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女儿国》观后感3000字
主持~海燕
不披袈裟,无法救你!披上袈裟,无法伴你!爱你一人,看着众生皆苦,你我都不快乐。爱众生,你也在众生里,就让我们换一种方式相爱吧!
《西游记女儿国》已经上映二十天了,网上褒贬不一,豆瓣评分也很低,不过我个人觉得这个电影还是值得一看的。毕竟评分这个东西,一千个观众眼里有一千个女儿国,每个人心中评判的标准不同,喜欢的也不同,别人觉得不好的,你未必觉得不好。人生嘛,应该多一些尝试,多一些自己的主见,不要人云亦云。
因为过年都在陪家人,没时间去影院,我是在电影上映一个星期后才去看的。一开始是冲着赵丽颖去的,但电影的剧情真的超乎了我的想象。与其说这是一部喜剧片,不如说它是一个情怀片。看完电影,我觉得导演和编剧都是很有情怀的人。他们愿意去深究《西游记》,挖掘其精华所在,又在其基础上大胆创新,立意新颖,角度独特。
网上很多人说这部电影很无聊,不搞笑。的确,如果要将它定义为一部纯喜剧片,它的笑点不多,没有其它喜剧片笑点密集,后半部分抒情居多,基本没什么笑点。但它不是纯喜剧片,它是主打爱情的。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对于唐僧而言,其它劫难基本都是生死劫,大部分妖怪都只是想吃他,而女儿国这一劫,是他的情劫。有首歌唱得好,"人生有许多难关要过,自古是情关最让人难过".唐僧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也有七情六欲,若想取得真经,得道成佛,就必须要经历情劫。一个没有经历过爱情的人,何谈看破红尘?就像菩萨说的,这世间但凡能放下的,都是你未曾拾起的。所以,既然女儿国是唐僧的情劫,那爱情才是这部电影的主旋律,喜剧只是一个辅助。
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妙就妙在处处有伏笔,前后呼应,两段爱情故事有头有尾,相辅相成,让整个电影更加立体饱满。
电影一开头,沙僧看到两只小猴子在树上打闹,便问唐僧为何凡间都是成双成对的。唐僧说万法缘生,皆系缘分,一切随缘。沙僧追问,万一随缘随到唐僧头上怎么办。这个时候明显可以看出唐僧有一丝慌乱,因为他没有经历过,他不知道情为何物,所以没办法回答沙僧这个问题,他只能借口要翻翻经书。短短的几句对话,就为后面的情劫做了铺垫。
船本来行驶平稳,河面很平静,但快到忘川河的时候,猪八戒居然感受到了妖气。众所周知,西游记里面,一般都是孙悟空先嗅到妖气,猪八戒基本上只会吃,为什么在这里却是猪八戒先发现呢?首先,忘川河神不是妖,孙悟空自然嗅不到妖气。其次,孙悟空这时正背对忘川河在穿裤子,猪八戒最先看到了前面的忘川河。以猪八戒的资质,都看出来忘川河的与众不同,这里又为后面忘川河神和女儿国国师的爱情做了铺垫,忘川河本不属于这里,他是为了一个女孩儿停留下来的。
在与忘川河神打斗的过程中,佛祖打开了一个神秘通道,送唐僧师徒进入了女儿国。唐僧摔下悬崖的时候,与峭壁上的女儿国国王正好四目相对(慢镜头)。国王为了躲避掉下来的乱石,不慎也摔下悬崖。然后唐僧与国王一起往下落,再次四目相对(慢镜头),这是两人情愫的开始,也和后面国师推唐僧进苦海,国王一跃而下陪唐僧时的四目相对相呼应。在电影里,两人有很多次对视,每一次对视都代表了两人情感的升华。不是有句话说看一个人喜不喜欢你,就看他的眼睛,因为眼神骗不了人。喜欢这种东西,捂住嘴巴,它也会从眼睛里跑出来。唐僧与国王之间的爱情是不能言说的,唐僧是得道高僧,不许言爱。女儿国视男人为万毒之首,在女儿国里男人是死罪,作为女儿国国王,不能言爱。所以,他们只能眉目传情,默默相伴。
唐僧、猪八戒、沙僧误饮子母河水怀孕了,记忆中在老版的西游记里,唐僧是主动打胎的,但在电影里,唐僧师徒三人都决定留下孩子,是孙悟空为了取经大业,擅自做主打掉了孩子。孙悟空去破儿洞,大潘饰演的如意真仙瞬间让我"眼前一亮".随后画风一转,电影很有社会责任感地打了一个公益广告,呼吁大家不要随便打胎。国王说:"既然你要拯救苍生,又怎么忍心舍下这个孩子呢?每个生命,不是一样都很珍贵吗?"唐僧在国王的劝说下,决定生下小唐的时候说:"要养,就算再难,也是小僧自己的使命!"如意真仙说:"度众生?好伟大呀!可是这些落了胎的孩子,不也是众生吗?每当有人落成一次胎,我都会在这里点燃一支蜡烛,照亮那些落胎孩子的前路。"
我个人觉得,电影、电视剧、新闻媒体,还有我们这些自媒体以及所有文化传播的工作者,只要是能被大众所熟知,广泛传播的,都应该有社会责任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大众普及一些知识,这也算是一种度众生了吧!
小唐被打掉后,唐僧心情很低落,便用树枝在地上写佛经,国王也陪着他一起写。这一段应该算同甘共苦吧,经过这些事,两人的感情急速升温。随后唐僧被国师推入苦海,国王生死相随,两人在小船上相依为命,唐僧也爱上了国王,许诺若有来生!因为两人爱上了对方,知道了情为何物,所以女儿国的结界也打开了。"我舍我的王权富贵,你守你的戒律清规",国王要跟唐僧走,唐僧同意了。可是女儿国本就是一个世外桃源,国王根本出不去,为了救国王,唐僧返回了女儿国。在国王昏迷不醒的时候,唐僧跪地祈求,菩萨出来点化他,"这世间但凡能放下的,都是你未曾拾起的。你是选择爱一个人,还是爱众生呢?"还告诉他,重披袈裟之日,才是启程西行之时。
结界打开了,忘川河神终于有机会进入女儿国,他找到国师,可国师不愿意跟他走,所以忘川河神一怒之下水漫女儿国。唐僧看着众人被泡在水里,祈求佛祖救众人。佛祖出现,救了大家,制服了忘川河神,唐僧目睹了一切,方才顿悟,爱一个人与爱众生,没有分别!国王知道唐僧心中的追求,如果强留唐僧陪着自己,唐僧不会快乐的,所以国王为唐僧披上了袈裟。是的,那件袈裟,唐僧自己披不上,孙悟空也披不上,只有国王能披上!
该电影环环相扣,国师与忘川河神的爱情,顺利地推动了主线剧情的发展。如果河神没有为国师停留下来,唐僧师徒四人就不会进入女儿国。如果河神没有因为国师不跟他走而发怒,将女儿国泡在水里,唐僧可能不会这么快顿悟。忘川河神执念太深,为情犯下了滔天大祸,最终被佛祖收服。正是有了忘川河神的前车之鉴,唐僧才瞬间顿悟,国王也决定放唐僧离开。唐僧经历了这次情劫,才更加坚定。就好像人经历了很多事,领悟了很多道理,才会变得更加成熟。
很多人觉得孙悟空打不过一个河神很离谱,但其实在西游记里面,孙悟空打不过的妖怪多了去了,更何况忘川河神是神,而且是执念很深的神。传说,为了来生再见今生最爱,可以不喝孟婆汤,但必须跳入忘川河,一千年后才能投胎。千年之中,你也许会看到桥上走过今生最爱的人,但是言语不能相通,你看得见他,他看不见你。千年之中,你看见他走过一遍又一遍奈何桥,喝过一碗又一碗孟婆汤,你盼他不喝,又怕他受不了忘川河中千年煎熬之苦,受不了等待的寂寞。喝孟婆汤,了前尘旧梦,断前因后果。忘尽一世浮沉得失,一生爱恨情仇,来生都同陌路人相见不识。跳忘川河,污浊的波涛之中,为铜蛇铁狗咬噬,受尽折磨不得解脱。千年之后若心念不灭,还能记得前生事,便可重入人间,去寻前生最爱的人。所以,忘川河神应该是执念最深的神了吧!
也有人吐槽赵丽颖饰演的国王没有气势,像个傻白甜的村姑。但按电影情节的设定,女儿国是一个世外桃源,外人进不去,里面的人出不来。赵丽颖饰演的国王是女儿国的命脉所在,是天选之人,从小就被保护的很好,国家大事有国师替她处理,说通俗一点就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国王。她不用操心国家大事,又在一个世外桃源,自然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女。从来没有见过男人这种神奇的生物,第一次见到自然会有些好奇。再加上是唐僧这样的花美男,没有抵抗能力,花痴一点儿也正常。
看完这部电影已经十多天了,之所以之前一直没写这篇观后感,就是害怕剧透太多大家不喜欢。以上纯属个人感觉,不喜轻喷!
《西游记女儿国》观后感800字
田刚
《西游记女儿国》是贺岁片,总是加进了搞笑幽默的成分,但是也蕴含了人生的哲理。如若概括的说,就是讲了人生的选择,如若再解释一下,就是学会舍得,懂得放弃。正如主题曲所唱:世上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有得总会有舍,如同强者没有被人同情的权利,弱者没有被人崇拜的权利;如同好人不能去放纵自己,坏人不能够获得赞誉。人生之道,尽在舍得。
世间有些事情,一直有争议。比如有人说不曾拿起,何谈放下;也有人说曾经拿起了,就再也放不下。有人说如同一张白纸不被染污,就能成佛;也有人说,经历所有沧桑,方可成佛。其中孰对孰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唐僧没有取到真经修成佛之前,也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欲,便也有选择困惑之时,也即是心有动摇。而忘川河神更是为情所困,痴迷不悟,最终自我毁灭。
电影里有句台词:明白了情为何物,方能找到出口。《摸鱼儿 雁丘词》中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忘川河神,就是为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任来世枯朽成灰,换今生与你相随。
悟空有一次自作主张的时候,就是给师父和师弟喝了落胎泉的泉水,因为他心中明白,拖家带口是会影响取经的,因此自愿背负罪名,坏事由己来做,坏人由己来担。也要保持团队能轻装上阵,求取真经。
佛门亦云:菩萨心肠,霹雳手段。正如一个外科医生给患者做手术的原理:心中有爱,手下无情。心中有爱,是为救死扶伤;手下无情,是要拿手术刀切开患者的躯体。
修佛修什么?修的是觉悟,修的是活明白。《心经》云: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一念迷,佛是众生;一念悟,众生是佛。所以修佛亦先须明理——性存天理;心明道理;身近情理。
勤修戒定慧,远离贪嗔痴。
过人的生活,求佛的境界!
女儿国国王,是一个本真的人,爱来则爱,无所顾忌,因为她不是僧人,没有佛门的戒律清规。如同电影《三人行》中赵薇扮演的医生所说的话:我又不是警察,我只是按医生的方法做事。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本分,如同悟空要保护好自己的师父;国师要保护好自己的国王。
修行,就是选择了人生的角色,就要尽自己人生的本分。该做的,坚守;不该做的,放弃。
明心见性,万法归一!
本文作者
《西游记女儿国》是一部由冯绍峰和赵丽颖等主演的爱情奇幻电影,影片剧情丰富,引人入胜,网友们是怎么评价这部电影的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袈裟披身,他是心怀天下普度众生的高僧;皇冠戴顶,她是高高在上拥有一片锦绣大地的女王。他们本应是两条毫无交集的平行线,却因西方众佛的旨意,他成了西行的使者,于是她便成了他八十一劫难中一难,也成为了他这一生中心里不可抹灭的朱砂。()
初见唐僧时,作为女王的她带着好奇走向他。再见时, 她欢喜的望着他眼里全是他,直到身边的侍女三呼陛下她才慢慢的回过神来重拾女王的庄严。她想她大概是中了国师妈妈口中的情毒,也是她第一次觉得原来毒可以是甜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女王慢慢脱下了属于国王的华丽服装,穿上平常女儿的衣裳陪着他一起抄写经书,帮助他寻找走出女儿国的路径。朝夕相处的陪伴终究是让一些莫名的情愫落到了唐僧的心上,只是他是僧人,他只能轻捻袈裟,默默无语。
既生苦难我西行,何生红颜你倾城。唐僧是命定的取经人,他应该心无杂念的一路走向大雷音寺求取真经普度众生。只是在女王生死一刻时唐僧终究是回了头,动了念。菩萨问唐僧你是选择爱一个人还是选择爱众生时他优思难决,于是袈裟无声脱落。一起经历生死磨难,欢乐悲喜,默契而照见,那是心神的共憩,有些东西早已深入心底。
我做了一个梦,梦里你蓄起了长发,陪我一起慢慢变老,但是,你不快乐女王死里逃生后对唐僧说了这一番话 ,可是她仍然舍不得放下他 ,她想那或许就只是一个梦。她会一直陪着他,他怎么会不快乐。可当忘川河神发难让她的万千子民死的死伤的伤时,当她看见唐僧祈求佛祖拯救她的万千子民时,她忽然懂了他的大爱。是啊,她是女儿国的根源,是她万千子民的天,她除了是一个女人以外她还是一个王。于是她手执袈裟亲手为他披上,他凝视她,她笑着回望他:即使在我的梦里你弃了这一身袈裟;舍了这一身佛法;消了那满头戒疤与我海角天涯青丝白发,可我知道你是真的不快乐。因为我明白,你有你的追求、你的坚守和使命。走不得,留不得。你有普渡众生的使命,我有万千子民要守护,唯有成全。看到子民受苦,众生受苦,环臂为你披裟,助你西去,不再成为你西行路上的牵绊。
唐僧穿上袈裟落入河底声音缓缓而起:忘川河神,小僧明白你的痛苦所在,其实,门一直都在那里,走不出去的,始终是我们自己。生为万物,情,就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轮回不息的原因。我们从中参悟的爱,最终能成为永恒,这份爱告诉我,爱一个人与爱众生,没有分别。于是,唐僧渡了河神亦是渡了他自己。于是,他终于重启西行之路不再回望身后女子一眼。不是不爱,而是大爱。
人们说若有来世,他们一定会很圆满。也许吧,可是世间却再也没有那个动心却不敢动情的高僧,也没有那个世界上最美妙的爱恋,也不过是她明亮的双眸的女王,圆满的是他们的来世不是他们的今生。
一部优秀的作品,人们在观看之后就会有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我们在观看西游记时,不能马观花地观看,需要仔细地领会,很多优秀的观后感,就来自于作者及时地将自己的观看心得记录下来,怎么才能防止将西游记观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游记之女儿国观后感5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今天把60集《新西游记》观看完毕,略微有点感触,在这里简单抒写一下,新西游记观后感
首先我最大的感觉是,这版西游记所展示唐僧师徒经历的危难是最全的,无论是87年的经典版,还是此后拍摄的续集都没有此版全,这版几乎列出了唐僧师徒所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但是如果把危难一一展示又有罗列之嫌,应详略得当,不过总体来说,该版把前面的危难展示的详细,把后期的危难演的过于简略,以至于给人的感觉是后面拍摄的有些匆忙,(至少给我的感觉是这样)
其次,演员上,唐僧的扮演者聂远一直都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位演员,读后感《新西游记观后感》。纵观他演过的影视作品,以演武将侠士居多,从我们熟悉的《隋唐英雄传》的罗成,到《倩女幽魂》的七夜,再到《新三国演义》的赵云赵子龙。所以一直以来他给我的印象都是一种豪气盖天的感觉。而曾经各种版本的唐僧都是白皮嫩肉,一个文人书生的感觉。所以当我得知聂远出演唐僧的时候,真的是比较意外,不知道他能不能演好。随着这部剧的完结,我个人认为他演的很好,他演出了与以往版本都不同的唐僧。其实据史书记载,唐玄奘的取经路上并没有徒弟相随,可想而知,如果他是一个娇弱者,又怎么能取得真经,在新版西游记里,聂远就演出了唐僧坚强、果断、悟性高的性格特征,他重现塑造了唐僧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再次,,《新西游记》加重了情感亦加重了现实。无论是唐僧与孙悟空的师徒情,还是有些妖怪的痴情,都是以前版本不曾有的,至于事实是怎么样的,后人也很难得知。再说现实,就拿朱紫国一难说吧,国王的无情真是够现实的。
最后,《新西游记》佛理更深。此中更重因果。种何因,得何果,在此剧中展现的淋漓尽致。例如乌鸡国假国王一难,若不是,那国王假做善事还求正果,又岂会酿成灾难!若不是当年唐僧施油与金毛老鼠,又岂会有无底洞一难......
总之,此版翻拍虽形象有些夸张之处,但总体还说有很多超越之处,值得一观。
一部古老的神话故事,但却引起了儿童的喜爱,那就是《西游记》。小时候,我只是看动画片与图画书。但现在,我不仅看与读,而且还学会了思考。
《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大家都十分了解。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孙悟空啦!因为他总是聪明过人、助人为乐、能分辨好人与坏人,来守护唐僧和弟兄们。他就像我们现在的人民警察一样,火眼金睛,抓坏人救好人,时刻保卫着我们。或许由于唐僧遇到麻烦的事情就不动脑筋,盲目地接受别人的帮助的缘故吧,有时才会不听孙悟空的好心劝告,掉入妖怪的手中。这足够说明了遇到麻烦的事情要动脑筋,如果不动脑筋,听了别人不好的意见,反而会更糟糕。不过我还认为唐僧过于善良,哪怕对待坏人也十分好,因为他只看表面,不了解人的本质。
我也很喜欢猪八戒。我觉得他是个性格单纯但很可爱的人。他不会想出一些好方法,但却有正义感。只要他想做的事,他就一定会去做。他会奋不顾身地保护师傅的安全,而不考虑自己的安危。看上去他有些笨不动脑筋,但是人们觉得他笨的可爱。我们要学习他那种不怕敌人的胆量。不过有些事在做之前要仔细考虑,分清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要凭自己的实力去做。
总之,师徒四人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长处,哪怕是他们的短处也必须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话,要努力改正,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在我的成长路上,《西游记》始终陪伴着我,不论是电视剧还是动画片,虽然看了一遍又一遍,但是仍不过瘾。当看到唐僧师徒四人历尽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时,不禁对唐僧的执着、孙悟空的勇敢机智、猪八戒的幽默和沙和尚的任劳任怨感悟颇深。但最受感动的还是唐僧对徒弟的谆谆教诲。如今再次细细品味这家喻户晓的名著,不变的是故事情节,变的是我的感触。
小时候看《西游记》总会有个疑问:孙悟空一个筋斗就可以翻十万八千里,那为什么不直接带着唐僧坐筋斗云去取经呢?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迎刃而解了,这只是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没有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的东西,一切事物都要靠自己的努力争取。“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就像这句歌词所说的,想要成功不能只依赖捷径,成功的秘诀就是踏踏实实地沿着脚下的路走下去,不管路的两旁是荆棘还是鲜花,不管路的上方是艳阳还是阴云。
孙悟空求学七年才学到真本领。七年间,他只跟着师傅和师兄念着自己不喜欢的经文,但他从未说过放弃,因为他知道总有一天师傅会将真本领传授给他,他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
这也告诉我们做事不能急于求成,取得成功的快慢不在于我们消耗的时间,而在于我们为获得成功所受的'磨练。一个真正想取得成功的人是不会在意自己为这个目标耗费了多少时光和精力,他们在意的只有自己是否为这个目标真的在拼搏。他们知道:接受的磨练越多,获得的经验也就越多,离成功的大门也就越近。
孙悟空神通广大,却被紧箍咒约束,被如来镇压。这就是所谓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是因为这些束缚,孙悟空才不会因为本领高强而胡作非为。生活中每个人也同样,被法律和道德舆论约束着,整个世界也因这些约束才能够有条不紊地发展。若世界上没有任何规矩,对人们没有任何约束,那么就意味着这个世界坠入了毁灭的深渊。所以,人们应当自觉遵守法律,遵守各项规定。
孙悟空保唐僧战妖怪的英雄形象在我们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不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更告诉我们许多生活的道理,给这本名着增添了光辉。
新版《西游记》出来了
屁颠、屁颠地连续看了好几集,看到凌晨三、四点,好累。
感觉一般般。
但看这么多遍不同版本的《西游记》
我现在非常深刻的明白了一个道理。
凡是有后台的妖怪都被接走了,凡是没后台的妖怪都被一棒子打死了。
我感觉这是西游记的哲学和最终道理。
想想神话里的妖怪都需要后台
那现实社会里的人要是没有了后台不是连什么时候被灭了都不清楚,忒郁闷了吧!
勤快的没后台的赶紧自己去找些木头钉一个,怎么说都有一个嘛。
谁知道是真货假货,现在的人都戴有色眼镜,只知道贵贱,不知道真假。骗死一个是一个。
懒惰的没后台的也不要紧,
因为
再过几十年,我们来相会,送到火葬场,全部烧成灰,你一堆我一堆,谁也不认识谁,全部送到农村做化肥。
这个寒假我看了一本名字叫《西游记》的书,下面我来介绍一下书中的人物吧;孙悟空,原是海外东胜神州中花果山上的仙石里崩裂而出的石猴,后来,它在众猴的建议下去拜师学艺,学会了长生不老术,七十二般变化,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等本领。得道成佛后,被尊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原是天蓬元帅,因在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上喝醉了酒,调戏嫦娥仙子,而被玉帝打入凡间投胎,不料错投猪胎成了半人半猪的怪异模样,虽然猪八戒为人好吃懒做,贪财好色,爱睡懒觉,幽默滑稽,但对人情感真切,视如己出,取经路上成了调和师徒之间纠纷矛盾的中间人,取得真经后被封为“净坛使者” 唐僧,原名陈玄奘,赐名唐三藏,他和齐天大圣孙悟空;天蓬元帅猪八戒;卷帘大将沙悟净;还有被称为八部天龙马的白龙马,他们几个团结一心,努力克服路上的困难。
《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今印度)游学。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是“弥勒缚妖魔”的这个章节,因为在这一回里妖怪,孙悟空,如来佛祖都很聪明。
如果你们说:“这本书好像一点意义都没有的话,那你们就大错特错了”这本书告诉我们一定要团结,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团结一心,一定能克服成长路上的艰难险阻啊!
我看情感的完形
--看《西游记女儿国》有感
春节上演了很多不错电影,今天去看了春节档的《西游记女儿国》,我看电影的视角通常被朋友认为奇怪,但我认为是更加有不同的角度吧,别人通常不会想的角度。也许大部分人都在为女儿国国王与唐僧之间的感情感叹,或者为女儿过女演员的貌美感叹。
其实,这个里面有两段感情,另一段容易被人忽略的就是女国师的感情。唐僧和国师,同样是事业心很强的人,在爱情与事业冲突犹豫,最终的结果都是选择了事业,唐僧选择了继续取经,女国师选择了保护国王的事业。但为什么得到的结果却相差这么多。女儿国王爱上了唐僧,唐僧显然也动心了,旁边的人都看出来了,徒弟看出来了,观音也看出来了,女儿国的一些臣民也看出来了。他们点燃了爱情的火,他们遇到了事业的冲突,为国王不能离开,为取经不能留下。而另一个段感情呢,女国师年轻的时候就与河神相恋,他们彼此感受到,他们虽然相互看不到,但他们的灵魂相爱了。河神为爱而留步,他等了20年。20年后终于相见,他们认出了彼此,终于河神第一次可以亲吻到他爱的女孩。都是美好的两段故事,都是相爱相恋的人呀。
可是最后的结果呢,女儿国国王受伤,唐僧守在床边等待她醒来,观音卸下了他的袈裟。女儿国国王梦到了唐僧长了头发还俗归来。还梦到他们结婚了,但是唐僧不快乐,也许是取经大业但未完成而不快了吧。女儿国国王放手了,因为他不想不爱的人不快乐,她不想用个人感情耽误了一个男人的事业。她爱过但无恨,她也没有埋怨取经的事业耽误了他们的感情。唐僧也释然了,他也经历了情关,更加的成熟,修行上我想一定更进一层,因为有时候修行不是只是念经,需要在事件上磨砺。其实,唐僧与女儿国国王的感情是完形了,两人都走过了那个过程,并穿越了。女儿国国王还是国王,唐僧还是继续取经的僧人,但他们因对方而丰富了自己。
而河神和女国师呢,很显然,女国师是个事业型女强人,自己也有爱情,那是一段柏拉图的爱情,两人看不到对方却能感知到彼此,两人相隔千里又尽在咫尺,两人都是彼此心中的秘密,一场灵魂的爱恋。河神甚至留下来了20年。当苦海破除,河神可以现身进入女儿国的时候,他找到了20年相恋的女国师,他们相认了,终于可以吻到她,她也第一次可以看到他了。但是,女国师直接拒绝了他,因为她要为了自己的事业,保护国王的事业不能接受跟他的恋爱。河神怒了,他疯狂了,他苦等了20年的爱情,他觉得他的幸福一定是被女国师的事业毁了,被她要保护的国王毁了,他混怒的不顾一切,利用河神之力量,排山倒海,水漫女儿国,大水毁掉了女儿国,冲走了国王。河神要做什么,他也许不能接受女国师对他的拒绝,他要毁掉女国师所谓拒绝他的理由,就是那个国王,那个事业。 到底怎么了,女国师为了事业拒绝了他,他就如此报复,引起弥天大水,烦了逆天大罪,这是对爱情的报复。
我在想这段女国师的爱情怎么了,也是为了事业放弃了爱情,为何会得到这样的结果,为何跟同样选择了事业的唐僧差别那么大。其实,仔细思考这两段爱情,并不一样。唐僧与女儿国国王还在刚刚恋爱期,还是事业与感情的权衡犹豫期,最终相互理解,相互有爱,并很智慧的看开了。 而河神呢,他们相爱,但河神其实已经牺牲了很多,虽然女国师并没有看到他的牺牲。河神应该也有他的事业,至少按照他之前的事业的话,他不会停留,以为这份爱情,因为女国师,他停留在了女儿国,停留了20年,就等有一日能见到女国师,那个爱着的女孩,河神在这份爱情里是实实在在的牺牲了自己的一部分事业。他一定天天在想,见到女国师一定非常幸福了,女国师一定会跑来跟他在一起,毕竟他牺牲了那么多,等待了那么久,终于可以见面了。但他看到的结果是,女国师毫不留情的拒绝了他,因为她有她的事业,他愤怒了,要破坏掉女国师的事业。在这场爱情了,河神一定不甘心自己苦苦的守候,多年的牺牲,换来的是无情的拒绝。我们假使唐僧放弃了所谓的取经大业留在了女儿国,但女儿国国王因为自己的国王地位不能跟他成亲,让唐僧等在女儿国二十年,唐僧会不会愤怒,也许不会吧,因为他有调节自己的能力。
当然河神和女国师的感情结果并不好, 但他们错在了那里?女国师粗暴的拒绝引起了愤怒大水。其实在这份感情里,有很多情绪没有被释放,情绪没有在双方之间释放,才产生这么大的对外伤害。女国师对待这份感情的结束过于粗暴,也并没有得到河神的认可,当年她说结束的时候只是在她那里完结了,因为她要完成她的事业,只能放弃这段爱情。而河神并没有放下,没有因为这一句话就停止了这段感情,他内心没有结束,而是放弃自己的事业留了下来,一直等着一天将来可以相见,河神并没有对这份感情进行完形,这是他20年来的牵挂,难怪佛祖最后说他执念太深,犯下大错。 没有完形的爱情终要完形。
而我们看唐僧和女儿国国王呢,唐僧也拒绝了女儿国国王,因为他有取经的事业,但拒绝的不是那么粗鲁,他也动心了,但是为了取经事业,他必须拒绝。女儿国国王也恋恋不舍,如果这个事情两个人都强行中断了,他们的感情也没有完形,虽然离开,但也会影响他们后续的生活,影响后续生活中的决策。是后来女儿国王醒来说到自己梦里梦到他们结婚了反而唐僧不开心,因为爱,因为不想唐僧因为失去事业而不开心,女儿国国王放弃了,她的放弃是自我的决定,是出于对唐僧的爱,当除去自我又因为保留了那份爱而放弃的时候,女儿国国王让这份感情完形了。这是份完整的爱情,彼此经历了,彼此理解了,彼此看到对方的付出,彼此珍视了这份爱情,完形了也就结局令人释然了,也美好了。 再看河神和女国师,女国师出于自己的事业利益拒绝了,河神没有接纳这个结果,单方面的结束,也没有再次沟通的机会。河神没有对这份爱完形。
一份没有完形的感情终究会寻求出口。也许是不甘,也许是愤怒,也许是怨恨。一份完形的感情,像唐僧和女儿国国王,更多的是感恩和美好。
现在看电影或者视频也是人们汲取知识营养的一种主要渠道,脑海中总有踊跃出许多不一样的想法,写观后感时把自己的“感”写深、写透。其实观后感也是记录人生的一个过程,不断去丰富自己,提升自己。关于西游记的观后感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呢?读后感大全编辑特别编辑了“西游记观后感1000字”,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新版《西游记》出来了
屁颠、屁颠地连续看了好几集,看到凌晨三、四点,好累。
感觉一般般。
但看这么多遍不同版本的《西游记》
我现在非常深刻的明白了一个道理。
凡是有后台的妖怪都被接走了,凡是没后台的妖怪都被一棒子打死了。
我感觉这是西游记的哲学和最终道理。
想想神话里的妖怪都需要后台
那现实社会里的人要是没有了后台不是连什么时候被灭了都不清楚,忒郁闷了吧!
勤快的没后台的赶紧自己去找些木头钉一个,怎么说都有一个嘛。
谁知道是真货假货,现在的人都戴有色眼镜,只知道贵贱,不知道真假。骗死一个是一个。
懒惰的没后台的也不要紧,
因为
再过几十年,我们来相会,送到火葬场,全部烧成灰,你一堆我一堆,谁也不认识谁,全部送到农村做化肥。
每天回家做完作业后,都要打开电视机去看《西游记》。妈妈说:“它是小说改编的,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电视剧里,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牛魔王、还有好多好多有趣的人物。故事是说唐僧带着他的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去西天取经。途中遇到好多好多妖怪,最后都被他们打败。经过了八十一个劫难才到达西天取得真经。
这其中我最喜欢的人就是孙悟空了。他会筋斗云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 还会七十二般变化,还有火眼金睛。他的如意金箍棒可厉害了,可大可小,孙悟空用它打败了好多妖怪。
看完这部电视剧让我知道了,遇到困难不要害怕。要想办法去解决困难。
虽然很多作品都有经典之说,但是在我的心目中,86版的西游记是唯一的的西游记的样子,六小龄童就是孙悟空,马德华就是猪八戒,迟重瑞就是唐僧,闫怀礼就是沙僧。诸天神佛,妖魔鬼怪,也都是固定的形象了。
每次看电视,跳台看到西游记,都会停下来看一会儿,什么叫做百看不厌,什么叫做永远的经典,我想86版的西游记就是最好的代表。每当剧里的音乐响起,每当悟空叫师傅,每当猪八戒叫大师兄,每当沙僧叫大师兄,二师兄,就会觉得特别亲切,简直是特别美好的回忆。
剧里的每一个角色真的都是堪称经典的,各具特色,性格鲜明,让人记忆犹新,印象深刻,每当说起西游记,肯定只能想到这版西游记里的角色,在人们心里,他们就是西游记的原型了。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感谢这版西游记带来的美好回忆。
这是一部具有童话、神话双重性质的小说,书中讲述了唐僧以及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正是这精彩离奇的故事情节吸引着我看下去,全书80多万字,没过几天,就把这个1000多页的书看完了。
《西游记》中塑造了四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着,一心想取得真经;孙悟空正义大胆、神通广大,有情有义,能降妖除魔;猪八戒贪财好色,贪生怕死,好吃懒做,但又不缺乏善心,有时也很英勇;沙僧心地善良、敦厚朴实,老实忠诚,默默无闻。这师徒四人各有各的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吴承恩爷爷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他善于刻画人物形象正是他写作的精妙之处。师徒四人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不怕吃苦,心胸宽广,对唐僧忠心耿耿,被糊涂、没有主见的唐僧冤枉时,他不记前贤,仍然不顾一切的来保护受到妖怪威胁的唐僧,一路保护他成功地取得了真经。而且在孙悟空身上隐约的还有一种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勇敢精神着实令我十分佩服。从此,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大英雄。
我认为我们的学习成绩,就是我们要取得的真经,有些人像中的像沙河尚,诚恳老实!对任何事都不会敷衍了事,总是一点一滴的学佛法的精深和奥妙!有的人像孙悟空,活灵活现,足智多谋,特别聪明,对学习有很好的兴趣,回到家,老是把当天所学的复习一遍,没有学的预习一遍,巩固一下知识。
而有的人却像猪八戒,懒惰,对任何事情都是草草了事,没有一点耐心。
如果大家不会像猪八戒一样,好吃懒做,就会像唐僧、孙悟空、沙僧他们一样对学习坚定的决心,“取得真经”!
这部《西游记》的真正含义恐怕也就只有吴承恩爷爷一个人明白,按我的水平也就领悟一些皮毛而已。可是不管怎么说,《西游记》始终是广大群众的最爱,我们可以在吴承恩爷爷的笔下感受到一个精彩、幽默、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其中的道理,有很多,以上是我的感悟,每个人的体会都不一样,相信你也会有一个新的领悟。
几乎在每个假期,电视里都会播放《西游记》这部电视剧,我相信不光是我们小孩子喜欢,大人也同样爱看,因为剧中的师徒四人经过了许多磨难,坚持到最后取得了真经,他们的精神得到了大家的喜爱和赞扬。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唐僧的善良和宽容,沙和尚的任劳任怨,都让我很喜欢。
但我最喜欢的是贪吃贪睡的猪八戒。在《西游记》里,猪八戒给大家的印象是非常懒惰的,但他那丑陋又活波可爱的样子也给大家带来了很多快乐。在《三打白骨精》那回中,猪八戒没有看出真相,埋怨孙悟空打死了好人,又将一顿美味的斋饭变成了石头和蛤蟆,心里非常不满,招来了大师兄的一顿臭骂。我觉得猪八戒很冤枉,他没有孙悟空的辨认能力,山里一时又找不到食物,他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也没什么错。
还有《大战红孩儿》那一回里,猪八戒和孙悟空一起去捉红孩儿,结果孙悟空被红孩儿的三味真火烧伤了。这时,东海龙王来救孙悟空,虽然大家都很着急,却束手无策,只有猪八戒胸有成竹的说孙悟空死不了,还积极的医治孙悟空。那次猪八戒不正好表现了自己的机灵的一面嘛,平时有了妖怪,都是孙悟空想办法,出主意,轮不到猪八戒动脑思考,如果让他去锻炼,去应付,相信猪八戒也是很勇敢的。再说西行路上,猪八戒也是有功劳的,怎么能总说他的缺点呢?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猪八戒能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嘲笑,每次到一个地方,他的长相都遭到路人的指点,说他长得难看,还总是被大师兄笑话自己能吃,可猪八戒都是笑笑,从不反驳,接受自己的缺点也需要勇气呀,他总能留下欢笑给大家,我觉得猪八戒是很可爱的。
猪八戒真像个小孩子,他不会想出一些好方法,但却有正义感,有一颗善良的心。只要他想做的事,他就一定会去做。他会奋不顾身地保护师傅的安全,而不考虑自己的安危,所以猪八戒也吃了不少亏。我们要学习他那种不怕困难的胆量,只是有些事在做之前要认真思考,分清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要凭自己的能力去做。
现在妈妈又买回了这本书,《西游记》虽然是个神话故事,但非常有趣,人物各有各的特点,让我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收获,这是四大名著中我唯一能自己读懂的一本著作了。这不,憨态可掬的猪八戒身上我也找到了优点,好书,真的要反复读哦!
每当放寒暑假的时候,妈妈总让我看一部电视剧-《西游记》,这部电视剧虽然我看了好多回,但我还是百看不厌。
这部电视剧的内容是:唐朝和尚唐玄奘奉唐王之命到西天取经,观音菩萨派了一些有本事的土地协助他完成取经大业。唐僧取经路上先遇到了大徒弟孙悟空,他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等取经的有缘人来救他,等唐僧来到五行前,念了菩萨交给他的咒语,“啪”的一声,石头炸开,悟空被救出来。孙悟空吸收了天地之灵气,十分顽皮,唐僧没有办法只能给他戴上紧箍咒,有需要的时候只要唐僧念几句咒语,孙悟空就会乖乖的听师傅的话。唐僧又收款二徒弟天蓬元帅——猪八戒:卷帘大将----沙僧,他们师徒四人一路上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历尽艰难险阻终于取得真经。
在这部电视剧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孙悟空了,因为他最有本领,火眼金睛,会七十二变,一个跟头能翻十万八千里。每当他们遇到妖怪时,孙悟空总是不害怕,想办法降妖除魔。十分勇敢。看到孙悟空这种勇敢的精神我真的有些汗颜,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一语道难题,就总是依赖家长或者老师,自己不愿意去动脑想办法去解决,我身上太缺乏孙悟空这种勇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精神了。现在我明白了,今后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勇于面对,一切困难都可以解决的。
《西游记》中我最不喜欢的人物就是猪八戒了,它不但长的难看,而且好吃懒虫,一有妖怪他就先跑,一点也不仗义。
这部电视剧不但给我带来了乐趣,而且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所以我喜欢它。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西游记女儿国》观后感1000字_》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西游记女儿国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