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大学生

读后感大学生

大学生《逃避自由》读后感。

书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阅读一本好书能够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作品的阅读分析,想信您在阅读后也有所得,通过写一篇作品读后感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悟正当其时,那么该要如何写好作品读后感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大学生《逃避自由》读后感”,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大学生读后感|读一本好书读后感|好书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逃避自由》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更多大学生《逃避自由》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栏目。

大学生《逃避自由》读后感【一】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性结构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以及现代人因极度自由而产生的无能为力感而逃避自由的方式。

他指出人类从自然,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在获得自我意识、个人化、自我发展的同时,却又陷入了一种日益的孤独,产生一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这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使得人们逃避自由(需要事先说明的是,我不会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对自由方面作出相关分析,这是我力所不能及的,而仅以对看完本书后的所思所想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

什么是自由?随着时代的越是发展,它的概念越是让人感到模棱两可,它表面上是行为与意识自己做主不受约束与控制的状态,而实质却如弗洛姆所说的:人的意志,良心,理性征服了人的自然倾向,建立起其个人对自然的部分统治,这似乎成了自由的本质。我丝毫不会怀疑这句话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因为在现代自由确实受到了外在的或是更多来自内在权威的束缚,这种权威来自伦理道德,法律以及自己的良心等等,而尤其重要的是来自个人本身的无能为力感与孤独感。

他谈到,自由的帷幕拉开欧洲黑暗时代的中世纪,那时人没有竞争,不感到孤独和孤立,有安全感和相属之感,却唯独没有自由,人们却为此抗争,文艺复兴和中世纪宗教改革接踵而来,其结果可想而知。表面上,人们的抗争胜利了,但是他们胜利的果实变成了牢笼再次把他们束缚了,而这次的束缚比以前也更加牢固。其原因在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使个人无法正常适应而与发展,个人面对冷酷无情的经济竞争变得力不从心。因此,一个个无能为力的个人产生了并把他们束缚在了无能为力感与孤独感的状态。有人会问,自由为何会产生在欧洲,我想我前面已经提到是资本的主义的发展开拓了自由的道路,而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源于资本的积累,资本的积累在欧洲始于掠夺。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通向自由的道路被开拓成了一条康庄大道,到了现代,自由似乎发展到了巅峰。在这极度自由的空间与时间里,人们时刻注意并充分发挥着自己的个性,更积极进取,更有责任心,更加享受自由这肥硕的果实,然而,大部分人对这份果实是无福消受的,我所说的的大部分人所指向的是逃避自由的人,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和越来越冷漠人际关系无法正常适应,他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变得跟大部分人毫无差别,乃致用放大镜也无法找出他与他们的不同点,甚至,他被同化并消失在了人群里。接下来我将引入弗洛姆所提到的逃避自由心理机制,即逃避自由和自我实现。

大学生《逃避自由》读后感【二】

逃避自由是以消极的方式面对自由,而这种消极我认为在于个人的不安全感不存在感与自我否定。首先是权威主义,很好的权威主义例子便是阿道夫希特勒,他臣服于有权者,就像二战之前唯英法为首是瞻,入侵波兰后英法的绥靖政策,让他看到了英法的软弱无能便对之藐视,藐视无权者。需要说明的是,臣服者臣服于权威以得到安全和被臣服者主宰弱者以展示自己的力量,这二者之间的是一种病态的受虐--施虐关系,究其本质它们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即二者紧密相连,相互生存,谁也离不开谁;破坏欲,破坏外在权威以驱逐难以忍受的个人无能为力感与孤立,与自身之外的世界相比,我感到无能为力,为了避免这种感情,我可以摧毁世界。可以肯定,如果我成功驱逐了它,我仍然孤立,但我的孤立是光荣伟大的孤立,其中,我自身之外的权力都无法将我击碎,因此我体验到了成就与满足。

这就不难理解家庭暴力事件的频繁出现,在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关系里,我感到微不足道,在家庭里我却能体验到一种满足,在绝望后最后的满足;机械趋同,放弃自己的个性,服从于更大的集体以克服自身的无能为力与孤独,可以明确的是,集体后面代表的是文化,个体的共同期待成为的文化按照集体的标准将个人塑造成集体所期待的人,可以说,我们的文化实质是一种模型,个人是模型下的机器(请原谅我在此把人比作机器,而人还拥有了太多无法满足的欲望)。生活中的个体是微不足道的,但如果他附属于一个集体,他便能体验到这个集体的荣耀,他可能体验到一种归属的快乐,甚至为当初的快乐而沾沾自喜,尽管他在这个集体里也显得如此的微不足道。正如顾客和商家,顾客走进独立商人开的零售店时受到重视,他个人的购买对店主至关重要,他像个重要人物那样受到接待,别人要揣摩他的意愿,买东西的行为使得他很重要,也很有尊严,甚至体验到了满足。顾客对大商店的感觉是何等不同!辉煌的建筑、众多的雇员以及玲琅满目的商品给他深刻的印象。

与这些相比,他觉得自己渺小、很不重要。作为一个个人,他对大商店无足轻重。作为一位顾客是重要的,商店不想失去他,因为这意味着有些地方出了错,而且意味着商店将以同样的原因失去其他顾客。作为一个抽象的顾客他很重要,作为一个具体的顾客则无重要性可言,没人会对它的到来感到高兴,更没人特别关注他的意愿。但总的来说,作为一个具体的顾客,他体验到了作为抽象顾客的荣耀。因此,这就不难解释为何总有缠绕不休的人选择放弃个人的完整性以趋同于集体,至少,它能使个人暂时成功驱逐孤独感与无能为力感。弗洛姆针对这种消极的自由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我们坚信有这种积极的自由存在,即,自由的扩大的过程并非恶性循环,人可以自由但并不孤独,有批判精神但并不疑虑重重,独立但又是人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自由的获得要靠自我的实现,要靠的人应该是他自己。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坚信人是有自由的,并且认为获得自由的方式却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概念由人本主义马斯洛提出,他指出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当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并表现出来时,人们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然而马斯洛同样也承认能够自我实现的人是相当少的,这是否这也说明了弗洛姆其实也认为只有极少数人能够享受自由,而自由这种普遍的意识形态是很难实现的。然而,我仍然不禁要问,人真的具有自由吗,弗洛姆也提到人的意志,良心,理性征服了人的自然倾向,建立起其个人对自然的部分统治,这似乎成了自由的本质。

而意志、良心和理性在很大程度上都源于伦理道德和社会准则,社会伦理准则告诉我们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被允许的,个人则将这些伦理准则内化为了自己意志、良心和理性。弗洛姆认为真正的民主代表自由,民主: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而我们知道,平等在现实生活中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民主的最多也只能是多数人的民主,仅能代表多数人的自由,况且以上假设都建立在民主确实存在的情况下,但谁又能证明真正的民主能存在呢?

或许人是不具备自由的社会属性的,发展的道路并不不是自由前进的方向,或者说自由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它被抛在了时代的后面,人们迫于无奈的将之丢弃,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是他们正当的理由,可悲的是自身的完整性也随之放弃,它包括意志、思想甚至是欲望,如果连这些都已经丢掉的话,他的却成为了一台机器,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包括自己的所得所有都是别人所共同期望的,却不是他的,到头来他将发现一切都不是他的而一切也都是他的,更可悲的是这一切是可悲还是可幸他却不能判断,如同我们一样。

大学生《逃避自由》读后感【三】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认为,社会性格是有共同基本经历及生活方式的群体多数成员性格的基本核心,它将外在必然性内在化,趋势人聚精与某一既定政经任务上。而思想,也只有在其回应了某社会性格中最突出的某些需求时,才能变为现实。

因此许多人在谴责所谓人性的罪恶,哀叹丑陋的中国人时,在享受道德制高点的快感之余,亦必需从历史的维度考量这种社会性格背后的群体经历及条件,即相应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而非无端散发一天愁。

此外,社会性格的概念,也可以为从社会条件到特定群体行动提供一条解释的桥梁。比如,弗洛姆认为,当时德国工人阶级没有对纳粹主义jsf究了民主与自由。他提倡现代民主与工业化国家,但他仍然强调了如果仅有这些社会提供的外部自由而没有同等的心理自由是不完善的。弗洛姆表明虽然我们已经不再受显而易见的独裁主义的影响,但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行为仍然受着所谓的常识、专家意见、广告这些因素的制约。一个人真正的自由就是完全不受约束地自我表达和自主地开展行动,并且要对个人真实的情感进行真实的反应。他的存在论中明确地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活的过程。但弗洛姆的反对者们怀疑到,如果真像弗洛姆宣称的保持真实的人性就是在与那些和我们共享一个世界的人保持真正的联系的话,我们的世界将是一团糟。

人本应是自由的!但人在现实的社会中是不存在自由的,或者用宗教学家的话来描述现代人的自由便是命运是无法决定的,你或是被上帝拖着走,或者跟在上帝的身后,当是后者时,你就是自由的。而现代人所要做的仅仅是将命运和上帝换成其他的名词去理解而矣。

所以,人们逃避自由并不是其他的原因,实质上不外乎是内心的欺骗感,同样的不自由,如果别无选择我宁愿选择公开的不自由。否则,我们也许会在罪恶的民主下永远的牺牲了我们的自由。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逃避自由》读后感(优选范文)


这本书是弗洛姆基于对30-40年代纳粹极权主义在全世界泛滥的反思而写的,他尖锐指出纳粹极权主义在社会引起狂热追捧的心理机制——即逃避自由的机制。如果作者仅仅是分析纳粹主义的话,这本书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在我看来,不会长久和深远。很显然,作者在动笔之前肯定也考虑到这样的一个问题,所以在整个内容的安排和结构的设计中,专门讲纳粹主义的只安排了一个章节,虽然每一章节都会涉及这一话题,作者试图想要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说理与逻辑推理过程,或者说通过分析社会中群体/个体的心理机制来进一步剖析纳粹主义。

读后感大全提供很多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这本书用七个章节试图阐明四个问题,即“自由是如何产生以及产生的影响”“三种逃避自由的机制”“纳粹极权主义产生的心理原因”“民主社会中逃避自由的现象”。

一、自由是如何产生以及产生的影响

伴随着文艺复兴、大航海冒险、宗教改革、工业革命,个人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也越来越自由。而且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个人自由的发展。

但是吊诡的是,个人自由的增加并没有给人带来更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相反,人们会选择逃避这种自由。

二、三种逃避自由的机制

第一种是权威主义,是对外在权利的依赖与臣服,具体表现为施虐与受虐,并假借爱的名义。

第二种是破坏欲,就是除掉所有与之相比是个人显得弱小的对象。在纳粹极权主义时代,新中产阶级表现最为突出。

第三种是机械趋同,即从众、随大流,个人自主思想与批判性思维的丧失。

三、纳粹主义产生的心理原因

区分了当时存在的心理基础,一种是无产阶级和自由资产阶级的听之任之心理,还有一种是新中产阶级如何将社会地位的自卑转移到民族自卑。

四、民主社会中逃避自由的现象

民主社会以一种更加隐形的方式存在,这种社会很容易识别,任何一个压抑人、否定的人的社会都存在逃避自由的现象。

所以,应该怎么办?

作者主张发挥人的自发性,重视人的自由意志与人格(理性+情感)的发展,而这种自发性的获得可以通过劳动创造。

教育呢?教育在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作者对教育持批判的态度(好像法兰克福学派都不怎么看好教育)。首先批判了教育扼杀了人的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最原始的表现是孩提时代自由表达厌恶、敌视与喜欢;作者进一步批判了教育不鼓励原创性思维,灌输式的教育,以及过分推崇知识的教育方法更加助长了逃避自由的发生。

读完这本书,对于我自己来说,没有很强的个人冲击感。

“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张快庸)

逃避自由,光从这几个字来说,我就无法理解。现如今,人人都在说追求自由、向往自由,为什么会有人选择逃避自由?这也不由勾起了我对它的兴趣,引发了我对逃避自由的思考。

更多读后感请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如转载请标注来源!

逃避自由是一种心理机制。弗洛姆融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独特理论视角,深入分析了人们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当人们渴望臣服以及贪求权力时,人们便会选择逃避自由。就如极权主义者,他们渴望征服世界、拥有控制他人的权力,他们便会传播逃避自由的思想,让更多的人臣服于他们。

逃避自由是一种真理追求吗?追求真理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有人坚信为反对压迫而死胜于无自由的生存,有人认为为捍卫自由而牺牲是不值得的。有人认为自由是一种内在的真理追求,可也有人把逃避自由当作内心的真理追求。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中提到极权主义者便把逃避自由当作内心的真理追求。例如:希特勒法西斯逃避自由,为的就是控制他人人权,巩固自己政权。追求真理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也是很多人追求真理的原因之一。人们追求的真理并不等于真正的真理,只是他们认识范围内的真理,认识又分正确的认识和错误的认识,所以真理追求与真理是有区别的。

人们追求自由是矛盾的,而矛盾又是对立统一的。面对着压迫,人们渴望自由,拼命反抗,通过斗争的方式反抗权力者对他们的压迫,但在斗争胜利之后,人们往往又会面对新一轮的压迫。那些不惜用生命换来自由,但到头来又屈服于权力,他们的自由还是会受到限制,那他们的斗争又有何意义呢?所以说,绝对的自由是很难达到的,但获得相对的自由却很容易。

人生来就受着复杂社会的各种限制,但也从中获得了相对的自由。人的倾向,最美好的抑或最丑恶的,并非人性固定的生物部分,而是创造于人之外的社会,或满足或挫败这些与生俱来的嗜好,人性固然是社会历史进化的产物,但也有某些与生俱来的机制与规则。但是,社会不但具有压抑的功能,而且有创造的功能。社会为人提供了一定的自由条件,所以人可以在这些条件下,自由地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

个体进化与逃避自由。从孩子出生到长大,这个过程中孩子会进行个体进化,社会会对这种变化进行干预。教育便是社会有意识给儿童设置一些限制,限制他们的个性化发展,从而使他们沿着社会规定的方向发展。例如:从小学到高中,我们都始终受到各种个性化的限制,在学校里,我们禁止穿着奇装异服,必须穿着统一的校服、禁止烫染头发,留着规定的头发等等。教育潜移默化的限制着我们的个性化发展。就算这样,仍然无法完全抑制人的个性化发展,因为人是有思考的,你可以短暂的抑制它的表面,但不能永远的抑制他内心的想法。

随着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化,人的人格也会不断完善,会更加渴望自由。但在个体化进程中,人也会丧失与别人的共性,让自己与他人越来越分离,这种日益加剧的分离可能导致寂寞的孤立,产生紧张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同时又制造了敌视与叛逆情绪。就好比在青春期时的我们,我们极度的渴望自由,当我们受到父母的约束时,我们便产生了叛逆的情绪,越是与他们所期望的背道而驰。但当我们越追求个性和自由,我们便会越觉得孤独,这种强烈的孤独感会一点一点消磨我们的个性,迫使我们逃避自由。

个性化的发展,会让我们与大多数人与众不同,但是,也拉远了我们与他人的距离,让我们更孤独。我们可以选择孤独,但我们同样需要拥有与他人和平相处和合作的能力。我们要意识到是我们选择孤独,不是被他人孤立而被迫孤独。往往很多被孤立的人,会固执地认为他是选择孤独的人,他拥有选择权,其实是他自己根本没有真正认清自己,他是被孤立的出来的。他总是把自己被孤立的事实误认为一种个性,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独行者。当你与一个人无法相处时,你可能是拥有自己的个性,但当你与其他人都无法相处,你就真的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有问题。生活在共同的社会中,我们可以拥有个性,但我们同样需要有适应共性的能力。你可以坚持你的个性(不是你误以为的个性),但你不能偏见地去看待别人对待生活的看法,不要把别人的共性看成平庸或无能,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况且掌握共性也是一种必要的能力。你拥有你的个性,但并不代表着你也同样拥有把握共性的能力。你所看不起的事情,可能就是你无法做到而逃避的事情。

社会中很难获得绝对的自由,从人类长久的历史进程来看,大多数人都生活在相对自由之下,这也是人类在不断选择之后,做出的重要决定。因为人们通过斗争获得自由之后,又渴望屈服、逃避自由,他们会发现他们更适合生活在限制下的社会中,因为他们贪婪社会限制下的安全感、贪婪社会限制下的秩序、贪婪社会限制下财产的保护等等。人都是贪婪的,他们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益的方式生活。

《逃避自由》是一本哲学书籍,在看这本书时,我也真正感受到了哲学的魅力,这本书让我对自由有了一种新的认识(越自由也会越孤独)。以前自由对我来说很空泛,甚至被用来当作一种口号。如今,我对自由有了一个更加具体的认识——追求个性。从中也激发了我对追求个性、逃避自由的思考与反思,让我重新的认识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更多读后感请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如转载请标注来源!

《逃避自由》读后感800字


这本书出版于 1941 年,正是纳粹德国发起对外侵略的第三年。

弗洛姆发现,纳粹得以统治德国的原因,正源于我们对于自由的“逃避”。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人所追求的个人自由,只不过是一个幻影。因为这个社会充满着变化、不确定、疏离感,我们不可避免地被孤独感和恐惧感驱使着。所以很多人选择臣服于公共舆论和大众意识,过上了从众的生活,放弃了自由。法西斯正是巧妙的利用这一点,实现了它的政治目的。

在本书中,弗罗姆回顾了人类追求自由的历史。他指出,人类历史是一个“日渐个人化及日渐获得自由”的历史。亚当和夏娃违反了上帝的旨意偷吃禁果,从而真正有了作为人的意识,自由开始了,与此同时,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亦因此遭到破坏。人类一方面摆脱了传统的外在权威的种种束缚,尤其在当今,人类差不多完全摆脱了宗教及诸种权威的影响,并拥有较充分的物质财富,成为完全“独立的个人”;但另一方面,一旦人类独立,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被瓦解,人的生命价值的完整性亦不复存在。在这之前,人隶属于宗教、社会和家族,而不属于自己。这种状况妨碍人类朝自由、自决和完整的方向发展,但是,它往往又是“慈爱、互助及安全”的,人可能感受到饥饿和外在压迫的痛苦,但人不感到孤独。

然而,获得“自由”的现代人则呈现出另一种情形。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人日益个体化,成了一根根伟岸羸弱的风中芦苇。现代文明制造出大量的物质产品,它像一堵堵高墙,将人与人隔开,把人拉离本真状态。乡下人的热情纯朴在城市绝迹,茅屋的原始气息在一幢幢高楼大厦中荡然无存。甚至在一个人格不健全的社会,人们连孤独也无从察觉,只有麻木、浮躁和野蛮。人们赤裸裸的炫耀财富,却离本真愈远;人们谈论性,谈论女人,却离本真愈远;人们宽容默许一切,却离本真愈远。在当下时代,存在真正成为了一个问题。

那我们只能对“自由”敬而远之吗?弗洛姆告诉我们,有独一无二的创造,才有个人的价值,有真诚的爱,人与人之间才能产生联系。唯有创造与爱,可以战胜我们对于自由的恐惧与逃避。

《逃避自由》读后感1500字


1.通篇来看,这本书里弗洛姆都在对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进行调和,同时强调人的社会性。

2.深受尼采的权力意志学说的影响

3.在逃避的心里机构里,强调摆脱孤立和无权力的焦虑是作为个体逃避自由的核心动机所在,极权主义、破坏性、机械趋同,都是个体寻求自由的手段。

4.人类的自由从积极意义来看,是在于获得人性尊严及个人力量,即自我实现的需要。

5.自由的意义是动态变化的,从中世纪宗教改革到现代社会,除去宗教、经济、社会等外部因素,仍有诸多内在因素阻碍了我们对于自由的认识,但是都伴随着个人的孤寂感和和无力可施的苦闷。

6.绝大部分人选择舍己的自动适应来调和自己与世界的矛盾,即完全去个性化、满足他人期望,变得和他人完全一样,借以消除对于孤立和无权力的恐惧感和焦虑感。

7.我们主观上以为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包括希望、感觉、思想和器官感觉,都有可能是外界加诸于我们的(如催眠的暗示)。这也意味着,同时我们在顺从权威的时候,也会以自己的思想加工,虚伪地欺骗自己这是自己思考的结果。

8在现代社会里,我们也会不自觉的应用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的ABC理论(咨询心理学中合理情绪疗法重要的理论基础),我们对被施加压力行为A(activating event )以及结果C(consequence)的无力感转嫁到信念B(belief)上,即通过认知的自我调整以达到行为及后果的合理化。从这个角度讲,极权主义里被虐待狂对于虐待狂的依赖和认可、虚伪的思考,都是我们掩盖行为真正的动机并将之合理化(即调和愿望与现实)的过程。

9.丧失自我使得我们过分迎合他人期望,自动与他人同一化,这种互相促进的循环中,我们往往选择服从新的权威,因为新的权威给予安全感并解除自我价值的怀疑。

10.我们逃避的不是自由,而是自由带来的孤独、怀疑与不安,为了寻求安全感,我们选择被束缚,选择逃避自由,但是这种安全感诞生于虚幻的自由意志,在自由与束缚的不断交替中,本身是不堪一击的。

11.匿名权威照顾了我们自以为的自由意志,免于我们对强迫性命令的执行,但是这种隐藏的不对等关系说服力更强,对于我们的自由危害更大。

12.唯有当我们有能力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时,表达我们想法的权力才有价值。唯有当内在的心理情况能使我们可以确定我们自己的个人地位,不受外在权威控制的自由,才能成为一项永恒的收获。

13对于批判性思考的扼杀带来的后果一是对于接触的任何事情都抱有怀疑和讥诮的态度;二是幼稚地相信权威人士的话。这两种态度是现代人的常见典型,结果都使得我们没有勇气自己去思考,自己做决定。

14.现代人在幻觉下生活,我们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获得我们所要的,而大多数人从未怀疑这种行为的前提:即我们是否确知我们真正的需要。我们很难停下来想想,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是我们想要的。

15.人们难以认清我们的希望,不是真正地属于我们自己的,而是外界加诸于我们的。在现代史的过程中,教会的权威由国家的权威而代之,国家的权威又由良知的权威而代之,如今,良知的权威又由普通常识及舆论的匿名权威而代之。我们不晓得,我们已成为一种新的权威的牺牲者,在自由意志动物的幻想下生活着。

16.获得自由的方法,是自我的实现,是发挥自己的个性-积极性的自由在于整个而完整的人格的自发活动。自发性活动是自我的自由活动,出于自由意志的活动。

17.我们最感到羞耻的事情莫过于,我们所作所为不是我们自己想做想为的,而最令感到骄傲和快乐的则是,我们所作所为是发自内心的。18.活动的经验是唯一能给予我们真正快乐的满足感,然而现代文化中我们更强调事情的结果而不是过程,因此一旦我们自以为捕捉到幻觉似的成功时,我们就立马开始厌倦。

19.在独特的个人自我之上,没有更高的权力,人是他的生活中心与目的;人类特有个性的成长与实现是未知的目的,绝不可拿其他假定更具尊敬的目的来取代此目的。

20.主观的快乐经验并非一定是衡量某种行为价值的标准。比如被虐待狂。

21.真正的理想的定义是:任何可以促进自我成长、自由与幸福的目标。也唯有在一个社会中-个人生长与幸福-是文化的目标,个人不必屈服外在的权威,也不必受外在权威的利用,以及,他的良知和理想是真正属于他的,唯有在这样的一个民主社会中,自由才会真正地实现。

22.民主制度和法西斯主义的区别在于,民主制度是一种创造经济、政治及文化的条件,以便可以充分发展个人的制度。法西斯主义则是强迫个人服从外在目标,减弱个人个性的发展。

大学生读后感


大学生读后感范文一

目前我读完了第一卷中《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一文,对于爱国这个词和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深一层的了解。这是一九九零年江泽民同志在首都青年纪念五四报告会上的讲话。时值五四前夕,江泽民同志藉纪念五四的机会,提出了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等问题,并强调党要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对中国当代青年寄予了殷切希望。

讲话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江泽民同志提出,爱国主义是我国历史上鼓舞人民的旗帜和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但是爱国主义在社会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含义和具体内容。我想,在今天,我国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果的今天,中华民族在世界上已经有了重要地位的今天,爱国主义一定也有不同的要求。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我们所提倡的爱国主义,绝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这句话深刻点出了爱国主义要求之大,之深。作为中国人,我们要爱国,但是,一味的抵制外来优秀事物和思想,对我们只会有害而无益,所以,我们大家,都不能仅仅将爱国主义停留在情感层面上,只会喊几句口号或者心血来潮的仇视其他发达国家,这些不是真正的爱国;理智的爱国,不狭隘的爱国,是我们更应该学习和发扬的。

讲话第二部分――知识分子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使命,第三部分――中国知识分子成长的正确道路,第四部分――进一步做好党的知识分子工作,其中强调了知识分子的重要使命和作用、青年身上肩负的重任和国家人民的殷切期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宏伟的、艰巨的任务。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队伍中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对于国情的探索,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建设和民-主建设,都使我国人民对知识分子提出了空前广泛和迫切的要求。历史上,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以他们高尚的气节、过人的知识、锐意进取的精神和敢于冲破陈腐和落后观念的胆识,在史册上留下了千古佳话,而五四运动,正是这一切的集中体现。现今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已经占到近半数,即将挑起国家建设的重担,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读了这三部分之后,我对于自己――当代大学生中的一员有了更高的定位和要求。我们来到大学,国家培养我们,不仅仅是让我们找一份好工作,生活得更舒适,也不是培养无用的书生装点门面;我们,是支撑起未来国家脊梁的人,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习好专业知识,做到学有所成;更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了解国情,将来把自己的所学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到学有所用,报效祖国。

大学生读后感范文二

我一般不大去读校园青春爱情小说,总感觉大部分都是一个套路,很浅俗的东西。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却是我比较喜欢的一本,它不像铁凝的文字那样在深深地痛里流淌着深沉而又崇高的大爱,也不似路遥手笔那样酣畅淋漓,在平凡的世界中孕育着伟大的灵魂,读过之后荡气回肠。它是小温馨的,很多情节让我们可以联想到自己的大学生活。玉面小飞龙郑微看似大大咧咧,没心没肺,其实是个比较传统的女孩。为追随青梅竹马的林静哥哥,她发奋读书,如愿以偿来到林静所在的城市。可林静却悄无声息地去了美国,留给郑微的是困惑与不解。痛了,哭了,郑微并没有让自己沉浸在林静给她带来的痛苦中。一次偶然的机会,郑微结识了陈孝正,由原来的恶作剧到后来的爱慕,郑微的爱情似乎是不经意的却又是必然的。与其说郑微绞尽脑汁追到了陈孝正,不如说她的率真,执着,真诚打动了他那颗冰一般冷酷的心。郑微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给了最爱得人陈孝正,陈孝正贪婪的享受着郑微所赋予他的特权。正当爱情之花开的那般灿烂时,郑微与陈孝正的关系也被逼到了十字路口。在前程与爱情上,陈孝正做了一番不大不小的挣扎,但最后还是将力量倾斜到了前程的一边,爱情被高高翘起,悬挂在一边,让郑微有些措手不及。陈孝正又扮演了林静曾经扮演过的角色,抛弃郑微,漂洋过海追逐自己想要的学历,名誉,地位,一次回来换取权利与金钱。陈孝正给郑微带来的伤害远远大于林静给她的困惑,她不像失去初恋时那样坦然,这一次她真的受伤了。 四年后,林静和陈孝正几乎同时出现在了郑微的生活中,两个人都有意要挽回那段感情。可是陈孝正却不能为了爱情放弃已得的一切,他想要郑微回到他身边,重温过去的甜蜜与幸福。陈孝正是爱郑微的,可他的爱里包含了太多自私的成分。如果郑微回头选择了陈孝正,那么他们的爱情注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见不得阳光,因为陈孝正要继续往上爬,就得依靠欧阳一家往上爬。如果为了郑微舍弃这一切,无疑将他四年前做的决定推翻,四年的努力将付诸东流。在强烈爱的呼唤下,陈孝正有过那么一瞬间的动摇,可是理智终究战胜了情感,他不会为郑微放弃在公司的地位。郑微看透了陈孝正的心,无论他怎样用哀求的眼神看她,给她怎样的暗示,也无论她怎样深爱着他,有多么恋恋不舍,她都不能回头。他们两个彼此相爱,终究因为一厘米的高度永远不能相依相偎。陈孝正看似光鲜亮丽,前程似锦,让很多人羡慕嫉妒恨,光纤的外表后是肉眼看不见的伤口,华丽装束的背后是别人体会不到的隐痛。选择了成功的捷径,却也永远失去了纯美的爱情。欧阳永远给不了郑微能给他的一切,这或许也是陈孝正应有的报应。陈孝正与郑微的爱情就像网上流行的那几句话

当你喜欢我的时候,我不喜欢你,

当你爱上我的时候,我喜欢上你,

当你离开我的时候,我却爱上你,

拥有的时候不知道珍惜,失去了才知道它的价值,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站在原地等你到永远的,她也有累的时候,等到她无力承受的时候她就淡然退出了,并不是因为不爱了,而是爱不起了。

林静与郑微之间除了爱情外还有亲情,一直以来,林静都在扮演着哥哥与恋人的角色。虽是初恋之伤却没有陈孝正悄然离开时给她的阵痛感强烈,我觉得在林静和陈孝正之间她最爱的是陈孝正,然而她最爱的也是伤她最深的。她的伤口最后由林静来医治,开始以为林静离开郑微是因为他对郑微只有哥哥对妹妹的那种情感,他有爱的人。后来才明白他离开也是为了前程,或许还有上一代的恩恩怨怨。曾经以为在爱情上林静会是一个追求纯美的人,他不会选择跟一个不爱的女人在一起。他在明知郑微对他执着的爱恋的情况下,依然跟施洁走在了一起。以一个不洁之躯去面对最爱的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爱人,施洁固然优秀,但感觉不在那儿,他们之间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身理上的需求。为了郑微他愿意跟施洁摊派决裂,也愿意去化解自己的母亲内心的怨恨,这是陈孝正做不到的。所以林静能挽回郑微,为她提供一个疗伤的心灵憩所,陈孝正只能在痛苦中度过余生。

读的过程中,字里行间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抹不去的惆怅,这何尝不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缩影呢。我觉得文章中有句话很经典,对于女人来说,爱情是生活的全部,但对于男人来说,那只是他的生活的一小部分,不管当初他给过怎样的承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他们永远比女人现实而理性。

在男人的世界里,女人其实只是一片点缀的白云,他偶尔会赞叹它的无暇和美好,也会对它留恋,但决不会为了它而放弃浩瀚的天空。当然,还有更聪明一些的男人,可以踏着云彩叠成的阶梯一步登天,又或者在风雨来临之前,希望在云下得有片刻安身之地。 是的,林静和陈孝正为了事业可以弃郑微而去,让她品够了爱情的苦酒,郑微的青春里有太多的眼泪是为他们而流,每一次她都真心付出,每一次都逃不过他们给她的劫难。她就像只受伤的的小鸟,躲在僻静的角落黯然泪流。在她生命最重要最美好的年华里,他们两个都玩起了缺席,他们从未考虑她的感受,或许是太高估于她的能力。对女生而言,的确很残酷,却也很现实。阮菀,一个聪明美丽的女孩,曾受到众多男孩子的追捧,把爱情看做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最后还是死在了追寻爱人的路上。

不管怎样,辛夷坞还是从人道主义出发,给了小说一个比较美满的结局。一部好的小说,不仅仅是情节吸引人,语言充满魅力,更应该让我们在读的过程中有共鸣,在大悲大喜中能够超脱,获得升华。亦能在平淡中体会到简单的幸福,一种温馨。所以推荐大家看一下《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一起感受青春年华里的泪雨伤痕。

大学生《红岩》读后感


捧起《红岩》便爱不释手,我全部的身心都被它所深深吸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红岩》读后感,仅供参考!

《红岩》是国民党集中营的幸存者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长篇小说。它主要叙述了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员在渣滓洞中,敌人为了得到口供,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但在*员的坚强意志前,敌人却是一筹莫展,一败涂地。

今天第一次通读了《红岩》这本书,对于这本人们口中的好书我一直抱着一种敬畏的心态来面对,而没想到的是参与了这次征文比赛以后能够有机会捧着这本红色皮子的书页页地翻阅,细细地品读。只需看到封面上的那句话:“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年轻的心就此沸腾了,想重新回到那理想与信仰占领一切的年代!

解放前夕国统区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当我看到江姐回乡下为游击队送药的片段是,眼眶不禁湿了……雨雾蒙蒙的城墙门,木笼子里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映入江姐的眼帘,她尽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去看牺牲者的名单,陡然发现丈夫的名字列在第一行!这种突然失去亲人的感觉我实在是无法想象,这么大的打击她一个弱女子究竟该如何承受?书中如此描述:江姐热泪盈眶,胸口梗塞,不敢也不愿再看。她禁不住要恸哭出声。一阵又一阵头昏目眩,使她无力站稳脚跟……但坚强的江姐立即想到的是自己负担着党托付的任务,没有权利在这里流露内心的痛苦,更没有权利逗留。她的脚步,不断踏进泥泞,一路上激起的水花、泥浆,溅满了鞋袜,她却一点也不知道。她全力控制着满怀悲愤,要把永世难忘的痛苦,深深地埋进心底。渐渐地,向前凝视的目光,终于替代了未曾涌流的泪水。她深藏在心头的仇恨,比泪水更多,比痛苦更深!江姐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一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她在渣滓洞集中营被敌人连续多日严刑拷打,宁死不屈的精神给那里所有的战友以无穷的动力。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指尖,血水飞溅,我们敬爱的江姐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但她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剧烈的疼痛……是她,一个女*员,平静地在敌人面前宣布:胜利永远是属于我们的!

红岩精神就象一面鲜红的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为理想和信念奋斗不息。无数个大义凛然的*员前仆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党的尊严和机密,配合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正是有他们的努力,才有共和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这句话说出来是多么容易,但现在的中国人又有多少真正地从心里感激,对下一代的教育是否会慢慢淡忘这曾经惊天动地的壮举和牺牲,不让孩子接触血腥,红岩里的精神是否会失传?或只是成为小学课本上一篇机械的诵读课文?我生怕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因为身处大学,只感觉到大学里的氛围并不是一个澎湃激情与梦想的地方,相反很多人无聊,空虚,苦闷,浮躁,整日除了学习和逛街就无事可做,相比于革命年代的青年学生如饥似渴地获取知识的劲头,随时为理想,为革命献身的热情,我不禁为我们这一代人汗颜。也许我的观点是片面的,但追求时尚和刺激却是当下年轻人的口头禅。看着眼前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脑海里浮现的确是江姐坚毅瘦弱的蓝色旗袍上鲜红的毛衣,就象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在迎风飘扬,我究竟该何去何从?如何正确定位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我在读了三年大学还无法参透的。也许红岩里最值得我们大学生学习的精神并不是不存在了,而是随着时代的改变其具体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身怀远大抱负,为建设更加富强的中国和实现自我的价值而奋斗!也许信仰不再象那个年代那么重要了,但共同的目标却一直牵引着为之付出努力的人们坚持不懈,奋斗不息!

喜欢《大学生《逃避自由》读后感》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后感大学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