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国史大纲读后感800字

国史大纲读后感800字

《国史大纲》读后感2000字。

俗话说:“良书即益友,今明永如斯。”在我们上高中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中外经典名著。读过经典名著的人都知道,每个人在读完中外经典名著后都会产生不同的心得体会,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那么,在读中外经典名著时你体会最深的是哪一本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国史大纲》读后感2000字”,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国史大纲》是一部简要的中国通史,用大学教科书的体例写成。内容包括自上古三代以迄20世纪中叶之中国历史的演变发展,尤其是经济与社会、政治制度、学术思想的状况及其相互影响。全书力求通贯,便于读者明了治乱盛衰的原因和国家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本书成于艰苦的抗战年代,作者的忧患之情跃然纸上,对学生积极抗战,增强民族凝聚力起了积极作用。著者钱穆是著名的国学大师,江苏无锡人,原名恩,字宾四,民元改名穆。先生毕生著书70余种,约1400万字,在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的通论方面,多有创获,尤其在先秦学术史、秦汉史、两汉经学、宋明理学、近世思想史等领域,造诣甚深。

《国史大纲》的《引论》甚为重要,表达了著者的文化观、历史观与方法论。他指出,研究历史,撰写中国通史的目的在于:首先,能将我国民族以往文化演进的真相明白示人,为一般有志认识中国已往政治社会文化思想种种演变的人们提供所必要的知识。其次,应能在旧史统贯中映照出现今中国种种复杂难解的问题,为一般有志革新现实的人所必备参考。前者在于积极的求出国家民族永久生命的源泉,为全部历史所由推动之精神所寄;后者在于消极地指出民族最近病痛的征候,为改进当前方案所本。这是钱穆撰写此书的主旨。

著者以独特的眼光注意把握时代的变迁,如战国学术思想的变动,秦汉政治制度的变动,三国魏晋社会经济的变动等。钱穆的通史研究在立论的标准上反对以一知半解的西方史知识为依据,主张深入理解本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个性与特性。他又以整体与动态的方法,把国史看作是一不断变动的历程。他认为,几千年来的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学术思想是发展变化着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政治制度而言,综观国史,政治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由封建统一到郡县的统一,由宗室外戚等人组成的政府演变为士人政府这自西汉中叶以后,由士族门第再度变为科举竞选,考试和选举成为维持中国历代政府纲纪的两大骨干。著者十分注意中国行政官吏选拔制度、士在文治政府中的地位、政治权力与四民社会的关系。就学术思想而言,秦以后学术,不仅从宗教势力下脱离,也从政治势力下独立,渊源于晚周先秦,递衍至秦汉隋唐,一脉相承,历久不衰。北宋学术的兴起,实际上是先秦以后第二次平民社会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新气象。就经济而言,秦汉以后的进步表现在经济地域的逐渐扩大,而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播、政治建设逐渐平等相伴而行,尽管在历史上快慢不同,但大趋势是在和平中向前发展。该书也分析了阻碍中国历史发展的病态.如中唐以后的社会是一个平铺散漫的社会,政治仍为一种和平大一统的政治,王室高高在上,社会与政府之间的相隔太远,容易招致王室与政府的骄纵与专擅。又如社会无豪强巨富,虽日趋于平等,然而贫无赈,弱无保,其事不能全部依赖于政府,而民间又苦于不能自振。再如政府与民间沟通在于科举,科举为官后出现腐败等。这都是中唐以后的病态。宋儒讲学主要是针对这种种病态而发。然而宋以后不能自救,中国政治进一步遭到损害。明代废除宰相,尊君权,以及清朝统治,皆背离了传统士人政治、文治政府的精神。这些都是中国历史中的病态。挽救这些病态则需要一种更生.这种更生是国家民族内部自身一种新生命力的发舒与成长。书中认为,我民族数百世血液浇灌的民族文化精神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充满了生机,不仅能挽救自身病态,而且能回应西方文化挑战,争取光辉的前途。

《国史大纲》第一次明确地把文化、民族与历史三者联系起来考察,认为历史就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展开和演进,研究历史的目的不但要厘清历史事实,更重要的要弄清事实后面所蕴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进而形成既有别于新考据学派,又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型历史观,成为二十世纪文化民族主义史学派的代表。同时,强调文化是民族国家认同的基础出发,对新考据学派所持的史学观进行了批评,集中彰显了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这对抗战期间以史为鉴,从民族的记忆中找回自尊和自信,激发国人的民族意识,唤醒沉睡的国魂,发挥了重要作用。该书作为一部章节体兼顾纲目体的通史著作,突破了传统史学著作只重政治制度的纲目体例,全方位展示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等社会生活的全貌,鲜活了历史事实,还原了历史真相,这种全新的著史方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钱先生以史学为路标拓展新儒家思想,既突出儒学精髓,又接扬春秋传统,与以哲学思想为路径的现代新儒家交相辉映,建立了一柱擎天的新儒家史学。总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可以从历史汲取经验和智慧。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延伸阅读

朝更三因与更替六源_《三国史话》读后感


朝代的更替,不外乎两种可能性——内部和外部产生的更替。内部的更替是指譬如说外戚啦,大臣啦,之类的取代了原有的王朝,建立了新的王朝。而外部的原因可以是农民起义,其他各种类型的起义,后来起义者成功了,当了皇帝,创立了一个新的王朝;或者说,有很多军阀(我们接下来将要谈到)起来起义,而没有一个人成功地夺取了整个中国,很多军阀“共有”了中国,形成一个时代,比如说,三国就是这样的一个时代。而不论是内部的更替还是外部的原因,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就是我提出的“朝更三因”和“更替六源”。

“朝更三因”说的是内部的更替,我把它总结为“外戚势大”、“宦官弄权”和“皇上无能”。这三点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了,东汉乱源的情况也基本相似,在此不再累述。只不过,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在这三者之间,“皇上无能”是最基本的原因。因为“皇上无能”,外戚才能有很大的势力,权利;宦官才能有权力,才能弄权。在这里要对“弄权”做一下词语解释。“弄权”,顾名思义,就是玩弄权利。某人有很大的权利,但不正当地使用这些权利,或者不拿这些权利干正经事,比如说,你明明有权利治理国家,但是更本不好好地治理国家,就是弄权。只因为“朝更三因”而灭亡的朝代并不很多,大多朝代的灭亡都是“朝更三因”和“更替六源”两者共九个问题点都有。

接下来我们说“更替六源”——“政府剥削平民”、“百姓负担太重”、“土地兼并严重”、“宗教煽动人民”、“门阀势力过大”、“军阀扰动天下”。其实这几点非常简单。“政府剥削平民”和“百姓负担太重”说的其实是同一点,都是说百姓认为自己的负担,主要是前面讲过的“税”和“役”,太过沉重,他们自己接受不了,也没有办法生存下去,就不得不起来反抗政府,这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官逼民反”。“政府剥削平民”唯一的一点不同就是说政府要农民交很多税,服很多役,是故意的,是为了满足官员自己,或者皇帝的玩乐,或者别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国家去无偿干活,活着每年给政府交一大堆钱。大家想想吧,每年交好多钱,无偿干好多货,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好处,也对自己的国家也没有好处,谁愿意呢?土地兼并,是古代的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其实和我们前面说过的“百姓负担太重”关系很大。农民们因为负担太重了,“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他们也活不下去,那样的话,农民们有两条出路,一条是起来造反,还有一条就是去投靠地主。农民去投靠地主的话,他们就等于是这一地主的“私人农民”,在古代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佃农”。这些农民虽然要给地主们交钱、粮食,但是他们至少能生活了,他们不需要交税、服役。这就是“土地兼并”。“土地兼并”会给国家带来很多问题,比如说,国家没钱啦,没人做“基础建设”的活啦,等等;同时也会造成地主的势力,和在地方上的权利越来越大,甚至有可能就不听从国家的掌控了。而宗教,则是一种“火上浇油”、“煽风点火”。人民们本身就对这个王朝不满,又有宗教出来说什么这个朝代该灭亡,我们要怎么怎么样,我们要起来造反,等等来激起人民的反抗;因为古人还是比较迷信的,所以这种宗教煽动往往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宗教煽动人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黄巾”了。黄巾其中一个领头人就是张角,他假借道教的名义,说什么“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来鼓动人民起来造反。

而剩余的两个“门阀势力过大”、“军阀扰动天下”。涉及到了两种“阀”,我们意义的来做解释。“门阀”,就是“世族”。大家听到这个词的出现,一定感到熟悉多了吧。“世族”,把它拆开来,就是“时代做官的家族”。形象地说:你爷爷做官,所以你爸爸也做官;因为你爸爸做官,所以你也做官;你自己做了官,你儿子也可以做官。这种制度,不可否认的是,是中国选拔人才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制度,主要实行的年代就是魏晋南北朝。这个制度,在主题上,是为了让当时的世族家族开心,这样国家就能比较稳定,因为这些家族的成员的势力很大,一旦和国家“闹起别扭”,结果肯定好不到哪里去。但是这些家族的势力太大了,对于一个朝代来说,也不是好事。首先,很多人才没有地方来大展身手,位置全被世族占了。而且,如果他们势力、权利太大了的话,很有可能威胁皇帝——我们在最前面讲过的新朝就是个典型例子。王外戚不只是外戚,还是世族、门阀。门阀手中是掌握了权力的,他们的权利也要依靠政府才能发挥作用。而军阀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军阀和门阀正好相反。军阀有点类似于“暴发户”,凭着三五好友,和一杆枪,后来有了钱来组成军队,再后来又有了自己的地盘,再后来甚至可以成立国家。这就是一个军阀最理想的道路了。如果说,门阀掌握了权力,那么军阀没有什么在政府里的权利,但他们有军力,可以打天下。如果说,门阀需要依靠政府,喜欢政府很有威慑力的时代,那么,军阀正好相反,他们讨厌政府,他们喜欢政府没有什么能力,也没有威望的时代,也就是“乱世”。想一想,我们前面说过的后汉末年,那两个小皇帝,那个在“斗来斗去”的政府,还有农民起义——政府真是一点威慑力也没有,到汉献帝时期,政府连一点实际的权利都没有了。那么,这种时代称不上时是“乱世”吗?果然,军阀们都非常喜欢这个时代。董卓,是军阀;曹操,是有那么一点势力的军阀,因为他的家族在朝廷里有势力,但总体来说还是军阀;刘备,是有身份的军阀——他有一个“皇叔”的身份,但是还是靠武力打天下的;吕布,彻头彻尾的军阀;孙权一家,尤其是他的哥哥孙策,和他的父亲孙坚,也是军阀……大家可能会发现,三国中大部分主要任务,和建立国家的人,都是军阀,这点,和三国生为一个“乱世”,是密不可分的。作者:尤昫力

《小孩》读后感2000字


《小孩》是大冰的第七本书,也是我读大冰的第七本书,每一本书我都读得如痴如醉,读这本书,读到凌晨两点钟,一个人坐在床上,不知不觉,泪布满全脸,如果有人说我最擅长的是走心,跟大冰的文字相比,我只是沧海一粟,太不起眼,我太喜欢大冰的文字,太喜欢大冰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也太喜欢我身边的世界,我身边的每一位家人了,是的,就是家人,后天我为自己选择的家人!

我是一个幸福的人,跟大冰身边的朋友相比,我是一万个幸运的人,虽然我出生在一个破碎的家庭里面,虽我也是农村出来的野丫头,但我全家都宠爱我,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姐姐弟弟妹妹、叔叔婶婶、老师同学、身边的闺蜜朋友,我所到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有无数的贵人去帮助我,但瓶罐没有、采没有、樱桃也没有,瓶罐初中都没有毕业就辍学了,理由不是他调皮不爱学习,而是家里穷,如果家里一定只能有一个人去学习,他愿把机会留给姐姐,因为姐姐是女孩子,姐姐不读书就只能回家干农活,然后找人嫁了,生一堆小孩,所以15岁他就去采石场上班,给姐姐挣学费,仍记得读初中那年,我和姐姐都不爱学习,我对姐姐说:如果我们两姊妹一定要有一个人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一个人要完成爷爷奶奶的心愿去读书的话,那你去追寻你想要的生活,我来完成爷爷奶奶的心愿那时觉得自己很悲壮,不爱学习的我,为了考上大学,高中选择去练体育,我们体育组十几个男生, 就我一个女生,每天十几圈的训练,和男生一起蹲杠铃、冲坡,下雪、下冰雹。含着眼泪依然在风雨里奔跑,终于顺利大学毕业了,回过头来猛然发现,我比姐姐要过得幸运很多,勤奋努力的孩子上天是不会辜负的。瓶罐后来在大松的鼓店里当学员时,一有时间就反复的练鼓、看书、练鼓、看书、在练鼓、在看书,他的专注打动了一位老者,他资助瓶罐上了大学,圆了他的大学梦,帮瓶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出路。

当你不再执着于找出路的时候,也就有出路了,樱桃是一个被领养的孩子,从八岁开始就帮家里干活,经常挨打,直到一天,他终于受不了了,便离开家一路向南,没有人生目标,也没有方向,走到青岛,她同时做三份工作,为的只是不让自己闲下来,受到客人刁难、同时挤兑,他会一声不吭,越是受过苦的人越能忍,越是缺爱的人越会全力以赴去爱人,越是卑微的爱一个人越得不到别人的珍惜,樱桃拼命去做兼职、拼命给男朋友花钱,甚至把店长的职位让给男朋友,然而,别人转身就结婚了,樱桃逃也似的继续往南走,有时候在路上也能找到归属地的,好感谢大冰的小屋收留了樱桃,里面的兄弟姐妹给了樱桃一个温暖的家,并且在樱桃失聪患病对小屋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时候仍对她不离不弃,甚至樱桃现在还在大冰家休养,好开心,我流浪了那么多地方后,在西安我也找到了我的家,遇见了一群对我不离不弃、祸福相依的家人,感谢西安、感谢自己的选择。

当你选择越努力,你的人生就会越幸运,刘亦菲的座右铭是: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采就是这么一个努力到疯狂的人,她小的时候,妈妈把她带到街上想抛弃她,一个人、一个小孩被遗弃后,站在茫茫人群中,手足无措的感觉我无法感同身受,上大三的时候,我妈妈出事的那段时间,我有一年零两个月联系不上妈妈,那时我明白人生只能靠自己,我在梅园摆地摊的那次,小摊贩一把抢了我的花环,要打电话举报我,我赶紧拿出学生证,求他不要举报我,我只是一个学生,而且我刚进来,一个花环都没有卖出去,求他放过我。最后在围观游客和他老婆的求情下,他才同意放过我,临走的时候,他还指着我说:不要让我在梅园再看到你!出来后我一个人在梅园门前的天桥上哭得泣不成声,哭完,擦干眼泪,继续去下一个景点摆地摊,以前总喜欢望影自怜,看到采,我才真正自惭形秽,采一直很平静,去当志愿者、去学习分辨古董、大量学习所有的专业知识,最终拥有了自己的古董店,还有一家600个房间大酒店,可她犯了一个错误,她把古董店完全交给了一个他收留的店员,最终股份被他转得一分不剩了,商场如战场,好害怕这种狗。

但也不是所有的合伙人都是这样想的,大松和大冰合伙开店倒闭的时候,他们会争着把钱给对方更多一点,大松是一个超级重义气的人,五大三粗的大老爷们目睹一场车祸后,在高速上给大冰打电话,泣不成声地说:你不要轻易的死去,好不好?接着嚎啕大哭,我看着看着也哭了,多好的兄弟情啊,我也有这样的死党,以后要一起变老、死去的好闺蜜,房子要买在一起,一起开车去流浪,他们一前一后开着车,我在中间徒步行驶的闺蜜,真幸福!

感谢一路陪着我的亲们,是他们给了我足够的爱,爱得太满,满了出来,我才能释怀我的家人,我很羡慕圣諺,有个这么好的鬼马爸爸,我也羡慕圣諺的爷爷,有个这么孝顺的儿子阿宏,阿宏年轻的时候混社会的,让家人操碎了心,但他在他爸爸病得即将离世的时候,全身心地辞了工作来伺奉老人家直到康复,我一直不知道该怎样处理好和家人的关系,上大学时一句:今年没钱给你交学费就没有后文了,是不是后来我不去贷款、不去借钱、不去摆地摊,我就只能面临辍学呢?一条短信:下午两点之前,你要想办法把钱还给那家公司,不然我就要坐牢,至少两年,我各种放下尊严一而再、再而三的求人借钱,出来后至今没人问过当时那些钱找谁借的,我还了没有,是怎么还的,一次次:你给我转点钱,我过两天还你,一次次转过去后毫无音讯,圣諺爷爷病倒了,阿宏把圣諺赶出家门,说:你爷爷是我爸爸,不需要你照顾,他儿子还没死,为的是不把压力给到儿子,自己压力大时,半夜骑着机车跑到没有人的地方大哭一场,天亮之前再骑回来照顾老爸,我相信我的爸爸妈妈绝对是爱我的,我也特别爱他们,但他们是小孩不够成熟而已,但我以后不会纵容他们,等他们老了、病了,我会鞍前马后地赡养他们,在我心中,我的爸妈都是特别有能力的人,是我心中具备盖世能力的人,不应该因为我们的懂事而失去自立自强的能力,因此,我迟迟不想谈恋爱,不想结婚,我还没有做好一个当妈妈的准备,还不知道怎样去迎接未来的家庭。

还是先自己奋斗吧,让自己有足够的物质自由,时间自由,再上路去帮助社会上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在路上,做一个更有意义的人。

痴儿加油!

《见识》读后感2000字


这是一本认知升级类的书籍,作者从不同的视角和世界观阐述他对幸福生活、学习、子女教育、投资、商业、口才等等的看法。重点论证了一个人的见识的重要性,走的有多远,取决于见识,感受完作者的智慧,我也来谈谈我的见识。

《一》

为幸福而活

我们常常会疑问一句话:我们为什么而活,活着的目的是什么?特别是深陷泥沼,处在困境里的人,会更疑惑这个问题。长大之后我明白了,孩童时期有糖吃,有父母疼爱,有小伙伴玩就是一个幸福的童年;青少年时期,有优秀的成绩,有老师表扬,能上一个一流的大学,父母依然疼爱有加,那么便有一个幸福的花季雨季;进入社会以后,有一份高收入的工作,有一个美满的家庭,身体健康,那便是幸福的;到了晚年,儿孙孝顺又不要老人操心,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那么老人是幸福的。

每当我有了新的感悟和见闻,或是看了一本书,或是工作上的一些事情,我都会和妈妈谈论一番;我们亦师亦友,总有说不完的悄悄话,我们的相处是幸福的。

我和我先生也会讨论一些实时话题,各抒起见,求同存异;家务事也没有分得一清二楚,一般都是共同承担,相互配合。我们很少争吵,也多是幸福的时光。

《二》

把喜欢的事情当成事业

我喜欢画画,在职场沉淀了十年。之后决定做自由插画家,准备做一辈子。身边的同事,有的也想像我一样,却没有勇气踏出第一步,任然在职场上痛苦的煎熬着;有的向钱看齐,只要老板给的钱多,随时可以跳槽,做着应付的工作一旦行业不景气了,就抓瞎.......

杨振宁老先生获得诺贝尔奖,因为他从小就表现的喜欢数学,也有那方面的天赋,把数学当做一辈子的事业,所以才有今天的成就;袁隆平喜欢研究水稻,才会把自己定位那么高,不但为祖国人民解决了温饱,还要为全世界人民解决温饱;莫言虽然小的时候是为了能吃上饺子才开始写作,但终究是他喜欢做的事情,于是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学诺贝尔奖得主。

远的的不说,离我工作最近的一个例子,黄光剑---CG艺术家,IT行业画画的人都知道,会计出身。曾看过他的采访视频,大概是这么回事,从孩童时期GJ就喜欢看动漫,喜欢临摹动漫人物,一直喜欢,从未间断。上大学那会还没有这方面的专业,在家人的建议下,考了会计专业,一流的好学校,毕业后还进了500强企业当会计,可见GJ的智商还是很高的。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他感觉每天衣装革履,正襟危坐,十年如一日,二十年如一日..想想以后的每一天都要这么度过,他就要崩溃了。这不是他想要的,他喜欢画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CG行业,很决然的辞职,转行CG行业,他要做他喜欢做的事情。经过十年的努力,他现在已是国内一流的CG艺术家,而且在国际上也很有名气。由此可见,把喜欢的事情当成事业去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记得作者曾经说过一段话:从0分到50分学到的是常识,从50分到90分靠的是努力专研,但是从90分到100分就要看专业以外的综合能力了。去了解专业以外的事情可以开阔视野,可以品尝与众不同的逻辑思维。我曾做过一次总结,我最喜欢的CG艺术家莫娜,在国外工作的中国籍CG艺术家阮佳以及黄光剑,他们不但画技高超,文学修养也很高。每一幅画都是一段故事。特别是莫娜出版了一本画集《江湖一盏灯》,文字与插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不但体现了她高超的艺术修养,还表现了她的文学修养。由此可见,把事业做到金字塔的顶端,文学修养也是必不可少的。

还好,我喜欢画画,也喜欢看书。

《三》

注重资产而不是收入

曾看过一本书,里面有一句话:富人注重资产,而穷人和中产阶级注重工资。资产可循环产生现金流是收入,而工资用于生活支出就是负债。把工资的一部分用于购买资产,一部分用于提升学习能力;世界发展瞬息万变,特别是二十一世纪的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若想懂得如何投资,如何购买资产,必须多学习经济思维,多看经济学方面的书籍;若想把事业做到专而精,需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所以说,现在和未来,学习能力就是你、我、他的资产。

《四》

沟通

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传达给别人,而别人理解了你的意思还没误解,我觉得这是做人最基本的技能。活着,就要与人打交道,连说话的能力都没有,会给我们的生活、工作、人际交往带来很多没必要的麻烦。没有沟通交流,世界就无法运转;沟通交流不到位,就起不到大作用;会沟通交流,就有更多的人追随你的思想,更多人支持你的做法.

英国著名女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过一段话, 我和本书作者都很喜欢。

注意你的思维,它决定着你的言辞和行动;

注意你的言辞和行动,它主导着你的行为;

注意你的行为,它会养成你的习惯;

注意你的习惯,它会塑造你的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它能决定你的命运。

《戏说》读后感2000字


《戏说》读后感2000字
《戏说》的序言,是潮剧表演艺术家姚璇秋前辈所写,里面的点评可以说概括得很到位。作为潮剧资深老艺术家,她的点评可以让读者看了豁然开朗,也让读者明白此书的亮点,这里面也寄予了秋姨对黄剑丰的赞赏肯定以及对他的殷切期望。
翻看书中一篇篇的看戏心得及评论,那些戏评记录了黄剑丰多年用心看戏的心得和感悟,也凝聚了他在写作历程上所花的心血。书中的《戏里》主要是对剧情的解说,对角色的分析和不同时代背境下人物的情感诉求,以及对封建社会中某些不公平遭遇的评判,对剧中某些人物在无奈悲怆情景下的同情。而《戏外》,则是一些与戏剧相关的随笔杂文。
《戏说》分为四部分:《戏里》、《戏外》、《荧幕》和《访谈》。《戏里》的一篇最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万种滋味尽在一甩中》,感觉写得非常形象生动,让我看了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戏外》的一篇《潮剧反角,想说爱你不是容易的事》,也让我有较深印象,感觉此篇作者口气有点逗,平实的语气中却显示出其幽默的一面,让我看了忍不住就笑了出来。还有《无边风景在〈春日〉》,因为以前听过秋姨演唱的《春日》视频,读起来比较亲切。边看此书,边从网上搜索潮剧唱段,听着久违的潮剧,让我也从最近失去亲人的低沉情绪中走出来。潮剧中的潮乐,特别是大锣鼓,总能给人带来一种震撼心灵的感觉,让人从颓废中得到振作。或许,听潮剧也是一种调节情绪的另类方式。这可能也是看此书得到的意外收获吧。
生活里的黄剑丰,是个持中庸态度的人,文字亦然。他的文字朴实平和,感情细腻,内心世界丰富多彩,读着他的文字,感觉舒畅快意。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领我们走进剧情,通过自己的领悟、感想、解说,让即使是不懂戏剧的人也能很快对该剧有个较好的解读。没有尖锐的批判,没有竭斯底里的呐喊,没有极端的控诉,没有装模作样的说教,有的只是他在看戏过程中随着剧情变化的心路历程,以及他对那出戏的理解,感悟与共鸣。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他在写这些的同时,还会加入自己对时代背境、剧情、人物的一些中肯点评及质问,那些看似平和的声音中,却隐含着他个人棱角分明的另一面,那些低沉的问句,实际上却是铿锵有力的。他声声质问,扣问时代,扣问社会,扣问心灵,引领读者对该剧进入深层次的解读。我想,这才是他每篇剧评的亮点,是每篇剧评的精华所在。
我不是戏迷,对于潮剧只是一知半解,无法做到如黄剑丰对戏剧之热爱和投入,更不如他那样懂得每出戏的精髓所在。然而,自小于潮汕地区长大,小时候每天听着父亲放着潮剧,有的戏可以说听得非常熟悉,现在每次听到那些熟悉的潮剧唱段时,同样的感觉非常亲切。最喜欢的是潮剧里的唱词,那些多数都是非常押韵的,很多优美的唱词就像诗歌一样,听着就是一种享受。同为在外潮人,我没有黄剑丰对潮剧的那份热爱和投入,可能是因为我不及他对潮汕的那份深厚感情,对故土的无限眷恋和热爱。一个无论走到哪里,故乡系于心间,无论在何时,乡音乡曲工夫茶陪伴身边,无论经历什么,故乡总在自己的笔端流淌的潮汕游子,让我心生敬意。
在《戏说》的后记里,黄剑丰用这句话做总结:戏如人生,人生如戏。说戏,也是戏说。人生有戏,人生更精彩!没错,人生就如一个舞台,我们每个人都在社会大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戏份,努力饰演好自己的角色。而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角色,有时也总让我们感到眼花缭乱。有喜欢披着厚重外衣的,有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的,有工于心计两面三刀的,有擅长交际八面玲珑的,也有敦厚老实的,有不拘言笑的,有实诚率直的,有热情善良的形形色色的人,每天都在扮演着自己内心期望或违心的角色。而我个人认为,不管是哪种角色,尊重自己的内心诉求,努力饰演着自己喜欢的角色,让自己的角色有血有肉,真我,真性情,过着真生活,那么你人生饰演的角色就是成功了,你在自己人生舞台上的表演也将是精彩的。
传统的戏剧里面,正如黄剑丰的《戏说》所写,每部戏剧总会向我们展示着各种角色的精彩演绎,讲述、诠释着世间悲欢离合的故事和情境。身为观众,我们总会在看戏的过程中,痛骂那些奸臣和小人,对那些忠臣义士或孝子孝女,鼓掌喝彩。而在现实生活里,我们也同样期待能看到满满的正能量。
希望黄剑丰能用他的笔,为我们带来更多充满正能量的精神粮食,让我们看到生活里更多积极美好的元素。也希望生活里有更多像黄剑丰这样充满正能量的人,在人生舞台上释放着自己的光彩,让我们对人生这出戏充满希望和向往,对生活有所期待,由此而让自己的人生角色饰演得更圆满精彩。(读后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当每出戏在舞台上表演结束圆满谢幕时,总是会让出演者感觉到欣慰愉悦。在人生的舞台上,不管我们的演技如何,不管我们的人生角色饰演是否到位成功,只要尽心尽力去演就好。努力演好人生这出戏,尽量让自己在人生的尽头圆满谢幕,相信这会是多数人对自己的期待。
《戏说》作者简介:黄剑丰,广东普宁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白云区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出版有《流光飞舞》、《星空下的呓语》、《书剑飘零》、《白云深处》、《云山雅客》、《泥心漫荡》、《我在等待一个人》等书以及编有《伯牙祭坟》、《情断昆吾剑》等戏曲剧本。主编有《姚璇秋潮剧艺术评论文选》。曾经获过第二、三、四届广州市白云区宣传文化精品奖,第七届广州文艺奖。

喜欢《《国史大纲》读后感20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国史大纲读后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