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大秦帝国读后感1000字

大秦帝国读后感1000字

浩瀚的历史文化_《大秦帝国》读后感1000字。

苏轼曾说过:“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可想而知读书多么重要,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一两本中外经典名著。在我们阅读完一部文学作品时,心中就会产生很多的想法。这时候,我们不妨坐下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那么,在中外经典名著中你最喜欢看哪一本书籍呢?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浩瀚的历史文化_《大秦帝国》读后感1000字,感谢您的参阅。

浩瀚的历史文化——读《大秦帝国》有感1000字

与《大秦帝国》的相遇实在偶然,一向很少看电视的我,偶然间瞟了一眼,就被震撼了。于是开始了与这套书的结缘。其实《大秦帝国》总共六部,我还没有全部读完,相比于之前的迫不及待,现在的情节让我不忍卒读,因为我读到了尾声部分——大秦帝国的灭亡。

已经很少有小说让我有这样的感觉了,那一个个鲜明的人物:秦孝公、白起、商鞅、张仪、嬴政、吕不韦、李斯、王翦……那一件件令人震撼的历史事件:围魏救赵、长平之战、商鞅变法、合纵连横、横扫六国……离我们那么遥远,回想起来却总是历历在目。

都说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我也喜欢历史,但上学时历史学得也不好。在我心里,历史要不是冷冰冰的教科书,要不是无厘头的历史轶事。以前读过凌力的历史小说《少年天子》、《暮鼓晨钟》等,只是当小说来读。也读过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总觉得还是失于粗糙。只有在读到《大秦帝国》的时候,我分不清我是在读历史,还是在读小说,我已经不去计较它是否合乎史实,只是一个劲地被作者的叙事、被人物的魅力吸引着往下读。有时候泪流满面,有时候面容含笑,有时候豪情满怀……它彻底颠覆我对历史的认知。

在孙皓晖的笔下,一个个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但感触最深的还是对秦的认知,以前无非是“暴秦”、“苛政”,可是“暴秦”是如何能短时间内摧枯拉朽般灭了山东六国,统一天下的呢?仅仅是凭“暴”吗?“苛政”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隐情?甚至认为是毁灭文明的“焚书坑儒”在这本书里也有着不一样的解说。我们尊重历史,却又不能尽信历史。或许对于我们普通读者而言,有些真相是什么并不那么重要。就让它湮没在时间的尘埃里吧。不是还给了作家和读者无限再创造的可能吗?

甚至这部书还让我换了一种眼光去看我们的语文教材,初三的《唐雎不辱使命》,教学的时候总是极力在解读唐雎的不畏强暴、英勇沉着,秦王的色厉内荏、前倨后恭。可现在想想,唐雎确实是不畏强暴,但也是在阻碍历史的进程,秦王是前倨后恭,但却不见得是色厉内荏啊。彼时的秦,怎么可能还是虚弱的呢?只是想换一种方式实现自己的正直宏图而已啊。太史公的《陈涉世家》,“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中的“闾左”到底是贫苦百姓还是地位高的人呢?不管怎么样,能够质疑总是好的,能够让我这样一个有了二十年教龄,思想已经渐趋僵化的人开始质疑总是好的。

项羽的一把大火三月不止,毁灭了一个帝国的文明。但是战国的纷争,短短的秦王朝,却留给后人无数的猜想,不尽的思索。我想起这部书的题记:“献给中国原生文明的光荣和梦想”,想起一直贯穿全书始终的那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想起那么多人为秦、为天下付出的努力和智慧,甚至鲜血和生命。回首大秦一件件惊心动魄的大事,一代代惕厉奋发的君主、一个个坚强刚毅的股肱臣子,这些不也是中华文明的构成部分吗?

心中翻涌的感想有些杂乱,好像写得离题了,那就将拟定的题目删去。待我再读,一定会再生感慨。浩瀚的中华历史文化,这一段值得再“读”。作者:马宏妹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延伸阅读

《大秦帝国之黑色裂变》读后感2000字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等等,百家争鸣,达到了中国文化颠峰,奠定了当今的文化基础。

周而复始,到了今天我们可以从国家的法制、税赋、田地、官制、文化等,以及日常生活中所用的统一度量衡这些因素中看到秦国的影子。这也是一种推翻与重塑?使之不断完善,以适应现在的社会结构。

从逢泽会盟六国谋秦,到秦国经历变法而变得强大。

一.依势而生,大势所趋。当时秦国必须要变,一边是戎狄,一边是强大的魏国,楚国是虎视眈眈,只有谋求变,才可以站得一席之地,不知是否可以称知为地利,因为凡事都有两面。而这个变,就是变法图强,如卫鞅所说各国变法不彻底,不管是李悝还是吴起,一是不敢碰触旧贵族的利益,没有全面变法,不够深彻;二是法令不稳,变法的成功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坚守方能成功。正如是一篇文章中所说的在坍塌的地方踢上一脚,就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以我的浅薄之见,卫鞅也是如此之人,而他的变法之所以可以顺利进行,有一个很关键的人物秦孝公的鼎力之持,为他排除所有的障碍,即使赢虔和赢驷受到处罚时也是教公力排众议,坚持将变法进行到底,此乃人和。而当时的秦国,因为连年争战,民不聊生,唯有变一条路,去摧毁原来的结构,来重构一种新的社会结构。卫鞅适时出现,担任起了这个角色。在这里本想阐述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共同推进了秦国变法的产生,不知道是否有些牵强。此时也意识到文字是具有穿透力的,那些可以把自己思想与感知表达出来的的,令人佩服。

二.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这是一种文化精神,也是一种团队合作的意识。秦国人之所以生存下来,就是因为这种精神,坚韧,勇望无前精神的存在。不管是在国仇家难时表现的淋漓尽致,而这样的文化结构,更有利于构建于一种有利于社会前行的新秩序。

三.变法具有稳定的基石,可以持续。赢驷即使想除去卫鞅,但他对变法的拥护没有变。而对于政治权术来说,虽然我不懂,但也看得出来,他需要有所见树,利用贵族搬倒卫鞅,又利用民愤与卫鞅之死来搬倒世族,以达到坚持变法之路。

不懂历史,不敢加以妄论。但作者历经将近20年的著作让人不能释手,让历史也变得有趣起来。

在引言中,着重强调了秦国当时的政治文明-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对接下各朝代的封建统制奠定了基础;超越礼治与人治,实现了全面的法治社会;经济文明方面实现了全面的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而今的我们似乎还没有实现;建立了没有奴隶制而以平民为主的新兴的生产方式,这样看来比集体主义大锅饭更胜一筹了。与当时西方国家相比,秦国也是走在前端的。

自五商时代到夏商周三代上古王朝,中国前三千年的脚步就是不断从分治走向融合统一的过程。而秦国的统一文明,是顺应中华民话的历史趋势。秦文明,是建立在春秋战国五百余年大变革与思想大爆炸上,大争之世的社会思想,璀璨的思想光芒照亮了天下向一的历史道路。历史的每一步没有白走,值得今日的我们去反思-觉醒-觉悟-学习。

正如作者所说,我们的历史精神的根基,在春秋、战国、秦帝国这三大时代。

那个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剧烈变化时代。用历史主义的话说,那是一个大毁灭、大创造、大沉沦、大兴亡,从而在总体上大转型的时代。其实这些确实是书中的话,但是这些话,让我有了新的感悟,所以就是再COpY一遍也不为过。

原生文明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她由涓涓溪流汇成澎湃江河的历史中,必然有一段沉淀、凝聚、升华、成熟的枢纽期。(这也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吧)这个时代所形成的文化文明,如同一个人的生命基因,将永远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或决定一个人的生命轨迹。这便是原生文明。各个民族对其原生文明的深刻反思,从来都是各个民族在各个时代发挥创造力的精神资源宝库。

对这段深为赞同,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原生文明,原生家庭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深刻的反思,看清利弊,学会总结,这也是现在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目的之一。这也算是拿着孙先生这么深刻的主题把我自己的小主题加进去,莫见笑。 在黑色裂变中,不管是围魏救赵,还是马陵之战,孙膑的神经妙算,对庞涓的性格与心理洞察如明镜般,其实这也是庞涓把人性表现的淋漓尽致。在那个冷兵器时代,步兵与骑兵混合作战,箭弩滚石齐上阵的时代,地形地势显得尤为重要,但谋略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借用今天那位兄台的话,围魏救赵这场战争,是将战争的空间拓展到动态之中,智慧与谋略占据主导地位,似在空中俯瞰战场,每一个角落细节都不曾遗漏,就是在今日也仍有深远的意义。

在马陵战役中,孙膑可以把战场的地形地势的每一个细节考虑进去,以各种假象诱使庞涓中计,而所兵不厌诈在此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古人的智慧值得我们终生去学习,而历史值得我们终生去借鉴。

上有孙膑庞涓,下有苏秦张仪,为什么鬼谷子的弟子总是处于对立面?因为他的徒弟来自不同阶层。

不管是孔子的儒家,还是墨子的墨家,而以商靹为代表的法家,老子的道家,百家齐放,各有千秋,在历史的长河中沧海一粟,但却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宝藏。

扯的有些远,言归正传,继续开始读国命纵横,且看秦惠文王如何启用新人坚持变法,当然也希望自我反思觉悟中体会历史与古人的智慧。

《大秦帝国》读书笔记之下篇2000字


《大秦帝国》读书笔记之下篇2000字

及至秦王嬴政亲政,秦一统天下之心日盛,天下久战思安、归一之心亦出。秦厉兵秣马,练成灭国新军四十万,由王翦、王贲父子先后扫灭韩、赵、燕、魏、楚、齐。至此天下归一!

秦定天下,灭六国社稷,法治一统,融合民族,永绝边患。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永绝裂土分封,首开郡县先河。广辟大道,贯穿天下,水利大兴,荫及万世。此皆定华夏之功勋,虽万世不可移,今不亦受益乎?

且说法制。秦法严明,举国同法。不论你是贵族公子还是市井小民,只要违法,皆一体同罪,一法量刑。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句话:一是“有功于前,不为损刑,有善于前,不为亏法。”商君变法之初,便立了这个规矩,就是不管你之前有多大功劳、多大善举,只要违法,皆不足以抵罪减刑亏法。这条规矩看似有失人性化,但是却很好地防范了有功人士居功乱法。二是“法治不诛心,后发制人”,商君法制,诛行不诛心,在违法犯罪行为发生之前,是不会对其采取任何制裁措施的。即使种种迹象表明这个人有违法之心,如果他还没行动,对不起,他还是个好公民。但是一旦违法行为实施了,就会依法追究惩治,绝不姑息一人,也不放过一个。秦法严厉,以至于后人批判其为严刑酷法,其实不然。商君法制,以预防为主,惩治为辅。立法之初,即对各行各业、各种层面以及当时能想到的各种情况都做了合理的考虑,制订了极为详细的法律,以至于事事有法可依,明白无误,极大地避免了人治的差异。另外,商君还以普法为第一要务。中央设廷尉,各郡县都设有专门的法官和普法机构,但凡法律条文,均要普及于民,使民先知其法,而后准其行。鉴于此,再看“弃灰于道者,刑”,再看“什伍连坐”,法虽严,刑虽厉,但百余年来敢于触法而受刑者,万中无一。如此思之,当今天朝的环境保护法,恐怕还不够严厉吧!

再说焚书坑儒。说之前,容我先把震慑人心的《大秦始皇帝坑儒诏》附上。

秦始皇帝特诏:朕定六国,一天下,不封建诸侯而力行郡县制,非为皇族一己之私。实为华夏一体昌盛大出于天下也!封建诸侯,固利朕之私利,朕安能不知哉!然则,华夏裂土分治,天下大战不休,我民尸骨成山,朕安能弃天下大利而唯顾皇族一己之利耶?今有儒生者,朕曾封其首学孔鲋为文通君,使其居天下百家之首,厚望其兴盛新政文明;诸多儒生,亦成大秦博士,厚望其资政治道而共谋华夏强盛。朕何负儒家?秦何负儒家?孰料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之禀性难移,不思时势之变,不思人民之安居乐业,唯念复古复辟之旧说,在朝鼓噪诸侯制,在野勾连六国贵族,既不奉公,更不守法。孔鲋擅离职守而逃国,裹挟举族而逃乡,君臣人伦之道尽皆沦丧,有何面目立于天地间也!在朝儒生亦不思悔过,党附真儒生假方士之卢生,聚相以古非今攻讦国政,最终竟欲一体逃国。如此儒家,无法,无天,无君,无国,唯奉一家私念为至高,谈何礼义廉耻哉!唯其如此,朕决意不以常刑处置儒犯,对触法儒犯四百六十七人一并坑杀,其族人家人俱发北河以筑长城,并四海缉拿要犯孔鲋与六国复辟贵族。所以如此,在于儒家与六国贵族沆瀣一气大行复辟,实平定六国大战之延续也。故此,朕不以寻常罪犯待儒家,而以战场之敌对儒家,以明新政,以正国法,以镇复辟。朕并正告天下欲图复辟者:朕不私天下,亦不容任何人行私天下之封建诸侯制;尔等若欲复辟,尽可鼓噪骚动,朕必以万钧雷霆扫灭丑类,使尔等身名俱裂。谓予不信,尔等拭目以待!

大秦始皇帝三十五年秋。

壮哉!如此诏书,至情至理,煌煌千言,字字千钧!由此以后,朝野不闻诸侯分封裂土封建,六国图谋复辟者亦从此销声匿迹。且看焚书,是焚天下私书,焚流言乱政之书,王道封建之书,大而无当之书;坑儒,是坑负秦之儒,坑妖言惑众之儒,图谋复辟之儒,违法乱政之儒。至于天下经典、国馆典藏之书,何尝焚之?至于公心为国、护法为民之儒,何尝坑之?如此观之,焚书坑儒何错之有?后世天下以此发难者,岂不是非不分、有失公道乎?

再说万里长城。每每想到清代名相张英“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句诗总觉得有些许贬义。万里长城者,中华屏障也!绝非是秦始皇好大喜功之作,而是为华夏文明千秋万代之计。北方匈奴,自三胡被灭,迅速崛起强大,屡犯华夏。战国后期,天下战国,除强秦未有能与之匹敌者。故而,大将军蒙恬,率大军数十万,久居九原,抗击匈奴,肩负m.i1766.com中华,十余年来未尝松弛。即便在秦扫灭六国中原大军兵力不足之时,亦不曾南下!如此大秦,以胸怀天下之公心,视御公敌卫华夏为首任。其心何谓不大?其行何以不敬?其政何以不服?及至天下一统,起大军三十万,民众八十万,以筑长城万里防区,以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至于说滥用民力,亦是不实,依秦国法制,征用民力,必得依法!民人赴工,亦可赏功赐爵,其时人人奋勇,恐不能建功报国!军民一体,更无虐待民工之说。至于二世胡亥之后,国法不行,修阿房宫才是真正地滥用民力,此皆不提。而始皇帝嬴政其人,从始至终,勤政爱民,尊贤重士,惟才是用,超古迈今,怀华夏一统之心,以永息兵戈为任。他栉风沐雨,五十而终!终其一生,不私佑任一亲信,不妄杀任何勋臣。此间种种,乃后世君王所不能及也!

纵观全局,从孝公商君变法,到秦王嬴政一统天下,历七世,百三十五年。从割土思变,到变法图强;从耕战崛起,到连横破敌;从东出函谷,到蚕食六国;从秦赵大决,到护法养息;从横扫六国,到一统新政。一部大秦崛起史,堪称完美教科书。其难之大,其法之强,其心之聚,其志之坚,当为万世之师也!

《大秦帝国》,煌煌著作,读之让人身临其境,思之让人惕厉自省。至于始皇其后之悲剧,不忍卒读!言尽于此,不知所云!

大国崛起——《大秦帝国》读书笔记2000字


大国崛起——《大秦帝国》读书笔记2000字心得感想范文:

一个假期基本看完了大秦帝国,还差大帝陨落和帝国没落。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心情读下去。

虽然偏近史书的小说中夹杂有很多作业自己的评价和猜测之论,不免有粉饰帝国,粉饰各代秦王秦臣之嫌。但整个描述大气恢宏,许多见解新奇比如,术治亡韩,乱政亡赵,分治亡楚,失材亡魏等等论述,掷地有声。大秦递经秦孝公商君变法图强,公如青山,我如松柏,两者铁血变法,虽然法令繁多严苛,但乱世用重典,以结果论,无异于一剂灵丹妙药。秦惠王、张仪纵横捭阖,期间苏秦、张仪两人亦敌亦友的穿插,对六国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使得秦国没有死于重重围困,秦国得以生于忧患,不断深入变法和巩固边疆。司马错奇袭下蜀,使边陲划入王化。及至秦昭襄王,魏冉,范雎,白起,蒙挚,名臣良将接踵而出,白起破六国联军,攻掠魏楚韩,破百城,掠其地,迁其民,使得周边列国国力大大下降。赵武灵王力行变法,胡服骑射,使得赵国经济飞速增长,击破北方少数民族,拓宽疆域,赵国成为可以与秦国抗衡的大国。及至白起、范雎长平之战一举大破胡服骑射后战力与秦军相当的赵军。虽然由于政见不合,亦或功高震主,白起自裁,也成为春秋战国时期为数不多一战未负的战神。想当初,借书时候,指明我要先看白起,杀降也是其一生污点,也是后世攻讦秦和白起一大凭据。然则,当时大争时代,如此多敌国精壮,不能放虎归山,又很难为我所用,若想灭国,必毁敌国大军,杀降也就成了正确又艰难的抉择。在古代战争中,处理战败方的精壮很常见的方法就是坑杀,夺城不如夺民。

历经两代体弱多病的秦王,到了大一统的嬴政继位,吕不韦通过奇货可居的嬴政父亲嬴异人从商入政,其政更为温和,意在缓和商君之法的严苛,一部《吕氏春秋》,一字千金,仍鲜有一字师,然终与秦始皇一统天下政见相左,同时又是功高盖主,以及太后之事招来贬黜和杀身之祸。其后秦国养精蓄锐,文有李斯,王绾,郑国,武有王翦,王贲,蒙武,蒙恬,尉缭,李信等等。铁甲但成,大举出关,吞灭六国,南抚桂象,北驱匈奴,西定羌狄,华夏合一。然后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等等举措不仅奠定了大秦基业,也为中华奠定了一这个思想,凡我中华者,一统为正,深深影响了后世。不能将中国统一的领导人不是一个好的领导人,所以在当今,新疆、西藏、台湾、南海等地是我国不可能分割的领土,这种意识已经深入我们的骨髓。

虽然长城、直道、水利工程等等工程耗费大量财力人力,但也是当时环境所需。长城、直道一旦建成基本可以将匈奴的南下真正挡在关外,依靠长城的人造屏障,可以顺利反击擅长游击的匈奴骑兵。而直道相当于现在的高速公路,一旦边境告急,国内兵力可以迅速集结,并且沿着直道,军粮补给运输更为便利。同时,直道的纵横穿梭,使得国家中枢咸阳和各地的联系更为方便,读书笔记使得各种政令传达,考核下属,上诉民情等更为便利。水利工程的用处不必赘述,战国时期的都江堰使得川地成为鱼米之乡,郑国渠解决了秦地盐碱灾害,灵渠的开通使得南方与中原地区的联系更为紧密。这些荡气回肠的工程都是大手笔,一项工程都足够使一代帝王青史留名,而秦始皇想将他们都占为己有,便操之过急,使得民不堪负。进一步激发了已有的各种矛盾。同时,到了中后期,秦始皇开始注重享乐,大兴土木,阿房宫、骊山陵等,使得本已沉重的赋税更为苛刻。并且国内太多隐患并没有清除,老世族问题此起彼伏,若有机遇,大患也。

而这些都直指其法律根基的不变,秦强于商鞅变法,也败于秦始皇统一后不及时变法。对战时法律进行修改,七雄争霸,民不聊生,最希望的是休养生息,而不是继续绷紧弦,准备战争,保持战时的法律。在汉朝文景之治便是及时进行了变更,使得汉得以长久。而秦始皇将商君法奉为圭臬,不允许大刀阔斧的再次变法,使得民生鼎沸。而自己的个人魅力和实力等,使得各地反抗实力并不敢轻举妄动。而传位二世,赵高乱政,大肆杀伐,使得国家栋梁一个个倒下,对百姓压迫也越来越厉害。官逼民反,同时六国贵族趁机吹风点火,使得庞然王朝变得摇摇欲坠。

纵观全书,荡气回肠,也对秦有了新的认识,假期玩三国志,称帝后国号也定了秦…对秦也有了自己的情感,改变了对很多人的认识,也进一步认识了很多历史人物,使得他们的形象更为饱满,对商鞅的认识基本改变了教科书传递的刻板形象。读史明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仅符合秦,也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而经济的发展应该是良性的,而不应该是泡沫的,需要靠实体科技的进步来支撑,而不是跳过第二产业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然会成为像齐国一样,经济发达,服务业发达,但经济基础,比如铁等核心资源技术被其他国家掌控,而导致在外交上的被动。所以发展真正的技术,打破各种技术上的垄断,尤其是高新尖技术,争取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发展才是硬道理,融会变通,富国于民,强军励武。作者:耿师哲

戏谈丞相李斯——《李斯与大秦帝国》读后感2500字


戏谈丞相李斯——《李斯与大秦帝国》读后感2500字:

1、意料之外的临终之言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这是李斯退出历史舞台的最后一句台词,背景是他与家族共一千多人即将腰斩,说话的对象是一同行刑的次子。“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大秦的第一丞相竟会沦落至此!李斯临终前的这句话给我带来的心里触动不小,不仅仅是因为这位叱咤一生的风云人物晚年如此凄惨,更多是感佩于生死最后,李斯没有怀念过往的丰功伟绩,而是含笑问了儿子这句话。这句临终遗言透露出的辛酸悲凉难以名状,也让人看到了一往无前的治世能臣李斯真的被打趴下了,也看开了,大秦的气数尽了。从这句话的侧面也能看出,李斯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死前不忘用这句话安慰一同赴死的儿子。我想,如果这是一个电影镜头,这句话更多是伴随着李斯回忆年轻时带着孩子在楚国上蔡逐兔的场景而说出的,或是导演采用一种想象的方式,“宿将还山不论兵”,年老的李斯退休后回归故里带着孙儿逐兔,过着悠哉的晚年生活,笑看风云变幻。无论是哪一个场景,我相信都足以打动观众。

李斯能发出这句意料之外的遗言,最为重要的原因是此前狱中的酷刑已经把他的意志和尊严摧垮,若是未经刑讯逼供就被赵高立刻押赴刑场,或许李斯还会大声疾呼“我对大秦有不世功勋,何故害我!”但一遍又一遍的审问逼供已经摧毁了这位曾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秦国丞相的心理防线,或许在阴暗潮湿的监狱里,在狱卒的轮番羞辱中,在酷刑停歇的间隙,他的悔恨,他的功绩,全部都已经在脑子里过了无数遍,也想通了一切,故而在死前能做到如此坦然……

这位大秦的二号人物见证了秦国走向巅峰,也看到了属于大秦的时代即将落幕,不知他说出这句话时,除了对功名利禄早已看破外,对自己一手辅佐起来的大秦江山是否还心存强烈的痛惜?

2、一生背负的两大争议性黑锅

李斯这一生的功绩在此不多做赘述,网上随便搜搜就能找到对他五花八门的各种评价,笔者只说说他这一生背负的两口争议性黑锅。先看看这第一口锅,这口锅是赵高强加的——叛国造反罪,理应赐死。但这口锅无论后人的野史如何编撰,都不能让人信服,他若是造反,在沙丘秦皇驾崩之时就是最好的时机,彼时蒙氏兄弟和太子扶苏都远在天边,李斯若刺杀赵高夺取大印借机篡位简直易如反掌,但他没有,而是与赵高合谋走了另一条路。另一口锅则是嬴政甩给他的——韩非之死。如今的史学界对于韩非的死因仍有争议,记得我们的高中历史书上对于韩非的介绍,是说韩非之死是因为李斯嫉贤妒能而遭受其谗害,但《李斯与大秦帝国》是遵循了始皇帝畏惧韩非之才因而杀之这一说法,我个人比较偏向这种说法。韩非出生皇室,是韩国皇子,目睹过皇族内部同室操戈,得天独厚的出生背景加上自身惊世才华让他深谙帝王治世之术,他的论述几乎都是站在君王的视角来看待。对于英明的帝王而言,与一个才华横溢的有识之士初出见面,可能会有英雄所见略同的相见恨晚之感,但韩非把封建帝王之术写得太透彻,让帝王隐讳的治世驭人之法以及某些不可告人的暗黑心貌一览无遗,此种论述一旦流传开去,也会令帝王细思极恐,因而始皇帝借李斯之手杀了韩非,可以说是韩非过人的才华害了他自己。

我之所以认为韩非不是死于谗害,并非出于妄加揣测,而是根据书籍内容的记载进行推测的。一是李斯与韩非早年师从荀子,两人同窗三载,韩非的个性李斯不是不了解,韩非为人孤傲,著书立说是他的志向,而权臣最不畏惧恃才孤傲之人,更不会畏惧专注立说的学者,读书笔记反而畏惧奸佞宵小之辈,何况韩非入秦犹如人质,李斯只是出于昔日相济之恩和对人才的爱惜才想保住韩非的命。二是韩非是韩国公子,出生韩国皇室,老爹也差点成为韩王,出身皇室的孤傲之人怎么可能侍奉死对头秦皇帝。三是秦皇当时还没统一六国,正是用人之际,且不说秦皇的聪明智慧是难以误听谗言的,就从他因无意中读到韩非的两篇文章就派兵攻打韩国,只为一睹韩非风采的行为,就能看出秦始皇对韩非的敬服可见一斑。四是韩非死后,他所著的论述也就是后世尊称为《韩非子》一书,始皇将其作为帝国建立的理论依据,没有选择那部“一字千金”的鸿篇巨制《吕氏春秋》,并且让皇子们研习韩非的著述,由此可见,始皇杀他是因为忌惮韩非对帝王思想的刻画太过真实,无奈李斯去求情反而撞在了枪口上,背上了谗害韩非的千古骂名!

3、闯过了千千劫,却闯不过这一生死劫

看看最终斗败李斯的人为何是赵高,除了年过六十的李斯老糊涂以外,最主要的是赵高对李斯攻心攻到了实处。赵高与李斯有个共同点,都是历尽艰难险阻,受尽多少士人欺凌才爬到高位上,嫪毐吕不韦那类暴发户对李斯担心失去功名地位的内心隐忧是不可能感同身受的,而被世人白眼荼毒更深的赵高太了解不过了,尤其是在皇权新旧交替的千钧之际,只要赵高稍微用言语相激就会让李斯心生疑窦,如史书记载,李斯上钩了。一念之差便成为了千百年来“功也至极,过也至极”的争议性人物,所以在拉李斯上贼船这点上,我深深“佩服”赵高的段位。他是奸臣,他耍阴耍得快准狠,他把一向聪明过人的李斯玩弄于手掌间,李斯何许人也?铲除了吕不韦嫪毐两大派系,辅佐青年秦始皇稳固了政权,一封八百字的《谏逐客书》就让秦始皇收回逐客令,让六国之士慕名而来为大秦所用,舌战秦国宗室救下了郑国,使郑国渠得以顺利完工,成就关中千里沃野,这些都为秦始皇横扫六国奠定了强大的精神和物质基础,更不用说天下统一后为巩固中央集权而实施的一系列大政方针,但有如此经天纬地之才的李斯却栽在了赵高的手中,真是“叹人世,终难定”!

简要说说对赵高这个人的看法,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观念极强的封建时代,个人觉得赵高心理多少有些扭曲变态,他最亢奋的事情就是毁灭再毁灭。行刑李斯的刑场上有家族一千多人,从个人私欲的角度看,浸淫封建宦海大半生的他晚年顾及家族富贵兴衰而着了赵高的道也无可厚非,但赵高行事无所畏惧,在他看来,“忠孝节义”全是废话,篡改遗诏后对李斯的两次要挟都到了鱼死网破的地步,“指鹿为马”的典故至今看来都让人脊背发凉,他要把秦宗室杀尽,将不驯服的人都杀尽,无论你是左丞相还是右丞相,无论你是杀匈奴的大将军还是食万邑的列侯,反正他的尊严和生命早已不足为惜,他仇视整个世界,从奴役所有人中寻求快感,他要把整个秦帝国都踩在他的脚下,可叹英明一世的李斯闯过了千千劫难,却躲不过赵高这一劫!可叹经历了数代帝王几百年艰辛开拓的大秦基业,竟一夕间轰然崩塌!作者:谢朝芳

《浩瀚的历史文化_《大秦帝国》读后感10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大秦帝国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