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童年读书笔记读后感

童年读书笔记读后感

读书笔记:学习·感悟·实践·研究。

我们常说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可以获得进步,我们经常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它们是人类知识的总结。我们读了作品以后,心中常有许多感想,有了想法和感触,为了不让它遗忘,最好是写一篇读书心得。在读了作品后,您自己有什么感想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读书笔记:学习·感悟·实践·研究》,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读书笔记:学习感悟实践研究

自成为太原市名教师培养对象之后,我有了向小教综合组z、z、z导师及幼教专家z 、z园长们学习的机会,在他们的精心指导下,我在师德修养、专业学习、教育理念及 教育实践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名教师的读书工程,给我提供了认真学习专 业理论的平台,我一口气读完《教师成为研究者》、《给教师的建议》、《中国古代教 育精粹的现代解读》、《教学设计》等书籍,积累了十几万字2024的读书笔记。好似站在了 巨人肩膀上来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一、读书、感悟教师的丰厚文化底蕴

我读了《教师成为研究者》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作者从发现身边的问题 做起、让学习引领研究、一边工作,一边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 剂等章节阐述了对教师成为研究者问题的思考,这实实在在是作者以一个学者的思想 在为我们解惑。让我深深感悟到,如果说技能和思想是优秀教师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那么,有思想的技能和有技能的思想应当成为教师努力的方向。技能可以训练 ,思想则必须修炼。训练意味着机械和次数,修炼则意味着沉入和思考。我们 都希望自己有气质,但必须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就是最好的修炼。

1、读书,让教育理论更丰富

做一个学习型教师,学者型教师,是教育向教师提出的要求。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 的必由之路。在书中,我找到了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文化底蕴。优秀 的教师教育经验丰富,教育理论深厚,教得轻松惬意,孩子们学得愉悦舒畅,教学中, 精彩的情节,生动的描写,美丽的语言和会心的微笑,那是教师与孩子心灵的碰撞,他 们好像走进了艺术的长廊,在漫步,在交谈和书本、和孩子,也在和社会、和自然

2、读书,能更自信地与教师研究教学

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一位好友。好书会引领我们徜徉沉浸在书的海洋之中,能汲取 更多的文化营养。书读多了,眼界会更加开阔,心灵会更加丰富。当我因工作繁多,而 收获甚微感到牢骚满腹时,书告诉了我要笑对生活,读书可以排脱俗气,可以得 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读书,让我在和教师共同研究教学时,更加自信、 指导教师更加有理有据,更加充满智慧。

3、感悟,能尝试读书的别样乐趣

我在读书的时候经常会恍然大悟,但有时读完之后仍会继续自己原来的一些就习惯 ,这可能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钩吧。慢慢我认识到:书,不是看完便束之高阁的,书 是读完了要再次反复阅读、反复体会、反复思考和反复实践的。第一次读到一本好书, 就象找到了一个好朋友,再一次读这本好书,就象和朋友重逢。在反反复复读了些书后 ,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常常禁不住拿起手中拙劣的笔,在笔记上写下自己的体会、 心得、反思、小结,再列出几条以后禁止的行为习惯,贴在最容易看见的地方,常常反 省,我觉得读好书就像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那种欣喜的感觉,就是读书的另一种乐趣 吧!

读书是我的学习,感悟更是我的娱乐。近几年,除了自己读书外,在导师z园长的 指导下,为激发、培养我园教师读书兴趣,我们投入了很多精力。藏书丰富的心灵绿 洲阅览室、24小时互连网的开通等为教师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我们组织教师开展 了读书沙龙、推荐一本好书的活动,利用每周五中午教研活动时间,教师按班 级轮流向大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书或文章,本学期又给每位职工购买了《谁动了我的奶 酪》一书、发放统一的学习笔记本,并将每周三定为阅读日。让教师逐步养成读书的好 习惯。风过要留痕,鸟过能留影,我们读书也要留痕。教师的读书笔记本简直就是一本 本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

二、实践、反思教师的高超教育智慧

在教育研究中,现成的东西不是拿来就可以享用的,它需要教师的主动参与,全身 心地体验。从教师的角度进行研究,更能准确地描述教育教学的动态过程,揭示教 育活动的意义、方式、内在关联。如此身在此山中的教师,有着旁观者无法取代的 优势,或许更能识得庐山真面目。教师只有针对教学实际问题,将阅读所领悟的教 学策略应用于教学实践时,阅读才能表现其价值。没有反思,就不会有进步。而没 有实践,就不会有效果。所以,很多时候,很多道理,还需要我们亲身实践,去体验了 才会有更深的认识。

1、实践,将感悟到的理论得以验证

作为名教师培养对象,我在读大量书的基础上,不断反思,十分注重学有所用、学 有所为,将书本知识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也就是将领悟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如:我在读《教师成为研究者》书中为了解决教学而研究一文时,受到极大启发, 联系我园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我把一线教师工作中遇到的比较普遍、典型的问题或当 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为教研研讨主题,用问题引导教师,进行了系列研究。如: 在班级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杜威教育名篇》读书心得: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杜威教育名篇》读书心得: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一、研究教材

杜威认为教授以知识为中心的教材和由各种教材为基础所组成的学科课程,是传统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杜威批评这种早已准备好了的教材强加给儿童,是违反儿童的天性的做法,它会阻碍儿童的生长。杜威认为教材的源泉应该是儿童自己的活动所形成的直接经验,应当从儿童当前的直接经验中寻找一些东西。针对我国,针对当前,教师手头有的是系统的汇编教材,如语文教材本身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如果对教材的处理变学教材为用教材,也不失为是对杜威关于教材这一观点的变通。所谓用教材我认为本质是挖掘出它呈现知识点的方法,用它来指导学生阅读和作文。每次上公开课,我们又都有这样的体会,思想上重视了,钻研教材的时间长了,发现可教点很多,远不止教参上所给予的。

因此也就有了同课题评优课比赛中 八仙过海的精彩演绎。如初中语文第七册《紫藤萝瀑布》这篇散文,作者把紫藤萝花描写得极其辉煌,通过推敲文字2024得出原因:首先,文章抓住了花的盛这一特点;其次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再者调动了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最后由一树花一穗花一朵花看出,写景中还有一定的顺序。再如《春》里面描写春花还写了蜜蜂、蝴蝶,还想象出闭了眼,树上仿佛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样的虚景。这样,如何写景这一知识点就被挖掘出来了:抓住特征、调动感官、运用修辞、注意顺序、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而如何赏析句子的方法也呈现出来了:抓住几个词语、说出修辞、写作手法及其作用,表达作者什么情感。这是教参上所没有的。

试想,如果我们平时的每堂课都能潜心挖掘教材中众多的知识点、能力点,然后结合本班学生实际,选择、确定训练重点,那么学生的语文能力何愁提不高呢?

二、研究教法

杜威把活动(做)作为教学的基本方法。他反对学生坐在固定的教室里静听和死读书的方法。他认为以儿童直接经验为中心的活动既是教材也是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教学中应着重解决的是儿童怎样学。杜威根据自己提出的思维五形态理论,设计了教学的五个具体步骤:

(1)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即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的连续的活动;

(2)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

(3)他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

(4)他必须负责一步一步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5)他要有机会通过应用来检验他的想法,使这些想法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去发现它们是否有效。杜威指出,能否引起思维是传统教学方法与他的方法的根本区别。

从中我们可以理解为只要是能调动学生体验,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教法就是好的教法。换言之就是要加强学生主体性教学的研究。尽管我们知道其重要性,但是教师真正能在平时研究学生主体需要,学生认知规律进行创新教法的又有几许?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每年各级各类评优课、观摩课、汇报课、公开课还不多吗?他们难道不是在演绎新的教法吗?是的,不管这堂课成功与否,我们都得肯定你,因为你是做了研究,你是在努力贯彻新课程理念。但是即使你得到了特等奖,那也只是对你这一堂课的评价,我要问的是,你平时也能做到如此研究教法吗?我们的学生的能力决不可能只通过一学期一两节公开课上的学习得到提高的。所以,我认为创新教法不仅仅是个观念问题,更是一个坚持问题。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是作些探究的,效果还不错。下面列举几种操作性较强的做法:

1、加强学科综合

教苏轼的《明月几时有》一诗时,我尝试着让学生跟我学唱王菲的《但愿人长久》一歌(其歌词与诗歌的内容是完全一致的)。在婉转动听的旋律之中,学生情趣盎然,在歌声中感悟诗歌的内涵,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意蕴。课后则采用歌唱的形式替代枯燥的背诵,学生对这种教法喜欢极了。

2、引导学生体验

作文教学时,老师即使为学生讲遍写作技巧,读遍美文佳品,学生的作文水平还是捉襟见肘。学生写作需要的是感受,不是概念。令教师苦恼的是学生圈囿于课堂学习,生活经验少,真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就要从现有条件出发,研究对策,寻找、安排一切可让学生体验生活的机会。直接体验如跳绳、踢毽、拔河、喝茶、煮茶叶蛋、挖荠菜包馄饨、实验基地制作茶壶、运动会开幕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观察思考,然后写作;间接体验如国内外各领域发生的大事:经济危机、环境问题、神六升天、奥运会、兽首拍卖、感动中国人物等等,让学生上网、看报、找图片、作讲座,然后写作。这样有了体验,再加上一定的技巧,相对而言,学生的作文就鲜活多了。

3、坚持下水作文

作文教学时,教师如果一味述而不作,高高在上,他就没有多少信服力。一学期一次和学生一起完成三规作文。即规定的地点、规定的时间、规定的题目。师生当堂面对面地完成,师生间交流作文感受,交流作文得失。这是一种很有效果的作文教学研究。说实话,有时学生在语言表达和行文构思胜我一筹。孔子说过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很公正地作评价,学生看在眼里,佩服在心里。慢慢地学生对写作惧怕心理减少了,对写作的热情增加了,如何写好作文的悟性提高了。

三、研究教师角色定位

在杜威的教学过程理论中,关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员不再是学生的导师,而仅仅是学生从事活动的指导者、参谋、助手。应该指出,杜威并没有忽视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合作

实践论的读书笔记


实践论的读书笔记(一)

在高中时,政治哲学课学过关于实践的一些理论,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现在经李老师的介绍,又读了毛主席写的《实践论》,对实践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该文不仅系统的阐述了阐述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关系,同时也对与实践有关的问题进行了精辟地论述。“实践,认识,再认识,再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贯穿这篇论文的主线和内在实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决定了认识,认识又指导着实践。认识分为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认识的第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收集资料、进行试验,然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事物现象和外在联系产生认识,这种认识只是感性的,人们还不能得出深刻的概念,无法给出定论。只有再通过实践去验证,得出事物的本质及内部联系,才能使认识产生质的飞跃,得出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第二阶段。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其本质和规律,从而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无不透露着实践对理性认识的重要性。但实践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本身,认识最终还是要为实践服务的,就好比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为了将其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实践一样,我们学习专业理论是为了以后工作的实践。

实践就是要照搬理论吗?当然不是。当我们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失败时,就完全否定理论的正确性吗?肯定不是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一个理论是否正确是要经过大量的实践的;同时,在用理论指导实践时,不能完全照搬,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到实事求是,否则就犯了教条主义错误。

学习《实践论》,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是很有用的。就比如学英语,如果你只是会读会写,因为害怕而不开口说,面对老外是不敢与他们交流(即实践),你的口语是无法提高的。特别对我们会计专业来说,学好专业知识,没有实践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实践中会遇到各种书本上没有的问题,实践越多,经验越丰富,对企业财务的把握才会更到位。

无论做什么事情,以旁观者的心态是学不到任何东西的,只有亲力亲为,勇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总结心得体会,再去应用于实践,才会有收获。

实践论的读书笔记(二)

此次阅读学习,我主要拜读了毛主席的《实践论》,读后获益良多,也有自己的一些感想。

《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运用了马克思哲学的观点,有力地批判了当时党内严重错误的教条主义。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因为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故名为《实践论》。

《实践论》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社会实践有阶级深刻的影响;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原动力;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认识外界的真理性的主要标准;实践还是认识的目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该著作具体地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

文章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入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也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感觉如何而定,而是依据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从这我们不难发现,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所阐述的观点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完全统一的,正如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也就是今天被我们常提到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实践论》还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说法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正是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

正如在过去的十几年学习生涯中,我们学大多数知识都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人,学这些理论无异于纸上谈兵。即使我们当时记得很牢,考试时可以做出绝大部分甚至所有的题目,但是如果没有实践,我们就学不会真正的知识,因为我们没有和所学的内容形成共鸣,而知识和经验的掌握大多来自于亲身实践。其实回想高考前所学的知识,大多也都忘却。如果立马再来一次,我想我不能出现在今天的校园了。所以实践是重要的,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真正掌握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实践也要求我们对于时间和空间有个统一,因为不同的时期和地点会要求我们进行不同的实践,在整篇实践论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符合当时历史背景的具体实例,用那些实例来说服人们,我们也知道,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所以在不同的时期地点,需要进行不同的实践。这就是我们所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其实机会从来就不是少,只是我们没有做好充足准备,没有在不同状况下进行不同实践的能力。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做好迎接各种挑战的准备,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创造成功。我们要抓紧机会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做有准备的人。《实践论》引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对于这句话,毛泽东同志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说明认识是错误的,改正之,然后才有机会取得成功。

成功是在不断的实践中产生的,实践,改进,再实践……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对《实践论》的学习,努力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坚持用崇高理想鼓舞自己,用坚定信念鞭策自己,用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

实践论的读书笔记(三)

《实践论》以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为基本线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本质特征和重要意义,坚持和发展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毛泽东在《实践论》中阐述这以下四个基本问题:(1)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2)认识的辩证过程,即从实践认识的过程,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3)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4)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总结了,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在过去的高考课本里,我们学大多数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人,学这些理论无异于纸上谈兵,即使当时记得很牢,但是如果没有实践,你就学不会真正的知识,因为你没有形成共鸣,而知识和经验的掌握大多来自于亲身实践。现在你回想一下高考的知识你还记得多少。如果现在让我们去再考又可不可以考到原来的分数呢?所以实践是重要的。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是正确的实践观。“自觉投身社会实践中去”,相信这也是对于我们年轻人的一个要求,同时也是我们进步的一个最好手段。所以,在实践中进步,从现在开始。

《实践论》论文的语言不仅直白生动,还准确。对于论文而言,语言的准确性是第一位的。毛泽东通篇用的都是常见的词汇,但却十分精确地表达出了作者的思想内涵。比如说,“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些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各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简洁精确的例子把要说的问题一语道破,这也算是毛泽东的高明之处了吧!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成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实践,不论是怎样的工作都离不开实践,实践出真知!

实践也是要求我们对于时间和空间有个统一,因为不同的时期和地点则要求我们进行不同的实践,在整篇实践论当中,也可以看到很多符合当时历史背景的具体实例,用那些实例说服人们,我们也知道,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所以在不同的时期地点,进行不同的实践。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

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机会从来就不是少,而是机会来了我们没有信心和能力抓住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我们要抓紧机会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做有准备的人。

《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说法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正是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

《实践论》引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成功,在实践中得到经验。

《做研究型教师》读书笔记


《做研究型教师》读书笔记

最近学习了《做研究型教师》这本书后感受很大,受益匪浅,成为我教学生涯中的一个新的起点,鞭策我进步的动力。

作为一名教师,我总觉得做研究是理论家的事情,在思想上没有足够的认识。在为期一学期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受益匪浅,使我更加了解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什么是研究型教师,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师,还有如何写教育博客,等等。我逐渐认识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要成为一名研究者,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只有研究型教师才能胜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新课程的实施,更对教师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新课程尤其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确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观和人才观;注意学习有关研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书籍,从而能够适应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需要。教师从根本上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做一个终身学习者,是教师专业化、自主成长和提升自己人生质量的重要前提。

要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就要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够成功。教师要做一个善于研究的人,善于反思的人。经常反思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研究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养成对自己的教学与教育活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习惯,这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基点。可以通过教学日记与教育笔记较好地记录下教育反思的成果。

教师教育研究的定位:行动研究。教师应立足于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大量的教学反思笔记,汇总一系列教育教学案例,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感悟、领悟,在实践中始终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变得更贴近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更接近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的行动研究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能够持续不断地对教育和教学行为进行及时的反思,从而汇总自己的教育智慧,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就。教师研究的问题产生于实际的工作情境之中,并且研究的过程也是从实际情境出发,根据实际情境的需要,随时检讨,不断进行修正;行动研究同时也是教师对自身实践所进行的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它在突出教师实践的研究特征的同时,也突出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角色。整个研究过程中自始自终都贯穿着对教师自我反思的要求。这种自我反思,对于教师个人而言,是一种学习过程,对于教育实践而言,是找到针对即时情境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有效途径。教师始终是行动研究的主要研究者,研究的对象是日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研究得目的在于透过科学方法的应用,以解决课堂内的问题因此研究的过程中必然主动容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行动质量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和理论,特别重视实际工作者对实践问题的认识、感受和经验。行动研究实质上也是研究过程和行动过程的统一体。

教师研究问题的确定:从实际中来。中小学教师的研究主要围绕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其问题的来源从教育教学的疑难重寻找问题;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场景中捕捉问题;从阅读交流中发现问题;从学校或学科发展中确定问题。

教师研究的基本程序:从计划到反思。教师的教育研究活动的实施经历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几个步骤。首先对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设计、设想或打算,教师有意识地将行为纳入研究的框架,持续不断地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其次教师在行动研究时不断反思与积累中,难免形成对问题的新的认识,也难免会有新的因素介入研究,从而影响原有计划的达成,教师行动研究时随着教育情境的变化和教师认识的加深,行动也在不断调整的。第三教师注重收集行动研究过程相关的资料,以备后续的反思、改进之用;最后教师对计划、行动和观察进行分析和思考,全面系统描述整个研究过程,进行理智判断和评价,从而为下一阶段的行动提供科学合理的研究方向。

总之,通过学习,我意识到只有研究型的教师才能胜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当然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型教师,对我来说任重而道远。我将把参加这次培训活动当做一次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的契机,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在成为研究型教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进。

《文化研究读本》读书笔记500字


我一直将艺术与文化等同看待,同其他活动一样,是整个社会活动中的一部分,是从中分离出来而赋予特殊职能的不同的表现方式。艺术同文化一样,没有一个标准的形式,而其自身发展出的一套体系决定了其复杂又相关联的形式。艺术亦不受其他活动影响,却寄生在各个活动中成为一种意识上的影响因素影响着其他活动。并且,艺术的本身价值是抽象出来的价值,没有一个形象的参照物作为衡量其价值的标准,又受到时代、地域、创造者与受众的影响,价值评定相差巨大。对于创造者与受众,又受到自身对整个社会的理解及艺术层面的与生俱来的审美观的影响,造成艺术价值评定的不稳定性。

同文化一样,艺术亦要放在某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才能本质的认识这种特殊的社会活动。一旦某个艺术孕育出一种产物,这种产物便成为一种旧的形态,一种存活在过去某个时间的艺术(虽然可能有相同的空间)。我们只能像记录文化一样记录艺术,且如不能复原抽象的文化一样不能复原死去的艺术。换句话说,我们了解的仅仅是过去的艺术,是已近死去的艺术,其最初的思想只有创造者知道,我们只是选取其中的一部分或者是杜撰出一部分思想记录在历史的文献中,供人们评论。

《翻译研究》读书笔记好句摘抄


《翻译研究》读书笔记好句摘抄

读书如饮水,爱喝水的人从来杯不离手,读书也同样让人上瘾。许多研究和实验表明,书能对人的思想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还能对人产生生物作用。

好书通常是公认的好书,不会因读者的年龄、社会地位和民族的不同而发生改变。下面要介绍的这本书,绝对称得上是好书,相信对你翻译有帮助。如果你还没有读过,请一定将其加入你的书单,因为读书是人生一大乐事。

1、在坚守“精确”的原则下,译者应该常常自问:“中国人会这样说吗?”如果中国人不这样说,译者至少应该追问自己:“我这样说,一般中国人,一般不懂外文的中国人,能不能理解?”如果两个答案都是否定的,译者就必须另谋出路了。译者追求“精确”,原意是要译文更接近原文,可是不“通顺”的译文,令人根本读不下去,怎能接近原文呢?不“通顺”的“精确”,在文法和修辞上已经是一种病态,要用病态的译文来表达常态的原文是不可能的。理论上说来,好的译文给译文读者的感受,应该向原文给原文读者的感觉。如果原文是清畅的,则不够清畅的译文,无论译得多么“精确”,对原文来说仍是“不忠”,而“不忠”与“精确”恰恰相反。VII

2、这种貌似“精确”实为不通的夹缠句法,不但在译本中早已猖獗,且已渐渐“被转移到”许多作家的笔下。崇拜英文的潜意识,不但使译文亦步亦趋模仿英文的语法,甚且陷一般创作于效颦的丑态。长此以往,优雅的中文岂不要沦为英文的殖民地。IX

3、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4、妙译有赖才学和两种语文上敦厚的修养,虽然应该鼓励,但是无法传授。同时,妙译只能寄望于少数译家,一般译者能做到不错,甚至少错的“稳静”,已经功德无量了。

5、“畸形欧化”是目前中译最严重的“疵静”,究其病源,竟是中文不济,而不是英文不解。事实上,欧化分子的英文往往很好,只是对英文过分崇拜至于泥不能出,加上中文程度有限,在翻译这样的拔河赛中,自然要一面倒向英文。所以欧化分子修改疵译,十之七八实际上是在改中文作文。XI

6、翻译是译句,不是译字,句是活的,字是死的,字必须用在句中,有了上下文,才具生命。欧化分子的毛病是,第一,见字而不见句,第二,以为英文的任何字都可以在中文里找到同义词,第三,以为把英文句子的每一部分都译过来后,就等于把那句子译过来了。事实上,英文里有很多词都没有现成的中文可以对译,而一句英文在译成中文时,往往需要删去徒乱文意的虚字兀词,填满文法或语气上的漏洞,甚至需要大动手术,调整文词的次序。所谓“勿增、勿删、勿改”的诫条,应该是指文意,而不是指文词。文字上的直译、硬译、死译是假精确,不是真精确。XI

7、事实上,今天的读者即使不懂英文,也不至于完全不解“西俗”或“洋务”,无需译者把译文嚼得那么烂去喂他。XIV

8、我认为讲中译英的书该用英文写,写给英文写作能力强,而不大能理解中文特点的人看。p3

9、少数派、求全派、学者,力求语文纯真的人,并不是没有用处的,这些少数和绝大多数不讲究语文纯真的人相对,仍然可以发生作用。就保存一国文化和增进人类互相了解而言,这种人是有功劳的。p5

10、翻译最重要的工作是思想,译而不思,虽然译得久也没有用,不但没有用,反而养成习气。见到一个字就固定给他一个固定的译文,见到一种英文结构,照样套用那个结构;不去细想那个字在那一句到底是什么意思,那句结构怎样改读起来才像中国话。资格越老,毛病越深,所谓思想,就是细心研究英文的原义,细读自己译文的毛病,细听中国人讲的话,细读中国的古文诗词,著小说,如《红楼梦》、《儿女英雄传》。p6

11、理想的译文是这样的,先把原文看懂,照原文译出来,看看念不念得下去,试删掉几个不一定用的着的字,看看是否有损文义和文气。如果有损,再补回来。试把不可少的字加进去,看看是否超出原文范围,增减以后和原文再校对一次。有些地方是否译错,语气的轻重是否恰如其分,原文的弦外之音译文里找不找得到?原文的意思要消化,译文的文字要推敲。p16

12、译者要有对文字的敏感,他要懂得作者在每个字眼,段落上用的心;他要预先感到读者对他的译文的反应,有时在他看来,译文已经好到极点,谁知读者看了,不是不懂,就是觉得好笑,或者以为他别有所指。译者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向人请教、多练习,然后才谈得到有敏感。p33

13、译好就送出去,是很危险的,错落在别人手上,白纸上写黑字,赖都赖不了。p34

14、编百科全书的人,不免有点主观,也不免有错,所以一个题目多查几部百科全书比较有益,以免为别人的先人之见或错误所左右。p41

15、如果不是用英文国家的专门名词,即使那个字像英文字,也不可当它是英文译。办法是请教懂那种文字的人,或者查一本那种文字的字典。p44

16、不管社会民主到什么地步,对某些人有特别的尊敬也是应该的,民族英雄、著名学者、专业人士、教会领袖、妇女,都应该有个“位”。p67

17、他曾经和朋友游瑞士里的“曾经”是用不着的,只要在“游”后面加个“过”字。p71

18、翻译的人遇到对话,尤其要用心念出声来,看看像不像话,我们还不大会说话,第一是不敢,第二是字写不出,第三是不懂口语的特别文法,狄更斯写的对话何尝和英文正规文法,但却是活人所说的(尤其是下流人的),所以读来如闻其声。p97

19、英文在说明变化的程度的时候,往往要把过程叙明。如“河身突然变狭到宽不足一里。”这样译不流畅,我们可以把那个“到”字拿掉,用逗点来代替,意思一样明白。p101

20、“原来”和“因为”有别,这是一个前辈说的。原来可用来译for,“因为”可用来译because。一句用“原来”开头是中文里常见的,“因为”的前面一定要有一句什么话才行。p116

21、or这个平淡无奇的字也有一个陷阱,如bowel or large intestine,这个or不是“或”,而是“就是”,是说bowel就是largeintestine;又如,theRulerofDarknessorSatan,不要译作“黑暗的主宰,或撒旦”,因为黑暗的主宰是撒旦的别名。p128

22、译者的英文程度不管高低,大都可以看出英文里的对话(这是写在引号里的话),就是口语,没有文绉绉的文章,越是教育受的少的人越不文雅。为了传神,不合文法的话也照写下来,读到含糊不清的字要把音节简略,甚至只标出音来。作者有时要讽刺一种人,就故意把他的话说的很文雅,不是表明那人有学问,而是挖苦他。试看狄更斯笔下的Micawber,奥斯丁笔下的Collins,说的话都文绉绉的,就可以知道了。所以要译文贴切,就得要写恰如其分的话,找到口语里的字。如果原作写的是没有受教育的人的话,而译成学究式的不文不白的话,这个译文就要斟酌了。p132

23、英文里。许多场合中一个名词前面少不得加冠词,非a即the。但中文用不着这个冠词。p141

24、现在,我们一切的活动似乎不是“得到”,就是“做成”;不是“给予”,就是“取得”;不是“从事”,就是“进行”;不是“证明”,就是显示;不是“提供”,就是“接受”;不是“试图”就是“坚持”。英文里make,get,take,give,show,prove,provide,accept,attempt,insist等字本有heavydutywords的称谓,但中文里“提供”、“坚持”等字,却绝非三句话离不了的词语。一定拿来大用特用,势必把译文弄得乌烟瘴气,把中文糟蹋了。p144

25、如果曹雪芹的中文还算过得去(事实上大家看《红楼梦》都懂,都喜欢),我们为什么不能用他写的中文翻译外文呢?省去英文你的a,the,my,his,her,I,we,he,she等等字眼,译文的意思仍然毫不糊涂,反而更明白晓畅,他人决不能拿“不忠实”来指谪译者,中国文字绝不在这方面落伍,也不会因为不肯用英文你的冠词和代名词而贫乏。译者如果在这方面多思想,态度就会改变了,译文也更好读了。p147

实践论读书笔记3000字


实践论读书笔记3000字

《实践论》一文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1937年7月的论文著作。现收集于《毛泽东选集》中,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章。

时值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革命战争即将到来。在中国共产党内,曾经有一部分教条主义的人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真理,而只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书籍中的只言片语,去吓唬人们;还有另一部分经验主义的人长期拘守于自身的片断经验,不了解理论对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看不见革命的全局,虽然也是辛苦地但却是盲目地在工作。这两类人的错误思想,特别是教条主义思想,曾经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使得中国革命受了极大的损失,而教条主义者却是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迷惑了广大的同志。为了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于1937年7月毛泽东写了《实践论》这篇文章。毛泽东曾以这篇文章的观点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过演讲,目的在于揭露轻视实践的教条主义观点,教育披着马克思主义迷惑广大群众的同志,使他们理论联系到具体的革命实践中来。

《实践论》以认识和实践即知与行的辩证关系为中心全面系统地阐和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首先,文章阐明了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及实践在认识地位中的地位。指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艺术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人所参与的。所以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位,认为人的实践一点也离不开、排斥一切否认实践的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并且,无论从认识的源泉,认识的发展动力,还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来看,都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总之,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其次,文章阐述了认识的发展过程,指出认识过程要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和由理论到实践两次飞跃。实现两次飞跃之后,认识运动既完成了,又没有完成,因为认识的发展过程是无限的,是阶段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再次,阐述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强调绝对真理是有的,但它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离开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并着重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和认识真理的道路。提出了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任务,指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了实现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的任务。

此外,文章还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高度概括。指出通过实践来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行了高一级的程度。

《实践论》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要不急不躁,由表及里,全面观察,有感性到理性,理解事物的演进变化,分清事物彼此间的区别联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循环往复,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具体地说就是在对任何事情没有做出深入了解、分析的前提下,都不要急于作出任何结论。

在应对、处理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先要观察事物的外在属性,尽可能多地从不同侧面观察事物的特性,详细的描述事物的外在特性要素,从感性上对其进行整体感知。其次更重要的是,观察事物的内在属性,探寻事物的内在属性,尽可能地多举事物内在特性之间的各个要素。任何一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相结合作用的,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是其根本性的东西。我们在认识事物发展的时候,不仅要分清事物发展所处的阶段、地位,运用普遍的、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之。对事物的外在形式,表象的东西进行观察、分析进而上升到事物内部特性的认识,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认识论实践的第一次飞跃。

在实现实践论第一次飞跃之后,我们应该将实践认识理论返回的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考验,进一步去指导实践。我们学习、认识、观察事物过程就是理论联系指导实践的过程。我们学习别人的正确的东西,用之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反之,我们在实践的同时也检验了别人理论的正确与否?重复往返,不断深入。正确的理论不断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的认识和发展。

在认识的过程中,理性认识还依赖于感性认识,我们必需坚持反对唯理论即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以为只有理性靠得住,经验是靠不住的。经验论错误在于不知感性才材料固然是客观外界的真实反映,这两种认识错误多我们都是不利的。而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事物要完全地反映整体,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规律性,这就需要我们用脑子思考,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正如《实践论》所述的,认识与实践是相互统一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我们在生活、学习实践中要用到这一原理,必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言之有物,不说空话。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首先要认识自我。只有认识你自己才能改造你自己,进而认识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是上帝安排给我们的任务,这过程中我们要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因为此两者是相互依赖,彼此制约的。我们认识世界就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需正确地认识世界。这需要我们提高自己观察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勿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能人云亦云。

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改造自己进而认识和改造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我们要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当然真理是相对的。这需要我们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必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只有创新,才能不断发展,创新又是坚持和继承为前提的。把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理论才能真正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呼唤,体现于时俱进的要求。

《实践论》是一篇杰出的具有创造性的贡献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既丰富和发展了《反对本本主义》关于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思想。深刻地阐明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中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科学地解决了几千年来中国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行、知问题,为中国哲学的发展增添了极其光辉的一页。它与《矛盾论》等为我们党确立了科学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为延安整风作了理论准备,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我们必需应该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并不断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面落实行动,用知识武装自己,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注重理论实践创新,激发自己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实践的激情,不断拓展自己的新视野。不断探索科学真理,弘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做到看清对象,有的放矢,对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理想付诸行动。不断提高认识和实践的素质的能力,争取做有为的青年,成为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实践论读书笔记2000字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

《实践论》首先说明了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里,人的社会实践其内容正是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等。因此认识对社会实践同样有着依赖关系。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者成功之母。

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

首先,认识来源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

但是,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在获得理性认识之后,还有更重要的过程,那便是从理性的认识到指导实践又一个飞跃。通过得来的认识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的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在由感性到理性的运动过程中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

认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到证实之后,人们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运动便是完成了,对于过程的推移来说认识并没有完成。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同样要不断变化和发展。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阶段变化发展时,认识就要继续,就要适应新的情况。客观过程的发展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因而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同样充满矛盾和斗争;社会实践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过程也应当是无穷的。

于是,我们得出,在单个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中,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我们又可以得出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无穷,并且每个新的循环都代表着更高的内容。

《实践论》不仅深刻而又系统地论述了认识与实践密切关系,同时也对一些与实践相关的问题给予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使我深受启发。

关于人们在面临新的实践活动的信心问题。通常人们都不愿在没有把握、不清楚情况的时候去进行某种实践。在《实践论》的论述中,谈到了一个人的勇气与信心跟他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有没有规律性的了解直接相关。这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大学生在学习、研究以至将来的工作都会面临各种机会与挑战,而对于面临的实践活动我们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我们的信心。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机会从来就不是少,而是机会来了我们没有信心和能力抓住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

关于正确、深刻的认识来源问题。《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说法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正是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比如说游泳、骑自行车,一个人因为不会而不去游、不去骑,总在一旁看别人做,那么他永远也不可能会。又比如说我们学英语,因为说得差而不说,总是把话放在心里念,那么我们就不可能说好英语。许多事物,必须我们亲身实践才能得到真实的、正确的感知,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以旁观者的心态,是不能学到东西的。

关于真理的绝对与相对的问题。这是一个极为深刻的哲学问题。没有绝对真理,这句话如果是正确的话,那这句话本身是否看作是绝对真理呢?这似乎存在着不小的矛盾。《实践论》认为: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绝对真理是存在的,但不能被人单独认识,不能被某一句话阐述,因为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收获成功。

实践论读书笔记1800字


此次阅读学习,我主要拜读了毛主席的《实践论》,读后获益良多,也有自己的一些感想。

《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运用了马克思哲学的观点,有力地批判了当时党内严重错误的教条主义。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因为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故名为《实践论》。

《实践论》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社会实践有阶级深刻的影响;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原动力;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认识外界的真理性的主要标准;实践还是认识的目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该著作具体地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

文章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入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也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感觉如何而定,而是依据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从这我们不难发现,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所阐述的观点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完全统一的,正如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也就是今天被我们常提到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实践论》还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说法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正是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

正如在过去的十几年学习生涯中,我们学大多数知识都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人,学这些理论无异于纸上谈兵。即使我们当时记得很牢,考试时可以做出绝大部分甚至所有的题目,但是如果没有实践,我们就学不会真正的知识,因为我们没有和所学的内容形成共鸣,而知识和经验的掌握大多来自于亲身实践。其实回想高考前所学的知识,大多也都忘却。如果立马再来一次,我想我不能出现在今天的校园了。所以实践是重要的,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真正掌握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实践也要求我们对于时间和空间有个统一,因为不同的时期和地点会要求我们进行不同的实践,在整篇实践论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符合当时历史背景的具体实例,用那些实例来说服人们,我们也知道,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所以在不同的时期地点,需要进行不同的实践。这就是我们所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其实机会从来就不是少,只是我们没有做好充足准备,没有在不同状况下进行不同实践的能力。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做好迎接各种挑战的准备,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创造成功。我们要抓紧机会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做有准备的人。《实践论》引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对于这句话,毛泽东同志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说明认识是错误的,改正之,然后才有机会取得成功。

成功是在不断的实践中产生的,实践,改进,再实践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对《实践论》的学习,努力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坚持用崇高理想鼓舞自己,用坚定信念鞭策自己,用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

实践论读书笔记800字


【第1篇】

《实践论》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需要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不急不躁、由表及里、全面观察、由感性到理性、了解事物的演进变化、分清事物彼此间的区别联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循环往复、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对具体来说就是:在对任何事情没有做出深入了解、分析的前提下,都不要急于作出任何结论。具体的操作过程可以是:

1)观察事物的外在特性:尽可能多地从不同的侧面观察事物的特性,详细列举事物的外在特性要素。

2) 观察事物的内在特性:探寻事物内在特性,尽可能多地列举事物的特性的各个要素。

3)观察事物的变化过程:即探寻事物特性如何随推演变化的。划分事物的变化阶段、描述每个阶段的事物特性的变化。

4)观察手段:从一切可以或得文字、影像、交流、思考中提取事物的特性,逐一记录。提取过程中,保持客观态度,忽略原作者所有带有推断性、结论性或感性化的描述。

5) 观察事物内在联系:描述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是如何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

6) 观察事物外在联系:描述事物与周边相关的联系:是如何区别与联系的,整体与局部是如何互动的。 7) 技术方法:矩阵法,关系图,时间轴。

7)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循环反复,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摸索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发展做出合理预测。 

【第2篇】

在高中时,政治哲学课学过关于实践的一些理论,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现在经李老师的介绍,又读了毛主席写的《实践论》,对实践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该文不仅系统的阐述了阐述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关系,同时也对与实践有关的问题进行了精辟地论述。“实践,认识,再认识,再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贯穿这篇论文的主线和内在实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决定了认识,认识又指导着实践。认识分为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认识的第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收集资料、进行试验,然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事物现象和外在联系产生认识,这种认识只是感性的,人们还不能得出深刻的概念,无法给出定论。只有再通过实践去验证,得出事物的本质及内部联系,才能使认识产生质的飞跃,得出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第二阶段。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其本质和规律,从而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无不透露着实践对理性认识的重要性。但实践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本身,认识最终还是要为实践服务的,就好比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为了将其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实践一样,我们学习专业理论是为了以后工作的实践。

学习《实践论》,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是很有用的。就比如学英语,如果你只是会读会写,因为害怕而不开口说,面对老外是不敢与他们交流(即实践),你的口语是无法提高的。特别对我们会计专业来说,学好专业知识,没有实践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实践中会遇到各种书本上没有的问题,实践越多,经验越丰富,对企业财务的把握才会更到位。

【第3篇】

摘要: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提纲:首先简述毛泽东《实践论》的大体内容,再讲清楚实践与理论联系的关系,然后以此为依据猜测在作者写作目的。接着写自己读完《实践论》的感受和一些理解,最后总结一下。

《实践论》中具体地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它指出,人们的认识运动,首先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的飞跃;经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更重要的飞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从实践论中,可以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而实践是用来检验理论的。两者不可分割。如果理论离开了实践,那理论的正确性便无法知道。当然实践也不能没有了理论,在做任何事之前都需要理论的支持,没有了理论的实践,只会浪费人力物力。列宁说“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偏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理论只是人们根据前人的经验,或其自己的推理,而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想要知道一件事的真伪,必须自己动手才能明白,大概毛泽东深知其中的道理,才写出《实践论》。想让更多的人能理解其中的重要性。

读完毛泽东的《实践论》,从中我明白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内在实质,“认识——实践——再认识”是《实践论》的实践路线。实践要注意方法 实践,就是一个怎样验证真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来面目的过程。 《实践论》让我懂得对待事情基本原理和方法。需要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不急不躁、由表及里、全面观察、由感性到理性、了解事物的演进变化、分清事物彼此间的区别联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循环往复、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在大学里学到很多知识,往往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了,但实际却不是,一但毕业了,出去找工作才发现学校的知识大多数不适用,所以我现阶段在大学不单单只是学知识,还会尽可能找一些机会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实践是锻炼自己能力的最好手段。

《研究是一门艺术》读书笔记


前些天在逛图书馆的时候发现了此书,想起自己以后也离不开研究,遂借阅了此书。奈何此书实在抽象,想来只有当以后实践之时再来一一印证了。正像夫子身体力行地学习一样,真正的学习不都是学以致用,不都是要在实际中得到体现的吗?

引言

三位作者韦恩C布斯、格雷戈里G卡洛姆和约瑟夫M威廉姆斯强调:无论是撰写学位论文、调研报告,还是撰写一部图书,研究者应突破自我中心,从目标读者的角度出发,来寻找读者关心的话题,用读者接受的语言和文体写作,预见读者可能提出的富有见解而又挑剔的意见并加以回应。成功的论文、研究报告或图书其实是一场在作者与读者间精心组织的对话。虽然我从没写过论文,但是却看过不少,深觉作者言之有理。

作者发现大多数研究生对研究有着刻板印象,他们以为研究就是一个设计问卷或实验展开调查或实验回收问卷或数据清理数据做统计分析书写论文的过程,他们对研究的内涵多不理解甚或误解、曲解。对他们而言,做研究只是一个他们为了求得学位必经的过程,论文对他们而言,是一个缺乏感情、缺乏生命投入的身外之物。

part1:研究、研究者与读者

研究是什么?研究有何意义?广义来说,我们每个人都在做研究:搜集资料,回答问题以解决难题。我们常常不落笔将其写下来,但是事实上我们正依赖着那些写出研究成果的人。没有这些经过检验、值得信赖而且发表过的研究作为参考,我们将局限在当下的知识经验。做研究的最终追求是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愉悦,发现没有人知道的事物带来的满足感,以及对丰富人类知识与理解贡献一己之力。

正如作者所强调的一样,研究着和读者之间是双向对话的:读者会评判研究者,而深思熟虑的研究者也会借由想象预先评判他的读者:他们是谁?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知道什么?以及,他们有什么需求?然后再利用这些判断来形成他的写作。

对于研究者而言,有三种可能的关系。第一,我找到了一些真的很有趣的东西。第二,对你很重要的实际难题,我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案。第三,我找到了一个对你而言很重要的问题的答案。对于读者而言,也有互补的三种关系。第一,用一些我不知道但有趣的事情来让我愉悦。第二,帮我解决实际问题。第三,帮助我更了解某些事物。理解这些读者研究者关系如何运作的一个最佳方式,就是团体合作,进行有组织的团体分享。一个团体进行研究的时候,有三种常见的组织方式:分工委派、同步进行和轮流进行。这三种方式各有优缺点,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组合使用。

part2:提问题,找答案

规划研究计划的四个步骤:

1、找到一个题目,而这个题目要具体到你可以掌握足够的相关信息。

2、提出与该题目相关的问题,直到你发现某些引发自己兴趣的问题。

3、决定你的读者会期待你用什么类型的证据来支持你的答案。

4、决定你是否可以找到那些数据的来源。

如何从兴趣过渡到有价值的问题呢?可以尝试沿用以下的思路。

1、你在写些什么你的题目:我在研究

2、你对这题目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你的问题:因为我想要找出

3、为什么你希望读者知道这些你的理由: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

从问题到难题:

很多人的写作方式彷佛只是完成自己分内工作般地回答一个自己恰好感兴趣的问题。他们没有理解到:自己的答案同时必须解决一个对其读者团体而言有重要意义的难题,否则这对于读者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难题分为实际难题和研究难题,二者呈现以下的关系:实际难题激发了研究问题,研究问题界定了研究难题,通过解决研究难题发现研究答案,研究答案有助于解决实际难题。这两种难题有相同的基本结构:一个情景以及这个情景会导致令人不悦的后果,而这样的损失是读者不想承担的。二者的区别正在于损失类型的不同:实际难题的损失通常为经济、效率等实际指标,而研究难题的损失往往只是不知道,不了解而已。此间的区别正界定了纯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本质区别。

从难题到原始资料:

从资料内容的涵盖性出发,原始资料可以分为初级原始资料、二级原始资料和三级原始资料,每一种适合不同水平的研究者,有着不同的适用场合。在信息时代,无论从图书馆还是互联网都能找到大量的资料,不必担心能不能找到资料,反而更需要关注分辨这些资料是否可靠。在寻找原始资料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有些正好符合你的研究主题的书目,而当你找到一篇与你的论文题目相同的论文时,你甚至可能感到一丝恐慌。此刻你会想:这不就是我的题目吗,没什么新东西可说了。你或许说对了,但也可能错了。仔细研究这个原始材料,看看它是否解决了你的难题。如果是,那你就得重拟一个新的难题。但如果你了解该作者是如何探讨你的题目的话,那么你或许可以针对该探究方式做一些补充。如果该作者没能把这个题目处理得很好,那倒是帮你拟定了研究报告的难题及导论部分的主旨。

part3:提出观点并加以支持

提出好的论证:

论证过程包含五个要素:

1、什么是你的观点?

2、什么理由能支持你的观点?

3、什么证据能支持你的理由?

4、你承认这些不同的替代方案或反驳吗?你如何做出回应呢?

5、什么原理/论据能证明你的理由和观点之间的关联呢?

一个好的观点必须是明确的,明确的语言,明确的逻辑,而且是重要的。所谓衡量重要与否的标准是这个新的观点会颠覆原先人们多少固有的观点,然而这也是人们强烈抗拒此类观点的原因,唯有强有力的论证能够使人们信服。

虽然如此,每个观点都会通过一定的模糊限制来承认其限定性,适当不确定性的引入不仅仅不会影响研究的质量,反而会提高研究者在读者心目中的诚信度,因为客观上讲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提出一个绝对的真理。

如上所述,证据支持理由,我们普遍认为证据是确凿的事实,但是当读者质疑这个证据的时候,那么这个证据就变成了理由,这个证据就需要有更深层次的证据去支持。所以,找到读者能够确认的证据是理由成立的重要前提。

这里要强调的是证据和证据报告之间是有着细小但是重要的区别的,每一个人从别人的论文中看到的所谓的证据都只是证据报告,而不是真正的证据。每当研究者报告自己的证据时,同时也改变了证据,通常会让原来的证据比实际上更为清晰,更为倾向于支持他的理由,甚至他能够找到什么证据都是跟研究者密切相关的。这反映了貌似客观的证据之中蕴含着研究者的主观。这让我想起了以前看过的李醒民所著书《科学的精神与价值》中所言:主观是客观的,客观是主观的。此言正深深道出了个中道理。人生而主观,以主观之身探寻客观之理,永远不能达到所谓的绝对的客观,只能无限地逼近而已。

读者可能针对研究者的论证提出以下两种问题:

1、读者可能会怀疑研究者的论证自身是否完整:观点的明确度、理由的关联性,以及证据的质量。

2、读者可能会要求研究者考虑替代方案:用不同的方式陈述问题、未曾考虑过的证据,以及研究者可能从没想过的论据。

有三种可以预测的替代方案:

1、除了作者所提出的原因,还有其他的原因;

2、读者发现了反例;

3、读者对概念的定义与研究者不同。

面对读者的质疑,研究者需要决定自己承认什么,回应什么。承认无法回答的问题,回应有依据的问题是每个研究者无法避免的事情。

论据,就是人们平常所谓的不证自明的东西,比如无风不起浪。确凿的论据是理由得以支撑的保证,有以下三个标准可以检验你的论据是否站得住脚。

1、论据是正确的且有适当的限定条件吗?

2、论据可以实际应用于理由和观点吗?

3、论据对读者的研究团体来说是适当的吗?

part4:准备、撰写以及修改草稿

当研究者满足以下的条件时,就是撰写草稿准备就绪的时候:

1、已经理解读者是怎样的一群人,为什么他们会在乎你的难题;你也知道自己所欲扮演的角色为何。

2、能以一两句话概述你想解决的问题,以及这个问题的答案与现有知识或理解的差距。

3、能概述对自己观点的支持:包括主要的理由及证据。

4、对读者可能提出的问题种类、替代方案与反对意见有初步的想法,并能加以回应。

5、能理解必须陈述的以及可能需要加以支持的主要论据。

在组织草稿的时候要避免以下四个陷阱:

1、不要围绕作业来组织调研报告;

2、不要只是概述原始材料;

3、不要围绕数据的主题来组织报告;

4、不要围绕研究中的情节来组织报告。

最需要注意的是千万要避免抄袭!抄袭的严重后果不言而喻,无论是否蓄意,当使用他人的文字或想法却没有注明原作者,从而导致读者认为这些文字是你自己的时,这便构成抄袭,刻意的抄袭便是剽窃。即使你是用另一种方式来阐述别人的文字或者想法而不注明出处,这也是抄袭,只不过是间接抄袭而非直接而已,五十步与百步,有何区别?面对别人的文字和想法,进行恰当的引述或改写是非常的重要的。

在初稿完成时,并不代表论文已经完成,因为还需要经过修改。修改包括修改整体组织架构和修改论证,也要恰当的拟定摘要,其间规范实属繁多,不能一一列出。比如摘要的撰写规范就是:语境+难题+论点。

作者在文末还讨论了关于研究伦理和研究教学相关的问题,在此也不详细展开。

《小学课程标准研究与实践》读后感


《小学课程标准研究与实践》读后感

这是第一本研究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的著作。是由省教研室王林老师带领一批省内特级教师、青年名师共同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为三篇,共计十八章。上篇是课程目标研究,中篇是核心内容探析,下篇是改革热点透视。期间还加上了编者的导读,每一章都采用观点聚焦、案例解说、策略提示加资料链接的的形式来叙述,思路清晰,对一线教师认真把握《数学课程标准》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在上篇的《课程目标研究》中,编者在“导读”部分一开始就明确指出了数学学科的性质——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对人的素养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已被细化为四个方面: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在数学课程中的具体体现。因此,上篇着重围绕“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活动经验、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部分为我们一一进行了解读。

说起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方法,一般教师并不十分清楚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观点聚焦中,编者这样写到:方法是体现相应思想的手段,思想则是对应方法的精神实质。一般认为,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是一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都与数学知识密切相关,两者都要以相关知识为载体,又反过来促进知识的深化及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其次,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也具有不同的属性和功能;数学方法更多地被看成是解决数学问题或数学地解决问题的规则和程序,具有明确性、具体性和可仿效性;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方法、规律的一种本质认识,具有概括性和普遍性的特点。第三,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之间具有相对性。数学思想方法是蕴涵于数学知识和内容之中,又高于具体知识和内容的一种理性认识。数学思想方法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相对的内隐性、显著的层次性。

在小学数学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包括: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随机、转化、数形结合、方程、函数、集合、对应等等。编者在此书中重点为我们介绍了抽象、分类、归纳、演绎、转化、数形结合、模型七种。每一中数学思想方法除了介绍其概念定义外,都结合了小学数学课本中的案例加以描述,增强了不少可读性。当然,编者还为我们的教学进行了策略提示:小学阶段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形态主要是渗透。并且要我们提高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自觉性、通过高质量的思维活动凸显思想方法的价值,还要注意阶段性,逐步提高领悟水平。为了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资料链接部分,编者也罗列了邵光华、曹才翰、日本米山国藏等的著作,较好地拓宽了我们的研究视野。

中篇的核心内容探析主要围绕“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来写。你如果稍加留意,这些都是新课程标准中的核心概念。就“运算能力”而言,很多教师认为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降了,个中原因很多。《江苏教育》杂志2010年第一期曾组织过专题讨论,笔者也曾经撰文《口算教学,怎一个烦字了得?》,从十个方面对口算教学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剖析,指出了提高口算能力的基本途径。当然,就日常公开课而言,计算教学往往很少有老师进行展示,一则内容枯燥单调,难以引发兴趣。二则设计流程缺少创意,难以成就师生的精彩。所以计算教学往往成为人人讨论的“家常菜”----味道多而杂。欣喜的是,目前对此研究的老师越来越多,因为计算教学中的问题相当突出,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已成为每一个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数学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加强了数的运算的地位,目标更加明确具体,内容更加完美。在“关于课程内容”部分明确指出“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定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当然,我们应该明确,小学阶段主要学习数的运算(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关系重大,有利于增进对算理的理解,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

同时,有利于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感悟数学思想方法,还有利于学生养成专心、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审题细心、书写工整、自觉检查的学习习惯。

应该说,在苏教版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能深刻感受到,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教材都精心选择多种方式----或选择具有一定结构的实物材料,或者选择具有一定结构的操作材料和直观材料,或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实物模型、直观模型和已有知识等。教材紧密围绕数学知识本身的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数学规则的学习形式,灵活设计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构建算法的活动线索:有“例—规模式”和“规—例模式”.此书中,编者也结合大量的教学实例,给一线教师提出了很好的教学建议和策略支撑。要求我们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运算解决问题;更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心理和习惯。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经历主动建构算法的过程,关注运算心理的改善,加强估算,促进运算能力的提高,要提高练习效益。由此,对于这部分的七个核心概念,我们不妨在阅读后,加以比较分析,领会其实质,定能掌握操作要领。

从十二章到十八章,编者从“面向全体与关注差异”“过程与结果”“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现实情境与数学化”“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课堂预设与课堂生成”七组关键词,进行了热点透视。这些教学热点、难点问题,每个数学教师都耳熟能详,但具体操作中,面临的问题还很多。比如说,对于“过程与结果”这一组关键词,我们都明白其中的关系:要注重结果,更要让学生经历过程。此书中,编者这样写到:

向孩子学习读书笔记


读了《向孩子学习》这一本书,有这样一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题目叫做:蛋筒冰淇淋。全文叙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在一个炎热的星期六下午,一位父亲决定去镇上买雪茄,一上车子,就发现两个女儿已经象女皇般的坐好了,并异口同声地宣布:“我们也要去。”到了镇上,父亲下了车,并告诉女儿,待在车里别走开,临走前女儿请求道:“买一个蛋筒冰淇淋,好吗?爸爸?”,那位父亲没加思考地脱口而出:“我没有钱”。当那位父亲拿了一盒雪茄回去的时候,几乎已经把刚才两个孩子的要求忘得干干净净,父亲打开包装着的雪茄,抽出一支,想点燃它,打了好几下,没打着,这时,小女儿细小却无比伤感且直率的质问;“爸爸,你怎么有钱给自己买雪茄?就没有钱给我们买冰淇淋?”这个问题让那位父亲惭愧而且无法回答,后()悔、懊恼之情溢满了整个心灵。那位父亲郑重的说道:“是我搞错了。我实在是有钱买冰淇淋。要什么味的?”……当那位父亲拿着2支冰淇淋回到车子上时,他吐掉了雪茄,因为此时雪茄的味道已经变的苦不堪言。自那以后,那位父亲竟然奇迹般的戒掉了烟。在这个小故事里面,孩子一句无心的话,让自己的父亲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受到了一次心灵的震撼。孩子这句无心的话,充分体现了孩子纯真的一面。完全没有恶意,完全没有想到会有什么后果,但正是这份纯真让给自己的父亲上了印象深刻的一课,也正是这一份纯真给我们读者上了一堂有意义的人生之课。

读完这篇小故事,我不禁自问:孩子的这份纯真我还有吗?模糊记得孩提时,也曾这么天真,也曾这么纯真。简单的思考问题,简单的生活,简单的用一颗纯纯的心来对待每一个人。孩提时的我们,就象一张白纸,一片空白,没有受到任何的涂鸦,所以思考问题的方式,往往比较单纯,往往想的比较简单,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也一天天丰富起来,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此时,思考的模式就变的复杂了,没有那么单纯,没有那么简单。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会想前想后,我们会顾左顾右,我们会考虑到问题周边的任何一个小细节,我们会设想问题产生的后果,我们会……瞧瞧,解决一个问题,竟然需要这么多工序,有时顾多了往往会有事与愿违的结果。所以有时纯真点,简单点未偿不是一件坏事。

现在的我们长大了,脑子复杂了,思维空间大了,但往往却丢掉了宝贵的纯真。还记得《国王的新衣》吗?那些愚昧的大臣们,那些胆小的百姓们,明明知道国王什么都没有穿,但是个个都不敢言,只有一个孩子喊着;“国王怎么什么都没穿。”一个纯真的孩子,导出了事实的真相,说出了大多数人不敢说的内心话,象这个孩子一样的纯真你还有吗?

孩子身上具有的许多美德,也值得我们成年人好好学习。比如快乐,成年人往往热衷于竞争,甚至睚眦必报,不如儿童转瞬就能忘记不高兴的事情;比如知足,成年人为了赚钱、升职、买车、买房而烦恼,而孩子却能为一次短途出游、一件新鲜玩具兴奋好几天;比如亲情,孩子最渴望得到父母的爱抚,缠着母亲拥抱,缠着父亲嬉闹,而不少成年人推说公务缠身应酬繁忙,平均每天与家人交流不到10分钟;比如运动,郁达夫有这样的描写:小孩们“都拖着了小小的影子,在这一个午饭之前的几刻钟里,鼓动他们的四肢,竭尽他们的气力”。正因为孩子不要命地疯玩,每天晚上才会睡得那么香,这是养成大肚腩的成年人所不的……孩子身上有太多我们正在失去的东西,正像中国道家学派所说,人应该追求的最高生命境界,就是回归到婴儿的本初状态。有鉴于此,成年人虽然掌控着财政命脉、教育资源,也不必过于趾高气扬吧。

学习永远是双向的过程,孩子是成人最好的镜子,我们的不良习惯和不雅言语,立刻就会被孩子模仿复制;孩子的纯真和乐观,也无形中熏染着我们。向孩子学习,留住一份童心,不仅是为了使自己更年轻,更是为了孩子的快乐成长。

读完这些小故事,我不禁想起我国伟大的乡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写过的这样一首《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校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校”陶先生的这首诗十分形象生动地把他的儿童教育思想表现了出来。在陶先生眼里里,儿童是一个个蕴藏着巨大创造潜能的人。因此,大人必须学会尊重孩子、欣赏孩子,向孩子学习。

向孩子学习是一种境界,同样是一种灵感。我们应该感激:因为孩子使我们能共享欢乐,才理解了生活。向孩子学习!让我们满怀着珍惜和感激来学会倾听、学会沟通。相信我们会在这无比美好的时光里,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感到自己的进步。孩子的智慧是无限的,他们会告诉我们生活的快乐与幸福。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和孩子一起走上社会,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感受和谐社会中的人和事。在观察体会中学会欣赏,能用优美生动的词句描绘五彩缤纷的生活,抒发对祖国国泰民安的赞美情。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我们都会为他们竖起大拇指,由衷地说道:“你真棒!好样的!向你们学习!”

《成人学习和教育全球报告》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成人学习和教育全球报告》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该书本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编写,其前言则指出终生学习的重要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更把其视为核心任务。教育在传统的意义上是经验、学识的传授,而成人教育和终生学习除了以上的作用以外,还有其他重要的意义。

知识、技能的更新换代加快,终生学习者能更好地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并以更加开放和全面的视角看待问题。新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极大地加快信息交换的速度,碎片化的信息每天都在不停地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同时互联网等虚拟世界对于相关技术人员而言,它是一个开放的世界,而对其他人而言,是一个闭合的世界。知识和技能在这中间筑起了一道墙,外界的人可以轻易地参与到虚拟网络中来,但是我们只能被动地接受我们所接触到的信息,公众的观点和舆论的势头更多地被“有心者”左右。当我们看到从另一个世界传递来的消息,我们自以为形成了一个自主的观点,事实那是被别人引导的结果,我们却不自知。更甚者,当我们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被除名之后,我们在网络世界即不存在了。

从社会的角度,成人教育和终生学习能缓解甚至解决许多现存的问题。《成人学习和教育全球报告》中指出,“最需要成人教育的人,是那些本来应该享受成人教育所带来的益处却被有组织地拒之门外的人。”联合国需要解决许多边缘化人群的问题,而成人教育和终生学习则是解决该问题的措施之一,好比古言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通过教育给予他们知识和生活的技能,使他们获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另外,教育、学习更能遏制“边缘化”的代代传递,《成人学习和教育全球报告》中的一项调查令人信服地展示了父母(尤其是母亲)的教育水平和能力水平与孩子(尤其是女孩)参与教育及从中获得的成就正相关。即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也会影响子女的教育理念。作者:HHJ

毛泽东实践论读书笔记2000字


这是一个众人追求政治正确却不免陷入认知迷茫的时代,重读《实践论》,我虽无意于表现政治正确,却亦不免陷入同样的认知迷茫。

《实践论》的副标题为:论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而文中写道: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通观全文,给人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从主观与客观的历史的统一如何转变为和为何必须发展为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知和行的统一了。如果说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还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认识论的话,那么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统一则确实远远已经超出此一意义上的认识论,进而探讨某种社会实践及其与此种认识论获致的结论之间的关系了。因此,编注中特意写道:毛泽东的《实践论》,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因为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故题为《实践论》。言下之意,本文就其核心内容来说,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的阐释,并进而以这种认识论来揭露某些问题。但是,阐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只是本文前半部分的内容,而此文后半部分的内容却不如编注中所说的那样,是为了用这种认识论对某种主观主义进行揭露,而是提出了认识论之后和之上的实践理论,这种实践理论的出现并不是对某种不看重实践的错误做法的纠正和强调,而毋宁是一种应需的和具有自身特质的实践逻辑,因此,文章题作《实践论》,恰契其旨。

文章不长,但可分三个部分来看,第一部分是总论,这总论中的一句话或许可以概括文章的逻辑与走向: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中(与物质生活密切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其中,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这里的所说的政治生活中十分突出的阶级斗争对于认识发展的影响可以理解为产生,当然,亦可以理解为决定,而这双重的理解,即决定了文章后两部分的内容,从而主导和推动着全文的逻辑展开。

第二部分是广为人知的,对于我们这些从小被期望为政治正确的人来说,再熟悉不过,其中某些词句,甚至可以下意识地脱口而出。但是,正如文章所述:原来人在实践过程中,才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的外部联系。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颇令人费解的是,这里的感觉和印象到底是由事物及其现象决定的,是其反应,还是由实践过程所决定的。当然,文章后面给出了答案: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也就是说: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接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因此,这里的认识逻辑应该是这样的:事物的现象乃至事物的本质当然是认识产生的根本前提,没有认识的对象便谈不上认识。但是,作为认识对象的事物乃至事物的本质如果不经由社会的实践,为人所接触乃至改造的话,认识的形成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认识的对象和某种性质的社会实践共同造就了认识,所谓接触乃至改造认识对象的过程也便自然地成为了认识的过程,此外,文后的引注中提到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并不免让人想起其中广为传颂的最后一句:以往的哲学家只是用各种观点来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怎样改造世界。这不得不让人产生又一次的困惑:如果你否认文章这部分所谈论的是一种认识论,那是不正确的,因为文章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乃至编注所认为的整篇文章都显示出认识论的探讨目的,文章自己更明确地提出了其所谓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但如果你不否认这里所谈论的是一种认识论,那也是很难说通的,因为无论是马克思所说的那句话本身还是本文作者所常提到的接触,特别是改造,抑或马克思所说的那句话和文章作者提到的接触和改造所产生的有意或无意的最终影响都昭示着实践对于认识的主导作用,都彰显出一种特有的实践逻辑。所谓的认识论不仅饱含着实践论的因子,更不可遏止地走向实践论但我更愿意称其为为实践而论,当然这里的实践更为现实和具体了,具体到作者的身临处境。

文章在总论和第一部分中对于所谓实践已有涉及和强调,因而最后一部分中对于实践论(当然,第二重意义上的为实践而论)讨论便是顺理成章了,作者用了一句好似总结的话作了开头:然而认识运动至此还没有完结。这一部分,作者对于实践甚是关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这句话似曾相识,虽然到此方才提出这句话,但是它早已跃然纸上了,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这里作为能动地改造的实践本身就必然成为第二重意义上的为实践而论了。但无论是第几重意义上的为实践而论,也不用计较为实践而论还是为认识而论,最重要的是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或者说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因为惟其如此,到了这种时候,人们对于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活动算是完成了。或许更明确地说,这不应该只是所谓认识活动的完成,或者说这里所谓的认识活动本身只是被毫无意义地重提了一次而已,因为正如作者所说的: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这句话才让文章副标题破折号后面的六个字知和行的关系以及文章最后一句话后半句的最后五个字知行统一观找到了某种解释和归属。

不想以此背景和心态再提无法绕过的康德和他同样对于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伟大调和,但却忽然因本文想起了一句话,虽然这种忽然性泄露了我政治正确的不够,却难掩这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政治上正确。

读后感《读书笔记:学习·感悟·实践·研究》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童年读书笔记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