章,讲“我”的房东从来不在阳台上晒内衣之类的私密物品,她的阳台上通常都是用来摆花草,最多也就是晒晒被子。我读完之后像“我”一样的无法理解,直到有一次在外面看到一户人家的阳台上挂着内衣,鲜明的颜色很是刺眼,心头毛毛的很不舒服。这才理解,其实这也是一种礼貌,对于路人的礼貌,当然也是对自己的尊重。(这里不是反对在阳台上晾晒衣服)。

3.讲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能够给人留下干净利落的好印象,对于自身的健康也是有益的。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我们保持健康愉快的身心。而且还能给我们一个干净清爽的学习,生活的环境。讲卫生不是光喊口号就可以做到,必须要靠坚持,甚至于逼迫自己去收拾,打扫。只有强迫自己,给自己一个干净漂亮的环境,才会有卫生的习惯。讲卫生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4.讲秩序。凡事“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在集体当中生活。大海离不开小水滴,小水滴也离不开大海。秩序是这个庞大的社会不停运转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每一个人都忽略秩序的存在,世界必然会大乱。什么是秩序,秩序是整齐而有条理的一种可延续状态。更侧重于指有次序,即又先后之分。我们每一个人生活,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要能够抓住主要矛盾,分清次要矛盾。例如,在早几年,我们国家发展盲目抓快,“大跃进”时期就是如此,整个社会就没有了秩序,这就是没有抓住主要矛盾,找错了方法。好在国家能够及时调整。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其实也是如此。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如今很多国人都在谈民主问题,但是能有切身经历过人并不多,而《民主的细节》就是一本谈民主体验的书籍。

该书由旅美学者刘瑜所著,但具体的出版社我已经忘了。在我看来,此书对国人最大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它为人们展现了民主的美好,另一方面它又指出了民主的诸多不足。其实,很多人对民主给予了太高的期望,甚至有人认为只要中国实现民主,许多问题便可引刃而解。可是,从刘瑜的记述来看,民主并不是做好的制度,至多只能算是比较好的制度。

这本书不仅能帮助能人纠正对民主的诸多误解,也可以启发人们怎样去建设一个民主社会。这部书的书名也许是为了暗示自己的主题,才取名为《民主的细节》,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主题,作者没有多民主问题做宏大的论,只是以细腻的笔调记述了美国人的生活细节。

从作者的表述来看,民主只是一种生活智慧,每个人只要懂得了这样的生活智慧,对每个细节性的生活问题都能有用这样的思维去理解,便可以轻松建立一个民主的社会。或许,这样理解民主会让某些民主理论家所不齿,但是从民主最终目的来看,只有把民主能变成每个人的生活智慧,必然能拥有一个巩固的民主社会。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民主四讲》读后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小学生四讲四爱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