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800字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800字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读书很重要,读一本好书更重要,而经典的书籍作品就是人们最适合读的书籍。在读过了作品,对于里面的情节非常感兴趣,是时候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了。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读后感呢?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今天我想谈谈读钱穆先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一点感想。钱老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向我们介绍了汉,唐,宋,明,清5个朝代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并且进行了概括性的比较和评论。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以来,中国社会在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盛世,但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最著名的,给中国社会留下极其深远影响的还数汉唐。

汉代留给我们后世的除了汉族、汉语、汉字这些称呼外还有庞大的地下文物,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司马迁的历史观和儒说中的以礼入法的价值观,因为她们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以礼入法就是在制定法执行法的时候不能纯以法来处理解决问题,在处理事件和案件的过程中还要讲点亲情,要感化,要从轻发落,还要讲点社会等级关系,刑不上大夫。汉代在吸取了秦朝推行严刑峻法灭亡的教训基础上,决定在政策上调整实行以礼入法的政策措施。在体制上进过探索后决定继续推行郡县制,这二者是促成汉代强盛的一个重要原因。郡县制是秦朝创立的但真正实施是在汉朝。郡县制度它是中国历史上新型国家体制。郡县制的创立在当时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首先它破除了几十个,几百个诸侯王的世袭,全国只有一家可以世袭,除了皇帝可以传位给儿子,没有丞相,郡太守传位给儿子的,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它割断了众多政治上近亲繁殖所带来的弊端,这是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中国从秦汉开始立国体制与西方历史上的希腊,罗马不同。他们国土小,人口少,希腊在一个小小的半岛上,却有一百多个国家,一个城市就是一个国家,他们的行政首长由市民公开选举。但中国不行,中国那么辽阔的疆土,那么分散众多的乡村,不可能聚集起来搞选举,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中国历史上为什么没有产生民主选举的国家体制和民主意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同欧洲人比,因为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都同样产生过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只是我们在近代落伍了。

近代欧洲进入工业化时代,能够迅猛发展起来,这除了他们经过文艺复兴运动以后,从思想上理论上进行了广泛的动员准备外,从体制上进一步铲除封建专制土壤外,原有的城市市民民主选举体制和意识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三位一体,工业化是讲公平竞争和生产的标准化,城市化是讲公共秩序和严密的规则,民主化是讲共同参与和公民意识。这三者都有效地推进了欧洲国家现代社会的建立和发展。欧洲国家从16世纪开始,经过3个世纪已经建立起现代国家的体制框架和价值理念:即,司法独立,主权在民,以人为本。中国传统上是个农业国,小农经济生产关系和意识根深蒂固。为了维护这种封闭、自私、无须规则的小农经济生产关系和利益,必然依靠宗族势力和裙带关系来加以保护,也必然要对开放、包容、讲究规则的商品经济大流通进行抑制、削弱、摧残。以至造成中国历史上缺乏公平、公正、公开的商品竟争的市场环境、意识、规则和理念。在这样的社会基础上是很难产生真正的科学和民主精神的文化。当西方工业文明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我们必然视为洪水猛兽而无法应对,必然是盲目排外和顽固地拒绝系统性地改造。在这样的历史基础上必然造成我们在近代各个领域的落后挨打。

汉代推行郡县制,是有利于促进当时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要求,也为中国农业社会大一统的基本政治走向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各郡太守都是皇帝直接任命的,各级官吏只对皇帝一家负责,皇权至上。因此在这样的体制下各级官吏只能培养成忠实的家臣,家奴,而不可能成为人民的公仆。郡县制所造成的文化意识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清静无为的政策。孟子说:十税一就是王者之政,汉代在文景时期实现十五税一,三十税一,文帝时曾全部免收田租共十一年。汉代这些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汉代社会向前发展。汉代经过文景七十多年的治理,国力强盛了,人民富足了,国库里串钱的绳子年久都朽烂了,粮仓里的粮食多得都堆不下,只好堆在露天,由此可见文景年间的富足。

一个国家的强盛与衰落必然有他内在的原因,古今中外概莫例外。汉代推行郡县制顺应了时代和人民的要求,因此她开创了文景盛世,开辟了丝绸之路,打败了匈奴,奠定了中国的基本版图,确立了儒学,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和精神财富,汉代的辉煌将永载史册。

在唐代,在以李世民为领袖的带领和影响下,唐代那帮精英们所导演的一幕幕历史活剧决不逊色于汉代。吸收、包容、开放是铸成唐代气势恢宏的一个显著特征。唐代除了在文化、精神文明方面加强确立、宣扬、引进儒教、道教、佛教外,继续推行和完善科举制也是促成唐朝强盛的一个重要方面。科举制是隋朝创立的但真正实施是在唐朝。唐朝废除了魏晋以来豪强士族集团把持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确立为广大有才能的中下层人士参政开辟了途径,扩大了政权的政治基础。科举制蕴含着很多的科学元素,它有效地把唐朝社会推向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巅峰。在经济政策上,唐朝同样有着非凡之举,在经济上唐朝实行均田制。均田制是指18岁以上的男子受田100亩,(100亩相当于一个小地主)每年向政府缴纳二石谷物的赋税(唐代一石相当于现在120斤),每年服徭役20天,(徭役是为国家做义务劳动)如此轻徭簿赋,唐朝实行的是四十税一比汉朝三十税一更为优减。这样的富民政策大大激活了唐朝社会。也就是说:你给于人民的越多,人民创造的财富就越多。藏富于民,民富才能建立真正的强国。除此之外在政治上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把宰相的行政权力一分为三,由三省相互牵制防止独断专行。贞观年间还有个铁的规定,任何官员向皇帝奏事,必须有专职谏官,史官相随在旁,不管发表什么言论都记录在案,如果要弹劾某官员,必须对着皇帝的仪仗朗读弹劾内容,并对此负责。所以李世民时期,大臣没办法单独控制或蒙蔽皇帝,皇帝身边的奸臣也没办法进谗言。贞观以后这些规定都撤消了,后来唐玄宗前期又恢复贞观时期这种透明和相互监督的做法。唐朝近300年的历史,真正给唐朝人民带来福祉的是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唐玄宗的开元盛世。这期间朝廷议事、决策都是在公开场合下进行,所以取得辉煌成果。由此可见,伟大的政绩来之不易,其中政务公开是最为重要的原因;阳光操作功不可没。

汉唐的辉煌已经成为历史,重要的是要谱写我们今天的篇章,以史为鉴可知兴衰。通过阅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后,使我思想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汉唐的兴起,她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历史情节,那就是一个强大帝国的诞生和辉煌她必然与一个具有强大活力的新型国家体制和机制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必然具有一个或多个并存的强大活力的学说体系作为指导整个社会思想的理论基础。汉代推行和完善郡县制,确立宣扬儒学;唐代推行和完善科举制,确立宣扬儒学道学佛学。人类社会有四位典范人物,他们所开创的精神传统一直延绵不断,他们是苏格拉底,耶稣,释迦牟尼,孔子,而汉唐就占了其中的两位。由此看来汉唐的兴起决非偶然,体制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二个条件必不可少。我们现在建立了共和制,我们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现在,关键是要看我们如何推行和完善共和制。

从1840年开始到康梁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以来的艰难探索,中华文明已经开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全面转型。2006年我们全部免除农业税,光这一举措我们就远远超越了汉唐。我们现在是以工业反哺农业,以信息化来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来推进农业现代化。现在我们似佛已经找到了一条振兴中华民族的有效途径,那就是将国家的权威主导与市场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基层民主建设渐进式地来推动中国社会全面向现代化前进。也就是说: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

明朝时期的刘伯温曾经判断预言:中国社会500年王者兴(刘伯温类似诸葛亮式的天才人物,他辅助朱元璋建立了明王朝)他的意思就是说:中国社会每相隔500年就有一个发展辉煌期,现在我们来看看他的判断预言究竟有没有道理:从西周末年公元前771年到汉朝文景之治公元前179年,期间相隔592年,从汉朝末年公元220年到唐朝开元盛世公元755年期间相隔535年,从唐朝末年公元904年到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公元1424年,期间相隔520年,从明朝末年公元1644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200周年既公元2149年,期间相隔为505年。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们看到中国的鼎盛辉煌期相隔总是在500年。不管这种判断预言是巧合、是天意、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总之,当今的中国正在走向辉煌。她就象一轮朝日,已经在东方冉冉升起;她就象大海中航行的一艘巨轮,正在向我们驶来;她就象躁动于母腹中一个日趋成熟的胎儿,我们期待她的降生。我们期待着我们伟大的祖国发展成一个世界性的富国!强国!!一个负责任的超级大国!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主要描述了从汉代到清代的政治政策,包括政府组织结构、选举政策、经济制度、兵役制度等,并加以分析它的好坏及对历史的影响。本文主要是从财政方面讲述中国历史政治得失对经济的影响。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取得的所有社会资源的总和。中国历代的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源于税收收入、国家对某些行业经营权的垄断(比如盐铁专卖)等。以下是对各个朝代赋税制度的简单概括。

汉代对于田税,有十五税一、三十税一、甚至百一之税的政策,这么低的税率大大减轻了老百姓的税收负担,可以说真正地做到了轻徭薄赋。但它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它未能平均地权,这就让地主钻了空子,造成了地主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的现象。汉代设立的征,即山海池泽之税,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同时,盐铁政策的设立使国家垄断盐铁的经营权,盐铁变成国营和官卖。这同样大大地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盐铁专卖是国营企业的源头。

唐代实行的租庸调更是一种轻徭薄赋的制度,并且它使有身者同时必有田有家,使得大家都有土地,并且四十税一,税收的税率也较汉代有所降低,这个制度就较为完善地解决了汉代旧制使得贫富差异明显的问题。但是好景不长,后来为简化税收手续而设立的两税制这一中国田赋制度上的最大变更,又加重了税收,也加大了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宋代的赋税制度大体也是延续着两税制,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历史遗留下来形成的差役法,为了避免地方私家为政府办公差破产之苦,政府制定了免役钱,出发点是好的,但需要人人出钱免役,有些荒唐,又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明代有皇册和鱼鳞册,鱼鳞册在开始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兼并之风的增长,但积久弊生,民间借舞弊取巧仍能悄然兼并。明代的一条鞭法最初实施的时候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简化了税收的手续,但只适合在局部地方实行。实行的后期存在很大问题。

清代的赋税制度,所谓地丁摊粮,只收田租不收丁口税,表面看上去很仁慈,像是减少了百姓的税收负担。但其实,两税制的时候早已把丁税摊入地租,这一制度并没有减轻百姓的负担,它只是清政府欺骗性的仁政。

每个朝代有其不同的理想,侧重点也不同,导致了制度的不同,比如汉唐两代虽然有在减轻赋税,但汉代侧重于不让民过富,于是除了减少土地税外,还创立了盐铁制度,对经济上层有一定限制。而初唐注重下层阶级,侧重于不让民过穷,于是设立了租庸调,尽量确保民皆有土。

从明代的一条鞭法,把丁税归到田租里,不再看重人丁,这原是为了简化税制,并没有太大的问题。清代地丁摊粮永不增幅,取消丁册后,只有土地与国家发生了直接关系,人口与国家仿佛不再有直接关系了。一个一生都不犯法、没有土地的国民仿佛就可以与国家不发生任何直接关系了,这是历史延续下来的一个极大的弊端。

纵观汉代至明代,几乎每个朝代的赋税制度都是在极力寻求一种方法来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和简化税收手续,每个制度一开始都会有显著成效,但每个制度都会存在一定的弊端,并逐渐增大。但所有成熟与不成熟的制度,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与启示。

财政支出

公共支出(财政支出)指的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支出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国家的财政支出在各朝代的政治制度中并没有很直接的体现,不过人才的选拔制度与兵役制度也属于国家财政支出的一部分。

兵役制度,不必说,国家出钱养兵以保家卫国。对于保卫国家保护人民的武力,几乎每个朝代都会很重视,毕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在此不得不提中国历史上最特别的例子:宋代的重文轻武。虽然它开始的原因是可取的,提倡文治,是为了重视文化教育。但它对于军队的疏忽,使得宋朝养兵而不能用。养兵却不练兵,不得不用兵,却看不起兵,这样的军队如何能保家卫国呢?宋代的军队只能防御而不能攻击,宋代如何能强大?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军队对国家的重要性。

再提提清代的兵役制度,最初清政府设立的军机处是独裁的体现,也没能好好训练自己的军队。后来清政府已经完全沦为了各国列强掠夺劳动人民的工具,反而把枪口对着自己人,对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统治的人民加以打压。

人才选拔制度选拔人才,形成官员,官员体察民情,为国家做事,为老百姓说话。国家的财政收入中,定会有一部分的财政支出用于人才的培养、使他们为国家做事。于是乎,间接性地,可以说人才选拔也是国家财政支出的一部分。

在汉代实行的是推举孝廉,经由地方察举孝子廉使,进入皇宫为朝廷办事。这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真正的人才可能无法入仕,且进入朝廷的孝廉太多,有一些闲置了,就造成了浪费。在唐代开始了科举制之后,这一问题有了很大的改善,贫寒的有才能的学子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不得不说这是较为进步的一种选拔制度。虽然演变到后来也是毛病百出,比如明朝的八股文限制思想,用钱买官。但它历史上的积极意义是很重大的。

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虽然现代的社会跟封建王朝时代有太大区别,但历代的政治制度对于现代来说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我们要检讨历代的政治制度,避免历史性的错误再次发生,同时寻找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500字


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可以明晰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脉络和历程。从《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我深刻感受到,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既有太平盛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民不聊生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特别是中国历史上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哲学思想,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文化根基。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我们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具有深厚历史底蕴。深入学习、分析和实践历史经验和智慧,有利于我们更加坚定“四个自信”。我们要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我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制度实践中总结有益经验,指导实践,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解决方案,总结实践智慧。

今天由昨天而来,现代由历史而来,我们要从现在走向未来就不能割断历史,更不能全面否定历史,只有始终怀着对本国历史的温情与敬意,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我们从何处来,只有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更清醒地看到我们将要往何处去。我们的自信应该从历史所蕴含的优秀文化中来,撷取精华,铭记历史的馈赠与教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昂首挺胸、阔步向前!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兰因小舍

我始终觉得,对像我这种读书不勤的人来说,与一本书的相遇很需要缘分,就像这本《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尽管粗略知道钱穆先生其人,但却是前不久才接触他的著述。而每每凭借这一点浅缘,却能领略往者光辉厚重的思想,于我真是平凡生活中一大乐事。虽常觉相见恨晚,但更多是"毕竟没错过的"喜悦而知足。

这本书很薄,是钱穆先生将其在一九五二年三四月间所做"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讲演整理而成,择汉、唐、宋、明、清略举大纲,陈述历史上传统制度的机理和演变。本是闲闲地翻看,越看越入神,态度也愈发郑重。一是自感之前所受教育,将自秦至清的政治传统用"封建专制"四字一笔带过,是如此轻率取巧,粗暴斩断传统文化根基,抹煞政治制度建设方面的智果,实则这"故纸堆"中有于今很多领域都可以借鉴的大智慧。二是感佩于钱穆先生平心客观的历史态度,讲史条理性极佳,文字不锋芒,却让人觉得从容大气,诚恳宽厚。虽非学术专著,但也叫人如灌醍醐。

历代政治制度,这一题目已极宏大,又与文化、人事相连结,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地域性。本书单就制度,从四方面限定在一个范围去研究,其余不再涉及,我觉得是相对谨慎合理的,有其内在结构机理。一是政府的组织,也即政府职能分配的角度,二是考试与选举,政府与社会连结流动的角度,三是赋税制度,财政经济的给养角度,四是国防和兵役制度,军事的保障角度。四个角度不是单独割裂,而是互有连接影响,用连系的角度看待问题。

(一)政府的组织

自秦至清,一共同特点是都有皇帝,若因此即判定其专制黑暗,未免武断,因一制度的由来和形成,都是要结合其国情来讲。如希腊城邦,小国寡民,市民集合至广场民主公选领袖,有其现实的可行性。而中国立国规模大,小农经济发展早,散布全国,当时要来推行民选制度几乎不可能,况且民众是否真能有效操纵政权,民意多大程度上切实还另当别论。

就中央政府来讲,历来有皇权与相权之争的问题,因自大一统局面开始,皇室便和政府是分开的。从历代相权的演化过程,我们也能看出皇权地位逐渐提高,相权逐渐衰落的局面:汉制宰相作为政府领袖,掌握政府实权;唐宰相由领袖制变为委员制,分而为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已分割相权互为制衡;宋撤门下尚书,仅留中书在内廷,军事财政用人全不在宰相;明则中书亦废,六部分头而治,形成多头政府;至清军机建立,六部仅作执行机关,无权对下直接发命。这也与上述皇权世袭相关,皇权世袭宰相却非世袭,皇权地位尊严不断升,政府的权不断降。这也是中国政治史上一大问题,制衡越来越薄弱。

就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来讲,自汉代官级扁平,转换灵活,至清中央在地方层层下派官员,不许地方有真正权柄,则是中央日益集权,地方政权逐渐衰落。这从某一程度是好的,由四分五裂至统一集中,有一凝固的中央,利于政令集中高效,保障执行。然而极而复衰,地方政权衰微也带来地方发展滞缓无持续性,不利于长远。

(二)考试与选举

自汉以来,除皇权世袭为制度正统外,政府里便无世袭制,可以说,历代政府是崇尚文治的士人政府,中国历史上"考试"与"选举"两项制度,其原旨是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来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自汉举孝廉,至唐将进士之门扩大打开,凭事实讲,其显然是在开放政权,这也是科举内在精神。一项制度能延续存在几千年,必有其生命力,但运行越久,也像机器年久折耗一般,有其积弊。一方面,形成重文求仕的社会风气,加之传统政治"节制资本"的政策,引导民间才智竟求政治发展,抑制工商资本发展,造成政治上的臃肿病。另一方面,进士及第即可入仕途,人人有入仕的希望和机会(虽不论这机会大小与公平),再加上刻意地重农抑商,逐渐形成一平铺的社会,无法形成有力的团体组织,这于中央加强统治自是好事,但却使得社会没有力量,长久下来不利于推动社会的总体发展。

(三)赋税制度

财政经济是政治制度得以存立和延续的养料,自是有其重要地位。中国自来是农业社会,土地制度又可以说是经济制度的根基,赋税制度与土地制度紧密相连。汉井田制已废,对土地采取自由买卖,轻徭薄赋却未能平均地权,无法抑制土地兼并之风,贫者无立锥,使减轻租税政策失去功效。汉扩大版图需财政支持,由此衍生出"盐铁官营"的政策。唐由租庸调到两税制演变,虽方便了征收,但一任农田自由转移,失却为民置产的精神,亦造成重复征收随地摊派现象,致使贫者愈穷。宋明清以下也基本沿袭两税,政府多在税收制度上着眼用心,而把整顿土地制度这一本源问题放弃了。土地制度的变迁改革本书未多加涉及,感觉也是个很值得研究的话题。

(四)国防和兵役制度

养育政府靠经济,保卫政府靠武力。如前所说中国社会崇尚文治,以文统武,但历代大多对军事这一块亦重视亦注意限制军队权力,尤其唐藩镇割据安史之乱以后。汉全农皆兵,分为卫戍,属民众对国家担负的义务。唐全兵皆农,府兵自给,武官立功,以功名奖励无实职。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中央文臣兼地方事,军权则集中中央,募兵制与长期防御政策不匹配,导致冗兵冗吏,加重财政负担。明卫所制度重归唐制,军队自给,但承平太久,军队制度亦有松懈衰落。清朝由于满族民族特性以及部族政权的巩固需要,初期军事力量较强盛,然也有和明同样的问题,国运隆盛,承平太久,有的八旗子弟一辈子不打仗,优渥特权自然会滋生松懈偏废。这个话题又是好大,强军事、定军心,在当代也是个重要议题吧。这块自己懂得实在太少,不能强加议论。

也像钱穆先生自己说的,历史太复杂,利弊得失,历久始见,本书也只是从几个角度截面来看历代政治制度演变得失,更多是科普读物,不是学术专著,里面的各种说法也未必准确,但作为入门级对历史并无专研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还是很合适的。我觉得,它所带来最大的启示,不在于学术方面的准确性有多高,对具体制度的解读有多精准,而是教我们郑重对待历史的态度以及启迪我们减少武断的思考。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的文化传统本是延续传承的,历代政治制度之得,之失,于社会,于组织,于个体,应该都是一笔巨大而宝贵的财富。历史终是客观事实,意义挖掘在于对待的态度,减少一些武断,多一些重视落实,旧经验里面寻求一些新问题的解决之道,也不失为一件很好的事。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500字读书感悟


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可以明晰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脉络和历程。从《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我深刻感受到,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既有太平盛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民不聊生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特别是中国历史上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哲学思想,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文化根基。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我们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具有深厚历史底蕴。深入学习、分析和实践历史经验和智慧,有利于我们更加坚定“四个自信”。我们要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我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制度实践中总结有益经验,指导实践,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解决方案,总结实践智慧。

今天由昨天而来,现代由历史而来,我们要从现在走向未来就不能割断历史,更不能全面否定历史,只有始终怀着对本国历史的温情与敬意,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我们从何处来,只有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更清醒地看到我们将要往何处去。我们的自信应该从历史所蕴含的优秀文化中来,撷取精华,铭记历史的馈赠与教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昂首挺胸、阔步向前!(周洁)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读后感)


20xx年3月,杨同学喜获5本新书,好奇的翻了一下,其中有一本钱穆先生的讲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出于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兴趣,借书一阅。

更多优质读后感请您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先生16岁时辍学,18岁时到小学任教,工作之余,坚持看书,科学安排时间,学识日益广博精益。后来历任多所大学教授,主讲中国文史课程,1949年去往香港创办新亚书院,也就是后来的香港中文大学,1967年定居台湾。先生之学说和其自学书籍息息相关,从凤凰网卫视点评来看,“史学大家钱穆当然懂得通史致用,考史明变的道理,然而抱守着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面对巨大的时代洪流,钱穆依然选择了纯粹文化意义上的保守态度。”先生执着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研究,作为一个具有“士大夫”品格的知识分子,既不信任无产阶级专政,又指责国民党的腐败统治,确是个性格倔强的人。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出版于1955年8月,主要内容为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府职权分配之演变,内容包括四大范围,即政府的组织、考试和科举、赋税制度、国防和兵役制度。在本书的前言中,作者围绕三大问题向读者进行讲解,第一是对政治的理解,政治本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讲“人事”,一是讲“制度”。书中多讲制度,少讲人事,讲制度本来不易,在史学里,制度本属一项专门的学问。第二是详细讲述了写作思路,共有七大点,主要包括制度与人事、制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关于历史的特殊性,政治只是全部文化中一项目,若不深入认识到国家某一民族全部历史之文化意义,就很难孤立抽出其“政治”一项目来讨论其意义与效用。第三分析了关于历代政治的讲解范围,特别强调了纯从历史事实上来比较它的好坏。

这本书语言结构严谨,文字朴实无华,论证清晰明了。在序言中,作者提到了写书的原因,其一是政治是文化的一部分,在辛亥革命前后,由于革命的宣传,当时将秦以后的政治形容为“专职黑暗”,这是对传统政治的忽视,对传统文化的误解。其二作者认为,政治制度,不能照搬照套,要和人事相配合,实事求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也是为什么“洋务运动”注定改变不了中国贫苦积弱的社会面貌。

对于此书,感想有三。首先,加深了我对民国知识分子的了解,他们处于国家动乱的年代,经历了多次社会革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其次要说明一个问题,一定要调查研究,不能主观判断。最后是对政治制度的思考,只要能满足人民对幸福生活的需要,这个制度就是好制度。

今日拜读钱穆先生名作。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感触颇深,有感而发。

读后感大全网为大家提供优质原创内容,转载请标明。

文科类的同学最早了解到钱穆先生这个名字,应该是高中时期吧,遇到各种的历史的材料呢,那时还有钱乘旦。斯敏斯塔夫阿诺斯的,这些历史大家的地位举足轻重,但一直没有真正的读过他们的作品,说来惭愧,经过推荐决定从钱穆先生最有名的作品入手,希望可以从中得到一丝启发吧。

拿到整本书,这本书的通俗易懂,这也是受白话文的影响,在建国后通过整理得来的,整篇行文流畅,不臃肿和高中历史课的感觉很像,准确说更像是对高中课本的一个延伸。更加具有人文气息。

本书从我们最熟悉的5个朝代,秦,唐,宋,明清,这也是最具代表性的5个朝代,分别从政府皇权地方选举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入手,清晰的给我们展现了时代的整个政治脉络,许多之前一知半解的问题,我也找到了一些方向和答案。

从历来到历史中去,一直是我们了解学习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去摆脱现实的枷锁,钱穆先生可能给了我树立一个很好的典范。

任何制度绝不会有利而无弊,也不会有绝对的有弊而无利,所谓得失即根据其实际的利弊而判定,这句话充满了辩证法的色彩,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想,有的时候我们对具体某一事件或某一时代的评价是否过于片面,提到1912年前的中国,我们总是下意识的想到黑暗专制等字眼,可这样对他们来说真的公平吗?在本书中我们可能会有一个新的答案。

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传,把秦以后的政治传统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由于对传统政治之忽视而加深了传统文化之误解,我们若能平心荷官的来检讨中国文化。该首先检讨传统政治,在中国文化精神偏重人文见,其中儒家的抱负哪一项注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尤为重视政治这一环节。

此证只分两方面讲一讲人是二假制度,人事比较变动,制度有人创意,有人订个修订,亦数人事比较稳定,若离开人世谈制度,则制度也只是条文似乎枯燥无味,无可再讲。

从秦到清2000多年,我们对以往的传统政治至少不能简单说成专制统治了,客观的讲有许多宝贵的经验给我们参考,还有许多错误我们能避免,就像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一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全书总结下来有以下4点

1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权的倾向。

2中国历史传统政治造成各阶层一天天趋于平等。

3长久安是人人所希望的。

4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天天的繁杂化。

综上所述是个人发表一些浅显的观点,喜欢政治历史的朋友,一定要买这本书看一下,一定会给自己有新的启发和收获的。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读后感通用


以下为读后感大全编辑为你收集整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读后感,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读书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一部分,相信对于作品这本书的阅读会让人心里感触很多。我们记录心得感悟的最好方式就是可以尝试产出一篇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读后感 篇1

读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其主要论述了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教育选举、经济赋税、国防兵役制度,从制度诞生的背景和历史的沿革演绎来分析,在历史中看历史,以其必然性、偶然性和当时的实际要求来检讨得失,读读此书也有利于把历史电视剧看得明白一点。由此我联想到了当代的中国。

对于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是否需要象中国目前这样,搞越来越加强的中央集权确实是个疑问,管理范围过大,层次繁冗,能否管好,能否根据各地不同情况来统筹兼顾,始终是个问题。这方面美国做的比较好,它的每个洲拥有足够的权利来根据自身条件来确定法律、财政、经济发展政策,这样能减少行政层极,提高行政效率,更好的完善地方政治。封建政治发展中,汉代的地方政治一直为后人所称道,应该值得借鉴。当然美国和中国有所不同,目前的我们毕竟改革开放才二十年,在国民经济还不太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还不太高的情况,集中力量办大事或许是个较好的选择。

接着是关于政治与现实的关系。汉代君权和相权大致是并列的,而到了明代,朱元璋把相权的大部分拿到了自己的权利范围里。这些变革与制度本身特点、制度的发展以及人事都有关系,当然更重要的是符合现实需要。但是朱元璋对宰相的废止实际上是为维护个人权威和独裁服务的,那么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如何让制度跟随现实而变迁,如何让制度的变迁真正为老百姓服务似乎应该作为目前的发展标竿。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上,对制度的完善和变革该如何做。八十年代,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拉开了改革的序幕,并在接下来的二十年内证明了这个论断的无比伟大光荣正确,那么“实践标准论”同样适用于现在以及以后的制度变迁,只要充分把注意力放在人民群众那去,充分发挥老百姓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扬民主和自由而不只是说一套做一套,相信制度一定能够越来越适应现实,那样伟大光荣正确才名副其实。

再者是中外制度的比较。孙中山曾经说中国古代政治比西方先进,这是实话。中国封建制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越发完备和巩固,汉唐之时达到顶峰,盛极而衰,腐朽和专制越来越明显,终于到清代在内外的合力作用下把封建制度带到了终点。一百年前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制度,但是封建思想直到今天仍然或多或少的占据着“子民”的大脑,正是由于发展完备所以封建思想的余孽才如此顽固,如此根深蒂固。相反,华夏文化发达之时,欧美只是蛮痍之地,放眼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借助资本的力量迅速壮大,美国更是称霸全球,原因何在,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这样看来,欧美国家正是因为封建体制的不发达、不辉煌锻造了资本的力量,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反而在当前世界中独占鳌头。对于中国来说,二战后的物质景象就是一穷二白、白纸一张,然而人民的思想却远远不是白纸一张,而是沉浸着中国两千年封建思想的余辉,思想的力量永远不可小视,两千年思想又不会在一代两代的传承之后荡然无存。物质可以摧毁,可以再建,思想由于不可见往往不能受到重视,中国目前的发展困境表面上看在制度,实质上在人民的思想,试想人人都赞成自由民主,人人都欣赏民权法治,国家制度又岂能停滞于此?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读后感 篇2

去年,爸爸买了一本名叫《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书,它是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写的。不过,我并没有对这本书产生多大兴趣,因为一听名字,就会给人一种很枯燥的感觉,所以,我一直没动这本书。后来,爸爸无意中翻开了它,一口气就看完了,并对我说:“别被书名骗了,一点也不枯燥,很好看!”虽然爸爸这样说,但我还是等到半年后才翻开它。

一开始看,就觉得爸爸的话果然没错,我也一口气看完了。总的来说,这本书很长知识,推翻了我之前很多错误认识。

一开始,钱穆先生就讨论了汉代皇室和政府的问题,原来,古代的皇帝一般也不是为所欲为,亦有政府及其领袖--宰相与之抗衡。可是为什么先讲汉代呢?因为钱穆先生认为,在秦汉之前,都是封建统一,秦汉以后,才有更像样的政府,而秦代是汉代的开始,汉代时秦代的延续,所以先讲汉代。

之后钱穆先生又先后讲了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及其考试、经济、兵役、赋税等制度。

唐、宋、元、明、清,是众所周知的,然而钱穆先生却没有讲元代,这是因为元代制度的野蛮,且只知道底层的一些片面。元代没有史官,汉人也无法当大官,所以元代的制度我们不得而知,《元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由带着怨恨的明代人编写的。

平时,经常可以看到:某时期某家族很有权势,有时就会误以为官位也是可以世袭的,不然,古代只有一个职位可以世袭,就是皇帝。至于那些有权势的家族,不过是某人当官,家里有很多书,于是子孙有文化,也能当官。

这下,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了,在古代,有文化就能当官,要想有文化,就得读书。可在印刷术、造纸术发明之前,读书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一根竹简只能写二十几个字,丝帛又太贵,而且它们俩都得用手抄。虽然官位不能世袭,但书可以世袭,书世袭了,知识也就世袭了,知识世袭了,官位也就“世袭”了。

离我们最近的朝代--清代,钱穆先生认为,它的制度没有几个可以称赞的地方,而且到后期极其腐败。清代,是一个专制王朝,不过它并不是皇帝专制,而是部族专制。

现在很多人认为(包括当时很多人),明清时期所有东北人都是满洲人,其实满洲只是东北的一个小村庄而已。搞笑的是,后来末代皇帝溥仪连自己家族的历史都没搞清楚,和日本人自称东北为“满洲国”。

看完这本书,在结合书中讲的汉、唐、宋、明、清五代的制度,我发现一个制度不可能永远都是好的,当一个朝代被推翻时,下一个朝代的制度都会有所变化,所以,一个制度无论刚开始再好,终究都是要变“坏”的。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读后感 篇3

每当大家滔滔不绝地谈论中国历代政治时,“封建君主专制”总是第一个被引用的词眼。我们已经习惯于理所当然地认为中国古代政治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尤其在近代经历过黑暗的侵略史后,更全盘否定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光辉之处。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作者钱穆向大家说明了几千年的中国政治史也有它争奇斗艳的一面,让我们对古代政治有了另外的感悟。

中国过去的政治纵要说它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专制,它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决定一切。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政治主要是两条线,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皇权与相权之争,这两股力量的交锋相错最终是中央战胜地方形成中央集权,皇权打败了相权导致丞相被废除。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领土之大,人口之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难以滋养民主制度的土壤。我们更应该了解古代政治并非真是极端的君主专制。汉代的中央政府里面三公九卿,唐代的三省分制划分了中央的权力,并且各机构之间互相牵制,就是皇上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也不能随意发号施令,如果他真要一意孤行,那么终究是要被历史淘汰的。唐代皇上颁发命令需要先由中书省制定,门下省审批,最后由尚书省执行。就是封建专制严重的清代,也只能说是部族专制,仍非皇帝专制。因为皇帝个人并没有掌握整个主权,皇帝只是代替了宰相的一部分权力。我们也许不曾知道明制常朝有两种:一种叫御殿,即在大殿内朝会议事;一种叫御门,即到奉天门,让老百姓也可以见面说话。清朝故宫的午门是预备皇帝和民众见面的阳台。这样的古代制度类似我们今天民主政治的踪影。所以,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我们不能一言以蔽之,把它批得一无是处。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存在冗官现象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宋代冗兵冗官现象严重是导致其衰败的重要原因,明代时期也同时存在这样的问题。明制地方行政制度最低一级是县,县上面是府和州,又往上是省,即承宣布政使司,这三级之后还有三个分司。这样纷繁复杂的行政体系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对比起今天中国当今的行政部门也隐藏同样的问题,部门之多,职责不明确,责任推诿。所以中国之将来,是如何把社会政治上种种制度来简化,继续彻底地进行政治改革,不再重蹈历史的覆辙。

一项好制度,若能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再不需要后代人来努力改善,惟其一切制度都不会永久下去,才使我们在政治上勇往直前。制度也只是历史事项中的一目,人类整部历史便没有百年不变的,每项制度之变有其可变的限度,在变动中导出它不变的本源。纵观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每当改朝换代之后总会有新的制度来统治新的时代,不断地寻求与本时代相适应的制度。所以当我们回首历史时,我们应该以正确的历史观评价历史,而不是一味地否定或肯定。同时我们更明白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只有与时俱进,找到符合实际的才是最好的。

历史终是客观事实,是一个个的偶然与片段组成的结合点。历史本身没有对错之分,不对的是我们不注重历史,不把历史作参考。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读后感 篇4

从年前一直读到年后,断断续续竟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才读完这本小小的书。读此类学术性很强的书籍,我向来读的慢。不过每天读一点,反倒读的下去。

豆瓣书评中,很多书友说书读起来稍感艰涩,因其艰涩难免让阅读枯燥无趣。诚然,钱穆先生在书中的用语和现如今的大白话相差甚远,但我反而觉得,书中的遣词造句尽显大家风范,很多语言和描述都值得反复品味。用某豆瓣友邻的话来说,别人需要长篇累牍才能讲明白的事情,钱穆先生三言两语便能道个明白。

读了这本书,我愈发觉得,天下道理,无不相通;讲政治的书,如果仔细体会,深谙其意,何尝不能用诸生活和工作中,甚至对人生有启发意义。

下面是几点读完本书的感受,记录之。

1.你知道的或许是不知道的

可能是受初高中历史教育的影响,也或许受影视剧荼毒,在不少人的观念里,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皇帝往往都是“专制”“皇权”等等刻板映像。但是在书中可以看到,汉唐宋时期的皇帝并非独裁专制,“皇权”是受到“相劝”的制约的;到明代时,宰相虽被明太祖撤掉,但明朝皇帝依然受制于当时的制度,绝非专制;直到清代时,才实现了专制,但也并非皇帝个人的专制,而是皇帝背后的满洲部族的专制。但清代的专制也有其历史原因所在,绝不同于前朝历代。

而我们后世人好像以一清代就代替了历朝各代,确实既不客观又不公正。

这一点认识对我的冲击算是比较大的,自己笃信了十几年的事情,忽然间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

推而论之,生活中有多少我们觉得是对的、深以为然的事情,可能并非如此,但是因为我们相信它是对的,便不会去追究其真伪,所以如非机缘巧合,我们也就没有办法去了解背后真相。

2.客观地看待问题

钱穆先生在书中说:“任何一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

后世人看待古代政治制度总习惯以“封建、专制”一言以蔽之,先不说光谈专制本身就是偏颇的,只说封建也不一定就是错的、不好的,细论起来,如果一个制度在其产生之初就是错的,断不会延绵数十年乃至数百年,必然是其产生之初利大于弊才会被大众所接受。

现代人总说中国的教育制度不如国外,但中国的教育制度延绵数千年,自有其道理在。我们也不能一棒子抡死。

3.避免上帝视角

钱穆先生在书中反复强调,要讲某一代的制度得失,必须知道此制度实施时期有关各方意见之反映,也既“历史意见”。

而后世人单凭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已往的各项制度,用“时代意见”裹挟“历史意见”,未免是站在上帝视角。

这让我想到,作为互联网从业者,有时我们习惯性去点评别家的产品,大有一副指点江山的架势;但是抛开每个产品内部的环境和条件,以及其他我们不可知的背景,我们妄自评判实在可笑。

4、事情发生有其因果

任何制度都不是一朝空降而成也不是一夕拔地而起的,自有其历史因由。

有些事情孤立地去看,只站在事情发生的当下去看,很可能看不清楚看不明白,但是如果往回看看,追究事情发生的起源和历史,却能得到更深刻的认识。

推而论之,我们现在的所有处境,都是我们的过往造就的;遇事只停留在当下埋怨,不妨回到过去寻求原因。

5.谏官制度的思考

最后一点让我影响很深刻的是自汉唐以来就存在的谏官制度。

书中描写,唐朝皇帝和宰相议事时,谏官可参加列席。有时宰相不便同皇帝直接讲的话,谏官却可直言;但谏官本身阶位却不高,皇帝听其言,是因为谏官本身职责便在谏言,不关乎其身份高低。

这让我联想到,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可以抛开对个人的偏见,仅就其职责和专业性看,沟通是不是会更顺畅;在此前提下,即使大家互有争论,但只从职责看,也断不会有大的不良影响。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