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读后感三国演义

读后感三国演义

读后感:意外的《三国演义》。

中国四大名著声名远播,现在世界人都知道这四本传奇著作,相信极大部分人只是看了四大名著的电视剧,而没有阅读过书籍,读名著更能增进一个人的理解力、知识面以及想象力。人是会思考的动物,所以名著里的知识蕴理才会被我们剔取、吸收。那么,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读后感:意外的《三国演义》”,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读后感:意外的《三国演义》

操雨展·湖北省武汉市粮道街厚朴中学九(1)班(430062)

三国乱世,英雄辈出。战场硝烟,热血挥洒。若不是误打误撞翻开了《三国演义》,我又怎会明白。那在浪花中淘尽了的如烟往事呢?

——题记

晴朗的下午就像一壶暖酒,很容易让人陶醉在这一捧轻纱般的阳光中。窗子旁边一棵高大的杨树,正奋力撑着宽大的臂膀,扫出一片荫凉。树叶绿得就像是从一汪秋水中掬上来的,阳光淡淡地从缝隙中漏下来,洒下一地斑驳光影。这样的美好时光最为短暂。

夏天来了,知了趴在树枝上一个劲儿地发出那干燥的叫声,我这才意识到时间溜得太快。不知不觉之间,那本砖头一样的《三国演义》已经被我读了一大半了。

与许多女孩一样,曾经的我常常静静捧读《红楼梦》,不知不觉早已泪湿衣衫,心房也如同桃花瓣一样柔软潮湿。只是我没想到,有一天载会偏离原来的轨迹,去看那硝烟充盈着的满腔热血的世界。偶尔翻开那本沾着厚厚一层灰尘的《三国演义》的时候,我便被带进了那热血沸腾、令人激动不已的三国乱世中,不能自拔。

本来应该像个淑女一样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年龄,而我却完全无法做到那样文文雅雅的样子。本来应该感叹纳兰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或者低吟李清照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却偏偏觉得这些风花雪月的诗词虽然充满美感,却过于小资情调,弯弯曲曲绕来绕去,哪里抵得上杨慎先生的《临江仙》里“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大气磅礴?疯狂的我,甚至将它一遍又一遍地抄写在桌子上,毫不在意会遭遇老师的批评。

“你这样可不像个女孩啊。”老妈看着这个突然“性情大变”的我,眉里眼里露出无可奈何的苦笑,“你可真是性情大变哦。”

我愣了愣,然后笑了起来,我的性格的确变了一些。曾经那个在阳光下捧读红楼,读到“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时候,泪水从眼角溢出的女孩不知去哪里了,在时光中似乎已经悄然转过头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兴高采烈地看《三国演义》,看到精彩处会拍案而起的女孩。或许这样并不怎么像一个父母眼里合格的小女生,或许女孩子读三国就会有些疯疯癫癫,然而我喜欢那样的故事。

总是不禁想起,那个落日残阳映照的沙场,英雄的浴血拼杀。或者羽扇轻摇的高人,不出茅庐却知天下事,与敌人斗智斗勇,令人感到心潮澎湃。而我同时也知道那是一个生民百余一的年代,灾荒,战乱,令人心痛。我却依旧一页页贪婪地翻看。或许我的心里本来就有些或多或少的英雄情结吧。

随着书页一页页翻开,一个个在风雨中浮现的英雄逐渐映入了我的眼帘:欣赏了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豪迈,“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我轻轻地将这一行字念出来,我想他们一定将要为了平定天下而努力,不论结果如何,他们终究是迈出了豪迈而又艰难的脚步。桃花纷飞,曾经我在《红楼梦》里看到了林黛玉的忧伤多情,然而,同样的桃花纷飞,我却看到了英雄豪迈,义薄云天。

凤仪亭的一出闹剧,貂蝉的精心策划,谁说自古红颜祸水?正是貌美如花的貂蝉除掉了无恶不作的董卓,虽然没有别人的血腥厮杀,却能用柔情智慧让天下平安。貂蝉,不愧是我之最敬。

我也看见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忠义勇。关羽降汉不降曹,对于结义兄弟刘备的忠诚岂能改变?没有“三姓家奴”的忘恩负义,只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没忘桃园三结义的“义”。关羽,自然是当之无愧的英雄。而古城会兄弟相逢,那是怎样的欢乐与喜悦?在落花满天的桃林里相逢,依旧是义。曾经,我看到《红楼梦》里黛玉葬花,而今我明白原来温柔美丽的桃花也可以作为英雄花。

“乱世之奸雄”曹操,雄才大略,腹有良谋。尽管在戏文中被画成了一张大白脸,然而他的功绩却无法在历史的河流中淹没。他自己说过,如果没有他,天下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绝不是空话。就算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我们也无法忽视他的历史功绩。同时,他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刻画出的是一幅寂静美丽的夜景。孔明和周瑜可以联手把他的船烧了,却不可能作出这样的好诗好句。

我也看见不出茅庐却知天下三分的诸葛孔明先生。孔明虽说是个军师,并未像关羽一样在战场上血染征袍地厮杀,然而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心一意辅佐刘阿斗,兢兢业业地为刘备亡后的蜀汉撑起一片悲壮的天空。后人提起蜀亡,总是长吁短叹,叹这位伟大的军事家最终还是无法扭转乾坤,而我仍深以为他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合上书页,我长吁一口气,然而那一首一首荡气回肠的英雄乐章依旧回荡在我的心中,如同滔滔江水,不停不息。

曹操的煮酒论英雄,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片段。“夫英雄者,有包容宇宙之机,有吞吐天地之志。”能在如水的月光下,与好友煮酒论三国,真是一大快事。在时光的尘埃中沉湎的三国英雄们,月光中纷纷显现,我只觉得,我们是江渚上的渔樵,看那滔滔江水,品味那三国往事。

在我这个年龄的意境里,没有草长莺飞,没有“花自飘零水自流”的诗情画意,只是因为不经意间偏离了原来的轨迹,于是才邂逅了英雄热血和刀光剑影、金戈铁马。而且,即将离开初二的我,很可能马上就要和我钟爱的《三国演义》挥一挥手,说一声再见了,就像当初告别《红楼梦》一样,无奈地将它放进书柜。

我想《三国演义》,是一个盛开了英雄之花的地方,一首首豪迈悲壮的英雄之歌,在滚滚长江的浪花中淘尽了往事……

窗外,阳光正好。

意外之外

英若

本文是作者意外看《三国演义》的一篇读后感。作者一直纠结或疑惑女孩是否该读《

hdh765.Com更多四大名著读后感延伸阅读

三国演义


滚滚长江水,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着之一,作者罗贯中。该书艺术地为人们描绘了三国时期的历史画卷。从东汉末年宦官之祸到黄巾军起义失败,直到魏蜀吴三国鼎立,终于西晋灭吴,统一中国,共约90年的烽火岁月,大体上分为军阀混战、封建兼并、三国鼎立、西晋统一四个阶段。

《三国演义》之所以流芳百世,千古传诵,主要有赖于精彩惨烈的战争场面描写和对主要历史人物的个性刻画和他们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分析。例如:官渡之战,此战发生在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局势之前,曹操不仅兵力少,且南面有荆州刘表,江东孙策与他为敌处于不利位置。但曹操客观地分析了局势(公曰: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威少,兵多而化分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决定以自己所能集中的近万兵力抗击袁绍的进攻。元200年,袁、曹两军在官渡作战。在这场战斗中,曹操善于捕捉战机,能够跟据战场姿态的发展灵活地变换战术,以正兵抵挡袁军的进攻,以奇兵袭击袁军的屯粮库(乌巢),烧毁了袁军的全部粮草,使袁军军心动摇,内部分裂,最后击败了袁军,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着名战役。其间各人性格展现的淋淋尽致,战场画面的描述也可圈可点,不失为精典。

《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其中有不少不属实的记载,什么诸葛亮火烧博望、新野;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美人计。。。还有许多历史冤案:周瑜,性度恢阔、曲有误、周郎顾,与《三国演义》中周瑜完全相反;鲁肃本是一代英雄,结果被说成胆小怕事,唯唯诺诺。曹操

在我还未看《三国志》前,常为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沉吟良久,并为关公华容放曹、败走麦城而捶胸顿足,还对在彝陵火烧连营大败刘备的陆逊恨之入骨。先在回想,儿时美好的回忆被真实打碎,失望、后悔、伤心最后脸红。

而今吾已长大,理智少许,当我爱上是非成败,转头空后不再为得失而叹息。分久必和,和久必分。我开始钻研每一场战役的天时、地利、人和与人物间复杂的关系。于是我了解到了让国家强大不应只靠武力。在政治上,应联和其它势力,互相帮助。而对内在经济上应跟据民情收税,兴立屯田,发展农业生产。正所谓修内而安外。待时机成熟,再一鼓作气,完成霸业。这说起来很轻松,但要实施并完成,需要大家的不懈努力,并非易事。

其实每个人也是如此,故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行,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还46天就开学了,这个班里个个都是高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可不学,当效吴下阿蒙。

《三国演义》读后感:三国演义中的女性英雄


三国演义中的女性英雄

——《三国演义》读后感

王淳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作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的故事,其中有无数英雄人物,例如曹操、刘备、孙权等人,但女性的英雄却寥寥无几。其实很多女性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将列举一些在三国演义中的女英雄。

第一位就是王允府中的歌妓——貂蝉。当时董卓十分放纵、残暴,想称霸天下,貂蝉看到对待自己如女儿的王允忧愁满面,自己也心绪不宁,诚心想要报答王允,于是王允就想到用"连环计"除掉董卓。他先把貂蝉献给吕布,又献给董卓。在董卓卧室,吕布偷看貂蝉,貂蝉就装作忧愁的样子,随后吕布一直想念貂蝉,终于得到机会与她在凤仪亭相见,这时貂蝉又装作要投池的样子,离间吕布和董卓二人的关系,两人被董卓逮了个正着,他愤怒地把画戟扔向吕布。后来董卓听了李儒的计策,想要把貂蝉送给吕布,与貂蝉商量,貂蝉再次离间二人,让董卓不忍送出貂蝉。最终吕布大怒,假传天子诏,杀了董卓,最后娶了貂蝉。从这件事中就可以看出,貂蝉的智慧、沉着冷静以及懂得感恩,她用自己一生的幸福换汉贼之命,造福了老百姓,称得上是一位女英雄。

第二位,是徐庶的母亲徐母。在徐庶投靠刘备后,曹操就一直想得到徐庶,于是先抓住徐母,让她叫来自己的儿子徐庶,徐母大怒,取石砚就打曹操,但曹操因留徐母有用,就没有杀她。后来曹操假装徐母给徐庶写信,信中徐母说自己被曹操囚禁,召唤徐庶,徐庶到曹操处后找到自己的母亲,徐母是一个十分有节气的人。因为他弃明投暗,十分愤怒,羞于见自己的儿子,最后上吊自杀。

还有一位是糜夫人,刘备的一个妻子。在刘备带着百姓往江陵进发时,曹操大军追赶。刘备与二位夫人失散,赵云左冲右突,在土墙边找到了手里抱着阿斗的糜夫人,赵云请夫人上马,糜夫人怕妨碍赵云,再三推却,最后将阿斗交给赵云后投枯井而死。糜夫人这种勇敢、大义凛然,以大局为重的精神让人敬佩,她确实是一位女丈夫。

最后一位是孙夫人,孙权的妹妹,被许给刘备。在刘备与孙夫人逃回荆州中途,周瑜派人来追,玄德按诸葛亮的锦囊,智激孙夫人,于是孙夫人大怒,下车就骂,骂得他们面面相觑,最后,追兵只得让条大路,让刘备与孙夫人过去,孙夫人以一人之力说服四将,十分勇敢。

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英雄人物也不断被人们激烈讨论。这些女性角色虽未曾一统千军、英勇杀敌,但她们仍然展现了自己"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名垂千古。

三国演义读后感:读《三国演义》论英雄


三国演义读后感:读《三国演义》论英雄

前几天,我刚读完《三国演义》。我最佩服的一个人就是号称乱世袅雄的曹操。

曹操和刘备是大家公认的英雄,但不知刘备有什么本事能与曹操相提并论?就说当皇帝这件事来说吧,刘备称帝是蓄谋已久了的,曹操呢?如果当时没有他,不知天下会有多少个皇帝。称帝的袁术,被他灭了。之后无人敢称帝,曹操一直以丞相自居,并未称帝。

曹操既是实干家,又是大军事家。他破黄巾,灭袁绍,平袁术,诛吕布,败张鲁,收刘表,狭天子以令诸侯。这一切无不表现出曹操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手腕。而刘备除了找几个能人帮忙,自己什么都不会赶,更不用说什么军事才能了。最后,他败给了自己,在陆逊火烧联营八百里时被消灭了。

曹操有豁达大度的胸怀。在《煮酒论英雄》一篇中,曹操说他刘备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连筷子都吓掉了。这是刘备已是曹操的瓮中之鳖,但曹操觉得既然都是英雄,就该惺惺惜惺惺,就该共同驰骋沙场,决胜与刀光剑影之中。

曹操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大诗人,他吟诵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副,天下归心。等作品,更能表现出他非凡的文才和浪漫的情怀。

曹操不仅是一个英雄,更是一个强人。他既有巧取豪夺的能力,横冲直闯的勇气,还有运筹帷幄的智慧。当然,曹操也有很多缺点,但与他的英明相比,已经微不足道了。

以前,我们从电视剧中认识了曹操,刘备,诸葛亮等,现在我从书中深刻地认识了这些名人。看电视不能取代读书,我更爱读书了。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400字:读《三国演义》有感


自打我读了《三国演义》后,我认识了许许多多三国的英雄人物,列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骁勇善战的关羽、张飞,一身是胆的赵子龙,还有曹操、周瑜、刘备等人,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那英勇善战,讲义气的关羽了。

关羽、字:云长。是桃园三结义中的老二。再一次战斗中他的手臂被曹兵的乱箭射中了,手臂又红又肿不能活动,华佗知道了,前来帮他疗毒,华佗先将手臂的肉割开,然后用小刀小心翼翼的刮骨头上的毒,血流了一地,正在和马良下棋的关羽,却一直在谈笑风生,周围的人都不禁大惊失色。做完手术后,华佗称赞道:关将军真是一位天神啊!多么坚强的关羽啊,我要向他学习。

当然,还有我最讨厌的蔡瑁。蔡瑁先是投奔了刘表,刘备在那里时,他一直反对接纳刘备,还曾多次想杀害刘备,却一直都未成功。他后来又投奔了曹操,因为曹操中了周瑜的计,才得以错杀了蔡瑁,从此,他的一生便结束了。

读完了第一遍,再读第二遍时。有了许多收获:诸葛亮三气周瑜、张飞智取瓦隘口、黄忠计夺天荡山这一类靠的不都是智慧吗?别以为打仗要得都是四肢发达的人,不然要谋士干嘛?所以我们要切记:不要光四肢发达,要手脑并用才能打造出一片新天地!。

喜欢《读后感:意外的《三国演义》》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后感三国演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