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懂鸟语的恶仆读后感

懂鸟语的恶仆读后感

《不娇不惯-养出懂规矩的孩子》读后感。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因此,我们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比如中外经典名著,它是人类知识的总结。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在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给记录下来。那么,你知道写一份读后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不娇不惯-养出懂规矩的孩子》读后感,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不娇不惯-养出懂规矩的孩子》读后感

海燕

记得贝西还在肚子里的时候,一口气买了一大摞育儿方面的书籍,一方面因为可能当时没有切身体会,大部分读起来都索然无味;另外一方面,育儿书籍市场良莠不齐,未必都是可以借鉴的好书。当时那批书读完,就成了摆设,一时对于从书籍中获取育儿知识的预期降到冰点。

好在后来,在朋友们和幼儿园老师们的推荐下,读到了几本非常受用的好书,虽然只有寥寥几本,但是感觉获益良多。所以,现在,当有充足的时间用以阅读的时候,我又开始重新阅读育儿书籍,没想到这本日本作家编写的《不娇不惯-养出懂规矩的孩子》,非常贴近我本人的育儿感受,例举的一些常见的妈妈遇到的问题,我们都有遇到过,很多观点和方法我也非常赞同,于是萌生了将自己的育儿理念写下来的想法。

今年的七月份,我曾经独自带着贝西去了京郊的一座有机农场小住三天。期间,农场主苏大姐对贝西赞不绝口,甚至建议我在农场举办的活动中和大家分享育儿经验。当时我倍感意外,同时觉得自己经验尚浅,还存在很多不足,婉言谢绝了苏大姐的好意。我本是个乐于分享的人,这次借着这本书的观点斗胆和大家分享一些个人的育儿观点

可能由于是从日语翻译过来的文字,本书的各个章节题目和很多文字读起来都不是特别流畅,但是总体思想还是可以把握的。根据书中的一些观点(这些观点很多优秀的育儿书籍中都有涉及),结合自己的经验,我梳理了以下几点思路:

我们目前这个时代,妈妈的育儿困惑是前所未有的:时代变化太快,老一代人的经验已经不适用了,而且如今育儿信息层出不穷,太过泛滥。可以说,我和各位妈妈一样,在第一胎孩子的育儿路上,一步一步走得亦步亦趋,小心翼翼,却至今未知自己的育儿理念和行为是否正确,相信这种困惑会一直伴随着我们直至孩子成年都可能得不到确定的答案。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妈妈们只有通过学习和交流,不断完善育儿理念和行为,引导孩子无限靠向积极正面的成长路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教育要乘早:作者认为教育就是遵守规矩,哪怕是婴儿时期。作者认为虽然婴儿有好养的婴儿和不好养的婴儿之分,而我们的育儿,就是要避免将天生好养的婴儿带成不好养的婴儿。很多人(包括我,我曾经把两个半月的贝西独自放在婆婆那里带到一岁)认为孩子在一岁以前的教育是可以忽略的,甚至是可以娇惯的。作者却提出了相反的观点,她认为在娇惯下,孩子不到一岁就养成"不遵守规矩"的态度,等过了一周岁以后,随着他们的行为愈发活跃,"不守规矩"就会变得显而易见了。

理性看待孩子的哭声。我经历过初为人母的时刻,刚刚经历过刻苦铭心的生产痛,来到妈妈眼前的这个孩子,简直天使一般,虽然他/她是红彤彤皱巴巴的样子。就是因为这种盲目的母爱,我们往往无法做到理性看待孩子的哭声。孩子一哭,就着急起来,赶紧抱起来哄啊、逗啊。我们大多数人都明白,不会说话的孩子,哭泣是他们和外界交流的主要方式。婴儿期的孩子,哭泣,主要是饿了、困了、或者尿了拉了不舒服了,只要弄清楚孩子的需求,哭声也就会止住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哭声也会逐渐变成孩子想要获取大人关注的手段之一。在贝西的成长过程中,到四五岁了,我发现贝西无理取闹、不可理喻的时候,往往也都是她饿了困了或者希望获得关注的时候。这种时候,安抚(拥抱或者轻声安慰)会比讲道理和责骂更有效果一些。

饮食规矩最重要。如何带出不挑食的孩子,作者认为主要是的方法是1确保孩子坐在餐桌前的时候肚子是空的,2妈妈应该打消希望孩子多吃希望孩子快快长大的想法,哪怕一些孩子饭量小,只要她能吃饭,营养都是够的,3妈妈应该把握饮食主动权,不要一直做孩子喜欢的食物。而饮食这一点,出生时候才5斤,一直瘦小的贝西的吃饭问题,在我家确实一直是个问题。贝西饭量一直偏小,经常吃两口就说饱了。所以,在我家有个规矩,就是饭前一小时以内是不允许吃东西的,除了喝水。我很庆幸,我的这个规矩得到了贝西爷爷奶奶的支持,有时候他们饭前饿了,都会躲起来悄悄吃一点东西。贝西慢慢也接受了这个规矩,有时候实在饿了,我会稍微放宽点,给片苹果或者倒一小杯酸奶等易消化促开胃的食物。另外,基于我母亲从小给我灌输的理念,我也一直在饭桌上和贝西强调,每盘菜都要吃到,哪怕吃一口。慢慢的,贝西有时候快吃完饭了会说:妈妈,快给我夹一块那个菜,我好像一口还没吃。我也和家人商量好,尽量避免在餐桌上说某一种食物不好吃,遇上真做得不好吃的菜,我们尽量都装作很好吃的样子。我个人饮食习惯偏向于多变,我家餐桌上的菜基本能做到三天不重样。我们对于贝西零食的控制是比较成功的,由于我和Y先生两个人都没有吃零食的习惯,家里有了贝西以后,基本上也很少去超市购买零食,平时家里的食物,除了正餐就是各类水果干果了,偶尔因为过节或者出游采购的零食和饮料,也经常会放过期。以上种种,贝西养成了基本不挑食的习惯,当然,不得不惊叹基因的力量,由于我不吃动物肝脏,贝西现在唯一明确不爱吃的就是动物肝脏了,幸好在幼儿园老师的引导下,还是会吃一点猪肝和鸡肝。

遵守约定的重要性。作者在几个章节里都提到,家长要遵守约定,不要欺骗孩子。我感觉我们这代人很多是在父母辈的欺骗中长大的吧。小时候,母亲经常会哄我说只要不哭了明天就给你买糖,结果不了了之;父母承诺说你的压岁钱自己花,结果全都收走了,美其名曰要交学费;当你哭闹的时候,大人也会说坏蛋或者怪物要来抓走你了。正是由于自身对于这些行为的深恶痛绝,从贝西出生开始,我就以对待大人的方式对待她,给她的承诺都会是可实现的承诺。而这一点,也促进了我在贝西面前的权威性,这或许也是她逐渐懂事以后更能听得进道理的原因,因为有信任做为前提。在她记忆里,妈妈说的事情都会发生,给的约定都会实现。几天前,我母亲跟我讲了我侄子的事情。侄子快三岁,一天在商店里吵着要吃一种巧克力,我母亲按照小时候欺骗我们的方法说:巧克力不能吃,吃了会变哑巴的。不过侄子还是不依不饶,哭闹起来。我母亲最终还是给孩子买了巧克力。三岁的侄子吃了几颗巧克力以后,抬头问我母亲:"奶奶,你不是说吃了巧克力会变哑巴吗?我吃了也没变哑巴啊?"我母亲的这种就是欺骗的典型案例,相信以后我母亲再跟侄子说什么道理的时候,他都会半信半疑了。除了欺骗,另外一种恐吓,也对孩子不利,往往会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让孩子变得怯懦、胆小。

最后,作者认为妈妈分为保护型、权威型、放任型、自然型和接纳型五种类型。每一位妈妈都不会是单一的某一种类型,都会是几种类型的集合体。我第一次看到对妈妈进行分类的育儿书,这有助于妈妈们更客观认识自己的育儿行为。作者调查,五种类型中,保护型的妈妈的数量占了压倒性的优势。作者认为可能和亚洲人的性格细腻的特点有关,更适合照顾别人。权威型的妈妈数量也比较多,常见于一些强势的妈妈,这类妈妈事业有成,对于孩子控制欲会更强一些。放任型的妈妈比较少,属于比较心大的类型,作者认为放养有时候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自然型的妈妈本身就没有特别坚定的自我和信念,总是跟着别人的观点左右摇晃,随波逐流。接纳型的妈妈似乎有些盲目,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毫无理智。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小编推荐

《念奴娇·赤壁怀古》读后感800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品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我醉了......

大江东去,滔滔巨浪千淘万漱,是否淘到苏轼了呢?面江而立,他的耳畔唯有水声。回想乌台诗案的苦楚,皇帝谪贬的敕令,还有那洛阳亲友的依恋;东坡心,碎不能掇。他只得唱千古风流人物,只能吟三国周郎赤壁。  

眼前是公瑾爱恋的长江,脚下是周郎鏖战的赤壁。遥想公瑾当年,这江水不也似千堆雪么?  

草船借箭的智谋,火烧赤壁的勇猛,还有周乔爱情的佳话;周郎确是风流,确是豪杰。傲立于舰舟之上,冲阵于万军之锋,闻江上之涛声,赏冥空之月色;面对的是曹操精兵强骑,铭记的是小乔嘱言寄语,心系的更是孙吴的成败盛衰。  

他的手摸到了赤壁,他的心也回到了赤壁。恍惚飘然间,他也似处周郎故垒。  

哦,那是公瑾么?那多情的人儿在笑我么?  

峨冠博带,丹目柳眉;谈笑间,指点江山,樯橹灰飞烟灭。公瑾不愧是美周郎啊。蓦然,我却已生白发,衣衫风尘,神色颓靡;更怨恨,被昏君谪贬。人多情,岁月无情,浑世更无情。  

身在乱世,谁堪风流;时势造英雄。江仍是长江,壁仍是赤壁,人却不再风流;人生真是一场梦,匆匆来、匆匆去,谁又知人生几何?倒不如临江上之清风,取山间之明月,将万千愁怨托于悲风!  

且洒一杯烈酒让这江月,醉在如画的江山中;让这东坡,醉在似梦的人生里。也让我,醉在东坡赤壁。

《看得懂的经济内幕》读后感700字


《看得懂的经济内幕》读后感700字
近年来,针对经济分析的书籍越来越多,有些是针对宏观经济大局做出一些有理有据的分析和判断,有些是根据自己在企业中的生存之道总结出的经验支读。不过结合经济发展并列举产业、行业、企业的案例来进行分析的书并不多见。然而,在各行各业中对于这种微观结合宏观作系统分析的需求还是非常大的。这本书正是结合经济研究来阐述观点的看法,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在关于研究经济问题的时候还是很有实用性的。
其实当我们在看待经济问题的时候,是无法把宏观与微观分析真正分开的。因为宏观经济离不开各个产业的支持,而产业发展又是由每一个独立的企业个体所组成的。一个大的健康的产业系统平台才能造就好的企业,只有当大部分企业都以一种良性健康的状态发展的时候,整个产业系统才会发展得好,由于产业链条在现代经济中起着重要的额作用,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发展往往又是息息相关的。有时候,一个产业出了问题,往往就会影响到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读后感)
这本书从一些企业的案例来分析整个相关产业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和误区,再以产业所面临的问题直射出整个经济中所面临的问题,透过这些案例,不仅可以对企业自身的经营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做到较为细致的了解,还能透过与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相结合最终得出自己的判断,能够了解到在一些产业出现整体误区的状态下如何调整企业战略,从而避免失误,降低企业的风险,也就能针对整个大环境的变化调整好应对策略。
读了这本书后,看懂了许多企业兴旺的因素和失败的原因,所以在管理和经营企业的时候,要善于发现问题和失误的时候,要引以别人犯的错误为鉴,从中发现失误的原因,并调整自己企业的发展方向,这才是从正真的从书中学到的道理。所以失败不是一败涂地才让自己学习到的东西,而是透过发现问题的实质让自己得到成长。

《穷养儿子富养女》读后感


《穷养儿子富养女》这本书是爸爸送给我的,起先,我还对这本书的名字产生过质疑,但是翻了前几页,就惊讶地被吸引着读了下去。之所以惊讶,是因为书中所讲的理论思想,无论是角度还是方法上都十分新颖,书中主要讲,男孩将来是社会发展的主力,怎样才能让孩子适应将来越来越残酷的竞争社会,那就是必先苦其心志,经历苦难的磨练,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女孩子的“富“养呢,主要是提高女孩生活的品质,从而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这本书很多章节,列举了古今中外的一些故事,论点和论据都很鲜活,男孩的教育上“受苦”很重要,自古纨绔少伟男,丰富的物质享受,容易让男孩沉溺其中,养成贪慕虚荣的习惯,坐享其成,当男孩的欲望膨胀到家庭无法满足时,常常使孩子走向歧途,只有让男孩子少一些物质享受,多一些磨难,才能把他们培养成有爱心、责任心、事业心、宽容心的伟男子。另外早点“受苦”更利于孩子更好的融入社会,男孩终究要长大,要独自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只有让他从小经历过挫折锻炼,学会在战胜挫折中品尝胜利的喜悦和成长的快乐,才能以积极的态度迎接生活中的挑战,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而女孩的“富养”呢,更多的是打造女孩更多的气质和对生活的自信,提高女孩的生活品位,女孩子通常很柔弱,但是往往柔弱过头就变成懦弱,只有让女孩子建立足够的自信才能在进入社会的竞争时,才更获得成功和幸福。“富养女孩”可以培养女孩子独立意识强,不去依傍他人,不放弃个人努力,为人父母都希望女儿如此,这就需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让孩子从小拥有独立的想法和做法,并能注重长期发展目标,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创造成功和幸福。

这本书,犹如指路的灯塔,给家庭教育明确了方向。书中针对性别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进行了深刻的论述,阐述了性别教育应从何入手,例举了大量深刻生动的事例,讲述了男孩为什么“穷着养”,女孩为什么“富着养”,从大方面让我们这些家长懂得了如何教育孩子,培养孩子,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将来使孩子成为生活的强者,总之读了这本书,我感觉收获很大,受益匪浅。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读后感4000字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读后感4000字: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去迎合人们最基本的生理特性而不是去强求改变,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让用户感到轻松和愉悦。

摘录1: 既然人会不由自主地寻找规律,那就尽量多使用规律,利用分组和间隔创造规律。

· 有规律的内容能够让人更快速的学习并了解,降低了人们的认知和学习成本,但是却可能因为缺少趣味点而不一定能记住。从图形而言,人们会将看到的形状迅速与已知的几何图形配对,找出其中的规律掌握图形的信息。 从内容而言,人们希望从内容的分组和间隔上找到一定的逻辑规律,根据这些逻辑更快速掌握和学习内容。以浏览信息为例,人们在浏览信息上消耗的精力都是恒定的,当我们在产品上的分组逻辑被用户所掌握,那么他们在浏览每一条信息时所消耗的精力就会减少,浏览信息的内容就会增加。图形上,以logo为例,当logo的内容既有规律又有趣味点的时候,它就成为了一个快速能被人们记住的好的logo。

摘录2:能把展示给用户的信息限制在4条固好,但也不必强求。可以用归类或分组的方法展示更多信息。每组展示不多于4条信息。

·所以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各种的分组,结合上一条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学习及记忆。比较典型的就是手机号码的分组。甚至身份证号的分组也并没有背离这一点。

想想我们报手机号码的通用语言:XXX-XXXX-XXXX,当然喽,也会有XXXX-XXXX-XXX

摘录3:注意,用户喜欢使用辅助的记忆手段,比如笔记、名单、日历、日程表,以减少对大脑记忆的依赖。

·所以当我们需要在设计产品的时候考虑到这一点:当我们需要用户去记忆某一内容的时候,是否有其他辅助的手段来帮助用户达到这一目的。

摘录4:尽量减轻记忆负担。许多用户界面设计规范和界面功能都历经多年改善,以缓解与记忆相关的问题。

·再认比回忆容易得多,所以重要的内容依靠重复出现来缓解用户的记忆的负担。

摘录5:使用具象词或图标,它们更容易记忆。

·这一点背后的原因其实在很多地方都反复出现,在广告传播、品牌推广等需要由点及面进行信息传递的时候都是利用了这一点。因为在我们的脑中只有具象的内容才能在个体间达成共识,只有建立在共同认知的基础上,信息才会开始传播,每一次传播都是一次有效的信息重复,更加深了对这些具象内容的记忆。

摘录6:记忆并不可靠,斟酌筛选后采信。

·这一点是传播的障碍之一,当我们需要信息准确传递的时候,我们需要有效手段来控制或减少人们使用记忆的次数,并甄别人们提供的记忆内容是否准确及真实。最常见的填写调查表就是一次受调者的信息向调查者流转的过程。用户反馈也是如此,所以不要轻信用户口中所说的需求,那未必是真实的。

摘录7:设计时,请考虑到遗忘的因素。不要指望用户能记住重要的信息,而应该在设计时提供此类信息或提供便捷的查找方式。

·所以重要的信息不要让用户去记,我们须要从中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摘录8:点击次数不是关键,关键是每次点击说所呈现的适量内容是用户想要的。渐进呈现的方法只在你了解用户每一步需要什么时才有效

摘录9:不同的负荷使用的脑力资源也不相同。从多到少依次是认知负荷,视觉负荷,行动负荷。如果增加几次点击可以减少认知或回忆内容,那么这样做就是值得的。

·上面2条可以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平时经常纠结于点击的次数并不完全正确,可能只有当连续点击成为机械重复的行为而没有伴随相应的学习内容时,读书笔记点击次数才成为一个标准,最典型的就是微信,当微信上的h5页面进入较深时,“返回”的边上会出现一个“关闭”。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了解用户的心理预期来安排内容,而点击次数并不是关键。

摘录10:人的旧脑总是希望让事情在掌控之中,所以不要让人感觉失去掌控。对立的观点,意料外的交互都是让人不悦的。

·所以任何一个结果都要符合人们的预期,任何一个结果都是人们控制产生的。所以我们任何图形以及内容的信息传递上都需要斟酌,以求表达得准确到位,不会让人误解。锦上添花,意料之中。

摘录11:人们基于过去经验创建心智模型。心智模型因人而异。做用户调研和客户调研的一大原因就是帮你理解目标用户的心智模型。

·所以充分了解我们的用户至关重要,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构建出正确地心智模型来符合人们对每一步的心理预期。

摘录12:故事是人们处理信息最自然的形式。如果想让用户自然地得到因果关系,就编个故事吧。故事不仅是为了娱乐。无论你的内容多么枯燥,故事都能让它更易于理解,形象生动,便于记忆。

·在教育用户时适当使用故事,所以每一个优秀的品牌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让人印象深刻,让用户记住我们的价值观,我们能做什么,让用户认同我们并帮助我们传播一个生动的故事。

摘录13:人们喜欢给事物分类。

·所以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多使用分类来迎合人们。

摘录14:人们的潜意识会不断地扫视周围环境,看看是否有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比如自己的名字以及食物、性、危险等信息。

勾人六事:危险、食物、性、移动、人脸和故事。

·食物、性、危险都是旧脑不自觉会关心的内容,因为在原始时期只有对这几点能够清楚掌控才能保证生存,所以人们至今仍然留有当时的特性,所以在设计一些专题内容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些内容来引起人们的兴趣。

摘录15:时常假设自己只能抓住用户7~10分钟的注意力。

·所以在推送信息及设计banner的时候需要更加积极得传达信息,在设计UI的时候要注意人们对整个界面的印象以及第一眼注意到的内容。

摘录16:人们都以为自己可以一脑多用,其实并不能。 如果需要用户同时做多件事,就应该预料到他们可能会出许多错,你应该给出修正错误的途径。

摘录17:考虑清楚哪些是你想要呈现给用户的显著线索。把显著线索设计得足够明显。记住,人们可能只会关注显著线索。

·在一个界面里一定是有主有次,因为人们无法同时去关注两件事。而主要的任务线需要足够明显,而我们常说的好的产品是要减功能而不是加功能更多时候只的是把次要的功能弱化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减掉。

摘录18:离目标越近,人们就越有动力完成它,尤其是当成功近在眼前的时候。哪怕进展只是个假象,你也可能会有动力,人们喜欢参加回馈活动。 在达成目标后,动力和购买力会骤减,这叫做回馈后重置现象,通常人们对再完成一项任务没什么耐心。在回馈达成时失去客户的风险最高。

摘录19:变动的奖励很有效。

·抽奖活动比较符合这种形式。

摘录20:人们受多巴胺驱动而不断寻求信息。找到信息的过程越容易,用户就越投入其中。线索,比如短信声音提示,会驱动人们去寻求更多的信息。只给出少量的信息,并为用户提供寻求更多信息的途径,可以诱发用户去找寻更多信息。信息来得越不可预期,人们越容易沉溺于发掘信息。

摘录21:网站设计应便于浏览而不是细读

·所以突出主要的标题,把详细内容弱化或折叠起来。

摘录22:共同做一件事会把人们联系在一起。

·比如贴吧的助攻。我们也可以设计一些签到人数到一定数量来引发一些奖励。

摘录23:人们在打电话时说谎最多,用纸笔时说谎最少。 面对面、一对一地收集客户或用户反馈才是最准确的。

如果想让用户清晰地理解信息,就不要单纯依赖阅读这一种方式。

·以上是一些关于产品调查的注意点。

摘录24:快乐、悲伤、蔑视、恐惧、厌恶、惊讶和愤怒这7种情感是普遍存在,尽量使用情感看起来比较真实的图片。找出能够感染目标用户的情感。

·在设计banner时使用真实适当的情感来感染用户。情感化设计,在一些特殊的节日,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还有一些特殊的公益广告。(下图分别是减少一次性塑料袋扔向大海的活动海报和母亲节kv)

摘录25:除了展示真实数据外,还可以讲述故事,或直接用故事代替数据。

·用故事更贴近人们的生活,让人们理解其中的数据。

摘录26:人天生喜欢惊喜。

·所以时不时的来一个,哪怕这个惊喜微不足道,但足以照顾到人们的情绪。

摘录27:人喜欢忙碌的状态,所以如果一项工作需要人们等待,那么最好在等待的过程中带给他们一些乐趣。

·所以想想loading的时候,以及load失败的时候给用户一些什么或许除了有趣的图形还有其他的内容可以。(下图:是个独特的404页面,当你进入这个404页面的时候,系统会有机器音提醒你进入了一个404页面,而页面内提供的图片其实是一个动画的链接,它会引领你进入一个个好玩的随机页面。)

上图:计算等待时间,让用户心里有预判。

摘录28:人们会快速判断什么不值得信任。因此,对于一个网站,用户会首先抵触它,然后再决定是否要信任它。要想通过最初的“信任抵触”(trustrejection)阶段,色彩、字体、布局、导航等设计元素至关重要。如果一个网站通过了最初的信任抵触阶段,那么网站内容和可信性便成为了用户是否信任它的决定性因素。

·所以对于用户来说一个陌生企业的网站,设计和内容同样重要。(图片是最好的沟通工具,个人见解)

摘录29:如果人们在做复杂困难的工作,那么你需要通过消除色彩、声音或运动等干扰因素来降低唤醒水平,除非这些因素与他们正在做的工作相关联。如果人们处在压力之下,他们不会注意到屏幕上的东西,而会倾向于一遍遍地做着同样的事情,即使并不奏效。好好研究一下哪些情况下可能存在压力。观察并访谈产品的使用者,判定压力等级,如果压力存在便重新进行设计。

摘录30:人们需要感受到一切尽在控制中,并且拥有更多的选择。人们并不总是选择最快的方法来完成任务。在决定目标用户将如何使用你的网站或产品来完成某项任务时,你要提供不止一种方法,哪怕其他方法的效率不高,但是这样人们可以有更多选择。

·这同样是因为旧脑的作用,不要让用户不知道如果完成流程,同样也不要让交互出乎预期,这都是一种失控的表现让用户感到不安。不要预设用户会沿着产品本身设计的路线,要提供多条出口。下图是我6月初的时候,正在看邮件时弹出的,关闭按钮怎么不塞到右下角呢!?强制弹出+不好找的关闭按钮,非常糟糕的体验。

摘录31:人们很容易受他人观点和行为的影响,尤其在自身不确定的时候。如果想影响他人的行为,可以使用证书、评分和评论。有关评分人和评论人的信息越多,评分或评论产生的影响力就越大。

·所以当用户遇到自己无法判断的对象时,给他们足够的正面的参考内容非常有帮助,可以引导更多地用户朝着我们需要的方向进行。例如淘宝的买家秀,大众点评的推荐榜单,有力的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我们增设评论机制,有利于购买行为。如下图,看到卖家图片很心动,看到真实产品的时候会迅速打消购买欲望,甚至于会拉黑这个店铺。作者: 另一半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不娇不惯-养出懂规矩的孩子》读后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懂鸟语的恶仆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