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菜根谭读后感1000字

菜根谭读后感1000字

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_《菜根谭》读后感800字。

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尤其读中外经典名著,它们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当我们在读完一部好的作品时,心中难免会有一些看法以及见解。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将自己的想法一笔一划的记录下来。那么,在你看完那些中外经典名著后有没有收获一些人生哲理?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_《菜根谭》读后感800字”,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_菜根谭读后感800字

侬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大意:

美酒佳肴和大鱼大肉都不是真正的美味,其实真正的美味只是那些精茶淡饭;标奇立异,超凡绝俗的人,都不算人间真正的伟人,其实真正的伟人只是那些平凡无奇的人。

读后感:作者/耀立

现在,对饭馆里的饮食自己有一种体会,不论是上点档次的酒店,还是普通的饭馆,食物的味道,吃的时候可能还觉得不错,吃完了,往往胃里或身体有感觉、不舒服,因为饭菜里用了不少的调味品,我们吃的不是食物而是调料。

相比而言,家里做的粗茶淡饭、少盐少油,也许吃的时候没有太多的感觉,吃后却觉得浑身舒服,身心满足。

从营养的角度说,味道只是满足了口舌的需要,胃和身体真正需要的只是营养,而大鱼大肉会增加胃肠的负担,浓郁的味道则来自过多的添加剂,都对身体无益。

所以,最难品味的味道不是酸甜苦辣鲜,而是淡味,能吃得淡味的口舌是敏感的、身心是舒畅的。至于什么人才是最厉害的人,我们必须得见过很多人、体会过很多人给我们的感受后,才会有自己的答案。都说现在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也有俗语说:师父不作怪、没有徒弟爱,都是在说一个道理,一般人会喜欢追捧那些神奇卓异的人,而且我们看着那些财富、地位比我们高的人,的确是器宇轩昂、自带气场、非同凡响;而更多的人出于闯社会的需要,也常常会把自己包装得特别一点。

那怎么理解“至人只是常”呢?依我个人比较浅薄的见识,见过一些财富、身份、地位很高的人,给人的感觉却像普通人一般平易、平常,甚至比普通人还要安静、平淡。没有谈自己的事业的时候,他们平淡得像普通人;而一旦谈起事业,我所感受到的是他们济世利民的胸怀、非一般人想象的视野。

记得自己曾听一位法师在一个不大的场所讲经,他出现的时候,自己感觉身心沉浸在一种平静和慈悲之中。我想这就是类似“至人是常”的一种体现吧。

俗语讲,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又讲,大隐隐于世,小隐隐于山。现在社会越来越貌相一个人了,而如果我们真的有机缘遇到高人,也得有一双慧眼才能真正认识。我的结论是既然慧眼一时半会我们还不能具备,那就不能轻视我们遇到的每个人。现代鸡汤也会说,每个人的背后都有故事,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我们可以学习的东西。

HdH765.cOm更多精选中外名著读后感阅读

菜根谭修身养性的句子_菜根谭名句摘抄大全


【1】: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洪应明《菜根谭》

【2】: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菜根谭》

【3】: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洪应明《菜根谭》

【4】: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洪应明《菜根谭》

【5】: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洪应明《菜根谭》

【6】: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菜根谭》

【7】: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洪应明《菜根谭》

【8】: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菜根谭》

【9】:热闹中着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冷落处存一热心,便得许多真趣味。--洪应明《菜根谭》

【10】:世态有炎凉,而我无嗔喜;世味有浓淡,而我无欣厌《菜根谭》

【11】:鹰立如眠,虎行似病,正是它摄人噬人的手段处。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洪应明《菜根谭》

【12】: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菜根谭》

【13】: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菜根谭》

【14】: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洪应明《菜根谭》

【15】: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洪应明《菜根谭》

【16】:蛾扑火,火焦蛾,莫谓祸生无本;果种花,花结果,须知福至有因。《菜根谭》

【17】:争是不争,不争是争。《菜根谭》

【18】: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洪应明《菜根谭》

【19】: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洪应明《菜根谭》

【20】: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洪应明《菜根谭》

【21】: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洪应明《莱根谭》

【22】: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焰冰竞;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洪应明《菜根谭》

【23】: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芳。《菜根谭》

【24】:一字不识而有诗意者,得诗家之真趣;一偈不参而有禅味者,悟禅教玄机。--洪应明《菜根谭》

【25】:信人者,人未必尽诚,己则独诚矣;疑人者,人未必皆诈,己则先诈矣。《菜根谭》

【26】: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洪应明《菜根谭》

【27】: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能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势必潜消。--洪应明《菜根谭》

【28】: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菜根谭》

【29】:芦花被下,卧雪眠云,保全得一窝夜气;竹叶杯中,吟风弄月,躲离了万丈红尘。《菜根谭》

【30】:无事便思有闲杂念想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到得从多入少、从有入无处,才是学问的真消息。--洪应明《菜根谭》

【31】: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洪自诚《菜根谭》

【32】:忙处不乱性,须闲处心神养得清;死时不动心,须生时事情看得破。--洪应明《菜根谭》

【33】: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菜根谭》

【34】: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菜根谭》

【35】:千金难结一时之欢,一饭竟致终生之感。--洪应明《菜根谭》

【36】: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菜根谭》

【37】:一念过差,足丧生平之善;终身检饬,难盖一事之愆。--洪应明《菜根谭》

【38】: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菜根谭》

【39】:迷则乐境成苦海,如水凝为冰;悟则苦海为乐境,犹冰涣作水。可见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只在一转念闻耳。--洪应明《莱根谭》

【40】: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洪应明《菜根谭》

【41】: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洪应明《莱根谭》

【42】:人之有生也,如太仓之粒,如灼目之电光,如悬崖之朽木,如逝海之微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乐?--洪应明《莱根谭》

【43】:家人有过,不宜暴扬,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而隐讽之;今日不悟,俟来日而正警之。如春风之解冻,和气之消冰,才是家庭的典范。--洪应明《莱根谭》

【44】:身如不系之舟,一任流行堪止,心似既灰之木,何妨刀割香涂.--洪应明《菜根谭》

【45】:我果为洪炉大冶,何患顽金钝铁之不可陶熔。我果为巨海长江,何患横流污渎之不能容纳。--洪应明《菜根谭》

【46】: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当严,待庸众之人宜宽严互存。《菜根谭》

【47】:风花之潇洒,雪月之空清,唯静者为之主;水木之枯荣,分不之消长,独闲者操其权。《菜根谭》

【48】:面上扫开十层甲,眉目才无可憎;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洪应明《菜根谭》

【49】: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故君子于一虫一蚁不忍伤残,一缕一丝勿容贪冒,变可为万物立命、天地立心矣。--洪应明《菜根谭》

【50】:净从秽出,明从暗出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跃彩与夏月《菜根谭》

【51】: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洪应明《菜根谭》

【52】: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才可入圣。--洪应明《菜根谭》

【53】:势利纷华,不近者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菜根谭》

【54】: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洪应明《菜根谭》

【55】: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洪应明《菜根谭》

【56】:忙里要偷闲,须先向闲时讨个把柄;闹中要取静,须先从静里立个根基。--洪应明《菜根谭》

【57】: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菜根谭》

【58】:茶不求精而壶亦不燥,酒不求洌而樽亦不空;素琴无弦而常调,短笛无腔而自适。纵难超越羲皇,亦可匹俦嵇阮。《菜根谭》

【59】: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洪自诚《菜根谭》

【60】:花开半看,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是烂漫,便成恶境美。履盈满者,宜思之。《菜根谭》

【61】: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洪应明《菜根谭》

【62】: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兴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洪应明《菜根谭》

【63】:心体澄彻,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意气和平,常在丽日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当是非邪正之交,不可少迁就,少迁就则失从违之正;值利害得失之会,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则起趋避之私。--洪应明《菜根谭》

【64】:厚德载物,雅量容人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菜根谭》

【65】:白日欺人,难逃清夜之鬼报;红颜失志,空贻皓首之悲伤。--洪应明《菜根谭》

【66】:世人为荣利缠缚,动曰尘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谷笑樵讴,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菜根谭》

【67】: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景象。风狂雨骤处,有波澜恬静的目光。--洪应明《菜根谭》

【68】:争先的路径窄,退后一步自宽平一步。浓艳的滋味短,清淡一分自悠长一分。--洪应明《菜根谭》

【69】: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之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洪应明《菜根谭》

【70】: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菜根谭》

【71】:不夸妍洁,谁能丑污?原句:有妍必有丑为之对,我不夸妍,准能丑我?有洁必有污为之仇,我不好洁,谁能污我?--洪应明《菜根谭》

【72】:心是一颗明珠。以物欲障蔽之,犹明珠而混以泥沙,其洗涤犹易;以情识衬贴之,犹明珠而饰以银黄,其洗涤最难。故学者不患垢病,而患洁病之难治;不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难除。--洪应明《菜根谭》

【73】:孤云出岫,去留一无所系;朗镜悬空,静躁两不相干。《菜根谭》

【74】:幽人清事总在自适,故酒以不劝为欢,棋以不争为胜,笛以无腔为适,琴以无弦为高,会以不期约为真率,客以不迎送为坦夷。若一牵文泥迹,便落尘世苦海矣!《菜根谭》

【75】: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洪应明《菜根谭》

【76】:天理路上甚宽,稍游心,胸中便觉广大宏朗;人欲路上甚窄,才寄迹,眼前俱是荆棘泥涂。《菜根谭》

【77】:临游而弹,竹涧焚香,登峰远眺,坐看云起,松亭试泉,曲水流觞,烟波钓叟,篷床高卧,妙不可言。《菜根谭》

【78】: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力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菜根谭》

【79】:莺花茂而山浓谷艳,总是乾坤之幻境;水木落而石瘦屋枯,才见天地之真悟。《菜根谭》

【80】: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洪应明《菜根谭》

【81】:真味只是淡,至人只是常《菜根谭》

【82】:钓水,逸事也,尚持生杀之柄;弈棋,清戏也,且动战争之心。可见喜事不如省事之为适,多能不若无能之全真。《菜根谭》

【83】: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洪应明《莱根谭》

【84】: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洪应明《菜根谭》

【85】:纷扰固溺志之场,而枯寂亦槁心之地。故学者当栖心元默,以宁吾真体。亦当适志恬愉,以养吾圆机。--洪应明《菜根谭》

【86】: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且莫放手。《菜根谭》

【87】: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若少慕声闻,便成伪果;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尘情。--洪应明《菜根谭》

【88】:完得心上之本来,方可言了心;尽得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洪应明《菜根谭》

【89】:君子之心,似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洪自诚《菜根谭》

【90】:容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学问;消得家庭内嫌雪,才为火内栽莲。--洪应明《菜根谭》

【91】:进德修道,要个木石的念头,若一有欣羡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贪着便堕危机.--洪应明《菜根谭》

【92】:声妓晚景从良,一世烟花无碍;贞妇白头失守,半生清苦俱非。《菜根谭》

【93】:《菜根谭》修省: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忙处事为,读书笔记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洪应明《菜根谭》

【94】:心体澄澈,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意气和平,常在丽日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洪应明《菜根谭》

【95】:世人皆曰“尘世苦海”,殊不知世间花迎鸟笑,尘世不尘,海亦不苦,彼自苦其心尔。--洪应明《菜根谭》

【96】:富贵多炎凉,骨肉多妨忌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此处若不当以冷肠,御以平气,鲜不日坐烦恼障中矣。--洪应明《菜根谭》

【97】: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薰蒸之。--洪自诚《菜根谭》

【98】:塞得物欲之路,才堪辟道义之门;驰得尘俗之肩,方可挑圣贤之担。--洪应明《菜根谭》

【99】:日既暮而犹烟霞绚烂,岁将晚而更橙橘芳馨。故末路晚年,君子更宜精神百倍。《菜根谭》

【100】:高一步立身,退一步处世。《菜根谭》

菜根谭名句摘抄大全


1、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芳。《菜根谭》

2、无事便思有闲杂念想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到得从多入少、从有入无处,才是学问的真消息。——洪应明《菜根谭》

3、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能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势必潜消。——洪应明《菜根谭》

4、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菜根谭》

5、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洪自诚《菜根谭》

6、立百福之基,只在一念慈祥;开万善之门,无如寸心挹损。——洪应明《菜根谭》

7、情之同处即为性,舍情则性不可见,欲之公处即为理,舍欲则理不可明。故君子不能灭情,惟事平情而已;不能绝欲,惟期寡欲而已。——洪应明《菜根谭》

8、天地中万物,人伦中万情,世界中万事,以俗眼观纷纷各异,以道眼观种种是常常,何须分别?何须取舍?《菜根谭》

9、与人者,与其易疏于终,不若难亲于始;御事者,与其巧持于后,不若拙守于前。——洪应明《菜根谭》

10、高一步立身,退一步处世。《菜根谭》

11、学者动静殊操、喧寂异趣,还是锻炼未熟,心神混淆故耳。须是操存涵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景象;风狂雨骤处,有波恬浪静的风光,才见处一化齐之妙。——洪应明《菜根谭》

12、热闹处着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菜根谭》

13、士君子之涉世,於人不可轻为喜怒,喜怒轻,则心腹肝胆皆为人所窥;於物不可重为爱憎,爱憎重,则意气精神悉为物所制。——洪应明《菜根谭》

14、骄矜无功,忏悔无罪。《菜根谭》

15、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洪应明《菜根谭》

16、放得心下,入圣脱凡。《菜根谭》

17、乐极生悲,哭苦尽甘来。《菜根谭》

18、苦心常悦心,得意生失意。《菜根谭》

19、人奈何驱以火牛,诱以风马,而不思自适其性哉?《菜根谭》

20、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纵做到极处,俱是合当如是,着不得一毫感激的念头。如施者任德,受者怀恩,便是路人,便成市道矣。《菜根谭》

21、德怨两忘,恩仇俱泯。《菜根谭》

22、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景象。风狂雨骤处,有波澜恬静的目光。——洪应明《菜根谭》

23、花开半看,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是烂漫,便成恶境美。履盈满者,宜思之。《菜根谭》

24、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洪应明《莱根谭》

25、天理路上甚宽,稍游心,胸中便觉广大宏朗;人欲路上甚窄,才寄迹,眼前俱是荆棘泥涂。《菜根谭》

26、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洪应明《菜根谭》

27、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力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菜根谭》

28、厚德载物,雅量容人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菜根谭》

29、幽人清事总在自适,故酒以不劝为欢,棋以不争为胜,笛以无腔为适,琴以无弦为高,会以不期约为真率,客以不迎送为坦夷。若一牵文泥迹,便落尘世苦海矣!《菜根谭》

30、进步思退步,著手先放手。《菜根谭》

31、炎凉之态,富贵更胜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此处若不当以冷肠,御以平气,鲜不日坐烦恼障矣。《菜根谭》

32、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病受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菜根谭》

33、春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好色,鸟且啭几句好音。士君子幸列头角,复遇温饱,不思立好言,行好事,虽是在世百年恰似未一日。《菜根谭》

34、人能看得破,才可任负担。《菜根谭》

35、卧雪眠云,吟风弄月。《菜根谭》

36、浓不胜淡,俗不如雅。《菜根谭》

37、春日繁华,不如秋爽。《菜根谭》

38、不夸妍洁,谁能丑污?原句:有妍必有丑为之对,我不夸妍,准能丑我?有洁必有污为之仇,我不好洁,谁能污我?——洪应明《菜根谭》

39、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之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洪应明《菜根谭》

40、心是一颗明珠。以物欲障蔽之,犹明珠而混以泥沙,其洗涤犹易;以情识衬贴之,犹明珠而饰以银黄,其洗涤最难。故学者不患垢病,而患洁病之难治;不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难除。——洪应明《菜根谭》

41、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菜根谭》

42、风花之潇洒,雪月之空清,唯静者为之主;水木之枯荣,分不之消长,独闲者操其权。《菜根谭》

43、白日欺人,难逃清夜之鬼报;红颜失志,空贻皓首之悲伤。——洪应明《菜根谭》

44、世人为荣利缠缚,动曰尘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谷笑樵讴,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菜根谭》

45、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当严,待庸众之人宜宽严互存。《菜根谭》

46、万事随缘,随遇而安。《菜根谭》

47、云中世界,静里乾坤。《菜根谭》

48、鱼得水逝而相望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拾此可超物累,可以乐天机。《菜根谭》

49、处世不宜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作事不宜令人厌,亦不宜令人喜。《菜根谭》

50、春分解冻,和气消冰。《菜根谭》

51、波浪兼天,舟中不知惧,而舟外者寒心;猖狂骂坐,席上不知警,而席外者咋舌。故君子虽在事中,心要超事外也。《菜根谭》

52、唐虞捐逊三杯酒,汤武征伐一局棋。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沤。还有啥事好烦忧!——洪应明《菜根谭》

53、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洪应明《莱根谭》

54、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洪自诚《菜根谭》

55、心体澄彻,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意气和平,常在丽日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当是非邪正之交,不可少迁就,少迁就则失从违之正;值利害得失之会,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则起趋避之私。——洪应明《菜根谭》

56、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菜根谭》

57、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洪应明《菜根谭》

58、势利纷华,不近者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菜根谭》

59、净从秽出,明从暗出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跃彩与夏月《菜根谭》

60、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洪应明《菜根谭》

菜根谭主要内容简介


菜根谭简介:

《菜根谭》原是明代洪应明的一本语录体作品,在中华文化圈内广泛流传。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它在修身、处事等方面提出的准则,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到了现代,又被日本商界人士奉为心理学教材。本书融汇了儒家自强不息、佛家宽忍宏大和道家超脱玄妙的思想,从儒、释、道三个角度出发,对《菜根谭》加以阐释,力图发掘出其所蕴涵的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并把这种智慧奉献给广大读者。

菜根谭主要内容简介:

《菜根谭》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搜索想的人生处世哲学。从结构上《菜根谭》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远,耐人寻味,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菜根谭》现存有大体两种不同版本——清刻版与明刻版,明刻版来自三峰主人于孔兼的题词,系日本内阁文库昌平坂学问所的藏本,据说当初刊载于明代高濂编辑的《雅尚斋遵生八笺》中。书分前后两集,前集225条,后集135条,共360条。本词条采用清刻版,以光绪丁亥年氧扬州藏经院木刻本为主,参以二十三年佛学书局排印本。

《菜根谭》的内容是儒家通俗读物,采儒、道、佛三家之精髓,以心学、禅学为核心,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道,同时由于它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这些特色,它的地位也是一部使人奋发向上的中国文学作品。

菜根谭读后感赏析1000字


《菜根谭》读后感1000字:

这本书是高中友人所赠,附纸一张“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读过后确有醍醐灌顶之意,因此写下读后感。

《菜根谭》为明代洪应明所著,本书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其中糅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书名取自宋儒汪革语:“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能够坚强地适应清贫的生活,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所成就。而作者以“菜根”为名也意味着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

此书成于明万历年间,现存大体有清刻版和明刻版,我所看的是清刻板。此书与《围炉夜话》和《小窗幽记》并称为“处世三大奇书”,明代于孔兼在《莱根谭题词》中评论《菜根谭》说:“其谭性命直入玄微,道人情曲尽岩险。俯仰天地,见胸次之夷犹;尘芥功名,知识趣之高远。笔底陶铸,无非绿树青山;口吻化工,尽是鸢飞鱼跃。”此书文学造诣高超,且书中所蕴含的道理更是深刻,引导人正心修身,养性育德,将庞杂高深的内容用平实通俗的文字表达出来:“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需向薄冰上履过。”算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书,其中的话语理解其表面意思并不难,但一个人可能还要经历许多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我最喜欢的是他所书的处世哲学,其言简练而深刻。

此书共十编,我挑选几编略讲,其第一编,便是修身养德篇,强调修养身心是做事的根本,“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立身需高,以高标准要求自身,那些坚持到最后的成功之士皆是如此,此外,广阔的胸襟、有尝试与行动的勇气和坚持,在客观条件相同时,成败更在乎这些内在素质,完善自身是最根本之事。

第三编,立志问学篇,以志和学为主,人当立志,从前立志是君子的事,而今立志也是普通人的事,书中说,一个人没有远大的志向不能算人,

看到这句话时总觉言过其实,但又心有不甘,立志确是每个人都应做的,这个人的根本所在。“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当有明确的目标后,专注于此,每一步前行总会有所收获。学之道,在乎勤,读书是立身之本,“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习是改变自身气质甚至命运的最佳途径。

第五编,待人接物篇,其中讲与人交往,一强调“恕”字,孔子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高境界。二为“诚”,“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做人之本,“安于愚拙,诚恳对待”才是待人之道。同时“对人不可轻为喜怒,对物不可重为爱憎”,我国传统文化中注重喜怒不形于色,“制怒”也是林则徐的人生座右铭之一,管控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更清晰的观察事物。

第六编处世应酬篇,强调入世后为人准则和与人交往之道,为人处世讲究把握好度,书中最高境界就是“得道的人方正但却不显得生硬,有棱角但却不会伤人,正直坦率但却不放肆无忌,光洁明亮但却不刺眼炫目”。做到此种程度,对自我的管理达到超脱境界,掌握好各种平衡,想必便是儒家中庸之道最高的体现。

《菜根谭》虽然成书于约300年前,其中哲理不可否认有些许不合时代之处,但在今日也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仔细研读此书终会在为人处世上有所获。文字:李美溪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_《菜根谭》读后感8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读后感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菜根谭读后感10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