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初二孔孟论学读后感

初二孔孟论学读后感

孔孟论学习读后感。

如果说,一本书就是一个台阶,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将有千万道台阶等着我们去跨越。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书籍就是他/她最可靠的朋友,一个人在读过每一本书之后都会有一些收获和体会,最好的心得其实是自己“产出”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有关作品的读后感范文有哪些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孔孟论学习读后感”,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孔孟论学习读后感

学习了《孔孟论学习》后,我感到收获颇多,特别是对于自己的日常的学习有了深刻的启发。我认为学习过程中,兴趣和爱好是非常重要的,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成功之母。 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最关键。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的目的就是强调兴趣和爱好的重要性,事实上也正是真正爱好学习的人,为学习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记得小学时有一个同学调皮异常,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多不注意听讲,有一次老师让他上黑板默写生字2020词,居然十个错九个,而且笔画笔顺错误甚多。

老师就让他在黑板上抄写三遍。要平时,在本子上抄他根本没有自觉性给它抄完。在全班同学和老师的共同监督下,他很认真地一字2020不漏地抄写着。并再次对他进行听写,效果比第一次好。以后他学习一偷懒,老师就叫到黑板上去听写,他居然每次都欣然同意,而且完成得相当不错。比起以前让他在练习本上自己去抄写的效果要好得多。我们同学就有些不明白,于是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喜欢到黑板上写字2020。后来逐渐他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很强烈的兴趣,而且有几次考试语文成绩都名列前茅。可见,兴趣对于学习是多么地重要埃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过类似的经历,感兴趣的,特别喜爱的学科总会学的很好,而兴趣不大或反感的学科自然成绩会很不理想。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那样,我们就会成为一个爱好学习的人,一个学习成功的人。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论学习读后感


论学习读后感(一)

最近一直呆在寝室,比较专心地看了一本《学习论》,施良方着(可惜,他英年早逝了!)。这本《学习论》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西方各家学习理论,从20世纪初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确立到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以及第三股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这三股心理学势力都在不同时期提出并且发展自己的学习理论。

为什么要看这本书呢?因为我在关注二语习得迁移的时候,发现心理学的各种主义总是在影响着二语习得理论的发展。例如,20世纪上半叶,行为主义在心理学占主导地位。受其影响,在语言教学上教师总是不断采用各种方法刺激学生学习,并且不断让其练习不断强化,同时不断改正他们不良的语言学习习惯,消除其母语的干扰。

然后60年代开始强调人的意识,强调要通过研究学习者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来揭示学习规律。这个时候认知主义心理学抬头。在语言学里,代表人物之一是乔姆斯基。

也是在60年代,人本主义作为一种运动和学派出现了。代表人物有班杜拉和罗哥斯,以及杜威。感觉David Nunan也是属于这个流派的。他们认为真正的学习涉及到整个人,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他自己独特的品质,发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当我想关注二语习得领域里的一个小问题的时候,例如迁移现象,还不得不去补习相关学科的知识,例如心理学,心理语言学,语言学,教育学,认知学,以及统计学。当然,如果研究其他二语习得的问题,也必须涉及到社会学,社会语言学,神经学和生理学。当我们关注一个问题越深,可能从旁人的角度看来越孤立越没有研究价值,但是真正研究下去到某一程度,很可能就会打通相邻学科,成为博学之才!

同时,我也想修正我以前错误的认识。以前,我对教育学有很大的偏见,对那些学习教育学硕士的同胞们有些轻视,或者对他们的选择表示惊讶和不解。现在看来,除了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兴趣,还要尊重科学!


论学习读后感(二)

假期里拜读了施良方的《学习论》这部书,施教授兢兢业业在认真研究和分析了西方各家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着力分别加以介绍和评论。全书包括绪论及十六章,近500页的篇幅。由于高三假期时间较短,诚然自己水平也很有限,我看得比较快因此也比较肤浅,有些理论还不甚理解,需要以后利用业余的时间细细研读,参透其中。以下仅就自己还算读懂的第六章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来谈一些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方面的启示。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它更加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主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对学习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解释,它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放之各种情境皆准的教条;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建构主义者对教学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案,但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是一条核心思路。基于以问题解决来推进教学的思想,我就高三思想政治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根据2013年高考的考试说明,思想政治学科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使考生体现出考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理解程度,以及综合运用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在高三的一轮复习课上就尝试以问题解决来推进复习,同时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构建,具体操作是:

1、提出问题。教师可以针对所复习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也可以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如《经济生活》在复习到商品这一概念时,我先让学生自主复习判断商品与否的标准,然后提出当前,生活中出现如三鹿奶粉、地沟油、毒胶囊等问题食品,这些是不是商品呢?问题一出,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开始窃窃私语,有的说是,有的有表示怀疑,最后通过讨论明辨是非,构建知识,达成共识,加深印象。

2、尝试解决。让学生去思考、去尝试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合作,但这都不应妨碍学生的独立思考,而应配合、促进他们的问题解决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实质性的转变,充当着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在问题解决中,学生要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也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从而作出合理的综合和推论,分析、解释当前的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解决方案,而在此过程中,学生便可以建构起与此相应的知识经验,并且学会归纳、总结。例如在复习到《生活与哲学》中唯物辩证法中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一难点时,学生经常出现失误,我引导他们,主要矛盾表明矛盾的个数至少在两个以上才有主次之分,而矛盾的主要方面指的仅仅是构成矛盾双方的一个方面,同时让同学们事先搜集相关的高考题及模拟题,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清晰二者的区别,并自主的归纳出在试题中出现相关的词语、关键词进行判断,从而建构出区别这两个知识难点的方法,达到理想的复习效果。

3、观点碰撞。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更具有价值。一个不善于发现问题的学生显然是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学生不仅要从理论和事实上说明自己的观点,而且还要从理论和事实上推翻对方的观点,这必然要求学生善于发现对方观点的问题所在,这样才能在辩论中向对方提出质疑,同时使学生进一步反思自己的立论,不断完善,使之清晰化、明朗化、系统化,更好地为本方观点立论。例如,选修《经济学常识》的复习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与之前复习过的必修一《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加以比较,相互借鉴,使学生顺利的掌握了相对晦涩的原理知识。

4、检验知识。学生的假设和解决方案是否合理、正确,必然回到实践中,经受实践的检验。如果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原有的假设或方案是不完善的或错误的,教师此时切忌加以批评,而应给予必要的鼓励,并引导学生找出原因或调整方案,我们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参与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至于结果是否正确并非最重要。因为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了整个过程,才叫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构建。例如,在复习到必修二《政治生活》时,常用的方法就是找主体,那我就引导学生围绕每一个政治主体进行小结,特别是在习题的实战中,我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主体来解决问题,再请一位同学说出每个政治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学生不仅认真落实了基础知识,更好的自主构建了一个政治网络,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5、拓展知识。通过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渠道深化、拓展自己所构建的新知识,使之达到学以致用,为今后进一步知识构建作好充分的准备。高三的一轮复习基本结束以后,就要进入注重各考点内在联系的二轮复习了,这时候就更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如何有效的整合每本教材的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甚至是综合运用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的能力,任重而道远。我将继续在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高三复习,考出理想成绩!

作为青年教师今后还应多读书、多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努力想一名优秀的高中政治教师的目标迈进!以上仅是我的一点拙见,望其他老师多提意见。


论学习读后感(三)

机会读到一篇内涵如此深刻的文章,当然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虽然事因不太有理,但总归还是让我有了一次觉悟的机会。叔本华这个人我很不了解,但是从宏观一点的角度看,我知道他是一个充满传奇并有着非常丰富的人生经历的人。

对于一个人来说读不读书是他自己的事情,那么读怎样的的书当然也无关他人的事了。但这显然不该是一个大学生应该做的,既然选择了来到高校继续深造那么就代表我们自己清楚我们的本分是学习,读书是我们学习的一个必然过程和必需的步骤。

那么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我曾看易中天评今人读书的一篇文章,他说现在的学生读书都带有极大的功利心,什么书对自己有利就专读多读,而一些修身养性的书与他们而言似乎无关紧要因此常常被置之高阁。读书的风气很浮躁,读的内容也肤浅而少有收获。他认为,读书就应当只为这本书而去读它,并不带有目的性,并不期望从中收获什么而去读。我觉得很有理,因为读书的态度显然决定了一个人能读到什么程度。书本对于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根本无须为自己能从中学到什么而劳心伤神,毕竟经典的书籍有她底蕴丰富的历史沉淀,流行的书籍有她包罗万象的时代气息。不论什么类型的书籍,都有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当然还是不包括腐朽或毫无内涵的坏书。

因此就读书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会选书来读。从最初的尝试者来说,读书讲求兴趣。什么书是我想看的,是吸引我的那么我便拿来读,从中获知感悟,并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渐渐的,读书的品位层次不断提高,就能各方涉猎并深入研读。我想,读书真正的精髓,就在于自己的感觉与书中的灵魂与作者的思想相互交织,演变出读者自己的领悟。

就如叔本华所言,要一个人记住他所读过的所有书就像要求一个人把他所吃过的东西都储存在体内是一样的荒谬。并未见得满腹经纶的人就会比言辞稀少的人学识渊博,人诚然会对自己有兴趣的东西记得更多,这无可厚非。所以,读书是过程,不是目的,更不是工具。我们应当了解读书是本能,我们能在这看书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品性,修养身心。

同样地,要想记住自己读过的内容便应该学会温习。其实没有人会要求我们记住哪些书或是其中的某些内容,我们需要的是有一种自我思考的能力以及对懒散的自控能力。因为即便是最伟大的哲学家或是文学家的言论着作都是属于他自己的思想,若读书的人没有自己的推敲,那么他读的永远只是一本着作,而不能说他真正读到了书。

我想,就看书而言,读书更能显现出读者在精神上对作品的感知。其实不论读多少书,都应该能启迪我们内心真实的认知,只要我们端正态度虔诚拜读。

孔孟读后感


孔孟读后感(一)

读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之孔孟有感:

正如文中所说,孔子生活在一个安逸的时代,贵族式的战争、骑士般的精神,至今让我们有些人遐想不已,而孔子本身也是贵族,尽管已经没落,但猜想在彼时的大环境下,想必也比孟夫子好得多,因而孔子更为关心的是礼,是一种统治秩序的维持,是小资的心态,因而他才能悠然自得地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他不会也不能过多地关心社会的底层,这点似乎与西方的贵族一样,顶多只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当你一展身姿要与他平分财富争夺地位之时,彼时的善良与同情也就消失地一干二净!

而孟子呢?却全然不同,人性的贪婪与倾轧让他看到的是一个不安全不稳定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年轻人他能没事出去旅游散心对着饭菜挑三拣四混入小资吗?他为什么提倡革命性?那是他的那个社会已经濒临崩溃已经没有前途,那是因为他长期混迹于底层(孟子没落贵族,此时照孔子的说法已经彻底礼崩乐坏了,很多方面可能享受不了孔子那个待遇),已经见识了太多的罪恶与凄凉。他为什么主张性善,那是因为在那个大环境大背景之下,唯有性本善能够给当时的大众,当时的有志青年一丝希望和曙光!我想,孟子在这方面也许与钱穆先生撰写《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目的一般。他为什么提倡低水平平等思想,这固然与他当时的视界局限有关,也与其对人生的终极意义的思索有关。

这些也许与黄仁宇先生以经济的角度来观察中国大历史格格不入,但他们共同产生的一个话题就是: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是哲学地看待人的存在抑或其他?我想这才是孟子思想的起源地之一,也是人类不得不探索和深究的重点!

研究历史,正如黄仁宇先生所说,一定要考究他们的历史背景,但是仍有一点黄仁宇先生没有提出的就是考究他们的位置!粗俗的我们常说屁股(位置)决定头脑,莫不是如此?!


孔孟读后感(二)

孔孟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孟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着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孟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课文的几则语录,体现《论语》的文学特点。首先,它们全是用当时的规范口语写成的,明白如话。其次,语言自然流畅,简约朴实,不事雕琢,不求辞采,却能表达出深刻的道理。再次,它们有一种从容不迫、多方启发的风格,体现出所谓文如其人的文章规律,使读者如同亲眼目睹循循善诱的师长。最后,《论语》偶尔也有生动的比喻,使读者耳目一新。

《孟子》也属语录体。《孟子》善于论辩,《孟子》的比喻,有故事,有情节。课文中弈秋诲人的故事,就是一例。这种故事往往成了寓言。这样的寓言是为了说理,为了辩论。《孟子》的寓言,多有民间故事色彩。《孟子》里许多寓言至今仍然家喻户晓,如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等。


孔孟读后感(三)

说到孟子,我们还会想起孔孟之道,他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使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给后世留下了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千古美谈,成为母教之典范。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着书。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孟子提倡仁、义、礼、智,并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就是宽厚,指同情、关心和爱护的心态,即仁爱之心。义,就是正直,指正当、正直和道义的性格,即正义之气。礼,就是谦让,指礼仪、礼貌和礼节的规矩,即礼仪之规。智,就是才能,指明辨是非、善恶分明和明理睿智的能力,即智谋之力。信,就是诚实,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的品行,即诚信之品。

孟子是一个慨然以天下自任,富有使命感的大丈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处身于战国乱世,他希望用自己的一套仁政理想辅佐诸侯统一天下。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在一个分崩离析,中央集权沦丧的时代,武力才是解决争端,争取利益的最有效途径,孟子倡导的仁政必然难以被统治者所接受。虽然不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行,增益其所不能。他仍以天下为己任,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即他仍要把他的思想学说宣布于天下,以此来影响并匡正世风世俗。

除了像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这样家喻户晓的故事外《孟子公孙丑》中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关于这一点,告诉我们做事情的出发点要正确,才能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承认,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否则,即是你通过一些手段使自己占据了有利形式,但最后还是会失败。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所以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最终的胜利,就是因为我们的行为是正义的,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赞成和支持。

《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了。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这一点告诉我们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断积淀,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形成更开阔的视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和事业的征途上,我们经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发展,或者一叶障目,被一点小障碍阻挡了视线。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长远的发展呢,为视野不够开阔而错失了机遇。因此我们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观到事业的大海,摒弃井底之蛙的心态,做一只向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着更高更远更开阔的境界靠近。

所以孟子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纵观能成大事者,贵在目标与行为的选择,也就是他们懂得选择什么放弃什么。如果没有目标,或者做多了无用的事情,必然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成为碌碌无为的人。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到头来只能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终无所成。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一样的道理,所以,一定要舍弃一些事不做,去做该做的事,具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宁静胸怀。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在这个社会里,有些人做着自己做不了或不喜欢的事而一事无成,有些人做着自己不想做的事而痛苦不堪。

《孔孟语录》读后感1000字


论《论语》对学习的帮助


世界上的真理永远是最朴素的,就好像一路阳光,看似微小,但是仍照进了你的心田。就像《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但是他激活了你内心的良知与友善。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把孔子说的话进行编撰和记载而留下的一本儒家经典著作。在我跟随老师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我深知了许多道理,其中孔子对学习的阐释让我受益颇多。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把学过的知识时常温习,不是很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么?别人不知道我,我不生气,不是很君子么?其实,对于我来说感触最深的还是第一句。因为老师要求我们每天都要背一段书,但是给的时间并不是很充分,所以每次都是在课上强背下来,结果一下课就忘得一干二净。所以每次都要复习,就这样反复重复,一次又一次的背诵,背出来的效果居然比一次性背出的效果好。要知道,我背书从不背第二遍,总是一遍过。所以总会有遗忘的现象。自从我用了老师的这种方法之后,我背书就再也没忘过。

学习还应多思考,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而无所适从;如果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感到懈怠。因为初中我的数学成绩并不是很理想,所以导致我一到数学课就会走神或开小差,几乎没有完完整整地听完一节数学课。要么就是听一会课就玩了起来。随着我数学成绩的越来越差,我就再也没有在数学上花过多大功夫。结果恶性循环,我的数学越来越差。可当我进了高中之后,因为新奇感,我第一次在数学课上集中精力听课。结果我居然燃起了学习数学的信心,数学课再也没有开过小差。但是当我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我就感觉渐渐难了起来,作业看不太懂了,只能看着笔记,翻着书,花大量的时间来完成作业。再后来,就彻底看不懂了。就像《论语》中写的那样,迷惘而无所适从。正当我陷入绝望时,同学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他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来教我如何思考问题,并拿出了课外资料向我讲解。看到他的资料,我的脸就红了。因为我自己也买了一本,但是因为我初中养成的坏习惯,我的资料到现在一字未动。看着他几乎快写完的资料,再看看我的空白一片,我知道了原因。自那之后,我就不停的在书与资料中盘旋。终于,经过我不懈的努力,我的作业又回到了刚开学时的模样,渐渐地回归了正轨。

读完了《论语》之后,我感觉我对学习的理解更深刻了。温故知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等,都对我们的学习有着很强的指导性。我要在《论语》的帮助下,更好地学习。

《论学习》读后感_《培根随笔》读后感1000字


我时常在学习这条道路上迷茫,不知所措;有时甚至会怀疑我为什么要学习;学习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读书好多好多的令自己烦恼,却找不到问题的答案。

不能说为自己的父母学习,而我们也没有像周恩来那样,信誓旦旦的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毕竟我们眼中的世界还非常小。这一切一切的难题一直困扰着我许久许久。开心时,就能忘掉一切,并常勉励自己要好好学习;难过时,那噩梦般的问题紧缠着我。

我们到底读书是为了什么,到底有什么目的,让我们对学习不离不弃呢?

《培根随笔》是一本关于培根对于某些观念、问题的自己的想法和看点。里面就有一篇《轮学习》。这里面就这样说到:

读书学习是为了获得享受,培养斯文的气质,培养发展的才干。他所获得的享受,主要是表现在独处的时候;斯文的气质,主要表现在谈吐上;所发展的才干,主要表现在处理事情的决断上。因为,经验丰富的人固然能做事,也许还能洞察细节末枝,但统领全局和运筹帷幄上的才干,则只是出自那些博学的人士。

读到这儿,我不禁联想到当今的社会,只有你有学问,不愁找不到好工作;你有气质,谈吐大方,为人谦逊,人人都会尊敬你,爱戴你;你有才干,才不会被人轻视,你可以借着自己的真实才干获得自己喜欢的工作。学习对我们来说是有用的。

读书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提出相反意见和进行驳斥,也不是要完全相信书中的内容,将其视为真理,也不是为了寻找谈资,而是为了在心中进行衡量和斟酌。

而我的学习却是死脑筋,十分的喜欢吹毛求疵,往往少了省查和思想,更别提什么衡量和斟酌了。而读书应该有选择地阅读。有些书应该粗读,有些书则应该细读和精读。我往往喜欢那些故事情节较重的小说,而不是被冠上名著之称的那些书籍。每当我读完小说时,则有种看了一部电影一般,毫无收获,只当看完了一篇故事。而我现在才发现我当时错的多离谱。我不应该对名著产生抵触,丝毫不愿意去阅读。我可以学学里面的有用的知识,而那些小说则可以当做休息的娱乐节目,可以安安静静的看一篇故事。

学习使人变得充实,讨论使人变得机敏,写作能够使人变得精准。

一个思维不能够集中的人,可以研究数学;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究法律案例;缺乏分析判断能力的人,他可以研习形而上学这种心灵上的缺陷,都可以通过学习来得到改善。

喜欢《孔孟论学习读后感》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初二孔孟论学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