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于丹教授在她谈《论语》心得时,开篇就讲到: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于丹教授明确地阐述自己的心得:“《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我最欣赏的,就是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这种简单,快乐的感悟。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母体文化。中华民族尊崇皇天后土,以大地为母亲,所以形成了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主体,以平和敦厚为特征的民族传统文化。我们知道,西方国家以宗教立国,中国长期以儒学立国。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不管多少岁月的风霜雨露,多少朝代的更迭变迁,都没有改变道儒文化在民族文化中的核心地位,两千年的农耕文明也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义,礼,自,信”的伦理教育,从孔融三岁让梨的尊礼,守礼,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患意识,无不显示着儒家学说对国民成长过程中千丝万缕的渗透。几千年来世人仍愿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话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养性的准则,我想这与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我们都坚信:明天是正直人的世界!
我喜爱伺茶,每每在茶的面前,我会感到一切都变得平和美好。品味人生,忧患生命是茶道与儒家的共同主题。有人品茶“茶可雅志,茶可行道”,有人品茶“茶烟一塌拥书眠”,道心文趣兼备。过去儒士不能一日无茶,其文也不能不常以茶为喻,我感悟到,这种闲适人生就是儒士茶人的品茗追求吧!于丹教授理解《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子并以此来影响着他的弟子。”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温暖的,快乐的生活?我理解为:平和。
茶是个和气的性子,与谁都合得来。柴门也进得,侯门也进得,不卑不亢,不做宠物状。所以,和柴米油盐酱醋过日子的时候,也能与琴棋书画诗酒共发雅性,且在那个浪漫天地里,还担任着缺一不可的角色。只是就像一个艺术天赋极高的人一样,绚烂之后归于平淡,自己不评说,只待旁人去品味罢了。在儒家的眼中,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当。和是一切恰倒好处,无过亦无不及。平和,是儒家思想的根本,是中庸之道。平和下来,会使人“怡”,“怡”者,正是和悦,愉快之意。在茶道讲求的要让身心“怡”的过程中,就又与《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于丹教授语)不谋而合了。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地。常言道:世界是个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禀性,正如有爱茶者喜欢龙井,有爱好乌龙茶一样,不过都是求真的一种心境。“不夺其真香”,“不损其真味”,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诚说话,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篇二
从前,我之所以读一本书是因为它来到了我的手边,而书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气或分几天读完它。后来,知道了有公共图书馆这等读书的好地方,我也懒得去翻书目卡片,只是在开放阅览室书架上随手抓一本我能读得进去的书。再后来,通过网络,也约略知道近来新出的哪几本书是值得一读的,可我也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偶尔在浏览的网页上碰到一两本好书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时间和心情静下心来看,相逢或相违全凭运气。所以,我读《论语》也只是因为选了《中西经典选读》这门课,于是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论语》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论,也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他父亲孔纥,又名叔梁纥,曾做过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宰,本身属于贵族阶级下层的士。他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孔子3岁时,父亲就死了,17岁时母亲也死了。孔子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后来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礼和仁的学说。他生活于春秋大变革时代,他反对以政、刑来强迫人民服从。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当然,这种仁和礼是有上下、尊卑、贵贱、等级之分的。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是讲究实力,着眼于利的,所以未能采纳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孔子也没有被重用。孔子师徒颠沛流离14年周游列国,于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已是白发苍苍的68岁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经。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2岁。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共20篇,计492节,合计12700字。《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它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
孔子从他的政治、哲学和心理学观点出发,认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仁和礼。所以他主张为政以德,这反映了当时人的价值的提高和奴隶要求解放的时代特征。因此,孔子的道德观是适应时代潮流的,具有进步意义的。
孔子所谓礼,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来,周礼最重要的原则是尊尊与亲亲。为了贯彻亲亲和尊尊的原则,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作为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里,上下尊卑的关系是靠礼来维持的。因此,孔子对于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进行批评。如他批评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论语八佾》)鲁国的三桓在祭祖时,唱起天子祭祀相维辟公,天子穆穆的《雍》诗,也受到孔子的指责。
孔子道德思想的范畴,主要是仁。孔子主张仁,在《论语》中有多重涵义。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孔子主张仁,孟子重视义,所以,孔子的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与他的继承人孟子的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对后世志士仁人的影响极为深远。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对子路、冉有的不同教育就可以说明: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萌化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
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又如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译: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这样地向人说明道理,能让人不服吗?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真是啊,广大的人民群众又怎么能忽视的呢?《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多大的江山也能保住吗?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译: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这个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以人为本,三个代表,党的宗旨,无不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体现。
《孟子》中有许多具有哲理性的句子,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译:动用心思的人治理别人,动用体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养活别人,治理人的人靠别人养活。
这句知看似现在的社会分工关系。想想看,远在古代的人就能有这种思想,能让人不敬佩吗?
说到孟子,我们还会想起孔孟之道,他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使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给后世留下了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千古美谈,成为母教之典范。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孟子提倡仁、义、礼、智,并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就是宽厚,指同情、关心和爱护的心态,即仁爱之心。义,就是正直,指正当、正直和道义的性格,即正义之气。礼,就是谦让,指礼仪、礼貌和礼节的规矩,即礼仪之规。智,就是才能,指明辨是非、善恶分明和明理睿智的能力,即智谋之力。信,就是诚实,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的品行,即诚信之品。
孟子是一个慨然以天下自任,富有使命感的大丈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处身于战国乱世,他希望用自己的一套仁政理想辅佐诸侯统一天下。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在一个分崩离析,中央集权沦丧的时代,武力才是解决争端,争取利益的最有效途径,孟子倡导的仁政必然难以被统治者所接受。虽然不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行,增益其所不能。他仍以天下为己任,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即他仍要把他的思想学说宣布于天下,以此来影响并匡正世风世俗。
除了像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这样家喻户晓的故事外《孟子公孙丑》中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关于这一点,告诉我们做事情的出发点要正确,才能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承认,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否则,即是你通过一些手段使自己占据了有利形式,但最后还是会失败。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所以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最终的胜利,就是因为我们的行为是正义的,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赞成和支持。
《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了。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这一点告诉我们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断积淀,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形成更开阔的视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和事业的征途上,我们经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发展,或者一叶障目,被一点小障碍阻挡了视线。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长远的发展呢,为视野不够开阔而错失了机遇。因此我们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观到事业的大海,摒弃井底之蛙的心态,做一只向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着更高更远更开阔的境界靠近。
所以孟子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纵观能成大事者,贵在目标与行为的选择,也就是他们懂得选择什么放弃什么。如果没有目标,或者做多了无用的事情,必然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成为碌碌无为的人。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到头来只能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终无所成。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一样的道理,所以,一定要舍弃一些事不做,去做该做的事,具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宁静胸怀。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在这个社会里,有些人做着自己做不了或不喜欢的事而一事无成,有些人做着自己不想做的事而痛苦不堪。
篇二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孟子》这本书,这是一本能教育我们怎样做人的书,同时也是一位良师益友,《孟子》的读后感。所谓闻名不如见面,今天,我就有幸读到了这本能让我们终身受益的书。
关于教我们怎样做人的书我读的不多,但也涉猎过一些,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但这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这本书主要写了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我读后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里有几个故事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做《师友之道》。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子说过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心,这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为政治应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交友不能看这个人的财产和地位,重要的是看这个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让你学习,这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这本书里还有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成熟自己》。在这个故事里讲的是仁义,这个经常听到的词,在孟子看来,就好像良好的种子一样,种下去以后生根发芽,耐心呵护,最终使之成熟收获。如果种下去了,但没有收获,那和杂草没什么区别了。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每个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标,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如果半途而废,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通过读《孟子》这本书,使我真正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爱这本书,我不会忘记它的。
《论语》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论,也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他父亲孔纥,又名叔梁纥,曾做过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宰,本身属于贵族阶级下层的士。他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孔子3岁时,父亲就死了,17岁时母亲也死了。孔子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后来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礼和仁的学说。他生活于春秋大变革时代,他反对以政、刑来强迫人民服从。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当然,这种仁和礼是有上下、尊卑、贵贱、等级之分的。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是讲究实力,着眼于利的,所以未能采纳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孔子也没有被重用。孔子师徒颠沛流离XX年周游列国,于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已是白发苍苍的68岁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经。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2岁。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共20篇,计492节,合计12700字。《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它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
孔子从他的政治、哲学和心理学观点出发,认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仁和礼。所以他主张为政以德,这反映了当时人的价值的提高和奴隶要求解放的时代特征。因此,孔子的道德观是适应时代潮流的,具有进步意义的。
孔子所谓礼,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来,周礼最重要的原则是尊尊与亲亲。为了贯彻亲亲和尊尊的原则,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作为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里,上下尊卑的关系是靠礼来维持的。因此,孔子对于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进行批评。如他批评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论语八佾》)鲁国的三桓在祭祖时,唱起天子祭祀相维辟公,天子穆穆的《雍》诗,也受到孔子的指责。
孔子道德思想的范畴,主要是仁。孔子主张仁,在《论语》中有多重涵义。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孔子主张仁,孟子重视义,所以,孔子的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与他的继承人孟子的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对后世志士仁人的影响极为深远。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对子路、冉有的不同教育就可以说明: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孟子》读后感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毛泽东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孟子》读后感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自反"是儒家提倡的一项重要的行为规范。
人非圣贤,都会犯错。此时,自我反省便是最好的补救措施。只有深刻反省,认识到自己错在何处,才能对症下药,采取措施;也只有深刻反省,才会让自己铭记在心,下不为例。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但是,"自反"绝不仅仅是一种补救措施,它更是人们为人处事的一种智慧。
孟子曰:"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意即别人对我无礼,我需自省。道理很简单:"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别人无礼,必是我有过在先。毕竟人非禽兽,谁又能无缘无故地去伤害别人呢?
这其实表达的是一种内敛的心境。每个人都有尊严,儒家文化熏陶下的中国人更好面子。当他人对自己无礼时,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每个人都会觉得有失颜面。这时,人们一般会据礼力争,以图挽回颜面。一些人按捺不住心中怒火,也会针锋相对,奋起反击。第一种做法固然好些,但局面既以尴尬,只能草草收场,再次相遇时,也只能形同陌路。
其实,还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自反"。正如前文所说,谁都不会无端生事。这时,如果能够抑制住一时怒气,加以"自反",或承认错误,或解除误会。不仅可以得到对方的原谅,更会使其尊重你。对,尊重,人的尊严就是这样获得的。
可见,儒家文化不仅使得我们好面子,更加告诉我们如何维护面子。面子不是表面文章,更不是虚荣,而是人的尊严,行得端,坐得正,以礼待人,以礼处事,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自反"是一种意识,我们既不能抱怨客观事物,也不能向他人推卸责任。加强"自反"。我们才能够纠正错误,挽回损失,完善自我。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孟子读后感100字,欢迎阅读。
孟子读后感100字【1】
一翻开《孟子》这本书,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因为在看书时,历史知识就像永不干枯的泉水源源不断地涌入我的大脑。
看着看着,我好像进入了古老的春秋时代,仿佛看见孟子儿时逃学孟母脸上生气的表情;又犹如听见两军交战时人喊马嘶的声音,看见一个个青年将领浴血奋战,九死一生,甚至为不能帮上忙而感到遗憾。
那个时代的诸侯国的成败兴衰仍然在我的脑海里不断地重现,令我感叹不已。
我还对春秋时代的礼仪加深了一层了解,也更清楚地了解了孟子的为人。
《孔子》和《孙子》我也看过,但对我来说,却没有《孟子》给我的震撼力那么大。
我要好好保存这本书,并把孟子列入我最敬佩的人当中去,予以纪念。
孟子读后感100字【2】
孟母为了让孟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几度搬迁,从墓地旁边,搬到了市集旁,又从市集旁边搬到了学校附近,因为孟母的不辞辛劳,使孟子在学校旁受到了好的教育,学有所成,成了一位赫赫有名的人。
这就是《孟母三迁》
看了这个故事,我体会到孟母为了孟子的学习,煞费苦心,搬了三次家。
感慨万分的我明白了正是孟母对孟子的爱,使得孟子学有所成,孟母真是用心良苦啊!我情不自禁地感慨道:这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由此,我想到了我的父母。
这是一个酷暑难耐的日子,气温高达35c,妈妈一下班连晚饭都顾不上吃,就马不停蹄地带我去了作文班,在教室外面满头大汗的耐心地等待,但妈妈此时已饥肠辘辘,肚子早已唱起了空城计,可她还依然等着我上完课,也不为自己想,什么都先想到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的爱,像园丁精心栽培着我;像耀眼的太阳赋予我阳光和温暖;像水一样滋润着我;是我心中的疗伤药!母亲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它可以战胜一切,可以融化一切
孟子读后感100字【3】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萌化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
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又如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译: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这样地向人说明道理,能让人不服吗?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真是啊,广大的人民群众又怎么能忽视的呢?《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多大的江山也能保住吗?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译: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这个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以人为本,三个代表,党的宗旨,无不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体现.
《孟子》中有许多具有哲理性的句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译:动用心思的人治理别人,动用体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养活别人,治理人的人靠别人养活.
这句知看似现在的社会分工关系.想想看,远在古代的人就能有这种思想,能让人不敬佩吗?
孟子名言读后感(一)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她在儒家典籍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孟子》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言论的总汇,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元典。2000年来它不仅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而且早融入了人们日常生活之中。
《孟子》一书对于儒家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重要思想。《孟子》的思想主体是伦理政治学说,其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人类的文化规范仁、义、礼、制的萌芽和根本。虽然从理论上来说人性是本善的,但从实际来看,人们处事并不能完全符合仁义标准。所以孟子强调品德修养,以此恢复丧失了的本性之善。由于强调自我品德的修养,孟子表出强烈的自尊,自强精神和一定程度上的人格独立。将人性的理论推广到政治领域,就是仁政的学说,这是孟子思想的核心。
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了对人民的重视,即民本思想,这个思想是孟子学说中最光辉的组成部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此书的作者孟子,是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少年家贫,有寡母抚养成人。在孟母择邻处、断机杼的教育下,他拜子思为师,潜心攻读孔子的儒家学说,终成儒家思想的一代尊师。在书中他强调个人要自强奋斗,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他强调,只要不断磨砺自己,终能战胜困难,获得成功。
关于我对《孟子》读后感,我定义,孟子是个不吃亏的人。
《孟子》里有很多精彩的辩论,文章里体现出,他的每次辩论都是应变自如,有犀利雄辩的语言,站无不胜。
他的不吃亏表现在,孟子在论辩中主张什么,反对什么,立场、观点鲜明,而且感情色彩强烈。他反对不义之战,歌颂正义之战;反对暴政,赞扬仁政;反对杨墨,推崇孔子;反对穷奢极欲的权贵,同情水深火热中的百姓。
他的不吃亏得益于,孟子在论辩中长于说理,显示出他雄辩的才华。他往往能针对对方的言论,不急不迫、一步紧似一步地论说开来,最后用精辟的语言概括出自己的思想,一针见血地指出对方的谬误,确有说理痛切、发人深省、令人信服的效果。
孟子名言读后感(二)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孟子》这本书,这是一本能教育我们怎样做人的书,同时也是一位良师益友。所谓闻名不如见面,今天,我就有幸读到了这本能让我们终身受益的书。
关于教我们怎样做人的书我读的不多,但也涉猎过一些,比如《三字2020经》、《弟子规》等。但这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这本书主要写了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我读后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里有几个故事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做《师友之道》。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_blank">谢平鹞荩橹凶杂醒杖缬瘛?;我通过读《孟子》这本书,使我真正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爱这本书,我不会忘记它的。
孟子名言读后感(三)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着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毛泽东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说到孟子,我们还会想起孔孟之道,他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使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大家读过多少?来看下面小编整理的孟子 读后感1000:
孟子 读后感1000【1】
说到孟子,我们还会想起孔孟之道,他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使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给后世留下了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千古美谈,成为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
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孟子提倡仁、义、礼、智,并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
仁,就是宽厚,指同情、关心和爱护的心态,即仁爱之心.
义,就是正直,指正当、正直和道义的性格,即正义之气.
礼,就是谦让,指礼仪、礼貌和礼节的规矩,即礼仪之规.
智,就是才能,指明辨是非、善恶分明和明理睿智的能力,即智谋之力.
信,就是诚实,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的品行,即诚信之品.
孟子是一个慨然以天下自任,富有使命感的大丈夫.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处身于战国乱世,他希望用自己的一套仁政理想辅佐诸侯统一天下.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在一个分崩离析,中央集权沦丧的时代,武力才是解决争端,争取利益的最有效途径,孟子倡导的仁政必然难以被统治者所接受.
虽然不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行,增益其所不能.
他仍以天下为己任,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 即他仍要把他的思想学说宣布于天下,以此来影响并匡正世风世俗.
除了像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这样家喻户晓的故事外《孟子公孙丑》中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
关于这一点,告诉我们做事情的出发点要正确,才能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承认,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否则,即是你通过一些手段使自己占据了有利形式,但最后还是会失败.
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所以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最终的胜利,就是因为我们的行为是正义的,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赞成和支持.
《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了.
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
这一点告诉我们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断积淀,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形成更开阔的视野和人生境界.
在生活和事业的征途上,我们经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发展,或者一叶障目,被一点小障碍阻挡了视线.
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长远的发展呢,为视野不够开阔而错失了机遇.
因此我们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观到事业的大海,摒弃井底之蛙的心态,做一只向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着更高更远更开阔的境界靠近.
所以孟子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纵观能成大事者,贵在目标与行为的选择,也就是他们懂得选择什么放弃什么.
如果没有目标,或者做多了无用的事情,必然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成为碌碌无为的人.
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到头来只能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终无所成.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一样的道理,所以,一定要舍弃一些事不做,去做该做的事,具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宁静胸怀.
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在这个社会里,有些人做着自己做不了或不喜欢的事而一事无成,有些人做着自己不想做的事而痛苦不堪.
孟子 读后感1000【2】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萌化感比较强.
《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
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
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
宣王说:不会.
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
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
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
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
又如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物皆然,心为甚.
译: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
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
这样地向人说明道理,能让人不服吗?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
真是啊,广大的人民群众又怎么能忽视的呢?《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多大的江山也能保住吗?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
这个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
以人为本,三个代表,党的宗旨,无不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体现.
《孟子》中有许多具有哲理性的句子.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译:动用心思的人治理别人,动用体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养活别人,治理人的人靠别人养活.
这句知看似现在的社会分工关系.
想想看,远在古代的人就能有这种思想,能让人不敬佩吗?
品读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知识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珍贵宝藏。它集中了古代圣人的智慧。在历史遗留下来的经典著作中,蕴含着许多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可是,在这科技发达的信息时代,传统文化知识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因此,弘扬传统文化,对我们青少年来说是责无旁贷的。
历史流传下来的经典著作有许多。这些著作中所蕴含的理念是我们所追寻的。它们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教会我们许许多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做人的最基本准则。《孟子》一书就是传统文化知识的精髓。我读了它,从中学会许多为人处世之道。我要学为自己所用,并把它发扬光大。
《孟子》教会了我们孝顺。《孟子》一书中言“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他主张的本质上是对父母孝顺,对兄长友爱。这种道德理论正是我们所崇尚的。可是现在的社会,新闻媒体曝光的因为父母年老而嫌弃自己父母是拖累而将他们赶出家门的例子比比皆是。曾有报道称一名四十多岁的男子因为不务正业而单身着,他的八十多岁老母亲为其担忧而不与小儿子进城享福。因为该男子喜欢嗜酒,有一回醉酒回来后,殴打自己的老母亲,并将其把她赶进厨房做饭。但老人因年老体衰,并且身上全是伤,摔倒在厨房里。那时正值冬天,老人被活活冻死在厨房里。该事件被报道出来后,引起社会的关注,许多人为此感到心寒。在这个科技发达的信息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着一颗向善的心。一个人,他如果想存在于这个社会,在这个社会立足,不被社会所淘汰就必须保持着一颗向善的心。我们也要保持有一颗孝顺的心。“百善孝为先”,这是最基本的做人准则。
《孟子》提醒我们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寡人之于国也》中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其中就蕴含着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时刻提醒着我们:人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反观现在的社会,在利益的重熏下,人类大量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沙漠化。工业污水的排放和人类不知节制的捕鱼,造成了生物鱼类的灭绝,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样我们又怎样进行可持续呢?难道这不令我们反思吗?有句俗语“金山银山,不比绿水青山”这就体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如果环境破坏了,就算我们有再多的财富也找不回以前的青山绿水。
阅读经典书籍,传承孟子的思想理念是我们青少年的责任。但是在这信息化时代,又有多少人可以去阅读那经典文化?许多年轻人只是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小说。多少人时刻放不下手机,只是为了刷微博,刷刷微信朋友圈。年轻的朋友们,让我们放下手中的手机,离开眼前的电脑。捧起曾经远离我们的那一本本经典书籍。重新走进中华传统文化的殿堂吧!
阅读经典书籍,传承经典文明,弘扬传统文化。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质,可使我们变成一个品学兼优的人,社会也会因此更美好,更和谐。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应做的事。
我们都知道,在政治思想中,《孟子》中的核心思想是民本思想,同时推行仁政,重教化;在教育思想方面提倡顺应天性、专心致志并循序渐进;在文艺思想方面,鼓励提高鉴赏能力和自我修养,并主张文艺应服从于政治教化的需要;而在哲学思想方面,孟子是儒家学派第一个提出系统的人性理论的人,性善论也是孟子道德哲学的核心内容,由此构建起他的心性之学的思想体系。即尽心知性,尽心即把人的本性中的恻隐之心、羞辱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扩充到极致;所谓知性,即指对本性中的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并且付诸实践。简而言之,孟子的心性之学的根本目的是塑造理想人格。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孟子性善论的基本观点包括:第一,人类有着共同的本性,这个本性是以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为内容的社会属性,而非与禽兽无别的自然属性。第二,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与生俱来的,而非后天形成。第三,人皆有之的善性,起初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然而必须经过自我修养,才能发展成为完美的道德。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孟子发展了心性之学。
在《公孙丑上》的篇章中,用关于小孩突然掉入井里每个人都自然而然地产生惊骇、同情的心情的故事说明了每个人都有同情之心,羞辱之心、退让之心、是非之心。再通过阐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辱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有了这四种萌芽在身上,就应该懂得把他们都扩充起来。
孟子的性本善的道理很简单,其目的也是为了唤醒我们的善心,探索自己、反思自己并发现自己,尽力行善。但是既然每个人都有善心为何还有那么多因人不善而造成的悲剧?孟子也回答了这个问题,人之所以不善,并不是天生导致的,而是受环境影响,被外界污染。即由于环境影响了他们的心----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其所以放其良心者----才会变成这样的。但是外界是没有善恶之分的,那么人的后天的恶的根源到底是哪里呢?因为孟子没有继续论证恶的根源,然而恶又是存在的,所以就不能否认恶在人性中的存在。
其实,我认为经济学的前提就说明了即人是理性的,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以为自我服务为目的的。虽然这个假设并不与性善论相直接矛盾,但是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与他人利益交叉重合、恶性竞争和零和博弈的过程,所以也不能否认这个天然属性,其实也是人恶的行为的根源。这也正是为什么需要现实社会秩序和法律制度来规范每一个人。
本性善恶的话题,中外古人都有所提及,但往往各执一词,其实善恶兼具,但表达有所不同,这样的提法,虽然比较中庸,但也比较能解释很多问题。人性善恶兼具,有些人的某些恶基因表达的得比较强烈,不好的文化对恶基因起促动作用,就会导致后天罪恶的形成。
我认为,在我们能够努力的范围内,就是正视我们的人性,其善恶交融的本性。在价值观和基本社会伦理道德方面,我们只有一直在努力,虽然目前我们还不能完全主导,因为人的思想个体性非常强,正因为如此,才有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所以我们所做的只是在某方面进行引导。然而对于人的引导,对人性善的激发,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而不是纯粹的父母给的环境,社会氛围等。
喜欢《孟子 读后感15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孟子读后感15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