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是一本美丽,忧伤,深邃的书,里面收录了七十三篇散文,写了日常生活中的平淡之事、常人之情。儿子的离、母亲的老、父亲的逝、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脆弱、失落,犹豫和放手,坚强和通达这些在龙应台的笔下都用最朴素的方式绽放出了最动人的诗意。也像作者所言整本书,也就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
书中一共写了六次目送,每次目送都是一次意味深长的离别。龙应台把这场离别安放在儿子背着书包远去的背影里,安放在母亲失忆后把女儿叫作雨儿的声音里,安放在父亲安眠的那个雨天中响起的楚歌里而这些片段正是我们每个人情感共鸣的基石。那牵念的目光,连接着生命的起点和终点。生命在这一程又一程的目送里,成长、成熟、衰老乃至死亡,由此产生的阵痛也让我们和作者的心灵相近相通,因为这温馨的日常、感伤的离别和悲切的失去是龙应台的人生,同样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龙应台最终将对子女和父母的全部感情都凝结在不必追三个字上,这是最真实的无奈,也是最超然的领悟。
在《寂寞》一文中,龙应台说当她一个人寂坐时,常想到晚明张岱写的《湖心亭看雪》,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于是,龙应台感悟到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我想也许正是这种一个人的寂寞,使她开始了人生终极的思考,面死而思让她对生命的寂寞和短暂抱有一种向死而生的积极。
《山路》里有这样一句话,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在我看来,这就是她给我们上的一次人生大课。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人在天地之间终究是无所凭依的孤独。你真能面对生老病死,就真的明白,在这世间,没有什么可以附着依托。于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孤独面对,素颜修行,要懂得珍惜当下,尊重生命。
如何尊重生命呢?这是普世的关于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思考。作为一个知识分子,龙应台也有悲悯天下的情怀。在《目送》中的第二部分留下了那些关切世界的文字。在《跌倒》中,作者记述了一名十五岁的学生在学校的厕所里,用一个塑料袋套在自己的头上自杀的事。对此,她伤痛地写道:在我们整个成长的过程中,谁,教过我们怎么去面对痛苦、挫折、失败?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这样的文字怎能不让我们心灵震颤,掩卷沉思?
除了关注人的生命,龙应台的目光也关照到了那被变成测雷器的小草阿拉伯芥;她宽容地让浣熊一家在她的厨房里嬉戏;她为狼来了拍手称快因为悲悯,她的文字中也就充满了对生命的尊重。书中也收录了她捕捉的各种风景和日常,这些照片不得不说也是她对人生的一种驻足凝视和对生命的关照尊重。
我为龙应台朴实细腻的文字而沉醉,我为龙应台素养修行的领悟而感慨,我为龙应台普世的人文关怀而感动。她的诗意的生命情怀,是广博的,也是丰厚的。
当我们逐渐长大,离开父母去求学去工作的时候,我们当然能深刻地体会不必追的坚决和苦涩;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父母不再有力气为我们遮风挡雨,最终要去应对困难的只能是自己。因为我们终究是在过自己的人生,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去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去闯。我们能做的只有珍惜当下,尊重生命,像史铁生一样好好活,像海伦凯勒一样勇敢坚强,像朱自清笔下的春一样明媚灿烂。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爱自己身边的花鸟鱼虫,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爱生命中的每一天。
不必追的背影
——读龙应台《目送》有感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目送》是作家龙应台思考"生死大问"的作品,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书。它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我们这一代的儿女,总是一次又一次将背影无情地留给父母。这自然是有个过程的,从最初上幼儿园哭喊着不愿父母离开,到习惯上学后的安之若素,到开始上寄宿高中时的表面坚强而内心软弱无依,到爸妈送我上大学时候的隐隐骄傲,再到如今,留在大学的城市工作后,就只春节和国庆能回趟家。而结婚后,会有更多的繁杂家事,连一年仅两次的回家机会也不再能好好地陪伴他们。
算一算,到如今,我已离开父母快18年了。每次父母到火车站送我,进站检票后挥手告别,便再不敢回头,怕回过头去,对上背后那灼灼深情殷切注视的目光。
国庆假期最后一天,回苏的火车上,手机停机了,也连不上网络。所有人都在昏昏欲睡,除了精力旺盛咋呼跑闹的小孩。脑子里还在想着,怎样才算是最好的父母。
我想,天下最好的父母应该是这样,首先是努力奋斗,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起点。这个起点不仅仅是物质条件方面,还应该包括身体健康、眼界视野、独立人格,逻辑判断能力,以及爱的能力,等等。等孩子来到这世上,陪伴他最关键的婴幼儿、青少年成长期,珍惜与孩子互相依偎的这十几年缘分,在这十几年中,教会他除了学校所教的知识以外,其他一些基本生存能力,比如适应环境的能力,营造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然后,就是等他翅膀慢慢长硬,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要合乎情理,只要遵法守纪,父母所能做的只是适当提醒、理解并支持他,而绝非一意阻拦,硬叫他依照父母的意愿而改变自身的心意。
身边太多朋友选择了远方,我们并不是不爱故乡,也不是不爱父母,我们只是愿意在最能奋斗最能吃苦的年纪,勇敢地离开舒适区,在自己最心仪的地方,努力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我想,做儿女的要明白,一辈子太过短暂,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要让他们的眼睛多点落在我们的面孔上,而不是总含泪看着我们渐行渐远。而作为父母,应该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属物,欣慰于孩子的独立自主就好,并送上最好的祝福。
你能给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一辈子太过漫长,你保护不了他永远。让他(她)自己体会孤独、挫折、失败等种种坎坷,这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
所以,那些年的背影,不必追。(作者:张荃 阅读书目:《目送》)
《美丽新世界》部小说与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著作的《一九八四》,以及俄国作家扎米亚京著作的《我们》并称反乌托邦的三部代表作。我是在读过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后了解到这部小说的,所以前不久我读完了它。
这本书主要刻画了一个距今600年的未来世界,物质生活十分丰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们接受着各种安于现状的制约和教育,所有的一切都被标准统一化,人的欲望可以随时随地得到完全满足,享受着衣食无忧的日子,不必担心生老病死带来的痛苦,然而在机械文明的社会中却无所谓家庭、个性、情绪、自由和道德,人与人之间根本不存在真实的情感,人性在机器的碾磨下灰飞烟灭。
与《一九八四》相同,它们描写的社会都有几个特点:一、阶级固化性。号民们各司其职,内党员外党员和群众的差异,、等不同层次的民众。二、拿性话题。《1984》的性生活是最严格的,至少对党员来说是这样。群众在这方面还是比较自由的。《美丽新世界》是最自由的,从小就开始性交,这是作为人生之乐的一部分。三、把当事人认为幸福作为社会稳固或者说维系统治的重要手段。他们的手段多种多样,但我单单看重当事人认为幸福这个手段,是因为正因为这个手段,我无法反驳这两种世界的存在。我们可以说两种世界的当事人幸福都是强加的,虚幻的,《1984》里通过对个人内心情感的征服,《美丽新世界》直接从出生前就开始训练,幼儿时还要做条件设置。
这本书里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约翰与新社会元首的对话,关于人性的自由与社会约束的冲突:
可是我喜欢不便。
我们不喜欢,元首说。我们宁可舒舒服服做事。
可是我不要舒服。我要神,我要诗,我要真正的危险,我要自由。我要至善。我要罪衍。
事实上,穆斯塔法德蒙说,你在要求着不快乐的权利。
那么,好极了,野人挑衅的说,我是在要求不快乐的权利。
不消说,还有变老、变丑和性无能的权利;罹患梅毒和癌症的权利;三餐不济的权利;龌龊的权力;时时为着不可知的明日二忧虑的权利;感染伤寒的权利被各种难言的痛楚折磨的权利。
一段漫长的沉寂。
我要求这一切。野人终于说。
关于欧美的小说,大多体现的价值观与中国的小说有些出入。他们更强调个人的感受,争取个人的权利,把个人当成个人,他们的作品中大多数有个人主义的意味;而中国强调的是集体主义,个人的利益和集体利益息息相关,个人不代表个人,而是代表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更是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当我在读这一段时,我被深深的震撼了,原来苦难、悲痛、疾病也可以是一种权利,但是并不意味着我喜欢或者愿意去承受这些不好的事物,但是也正因为人生是不完美的,这更能让我们体会到亲友的爱和珍惜幸福快乐。
最近一段时间,我报名了入党积极分子并在学习党课,但是也许是因为本身学业上的事情就很繁忙,所以我们部分人的考试和平时笔记没有达到很高的要求。在结业典礼上,党支部的同学严厉的批评了我们并说我们三观不正,批评我们在空间和朋友圈抱怨党课材料多是不正当行为,这些行为都被我们看在眼里。在此我并没有责怪任何人的意味或者是说针对什么,只是我个人不喜欢这种受人监视的感觉,如同《一九八四》里的思想警察真实的潜伏在我的身边,仿佛要看透我的大脑和思想。
但是一个人是永远不能被真正的看的透彻的。
我们会成长,会思考,会移动,想法是瞬间万变不可捕捉到的。欢喜、悲痛、大笑或者嫉妒,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所有权利,我更愿意做一个情绪自由的人,而不想被控制或监视脑子。
9月是开学季,为了第一天的幼儿园开学,用半年的时间亲子陪读绘本,不成熟的妈妈与稚嫩的女儿总是在绘本故事中憧憬这一天的到来。9月1日那天我们开开心心地走到门口,一路说笑,我以为这一切就这么顺利。当老师真正从手里接过孩子牵着她走进学校,我望着她的背影,挂在脸上的是微笑,涌上心来的酸楚。
我总安慰自己:父女母子之间的缘分,是将你和她手上系了一根线,她的渐行渐远不能拉动你,却有了一丝痛楚,是牵挂,是回忆,是人生的意义。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承受爱我们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得,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但我们从小到大只管一个人离开,从未回头张望过。
记忆最深处总有这么熟悉的一幕,每次回姥姥家,临别的时候总会看见姥姥一脸不舍的神情,那时的我总觉得姥姥从屋里送到门外又送到路口好麻烦。内心会想,过段时间我就会回来,送这么远干什么。如今慢慢地明白深爱你的人会为你留恋,为你挂牵,为你等待,就算我千万次的回头,姥姥还会一直目送着我离开,哪怕我已经转了弯仍舍不得收回目光。
当我们渐渐长大,做儿女我们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里,让他们的眼睛多落点在我们的脸庞上,而不是含泪看我们渐行渐远。做父母我们也要知道,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有些路,只能一人走,我们给孩子的只是些精神上安慰与支持,让他自己体会孤独,挫折,失败等种种坎坷。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人过。有些关,只能一人过。
《目送》中经典: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见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假期读了龙应台的《目送》,书中写尽了作为女儿、母亲、姐妹的她与自己的父亲,儿子,哥哥一次次的聚散离合。一次次的目送也意味着人情的浓淡,一次次的目送讲述了多少沧桑巨变。
新学期伊始,我和爸爸离开了我们一直生活的营口,来到了大连。爸爸来这里工作,而我也来到了一个新的学校,开始了新的生活。一直生活在母亲身边,突然的离别让我感到兴奋和恐惧,兴奋的是我终于可以摆脱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恐惧的是我面临的陌生环境常常让我感到离开了母亲的孤独。
曾几何时,我一直是她的翅膀下长不大的小小鸟,可是现在我要一个人来面对以前从来不用费心的日常生活,尽管还有爸爸,可他是个工作狂,忙的时候常常自己的顾不得吃饭。
临行前妈妈收拾好了我所有的该带走的东西,但我们踏上月台,例行挥挥手的一刹那,满载着行将远行的兴奋的我突然发现母亲眼角的泪痕---我是不是太粗心了,还是我太不在意了,我还没有能力去体会她此时此刻的感受。当列车渐行渐远,我依稀能感觉到妈妈一直站在初春的寒风中,列车,也许是我的身影,像一块吸力巨大磁铁,牵引着她的目光,就那样,她会一直望着远方。
这种经历让我想起《目送》一书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作者的儿子安德烈,他在妈妈的心目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从小对母亲的依赖,直到学校门口也不肯松开紧抓着我衣角的小手在通往学校的路上,在茫茫的人海中,一次又一次地回头,与我四目相对,跨越一切。可是当他一天天长大,渐渐对母亲不解,不屑,甚至反感,当他终于有一天远赴异国求学,临上飞机之前,我们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够到他的胸口,很明显,他在极力忍受着这种告别在他等待检查护照的过程中,我一直站在那里,等待他那一次又一次的回眸,但这次,他没有,他没有回头,甚至没有做出任何动作,自动门咻地关闭了,再开门时,人影全无,只剩下一只孤零零的垃圾桶,就那样伫立,静默着
仔细想想,我和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虽然我没有象安德烈那样对母亲抵触,但我以后不会吗?我永远不会吗?我不敢答应自己虽然我现在每天都乐此不疲第和妈妈电话汇报、滔滔不绝讲我的新生活,但我会不会有一天面对着她却默默无言吗?我不敢肯定。
时常想起和妈妈一起在超市里推着购物车,看到我中意的东西,无论多么贵妈妈都会捡到篮子里,而有一次她选了一包自己喜欢的饼干,我竟然说妈妈,这种口味的饼干最难吃了!快放回去吧!在我的印象里,妈妈只对那些被我吃腻了而丢到一边的食品感兴趣,而且那样津津有味。
当年的妈妈身后的跟屁虫现在已经自己单飞了,我和她可能也要同样经历着无数次的彼此的目送,当她过来陪我度过每个周末返回营口,当我每次从营口返回大连,看着列车远去,看着彼此的身影从对方的视线中变小变小、直到消失,我知道在这个过程中她在变老,而我,在长大。
没错,就象龙应台在书中所写:我渐渐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与他的缘分是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在小路的这一段,他在小路的拐角处,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读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有感2500字
龙山县人民检察院 李秋君
最初接触《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就被书封面上注明的“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所吸引,以“家书”方式成书的并非前无古人,《曾国藩家书》就是采用书信集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但是什么样的内容能够让两代人“共读”,且不显乏味,值得让人去一睹“芳容”。
《亲爱的安德烈》叙述的是作者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安德烈通过36份书信一起探讨民主、音乐、政治、恋爱观等内容,当时的龙应台已经回到台湾工作生活,而安德烈继续留在德国学习生活。文中母子两人探讨的主题以及发表的不同的观点是该书的主要内容。从她们的探讨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人在血缘纽带下相互牵引的感情表达方式,以及两人在不同生活背景下对待民主、文化、音乐、足球、性等所表达的不同观点。
龙应台的文字总是带着女性独有的柔美,柔美中又夹有着一种深深的理性,读起来既赏心悦目,又发人深省。相信更多的读者是被龙应台的文字感动着。她是一个温情而又不失优雅的母亲,如同所有的母亲,时刻关爱来关心儿子的饮食起居,譬如在信中叮嘱儿子不要喝太多啤酒、不要抽烟。但她又不仅仅是一个温情的母亲,她在信中谈得更多的是深入、知性的问题。她谈自己的青春岁月,谈价值观差异,谈对民族、国家、文化、道德的看法。这些从容的文字,一如我印象中的深刻、独到、优美,但少了些许的咄咄逼人。也许,是她把儿子当朋友来理性地交流;也许,岁月沧桑、丰富阅历已略略磨平了她的棱角。在文中第5封“对玫瑰花的反抗”一信中,龙应台在发现安德烈非常爱玩耍。此事如若从父辈的角度去看,大多数父母都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不务正业,贪图享乐。此时父母与孩子就会产生较大分歧,但龙应台在回信中从安德烈父亲年轻时同样爱玩耍的故事说起,其父亲是为玩而玩,而与父亲同时代的自己理解的玩是“自强”、“爱国”。龙应台向安德烈呈现的是两个国别在文化背景、思想方式的不同情况下,如何看待“玩”,龙应台向安德烈承认不会玩是自己的缺点,从正面上肯定了安德烈父亲那一代的“玩”是小心翼翼的尝试,而安德烈的“玩”已经是一种自然生态。在肯定的“玩”的同时,龙应台告诉安德烈:“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伴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济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愈走愈孤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这段文字既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玩的天性的赞美与认可,又体现出了母亲对儿子“玩”过后会带来的心态变化的担忧及丝丝告诫。此段语重心长的话语道出两个道理:一、“少年轻狂”是人的自然天性;二、十八岁的年纪,自己得为自己负责。
与母亲龙应台相比,读安德烈的信可以看出,安德烈是一个在德国自由主义背景下成长的孩子,他大胆、勇敢、个性、独立、敢爱敢恨,他的文字总是透露着对龙应台提出的问题一种淡淡的“难以想象”、“不懈”的态度。但是这种不懈不是对上辈人的批评,而是作为在德国生活了十多年、受过德国正统教育的孩子对待六七十年代的台湾背景下母亲所经历的一种懵懂和无知展露出的不懈。而这种“不懈”是有因可寻的,龙应台的童年,文中描绘其生活在一个封闭的海边的渔村里,十八岁那年她还不知道什么叫高速公路、不知道什么叫下水道、没有进过音乐厅或美术馆、不知道垃圾是要处理的……。而安德烈的十八岁,网络让他们拥有广泛的知识,社会富裕使他们习惯物质的追求和享受,艺术和美的熏陶、唾手可得。这两种文化差异下长大的人本身就有差异。比如在文中安德烈告诉母亲,自己是与“国家”保持距离的文化和教育中长大,在他们的这一代人身上,很少有像母亲那个年代爱国宣传、政客操弄的情形。所以自己难以想象母亲的童年,安德烈流露文字透露出来的是自然是“不懈”;又如在本文第27封信——21岁的世界观一文中,龙应台文安德烈如何看待男女平等问题,在龙应台的成长过程中,男女性别的差异极大,而在二十一世纪的德国,男女平等问题几乎是新一代年轻人在历史书本上知晓的问题。所以安德烈回答她“你的问题我懒得回答,这个问题有够落后”。
映射到当今的中国,其实中国父母与孩子之间文化的差异、成长环境的不同所呈现出来的问题就是父母对孩子不努力的不解以及孩子对父母总是干涉自己生活的满满抱怨。两方的对峙总是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如在自己的身边,总有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努力,也总有许多孩子埋怨父母总是干涉自己的生活。如何化解这种矛盾,我想可以在龙应台与安德烈的对话中找到答案。沟通是人类建立友好关系的心灵桥梁,善于沟通需要一定的技巧。其实说是技巧不如说是一种互相理解。龙应台通过书信找到了一种好的沟通方式,通过书信,让安德烈愿意与自己沟通,通过一个月一封家书的形式持续掌握安德烈的动态以及他的思想变化,发现他的优点,了解足球对他的重要性,了解他的朋友们,了解他的生活习惯与方式,了解他看待问题的角度,在安德烈做得对的事情上积极鼓励,在安德烈在人生中可能出现碰壁的情形下及时提醒。而本文的主人公之一安德烈同样通过书信,即保持了与母亲的联系,加深了感情,又更全面的了解了母亲的成长过程。
从翻开《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开始,如同走进了两个世界,欣赏了两个世界的各自美景。在龙应台的世界里,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一束同时散发智慧与柔情之美的光芒,伴随着光芒细细窥探着一个人的世界,她对孩子的爱、关心、担忧、生活中的琐碎一一展现出来。她担忧不在孩子身边陪伴的自己会跟不上孩子的节奏,会渐渐变得不认识孩子。她说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实则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此她要改变她与安德烈爱的方式,所以她最终选择了用互信的方式跨越陆地与海洋,去触摸自己孩子的灵魂。在安德烈的世界,我看到了一个渐渐成长为大人并拥有自己独立的想法的年轻人,他对母亲别样的撒娇方式、询问方式、探讨话题的方式以及独有的思考问题方式。其实每个子女都是渴望与自己父母能交谈融洽,能在某些问题上袒露心扉,只要具有合适的机会,父母与儿女可能出现的矛盾只需要通过合适的沟通即可得到解决。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积极寻找沟通的方式极其重要,如今的我们的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父母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迫不得已外出打工,一年能与儿女通话的时间非常少,因此,每月留出那么几个小时的时间互相了解,彼此关心问候,谈的话题不需要那么严肃,长话家常也是一种家庭和谐。
在读完《亲爱的安德烈》一书后,你会发现这本书实则横跨了新与旧,左派与右派,流行文化与人文关怀,横跨了母与子的世代价值观。龙应台与儿子沟通的方式、讨论的语气、探讨的话题、看待问题的方式等等值得让当代中国下为人父母的人好好细细品读一番。而为人子女的我们,在向父母宣布自己的主权的时候,在向父母埋怨的时候,在自己孤独成长的人生路上,同样可以细细品读一番,你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读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有感
Bamboo
2017年春节早上,我起床放鞭炮开门后,泡了杯茶开始“鸡年”的第一次读书。尽管鞭炮声此起彼伏,我还是用2个多小时的将年前没看完的《孩子,你慢慢来》一书看完。
《孩子,你慢慢来》是台湾作家龙应台的“人生三书”(“三书”指《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之一。该书是龙应台对大儿子安德烈从出生到上小学这期间,以教育为主线、以生活琐事为内容的教育日誌类文集。
龙应台的家庭生活环境有点特殊,龙应台是中国人讲国语,其丈夫是德国人讲德语,所以母子交流用国语,父子交流讲德语,夫妻交流用英语;安德烈起初在瑞士上幼稚园,瑞士人讲德语,所以安德烈在上幼稚园时讲德语。特殊的语言环境为安德烈学习语言提供了有利条件,国语(汉语)、德语、英语安德烈都会。
安德烈的童年大部分是与母亲龙应台相处的,在安德烈的记忆中,龙应台是集责任于一身的严格教育者,但又充满温暖。“她对我一方面极其严格,督促我努力学习,认真做事;一方面却又极讲究自由尊重的理性思考”。
龙应台很在意什么是安德烈将来需要的才能或品格,“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龙应台对安德烈的教育不拘一格,形式多样,没有禁区;带安德烈进庙宇、上教堂,与各类人接触,了解各种社会习俗。
对于生理、人体知识采取适时普及引导的方式。龙应台到医院作孕检时也让安德烈在场看着医生对自己生殖部位的检查,并不时回答安德烈的问题。当安德烈在与小白菜玩耍时发现自己有“鸡鸡”而小白菜没有“鸡鸡”时,不是堵而是疏,适时给安德烈讲解男女身体的差异,讲解精子、卵子、月经的相关知识。“男人有精子,你不是看过书了吗?精子碰到卵就有了你和底迪。”
在小儿子华飞出生后,安德烈有抵制思想时,龙应台适时引导安德烈正确看待“底迪”的存在。“你小时候,家里只有你一个小孩,你以为你是国王,天不怕地不怕的,现在弟弟什么都得和你分,可是你小时候,爸妈和全部的世界就属于你一个人,所以你那时候比现在弟弟还坏,你穿的都是新衣服,弟弟却常穿你的旧衣服”。
当安德烈与弗瑞共同犯偷东西时,适时普及法律知识。“共犯就是和人家一起做坏事的人,一起享受偷来的东西,都要受到处罚”,并对安德烈做出罚写日记,不准看电视,罚扫花园的惩罚。
龙应台在教育儿子的同时始终坚持自己的事业。世人对于女性坚持事业有异声时,龙应台就发声“为什么一个男人忙于事业,就没有人想到要问他,你怎么照顾家庭?为什么一个女人忙于事业,人们就认为她背弃了家庭?这是什么自痴和双重标准?为什么你公务繁忙是成功的表现,我公务繁忙就是野心太大,抛弃母职?”
《孩子你慢慢来》始终是以温柔笔触描写亲子间的亲密互动,温柔纤细,深情动人,阅读该书即可分享到龙应台亲子的快乐,又能在阅读中学到教子方法。
导语:《目送》中,龙应台写了父母子女之间分离的故事。下面小编整理了读龙应台《目送》有感_1000字范文,欢迎阅读!
读龙应台《目送》有感_1000字
假期读了龙应台的《目送》,书中写尽了作为女儿、母亲、姐妹的她与自己的父亲,儿子,哥哥一次次的聚散离合。一次次的目送也意味着人情的浓淡,一次次的目送讲述了多少沧桑巨变。
新学期伊始,我和爸爸离开了我们一直生活的营口,来到了大连。爸爸来这里工作,而我也来到了一个新的学校,开始了新的生活。一直生活在母亲身边,突然的离别让我感到兴奋和恐惧,兴奋的是我终于可以摆脱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恐惧的是我面临的陌生环境常常让我感到离开了母亲的孤独。
曾几何时,我一直是她的翅膀下长不大的小小鸟,可是现在我要一个人来面对以前从来不用费心的日常生活,尽管还有爸爸,可他是个工作狂,忙的时候常常自己的顾不得吃饭。
临行前妈妈收拾好了我所有的该带走的东西,但我们踏上月台,例行挥挥手的一刹那,满载着行将远行的兴奋的我突然发现母亲眼角的泪痕---我是不是太粗心了,还是我太不在意了,我还没有能力去体会她此时此刻的感受。当列车渐行渐远,我依稀能感觉到妈妈一直站在初春的寒风中,列车,也许是我的身影,像一块吸力巨大磁铁,牵引着她的目光,就那样,她会一直望着远方。
这种经历让我想起《目送》一书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作者的儿子安德烈,他在妈妈的心目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从小对母亲的依赖,直到学校门口也不肯松开紧抓着我衣角的小手在通往学校的路上,在茫茫的人海中,一次又一次地回头,与我四目相对,跨越一切。可是当他一天天长大,渐渐对母亲不解,不屑,甚至反感,当他终于有一天远赴异国求学,临上飞机之前,我们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够到他的胸口,很明显,他在极力忍受着这种告别在他等待检查护照的过程中,我一直站在那里,等待他那一次又一次的回眸,但这次,他没有,他没有回头,甚至没有做出任何动作,自动门咻地关闭了,再开门时,人影全无,只剩下一只孤零零的垃圾桶,就那样伫立,静默着
仔细想想,我和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虽然我没有象安德烈那样对母亲抵触,但我以后不会吗?我永远不会吗?我不敢答应自己虽然我现在每天都乐此不疲第和妈妈电话汇报、滔滔不绝讲我的新生活,但我会不会有一天面对着她却默默无言吗?我不敢肯定。
时常想起和妈妈一起在超市里推着购物车,看到我中意的东西,无论多么贵妈妈都会捡到篮子里,而有一次她选了一包自己喜欢的饼干,我竟然说妈妈,这种口味的饼干最难吃了!快放回去吧!在我的印象里,妈妈只对那些被我吃腻了而丢到一边的食品感兴趣,而且那样津津有味。
当年的妈妈身后的跟屁虫现在已经自己单飞了,我和她可能也要同样经历着无数次的彼此的目送,当她过来陪我度过每个周末返回营口,当我每次从营口返回大连,看着列车远去,看着彼此的身影从对方的视线中变小变小、直到消失,我知道在这个过程中她在变老,而我,在长大。
没错,就象龙应台在书中所写:我渐渐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与他的缘分是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在小路的这一段,他在小路的拐角处,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眼睛,它明亮又深邃,传达着人类的喜怒哀乐。每一双眼睛放在不同年龄的人身上都会展现出不同的样子,从新生儿眼里我们看到的是他对这个位未知世界的渴望;从学生的眼里我们看到的是满满的稚气;从刚成年要进入大好青春年华的人眼里我们看到的是对自由人生的热爱和胆怯;从经历了2/3个世纪的人眼里我们可以看到无尽的沧桑。
老人们因为平常受新闻的影响,总会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特别是在子女出远门的时候。也许你不会注意当你离开家的时候,背后有一个坚定的身影目送着你直到消失在他的视线,才会默默转身回去。也许你不会在意这一个微小的举动,但是或许当你看不到那个身影时,又会觉得少了什么。
暑假一般必做的事之一就是旅游,我当然也不例外,那天和爸爸妈妈收拾好行李坐上车,爸爸让我往后看,爷爷又站在那儿。其实我不是不知道,之前也有很多次,不管是外出还是回家,都会发现一个身影在那儿。这些担心也并不只体现在那双眼睛里,出发之前爷爷说看了天气预报,外面有雨,你们要多小心,从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里就可以体会到满满爱意。因为怕他们老人家在家里担心,所以出去玩的时候,爸爸特意嘱咐我要按时给他们打电话报平安,汇报行程。
每次大伯他们一家从南京回来,爷爷奶奶总会问,到哪儿了,到哪儿了?可以看得出他们内心的焦急,生怕在回来的路上出什么事儿,快要到的时候,就一直站在路口转圈圈,直到看到见远远的车灯在黑夜里闪烁,这才放下心来,转身走向厨房。
透过那双眼睛我感觉到了这份剪不断的亲情。亲情是伟大的,它有足够的能力驱使一个人为自己的家人“牺牲”;在一个人漂泊无依的时候,它可以给予他动力……
亲人之间无需过多的言语,通过那一双双眼睛,看的懂的人自然会懂。
导语:目送是龙应台大作家的出名的作品,下面小编整理了目送_读龙应台《目送》有感_1100字,欢迎阅读!
目送_读龙应台《目送》有感_1100字
假期读了龙应台的《目送》,书中写尽了作为女儿、母亲、姐妹的她与自己的父亲,儿子,哥哥一次次的聚散离合。一次次的目送也意味着人情的浓淡,一次次的目送讲述了多少沧桑巨变。
新学期伊始,我和爸爸离开了我们一直生活的营口,来到了大连。爸爸来这里工作,而我也来到了一个新的学校,开始了新的生活。一直生活在母亲身边,突然的离别让我感到兴奋和恐惧,兴奋的是我终于可以摆脱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恐惧的是我面临的陌生环境常常让我感到离开了母亲的孤独。
曾几何时,我一直是她的翅膀下长不大的小小鸟,可是现在我要一个人来面对以前从来不用费心的日常生活,尽管还有爸爸,可他是个工作狂,忙的时候常常自己的顾不得吃饭。
临行前妈妈收拾好了我所有的该带走的东西,但我们踏上月台,例行挥挥手的一刹那,满载着行将远行的兴奋的我突然发现母亲眼角的泪痕---我是不是太粗心了,还是我太不在意了,我还没有能力去体会她此时此刻的感受。当列车渐行渐远,我依稀能感觉到妈妈一直站在初春的寒风中,列车,也许是我的身影,像一块吸力巨大磁铁,牵引着她的目光,就那样,她会一直望着远方。
这种经历让我想起《目送》一书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作者的儿子安德烈,他在妈妈的心目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从小对母亲的依赖,直到学校门口也不肯松开紧抓着我衣角的小手在通往学校的路上,在茫茫的人海中,一次又一次地回头,与我四目相对,跨越一切。可是当他一天天长大,渐渐对母亲不解,不屑,甚至反感,当他终于有一天远赴异国求学,临上飞机之前,我们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够到他的胸口,很明显,他在极力忍受着这种告别在他等待检查护照的过程中,我一直站在那里,等待他那一次又一次的回眸,但这次,他没有,他没有回头,甚至没有做出任何动作,自动门咻地关闭了,再开门时,人影全无,只剩下一只孤零零的垃圾桶,就那样伫立,静默着
仔细想想,我和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虽然我没有象安德烈那样对母亲抵触,但我以后不会吗?我永远不会吗?我不敢答应自己虽然我现在每天都乐此不疲第和妈妈电话汇报、滔滔不绝讲我的新生活,但我会不会有一天面对着她却默默无言吗?我不敢肯定。
时常想起和妈妈一起在超市里推着购物车,看到我中意的东西,无论多么贵妈妈都会捡到篮子里,而有一次她选了一包自己喜欢的饼干,我竟然说妈妈,这种口味的饼干最难吃了!快放回去吧!在我的印象里,妈妈只对那些被我吃腻了而丢到一边的食品感兴趣,而且那样津津有味。
当年的妈妈身后的跟屁虫现在已经自己单飞了,我和她可能也要同样经历着无数次的彼此的目送,当她过来陪我度过每个周末返回营口,当我每次从营口返回大连,看着列车远去,看着彼此的身影从对方的视线中变小变小、直到消失,我知道在这个过程中她在变老,而我,在长大。
没错,就象龙应台在书中所写:我渐渐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与他的缘分是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在小路的这一段,他在小路的拐角处,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假期读了龙应台的《目送》,书中写尽了作为女儿、母亲、姐妹的她与自己的父亲,儿子,哥哥一次次的聚散离合。一次次的目送也意味着人情的浓淡,一次次的目送讲述了多少沧桑巨变。
新学期伊始,我和爸爸离开了我们一直生活的营口,来到了大连。爸爸来这里工作,而我也来到了一个新的学校,开始了新的生活。一直生活在母亲身边,突然的离别让我感到兴奋和恐惧,兴奋的是我终于可以摆脱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恐惧的是我面临的陌生环境常常让我感到离开了母亲的孤独。
曾几何时,我一直是她的翅膀下长不大的小小鸟,可是现在我要一个人来面对以前从来不用费心的日常生活,尽管还有爸爸,可他是个工作狂,忙的时候常常自己的顾不得吃饭。
临行前妈妈收拾好了我所有的该带走的东西,但我们踏上月台,例行挥挥手的一刹那,满载着行将远行的兴奋的我突然发现母亲眼角的泪痕---我是不是太粗心了,还是我太不在意了,我还没有能力去体会她此时此刻的感受。当列车渐行渐远,我依稀能感觉到妈妈一直站在初春的寒风中,列车,也许是我的身影,像一块吸力巨大磁铁,牵引着她的目光,就那样,她会一直望着远方。
这种经历让我想起《目送》一书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作者的儿子安德烈,他在妈妈的心目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从小对母亲的依赖,直到学校门口也不肯松开紧抓着我衣角的小手在通往学校的路上,在茫茫的人海中,一次又一次地回头,与我四目相对,跨越一切。可是当他一天天长大,渐渐对母亲不解,不屑,甚至反感,当他终于有一天远赴异国求学,临上飞机之前,我们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够到他的胸口,很明显,他在极力忍受着这种告别在他等待检查护照的过程中,我一直站在那里,等待他那一次又一次的回眸,但这次,他没有,他没有回头,甚至没有做出任何动作,自动门咻地关闭了,再开门时,人影全无,只剩下一只孤零零的垃圾桶,就那样伫立,静默着
仔细想想,我和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虽然我没有象安德烈那样对母亲抵触,但我以后不会吗?我永远不会吗?我不敢答应自己虽然我现在每天都乐此不疲第和妈妈电话汇报、滔滔不绝讲我的新生活,但我会不会有一天面对着她却默默无言吗?我不敢肯定。
时常想起和妈妈一起在超市里推着购物车,看到我中意的东西,无论多么贵妈妈都会捡到篮子里,而有一次她选了一包自己喜欢的饼干,我竟然说妈妈,这种口味的饼干最难吃了!快放回去吧!在我的印象里,妈妈只对那些被我吃腻了而丢到一边的食品感兴趣,而且那样津津有味。
当年的妈妈身后的跟屁虫现在已经自己单飞了,我和她可能也要同样经历着无数次的彼此的目送,当她过来陪我度过每个周末返回营口,当我每次从营口返回大连,看着列车远去,看着彼此的身影从对方的视线中变小变小、直到消失,我知道在这个过程中她在变老,而我,在长大。
没错,就象龙应台在书中所写:我渐渐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与他的缘分是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在小路的这一段,他在小路的拐角处,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读后感《读龙应台《美丽的权利》有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跨越百年的美丽有感作文5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