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心得 · 观地道战有感600字

观地道战有感600字

遗落战境影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读书不仅仅是获取广泛的知识,陶冶情操,还能缓解焦虑,调节情绪。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在写读书心得时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遗落战境影评,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遗落战境影评(一)

首先说说这部片的阵容。曾执导《创:战纪》的约瑟夫科金斯基(JosephKosinki)担任影片导演,当然,他也是这部电影的编剧,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这部影片的CG设定都是出自他之手。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视觉效果完全贴合导演的意愿。另外一位编剧是迈克尔阿姆特(MichaelArndt),相信了解奥斯卡的朋友都不会陌生了。还有一位编剧是卡尔盖杜谢克(KarlGajdusek),他之前参与的作品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破釜沉舟》。演员方面,汤姆克鲁斯阿汤哥绝对是一大卖点(差点打成一大萌点,相信对于女性观众来说是的),摩根弗里曼、奥尔加柯瑞兰克也是大家很熟悉的演员了。

《遗落战境》(oblivion)算是2013年最吸引我眼球的四部科幻电影之一了,另外三部分别是重返地球(AfterEarth)、《环太平洋》(pacificRim)和《极乐空间》(Elysium)。虽然,老实说,约瑟夫导演上一部作品《创:战纪》让我有些失望,但是他在视觉效果上的努力再配合目前的IMAX技术让我对他的这部新作品有了期待。

这部影片讲的是主角杰克(JackHarper)是两个负责监督开采自然资源的人类幸存者之一,这时的地球已经满目苍夷了。当他发现另外一名幸存者之后,他开始怀疑自己的使命。结果他们发现自己并不是唯一的幸存者,事实上有很多组他们在地球上工作,为了让幸存者彼此无法通信,他们只要一接近对方,就会被提示进入辐射区域。最终主角打败了超级智能计算机,第52号的杰克与他的妻子终成眷属。

对于我本人来说,《遗落战境》没有让我失望。不过我想说,观众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应该会两极分化。我很喜欢这部电影,但是作为一部科幻片,它也有相当多的缺陷,我想这方面是很多观众和我一样不会忽视的。(而且我发现了一个很明显的缺陷,这一点就不剧透了)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它的拖滞感很重。整部电影进行得很缓慢,使得一些场景感到拖拉。其实约瑟夫导演在《创:战纪》里也出现过这样的问题。这并不是说影片的时长特别长(事实上只有两小时),我指的是它的画面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因此让观众觉得很郁闷。所以开个玩笑说,如果这部片的剪辑是我的话,我会把它削减十多分钟,让电影更精简一点,特别是电影的结尾。

当然,拖滞感可以使观众忽视一些情节漏洞。也许有人会说,这部片借用了很多过去科幻片的灵感,但是我把它看作是导演在向过去的这些科幻片致敬。因为这部电影本身实际上就是让观众华丽丽地观看满目苍夷的景色和未来技术的设计感。无可否认的是,这部电影的视觉效果极度震撼,所以我强烈推荐大家去电影院看IMAX3D,虽然作为科幻迷,也许你会觉得情节和故事元素有些熟悉,但是我不得不说,这些电影概念和视觉特效让我耳目一新。

至于演员的表现,我想他们的演技都是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影片的对白确实是有些俗套,但是演员们演得很不错。汤姆克鲁斯和安德丽亚瑞斯波罗格的角色像是量身订做的,安德丽亚瑞斯波罗格作为一个新人的表现确实令人惊喜。

另一点要注意的是这部电影的配乐。约瑟夫导演肯定知道如何挑选他电影背后的作曲家。背景音乐都是为这部电影打造的,并且和这部电影主题高度拟合,而且音乐本身的旋律很好听。

总体来说,《遗落战境》是一部不错的后世界末日的科幻电影。有引人入胜的故事,尽管涉及一些大家熟悉的科幻领域。由汤姆克鲁斯和安德丽亚瑞斯波罗格出色的表演,再加之强大的视觉效果,并且可以说是约瑟夫科金斯基导演在他的科幻片上的一大进步。


遗落战境影评(二)

约瑟夫科辛斯基的上一部作品《创战记》的确有些大而无当,他很有想法,只是剧情过于俗气。相比《创战记》,《遗落战境》在故事的衔接上以及科幻探索意味上,已经不在一个档次。影片虽有着太多同类型科幻电影的影子,但并不妨碍本片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导演将真正的故事掩饰在一幕幕精美的画面之下,在前半部分貌似平淡的开局中,对白不多,但却埋下诸多伏笔,甚至暗含将故事全面翻盘的蕴藏感,可以说,如果你无法理解前面的慢,终将误读本片后面的一切,从这点上说,创作组居心叵测。

影片《遗落战境》一开始,作为第一主演的阿汤哥以画面旁白的形式,交代故事背景。以常规电影的表达方式来说,电影旁白作为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是事件的亲历者,一定不会有错。没错,这则旁白貌似交代出一个惨烈的事实:外星人大举入侵、地球人核武反攻、月球被毁、地球山崩地裂因核武而造成的破坏使得地球已经不再适合人类居住,逃离地球,成为阿汤哥这类仍旧对地球有所眷恋的人的艰难抉择。这个剧情设计看起来非常简单也非常合理。观众顺着这条线走下去,汤哥发现一位遗落的女子,此女正是他时长在脑海中浮现的那个人,于是好奇心铺面而来,在废弃的纽约帝国大厦,两人认出彼此,并刺激了女指挥官,于是,情节似乎就变成了俗套的三角恋。剧情发展到这,观众所能感受到的东西,都是平淡无奇的。那么,接下来,鉴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因为,我们所看到的这则近乎一个小时的开局,有可能全都是假的,甚至连开篇以第一人称演绎的旁白,理当也是假的。

首先,地球到底适不适合居住?细节告诉你,在空旷的大地上,一抔绿草被49号汤哥喂养,再大的细节告诉你,山涧背后,本有绿洲,疲劳之后的49号汤哥会在那里小憩一下,这些看起来蛮无趣的情节,恰恰证明,地球压根就是生命的摇篮,哪怕是在满目疮痍之后。其次,女指挥官与汤哥之间一直被某个外在的女司令监控,并反复问他们是不是最佳拍档,事实上,女指挥官和汤哥之间的情感,只是世界仅剩一男一女之后,自然属性的相互吸引,这一点甚至连外星人在克隆他们之前,恐怕都没有完全意识到;再次,有没有所谓人类已经逃到泰坦星之事实?以我来看,这本是一出谎言,泰坦星无非就是《逃离克隆岛》中人们心心向往的天堂,怀揣着信仰而去,结局必须是毁灭。最后,谁才是堂而皇之的杀人机器?答案应该是汤哥,汤哥跟他的无人机,整体就是外星生物安置在地球的工作机器,这一点也很像邓肯琼斯的处女作《月球》。但《月球》一片的立意其实是在《遗落战境》之后,约瑟夫科辛斯基近乎七八年前,就已经构思过这个故事。

问题在于,当终极BOSS是一台程序主机时,大部分观众觉得这太不新鲜了,类似的设定在《机械公敌》《鹰眼》甚至《生化危机》中都见怪不怪;49号汤哥开着起泡飞船飞向空中悬浮的倒三角船舰,那一幕放佛《天煞:地球反击战》。船舰中,无数个汤哥和无数个女指挥官正在被复制当中,这一幕仿若《逃离克隆岛》和中正被孵化的克隆人;而至于有些人认为本片独立一人的荒野冒险,拼盘了《我是传奇》,甚至将作战场面说成克隆了《星球大战》,这都是牵强类比,生拉硬扯。诚然,本片的确有着许多科幻电影的影子,也许,从立意上讲,在观众喜欢荧幕上充彻着打游戏一样的动作场面时,本片没有一开始就将大战场面制作得极其拉风,倒成了人们觉得比较沉闷的诟病。而许多人想看到的外星人与地球人的生死对决,本就是这种观影情绪的最坑爹之处,照这情绪,《2001太空漫游》无论如何也得睡。

以我个人观点,其实《遗落战境》这部电影本有另外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潜藏在本片叙事方式的掩饰之下。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以一种近乎漏洞甚至以故事硬伤的方式,大胆提炼出这场戏的原委。未来某个时间,外星人开始袭击地球,动因只为掠夺地球资源。地球人类发起了反抗,或启用了核武,但敌我力量悬殊,月球遭袭,地球战败,失去引力平衡的地球山崩地裂,地球人遭到猎杀,几近灭绝。外星人在占据地球之后,建造了数量众多的空中监测站,并搜罗了地球上最出色的一批人的基因,行驶克隆任务。这其中,汤哥和女指挥官两人的本尊不幸遇难,并成为被克隆的母本,唯一遗漏掉的就是汤哥的发妻,她被以催眠的方式洒落人间。

再到影片开局,49号汤哥一开始的旁白,初看是真,其实这本是他被克隆出来之时,外星人移植给他的记忆,确切的说是某种记忆程序。成千上万个汤哥在地球的各个区域行驶以维修为幌子的监察任务,而他们自己全然不知其中阴谋。(观后感)外星人正是利用了人类会主动寻找同类的情感要素,无人机真正的身份才是外星人的杀人利器,只要汤哥扮演的杰克找到人类,无人机就到,地球人就这样被屠戮殆尽。为了防止被无人机扫描,人类只能穿着简陋的防辐射衣物,生活在单瓦残垣的废墟之内,外形反倒像极了外星物种。而等这些汤哥克隆人完成所谓监察任务之后,母体谎称让他们回到所谓泰坦星,其实就是清洗他们这段时间的记忆。为了防止多个汤哥在地球碰面,系统告知不能越过辐射区,否则会被烧焦。实际情况是,就是那次的安全逾越,49号遇上52号,两人激打之后,52号被绑,这其实是一则伏笔,因为49号就此得知自己本是克隆,他将上演克隆人返工母体大本营的人性光辉状举。

科幻立意的主旨部分,《遗落战境》的确不新鲜。但后半段出色的故事翻转,令人眼前一润。而最出色的设定竟是人类情感的传承,这种情感包含男女之情,也有作为人的人性传承。外星人机关算尽,但终究无法抹去人类记忆中有关情感的部分,或者说也无法控制克隆人彼此之前产生新的感情的事实,这反倒是对于外星人来讲,是最最要命的地方。而本片对于克隆人在不同克隆体之间进行所谓感情的传递,恰恰有其新鲜值,而这一点,也是将本片拔高的本源所在。49号和52号,哪一个都不是汤哥本尊,真正的本尊或许在外逃之时,已然死掉,不过,被捆绑之后的52号,终究还是成为了最后一个汤哥。而有关爱妻的恍惚记忆,49号有,52号也有,那是汤哥本尊血脉与情感的延续,貌似平淡,而这在荒凉的末日,在希望重生的结尾,其实并不俗套,只要嚼一嚼,就能嚼出这里面诗意一般的爱情味道。

当然,《遗落战境》在剧本设定上,没有给两位女主角太多的发挥空间,致使汤哥跟两位女主角的火花都不算热烈,但汤哥依然出色的完成了角色的演绎,那时而惶恐、时而自信的眼神、健硕硬朗的身段以及帅酷的模样,多少年前,经典科幻电影《少数派报告》记忆犹新。


遗落战境影评(三)

《遗落战境》的美术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极尽风格的设定呈现出一个全新未来的视觉体验。然而影片故事和节奏拉低了影片本身含金量,过多经典影片元素的混搭让本片迷失了个性,空留一副让人无比碉堡的躯壳。

《遗落战境》有着不错的开场和铺垫。尽管本片格局很小,大部分时间讲述杰克哈勃在辖区维修无人机,但影片气氛与基调拿捏较好。画面中极简风格的运用与未来派的感觉让整部影片有了较好观众缘。随着杰克一次次不顾规章擅自做主寻找回忆,剧情牵引出杰克记忆深处更多谜团。因而尽管影片节奏非常沉稳,但总体气氛、情节和表演引人入胜。

剧本点子创意的缺失,以及各种致敬式的似曾相识将影片质量拉低。太空飞船坠落的桥段有种美剧《迷失》的感觉。这一桥段结束了略显墨迹的前戏。随后出现的外星人造型与铁血战士有几分形似,两条线索的交织把剧情推向高潮。哈勃的意外之旅随后并未带来更多惊悚刺激的悬疑情节,编剧此前的铺垫在外星人摘下面具的一刻被消磨殆尽。似曾相识的情节让人感到无比蛋疼,哈勃被俘后与首领的谈话也缺乏剑拔弩张的气场,显得过于温吞。被俘后杰克通过与首领的对话重新确立自己身份认同,这样的转变显得极为生硬,剧本和导演功力让人捉急。

此外,本片严重缺乏生猛的动作戏和香艳的情色戏,花哨的东西也没能带给观众,因而看上去略显沉闷。尽管侦察机飞行、无人机杀人、坠机和最后的桥段都算动作戏,但与《钢铁侠3》这类大片的动作戏还属两个概念。哈勃与两位美女的关系也过于柏拉图,《异形》的学院派尺度都没能达到。更可歌可泣的是,影片大结局彻底颠覆了《月球》的精神力量,雷出了双胞胎的连桥。

尽管片方宣传导演约瑟夫科金斯基筹备剧本有很多年头,但《遗落战境》故事其实很像《月球》,母体的红眼睛则无法免俗地向《2001太空漫游》致敬,消费科幻大片遗产的性质多过原创,总体严重缺乏亮点。好在本片几位主演都是演技派俊男靓女,加上一流的美工设计让影片有了抓住观众屁股的可能。

hdH765.com更多读书心得扩展阅读

逆战影评


逆战影评(一)

《逆战》是华语电影里迄今为止最接近好莱坞水平的一部枪战动作片。和以前的华语警匪片相比,《逆战》最大的区别就是第一次真正启用了重武器,没错!以前那些电影只是形式上出现过火箭筒、坦克、重机、战斗机枪等军事分类中的重武器,真正拍出重武器量级的视听震撼的,这应该可以算是第一部。

这次的剪辑和摄影都是非常出色的,我拿《谍影重重3》来比喻,看起来有些大言不惭,实际上的确能够和其比肩,例如两部戏都有的车站追逐,届时观众不妨好好比较一番。另外,谢霆锋和周杰伦都是原声(普通话),符合各自的身份,听起来顺耳。至于飞车爆炸跳楼就不多说了,看过林超贤的都懂。

谢霆锋在《逆战》里依然延续了《线人》《十月围城》的各种受虐,惊险戏比起《男儿本色》有过之而无不及。

《逆战》这部电影不是完美的,它不可能让所有观众都满意,动作片本来就只有一个固有受众群。《逆战》就是一部纯粹的动作片,谢霆锋和周杰伦的兄弟情、亲情、感情,在片中全是点缀。为信念而战!这是影片的核心。


逆战影评(二)

《逆战》这部片子适合那些在家里受老婆气,在公司受老板气,在学校受导师气,在单位受领导气的人去看,为啥?因为这部片子百分之八十都是硬碰硬的动作戏,从拳脚肉搏到高空坠落再到街头枪战,简而言之两个字发泄,而每次看到主角们遍体鳞伤依旧大难不死,任然是两个字小强,嗯,我的意思是励志,然而,在纯雄性的发泄和人励志背后,居然会让你感觉到脸上有一点点的湿意,那当然依旧是两个字洋葱,嗯,我的意思是治愈,所以综合起来说这是部集发泄、励志、治愈三系合一的片子,当然你也可以像我一样直白的说,这是一部集发泄、小强、洋葱三系合一的片子,反正你是明白这部片子的定位,不要走错影厅就好。

印象里,除了《黑鹰坠落》之外,似乎没有哪一部影片的动作戏密集到这种程度,追车,肉搏,枪击轮番上演,而且不是港动作片寻常戏码的简单堆砌,频频闪现的装甲车,火箭筒,直升飞机的身影提醒我们,这是一部卯足了劲的野心之作,你甚至可以这么说,《逆战》之于林超贤,正如《英雄本色3夕阳之歌》之于徐克,《喋血街头》之于吴宇森

影片开头在约旦大街上的警匪对抗堪称戏肉,拍得相当洋气,足以让晚入场几分钟的观众误以为正在放映的是美国好莱坞A级制作,后面在吉隆坡街拍摄的火爆场面同样相当有腔调,以至于在周董带上耳机随直升飞机升空的那一刹那,我开始有点恶趣味地幻想,此刻莫不是要放瓦格纳的《女武神》了,还好,林超贤毕竟不是刘刘镇伟,他不爱旁逸斜出,他的电影如机器一般精密

林超贤拍动作戏继承了港产动作片的一个优良传统:节奏紧迫,一重又一重的危机纷至沓来,让角色毫无喘息的机会,最典型的莫过于《线人》最后在学校里的大逃杀,主角每每于绝路险境逃生,让观众的心境连续不断的挤压和释放,那是一种专属动作片特殊的观影快感,曾几何时,麦当雄和林岭东曾经是这一风格的最佳代表,而时至今日,居然只剩下林超贤一位,对比那些把港产的残羹冷炙兑上点内地的网络笑话和民族主义拿出来圈钱的港灿们,林超贤是一个一门心思把精力放在电影本身的人,他的作品靠的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动作奇观和人物情感,走的是华语商业的正道,北京的观众有幸,可以为这种不靠耍宝来讨好内地的硬派作风做一个证明,试问可以有谁看见银幕上闪过西直门的三只大鞋垫而不爆笑的?

影片的明星阵容于我如浮云,相比之下,我觉得倒是应该把掌声多分一点给扮演母亲凤玲的金燕玲和父亲万天的廖启智,影片短短的文戏段落给两位老戏骨留下的空间并不多,但好的演员就是气场非凡,两位人物被诠释的可信可感,为全片的亲情线索做足了铺垫同时,请允许我再次为安志杰鸣个不平,如今为什么就是没有导演愿意请这位新时代的四有青年来演的主角啥的呢?

发泄也好,治愈也好,都是商业片的正常职能,与大多数离了敏感话题和国族大义就不敢拿出来见人的国产影片不同,《逆战》这样制作精良的商业电影至少能让我们在龙年新春看到中国电影的一点希望。


逆战影评(三)

最近看了《逆战》,想写写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必须得承认这部影片不是十足的烂片。对于中国电影,观众的看法其实很矛盾。既希望能够借助这个新兴产业打出中国的名号,但对于电影的成长阶段又显得不够宽容,一部所谓的大片放映后我们听到的更多的是批评,是斥责。不能否认中国电影确实有很多不足,如电影内容不够深刻、不够创新,再如电影技术不是十分成熟,特效比起好莱坞水平还差了一大段但这些都不能抹平导演们、演员们的努力,我们正在一点点地进步,中国电影正在一点点打入国际。《逆战》亦是由国内知名导演,且在国外很多地方现场取景,战争场面很真实,亦请到了周杰伦和谢霆锋加盟,使粉丝们过足了瘾。

但是,其中的不足也是不容忽视的。我觉得电影存在两大硬伤。

一是电影太过注重于画面感,采用大场面大制作,颇有老谋子的风范。但作为一个观影者来说,更注重的往往是人物内心的刻画。不仅是在电影、在文学上也同样如此,马克思就提出过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环境是为人物服务的。场面恢弘并不能掩盖人物灵魂的空洞,鄙人不才,并没能在电影人物的眼睛中看出内心的矛盾和真实的心理。

二是电影的最终目的现在看来并非打动观众而是冲击票房,当然这不是针对《逆战》一部影片,而是现在多数中国电影。电影的票房一开始是为了真实反映观众对于影片的认可度,而现在有了本末倒置的意味。导演们往往投入大笔资金,数以亿计,再加上各路大牌明星的加盟和前期铺天盖地的宣传,忽悠着观众们走进电影院,票房是上来了,可我作为一位最普通的观影者,从电影院出来后总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这种感觉也让我越来越不相信中国电影。

我只是在这里写写个人的看法,《逆战》作为一个大成本电影看看画面还是可以的,也还有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对于中国电影我还是持积极的态度,相信会越走越好。

毒战影评


毒战影评(一)

杜琪峰是香港电影最后一位大佬,他是银河映像的红棍;韦家辉则是个军师,是银河映像的白纸扇。银河映像自96年成立以来,宿命论的基调、浓郁的实验色彩、冰冷刺骨的影像、峰回路转的情节,成为银河映像的风格代表。立足于本土,聚焦边缘,黑色气息,充满宿命的味道同时又有希望的前程,也就是以杜、韦二人为代表银河团队的根本。在香港电影北上内地的10年大潮里,杜琪峰都在苦苦固守香港。此次《毒战》在内地公映,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银河警匪片第一次涉足内地题材。对于杜琪峰而言,他不仅仅北上的淘金大军的一员,这也是一次特殊的北伐战役就像17年前,银河映像成立伊始,他们要在一个全新、困难重重的环境下摸索,如何将这类商业题材和个性风格化完美统一。

比起以往的银河映像出品的警匪片,《毒战》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不同之处在于片中并没有杜琪峰惯用的风格化元素,如人物站位式调度、高反差的灯光、镜头内外节奏的对比、人物造型特写,这些烘托气氛的元素统统没有了。电影很常规,无论是街头枪战和谈判交易的片段,嘈杂的街头不再阴郁,平缓的自然光有悖冷峻,看不出银河的半点风格,没有了气氛,只有写实。

而《毒战》终究与银河映像有共通之处,针对相对的双雄对峙,双方不同人物的各司其职,这些都是典型的银河风格。举个例子,钟汉良与李光洁饰演的两名警察,他们的职责就是驱车跟踪,从头到尾几乎没有下车,停车之后立刻街边小便,这就是典型的银河风格,群戏中的人物无论主配角都特点鲜明,可以参见《暗战》中许绍雄和《pTU》中的黄浩然。结尾多条线索交汇一处,引出了本片最为精彩的段落,是那么的突如其来,如《非常突然》那般,又是典型银河宿命论。

《毒战》并不是一部很具有银河映像风格的电影,但处处却体现了银河的标签。

而本片真正的特质,就是反传统、反类型化。在以往的香港电影中,无论正邪双方都充满了兄弟义气,比如《英雄本色》和《龙虎风云》。过去港产片的黑帮是这样的,洪兴的陈浩南,东星的乌鸦,和联胜的Jimmy仔,《枪火》里的阿鬼。他们要么够帅,要么够狠,要么有钱,要么有心计,而在本片中这一切都没有了。片中所有重义气的全都突入齐来的死亡,反倒是最没有义气的能够活到最后。而香港黑帮呢?以林雪为代表的七人组,是何等狼狈,各个光杆司令,要什么没什么,而作威作福的蔡振标和蔡永昌,反倒是七人的傀儡。对比传统港产片,又是何等讽刺呢?

《毒战》的格局,让人想起了上一部作品《夺命金》,香港黑帮们各个灰头土脸,连小弟的保释金都承担不起,时代已经不是原来的时代,所以过往的原则统统作废。《毒战》最具义气的代表是谁?大聋小聋,号称喋血双聋,集胆魄于智慧一身,更有重型火力在手,单枪匹马杀出一条血路,像极了以往香港电影中的义气英雄、小马哥、李修贤,可他们却是聋子,一个更大的讽刺。

古天乐的角色,可以说是所有港片中从未出现的,他从头到尾不停的在出卖别人,只求自保,杜琪峰、韦家辉在访谈中就说过:电影来就像探讨一下人心到底有多坏。古天乐放弃了自己原则,只为生存,就像港产片放弃了自己的特质而转投内地一样。而以孙红雷为代表的警察,他们不再高大全,不再脸谱化,也会死亡,也会困倦,也会失败,表面上塑造了警察有血有肉的形象,实则也是放弃了自己的传统的原则。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细节,在开场不久后孙红雷审讯古天乐的情节,摄像机特别给出了桌上刑讯逼供的字样,要知道这些警察修理嫌犯的情节在港产片中很常见。可等到镜头移位时才发现,原来是禁止刑讯逼供,意图明显,你香港电影玩的那套,在换了地方之后也就玩不转了。

在一个崭新的时代中,坚持过往的原则,换来的就是固守陈规的失败,戏里戏外的宿命论,这是《毒战》中的反传统意义,也是杜、韦二人电影作品中反英雄和英雄主义并存的类型化体现,也暗喻了香港电影北上所面临的态势。

而杜琪峰韦家辉再度联手的《毒战》也证明了,北上并不意味着港片对内地的妥协,也不代表港片已死,他们用自己的方式适应了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这就是突破,也为未来警匪题材电影找准了新的航线。

自古以来,正义与邪恶便不可两立,《毒战》取材自真实案例,讲述了缉毒警察深入狼穴,在短短3天时间内完成了一场惊天奇袭,歼灭一个特大贩毒集团的故事,并由此塑造了一群执掌正义之剑的缉毒警察。首度接手内地题材便涉及缉毒这样既敏感而又严峻的题材,即便是以场面调度和凝练风格独步华语影坛的警匪片专家杜琪峰也不敢怠慢,与编剧搭档韦家辉经过大量深入的调访和素材收集,历经三年筹备,先后转战天津、珠海等多地实景拍摄,才打造出一部绝无半点夸张和卖弄,却又极度震撼人心的现实主义警匪大戏。《毒战》虽然也是集合了犯罪、悬疑、动作等多重商业元素,却并不是像好莱坞的《007》、《虎胆龙威》等著名系列一样打造超现实的特工童话,也不是像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华语警匪片一样追求动作刺激,而是扎根于现实,努力刻画出最真实的中国警察形象。

孙红雷饰演的张雷队长,黄奕饰演的小贝,高云翔饰演的小祥,钟汉良、李光洁饰演的外地缉毒警察,他们有血有肉,有丰沛的感情,对缉毒事业拥有无限的热忱,用生命展现着中国警察的工作、生活状态与精神世界。他们忠于职守,跟踪运毒车,可以两天两夜不眠不食,连上卫生间的时间都没有,当镜头扫过车座旁一瓶装满黄色液体的矿泉水瓶,观众除了会心的一笑,也会被勾起心底由衷的敬意和怜惜;他们拥有过人的机智,也拥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张队乔装成毒贩,先后与哈哈哥与昌哥接头,为了获得对方的信任,钓出幕后更大的黑手,他当场吸毒,第一次是假吸,用精彩的表演打消了哈哈哥的疑虑,第二次却是意料之外,形势所迫,不得不吸食昌哥敬上的高纯度毒品,张队吸完之后的痛苦令观众触目惊心,揭示了毒品危害的同时,也充分注解了缉毒工作的危险性质。

他们依法办案,古天乐饰演的香港制毒蔡添明意外落网后,张队没有使用武力或证据使其就范,而是运用智慧和经验使对方得到戴罪立功的机会;而在影片高潮部分的街头围捕段落中,蔡添明已经丧心病狂地杀害了多名警察,张队仍然抑制住巨大的愤怒,没有开枪射杀这个已经举手投降的对手。这些可歌可泣又极具真实感的情节,使《毒战》保留了银河映像艺术风格的同时,也完成了一次写实主义与商业警匪片的完美结合。

正可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与英雄警察们的浩然正气形成鲜明对比,影片中毒贩们在魔道中失去了灵魂,惶惶不可终日,枉费心机犹作困兽之斗,却无力改变不了被消灭的结局,影片对于毒贩的塑造也是层次分明,人体运毒者为利益变成毒品集团利益链最未端的牺牲品,凶悍狡猾如大聋、小聋兄弟即便能侥幸逃脱一次,最终也难逃横尸街头的下场,如蔡添明这样的制毒高手,也曾自食毒果,经历毒锅炉爆炸、妻子当场死亡,还有香港贩毒集团,任凭是怎样组织紧密,小心翼翼,却也只能在贪婪的驱使下蠢蠢欲动,不知不觉间露出了毒蛇的七寸。

导演杜琪峰为内地毒枭量身打造的警匪电影《毒战》,低调凶猛简单粗暴。它没有那么多啰嗦的前缀,也没有大量的花招式,更多的精力用在讲故事本身。比起《夺命金》还有黑帮介入,《毒战》中的角色更像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普通人。环境粗糙的客运大巴车、酒后驾车撞入饭店的倒霉司机、身残志坚的聋哑人、灰头土脸随处可见的警察叔叔。然而,那些自以为遥不可及的社会新闻每天都发生在我们周围。

以前在香港层出不穷的涉毒警匪剧情,因为杜琪峰转投内地,也开始发生在津海(天津、珠海)地带。作为香港影坛生产力旺盛别具一格的战神级人物,杜琪峰这个外地人拍内地,比内地人拍内地拍得更加通透刺骨。尽管我们每天看的社会新闻,比目前电影审查底线底出无数条歌舞伎町,但电影审查一直在情绪不稳的尽职尽责。《毒战》中所有人都死光(最大剧透),与其说是超强推理的犀利收尾,不如说是审查机构携手杜琪峰为观众提供的巨大惊喜。

《毒战》为缉毒警察提供了巨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可卧底、可吸毒、可被杀(警察也会死?这是数位被我剧透后的朋友第一反应)。孙红雷饰演的津海禁毒大队长张雷就像一只老鷹,紧紧盯住涉毒者的死穴,他敏锐、周密、谨慎、刚正不阿,有着一切皆有我掌控的气魄。事实上,整部影片表面看来的确由他主导。他清楚涉毒的敌人是多么凶残,却没有想到涉毒的敌人根本不是人。

《毒战》参赛第6届罗马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时,有媒体报道说Louiskoo(古天乐)是杜琪峰风格的最佳诠释者。影片中古天乐饰演的蔡添明可以让我们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很多视他人生命如无物的犯罪分子,这些人在网络上都曾引起热议,更有犯罪学家心理学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蔡添明亦有着人的弱点,他清楚自己的罪,怕死。古天乐的演技就是蔡添明的演技,想要辨别真假,谈何容易。

对于观众来讲,谁都清楚蔡添明绝非省油的灯,戏一定在他身上,但是,如果不是出人意料精明机敏的大小聋对蔡添明的畏惧,谁也不能预想他有多强。尽管略有预想,结局依旧超越人的理解范畴。一个好人的思维方式,永远同步不到蔡添明的频率。蔡添明,不只是毒枭,毒枭亦有人性,他又不能简单用贪婪、凶残、冷血来形容。曾经看过一本小说讲一个人生病后视觉出现问题,从此看他人都是污秽的生命,而污秽的生命在他眼中才完美。蔡添明眼中,人是以怎样的形象存在,这是一个很有嚼头却无法嚼透的问题。

影片的动作、枪战都很精彩,但最精彩的还在于对人性的探寻。

战狼影评


战狼影评(一)

文/ 纳兰惊梦

其实一开始让我看《战狼》我是拒绝的,因为看国产战争片在印象中是个撞烂片风险极大的选择,大多片子是各种同仇敌忾视死如归的高大全英雄以各种违反科学常识的技能突突敌人,再加上一些五毛钱的特效上去,场景duang的一下看起来很激烈很热闹,所以观众们对于这样的片子一定骂烂片。但基于好基友们的强烈交口推荐,让我抱着万一中五百万呢的心态走进电影院。万万没想到,五百万果然没中到,却改观了个人对于国产战争片的悲观态度。作为功夫小子吴京的第二部导演作品,《战狼》虽然在镜头语言的艺术感、情节故事的流畅性与完整度上存在些许瑕疵,但依然不能改变这是一部有看点有燃点的硬汉佳片。如果能够在剧情上加以打磨与延展,发展成系列电影也是有巨大潜在票房市场的。

关于战争片的一个基本事实前提是:军队其实绝对是磨灭个性的地方,它需要的是个体的令行禁止与绝对服从,这也是痞性十足的冷锋(吴京饰)被部队开除的根本原因,即使你再有本事也不行,对于普通部队的士兵来说,服从才是第一天职。但对于战狼中队这样一支特种部队中的特种部队来说,自然有收服刺头的本领,因为这支部队里本身个个都不是善茬,既有个高智商、高情商的女上司,还有同样身手不凡孤傲冷峻的副队长,惺惺相惜也好,志同道合也罢,当这些怪咖聚集在一起时,相同的磁场便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战狼》便以此巧妙的将角色个性特点合理放大,让原本在现实中不太可能存在的角色形象落地生根,成为有血有肉的存在,完成了对于角色人性的完整塑造,避免了过往战争片中主角过于光辉高大而脚下无根脱离现实的弊病。

在解决角色真实感的前提下,《战狼》同时满足了战争迷军事迷们对于真正战场还原度的苛求。毕竟这样一部硬气的电影,主要的观众群体自然是以男性观众,尤其是爱好战争场景的军事迷们。对于这部分观众群体来说,技术细节上的专业度是影响他们口碑的关键因素。譬如有网友就指出电影中的武器没用上JS7.62的狙击枪,对战中没有配备烟雾弹,没有战术机无人机等相当专业的缺陷。但客观的来说,《战狼》中还是动用了堪比好莱坞战争大片般豪华的武器库,包括5.8毫米10式铜壳弹、美军制式的M136AT4火箭筒、M25狙击步枪,以及歼-10战斗机、直9,武直-10等等共200多架次军用飞机和32台现役坦克,在国内现有的战争片中几乎已经是颠覆式的。虽然略有遗憾,但对于识货的观众来说,也已经是值回票价。

其实在并不缺乏男神和小鲜肉的当下,武打明星是极度稀缺的资源,这样的窘境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客观存在着。看看《敢死队》中加起来快要成千年老妖的肌肉爷爷天团们,再看看一而再再而三食言不拍动作戏的成龙,都印证了功夫明星青黄不接的事实。所谓危机便是转机,圈中不乏有试图向打星转型的演员,尤其对于像吴京这样硬桥硬马的练家子来说,这样的危机却是利好与机遇。尚且记得当年《杀破狼》横空出世时的真刀真枪对于观众带来的视觉冲击与震撼,恰恰正是当下观众对于真功夫电影的渴求。在特效日益精益的如今,这种渴求却变得极度奢侈。如果能够借助这样的危机打造出有特色的《战狼》品牌标签来,亦是吴京个人在从影生涯上的巨大成功。

战狼影评(二)

其实作为一个女生,我一向对硬汉片提不起什么兴趣。但《战狼》的宣传活动中邀请了着名的张召忠将军,让我对此片产生几分好奇。加之此片上映之后好评如潮,终于让我狠下心,摸摸兜里仅剩的几张软妹币,走进了电影院。

影片的开头意料之中的无聊。打毒贩这种俗套戏码照例没什么新意,解救人质也不过是此类影片的俗套而已。主角莫名其妙地朝墙三枪让我有点小好奇违反了领导命令的他到底想干啥?

但最终也不过是机智的主角发现了上级没有发现的战机,靠着那么一点主角光环,成功地在艰难的环境下击毙罪犯拯救人质。而真正的大BOSS也如同众人所料的一般,从重重包围中从容脱身而去,并且留下I will be back式的誓言,表示要宰了主角。主角也如愿以偿地因为违抗军令被关禁闭,然后再进入一支神秘的特征部队战狼

看到这里我有点无语,从头到尾都是好莱坞似的样板戏,所有戏码似乎都是前人用过无数次的。看了一分钟你能知道三分钟讲啥,看了五分钟前半个钟头都明白了姐买票进来不是为了看这个的!你在逗我么!还姐电影票钱!然而,就在我几乎要暴走的时候,亮点来了。

主角进入了队伍之后就赶上了军事演习,对手是小哥以前所在的部队。达成【击毙boss*1 】 【击毙狼*一群】目标之后,有惊无险的演习就要结束了,接下来就是大伙放松唠家常的戏码,还有战友显摆老婆孩子之类的剧情等等就在此时意外发生了。

逃掉的大BOSS请来了出身于海豹部队、上过战场的外国雇佣兵头子,带着雇佣兵出现在了演习场上,准备秒杀主角小哥。接下来就是各种惊心动魄的肉搏,几个英勇的特种兵牺牲。

而主角则遭遇了与他父亲当年相同的状况:对手利用重伤的战友设下陷阱,试图引主角冷锋入彀。我不太懂军事术语,总之是眼看战友身受重伤还不能去救,谁去救谁死。这个情况在我看来基本无解,按照电影最后的交代,当年冷锋的父亲也只能是给了自己战友一个痛快。

然而主角冷锋却成功解救了战友,并独自追击对手直到边境线,在边境线上与对手展开一场惊醒动魄的肉搏。然而主角光环却没能帮助冷锋取胜,对手身强力壮而且实战经验丰富。当敌人最终击败冷锋并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时,银幕前的我不禁抽了一口冷气。

就在这时,对手看见了冷锋贴在胳膊上的国旗,国旗上写着I FIGHT FOR CHINA。

对手不能理解这种价值观,因为他是为钱而战的,因此他把冷锋胳膊上的国旗扯下来,扔到了地上。而这个动作最终变成了作死:冷锋终于爆发了,他强忍着剧痛一刀结果了对手。至此,电影的主线基本结束。接下来抢回血液样本什么的桥段,不过就是给电影一个happy ending而已。

整个电影让我最感动的并不是那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而是特种兵肩膀国旗上写的那句I FIGHT FOR CHINA。我为了中国而战。相信对于真正的军人来说,无论从军有着什么现实目的,在每个军人的心底,都深深地明白,一切的付出,追根究底都是为了保护这个国家。为了挚爱的祖国,再苦再累甚至付出生命也是值得的。牺牲一个我,成全千万家。这是每一个军人的心声。

当那个有个漂亮女儿的兵哥哥殉国的时候,我在电影院哭得泣不成声。因为我清楚地知道,这是真的,当我们享受人生的时候,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有人为了我们能享受人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也许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他们也许很年轻,他们也有父母亲人。但是为了更多人的幸福,他们牺牲了自己。他们,是为了中国,为了中国人都能过着和平安宁的日子。他们深深地爱着这个国家,并且愿意为这个国家奉献自己的生命。我敬佩他们。

冷锋的父亲给战友一个痛快,作为军人来说他的选择没错,他做得已经很好了。但作为中国军人,他做得还不够好。他的儿子,电影的主角冷锋给出了另外一个答案:他突破绝境,救出战友。

我为中国而战!为了这个伟大的目标,谁也无法阻挡战士前进的脚步。毒品贩子不能,雇佣兵头子也不能,恶魔挡在面前,战士就会杀死恶魔,哪怕天神拦在战士的道路上,战士照样会斩下天神。

战士热血可以流尽,生命之花可以掉落,但中国前进的脚步绝不会停下。谁挡在中国面前,战士就会奋起战斗,直到碾过去。

我要给《战狼》这部片子一个大大的赞。虽然剧情老套,我也吐槽了那么多,但是我必须承认我确实被感动到了,I FIGHT FOR CHINA,那种对国家的热爱让我感同身受。虽然我不是军人,也没机会上战场,但是我愿意尽我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让身边的人生活得更加幸福。

相信大多数从电影院走出来的小伙伴们一定跟我想的一样。我们站立的地方叫中国,这是我们的家,纵使家还没建得多么完美多么富丽堂皇,但是我们依然爱她,并且打心底里希望她越来越强大。我们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建设她,去守护她,并且愿意维护她的声誉,容不得一点对她的污蔑。我们爱祖国,并且因为这份爱而骄傲。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祖国也同样爱我们。我坚信每一份牺牲都会被铭记,我更确定,我们为这个国家的每一份付出都会有回报。

I FIGHT FOR CHINA,我们为了祖国而奋斗,至死不渝。

战狼影评(三)

吴京很早就跟着香港电影人拍摄功夫片和时装动作片。这些商业上收获成功的片子,让吴京看懂了如何掌控电影的节奏、视觉、场面,可以让观众得到到最舒适的享受。《战狼》虽然类型换成了战争片,但是节奏上仍旧有动作片的紧张,再辅以视觉和场面上的宏大,自然相得益彰。

从一开始的出片名时就带来了不同于一般国产片的质感,在3D技术的衬托下,战狼这片名带有一种热血斑驳的痕迹,射过来的子弹也迎面而来。开场时也是一场由吴京扮演的狙击手冷锋参加的缉毒战,他不顾上级的命令而擅自行动,危急之际利用狙击枪三次的射击而击毙了毒贩武吉,而武吉的哥哥敏登,一位活跃在东南亚地区的大毒贩,为了给弟弟报仇而派了一只雇佣兵队伍前来追杀,甚至不惜直入特种部队战狼中队的训练现场,于是两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展开了生死决战

影片明显借鉴了很多好莱坞主流动作片的叙事模式,一方面是一改传统国产主旋律电影的人物高大全的塑造方式,另一方面则是把故事的主线尽可能的简化,而花费更多的心思在于人物塑造、动作场面上。但剧情简单并不代表就一定是不用心去创作,影片花了一些细节刻画人物、铺垫剧情,如开场不久武吉在挟持人质时,传出他的哥哥,救我的声音,后来才知道原来他正在跟哥哥敏登通话之中,他是向敏登求救,也为后来敏登的特地报仇埋下了伏笔;另一场戏是龙小云问及冷锋的身世时,影片用了几分钟时间闪回交代冷锋的父亲及他的遭遇,表面上看是丰富剧情,也缓和一下影片的紧张动作戏的节奏感,但看完影片可以发觉,这场戏还隐藏着更深的意义,在最后时也带出了儿子冷锋的成长,并使得父子俩的个性形象更加的丰满起来。

动作戏则自然是影片《战狼》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还记得当年看吴京的《狼牙》时,高潮大战虽然是来自于《黑客帝国3》的高潮戏,但看起来还是很爽快,这次吴京找来了英国的动作明星斯科特阿特金斯作为对手,两人奉献出几场对手戏,从前半部分时的丛林中的追逐、狙击,再到高潮时的丛林狙击、草地生死肉搏,层次感十分的分明,又步步惊心,尽管两人的小刀对决戏比《杀破狼》中的略微逊色,但狙击枪之间的对决追杀,则弥补了这个不足。这点也让影片看的热血沸腾、荷尔蒙飙升。

如今的不少动作片都是走的CG特效制作的路线,而出现了不少华丽炫目的科幻动作大片,相比之下,武术家出身的吴京取长补短,邀请了武术家斯科特阿特金斯一同奉献出这部既有步步惊心的狙击手对决戏、又有拳拳到肉的肉搏战的《战狼》,而让人看得热血沸腾,更何况还有很内敛又意味深长的父子戏。

冰棍影评


冰棍影评

冰棍是什么滋味呢?像水果还是饼干?

比它们好吃100倍!

英才这样回答道,于是背着小白狗的石圭开始幻想,那遥远的月球上冰棍的诱惑。暑假来了,英才开始了漫漫假期,这个假期很特别,因为一切与冰棍有关。

这是一个细腻而感人的故事。影片细腻流畅地展现出一幕幕生活场景,无论是细节的设计,还是背景的安排都有很缜密的考虑,让观众深陷影片所营造的故事氛围中。应该说这是一个家庭喜剧片,可整个故事的却营造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的气氛,让人在笑声中又含着泪水。生活总少不了插科打诨诙谐的镜头,但挥之不去却是心头淡淡的哀伤,就像背景中远远飘去的那一抹云彩。

应该说此剧非常鲜明地体现着韩国电影的特色,细腻,画面唯美,温暖。但却少了很多矫揉造作,像是一个洗去精致妆颜的女孩,质朴地呈现在你我面前,眼神真挚,贴近人心。就像你我的故事一样。

很值得一提的是剧中小演员的表演,自然真切,让人喜爱,难以忘记。

诸如此类寻找父母题材的儿童片其实很多,巴西的《中央车站》、日本的《菊次郎的夏天》就是很好的例子。其实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在寻找,只是童年是梦最初开始的地方。把寻找和儿童联系在一起很有一种象征意味,其实儿童就是成人,而成人也是儿童,本质上都一样。儿童片的观众不仅是儿童,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些曾经是儿童的人。好的儿童片早已超过了儿童片的限制,往更远更深的地方延伸,面孔却依然单纯,像一个对着太阳露出白牙傻笑的孩子。

梦想是该片的主题。一个孩子为了寻找自己的爸爸,依靠自己小小的力量走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即使承载梦想的是微不足道的冰棍,可却依然拥有甜蜜的味道。为自己的梦想单纯地努力着,即使拥有无法预料的未来。不去想不去想,只要有梦就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或小或大,或近或远,承载梦想的或许是一幢房子,一辆车,一个人,一本书,一棵植物,或者,仅仅是一根冰棍,这都是一件引以自豪的事情,它让我们幸福。

英才、松秀、仁博,还有背着白狗的石圭,傻乎乎的喜顺这些可爱的人将一个共同的故事留给了那个暑假,让小镇上炽热的阳光温和起来,有一种温暖的味道,这个故事与冰棍有关,与梦想有关

英才捧着冰棍,开心地笑着,冰棍的沁凉的甜汁在心底浓浓地流开

窗户影评


窗户影评(一)

这是卡洛斯的另一部简约化的电影,没有任何圈套圈剧情的限制,以最平凡的摄影和表演叙述一个带病老作家最后时光的生活故事。无论是台词还是影片长度,都很简化,拒绝了任何夸张式情感戏份和特效渲染,就事叙事。结尾处变缓的调子,隐约而优美地给老作家划上生命的句号。圣胡安郊外的孤宅,一位期盼康复的老者,一次诗意化的田中漫步,带着如梦般凄美的回忆,完整地合上了简洁的篇章。

或许简约式的电影最能贴近生活,没有复杂的台词和俚语,没有绕口令和笑点,没有哗众取宠和意识主流,更无巧妙生花的剧情和炫丽无比的特效,带出来的感触往往深刻而长久。商业大片是制造大众梦想的原子弹,一旦投放,效应轰动,各种的人生激情和梦想壮志相互融汇,摩擦,彼此碰撞,相得益彰。简约电影的魅力是以生活为起点,论及大小人生事,再配以散文式的叙事装点,恰当地赋予了唯美的光面,呈现于观众眼前的,无非就是荧幕上发生的生活片段,平淡而深刻。

《迷失东京》带给人暖暖的冬日迷茫,话语成了一种次要的表达,影像里的情感忽然变得含蓄而朴实,魅力焕发到新的高度。《奥霍顿的新生活》更以轻幽默的手法来装点退休工程师的生活,人生的无常变幻很快转化为一种超然的领悟,枯燥一扫而光。《与海共生》用生活的行动架构起浓浓的祖孙三代情谊,海上日出的光辉燃点起亲情的火把,小小漂流瓶的结尾延伸了爱的寄托。简约叙事的电影有很多很多,其魅力可见一斑。

《窗户》中的窗是写实也是一种隐喻,残年卧病的老作家多次望向窗外,生命的依恋感透过这个窗户流露出来,既是菜园和田野,也是儿子和钢琴,更是对生活自由与自尊的捍卫。梦一般的开头,是掀开了尘封的回忆,而这个漫长而短暂的回忆之窗,最后为老人写上了剧终。离世的伤感化作了晚风,暖和而温柔的晚风,吹向很远很远的地方。老作家在金色的田野上的漫步,肆意挥霍自己剩下的气力,草原上热洒一泡尿,向死亡敬一杯好酒,在风光无限里慢慢褪去一辈子的年华外衣此时此刻,至少唤醒了我们正忙碌而奔波的一生是否需要停顿一下,做自己最喜欢做的,我们不需要到晚年空闲之时,疾病缠身再考虑这种愿望。

《窗户》让我想起了《秋天的春天》,也是讲述了一位老顽童在暮年的精彩故事。不羁的性情奔放如狮子,带出的感动又是另外一番滋味。


窗户影评(二)

阿根廷导演Carlos Sorin的从影经历有点像杨德昌,42岁了才拍摄出自己第一部电影作品,1986年的《国王和电影》,此片一鸣惊人,获得了威尼斯处女作银狮大奖,并被评为阿根廷80年代十大佳片之一。

在第52界旧金山国际电影节上遇到Carlos Sorin还挺意外的。这小老头拎着个公文包,土黄咔叽布夹克上都是雨痕,里面的衬衫领子胡乱翻出来,脸上笑出一朵花。电影《窗》开场前被请到台前讲话,开口先抱怨旧金山的大陡坡他竟然从市中心一路翻山冒雨步行过来紧接着抛出些拍摄过程中的轶事笑话,整个影院哈作一团。

比起他的热络,电影《窗》收敛得让人意外极了。如果电影艺术中也有简约主义,那这部《窗》就是电影简约主义的胜利,仅32页的剧本,几乎为零的情节,少到不能再少的对话,但我的眼睛就是挪不开:宛若风景油画一般的摄影,人物细微而稍纵即逝的表情,巴塔哥尼亚高原荒芜的风,还有干净的像冰一样的蓝天。毫无疑问我是一个来自疏远国度的旁观者,但这些陌生的人物所表达出来的却都是令人熟悉而温暖的情绪,我似乎一直都认识他们,宛若旧邻。

故事从一位老作家安东尼奥儿时的梦讲起,八十年前遇到的年轻保姆的脸突然出现在八十年后的梦境深处,安东尼奥说记忆真是件奇怪的事,而这一天,他多年未见的钢琴师儿子终于要回来探望刚因心脏病发而卧床输液的父亲。照顾安东尼奥的两位家庭护士,玛丽亚卡门与艾米莎,从清早起便开始忙碌,要给安东尼奥做早点,打针吃药,理发,找琴师来调几十年都没人弹的德国钢琴,侍弄菜园,还得对付老头子的健忘病;而完全不听话的安东尼奥硬要人取出珍藏四十多年的香槟以备迎接儿子。

这些琐碎而平淡的家庭生活中唯一的调剂是安东尼奥的逃跑老头子拎着自己的输液袋子,要调音师帮忙系好鞋带,披上外套带着帽子一个人偷偷跑出门去看昨夜风暴过后一片凌乱的蔬菜园子,然后又在大片金黄的茅草地上巡视。除了这个小小的高潮,故事从头到尾都是静止的,就如同影片的名字窗一样,仅仅提供了一方观察视角,一帧人物剪影,一个生活片段。来龙去脉是否必要?一个故事,一部电影,是否该向读者观众传达一条清晰明了的信息?

电影结束后我问Carlos Sorin这两个问题,他没有正面回答,只说:要传信儿的话,该去邮局而不是电影院吧。

实质上,Carlos Sorin对好莱坞套路式的夸张剧情是相当反感的。他在电影结束后的问答时段半开玩笑的说自己这种以刻画人物见长叙事为辅的表现手法也是迫不得已所有讲故事的故事早被好莱坞拍完了,而他去年想购买某书的电影版权,也因为资金不足被好莱坞的大公司抢了先。Carlos Sorin的夹缝生存既是无奈,却也塑造出他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风格。他的人物往往具有极强的带入感,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通过生动的语言表情或小动作让观众了解他们,窥视到他们的内心。这些人物都不入模式,性格圆润丰满,既有可爱之处,也有可怜的暗角。Carlos Sorin的极简主义正是要把阐释权交给观众自己,他希望每个人都能通过他所描绘的小小侧面折射出对生命独特的领悟,他不传达信息,也绝不回答自己的电影究竟在表达什么的问题。

这样抓细节讲细微的表现手法很有日本电影工笔临摹的意味,但又没有很多日本电影为了唯美而唯美刻意做作的毛病。《窗》中最具象征意义的片段不过是安东尼奥在金黄茅草覆盖的荒野里有点惘若迷幻的凝视篱笆那边一匹面悬白色条纹的高原红马,但这一切都发生得自然而真实,没有画外音、心理独白,甚至连烘托情绪的音乐都没有,只有隐约的风声,似呜咽,又似轻吟。对比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得主《入殓师》中主人公在郊野拉琴的唯美一幕,Carlos Sorin的处理坦然坦荡,诚恳诚实。

我尤其欣赏Carlos Sorin对信息传达的见解,这几乎也是我对小说艺术的理解。不传达信息并非故事中不包含可领会言传的信息,而是作者想通过故事表达的信息具有复杂的层次与侧面,任何阐释推理总结的做法都会不可避免的造成信息丢失。在这种情况下,诚实的还原事件的本来面貌,注重人物性格刻画,截取生活的一个平面忠实的记录才是更为明智的表现手法,这好比我们东方传统文化中的大象无形,无声胜有声,无与有在极致的层面对称转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样以少胜多的简约主义理念在操作上会要求任何展露在屏幕上的细节都完美无缺,而这除了要依靠精湛的布景摄影外,还要求表演的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有意思的是饰演安东尼奥的Antonio Larreta是乌拉圭的著名作家、评论家及戏剧导演,以86岁高龄第一次触电,其表演的精度与张力却实在让人惊叹这真是才华无年限啊!

Carlos Sorin的《窗》影如其名,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窥视他内心创作理念的窗口;而他的电影人物与人生片段就如大多数评论所赞誉的那样,是一颗颗荒野中的宝石,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静默的折射出柔美的微光,不张扬,不焦躁,朴素沉静,只待有缘人。

相信《遗落战境影评》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书心得,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地道战有感6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