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最深的是屏读、使用和共享这几个关键词。
屏读--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各种互联网公司本质上都是在争夺流量,争夺消费者的注意力,那注意力最重要的入口,就是各个设备的大小屏幕。
大到电影院的大屏幕,小到手环那样的小屏幕,我们每天从睁开眼到闭上眼都是在各个屏幕中来回切换,这是我们每天做的最多事情。
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将进入到AR虚拟现实的世界,屏读的时间将会更多,而且进入虚拟现实,可能会让我们认为虚拟现实超越真正现实。
当你带上AR眼镜,你就进入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可能让你真正相信你所看到的和听到的。由这个虚拟世界延伸出的未知是目前很多人将难以想象,就像在互联网共享经济没有出现的时候,很难想象会有今天的经济发展和各种共享经济的现象。
使用与共享--从小到大,我们被灌输或者自己真正接触到的观念和教育是,我要拥有什么什么,比如拥有房子、车子、书籍,等一切能看到摸到的具体实物,这个实物最好是属于我的,也就是确权。
随着互联网共享经济已经如火如荼的发展后,我们发现确权不是最重要,使用才重要,因为确权的目的就是使用。
比如滴滴打车平台的出现,大家其实并不像以前一样非得拥有一部汽车,买汽车的目的就是使用,现在只要花一点小钱,就能够租用一段时间各种汽车的使用权,也可以理解为享受权。
再举个例子,亚马逊的电子书kindle,kindle就打破了数千年拥有书籍的传统观念,它轻巧又博大,几乎可以装下一个图书馆。
自从我买了kindle后,很少再去购买纸质版的书籍,都是在kindle上花钱购买,下载后直接看,而且费用极低,看到重点还可以做标记,下次直接看重点。
不为纸质书所累,想看随时看,一个kindle在手能装下大部分人一生想要看的书,这是使用权的极端体现,我并不要拥有这本书,只有拥有一个kindle设备即可。
kindle在手,书籍全有。
使用和共享在书里面,做了两个关键词来阐述,其实使用和共享并不能做分割,他们都是有关联的,共享的目的也是使用,人人使用也是人人共享,不分彼此。
《必然》总体讲的并不是有些事情是有人要刻意为之,而是由事物本身的自然延伸的发展。
用凯文凯利的说法是,互联网全球化是必然的,选择哪种网络不是必然的;四轮汽车出现是必然的,但SUV不是必然的;移动电话的发明是必然的,但iphone不是必然的。
人类从采集文明过度到农耕文明,又从农耕文明进入到工商文明,现在已经由工商文明进入到数文明时代,这个变迁是缓慢渐进到快速,我们将走出越来越快的发展节奏。
支持未来发展的一切新事物和新技术都要建立在数据的基础之上,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大数据犹如厚实的土壤,没有丰富的土壤,很难让未来这些新事物发展壮大。
经过了数十年的互联网发展,积累了前所未有的数据,怎么用好这些数据,怎么共享这些数据,并能够把新的文明迈向更高的台阶,考验着有识之士的才能。
不管未来社会文明行为怎么发展,或者将要发展到什么程度,应该能从现有的事务发展中看出端倪。
可能未来社会还会有新的必然趋势,但更多的是在必然趋势下不断的延伸,延伸到它应有的边界。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同学们,你们认识约瑟的爷爷吗?你们喜欢约瑟的爷爷吗?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我超级喜欢约瑟的爷爷。
暑假里我读了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故事中约瑟的爷爷可是一位慈祥勤劳,心灵手巧的人。无论遇到什么难题,爷爷一定有办法!他还是一位充满智慧,充满慈爱的爷爷。他可以为小孙子约瑟做出各种奇妙的东西,就像魔术师变魔术一样神奇。我可太羡慕小约瑟了,如果我也能有这样无所不能的爷爷就好了。
“难道你没有吗?”妈妈在一旁笑着问。我挠了挠头,想了想,对呀!我也有爷爷,我的爷爷黑黑壮壮的,脸上一直挂着笑容,从来不会生气的样子。他总是喜欢把我扛在肩头,让我比其他孩子看得更高,更远!爷爷就像一座大山;我心爱的自行车不小心摔坏了,爸爸妈妈也束手无策,我着急的哇哇大哭。这时爷爷带着工具箱来了,他“叮叮当当”一阵修理,自行车马上变得像以前一样跑得飞快,爷爷就像修车师傅;放学后我想玩羽毛球,可是没有人陪我一起玩,都在忙自己的事情。这时候爷爷来了,他擦掉手上的污渍,开始陪我打羽毛球。不一会儿他就累得喘着粗气,汗水直流。爷爷就像没有脾气的羽毛球教练;当我写作业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爷爷便会戴上他的老花镜,慢慢帮我仔细查找资料,就像一位孜孜不倦的老学者;我想吃冰激凌,、披萨还有肯德基,爷爷准会第一时间帮我买回来。爷爷就像阿拉丁神灯里的灯神,可以满足我所有的愿望。
原来我的爷爷比小约瑟的爷爷还要棒!不管我遇到什么难题,爷爷一定有办法!我爱爷爷,就像爷爷爱我一样多!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成功一定靠自己》。这本书用了历史上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来说明一则大道理。读过以后,我深受启发教育。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迈克加入了学校的垒球队,他很努力地练习球技,可是一点进步也没有。他失望了,想离开球队。这时教练微笑着对他说:“迈克,其实你很棒,只不过你的手套有问题,我给你这副新手套,你将成为队里最好的队员。”迈克听了十分高兴,他戴上了新手套,充满信心地重新开始了训练。结果他每天都有进步,成绩也越来越好。于是迈克问教练,手套真的有魔力吗?教练依旧微笑着对他说:“其实,这副手套和你原来的那副根本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是你对自己有了信心。你要记住,想要获得成功,就只能依靠你自己!”读到这里,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若要成功,没有别的依靠与方法,而是靠自己,对自己要充满信心。做事遇到困难,不能轻言放弃,应该坚持不懈。
老师也告诉我毛主席的一句名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读了这篇文章,我又联想起学过的课文《第八次》,苏格兰王子布鲁斯经历了七次失败,但他从蜘蛛织网中得到了启发而并没有放弃,又组织起了第八次的抵抗,终于取得了最后的成功,打败并赶跑了外国侵略军,告诉我做事要永不言败,永不放弃,“有志者,事竟成”。
《成功一定靠自己》这篇文章让我深受启发,我们有时候往往在遇到困难或遭到失败时就气馁了,退缩了,结果自然也就与成功失之交臂了。只有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坚持不懈,永不退缩,才会有机会取得成功。以后,我将树立自己的学习目标、人生目标,坦然面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失败,坚持每天做好一件事,认真过好每一天,从小事做起,注意点滴积累,通过努力,通过奋斗,我相信最后能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愿望与目标。
读《必然》有感
和很多互联网书籍一样,《必然》一书亦是对过去的总结和对未来的预判,作者前有著作《失控》,也是引起了一波风向潮。本书总结了12个关键词:形成、知化、流动、屏读、使用、共享、过滤、重混、互动、追踪、提问、开始,在此我主要归纳为以下四大点:
其一,人类社会是进托邦而非乌托邦或者反乌托邦。进托邦意味着社会在不断发生变化,不断越来越好,因为人的欲望,但这变化不是那么明显,如大的生产力、思想的解放是循序渐进式的。同时,进托邦也意味着乌托邦所描述的极端美好与反乌托邦的极端不美好并不存在或者那会是人类发展的终点。所以,进托邦的社会要求我们勇于改变并接受改变,我们永远不知道人类的终点会怎样,就好比我们常言计划改不上变化。
其二,智能化。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有主观能动性,动物会被迫式的学习,但人更多的会主动式去应对,作为食物链的最顶端寻求最佳生存方式。智能化可以算作是移动互联网的一个风向标,好比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然后到目前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社会的思想、生产力都远比之前更开放、先进,但对于人类的欲望来说还不够,智能化讲究的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再次升级、解决原来不能解决的问题,比如现在的人工智能覆盖了几乎所有行业:吃住行游购娱。我们经常会听到能用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其实我想还有一句源于人类惰性且与其媲美:在比特世界,能越简单越容易越好。智能化有一方面就是减少了人力的投入,解放了生产力,对人类思想也是重大变革。所以,智能化的社会要求我们对知识的再次创造,甚至颠覆性尝试。
其三,流动与融合。人类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所以团队协作生活、思想交流都是最基础的需求,无种族语言地域年龄性别等隔阂,都会多多少少产生交集,尤其在物欲横流的今时今日。流动与融合是一个趋势,各种国际性或者行业性组织、协会的成立,甚至多民族多文化跨地域的国家的成立都是这种趋势的体现。流动与融合所要告诉我们的是愿意去接受更多新的政治、经济、文化洗礼,同时也要学会辨别,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知识碎片化时代,重叠性信息、无价值信息对时间等资源的霸占浪费,虚假信息对BVR(信念、价值观、规条)的歪曲。
其四,共享。在物质贫乏的原始社会,我们常用物物交换的方式来获取想要的东西,我们称之为价值交换,即使在现在这种方式也一直存在而且必将一直存在,这也可以理解为如果成本存在那么免费就永远不存在。在这里所讲的共享,更多的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无论是从信息的透明化程度上或者生产力的解放上来讲,现在的所有能利用的有形的或者无形的物质都能更物尽其用,比如现在火爆了的共享经济下的产业,礼义廉耻中讲到了一点浪费可耻的节约意识,大自然是丰饶多汁的,但并不代表人类能无限制的截取。资源终将匮乏,共享所要告诉我们的则是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可持续发展,我们预测不到百年千年万年以后的人类走向何方,但我们至少能保证下几代人类能够安居乐业。
遇见未来
——读《必然》有感
距离凯文·凯利出版《失控》已经二十三年,书中很多预言今天已经变成了现实。这个影响了乔布斯、沃卓斯基、斯皮尔伯格的男人,继续以其深邃的观察力、强劲的预见力为我们描述科技发展,我们即将面对的未来。作者将新书命名为《必然》,明知会引起读者的质疑,但他相信“科技在本质上有所偏好,使得它朝往某种特定的方向”。我们就生活在日新月异的当下,跟随作者去梳理一下这些变化,以一种警醒明智的态度去面对未来。
书中描述的不是未来的某种状态或者是最终结果,作者总结了十二个动词。这十二个持续的动作,每一个都正在发生着,而且有足够的理由这些趋势至少将会持续三十年。科技发展是一种迅猛的潮流,这些将会是日益凸显的力量:形成(Being)、知化(Cognifying)、流动(Flowing)、屏读(Screening)、使用(Accessing)、共享(Sharing)、过滤(Filtering)、重混(Remixing)、互动(Interacting)、追踪(Tracking)、提问(Questioning)以及开始(Beginning)。大致浏览就会发现,一些词汇我们并不陌生,正是我们所能感受的趋势,一些词汇还有更深层次的意思等待我们去理解。
1
在“形成(Being)”这一章中,作者强调一个我们所忽视的现象:科技产品正在以加速的方式升级,我们必须保持不断学习,同时还要接受自己是一个菜鸟的状态。在不停地追赶与创造中,我们会见证更多的新鲜事物的诞生。“知化(Cognifying)”讲述的就是现在最热门的人工智能将会达到廉价、可靠、工业级数字智能在一切事物背后运行,但是我们将追求的是一种“人工智慧”,即:机器取代人类现有工作,帮助人类构想有意义的新工作。“流动(Flowing)”是指互联网便捷实现了信息的高效传输,复制品的流动创造了数字经济。但是有8种原生特征决定了物品的价值:即时性、个性化、解释性、可靠性、获取权、实体化、可赞助、可寻性。“屏读(Screening)”则是指我们现在接触的数字屏幕将更加广泛、功能更加全面的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使用(Accessing)”则是指通过减物质化、使用的即时性、去中心化、平台协同、云端的实现,人们更多关注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共享(Sharing)”是一种新兴的分享、合作、协作以及集体主义的浪潮。
2
“过滤(Filtering)”是指为了有效吸引大众注意力,新的方式将会被创造用以过滤信息和个性化定制,加强个人体验。“重混(Remixing)”源于经济学发现:已有资源重新安排产生更大价值是真正的可持续的经济,数字产品的可检索性和可回放性会带来不断的创新。“互动(Interacting)”向我们展示了虚拟现实向着与人交互更加密切的方向拓展。“追踪(Tracking)”是指对自身相关数据的全面测量、统计、分析,实现对自身的健康、生活的全面监督、管控。“提问(Questioning)”则是一种反思,信息爆炸带来的时间的浪费,我们更加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提出好的问题的能力。“开始(Begining)”则表明作者的乐观畅想,我们生活在一个绝妙时代的开端,我们将见证科技的发展带来的巨大改变。
3
其实,我们能够发现一个大时代已经悄然苏醒,而我们正在体验这一切。忽如一夜春风来,“共享经济”的好处为我们带来了无尽的便捷;视频、音乐播放器的自动推荐正是对我们行为数据的追踪与过滤后的产物;可穿戴智能设备不仅能够记录还能指导生活。。。当然,我们不能只是沉浸在变化带来的愉悦当中,不久前马云在贵州大数据峰会上“三十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的发言并不是危言耸听,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将会带来的产业形态转变也是我们要共同见证的。金庸告江南《此间的少年》(金庸著作同人小说)侵权案,表明科技发展文化创新仍然面临法理伦理问题需要解决。
躬逢时代的起航,我们是何其的幸运,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切美好都尚未来到,一切美好都终将到来。技术发展的潮流有其明确的流向,但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却不能一直被其裹挟,我们要做的不仅是睁大眼睛见证变化,更是保持虚心不断学习,遇见更广阔的未来,遇见更有适应力的自己。
今天,我读了《爷爷一定有办法》这本书,通过读书我知道了:约瑟的爷爷把旧毛毯多次改变成了外套、背心、领带、手帕和纽扣。当纽扣丢失以后,约瑟把这个过程写成了一个故事。
通过读这本书,我感受到约瑟的爷爷很爱约瑟,很慈祥。我想到了我的爷爷,他也很慈祥,从来不吵我们,还经常给我们买一些蔬菜、水果送过来,他很爱我们,我们也要爱他。
我还感受到了约瑟的爷爷很爱动脑筋、很节约,他总能把旧的东西变成新的东西。以后我要向他学习,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多动脑筋。我还要爱惜东西,把不穿的衣服留下来给妹妹穿。
我还很喜欢这本书中的图画,充满了生活气息。图画里有菜市场热闹的情景,有放鸭子的欢乐情景,还有小桥流水、鹦鹉……好像把我带到了画里一样,美丽极了!
书里跑出来好办法?读完这本书过后,我和妈妈找来许多废弃的布料,翻过来,又翻过去,拿起剪刀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最后终于做成了开心娃娃和小手袋。这就是《陈谕和妈妈一定有办法》。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成功一定靠自己》。这本书用了历史上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来说明一则大道理。读过以后,我深受启发教育。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迈克加入了学校的垒球队,他很努力地练习球技,可是一点进步也没有。他失望了,想离开球队。这时教练微笑着对他说:“迈克,其实你很棒,只不过你的手套有问题,我给你这副新手套,你将成为队里最好的队员。”迈克听了十分高兴,他戴上了新手套,充满信心地重新开始了训练。结果他每天都有进步,成绩也越来越好。于是迈克问教练,手套真的有魔力吗?教练依旧微笑着对他说:“其实,这副手套和你原来的那副根本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是你对自己有了信心。你要记住,想要获得成功,就只能依靠你自己!”读到这里,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若要成功,没有别的依靠与方法,而是靠自己,对自己要充满信心。做事遇到困难,不能轻言放弃,应该坚持不懈。
老师也告诉我毛主席的一句名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读了这篇文章,我又联想起学过的课文《第八次》,苏格兰王子布鲁斯经历了七次失败,但他从蜘蛛织网中得到了启发而并没有放弃,又组织起了第八次的抵抗,终于取得了最后的成功,打败并赶跑了外国侵略军,告诉我做事要永不言败,永不放弃,“有志者,事竟成”。
《成功一定靠自己》这篇文章让我深受启发,我们有时候往往在遇到困难或遭到失败时就气馁了,退缩了,结果自然也就与成功失之交臂了。只有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坚持不懈,永不退缩,才会有机会取得成功。以后,我将树立自己的学习目标、人生目标,坦然面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失败,坚持每天做好一件事,认真过好每一天,从小事做起,注意点滴积累,通过努力,通过奋斗,我相信最后能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愿望与目标。
《概论先验性、分析性与必然性》读后感
《概论先验性、分析性与必然性》读后感第2页
今天,我读了《爷爷一定有办法》这本书,通过读书我知道了:约瑟的爷爷把旧毛毯多次改变成了外套、背心、领带、手帕和纽扣。当纽扣丢失以后,约瑟把这个过程写成了一个故事。
通过读这本书,我感受到约瑟的爷爷很爱约瑟,很慈祥。我想到了我的爷爷,他也很慈祥,从来不吵我们,还经常给我们买一些蔬菜、水果送过来,他很爱我们,我们也要爱他。
我还感受到了约瑟的爷爷很爱动脑筋、很节约,他总能把旧的东西变成新的东西。以后我要向他学习,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多动脑筋。我还要爱惜东西,把不穿的衣服留下来给妹妹穿。
我还很喜欢这本书中的图画,充满了生活气息。图画里有菜市场热闹的情景,有放鸭子的欢乐情景,还有小桥流水、鹦鹉……好像把我带到了画里一样,美丽极了!
书里跑出来好办法?读完这本书过后,我和妈妈找来许多废弃的布料,翻过来,又翻过去,拿起剪刀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最后终于做成了开心娃娃和小手袋。这就是《陈谕和妈妈一定有办法》。
同学们,你们认识约瑟的爷爷吗?你们喜欢约瑟的爷爷吗?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我超级喜欢约瑟的爷爷。
暑假里我读了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故事中约瑟的爷爷可是一位慈祥勤劳,心灵手巧的人。无论遇到什么难题,爷爷一定有办法!他还是一位充满智慧,充满慈爱的爷爷。他可以为小孙子约瑟做出各种奇妙的东西,就像魔术师变魔术一样神奇。我可太羡慕小约瑟了,如果我也能有这样无所不能的爷爷就好了。
“难道你没有吗?”妈妈在一旁笑着问。我挠了挠头,想了想,对呀!我也有爷爷,我的爷爷黑黑壮壮的,脸上一直挂着笑容,从来不会生气的样子。他总是喜欢把我扛在肩头,让我比其他孩子看得更高,更远!爷爷就像一座大山;我心爱的自行车不小心摔坏了,爸爸妈妈也束手无策,我着急的哇哇大哭。这时爷爷带着工具箱来了,他“叮叮当当”一阵修理,自行车马上变得像以前一样跑得飞快,爷爷就像修车师傅;放学后我想玩羽毛球,可是没有人陪我一起玩,都在忙自己的事情。这时候爷爷来了,他擦掉手上的污渍,开始陪我打羽毛球。不一会儿他就累得喘着粗气,汗水直流。爷爷就像没有脾气的羽毛球教练;当我写作业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爷爷便会戴上他的老花镜,慢慢帮我仔细查找资料,就像一位孜孜不倦的老学者;我想吃冰激凌,、披萨还有肯德基,爷爷准会第一时间帮我买回来。爷爷就像阿拉丁神灯里的灯神,可以满足我所有的愿望。
原来我的爷爷比小约瑟的爷爷还要棒!不管我遇到什么难题,爷爷一定有办法!我爱爷爷,就像爷爷爱我一样多!
本文来源: https://m.hdh765.com/h/4245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