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是含蓄的,只有心静的人才懂得欣赏它潋滟而温婉的美。很少见一朵荷开得龇牙咧嘴肆无忌惮,要么低眉垂首含羞绽放,要么直面蓝天婷婷玉立。不管何种姿势,其娇艳的花瓣总是微微收拢,如一位纯美矜持的少女轻掩心扉欲语还休。
荷,又是从容的,开也从容,谢也从容。数天里,花瓣一片接一片从容飘落,姿态优美如一叶叶轻盈的小舟,又像一个个酣睡的梦静静地荡漾在水面。以优雅的方式结束自己花的使命,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而有些花,绽放时傲气十足目中无人,一朝春尽,所有的美和热情便在瞬间枯萎死亡。
荷,是一种有内涵的大气的植物。翻开中国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写荷的不计其数,不仅赞其姿容秀丽、国色天香,更赞其品性高雅、温婉内敛。许多关于荷的精妙诗句成为经典,不断被人们引用。如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和汉乐府诗歌《江南》里的名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等。可以说从古代大诗人李白、白居易等到今天的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对荷的真情吟咏。我想,古人之所以如此喜爱荷花,不仅仅因为它美观实用全身是宝,还因它含蓄内敛如谦谦君子。
荷,是一种圣洁祥和有佛性的植物。荷在佛教和诸多神话传说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据说荷(或莲)是从古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里佛的宝座都为莲花。包括寺院建筑,莲花也成为主要的装饰图案。在佛教寓意里,莲出淤泥而不染,象征着神佛出于尘世却不染凡尘、不为尘世烦恼牵绊的清净与圣洁。荷是一种令人心生敬意的植物,当真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荷一般都生长在远离尘世的清幽之地。为一睹荷花之芳容,一品荷叶宴之美味,保山人赏荷总不惜长途跋涉去往施甸县城一个叫“野鸭湖”的地方。
说是“野鸭湖”,其实没有多少野鸭,山川秀丽、景色怡人倒是不假。我们去的日子是晴天,花开得比往年的好,阳光下红的娇艳动人,白的纯净优雅,雍容大气、姿态万千,更衬以蒲扇般的莲叶层层叠叠如碧波荡漾,一眼望去令人心旷神怡。不远处青山环绕,白鹭一群群不断飞过绿野树梢,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如一副自在悠闲色彩清新的水墨画。
“年年岁岁花相似……”感慨之时,荷塘中央却传来许多喧闹之声,原来为了吸引游客,店家请来一些民间表演团在草亭里吹拉弹唱、对山歌,朋友们面面相觑一脸懵然,虽不能说这些声音“呕哑嘲哳难为听”,但山歌张扬的格调与荷花羞涩安静的品性却实不相配,若荷能口吐人言,必定攒眉娇嗔抱怨纷纷吧!
为何不配以优雅的丝竹之音呢?现下,寻找“土味”与所谓的“原生态”真已成了潮流?为寻找内心的宁静,人们从一个喧闹的地方赶往了另一个喧闹的地方,到底是有些遗憾的。好在荷叶宴依然风味独存令人欣慰。游玩之后,荷花酥、荷叶肉圆、荷叶凉菜……吸引着饥肠辘辘的人们,用荷叶、荷花、莲藕做的美味佳肴不仅看起来小巧玲珑清秀可人,吃起来也满口清香别有风味。大快朵颐之际,人往往更能感到活着的意义与美好,直至此时方觉不虚此行。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在王维的《山居秋瞑》里,让我们结束一天的旅途,大饱口福眼福之后,踏上回家的康庄大道,乘兴而来,尽兴而归。明年此时,我还会来,“荷”你一起。
观《十三邀》有感1500字
--庞大
十三邀片头--许知远身材不错,十三邀写的很棒
《十三邀》是一个名人访谈类节目,近两天观看了三集分别是采访蔡澜、罗振宇和贾樟柯。之所以选择观看这三集,是因为对蔡澜和贾樟柯的作品有所涉猎,想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思想和观点;而选择观看罗振宇的采访,是近来突然发现罗振宇的名字已经很响亮,而我还不知道他是做什么的,借一集《十三邀》作为一个直观的了解渠道。
再回归到为什么选择观看《十三邀》这个节目,其实完全是因为这个节目名称的吸引,我对这个节目的策划人和采访人许知远更是只是甚少。
做人当做蔡澜--边吃边喝边聊顺带把收视率和Money赚了--何其乐哉!
然而在观看第一集时,对许知远的节目开场白留下很深印象,感觉他首先一定是个很有想法和有自我认知的人。我观看的第一集是采访蔡澜,不同于其他访谈类节目主持风格的是,许知远是与蔡澜约在一条街山碰面,在许知远见到蔡澜到达后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打招呼和问候,而不像有些节目主持人表现出来的对被采访者的诚惶诚恐或者说是毕恭毕敬。我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并不是说许知远不够礼数,而是赞叹和推崇许知远这种不卑不亢、自然而然的礼遇方式。当然能做到这一程度必定需要有强大的自信和内涵。
罗振宇--自信的力量很强大
随后观看的其他两集,许知远与被采访人之间的开场也近乎是同样的方式。访谈过程中他在嘉宾表述的某一段话之后会偶尔出现无言可叙转而用泯然一笑代替,这一笑的背后或许是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就嘉宾的观点继续展开聊下去,亦或是他对嘉宾的观点持保留意见但不直面回应。仅凭一个人可以面对不同领域的佼佼者进行约访和侃侃而谈已经足以说明采访者本人也是某个领域的佼佼者。
抽雪茄也是门艺术--贾樟柯抽雪茄的感觉怪怪的,贾导得导一导
今天观看了采访贾樟柯的一集。说起对贾樟柯的认知,是在大学时代经由被艺术熏陶良久且有向艺术方向发展的同学介绍的。不过当时也仅限于观看过一两部贾樟柯的电影。对他所拍摄的影片,凭观感觉得是与其他影片差异明显,当时同寝室几位同学给他的影片归类为纪实类纪录片电影。或许有些许对艺术抱有兴趣的人都会特别愿意观看这类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影片。贾樟柯的电影在国内连通过审核上映都难,但是在国外却会屡获殊荣。
《十三邀》中的贾樟柯已经在2017年趁躲避雾霾之机从北京回到了老家山西临汾贾家庄过起了隐居性的生活。访谈过程中,贾樟柯自顾自的燃着雪茄,面对镜头毫不避讳,甚至表达观点时偶尔还会爆出几句粗口。我能感觉到这是他现实生活状态的一种真实展现,不是装模作样更不是做作。根据他所描述的远离了都市,在家乡的房屋内,夜晚独自观望一轮冰月,想象着或总结着一些自己的新观点或旧想法,好不惬意、好不令我艳羡。
人到某个时间点会发生一些质的改变。正如贾樟柯通过一年的"家乡隐居"已然变化巨大——他不再刻意追求别人的认同和共识,反而背道而驰,转向独裁。用他的话说,是精英就应该有着与普罗大众不同的思想认知,否则精英就不再是精英。
节目中贾樟柯还表述了自己对未知世界的敬畏和好奇,他已然在向科幻方面思考和预设场景。他有一个想法对我有所触动,即我们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或许像VR虚拟世界或游戏场景中的一样,我们也正在被外太空中的某群生物控制着,像游戏操作一样,每个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通过工作,积累财富,建造起一个又一个新的领域。
通过观看《十三邀》这种类型的访谈类节目,在对被访谈者有所了解的同时,感触更深的是每个被访者都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和某种专长,在自己专注的领域内充分发挥和释放自己的能力并悠然沉浸于其中,乐此不疲。愿我们都能够在人生的某个节点,寻得一个兴趣支点,点燃自己的激情,释放自己的能量,温暖和丰富自己同时照亮和影响他人。
观《永远在路上》有感1500字
于雷
近期,观看了《永远在路上》专题片,让我心灵受到强烈震撼的同时,也看到了中央反腐败的决心。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在集团公司作风建设的活动中,我感到作风建设是每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要通过作风建设,强化党性锻炼,修正认识偏差,校正行为举止;党员干部要常怀入党初心、敬畏之心、警醒之心,争做守纪律、讲规矩的表率;党员干部要服务好群众,带领好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深处着力,精准发力,为集团公司驱动“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为我们13亿人心中的“中国梦”铸就辉煌!
入党初心:是每一个党员干部行动的“指南针”、“方向标”。如果忘记了自己最初的入党初心,势必会在前进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越偏越远,最终难以回头。我们党员干部要牢记初心、忠于初心、守住初心,不忘记自己最初的本意,有始有终地去完成自己的梦想。
牢记初心。组织上入党或许是一时的事,思想上入党却是一辈子的事。“初心”是什么?是孔子“居之不倦,行之以忠”的为政之道,是包拯“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的为官箴言,是 “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情壮志,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大理想,更是我们举起右拳“为共产主义奋斗”的铮铮誓言。
忠于初心。如果没有立志的明确,没有志向的坚定,那么就没有任何成功的基础,就没有任何成事的基石。志就是目标,中国共产党的目标是一定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是实现“中国梦”的一块基石,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忠于初心,要有坚定的信仰和信心,对心志始终自信,对意志坚定不移,不仅做实现“中国梦”的一块基石,更要做坚定实现“中国梦”的一块磐石。
守住初心。是党员干部所要面临的精神考验,甚至是人生抉择。面对考验,要把好精神世界的“总开关”,做到心中有尺,心中有戒;要用先进思想武装自己,做到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多读书,读好书,做到心中有爱,常存善念。守住初心,通过不断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敬畏之心:我们敬畏的不只是党有腐必惩、有贪必肃的决心,而应该更敬畏法纪、敬畏组织、敬畏群众。
敬畏法纪。就是敬畏权力。党员干部要牢固确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更要带头遵纪守法、执行集团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令必行、令行禁止。
敬畏组织。就要无条件地服从组织的安排,维护组织的权威,接受组织的监督,以优秀的品格和良好的业绩赢得组织认可。敬畏组织的人,对组织才会有一种归属感,才会时刻抱着对组织负责的态度,远离“小兄弟”、不搞“小圈子”、自觉维护大局与团结,抵御歪风与邪气。
敬畏群众。党员干部要加强自我警醒、自我约束,时刻心系群众,倾情服务群众,要本着服务至上的理念,扎扎实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特别是我们每天面对大量旅客,更要以过硬的素质、扎实的作风,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在服务旅客中体现民航优秀党员风范。
警醒之心:“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片中的案例,多数来自身边人、身边事。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要以这些案例为反面教材,常怀警醒之心,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做到慎始、慎微、慎友。
慎始。古人说:欲善终,当慎始。面对金钱、面对美色,面对诱惑,党员干部一定要控制住人生的第一次,千万不要心存侥幸,等到东窗事发,那就悔之已晚了。只有守住了第一次,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后面无数个第二次;只有把好了第一关,才能将欲望始终锁在牢笼之中。
慎微。一个人不可能一夜之间成为腐败分子,走向腐化堕落大多是从不注意小事小节开始的。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在“慎微”上下功夫,注意每一件细小的事情,不要认为收一点、捞一点、占一点、吃一点、喝一点、玩一点、乐一点,是人之常情,是小节,无伤大雅,正是这种小节无害的心理,使他们渐渐放松自我约束,滋长了放任心理,一个在小事小节上过不了关的党员干部,也很难在大事大节上过得硬。
慎友。朋友的种类,形形色色。对党员干部来说,不能把人际关系异化为酒肉关系、金钱关系、依附关系和交换关系,一定要谨慎交友、冷静交友、从善交友、选良交友、择廉交友,多交一些有思想、有知识、有品德、有见解的知心朋友,不交那些沾满铜臭气、酒肉气的朋友。要经常净化“生活圈”,防止失去原则,误入歧途。
吉林机场集团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不忘初心,时刻警醒自己,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份之想,常存敬畏之心,以案释纪明纪,严守纪律规矩,做到洁身自好,才能不辱使命,在集团公司发展之路上、国家复兴之途中,奋勇前行!
(作者单位:信息管理公司)
观《武训传》有感1500字
乐小天
武训,原名武七,乞讨为生,一生成就三所义学院,义举上达朝廷,为嘉奖其兴办教育之功,特取"垂训于世"之意,赐名武训,同时封为"义学正",赐黄马褂和"乐善好施"匾额,准予建立牌坊。光绪二十二年(1896),武训病逝于御史巷义塾,享年五十九岁,"病革,闻诸生诵读声,犹张目而笑",出殡当日,堂邑、馆陶、临清三县官绅全体执绋送殡,遵照武训遗嘱归葬于堂邑县柳林镇崇贤义塾的东侧。各县乡民自动参加葬礼达万人以上,沿途来观者人山人海,一时师生哭声震天,乡民纷纷落泪。冯玉祥称其为"千古奇丐",被誉为普及教育之先导,私人兴学之表率,中国教育事业的楷模。后人建有武训祠和武训墓,"武公纪念堂".
缘于一篇介绍武训的文章,勾起了我对武训的好奇,利用周末,特意观看了《武训传》电影,历时3个多小时,感触颇深。从武老先生身上看到了四点。
1. 纵使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仍然要抱负远大。武训从小到大在欺侮中度过,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21岁之前,想到的是凭力气工作,凭良心生活,却屡受乡绅恶霸欺负,在一次临近绝望中,武训想的不是通过努力,让自己翻身扬名立天下,而是顿悟在当时,穷人唯有通过读书才能免受欺负,进而立下远大抱负,修义学,旨在让天下穷人的孩子都能免费读书。为实现抱负,武训不顾膝下黄金,下跪筹义款,下跪请先生,下跪求孩子家长容许家中孩子读书。在他的感召下,成功修建三所义学院,所请先生勤于教学,所招学生努力上进,穷人中学有所成者甚众。
2. 一丝执念,愈磨愈坚。武老先生求捐义款的过程,尝尽挨打、饥饿、欺骗等人间疾苦,受尽旁人质疑、白眼、奚落等人情世故,但并未因此退缩,相反修建义学院的决心更加坚定,乞讨38年,成功修建义学院3座。
3. 吃苦耐劳,毫无怨言。从乞讨到做长工,干的都是别人不屑做的工作,一直在凭良心做事。求捐义款时,为了两三文钱,任人拳打脚踢,在他眼里,每一拳,每一脚都是修建义学院的砖和瓦,没有沉沦在对世道不公的抱怨中,相反,用自己微薄之力,试图改变环境。
4. 忘我。自从立下修建义学院的抱负,眼中无我,即使被当地人奉为武圣人,得到德高望重的读书人尊重,受到当地政府及朝廷的认可赏赐,他没有得意,更不曾忘形。我想武圣人此刻可能会觉得,如若能把立牌坊的钱或者黄马褂换成义学款岂不更好,在他眼里,牌坊不过是一幅石门,而黄马褂只不过是布料珍贵的外褂。
从这部电影,也有几点感悟。
1. 读书是为了明白道理。武训办义学,让穷人孩子读书的目的就是明白道理,不被人欺负。当他听到"学而优则仕"的意思,听到孩子们说读好书就能当大官时,心里很忐忑,他跪求正在读书的孩子,读好书后万万不能忘了穷人。读书的目的是知大理,明大义,而不是从此作威作福,扬名立万。
2. 抱团取火可能是弱势群体的最好选择。武训办义学的钱是30年来乞讨挣来的,武训可以算是资源的收集者,对个体而言,不计较贡献大小得失,资源共享,团队作战,谋得长久生存和成就大事的机会更大。比如有十户人家,有5户的柴火只能支持一天,有5户的只能支持半天,遇到7日至寒之日,十户人家存活的唯一途径是,打破隔离,不分彼此,抱团取火,求得生存。
3. 做事不能认死理。我对武训得到嘉奖而不受的行为并不认可,我觉得武训既然能为了自己的抱负吃了那么多苦,为何不能暂时迎合统治者的爱慕虚荣,利用在政府得到的嘉奖荣誉,获取更多的资源修建义学院。此外,武训明白持之以恒的道理,修建第一所义学院后,可以一边筹款,一边与学生苦读,通过读书,开阔眼界,拓宽思路,以便在今后的义学院修建之路上更加顺畅。
有个疑问,大凡有惊天抱负之人,是不是必须没有牵挂呢?正如武训所唱"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私".我想如果武训母亲未死,或者不曾绝望,或者武训有了家室,可能就不会有义学院了。
最后,用陶行知的一句话总结武训的一生——"捧起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武训,可敬,可爱,可怜,绝对是一个大好人。
终于完整地看完了经典电影《小鞋子》。影片以一双鞋子为线索,讲述了一个挣扎在贫苦线下的底层家庭充满暖色的故事。哥哥阿里为了获得跑步比赛季军奖品——一双运动鞋而奋力奔跑的场景,是整部电影最打动我的泪点所在。
因为不小心丢失了妹妹拿去修理的旧鞋子,兄妹俩只能共用一双破旧的布鞋去上学。为了不耽误哥哥按时上学,妹妹每次下课后便开足马力火速跑去与哥哥换鞋。尽管哥哥用尽全身力气跑去学校,却依旧连续好几天上学迟到。由于没有合适的鞋子,哥哥忍痛多次拒绝小伙伴发来的足球赛邀约。
母亲卧病,家里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婴儿,全家的生活仅靠父亲一人的收入维持。饶是如此,这一家人的善良却在苦难中开出花来。父亲替清真寺处理仪式需要的糖时,哪怕家里已经缺糖,却不会顺手为自家谋“福利”;母亲在收到邻居家送来的汤后,也会礼尚往来;妹妹在学校发现了一个小女孩穿着那双直接影响了兄妹俩生活的旧鞋子,本欲要回,但在发现这是一个盲人家庭后,放弃了要回鞋子的想法。
善良的底色是什么?毫无疑问,是爱。虽然生活贫困,但是一家人在爱与善良中获得了心灵的幸福,父亲会带着阿里凭劳动去富人区修建花园赚取报酬,阿里会为了获得一双运动鞋在跑步比赛中全力奔跑。遗憾的是,阿里没能如愿以偿获得季军,反而获得了冠军,对应的奖品——运动鞋也没能拿到。那一刻阿里的复杂情绪全汇聚在摄影师拍摄的那张阿里因极度失落而忍不住落泪的照片上。然而,影片的最后依旧是温暖的,采购完毕的父亲的单车后架上,明显放着一白一黑两双鞋子。
影片中有大量鞋子的特写,都是从妹妹的视角,透过孩子的眼睛去揣摩孩子的内心世界。穿着哥哥的破旧的明显不合脚的运动鞋,妹妹一开始是局促不安的。直到老师肯定了穿运动鞋的行为后,妹妹的脸上才转阴为晴。妹妹的不安不关乎攀比,而是一个孩子正常的情绪流露。
不由得忆起我的童年与少年时代,虽不及影片中的阿里兄妹那般戏剧化,却也因贫困而经历了几件令我至今难以忘怀的糗事。小学四年级时,被老师选上代表学校去镇上的学校参加演讲比赛,老师再三交代一定要自行准备好服装。当天回到家后,我翻箱倒柜,总算找出了一套自认为最得体也最好看的一套衣服。不料,第二天穿到学校时,老师却说不合适,他来替我想办法。
老师想出的办法是找了班里一个身材与我相近的漂亮女孩与我交换衣服。这么多年过去了,犹记得那是一条白底藏蓝花的连衣裙,作文印象中那也是我第一次穿裙子。换装完毕,老师表示很满意。可穿着同学衣服的我内心是复杂的,那种感觉在当时无以言表,以致于我对那场演讲比赛的过程与结果已毫无记忆,却唯独记得那一条白底藏蓝花的连衣裙。
初中时,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寄宿生活。那时学校饭堂的饭票可以花钱购买,也可以从家里带米去兑换。绝大部分同学都选择花钱购买,省去背米来学校的辛劳。刚上初中的我个子很小,小学毕业体检室身高尚不足一米三,相当于不到七岁的儿子如今的身高水平。为了节省点余钱,我都是选择自行带米。有时自己背上几斤,遇到父亲有时间时则会用自行车驮几十斤大米送到学校。
家里离学校十几里地,初二才学会骑自行车的我有一次连人带车重重摔了一跤,白花花的大米也撒了一地。爬起来时,身上的痛感毫无知觉,反倒可惜了那洒落在地的粮食,要知道这些是我接下来一周的口粮。
如今想来,那段日子无疑是艰辛的,但是当时却丝毫不觉。从小到大,尽管家里常常捉襟见肘,父母却从不曾在吃食上短缺。尤其是开始寄宿后,每每周末回家就能见到父亲用心准备一桌美食的忙碌身影。有时遗漏了我最爱的一道菜,还会一脚迅速跨上自行车,迅速赶到附近的市场采购。而周末离家时,为了能改善我在学校的伙食,父亲会充分运用他“乡村知名厨师”的才华为我备好各种既美味又易储存的吃食,诸如炸鱼、干煸鸡脚、各类泡菜等。
许是在吃食上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我对其他方面的物质需求一直很低,且延续到如今。那些父亲骑着单车为我四处奔走的画面,也构成了我的童年及少年时代最丰厚的爱的滋养。
一直坚信,贫穷并不可怕,只要内心丰盈,同样能活成精神的富翁。阿里一家不就是如此吗?全力奔走的汗水与泪水里,凝聚的是满腔的爱。
观《孙安动本》有感1500字
双姐在身后
京剧是中国的四大国粹之一,每一部京剧都能为我们刻画出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通过这样的表现方式传输给观众一个又一个的人生哲理。京剧名腔选段《孙安动本》也不例外,这部京剧为我们阐释了一名衷心国家社稷发展,赤胆忠心于一身的清正廉洁的好官——孙安。《孙安动本》共分为6场戏,分别是"获状""动本""修本""血谏""法场""打朝".六场戏的相互链接,照相呼应,让我能够直观清晰的理清这部京剧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为自己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积极有益的影响,也让我对京剧这一国粹有了重新的认识和理解。
本剧由"获状"开场,交代了故事发生在万历初年,奸相张从私自建造皇宫,在皇宫建成以后,对建工的3千民工予以杀害,孙安携带妻儿晋京途中,目睹哀鸿遍野,啼饥号寒,又见一民妇跳崖自尽,遗下18张冤状,控诉张从强征她的丈夫、儿子私造皇宫,最后被杀害。这民妇从县到府,一直告到京城,但大小衙门都拒不受理。民妇有冤莫伸,遂愤而自杀。孙安看后益加愤慨,誓为黎民除害,兼程赶路,抵达京城。这便是"获状",它带给我的感受,是作为开场的第一场戏,宏达的磅礴气势,给予我最大的视觉体验和震撼。这些触动都来自于制作商的认真态度和演员们的辛苦付出,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刻苦铭心的勤劳,就没有开场的视觉震撼。这些演员的优秀品质,认真的态度、辛勤的付出、都是值得我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所应学习的,更深层次的讲,他们都是社会的一份子,为这个社会能做力所能及的他们都在竭尽全力做到最好。同样,无论我作为一名党员,还是一名人民教师,他们都用他们的行动无时无刻的鞭策着我,认真负责,尽心尽力。
"动本"这场戏为我诠释了一个不畏强权的孙安。孙安仅仅是一个曹州知府,而他要状告的人,是当朝的宰相——张从,并且张从深得皇心,机会渺茫,但是,他依旧坚持着自己为民除害的忠心,一纸参奏本,一颗赤胆忠心,站在朝廷大堂上的临危不惧,一双坚定的眼睛,无所畏惧的正义感,都在感染着我的内心。虽说,奏本被驳回,可是第二场戏中的孙安的人性光辉已经足以带给我新的启迪,为国家社稷所担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小小知府心系国家发展大事,同样,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更应该心怀国家大事,为之付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修本"和"血谏"这两场戏是将孙安的执着参奏给予升华。在两场戏中,由于第一次奏本被驳回,孙安再次参本,已经引起了张从宰相的杀心,但是张从心思缜密,没有立刻将之暴露出来,第二次的参本,为孙安带来了杀身之祸,以污蔑之名关押进大佬,而张从还假情假意的为孙安求情收揽人心,但孙安不为之所动,傅妻绑子,以死相谏,开启了第三次参本的章节。孙安的持之以恒,更是值得当代的任何角色学习,他以死相谏,对我的触动更是极大,他的坚持不懈,更引起我对自己的反省和深思。
"法场"这场戏是一部充满悲伤情感的戏份。孙安一家第三次的忠心再次被昏庸的皇帝给驳回,并且定罪午门问斩,在法场上的孙安,伴随着悲伤的背景节奏,依旧没有任何的屈服,保持着自己的赤胆忠心,为国尽忠,他展现出来的感情基调以悲伤为主,他的悲伤是来自于国家的惨无人道,君主的昏庸无度,他悲伤的是社稷的崩塌,一个充满悲情的角色在本场戏展现的淋漓尽致。但是,孙安在最后也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后悔,在他眼里,他死了,他相信还会有更多的人会为民申冤,为国家社稷的发展做出如他一样的巨大贡献。一朝一代的更替,都需要这样的忠诚去维护,每一个存在社会中的人,都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都应该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即使一个人的力量显得那样渺小,但是请记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要有心报国,国家只会越来越好,越加繁荣昌盛。
"打朝"作为这部京剧的最后一场戏,出现了一个新的人物——定国公徐龙,持先朝铜锤,在朝廷之上,痛斥皇帝的昏庸,并且赦免忠心的孙安,将张从绳之以法,让所有观众都有一个心理得慰藉,将这部京剧拥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中国华夏五千年的悠悠历史,有无数的文人志士为国家的社稷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毕生心血,《孙安动本》只是沧海一粟的例子,这些事迹更主要的是告诉我这样的当代人,勿忘国家,心系国家,国兴方有家兴,家兴才有人兴。
我从来没有想过一部京剧可以给我这么大的震撼,一方面感叹于国粹的深刻底蕴和内涵,惊艳于她带给我们的历史的美感。另一方面,剧中人物和历史事例带给我更多人性的触动,更加深了心灵的升华,让我有了深深的思考和深入的检省。孙安,一个优秀干部的典范,一名优秀党员的楷模,以他的坚守职责、以他的坚韧执着,为我们演绎和诠释了为人的基准和履职的精勤。
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自觉地以我国优秀历史人物和身边优秀党员为榜样,时刻对照自己不足,脚踏实地践行一名党员的神圣职责,为学生尽心服务,为学校和社会贡献力量。天下欲兴亡,匹夫皆有责。
喜欢《观《寂静之乐》有感15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电影观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活着有感15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