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书笔记的

读书笔记的

《罗马帝国的衰亡》读书笔记。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的成长,都是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阅读作品后,我对作者的想法更加了解,心中感触颇多,读了作品以后,光有零星的思索还不够,这时需要认真地写一篇读后感。有关作品的读后感范文有哪些呢?小编推荐你不妨读一下《罗马帝国的衰亡》读书笔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罗马帝国的衰亡》读书笔记


吉本在书的序章中,对恺撒和屋大维颇有微词,认为罗马共和国和共和国时期的高贵精神及品质是被他们破坏的。

恺撒确实无视元老院,在政治和军事上独断专行,但他又不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人。在恺撒之前,苏拉,马略,庞培,哪一个不是无视元老院,军政一把抓,独断专行?只不过恺撒笑到了最后——也没落得善终,屋大维运气好,捡到了恺撒的胜利果实而已。而且不论吉本自己怎么推断或者后人怎么想像,恺撒终究没有称帝,自始自终,他都不是“罗马帝国第一任皇帝”。恺撒死时,罗马都是罗马共和国,不是罗马帝国。

至于屋大维后面那个几个继任者,国家之所以没被他们败掉,无非那时的毒气还没浸透到罗马军队系统里,所以国家还能撑下去。

帝国后期,先是元老院完了,于是政治上无法纠正皇帝的错误了。然后是军队完了,于是皇帝也变成了空壳,帝国才彻底玩完儿了。

吉本对于屋大维时期后元老院的批评,确实到位,但话说回来,元老院也就罗马共和国初期发挥过其应该发挥的作用,越到后面其存在感越惨不忍睹,这好像是没办法的事。就像如今操纵议会也不是什么难事,更别提罗马共和国时期了。对于共和国时期选举作弊,令人颇感欢乐。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鹬蚌相争——《神圣罗马帝国》读书笔记与读后感心得体会


鹬蚌相争——《神圣罗马帝国》读书笔记与读后感心得体会

昨天立秋,今天立马大雨倾盆,浇去了夏的酷热。有时候想想其实改革也是这么回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老百姓生活的水生火热,受不了了,改革之路就像一场大雨应运而生。我本人特别喜欢看改革方面的书籍事例,从商鞅变法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改革事件,我都花时间研究过,刚好可以结合起来谈谈神圣罗马帝国中宗教改革。

詹姆斯·布莱斯在第十九章中花了很大篇幅讲述了宗教改革对帝国的影响。在宗教改革出现的时期,帝国的皇帝是查理五世,可以说他是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谈及他时,书中有这么一段描述,“本人对于旧教的倾向,除开他是欧洲最顽固的家族中的君主,他的皇位必然使他成为教皇的同盟者”。这位皇帝很奇怪,在总结改革之初的帝国会议上,是对改革持反对意见,而后不断的摇摆。而对于宗教改革的性质,他的定义是“有人认为宗教改革是俗人对教士的一种反抗,或者是条顿诸族对意大利人的反抗,或者欧洲君主国对教皇们的世界君主国的反抗。”但不管怎样,宗教改革最后所确定的“教随国定”的政策,加速了德意志民族的大分裂,因为这项原则重申并巩固了德意志中世纪领地邦国的分割状态,致使各地自雄的教俗诸侯成为德意志历史发展的主导力量。大的领地诸侯不仅像国王一样享有收税、铸币、司法权和军事权;“教随国定”之后,他们又有了确立宗教信仰的权利。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宗教革命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特权,各国王权得到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所以,经过这场雷声大雨点小的改革后,神圣罗马帝国终于有了“教随国定”,有点类似于之前论述的中国历史上的“三武灭佛”。但性质却从根本上不同。神圣罗马帝国改革的初衷是打击教权,巩固皇权。但是一番改革之后,教权虽受到削弱,但皇权也因此分散,完全就像金庸小说中的“七伤拳”——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让我想起了上世纪80年代苏联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试图从根本上重建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政治体系,彻底摈弃斯大林留下的政治体制遗产,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但骤然放开的舆论氛围使公众茫然不知所措,同时,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引起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当时苏联社会并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而赖以生存的政体也从联邦变成了松散的邦联,最终积重难返难逃解体命运。

戈尔巴乔夫把改革失败归结于两点:一是起步太晚,二是准备仓促。可以看出,改革必须因势利导,急不得也缓不得,一步一个脚印,稳打稳扎才行。神圣罗马帝国的宗教改革,让帝国和宗教都收到沉重的打击,而最后受益者是为数不多的大诸侯,大量的小诸侯和自由城市在历史进程中消失,大的诸侯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合并或者完全独立以形成一个新的国家。所以,用一句成语形容,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啊。

《高盛帝国》读书笔记


《高盛帝国》读书笔记

朋友推荐的这本书,终于看完了,尽管之前我对高盛包括这个圈子的一些企业,都有了解,但在看完这本书后,感觉自己经过了一个learning curve-学习曲线,对投资银行有了一定的理解。

高盛确实是家伟大的公司,我印象中的高盛,虽然在中国干了一些坏事情,但总体上对这个经济体的贡献-利是大于弊的,这里面可能最有代表性或者说最有意义的三件事情莫过于:

一,在1993年的时候,高盛支持了一个非常能吃苦,经常骑着自行车到处推销保单的年轻人,帮他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文化,帮他吸引最优秀的人才,这个人应该来讲非常幸运,后来成就了中国最大的民营保险集团-中国平安保险,这个人叫马明哲(当然高盛在参与这项投资中,获得了超过10倍的高额回报)。()

二,在1998年的时候,高盛支持投资了一个老师创业,这个老师聪明绝顶,天赋异禀,也非常努力,后来改变了整个互联网格局,这个人就是马云。

三,高盛在2003年的时候,支持了一个说起话来激情四射,手舞足蹈,满脸表情的人,这个人创办的公司改变了中国的户外媒体行业,催生了中国户外数字媒体,这家公司叫分众传媒,这个人叫江南春,高盛是在分众处在优美增长曲线时,给分众加了一个”助推器“,并一举将分众传媒推到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罗马人的故事·条条大路通罗马》读书笔记好句摘抄


《罗马人的故事·条条大路通罗马》读书笔记好句摘抄:

开头还是惯例介绍一下本书的主要内容,从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基础设施两个方面来介绍古罗马。硬件设施包括,道路,桥梁,港口,神庙,会堂,广场,剧场,圆形竞技场,公共浴场,上水道,下水道等所有现代基础设施。软件包括,安全保障,治安,税制,医疗,教育,邮政,货币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是贯穿罗马共和加帝制时代800年历史所有执政者的共同认定的事业。也就是说,罗马人把基础设施视为“人类文明生活必需的大事业”

1, 人类到了19世纪下半叶开始普及铁路,人类交通运输的速度才超过了罗马大道。(历史充满偶然,也不是一直向前走,人类社会倒退什么的很正常)

2, 金字塔不过是毫无用处、愚蠢透顶的权利炫耀。(技术人员大部分都是这么想的吧)

3 , 如果不能即学习历史又学习经验,就不是真正的学习。历史是一种知识,而经验则让历史充满活力。

4, 民众即使对于抽象的事情会判断错误,如果示之以具体的形式,他们也会具有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5, 只要国家没有强烈的意志和能力维护,无论建得多好的基础建设,也唯有死路一条。这不仅是硬件的基础设施,软件的基础设施也是如此。

6, 越是钻研,其对象越是走向细分化,这也是研究的一个必然宿命。

7, 工作结束后,先洗个澡,然后让人按摩身体,做完这两样才开始吃晚餐,这是当时罗马人每天的生活方式。(不管哪个时代有钱人都是会享受生活的啊)

8, 既然寿命已尽,就该顺从天命。对于年轻,健壮的人负伤或者生病,要竭尽全力加以治疗,而如果并没有遭遇不幸,寿命已尽,则从容升天乃是自然的生活态度。(古罗马人的生死观我完全赞同,跟我们的老庄哲学还有相似之处)

9, 我知道,洗浴、饮酒、女人是长寿的敌人。但是没有洗浴、饮酒、女人的人生不是人生,我这样想的,到52岁的时候,它结束了。(罗马大道旁边的不知名的墓碑上写的墓志铭,从这些风趣的墓志铭上都能想来这个人生前的样子,沿着罗马大道的旅行者,休息时靠着墓碑读这些估计也会哑然失笑吧)

10, 贫穷并不可耻,可耻的是安于贫穷——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作者:风云飘飘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读书笔记_大学读书笔记3000字


前一段时间,我买了一本新书,叫做《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作者是郭建龙。

说到一个国家的财政状况,大部分人往往是不太清楚的,至多了解一下国家每年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其他的就一概不知了。

而因为很多人对于国家的财政状况不了解,也看不懂,进而会相信很多人所得出的简单粗暴的结论,这显然会误导大众。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这本书,采用的是回看历史的方法,全书系统讲述了从秦朝到清朝这两千年里,中央帝国的财政状况、面临的财政困境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通过回看历史,进而得出对今天有益的结论。

丘吉尔曾说,一个人能够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够看到多远的未来。所以我本人是很喜欢这样的著作的。在现在这个时代里,太多人喜欢看着现在谈现在,很少有人能够去仔细想一想,为什么现在会出现这种情况?这种情况仅仅是突然出现的吗?还是在历史里早就有过痕迹,甚至是在历史里早就出现过?

本书的作者坦言,研究历史的学者,大多数不懂经济;而研究经济的学者,大多数不懂历史。而极少数的既懂历史又懂经济的学者,往往又缺乏耐心去故纸堆、去史料库一篇又一篇地查阅史料,所在这些年来,像作者所著类型的书籍,在市面上并不多。

而作者显然认为,自己弥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缺,至少在作者看来,自己是既懂历史又懂经济,而且还能耐得住寂寞到故纸堆里去查阅史料。

在我看完整本书之后,我受益匪浅,但是也有很多自己的思考,所以在这篇文章里,我管中窥豹,谈谈自己的读后感。

不知道是中国自古以来就缺乏研究经济的人才,还是因为儒家思想的影响导致撰写史书的人不愿意过多提及经济方面的问题,总之在我们一般人的认知里,似乎很少听到有人谈论古代的经济问题。

比如,当我们谈论秦朝统一六国的时候,更加津津乐道的是秦国发动的一场又一场针对六国的战役,却很少有人了解,当秦国能够如此频繁地发动大规模战役的背后,其经济状况和后勤保障状况到底是什么样的。

本书的作者将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秦朝到南北朝结束,隋朝到宋元,明朝到清朝。

在第一个阶段,即秦朝到南北朝里,中央帝国一直在探索如何才能真正解决帝国的财政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皇帝和大臣试验了无数种方法,但是却始终没能找到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困扰帝国的财政问题主要就是收支不平衡的问题。而收支不平衡里,最大的问题就是政府的开销过大,单纯依靠税收已经完全满足不了皇帝的花销和整个帝国的正常运转了。

在一个帝国建立之初,往往是机构简单,办公人员不多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政府完全可以依靠税收来维持政府的运转。

但是随着执政时间的加长,政府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快速扩张的轨道,基本上执政几十年之后,政府的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要比最开始多上好几倍。

并非只有政府在运转的过程中会不断膨胀,而是所有的组织都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膨胀。但是作为企业,它会在自己已经过度膨胀的时候采取裁员等止损方式,或者是经营不下去而破产;但是显然政府是不会裁员,也不愿意破产,最终的结果就是政府总是想要从民间攫取更多的钱来维持政府运转。

在经济和技术都不发达的古代,政府能够收上来的税非常有限,主要就是土地税。但是天下土地就那么多,又受限于技术和官僚集团的执行力,往往也不能做到彻底清查土地,所以财政问题一直是政府所头疼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能够快速获得大量钱财的方法就诞生了:建立国营企业。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营。

汉代经过七十多年的休整,使得民间经济得到极大的恢复,而到了汉武帝时期,他已经无意在与匈奴进行和亲了,此时的汉武帝想的是,如何能够彻底消灭匈奴。

于是,经过准备,汉武帝开始对匈奴发动战争。除了对匈奴的战争以外,汉武帝还发动了很多其他的战争,在这里仅仅举最典型的对匈奴作战的例子。

战争开始没几年,汉初积累的钱财就消耗一空了,这大大出乎汉武帝的意料。对于从小衣食无忧的汉武帝来说,他是不知道艰苦岁月的艰辛的,所以在他掌权的时候,花钱如流水。

钱财没了怎么办?这个时候朝廷上出现了一大批理财专家,也就是史书里写的「聚敛之臣」。

其实我个人非常不喜欢史官去贬低这些善于理财的官员,因为他们只是在执行汉武帝的意志而已。在中国古代皇权体制下,只要是皇帝自己首先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那么国家的财政就会得到很大的缓解。问题是,中国古代的皇权几乎不受任何约束,皇帝基本上可以做到在钱财上想咋花就咋花,而作为替皇帝「分忧」的臣子,除了尽量满足皇帝的需求以外,几乎没有别的选择道路。

这些善于搞钱的官员给汉武帝的建议就是,开办国营企业。具体来说,就是把盐和铁的生产销售经营权,全部都收归国家。

虽然很多人反对政府参与到经济生活中来,但是汉武帝采纳了「盐铁专营」这个建议。

国家进行盐铁专营之后,财政问题确实得到了很大的缓解,但是却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还是缺钱。

于是,汉武帝继续想办法弄钱,比如卖官鬻爵,比如鼓励人们举报有钱的大户等等。

短时间内,政府的收入大大提高,但是与此同时,民间经济受到了彻底的破坏。用一句《让子弹飞》里的台词形容就是:上任县长把税收到了2010年了,老百姓成穷鬼了。

没错,汉武帝虽然通过各种手段获得了大量的财政收入,但是他也彻底破坏了民间的经济和整个官场的风气,使得后世所有的接任者都只能不停地修补漏洞,而没有办法再做出根本性的变革。

对此,本书的作者痛心疾首,而同样的,很多学者对于汉武帝的经济政策也持批评态度,认为汉武帝不如他的爷爷和父亲做得好。至少在他爷爷和父亲的统治下,民间的经济很发达,老百姓的日子很好。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是的。

首先,在文景二帝统治期间,民间经济确实很发达。但是与之一同存在的是,民间的贫富差距极其悬殊。所以,所谓的民间经济发达,往往都是出现了大量的富豪,以及无数挣扎在底层的人民。

这显然不是一个好现象,因为过大的贫富差距一定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最终整个国家都会为此承担巨大的风险。因此,民间经济繁荣是好事,但是贫富差距过大是坏事,这两者必须尽可能地协调一致,找到一个平衡点。

然而,让无数统治者痛苦的是,这二者的平衡点极其难找。民间经济繁荣,往往就会拉大贫富差距;而缩小贫富差距,往往带来的是社会经济整体退步,甚至是共同贫穷。

《拜占庭帝国史》读书笔记1500字


《拜占庭帝国史》读书笔记1500字范文:

2018年第十四本纸质书。实在想不出给本书评取一个合适的名字,我想主要原因是本书很难让我有阅读的兴奋感。忍不住要说几句,大凡国内作者写国外历史,最常见的毛病就是缺图。本书尤甚,全书只在最后附录里放了几张模糊不清,不知道翻印了多少次的地图,这些图还只是示意图而非行政区划图或事件图。读历史怎么可以没图呢?想起毛泽东读二十四史就提出要有一个中国历史地图,也由此诞生了了不起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国外关于古代世界也是有很多地图,可惜国内所谓学者偷懒,只喜欢堆积文字,不愿意花一点力气和金钱去弄图。以前做研究时候就常有一句话:上等文章画图,中等做表,下等写字。这一点对不同领域都适用。

拜占庭帝国,其实就是东罗马帝国的另外一个说法,但是又不能完全等同。因为自君士坦丁大帝迁都到君士坦丁堡(古拜占庭)后,罗马帝国的重心就由罗马转移到君士坦丁堡,也可以认为此时就是拜占庭帝国的开始。实际上,当时仍然是罗马帝国,到了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很长时间,拜占庭帝国仍然自称(以及被东方部族称呼为)罗马人国家。

从君士坦丁王朝到查士丁尼王朝,是帝国最强大的时期,原罗马帝国的大部分领土都还在拜占庭控制之下。然而随着伊斯兰教兴起,阿拉伯帝国形成并扩张,拜占庭失去了传统的北非(特别是埃及)粮仓,以及西班牙和南意大利的土地;斯拉夫人从北方由对帝国不断侵扰,内部派系林立,外戚擅权,蛮族军队首领将皇冠玩弄于股掌之上,基督教分裂,从维系帝国的精神支柱变成内乱因素。换用我们熟悉的话:内无法家拂士,外有敌国外患,拜占庭帝国很快就成为风雨飘摇之中的危房。

突厥人进入小亚细亚后,取代了阿拉伯人的统治。拜占庭帝国萎缩到小亚细亚的黑海沿岸、希腊地区以及爱琴海上的一些岛屿。国家已无帝国气象。十字军东征成为拜占庭续命药,却是饮鸩止渴。200多年的十字军战争,初期虽然占领了圣地以及周围不少地方,但拉丁人与希腊人的矛盾(利益冲突和宗教派别差异)实际上摧毁了拜占庭的基石,冲突到极点就是拉丁人占领同样是基督徒的君士坦丁堡,建立拉丁帝国,引狼入室,让拜占庭国家变得支离破碎,最终走上灭亡道路。

拜占庭帝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文明的守护者。君士坦丁堡地跨欧亚大陆,是重要的贸易商道——直至今天,这里还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与经济中心。读书笔记黑暗中世纪的欧洲人来到这里,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叫花子到了紫禁城,羡慕嫉妒最后就是掠夺和破坏。教堂里的圣物被带回西欧,图书馆里的藏书被烧毁,居民被肆意杀害。欧洲强盗们的烧杀抢掠在信仰的旗帜下都显得高尚起来。

十字军的侵略和几十年的统治,给拜占庭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即使拜占庭复国,也已经衰落到极点。巨大的城市破蔽不堪,人口大量减少,市区出现很多废墟,甚至开始种地。为了筹钱,君士坦丁堡对面的加拉塔被割让给热那亚人做商栈,于是贸易都被外国人垄断,进一步加剧拜占庭的衰落。直到奥斯曼土耳其人来到城下,给了拜占庭最后一击。

1453年,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领十万大军,水路并进,将君士坦丁堡团团围住。而城内仅有几千名士兵,包括雇佣兵和志愿者。匈牙利人乌尔班将自己发明的大炮献给拜占庭皇帝,可惜拜占庭已经穷到没法买下他的成果,于是这项发明被苏丹买下,造出了毁灭君士坦丁堡的巨炮。

非常推荐大家看看《地中海三部曲》中的《1453》(土耳其拍的电影《1453》也很写实,可以对照着看)。君士坦丁堡的最后时刻,充满了英雄主义的悲壮气息。苏丹允诺士兵攻破城市后抢掠三日,但城破之后劫掠了一天,苏丹就下令禁止破坏,因为这将是他的新首都。圣索非亚大教堂改为清真寺,但城内的基督徒并没有被赶尽杀绝,仍然得到新主人的保护——当然,要交额外的保护费。从此君士坦丁堡就慢慢变成现在的伊斯坦布尔。延续千年的拜占庭帝国自此灭亡。

几年前去土耳其旅游,深感那里的文化古迹和文明遗址之丰富。最心心念念的,自然就是这座君士坦丁堡。尽管这里已经伊斯兰化了五百多年,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许多保存完好的拜占庭帝国遗迹。在索菲亚大教堂,阳光从穹顶上的圆窗投射进来,显得庄严而神圣。教堂内拜占庭帝国帝后们的肖像也并没有被破坏,马赛克依然清晰可辨。地下水宫也是一处很不错的景点(在丹布朗的《炼狱》中,这里是最后决战的地点)。作者:icyfire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读书笔记3000字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读书笔记3000字

前一段时间,我买了一本新书,叫做《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作者是郭建龙。

说到一个国家的财政状况,大部分人往往是不太清楚的,至多了解一下国家每年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其他的就一概不知了。

而因为很多人对于国家的财政状况不了解,也看不懂,进而会相信很多人所得出的简单粗暴的结论,这显然会误导大众。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这本书,采用的是回看历史的方法,全书系统讲述了从秦朝到清朝这两千年里,中央帝国的财政状况、面临的财政困境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通过回看历史,进而得出对今天有益的结论。

丘吉尔曾说,一个人能够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够看到多远的未来。所以我本人是很喜欢这样的著作的。在现在这个时代里,太多人喜欢看着现在谈现在,很少有人能够去仔细想一想,为什么现在会出现这种情况?这种情况仅仅是突然出现的吗?还是在历史里早就有过痕迹,甚至是在历史里早就出现过?

本书的作者坦言,研究历史的学者,大多数不懂经济;而研究经济的学者,大多数不懂历史。而极少数的既懂历史又懂经济的学者,往往又缺乏耐心去故纸堆、去史料库一篇又一篇地查阅史料,所在这些年来,像作者所著类型的书籍,在市面上并不多。

而作者显然认为,自己弥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缺,至少在作者看来,自己是既懂历史又懂经济,而且还能耐得住寂寞到故纸堆里去查阅史料。

在我看完整本书之后,我受益匪浅,但是也有很多自己的思考,所以在这篇文章里,我管中窥豹,谈谈自己的读后感。

不知道是中国自古以来就缺乏研究经济的人才,还是因为儒家思想的影响导致撰写史书的人不愿意过多提及经济方面的问题,总之在我们一般人的认知里,似乎很少听到有人谈论古代的经济问题。

比如,当我们谈论秦朝统一六国的时候,更加津津乐道的是秦国发动的一场又一场针对六国的战役,却很少有人了解,当秦国能够如此频繁地发动大规模战役的背后,其经济状况和后勤保障状况到底是什么样的。

本书的作者将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秦朝到南北朝结束,隋朝到宋元,明朝到清朝。

在第一个阶段,即秦朝到南北朝里,中央帝国一直在探索如何才能真正解决帝国的财政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皇帝和大臣试验了无数种方法,但是却始终没能找到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困扰帝国的财政问题主要就是收支不平衡的问题。而收支不平衡里,最大的问题就是政府的开销过大,单纯依靠税收已经完全满足不了皇帝的花销和整个帝国的正常运转了。

在一个帝国建立之初,往往是机构简单,办公人员不多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政府完全可以依靠税收来维持政府的运转。

但是随着执政时间的加长,政府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快速扩张的轨道,基本上执政几十年之后,政府的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要比最开始多上好几倍。

并非只有政府在运转的过程中会不断膨胀,而是所有的组织都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膨胀。但是作为企业,它会在自己已经过度膨胀的时候采取裁员等止损方式,或者是经营不下去而破产;但是显然政府是不会裁员,也不愿意破产,最终的结果就是政府总是想要从民间攫取更多的钱来维持政府运转。

在经济和技术都不发达的古代,政府能够收上来的税非常有限,主要就是土地税。但是天下土地就那么多,又受限于技术和官僚集团的执行力,往往也不能做到彻底清查土地,所以财政问题一直是政府所头疼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能够快速获得大量钱财的方法就诞生了:建立国营企业。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营。

汉代经过七十多年的休整,使得民间经济得到极大的恢复,而到了汉武帝时期,他已经无意在与匈奴进行和亲了,此时的汉武帝想的是,如何能够彻底消灭匈奴。

于是,经过准备,汉武帝开始对匈奴发动战争。除了对匈奴的战争以外,汉武帝还发动了很多其他的战争,在这里仅仅举最典型的对匈奴作战的例子。

战争开始没几年,汉初积累的钱财就消耗一空了,这大大出乎汉武帝的意料。对于从小衣食无忧的汉武帝来说,他是不知道艰苦岁月的艰辛的,所以在他掌权的时候,花钱如流水。

钱财没了怎么办?这个时候朝廷上出现了一大批理财专家,也就是史书里写的「聚敛之臣」。

其实我个人非常不喜欢史官去贬低这些善于理财的官员,因为他们只是在执行汉武帝的意志而已。在中国古代皇权体制下,只要是皇帝自己首先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那么国家的财政就会得到很大的缓解。问题是,中国古代的皇权几乎不受任何约束,皇帝基本上m.i1766.com可以做到在钱财上想咋花就咋花,而作为替皇帝「分忧」的臣子,除了尽量满足皇帝的需求以外,几乎没有别的选择道路。

这些善于搞钱的官员给汉武帝的建议就是,开办国营企业。具体来说,就是把盐和铁的生产销售经营权,全部都收归国家。

虽然很多人反对政府参与到经济生活中来,但是汉武帝采纳了「盐铁专营」这个建议。

国家进行盐铁专营之后,财政问题确实得到了很大的缓解,但是却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还是缺钱。

于是,汉武帝继续想办法弄钱,比如卖官鬻爵,比如鼓励人们举报有钱的大户等等。

短时间内,政府的收入大大提高,但是与此同时,民间经济受到了彻底的破坏。用一句《让子弹飞》里的台词形容就是:上任县长把税收到了2010年了,老百姓成穷鬼了。

没错,汉武帝虽然通过各种手段获得了大量的财政收入,但是他也彻底破坏了民间的经济和整个官场的风气,使得后世所有的接任者都只能不停地修补漏洞,而没有办法再做出根本性的变革。

对此,本书的作者痛心疾首,而同样的,很多学者对于汉武帝的经济政策也持批评态度,认为汉武帝不如他的爷爷和父亲做得好。至少在他爷爷和父亲的统治下,民间的经济很发达,老百姓的日子很好。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是的。

首先,在文景二帝统治期间,民间经济确实很发达。但是与之一同存在的是,民间的贫富差距极其悬殊。所以,所谓的民间经济发达,往往都是出现了大量的富豪,以及无数挣扎在底层的人民。

这显然不是一个好现象,因为过大的贫富差距一定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最终整个国家都会为此承担巨大的风险。因此,民间经济繁荣是好事,但是贫富差距过大是坏事,这两者必须尽可能地协调一致,找到一个平衡点。

然而,让无数统治者痛苦的是,这二者的平衡点极其难找。民间经济繁荣,往往就会拉大贫富差距;而缩小贫富差距,往往带来的是社会经济整体退步,甚至是共同贫穷。

这真是个棘手的问题。作者:储大拿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读书笔记2500字


前一段时间,我买了一本新书,叫做《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作者是郭建龙。

说到一个国家的财政状况,大部分人往往是不太清楚的,至多了解一下国家每年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其他的就一概不知了。

而因为很多人对于国家的财政状况不了解,也看不懂,进而会相信很多人所得出的简单粗暴的结论,这显然会误导大众。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这本书,采用的是回看历史的方法,全书系统讲述了从秦朝到清朝这两千年里,中央帝国的财政状况、面临的财政困境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通过回看历史,进而得出对今天有益的结论。

丘吉尔曾说,一个人能够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够看到多远的未来。所以我本人是很喜欢这样的著作的。在现在这个时代里,太多人喜欢看着现在谈现在,很少有人能够去仔细想一想,为什么现在会出现这种情况?这种情况仅仅是突然出现的吗?还是在历史里早就有过痕迹,甚至是在历史里早就出现过?

本书的作者坦言,研究历史的学者,大多数不懂经济;而研究经济的学者,大多数不懂历史。而极少数的既懂历史又懂经济的学者,往往又缺乏耐心去故纸堆、去史料库一篇又一篇地查阅史料,所在这些年来,像作者所著类型的书籍,在市面上并不多。

而作者显然认为,自己弥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缺,至少在作者看来,自己是既懂历史又懂经济,而且还能耐得住寂寞到故纸堆里去查阅史料。

在我看完整本书之后,我受益匪浅,但是也有很多自己的思考,所以在这篇文章里,我管中窥豹,谈谈自己的读后感。

不知道是中国自古以来就缺乏研究经济的人才,还是因为儒家思想的影响导致撰写史书的人不愿意过多提及经济方面的问题,总之在我们一般人的认知里,似乎很少听到有人谈论古代的经济问题。

比如,当我们谈论秦朝统一六国的时候,更加津津乐道的是秦国发动的一场又一场针对六国的战役,却很少有人了解,当秦国能够如此频繁地发动大规模战役的背后,其经济状况和后勤保障状况到底是什么样的。

本书的作者将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秦朝到南北朝结束,隋朝到宋元,明朝到清朝。

在第一个阶段,即秦朝到南北朝里,中央帝国一直在探索如何才能真正解决帝国的财政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皇帝和大臣试验了无数种方法,但是却始终没能找到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困扰帝国的财政问题主要就是收支不平衡的问题。而收支不平衡里,最大的问题就是政府的开销过大,单纯依靠税收已经完全满足不了皇帝的花销和整个帝国的正常运转了。

在一个帝国建立之初,往往是机构简单,办公人员不多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政府完全可以依靠税收来维持政府的运转。

但是随着执政时间的加长,政府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快速扩张的轨道,基本上执政几十年之后,政府的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要比最开始多上好几倍。

并非只有政府在运转的过程中会不断膨胀,而是所有的组织都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膨胀。但是作为企业,它会在自己已经过度膨胀的时候采取裁员等止损方式,或者是经营不下去而破产;但是显然政府是不会裁员,也不愿意破产,最终的结果就是政府总是想要从民间攫取更多的钱来维持政府运转。

在经济和技术都不发达的古代,政府能够收上来的税非常有限,主要就是土地税。但是天下土地就那么多,又受限于技术和官僚集团的执行力,往往也不能做到彻底清查土地,所以财政问题一直是政府所头疼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能够快速获得大量钱财的方法就诞生了:建立国营企业。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营。

汉代经过七十多年的休整,使得民间经济得到极大的恢复,而到了汉武帝时期,他已经无意在与匈奴进行和亲了,此时的汉武帝想的是,如何能够彻底消灭匈奴。

于是,经过准备,汉武帝开始对匈奴发动战争。除了对匈奴的战争以外,汉武帝还发动了很多其他的战争,在这里仅仅举最典型的对匈奴作战的例子。

战争开始没几年,汉初积累的钱财就消耗一空了,这大大出乎汉武帝的意料。对于从小衣食无忧的汉武帝来说,他是不知道艰苦岁月的艰辛的,所以在他掌权的时候,花钱如流水。

钱财没了怎么办?这个时候朝廷上出现了一大批理财专家,也就是史书里写的「聚敛之臣」。

其实我个人非常不喜欢史官去贬低这些善于理财的官员,因为他们只是在执行汉武帝的意志而已。在中国古代皇权体制下,只要是皇帝自己首先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那么国家的财政就会得到很大的缓解。问题是,中国古代的皇权几乎不受任何约束,皇帝基本上可以做到在钱财上想咋花就咋花,而作为替皇帝「分忧」的臣子,除了尽量满足皇帝的需求以外,几乎没有别的选择道路。

这些善于搞钱的官员给汉武帝的建议就是,开办国营企业。具体来说,就是把盐和铁的生产销售经营权,全部都收归国家。

虽然很多人反对政府参与到经济生活中来,但是汉武帝采纳了「盐铁专营」这个建议。

国家进行盐铁专营之后,财政问题确实得到了很大的缓解,但是却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还是缺钱。

于是,汉武帝继续想办法弄钱,比如卖官鬻爵,比如鼓励人们举报有钱的大户等等。

短时间内,政府的收入大大提高,但是与此同时,民间经济受到了彻底的破坏。用一句《让子弹飞》里的台词形容就是:上任县长把税收到了2010年了,老百姓成穷鬼了。

没错,汉武帝虽然通过各种手段获得了大量的财政收入,但是他也彻底破坏了民间的经济和整个官场的风气,使得后世所有的接任者都只能不停地修补漏洞,而没有办法再做出根本性的变革。

对此,本书的作者痛心疾首,而同样的,很多学者对于汉武帝的经济政策也持批评态度,认为汉武帝不如他的爷爷和父亲做得好。至少在他爷爷和父亲的统治下,民间的经济很发达,老百姓的日子很好。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是的。

首先,在文景二帝统治期间,民间经济确实很发达。但是与之一同存在的是,民间的贫富差距极其悬殊。所以,所谓的民间经济发达,往往都是出现了大量的富豪,以及无数挣扎在底层的人民。

这显然不是一个好现象,因为过大的贫富差距一定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最终整个国家都会为此承担巨大的风险。因此,民间经济繁荣是好事,但是贫富差距过大是坏事,这两者必须尽可能地协调一致,找到一个平衡点。

然而,让无数统治者痛苦的是,这二者的平衡点极其难找。民间经济繁荣,往往就会拉大贫富差距;而缩小贫富差距,往往带来的是社会经济整体退步,甚至是共同贫穷。

《罗马人的故事》读书笔记之汉尼拔


《罗马人的故事》读书笔记之汉尼拔

第一本讲了建国五百年的故事,这一本用三分之二的篇幅讲了16年的故事——汉尼拔折腾罗马人的16年。

一些有意思的点如下:

1:个人vs.体系。汉尼拔与罗马的战争其实就是个人与体系的较量。汉尼拔的队伍除了自己,没有人可以指挥一场像样的会战,而罗马则英雄辈出,有坚持持久战的战略高手,有像粘鼻虫一样跟着汉尼拔队伍就是不正面战争的骚扰高手,有专门训练奴隶队伍极大补充兵源的执政官,当然更有学习汉尼拔战术,破其西班牙大本营,直捣其北非祖国的少年天才。罗马的共和体系,每年选举两位执政官,元老院运筹帷幄,市民大会的负责选举的体系保证杰出人才的供给。所以,尽管超过六名执政官被汉尼拔给消灭,罗马始终能挑出精英与其对抗。而汉尼拔局面一旦做大后,便难以掌控,因为他没有同量级同伴能帮他经营不同区域。

罗马体系带来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兵源的补充和同盟国的坚定立场。汉尼拔也是战略高手,费尽心思瓦解罗马同盟,比如,所有同盟国的俘虏都释放,罗马俘虏就杀或卖为奴隶。但是,最终在罗马情况最危急的时候背叛的只有三个城邦以及不靠谱的高卢人。读书笔记这得益于几百年来罗马对同盟国的开放,包容,利益共享,政治平等。所以,当罗马的军团接二连三被汉尼拔整建制消灭时,罗马就像打不死的小强,又能召集更多的兵源。我觉得这就是善有善报吧,罗马用心良苦地做了几百年的好人,终于在这一场战争中得到善报。

2:绝望vs.希望。罗马前五年被汉尼拔压着打,几次打会战,基本被全歼。苦心经营的西班牙战场,也因一次失误,基本丧失战斗力,但最后都挺过来了。做企业也一样,无论面临怎样的被动甚至绝望情况,总有绝地反击的机会。总结罗马本土和西班牙战场的扭转局面的经验,有这么几点:

1)士气要保持,领袖尤其不能抱怨,悲观;

2)充分收集信息,挖掘小胜的机会。一点一点扳回来。积小胜为大胜,也可维持队伍的信心;

3)突破常规思路,敢于创新。包括用人,战术,都可打破常规,不拘泥于传统;

4)大局观,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大局把握很关键。格局也许开始并不明朗,但一定要有人能跳出时局,看透大局,最后才能做局,扭转乾坤。罗马最后选择进攻北非本土,迫使汉尼拔被召回,就是大局观的结果。

基督的胜利——《罗马人的故事》读书笔记3000字


基督的胜利——《罗马人的故事》读书笔记3000字

倒数第二本《罗马人的故事》,讲的是公元337年到公元397年的历史。这一册的主题是《基督的胜利》!

正如我在前面第12册的读后感里提到的,基督教的崛起绝对不是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虽然基督教从一开始就以一神教的理念否定信仰多神教的罗马帝国。恰好相反的是,正是罗马帝国在走向衰亡过程中,一手扶持基督教,支持其做大。就像落水的主人,临死前幡然醒悟,把最后的救生圈让给了自己欺压多年的奴隶。

定都君士坦丁堡(今天的伊斯坦布尔)的大帝去世后,儿子们在继承整个帝国的同时,也继承了对基督教的支持。君士坦丁大帝把帝国分给了儿子和侄子,结果其葬礼上某个儿子把侄子们都干掉。三个儿子中,老大和老三被军团给废了,老二君士坦提乌斯大帝在东征西讨中统一了帝国。据说老二就是当年宫廷阴谋的操作者。

这一段历史中有位人物的经历,我觉得罗马千年历史中,最最有意思,最最曲折动人,最最充满戏剧性的。他就是君士坦提乌斯之后的皇帝尤里安(我曾经的老板同姓,翻译成朱利安J)。尤里安的父亲是被君士坦提乌斯干掉的两个侄子之一。尤里安和哥哥苟且偷生,被放逐到偏僻山中。当君士坦提乌斯统一罗马帝国后,想提拔一个副帝帮助自己时,发现血亲只有这兄弟俩了。而此时这可怜的兄弟俩被他幽禁在一个偏僻山里很多年。尤里安的大哥被提为副帝,统治东部区域。没过几年,疑心很重的君士坦提乌斯诬陷尤里安大哥叛乱,杀掉了他。从小在山里一直研读哲学,性格腼腆安静,唯唯诺诺的尤里安被君士坦提乌斯安排出来负责帝国西部区域的安防。没想到一介书生在高卢地区居然有勇有谋地摆平了莱茵河两岸的蛮族。他深谙经济之道,通过减税,重新振兴了因战乱而荒废的高卢地区诸城市。他获得了军团和居民的死心塌地地支持。后来君士坦提乌斯又被人挑拨离间,从帝国东部召集大军要讨伐尤里安,只有几万部队的尤里安没有屈服,准备应战时,君士坦提乌斯突然病死了!居然病死了!病死了!结果,唯一根正苗红接帝位就只有尤里安了。加之尤里安打击蛮族功勋卓著,整个罗马帝国的军团都服膺。近年来,前所未有的,团结一致的帝国诞生了。

谁也没想到,年轻的尤里安心中居然浸透着罗马帝国的最精华的传统精神。他上位后,着手回复古罗马的传统。制定了众多的政策和法律,力图恢复罗马的传统。他强烈反对宗教支配现实世界,他制定的政策之一就是把基督教不作为国教,支持信仰自由,恢复被废弃多年的希腊罗马诸神的神殿。这艘逐渐下沉的泰坦尼克号眼看就要被尤里安转危为安,可是天不遂人愿,31岁的他死在与波斯帝国的战争中,在位两年!

下面摘录一段他的遗言:

“告别人生的时刻好像到了。我一直希望能回报养育我的大自然,现在我做到了,倍感欣慰…,对于迄今为止的所为,我没有任何后悔。我从未有过谋杀及其他卑劣的之举,这让我感到欣慰…无论与世隔绝的时期,还是日后集大权与一身,我始终忠实于自己,没有背叛自己的信念…,我坚信帝国存在之意义,在于保证人民的安全与繁荣,并为之付出努力。我可以m.i1766.com问心无愧地断言,执政后我所推行的一切政策,皆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不能再多说可,我精力不济,不能多说了,关于继任皇帝的人选,我不做提名。我做的抉择可能考虑不周到,…,若无法获得军队的支持,我的推荐会危及他的生命。人选由诸位决定。我仅祝福罗马帝国的百姓,能在贤明的君主的统治下,过上安全幸福的生活”。

顺便说一下,尤里安之所以能避免很快被杀,据说和君士坦提乌斯的美貌妻子暗中保护有关,其中不少才子佳人的故事也许更有意思J,可以参考美国作家Gore Vidal的小说《尤里安》。

当然,由于尤里安对基督教的打击,他被冠名为“叛教者”。

尤里安的之后的继承者是信仰基督的。众多恢复罗马精神的法律和政策都被推翻。此后的皇帝故事已没有意思,主角变成了米兰主教安布罗西乌斯。相信今天信仰基督教的朋友们都知道圣安布洛西乌斯。他的睿智和善辩推动了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地位,并于393年正式确认基督教为国教。

公元395年,当年在位的皇帝狄奥多西去世,他把罗马帝国一分为二给两个儿子,从此,罗马正式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

胜者的迷思——《罗马人的故事》读书笔记及感悟


罗马人的故事读书笔记及感悟:胜者的迷失

这册讲的是赢得汉尼拔战争后,凯撒掌权之前的70年的历史。这期间几个听过的名字陆续登场,马略,苏拉,庞培。其实对这几个人也不是很了解,就因为名字好记吧,因为论功绩,比起战胜汉尼拔的西庇阿,建国之王罗穆路斯差不少,但那些人名字太长,不好记。做品牌,名字很重要啊。

罗马这七十年是非常折腾的七十年,主要是随着国土疆域的扩大,同盟国的增加,如何保证公平,有效管理的问题比较突出。其中尤其突出的是民主共和的方式在管理环地中海广阔国土时遇到的极大挑战。几任关键执政官的思路差异很大,各项相互矛盾的法律相继出台。罗马在来回折腾中,内战爆发,斯巴达克斯的起义爆发,西班牙战争爆发,小亚细亚战争爆发。而战争加上元老院的低效,政体逐渐走向独裁的帝制。

这里很有意思的公民大会在政体转型中的表现:

1)公民的诉求相对比较短期。凡事能带来短期利益的法案很容易被通过,但其实长期将损害国体,并最终戕害公民一两代人。

2)公民其实也容易被个人所左右。当一个救国英雄要求独裁时,公民也会投赞成票。

3)公民作为投票人,其实往往信息不充分。法案出台的背景,以及其深远意义往往解读不充分。因此,广泛投票的决策并不一定是最优决策模式。

顺便想到三峡大坝的人大代表投票结果,一边倒的舆论宣传,精美的模型往那一摆,那些非水利专家的代表们自然心潮澎湃投赞成票。其效果,已经陆续出来了。

历史,不是人民创造的,是英雄创造的!

《大秦帝国》读书笔记之下篇2000字


《大秦帝国》读书笔记之下篇2000字

及至秦王嬴政亲政,秦一统天下之心日盛,天下久战思安、归一之心亦出。秦厉兵秣马,练成灭国新军四十万,由王翦、王贲父子先后扫灭韩、赵、燕、魏、楚、齐。至此天下归一!

秦定天下,灭六国社稷,法治一统,融合民族,永绝边患。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永绝裂土分封,首开郡县先河。广辟大道,贯穿天下,水利大兴,荫及万世。此皆定华夏之功勋,虽万世不可移,今不亦受益乎?

且说法制。秦法严明,举国同法。不论你是贵族公子还是市井小民,只要违法,皆一体同罪,一法量刑。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句话:一是“有功于前,不为损刑,有善于前,不为亏法。”商君变法之初,便立了这个规矩,就是不管你之前有多大功劳、多大善举,只要违法,皆不足以抵罪减刑亏法。这条规矩看似有失人性化,但是却很好地防范了有功人士居功乱法。二是“法治不诛心,后发制人”,商君法制,诛行不诛心,在违法犯罪行为发生之前,是不会对其采取任何制裁措施的。即使种种迹象表明这个人有违法之心,如果他还没行动,对不起,他还是个好公民。但是一旦违法行为实施了,就会依法追究惩治,绝不姑息一人,也不放过一个。秦法严厉,以至于后人批判其为严刑酷法,其实不然。商君法制,以预防为主,惩治为辅。立法之初,即对各行各业、各种层面以及当时能想到的各种情况都做了合理的考虑,制订了极为详细的法律,以至于事事有法可依,明白无误,极大地避免了人治的差异。另外,商君还以普法为第一要务。中央设廷尉,各郡县都设有专门的法官和普法机构,但凡法律条文,均要普及于民,使民先知其法,而后准其行。鉴于此,再看“弃灰于道者,刑”,再看“什伍连坐”,法虽严,刑虽厉,但百余年来敢于触法而受刑者,万中无一。如此思之,当今天朝的环境保护法,恐怕还不够严厉吧!

再说焚书坑儒。说之前,容我先把震慑人心的《大秦始皇帝坑儒诏》附上。

秦始皇帝特诏:朕定六国,一天下,不封建诸侯而力行郡县制,非为皇族一己之私。实为华夏一体昌盛大出于天下也!封建诸侯,固利朕之私利,朕安能不知哉!然则,华夏裂土分治,天下大战不休,我民尸骨成山,朕安能弃天下大利而唯顾皇族一己之利耶?今有儒生者,朕曾封其首学孔鲋为文通君,使其居天下百家之首,厚望其兴盛新政文明;诸多儒生,亦成大秦博士,厚望其资政治道而共谋华夏强盛。朕何负儒家?秦何负儒家?孰料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之禀性难移,不思时势之变,不思人民之安居乐业,唯念复古复辟之旧说,在朝鼓噪诸侯制,在野勾连六国贵族,既不奉公,更不守法。孔鲋擅离职守而逃国,裹挟举族而逃乡,君臣人伦之道尽皆沦丧,有何面目立于天地间也!在朝儒生亦不思悔过,党附真儒生假方士之卢生,聚相以古非今攻讦国政,最终竟欲一体逃国。如此儒家,无法,无天,无君,无国,唯奉一家私念为至高,谈何礼义廉耻哉!唯其如此,朕决意不以常刑处置儒犯,对触法儒犯四百六十七人一并坑杀,其族人家人俱发北河以筑长城,并四海缉拿要犯孔鲋与六国复辟贵族。所以如此,在于儒家与六国贵族沆瀣一气大行复辟,实平定六国大战之延续也。故此,朕不以寻常罪犯待儒家,而以战场之敌对儒家,以明新政,以正国法,以镇复辟。朕并正告天下欲图复辟者:朕不私天下,亦不容任何人行私天下之封建诸侯制;尔等若欲复辟,尽可鼓噪骚动,朕必以万钧雷霆扫灭丑类,使尔等身名俱裂。谓予不信,尔等拭目以待!

大秦始皇帝三十五年秋。

壮哉!如此诏书,至情至理,煌煌千言,字字千钧!由此以后,朝野不闻诸侯分封裂土封建,六国图谋复辟者亦从此销声匿迹。且看焚书,是焚天下私书,焚流言乱政之书,王道封建之书,大而无当之书;坑儒,是坑负秦之儒,坑妖言惑众之儒,图谋复辟之儒,违法乱政之儒。至于天下经典、国馆典藏之书,何尝焚之?至于公心为国、护法为民之儒,何尝坑之?如此观之,焚书坑儒何错之有?后世天下以此发难者,岂不是非不分、有失公道乎?

再说万里长城。每每想到清代名相张英“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句诗总觉得有些许贬义。万里长城者,中华屏障也!绝非是秦始皇好大喜功之作,而是为华夏文明千秋万代之计。北方匈奴,自三胡被灭,迅速崛起强大,屡犯华夏。战国后期,天下战国,除强秦未有能与之匹敌者。故而,大将军蒙恬,率大军数十万,久居九原,抗击匈奴,肩负m.i1766.com中华,十余年来未尝松弛。即便在秦扫灭六国中原大军兵力不足之时,亦不曾南下!如此大秦,以胸怀天下之公心,视御公敌卫华夏为首任。其心何谓不大?其行何以不敬?其政何以不服?及至天下一统,起大军三十万,民众八十万,以筑长城万里防区,以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至于说滥用民力,亦是不实,依秦国法制,征用民力,必得依法!民人赴工,亦可赏功赐爵,其时人人奋勇,恐不能建功报国!军民一体,更无虐待民工之说。至于二世胡亥之后,国法不行,修阿房宫才是真正地滥用民力,此皆不提。而始皇帝嬴政其人,从始至终,勤政爱民,尊贤重士,惟才是用,超古迈今,怀华夏一统之心,以永息兵戈为任。他栉风沐雨,五十而终!终其一生,不私佑任一亲信,不妄杀任何勋臣。此间种种,乃后世君王所不能及也!

纵观全局,从孝公商君变法,到秦王嬴政一统天下,历七世,百三十五年。从割土思变,到变法图强;从耕战崛起,到连横破敌;从东出函谷,到蚕食六国;从秦赵大决,到护法养息;从横扫六国,到一统新政。一部大秦崛起史,堪称完美教科书。其难之大,其法之强,其心之聚,其志之坚,当为万世之师也!

《大秦帝国》,煌煌著作,读之让人身临其境,思之让人惕厉自省。至于始皇其后之悲剧,不忍卒读!言尽于此,不知所云!

大国崛起——《大秦帝国》读书笔记2000字


大国崛起——《大秦帝国》读书笔记2000字心得感想范文:

一个假期基本看完了大秦帝国,还差大帝陨落和帝国没落。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心情读下去。

虽然偏近史书的小说中夹杂有很多作业自己的评价和猜测之论,不免有粉饰帝国,粉饰各代秦王秦臣之嫌。但整个描述大气恢宏,许多见解新奇比如,术治亡韩,乱政亡赵,分治亡楚,失材亡魏等等论述,掷地有声。大秦递经秦孝公商君变法图强,公如青山,我如松柏,两者铁血变法,虽然法令繁多严苛,但乱世用重典,以结果论,无异于一剂灵丹妙药。秦惠王、张仪纵横捭阖,期间苏秦、张仪两人亦敌亦友的穿插,对六国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使得秦国没有死于重重围困,秦国得以生于忧患,不断深入变法和巩固边疆。司马错奇袭下蜀,使边陲划入王化。及至秦昭襄王,魏冉,范雎,白起,蒙挚,名臣良将接踵而出,白起破六国联军,攻掠魏楚韩,破百城,掠其地,迁其民,使得周边列国国力大大下降。赵武灵王力行变法,胡服骑射,使得赵国经济飞速增长,击破北方少数民族,拓宽疆域,赵国成为可以与秦国抗衡的大国。及至白起、范雎长平之战一举大破胡服骑射后战力与秦军相当的赵军。虽然由于政见不合,亦或功高震主,白起自裁,也成为春秋战国时期为数不多一战未负的战神。想当初,借书时候,指明我要先看白起,杀降也是其一生污点,也是后世攻讦秦和白起一大凭据。然则,当时大争时代,如此多敌国精壮,不能放虎归山,又很难为我所用,若想灭国,必毁敌国大军,杀降也就成了正确又艰难的抉择。在古代战争中,处理战败方的精壮很常见的方法就是坑杀,夺城不如夺民。

历经两代体弱多病的秦王,到了大一统的嬴政继位,吕不韦通过奇货可居的嬴政父亲嬴异人从商入政,其政更为温和,意在缓和商君之法的严苛,一部《吕氏春秋》,一字千金,仍鲜有一字师,然终与秦始皇一统天下政见相左,同时又是功高盖主,以及太后之事招来贬黜和杀身之祸。其后秦国养精蓄锐,文有李斯,王绾,郑国,武有王翦,王贲,蒙武,蒙恬,尉缭,李信等等。铁甲但成,大举出关,吞灭六国,南抚桂象,北驱匈奴,西定羌狄,华夏合一。然后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等等举措不仅奠定了大秦基业,也为中华奠定了一这个思想,凡我中华者,一统为正,深深影响了后世。不能将中国统一的领导人不是一个好的领导人,所以在当今,新疆、西藏、台湾、南海等地是我国不可能分割的领土,这种意识已经深入我们的骨髓。

虽然长城、直道、水利工程等等工程耗费大量财力人力,但也是当时环境所需。长城、直道一旦建成基本可以将匈奴的南下真正挡在关外,依靠长城的人造屏障,可以顺利反击擅长游击的匈奴骑兵。而直道相当于现在的高速公路,一旦边境告急,国内兵力可以迅速集结,并且沿着直道,军粮补给运输更为便利。同时,直道的纵横穿梭,使得国家中枢咸阳和各地的联系更为方便,读书笔记使得各种政令传达,考核下属,上诉民情等更为便利。水利工程的用处不必赘述,战国时期的都江堰使得川地成为鱼米之乡,郑国渠解决了秦地盐碱灾害,灵渠的开通使得南方与中原地区的联系更为紧密。这些荡气回肠的工程都是大手笔,一项工程都足够使一代帝王青史留名,而秦始皇想将他们都占为己有,便操之过急,使得民不堪负。进一步激发了已有的各种矛盾。同时,到了中后期,秦始皇开始注重享乐,大兴土木,阿房宫、骊山陵等,使得本已沉重的赋税更为苛刻。并且国内太多隐患并没有清除,老世族问题此起彼伏,若有机遇,大患也。

而这些都直指其法律根基的不变,秦强于商鞅变法,也败于秦始皇统一后不及时变法。对战时法律进行修改,七雄争霸,民不聊生,最希望的是休养生息,而不是继续绷紧弦,准备战争,保持战时的法律。在汉朝文景之治便是及时进行了变更,使得汉得以长久。而秦始皇将商君法奉为圭臬,不允许大刀阔斧的再次变法,使得民生鼎沸。而自己的个人魅力和实力等,使得各地反抗实力并不敢轻举妄动。而传位二世,赵高乱政,大肆杀伐,使得国家栋梁一个个倒下,对百姓压迫也越来越厉害。官逼民反,同时六国贵族趁机吹风点火,使得庞然王朝变得摇摇欲坠。

纵观全书,荡气回肠,也对秦有了新的认识,假期玩三国志,称帝后国号也定了秦…对秦也有了自己的情感,改变了对很多人的认识,也进一步认识了很多历史人物,使得他们的形象更为饱满,对商鞅的认识基本改变了教科书传递的刻板形象。读史明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仅符合秦,也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而经济的发展应该是良性的,而不应该是泡沫的,需要靠实体科技的进步来支撑,而不是跳过第二产业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然会成为像齐国一样,经济发达,服务业发达,但经济基础,比如铁等核心资源技术被其他国家掌控,而导致在外交上的被动。所以发展真正的技术,打破各种技术上的垄断,尤其是高新尖技术,争取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发展才是硬道理,融会变通,富国于民,强军励武。作者:耿师哲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罗马帝国的衰亡》读书笔记”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读书笔记的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