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博览群书的人,往往知识丰富,能集众家之所长与其身。在观看了优秀的书籍之后,心中都会感触颇多。值得一品再品的读书心得有哪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推荐读书心得]《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范文八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开始接触这本书,是被别人推荐,最终加入书单里,刚看的时候,故事的情节不够起伏,语言也很清淡,甚至有些理不清人物的关系,但是兴致高,也一章章看下去了。小说一直在围绕着一个主题在叙述,每个人都在找能说的来话的人,而搁到现在,不也是如此,千金难买一知音,你说他想,也是要很幸运才会达到共识,小说中的老裴觉得别人说的每句话都很绕,而我也觉得,作者的每句话也很绕,绕来绕去,却终究离不开这个延津,杨百顺觉得他这七八年像是过了半辈子,这半辈子也是被这说话所累。小说看完前部分,也觉得像是跟着里面的人一起经历了很久。小说写的很生活,对于我来说,吴摩西与曹青娥的感情是整部作品的泪点,本来以为吴摩西就此没了音讯,但是最后他还是出现了的,即便已离开了这个世界,虽然最后大家的结局没有所希望的那么完美,但是这就是生活啊。如果所盼望的事一直没有结果,还膈应着自己的日子,然而在最后的日子里有了消息,那么心里的疙瘩是不是也会被抹平了呢?书的结局说了一句“不,得找”一句话,感触至深,说不透道不清。
杨百顺,人生恰恰与其名反之。卖豆腐、杀猪、抗麻袋、破竹、种菜、卖馒头;少年时离家出走,与家人、师傅、妻子决裂,丢失了继女…杨百顺、杨摩西、吴摩西、罗长礼,不同阶段的他,都坎坎坷坷;也许从巧玲跑出来找他那一天晚上,就注定,这本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成了彼此生命中再无法抹去和释怀的人。过着各自的生活,思念如狂,对见面却也犹豫止步。
怕黑的巧玲,从未改心,延津和吴摩西,是不可改的;那个一直在讲五六十年前的曹青娥,命运,是多么地不可控。
牛爱国,爹娘都不亲的孩子,走南闯北,命运与为见过面的爷爷却有共通之处。吴摩西带着巧玲假找吴香香,把巧玲弄丢了,开始真找巧玲;牛爱国假找庞丽娜,在中途真找吴摩西的后代。
最后,不知道吴摩西想对巧玲说什么,不知道巧玲想对吴摩西说什么,不知道李夫人想对牛爱国说什么,不知道牛爱国会找到什么。
也许人生就是寻找吧,找那些我们曾经害怕过、放弃过的人与事。可能我们慢慢走着走着,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才发现,还是想要知道真相,可是,光景不再,最后我们要到的答案已经不是当初的答案了。
有些东西是会随时间流逝的。此刻与这个人说得着,后面又说不着了,慢慢疏远,直至某一天想起或永远想不起。人间的故事,真情无限;时间与空间,却也无限无情。人与人的情谊,也是机缘造就。
无法每一段路都大步流星,但是当命运来临,你又能不走吗?
初看书名“一句顶一万句”,幼稚的以为是那一句话很有份量,或话之内容定十分精辟;看完全书,与我初想大相径庭。全书以从未相识的祖孙两人杨百顺和牛爱国的生活经历为主线记述。说身边琐事,却从方方面面道尽为生活繁忙奔波小人物的内心的各种孤独,一句话顶一万句,不是说说话的内容的精炼和份量,而是能与自己说的来人太少。众生芸芸,却知音难求,说的来的人一句话胜过路人一万句。百态人生中,愿每个人都懂得珍惜身边人,学会包容,忍让,学会欣赏别人。记忆最深的当是巧玲养母,养父的年轻,年老时角色的互换。水至清则无鱼,在乎的过多,苛求的过多,自己不知,别人印象里早已变得刻薄。养母最后对生活态度的改变,最终也得到了巧玲的谅解。故事的结尾,戛然而止,看完的一瞬感到遗憾,同时也感到一阵如释重负。那句还会找,找的不是他的妻子庞丽娜,或许也不是那位曾经认识的,现在已经失联的章楚红,找的只是一个能说得着的人罢了。那个人,遇到了,则心安是故乡,找不到则会终其一生找下去。
这本书的书评当然要用震云体来写。
觉得这本书好,不是因为它早已有的名声,如果是因为名声,天下这么多好书,为什么单单给它写了书评。觉得它好是因为经由这种书,我突然也想知道那个让自己心不慌,感觉舒服的城市是哪里了。老詹经常问别人的一句话是“你要知道你是谁,你从哪儿来,你要往哪儿去?”,其中,第三个问题是重要的,比前两个要重要,前两个问题可有可无,因为没有第三个问题的答案,少了那句话,你心里就是不行,就是会难受。我和杨百顺一样,知道自己是谁,从哪儿来。但是我也不知道我要往哪儿去,不知道要去哪儿,也就不太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是谁?从哪儿来?到底为啥来?去哪儿干点啥才能知道自己是谁?
杨摩西和老汪还有好多人,他们都因为一些事情,离开家乡,走上一条路,不知道具体要去哪儿的路。何必呢,待着不好吗?就麻木点、凑合点,好好待着不行吗?不行,杨摩西说心里难受,老汪试着走路也不行,牛爱国说不行,得找。好吧,这个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可是没有还不行,没有它,不知道答案,少了那句话,你就是人世的一根孤独的草,你甚至不知道自己一颗草为啥还要苦苦寻找,关键是还不知道要找什么。
还觉得这书好,不是因为书里的故事让作者都串成了一串,让人看了直呼过瘾,或笑或悲,或叹或息。而是这绕来绕去的事情背后简单的理,让你看完觉醒自己也被绕进去过,不由得觉得当时的自己比书中人可笑。
最近有时间就多读了一些小说,有国内的有国外的,为啥别的不写书评,就只写这个,也不是说别的小说不好,这个小说比其他的小说更好看,而是我总觉得,这本小说看完让人想写点什么,像有人在身后推着,不写就不行,像舌头中了邪,不吐不快,像双手被人摆布,不能再犯懒光看不写了。
原因固然不得而知,看起来人人都想对一个人,或者对全世界拼命传达什么。
――村上春树
最近我老爱叨叨,成了村上所谓“人人”之一。不对,人群是一个幻觉,“人人”不过是村上为了“歪理”看上去具备普遍性故意加上的显性前提。我老老实实地承认我最近有点爱拼命向世界传达什么好了。好吧,我是说,我最近有点爱叨叨。
巧合中应了景,我读了这本书。书里的人老把一门子的话扯成好几门子的话,其中的委曲繁杂细琐,比起我的口无遮拦来,书里会把前因后果都娓娓道来。人物关系也是一层又一层的,大多是以两人关系的迭替方式来推进情节,塑造痕迹太重。该怎么说呢,故事的砖块都被用来堆砌“说话”二字了,而造型不散得益于作者的苦心积虑――他在每个空隙都蘸了厚厚的水泥。两人关系里,有原本话说不完后来又一言不合的,有以为说不上话又意外发现“话逢知己”的……加上很有意识的双重“出埃及记”,昨日复现的技巧,很有趣。
最后,罗列下我在读这本书时关注的『同步』。
point1:语言上的添油加醋,会影响到行动上。
point2:破碎的真实具有误导性,完整的说法往往矫饰过。换言之,破碎的真实有时候比谎言更扑朔迷离。
point3:人设的建立不全赖于你的叙述,还有你的行为。
point4:内不愧心,外不负俗,交不为利,仕不谋禄,鉴乎古今,涤情荡欲,何忧于人间之委曲?
套用刘震云先生的话讲,这部小说是一部很长的“喷空”,也不愧为他的集大成之作。
这本书,涵盖了好几代人,无数个形形色色的角色,层层关联的分条缕析,跨越许多个地理和时空的长河,但贯穿其中的却是“说话”二字。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有的人说话对口,可以互相欣赏而说话滔滔不绝,成为人生快事。有的人话不投机,即使是亲人,抑或同床共枕,也说不上一句掏心窝的知心话。也有的人三天说不上十句话,也有的人一天能说上千句。但说话,不在于话的多少,而在于跟谁说,以及能不能说到点子上。一句话说不好,朋友成仇人。一句话说的好,陌路成至交。这正是所谓的“一句顶一万句”。
往深了说,人与人之间的事,表面上是说话,实际上还是做人。这做人呢,不看嘴上怎么说,主要还是实际行为。人活一世,都有许多个角色,关键就在于怎么活好每一个角色,不至于让生活走了型、变了味。
我想,以上这些正是刘震云通过这本书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吧。
抛开这些说话做人的东西不谈,我想聊聊这书中牛爱国以及他老妈寻根的那些段子的感触。
牛爱国为了求证他妈妈生前最后一刻的想法和想知道的事情,奔波多地以求证,这一场景,牵涉到了上上下下三四代人的生活。这给了我一种深深地跨越了时空的沧桑感,有沧海桑田之感,有物是人非之感,有时不我待之感,有人生而渺小之感。
通过书中角色延伸到自身,也联想到我现在的家庭,我的父母的上一代,以及他们上一代的再上一代,这里面又有多少人和他们各自的人生和故事啊。刘震云的这本书,可不就是由一个家庭延伸出来的许多个不同家庭的不同的人的人生经历的选编合集么。
关于上一代的事情,现在几乎已经要传断层了,更不要说更久远先人的故事了。这对于我本人来说,既是一种遗憾,又是一种无奈。且不说我的父母对于他们的父母所知所记已所剩无多,就是我对我的父母,想要多了解他们一些,也是充满了阻碍和隔阂。
每个人的生活,以及每个人先人的生活,如果能够得以流传并被有心人加以记录,那这些生活就是一本书,一本与本书所差不多的书。
刘震云这本书,既是记录,也是纪实,来源于生活的取材,通过自己坚实的文笔这么一组织,一本生动又翔实的作品就这么被生产出来。
不知道是不是与作者是同乡的关系,人物形象在我这里是很鲜活。
有心的读者会发现,刘老师的文章很有特点,句子很短,很多,好像读起来特别废力,不像楼应台的文章,很美,不想老舍的文章,文学性很强,不像鲁迅的文章,笔下含着刀子,刘老师写文章不像写文章,没有复杂的句子或者词语,像在讲故事。
读刘老师的文章他总爱写也不是,而是,也不是,而是,一连几个排比句,好像是不断的推翻,不断的得出新的结果。一件事不是一件事,几句话变成另一件事,一个人不是一个人,几句话又写成了另一个人。有的人就说了,乱七八糟的这是什么啊,细心的人数了一共出现了一百零八个人物,老杨不是老杨,是卖豆腐的老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都有自己的性格。强就强在每个人物都是只有几句话的出境率,然而,就起这几句话这个人物就活了,读过以后想,是,他就应该这么说,他就应该这么做,对,这是他做的事。一切都是那么的合乎情理。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人。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刘老师写了这么多个人物,总有一个形象写的他自己吧,我开始费心在里面找一个立场鲜明而且低调,像是一个在高处的人物往刘老师身上套,我觉得他是老杨,是汪老师,是牛爱国,是吴摩西,是每一个人。也许,真的是这样,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是他自己。我又开始想找一个我自己的影子,结果当然,我好像也找到了很多个影子,很多个我自己,但是我只有一个,不应该有这么多影子。也许人就复杂在这里,没有绝对的立场,没有绝对的性格,如果说每一个个性特征用abcd表示,那我们都是由这些abcd组成,每个人都有重合的不分,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反的,或这个或那个,总有一样的,联系的必然性让我反驳不了这点。
对于这本书,会有很人说,这是乱七八糟写的什么,可能看一页两页就再逼迫自己也看不下去了,一个字,乱。还会有人觉得无病呻吟,都是吃喝拉撒,邻里摩擦,有什么好写的,有什么好看的。我是个普通老百姓,我不关心国家大事,不关心国际政局,我就活在这么一个小圈子,就活这么一句话。
人都是这样,话少的,话越来越少,话多的,话越来越多。很喜欢里面一句话,一个人在说正经话,可以劝他,一个人在胡言乱语,何劝之有?
书中的主角们无论是吴摩西、牛爱国,还是吴香香、庞丽娜,终其一生都在寻找那个说得上话的人,寻寻觅觅,不得其所。说的上话,我想其实就是理解吧。但找到一个能够一直理解你的人何其困难。这世界上本就没有完全的感同身受,也就没有真正彻底的理解。更何况人心易变世事无常,往昔一万句构筑的情谊不及争吵时的一句。一句话可以轻易毁了所有,其实不是话语本身的力量,而是我们会通过这句话突然发现“原来你根本不理解我”,于是便再也无话可说。
又或者,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是无力理解、无力关怀。人生艰难,当我们自身还困囿于生活的琐碎泥泞无力自拔时,又怎么有心有力去理解他人呢?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我自己有时候也会有这种感觉,不想去关心别人的感受,不在乎也无所谓。无论是因为冷漠还是没有能力,人类间完全理解大概是不可能的吧。为了那个说的上话的人,吴摩西找了一生,牛爱国还在找。看书的时候就替主角们觉得累,如果他们像我一样悲观地认为找不到就不去找的话,他们的人生也许会轻松一些吧。最后,刘震云写的真的好,话语朴实平白,故事不宏大却真实得让人想到现实种种。看后,思考很多,学到很多。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书是泥土,能生长万物之精。读书,可以让你掌握知识,而知识就像呼吸一样,吐纳之间,可以见人的气质与涵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在阅读一篇书籍后都会独属自己的感悟。对于读书心得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写比较好?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精心整理的《热门读书心得: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1030字)》,欢迎您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最近非常辛苦地读完了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读完之后心情五味杂陈,为主人翁的悲催生活而难过,觉得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可真是窝囊啊,距离自己一直理解的现实生活好遥远。
无论是杨百顺还是牛爱国,他们都是孤独的,窝囊的,没有复杂的想法和生活追求,随波逐流地被命运无情和被动地安排,随遇而安,太没有生活的乐趣和激情了,我受不了这样的生活。
我忽然觉得我的生活和家庭是幸运的,我和老公说得着,有的话可说,这应该就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啦,我和儿子关系不错,没有太多矛盾和纠结,陪着孩子一点点的成长,多幸福。
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励志小说看多了,不适应这种没有生活朝气的命运,我想起《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些积极的小说对我的人生都有正能量的激励,所以,一句顶一万句,带给我的负能量,只能是提醒我,可别像他们那样憋屈啊。
小说要表达的可能更多地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说得上话,非常重要,我觉得这有点以偏概全了,作者也许只想突出一点来说透吧。
看完了小说,为转换心情,我上网挑了个喜剧爱情电影《一夜惊喜》来冲洗我心中的堵,让我快速回到快乐幸福的好生活中。
现在觉得看书不写读后感是白读了。
按理说读完一部小说不需要两个星期,但是看这本书时的确是常常拿起,读了几页或几十页就放下了。
书中并不是只谈一个故事的初始、经过、高潮和结局,而是两个主人公本人和身边的很多亲情、友情、爱情的事。其中牵扯到非常多的人。然而把这么多人的关系理清楚,不过读起来不累,作者花了不少心思。
其中的故事其实就是我们身边发生的生活之中琐事。
你把别人但朋友,但别人却把你当傻子。
夫妻常常会拌嘴,一件事情扯出许多的事情,没完没了。又或者无话可说,然后两种结果都是婚外情。婚外情为的只是那个“说得着”。
有时候事情绕了一圈,发现事情发展下去,最初的目标却显得不重要了。
几年后你懂得说别为了十块钱伤感情,却忘了几年前自己因为十块钱而破坏了一份友情。甚至小至为了一个馒头,就把数年的深厚情谊毁灭,而那只是因为大家都没有说清楚,没有互相坦诚而导致了误会。为什么说不清楚呢?气在头上,说什么也听不进去,转身一走了之,认为事情就是自己想的那样。
有时候为了找一个“说得着”的人,为了当时的一句话,颠簸一生。
仿佛每个人都有许多的心事,却不知与何人说。甚至翻越千里,为的只是和那个人说一说。
有时候会为了面子去做一些很虚伪的、无聊的事。为的只是要个说法。
下一代的人,却无奈地重复着上一代人的轨迹。却不懂得“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
……还有很多吧,记不起了,看的时候还真应该边看边写读后感的说。看完回头来写,已经不是那种想法或丢失了某些记忆片断啦。
说小说的主题,大概就是个“说”吧,婉转地表现出中国人那种孤独和痼疾。文章写得很现实,就这样。也许是我还不太懂吧。
有看第二遍的打算,也只是打算而已呵。
《一句顶一万句》是一部刘震云历时三年的倾心之作,获得了茅盾文学奖。以河南延津为背景,小说分为两部分,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杨百顺、牛爱国分别的一出一回,好像总是在重复相同的故事,从起点绕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两人千丝万缕的联系皆因说得着说不着而起。展现的是中国乡村最底层小人物的生活现实,书中人物命运循环往复,一句闲话就割断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尽管有时候是说者无心,但无论怎样都坏在了说的上面,而有时又翻山越岭只为探求一句话,杨百顺因为一句话离开了延津,而牛爱国又因为一句话回到延津。
一、“不是…不是…而是…”中的绕
“全不知她不是上了吴摩西的当,是上了县长老史的当;不是上了县长老史的当,而是上了省长老费的当;也不是上了省长老费的当,是上了总理衙门的当。不管是上了谁的当,吴摩西成了吴摩西。”文章有很多这样的句型、段落,初读时一段话要看半天才能理顺,给人感觉就像在凑字数,不过好在多了些趣味性,像极了现实吵架中的理;再读时有点窥见其中的高明,通过否定后又确认原因的方式,反映人物经历或心理活动,这样一来,人物之间那复杂又纠结的关系,读者也能知道的一清二楚。
十六岁的杨百顺要出杨家庄,出杨家庄是因为自己恨老杨,恨老杨是因为老杨把上学的机会给了杨百顺的弟弟,让自己磨豆腐。可磨豆腐也没那么恨,更恨的是老杨听了老马的话算计自己。可老马并不是故意要算计自己,老马是嫌老杨烦,随口说了个馊主意。可老马烦老杨并不是因为这个人烦,而是老杨总想着听老马的主意,老马觉得老杨占了他便宜。于是当杨百顺情绪爆发要去杀人时,居然不知道该去杀谁,好像自己跟这庄上的人其实都有仇,这才一怒而走。
文中的一句话不是一句话,一句话能绕出十句话,十句话能绕出一万句话,一个人和事绕出另一个人和事绕,而人和事绕也不是人和事本身绕,是人和人互相绕。人和人不交心,心里是一个意思,讲出来是另一个意思,意思和意思不一样,所以所有的事情都如同一个毛线团一样,弯弯绕绕,最终揉作一团。有一个人不绕,就是传教的老詹。他要教导别人信主的理由是主能让你明白,“你从哪里来,你往哪里去。”可他一辈子只有八个半信徒,延津人不信他,延津人觉得自己已经明白了。
二、说得着与说不着
“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文中塑造了许多平凡的老百姓,每个人都在寻找一个可以说上知心话的人,找一个好朋友已经很不容易,你可能跟某个人是好朋友,但是你们在一起未必就能说得上话,比人找人更不容易的就是话找话,无法言传,像影子一样跟着人的苦闷和孤独。我们希望有人能说得上话,希望摆脱孤独,希望被理解,希望得到人与人的沟通、温暖的抚慰,都处在摆脱孤独的努力之中,以致不惜制造某种虚假的响动和声音。
为什么每个人都在找可以说话的人,而自己身边的父子、夫妻不是可以说话的人呢,父母不爱子女而爱养女,夫妻不爱彼此而出轨,逃避处理关系而去找其他的关系,可能和一个人能不能说得着不是给他天天做鱼,或是生过他养育过他,而是要注重人与人的交流、将心比心。
之所以不断的寻找说得着的人,是因为我们不仅需要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还要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在物质生活条件得以满足的条件下,就开始寻求精神的愉悦,然而大多数情况下二者不可兼得,相比物质而言,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这种满足和愉悦的获得需要人与人精神上的沟通与交流,能说得上话的人的“一句话”。
三、平凡小人物的孤独
文中的各种人物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最平凡、最普通的平民形象,包括杀猪的、打铁的、剃头的、卖馒头的、耍猴的、喊丧的、卖豆腐的、传教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作者真正还原了这些平凡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关注他们日常琐碎生活中的精神世界,从底层民众的角度书写了一种平民的孤独。
孤独这一略显矫揉造作的词并不是知识分子、精英们的专有,平凡的小人物同样在心灵深处存在着孤独,像杨百顺,为了逃避孤独,他不断的改名为杨摩西、吴摩西、直到罗长礼,这其中包含的辛酸和无奈,可以看作中国底层民众悲怆命运的缩影。孤独虽然是一种主观感受,但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知己伯乐的渴求也是密不可分的。在文中“孤独——寻找一一寻不得一一孤独”似乎成了一种不可改变的轮回,为了“说得着”,主人公不停地苦苦寻找,蓦然回首,那人却已不是以往的那人,于是又陷入了孤独的深渊。他们不断寻找,想要跳出这个轮回,找到一个“能说得着的人”,最终却总也逃不过宿命的力量。“孤独”是引发寻找“说的着”的原因,而“说不着”又唤醒了内心的孤独,主人公一生的漂泊都是在这个圈中,拼命奔跑,却总也摆脱不掉,在寻找的过程中品味着人生的孤独。
书中精神世界最丰富的人可能就属传教的老詹,他没有妻儿,只有花费一辈子发展起来的八个半不诚心的教徒,但是至少他还有信念与执着。而信仰的缺失,造成的伤痛无法抚慰,只能任由自己不爱该爱的人,压抑,沉默,爆发,再次压抑,在沉默中爆发,在沉默中灭亡。
“出延津”与“回延津”之间历经百年,三代人的拼命挣扎、寻找,形成了宿命式的循环。“一句话”是一个象征符号,一个需要解开的密码锁,为了摆脱孤独,吴摩西离开了这个地方,为了摆脱孤独,牛爱国又回到了这个地方。
杨百顺,人生恰恰与其名反之。卖豆腐、杀猪、抗麻袋、破竹、种菜、卖馒头;少年时离家出走,与家人、师傅、妻子决裂,丢失了继女…杨百顺、杨摩西、吴摩西、罗长礼,不同阶段的他,都坎坎坷坷;也许从巧玲跑出来找他那一天晚上,就注定,这本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成了彼此生命中再无法抹去和释怀的人。过着各自的生活,思念如狂,对见面却也犹豫止步。
怕黑的巧玲,从未改心,延津和吴摩西,是不可改的;那个一直在讲五六十年前的曹青娥,命运,是多么地不可控。
牛爱国,爹娘都不亲的孩子,走南闯北,命运与为见过面的爷爷却有共通之处。吴摩西带着巧玲假找吴香香,把巧玲弄丢了,开始真找巧玲;牛爱国假找庞丽娜,在中途真找吴摩西的后代。
最后,不知道吴摩西想对巧玲说什么,不知道巧玲想对吴摩西说什么,不知道李夫人想对牛爱国说什么,不知道牛爱国会找到什么。
也许人生就是寻找吧,找那些我们曾经害怕过、放弃过的人与事。可能我们慢慢走着走着,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才发现,还是想要知道真相,可是,光景不再,最后我们要到的答案已经不是当初的答案了。
有些东西是会随时间流逝的。此刻与这个人说得着,后面又说不着了,慢慢疏远,直至某一天想起或永远想不起。人间的故事,真情无限;时间与空间,却也无限无情。人与人的情谊,也是机缘造就。
无法每一段路都大步流星,但是当命运来临,你又能不走吗?
套用刘震云先生的话讲,这部小说是一部很长的“喷空”,也不愧为他的集大成之作。
这本书,涵盖了好几代人,无数个形形色色的角色,层层关联的分条缕析,跨越许多个地理和时空的长河,但贯穿其中的却是“说话”二字。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有的人说话对口,可以互相欣赏而说话滔滔不绝,成为人生快事。有的人话不投机,即使是亲人,抑或同床共枕,也说不上一句掏心窝的知心话。也有的人三天说不上十句话,也有的人一天能说上千句。但说话,不在于话的多少,而在于跟谁说,以及能不能说到点子上。一句话说不好,朋友成仇人。一句话说的好,陌路成至交。这正是所谓的“一句顶一万句”。
往深了说,人与人之间的事,表面上是说话,实际上还是做人。这做人呢,不看嘴上怎么说,主要还是实际行为。人活一世,都有许多个角色,关键就在于怎么活好每一个角色,不至于让生活走了型、变了味。
我想,以上这些正是刘震云通过这本书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吧。
抛开这些说话做人的东西不谈,我想聊聊这书中牛爱国以及他老妈寻根的那些段子的感触。
牛爱国为了求证他妈妈生前最后一刻的想法和想知道的事情,奔波多地以求证,这一场景,牵涉到了上上下下三四代人的生活。这给了我一种深深地跨越了时空的沧桑感,有沧海桑田之感,有物是人非之感,有时不我待之感,有人生而渺小之感。
通过书中角色延伸到自身,也联想到我现在的家庭,我的父母的上一代,以及他们上一代的再上一代,这里面又有多少人和他们各自的人生和故事啊。刘震云的这本书,可不就是由一个家庭延伸出来的许多个不同家庭的不同的人的人生经历的选编合集么。
关于上一代的事情,现在几乎已经要传断层了,更不要说更久远先人的故事了。这对于我本人来说,既是一种遗憾,又是一种无奈。且不说我的父母对于他们的父母所知所记已所剩无多,就是我对我的父母,想要多了解他们一些,也是充满了阻碍和隔阂。
每个人的生活,以及每个人先人的生活,如果能够得以流传并被有心人加以记录,那这些生活就是一本书,一本与本书所差不多的书。
刘震云这本书,既是记录,也是纪实,来源于生活的取材,通过自己坚实的文笔这么一组织,一本生动又翔实的作品就这么被生产出来。
我实在想不出更好的题目了,可我却觉得这个题目最合适。看完这本书,很符合我当前的心境,人,一辈子都在找寻说得上话的对方,无论婚姻关系还是友情,我很庆幸拥有很懂我的朋友。
有一个说得上话的朋友,才不至于让我在很难受的时候去想更多,我一直都觉得方言不适合表达情感(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所以即使每次约好朋友,我还是讲不了很多在屏幕里说“我见面了一定要和你说这个事儿”的那个事儿。
这些朋友不仅仅限于异性,其实同性也一样,讲不上话这个事情一直令我心里不舒服,我确实很希望饭局有一个切入点让大家谈谈心,可能是我的表达欲望更加强烈一点,我是希望在我说出我自己想要对他说的这些话后,我们之间,心,可以更近一步。
我其实不是一个只会口嗨的人,因为在外实在没有什么我愿意说话的朋友,所以我很想回家和朋友喝喝酒,说说话。
我也是一个不太愿意矫情的人,我不太想在同一个事情上纠结或者作无谓的挣扎太久。所以我平时反反复复骂同一个人或者讲同一件事情的时候,我是真的累,我想找人说说话,仅此而已。我觉得你是可以和我说得上话的人,我才会在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找你,而不是我无人可找的时候才找你。
我好像有点“道德绑架”说得上话的朋友,所以我现在试着柔软的去表达,我想要和你说说话这样可怜的要求。因为我信任你,我不想和身边的人讲话,和她们仅仅是讲话,只有和我愿意说话的人,才叫沟通,所以朋友劝我好好和讨厌的人沟通的时候,我觉得是在侮辱沟通这个词。
我还是没有长大,不太愿意敞开心扉,不太愿意去接纳所有的人,不论讨厌的喜欢的无关的有关的,我只想自己快乐。
害,我跑题了,我本是要写写我最爱的那位朋友的。
我一直都觉得最好的朋友和我是相互促进相互成长的,我是很希望在身边朋友身上学到一些“软”技能,我说的软,是指柔软。相比很有能力却有点棱角的人,我更愿意主动接触更加柔软即使他的能力没有那么的强的人,若是能够成为朋友便更好了。
所以总体来说,我的交友标准大概就是这两个,因为我希望我的朋友能够给我带来我没有的感受。
并且我希望在和他的交流交往中能够学到他的长处,我自己我觉得相对较吵,所以我对于现状不论是工作环境还是住宿最不满意的就是他们比我更加的吵闹,我觉得这是一种无脑表现,我也时常这样评价自己。
我就是觉得自己应该进步,应该改变,应该学习,所以我才想要交好的朋友都柔软且有能力。我一直在内心中敬佩有能力且柔软的人,我最好的朋友,我认为她改变了我,同时令我进步,即使我没有和她一样考研继续深造,我同样觉得她给我的人生观以很大的指引。
在我的生活中,我感恩这一类人,即使我可能已经对学业深造或者学历更上一层楼已经失去能力,但我却期待遇到更加柔软更加能够鼓舞我的人。
我的内心肯定是想要学问更上一层楼的,可我可能已经没有那个能力了,不是外部原因,是自身的学习能力我觉得已经封顶了。我没有办法再去继续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功课了。
那么再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呢,我想也不可以了,我没有那个资本了,世事毕竟不是写书,更不是拍电视,现实很多的东西不允许了。肯定有人说那是你还不够努力或者你自己没有斗志,我大可不必和你多说,我的话都只说给感同身受的人听,实在要批评我请背地里再去说,当我面说不讨喜我也不会给你钱说你说得对。
我的棱角又出来了,我会写着一些东西的时候自己过激,大概是双鱼座的情感太细腻,我会考虑的很多。我的朋友,教会我很多,尤其是在我情绪激动的时候,她总是在教我如何去处理,我真的很感激她,她宛若我的人生导师,却不会讲我最厌烦的微信聊天政治课,我很多的事情除了和她分享其次是真的很愿意看看很平静的她会如何去处理这种事情。
我时常在想我要是人生得一伴侣,如她70%,我也很知足。
《一句顶一万句》,小说的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书中男主,这不是男主一开始的名字,因为好些事,改了好多次的名字)失去了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小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家乡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
刚看到小说名字的时候,我就想一句什么话呀,怎么有这魔力,顶一万句?当然了,一翻开,我就被书中所描绘的我所熟悉的那种浓浓人间烟火气给吸引了,已无暇寻宝,特意去找这一句话。看完,书从头到尾都没直接写有这么一句话,可以顶一万句,但是智慧的作家已经默默告诉我们生活在世间,确实一句是可以顶一万句的。
这样的句子,就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就我而言,是下面的感受。
第一个是“说得上话”
小说写的是中国最底层百姓形形色色的生活,生活本身透着孤独的哲思在里面,我们生活在千年孤独中,无边无际的茫然和如影随形的疲惫,生活中能够说贴心话,慰藉灵魂的朋友和亲人并不多,因为说不上话。真正说得上话的人,可以温暖疲惫的心灵,振作生命的颓废,化解彼此的冲突、激发情欲等等。
与一般人说话,高兴的事说得高兴,不高兴的事说得败兴,但是说得上话的人,不高兴的事,也能说得高兴。
有些人说得着,有些人说不得着;有些人现在说不得着,将来或许能说得着;有些人现在说得着,将来未必能说得着;有些人这一辈子也说不得着。找一个能说得着的人过一辈子是福分,不管是爱人、朋友还是亲人。当然了,说得着说不着也不是永恒不变。
小说从头到尾都是写着市井中如你我在街角所看到的一切人,人间烟火气的声响和热闹一直在你耳边和眼前,作家是不是想说最是这样的人间烟火气,最慰凡人心呢。
第二个是“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
就像书中一个主角说的:“我活了七十岁了,明白一个道理,世上别的东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没法挑。”、“我还看穿一件事,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
小说就是写的一些家长里短,充满了琐碎,街角发生的事一件是一件,家里发生的事一件牵扯到八件,就看你怎么选择过日子了。
七十年三代人,一路沉重。还原成生活,就没人把这些事当回事了,即使是主人公都那么匆忙,沉重感叹的是深夜的读者。
亲人之间心灵的阻隔居然左右了人生选择,人世坎坷颠沛流离居然就因为“说不着”。春水流成坚冰,竟成为了无法渡越的长河,辗转追寻,但愿万里风尘吹不散最后的梦想。
我理解这部作品其实就俩字:率性。三代人都因率性而悲哀,也因率性而畅快。朋友之所以成为朋友,就是能接受并呼应对方的心声。朋友之所以成为敌人,就是心里所想坦然倾吐,摧毁了对方的期冀。然而在生存的底线上,很多人不敢率性啊,不敢坚持。杨百顺到杨摩西,生活所迫,杨摩西到吴摩西,也是生活所迫,只有吴摩西到罗长礼是精神要求,自主选择。然而又是饱经沧桑后最无奈最无力的选择。真是可怜的人啊。
在离乱黑暗中的一丝温情,就是群星,总给人活下去的勇气,杨摩西之于牧师,吴摩西之于巧玲,章楚红之于牛爱国,就无异于深夜里的星空。温情被时空拉抻成最纯最浓牵挂,这世界最遗憾的事是什么呢?恐怕就是这样的牵挂没有尽头吧。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是阳光,能照耀万物之灵。读书,可以让你掌握知识,而知识就像呼吸一样,吐纳之间,可以见人的气质与涵养。在阅读过一篇文章后内心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对于写读书心得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单篇精选: 安妮每日一记读书心得之一”,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安妮日记》这本书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安妮·弗兰克在艰苦而寂寞、恐惧的藏匿期间写 成的。
日记写于1942年,安妮那时才十三岁。由于受到纳粹的迫害,她们一家被迫生活在 一个地下密室,开始了暗无天日的两年藏匿生涯。1944年,密室门被德国警察叩响,八名藏 匿者全部被捕。唯一的幸存者 ——安妮的父亲,在战争结束后,致力于传扬女儿安妮的日记 。
安妮一家被捕,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她们都是犹太人,历史学家安妮·罗美 的丈夫看了日记后在文章里写道::“日记结结巴巴地道出了一个小孩子的心声,体现了法 西斯主义的可怕,连纽伦堡审判都不及它。”
我觉得,无论犹太人犯了多大的错误,都应该得到宽恕、得到原谅。安妮在藏匿生 活饱尝了艰苦的生活、寂寞的时光、恐惧的心情,但她的心中依然点亮着希望之火,她确信 自己能成为一个作家、能坚持到战争硝烟散去的时刻,虽然这些只是幻想,但她心中依然充 满了希望。
读完这本书,我很佩服安妮,因为她在在纳粹的迫害下,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情、 对生存的希望、生活的期盼!
“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书是泥土,能生长万物之精。开卷有益,闲暇时读一本好书,添一份雅趣,长一份才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一篇读书心得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读后感参考: 安妮每日一记读书心得其一”,欢迎您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我们亲爱的安妮小姐如果能够活到战争结束的话,我敢打赌世界上肯定又会出现一位优秀的女性作家或是记者。可惜,上帝太过喜爱他的这位聪慧而美丽的“选民”了,在安妮15岁时就将她带去了天堂。
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一个少女的内心竟然是如此得丰富多彩。在书的前半部分中,描绘了一个真实的青春期少女和她家人的关系:她与母亲关系交恶,更深爱她的父亲。甚至,在书中称呼父亲为“甜心”。这完全符合同样生为犹太人的弗洛伊德先生所提出的“俄狄浦斯”情节。而后半部分则主要是在讨论宗教、艺术、哲学、人类的本性这样深刻的主题。这使我十分震惊,这真的是出自一个少女的手笔吗?怪不得曾经有学者质疑这部书是由成年人润色过的。但从整部书的连贯性来看,应该是完全出自安妮本人之手无疑的。后来的笔迹鉴定专家也证明了这一点。以我的理解是,在极端恶劣的状态下,一个人的内心会疾速成长。
我们迷人的安妮小姐,在14岁时就开始广泛阅读严肃文学类、艺术类、哲学类、历史类等书籍了。这点让在下十分羞愧,想想我14岁时还沉浸在低劣的漫画中无法自拔。而且,通过她的介绍我还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和她一起躲在密室的另外7个犹太人,无论是年长的还是年幼的,无一例外的都对阅读很痴迷。即使是在那种恶劣的、艰苦的生存条件下,也无法改变这一点。
犹太人经常自豪地宣称他们是“上帝的选民”。其他民族的人们虽然很不服气,但也不得不佩服犹太人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有的人把这种情况归结为犹太人智商高超,由于在下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不好妄下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读书地热爱,是他们取得那些伟大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的安妮小姐正是由于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才能写出闻名世界的《安妮日记》来。
珍爱生命,拒绝战争。希望安妮的悲剧不要再次上演了。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令人惊异的是,这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具有开山意义的作品,已经显示出极其成熟的特色,使后来的许多研究者为之倾倒,究其原因,除了鲁迅深厚的文学素养外,我们也无法不叹服于先生的天才。
作品通过狂人的形象,尖锐地揭示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作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
小说在艺术方面非常具有特色,就是鲁迅所说的“格式的特别”。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借实行虚,以虚证实。小说选取狂人作为主角是个十分精心的安排。在黑暗势力陈陈相因地压在人们头上的那个社会里,一切都已经习惯了,一切都视为当然。鲁迅有意通过“迫害狂”患者的感受,通过他在精神错乱时写下的谵语,从某些“人吃人”的具体事实,进一步揭示了精神领域内更加普遍存在的“人吃人”的本质,从而对封建是社会的历史现象作出了惊心动魄的概括。
但狂人眼中的常人世界却具有广阔的共时性和世界性。因而其批判便决于仅止于五四前的中国国民而可以延伸到整个人类其批判所指的人类劣根性也不是仅仅消灭“封建文化制度”并可以根除——也许它本就是人类基中根深蒂固的一个分子。永远无消除,并将在最终导致人类的自我毁灭。这征兆,我们在今天已经可以看出,可以球毁灭几千次的武器。每个人都参与其中的对地球的污染.因人类道德论丧爆发出来无法治愈的世界疾病“爱滋病”鲁迅正是因为看到了人类的这种难以根除的劣根性,因此才感到深深的绝望。
所以即使他内心中已经感到绝望却仍然站起来进行绝望中的反抗。而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在今天也并非全部灭绝,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已经有人唤吁保护地球.建立绿色家园,寻找人类的终极价值。虽然这呼声十分微弱,但却令人看到了人类世界的最后曙光。
喜欢《每日一句励志短语》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读书心得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书笔记一句格言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