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时间的礼物读书笔记

时间的礼物读书笔记

《时间的形状》读书笔记1000字。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在我们上学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书籍作品。阅读完相关作品以后,相信心中会有不少的心得,为了可以记住当时读完书后的所思所想,就必须写一篇读书笔记,有哪些好的读书笔记范本而资借鉴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时间的形状》读书笔记1000字”,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开尔文曾自信的宣布科学的大厦已经建成,这位伟大而又有点自大的科学家,在预言方面显得平庸无能,以至于后来的科学发现,不断向他的这句名言发出挑战,而且无一例外的成功了。从与以太理论背道而驰的迈克尔孙——莫雷实验,到普朗克构建了一个前人难以想像的世界才得以解释的黑体辐射。人类一次次亲手毁坏自己用“上帝造物论”构造的看似完美无瑕的科学大厦。

在唯心主义盛行的时代,当人们发现上帝所创造的一切竟如此的怪诞陆离的时候,他们只能默默的接受自己只不过是上帝这个赌徒掷骰子时的产物。

如果说,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有什么能令人类发出无限的感慨,那就只有时间。如果说,在时间的洪流中,有什么能令人如此着迷,那就只有时间的本质。早期科学家的观点,时间是不拘于任何事物,它不受任何事情干扰,我们没有能力让它慢点流过我们的身边,更没有能力让它停下脚步,邀请它驻足观赏一下人类灿烂而又脆弱的文明。

但人类是勇敢的,几百年来,有许许多多的“勇敢者”在猜测,在试探,试图探明时间是什么。《时间的形状》这本书就从伽利略时期开始介绍,随着时间的脚步带领我们探索着它的秘密。想要知道时间的秘密,就不得不提它的另一位亲密伙伴——光。

伽利略,这位敢于质疑亚里士多德的人,率先吹响了冲锋号。他试图测量光的速度,但是很遗憾,他失败了,但他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

七十年后,一位丹麦的天文学家勇敢的站了出来,用他极为巧妙的方法,测量出来光的速度。又过了几个世纪,其间物理学家们并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直到近代,物理学家们才测量出了最精确的数值。

提起光和时间,不得不提的就是科学界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和他的著作《相对论》这位科学巨人用他独特的思维实验,重新定义了光和时间。在《时间的形状》这本书中,他被描绘成了一位横空出世的大侠,无门无派,但是一出手就令天下震惊。本书生动地描写了《相对论》,文中没有令人头晕眼花的公式推导,简洁明了的向我们证明描述了相对论这部改变我们生活的著作。

牛顿曾经说过:“我自己以为我不过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发现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块卵石或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至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翰的真理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我读完这本书后,感觉自己在真理的海洋面前显得尤为渺小。世界很奇妙,我们是一群尚未出发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孩子,我们应该带着赤诚之心,去探索这个美妙而又神秘的世界。

最后,借用一段法国博物学家布丰的话来结尾:

世界运转无止息,

因为万物都在时间的洪流中相遇。

在广袤无尽的空间中,

以及物换星移的接轨瞬间,

万物混成冥和,

不拘任何形体,

不拘任何被赋予的形象。

因此,万事万物,

或相近或远离,

或合一或分离,

或相容或互斥,

或生或灭。

恒久不变的只有相互作用的力,

恣意横行,

却灵巧二不自戕。

为宇宙燃起生命气息,

让生命舞台上,

无时无刻不上演着新的戏码,

写下生生不息,永无止境的诗篇。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扩展阅读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1000字


今天是2018年6月25日,就在前不久,江苏省高考成绩和本科录取分数线公布了,同时,一篇传是省委扩大会议的会议纪要也刷遍了朋友圈,周边朋友们对江苏高考的讨论让我不由地回忆起自己的求学生涯,和那本被我无数次翻阅的《时间简史》。今天我将再次翻开它,并怀着一份敬畏向大家推荐它。

“甲和乙绕着400米长的跑道跑步,甲的速度是10m/s,乙的速度是8m/s,甲乙两人同一地点出发,问甲乙几秒后第一次相遇”我们从小就做这样的题目,小学的我们把这类题目叫做追击问题,追击时间等于路程差除以速度差。所以这道题目的正确答案应该是200秒后。

看吧,其实我们从小就开始接触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我高三毕业那一年,甚至 觉得自己可以用力速度和时间去描述整个世界。其实不仅是我这么想,活在19世纪初的人们,也这么认为。当时著名的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侯爵就断定,宇宙是完全决定论。只要我们知道宇宙在某一时刻的完全的状态,我们便能预言宇宙中将会发生的任一事件。因为我们有牛顿定律。

但很快,越来越多的实验观测数据开始与经典体系相悖,比如,我们得到某一时刻电子和原子核的完全状态,但我们却无法预测电子在下一时刻的位置;又比如,为什么水星在靠近太阳的位置以一种旋近的态势公转,而不是按原来人们的一个闭合的椭圆轨迹呢?

《时间简史》告诉我们,牛顿之后还有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而他们将重新定义经典的空间和时间。当然,除了时间和空间,书中还有关于黑洞/宇宙/时间/虫洞/基本粒子等等描述,作者霍金总能做到从公元前的亚里士多德开始,将物理学的发展向我们娓娓道来。

合上书页,书中提到的亚里士多德、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还有作者霍金,他们对科学的敬畏,对未知的饥渴令我叹息,我们从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科学”的口号不知不觉已经喊了100多年了,生活在21世纪的我,却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云亦云甚至不知所云,更多的小聪明甚至愚钝,法国卢浮宫门票全天有效,于是出现了“一天七用”的旅行团,新能源车补按照满电公里数分配,于是出现了特制版骗补电池和车型。当探索科学法则变为寻找规则漏洞,当创新科技技术变为巧用技术套利,试问,科学精神何在。

最后,分享一段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中的文字:

「那些历史的尖峰时刻都需要太长的酝酿时间,每一桩影响深远的事件都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 就像避雷针的尖端汇聚了整个大气层的电流一样,那些不可胜数的事件也会挤在这最短的时间内发作,但它们的决定性影响却超越时间之上。 这群星闪耀的时刻——之所以这样称呼这些时刻,是因为它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射着光辉,普照着暂时的黑夜。」——茨威格

希望我们都能心怀理想,成为夜空中闪耀的群星。

寻找时间的人读书笔记1000字


《寻找时间的人》构思巧妙,笔触细腻,语言清新,风格活泼,想象飘逸,又有爱尔兰传统音乐,想象天马行空,带给我们一段匪夷所思的历险。两个世界,一个永恒的时间世界,一个拼命追赶时间的现实世界。书中包含人性、亲情、成长的思考,叙事语言极富感染力,故事富含趣味和哲理,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作者太会讲故事了,把一场旅程娓娓道来,能够抓住读者的心,适时留下谜团,又适时揭开。故事奇幻,逻辑畅顺,构思巧妙,前后呼应。
感受较深的是利迪的奇幻之旅,还有利迪一家的亲情,肯瓦拉镇传统的音乐以及人们对音乐的热爱之情。热爱音乐的民族幸福感都不会太差,这个小镇着实令人神往。

读着小说,耳畔一直回响着王铮亮在《时间都去哪儿了》,这首歌唱出了亲情的温暖,人性的美好,唤起了对亲情最温暖的回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种心情,是父母的写照,过不了多久,也会成为我的写照。随着时间偷偷泄露,也许有一天,我也会老去,对着孩子们聊当年的故事,而自己“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时间以这种方式让我们明白了去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羁绊——亲情、爱情、友情。正是这些温情暖意,让我们拥有了奔跑在岁月里的无限动力,让我们在迷茫、彷徨之际,仍然能在心灵深处记住回家的路,找回初心,找到重新走下去的意义。这也许就是时间存在的意义,也是时间赋予我们的存在的意义,我们不是一个人,我们不是为了自己而存在,我们也为了所爱的人而存在。

也许只有经历了生离死别的人才能明白时间的宝贵,明白有涯之生的宝贵。如果时间是永恒的,那人的一生何其的枯燥。如果人的一生只停留在某个瞬间,如果一眼就可以望到未来,那成长还有何意义?

为什么会有百慕大三角?为什么会有人消失?这本书会给你另一种新奇的解释。时间之膜将世界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长生不老的永恒世界,另一个是经历着衰老死亡,承受着有涯之生的世界。两个不同的世界,人们可以通过时间之膜随意穿梭在任何一个世界中,但在穿梭的那一刻,一个意味着永恒,一个却意味着死亡。为何有人不愿留在永恒之地,有人不愿留在垂死之地?

谁不渴望永恒?古之帝王,今之百姓,谁不害怕死亡?但也许比起永恒,我们更希望生命更有价值。生命通过血缘的方式传递,以繁殖的形式得到永生。出生就意味着死亡,我们赤条条地来为何还要赤条条地回去?这不公平!生命因忙碌而充实,因奋斗而有意义,因感动而不悔;我们哭着来,感受生命里的点点滴滴,做到不悔,世界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变得多姿多彩,所以我们笑着走。把有限的生命活出永恒的姿态,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读书笔记《《时间的形状》读书笔记10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读后感大全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书笔记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时间的礼物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