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飘读后感800字

飘读后感800字

随风而去_《飘》读后感800字。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就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中外经典书籍。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写一篇读后感。那么,你知道写一份读后感有怎样的格式吗?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随风而去_《飘》读后感800字”,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随风而去_《飘》读后感800字:

书的世界是缤纷的,主人公或忧郁悲观或坚忍不拔,或总能在绝境中夹缝求生。小小的书中蕴含着对人生的诠释,对社会的反应,真正让我念念不忘的还是她_倔强又勇敢的姑娘斯嘉丽。

作为家中的长女,父亲最看重的一个,斯嘉丽从小就过着闲适的生活,但她骨子里流淌着纯正的爱尔兰人的血,热爱土地、热爱祖国,敢爱敢恨。因为自己的心上人阿希礼早已心有所属,她赌气嫁给了梅兰妮的弟弟。年少荒唐的决定,更成为南北战争前对和平生活的美好回忆。她倔强,绿色的双眸中总有坚定地神韵;她也勇敢,在战火连天的日子里,与梅兰妮相依为命。生死攸关的时刻,从未有放弃她的念头,纵使她怪梅兰妮抢走自己心里的意中人。炮火打在街巷中,震耳欲聋。梅兰妮和阿希礼的孩子降生了,新生活也开始了。

为了支撑家的庄园,她屈身嫁给了自己不爱的人,本以为生活会这样安稳地过下去,可她的丈夫意外去世了。斯嘉丽虽表面未有任何波澜,但内心的防线却在崩塌,她依然为了她所爱的家、土地支撑了下来。遇到了自己真正爱的人白瑞德,白瑞德与她而言是更长情的陪伴,最好的选择。她却没

我欣赏她的敢爱敢恨与乐观心态。在南北战争的大背景下,我看到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她不畏惧别人的非议,用挺拔的腰身与醉人的微笑面对每一天;她不害怕未来,用脚下自己至爱的土地所给予的底气踏实地做好现在;她不悲伤与忧愁,因为她明白,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我总想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独立、勇敢、有实力,斯嘉丽让我看到自己所努力的方向。对困难不认输,对自己爱的至死不渝,对自己恨得直言不讳,有胆识,有胆量更有能力承担责任。就像斯嘉丽对白瑞德,迟迟看不到他人对我们的真心,总专注于我们未得到的,却遗忘了我们所得到的。

再次翻开已泛黄的书页,一身绿裙子的姑娘展现在我的眼前,即便是冬去春来,手碰脆了清脆的书页,书的灵魂也不会碎。愿岁月无声,朝我想要的方向流去。作者:台凌霄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小编推荐

《飘》读后感900字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陈奕迅的这首《红玫瑰》,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又有多少人在这首歌中看到了自己抑或别人的影子。而我仿佛看到了那位乱世中的佳人惨淡的一笑。
她那对沉甸甸的耳坠子吊在长长的金链上,从整整齐齐网着的鬈发中垂下来,在褐色眼睛近旁摆荡着,这对眼睛像冬天树叶中波光皎洁的湖水,两片褐色的叶子从宁静的湖水中闪映出来,她就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子。作为一个南方庄园主的女儿,她无忧无虑、活泼开朗,父亲的溺爱,让她养成了高傲、叛逆、倔强和贪慕虚荣的性格。她就是《飘》中的女主-----斯嘉丽。她美丽,但她更擅于利用自己的美丽,使用一些小伎俩,因此身边不乏追求者。那时的她只热衷于舞会,穿引人注目的漂亮衣服,穿梭于众男子之间,成为各舞会的中心,看着那些男人在她的美丽下沉沦,她心中满是自得。她随意地游走、欲拒还迎,看着那些股掌之间的男人为他争斗、为他拜倒,她也只是有恃无恐。
而她得不到的永远只是艾希礼。艾希礼是一个绅士,温文尔雅,文质彬彬,一身书生气息,他善良,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斯嘉丽。被众多男子环绕的斯嘉丽也自信地以为艾希礼是爱她的,是属于她的。所以当她得知艾希礼马上要和梅兰妮结婚时,当她得知艾希礼不属于自己时,她前所未有的焦虑与不安。得不到的艾希礼不停地骚动着斯嘉丽的心。她一边宽慰自己艾希礼是喜欢自己的,并会为了自己悔婚,一边又盛装打扮舞会以吸引男子的眼球。而最后艾希礼并未如艾斯嘉所想般与她私奔,斯嘉丽也为了气他闪电结婚----与梅兰妮哥哥查尔斯。
婚后的斯嘉丽并没有放下艾希礼,但随着南北战争的发生以及生活的动荡。斯嘉丽渐渐发觉自己对艾希礼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喜欢。当艾希礼从战场上活着回来,他衣衫褴褛、形容憔悴,原有的高贵气质已消失殆尽;当塔拉庄园受难,艾希礼却软弱无能;当艾希礼受斯嘉丽之托管理一个木材厂,但经营得很糟糕。斯嘉丽才不能不承认那么多年来。其实爱的只是自己所想的那个完美的艾希礼,那么多年的执着只因当初的得不到。
有时候我们都是为了得不到的东西而苦苦挣扎与执着,而忽略了这件东西是不是心中多想、心中所得。如同斯嘉丽到最后才明白自己真正爱的是瑞德,之前的执着与沉迷,只是因为得不到。生活中总会有很多得不到的时候,不时不妨放下而远观之,兴许有新的境遇。有时候,得不到,就不要,多多关注身边的人与事,擦亮自己的心灵,会有别样的发现。

《飘》读书笔记800字及心得感悟


世界名著《飘》读书笔记800字及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点评!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一辈子。读了《飘》这本书,的确令我醍醐灌顶、受益菲浅。全书不论是华美流畅的语言描写,还是个性鲜活的人物塑造,都达到的登峰造极的地步。真不愧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其中,女主人公的爱情观,使我感受颇深。

思佳丽,这一在美国动荡年代所诞生的出色的人物,她的优秀个性散发出无穷的光芒。她勇敢坚强,乐观向上,对生活顽强抗争,从不屈服。她处事雷厉风行,精明能干。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她对爱情的执着。她所拥有天使般的脸蛋和魔鬼般的身材——用修饰中国古代美女的话那就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使得多少青年男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然而她对这些毫不在乎,她对爱情疯狂的执着。但是出于无奈,她分别嫁给了两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当再一次见到她钟爱的艾希礼时,依然像少女般疯狂地爱着他,不顾一切的向他倾诉钟情。这让我想到了中国封建时代的女子对爱情忠贞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以《孔雀东南飞》为例,一对男女要表现对爱的忠贞就要结为连理枝,他们的爱情是与婚姻紧密相连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当他们的爱情遭受别人的破坏时,为了表现对爱的执着,他们只有“自挂东南枝”了。然而思佳丽却不一样,在她的爱情观中,爱情与婚姻是可以分离的,或者说是一种精神上和肉体上的分离。她不在乎彼此都有的婚姻,抛开一切大胆的去爱艾希礼,争取自己的幸福,她并未将爱情套上礼义,道德的枷锁,她的爱情永远是自由奔放的。这也许是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吧。爱的本质是不因表达方式的变更而变化的。

思佳丽的大半生又是为爱所迷惑的。因为迷惑而做了很多错事。知道最后她才发现,原来她一直钟爱的艾希礼并不爱她,也不曾象她所想的那般优秀。读书笔记其实她爱的并不是艾希礼,而是自己内心的一个完美形象。艾希礼越是拒绝她,她心中的那个形象就越完善——这正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而恰恰因为她错误的迷恋,才使她错了身边真正的幸福。这也给了我一个启示:人要学会明辨是非,不要让幸福从自己的指间溜走。

值得欣慰的是,在思佳丽的爱情世界里没有什么是为之已晚的,当她彻底的失去艾希礼,失去女儿,丈夫瑞德也已离她而去之后,她才意识到原来她真正爱的人是瑞德,她于是抛开心灵上的创伤与悔恨,相信自己一定能挽回瑞德的心。“不管怎样,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呢!”如果许多人对爱情都能有这种乐观自信的态度,那么许多爱情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名著《飘》读后感1000字


名著《飘》读后感1000字范文:

这本书,在小学时已经读过了,当时只是看到了男女主角之间的感情纠葛,起起落落的心情,让人沉浸在其中,时隔许久,再次翻阅,别有一番风味。

这本书一经出版便立刻成为畅销书,更使他流芳百世的是根据本小说改编的电影《乱世佳人》,一举获得10项奥斯卡大奖。甚至有许多人首先是从电影《乱世佳人》开始,然后才注意到小说原著。

本书作者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以南北战争时期南方社会为背景,讲述了斯嘉丽的三次婚姻,谱写了一部壮美动人的爱情史诗。她首先完成的是小说的最后一章,然后返回来写前面的章节,但她始终没有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写,而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

佐治亚州种植园的农场主女儿斯嘉丽为了夺回自己的心上人卫希礼,不惜嫁给一个自己根本不爱的男人—查理。婚后一周,查理参军,不到两个月,就在军中病故。斯嘉丽就这样当了寡妇。1864年,亚特兰大市被北军包围,在被战火摧毁的家园中,斯嘉丽为了给家人筹钱,不惜勾引亲妹妹的未婚夫甘弗兰,同他结了婚。不料甘弗兰在一次动乱中身亡,于是斯嘉丽又一次成为了寡妇。此时,白瑞德向斯嘉丽求婚,两人虽然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但斯嘉丽心中仍念念不忘卫希礼。她的三次婚姻没有一次出于真心,她把爱情和婚姻作为交易。

经历重重困难后,她才明白卫希礼的软弱无能,倒是白瑞德才是自己值得去爱的人。可是当她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白瑞德已经离她而去。但她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把白瑞德找回来。她对她所爱过的两个男人哪一个都不了解,因此到头来两个都失掉了。现在她才恍惚认识到,假如她当初了解艾希礼,读后感她是绝不会爱他的:而假如她了解了瑞德,她就无论如何不会失掉他了。于是她陷入了绝望的迷惘之中,不知这世界上究竟有没有一个人是她真正了解的。年仅28岁的她依旧美丽动人,但早已看透世态炎凉的她早已不是战争爆发前那个骄纵的大小姐了。

战争爆发前,她不过是个富家小姐,战争爆发后,她一点点的失去了家庭、财富,她独自一人承受着失去亲人的伤痛,她没有钱没有粮食,北军还不时地来洗劫这个城市。在最困难的时刻,她一个人用她柔弱的肩膀扛起2了整个家,蜕变成一个顽强坚韧的女人。

我特别喜欢书中斯嘉丽说的一段文字:“成熟的小麦一遇到风就容易被吹到,因为小麦是干燥的,不会随着风而折倒。而荞麦不然,因为荞麦成熟时,枝干里仍有水分,风一来,它就顺势低头了,风去了,它也就顺势抬起头来了。我们遇到风暴、困难时,都会认为不可避免,所以一点也不怨天尤人,只是工作者,微笑着,等待着我们的好日子。”

生活永远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糟,无论好的时候还是糟的时候,都一定要坚强。就像斯嘉丽说的那样:“After 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作者:初二1班陈官辰

《飘》读后感 读书心得2500字


据说《飘》问世之初是以通俗小说的身份畅销全世界的,后来几经曲折才跻身世界名著之林。《飘》的人物命运,也如书本身一样历经坎坷,这也是《飘》吸引读者的地方,其情节即斯佳丽、卫希礼、白瑞德和玫兰妮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这些小人物活动背后的美国历史的沧桑变迁。
一般人读《飘》,常着意斯佳丽和白瑞德的爱恨离合。斯丽佳娇纵泼辣,爱卖弄风情,欲将天下男人一网打尽,一旦想要什么,便千方百计去争夺,从不守贵族女子的清规戒律,尽管她是大户人家的女儿,但一心想和心上人私奔,还兴高采烈地打算在心上人与其表妹订婚之日与心上人一起出逃。后来为了生存,又不惜抢夺妹妹的情人,腆着大肚子独自乘车满城做生意,当乱兵抢掠她的家园时,她独自与士兵搏斗,开枪杀人如此种种,用南北战争前后南方人的观点来看,是一点脸面都不顾,简直就是恬不知耻。白瑞德呢? 军人出身,天资聪慧,精力过人,玩世不恭,不择手段地赚钱,混于三教九流人物之中,因为朋友介绍进入上流社会,一颗冷冰无情的心竟就此拜倒在放荡不羁的斯佳丽石榴裙下。
从两人第一次在卫希礼家的宴会见面,直到结尾白瑞德弃斯佳丽而去,行文是以斯佳丽的经历为线索的,总是抛开白瑞德,对他只一句听说便匆匆过去。但白瑞德的影子却好像总是在斯佳丽左右,每当斯佳丽陷入困境,白瑞得便立即冒出来为她排忧解难,同时仍不忘冷嘲热讽,耍耍花花公子的伎俩。只有一次,白瑞德把难产的玫兰妮、斯佳丽和她的小儿子救出沦陷的城市后,竟抛弃她们在荒原上自顾走掉。这是唯一一次白瑞德对斯佳丽做的绝情事,但作者也借此为下文两人再聚作了伏笔。对斯佳丽,作者描写她的性格始终是个要强的女人,无论做庄园小姐,还是战后的生存苦斗时。而对白瑞德的描写大部分限于表面化的白描,对他战前的经历只是偶尔提几笔。只有他同斯佳丽结婚后,重笔才落到白瑞德身上。《飘》的后一部分,大片描写白瑞德与斯佳丽的关系。斯佳丽在幼年为自己建造的爱情大厦里一直只住着卫希礼,她也一直以为卫希礼爱她,她放不下这个幻影,与白瑞德结婚后也是如此。白瑞德枉费了那么多心机想让斯佳丽爱上他,结果却惹得一场伤心。他的高傲使他说自己娶斯佳丽并不为爱她,因为他知道斯佳丽要玩弄所有爱她的男人。而斯佳丽看着他冷冷的样子也信以为真,甚至当白瑞德坦白地告诉她时她还天真地问:你不是说你不爱我吗?这一对冤家对头最终分了手。斯佳丽又是孤独的,一人呆在她曾经梦见的黑暗迷雾中,无尽地奔跑而找不到寄托。然而她还不死心,还在想:还有明天呢
以上是对书中主人公的评议,但我以为《飘》并不是一部单写爱情的书。它所展现的是两个时代交替过程发生的变动及其对人们的影响。故事的背景是南北战争,斯佳丽所代表的南方大种植园主阶级和白瑞德所代表的北方新型资产阶级在战争中表现出截然相反的观念,反映在为人处世上,也各个不同。
南方贵族,包括斯佳丽,看中家世血缘,讲究礼仪,信仰上帝。女子要遵守许多清规戒律,对名声看得很重,像白瑞德这种在西点军校因为玩弄女性被开除、声名很臭的人,南方上流社会的社交圈都敬而远之。北方则相反,是认钱不认人,出身再坏的人,只要凭本事赚到钱,便是老大。白瑞德的北方相反,是认钱不认人,出身再坏的人,只要凭本事赚到钱,便是老大。白瑞德的北方相识就对他的声名毫不在意。这种情况大概是因为南方与英国常做生意,来往频繁,受那里贵族风气影响较重,而北方人大都是白手起家的商人,资本家实力较强的缘故。常常是这样,封建主重视血缘,而资本家只认钱。在斯佳丽等人看来,只要是正宗贵族血缘,乞丐也有资格进上流社会;而白瑞德一干人,有钱便是老大,没钱就滚蛋。在南北战争中,白瑞德虽是冷眼旁观,实际上是奉行了金钱至上主义,大发战争财,哪边有利可图就偏向哪边,活脱脱一个六亲不认的生意人。斯佳丽呢,虽然开放,但所受教育根深蒂固,本着爱国的精神加入南方阵营。
而战争结束后,两人的位置倒了个。斯佳丽在战争中历经苦难,磨炼了坚强而冰冷的性格,开始接受北方观点,与白瑞德的朋友,那些出身不明、声名狼藉、悄悄发战争财的人打得火热。白瑞德却开始去巴结斯佳丽昔日的朋友,不惜低声下气地赔礼道歉。他在战争中加入南方军作战的功绩帮了他大忙,以至以前以为他名声很臭十恶不赦的南方贵族家庭也认为他心眼不坏。当时北方控制了南方,而白瑞德却对斯佳丽说他这么做是为了女儿将来可以进入上流社会过体面的生活,好像他相信美国还将由南方人统治。倒是斯佳丽和一向耽于幻想的卫希礼清醒地看到往日的生活永远不会回来了。平静、僵死的奴隶主生活完了,代之而行的是高速运行的、躁动不安的、充满竞争的资本主义生活。南北战争后,美国社会便蜕变成完全的资本主义社会,《飘》中战后的人们生活景象就是今天美国化社会生活的雏形。战争,使原来的贵族成为商人,使原来的商人又向往起贵族的生活。
制度的改变,相对于人们观念的转变来说,还是容易的。战争,胜者为王,王者颁布法令,修改制度,国家机器立即运转,制度说变就变了。观念呢,今天你接受了,明天他就放弃了,后天他又疑惑了(也有死脑筋转不过弯的,也有醒悟了又动摇的,也有全盘接受的)。制度的改变靠强制,观念的改变靠时间。
《飘》为我们展现的南北战争时期的生活画卷显示了一种制度从建立到接受它是何其艰难的过程。而逝去的东西,也必然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而一去不回。《飘》的原题是Gone with the Wind(随风而去)。
斯佳丽是作者钟爱的人物,她最终接受了新观念、新生活。她本人其实也就早就有一种思想。作者一开头就说她并不漂亮,但又说她吸引人,上挑的眉毛、绿眼睛和红嘴唇都富有挑逗性,十六岁时就把附近一带的男人玩于股掌之间。用今天的话说,斯佳丽是个性感女人,并且要强。这一点与今日西方国家的事业型女性十分相像。但令人迷茫的是,斯佳丽的转变最终导致了众叛亲离,昔日的朋友唾弃她,连白瑞德也弃她而去。可见当时旧势力还相当强,而且旧观念是否能随旧制度完全消亡,也令人怀疑。
读过《汤姆叔叔的小屋》,再读《飘》,让人有点难以接受,书中对黑奴的评论过于偏激,又好像在为三K党辩护。其实仔细想想,这并非书的本意,只是当时一片混乱的真实记载。毕竟,在那种情况下人的想法是不会与今天的人相同的。三K党演变到今天,大约也不是当初的样子了。就好像以前的绿林好汉,劫富济贫,到今天却成了真正的土匪。有时候,抛开时间因素而带着先入为主的印象看书,真会得到与作者本意大相径庭的结论呢。

相信《随风而去_《飘》读后感8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飘读后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